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调剂的难度,可能会让你哭晕在厕所!刘鹏

考研调剂的难度,可能会让你哭晕在厕所!

图片来源于全网侵权必删考研调剂是指考生的各项初试分数指标均通过了国家线,但仍然没有进入所报考院校的复试,或者经过复试后被刷,这时考生就要抓紧时间准备调剂到还没招满的学校。一般来说,正式调剂是在研招网调剂系统开通后才可以,由于每个学校复试的时间不一样,调剂安排也会有早有晚,如果研招网调剂系统已开通相当一段时间,而所报考院校的复试和拟录取结果还没有公示(一般是在第一批录取后才可以确定出调剂名单),那将是一个“巨坑”,因为这时已经错过了好多院校的最佳调剂时间,你会哭晕在厕所。所以要及时了解复试结果,对自己的拟录取结果先来一个估算,如果成绩不太理想,就要提前做好调剂的准备,因为在第一批录取后许多原本看不上眼的高校调剂后复试分数也高的吓人。由于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响,各院校的复试时间、复试形式、复试结果的公布都远远晚于往年。例如华东政法大学在2020年6月5日以后研究生院才逐步公示了当年的研究生拟录取名单,而研招网的调剂系统在2020年5月20日左右已开通,因此导致许多通过国家线的考生错过了相对理想的院校调剂期。研究生调剂竞争的结果同样可以用“惨烈”两个字来形容。我同事家一孩子2020年考研已经是“二战”了,目标院校是华东政法大学的法硕,尽管经过了两年的奋战,英语还是不好,结果刚进入该校复试线,调剂是在所难免的事了,受疫情影响该校的复试结果公布时已经错过了许多高校的最佳调剂时间,尽管填报了十几所高校但最终被调剂到四川绵阳的一所地方普通高校。还有一位考生仅仅复试2分之差从目标院校中南大学被调剂到了山西一所“双非”大学。所以调剂目标院校要有一个切实的考虑:最佳选择是自己的母校、其次是二区或冷门院校;理工类还应多考虑科研院所。在调剂时母校的可能性应放在第一位,因为多年的本科学习生活使得自己拥有一个更加熟悉的资源环境和学习科研环境,如果导师还是自己本科时的老师,结果会更好,他们也更希望培养属于自己的“嫡系部队”。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科研院所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相对于许多“985”、“211”和“双一流”高校而言,一些科研院所更容易被考生所忽视,但它们的师资力量和科研条件同样优越。如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华北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华北光电技术研究所等。这里是英语向导肖老师,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管子

