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420多万,学生感叹之余,又迎来坏消息不贱门隶

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420多万,学生感叹之余,又迎来坏消息

近些年的考研考公,异常的受欢迎,也许是大家都注意到了稳定工作的重要性,或者是能力的重要性大家纷纷加入到了考试的热潮中。近几年考研更是出现了大热潮,2021年的考研,考研报名人数达到了420多万,在面对这样的考研竞争下,压力更是不言自明,可是,近日,多所大学又传出一则关于考研生的坏消息,这无异于是雪上加霜,让考研生更是感觉考研太难了。相信大家都看到了,那就是关于研究生住宿的问题,很多学校纷纷发布通知,决定不再提供住宿,学生需要自己解决住宿问题,已知的学校有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大学等,不过,并不是所有学生都不提供住宿,部分符合规定的学生,学校还是会为学生提供住宿。只是这样的决定,让更多的考生来说,无异于让他们的压力更大了。本身考研的压力就足够大了,甚至很多考生已经不是第一次考了,尽管今年很多学校都扩招了,但是这无非就是杯水车薪,无法解决大多数考生的难题,依然会有很多考生是无法成功上岸的,现在又有了这样的消息,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讲,简直就是难上加难,特别是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负担更重了。这样的消息一出,网友们也是褒贬不一,更多的是引起了人们的谩骂声,很多人都觉得这样的做法对于研究生一点也不公平,研究生也是大学生,都是在校内接受教育,为什么不提供住宿呢?这难道是区别对待吗?而且研究生属于高学历人才,特别是研究生要做的事情也非常多,每天要做实验,写论文等,如果现在又冒出这样的事情,那么学生又要魏解决住宿的问题浪费时间,浪费金钱,岂不是让学生的生活更加困难了吗,而且研究生中有很大一批学生都是来自于普通家庭,这就是在给学生增加负担。当然了学校这样做也能理解,很多学校因为扩招,一些教学资源无法满足学生需求,住宿条件紧张,再加上研究生的数量在近几年也是不断增多,导致学校的住宿不能得到满足,为了解决问题,限制学生住宿也就成了最有效最快捷的方式。但是这样的方法就是治标不治本,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学校加大教学资源的投入,继续建设一些校舍,教学楼等硬件设施,当然这单靠学校是无法实现的,还需要国家的支持,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这对于考研生来说,确实是让他们的压力无形中就增加了很多。不过,并不是所有高校都这样做,只是一些教学资源非常稀缺的学校发布了这样的消息,绝大多数的学校还是提供宿舍,考生也无需太过担心,现在正是考研前的关键时刻,应该专心备考,这样的事情等考完试再考虑也不晚。考研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希望大家能尽早上岸。大家对此怎么看呢?

