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出国留学如何看待综综合排名与专业排名?师兄师姐有经验要告诉你林莹

出国留学如何看待综综合排名与专业排名?师兄师姐有经验要告诉你

不知不觉4月底了,这个时候19季的很多小伙伴可能要纠结:手上offer那么多,到底去哪个?怎么选择?而对于申请20季的小伙伴来说,也该尽早确定申请的目标学校和专业。这都涉及到一个选校的问题。排名是大家选校参考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包含综合排名和专业排名,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看待综排(学校名气)和专排(项目质量)?哪个更重要呢?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师兄师姐们的一些看法。Z师兄本科: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计算机+生物录取:斯坦福大学,MS Computer Science哈佛大学,Master of Engineering in Computer Science Engineering耶鲁大学,MS in Computer science加州伯克利,M.Eng. in EECS-Data Science and Systems ($ 20,000奖学金)布朗大学,MSC in Computer Science卡耐基梅隆大学,Master of Computational Data Science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MS in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我申了大概11所,我是按专业排名来走的,我是看USnews计算机专业大学排名,前面除去几个没法申请的,就是MIT、加州理工这些没有硕士项目只能申博士这种,还有一些我不太想去的,后面找了几个综排高的,比如说布朗、杜克这些。选择的话也没什么标准,主要是看了一下专业排名和综合排名,保底的话我就用UCLA和UCSD,因为我觉得这两个专业排名差不了多少,具体我不知道国内这块怎么选保底,这个可以问问毕达,比较有经验。我当时主要是觉得看对眼的就挑了,因为我也问了问之前的学长,我看了他们的GPA,科研经历什么样,就知道大概能申到什么水平,我就推荐大家在学校里有学长学姐,你们就适当的问问他们,假如你觉得那人T师兄本科:中山大学,经济学录取:剑桥大学,Mphil in Economics伦敦政治经济学院,MSc in Econometrics and Mathematical Economics(EME)我觉得对项目质量和学校名气应取决于日后的职业规划。如果大家希望硕士就业后参加工作(比如投行、证券等相关金融行业),学校名气可能比项目质量更加重要,因为绝大多数工作岗位(仅指金融行业)对专业门槛的要求不是特别高,更看重经验和活动能力,而一个好的学校无疑能让你在过简历关的时候熠熠生辉(就好像我和亲戚讲被剑桥录取时大家都很开心,讲被LSE录取时都???),起码印象分会加不少,而且相信很多公司也愿意招名气大的学校毕业生来撑门面(参照咨询公司)。当然以上并非绝对(本人社会资历浅薄,以上只是一个大胆的想法),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如果大家希望硕士毕业后继续深造读博,我觉得项目质量是要重于学校名气的,因为对于适合读博的项目来说,他的质量很大程度决定毕业生日后博士的走向,博士更加看重你的学术背景过不过硬,具不具备科研实力,而不会太多在意学校的名气。这也是为什么我在收到LSE和剑桥录取后倾向去LSE的原因(结果被身边的人怒怼ORZ),因为我以后有继续深造的打算,而LSE的EME算是很好的跳板了。B师姐本科:中山大学,软件工程录取:卡耐基梅隆大学,MISM Business Intelligence & Data Analytics哥伦比亚大学,Master of Applied Analytics哥伦比亚大学,MS in Data Science哥伦比亚大学,MA Quantitative Methods in the Social Sciences因为商业分析是这两年才新开的项目,所以可能专排考虑的稍微少点,但每个项目还是有区别的,最后你在挑选哪个学校哪个项目的时候,你还是会很仔细的想这些问题,因为它代表之后的质量。对于综排可能在这个专业上体现得更加明显,因为我之后是准备在那边工作一些时间回国的,所以综合排名对我来说可能要考虑的多一点。第三就是地理位置,很多商业分析项目都是STEM,所以如果在那边工作就一定要考虑地理的就业问题,好的位置实习也很方便,位置偏一点的话可能会导致内部竞争压力也很大。现在我也有考虑杜克是商业分析,在商学院下面,项目很好,教育资源很好,但就是因为它是在一个村子里,就是它的地理位置不是很理想。所以要综合考量,尽量少申。如果你不想去这个项目的话,你拿了offer之后它就变成了你的选择之一。所以最开始的时候选校第一步是排除你最不想去的,第二步就是选一些你最喜欢的,一定要去的,那你可以多报两个项目。比如说刚开始我觉得哥大比较好,因为我很多朋友在那边,然后地理位置也很好,学校名气也还行,所以我在哥大报了三个项目。因为我有一些偏计算机的基础,所以我考虑了专排第一的CMU,但是我不想重做coding,所以也是选了MIS下面商业分析的领域,就是商业和coding结合的项目,这样就会稍微好一点。Z师兄本科:中山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录取:宾夕法尼亚大学,MSE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我个人想申请的学校和项目保证两者都是前30。因为坦白说,我自己并不确定自己是否仍然想留在这一行业,所以综合排名是我更加考虑的点。所以那些GIT,CMU之类特别工科的学校我就没有申请。而且这些学校应该会更加看重科研而非三围,综排高的学校应该会更看重三围,科研就相对不那么重视。L师姐本科:武汉大学,金融录取:伦敦政治经济学院,MSc in Real Estate Economics and Finance博科尼大学,Master of Science in Finance如何看待专排和综排,我觉得还是要结合以后的规划,如果回国打算的话,可能还是名声,平台,校友更好一点的学校会比较合适。如果打算在当地找工作的话,项目的时间安排、语言环境、学校的地理位置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因素。Y师姐本科: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会计录取:伦敦政治经济学院,MSc Accounting and Finance香港大学,金融硕士香港中文大学,金融硕士两者能兼备自然最好,实在无法兼备的情况下,我觉得如果将来计划回国就业的话,可能学校名气更为重要,在求职的时候会比较有帮助。当然在项目中能学到什么也很重要,学校名气是敲门砖,最后能在职业道路上走多远还是要靠能力。X师姐本科:暨南大学,会计录取:多伦多大学:Master of Management and Professional Accounting新加坡国立大学,MSc Business Analytics香港中文大学:Master of Accountancy(奖学金HK$50000)我个人觉得学校名气比较重要,毕竟回国就业可能会更多关注名校。我只申请了新加坡,香港和多伦多的学校。毕达根据我的背景确定了保底的学校,所以没有申请太多学校,浪费时间和精力。L师姐本科:澳门科技大学,金融录取: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Master’s of Science in Economics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Masters of Science with a Specialization in Policy Economics伍斯特理工学院,MS in Management这个要分想留美还是回国。留美的话我认为还是选择专业排名更高,能学到更多知识和技术的学校。如果想回国,那选择综合排名较高的学校,可以进一步提升你的留学背景。但这些都只是个附加值,最终就业还是需要依靠自己的实力。像经济学专业的项目通常都会有STEM,这个对毕业之后找工作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H师姐本科:北师珠,汉语言文学录取:香港中文大学,MA SociologyPersonally speaking,我的选择是学校第一,专业第二。申请时,我就明确自己只申香港前四。但这并不代表专业选择不重要,因为我本身是学汉语言文学的,而我日后读研明确不想读教育学或者文学,所以我便选择了文科内的理科专业——社会科学,然后在社会科学中我也明确不想读“人类学”之类的较为概念化的专业,所以我便明确了社会学、社会政策等,然后再选择排名靠前的专业,选择的关键在于,明确一个方向,所以面对这类选择时我想法就是“一香港前四、二社科”。最后,小编总结一下,一方面要看个人偏好,另一方面要看职业规划。如果你有强烈的个人偏好,那自然是选自己喜欢的。如果没有,那么要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去选择。另外,排名不是唯一的参考因素,要从多方面去考虑,利用一切途径(比如师兄师姐等)了解学校和项目的信息。最后还是那句话,选择适合自己的最重要。