2019年考研调剂真的那么难吗?听听一个导师的心声

虽然小西不是考生,同样作为导师见证了2019年考研大半程。记得去年12月初早上5.35分,我在校园凉亭内、教学楼拐角、楼梯口背面等都看到不少同学在朗诵英语、政治,想想她们近300天的坚持真的不易,也真心希望更多的考生可以成功录取、顺利上岸。之前几天,有不少本科学生给我信息,报喜自己获得某院校的拟录取,也有未过复试期望我帮忙看看能否推荐调剂院校。想起不少考生平时路上见到我都不喊一声"老师",真的觉得很无奈……不止2019年调剂难,"报名你对我爱答不理,调剂让你高攀不起"这句名言早已流传多年。相对来说,2019年的调剂对于双非院校考生算是友好的,反而是不少985/211院校的低分考生调剂困难。也许你会反驳我,说我怎么看到不少院校非双一流院校,仅仅是部分生源、区域和实力较强的B区院校(选择调剂就不要期望去非常好的学校),反而是A区/B区不少海量的双非院校根据初试成绩遴选调剂复试名单,更多的双非院校初试高分考生顺利复试录取。2019年考研为什么我们会有2019年考研调剂非常难的感觉?首先,是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报名人数的增加(290万人)和报考院校的集中。社会上对于985/211院校的高认可度导致海量的考生选择报考名校,而不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院校,结果就是部分双非院校生源严重不足、名校的复试线越划越高,导致了大量的高分考生需要通过调剂来获得名额。调剂时因为各个院校开放系统的时间不一,较早开放的院校往往涌入海量的生源。其次,B区和A区普通院校不再甘于"捡漏",将复试时间提前,不给考生模棱两可的选择机会。相比往年,2019年有更多考生询问小西,一志愿院校还未复试,B区调剂院校已发初拟录取通知,限1小时内确定该如何选择。上周和本周末,湖南省内的普通一本院校进行复试的非常多,而往年一般还会延迟1-2周。结果就是调剂窗口3.20-4.30日的开放期间,之前的2周(14天)复试相当密集,且招生单位调剂系统开放必须满12小时的规定导致更多的考生过了锁定期后更改调剂志愿,10个调剂缺口往往有几百人次报名。同时,更多的院校倾向于一志愿保护,而不是被动接受调剂生源。之前不少优质考生,如本科985、报考985的考生,在接到拟录取通知后反而选择不去报道,白白浪费意向导师和招生单位的招生指标。这也是不少院校不选最高分和985院校的学生,倾向于选择普通院校考生的原因,就因为他们录取后肯定来。只能说许多院校和专业被考生们的"失信"吓怕啦。调剂流程图还有个不得不提的原因:考研生源的分流。近2年,非全日制研究生改革后,大量在职的考生无法过线,而应届生、二战考生不报考且不接受调剂非全,导致大部分院校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基本没人,如某985大学王牌学院仅有2个全日制考生过线。这显然是违背之前设立非全的初衷,因此今年会有更多的学院和导师鼓励你调剂到非全日制来实现分流。至于是否接受这样的安排,还是得看你个人的需要和读研的目的。小西昨天和几个学校的导师一起聊过考研,他们劝过不少考生选择报考自己的双非母校,但是没有几个学生听得进去。在报考未过院校线后,反而找学院导师进行沟通,希望调剂回本校读研,但是2019年必须根据初试成绩遴选复试考生的规定让这些考生的希望再次破灭。在之前的调剂回本校兜底的希望都不在后,有更多的考生觉得调剂是如此艰难。小西一直对自己的学生说:读研不是你们唯一的出路。既然没有被自己理想的院校录取,又看不上调剂的普通院校,又缺少再来一年的毅力,为什么就不能选择工作呢?你说小西说的对吗?小西想申请个黄V,距离1000粉丝还有差距,可以给我一个关注吗?谢谢您啦!

井盖儿

关于考研调剂,过来人忠告:这些错误千万别犯!

考研究生不是件简单的事,特别是现在每年考研的人增加了,但是研究生录用的比例没有扩大,考研的初考和复试作为考研路上的两个障碍物,每年都刷掉很多人,所以每年成功合格的人也不多,但是,即使初考失败了,即使没有目的学校的复试,各科目的成绩达到国家线的话,也有调剂的机会,这给了很多学生另一个机会。但是,研究生考试的调剂每年都有失败的例子,也就是说,调剂不一定会成功,关于考研的调剂,来的人很快就要注意再考试和调剂的大学生们了,这些错误绝对不能犯。一、消极态度很多人决定报考大学院的目标学校比较高,是国内有名的985、211大学,准备考试时立志一定要合格,对自己有很大的期待和信心,但是,也许是因为在初次考试中没能发挥出来,和目标学校不能比肩,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每年有很多学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无法摆脱初考失败的阴影,沮丧不已,所以,明明有可以调剂的机会,却因为消极的态度而错过了调剂的机会。二、缺乏对重要信息的理解我觉得有些人的心理状态比较好,初考坏了也没关系,但是,很多人只是针对研究生院考试的调剂信息,研究网上的信息,不知道调剂的规则和学院的调剂的必要性,最后调合成功了,也许可以调到更好的学校,但最后只调到了水平低的学校,这个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三、准备不够虽然也有人没有进入理想的学校,但是因为初动的分数很高,所以可以去可以调合的学校,但是,调合也不是那么轻松,考试和面试应该也不少,如果准备不充分的话,复习的时候就会懒散的。四、好高骛远一般来说,因为著名的985、211大学调剂的机会很少,所以考研的调剂基本上是中西部地区的几个学校,与目标大学和大学的第一等级相比,选择“退而求其次”,但是,有人只看985所学校,不是说没有是非就不在意,而是容易失去调剂的机会。考研在漫长的过程中,拿到了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这是真正的结束,对于考研的复试和调剂,用心应对初试,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向前辈们请教经验,希望能考上理想的大学。

知也

考研调剂套路有多坑?发布调剂但不招人,考生:知道也没办法!