白樱桃

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420多万,学生悲哀之余,又迎来坏消息

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420多万,学生悲哀之余,又迎来坏消息受就业形势的影响,大学生考研变得多了起来,近几年考研更是出现了大热潮,2021年的考研,考研报名人数达到了420多万,在面对这样的考研竞争下,很多学生已经是很悲哀了,因为自己上岸几率变得更小了,可是,近日,多所大学又传出一则关于考研生的坏消息,这无异于是雪上加霜,让考研生更是感觉考研太难了。这则坏消息相信很多人已经知道,那就是多所大学决定不给研究生提供宿舍,学生读研需要自己解决住宿问题,目前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大学等都是已经发布了通知,不过,并不是所有学生都不提供住宿,部分符合规定的学生,学校还是会为学生提供住宿,而且以后会实行住宿申请制度,只有满足学校条件考生才可以申请住宿,一般学生是不会提供住宿。这对于即将考研的学生来说,可以说是雪上加霜,本身考研人数的增多,学生考研上岸率就变低了,虽然多所大学有扩招,可是和考研人数比起来还是不够看,将有更多学生考研失败,这已经给了考生巨大压力和负担,多所大学又发布通知不给部分学生提供住宿,本身考研就已经很难了,如今读研也难,而且还会加大学生的开支,这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负担很重。这件事在网上引起了骂声一片,觉得这对研究生的不公平,研究生也是大学生,都是在校内接受教育,为什么不提供住宿呢?而且研究生属于高学历人才,如果因为住宿问题影响了学业,这不仅是个人损失,同时也是社会的损失,毕竟研究生这样的高质量人才,社会上也不是很多,研究生中有很大一批学生都是来自于普通家庭,本身学费都很难支付起,如果住宿问题还要自己解决,将又多一笔开销,这不是给学生的家庭徒增负担吗?很多学校之所以这样做,都是因为学校的资源不足,近几年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多,住宿条件本身就紧张,而且研究生的数量在近几年也是暴增,学校的住宿条件就更是紧张,为了解决问题,限制学生住宿也就成了最有效最快捷的方式,其实,部分大学的这种做法也是可以理解,最近几年大学基本都在扩招,就是为了让更多学生有学可上,高考人数是越来越多,为了让学生有学可上,扩招也就是当务之急,学校在住宿条件上也想改善,可是这并不容易,需要一定时间,而且也需要资金,有效解决当务之急的办法就是限制研究生住宿,学校也是很无奈。这对于考研生来说,确实是一个很坏的消息,不过,毕竟不是大规模实行,只是部分大学在这样做,大部分学生考研成功还是可以住在学校宿舍,并不需要太过担心,现在正是考研前的关键时刻,不能受任何外界因素影响,不然很容易影响考试心境,自己考研就可能失败,相信这是大家都不愿看到的结局,因此,考研生要调整好心态,积极应对考研,这样才能更容易考研上岸。很多学生都是辛苦备战了一年,甚至是更长时间,最后的关头要稳住,在往年的考研中,很多学生都是在最后关头毁在了心态上,今年的考研生要注意,不要走过来人的老路,考研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能尽早上岸是最好。大家对此怎么看呢?

棺材石

2020年考研报考人数突破2万的大学!你敢报考吗?

考研和高考有很大的不同,考研分为a区和b区,也有很多同学们称之为的旱区和涝区,意思也就是说有的大学报考的人数非常之多少而有的大学报考人说极其之少,有的地区的竞争力非常小,而有的地区的竞争力是非常大,每个学校考研报考的人数也是有多有少。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2020年考研报考人数超过2万人的大学。这个榜单中报考人数最多的是北京大学,达到了近3万余人,这个数字是非常惊人的,我们单单看3万人或许对于整个报考人数是比较小的,但是我们要从这所大学的录取人数来看,北京大学的招收研究生的人数只有数千人,所以有很多人都沦为了炮灰,这类学校特别优秀,竞争力也是特别大。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所大学,便是深圳大学,深圳大学是位于深圳市的一所双非院校,虽然是一所双非院校,但是今年报考的人数达到了29000余人,我们知道深圳大学的录取也仅仅只有数千余人,并且这所学校也不是985和211,那么为什么有很多同学们愿意报考这所大学呢?2020年报个人数达到2万人以上的学校有数十所,也几乎占据了考研总人数的很大一部分,而有的学校紧有几百人报考,甚至是报考的一个冷门学校,每年招收的同学也是不足数,而有的院校却是报考人数过多,每年都会刷掉很多的人,所以21的考研同学们在报考目标院校之前,一定要查询2020年报考人数能有多少,并且录取的人数有多少?这些大学有很多都是双非院校,但是依然阻挡不了很多同学们积极地报考,所以同学们要报考这些院校的话,一定要进行综合的考虑,避免因报考人数过多加大自己的竞争力。希望各位同学们21考研能够成功上岸!