四叶

用发展的眼光看语言学

大脑皮层神经中枢(背外侧面)。资料图片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已基本确立,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学科设置同社会发展联系不够紧密,学科体系不够健全,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比较薄弱……要加快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使这些学科研究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突破点。”总书记为我们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指明了方向。学科体系不仅事关学科定位、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等,而且关涉学科的建设能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其研究成果能否更切实地惠及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及人民生活等。就这个方面来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2011年3月8日公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将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作为二级学科归在文学门类的“中国语言文学”这个一级学科之下,需要重新考虑。从当前学科发展及其社会应用等方面来看,有必要将语言学设置为一级学科。第一,语言学已发展成为具有科学性质的学科群。20世纪进行学科设置时,将语言学置于文学之下作为二级学科,主要是因为当时我国现代意义上的语言学不够发达,语言学的教学与研究主要偏重于传统语文学。时移事异,当今国内的语言学研究机构和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及外语学院(系)的语言学研究课题与课程建设,已跟世界知名语言学研究机构和大学语言学系基本同步,现代意义上的科学的语言学在中华大地不仅落地生根,而且早已开花结果,并将继续茁壮成长。语言是人类认知和思维的工具,存在于人类的一切活动之中,语言学的产生和兴起最初植根于语言的本体研究。然而,有意义的、完整的语言活动,既是生理现象、认知现象,也是社会现象;它既关涉发音器官,也关涉大脑神经等,更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当前,语言学由语言的本体研究生发开来,产生了一系列交叉、新兴分支学科,比如社会语言学、法律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病理语言学以及国际语言教育、自然语言处理和人工智能等。即使是语言的本体研究,也因为研究取向和理论方法等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流派。现代语言学已经不是一个独立、封闭的单一学科,而是一个通过本体研究汇聚众多交叉、新兴分支学科的语言学学科群。即使如小学、语文学这样的传统学问,也因为传世文献的发现、出土文献的发掘、语料库的建立使用以及现代理论方法的引入,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变革,形成自己新的学科特色。在当前这种情况下,继续将语言学作为“中国语言文学”的二级学科,不能不说是忽视了我国语言学近半个世纪,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在学科设置上未能与时俱进。第二,语言学具有跨学科特点和广泛的社会应用性。将语言学限制在文学学科的框架之内,不利于语言学与其他重要科学和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不利于语言学融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之中,也不利于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对语言学研究成果的借鉴、吸收和利用。在现代语言学建立之后,特别是语言学出现一系列交叉、新兴学科的今天,需要重新审视和研判语言学的学科地位及设置问题。当今的语言学各分支学科的性质并非匀质的,大部分跟文学没有直接关系,有的分支学科的自然科学属性特别明显。比如,实验语音学、神经语言学、病理语言学等的主体研究,都需要在实验室利用现代精密科学仪器来进行,其研究成果有的可以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国务院2018年1月19日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鼓励开展跨学科研究,促进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并强调要对“脑与认知等开展探索”,“力争发起组织新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毫无疑问,以上这些研究课题和项目都离不开对人类语言的关注和探究,离不开语言学有关学科的参与和深度介入,离不开语言学跟其他学科的融合。比如,认知是人脑的一个基本功能,而认知又不能不利用语言,开展对人脑及其认知功能的探索,撇开语言学是不可想象的。而基于仿真主义理念的模拟人脑思维的人工智能系统,即所谓“类脑”,即使不能做到像人类那样自如地使用语言,也至少具备“有限语言使用能力”(最终目标是“无限语言使用能力”),而要让“类脑”获得这种语言能力同样少不了语言学的参与。第三,语言学独立的学科地位有利于学科的国际交流和对接。无论是国务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部署,还是教育部实施高校“双一流”建设,目标瞄准的都是国际高端前沿和世界一流水平。纵观世界知名大学,其语言学一般都具有独立的学科地位,学科设置中有跟其他学科平行的语言学系,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以及麻省理工学院等院校。承认语言学的独立学科地位,不是要将有关语言的东西全都包罗进去,让语言学系独家包揽。一些世界知名大学在语言学系之外,同样设置了语言系。比如哈佛大学在语言学系(department of linguistics)之外,还设了英语系(department of English)。可见,语言学系跟语言系可以并设,二者适度分工,互有侧重。语言学独立成系,也不是要语言跟文学分道扬镳。文学跟语言的固有关系依然存在,语言学系同样可以跟语言文学系并存。比如牛津大学在语言学系(faculty of linguistics)之外另有英语语言文学系(faculty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国外知名大学在这方面的一些理念和做法不无启迪作用和借鉴意义。我国高校一些学院(系)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一级学科的也并不少见,如物理学院(系)、历史学院(系)都包含不止一个一级学科。设立语言学为一级学科并不意味着会打乱现有的汉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等专业的教学科研体系。我们不需要有这样的担心。总之,语言学在我国设置为一级学科已势所必然。实际上,目前有些方面的学科体系已经确立了语言学的独立学科地位。比如国家社科基金有独立于文学的、单独评审立项的语言学门类,教育部颁布的“双一流”学科名录有独立的“语言学”和“现代语言学”学科。这说明有关部门已经认识到语言学的独立学科属性,而且在有关实践中予以落实。因此,当前需要进行的是宏观层面的、全局性和整体性的制度确立和安排,调整、修改《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从而给后续工作提供政策依据和制度保障。确立语言学的一级学科地位后,其学科内部的二级分类可适当精细,既要区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突出优势学科,也要照顾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各高校要拆分现在的文学院(中文系)、外语学院(系)等。稳妥的做法是有条件的学校另增设语言学系,条件不成熟的维持现状,但要对相关的政策、规定及课程设置作适当调整,以确保语言学的学科地位和权益等。设置语言学为一级学科,开设独立的语言学系,既是为了学科朝着更好、更科学的方向发展,也是为了使语言学在基础科学研究中发挥积极作用,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贡献(王灿龙: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审死官

广东|招生计划106人,同时设汉语言文学和人文大类(附联系方式)

今年南京大学在广东省计划招生106人,其中文史类18人,理工类88人(一般录取71人,提前批17人)。汉语言文学专业恢复单独招生,计划招收3名文科生。南京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首批“985工程”C9高校之一,国家“双一流”A类重点建设高校,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办好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中5所顶尖学府之一。南京大学以文理见长,新工科发展迅速。学校15个学科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21个学科获评为A类;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生产力状况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数中,南大位列全国高校第三位。2020国际化排名南京大学位列第3,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位列第5,泰晤士高等教育2020亚洲大学排名位列第6。今年南京大学在广东的招生将继续坚持“不退不调两兼顾”的做法。对于本科批次报考且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坚持进档“不退档”;不设专业级差,对于本科批次报考、专业志愿填满且不重复的考生,基本做到志愿“不调剂”;继续采取调档时认可高考加分,安排专业时依据实考分的录取规则,兼顾有政策加分考生利益和其他考生公平。与往年不同,今年南京大学成立了新生学院和本科生院。新生学院依托学科优势、荣誉师资、多元支撑、丰富资源,为2020级新生打造个性化适应性学习模式、内涵式层次化成长模式、融通式全面型育人模式、通达式全方位环境模式,这将进一步强化学生知识的宽厚基础,增强学生自我和对学科的认知,提高学生多元发展的选择能力。以“三元四维”人才培养新体系为建院基础的本科生院,将重点实施“科教融合、学科交叉、要素融合、贯通衔接”的七大支持计划,培养肩负时代使命、具备全球视野、推动科技创新、引领社会发展的未来各行各业拔尖领军人才。南京大学除了对大一新生进行大类培养外,新生在入校后可参加7个拔尖计划(大理科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天文)以及4个交叉创新实验班(计算机与金融工程实验班、地球系统科学与环境实验班、生物演化与环境国际班、传媒实验班)的二次选拔。拔尖计划中,有着平均90%左右,部分达到100%的国内外顶尖名校深造率。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毕业生程逸飞目前就读于南京大学数学系,大一入学他通过拔尖计划二次选拔进入了数学系拔尖班,目前已取得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丘成桐数学中心直博生资格,在他看来,南京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兼容并包的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了一片广阔的天地,使学生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未来的方向。近年来,众多广东优秀学子选择南京大学,在这里学习、成长、放飞梦想。2016-2019届广东籍本科毕业生中境内升学128人,去向包括本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C9名校;出国(境)深造112人,去向包括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康奈尔大学等世界名校;直接就业106人,就业人数分布前三位的地区是广东、江苏、浙江。去向包括华为、阿里巴巴、网易、腾讯等企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和各地市公务员部门等党政机关。选择南京大学,将发现无数可能,也将遇见更好的自己!南京大学2020年广东省招生计划高考成绩出分后,南京大学广东招生组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考生进行一对一的咨询服务。南京大学广东招生组联系方式1南京大学广东招生咨询QQ群:10268161572南京大学本科招生网:https://bkzs.nju.e.cn/3南京大学招生服务热线:400-18596804南京大学本科招生微信公众号“南大招生小蓝鲸”5南京大学广东招生组咨询驻地及各地负责人联系方式:南京大学线上、线下招生咨询会行程预告(持续更新中):线上咨询会线下咨询会2020年南京大学广东省优秀生源登记表盛夏时节,金榜题名,心向南兮,无所畏惧。南京大学广东招生组诚挚邀请您同谱奋斗之歌,共筑青春辉煌!美编 | 龙盼

而生阳也

中央政治局委员名单公布,其中15位“新人”是谁?

