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曾经14岁上北大的神童,如今成哈理工最红老师,衣着寒酸吃饭舔盘太虚

曾经14岁上北大的神童,如今成哈理工最红老师,衣着寒酸吃饭舔盘

托考研红人张雪峰的“福”,有几年哈理工曾占据考研的热门榜单,居高不下。甚至还有人说,是张雪峰助哈理工又红了一把。其实,大家倒也不必如此上纲上线。毕竟哈理工的真材实料大家有目共睹,你或吹、或黑,哈理工的底蕴就在那里,不动不移。当然了,哈理工之所以会有如此成就,跟它浓厚的师资力量是有分不开的关系的。比如哈理工的最红老师王晓琮,这个吃饭舔盘、穿着土气的高材生老师,他本可以靠才华吃饭,却偏偏凭借一副好心肠出圈儿了。学霸王晓琮:14岁上北大1978年,刚恢复高考的第二年,黑龙江就爆出了个大消息:14岁少年考上了北京大学少年班!虽然那时候很多人都不太清楚这少年班到底是个啥样的存在,但是这并不影响人们对于一个14岁少年的崇拜,毕竟那可是北大呀!北大的求学之路,对于王晓琮来说没啥太过于新奇的。因为,对于一个自小就很有天赋又热爱学习的孩子来说,去北大也不过是换个地方学习罢了。后来从北大毕业以后,王晓琮又上了浙大的研究生。不要问为啥去浙大了,问就是学霸读腻想换地方了。再后来,王晓琮老师就成了哈理工的一名老师。如果单从形象上来说的话,王晓综老师好像看上去就不是个好老师:穿着打扮可以说是有些邋遢,平时上课也不是很讲究,有时候甚至嘴上挂着饭就去教室了。然而,凡是上过王老师课的学生却都表示,王晓琮老师堪称教师典范。当然,教师典范的定义应该是两方面:专业知识过人、道德品质高尚。而从王晓琮老师的从教资历来看,他的确是不负盛名。那么,王晓琮老师的专业素有多过人呢?自2002年带领学生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以来,王晓琮和他的团队那就是拿奖拿到手软。况且作为一个理科生,王晓琮老师的英语居然也是溜到起飞。据说当时外出交流因为英语太好,王晓琮还被人怀疑是要移民,所以阴差阳错给交换到法国去了。当然,抛开这些得奖竞赛不说,王晓琮老师平日里的授课也很受人欢迎,喜欢上他课的学生不知有几何。而除了学业上的优秀以外,王晓琮老师的道德素养也很令人敬佩。由于种种原因,王晓琮老师并没有结婚,作为一个单身汉的王老师,生活上的开销可谓是小到令人惊讶。平日里不说穿名牌贵衣服就算了,就连吃喝上,王晓琮也并不是很注重。一个优秀讲师,工资也是很客观。那么,王晓琮省下来的钱都去哪儿了呢?一大部分都被他拿来资助贫困学生了。也正是因为王晓琮这种不拘小节和奉献精神,从而使得他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格外光辉。王晓琮老师走红的背后,有很多东西值得深思王晓琮老师的走红,有些情理之中、却又有些意料之外。不可否认,王晓琮老师绝对是个尽职尽责的好老师。但是,为何国内那么多的好老师,单单就王晓琮突然火成这样呢?在这背后,其实反映出了很多问题。两年前,有人在网上写了一篇关于王晓琮的文章,说他是吃饭舔盘子的“锅炉工”,还是14岁就上北大的“扫地僧”,结果把王晓琮给带红了。不少人秉持着看热闹的心思去查了查,发现这王晓琮老师的确是红的表里如一,再加上王晓琮老师带过的学生的肯定,他的“扫地僧”的人设那是保住了。也正是因为王晓琮的表里如一,反倒是对比出了很多大学老师人设崩塌的现象。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而对比现在的大学教师队伍,有些老师人设却不是这样。网上经常会爆出:某某某大学的导师,让学生去家里当小工,做饭扫地干家务,一条龙服务等等。虽说我认为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帮老师做这些事情,好像并不在学生的义务之内吧?而且,老师自己家的事,应该也不是“作业内容”吧?要说帮老师擦擦桌子、打个水啥的都是正常的,那么去老师家里干活就有些不合适了吧?我有个朋友读博的时候,就经常被导师喊到家里清洗窗帘,一面墙的落地窗,窗帘都被那几个博士生给承包了。每次他都会吐槽说:以前在家里都没干过这种事儿,现在去别人家里干活不说,还得赔笑脸,实在是让人觉得哭笑不得。而最让人无语的是,除却这类低级的使唤以外,有些老师的作为,就让人想报警了,如导师喊女学生去吃酒席或者是导师占女学生便宜等,这种类似的报道在网上一查一大把!有不少的学生就是因为这份“作业”做得不到位,所以遭到老师的嫌弃,从而影响毕业。对比这样的大学老师,王晓琮老师简直就是一股清流。所以他的出现,让人们再次感慨到:好老师还是有的呀,社会上还是好老师多!结语品质低下的老师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的老师也都是奔着教书育人的目的去当老师的。而类似王晓琮这样尽职尽责的老师,那更是多到令人数不清。虽然有些老师可能做不到像他这么无私奉献,但是他们和王晓琮那种教育祖国下一代的心情却都是一样的。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奋斗几十年,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子。当然,社会上也的确是有一些品德恶劣的老师,也正是因为这一些老鼠屎,就坏了一大锅汤。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揭发这些品德恶劣的老师的丑陋面目,让他们在阳光的照耀下自行消失。对于王晓琮这样的好老师,我们也要发自肺腑地去尊敬、去学习。

