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可以报几所学校?如果第一志愿没被录取,怎么调剂?出乎形哉

考研可以报几所学校?如果第一志愿没被录取,怎么调剂?

可能现在高校中的考研学生已经忙疯了,在职这距离20考研初试仅剩三个多月的时间里,要完成自己所有的考研复习规划,要完成自己的中期复习和冲刺复习,作为一个考研过来人能够理解所有的考研学生,现在的压力一定是在不断地增加,这其实是一种常态,或者说这是所有考研人必须经历的。而接下来便是考研学生的报名了,一般是在10月分左右开始这一项工作,而这也意味着考研学生距离战场真正的越来越近了,毕竟报名工作一结束似乎意味着考研也就真正意义上的而进入了决胜期,但是在考研报名还有一些问题可能要和考研学生交代一下。所有的考研学生只能填写自己的一个志愿,也就是说我们的考研志愿志愿一个,在2006年之前是可以填写两个目标志愿高校,但是2007年开始只能填写一个志愿,所以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所有的考研学生都很慎重的选择自己的第一志愿高校,既不能选择档次太低的,又不能选择档次太高的,只能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大程度地保证自己能够顺利的一战成硕,才能够顺利的考研成功。同时,一旦自己对待第一志愿没有被录取,也就是说自己的初试成绩达到了国家线,但是没有达到第一志愿高校的复试线,那么只能是参加考研调剂,一般来说是在每年的4月份左右,研招网的考研调剂系统正式开始,与此同时很多有缺额的大学会公布自己所接受的校外调剂的专业,考生便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的理想调剂院校。当然,考研调剂这项工作时间会比较长,而且可以一次性填写的志愿是三个目标高校,只要你想调剂的高校给你发送了复试通知,那么也就意味着你顺利的调剂了,更大可能地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了。总之,考研学生只能填写一个志愿,所以在选择目标院校时,一定认真地思考自己的复习效果究竟在哪一个程度上,然后核定自己的考研目标院校,同时一旦需要调剂时也要随时关注研招网的信息,并且积极的调剂,及时的掌握所有高校的调剂信息,这样才能够顺利的一战成硕,顺利拿到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大城市

考研能报几个学校?怎么选择报考学校及专业?

据公开数据报道,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预计达909万人,同比2020年增加35万人,面临的就业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复杂。为此国家教育部等部门陆续出台了支持毕业生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就业创业,动员鼓励毕业生投身基层、参军入伍,扩大科研助理岗位招募和第二学士学位招生规模等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的政策措施。作为提高就业能力、延缓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考研是不少大学毕业生的选择。考研之前,有几个问题需要弄清楚。一、考研能报几个学校?考研不同于高考填报志愿,考研只能选择一个学校的一个专业进行报考,不能同时选择多个学校或者多个专业进行报考。二、考研怎么选择报考学校及专业?有人说高考如果选错了学校和专业,那么考研就一定不要在同一个问题上再犯一次错了,在选择的时候要尤其注意。对于考研学校及专业的选择,小编有如下几点建议:(1)结合自身考试能力选择大学学基础较为扎实、学习成绩较好的可以选择比本科学校层次更高的大学进行报考,例如本身是在211大学的可以选择报考985高校,在地方院校上本科的可以选择部属高校报考。如果本身大学学习成绩一般,考研准备又不太充分的那就选择中西部地区录取录取分数线较低的学校,或者直接选择报考本校,不能盲目好高骛远。(2)结合国家发展战略选择结合国家发展战略选择报考院校用一句话来说的话,那就是国家支持鼓励发展什么那我就报考什么。例如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属于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性的领域可以优先选择报考。还有国家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例如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可以围绕这些领域选择学校及专业领域。(3)结合专业就业前景选择考研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就业,因此在选择学校及专业的时候要选择发展前景广阔、就业前景良好的方向进行选择和报考,例如健康、养老、育幼、文化、旅游、体育、家政、物业等服务业,既是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也是社会需求比较大的行业,可以作为优先选择方向。(4)结合学校所在地域选择高考时选学校就是选城市,考研选学校同样也是选城市。一个城市的经济地位决定了当地大学的发展前景,因此在选择考研学校的时候要优先选择沿海发达地区以及一线城市,最不济也要选择省会城市。尽量避免选择经济发展落后、产业发展条件薄弱的城市。

玛利翁

全国2021考研报考人数统计,你的竞争对手这么多!最后如何冲刺?