【编辑/张喜斌 统筹/纪欣】今日,大白新闻注意到,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选举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名单如下:丁薛祥、习近平、王晨、王沪宁、刘鹤、许其亮、孙春兰(女)、李希、李强、李克强、李鸿忠、杨洁篪、杨晓渡、汪洋、张又侠、陈希、陈全国、陈敏尔、赵乐际、胡春华、栗战书、郭声琨、黄坤明、韩正、蔡奇。大白新闻通过梳理发现:对比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名单,今年共有15位“新人”进入中央政治局。(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名单)据悉,这15人分别是丁薛祥、王晨、刘鹤、李希、李强、李鸿忠、杨洁篪、杨晓渡、张又侠、陈希、陈全国、陈敏尔、郭声琨、黄坤明、蔡奇。丁薛祥,男,汉族,1962年9月生,江苏南通人,1982年8月参加工作,198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理学硕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持常务工作的副主任兼国家主席办公室主任。1978-1982年: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机械工程系锻压工艺及设备专业学习1982-1984年:上海材料研究所九室科研人员1984-1988年:上海材料研究所办公室副主任、团委书记1988-1992年:上海材料研究所办公室主任、宣传部主任1992-1994年:上海材料研究所九室主任(其间:1993.09-1993.12 上海市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1994-1996年:上海材料研究所副所长(1989-1994年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获理学硕士学位)1996-1999年:上海材料研究所党委副书记、所长1999-2001年:上海市科委副主任(正局级)2001-2004年:上海市闸北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区长2004-2006年: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事局局长、党组书记,市编办主任,市委党校副校长、校委会副主任,市行政学院副院长2006-2007年: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市级机关工作党委书记2007-2012年:上海市委常委、秘书长2012-2013年:上海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2013-2015年: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兼国家主席办公室主任2015-2017年:中央办公厅主持常务工作的副主任(正部长级)兼国家主席办公室主任2017-2017年: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持常务工作的副主任兼国家主席办公室主任第十六届、十七届、十八届、十九届中央委员,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王晨,男,汉族,1950年12月生,北京市人,1969年1月参加工作,196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新闻业务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文学硕士学位,高级编辑。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党组成员、机关党组书记。1969-1970年:陕西省延安地区宜君县下乡知青1970-1973年:陕西省延安地区宜君县委宣传部、县委办公室干部1973-1974年:陕西省延安地委办公室干部1974-1979年:光明日报社国内部记者1979-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新闻业务专业硕士研究生1982-1984年:光明日报社政治经济部记者,群工部副主任1984-1984年:光明日报社群工部主任1984-1986年:光明日报社总编室主任1986-1995年: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其间:1991.09-1991.11 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1995-2000年:光明日报社总编辑2000-2001年:中央宣传部副部长2001-2001年:人民日报社总编辑2001-2002年:人民日报社总编辑,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2002-2003年:人民日报社社长、总编辑,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2003-2006年:人民日报社社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其间:2006.03-2006.05 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2006-2008年:人民日报社社长2008-2013年: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2013-2017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党组成员、机关党组书记2017-2017年:中央政治局委员,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党组成员、机关党组书记刘鹤,男,汉族,1952年1月生,河北昌黎人,1969年4月参加工作,197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工业经济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研究员,教授。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1969-1970年:吉林省洮南县瓦房公社插队知青1970-1973年:解放军三十八军一一二师高炮团五七营二连战士、副班长1973-1979:北京无线电厂工人,团委干事、书记1979-1983年:中国人民大学二分校工业经济系工业经济管理专业学习1983-1983年: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教师1983-1986年: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工业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1986-1987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干部1987-1988年:国家计委工业综合局干部1988-1991年:国家计委产业政策司产业结构处副处长、处长1991-1993年:国家计委长期规划和产业政策司产业结构处处长(其间:1992.01-1993.01 美国西东大学工商学院访问学者)1993-1994年:国家计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1994-1998年:国家计委长期规划和产业政策司副司长(其间:1994.07-1995.06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国际金融和贸易专业学习,获公共管理硕士学位)1998-2001年:国家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正局级),中经网公司董事长2001-2003年: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党组成员,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2003-2011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2011-2013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副主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2013-2014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2014-2017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2017-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第十八届、十九届中央委员,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李希,男,汉族,1956年10月生,甘肃两当人,1975年7月参加工作,1982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西北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辽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1975-1976年:甘肃省两当县云屏公社知青1976-1978年:甘肃省两当县文教局、县委办公室干事1978-1982年 :西北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1982-1985年:甘肃省委宣传部秘书处干事1985-1986年:甘肃省委办公厅副处级秘书1986-1987年:甘肃省委组织部组织处副处级组织员1987-1990年:甘肃省委组织部干部调配处副处长1990-1995年: 甘肃省委组织部正处级组织员、省委知识分子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省委组织部党政干部处处长1995-1996年: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委书记1996-1999年:甘肃省兰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1999-2001年:甘肃省兰州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2001-2002年:甘肃省张掖地委书记2002-2004年:甘肃省张掖市委书记(其间:2004.03-2004.07中央党校地厅级干部进修班学习)2004-2004年:甘肃省委秘书长2004-2006年:陕西省委常委、秘书长2006-2011年:陕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其间:2007-2009年兼任延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2008-2011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专业学习,获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11-2013年:上海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2013-2014年:上海市委副书记,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理事会副理事长、第一副院长2014-2015年:辽宁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省长2015-2017年:辽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2017- 中央政治局委员,辽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第十七届、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九届中央委员,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李强,男,汉族,1959年7月生,浙江瑞安人,1976年7月参加工作,198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1976-1977年:浙江省瑞安县马屿区机电排灌站职工(其间:1977.04-1977.10借调瑞安县路线教育工作队驻江溪公社分队工作)1977-1978年:浙江省瑞安县工具三厂职工1978-1982年:浙江农业大学宁波分校农机系农机化专业学习1982-1983年:浙江省瑞安县莘塍区团委负责人1983-1984年:共青团浙江省瑞安县委干部1984-1984年:共青团浙江省瑞安县委书记1984-1985年:浙江省民政厅农村救济处干部1985-1988年:浙江省民政厅农村救济处副处长(其间:1985-1987年中国社会学函授大学社会学专业学习;1985.12-1986.07借调民政部救灾司工作)1988-1990年:浙江省民政厅农村救济处处长1990-1991年:浙江省民政厅救灾救济处处长1991-1992年:浙江省民政厅党组成员、人事处处长1992-1996年:浙江省民政厅副厅长、党组成员1996-1998年:浙江省金华市委常委、永康市委书记(1995-1997年浙江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管理工程专业学习)1998-1998年:浙江省金华市委常委,永康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1998-2000年: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党组成员2000-2002年: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党委书记(其间:2001-2002年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2002-2003年:浙江省温州市委书记2003-2004年:浙江省温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2001-2004年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班世界经济专业学习)2004-2005年:浙江省委秘书长2005-2011年:浙江省委常委、秘书长(2003-2005年香港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学习,获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11-2012年:浙江省委副书记、秘书长、政法委书记2012-2012年:浙江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2012-2013年:浙江省委副书记、代省长2013-2016年: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2016-2017年:江苏省委书记2017-2017年: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2017- 中央政治局委员,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第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八届七中全会递补为中央委员,十九届中央委员,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李鸿忠,男,汉族,1956年8月生,山东昌乐人,1975年8月参加工作,197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吉林大学历史系历史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经济师。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1975-1978年: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姚千公社前陡大队插队知青、民兵连长、治保主任、团总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1978-1982年:吉林大学历史系历史学专业学习1982-1984年:辽宁省沈阳市政府办公厅秘书处干部1984-1985年:辽宁省沈阳市政府办公厅公文处理组副组长1985-1985年:辽宁省委办公厅秘书1985-1987年:电子工业部办公厅秘书(1986.07副处级)1987-1988年:电子工业部党组办公室副主任(正处级)1988-1995年:广东省惠州市副市长(挂职)(其间:1990-1991年兼惠州大亚湾工业区管委会党组书记;1991.10副局级;1993-1995年兼惠州仲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党组书记)1995-2000年:广东省惠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长(其间:1996-1997年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2000-2001年:广东省惠州市委书记2001-2002年:广东省副省长2002-2003年:广东省委常委、副省长2003-2004年: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副书记、代市长2004-2005年: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2005-2007年: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2007-2008年:湖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2008-2010年: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2010-2011年:湖北省委书记2011-2016年: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2016-2017年:天津市委书记2017- :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八届、十九届中央委员,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杨洁篪,男,汉族,1950年5月生,上海市人,1968年9月参加工作,197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南京大学历史学系世界史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国务院党组成员,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央维护海洋权益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1968-1972年:上海市浦江电表厂工人1972-1973年:外交部出国学习集训班学习1973-1975年:英国伊林学院、巴斯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关系专业学习1975-1983年:外交部翻译室科员1983-1987年:驻美国使馆二秘、一秘、参赞1987-1990年:外交部翻译室参赞兼处长1990-1993年:外交部美大司参赞兼处长、副司长1993-1995年:驻美国使馆公使1995-1998年:外交部部长助理、党委委员(其间:1995.08-1996.03兼美大司司长;1996.09-1996.11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1998-2000年:外交部副部长、党委委员2000-2004年:驻美国大使2004-2005年:外交部副部长、党委委员2005-2007年:外交部副部长、党委副书记(2001-2006年南京大学历史学系世界史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07-2013年:外交部部长、党委副书记2013-2017年:国务委员、国务院党组成员,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央国家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至2014.02),中央维护海洋权益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2017- :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国务院党组成员,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央维护海洋权益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第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七届、十八届、十九届中央委员,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杨晓渡,男,汉族,1953年10月生,上海市人,1970年5月参加工作,1973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监察部部长、国家预防腐败局局长。