马乌甲

哈工大、哈工程、哈理工傻傻分不清?带你走进这三个学校

在高考志愿填报时,经常有考生因为校名相似而误报学校,像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这三所高校校名极其相似,但是实力却悬殊甚远。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简称哈工大(HIT),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于1920年始建,本部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国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其前身为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该校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设有研究生院和国家大学科技园,拥有研究生自主划线资格,是一所以理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重点大学。学校于1951年被确定为全国学习国外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两所样板大学之一,1954年进入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6所高校行列(京外唯一一所),是新中国第一所毕业生直接被授予工程师称号、研究生三年制的理工科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简称哈工程,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于1953年始建,坐落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并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其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该校入选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工业和信息化部高校联盟成员,被教育部、总政治部列入“21世纪人才强军计划”,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东北地区唯一选拔培养后备军官的依托学校。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国家“973”、“863”项目承担高校,黑龙江省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黑龙江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特色重点学科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全国排名这三所高校中,哈工大最为出名,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是c9联盟之一;而且哈工大、哈工程都是“国防七子”成员,为新中国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凤梨

哈理工100余名学生工作人员为2020届毕业研究生邮寄个人物品

学校领导为毕业生隔空送祝福近日,哈尔滨理工大学针对未返校2020届毕业研究生的离校需求,按照上级部门的相关指导精神,结合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实际,100余名辅导员、学院副书记及公寓管理人员组成50余个邮寄工作小组,对全校900余名毕业研究生的个人物品进行清理、打包、邮寄,为毕业生送去学校的关心与祝福。为保障2020届毕业生顺利毕业,学校出台了《2020年春季毕业研究生离校工作指南》《2020届本科毕业生离校工作安排》等相关通知,学生处、研究生部等单位协同配合、合力落实。学生处公寓管理中心组织员工对全校所有寝室进行了保洁、消毒与通风,做好邮寄基础保障。打包邮寄工作期间,自愿报名的54名辅导员、部分学院副书记以及公寓管理人员分成50余个邮寄工作小组,现场与毕业生视频连线,用“云直播”方式,对260余间寝室的900余名因疫情未能返校毕业研究生的个人物品进行分类整理,全部整理完毕后由相关邮递企业入校进行统一打包、称重和邮寄,学生可全程视频沟通。经过几天的奋战,原本预计一周左右的整理、打包、邮寄工作已提前收尾,整个过程公开、安全、便捷、高效,得到了广大学生的认可及好评。期间,学校党委副书记陆岩来到工作现场,看望奋战在工作一线的教职工并为他们加油鼓劲,同时通过视频连线毕业生,与同学们进行了“云见面”,隔空送上了学校的毕业祝福。陆岩表示,学校始终把同学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在满足未返校同学们实际需求的同时,也将通过“云毕业典礼”等方式,与同学们共忆校园时光,憧憬美好未来。虽有遗憾,但希望同学们与学校一同前行,待到疫情结束时荣归母校,再赏校园景,重温同窗谊,共叙师生情。毕业生们纷纷表示,感谢学校想学生所想,尽师者之责,在特殊时期解决了未返校学生们的实际需求,也期盼着重返母校,与老师和同学们相聚,共享惬意时光。同时,也将感恩母校,传承校训校风,在工作岗位继续展现理工学子的风采。(中国日报黑龙江记者站)来源:中国日报网

