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40天考上“双一流”研究生,这四点经验我想和你谈谈。和宫

40天考上“双一流”研究生,这四点经验我想和你谈谈。

直到今天,身边很多朋友都不知道我考上了研究生。大抵是有两种情况:不会去考;考不上。所以想来说说我考研的故事。本科期间比较活跃,校内窜到校外,省内跑到省外,没有消停过一天。而决定考研是在去年八月也就是大三暑假时候决定的,头天晚上想好了,清早就买了很多参考资料,没有记错的话花了大约800元。但是和很多人一样,资料买来了并不等于会看,这些昂贵的复习资料一直在角落里蹲着,直到光棍节那天。光棍节那天刚好在燕儿谷骑马,也许是夜色太美丽,让我愈发觉得考研是十分有必要的。第二天就匆忙回到学校,开始了备考之旅。结果是考上了,最终的成绩是前30%,上个月顺利领到了通知书。知道这事儿的朋友有些疑惑,四级考了三次才过,凭啥我运气这么好,瞎猫都能撞见死耗子。于是我总结了一下,大致四个点。相信自己那些说考研很简单的一般都是学霸和别人家的孩子,我不是,所以我觉得考研很难。但是不能因为难而就要放弃,既然是自己选的,干嘛埋怨别人。这里面当然也有家长和社会强加过来的因素,但是这些,我们要么是默默承受,要么快速成长。面对这样的艰辛时节,不妨多给自己鼓鼓气,咬咬牙说不定就坚持过去了。我的例子是复习到第八天的时候,已经做完了10套英语试卷和刷完了政治历年真题,作为短板的英语正确率大约是20%。那会儿确实蛮崩溃的,满觉到人生受挫,不如去工作才是最划算的,而迫使我又专注下来第二遍第三遍刷真题的是自己一以贯之的自信。除了在英语方面,我是极有主张的。考虑到不能老是掉在同一个坑里,就奋起图强,每天早上跨过火车轨道的时候总要大声念几遍“I love my mother land;I love the morning of my mother land”。现在想想蛮傻,不过最后英语成绩翻了三倍左右。至于怎么自信,我相信个人都有办法,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合理规划到我开始复习的时候时间真的不多了,很多同学已经开始了第二轮甚至第三轮的复习。而我要复习的除了政治和英语之外,还有六本书。加上是从法学类跨考到农学类,一部分的专业课内容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最大限度的利用时间、提高效率是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学科安排上,最多的时间放在了基础非常薄弱的英语上,前前后后记了四遍单词,刷了五遍真题(讲真现在也忘记得差不多了),接下来是专业课,重点突破比较生疏的部分,对于自身具有优势的政治,就用每天的茶余饭后看看真题。在时间安排上是上午学习三个小时,中午一个小时,下午三个小时,晚上四个小时,剩下八个小时睡觉,四个小时吃饭散步发呆。不得不说,运动是非常有助于打开思路的,作为一个不爱动的胖子,我深有体会,当然发呆也是。遗世独立很多伙伴喜欢找研友或者男/女朋友一起备考,在我看来是比较坑的,特别在彼此都没有足够自制力的情况下。备考时候在图书馆看到的一对对,要么分手了,要么双双挂掉去二战(也许是偶然),也着实让人心酸。我的建议是最好一个人复习,考研备考这个过程的意义似乎大于结果的意义。在这个每个人都可以用不同选择的时间节点上,我们能够不为外物所动来坚持做一件事情,独立来思考,本省就是一种非常巨大的成功,至于结果好坏,那是结果本身而不是我们可能要去追求的内容。当然,如果在备考的过程中遇到了一起奋斗伙伴,也是一件非常令人开心的事情。这里可以对蔡同学提出表扬,和她一起探讨农业经济学的问题实在是激发了我的不少灵感。总的来看,还是要逐渐独立思考起来。心态要好不得不说考试这事儿多多少少有一些运气在里面,就像我在这次考试中就不是特别的幸运。因为专业课内容改革比较大,我在选资料时候看的不仔细导制最后很多内容没有复习到。进去考场的时候打开试卷一看,好家伙,几十分的题目压根儿不知道咋写,猛喝几口矿泉水后才逐渐平复心情。最终想到的是把会做的内容完全都尽量做好,不会做的部分再去适当发挥。交完这门考试的试卷,我的手指完全写变形了。中午接着还去复习了其它的考试内容。考研这事儿还是很难的,但如果已经报名了,我建议还是要认真的准备。有道是搏一路青春无悔;进一步海阔天空。不逼逼自己,都不知道小宇宙的潜能有多大。最后,预祝19年考研的你们大吉大利,考完吃鸡。

金剪刀

考上“双非”大学里面的硕士研究生,到底值不值得去读呢?