2021考研已经进入到最后的冲刺阶段,许多高校正在陆续公布本校的报考人数,快来跟随小编看一看,自己目标院校的“竞争对手”有多少吧!黑龙江黑龙江大学:2021年一志愿报考黑龙江大学共计10604人,报考人数首次突破万人,较去年增长1077人。黑龙江大学报考点通过网上确认考生4758人,确认率98.5%,较去年增长8.1%。哈尔滨师范大学:报考哈尔滨师范大学的考生总数达9790人,较去年增加了2258人,增幅27%,高于全国整体增加比例,创哈尔滨师范大学一志愿报名人数历史新高。哈尔滨理工大学:共计5008名考生通过审核,考点确认人数同比增长3%;共计3765人报考哈尔滨理工大学,报考人数同比增长14%。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21考研报考人数共计26443人,学术学位报考11698人,专业学位报考14745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截至2020年10月30日,报考北航2021考研全国统考报名人数统计共计16269人。首都师范大学:截至10月25日,报考首师大共达13551人,学术学位报考4615人,专业学位报考8936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1考研报考人数首次破万。一志愿报考人数10376人,较去年增加1310人,增幅为14.45%。北京林业大学:2021考研报考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共有9243人报考,比去年同期增加15.8%。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全国共6179名考生报考中国矿业大学,报考人数比去年增长8%,中国矿业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预计为2400人。考点报名人数达到2166人,与去年考点人数基本持平。北京工商大学:2021年北京工商大学考点(代码1111)全国硕士研究生网报信息确认方式采取网上确认,本次共有2082人完成网上确认。北京交通大学:在北京交通大学考点完成网上确认人数4500余人,同比增长10%。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传媒大学考点完成网上确认人数4294人,考点确认人数同比增长32.25%。北京服装学院:2021年北京服装学院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共计2790人,报考人数再创新高,比去年增长12.3%中央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考点共完成14781位考生的确认工作,较2020年增长33%。据统计,报考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的报名人数为15462人,比2020年增加3615人,增长31%。天津南开大学:据统计,今年全国共有16057人正式确认报考南开大学。今年,报考学术学位硕士专业考生共计7524人,报考专业学位硕士专业考生共计8533人,其中全日制专业学位5148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3385人。天津科技大学:报考天津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人数达3202人,相比2019年增长了27%,报考人数创历年新高,共有2828名考生通过了网上确认。湖北武汉轻工大学:武汉轻工大学考点(考点代码:4240)顺利完成了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确认工作,最终确认人数为1815人 。山东曲阜师范大学:今年曲阜师范大学考点依旧维持较高报考人数,考点考试人数首次突破2000人。安徽安徽合肥市教育考试院报名点进行2021考研报名确认的考生共3.3万余名。截止到9日下午,合肥市教育考试院报名点共确认30687人,再创历史新高。安徽亳州市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考生共有5376人审核通过,考生人数再次创历史新高,较去年增加38.8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1年硕士招生共有17125名考生报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比去年增加2000多人,再创新高,较2018年翻了近一倍。安徽医科大学:2021年硕士招生共有6100多名考生报考安徽医科大学,比去年增加500多人。江苏江苏镇江市2021考研报名考生的1993人已全部网上确认审核完毕,其中128人放弃,22人网上确认不通过,1843人通过网上确认审核。