不知就后

说一说我眼中的考研

2020年1月11号出考研成绩,大家考得怎么样?我来说一下我理解的考研,纯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职业要求有些职业要求研究生,我已知的职业有医生、教师(市区小学教师研究生起步,高中只要教育部直属本硕连读的研究生)和生物学(生物就业难,研究生或留学归来好找工作)就业压力我2014年毕业时,有些同学就是因为找不到工作选择考研毕业后依然找不到工作。我家亲戚哈理工毕业学软件开发的,毕业后跑到上海在宾馆当前台小弟2年后辞职回家复习2年考英语教育研究生。先不说能不能考上,这波操作就是胡闹!相当教师完全可以考计算机类的,考英语类的就业时胜算不大,有本硕一致的谁要跨专业的?升职加薪笔者的闺蜜是已经入编的人民教师,她现在准备读在职研究生。她考研需求是为了提升自己能力顺便评职称时需要,这种读研值得学习。读书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不是为了逃避现实。不是所有的职业都学要读研,但是读研会提高自身的价值。室友考我也考这种考研的不在少数,大四时不知道以后干啥大家考研我也考吧。个人认为这种人研究生毕业后一样找不到工作,自己要干什么自己都不知道。笔者说的只是我身边的人,没有贬低的意思切勿对号入座。

创刊号

14岁考入北大,被称为神一般的人物,哈理工的这个老师不一般

在我们的印象中,老师的是那种严肃,不怒自威的形象,还记得中学时代,最为诡异的事情永远是窗户上那张熟悉的面孔,你永远想不到老师是什么时候出现在窗户边上,教室门口,班主任更是像幽灵一般,诡异出现,让你措手不及,甚至心惊胆战。老师的形象就像是固定的,衣着整洁、严肃、让你不自觉就会升起一丝恐惧。但是胡子拉碴,穿着粗俗,背微驼的教师你们见过吗?就这样一位再普通不过,走在校园里都会被当场锅炉房大爷的人,却是哈理工神一般的存在,数学界的泰斗人物,他就是哈理工的教师王晓琮。王晓琮,没在哈理工上学或者就职的人可能都没有听说过,他为人极为低调,基本上没有上过屏幕,除了在“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屏幕上出现过一次,他没有编写过什么辅导资料,甚至没有过人大肆宣传他,但他的在哈理工的故事却流传很多,被称之为神一样的男人。他14岁考入北大少年班,18岁在浙大读研究生,毕业后就回到自己的老家东北,在哈理工担任教师,从学生的口中得知,他教学水平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上课从来不带课本,课本上的知识早已烂熟于心,无论高数线代还是概率论,都是信手拈来,一律口算,哪怕积分再复杂,也照样口算不误,让学生由心底感到敬佩。而且他好似还有一个特异功能,那就是这个学生无论抄作业水平再高,也能一眼看穿,甚至能说出是从哪里抄袭的。他教学严谨,认真负责,比起现在许多高校老师照读PPT高的简直不是一个层次,他提倡学生多读“无用之书”,他说“无用之用,实为大用”,确实是这样,“读死书不如无书”。王晓琮还是黑龙江省唯一一位全国数学建模竞赛评委,他多次带队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而这个竞赛是当今世界唯一的大范围、国际性数学建模竞赛。王晓琮带学生去美国参加建模大赛,美国人一听是他带队,吓得直接研究怎么保住第二,因为他带队每次都是冠军。尤其是一次法国学习,他因为不会法语而被嘲笑,一怒之下用半个月就背完了整个法语词典,让人不得不敬佩。而就是这样一位牛逼的人物,却极为节俭,一年四季就只穿三四套衣服,寒冬腊月也就仅仅一双破黄鞋,走在校园里,实在不起眼,在食堂吃饭也是“光盘行动”的典范,而他之所以引发网友关注,也是因为《吃饭舔盘子的“锅炉工”,竟是14岁就上北大的“扫地僧”》这样一篇文章而为人所知,不可谓不低调。而他省吃俭用的原因更让人敬佩,他将省吃俭用的钱财都捐赠给了贫困山区的学生,为了他们能够更好求学,早日实现大学梦!他低调的性格让他更好投入到教学事业当中,他虽身怀绝技却不张扬,平淡恬静,静心于学术研究,甚至有媒体要采访他,也被他回绝,哪怕校长请他也没用,不然就辞职。他不像社会上那些做了善事就大肆宣扬的人,他做的事情更纯粹,即使出名了也不高调,依然在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每一个求学的学生,醉心于自己的学术研究。正是这样的老师才能撑起教育事业脊梁,他就像一泓清泉为社会注入活力,他是真正的教育人!

