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历史上的四次考研扩招,你都了解吗?自作自受

历史上的四次考研扩招,你都了解吗?

历史上的四次考研扩招,你都了解吗?原因何在?对于考研党来说,最近最关注的话题,除了新冠肺炎,大概就是国家线什么时候出、复试究竟如何进行吧?还有一群边缘生,成绩按照往年的划线来说有点危险,但也有考上的可能,他们更关注今年扩招的计划,希望自己能抓住这个尾巴,一次上岸,给这长久的努力画上完美的句号。但是大家知道吗,今年这样沸沸扬扬的研究生扩招计划,可不是第一次进行。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四次研究生扩招究竟在何时,又是为何。一、2003年——非典SARS事件今年的新冠肺炎让人总是忍不住和2003年的那场全民行动放在一块儿,毕竟它们涉及的范围都很广泛、同样是冠状病毒引起的,在此次疫情之前,03年非典即使过去了很多年,仍然常常被大家提起。因为是第一次遇见这种情况,反应不及时,加上当时的医疗水平还较低,对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出台了研究生扩招的相关政策。当年的研究生报考生是79.9万,扩招了6.63万,增幅32.72%!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扩招之后拟录取21.7万人,就是说超过三分之一的考生都有书读,对比于现如今的研究生报考生,那时候压力真的小得多。二、2009年——环球金融风暴这第二次研究生扩招,就是在09年的环球金融风暴事件中进行的。众所周知,经济情况直接影响到就业状况,09年的经济危机导致整个市场不景气,就业自然就不太乐观。那年的研究生扩招6.45万人,增幅14.45%。和03年扩招数目相差不大,但增幅却远小于其,说明读研人数越来越多。也是从2009年开始,教育部进行学位制改革,开始全面招收全日制专业硕士,从此专硕学位诞生。三、2017年——非全日制研究生诞生2017年的研究生人数增加,和以上两种情况有点不同,它不是受到经济和市场的影响,而是增加了一种招生模式。17年,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开始实行并轨招生,都必须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考试。当然了,有人说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含金量不高,和传统意义上的根本没法比,但我觉得这不失为一个提高学历的好办法,至少对工作之后的晋升有非常大的帮助。四、2020年——新冠肺炎就像我们开头讲的,离我们最近一次的扩招就在今年,因为新冠肺炎事件。2020年的研究生报考人数为341万人,预计扩招人数18.9万,增幅为21%。此次疫情,我们真的是全国上下,各个部门、各个单位在共同应对,甚至连研究生招生都受影响跟着扩招了。我们也相信,在此万众一心的抗衡下,没多久大家一定可以摘下口罩,迎接阳光。以上就是全部研究生扩招的年份以及原因了。我们不难看出,除了17年,其他时候的扩招都是受到了一些社会重大事件的影响。对于此,你有什么看法呢?觉得是研究生扩招是好事还是坏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言论。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请循其本

2020.07.09考研日记第12天

6.05起床,做饭背单词,油桃&黄桃(黄桃特像核糖体的大亚基和小亚基2333)7:32出发,巴拉巴拉巴~7:47~10:25生化第三章(欠)(困了就站起来,高中老师教的没错)翻了翻细胞,第四章就20来页,那这样吧,今天生化第四章,细胞第四、五章。完成了奖励一部电影看。10:59~12:17细胞第四章质膜上午空闲时间俯卧撑*100复刻一下八餐的粉(俺只能说各有特色)2:42~3:46生化第四章前两小节紫薇,你记得大明湖畔4:00~6:59生化第四章蛋白的结构与功能云也温柔8:06~8:38细胞第五章第一节都没看完,是真不转圈了脑子,甩肉去吧跑完踩上我心爱的小滑板做一套减脂操,冲凉备菜,睡觉学习时间:8.8h学习量:生化第三章(欠)+第四章;细胞第四章单词120反思:1.生化是真困,集中精力会快些。(可不敢欠生化的账,太耗时间了)2.细胞不看习题了,先把课本看一遍。3.今儿没写阅读

上而不下

一本生考研失败,二三本生逆袭985,其实原因很“简单”