1970-1973年 :安徽省太和县宋集公社高庙大队知青1973-1976年 :上海中医学院药学系药学专业学习1976-1984年 :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医药公司股长、副经理、党支部书记1984-1986年: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医院党委书记1986-1992年: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行署副专员(其间:1988-1989年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1992-1995年: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委副书记、行署副专员1995-1998年:西藏自治区财政厅厅长、党组副书记1998-2001年:西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财政厅党组书记2001-2006年:上海市副市长(1998-2001年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在职研究生班法学理论专业学习)2006-2012年:上海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2012-2014年:上海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其间:2013.11-2014.01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2014-2016年: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2016-2017年: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监察部部长、国家预防腐败局局长(2017.01)2017-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监察部部长、国家预防腐败局局长第十九届中央委员,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八届中央纪委委员,2014年1月增选为中央纪委常委、副书记,十九届中央纪委委员、常委、副书记。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张又侠,男,汉族,1950年7月生,陕西渭南人,1968年12月入伍,196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军事学院基本系毕业,大专学历。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上将军衔。1968-1971年:陆军第十四军四十师一一九团六连战士1971-1977年:陆军第十四军四十师一一九团司令部作训股参谋1977-1979年:陆军第十四军四十师一一九团三营八连连长1979-1979年:陆军第十四军四十师一一八团司令部作训股股长1979-1981年:陆军第十四军四十师一一八团参谋长1981-1983年:陆军第十四军四十师一一八团副团长1983-1984年:陆军第十四军四十师一一九团团长1984-1987年:陆军第十四军四十师副师长(其间:1984.09-1986.07军事学院基本系学习)1987-1990年:陆军第十四集团军四十师副师长1990-1994年:陆军第十四集团军四十师师长1994-2000年:陆军第十三集团军副军长(其间:1996.03-1997.01国防大学合同战役指挥班学习)2000-2005年:陆军第十三集团军军长2005-2007年:北京军区副司令员2007-2012年:沈阳军区司令员2012-2013年: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解放军总装备部部长2013-2015年: 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解放军总装备部部长2015-2017年: 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部长2017-2017年: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2017-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第十七届、十八届、十九届中央委员,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十八届一中全会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十九届一中全会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陈希,男,汉族,1953年9月生,福建莆田人,1970年12月参加工作,197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清华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系催化动力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学位,研究员。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主持常务工作的副部长。1970-1975年:福州大学机械厂工人1975-1979年:清华大学化工系基本有机合成专业学习1979-1979年:福州大学化工系教师1979-1982年:清华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系催化动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82-1984年:清华大学校团委军体部部长、副书记1984-1987年:清华大学团委书记、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校党委常委1987-1990年: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学生工作部部长,校团委书记1990-1990年:清华大学教师,北京语言学院英语短期培训班学习1990-199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1992-1993年:清华大学化工系教师、系党委副书记1993-2000年: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体委主任(其间:1997-1998年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1999.07被评为研究员)2000-2002年:清华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2002-2008年:清华大学党委书记(副部长级)2008-2010年: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2010-2011年:辽宁省委副书记2011-2013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主持常务工作的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2013-2017年:中央组织部主持常务工作的副部长(正部长级)2017-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主持常务工作的副部长第十八届、十九届中央委员,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央纪委委员。陈全国,男,汉族,1955年11年生,河南平舆人,1973年12月参加工作,197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政委。1973-1977年:陆军一军三师炮团服役1977-1978年:河南省驻马店汽车配件厂工人1978-1981年:郑州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学习1981-1983年:河南省平舆县辛店公社工作1983-1985年:河南省驻马店地委办公室秘书(副县级)1985-1988年:河南省驻马店地委副秘书长、地委政策研究室主任1988-1992年:河南省遂平县委书记1992-1994年:河南省驻马店地委委员、遂平县委书记1994-1996年:河南省平顶山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1996-1998年:河南省漯河市委副书记、市长(1995-1997年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经济学专业学习,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8-2000年:河南省副省长2000-2001年:河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副省长2001-2003年:河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2003-2004年:河南省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2004-2009年:河南省委副书记(1999-2004年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09-2010年:河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2010-2011年:河北省委副书记、省长2011-2016年: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2016-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政委2017- :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政委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八届、十九届中央委员,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陈敏尔,男,汉族,1960年9月生,浙江诸暨人,1981年8月参加工作,1982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1978-1981年:绍兴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学习1981-1982年:绍兴师范专科学校宣传部干事1982-1983年:浙江省委党校理论师资班学习1983-1984年:浙江省绍兴市委党校理论教员1984-1987年:浙江省绍兴市委宣传部干事、副科长1987-1989年:浙江省绍兴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1989-1990年:浙江省绍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1990-1991年:浙江省绍兴县委副书记1991-1994年:浙江省绍兴县委副书记、县长1994-1996年:浙江省绍兴县委书记(其间:1995-1996年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1996-1997年:浙江省绍兴市委常委、绍兴县委书记1997-1999年:浙江省宁波市委常委、副市长(1995-1998年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班法学专业学习)1999-1999年:浙江省宁波市委副书记1999-2001年: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社长、党委书记2001-2002年:浙江省委宣传部部长2002-2007年: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2007-2012年:浙江省委常委、副省长2012-2012年:贵州省委副书记2012-2013年:贵州省委副书记、代省长2013-2015年: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2015-2016年:贵州省委书记2016-2017年: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2017-2017年:重庆市委书记2017- :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郭声琨,男,汉族,1954年10月生,江西兴国人,1973年8月参加工作,197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国务院党组成员兼公安部部长、党委书记,中央政法委员会副书记,武装警察部队第一政委、党委第一书记,总警监。1973-1977年:江西省兴国县五里亭公社知青1977-1979年:江西冶金学院矿业系选矿专业学习1979-1985年:冶金部画眉坳钨矿机选车间技术员、工段长、党支部书记,生产副主任、行政副主任、主任1985-1990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画眉坳钨矿矿长1990-1992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画眉坳钨矿矿长兼贵溪银矿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党委书记1992-1993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贵溪银矿矿长、党委书记1993-1997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南昌公司经理、党组书记(其间:1994-1996年中南工业大学管理工程系管理工程专业学习,获管理学硕士学位;1995-1996年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1997-1998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1998-1999年: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党组成员1999-2000年: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副局长、党组成员2000-2001年: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中国铝业公司筹备组组长2001-2004年:中国铝业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兼中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其间:2002.03-2002.05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2004-200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区政府副主席、党组副书记(2003-2007年北京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习,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07-200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2008-201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2012-2013年:公安部部长、党委书记2013-2017年:国务委员、国务院党组成员兼公安部部长、党委书记,中央政法委员会副书记,武装警察部队第一政委、党委第一书记2017-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国务院党组成员兼公安部部长、党委书记,中央政法委员会副书记,武装警察部队第一政委、党委第一书记。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八届、十九届中央委员,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黄坤明,男,汉族,1956年11月生,福建上杭人,1974年12月参加工作,197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主持常务工作的副部长,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1974-1977年:陆军三二八六六部队八十四分队战士、副班长1977-1978年:福建省上杭县通贤公社通贤大队文书、党支部委员1978-1982年:福建师范大学政教系学习1982-1985年:福建省龙岩地委组织部干部1985-1988年:福建省龙岩地委组织部青干科副科长(其间:1985-1988年中央党校培训部研究生班学习)1988-1990年:福建省龙岩地区行署办公室副主任1990-1991年:福建省龙岩地区行署办公室主任1991-1992年:福建省龙岩地区行署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1992-1993年:福建省龙岩地区行署专员助理、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1993-1995年:福建省龙岩地区行署专员助理、永定县委书记1995-1997年:福建省龙岩地委委员、永定县委书记1997-1998年:福建省龙岩市委常委、永定县委书记1998-1999年:福建省龙岩市委副书记、市长1999-2000年:浙江省湖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2000-2003年:浙江省湖州市委副书记、市长2003-2007年:浙江省嘉兴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2007-2010年: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2005-2008年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专业学习,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10-2012年: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2012-2013年: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2013-2014年:中央宣传部副部长2014-2017年:中央宣传部主持常务工作的副部长(正部长级),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2017-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主持常务工作的副部长,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第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九届中央委员,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男,汉族,1955年12月生,福建尤溪人,1973年3月参加工作,197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福建师范大学经济法律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主席、党组书记。1973-1975年:福建省永安县西洋公社插队知青1975-1978年:福建师范大学政教系政教专业学习1978-1983年:福建师范大学党委办公室干部1983-1987年:福建省委办公厅综合处干部、副处长1987-1991年:福建省委办公厅正处级秘书1991-1992年:福建省委政改办副主任1992-1993年:福建省委党建办副主任、省委办公厅厅务会议成员1993-1996年:福建省委办公厅副主任、厅务会议成员(其间:1994-1996年挂职任福建省三明市委副书记;1996.03-1996.07中央党校地厅级干部培训班学习)1996-1997年:福建省三明市委副书记(1994-1997年福建师范大学经济法律学院硕士研究生班学习)1997-1999年:福建省三明市委副书记、副市长、市长1999-2002年:浙江省衢州市委副书记、市长(1998-2001年福建师范大学经济法律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班学习,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02-2004年:浙江省衢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2004-2007年:浙江省台州市委书记2007-2010年:浙江省杭州市委副书记、市长2010-2013年: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2013-2014年:浙江省委常委、副省长2014-2015年: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2015-2016年: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持常务工作的副主任(正部长级)2016-2017年:北京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长,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执行主席、党组副书记2017-2017年: 北京市委书记,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主席、党组书记2017- 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主席、党组书记第十九届中央委员,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资料来源:北京青年报、新华社、人民网、央视网、十九大新闻中心等】

