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99%新手提问:半年准备考研来得及吗?吴起

99%新手提问:半年准备考研来得及吗?

问题:半年准备考研来得及吗?考研暑假才复习来得及吗?最近看到了很多类似的问题,问半年准备考研来得及吗?考研暑假复习来不来得及。按照我以及身边研友的经验,我觉得这个得分类讨论。下面说一下啥样的人不太适合暑假才开始复习。拿我来举例吧,我就是暑假开始复习的,并且成功上岸。我当时考的是本专业,只是跨地区(没跨北上广这种热门地区)、跨学校(二本跨211),专业课还算有大学四年的积累,虽然没有很认真听,但是还是听老师灌输了一点的。也不考数学,最大的障碍就是英语。所以我才敢暑假开始复习。当然,我也看过很多人的经验贴,什么三本6个月考上985。真的很佩服,但我觉得如果不是钓鱼贴的话,超强的学习能力、持久的毅力、逆天的运气,这类人肯定都有。要么就是人家前几年有认真学习,三本里也有很多牛人。所以,建议那些基础很差、不想努力、还想创造奇迹的考研党,早点儿洗洗睡吧,这篇经验贴可能不太适合你,甚至你可能都不太适合考研。再重申一遍:这篇经验贴,适合的人群应该是不跨专业、目标稍高但不至于过分、想利用暑假逆袭的考研党。——————————废话结束,开始正文—————————1、你得有个计划表明确自己每天的任务,有条不紊地复习,能让复习更高效。我之前在其他地方发过这份计划表,有人吐槽说我给英语分的时间太多了,应该给专业课多分一点儿的。我简单解释一下:①真题的话,我买的真题总共有22套,两天做一套,加上中间休息的时间,我大概50天就做完了。我是想着先集中精力把真题做完,剩下的时间就可以主攻其他的了,而且集中练习提升得比较快。②因为我没跨专业,所以以前学的跟现在要考的,有一部分重合,相当于是减轻了压力。2、我用过的资料简单列个清单,你可以缺啥补啥。(下面都是网图,我离校的时候已经把书都卖了,侵删)(1)英语①单词书:闪过英语《考研词汇闪过》(按照重要程度,区分出必考词、基础词、偶考词、超纲词,复习后期重点背基础词和必考词,更省时间)②真题书:《考研真相》(答案详细,每个句子都有解析,长难句还有图解,适合考英一的、基础薄弱的考研党),室友考的英语二,用的考研圣经。(2)政治①前期复习:肖秀荣《命题人1000题》(前期刷题用这个,可以打基础)②视频课:徐涛(讲得比较有趣,听课的过程中有些知识点就记下来了,很适合政治小白或者政治基础不好的理科生)③后期押题:徐涛小黄书(《考前预测必背20题》,因为听了徐涛的视频,所以很信任他,预测买了他的书,去年也押中了很多道,优秀)(3)专业课专业课我是在某宝上买了历年真题。3、心理因素我记得那时候是10月份还是11月份来着,去现场确认。原先考研自习室里有几个认识的人,但是有两个在现场确认前决定不考了,我是真的想不通,她们之前复习得也挺努力啊,而且就剩一个多月了,前面六七个阅都坚持下来了,还差这一个月?所以,有时候考研就是一场心态的比拼。比如暑假复习,如果留校条件肯定不好,但能安心学习;就算回家了,你也可以尽量克制自己不玩手机,或者去附近的图书馆。就是你自己要有自制了,那么我相信你不管干啥都会成功的,区区一个考研算什么,加油!

荆棘花

2020考研:考研复习何时准备好?已经6月了还来得及么?