只有经历过考研调剂的同学才会真正明白什么叫“考前你爱搭不理,考后你高攀不起”这句话,考研调剂只要985/211学生这种虽然被吐槽,但多少还是真心招调剂生的,只是门槛设置的有点高。在实际的考研复试过程中,各个高校的套路真是一个接着一个,只有你想不到没有高校做不到,其中很多套路哪怕你就知道也没有任何办法,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各个高校在考研调剂中是如何坑学生的!最简单的一点就是出身歧视,考研调剂只要985/211或者双一流毕业的学生,虽然大多数学校不会公开写这些要求,但是实际上却都是这么操作的,也就是说如果你的本科学校不是知名大学,你调剂去名校的机会非常小,第一关筛选你就过不了。而另一种情况是学校有调剂名额但是不对外公布,只有本校学生或者你打电话去咨询才知道,很多同学都是在官网上看到了调剂学生名单后,才知道这个学校原来也招调剂,但是这个时候再去联系也都已经晚了。第二种情况就是提前调剂,正常考研调剂流程是一志愿考生先参加复试,参加完复试之后发现没有招满,学校在官网上发布调剂通知,然后进行调剂复试。但是有些学校偏偏不这么干,在一志愿考生进行复试之前就早早的进行调剂复试,而参加这些调剂的同学又都是知名985大学的学生。也就是学校为了招收优秀生源,调剂复试比一志愿复试还早,而这种情况下一志愿考生是最吃亏的,甚至有的学校会故意刷掉一志愿考生招收调剂。第三种情况就是匆忙调剂,正常考研调剂肯定要给考生准备时间的,但是有些学校在当天晚上发布调剂名单,调剂时间定在第二天,如果考生没有来就视为放弃。这种学校就完全没有时间概念,也不管外地的考生能不能准时来参加,到最后满足条件的只有本校考生。还有的学校发布调剂复试名单,要求考生5分钟内在研招网上确认,超出时间视为放弃,如果考生稍微晚一会就没有机会了!也就是5分钟内确认,一小时后复试!第四种情况更过分,有的学校明明只有两三个调剂名额,但是硬是让100多个200多个甚至更多考生来参加复试,只要申请就通过。而且在参加考研调剂之前还要求考生必须去校医院体检,最后还有可能这些同学一个都不录取,过段时间再组织一波调剂复试。因为正常的考研复试是考生先参加复试,确认拟录取之后才去体检,但是有些学校先体检才能参加复试,因此这类学校经常被质疑频繁组织考研调剂复试就是为了骗考生复试费和体检费。在实际考研复试的过程中,各高校的套路远不止于此,比如迟迟不公布录取结果,把复试的时间拖到很晚,压低一志愿考生复试成绩只为招调剂生等等。对于考生来说要想识破这些套路很难的,而且很多情况下,哪怕你知道这些套路也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毕竟你参加调剂的时候主动权就已经掌握在高校手中了。

杨慎

2021考研,调剂到底有多难?

