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高考进北大和考研进北大,差距有多大?上海落户政策说明了一切陟岵

高考进北大和考研进北大,差距有多大?上海落户政策说明了一切

如果要说起我国最牛的两所学校,那么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北大和清华,其中北大的文科和理科全国最牛,清华的工科全国最牛。北大很牛,能考上的都是“人中龙凤”,但是高考进北大的学生和考研进北大的学生之间还有存在着一些不同,有网友直言考研进北大的比不上高考进北大的,事实真的是这样吗?高考进北大和考研进北大,差距有多大?其实考研进北大和高考进北大的差距在上海最新的落户政策中已经暴露无遗,在上海的落户政策中,本科毕业于清北的学生可以直接落户上海,但是并没有提到清北的研究生和博士生,根据这个落户政策,即使一个学生研究生或者博士生毕业于北大,但是如果本科不是清北,照样难以获得上海的落户资格。其实仔细想想,北大的本科生都是当年高考中分数排在全省金字塔尖的那群人,这群人不管是学习能力还是综合实力都是顶尖水平,经过北大本科四年的培养,这群人中的大部分都已经成为高端人才,而这些北大的本科生中毕业后很多都选择出国留学。而北大的研究生中出身北大本科的只占一部分,大部分都是其他高校保研或者考研而来,这些本科非清北的学生当年在高考中都是清北本科生的“手下败将”,而且即使复读一年也不见得能考上北大,所以他们的整体素质是低于北大本科生的。而且,北大的本科生毕业后很多都选择出国留学或者直接保研,所以这些外校考过来的研究生其实在考研时没有面对清北本科生的竞争,难度下降了很多。虽然考研进北大的学生比不过高考进北大的学生,但是他们同样很牛,毕竟他们只是输给了高考进北大的学生,比其他大部分学校的学生还是要强很多的,他们同样值得被羡慕。如今社会上有所谓的“本科决定论”,过分的夸大本科学校(第一学历)的作用,诚然,本科学校确实很重要,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看的第一学历,很多单位还是承认的最高学历。三本的毕业生可能第一学历不占优,但是只要努力考个好大学的研究生,同样可以获得“逆袭”的机会,找工作时有单位要看第一学历,但是还有大把的单位看最高学历,何必揪着那些看第一学历的单位不放呢?你觉得呢?