前段时间,一些即将离校的大四考研学生收到了硕士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他们将重新起航,踏上新的征途继续学习深造。很多已经被录取为硕士研究生的同学表示:“他们想趁着自己还年轻,多读一点书,多掌握一点本领,将来可以为自己,家庭和国家做出一点贡献,并且还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其实,大多数考研人心中都有梦,他们能选择继续深造,就说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依然相信着“读书改变命运”。在历年的考研中,一些人通过考研进入到了理想大学,而一些人被调剂进入到了他们自己不是很理想的大学或者专业,该怎么办呢?其实,大多数同学遇到这种情况时,非常的矛盾。小编讲一个具体的事例来说明这一点吧!两天前,有一位同学咨询小编:“她收到了硕士研究生通知书后,可以不去报到吗?”,刚开始,小编有一点疑惑,等了解清楚事情的缘由,才知道了她今年被一所“双非”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录取,并且该校还是一所省属二本院校,三年前,这所大学才设立了硕士点,并开始进行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正是因为这样,这位女同学越想越难过,虽然说她自己是被调剂进来的,但还是不甘心有这样的结果。那么,如果我们考上了“双非”大学里面的硕士研究生,到底值不值得去读呢?小编认为,这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而定。假如我们自己有条件、有能力考上更好的大学硕士研究生,那么,我们完全可以放弃今年硕士研究生的录取机会,从现在开始,认真复习备考,力争明年考上理想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如果我们觉得这次考研已经尽心尽力了,并且想早一点毕业进入社会就业,遇到这种情况,小编劝大家还是去就读吧!毕竟我们已经收到了相关院校的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早一天就读,早一天受益,不要等到我们错失了就读硕士研究生的机会才知道了后悔。

董夫人

曾经两次考研都失败了,今年还要继续考硕士研究生吗?

近日,已经大学毕业快六年多了,参加过两次研究生考试的年轻人询问小编,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的考试报名在即,此时他的内心很矛盾,也不甘心自己在考研这件事情上失败了一次又一次,对于今年的这次考研来说,距离上次考研也已经有两年了,但他自己还是对读研的事情念念不忘,想跃跃欲试,读研似乎成为了他人生中的梦想,曾两次考研的失败成为了他这个人一生的心结。所以,他想读研,又怕再一次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的时候遭遇失败。因此,他想问一下小编,他现在该怎么办呢?今年还要继续考硕士研究生吗?其实,很多同学在经历考研失败后,都非常犹豫还要不要继续考?考吧!担心又一次的考不上研究生,不考吧!又不甘心,看着同学、朋友都去读研究生了,而自己却要跑着到处找工作,有时候他们自己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还要处处碰壁,甚至遭遇歧视等等。毕竟现在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实在是太多了,而想找一个好点的工作却不容易。求职招聘过程中要么一些用人单位要求求职者毕业于985,211的大学,要么提出了最低学历是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现实生活里,可能普通大学的一般本科毕业生根本就不受个别用人单位的待见。可是,这些求职的大学毕业生能怎么办呢?除了抱怨社会和自己外,凭他们自身的能力很难改变当前窘迫的命运。于是,考研成为了他们改变现实宿命的一根很重要的救命稻草,尤其是普通的一本、二本或三本的大学本科生把考研当成了人生的第二次高考。总之,小编非常理解这位年轻人考研的想法。虽然他在以往的两次考研中都以失败告终,但他仍然没有放弃想读研的想法。或许,读研对他来说,已经成为了自己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以至于好几年都让他不能忘却。小编认为,趁着年轻,多经历几次失败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情呢?既然自己想参加今年的这次考研,那就大胆去尝试吧!不用担心失败了会被人嘲笑或者看不起,当你真正的成功了,谁还会在乎你曾经的失败呢?

