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A区最好的44所“非211”大学,性价比高,适合调剂!麑裘

考研A区最好的44所“非211”大学,性价比高,适合调剂!

教育部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教育水平,将考研分为了A区和B区,考研报考了哪个区的大学,那么就属于哪个区的考生。由于A区省份比较多,经济、教育水平相对发达,而且名校林立,每年都有大量的考生报考A区高校,因而考研A区的国家线要高于B区,但尽管如此,很多A区的“落榜生”也不愿意调剂到B区的大学。那么,考研A区有哪些好大学适合考研调剂呢?下面介绍考研A区最好的44所“非211大学”,这些地区地理位置相对南方学还是不错的,适合考研调剂。一、南方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尽管属于“四非”大学,但建校起点相当高,综合实力并不比一般的985大学差,全职院士就有12人,目前南科大还会接收少量的优秀考研调剂生。当然,作为立志成为国家化研究型大学的南科大,比较偏爱学术型人才,如果是为了“钱途”而来,还是劝你别过来。二、深圳大学深圳大学深圳大学同样是深圳的一所知名大学,相比其他的非211,深圳大学最大的特点就是“财大气粗”,和南科大不同的是,选择深圳大学的同学都是为了“钱途”而来,首先是研究生阶段“不缺钱”,毕业就业也方便。如果考研是为了更好的就业,深大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三、北京语言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的在语言类大学中同样相当不错,尽管比不上北外和上外,但北京语言大学国际生比重相当高,属于国际性大学,就业不错,在非211大学中,北京语言大学相当难考。其中,最值得考研的专业是英语、金融、国贸、会计等。四、东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本该是“211”大学,但因为原财政部直属大学中211指标不多,遗憾落选,尽管如此,东财的实力并不比中财和西财差多少。虽然地理位置差一些,但还是很适合考研调剂的,尤其是“两财一贸”的落榜生。五、江苏大学减速大学江苏的好大学大多数都由原“国立中央大学”拆分演化而来,江苏大学则不是,位于镇江的江苏大学前身是三江师范学堂。尽管如此,江苏大学的实力不可小觑,在非211大学中,综合实力也是前十的大学。当然,除了以上五所大学外,考研A区最好的大学还有很多,在此不逐一介绍,下面列举了44所,供大家收藏。全国排名来自软科由上图可以看出,考研A区最好的44所非211大学除了,南科大、深大、北语、东财、苏大外,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实力都很不错。考研A区最好的非211大学主要来自于广东、江苏浙江等经发达地区,看看有没有你的目标大学吧!

巴西版

考研的几种分数线

2.8.2 几种分数线 分数线分为两种,一种是国家分数线,一种是自主划分数线。 1.国家分数线 国家分数线是教育部依据硕士生培养目标,结合年度招生计划、生源情况及总体初试成绩情 况,确定报考统考、MBA 及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的考生进入复试的基本要求标准,其中包括应试科 目总分要求和单科分数要求,对应届本科毕业生和非应届毕业生都实行统一的基本分数要求,达到分数要求的考生才能进入复试和获得调剂的资格,没有达到基本分数的,即是考研落选。 分数线分为专业课、公共课两部分,依据不同地区,分数线标准有所差异,是考研调剂的 最重要依据。其中满分为 100 分的科目共用一种分数标准,即公共课分数线部分;满分为 150分的科目共用一种分数标准,即专业课分数线部分。 国家分数线划分为 A、B 两档:A 档,俗称 A 区分数线,分数较高;B 档,俗称 B 区分 数线,分数较低,这两类地区的分数线通常会相差 2~10 分。两档分数线顾名思义,分别对应 A 区学校的分数线和 B 区学校的分数线。具体学校分区我们在表 2-3 中介绍过。 但是分数达到了国家分数线,并不代表一定能上研究生。简单地说,订国家分数线的标准 就是,假如有 1 万名考生报考研究生,国家计划招生(全国的研究生招生总数)6000 名,那 么只要考分在前 6000 名的分数就在国家分数线之上,订国家分数线并没有考虑到各个学校的 供需问题,这就造成了有可能出现考分在国家分数线之上,但依然落选的情况。 举个例子说,假如某校某专业计划招生 5 名,该专业的国家分数线为 315 分,但是报考该 校该专业的考生有 15 名,其中 10 名总分都比 315 分高,那么学校如果采用 1:1.2 的复试标准 的话,将通知分数排在前 6 名的考生复试,其余的 9 名考生即为落选该校,但是总分在 315 分 之上的另外 4 名考生还可以争取调剂的机会。 2015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国家分数线见表 2-7 及表 2-8。 2.自主划分数线 这种分数线是具有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自主划定分数线资格的高校根据报考自己学校考生 的情况和计划招生的人数来确定初试的分数线,将划定的分数线上报教育部备案,而不用参考 国家统一划定的分数线。 全国具有自主划分数线资格的高校共有 34 所,所以这些学校和这种分数线在考生中又称 “自主划线”或“34 所分数线”,它们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 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东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 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 学、吉林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北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中山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大学和四川大学。 自主划线高校分数线通常会比国家分数线出来得早,当自主划线的分数线出来之后,考生 可以参考这些学校的分数,基本上相同地区和相同专业的情况下,自主划线高校的分数线都较 国家分数线高。 如果考生的分数没有达到自主划线的分数线标准,但是分数达到了国家分数线的标准,那么可以考虑调剂到使用国家分数线的学校。 关注我们