关不住

考研人数增加81万,录取人数接近百万,三类学生容易上岸

由于疫情的持续影响,2021年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升学、恋爱等多个方面,均受到一定影响。根据2021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次的统计数据,新一年的考研报名人数达到了422万,相比于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的341万,报考人数增加81万。增长幅度之大,为疫情中逆行奋力前进的考研学生增加了不小的压力,但是考研人数增加的分母中更多的学生是迫于现实的无奈,不得不加入考研的升学洪流,期望能够摸到一条鱼。为了分担大学生的升学压力与就业压力,教育部计划在2021年的研究生招生录取人数上扩招18万,其中扩招比例明显向中西部院校倾斜。尽管18万的扩招数量相比于81万的增加人数,存在明显的招录比落差,但是研究生的招生总量已经突破100万,也就是说,2021年研究生招录比平均为4比1,相比于动辄几十人竞争一个岗位的公务员考试,竞争态势已经十分温和。除此之外,422万报考生源中真正有恒心考进目标院校的学生不会超过五成,更多的学生是以重在参与的心态来投机升学的命运。在一半左右的考研主力选手中竞争,有把握考进目标院校的学生,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接下来,玉老师着重分析三类主力考研选手的竞争优势,从而增强相关纯净派考研学生的信心。考研心思接近100%纯度的考研学生,一般是在校期间就树立了坚定的升学理想,并持之以恒为之奋斗的学霸。这类学生的综合学分可能在本学院不够拔尖,但是纯文化分成绩通常都是出类拔萃的。他们一旦树立了坚定的考研决心,就会明确目标院校与目标专业,从此开始了没日没夜的考前复习拼搏之路。从这一类学生的考研优势上来讲,如果考生能够在早期树立坚定的考研目标,即明确的目标专业与切合实际的目标院校,那么在400多万学生中脱颖而出的希望就会明显增加。有了明确的目标方向,还需要努力不懈为之奋斗,每一个成功上岸的考研学生,心里都应当清楚实现理想的历程,都需要用踏踏实实的脚印来衡量与见证。(玉老师的经验之谈,在校考研学生要想成功上岸,坚持占座打卡必不可少,即使你的心态是重在参与,但奋斗者的气质要拿捏到位。)考研心思接近90%纯度的学生,一般是对理想工作有执着追求的普通院校本科生。其实在400多万考研学生心目中,考研的路是实现曲线找工作的理想途径。这类学生的本科院校可能不够理想,或者本科专业没有实现学霸的梦想,但是又想拥有一份周围人耳听就能流口水的多金工作岗位,那么考研成功上岸的机会就算使出吃奶的力气,也要牢牢把握住。所以这类纯净派考研学生的优势在于,对多金的工作有近乎虚荣的执着追求,驱使自己不惜提前更年期也要成功实现考研的理想。(玉老师的经验评说:在应该奋斗的年纪,理想总是要有的,哪怕贵一点也是好的。)考研心思接近80%纯净度的学生,虽然已经离开了学校,但是始终都在向理想目标院校迈进的考研社会人。对于这类考研学生的奋斗姿态与人生追求,玉老师只能用佩服两个字来形容。这类考生尽管没有在校生的考研环境,但是一直拥有一颗上进的求学之心,愈挫愈勇,一遍接一遍向考研目标院校发起冲击,直到成功上岸为止。(玉老师由衷地想说:在400多万考研学生当中,你们是最强的奋斗者。)2021年考研的日子逐渐临近,身为考研学子,不论你是否具备成功考研上岸的优势,不论你是拥有“重在考上”还是“重在参与”的心态,不论你是第几次参与考研的竞争,这个时候都应当踏踏实实拿捏好奋斗者的姿态,争取在特殊的历史时刻陪同时代实现人生学历的重要转折。

距陆而止

290万考研人,考上的能有多少?会有200万人成为陪跑大军吗?