彼不得梦

人大北师大新增人工智能专业,两校今年在京招生规模不变

昨天,在北京城市广播《教育面对面》栏目“2020北京高招本科院校直播咨询”中,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两校招办负责人均表示,学校新增的人工智能专业预计今年开始本科招生,两校在京招生规模大致与去年保持一致。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副主任熊俐嘉介绍,今年,人民大学整体招生批次和去年基本一致,本科提前批、普通批以及其他特殊类型招生之外,会增加“强基计划”批次。今年,人民大学在京招生规模与去年基本保持一致。该校新增的人工智能专业今年会面向全国招生,这个专业建设在高瓴人工智能研究院之下。高瓴人工智能研究院于去年年初组建,已经和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世界顶尖名校深化合作关系,将探索中外高校联合支持的专业建设模式,并与高瓴资本、京东、滴滴等多家企业进行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在专业培养方面会加强学生实践教学,并致力于将人工智能领域先进技术技能转化为教学内容。今年,北京启动新高考改革,不分文理之后,如何填报志愿?熊俐嘉建议,考生和家长可参考近三年学校文、理科分数线大致排名情况,因为今年是“院校+专业组”的志愿填报模式,与专业相关度高,可能还要参考往年不同专业的录取分数相关情况。另外,高考出分之后,人民大学会为北京考生提供一对一招生咨询,经验丰富的专家会指导学生科学填报志愿。北京师范大学招办副主任刘日升透露,今年,北师大在京招生计划和招生专业预计与2019年差别不大。该校今年新增人工智能专业,准备投放招生计划。北师大从2018年开始取消专业级差,今年仍不设专业级差,会尽量满足考生的专业志愿,该校已连续几年在京无专业调剂情况。待通过上级主管部门审批之后,北师大会在官网公布“强基计划”招生详情。北师大珠海校区以独立招生代码招生,该校区于2019年开始在京投放招生计划;招生专业主要是以基础学科为主,包括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历史学、英语等,今年还会投放与经济学相关的专业计划。来源:北京晚报记者:任敏流程编辑:吴越

目之与形

未来10年,美国留学就业前景最好的30个专业

去外国留学,最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选择好专业,如果选择了正确的、适合自己的专业,那可谓是走向人生巅峰。可如果选择了不合适的专业,那可真的是后悔都来不及了……下面由小编给各位家长带来未来10年,美国留学就业前景最好的30个专业。近期,美国劳工统计局给出了一份新增就业需求排名最靠前的30个职业的数据。就业需求量大的职业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到2020年,美国工作将会新增2050万个就业岗位,比2010年时增长14.3%。这些新增排名靠前的30个职业呈现如下特点:1、医药领域专业人才和相关人才需求量增加比重最大其中对应的包括:兽医(2020年预计增长35.9%)心理健康辅导员(预计增长36.3%)医学家(流行病学除外)(预计增长36.4%)健康教育(预计增长36.5%)听力矫正专家(预计增长36.8%)牙齿卫生员(预计增长37.7%)理疗师(预计增长39%)医疗秘书(预计增长41.3%)理疗医师助手(预计增长43.1%)职业治疗助理(预计增长43.3%)超声检查人员(预计增长43.5%)兽医技术人员和助理(预计增长52%)生物医学工程师(预计增长61.7%)家庭保健助手(预计增长69.4%)个人护理助手(预计增长70.5%)2、专业技术类人才需求增多打桩机操作人员(预计增长42.4%)石匠(预计增长36.5%)自行车修理人员(预计增长37.6%)玻璃安装工(预计增长42.4%)管道工(预计增长45.4%)钢筋工人(预计增长48.6%)木匠(预计增长55.7%)3、目前最热的计算机类、商科类增加不大近几年出国留学选择得最多的计算机、商科、会计等专业,在未来四年内就业需求量增长速度明显已经放慢,但是前景依然不错。然而,对于那些执着于这些看似就业形势一片大好的专业的人来说,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竞争压力都会非常大。不过,商科或者计算机类工作薪资还是很高的。商科是个利润丰厚的研究领域,同时在任何领域都不可或缺,有着较高的工资待遇。虽然毕业时的起薪拉不开差距,但随着时间推移,发展的潜力是无穷的。MIT、UCB和乔治城大学的学生在毕业时起薪最高。同样,学习计算机科学意味着你将选择现代经济中薪水最高、增长最快的工作类型之一。许多收入很高的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都来自于著名的工科学校,如麻省理工学院、卡内基梅隆大学和理海大学。4、最具潜力的新兴专业崛起口笔译行业,2010年雇佣人数有58400人,到2020年预计增长42.2%,10年工资中位数为43300刀,未来就业前景将持续保持强劲,尤其需要更多小语种的翻译人员,如葡萄牙语、法语、意大利语、德语和西班牙语。而对于那些志在学成后回国发展的美国留学生们,请大家注意,美国劳工统计局的这组数据和国内关于就业前景的调查对比,有很多相通之处:比如医药专业、同声传译、外语、汽车维修等都是前景较好、需求量交大的职业/专业。而就收入情况而言,福布斯统计显示,2015年度美国收入最高的本科专业排名第一的是石油工程,早期收入就达到了102300刀,而中期更是增长到了176300刀!余下九个专业分别是:精算师、核能工程、化学工程、电子通讯工程、电子和计算机工程(CSE)、计算机科学(CS)、计算机工程(CE)。根据我国16年的最新统计,毕业后三年收入最高的十大专业分别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艺术设计、土木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英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财务管理、汉语言文学。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当前收入最高的职业主要都集中在了科技和互联网领域,而我国在这两个领域的发展势头也正保持增长。除此之外,经济、对外交流、艺术等专业的热度也很旺。附:需求量增长迅速的专业及名校推荐精算:精算学是一门运用概率论等数学理论和多种金融工具,研究如何处理保险业及其他金融业中各种风险问题的定量方法和技术的学科,是现代保险业、金融投资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理论基础。推荐院校:Columbia University哥伦比亚大学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其精算硕士的核心课程涵盖了概率论、统计学、精算模型和随机过程,选修课范围多达40+,可以自由选择像人寿保险、健康保险、经济学、金融学等课程。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的精算项目颁发的是数学学位,精算是该项目下的一个分支。可以根据自己的背景灵活地选课。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精算项目是全美最大的几个精算项目之一,开设有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UIUC的精算还是MASC的发起人之一,这是一个帮助精算学生提供人脉和招聘机会的组织。化学工程:化学工程(Chemcial Engineering),简称化工 (ChE),是研究以化学工业为代表的,以及其他过程工业(如石油炼制工业、冶金工业、食品工业、印染工业等)生产过程中有关化学过程与物理过程的一般原 理和规律,并应用这些规律来解决过程及装置的开发、设计、操作及优化问题的工程技术学科。专业分支Analytical chemistry——分析化学Inorganic chemistry——无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有机化学Physical chemistry ——物理化学Biochemistry——生物化学Theoretical chemistry——理论化学Pharmaceutical chemistry——药物化学Environmental Chemistry——环境化学Materials Chemistry——材料化学当代化学大致分为四大类,又有许多延伸的与化学交叉的领域。四大类主要为: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计算机科学:计算机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科学研究等方面。计算机科学专业学习计算机系统和软件的原理与设计,研究计算机的应用,以培养软件专业人员为主。计算机科学主要的研究方向包含:artificial intelligence、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distributed interactive system;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frictionless;distributed and real-time systems;networks;performance analysis;internet and gri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computer entertainment等。计算机科学(CS)也是当今的高薪专业。推荐院校1、卡耐基梅隆大学(CMU)的计算机科学系是美国最早建立的计算机科学系,目前已经升级为计算机科学学院。CMU的CS不单单是个系,而是一个学院,其规模之大,可能只有Stanford、UIUC可比。CMU的计算机科学学院,最新的设置为下设8个系,分别为:(1)计算机科学系(Computer Science Department)(2)人机交互研究所(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Institute)(3)娱乐技术中心(Entertainment Technology Center,由计算机科学学院和艺术学院共同组建)(4)计算生物学部门(Computational Biology,由计算机学院和梅隆科学院合办)(5)软件研究所(Institute for Software Research,Master of Software Engineering就开设在其中,还有Information Technology等等)(6)语言技术研究所(Language Technologies Institute, LTI)(7)机器人研究所(The Robotics Institute)(8)机器学习部门(Machine Leaning)2、麻省理工(MIT)作为与CMU齐名的美国计算机名校,其计算机科学专业没有整合成为独立的计算机学院,而是分别设在以下7个最主要的研究群和实验室之中,包括:设计和优化的计算机处理研究中心、计算机结构研究中心、经济学和管理学计算机研究中心、计算机结构研心实验室、计算机图形研究实验室、计算机资源实验室和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3、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系成立于1965年,在计算机理论、硬件、软件、数据库和人工智能等各个领域都居于美国乃至世界领先地位。离开了Stanford大学的支撑,美国计算机业界的天堂硅谷也未必会成为今日的硅谷。在全球知名的IT公司中,由四位Stanford校友所创立的SUN公司名称实际上就是“Stanford University Network”的首字母缩写。4、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计算机科学系隶属于工程学院,但由于其拥有独立的系主任和教学安排,因此在整个学校内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斯坦福一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也能分享硅谷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好处。目前,伯克利分校的计算机科学专业课程设置采用了混合多元的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5、UIUC, Cornell, U. of Washington,Princeton,U. of Texas-Austin 和 U. of Wisconsin-Madison等等学校的CS专业也都很优秀。计算机工程(Computer Engineering):也称为电子和计算机工程或计算机系统工程,是一门工程相关学科,结合了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相关的内容。计算机工程师比电气工程师有更多的培训领域,包括软件设计和硬件、软件一体化等。