师心

考研A区最好的5所“非211”大学,实力不俗,适合调剂!

考研的初试成绩已经出来了,查完分数之后,有人欢喜有人忧,有些考生发挥出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有学生没有考好,分数不理想。没有考好没关系,还可以选择调剂,教育部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及教育水平,将考研分为了A、B两区,A区的国家线高于B区,它覆盖的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广东、天津等经济发达地区,有些该区域的“落榜生”没有考好,不愿意调剂到B区的大学。所以今天就为大家介绍考研A区最好的5所“非211”大学,实力不俗,适合调剂!希望对分数不高的考生们在报考的时候有所帮助!1、南方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位于广东,它是一所创新型的高校,学校以理学和工学为主,偏爱学术型人才。虽然它不是211大学,创办时间短,但建校起点高,综合实力不比一些985、211院校差。学校会接收少数的优秀考研调剂生,如果对该校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去详细了解一些学校的信息,为调剂做准备。2、深圳大学深圳大学作为一所老牌院校,相比于其他的非211,它最大的特色就是财大气粗,报考深圳大学的同学大多是奔着钱途而来,学生在研究生阶段不缺钱,学校的就业率高达91%,毕业生找工作不用愁。相比于一些985、211院校,深圳大学的分数线会低一些,适合考研调剂。院校不错的专业有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等。3、北京语言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是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建立起来的,然后由毛泽东主席题写校名。虽然它是一所非211院校,但是唯一对来华学生进行汉语、中华文化教育的国际型大学,被誉为“小联合国”,办学实力不俗。而且学校的就业率高达96%以上,毕业生找工作容易。其中考研吃香的专业有英语、金融、国贸和会计等,录取分数不低,但相比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它的报考难度会低一些,适合分数差一点点的学生调剂。4、东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位于辽宁大连,它由教育部、财务部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同创建,虽然它非211大学,但在财经类院校中的实力不俗,只是地理位置会逊色一些,适合“两财一贸”的落榜生调剂。5、江苏大学江苏大学虽然不是211院校,但学校创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办学实力也是不容小觑的。它有5个学科进入了ESI全球排名前1%,分别是工程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化学和农业科学,而且毕业生的就业率高达98%以上,在非211大学中的排名靠前,初试分数差不太多的考生可以选择调剂。除了上面的5所非211大学实力不俗,适合调剂外,还有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汕头大学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这5所大学也不错,以上这些非211大学,算是考研A区中最好的了,排名的主要依据来源于学校的全国排名和综合实力多方面的考量,供大家参考。