#2021考研调剂#2021考研,调剂到底有多难?关于调剂为了调剂,过了一区线的考试,把全国学校查了个遍。没过一区线的考生,把二区学校查了一边。比九月份报志愿的时候努力太多。本科学历,复试一本书,可以准备三四个学校、同等学力考生或者某些跨专业考生,需要加试,一个学校考三四本,最多也就是准备2个学校的复试,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准备的更多。很多学校都是一志愿你看不起,调剂的时候你高攀不起。有关于四六级的要求同等学力考生有关于本科主干课程的要求,有的还有发表论文的要求。总之一句话越早准备越好

慢镜头

考研调剂没戏?请务必抓紧最后4个机会!考生:险些错过

考研调剂没戏?请务必抓紧最后4个机会!考生:险些错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NO.1调剂本校在考研究生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考外校,无论如何,那些选择考外校的同学,如果分数不理想,一定不要忘记自己的本科学校,赶快去联系老师调剂的话也是比较有优势的。NO.2地区远的学校除了调剂本校之外,我们还会选择西北地区或西南地区,这些地区的国家录取线本来就很低,很多学校有不错的实力,但是由于地理位置不太好,录取线比较低,而且经常招不满学生,这对调剂的学生很合适。NO.3综合实力不错的学校的弱势学科我们在选择调剂的时候,还是想去自己喜欢的学校,所以,我们在选择调剂学校的时候,如果想找一所名牌好的学校,这个专业就在这所学校的弱校,例如,像师范大学那样的非师范专业学校,是文科系的理工专业学校,这样的学校的专业可能每年都有很多招生。NO.4科学研究院上了研究生以后,我们更重要的是科学研究,不是教育,科学研究所是面向科学研究的地方,科学研究院一般仪表丰富,科研力量强,这对研究生来说是个很好的地方,我说到科学研究所,很多学生只能想起中国科学院,其实全国的科学研究院很多,相对于综合大学,科学研究院的调剂难度低。希望同学们不要放弃,多联系一些老师,考研究生不容易,希望大家都不要留下遗憾。你觉得这个话题怎么样?欢迎留言。

日月

考研调剂水太深?这些学生能够成功调剂,大都因为这些原因

考研初试早就结束,成绩达标的同学已经早早在准备自己的复试,但是很多学生则要早早做好调剂的准备。调剂听起来比初试还要复杂许多,许多学生都表示调剂水太深,根本不知道怎么判断自己能不能调剂成功。分析历年成功调剂的考生,皆可以总结出以下三个特征;考生可以作为参考或者是努力方向,届时也好早有准备、尽力而为!一、本科就读于985、211等名校本科就出身于国内重点985、211名校的学生,在考研调剂时一般都能够成功,这是不用说的。毕竟这些学生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甚至比那些本二、本三的尖子生更受导师青睐。因为出身的优越性,近年来考研中成功调剂的很大一部分都是985、211的学生。许多学校都会专门为985、211高校的学生留出调剂名额,因此这些学生调剂成功的比例很大。但是这样的“惯例”,实际上存在一些不公平之处,许多本二、本三的学生虽然出身和起点没有重点大学的学生高,但是考研中表现出的水平并不比他们差。中国一直存在对于第一学历的“偏重”眼光,这是很无奈的现实。二、受导师推荐,平时学识素养极高还有一类学生,就是在本科四年学习期间学习态度非常好,成绩优异、学习勤奋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因为在学校学习期间是老师眼中的红人和专业的头几名,因此很可能得到名师的推荐。名师的推荐有多重要呢?在考研过程中,能够得到名师的推荐和认同,就相当于你能够成功调剂的比例加大,更容易得到导师的认可和重视。本科学习期间要做到学习优异和得到名师的推荐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学习成绩优异、学习态度端正才有可能得到老师的推荐,同时得到名师推荐的学生也一般不会差到哪里去。三、初试成绩很高,本身科研能力较强考研复试导师录取学生包括你是否成功调剂,始终遵循的都是择优录取的原则。因此,考生如果在初试中取得很高的成绩,只是因为运气不好,报考专业竞争力太强,而不是自己实力弱,那么成功调剂的可能性就更大。除此之外,导师还非常看重学生在本科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竞赛成绩,这些都非常有助于你成功调剂。以上三点,就是大多数成功调剂的学生的共性。由此看出,要想能够成功调剂,首先初试成绩肯定不能太低,若是还有名师推荐、自身科研能力强,则成功机会更大。