孙子

哈理工“最抠”的老师,14岁就考上北京大学,因吃饭舔盘子而走红

说起一个人红的方式,那真的是千奇百怪,之前在网络上大火的石榴哥,不仅会卖石榴,还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后来才知道原来是一名老师。除此以外还有各种各样的“网络红人”,他们总是拥有吸引人的能力,而今天这位走红的却有一些有趣,是因为吃饭舔盘子的照片被放到了网上而走红。这位“网络红人”是哈尔滨理工大学的老师,他在食堂吃饭舔盘子的照片被流传在了网上。很多人说虽然现在倡导“光盘行动”但是这老师也有一点太不顾形象了吧?而且这位老师还被称为哈理工“最抠”的老师,一年到头就只有几身衣服,要不是同学们说他是老师,乍一看还以为是校工。这位老师叫做王晓琮,别看他平时有一些“邋遢”,其实他也是一个神童级的学霸,他在14岁的时候就考上了北京大学的少年班,对于很多人还是中学的年纪,王晓琮就已经开始念大学了。毕业后王晓琮有继续在浙江大学读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王晓琮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黑龙江,在哈尔滨理工大学任教。王晓琮跟大家印象里的老师有很大的不同,别的老师都会拿着厚厚的书本和精心准备的PPT来上课,可是王晓琮来上课的就是就带着自己,甚至连书本都不拿。但是听过他上课的学生却说王晓琮十分厉害,甚至可以说是神级的人物。他上课虽然不带课本,但是他要教授的东西都在脑子里,不仅张口就来还不会出错。他几乎已经把他这门课程所要教授的东西都烂熟于心了,批作业的时候也能一眼看出来谁是自己做的,谁是抄袭的。除此以外,王晓琮还多次带着自己的学生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几乎包办了每年的第一名。国内的数学竞赛也会经常请他去做评委,就是这样厉害的一个老师,竟然是因为舔盘子走红。很多人对于王晓琮的第一评价都是节俭,不管是吃的还是用的,他都十分节俭,吃饭从不剩饭。但其实他这么节俭也是有原因的,并不是因为他没有钱,而是因为他将自己大部分的工资都用来资助贫困学生了,而他也只对自己“抠”。对于这样的老师也真的十分值得人们尊敬啊。

黯而不明

录取1585人!哈尔滨理工大学2020研究生招生工作圆满完成!

近日,哈尔滨理工大学开展了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本次复试首次采用网络远程面试方式。在确保复试工作的安全性、公平性和科学性的要求下,于2020年5月15日至29日进行了5批次网络远程复试,共录取硕士研究生1585人。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要求,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特殊情况,学校加强组织领导。4月23日,校党委书记张洪涛主持召开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会议,确定学校复试工作方案,为复试工作把脉定向。围绕新形势、新要求,校长赵琳、副校长陈庆国多次召开会议细化复试工作方案,强化组织落实。5月3日,副校长陈庆国组织召开硕士复试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明确相关部门责任分工和工作要求,要求各学院要担负起高层次人才选拔的第一责任,做好组织、培训、命题、提前演练、复试、成绩统计等相关工作。硕士复试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在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指挥下,复试工作领导小组相关部门全力以赴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提供网络保障和技术支持、宣传部负责舆情管控工作、国有资产管理处负责防疫物资保障、后勤管理处负责校园电力保障和公共区域消杀工作、计划财务处负责资金保障、校医院负责突发疫情处理、保卫处负责入校入楼扫码测温、教务处负责教室安排,各部门分工协作、协调配合,有力保障了复试工作平稳顺利进行。复试现场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是选拔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第一关口。为体现我校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建设特色,各招生学院作为招生主体,积极开展招生工作。各位院长、书记靠前指挥,多次召开会议周密部署。派专人通过全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考生咨询平台、招生专用电话、咨询邮箱、复试咨询QQ群、微信群等形式,做了大量宣传工作,耐心细致解答考生疑问;正式面试前,学院主管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带领工作人员经常加班加点,审查复试考生的报名材料,调试面试设备,研讨面试细节,多次组织网络远程复试考务人员培训,对复试考生提前进行网络与设备测试和预演,排查问题;面试当天,面试小组成员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确保复试过程平稳、安全、无事故;面试结束,面试小组成员第一时间统计考生成绩,交学院专人汇总,报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批,确定录取名单。由于今年复试形式的特殊性,为保证及时留住合格生源,学院负责研招网调剂系统的工作人员经常加班至深夜,向考生发送待录取通知并等待考生确认。核验考生身份在各学院面试小组中,我们见到了许多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从早晨一直忙碌到深夜,毫无怨言;也见到了一大批充满朝气、年轻有为的青年学术骨干,他们把孩子托付给老人,连续多次参加面试工作。因为大家有一个共同的心愿,为了理工大学的明天,一定要选拔出优秀的人才。复试现场疫情挡不住春天的脚步,困难阻止不了理工大学前进的步伐。在面临合格生源不足、疫情形势严峻的困难面前,经过全校600余名教职工共同努力,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历时半个月,圆满完成了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来源:哈尔滨理工大学 文章来源:哈理工新闻网