善哉问乎

考研A区最好的几所“非211”大学,性价比高,适合调剂

教育部根据地区经济、教育水平,把大学院分为A区和B区,报考了哪个区的大学,那么属于哪个区的考生,由于A区省份比较多,经济、教育水平比较发达,而且著名的学校林立,每年有大量考生报考A区的高校,因而A区的国家线虽然比B区高,但是,很多A区的“落榜生”也在B区的大学不想调剂,那么,研究生考试A区有什么好的大学?下面介绍大学院考试A区最好的几所“非211大学”,这些地区的地理位置比南学还好,适合大学院考试的调剂。一、南方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属于“四非”大学,开学起点相当高,综合实力不亚于普通985大学,全职院士有12人,现在南科大学也接受少量优秀的大学院考生,当然,作为以国家化研究型大学为目标的南科大学,学术性的人才有偏差。二、深圳大学深圳大学同样是深圳有名的大学,不是其他211,深圳大学最大的特点是“大富翁”,和南科大学不同,选择深圳大学的学生都是为了“金钱之路”而来的,如果大学院考试是为了更好的就业的话,深大是个很好的选择。三、北京语言大学在北京语言大学的语言系大学里也不错,虽然比不上北和外,但北京语言大学的国际学生的比重相当高,属于国际大学,其中,值得报考大学院的专业有英语、金融、国际贸易、会计等。四、东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原本应该是“211”大学,但在原财政部直属大学中211个指标不多,很遗憾落选了,虽然地理位置不好,但是适合大学院考试的调剂,特别是“二财一贸”的落榜生。五、江苏大学江苏很多好的大学都是从原来的“国立中央大学”中分解发展起来的,江苏大学不是这样,镇江的江苏大学的前身是三江师范学校,尽管如此,江苏大学的实力不容小觑,不是211大学的话综合能力也是前十名的大学,当然,除了以上五个大学,考研究生的A区最好的大学还有很多,以上就是考研A区最好的几所“非211”大学,性价比高,适合调剂。

然则卜之

拥有 A+专业的非 985 高校!考研优先选学校还是选专业?