近几年考研人数增长率近乎直线上升,报考人数年年创新高,2019年更是达到290万。为什么考研的人越来越多呢?在18年考研报名人数统计中,238万考研人,应届考生131万人,比17年增加18万人,往届考生107万人,比17年增加19万人。往届生报考占比将近50%,其中除了应届毕业生,还有相当一部分在职工作人员参加考试。对在职人员来讲,考取双证不必脱产学习,充分满足了工作、学习两不误的需求。对于应届大学生来说,同样更多的考生选择考研,想要通过这一次考试提升就业竞争力,通过考研进入名校,或者追求自己喜欢的专业、完成自己的学术理想,亦或者有一部分学生也根本没有自己的职业规划,不知道毕业之后做什么,就盲目随大流加入考研大军,暂时逃避就业压力。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女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不断提高,女生成考研群体主流。下图为河北省历年男女生考研人数对比图:290万考研人,考上的能有多少?据可靠数据,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总规模达到88.4万人,其中博士生9.4万人、硕士生79万人。79万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当中,包括推免生,而且近两年推免生的比例也在逐年上涨,尤其是名校。据统计,18年部分双一流高校的保研率甚至超过50%。这也就导致复试差额比增大,2:1、3:1都很常见,甚至达到10:1、30:1,竞争激烈!下图为2002-2019年考研人数与录取统计表:从表中可以看出,近几年考研报录比将近4:1,如果按照这个比例估计,今年录取人数72.5万,也就是有200多万考生遗憾落榜。当然,这290万考研人,也是有“水分”的,为什么这么说?290万只是统计的网上报名人数,实际进行现场确认,走进考场的并没有这么多,能够坚持考研试的,最终能上线的,其实可能也不到100万。比如,根据目前云南大学统计数据,全国报考云南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考生共有19390人,按照往年“国家线分数线测算”,我校今年上线考生达6600余人,也就是说上线率32%。下图为部分高校2019年报考人数统计情况:比如南京大学,计划招生5400人,其中推免占2000人,也就是说在不扩招的情况下,2.7万统考生竞争3400多个统考名额;再比如厦门大学,19考研共计有26760名考生通过网报系统报考厦大,根据厦大招生简章来看,计划招生人数是5000人上下,其中还有1400多人的推免生,这么一算统考生的报录比将会达到7:1。为什么这么多人成为炮灰?除去那些盲目随大流,报过名之后放弃考试的,我们说说那些努力了却依然失败的考生,为什么?或许从一开始当你做选择开始就注定要失败。有很多考生在考研择校时根本没有任何概念,甚至不知道考哪所学校,朋友考哪里我就考哪里,或者一心执念要考名校。当你没有真正考察随便做选择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这将是一场失败的考试。那些考研失败的过来人总会跟学弟学妹们说“选择大于努力”,殊不知选择也是努力的一部分。择校时,我们要综合考虑:招生人数(除去推免外)、复试分数线、专业分数线、报录比、历年复试差额比(多少人进入复试,最终刷掉几个录取几个)、是否提供参考书、是否有认识的学长学姐或其他熟人等等,多个方面进行比较,最终定下来的学校一定是那个考上几率较大的。小编在这里也祝愿所有的考研学子都能慎重选择,努力拼搏,实现自己的研究生梦想。加油!

李丹

2019年考研,报考清华大学的考生有多少人呢?

2019年考研,报考清华大学的考生有多少人呢?今年的12月22日,将近290万人报考2018考研,该人数超越以往所有考研。可想而知,这竞争是有多么惨烈。小编也是在今年的考研中担任了监考的角色,算是全程陪同考研,一场考试算上提前进场和事后验收密封试卷,差不多4.5小时,两天就是18个小时。折腾下来,比考试的学生还累。290万人考研,就我几个随机监考的考场情况来看,弃考率就有15%,这还不算全程坐着不答题的考生。有在政治答题纸上写2篇作文的,也有英语就涂个选择题的(第1个A、后面都是C),更有政治不来只考英语的...就我个人的感觉,没有我想不到的。大致上说,在985高校中20余所扩招后,整体难度和18年不会差异太大。其实,考清华研究生的人每年都不算多,有足够勇气的人还是不够多。在普通双非院校,不少人连985、211院校都没有勇气报考,何谈清华北大这样的呢?按性格来说,这些属于求稳型的,毕竟本校优势较大。可是报考名校,万一不行调剂回本校也是可以的啊。上图是清华大学2018年最终新生报到的数据,硕士研究生5372人,其中内地学生硕士研究生2709(男)+1607(女)=4316人。和普通985院校的男女比有点差异啊,近几年小西明显感觉女生在复习和复试阶段比男生表现优秀,部分课题组4-5个新进研究生都是女生。在生源比例上,可以看到人数较多的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山东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吉林大学,普通双非院校的学生还是难度极大。录取专业上,可以看到人数较多的是工商管理、公共管理、金融、工程管理、机械工程、全球领导力、艺术、电子与通信工程、法律(非法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什么要说专业?因为考研的报录比,同学校的不同专业差异极大,也就是常说的冷热门专业。所以大家应该细化到专业,可能对未来的考研备战更有帮助。就我知道的,18年就有清华本科新生去西交大读研,还作为新生代表发言的。清华也不是每个专业都在国内NO.1啊,或者说最优秀的清华学生反而大部分出国深造啦最后祝大家在新的考研中,都可以金榜题名!