北少林

那位14岁读北大的神童,今成哈理工网红老师:衣着朴素,吃饭舔盘

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习其道也,学其言语……忠臣无境外之交,弟子有柬修之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大公家教》。自孔子之后,老师这个职业便普遍流传了开来,他提倡有教无类,认为任何一个人都有得到教育的机会,即便那些“坏学生”,古时,老师倾囊相授,而学生也会像侍奉父亲一样对待老师。现在师生关系淡薄,也有一些“德不配位”的老师会做出伤害学生身心的事,同样这个世界也有好老师,他们站在七尺讲堂上,只为了培养更多的人才。能遇到这种老师,是福气,但这些老师却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在我们的印象当中,一个好老师,肯定是相貌堂堂,一表人才。然而哈理工的王晓琮有些特殊,他就像是《天龙八部》里面的扫地僧一样,身有绝世武功,但不显露山水,不过笔者认为,王晓琮更像是维克多·雨果笔下的卡西莫多。卡西莫多登场于《巴黎圣母院》,他相貌丑陋,拥有几何形的脸,四方形的鼻子、向外突出的嘴唇,上帝将一切的丑陋给都了他,但他的内心却无比高尚,他象征着人间的真善美。诚然,王晓琮跟卡西莫多一样,相貌普通,但拥有着一颗善良的心。王晓琮,黑龙江双鸭山人,家庭并不优渥,父母曾一度想过让他辍学,不过王晓琮拥有极强了数学天赋,小学老师觉得让他辍学有些可惜,就劝说他的父母,王晓琮这才得以完成学业。不知是家庭贫困,还是天生神童,初高中时,他的学习能力非常强,14岁参加了高考,进入了北京大学少年班,那个年代大学生相当金贵,王晓琮更是以“神童”的名义考入我国一流学府。14岁还是未成年,心智发育不成熟,“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案例也有不少,上世纪“黄金一代”宁铂、谢彦波那都是家喻户晓的神童,最后全都陨落了。而王晓琮并没有因为心智不成熟被社会淘汰,即便在北大读书,他也是尽可能保证自己心智正常发育,18岁顺利从北大毕业,同年又考入了浙江大学数学系继续深造,以他的专业条件,想要出国继深造完全没有问题。然而从小疾苦的生活,让他立志去改变家乡落后的教育条件,1986年硕士毕业之后,他就回到了黑龙江,进入了哈尔滨理工大学从事数学基础课与专业课教书工作,他往讲堂上一站就是近近30年。若不是2018年,有学生和网友对他进行爆料,恐怕这位堪称传奇的老师,依旧还是默默无闻做着自己的工作。王晓琮衣着朴素,传说一年四季都穿着旧的蓝色T恤,虽然有些夸张,但蓝色T恤确实成了他一年四季的标配,脚上也是一双老旧胶鞋,身体瘦弱,整个人看上去就是一位东北老大爷。穿着朴素,吃饭也相当朴素,在食堂吃饭,那叫一个风风火火,两三下就结束了战斗,据说他吃完饭还会舔盘,虽然不知道真假,但可以肯定的是,他非常的节约,他最喜欢的吃的就是玉米棒,手上塑料袋往往都提着几根玉米。但这样一个看上去十分“邋遢”的老师,却被同学赞誉为“哈理工头号男神”,看来这位老师非常受欢迎。上过他的课的一些学生对他的印象非常好,每个人的评价都会是:“神一样的人物”、“这个真的是大神”、“佩服的五体投地”。王晓琮上课有着自己的一套模式,从不按照教材的套路出牌,因为教书这么多年,教材早就熟记于心,无论多难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他都能精准的口算,能一眼就分辨出谁的作业是抄的,恐怕这一点对一些人来说,就有些欲哭无泪了。上课幽默,能带动学生读书的气氛,是王晓琮的拿手绝活,不少慕名来的人也会去蹭课,除了活跃气氛外,王晓琮的专业能力更出色。2002年他开始参与数学建模竞赛,数学本来对学生来说就非常头疼,建模更是烧脑,不过王晓琮所带领的团队几乎每次都能够拿到“国际一等奖”。这个建模世界上唯一大范围、国际性数学建模竞赛,主办方是美国,评委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学建模大师,王晓琮的团队屡次获奖,也是让哈理工成为了国际上的一大焦点。可能有人好奇,王晓琮这么节约,难道是家里有什么困难吗?其实并没有什么困难,他节约省钱,是将这些钱都捐了出去,资助了许多贫困的学生,他也没有成家,多年来一直独身,住的也是学校分配的单间小宿舍。其实,他并不是不想成家,在年轻时期,他跟许多人一样,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爱情,两人都准备谈婚论嫁了,可惜女孩出了车祸,王晓琮一直都放下去她,一直都没有再娶妻,他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当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对于意外走红,王晓琮觉得有些奇怪,更多的还是烦恼,社会上关注他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让他有些手足无措,他的事迹被公开之后,甚至有人发出了质疑,认为他是某些团队打造出来的“网红”。“网红”老师也有不少,但王晓琮并非网红,他的事迹都是通过别人口述、记者采访披露出来的,他自己从未出现在镜头面前,也从未说过自己“舔盘子”、“资助”,他只是默默地从事着数学教育。几十年如一日,王晓琮始终都坚守在教师的岗位上,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数学高端人才,本该早早评教授职称,他却没有申请,面对记者来采访,他都不露面,还表示:再采访就辞职。辛劳了半生,王晓琮没有给自己攒下房子、也没有攒下车子、甚至没有留下太多的积蓄,而他却在教育和数学领域当中青史留名。