不知不觉已经步入6月份,距离2020年考研初试大概还剩半年的时间,有不少同学还没下定决心。那么考研复习何时准备比较好?已经6月了,还剩半年时间,现在复习还来得及么?考研复习何时准备比较好?这个问题是困扰每一届考生的问题,其实也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每个人的复习情况、复习环境和学习能力不同,所以考研复习何时准备也要因人而异。通常来说考研复习需要半年的时间,考研的科目虽然只有四门,但是复习的内容非常多,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更重要的是需要坚持。近几年考研人数日趋增多,2019考研人数已经突破290万,而录取率不到30%,可见考研竞争之激烈。为了能让自己考上,很多人从年前就开始复习,稍晚一点的从3月份开始准备。考研报考的学校不同,竞争激烈程度也不同,需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不同。如果你报考的是34所自主划线的学校,那么需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就要比普通高校多,因为34所自划线学校分数都是由学院自己划定,竞争非常激烈,有志于报考34所学院的通常年前就开始复习,稍晚一点的3月开始复习。如果你报考的34所以外的高校,通常都是走国家线,尽管国家线看上去不高,但是随着最近几年报考人数的增加,国家线也在上浮,而报考高校录取分数也水涨船高。不少同学也选择在6月份开始复习,复习半年时间。已经6月,复习还来得及么?考研复习是个漫长而煎熬的过程,需要的是毅力和坚持。有不少同学疑惑已经6月了,现在才开始复习还来得及么,答案是只要努力肯坚持,什么时候开始都来得及。考研复习需要投入时间,也需要有很长的复习时间作为保障,但是时长并不是决定考研能否成功的唯一因素。所以大家不要以为复习的时间越长就一定能考上,盲目的攀比时长没有意义。考研复习最重要的是看你的复习效率,还有毅力和决心,虽然是6月份了,但是还有半年多的时间,只要你肯努力,一切都能改变,奇迹也能发生。通常来说考研初试时间在每年12月底,大概圣诞节附近,已经6月了,还有半年时间,大家做好规划,认真复习,一切都还来得及!

名辩

考研备考时间越久越好,备考4个月比不上备考1年,是这样吗?

考研备考365天与考研备考120天的区别,是能否被录取的区别吗?这可能是很多读者看到标题后的第一答案。那么,我们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不对!考研备考365天未必考得上研究生,考研备考120天也未必考不上研究生。考研学子被录取为硕士研究生,是一个综合性因素评价的结果,备考时间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它与其报考学校的竞争程度、报考专业的难易度有直接关系。此外,还包含考试过程中临场发挥等“些许运气”因素在内。示意图:考研录取通知书考研备考流程的区别:备考365天比备考120天,更完整、更系统两者最直接差别在于复习备考的时间长短。下面我们看看考研备考12个月与考研备考4个月,在复习备考流程上的差别:1. 考研备考的基础流程:考研备考通常分为四个环节,即以基本知识点的了解为主的第一轮复习;以知识点强化为主的第二轮复习;以习题练习为主的第三轮复习;以及以模拟实战为主的第四轮复习。示意图:考研备考2. 前者比后者更完整更系统:显然,考生若是备考365天,基本上能很好地安排整个流程的复习。通常在1月-5月期间,安排第一轮复习;6-8月,安排第二轮复习;9月-11月,安排第三轮复习;12-考试前,安排第四轮复习。而考上若是备考120,基本上等于大四的第一个学期开学开始备考。那么,他已经错过了第一轮、第二轮复习的黄金时间了。示意图:考研备考3.后者相比前者需采取“非常规”措施:为了规避考研备考时间上的不足,若只有不到4个月的备考时间,那么考生就需要采取一些“非常规”的措施,以达到考研成功的目的。比如,降低报考的难度,包括放弃报考名校、热门专业,选择普通院校、冷门专业。比如,制定更为科学的复习计划,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将一分钟时间掰成两分钟来用。再比如,请合适的指导老师,提供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指导,避免走弯路。示意图:考研复习计划考研录取几率的区别:备考365天比备考120天,被录取机会更大前文提到考研备考时间的长短并非代表是否能被录取。但是,通常备考365天的考生比备考120天的考生的录取的机会更大:1. 录取到名校的机会更大:显然名校的竞争更大,远高于全国3比1的录取率,通常是5:1以上的录取比例。“勤能补拙”、“笨鸟先飞”,说的就是你比竞争对手早努力一点。示意图:考研备考2. 录取到热门专业的机会更大。不同专业的考试难度不一样,一方面是考试的科目不一样,另一方面是国家的录取分数线是有所差异的。比如,哲学类考研不需要考《数学》,而经济学类考研是需要考《数学》的。而在国家录取分数线方面的要求,哲学类的外语等单科线和总分要求远远低于经济学类的单科线和总分要求。而在实际备考过程中,数学和外语的复习时间占一大半。所以要想就读热门专业,充足的复习时间是必不可少的。示意图:考研备考考研小测试:你打算考研备考打算花多长时间?单选|您打算2020年备考花多长时间?或你曾经考研备考花了多长时间?12个月以上8个月-12个月4个月-8个月1个月-4个月1个月内打开百度APP进行投票以上就是@听涛文旅录关于考研备考时间的基本论述!听涛文旅录,一个专注文旅类专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百家号!您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加关注,留言沟通!