在每年的考研大战中,有一大半的人被刷掉,而最终能成功上岸的有三分之一还是调剂到非一志愿学校的,考研也可以说是一场非常残酷的考试。很多考生选择考研都是为了在自己本科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因此双非学校的考生会选择985/211,本科是985/211的,会选择重点大学。要说考研率的话,就要提一下“考研神校”了,在下图的表格里,我们能看到部分考研率比较高的学校,其中不乏二本、三本院校。不仅考研率高,很多二三本考生甚至能够成功考取985高校。很多人都疑惑为什么很多一本学生都败下阵来,而二三本生能够成功?首先,二三本生比起其他学校的学生来说退路更少。从本质来说,考研与高考有很大的不同,考研的自主选择性很强,考生在复习的时候也比较自由。本科学校较好的学生如果考研失败还可以找到不错的工作,而二三本生能够找到好工作的概率是非常小的。相比之下,考研是二三本生的最好的出路。退路少了之后,他们自然而然就会更加努力的学习,全身心的投入到研究生考试的备考中。而一本生会想到自己有退路,可能在复习的过程中就会有所松懈。研究生考试对高中以前的知识的考察是非常少的,所以认真备考比起大学之前的基础更加重要。其次,由于各省之间的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匀。高考大省的考生即使非常努力的学习,最后也只能上一个二本学校,而其他省份的考生轻轻松松就能上一本。在上面的表格里我们可以看到考研神校基本上都是位于高考大省的二三本学校。这些学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省内的,他们只是把高中的努力持续到了考研而已。而且,考研在各个省份之间是非常公平的,只是不同的学校又不同的要求。这也是二三本生在考研中“崭露头角”的原因,只要努力备考,考上的概率还是很大的。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很多二三本生在刚进入大学时就已经做好的考研的打算。因为现在大学毕业生的竞争压力是很大的,本科学历高一点还好,像二三本生的竞争力很明显的不如一本生,所以二三本生就会早早的做好打算。明确了自己的规划之后,就会努力朝着自己的目标走。最后,笔者想说的是,本科出身并不重要,只要一直努力,总会有所收获。你认为二三本生逆袭的原因有哪些?欢迎与笔者分享!

边缘人

到底要不要考研,还在纠结的你一定要看!

又是一年考研时,初试的成绩出来以后,有的忙着复试,有的忙着调剂,还有的在忙着找工作,道路千万条,考研并不是唯一一条,到底该不该考研,也许看完这篇文章你能够不再迷茫。说起考研,最重要的是提高了自己的学历,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够更加的扎实,处理问题的思路也得到了扩展,看问题也更有广度和深度。这之外大概是提高了自己的岗位竞争力和薪酬,提高了自身的竞争力便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并非情非得已。除此之外扩宽了自己更优秀的人脉圈,如果想继续读博士,考研也是一个必经之路。说几类不适合考研的同学:心理素质差的不适合考研,说句不好听的,你想过考研失败后的打算吗?你辛辛苦苦付出了半年甚至一年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然后你心态崩到无极致,这一类人不适合考研;没有恒心和耐心的同学不适合考研,考研是一个漫漫的征途,是一个人的一场修炼,我们要有坚持到最后的勇气,如果你害怕孤独,那么也可以选择放弃考研;家庭条件不乐观的同学也要自己酌情考虑啦,虽然说研究生有各种奖学金和助学金,但是还是要有很多开销的;家里不支持的自己也要认真分析啦,有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早工作,早早的成家立业,当和你同龄的孩子都能打酱油的时候你还在上学,也许这时候我们便有了心理落差。考研并不是唯一的出路,也许你还可以选择考教师编或者事业编,你可以获得一份踏实的工作,更早的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提前拥有更多的社会经验,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还有一些可观的福利。有时候一条正确的道路可以 让你少走很多弯路,自己选择的路,爬着也要走完,希望看完文章的你能够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无论选择哪条道路你要知道人生没有捷径,都是需要你的辛勤付出才能爬向更高的人生巅峰。