歪歪斜斜

一睹为快!12所985高校2020本科招生政策,多校增大数据技术专业

近段时间以来,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南大学、厦门大学等12所985高校招办陆续进行了2020年本科招生宣讲,本文为大家梳理他们最新的招生政策,以及2020年各大高校的招录规则。在今年各大高校公布的招生信息中,有不少学校新增新专业,如中国人民大学新增人工智能专业;南开大学新增智能医学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4个专业;中国海洋大学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此外,还有部分高校新增学院,如厦门大学新增创意与创新学院。一、南开大学招生要点:2020年新增4个专业:智能医学工程(二次选拔招生)、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金融学大类下新增投资学、精算学专业。录取原则:总分优先,专业无级差;服从调剂,体检合格,提档不退档招生计划:4100人左右招生选拔方式(1)适度大类招生,实行弹性录取控制(2)入校后面对新生零门槛二次选拔(3)转专业零门槛(4)可双辅修学位南开毕业生主要去向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2019年42人进入世界500强企业,671人进入国内500强企业,1352人进入国家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及战略新兴行业。国内深造比例近40%。南开大学9大基地班,推免比例30%-50%。出境深造率近20%,其中46%进入世界排名前50大学。二、厦门大学招生要点:招生100%调档,不退档;全面放开转专业;2020年新增招生专业和招生类别。(1)招生大类设置2020年厦门大学本科共26个学院招生,设置43个招生专业(大类)。(2)2020年招生变化:新增院系招生。2020年新增创意与创新学院招生,每年招生计划300人。开设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三个本科专业。外文学院2020年实行外国语言文学大类招生,入学后在英语、日语、法语、俄语、德语、西班牙语专业分流。增设“外国语言文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学”招生类。经济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单列招生。社会与人类学院2019年成立,2020年继续招生。人工智能专业2019年新增招生,2020年继续招生。招生录取规则不设专业级差,承认全国性政策加分。调档比例原则上按照招生计划的100%调档,不退档。三、天津大学招生要点:转出无门槛,转入有要求;文科仅通过人文科学试验班招生。2020高考招生政策招生计划预计5月份公布。转专业要求:学校明确提出“转出无门槛,转入有要求”的转专业原则,全面拓宽转专业条件。即所有学生都可以在学校规定时段提出专业调整申请,不做任何限制。天大以“人文科学试验班”进行大类招生,且文科只设“人文科学试验班”一个大类。人文科学试验班包含:建筑学、城乡规划、金融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英语、教育学、法学。招生问答:1.数学学院的专业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2.天津大学“智能医学工程”专业是我国首个智能方向的医学类本科专业。3.目标天文学的考生可以选择工科试验班(精仪与光电类)或者是理科试验班(理化类)。四、华南理工大学招生要点:可申请转一次专业,开放本研贯通计划招生。(1)招生计划2019年全国招生6700人,比2018年增加400人,招生计划每年变化不大;预计2020年各省份招生规模、招生专业、人数、分数比较稳定。(2)特色培养方式①转专业:普通类本科生(艺术类、高水平运动队、运动训练外语保送生等特殊类除外)在校期间(一学年后)均有多次转专业机会,能申请转一次专业;②辅修:目前在校生约有15%学生在辅修专业、辅修学位;③实验班:创新班、卓越班、2+2联合班动态培养;④入校二次选拔(入校后一周左右):计算机全英联合班、材料类全英创新班(本硕、本博连读)、软件工程(卓越班)、土木工程(卓越全英班)、传播学(2+2联合班)、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分子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3)新校区:广州国际校区招生办学特色:聚焦新工科、本研贯通制招生专业:机器人工程、智能制作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分子科学与工程;招生计划:200(高考招生)+200(二次选拔)收费标准:学费:6850元/生学年;住宿费:1000元/生学年。五、中国海洋大学招生要点:全校范围内自主选课,2020年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招生。(1)招生规模:2019年3850人,2020年将有小幅度扩大(2)新增专业招生: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空间安全等(4)志愿填报:考生位次定位在14000-15000名左右,新高考省市12000位次以内录取的希望非常大;(5)转专业:全校范围内自主选课,学生以学生选修课程确定毕业专业2020年强基计划(1)简章公布时间:5月份公布(2)招生专业:申报了生物科学、药学等专业,待教育部审核通过后发布简章(3)培养模式:小班化、导师制2020年综合评价招生(1)招生范围:山东(2)招生计划:60人左右(3)招生专业:数学类、物理类、外语类三大类专业,可参考2019年简章。六、中国农业大学招生要点:无门槛可多次转专业,录取不设专业级差,分数优先。(1)招生专业:63个(2)录取规则①对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以投档成绩作为主要依据,没有专业级差,采取分数优先,认可省招办认可的全国性加分,但最大加分不得超过20分。②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考生服从专业调剂一般不予退档。③根据教育部对于体检的相关规定,部分专业不能录取色弱、色盲等色觉异常的考生,各招生专业体检限制在招生章程中会详细罗列。(3)本科生就业深造2019届本科生就业率93.51%,处于高校前列,平均每人有三个及以上录用通知;深造率56.81%,其中,保研率25.51%;出国率15.21%。七、中国人民大学新增专业:人工智能专业,面向全国招生。这个专业建设在高瓴人工智能研究院之下。高瓴人工智能研究院于去年年初组建,已经和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世界顶尖名校正在深化合作关系,将探索中外高校联合支持的专业建设模式,并与高瓴资本集团、京东、滴滴、爱奇艺等20多家企业进行合作,建立了实训基地,在专业培养方面加强学生实践教学,把人工智能东西先进技术技能转化为教学内容。提档比例上,与往年一样,中国人民大学坚持平行志愿最高不超过105%,顺序志愿不超过120%,如果档案和体检没有问题,平行志愿提档后一般不退档。八、北京师范大学北师大在京招生计划和招生专业预计与2019年差别不会太大,基本上会维持相近情况。该校今年也新增人工智能专业 ,准备开始投放招生计划。北师大从2018年开始取消专业级差, 今年仍不设专业级差,会尽量满足考生的专业志愿,该校已连续几年在京无专业调剂情况。九、 南京大学1、招生政策以2019年政策为参考,招生政策大致延续至2020年。招生亮点: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类专业在提前批招生,入学2+2实验班进行选拔、第二学年结束后可调整,可获取第二学位证书。相关问答1.内蒙古招生情况。内蒙古文科前54名有望进入南京大学。另外2020年预计通过强基计划增加部分省市招生计划。2.有面向江苏的综合评价招生,但招生政策较去年有调整,预计4月份将公布综合评价简章。十、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工大在2020年继续采用专业集群的方式开展本科招生,哈工大将所有的专业归为八大专业集群。哈尔滨工业大学还设有“英才学院”,每年面向全国招收不超过200名学生,本硕(博)贯通培养。学生在入选英才学院后,将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智能建造、基础数理四大平台培养。2020年招生措施最大的亮点,还是坚持尊重学生意愿,对于统招录取的考生,只要考生填满专业志愿,保证不调剂。同时学校还会积极地为考生入学后转专业,申请新型辅修专业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十一、中南大学招生规模:2019年招全日制在校生共5.8万余名,其中本科生3.4万余人,境外学生1600余人。招生专业:2020年设置16个招生类别 :免疫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化学、临床医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工程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社会科学总论、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数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地球科学、农业科学。其中,材料科学、工程学、临床医学在ESI排名全球前1%。政策加分:提档时承认全国性高考政策加分,但分值累计不超过20分,且打来专业录取时不考虑加分。录取要求:往届生与应届生一视同仁,无男女比例限制,不限制应试外语语种,但考生进校后均以英语为公共外语教学内容安排教学。十二、厦门大学新增院系招生:2020年新增创意与创新学院招生,每年招生计划300人。开设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三个本科专业。录取规则:不设专业级差,承认全国性政策加分。调档比例原则上按照招生计划的100%调档,不退档。其他高校的招生政策我们也会在第一时间公布,欢迎关注我们,也欢迎把本文转发给你身边的高三考生和家长,信息共享。