蔡墨

有人说考研准备时间不宜过长,那么复习几个月合适?

许多人好奇,要考研究生需要准备多久,这个问题因人而异,下面是笔者经过多年的考察得出的结论,关于考研要准备多久才合适。关于这个问题,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想要考研,那就要抓紧时间准备,最好在大二就开始准备资料,多复习几次,让知识更牢固,这样容易考得过。但又有的人认为提前三四个月准备就差不多了,因为复习太久,把战线拉长的话,会有很多知识点记不住。把自己搞得很累,最后也没考上研究生。基础攻击对于基础差的考生而言,有的人本来英语水平就不好,再加上还想到一个不错的学校读研究生,针对这种情况就要提前准备资料了。首先把英语这关过了,多积累词汇量,多练习英语写作,从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以便应战。另外,高数也是一门需要提前准备的科目,反复练习习题是不错的方法。可以把专业课留到最后攻击,但那些需要积累基础的科目,是不能临时抱佛脚的。如果知道要报考哪所大学,那就在大三开学的时候多去了解该校的招生简章、笔试的专业科目、历年真题,尽早做准备。在把知识点过完后,就应该大量地刷模拟题和真题了,这个刷的过程很重要,因为大量的刷题能够记住很多知识点,这种方式比看书更有效。最后要留一定的时间背诵政治,也是采取刷题的方式,时间长短安排因人而异。在这里,是不建议同学们把考研的时间准备拉太长的,毕竟,长时间的学习也可能效率不高,集中突击的方式适合大部分考生。集中刷题有助于快速记忆,而不会因为长时间的学习导致厌学情绪高涨。从准备到开考,最多准备8个月,这个时间就差不多了。

时雨降矣

距离2020考研还剩半年时间,接下来该如何安排复习?

步入六月后,有不少同学才刚刚开始进入复习状态,甚至有的同学刚刚决定考研。考研初试通常在12月下旬,那么还剩半年的时候,接下来该如何安排复习呢?听学霸君帮大家分析!利用好暑假完成一轮复习6月份后大家将迎来暑假,暑假对于考研复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因为这段时间,你可以自由支配自己 复习,但是这段时间又是最热的时候,很多人刚刚起步,进展非常缓慢。建议大家做好计划,最好是利用暑假时间完成一轮复习,把课本和考点全都过一遍。9月份大纲发布,认真核对大纲变动9月中旬会发布当年的考研大纲,在大纲下发之后,大家马上就要以最新的考纲为准,展开复习。之前肯定都是按照去年考纲来复习的,一定要认真核对新旧大纲,看清楚做了哪些调整。尤其是考研政治,每年变动都很大。10月份之前完成全部基础复习提醒一下大家,十月份之前必须完成所有的基础复习,不管你前面复习的进展如何,如果到了十月份还没有完成基础复习,那么你很可能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痛苦万分。考研复习时间其实很紧张,大多数人都会前松后紧,时间安排不合理。10月中旬记得报名每年考研报名都安排在国庆节和中旬,应届生可以通过预报名形式报名,报名一律是在网上。十月份的时候,务必记得报名,忘记报名,那么就没有参加考试的资格!11月份现场确认考研报名分为两步,十月中旬进行网上报名,报名后还要进行现场确认工作。现场确认一般是在11月初,大家一定要携带证件亲自去现场进行确认,不进行现场确认,也是不能参加考试的。11月中旬完成三轮复习11月份之后距离考试越来越近,这个时候大家的神经都会崩的比较紧,根据我的经验,11月中旬一定要完成三轮复习,如果完不成,那么最后你只能看着厚厚的书本,欲哭无泪!12月做好考前冲刺12月份是最后的冲刺阶段,这个时候一定要大量做题,回顾之前的错题,模拟考研实际,多多进行模拟,做好考研冲刺。从现在到考研初试,还有半年的时间,看似还很长,但是考研要复习的内容非常多,时间一晃就过去了,越到后期越觉得时间不够用,大家不妨提前规划好,以免后期手忙脚乱!