不羁夜

你了解什么是“考研调剂”吗?过来人建议:这几点你要知道

文/小仙学姐2021年的考研初试迫在眉睫,在中国教育在线《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中显示:2020年的高校研究生招生扩充18.9万人计算,2020年硕士研究生扩招比例居然超过20%。在考研初试结束之后,许多考生发现自己虽然顺利通过,但是成绩却只是勉强达到了要求的标准线,属于低空飞过,仍然具有极大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很难考取自己心仪的专业,于是有些人就想通过考研调剂来顺利上岸。你了解什么是考研调剂吗?其实参加考研调剂的考生就是没有顺利进入第一志愿的复试,或者是进入了复试阶段但是被淘汰了。考生在进行考研调剂的时候,需要注意我国的考研调剂制度采取的是一人一校制,每名考研生只有报名一所学校参加调剂的机会。而且如果调剂成功,得到了调剂学校的拟录取通知,那么即便在复试的时候第一志愿顺利通过,也无法再被录取,只能去调剂成功的学校读书。对于许多初试成绩不太理想的考生来说,考研调剂是一件能够有效提高自己录取概率的有效方式,而考研调剂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考生需要仔细分析相关专业相关学校的要求,尤其需要注意以下3点,才能够在考研调剂中提高成功率,顺利上岸。如何在考研调剂中提高成功率?校内调剂成功率更高在考研调剂中,如果考生申请的是校内调剂,那么成功率要比校外调剂更高。所谓校内调剂,也就是说考生的第一志愿报考了一所高校,但是初试成绩不太理想,没有信心能够顺利地被第一志愿所录取,在调剂的时候选择同一所院校的其他专业,调剂的成功率会相对更高一些。普通院校好专业更容易调剂成功考生在考研调剂的时候,同样需要面临学校和专业之间的矛盾选择,客观来说,普通院校的好专业更容易获得调剂成功。名院校在考生中有着极大的人气,是许多人梦想中的学校,所以即便是相对冷门,含金量较低的专业,每年也依然有着大批考生进行报名,只为圆自己一个名校梦。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些普通院校中的王牌专业往往会遭到忽视,如果考生在调剂学校的时候选择这些学校名气较低,但是专业师资力量较好,含金量较高的方向进行调剂,成功率也会更高一些。适当放宽专业选择许多考生在进行考研志愿填报的时候,更愿意去选择和第一志愿完全相同的专业来进行调剂,其实不妨适当地放宽一下专业选择,可以选择一些与第一志愿相近的专业来尝试调剂,成功率也会相对的更高。想要参加考研调剂,同样需要满足一些条件才可以顺利报名,考生需要注意自己是否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满足哪些条件,才能参与考研调剂?符合专业报考条件首先,考生需要满足自己所想要调剂的专业报考条件,比如有些专业要求考生具有较好的英语水平,而有些专业则更为看重考生的理科能力,针对这些不同学科所提出的专业要求,考生需要衡量自己的相关信息,看看是否符合。成绩通过初试参加考研调剂的考生,初试成绩需要满足想要调剂院校所在地区的录取成绩,如果考生的初试成绩无法达到学校的最低分数线,那么同样是不可以参与考研调剂的,只能遗憾落榜。调剂专业与第一志愿要相同或相近在考生参加考研调剂的时候,应该注意想要调剂的专业与第一志愿需要相同或相近,可以通过考研报考的代码进行区分,查看前4位代表学科专业的代码是否相同或相近。另外也需要注意,学硕和专硕的区别,如果调剂的专业与第一志愿相差甚远,那么成功率也相对较低,很难被录取。除了上述3点常规的要求之外,考生在进行考研调剂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这些特殊专业的限制条件,避免因为情况的不了解,影响了自己的顺利考研。考研调剂有哪些限制条件?这七个专业只能内部调剂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商管理、工程管理、审计专业、会计、图书情报7个专业,各大高校只接受内部调剂,考生如果报考了这7种专业中的任意一个,在进行考研调剂的时候,重新选择的专业也只能是这7个专业范围当中,不可以报考其他专业。法律专硕只能内部调剂如果考生的第一志愿是法律的专硕,那么在进行专业调剂的时候也只能在同一专业中进行内部调剂,考生可以选择其他院校的法律专硕,需要考生注意的是,这项限制条件只针对于法律的专硕要求,而并不是法学专业,考生需要仔细分辨。援藏强军不支持调剂对于有些特殊招生的考生,比如援藏计划,强军计划,主要目的是为了国家培养特殊岗位的人才,所以这部分考生是不支持考研调剂的。当考研生在考研初试中发挥的不太理想,对于接下来的复试缺少信心的时候,选择考研调剂的确是一项能够增加成功率顺利上岸的有效方法。考生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和相关了解,衡量自身的学习水平,做出最有益于自身发展的规划,选择适合的专业进行调剂,提高被录取的概率,才能够成功考取研究生,拥有更加光明的未来。今日话题:你对于考研调剂是如何看待的?你支持考研生选择调剂吗?