非臣之功

一名考研二战学姐的肺腑之言,考研两年我才明白的事

眼下距离2020年考研已经没有多少日子了,相信屏目前的考生朋友们,都在为实现自己的研究生梦想,做着最后的冲刺。作为一名19考研失利,被迫走上考研二战道路的学姐,我想在这里告诉同学们一些肺腑之言,希望20考研的学子们,一定要尽早地避开这些“坑”。如果此刻你发现所要报考的高校,出现了缩减招生名额的现象,一定要稳住,尽量不要换学校到了9月份,很多高校都已经在自己的研究生院官网,公布了最新的考试公告。我相信很多小伙伴们,都会发现自己想要报考的学校,出现了缩招的情况,因此陷入了慌乱、不知所措的状况,有的同学还会产生换学校,甚至是放弃考研的想法。作为一名过来人,学姐想要告诉大家,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一定要稳住心态,按部就班地复习下去。我们要学会从心理上分析这件事,大多数人看到目标院校出现大幅度缩招的情况,首先想到的事情,肯定是要不要换学校,或者是要不要放弃考研。这种时候,我们及时地稳住阵脚,按照原计划复习下去,就可以逐渐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并增加考研成功的概率。到了9月份,请你开始认真对待政治这门考试科目,这将是你短时间提分的重要法宝在往年考研时,有很多人听信了所谓的前辈的建议,直到考研最后两周的时候,才突击复习政治科目。当然这样做也有好处,可以在短时内拿到50分左右的成绩。但是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政治这门科目如果从9月份开始复习的话,最后拿到65~70分是不难的。考研不像高考那样,提高一分,干掉千人。但你要明白,你多拿一分,就会多增加一份成功的机会。如果你现在还没有开始复习政治这一学科,一定要抓紧开始了,千万不要有最后做几份模拟试卷就上考场的想法。越到最后,拼的越是心态,我们要试着学会放平心态,心静如水天才总是少数,对于大部分考研的学子来说,大家的智力水平都处在同一层次上,那些心态好的同学往往更容易取得胜利。随着考研日期的临近,很多同学在心理层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整天忧心忡忡,担心自己考不上。甚至有部分同学因为压力过大,出现了严重失眠,难以集中注意力的情况。适当的压力,可以转换为我们前进道路上的动力,但是过大的压力,则不利于我们发挥出自己的最好状态。很多同学的压力都是来自于对考研这件事,或者考研结果的重视,这是一件好事。但是我们要明白,其实我们的人生无限的可能,考研只是其中一种,当我们认识到这一点时,就能够真正地放平心态,更好地迎接考试了。结语研路漫漫,每个人都会有很多的心酸和不易。作为一名二战的学姐,我非常理解处在迷茫状态的你,毕竟深夜难寐的滋味着实不好受。当然,我也会一直陪在你的身边,希望为考研之路上的你,带来更多的温暖和慰藉。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分享给身边那些考研的小伙伴们,让我们在研路上一起进步,不断成长!

成固有伐

几个考研率最高的专业千万要慎入,只因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太低了

考研在本科生当中分为两种,一种是学生想进一步深造而选择去考研,第二种就是本科毕业生所读的专业就业率实在太低了,不得不去考研提升学历从而才能找到一份比较好点的工作。本科四年辛辛苦苦读下来,本想找份好工作,但最后却发现这些专业凭本科学历想找份好工作确实不容易,那么有什么专业考研率是比较高的呢?法学专业第一个考研率高的专业就是法学专业,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很多都会选择到律师事务所当律师或者到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查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等单位从事法律相关工作。但是律师是一个讲究经验型的职业,一个本科毕业生如果想进一些在社会上比较有名气的律师事务所工作的话不是那么容易。他们往往要求第一是有经验,第二是要有研究生、硕士生以上的学历。现在可以说本科毕业生满街都是,招聘单位要求无非就这两个,一是要有经验,如果没经验就要有高学历。再一个就是进国家机关当公务员,但是你看看每年报考的公务员当中,法学专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有多少你就知道了。所以很多本科生考研也是迫于无奈,只能够提升自己的学历才能够找份好点的工作。临床医学专业在读医学专业的学生是很忌讳劝别人学医的,的确学医是很辛苦的,一个本科学历读下来也比其他本科要多花一两年时间。特别是临床医学专业,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专业。毕业生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都是一些医学高级专门人才。但是仅仅是本科毕业生离医学高级人才之路还是相当的遥远,在网上曾有不少网友在调侃:“读临床医学不考研不读博,毕业想在公办三甲医院找份稳定点的工作是相当的难的”。生物工程专业生物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确实不高,在去年生物工程专业就业率约85%。就业率不高主要是因为生物工程专业的就业方向有两个极端,一个就是毕业后在相关医药、食品、环保、商检等基层单位工作,而基层单位待遇低、发展空间小,因此很多本科毕业生也不愿意去做。第二个就是做医药产品相关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方面的工作,但是往往这些工作不但待遇较高而且对于学历有比较严格的要求。没有研究生硕士生的学历估计也很难能做到,因此读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考研率也是蛮高的。

第七章

考研人的一天到底有多难?