罗含

半年准备考研够吗?突然不知道怎么安排时间该怎么办?

主要看你的学习效率结合我自身的情况跟你进行一些建议,还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是一个二战生第2年才考上研究生的。我第1年的时候呢,就准备了很长时间,大概前后10个月的时间。当时那年题目题目比较难。有时候我花的时间并不长,只花了5个月的时间就考上了研究生。是第1轮复习比较深刻,所以第2轮的实习并不需要那么长的时间。说这个时长跟你能否考上,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可能会有一些影响。但并不是你能否考上的根本原因。还是需要看你的学习的效率的。心态很重要其实考研计划也是根据你的目标来的,比如说夸张一点,你要考清华北大,那你是必须睡觉都在学习的那种。如果说你只是为了过个线,那你的学习状态肯定也是不一样的。总之,心态要好,选择一个你自己舒服的方式去努力。然后在考试的时候牢牢记住:你不会的,别人也不会;你会得,人家不一定会。心态与运气也同样重要。不过一定要全职考研建议半年时间考研的话,前期做好英语和数学的复习进度,这两门是最能影响你考研结果的科目。政治可以放在最后进行复习。专业课看你之前的把握情况,如果之前学得比较好可以晚点上手,提前两三个月就好,如果前期学得不好,建议和数学及英语一起复习。半年考研,需要看你的基础怎么样,半年是可以的,应当多投入时间学习,每个人的学习效率是不一样的,多用心。小编总结这需要看你自身的具体情况。我觉得如下几个因素影响比较大:你是否跨考?是否要考数学?目标院校的目标专业的竞争难度?自己的自控力?在考研中,影响力最大应该就是数学了,因为数学需要大规模刷题,但是必须是有效的刷题,有的人不回头巩固,每天只知道往前冲,不巩固错题,其实这样是很盲目的,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会做的题还会,不会做的题仍然不会。如果你觉得你的时间不够了,建议你早点刷真题,千万不要留到最后,你会发现没时间了,真题的每一道题都是反反复复地弄清楚,相关的知识点一定要熟记在心,我觉得你把真题都搞明白了,数学考个八九十分一点问题都没有。

逮捕王

考研备考,应该用多长时间去准备?是拉长战线还是速战速决?