浙江中国计量大学:共计3159名考生(不含接收推免生)一志愿报考我校,报名增长率连续三年超过40%。其中,一志愿报考义乌研究生院考生近700名。甘肃甘肃省定西市硕士研究生报名确认工作于11月9日顺利结束,全市通过网上确认2889名考生。西北师范大学:2021考研报考人数达13575人,比2020年的12159人增加1416人,报考人数创历史新高。陕西陕西中医药大学:最终报考考研人数为4559人,较去年增加727人,增幅20%。考点考生人数为5184人,超出去年461人,增幅10%。陕西理工大学:11月3日至7日,陕西理工大学报考点(6141)顺利完成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信息网上确认工作,共计3979人通过审核。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大确认人数创历史新高,达11400余人,增幅近20%。西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考点顺利完成2021考研报考信息网上确认工作,共有6067名考生通过报名资格审核。西安财经大学:报考西安财经大学研究生3571人,较去年增长12.4%,其中“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应届本科生报考人数近50人,高水平大学的毕业生约1600人,报名人数实现新突破。云南云南大学:云南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为24653人,在2020年增长12.77%的基础上,今年报考人数继续增长12.74%,再创历史新高。报考学术学位人数8096人,报考专业学位人数16557人;报考全日制专业人数17917人,报考非全日制专业人数6736人;应届考生9243人,非应届考生15410人。考研最后一个月,拒绝烂尾!一、冲刺分清主次现在各科的复习已经进入最后的收尾工作了,现在基本上就是扫除知识盲区,进行知识点的查缺补漏。政治的复习目前同学们应该把之前做过的那些错题重新进行整理归纳;并且针对各个板块重点多做题,掌握一些答题方法和技巧。还要多多关注时政新闻,对今年的一些时政热点进行全面了解。英语在这个复习我们同样要进行扫盲,把之前的错题进行再次突击,争取做到考试的时候,错过的题目绝不再错。大家还要抽出一个完整的时间做一套完整的题目,看自己用时多少,根据自己所用的时间和考试的时间进行对比,并作出相关的调整方案,做的卷子最好做预测题或者模拟题,尽量不要做真题。专业课的复习,同学们对于往年的真题做一个汇总,了解出题人的思路,喜欢在那些地方出题。对于出题人喜欢的板块一定要倒背如流。二、正确对待错题现在同学们的复习不要再以每天大量的做题为主了,那样只会浪费现在的宝贵时间,而且同学们大量做卷子还停留在单纯的对答案阶段,根本起不到什么实质性的的作用。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把之前的那些错题,统统整理出来,让自己再过一遍之前做错的题;并把它研究透彻,知道自己为什么错,是哪个部分没有掌握好,对于没有掌握好的部分要进行进一步的清理,把盲点全部扫除掉,争取在下次做题的时候能够不再犯相同的错误。错题的整理,既是一种复习巩固,又是一种查缺补漏。对于我们知识的掌握和复习效率的提升都有显著效果。三、好记性写出来俗话说的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话确切的告诉了我们:一个人的记性再好,也不如用笔经常去记记。因为人的记忆是有限的,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你记得东西越多,前面的东西就会忘记得越快;如果用笔记下来,就会加深你的印象。如果你前期的复习是通过每天不断的背诵来体现的话,那么你现在的复习,就要把之前那些你背过的知识点落实在笔头上;因为光会纸上谈兵是不行的,你需要在切实的答题过程中来了解自己,并知道自己在其过程中有哪些不足。还能在过程中组织语言、体会思路、修炼卷面,这些都是你在单纯的背诵当中所不能得到的。所以我们在后期的复习中,要把重点落在笔头上,要加强自己的实践能力。四、调整生活习惯面对即将到来的考试,同学们复习力度也在逐渐加大,恨不得一天24小时都在学习,这样一来,同学们的睡眠时间必定会减少;睡眠时间不充足,会引起一系列的健康问题,所以同学们不管学习有多紧张,最好在11点之前入睡;不然容易造成免疫力下降,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健康问题。我们面对即将到来的考试,要及时调节自己的生物钟,让自己的作息时间和考试的时间进行充分的吻合。这么做的主要目的就是让我们考试当天能够以一个良好的状态去面对考试,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