往见盗跖

历时两年,从双非考上了北大研究生:最痛苦的时候是黎明之前

又是一年考研复试时,距离我堂妹考研已经过去了三年。今年对于考研生来说是个绝大的考验,战线奇长,成绩发布奇慢,复试方式都迟迟未定,扩招了国家线反而看涨,考研人数也史无前例的多,留给学生调剂的时间也大大缩水,大概除了高三学生,没有比今年考研更惨的了。不过当你备受煎熬的时候,不要忘了,你永远不是一个人。不如说说我那从双非考上北大的妹妹的故事,希望能给你带来启发。妹妹高考考得不算好,刚过一本线,去了一个连211都不是的学校。但是她一向比较努力。在那个混混就能毕业大学,她每年都能拿奖学金,排名也很靠前。系里一直说要给她保研,可堂妹一直没接受,她一直有个清北梦。大三的时候,妹妹决定要放手一搏,考本专业的北大研究生。叔叔婶婶是不懂这些的,女儿要考自然一味支持。我知道双非考北大有多难,所以专门找她谈了一次。英语、政治这些靠努力可以弥补,但专业课,他们学校的教学水平十分够呛。我记得很清楚,妹妹当时说:我想好了,大不了考3年,一定要考上。3年青春换一个梦,我耽误得起。既然她这样说,我就没再劝了,转头买了几本考研英语、考研单词之类的书送给她。不过后来妹妹说,考研英语单词她大二就背完了。大三这年寒假,妹妹去北京上了一个本专业的考研班。一开始叔叔婶婶不让,说她一个女孩子,自己一个人不安全。妹妹说有同学一起去,叔叔才答应了。不过私底下她告诉我,并没有人跟她一起准备考研,唯一的一个同宿舍的死党,在她决定考北大后不久就绝交了。原因是那个女生总是拉着她追剧,逛街,喝奶茶……妹妹觉得实在太浪费时间,推了好多次,就疏远了。那个女孩就在学校里说妹妹的坏话,说她太装,还到处嚷嚷妹妹要考北大研究生,妹妹很恼火,她本来一直保密的,于是就跟朋友绝交了。后来我跟妹妹聊天,她说补习班条件非常差,吃的住的都很差,天冷的死人,都感冒了。不过专业课老师虽然讲课一般,但是知道很多套路,都是学校没教过的。集训班上完,妹妹回学校继续准备考研,当时宿舍里几个姑娘都不理她,妹妹晚上开手电筒拉上帘子复习都会遭到白眼。妹妹白天都在图书馆学习,一泡就是一天。为了怕自己玩手机,她专门买了个老年机,只能接打电话,不能刷微博。期间她崩溃过两次,来找过我倾诉。一次是因为觉得自己做人失败,周围连个朋友都没有。当时我安慰她,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后来她在北大读研,果然交了好朋友,还交了男朋友,不过是校外的。说明不是她人品有问题,只是跟室友不对付。第二次崩溃是因为专业书看不明白,觉得自己好笨,不是学这个专业的料。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明明很用功了,却一直没明显的进步。我妹每天5点起床,学到晚上12点,可有个专业问题就是搞不懂,她很崩溃。我带她吃了顿开封菜,后来过了半个月,她很开心地打电话跟我说最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原来看不懂的很多专业书能看懂了,要选的专业的老师出的书也能读懂了。我开玩笑说,这大概就是黎明前的黑暗了。越是觉得艰难,越是要坚持,越是坚持,离突破就越近。但很可惜,那时候还不是黎明前的黑暗。妹妹初试成绩出来了,400多分,全校第一,进了复试。为了省钱,她没去上复试培训班,结果复试完出来就哭了。她说北大的老师问的问题都很难,她进去后血就全涌到脸上,导师当场就说她专业素养不行。她差点在里面就哭了。毫无悬念的,妹妹没考上北大。当然以她的成绩想要调剂是轻而易举的。只是她没接受。第二年,初试对她来说已经驾轻就熟了,她住到了北京一个亲戚家,专心准备专业课复试,并且她很聪明地找到了要考的那个导师,也认识了同系的学长学姐。一有机会就去蹭课。第二年考研她还是没报面试培训班,但是因为跟导师熟悉起来了,了解他对专业的要求,也没有陌生感了,复试的时候已经可以侃侃而谈了。她考上之后我问她,得偿所愿是怎样一种感受。妹妹说:其实不是没想过放弃,尤其是无论如何努力都搞不懂专业课的时候。那时候自己都觉得自己懒蛤蟆想吃天鹅肉。北大怎么会要这么笨的学生。如果说有什么值得感谢,她真的很感谢坚持下来的自己,如果那时候放弃了,现在的她就不会知道自己到底错过了什么。正如巴尔扎克所说:“拼着一切代价,奔你的前程。”考研对于年轻人最大的意义,大概就是使其认清自己,知道自己能有多拼。毕竟,出了社会,又是另一个维度的拼搏了。

美洲豹

同是“北京大学”的学生,考研进北大和高考进北大,差距很大吗?

同是“北京大学”的学生,考研进北大和高考进北大,还是有点差距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差距就会越来越小,甚至趋于零。最后成就的关键在于人,不在于出身。有自信心和本事,什么差距都可以踩在脚下。你妄自菲薄,就会被那无聊的光圈吓住,眩晕。简单一句话:这种差距完全可以忽略不计。1、考研能进北大也是人中龙凤,本事很大,精神可嘉。无论是哪级哪类学校,能够考研进清北,都是佼佼者好样的。首先自己在大学四年学业扎实,学风敦厚,才有信心和本领去考清北的研究生。英雄不论出处,能够大彻大悟,纵身一跃,这种精神就是值得一辈子自豪的事情,同时,也是自己有实力的真正表现,值得骄傲。就算是鸡窝里飞出的金凤凰,也是凤凰,不会比凤凰窝里的金凤凰差。那些带着有色眼镜,认为只有本科是北大的研究生才货真价实,绝对是笑话之谈。人的出身是一方面,更多的是要综合全面考察。只要能力、素质够用,何谈出身?难道国家领导人都是来自清北的?2、所谓的本科是北大的,就一定是优秀的,这是假命题。不可否认,本科考进清北都是万里挑一,智商超群的学生,天赋往往碾压同龄人。可是,一个人的成就是要看一辈子的,清北学生就是马拉松比赛跑快了几公里而已。不是吗?北大清华这么多年,毕业学生无数,响当当的为民造福、安国兴业的优秀人物有哪些呢?优秀就该是自己的成就与国、与民、与家和个人都有利才行。可是清北出现的更多的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头脑灵活、积极善变、随风飘摇,家国情怀不深,很多是这边吃着碗里的肉,撂下筷子骂娘那种,智商再超群,没有忠诚,没有德行,没有爱国之心,有何用?总之,智力差距可以被忠贞度、意志力、恒久心以及积极向上的态度弥补。更重要的一点是,科学无国界,爱国有原则,这是定理。一个人,无论学业多么精通,科研成就极高,如果忘祖背宗,都将会被历史所唾弃。华为弃用清华,选择西北工大就是阐明了这个道理。

所知

一个普通二本的学生考研清华北大到底有多难?