大迁徙

哈理工的“扫地僧”,18岁就北大毕业,教书不用课本,积分靠口算

看过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的都知道扫地僧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平时不显山漏水,根本就不管江湖中的事。但是他一旦出手,就会震惊整个江湖。在哈尔滨理工大学里,就有一位扫地僧。这个“扫地僧”其貌不扬,瘦弱、近视并且驼背,一年四季就两三套衣服,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烧锅炉的大爷。而他的真实身份其实是哈尔滨理工大学的老师王晓琮。他14岁考上了北京大学少年班,18岁考上了浙江大学研究生,由于老家是黑龙江的,所以硕士毕业选择了哈尔滨理工大学任教至今,几十年来,没有教授、副教授的名誉加身,他依然是一名讲师,甚至很多媒体想要采访他,他却给领导留下这么句话:“如果记者来采访,我就辞职”。这位老师有多厉害呢,学生们是这样评价的“他上课从不带教材,教学内容早已烂熟于心。”、“每一次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王老师都能精准口算。”、“无论多复杂的多少重的积分,他一律口算。”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他是黑龙江唯一一位全国数学建模竞赛评委,次带领学生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此竞赛是美国数学及其应用联合会主办的,是当今世界唯一的大范围、国际性数学建模竞赛。而王晓琮指导的学生,几乎每次都能拿到“国际一等奖”。王晓琮老师除了是个天才,还是一个怪才。王老师在一些学生的眼中是有点怪的老师。比如说给学生59分,那就是不及格,绝不容情。但是他又很亲近,有几次学生们中午去找他,快要睡着的王晓琮把论文拿了过来,过了二十分钟给出了修改意见,对于学生们去找他谈心一直表示欢迎。还有就是王晓琮老师生活非常节俭,夏天穿塑料凉鞋,冬天穿黄色胶鞋,满脸胡子,近视还驼背,一年就那几套衣服,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锅炉房的大爷呢。王老师有舔盘子的习惯,我们知道,在很早以前我们国家物质非常匮乏的时候,人们是会舔盘子的,但是生活条件好起来之后,几乎很少有人会舔盘子了,但是王老师在食堂吃饭的时候,时不时会被学生发现舔盘子。其实王老师的生活并不困难,只是他把省下来的钱用来资助学生了。虽然王老师成就很高,但至今仍旧只是一位讲师。按照王晓琮老师的专业能力以及职业素养,想必评选一些职称是非常轻松的,从教学水平来看,他评选教授应该是轻而易举的,只不过王晓琮是一位淡泊名利的教师,在他的眼里只有数学,其他各方面都不重要。这样的老师真是不得不让人佩服,因为从他的身上我们不仅能够学到知识,更能够学到做人的道理。相信王晓琮老师,依然会在按照自己的节奏,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哈理工人,而我们作为普通民众,也尊重他做出的这个世外高人的选择。看到这你是不是也想去上一节王老师的课呢?可以没问题,首先你的数学要足够好,不然去了你就像是在听天书,当然我们的孩子还是有机会去的。不过数学这门课让太多家长和孩子头疼了,孩子觉得数学太难,计算搞不明白,没有兴趣学,家长看到孩子的题目也蒙圈,只能请家教或送到辅导班,但效果并不明显。