技兼于事

今年研究生报考人数有多少?是不是考研越来越难了?

金秋十月,是秋收的季节,也是考研报名的阶段。“考研热”成为最近几年比较流行的一个话题,面对大四将要毕业的学生,听到最多的关于以后的打算就是“你读研吗?”“你考研吗?”读研成为现在流行在各个高校的一种现象。2020年考研人数不但会增加,可能相比往年出现较大幅度增加。考研的难度越来越大,不仅是名校难考,就连双非本科高校也变难。到底有哪些依据呢?先看一组数据,2019年考研初试报名人数超过290万人,达到历年之最。2020年考研人数突破300万,绝对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很多考研辅导机构都在预测2020年考研人数达到350万人左右。为什么说考研人数会增加?在2019年正式报名阶段,很多地区的报名都出现爆满的情况,源于二战、三战的考生大量增加。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就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考研成为很多一本、二本、三本考生翻身的选择。也成为对一些已经就业,但是不满足当下工作环境的一种选择。注:2015——2019年考研报名人数统计情况表考研是不是越来越难?回答:显然是变得越来越难。为什么会变得越来越难,一些人认为考研报名人数在增加,而招收研究生的高校也在不断增多,难度应该是持平,但并非如此。考研报名人数增加的速度,远远多余研究生招收数量增加的速度。导致考研变难的几点原因:一、想要考入名校研究生变得比原来困难太多太多。不仅一本、二本、三本学生读研的情绪比原来高涨,名校毕业生也大都选择读研。对名校来说,它们都有接受推免生的资格,也就是保研。绝大部分985高校接受的推免生数量都在百分之五十以上,甚至有的专业只要推免生。那么对想要考入名校的普通学生来说,无疑是致命一击。相比5年以前,想要考入名校研究生,真的是比较容易的,而现在想要考入名校研究生,真的需要付出很多。二、为什么现在考研变得困难。因为现在选择二战、三战的考生太多。2019年考研报名的人数,至少有将近1/3的人是二战的考生,二战考生相比一战考生更具有经验,知识体系可能也更加完整。别人花两倍时间去做同一件事,那么效果肯定比做一遍的你要好。在同等环境竞争下,肯定考研变得越来越难。2019年考研的国家线相比往年都有所提高,而且2019年可以称为历年考研最困难的年份,考生几乎没法调剂。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想要调剂去贵州大学的考生,比初试报名人数都多,就知道考研竞争到底有多激烈。三、一件事物的兴起,就伴随一个行业的急剧诞生。我们都知道考研名嘴张雪峰老师,很多人都说是他导致考研盛行。现在的考研辅导机构数不胜数,各种培训班,内部压题等等泛滥成灾。导致只要你有,能够拿到一定的内部资料,那么考研可能就相对容易。(毕竟各个高校的专业课都是自主命题,虽然考研越来越规范化,但仍有部分人走捷径。)因此,对第一次考研不了解情况的小白来说可能很大程度上容易吃亏。考研能否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因此,现在的考研不在像原来那么的纯粹。注:2019年部分高校考研报名人数情况统计图考研具体人数,需要官方公布。但是根据往年的增长情况,2020年全国考研人数很有可能在320——350万人之间。而且将会有大量的社会人士、二战以及三战的考生。考研变得越来越难也是毋庸置疑的,不仅是名校难考。就连很多双非院校的一志愿人数都已经爆满,导致录取分数线一升在升。像原来的工科只要达到国家线一般就可以上211高校,现在不超过300分以上,几乎真的很难录取。像计算机类的相关工科专业,双非院校都要340左右,难度可想而知。原来考研能够考400多分(满分500),除非面试你打老师,才会不录取你。现在对一些热门专业来说,你考400多分,可能都不一定有资格进复试。比如文史类专业、金融专硕等。以后的考研只会越来越难,一届比一届更难。考生考研一届比一届准备的也更早,很多学生在大一就开始已经准备考研的科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以上就是我的见解,欢迎大家评论、交流。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每天都会分享自己的见解。如果你有其他不同想法的,也可以评论交流。

无倦

考研报名选择志愿(院校)需要考的因素有哪些?