在每年考研大军中,很多考研 er 往往比较关注名气出众的 985 大学,但是这类院校往往报考难度高、竞争力大,而且众所周知 985 院校考研录取分数线是自主划线的,也就是说进入复试的门槛比较大。那么,有没有既有全国排名顶尖的专业又不是 985、相对来说比较好考的院校呢?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盘点非 985 ,但拥有 A+ 专业的 47 所报考性价比超高的院校,希望对各位考研 er 的择校提供参考。关于学科评估什么是学科评估学科评估(China Discipline Ranking,CDR)是指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按照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对具有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资格的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评估(简称:学科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聚类排位。此项工作于 2002 年首次在全国开展,至今已完成四轮评估。A+ 学科是什么意思评估结果按“分档”方式呈现,具体方法是按“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 70%的学科分 9 档公布:前 2%(或前 2 名)为 A+,2%~5%为 A(不含 2%,下同),5%~10%为 A-10%~20%为 B+20%~30%为 B30%~40%为 B-40%~50%为 C+50%~60%为 C60%~70%为 C-简单一点来说,就是所有参与评估高校中总分排在前面 2% 或者前两名的高校才是 A+ 。所以 A+ 学科在国内就是特别厉害的专业,具有非常专业的权威性。拥有 A+ 专业的非 985 高校综合 2017 年教育部第四次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的结果,很多学校在综合实力上排名并不靠前,比不上综合实力强大的 985 院校。但是在单独学科发展上非常突出,尤其是受益于 1952 年院系调整而形成的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学校,靠着某一两个学科立足,形成专业院校这一支独大的局面,在学科排名中拿到 A+ 。2017 年教育部第四次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一共有 47 所非 985 高校的部分专业拿到了 A+学科评估。这些学校大致有几个类型:1、农林类院校。这类学校的专业在综合性 985 大学大多没有开设,比如作物学、园艺学、林业工程等等,没有其他的竞争对手,所以很容易脱颖而出。2、艺术体育类院校。比如中国美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虽然其专业在其他综合院校也有开设,比如新闻传播学,美术学等,但是综合实力还是赶不上这类专业院校,加上多年来在专业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口碑传承,在行业内认可度非常高。3、中医类学院。这些学校开设专业的中医学专业,与北大医学部、上海交大医学部这院校些西医院校不正面 PK,所以能凸显出来。4、受益于行业发展而形成的行业院校。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专业性强的高校在学科建设上更强,甚至超过很多 985 高校,比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其中,报考性价比最高的应该是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分别拥有 3~4 个 A+档学科,实力也不容小觑。而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江南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美术学院,这些非 985 大学,均拥有 2 个 A+档学科,实力也很强,值得推荐。剩下的高校也都有自己的“王牌专业”。若不是非要考个名气大的 985 院校的同学,可以优先考虑这些专业强的高校,比如财经类的两财一贸,电子信息类的两电一邮,以及传媒类的传媒大学和设计类的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美术学院,无疑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在行业内,甚至有些专业院校毕业的学生水平甚至比肩 985 甚至清北的毕业生,性价比超高。除此之外,也不是每一所 985 高校都拥有 A+专业的,其中没有 A+学科的 985 高校共有 7 所,分别是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湖南大学、东北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这 7 所 985 高校学科较为完整,没有明显的弱项,综合实力强大,众多学科在 A 类区域或者 B+ 区域,在全国几百个相同专业中也属于领先地位,只是没有进入全国前两三名而已。选学校还是选专业那么看完上面的这些高校分析,相信各位考研 er 又会开始纠结,考研到底是选名气大的 985 院校,还是选择自己专业最强的高校?其实不用太过纠结,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优先选择院校或者优先选择专业的优劣势吧:优先选择学校【优势】名校光环,可以获得比其他人更多的机遇和就业优势。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人脉资源。名校意味着更多的国家投资,更有实力的导师指导,更多的各界人士之间的交流,以及更牛的校友。【劣势】专业可能不属于行业内顶尖,空有名校头衔。优先选择专业【优势】更好的把握未来行业发展的优势,有助于自己的就业,专业领域认可度高于名校。【劣势】若是不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没有名校头衔不好变换就业方向。如何选择考虑自己是否有名校情结,如果本科院校不是很好的同学想要给学历镀金,可以选择 985、211 大学的学科排名不高且竞争小的专业。考虑专业排名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在普通高校选择强势专业更为方便,获得更多的专业资源以及机会。综合考虑就业因素,不同学科对于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要求。一般来说,经管文法等学科更注重院校,通常建议优先考虑名校。理工农医偏重于专业性,通常建议选择专业排名靠前的院校。总之,大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考研的目的等,选择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无论是综合实力强大的 985 院校,还是拥有 A+ 专业的普通院校,都是很好的选择,我们要做的是根据自己的目标院校及专业,不断努力,争取早日上岸!本篇原创文章由百家号“宗师考研”发布,我们将会持续更新考研及大学生主题的干货文章与上岸经验贴,敬请关注!

菊丸

科普考研中的A、B区

对于已经考研或是正准备考研的考生,对于A区和B区应该都是很了解了。但是相信还有很多人对这两个区域的认识很少,很陌生,一下就为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在考研选择学校时,学校会按照地区分成两类,也就是A区和B区两类,A区和B区是各代表一些省市,A区有: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21个省或市。 而B区相对A区是一些少数民族比较集中或者说经济相比A区较为落后,大学的整体实力也较差一点。有: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0个省或区。那A区和B区有什么不同,对考生有哪些影响呢?首先最大的影响无非就是国家线标准不同,这也是最大的不同。一般来说B区的国家线总分标准会比A区的标准低10分,当然各单科的标准也会相应的低一些。那关于两者间的调剂呢?两者在调剂时也是互通的,如你的一志愿报的A区的学校,但是分数没有过A区的国家线,但是过了B区的国家线,此时就可以往B区调剂。同理也是如此,你一志愿报考的B区学校,但是分数达到了A区的标准,你也可以往A区来调剂。除了分数的问题,其他的区别相对来说就不会被考生所注意,当然所造成的影响相对来说也没有那么重要了,比如两区的学费、消费问题,以及报考人数问题,说到报考人数,2021考研据说全国会超过400万,所以没有做好备考选择哪里都不容易,当然相对来说B区肯定是简单一些,不过也要看学校。B去也有一些不错的学校,如兰州大学、广西大学、云南大学、海南大学、贵州大学等等。