其实这是因为根本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孩子的兴趣问题。他越是越不好的就越没兴趣,花再多的钱请家教和上辅导班也是徒劳无功的。那如何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呢?这里要提一下著名数学家谷超豪先生,他说:记得看了刘熏宇的《数学的园地》,其中有一段讲述了微积分思想,从什么是速度讲起。当时我自以为很懂得速度、加速度等概念,然而读了这本书后才发现,原来真正的速度概念要用微积分才能深入了解,于是对数学愈发地感兴趣了。你看,一本书就解决了让家长们头疼的兴趣问题,而且,像谷超豪先生提到的《数学的园地》,和这本书同样有趣的还有另外两本《马先生谈数学》、《数学趣味》。这三本书就是著名数学教育家刘薰宇的《给孩子的数学三书》第一本《马先生谈数学》以马先生的口吻进行书写,主要讲用图解法求解一些算数问题,图片能你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也能吸引孩子兴趣。第二本《数学趣味》刘薰宇先生把枯燥的数学内容进行巧妙地书写,变成趣味丰富、令人爱读的文字。第三本《数学的园地》是稍有难度的一本,但讲述方法很巧妙,如果前两本你都掌握了,这一本读起来也会非常轻松。这套书最大特点就是融合知识性、趣味性、故事性、可读性为一体。中小学生都适合,大人看完也能轻松的给孩子讲,不会等孩子问到的时候,一问三不知了。

维新

考研捡漏:哈工程、华南师范、太原理工等几十所高校等你上岸

目前是考研调剂捡漏的最佳时间段,考研那么长时间的煎熬都挺过来了,小伙伴们千万别在临门一脚放弃啊!文章后面小二会推荐几所调剂性价比非常高的高校。注:以上调剂信息均来自权威网站发布!考研/调剂院所推荐:1、江苏大学现在招生进入最后阶段,调剂还剩最后一个名额,欢迎分数高于330,英语超过60的学生报名( 首先联系我们),如果来自985、211、双一流学科的同学更加欢迎。欢迎环境学科方向的学生申报。2、汕头大学今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2名,欢迎具有良好数学(数学一)和英语基础,对多智能体系统协同控制研究感兴趣,有意愿调剂过来读研的同学沟通交流3、太原理工大学研究方向:纳米碳功能材料,高分子功能材料。招生: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招收硕士研究生2-3名,太原理工大学材料专业仍有部分名额,调剂分数线为285,热烈欢迎具有高分子材料、材料科学、材料化学、有机化学等专业的背景的学子报考。4、哈尔滨工程大学调剂名额:材料与化工(全日制、烟台)名额47;材料与化工(非全日制、本部)名额8;复试时间:5月29日8:30进行远程招生系统测试;5月29日下午14:00-16:00正式上传资格审查材料并缴费;5月30日8:00复试。5、华南师范大学招生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招生专业:(专硕)招生要求:物理/化学/材料等相关专业,考研科目有考数学,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能基本英文交流。导师研究方向:可再生能源、纳米粒子、光子学、等离子体学、微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