若唯无诏

放弃了公务员,选择了双非院校研究生,同学们说我傻!真的错了吗

我们每天都会面临着诸多的选择,谁也不知道自己当时的选择是否正确?只有经过时间的检验,或许才能够准确的认识到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对于大学生同样也会有诸多的选择,尤其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面临着极为重要的选择,是考公务员还是考研?有的学生考研和考公务员同时进行,最后都顺利上岸,那么该如何取舍呢?放弃了公务员,选择了双非院校研究生,同学们说我傻!真的错了吗这不一个学妹和我分享了一个她的故事,他考上了他们市的公务员,同时也考上了一所双非院校的研究生,但其最后放弃了公务员,她的同学和家人都反对,说她傻,她也在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选择错了?当她和我说了这个事情的时候,我反而觉得这样的选择看上去似乎不是那么的完美,但是却又是那么的正确。现在我门都在讲学历,假如选择了公务员,那么在公务员群体中同样也是非常的重视学历,如果你的学历高,那么你晋升的机会或许就更大一些,如果你学历高你享受的待遇就要比其他和你同时进来的大学生要高很多,这些就是差别。同时,为什么很多大学生考研,其绝对不是简单的因为找不到工作,更多的是希望自己在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有更多的选择,希望自己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没能够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选择,所以读研是能够给他们带来更多附加值的选择。虽然是被双非院校录取为研究生,不是211985这样的高校,可能听起来不是那么的有价值,但是当你硕士毕业的时候,只要你在读研期间足够的优秀,那么你会远远的超越那些所谓的211985院校的硕士研究生。此外,当你硕士毕业的时候,我们还有机会报考公务员,而当你以硕士研究生报考公务员的话,或许我们依然可以顺利考上,毕竟自己已经考上了一次,当研究生学习三年后,再次报考时结果大概率上依然可以顺利上岸。当然我们每一个人都会为自己的选择找到很多的理论依据来证实自己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但就读研和公务员这两个选项其实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不管是读研还是当公务员,结果都是很明朗的,也都会有自己的成功。因此选择读研是对的,选择公务员也是对的,更多的还是要看你自己的个人诉求,你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是什么?或者说是你所期待的未来生活是怎样的?根据自己的个人价值作出自己的选择,没有对错,因为都是有价值的选择。如果是我的话,我或许会选择读研,因为我深知读研能够给自己所带来的价值,这些都是其他选择所做不到的,同时这样也给了自己又一次充电的机会,不断的丰富自己,为以后的职业规划和生活规划打下一个不错的基础。

猩猩王

考本校(双非高校)的研究生真的没有用吗?

每当决定是否考研的时候,我们总是会问自己几个问题,因为这是必须有明确答案的问题,不然自己很难考研成功,;比如能否顺利的坚持到考研的最后一刻?考研是自己最佳的选择吗?双非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值得报考吗?等等这些问题,都是考研人在考研复习开始之前认真思考并且必须获得明确答案。而其中最令考研人纠结的问题就是双非高校的硕士研究生究竟有必要读吗?真的没有用吗?没错,大多数考研学生都是为了能够顺利的考到211高校或者是985高校,似乎只有在这些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才算的上是真正的成功。可每年能够进入这些高校的学生并不是很多,还有一大部分学生最终只能是进入普通的双非院校。可是,我们不能因为是双非院校的硕士研究生,便自动认为自己三年的硕士研究生没有任何价值,或者说是没有提升。因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到自己的提升,看到自己的机会:一方面是三年后我们拿到的是硕士研究生学历。先不要说其含金量如何?但其一定是要比你大学本科学历更有含金量,也一定会比你大学本科学历更有竞争力,这是不争的事实。这就是我们考研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获得学历上的提高,于是我们可以在未来的就业中或多或少地享受到一些优势待遇,或多或少的更加容易一些。另一方面是我们获得了读博的机会。如果你喜欢科研,如果你想在名校学习,那么这时的你还有读博的机会来实现你自己的梦想。这也是我们进入双非高校读研的机会,可以在这样的基础上再一次的冲锋,只要你还不服输,只要你还能够坚持在读研三年依然保持极佳的状态。所以,双非高校读研给予了我们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机会。此外,对于考研成功的定义不是由你最终所录取你的院校档次所决定的,只要你能够收到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那就意味着你已经成功了。总之,985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固然好,但是双非高校的硕士研究生依然是我们辛苦一年才换来的,依然有其特有的价值,所以机会难得,珍惜自己读研的机会,同时不要忘记在读研期间不断地丰富自己。

松浦

想从一个很普通的二本考研考到双一流大学要多努力?