事君

考研学生377万人,竞争太激烈!

根据最新的考研学生数量统计,2020年参加考研的学生们大概377万人。之前有的文章中说,今年考研人数已经突破了440万人。虽然比这个数字少很多,但是竞争依然非常激烈!学长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距离考研还有两天的时间。相信参加考试的同学们已经准备好了!最后两天时间里,我们应该干点什么呢?第一:调整心态和同学们透露一下,我们寝室两个考研的室友现在是什么状态呢?从今天开始,寝室大哥已经不去图书馆了。但是老四还是早早的过去,进行最后的冲刺。这几天天晚上,两个考研的室友都在看各个机构发布的免费押题视频。如果幸运的话,考试的过程中可能会遇上几道相似的题。隔壁寝室考研的同学,最近一直都在翻看英语,把考研单词又快速地过了一遍。昨天夜里,还有几个同学在走廊里面看政治。这个情况大家都习以为常了,从这学期开始,就有很多同学在寝室熄灯之后,搬着小板凳到走廊里学习。不过从这个礼拜开始,夜间学习的同学越来越少了,图书馆里的人也不像以前那么多。最后一周,大家都是要调整好自己状态。保证充足的睡眠,争取考试的时候发挥出最佳水平!第二:准备材料因为前几天有同学问我,考研准考证打印的一些问题。其实之前的文章中已经给同学们介绍过了,我看他们研究生准考证都是一张纸。可能是你打开的那个格式,有一点小问题。可以让复印社的工作人员帮忙调整一下,他们每年都帮忙打印准考证,所以对这方面非常了解知道怎么打印。同学们可以多准备几份,放在考研那天要背的书包里。还有个别省份需要考生们出具疫情防控承诺书,特殊地区需要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这些在相关考试地区的公告里面都已经发布了。同学们最后这两天,一定要密切的关注研招网,还有考试当地的相关消息。如果发生调整和变化,一定要及时的知道,并且准备好相关材料。第三:看押题视频如果同学们感觉压力特别大,或者是现在心情很不好。可以在网站上找一找押题视频。因为现在各个科目的押题视频已经陆续的出来了。同学们可以利用这两天时间,进行简单学习。如果同学们手里有笔记,大家可以再看一看。比如:背一些英语万能模板,把各个机构整理的应试技巧,拿出来看一看。还可以检查一下自己的考试用品,是否齐全。最后,祝同学们考试成功!