一般情况下,每年考研网上报名时间为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预报名时间为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两次报名均有效,大四在读的同学预报名成功后,就无需再进行正式报名了。考研的考点考研报名选择志愿(院校)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这里就和大家进行一些探讨。一、考上的概率大小几乎所有的同学在选择志愿的时候,都要评估一下自己能够考上的概率大小。一般会关注志愿院校(所)的竞争力大小,报录比、往年复试分数线、复试刷人情况、推免生人数等等。一般情况下,报考本校(自己本科所在院校)本专业,能够考上的几率是最大的。当然我们排除了报考低于自己所在院校的志愿的情况,这种情况下能够考上的几率将会更大。从竞争大小来看:第一,位于省会、直辖市、自治区首府的院校(所),考研竞争激烈程度会比位于地级市的院校(所)大一些。第二,发达省市的院校比不发达地区的院校,竞争要大一些。第三,热点(知名度高的)城市的竞争比其他城市的大一些。二、距离家乡的远近相当大一部分同学都会考虑所报志愿距离自己家乡的远近,这个考虑是有意义的。每年寒暑假往返家乡,都或多或少需要支付一些交通费,而且在途中也要花费一些时间。一般地,距离家乡近的院校可能会成为首选,但也有特殊情况。有的同学就想远离家乡(或者挣脱父母的管制),到外面去看一看,体验一番。家乡三、是否是自己向往的城市每一名同学都有自己最想去的一座或几座城市,这些城市对他(她)有较强的吸引力。因而每一名同学都想报考自己向往的城市的院校,当然也会结合其他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四、志愿学校所在地的气候这也是一个报志愿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东南西北中,各地气候有别。总体上看,南方温暖、北方寒冷。除了气温,还要考虑湿度,这一点容易被大多数同学忽视,其实这点也非常重要。南方空气湿度大,尤其是沿海城市,洗衣服一般不容晒干(晾干),体感也有一些不舒服,全身湿漉漉的,因为汗液蒸发很慢甚至不会蒸发。比如广东春季的回南天,墙上冒水、所有物品都冒水,被子也潮湿无比,洗的衣服很难晒干。北方气候会相对干燥,在南方湿润气候生活习惯了的同学,到北方可能一时无法适应,需要用加湿器等。有的省市晴天多,阳光明媚;有的省市则常常阴雨连绵。海边的气候五、志愿学校所在地的经济发展状况经济发展状况,对于前往那里读书求学的同学而言,无疑是有一些影响的。其实,经济发达是有利也有弊的。在经济发达的省市,一般物价会比较高,房价、房租都会比较高,但如果做兼职,收入也会高一些。经济欠发达的省市,情况则相反,物价、房价(租)都会较低,花较少的钱就能享用较多的商品和较大的住房,但如果做兼职,收入也往往会比较低。另一个是就业机会的多少。一般地,发达省市就业机会要多一些,欠发达地区就业机会要少一些。但就业竞争也有区别,较之欠发达省市,发达省市的就业竞争会更激烈。六、志愿学校所在地的饮食习惯这个因素也容易被同学们所忽视,实际上这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国家地大物博,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甚至差异较大的饮食习惯,比如有的地方爱吃辣的,有的地方饮食清淡,有的省市喜爱吃米,有的省市则喜爱吃面。饮食不习惯,可能会造成水土不服、饭菜难以下咽等不良体验,严重者甚至因此会退学,以便能转移到适合自己饮食习惯的区域。饮食七、就业情况的考虑就业是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考研、读研,其实是一种投资,投入了大量的时间、金钱、精力、青春年华,自然就需要获得相应的回报。一般地,校园招聘会,大多数是学校所在省市的企事业单位前去招聘。当然有一些重点大学除外,重点大学的校园招聘,外省市的企业事业单位参加的也比较多。另外,知名度高、排名靠前的院校,就业竞争力也会大一些,这些院校的毕业生就业难度会小一些。总之,考研报名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不可能只看一个因素。更可能的情况是对多种因素综合考量之后作出选择,当然也可能会把某一或某几种因素作为主要考虑的,其他一些是次要考虑的。最后,祝你报名顺利、考研成功!