如果说考研是谁的主场?相信绝大多数的大学生会说是普通高校的毕业生,这是所有人都得承认的事实,而这也是因为普通大学的学生将考研看得非常的重要,然而看得越重便会越怀疑自己,自己到底能不能考上呢?自己到底能不能考上双一流大学呢?面对这样的质疑,很多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没有一个很肯定的回答。我本科便是山西省的一所极为普通的二本院校,全国排名将近600名,当时自己也曾有过这样的想法,毕竟本科实在是太差,自己所学的知识也是极为的有限,报考双一流高校是不是在和自己开玩笑呢?犹豫了很久,也咨询了很多的学姐和学长,最终还是报考了,经过一年的复习,还是拿到了这所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同时,和我一起考研的学生有很多都考上了双一流高校,所以只要你努力,只要你坚持,只要你勤奋,那么最后的结果一定是拿到自己理想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但是,想考上这些高校,你讲付出的努力将是自己所难以想象的:首先,复习的起点要早,复习的终点要晚,中间保持高效复习。很多考研的学生都有着自己的复习规划,而这写规划便是根据自己所报考的高校来衡量的,有些高校确实是容易,所以他们的复习开始的也比较的晚,结束的也比较早。但是如果你报考双一流高校,那么不仅要开始的早,还要结束的晚,同时保证复习中的效率。一般来说,大三下学期就要正式进入自己的复习时间,也就是每年的3月份,从这一个时间点,你的作息时间要改为早6点,晚23点,从这一时间点,你的精力和时间更多地放在考研复习上,从这一时间点,你的所有考试科目正式进入严谨的有计划地复习,而且要一直持续到12月的月末。其次,考研英语、考研政治、考研数学和专业课,没有孰轻孰重。想考到双一流高校,你的英语、政治、数学、专业课,不管是哪一门考试课几乎可以说不能有一门考的不是很理想,尤其是英语、政治、数学,这对于想考名校的考研学生来说绝对是最为重要的,你必须保证自己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将所有的考试科目做到合理有效的复习。这也就意味着,不仅需要你多么的辛苦,还需要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自己的复习计划,为要实现这一结果,或许你自己需要付出极大的辛苦,也就是当其他考研学生放松时,你或许还得高效学习中,换句话说就是你考研的那一根弦一刻都不能松,时刻紧绷着。最后,最终的录取一定是你综合素养的优秀呈现,才有完美的结局。几乎所有的考研学生都清楚报考双一流高校,在复试中索要面对的情况,在复试中索要遭受到的各种考验,因此如果顺利通过复试一定是你要慎重考虑的事情。因此当初试结束时,你的复试复习便已经正式进入轨道,该有复试计划已经制定好,并按照计划如实的去实现,同时把握两个重点即英语听力和口语,专业素养的储备,这就意味着在短时间内要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和专业水平,这是一个很难完成的事情,所以努力一直伴随着我们顺利拿到录取通知书。总之,普通二本大学学生想考上双一流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很难,需要付出足够多的努力,需要考研的同学能够合理的高效的复习,所以不要问要多努力才能够考上,因为答案只有一个即你能有多努力就需要多努力,毫无保留的努力。