可矣

考研:每年报考人数这么多,这些年全国共培养了多少研究生呢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在校生最多的国家,中国的高等教育也成为世界排名第二的教育大国,尤其是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数量和教育质量,仅次于美国。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在第四轮研究生专业评估检查中,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做出来科学的评价。指出:经过近十年来的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已经驶入发展的快车道,跃上一个新的台阶,高层次自主培养能力大大增强,有力支撑了国家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为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大批具备先进理论知识的科技人才,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工作,整体满意度达到98%以上。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像全民教育的发展,本科毕业生每年达到380万以上。也就是说,目前在高校就读的全国本科学生有1500万以上,每年在招聘现场,有很多的本科毕业生,硕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研究生。都在激烈的竞争有限的岗位。有人比较详细形象地说:招聘现场是本科生一操场,硕士生一礼堂,博士生一会场。有人感觉我国研究生已经饱和,用人单位消化不了那么多的研究生,研究生学历越来越贬值,未来必将会和本科生一样达到烂大街的境地。那么我国目前一共有多少硕士研究生?那么到底我国这些年来一共培养了多少硕士研究生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根据教育部学位中心统计。自1995年以来。我国共招收研究生人数。771万人。就是说目前我国有600万左右拥有研究生学历的高素质人才,另有170万人在读研究生,这些人员分布在科研、教育、卫生各行业。2018年我国考研报考人数达到238万元,录取人数超过了60万。今年报考人数更是创纪录达到290万人,今年的录取人数也将在70万左右。2018年全国研究生培养单位有835个,学科11562个。在读研究生人数238.21万人,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共60.28万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排名第二的研究生教育大国。为我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这771万名研究生看起来数量特别庞大,但具体到占我国人口的比例来看,只占全国总人口的0.5%左右。也就说200人里边只有一名拥有高学历的研究生,比例是非常低的。从这组数据来看,研究生在我国还属于稀有人才,含金量是毋庸置疑的,他们在这个招聘竞争中,还是很有优势的,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报考研究生的原因?在企业招聘中从工资待遇,就可以看出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差距。硕士研究生的平均为6000元左右,本科生的平均起薪仅有4000元左右,而且就职后层级岗位差别也非常明显,研究生基本上都安排在层次比较高的岗位,本科毕业生大多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即便是进入国有单位,甚至是机关和事业单位,工资待遇差距也很明显。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同学,一般都安排在比较重要的岗位,更容易得到职务上的升迁。总体上看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群,在我国还属于凤毛麟角,是各个单位的抢手货,在求职中,基本上处于主动地位。可能个别研究生在求职中遇到困难,这主要是研究生对自己的期望值很高,对工作岗位的要求也很高,甚至于在他面前有好几个工作岗位,只是因为没有达到他的预期,又不想降低求职标准,也就暂时放弃了这些工作机会,再到求职市场寻找自己更理想的工作岗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最后大多都能获得一个比较理想的岗位。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所以奉劝那些已经在读的研究生,要好好把握这个机会,认真钻研专业知识,努力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加强能力的培养,这样的人才再就业市场才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对于正在考研的同学,要积极备考,为了自己的目标努力,提升自己的境界,争取一战成功。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为顺利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胡宏

今年研究生报考人数有多少?是不是考研越来越难了?