当天气逐渐转凉,大四也悄悄来临。保研终于尘埃落定,秋招也望得到头。但他们的未来还充满了未知,他们是图书馆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人,日复一日。他们就是考研人。不是所有的努力都能得到回报,不是所有的梦想都能得到实现。但既然选择了远方,咬着牙也要坚持下去。“每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时光,那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却得不到结果的日子,我们把它叫做扎根。”一个人早出,一个人晚归,一个人自习,一个人吃饭,忍受孤独,扎根于书本,汲取知识的养分,只为去往梦想的学堂。6:30 AM,宿舍晨光熹微,其他同学还在酣睡,深秋寒意阵阵,叫人不想离开温暖的被窝。如果能再多睡10分钟该多好,可是一想到昨天没看完的专业书,心一狠,掐了掐自己的大腿,终于醒了瞌睡。于是轻手轻脚地起床,洗漱,过早,边走边规划好一天的学习计划。7:30 AM,图书馆崭新的一天从背诵政治开始。即使背一遍忘一遍,“马冬梅”的梗真实地发生在现实中,一边暗恨自己的破记性,一边咬牙把书背了一遍又一遍。座位前一摞摞的复习资料,桌子上贴着每天要完成的任务。复习完一科接着看下一科,片刻休息时也会发发呆,等考研结束我要连刷3天电视剧,睡他个三天三夜。想想也终究是想想,英语、数学、政治、专业课都要按部就班地合理分配、认真准备。老老实实地看书刷题,一杯杯咖啡当水喝,疲乏了趴个几分钟继续奋战,偶尔起身接个水走动放松。11:40 AM,食堂丰盛又有营养的午餐是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候,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想要吃的美食。食堂也是“三点一线”生活的加油站,约着研友,边吃饭边吐槽着最近学习效率的低下,将郁积在心中的不快倾诉完后相互加油鼓劲。即使再难,抱怨完生活还得继续。书要继续看,题要继续刷,该努力的还是要继续努力。日子像车轮一样压过时光,当太阳的光辉拂过头顶,在脑海里来一场“诚意正心、拨乱反正”的洗礼。13:00 PM,图书馆吃完饭,回到图书馆,看到走得比我晚,回得比我晚的研友们,心中不免一阵懊悔。再背几十个单词,趴在桌子上休息个20分钟,下午和晚上还得继续加油努力背书刷题。14:00 PM,图书馆继续复习,醒来精力充沛地刷起数学题,也会因陷入难题而抓狂,一个人默默地苦战。偶尔也会想,都到这个时候了,我还有这么多不会做的题,我真的能考研成功吗?然后默默安慰自己说,现在攻克一道题,考研就会多几分。然后平复下自己的心情,仔细分析自己是被哪个环节难倒了。18:00 PM, 图书馆短暂的晚餐之后,还是看到了许许多多逆着人流的倔强身影,夜晚的图书馆依旧灯火通明。刷英语真题,复习专业课,翻过一座座大山……一直到闭馆音乐响起才收拾书包离开。22:00 PM, 操场一天积累的高压总需要释放,围着操场跑个3/4圈,什么也不想,就这样放空自己的大脑,那些痛苦、抑郁、焦虑都统统抛到脑后。黑夜并不可怕,有明亮的路灯和温暖的理想照耀着自己。22:30 PM,宿舍回到寝室,洗澡,整理内务,在脑海中回想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睡前再背几十个单词。到了最后两个月,很多同学在这时陷入了迷茫,越学越不相信自己。别人都比我背得多,我什么也没学到,怎么考得上?我真的能考上吗?我们放弃了去工作的机会,放弃了与好朋友玩乐的时间,甚至还会因为复习紧张、焦虑。考研,它没有任何的枷锁,随时可以放弃,考研不是人生的唯一的路,但是,这条路通下去的,一定不是黑暗。告诉自己,我能熬过去,我超厉害的!每颗努力的心,都不辜负韶华。加油,考研er们!来源:芝士校园