乡愿

提到考研,你知道考研的这些常识吗?区域及难度介绍

还有几天时间就要进行2019年研究生考试初试了,对于即将上“战场”的学子来讲,这是一场无硝烟的战场。今年的研究生考试报考人数达到290多万,比起前几年增加不少,考研这一现象摆在了大家的眼前。对于大三或想要考研的学子来讲,考研有什么知识呢?今天我们来谈一谈,让大家对于考研更加了解。考研的A、B区,你知道吗?考研和高考不同的地方在于,考研是分A区和B区的,B区包括广西、海南、贵州、内蒙古、云南、西藏、甘肃、宁夏、青海、新疆10个省份(区),而剩下的就是属于A区。同样,报考A区高校的被我们称为A类考生,B去的为B类考生。考研A、B类的区别是什么?那么A、B区有什么区别呢?首先最直观的一点,A类考生所在地的国家复试分数线往往要比B类考生所在地的国家复试线高出10分左右。A类地区大部分为教育强省,教育资源多,其中名校也较多,因此报考人数也较多,竞争比较激烈。而B区大部分的高校实力没有A区的强,竞争相对没那么激烈。国家复试线的差别,使得考生在复试上有这样的“操作”——没能被报考的A区高校录取,能够在规定时间内,调剂其他高校,而B类高校相对来讲更加稳妥。考研的难度排序三本 < 二本一跨 < 一本二跨 < 三跨。在这儿一一解释一下它们的含义:“三本”指的是本地区、本学校、本专业,这样的考研选择是最容易成功的,排在最后;“二本一跨”指的是本地区、本专业、跨学校或本地区、本学校、跨专业两种,这样的选择并不是很常见,但是难度上也比起后面的要小一些;“一本二跨”指的是本专业、跨地区、跨学校,选择这种的考生占大多数,大家都想要通过考研进入一个比自己本科更好的学校,而这种是最为理想状况;“三跨”指跨地区、跨学校、跨专业,这样是最难成功的选择,一般如此选择的学子都极其清楚自己所要。以上就是关于考研的一些“常识”,大家有对它更加了解了吗?更多精彩高校内容,欢迎大家持续关注我!

考研成绩295分的人能去什么学校?

一个朋友对我说,这一次他的考研成绩是295分,不知道该怎么填报目标院校。考研成绩295分,个人觉得是一个挺尴尬的分数。为什么尴尬呢?因为考研成绩295分,如果你想要考入A区的名校,那么这个分数有点“鸡立鹤群”之感。考场如战场,A区考研分数超过295的比比皆是,在考研人数285万左右、报录比4:1的情况下,你只考了295分这么“精致”的分数,在A区供你选择的余地不多。在A区,如果想要选择比较好的学校,考研成绩295分只能选比较冷的专业了,比如2018年考研初试分数线(学硕)为260分的工学专业,考研分数线为255分的农学专业,类似的专业,就算国家线提高了20分甚至30分,295分也能够勉强“独当一面”。而比较热门学硕专业,比如A区考生的文学专业345分,经济学专业330分,这样的专业就不要去考虑了。如果一定要考不错的学校,那么在调剂的时候,哪怕是学硕B区的医学专业分数线只有290分,也最好敬而远之,因为如果国家线调高个十几分,那就“凉凉”了。所以,调剂到B区,也要在选专业方面留有余地,至少得高个十几分的“缓冲”才比较稳妥。考研成绩295分,考A区的211有难度,要不要调剂到B区拼一把?我觉得非211不选,那就选择调剂到B区吧。调剂到B区后,可供选择的211大学也挺多的,比如西藏大学、石河子大学、延边大学、宁夏大学之类更倾向于“宁静致远”的学校还是有很大的机会。在成绩并不是特别理想的情况下,填报类似的211,录取率还是蛮高的。不要觉得这些大学很偏僻不怎么喜欢,这些211大学的“性价比”是相当高的,远是远了点,但211的“金字招牌”还是挺招人喜欢的。当然,考研初试过线,并不意味着复试也就高枕无忧了,因为复试的录取率仅为80%,还是有两成的“考研党”会因为复试被刷下来,“高考钉子户”张非不就是多次在考研初试中脱颖而出,而到了复试的时候连续5次“折戟沉沙”吗?你觉得考研分数考295该何去何从呢?欢迎留言探讨。