金秋十月,是秋收的季节,也是考研报名的阶段。“考研热”成为最近几年比较流行的一个话题,面对大四将要毕业的学生,听到最多的关于以后的打算就是“你读研吗?”“你考研吗?”读研成为现在流行在各个高校的一种现象。2020年考研人数不但会增加,可能相比往年出现较大幅度增加。考研的难度越来越大,不仅是名校难考,就连双非本科高校也变难。到底有哪些依据呢?先看一组数据,2019年考研初试报名人数超过290万人,达到历年之最。2020年考研人数突破300万,绝对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很多考研辅导机构都在预测2020年考研人数达到350万人左右。为什么说考研人数会增加?在2019年正式报名阶段,很多地区的报名都出现爆满的情况,源于二战、三战的考生大量增加。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就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考研成为很多一本、二本、三本考生翻身的选择。也成为对一些已经就业,但是不满足当下工作环境的一种选择。注:2015——2019年考研报名人数统计情况表考研是不是越来越难?回答:显然是变得越来越难。为什么会变得越来越难,一些人认为考研报名人数在增加,而招收研究生的高校也在不断增多,难度应该是持平,但并非如此。考研报名人数增加的速度,远远多余研究生招收数量增加的速度。导致考研变难的几点原因:一、想要考入名校研究生变得比原来困难太多太多。不仅一本、二本、三本学生读研的情绪比原来高涨,名校毕业生也大都选择读研。对名校来说,它们都有接受推免生的资格,也就是保研。绝大部分985高校接受的推免生数量都在百分之五十以上,甚至有的专业只要推免生。那么对想要考入名校的普通学生来说,无疑是致命一击。相比5年以前,想要考入名校研究生,真的是比较容易的,而现在想要考入名校研究生,真的需要付出很多。二、为什么现在考研变得困难。因为现在选择二战、三战的考生太多。2019年考研报名的人数,至少有将近1/3的人是二战的考生,二战考生相比一战考生更具有经验,知识体系可能也更加完整。别人花两倍时间去做同一件事,那么效果肯定比做一遍的你要好。在同等环境竞争下,肯定考研变得越来越难。2019年考研的国家线相比往年都有所提高,而且2019年可以称为历年考研最困难的年份,考生几乎没法调剂。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想要调剂去贵州大学的考生,比初试报名人数都多,就知道考研竞争到底有多激烈。三、一件事物的兴起,就伴随一个行业的急剧诞生。我们都知道考研名嘴张雪峰老师,很多人都说是他导致考研盛行。现在的考研辅导机构数不胜数,各种培训班,内部压题等等泛滥成灾。导致只要你有,能够拿到一定的内部资料,那么考研可能就相对容易。(毕竟各个高校的专业课都是自主命题,虽然考研越来越规范化,但仍有部分人走捷径。)因此,对第一次考研不了解情况的小白来说可能很大程度上容易吃亏。考研能否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因此,现在的考研不在像原来那么的纯粹。注:2019年部分高校考研报名人数情况统计图考研具体人数,需要官方公布。但是根据往年的增长情况,2020年全国考研人数很有可能在320——350万人之间。而且将会有大量的社会人士、二战以及三战的考生。考研变得越来越难也是毋庸置疑的,不仅是名校难考。就连很多双非院校的一志愿人数都已经爆满,导致录取分数线一升在升。像原来的工科只要达到国家线一般就可以上211高校,现在不超过300分以上,几乎真的很难录取。像计算机类的相关工科专业,双非院校都要340左右,难度可想而知。原来考研能够考400多分(满分500),除非面试你打老师,才会不录取你。现在对一些热门专业来说,你考400多分,可能都不一定有资格进复试。比如文史类专业、金融专硕等。以后的考研只会越来越难,一届比一届更难。考生考研一届比一届准备的也更早,很多学生在大一就开始已经准备考研的科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以上就是我的见解,欢迎大家评论、交流。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每天都会分享自己的见解。如果你有其他不同想法的,也可以评论交流。

南遥

2019考研:考研人群日渐多,都多在哪了?官方数据告诉你答案!

2017年考研人数突破200万大关,2018年考研人数又增长了38万,眼看着考研的人数逐年增多,很多人不禁要问,哪来的这么多人考研?今天我将通过人民日报的一篇图文与大家一起来分析,看看都是多在哪了。2019考研人数或突破285万下表是汇总了2004年到2018年的考研报名人数、招生人数以及报录比,从之前的数据来看,近几年的考研人数增速惊人,大胆预测2019年报考人数或许会突破285万。【数据仅供参考,一切以官方发布数据为准】为什么考研?考研人数逐年增加,深究原因问题就回到“大家为什么要考研”。根据人民日报的统计,考研的学生主要有以下几种:1、希望通过考研进入名校;2、通过考研提升就业竞争力;3、暂时逃避就业压力;4、完成自己的学术理想;5、通过考研更换专业。你是哪一种呢?官方版近10年报名人数哪些省份的学生爱考研?从官方数据来看,山东和河南是考研的主力军,2018年考研报名人数中,山东有21万、河南有18.6万,不愧是考研的生力军。往届生读研逐年增加官方数据显示,非全日制硕士纳入统考后,在职人员和往届生报名考研人数逐年增长,成为自然增加的应届生之外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下图分别是湖北省和河北省近四年的应届生和往届生的报考人数。专硕越来越受欢迎之前大家还在讨论学硕和专硕的区别,试图搞清楚哪个好,如今专硕的报考人数越来越多,甚至超过了学硕的报考人数。女生成考研主力群体很有趣的一个现象是考研的女生数量最近4年都是女生占60%,男生占40%,女生成为考研的主力。2019年的考研复习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从之前的数据中,我们很清晰的看清楚大家考研的原因,每年的报考人数,哪些地方考生多,增加的考生都是哪些群体,专硕报考也渐渐与学硕平分秋色等。希望上述数据,能给大家考研提供一些参考。喜欢我的文章请点赞、关注、分享!你还有什么建议和想法,欢迎评论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