鼻彻为颤

关于考研调剂的那些事—有的时候选择真的很重要

有人说,今年的5月20日对于考研学子来说注定是个不平凡的520,同时也是他们一个分水岭,在它之前是上岸同学的喜讯祝福,和男女朋友们的其乐融融;在它之后是被刷落榜之后调剂考生之间的相爱相杀,一片心酸和无奈。由于今年的特殊,2020考研调剂和复试基本上同时线上进行的,也正是今年的特殊性冲出了大量的逆袭党。本人就是其中之一嘻嘻嘻。我本科是吉林的一个二本院校的,考的时合肥工业大学的机械专业,由于发挥失常导致数学没有过a区单科线,54分很可惜的差了一分,也正是这一分让我有了比本科更好的选择院校——广西大学。所以当你确定了要选择调剂的时候一定要做好以下准备,当然如果你有条件报一个后期考研班的话是最好的选择,像我报的是海文考研全程都是老师和学长在帮我弄这些,这对于像我这种调剂小白简直是一个天大的福音。我把他们的经验简单分享给有需要的研友,毕竟考研都不容易。1、目标院校校内调剂是最好的选择。一般校内调剂都是相关专业,或者一个大专业下的小专业之间,将来学起来,也算有基础,不至于很费力。由于我数学差了A区小科一分,无缘校内调剂这个过程我就直接跳过了。这个要注意早下手,根据其他考研同学的回忆,他当时考大连理工的时候,排名没上去,要调剂了,打电话给学院研招办,说是可以调剂到别的校区,一听是分校区他就有点不喜欢,然后也没说确定想去,说考虑考虑,等他在各种观望情况后,觉得还是调剂去吧,结果再打电话,已经名额满了。2、第二步,如果不想换专业,或者校内调剂没成功,那么就需要目标院校校外调剂了,此时,如果你不想折腾,想回自己的母校,一般是可以的,母校对你也会很怜惜,希望你有好着落,当然你能有着落,也提高了母校的考研成功率,学校好像有这个率的比较,有点像就业率。如果不想在母校呆了,想飞的更高更远,想换个环境,那就准备好小笔记本,坚强的内心,顽强的意志,调剂跟考研一样,坚持到最后的,运气一般都不会太差。3、这个时候,要确定好自己的目标,问问自己的心,我到底要什么,我想要将来怎么样,这是最重要的,别人的意见可以参考,但是不能完全听从别人的建议,要有自己的主见,对自己负责。说的具体点就是,非自己考的专业不调?还是非985.211不调?还是非一本不调?还是只要能调,任何学校都行?4、按照以上目标开始筛选学校了(这个过程时在考研成绩出来后调剂系统开放前的那短时间),选好想要调剂的学校并打电话咨询,确定是否收调剂生,是否收外校调剂,学校情况每年不同,打电话确定好之后,也要时刻关注,不要坐等,变化出了,你后知后觉,哭都来不及。打电话咨询,一般不会有确定的答案,但是一定要问,客气点,问什么时候出线,表现得自己很担心,老师会同情你才会稍微帮助下你。当然了,老师一天会接很多电话,所以有的老师态度不好,别生气,舒一口气,继续打,反正他们都是座机根本记不清你是哪个,不要怕,打就完了!然后关注一些权威网站,查看每年的情况,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关系打听内部消息,同时判断好别人给你的信息的准确性,5、若有差不多确定的学校,一定要确定好复试比例,有点学校是1:1,有的是1:2,有的学校去了,也是当炮灰的,就不要去了,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浪费金钱(当然今年都是线上复试极大方便了2020考研的学生们)而且大多数学校复试时间差不多,不要耽误了真正的好的机会。6、最后就是一旦有学校通知你参加复试,要各方打听所有的复试内容,要具体,要认真准备(一般各个学校论坛都会有消息)。调剂本身就是个信息战,当你完全掌握各个学校的实时信息后你其实就已经领先别人一大步,立于不败之地了。希望调剂的考生都能找到自己心仪的院校!相信我们都能有一个好结果!