鳅与鱼游

2019考研复试:一志愿报考人数充足,却还招调剂生

个人觉得这个很正常不过,换位思考一下,你们想考学校,学校也想招人,每个人都是贪婪的,都想报名好学校,你既然嫌弃人家调剂黑暗,你敢说你愿意第一志愿报名比本科院校差的多的学校吗?要想好生源可以啊,你把分数线倒是定高点啊?我分不够我认,随便增加复试人数比例,说白了就是把大量一志愿考生当备胎,有高分调剂就要高分,没有再用一志愿兜底。可以参照高考,现在许多大学都表示只要上线绝不退档,你要真牛就把分数线定高。我不否认学校想要好生源的动机。但是,什么情况我可以接受。比如,计划招生20人,按照正常1.5的复试比例,一志愿上线25人,预计会通过16个人。那么,再按照2的比例招收10个调剂生进入复试。如果一味追求更好的生源,那我就不理解一志愿契约在哪里了。对一志愿毫无承诺,我为什么要报这个学校?我只管去报其他学校,分数高调剂回来一样牛逼,一旦这样的口碑形成了,学校也一样不好招生源。学校发出录取分数线的邀约,学生报考你的学校并分数通过,是对应承诺,学校录取,合同成立。合同是约束学校挑生源,学生挑更好的学校,约束私欲,然,玩套路的学校在一窝蜂的调剂时间段,把学生调剂的时间错过了,误了学生的青春年华。

美狄亚

考研中最热门的几大专业,报考人数多,你知道是哪几个专业吗?

由于本科竞争程度加剧,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考研,通过提升自己的学历,而增加自己的竞争力。但是考研专业的选择也是一门学问,考得好不如选得好。一些热门的专业或者大学,报考人数多,很容易成为分母。所以在选择专业的同时应当适当地避开过于热门的专业,当然如果自身实力足够,完全不需要考虑!那么有哪些热门的考研专业呢?01会计学会计学其实不光是考研热门专业,也是很多高考生填报志愿的热门选择。因为其跨考专业的壁垒比较低,考试科目比较简单。所以很多跨专业考研的同学都会选择会计学。同时会计行业属于应届生薪资较高的专业,而且传统观念中,会计行业稳定、舒适、薪资又高,所以非常热门。不过会计专业每年一志愿都爆满,很少有调剂名额,所以要努力。02管理学管理学可以说是最热门的学科,每年报考的人都很多。行政管理是管理类的热门专业,开设的院校多,招收的学生自然也就多。而且这个专业综合性比较强,就业面广,很多职位都能胜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万金油”。而且行政管理的考研难度较低,很多同学都会选择。工商管理报考的人数也比较多,19年东南大学共录取工商管理专业359人,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共录取工商管理专业675人。选择管理类专业的院校,有能力的还是建议选择名气大,地理位置优的学校。03法学法学的报考热度仅次于管理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法学是唯一一个专门接受跨专业考研的专业,很多学校都有法硕非法学。其次法学专业本科毕业就业较难,就业压力大,所以也会有很多法学生选择考研。04新闻学新媒体目前发展非常快,几乎是人人自媒体时代。同时新闻传播学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不管社会如何变化,新闻传播依然是不可或许的一环。所以每年也会有很多人选择新闻传播学,竞争比较激烈。05教育学现在各个学校对老师的要求都变得很高,不再是以前本科毕业就可以轻松就业的时代了。很多好的学校都会要求老师是研究生甚至更高的学历,更好的学校甚至要求名校毕业。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考研提高自己的学历,方便未来就业。而且教育行业一直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行业,很多人都会想要从事教育,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投入教育考研的行列。大家在选择考研专业的时候,如果个人能力较差,尽量要避免一些很热门的专业,防止激烈的竞争。如果你打算考研,但是对考研的概念还比较模糊,想要更加深度地了解考研,建议观看下方专栏,用一顿饭钱买过来人的真实案例,在我看来,还是比较具有性价比的。