日常

考研和双学位该如何选择

首先,如果决定考研,而且有明确的考研目标和复习计划,可以考虑把考研的优先级调在前面,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放弃第二学位,可以跟学校申请延期。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是有明确区别的,虽然有不少单位会为双学位和研究生文凭设定相同的待遇水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双学位的人才层次就达到了研究生的水平。本科双学位属于复合型人才(应用型人才),而研究生则属于创新型人才,这是完全不同的定位。从实际的就业竞争力来看,研究生也要更强一些。从学习难度上来说,研究生的学习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因为要想达到创新型人才的标准,首先就要达到知识边界,然后再进一步寻求突破,这个突破的过程往往需要一系列教育资源的配合,同时还需要培养自己的研究方法,这是一个蜕变的过程。所以,很多研究生在毕业后都会感觉自己“扒了一层皮”,尤其是博士研究生,更有这种感觉。很多研究生即使在学习期间非常努力,也往往会面临延期毕业的情况,这种情况在博士研究生期间就更普遍了,所以不仅考研比较难,要想顺利毕业更难。相对于研究生教育来说,辅修第二学位(学士)就要容易很多了,重点在于时间的安排,如果能够把时间安排好,大部分同学都能够顺利毕业。当然,在专业的选择上尽量与本专业有一定的关联性,这样学习起来会更容易一些。最后,读研一定要趁早,越早越好。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

维清

三本院校的毕业生能考上双一流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吗?

再过几个月就要考研了,现在很多考研的小伙伴似乎都非常的着急,他们觉得时间已经不够用了,可是还有很多知识点没有复习到位,很多题目不会做,该怎么办呢?到底是继续坚持下去,还是选择放弃呢?相信很多同学这个时候都非常的头疼,他们不甘心就这样算了,又没办法实现自己考研的梦想。尤其是一些三本院校的毕业生,在考研之前,很多同学都会问小编,像他们这些三本院校的考研学生,能考上双一流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吗?一些考研招生院校会不会歧视他们呢?等等。其实,我们既然选择了考研,就要坚持到底,俗话说“坚持到底就是胜利”,更何况学习要贵在坚持。关于三本院校的毕业生能否考上双一流大学的问题,小编想说,这个问题最好问一下自己比较合适,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我们自己才是考研的主角啊!只要我们扎扎实实的复习备考,在考研初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并且在复试中力压群雄而胜出,那么,我们自己考上双一流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肯定是没有问题了。另外,关于考研歧视的话题,小编想说,只要你自己足够优秀,还怕歧视吗?并且很多研究生院的硕导老师抢着要这些优秀的学生啊,他们不会被学生身上的固有院校标签所误导。同时,在考研的过程中,我们不要妄自菲薄,选择合适的院校报考硕士研究生比什么都要好,切记不要好高骛远,报考一些不符合自身实力的目标院校。总之,三本院校的毕业生里也有非常优秀的人才,我们自己就应该努力做这样的人,力争在读大学的四年里,学习到真本领,在考研时取得好成绩,迈入理想的双一流大学读研,这样我们的人生就会更加的自信,也会有美好的未来。