日新

过来人细数考研吃过的亏,2020考研党不要再等结束了才明白

有的人说吃亏是福,但是考研备考中等你把所有的雷都踩一遍才找清楚方向,可能都要临近考试了,考研就是一场时间战,少走弯路节省时间才是王道。在别人走弯路的时候你能避开就能实现“弯道超车”了。不过一战考生初次接触考研总会不经意就掉进坑里,还觉得自己发现了一个宝藏,初期这种情况都是比较常见的,看看学长学姐们都踩过哪些坑?@心心当初决定考研的时候完全是一个小白,也没有向学长学姐请教,就自己傻傻的开始准备,真的是浪费了不少时间。记得当时最喜欢看的就是学长学姐逆袭的帖子,想着学习经验,自己也能逆袭。最后我发现逆袭的很多是高考发挥失常或者是本科很优秀,学习基础很好考本专业,最后在几月的时间里高效的复习后成功上岸了,看完之后其实并没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因为真的比不过那些学长学姐。看的时候真的是很激动,觉得他们都很厉害,可是回到现实,基础的数学题还是不会做,别人的复习节奏我也学不来。其实大家可以多关注下是失败学长学姐的帖子,是真的可以学到一些实用的经验。@飘目标不要定太高,名校真的不适合很多普通的学生。目标定太高最后摔太惨的大有人在,而成功逆袭的只是少数,大家要学会理智报考,客观的认识自己,能不能高效率的完成学习任务,考研不是比谁在图书馆坐的时间长,是比谁学习的效率更高。@天空现在很多人备考都是自主学习,所以在学习上也经常逃避和迷失方向,考研没那么难,难的是主动去攻克那些难题。可能是大学期间过得太潇洒,复习的时候还没怎么付出,就觉得自己为考研付出了很多,然后好的奖励自己。心必须静下来,不能总是自我感动,更不能假装学习。每天看起来很努力的样子,早出晚归,在图书馆好像是学了一天,但是你学了多少自己心里是有数的,特别是数学这么科目,每天沉迷视频课,笔记抄了几本,看起真的是努力了,但是你学会了没有?关键是题目你会不会做,所以少一些自我感动,特别是用笔记本进行自我感动。笔记是用来背诵和练习的,有的人就是呼啦啦的翻一遍,好像全部看懂了一样。@潇潇现在的考研机构越办越好,一些机构的师资力量真的是很强大了,很多名师的课程真的是讲得不错,对学生也非常好,一些上岸的学长学姐也会说自己看了哪个老师的什么课程,做了什么习题,但是,不是你把那些课听一遍把习题做完你就能考出一样的分数。为什么会这样?想想中学的时候你是不是跟学霸坐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用同款的习题集,为什么别人是学霸,自己却不是?复习道路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真的是考完了什么坑都懂啊,当初的自己也真的是太傻了。@徐徐虽然这个大家应该都有了解,但是还是要说一下,真的每年都有搞不清楚复习范围的同学,大纲这个东西非常值得你看一看。考研的内容是大纲规定的,总有人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去学超纲的东西,人间不值得啊。特别是分不清数学一二三的同学,一定先看清楚自己的考察范围,不要再傻了。每年看着一批萌新进入考研圈,看着闯进误区真的是拉不住啊,考完才懂,可是一切都迟了,时间和机会都已经过去,希望大家备考的时候少走弯路,马到成功。

理统

考生认为考研一年比一年难,可是考研到底“难”在哪里呢?

都说考研难,考研难,可是它到底难在哪里呢?研究生一、报考人数创历史新高《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当中提到我国的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呈上升趋势,只增不减。19年报名人数达到290万人,较18年激增52万人,增幅更是达到21.8%。所以,报名人数增加,但是招生名额又不变,自然而然难度就会增加。二、命题难度有提升今年的考研英语和综合难度让人不可名状!甚至有的考生在考完英语以后竟然哭着出了考场,不得不说,英语真的是太打击人了。而且很多人的追梦之旅也都遭到了阻碍。考研备考三、复试淘汰率激增很多考生可能看到了国家线挺稳定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招生单位稳定。根据计算从2007到2016年研究生招生计划仅增长了6%。现在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考生扎堆部分学校,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的复试分数线、报考录取比例都时时刻刻发生着变化,让人难以琢磨。有人预测,今年的复试淘汰率将会继续提高。四、推免比例增大近几年,有些名牌大学保研率不断增加,这给考研同学也带来很大的冲击。比如著名的浙江大学在2017、2018年推免生的占比竟然为49.09%。到了2019年浙江大学接受推免生的比例竟然是54%。在报考人数创新高、复试淘汰率提升、推免比例增大的情况下,考研能不难吗?研究生很多人都说考研是一件上瘾的事情,能不上瘾才怪。没日没夜的努力了一年,谁不想能有一个好结果?哪能一次失败就放弃呢?付出了那么多的精力、人力,如果还不上岸谁能认输呢?不管现实如何,小编都希望考研的你们每天迎着刚刚初升的太阳努力吧,相信你们一定会成功上岸!