生知

准备考研,高考报考时要注意什么?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增加

2020年考研报考人数超过了300万人次,比2019年多了10万余人,考研已经成了各高校毕业生的一个趋势,那么在高考志愿填报中是否就已经可以为考研做打算了呢?当然是可以的。中国教育在线数据考研不再是只有在大学才会考虑的事情了,每年在高考结束后志愿填报的时候,有远见的家长就已经开始着手为考研做准备了。那么这个时候家长和考生都应该关注什么呢?第一,要关注考研的优势院校。考研的优势院校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在院校的层次上,也就是说211学校就是比普通院校的学生考研要容易些,985院校就是要比211院校的考生要容易。所以,如果一开始就打算考研的话,我们一定要注重院校的选择,第二种就是保研率。有保研资格的学校都有个保研率跟着的,保研率越高的学校就越有优势。那么院校的保研率有多少呢?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1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2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3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4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5第二、要看所学专业是否适合考研,所有专业都可以考研,但是不是所有专业都适合考研,在高考报考中,如果就是想考研,一定要挑选一些适合考研的专业。比如导游、广告设计、小语种类专业等,考完研他的就业不见得比本科毕业生好的专业,我们没必要去追求那个高学历,当然特殊爱好的除外。第三、院校是否设立研究生院。有些普通院校省直都没有研究生院,没有硕士点的院校,考研难度加大,想考研不建议选择。

其数若何

19考研:报考一志愿和调剂时,慎重选择这些院校!

之前,研妹发了一篇文章:《19调剂:原来招生办老师都是这样确定调剂名额的!》,收到了很多评论,虽然我既不是考生又不是家长,看的也非常心酸。可是,即便这样,还是有很多学校不顾及学生及家长的感受,有一些让人心寒的做法:一、学校1某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在国家线公布前就组织了调剂复试,也拟录取了部分调剂考生,并表示等调剂系统开通就发待录取通知给他们,让这些考生以为稳了就没再考虑调剂其他学校,结果调剂系统开通后又要求重新参加复试,或者直接取消之前的拟录取;二、学校2某农学院填报调剂志愿后一直打电话告你有名额,要你再等等,一直耗着你,结果复试名单公布后发现并没有你;三、学校3今天出线出一志愿复试名单,明天就要求复试,这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学校要刷一志愿的人;四、学校4某师范大学让一志愿和调剂生同时参加复试,统一排名,从高到低依次录取,这其实就是想要筛选一部分一志愿的人;事实上,19考研复试调剂远不止这些坑,还有不少学校初试专业课故意压分,甚至有专业一志愿一个都没上线。这些坑很多都是针对本科院校是双非的考生设置的,在调剂中,双非考生被歧视几乎是常态。所以,研妹觉得大家一志愿择校一定要慎重,调剂复试的时候一定要避免上面这些坑!最后,祝考研的学生和家长都可以心想事成,“研”开得胜!

去知与故

考研报名之填写志愿——高顿小侯七老师

考研报考学校和高考填志愿的区别还是相当大的。考研报名时只能报一所学校,所以选学校很重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选,要求稳不要有闯一闯的想法,闯成功的很少。考研因为学校不同专业课不同,所以是在考试前报名,而高考则是成绩出来后再报名。同学们一定一定要注意的是:考研报名时,只能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所以请务必谨慎选择。对自己没把握或者是心里没底的同学,可以在报名前做一套题测试一下自己的能力,或者是找专业机构的老师对自己进行一个评估。那么,怎么才能相对而言的选择一个较为保险的院校呢?一个用得最多的办法就是根据各学校官网的信息尤其是(拟)录取名单(注意去掉推免生),自己大概计算一下报录比,报录比越低的院校,相对来说越容易,注意,我这里说的是相对容易,并不绝对噢。然后看看被录取的学长学姐的分数大致在哪个分数段,根据自己模拟出的分数对比去选。最好是能比平均分数高10——20分才能稳一点。且因专业课不同,只看分数参考价值不大,最好找已经上岸的学长学姐打听清楚专业课的难度,尽量挑专业课参考书少的吧。 如果你没有被学校录取可以考虑调剂,不过大部分学校接受调剂生一般是本校生、985、211学生或者分数较高的学生,所以调剂失败也是有可能的,各位同学也要做好心理准备。高顿考研我是小侯七,是高顿考研的首席内容官,希望我的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