小编专注对考研的研究,分享知识和考研过来人的经验欢迎关注:考研大家又是一年备考时。面对新一年的考研,很多人又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准备了。备考早的人,从去年底就已经开始了,到现在已经准备了差不多两三个月了。前两天,有个考研学子告诉小编,她是去年十一月开始准备的,到现在,除了政治,她已经基本完成了第一轮复习,也就是说,她已经把除开政治之外的其他三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已经理清楚了。在时间还算比较早的四月,她就已经开始要进行第二轮复习,即重要知识和理论的梳理、复习,并要开始大规模练题了。而更多的考研学子,通常都是过完春节之后,二三月开始的。也有不少人因为忙于大四的毕业季的事情,到四月中下旬的现在,还没有正式开始。那么,考研备考,用多长时间准备比较合适呢?如果去年开始准备,那这个准备时间最终会超过一年;多数人从二三月开始的准备,最终也会准备大约十个月;如果准备晚的,四五月才开始,乃至六月之后才开始的,那就是总共备考大约半年时间。依照以往的经验,多数考研学子,备考的时间通常都是八到十个月,也就是从春节后的二月到四月开始。真正准备很早和准备很晚的人,往往都不太多。有人觉得应该早早准备,拉长战线才有充足的时间,才能从容不迫地做好备考复习的工作,有了充足的准备,最后才能在考场上良好发挥;有人认为,考研这种事情,需要的是效率,而不是太多的时间,高效率的较短时间备考,速战速决比拉长战线更好,战线拉长了,最后的考场发挥未必会好,而较短时间的高效准备,可以一鼓作气,在最后的考场上以良好的士气临场良好发挥。不管是拉长战线还是速战速决,都殊途同归,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最后在初试中考出良好成绩。不同的人,学习的习惯不同,有些人喜欢慢工细活,从容不迫,有些人喜欢一鼓作气,速战速决。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在小编看来,备考这种事情,还是尽量足够一些的时间更好,毕竟,备考是一个系统工程。考研是一个需要在知识的广度、深度和熟练度都全方位高要求的选拔性考试,扎实的复习才是临场考好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提醒那些到现在还没进入备考状态的学子,应抓紧时间,早点进入备考状态了。那么,你准备考研吗?你已经开始备考了吗?

高论怨诽

考研不要谈什么准备两年,一年上岸!我们耗不起!