乃愤吾心

22考研:考研调剂没你想的那么轻松!你要认清现实

今天来跟同学们讨论一下考研调剂的事情。考研调剂简单来讲就是你没考上一志愿的院校和专业,可以调剂到其他学校或者相近相同的专业。分为校内调剂与校外调剂两种:校内调剂:比如你报考的是A学校的A专业,但是A学校A专业招满了,你没有被录取,那你可以调剂去相近的缺少名额的B专业,,学校会优先考虑一志愿的考生。例如你报考浙大的民商法没有被录取,由于你成绩比较优异而且过了它的复试线,那你有可能调剂到浙大的法学理论(缺少名额的专业)。校外调剂:你没有考上A学校,你可以调剂去B学校C学校D学校都是可以的。原则上来讲你只要过了国家线就是可以调剂的,但是能不能调剂到你就不一定了,所以你是怀着我考不上A学校就可以调剂去B学校的心态,那你就错了!那我们今天来讨论一下在考研调剂中同学们需要认清哪些残酷的现实,如果你到了考研调剂这一步的话,有三点因素是非常重要的:本科院校、目标院校、初试分数1、如果你的初试分数不高,本科院校也不好,你也没什么科研经历或者是论文发表亦或者是竞赛等奖等等,那你觉得在众多的考研调剂生中学校问什么选你呢?所以虽然考研是过了国家线就可以调剂,但其实调剂是非常费精力费时间的事情,而且如果你不是特别优秀的话就很难调剂到好的学校。2、一般调剂的顺序是学硕可以调剂到专硕,英一可以调剂到英二,数一可以调剂到数二和数三,全日制可以调剂到非全日制,但是反之一般是不可以的。也有个别学校个别院校是可以由专硕调剂到学硕,396调剂到数三的,比如外交学院就有一志愿翻译硕士调剂到了英语语言文学的学生,中央民族大学2019年有考396的学生调剂到数三的学生,不过这种概率其实非常小。3、你在调剂当中其实是非常被动的,因为有些学校是非常保护一志愿的,比如中央民族大学一志愿的考生初复试比为7:3,但调剂考生的初复试比为5:5,也就是调剂考生中复试部分是非常重要的,初试复试各占一半。4、调剂就是僧多粥少,你别太挑三拣四,因为分比你高、本科比你好的考生有很多。5、自己低估了自己的实力,比如他考的是一个双非,考了400多分,他觉得自己考得很高,考虑能不能调剂到211院校,这种情况一般是不可能的,很少见的。调剂学校的档次一般是比你一志愿学校档次要低一些的,比如第一志愿是西南大学,原则上是可以调剂到重庆师范大学,反之一般是调剂不了的,因为西南大学是211院校,重庆大学只是普通本科院校。关于考研调剂,总体来讲如果你的初试分数不高,本科学校又非常一般,你还没什么加分项目(含金量非常高的证书),你也没什么科研经历或者是论文发表等等,那你最好是一志愿上岸,因为一志愿上不了岸的话,调剂的学校并不会很好的,所以这点就是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本科比较好的同学确实在调剂上比较有优势,这是现实,就像985院校毕业生找工作会被优先考虑是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