钢琴手

除浙大之外,杭州还有哪些大学值得一读,最后一所分再高也进不去

说到浙江高校,吐口而出一个浙江大学过后,思量半天可能再也想不到还有什么名校,确实浙江省作为一个教育强省,除了浙江大学一所985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的211高校了,也由于浙大长居全国高校排名的三四位,名气太大,而往往忽视也不会在意其他的学校,单看浙江高校除浙大外,像宁波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也都是省属重点大学,但在生源上可能杭州地区的一些其他高校更优。作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之一,不仅是旅游的好去处也是求学的好地方,地理位置上却是占了极大地优势,加上最近几年杭州各大民营企业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的人才来杭,杭州也一直是高考考生填报学校的热门城市之一。名校只有一座,而且还是全国名列前茅的名校,招生报考自然十分有限,那除浙大外,杭州还有哪些院校比较值得去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简称"杭电",是浙江省唯一的一所与国防科工委共建的高校,也是国防科工委共建高校中第一所信息技术类高校,是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的5所高校之一,具有硕士推免权并设有全球雅思考点,虽然是一所"四非"大学,也没有A类学科,但学校在电子信息、计算机、会计等专业方面的专业能力还是非常强的,尤其是计算机领域的ACM竞赛,全国闻名;学校注重培养实用型人才,很受各大企业的青睐,像阿里每年都会去杭电参加校招,对想去阿里工作的人而言也是非常好的一次机会。浙江工业大学:简称"浙工大",是教育部和浙江省政府共建的首批省属重点大学,虽不是985、211,但其综合实力也是稳居高校百强行列,超过很多211大学,学校对口支持浙江树人大学的建设发展;学校有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制药工程、生物工程、应用化学、汉语言文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国际经济与贸易;尤其是制药工程、生物工程、化学、机械自动化等都还是非常厉害的,省内很多考不上重点大学的学生大都会选择浙工大。中国美术学院:是中国第一所综合性的国立高等艺术学府,也是最早实施设计学的高等学府,是中国最早的艺术革命团体发祥地,中国唯一一个美术学国家重点学科所在地,首批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美术学、设计学获得A+评级,排名全国并列第一;艺术学理论获A-评级;学校有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动画、绘画、艺术设计、美术学、雕塑、建筑学;作为中国八大美院之一,是广大艺术生最好的选择。浙江工商大学:简称"浙商大",是由浙江省政府和教育部、商务部共建的重点大学;作为一所财经类大学,虽然不是211,但在长三角地区财经类院校中还是比较靠前的,在学科评估中统计学被评为A类,此外另有工商管理等6个学科进入B类,评估结果在浙江省高校中还是非常靠前的;学校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会计学、工商管理、统计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近年来学校总体发展还是不错的,想要报考财经类院校还是个不错的选择。杭州师范大学:简称"杭师大",是浙江省和杭州市重点建设的百年老校,学校前身可追溯到创建于1908年的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是全国建立最早的六大高等师范学堂之一;每次说到杭师大与之相提并论的就是浙师大了,目前从综合实力来看,还是浙师大更强,但杭师大位于杭州,地理优势更佳,加上著名校友马云的扶持,发展速度还是非常快的,大有赶超浙师大的趋势,学校有5个国家特色专业:生物科学、音乐学、小学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相信杭师大会发展得更好。西湖大学:说到杭州的大学,今年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这民办的西湖大学了,虽说目前一流大学都是公办的,但西湖大学大学的目标定位便是打破这一局面,主要借鉴美国加州理工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办学理念,目前学校已经招收了第一批学生,但现在只招收博士,要到5年后才会招收本科,所以说现在哪怕高考分数再高也进不去;因为得到诸多民营企业家的捐助和支持,相信西湖大学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血芙蓉

高考志愿填报专业指南,大类招生:能解决你的专业选择困难症吗?

很多同学在面对五花八门的专业时,往往挑花了眼不知道该选哪个好。正巧这时候碰上了大学进行大类招生,面对学校宣称的“先入学再选专业”,他们灵光一现:对啊,我可以先进去再选专业啊!于是他们上了大类招生的车。他们中有的人误打误撞发现了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有的顺利按照计划选择到了自己喜欢的专业,而有的却和心仪的专业失之交臂。是大类招生的问题吗?未必。不管是选择专业还是选择大类,都需要提前做好功课,看一看自己究竟适合不适合。大类招生?什么是大类招生一些同学和家长可能会疑惑:什么是大类招生?大类招生全称按学科大类进行招生,顾名思义就是高校在进行招生时,不是按照常见的专业模式来进行招生,而是选择将相似的专业确定为一个大类进行招生。所有学生入学之后都要先接受通识教育和大类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具体专业之后根据相应规则进行分流。我们熟悉的那种具体到某一个专业的则是专业招生。上述文字可能还是有些抽象,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来帮助大家理解。专业招生就类似于我们仔细比较之后购买了一件物品回家,而大类招生则是我们可以先进行试用之后再决定到底选择哪一款。为什么会出现大类招生纵观古今中外,大类招生并非是近些年才出现的新鲜事物。很早之前一些我们熟悉的世界名校(比如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密歇根大学)已经实行不按专业招生的办法。国外的高等教育发展时间更长也更为成熟,对于国内有一定借鉴意义,但不可以不考虑我国实际情况完全照搬。我国的大类招生始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国内高等教育的办学条件、内容和要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不再适应。原有的专业教育模式分类过细、知识割裂严重,不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难以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全能人才。于是在充分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决定首先在北京大学进行试点实践。进入新世纪后,一批重点大学也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相应的培养制度。20世纪80年代后期,北京大学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16字教学改革方针,即在低年级实施通识教育,高年级实施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并于2001年正式开始实施“元培计划”。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重点大学,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和学科专业特点,也先后实施了按学科大类招生与培养制度。需要注意的是淡化专业并非是完全放弃专业教育,而是要注重夯实基础,在了解学生特性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专业教育。让学生有机会选择专业,让专业得到适合的学生。从最初的摸索阶段到现在越来越多大学推行,我国的大类招生已经走过了近半个世纪,发展也日趋成熟。大类招生常见模式?前不久,部分高校招办负责人就及时透露了该校2020年的本科招生动态。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都表示今年将继续推行大类招生,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越来越多的大学都已经加入大类招生的行业,根据今年山东省高校招生专业选科要求,列举了一些省内大类招生的学校。翻阅招生计划时大家或许会发现,相同名称的大类在不同学校里包含的专业也不尽相同。这是因为高校在设置大类时会根据自身实际来进行,学校的办学条件学科建设水平不同,大类中的专业也就会不同。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高校大类招生的模式。按院系招生招生代表高校:华中科技大学同一院系下会设置不同的专业,这些专业通常会有相同或相似的学科基础,因此也会更加接近。学生可以在学习基础课程的同时,结合院系提供的各类体验课程等了解不同的专业,随后根据相应的规则进行分流。这类模式还是相对比较常见的,很多大学大类招生都会采用此模式。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设有100个左右的本科专业分布在不同院系中,目前已经有35个左右的院系加入按院系招生行列。院系在招生时不会细分到专业,学生只需要填报院系大类即可。假设学生想要学习数学相关专业,则需要填报数学类。录取之后学生会进入数学与统计学院,最初所有学生会统一学习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等基础课程,同时在基础课程学习时也会初步接触各个专业的基础课程,让学生对不同专业有一个大致的概念。有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发现自己的兴趣点,有的会在老师的指导下明确未来的专业方向......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同一院系下的专业往往根出同源,但不同专业在后续课程设置上还是会存在差异。比如数学与应用数学相对来说会更加偏重于数学基础理论方面;信息与计算科学则是一个交叉学科,覆盖面会更广;统计学则会侧重于应用方面。按一级学科(群)招生代表高校: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考虑到按院系招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比如学生进入物理系后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对于建筑学更感兴趣,但此时如果要选择建筑学就需要转院系,部分高校选择了这种“新型”模式。首先我们需要简单了解什么是一级学科。按照教育的分类,大学所有的招生专业都在以下学科门类下:01哲学、02经济学、03法学、04教育学、05文学、06历史学、07理学、08工学、09农学、10医学、12管理学、13艺术学。*11军事学不再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项目学科门类下又会设置不同的类别,比如工学门类下就有机械类、材料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等,这些类别就是一般所说的一级学科。在这些门类下又会设置有不同专业,这些细分的专业就是二级学科。我们以工学大类下的计算机类为例,计算机类下包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几个专业。(见下图)了解完一级学科相关内容后,我们回到正题。按一级学科(群)招生与院系招生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它将原来不同院系的专业“打包”成一个大类进行招生。南京大学采用的就是这样的模式,除了个别专业(如外国语言文学类)外,其余的专业大多是按照一级学科(群)划分为人文科学、理学、工学等大类。每个大类下都包含了很多不同院系的专业,它们中大部分都有着接近的学科基础,学生后续选择专业时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比如工科试验班就涵盖了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自动化、工业工程、建筑学等专业。原有院系之间的壁垒被打破了,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说学生再次选择的范围变广了。设置通识教育学院代表高校:北京大学 中山大学通识教育源于19世纪,它的出现是由于当时欧美教育学者认为大学专业之间隔阂较大,不利于培养完全完整的人。通识教育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视角,它进行的目的不是为了精通某一领域,而是对其他学科有一定了解,一般包括文学、科学、语言等各种学科领域。设置通识教育学院是一种相对特殊的方式,我国最出名的通识教育学院是北京大学的元培学院。元培学院以北大老校长蔡元培先生的名字命名,是一个只招收本科生的学院。每年招收的状元人数在北大只有光华管理学院可以一较高下。它最大的吸引力在于新生进入学院后,只分文理部分专业,先进行通识教育。此外,可以在全校范围内任选专业,了解不同专业的课程和自己的兴趣能力所在,大二开始在导师指导下确定专业方向,但仍是全校任选专业。元培学院可以在全校范围内任选专业,可以说相当于是“最大”的大类招生。除了北大所有专业任选外,元培学院还为学生提供了五个特色专业,这五个专业只有元培学院的学生可以选择——政治经济与哲学、古生物学、外国语与外国历史、整合科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这五个专业属于交叉学科,涉及不同学科的专业知识,可以说是非常契合元培学院的精神。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代表高校:浙江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很多大学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实验班、基地班,比如工科实验班、理科人才基地班等等。有些实验班是针对某一具体专业设置的,有一些实验班则是将比较接近或是学校比较有特色的专业放进去,作为“实验班”进行招生。比如浙江大学就是非常典型的按照实验班进行招生的院校(见下图)。对于实验班,学校会给予更多的资源以及更好的师资,有些学校会给实验班更多的优惠政策。不同学校对于实验班的规定不同,具体还是需要登录学校的官网去查看实验班大类下具体包含哪些专业以及分流的方法。“基地班”和实验班比较类似,但不同的是基地班是由国家拨款支持,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一些基础学科人才,像是理学大类下的一些专业(数学、物理、生物、化学等)。基地班也同样享有一些独有的优惠,比如专项奖学金和高保研率。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基地班的学生都会选择继续深造,如果想要直接就业的同学对于基地班还是要谨慎考虑的,毕竟这些基础学科专业在找工作时不是特别有优势。大类招生常见专业类不同学校大类招生的模式不同,即使是名字相同的大类下,包含的专业也很有可能不同。但是有一些专业是“出镜率”比较高的,或者说很多高校都比较认同将他们归为一类。下面我们列举了一些供大家参考,具体还是要参照院校官方发布的招生简章。人文社科类代表专业:汉语言文学、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法学、政治学、新闻学、编辑出版学等人文社科类专业通常来说都会有着较为接近的学科精神、研究方法等,使得学科之间能够互通有无。一些国内外顶尖大学很多会把人文社科类专业并为一个大类进行招生,或者简单分成人文科学类和社会科学类进行招生。在我国这类专业一般指的是人们印象中的纯文科专业,当然在过去传统高考模式下部分专业文理兼收。新高考改革后,这类专业大部分没有选科限制,但也有些学校要求限选历史或者政治。经济管理类代表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金融学、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政学等经济学类和管理学类通常会并成经管大类进行招生。虽然是文理兼收的专业,但通常都会对学生的数学基础有一定的要求,建议对数学比较困扰的同学选择此类专业的时候还是要谨慎一些。需要注意的是顶尖高校的经管类专业有些会要求限选物理,报考之前一定要看仔细。基础理学类代表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大气科学、地球物理、天文学、生物科学等这类通常会以实验班的形式进行招生,也有些学校会继续细分成生命科学实验班、地质科学实验班等等。根据包含专业不同,往往会有不同的选科要求:限选物理、限选化学等等。这类专业不是为了就业准备的,大对数学生都会选择深造,所以大家记住理学类专业大多数都属于长线专业。建筑类建筑类属于工学大类下,有些学校会纳入工科试验班下,但在一些建筑学实力较强的院校会把建筑学和土木工程等专业合并成土木建筑大类进行招生。大多数学校选择物理能够报考这一大类下的任一专业,有些则选择地理等也可以。如果想要学习建筑专业,那么首推还是建筑老八校*,学科实力强,业界认可度高。建筑老八校是业内乃至学界对较早开设建筑学相关专业,且在行业内拥有重大影响力的八所高校的概称。包括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原哈尔滨建筑大学(已并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原重庆建筑大学(已并入重庆大学)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械类代表专业:机械工程、工业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作为四大传统工科之一的机械类一直以来都受很多学生的青睐。由于机械类对物理等基础学科联系较为密切,一些学校也会将机械类和其他工科专业打包组成工科大类进行招生。传统高考地区这类专业只招理科生,新高考地区则要求限选物理。虽然不论男女只要感兴趣都可以报考,但从今后的工作内容和环境来看,企业往往更倾向于男性求职者。另外如果选择机械类专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优先考虑“机械四小龙”*。机械四小龙指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直属的合肥工业大学、湖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现并入吉林大学)、燕山大学四所老牌机械强校 。四所大学相关学科精度较高,在行业内认可度极高,具有深厚的行业底蕴和学科积淀。机械四小龙之一的合肥工业大学信息通信类代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等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通信类毫无疑问是工科中的大热门。信息类和通信类专业之间联系相对比较密切,大学在确定大类时往往也会将两者打包进行招生。这类一般只招理科生,新高考地区则一般要求限选物理。近些年由于信息通信行业高速发展,企业对高精尖人才需求也不断攀升,相应岗位的薪资也较高,但相应的竞争激烈工作压力也较大。如果对此类专业感兴趣的同学们,不放优先考虑“两电一邮”*,这几所大学在信息通信领域专业精度高,业内认可度也较高。“两电一邮”是我国信息技术领域三所知名高校。分别为:电子科技大学(简称“成电”、“电子科大”)、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简称“西电”)、北京邮电大学(简称“北邮”)要不要选择大类招生诚然大类招生让学生们能够先体验再选专业,给了一些暂时拿不定主意的同学们一个缓冲期。一到两年的时间里,同学们一边学习各类基础课程,一边初步了解不同专业方向,这比自己凭感觉瞎猜靠谱多了。同时大类招生由于专业不确定性,部分大类比起原本确定的专业招生可能会稍低,让一些同学们有机会用稍低的分数进入理想的大学。这么一看大类招生也太好了,要不要选呢?先别急,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大类招生也有一些点是需要注意的。注意大类中包含的专业只看大类名字,不看大类中的专业是万万不可的。同一所学校不同的工科大类下也包含不同的专业,比如土木建筑类、信息通信类等,它们下面细分的小专业肯定是不一样的。如果不看清楚就填报,报道之后发现这不是自己想要选择的大类,那时候想要补救就会比较麻烦了。重名专业在不同院系侧重点也会不同,大类招生中如果有这样的专业也是需要多多了解的,比如交通工程专业就有海陆空不同的方向,不同院系侧重点也不同。不同院校相同名称大类也是有所区别的,以电子科学与技术类为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偏向于光电子技术、元器件等方向,而北京邮电大学则更偏向微电子、通信系统设计与集成等方向。了解专业分流政策被大类录取不代表你就一定能进入自己理想的专业,这点一定要谨记。不同学校的分流政策不同,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1、按照兴趣进行分流,完全尊重学生意愿。这种方法是最为理想的,但采用这种方式分流的高校凤毛麟角;2、综合参照学生意愿和专业成绩,这是大多数高校采用的方法。学校会考虑学生的意愿,但同时也会参照学业成绩。如果学生绩点不够高,则很有可能被分流到冷门专业去;3、综合考虑高考成绩、学业成绩、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有些学生可能学业成绩不够突出,但是其他方面让院系觉得有潜力的话也有机会分流进自己理想的专业。弄清楚自己想要填报高校的分流政策,提前做好计划,这样才有可能在之后顺利分进自己的目标专业。学业压力可能较大虽说大类下的专业有比较相似的学科基础,但不同专业还是会略有不同的。一般来说大类招生意味着大一大二时要学习较多的基础课程,因此学业压力也较大。如果学校采用参考绩点的方式,需要学生付出更多的努力,才有可能在今后选择专业时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而不是被动选择。或许在未来越来越多的高校都将加入大类招生的行列,或许有些高校会在已有大类基础上进行增减......不论如何,我们都需要提前了解这些信息,同时要注意思考这种招生方式是否适合我们自己,切忌更风选择。要知道,有些选择一旦做出就很难修改或者补救。