做任何事情都要抱着一次就成功的态度,考研也不例外。在考研备考时不要想着什么准备两年,如果考不上大不了再考一年。不要这样想,我们时间宝贵,就一年上岸,你做得到。这里有一份公共课复习经验,助你一战成硕。各位学弟学妹,大家好。我是19考研人,本科出身较差,二本院校。考研初试第三,复试第一,综合排名第二!(报考院校:魔都某电力强校-电气工程)我的初试成绩如下:英语一:71政治:67数学一:110专业课:138总分:386其实我的初试成绩并不是特别高,晒出来的原因就是想让大家知道,怎样的初试成绩分配可以取得一个较为理想的分数?这也是我要分享的第一个问题:大家通过看我的成绩,不知有没有发现,并没有特别优秀的科目,也没有特别差的。所以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不偏科,不偏科,不偏科!其次才要在不偏科的基础上进行个别科目的拔高,比如专业课or数学。一、院校及专业的选择:从确定要考研到全身心投入复习需要有一个心态的转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完成考研路上第一个重要的事情:确定目标院校及专业。考研不同于高考,院校和专业的确定决定了你的复习方向,数学一还是数学二?英语一还是英语二?专业课考哪本书?这都是我们要在复习之前要确定下来的!不要和我讲可以边复习公共课边选学校,这样你是没有办法全身心复习的,结果只能是学校没选好,复习也没复习好。所以如果现在还有同学没有确定好目标院校,我希望大家尽快确定。由于每个人情况不通,我就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的情况:我当时确定学校主要参照了第四轮学科评估排名(这个在我们考研帮“考研百科”学校选择这个板块的信息都很全)。其次我了解了几个目标院校的录取名单,注意!我们一定要拿到录取名单(初试成绩排名),而不是分数线,只有录取名单上的分数才最真实靠谱,只有看到了他们每个人的分数,我们才能大概估计,自己初试考到多少分才是比较有把握的。二、考研英语复习规划:大家目标院校的确定能在1周内搞定的就尽快搞定,尽快全身心投入复习!接下来我要谈的就是英语的复习:英语我相信是大多数工科生比较头疼的一科,我也是如此。本科期间,四级靠吃高中老本考了433飘过,六级考了4次,愣是一次比一次低,均没过线。但我的考研英语一考了71。说明,无论我们的基础多差,考研英语是一个完全可以在短期内有较大飞跃的一个科目!所以大家要对自己有信心。(1)英语复习用书:恋练有词张剑黄皮书全套(2)英语复习进度安排:英语全程只靠这两本书完全足够,大家从现在一直到做真题前,只需要狂背单词,配合恋练有词和它的视频。第一遍认真配合视频过,笔记可以直接记到书上或者另外一个本子上,这个看个人习惯。恋恋有词看1-2遍即可,因为恋恋有词不止是一本单词书,他还包括很多长难句,所以大家不必再去花时间复习长难句!另外推荐大家关注何凯文的公众号,里面的每日一句可以提高大家分析句子的能力。大家可以准备一个本子,把每天的句子积累起来自己分析,然后再看讲解。暑假开始我们就可以启用黄皮书了。黄皮书如果你买了全套,它会送一本单词书。大家在做真题的阶段单词也是不能丢下的,每天可以刷那本单词书1-2页,反复的刷,一直刷到考前一天!真题的做题方法建议大家看一下唐迟老师的导学课就够了,不用每篇阅读都文章都看视频讲解,黄皮书的讲解足够详细。英语真题建议大家从头做,按照做题顺序完形阅读新题型翻译。作文考前两个月再搞完全来得及。新题型这一块比较难,推荐大家看一个叫王晟老师的视频,技巧性很强。英语作文我是在考前20天看了刘晓燕老师的考前20天救命班。背了里面的作文模板(英语基础一般的同学不推荐王江涛强化班冲刺班40篇作文让你背到爽……),我只背了刘晓燕老师的模板,大小作文各一篇。上了考场的状态是这样的,作文题目扫一眼直接开始默写。思考时间不超过30s,给阅读部分留了大量的时间。没错就是这么神奇,看过的人都说好!三、考研数学复习规划:(1)数学复习用书:同济高等数学、高数18讲、李永乐复习全书基础版(只看线代部分)、线性代数辅导讲义、概率论9讲、接力题典1800、张宇真题大全解。(2)数学进度安排:时间充足的话第一轮可以快速过一遍高数教材,一定要快,避免遗忘,只需过高数教材哦!课后题目选做(我当时看的高昆仑视频,里面会勾课后重点题目)第二轮:大家在过完高数教材后就要立即进入高数18讲的复习,配合张宇18讲导学视频。题目除了练习18讲里面的大家还可以选做一些1800的题目(不用担心题量,33年数学真题不用担心题量上不来)。当高数18讲过半的时候,可以同步开始线代的复习,用李永乐复习全书基础版的线代部分配合李永乐基础班视频,对于视频和书里的例题要重点把握,做2-3遍都不过分,不必做额外的题目。第三轮:高数18讲和线代基础结束后,概率论9讲就可启用了,配合张宇的9讲视频。概率论的题目吃透9讲足够,也不必做额外的题目。在复习概率论的同时,我们就可进入高数和线代的强化阶段。这里我强烈推荐大家看汤家凤老师的高数强化班视频,视频里的题目建议大家记下来,反复做!这是我们数学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阶段!线代此时可以开始启用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并配合李永乐的强化班视频,吃透讲义里面的例题!第四轮:真题阶段。暑假我们就可以开始做真题了,33年真题从头开始做。掐时间,严格模拟考场环境,逐渐提高解题速度。把错题记在错题本上,备第二遍复习真题所用。2000年以前的真题是给大家扫知识盲区的,所以不能大意,也要认真做。不用在意分数,弄懂每个题才是关键。考前一小时:在数学考前的几个小时,我们要把平时老是记不住的公式快速记几遍!这个要在平时做题过程中总结,一定要精简。(比如梯度散度旋度、通量、环流、泰勒公式、卡方分布,和差化积……)四、考研政治复习规划(1)政治复习用书:肖秀荣三件套,肖四,肖八。(2)政治复习进度:基本知识点复习:我们在肖八出来之前需要提高的就是选择题!暑假开始,我们可以慢慢复习政治,每天抽出2个小时来看徐涛老师的强化班(直接上强化没毛病)配合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完全匹配,不必另外买徐涛的核心考案。看完一章做一章的命题人1000题(只做选择)。肖八阶段:肖八的选择题要认真做,大题需要简单浏览,掌握答题套路。关于大题答题套路,推荐大家看腿姐的视频,有万能模板,好用!肖四阶段:肖四不用我多说,全部背诵!解答题到时候网上会有很多总结版,我当时看了一个叫“小白考研”总结的肖四大题,背起来很快!五、关于时间安排作息每个人情况不同,有些人到了晚上就十分兴奋,那就安排晚上复习数学和专业课,早上起不来的也不用强迫自己,因为即使起来了你也是在打盹,那些早上六七点钟起来的真的是在学习吗?我看未必。反正我考研期间基本都是中午12点起床,吃个早饭(午饭)开始复习,一直到晚上12点回寝室。因为强迫自己早起,我一整天的学习效率都会很低。再一个就是大家安排自己每天的复习时间最好是安排当日要完成的任务,不要像排课表一样按时间规划复习科目。因为像数学和专业课这些科目的复习是需要整块的时间来弄懂每个知识点的。你哪怕全天复习数学,最终弄明白了一个难点都不为过。就怕有些同学复习了3个小时数学正复习到关键的时候被你所安排的“复习计划表”所打断,合上书复习其他科目。这样得不偿失。寄语最后我希望大家能做到:不受他人干扰,静心复习,考研拼的是努力和心态,不要谈什么准备两年,我们一年上岸!我们耗不起!声明:本文来源考研论坛,作者:zyn48,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叮当学姐处理。