翡翠谷

完全跨专业,考取清华大学-伯克利双硕士的考研经历

一、关于清华伯克利学生同时注册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与伯克利加州大学工学院,获得双边认可学分要求,按规定完成基础课程、专业模块、工程领导力、专题研究、企业实践、毕业论文等环节相应内容及学位要求学分,毕业论文需通过导师组评定,后提交答辩。由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学术指导委员会指定答辩委员会,主持硕士项目答辩,并独立完成硕士论文与答辩评定,根据论文的创新性与质量,独立决定学位授予。按照双方的学位要求,获得中美双硕士学位:清华大学数据科学与信息技术硕士学位,伯克利加州大学工学院工程硕士学位。二、考研过程我大概是7月中旬左右打算考研,本来打算考北大叉院数据,但是在王道看到北大那么火,所以八月份决定考清华伯克利的数据方向。后来纯数据方向的名额缩减了,当时给了4个,但是包含物理化学、材料方向,最终复试纯数据的只有1个名额(群里传是数据的夏令营招够了)。综合各种考虑,我就痛快地报了新能源的数据-数学方向。伯克利总体的报录比不知道,但已知上线的人少,我的报名号尾数是98,不做猜测。个人复习时间分配是5成时间专业课,3成时间数一,剩下的政治、英语对半。复试情况 上线的人还是很少,面试的大多是调剂的。大家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官方通告有许多讯息的,无论是调剂的算法还是别的等等。总的结果还没有出来,等官网吧。三、专业课及复试笔试的复习经验专业课是随机过程、运筹学和数据结构,下面是各科的复习情况(PS:这三门课我都没有接触过,真彻底跨考。应用随机过程:教材是林元烈的《应用随机过程》,刚开始看的时候我是懵的(WC,这都讲的什么玩意),书基本看不懂,课后题基本不会,找到会做的一道瞬间欣喜万分(自我膨胀了)。当时也找了许多资料,比如随机过程与习题集(还可以,难度低一点,但书上有一些错误)、中科院随机过程讲义(很精简,挺好的)、陆大金的随机过程、张波的应用随机过程、Sheldon的随机过程等以及林版书的课后答案,还有网上找的各大高校研究生期末试卷。大致过程:先细细过了一遍林的书(考纲指定部分),把能做的习题做了,然后过随机过程的习题集,过完之后又看了一遍林的书,中间穿插看了张波、sheldon的随机过程,但是都印象不深。然后比较熟了之后再看中科院的随机讲义,发现它的讲义内容确实非常精简,就过了一篇以及和它的习题集。然后再参照林的课后答案过了几遍它的课后题。总之,我考试前大概是把林的教材过了4次,当然不是每一次都能过得很全面,很细致,但是你慢慢地就会发现他的教材确实写得很好。一些经验和建议:运筹学:这个大家都很熟悉了,按给定的教材看就好了。我看的视频是黄丽娟的,讲得挺细致的。考试前练的题目主要是天津大学的运筹学真题。数据结构:先买了王道的辅导书和教材(严版),这个看了一两遍,后面又看了天勤。(前面准备考北大的时候看了北大的视频,后面改看清华的视频。)这个要说一下,王道版本对跨考生来说有点难,我前面看的时候有一些章节搞不明白。特别要讲的一点(也是给王道提个建议)的是可以参考天勤在前面给跨考生系统地说一下考试如何写C语言的程序,因为这一块我当时纠结了很久,看了天勤的就清楚多了。总之,个人还是建议专业的看王道,跨考得先看天勤再看王道。个人理解,其实这三门课里随机过程与运筹学有一定关联的,数据结构与运筹学关系也比较紧密。比如我自己就可以想到的请写出百度地图的导航算法实现、编程实现匈牙利算法等等。初试复试的分值设置就是官网说的。初复试内容罗列如下(不区分):随机过程:分布、条件概率的期望、马尔科夫的稳态分布、常返态、更新过程、齐次马尔科夫链、生灭过程、特征函数、复合泊松过程、连续马尔科夫链;运筹学:对策论、决策论、线性规划、图论、排队论、非线性规划;数据结构:链表、郝夫曼树、hash、递归、图与树、栈、优先级队列、堆。hint:其实你了解老师们的研究重点,考试的重点还是有一定方向性的,不过我当时保守起见,还是都复习了,只是有一些章节感觉不是重点的就没有复习那么深。还有,目前这里没有要求计算机机试,这也与面试专业相关,所以大家不要担心,如果需要机试,官网肯定会告诉的。

形形色色

拥有双学士学位对于考研是否有帮助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推进,人才结构的升级也在同步进行,所以近些年来考研人数屡创新高。读研不仅能够带来能力上的提升,也能带来职场起点的提升和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如果条件允许的话,研究生还是应该读的。对于双学士的人来说,读研还是有一定优势的。首先在专业的选择上就会更加灵活一些,其次在复试的过程中也可以呈现出自己更加丰富的知识结构,这也会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最后在就业时也会有一定的优势,不少企业还是比较喜欢复合型人才的。不少双学士学位都是遵循技术加管理的方式,也就是说一方面具备一个理工科学历,同时也有管理学学位,在考研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规划来选择读研方向。以计算机相关专业为例,如果对于技术方向比较感兴趣,同时又有一个扎实的数学基础,那么可以在读研的时候选择计算机方向,未来在技术领域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也可以很方便的向管理方向转换。不少技术人员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都会走管理路线,具备管理学方面的知识会更容易完成这个转换。另外,对于选择创业的技术人员来说,具备管理学方面的知识也是大有益处的。由于近些年研究生报考人数比较多,所以复试环节的竞争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复试环节比较关注的问题集中在知识结构、实践能力、价值观等方面,而对于具有双学士学位的考生来说,在知识结构方面无疑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另外,在本科期间获得双学士学位,也能够向面试老师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而学习能力也是复试环节关注的问题之一。最后,虽然双学士学位对于考研有一定的帮助,但是考研能否顺利通过还需要系统的复习和准备,双学士学位并不是考研顺利通过的必然条件。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咨询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