且无所逃

棕榈大道留学offer捷报 丨 法国ESSEC数据科学与商业分析硕士

棕榈大道 2020 申请季录取战绩祝贺棕榈大道学员收获法国埃塞克高等商学院数据科学与商业分析硕士录取 offer!offer 展示▲点击大图查看申请背景本次斩获 offer 的学员来自美本院校背景,GPA 优秀。同学希望通过学习商业分析,掌握运用大数据并通过数据做出更加可靠的商业判断,解决实际的商业问题的能力。BA 专业对商科出身又想学数据和技术的同学有很大的包容性,因此决定转专业申请。最终成功收获欧洲顶尖商学院的 offer !项目介绍▲图片来自斯坦福大学项目官网随着数据的数量不断增加,各公司对于分析技术的需求也随之提高。要在数码时代中脱颖而出,公司不仅需要收集数据,还要从数据中提炼出精准的分析,从而使公司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公司需学会从商业智能系统中提炼出真正的“情报”。为应对这一市场需求,两所法国高商排名领先的高等学校:ESSEC 高等商学院和巴黎中央理工-高等电力学院合作创立了此数据科学与商业分析硕士专业,为公司培养具有创新和财富创造技能的专业人才。学校介绍法国著名学府埃塞克高等商学院(ESSEC Business School,简称ESSEC)。是世界顶尖商学院之一,综合排名多年全法第 2。作为一致公认的顶级商学院,ESSEC 高等商学院的金融技术高级硕士全球排名第七,管理学硕士排名第四。同时 ESSEC 为学生提供多元文化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超越意识。ESSEC 拥有一支知名的研究型教学团队,以及来自全球 84 个国家超过 1300 名国际学生。开设超过 25 门的学位课程,并设置有包括与加州伯克利大学、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合作的 17 个双学位项目及 105 个世界范围顶级学校的合作交换机会。学校是全球少于 1% 同时获得 EQUIS、AACSB、AMBA 三大商科权威认证的顶级商学院之一,被誉为三皇冠认证,也是欧洲大陆第一个获得 AACSB 认证的商学院。辅导团队申请季主导师:Carrie伦敦大学学院 比较文学硕士中山大学 汉语言文学学士本科就读于中山大学,攻读比较文学、西方现代文学史。本科二年级时被选拔成为韩国全南大学英语文学交换项目成员,赴韩国交换学习半年,本科四年级时参与博鳌世界青少年高峰会·广州越秀博鳌论坛的英语核心文案策划。后以优异成绩,获得伦敦大学学院比较文学硕士学位。专业导师:Y 导师伦敦商学院 管理硕士悉尼大学 商务学学士申请战绩:【纽约大学】 MS in Integrated Marketing【伦敦国王学院】 MSc Banking and Finance擅长领域:金融 | BA | 管理等-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