不亦迂乎

考研备考中后期,每天要学习多长时间,10小时以上才是常态?

暑假已过半,不少同学都接到了即将开学的消息,大部分同学已经开始了中后期的努力。「每日学习时长」一直是大家关心的内容,一方面是怕自己不够努力被落下;一方面也是想要激励自己多学一点儿。在知乎上随便一搜,就能看到考研人的提问,10小时以上、12小时以上、15小时以上,就说考研人能有多拼。盲目鼓吹复习时间和复习效率都是不行的,想要真的超越大多数人,在保证学习效率的前提下还应该保证一定的时间投入。复习进行到这个阶段,我们要想在考试中胜出,就要保持每天10小时以上的高效学习。首先,【每天】,现在距离考研还有140多天,要在这么多天里一直持续高效学习是不可能实现的,这里的“每天”不是绝对的一天都不落。 其次,【10小时以上】,一天中除掉吃饭、睡觉以及用在路上的大约10小时的时间,我们可以有14个小时可以安排学习,所以“十小时以上”可操作性还是很强的。 最后,【高效学习】,这就意味着,在学习的时候不可以玩手机、吃零食、开小差……这几个坏习惯是拖垮当代大学生学习效率的罪魁祸首。要保证高效学习,就要摒弃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事项。综上,达到10小时以上的学习时间并不算是十分难做到的事,这样算下来,即使预留了40-50分钟的吃饭时间,每门课复习结束后的20分钟休息时间,一天的学习时间也能达到11.5小时,并且保证了8小时睡眠时间。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这个时间表的可操作性还是很强的。在10小时以上的基础上,我们来谈谈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如何做到科学高效。找一个有学习氛围的地方复习 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很多同学返校失败只能选择在家复习。如果你已经吃够了在家学习的苦,我的建议是,找一个有学习氛围的地方复习。不排除往年有许多学长学姐,为了清净会选择在外面租房子,一个人复习,但是强烈反对自制力差的同学这样做。家里的床、零食、无线网会全天候无死角24小时持续向你招手,试问你能有多大的定力抵制住这些唾手可得的诱惑? 如果确定无法返校,建议同学们在家附近的图书馆复习。远离了各种可能中断学习过程的干扰因素,你的学习将会更高效。当你控制不住自己想要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的时候,抬头看看周围的人,就会不自觉地被他们影响。 时刻记住,无论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经常与那样的人为伍,如果在物理上做不到,那就必须在心理上做到。制定学习计划 我们都知道「制定学习计划」是一种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但在具体操作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原因阻碍计划的完成。是学习效率太低?课业压力太大?还是完成计划的动力不足?无论是哪种原因,都应该及时反思自己并迅速调整计划。 要知道,人的心里有一种奇怪的「破窗效应」,一旦有一次计划完不成,那么接下来执行计划的决心会日益渐弱,最终会导致整个计划失败。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制定学习计划一定要衡量它与自己完成能力的匹配度。 考研是一场长跑,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任务制定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让每一分钟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也便于反思检查学习效果。有明确的目标 备考前,我们一定是有动机的,你可能是想要去到更好的平台深造,也可能是与喜欢的人在更高处相见,但如果只是因为“周围同学都考研”而去考研,最好还是早一点开始准备找工作吧。 考研并不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2020年研究生报考人数341万,比上一年增加了50万,但是招录人数并没有多大变动。考研形势严峻程度逐年递增,如果没有一个非常明确且笃定的目标做心理支撑,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明确的目标会成为学习的动力,当我们觉得备考很难很累的时候,想象自己明年就会有一个梦寐以求的新身份,就会不自觉地有了奔头,觉得一切都值得。可以在备考的时候就把所有电子设备的壁纸都换成了目标院校的照片,每当自己觉得身心俱疲难以为继,或者想要偷一下懒时,看到照片就瞬间有了斗志。而支撑我咬牙坚持的,就是我的目标。