割喉岛

考研——选择大于努力

今天我的室友也回学校准备毕业论文与答辩了,两个室友皆是参加了了2020年的研究生考试。小A一向很努力,南方某顶尖985某普通专业。一年努力的成果导致他成绩非常高,达到了380+,这个成绩绝对已经算得上是高分了。虽然复试在即,但他复习起来也是非常的从容,我们都以为他一定稳上。但是复试名单下来,却没有他,按照往年的经验,他的目标院校应该360分就可以稳稳地上了,但是没想到因为今年研究生报考人数突破340万,再加上他所在专业今年成为了热门专业。因此报考人数水涨船高。另外由于疫情原因,他的学校今年采取的复试比例较往年同期有所下降(差额复试比下降导致他连进入复试名单的机会都没有了!)。最终他无缘985。现在的他,应该还可以调剂一所211,但是今年的情况波诡云谲,没有调剂上谁又能保证自己稳上呢?我们都知道小A的努力程度,考研他坚持了300天左右,但是几乎每天都早出晚归,每天5:30起床,晚上11:00回寝,中午在自习室趴一会儿。本来我们都为他能够考到380+的分数而暗暗高兴,但是现在却出现了这么一个乌龙……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我的室友B,他就属于那种他别爱玩的人。每天8点起床,中午回来再玩两把游戏,然后下午五点回寝之后就再也不出去了,点外卖,玩儿游戏。按他自己的话就是考得上是运气,考不上就是命,他报考了南方某中等211。最终的结果出来了,果不其然,他只考了320分。他忧心忡忡了好几个月,都已经不抱希望了,结果最后,他的目标院校今年因为疫情原因扩大招生,导致上线人数并不是很多,竟然破天荒地进行了等额面试,他自然毫无例外地就上岸了!最终我们都看好的室友A被迫选择了二战。因为今年的疫情原因,他之前也没有准备找工作的事情,所以工作就不用想了。而让他调剂211,他更是心有不甘,最终二战。而室友B依旧每天在游戏的世界里杀得昏天黑地。考研选择的确比努力更重要,你认为呢?

国衰

考研为什么要分一区和二区?A、B类考生分数线不一样,公平吗

在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经常会遇到两个概念,第1个概念是一区和二区,第2个概念是A类考生和A类考生。报考的是一区招生单位的研究生还是二区招生单位的研究生,差别是比较大的。这种差别,主要就体现在划线分数不一样。有人觉得,在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分区域对考生而言不太公平,对于高校而言也不太公平。还有人说,二区的分数线比一区的分数线低,有可能会导致地处一区的高校不一定能够招到优质生源,从而导致优质生源向二区流失。这种想法对吗?现在,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些问题。在小编看来,考研设置一区和二区,从而将考生分成A类和B类,恰恰是针对我国教育发展不均衡而做出的合理制度设计。这样的设计,当然不能说是绝对公平。实际上,绝对的教育公平是没有的。但是,却符合了相对公平的逻辑。首先,考研分区,这是为了保障欠发达地区的研究生教育也能正常推进。哪些高校,地处一区呢?通常都是教育发达省份。而二区的高校,在教育质量上,和一区相比是有差距的。我国有31个省市区,21个省市区被划为考研的一区,10个省市区被划分为二区。其中,就有云南、西藏、甘肃、内蒙等省份,在高等教育发展上,和中东部地区差距都比较大。因此,如果不划分一区和二区,兴许在研究生招生中,可能都难以招满。其次,考生分类,并不会导致一区的优质生源流失。一般而言,本科生中的优秀大学生,都希望自己能考上好的研究生学院,因此,但凡实力在线,基本上都会报考一区的研究生。但是,部分专业积累不是那么强的大学生,却可以调低自己的目标,选择二区的研究生学院。因此,考生分类,实际上是针对考生个人的学习能力强弱进行的一个分流,让成绩好的学生,能够去竞争优质高校。让成绩稍弱的考生,去竞争二区的高校。因此,一区的高校,招到的优质生源的可能性,比二区的高校要高,毕竟,分数线划得高。而作为二区的高校,虽然生源质量可能稍逊一筹,但也能促进研究生教育正常发展。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