三昧

考研时间已定:考研还是考公务员太难选择了,22岁的我该怎么办?

首先澄清一个误区,研究生与公务员两者并不冲突。想考公务员的同学研究生毕业也可考取,考上了公务员对自己工作不满意或者想再读两年书的完全可以考在职研究生或者辞职考取全日制研究生。其实,将研究生与公务员两者的发展相比意义不大,因为这两者就是上学和工作的比较。上了半天学终究还是要就业,这是躲不过的魔咒。那这里跟大家分享下本科直接考公务员和直接考研的发展区别吧。个人认为,研究生的发展前景要比公务员好一些。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考研可以换专业或者继续打造自己的专业背景,增加自己就业的筹码。不喜欢自己专业的同学可以换一个专业读研,这样会有两个专业背景,就业时就变成了妥妥的复合型人才。如果很喜欢自己的本科专业,想要以后从事专业相关的工作,那考研时可以报考与本科专业相同或相近的专业,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将专业研究的更透彻些。无论是同专业还是换专业对就业都会有帮助。就业的时候会发现很多公司都会要求学历,研究生现在比比皆是,本科生的优势很小。就业者的身份无非就是两个,学历和工作经验。而就应届生而言,大家都差不多,没有工作经验,所以拼的就是学历。同等情况下,研究生的就业、发展更好。这不仅仅体现在就业时,在以后的晋升和工资方面也很明显。晋升时不仅会考虑工作表现也会考虑学历,这也是很多工作后的人发现晋升受限考取在职研究生的原因。另外,比较现实的原因就是和大家的工作挂钩。有些公司会有学历工资,研究生比本科生多几百块钱呦。第二,考研可以改变出身。如果你的本科不是211、985,想改变学历出身,那么考研是最好的选择。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准备考研。考一个比本科更好的学校,不仅可以使你整个人变得自信,在就业的时候也会有优势。试想,如果你是用人单位,一个普通的本科生和一个经过艰难困苦考上名校的研究生,你会录取哪个,毫无疑问是后者。第三,能接触更多的人,拓展人脉。人是环境的产物,身边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考研后你会接触到导师、师哥、师姐以及接触到的各种大咖都会是以后的人脉。有高质量的人脉才有可能有高质量的工作。说不定导师或师哥师姐无意跟某个人提起你就给带来了一份不错的工作。读个书而已,何乐而不为呢。第四,退一万步讲,不考虑学历和就业,还可以享受一段奢侈的校园时光。为什么说奢侈呢,等就业后你就会发现原来上学多么好。可以一年交个两三千住在市中心,享受所有的公共设施和校园资源。偶尔犯错也不会有人怪你,没课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还不用扣工资……有大把的时间去实习,提前体会下工作环境,为以后的就业试水,还可以不喜欢就不干。多好多好!直接考公务员,最好的结果时顺利考上,从科员做起,每天积极表现,加班加班再加班,只要级别不升,工资依旧是辣么多。不过最近公务员的待遇有要提升的趋势,如果是一心从政的盆友可以考公务员,兢兢业业的干活。如果只是想找一份安稳的工作,好好生活,也是可以的。不过现在公务员现在加班也很严重,而且级别越高加班越严重。所以,公务员可以给你安稳,但个人时间也不如之前那么多,再也不是之前的读书看报嗑瓜子的日子啦。发展前景嘛,在没有关系、没有后台的情况下,靠自己努力努力再努力吧。综上,个人认为考研比较好。就算是一心想考公务员也建议大家先考研再考公,因为有些职位只对研究生开放。总之,考研可以给自己多几年的时间成长,在没有什么成本的情况下,多多去体验生活,结交朋友,积累知识。这是一个过来人给大家的小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