哭泣吧

半年工作半年复习,3战考研均失利,我该继续坚持考研梦吗?

不放弃考研的梦想是好事,但人活在世,也要勇于面对现实。通常来说,只要报考的学校和专业目标不是太高,考研复习时间有半年足矣,也就是说,从每年的5、6月份开始认真复习就可以了。如果半年工作半年考研,而且连续3年都没考上,我认为有以下可能性:1.设定的目标太高。也许你要报考的目标是清华北大或者其他顶尖985学校的专业,这样的学校考研难度是非常大的,毕竟谁都希望能够去这样的学校追寻自己的研究生之旅。难度大的原因,一方面顶尖的学校肯定是优中选优,分数线一定会很高,这里招收的研究生,应该已经不仅仅是努力就可以达到的了,还要比拼天赋。另一方面,这些顶尖学校接收的保研的学生会很多,包括本校的和外校的,优秀学生肯定扎堆,这些保研的学生要占据半数以上的录取名额,因此通过考试考取的学生必然竞争相当激烈。因此,在选择目标院校时,必须要根据自身实力,选择符合自己水平的学校,千万不要好高骛远,否则只能去给别人当分母。2.复习时没有拼尽全力考研复习,必须要全力以赴,几个月的时间里,一定要付出辛勤的汗水,忍受埋头苦读的孤独,承受住被晦涩难懂的知识的折磨,经受住怎么做题也做不对的打击。每天如果不能保证至少8个小时以上的高质量的复习,那么是很难以通过研究生考试初试的。有的同学看似在复习,每天复习时间也很长,早早来到自习室,晚上9、10点钟才结束复习回寝室,可是复习时在干什么呢?早上打开书,学习10分钟,发现有不会的题,手机百度一下加深理解吧,结果一看手机,发现有朋友发来的微信,看看聊天记录,刷刷朋友圈,1个小时过去了。中午睡会吧,结果一睡到3、4点,学不了多长时间又该吃晚饭了。这样的复习,没有效率可言,也不会学到多少东西,当然考不上了。因此,考研时必须要做到绝对自律,只有内心有强大的驱动力,才有可能实现目标。3.实力不允许如果考研目标并不高,复习也挺认真的,那么三战考研都没有通过,那就真的是自身实力问题了。研究生入学考试,选拔的当然是大学生中的精英,并不是谁想上都能上的。有的同学在学习能力、学习方法上面,确实有欠缺,那么他们真的不具备考上研究生的实力。虽然说勤能补拙,但有的高度,是努力也达不到的。4.接下来怎么做?工作半年复习半年,说明这份工作也就是临时的,自己并不一定会尽全力去学到多少职场技能。而半年工作的收入必然也不会太高。如此看来,你基本就是在啃老考研。并不是说啃老考研不对,只是说,已经啃了3年了,也该学会独立了,不要再继续啃下去了。如果你还是不放弃考研的梦想,那么可以先找一份长久的工作,让自己能够养活自己,在工作之余全力复习,也有机会实现梦想。如果真的水平不够,那么还是认清自己的实力,勇敢面对现实,放弃考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