很多学生都有名校情结,高中时没能努力考取清华北大,只上了一个普通二本学校,大学时想努力一把,考研清华北大,有希望吗?到底有多难?下面我们来看几个网友的答复网友一:我说个真实的,我是很普通学校的学生,刚入学没多久吧,就看到学校拉条幅,有个学长考研考到了清华(或者北大,反正是其中一个),大家的老师导员都是差不多的,真的没什么差别,但是听我们导员说,那大哥冬天在图书馆考研室学习,每天带一大桶凉水,早上去了双脚直接插凉水里,就开始学,大冬天啊,北方啊,室内图书馆大家也都穿羽绒服啊。所以说真正考不考的上不是几率的问题,是自己有多大决心有多努力,能付出多少。看到很多人比我们优秀,其实没必要比较,因为有人真的真的比我们拼,就平常心,能享受生活就享受,能吃苦就吃苦。最后要相信点滴积累,真的特重要,量变才能引起质变,所以我们要注重平常的积累。网友二:我们有个学姐,4年来天天风雨无阻去图书馆,宿舍就在我们旁边,但我们都没印象,考上北大的研究生,复试被嫌弃,努力争取了一下,录取了,而且在考上之后还天天去实验室……所以只要不是智商特别高,基本都得这样吧~而且我觉得可以中科院也是很好的选择,我们专业考上中科院的要比清华北大的多……加油吧?网友三:有人考上过,所以希望是有的。但我只听说过两个人,一个是艺术生,一个在考研机构工作三年。艺术生其他课我不清楚,只知道英语九十多;参加工作的人最有参考价值,他天天听考研课,为老师和考生服务的,很多知识就算不去背也记住了。考清华北大,数学和英语需要特别强,需要接近满分,政治至少要七十以上,专业课就是需要看什么专业了。如果你是刚上大学不久,考上几率比较大,毕竟可以复习三年;如果不是就还是放弃吧!网友四:基本就是0了,首先弄清楚二本这个概念。但凡教学水平中等的地区,只要不是完全不学基本都可以考上二本。而一本二本和985最大的区别我认为是氛围和自律性。我是电子科技大15届计院的,这么说吧,我们院可以说是学校最好的几个院之一了。在有毅力有智商有氛围的一切大条件下,清华北大研都可能某年一个没有。可想而知顺推到普本的难度。网友五: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的,一般清华北大就收985 211和一些不比211差的大学的可能分数比一些照顾性211还高的一本。其实普通一二本考c9都比较难,普通的985还有很大的希望的。考研是不公平的,很多导师不认为那些山区,偏僻二三线城市的人能有足够的能力,导师都是老板,他希望有好的员工。他没有足够的时间看你强不强,考研我感觉有高考的六成吧。网友六:理论上来讲比你高考要考上这两所学校的几率要大,因为高考考上这两所学校的人都是既有天赋又努力,而考研只要你拼命努力就算天赋一般也还是有机会的。当然这只是说笔试,面试除非你认识导师或表现得极其出色才有机会,因为我之前参加过北大的夏令营,那的老师连我母校山大都瞧不上,更不用说二本了。所以,我劝你还是放弃比较明智。。考我们山大啊,也还不错……在上大学之前,你与考上了名校的同学就已经有差距了,四年的大学生活多半会将差距拉的更大。当然了,二本学校里也会有很优秀的学生,所以,这就是你的希望。如果真的打算好了去考清华、北大的研,就早早定下专业,与导师联系,勤奋地准备,用你的努力和坚持补足你在学历方面的不足。为了自己的梦想去奋力一博,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但是,这件事情,做好会失败的准备。

海洋热

高考进北大和考研进北大差距有多大?撒贝宁一句话说出重点

高考进北大和考研进北大差距有多大?撒贝宁一句话说出重点说到大学生们最理想的大学,相信大家第一时间就会想到清华北大。不仅是学子们,家长对他们的期望也是最高的,这两所学校也是他们所希望的结果。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无论通过什么样的努力进入,只要能挤进去,那自然不用说是件很骄傲的事情。在我们的印象中,二者之间都是很好的,那谁更优秀一些呢?相信很多学子会拿来作比较。1、作为一名理科生的学霸,相信都比较倾向于北大学府,虽然两所学校之间离得很近,但对他们有一定的了解之后,还是有更多的人喜欢去北大。不过进的时候方式有很多种,毕竟现在的人们都知道,名校出来的人今后走向社会就是一个活招牌,所以但凡有一丝机会都不会放过。有些学霸高考分数高,所以不用担心直接就被录取,但有些人志向比较远,但分数不理想,就会考虑线上一个普通的大学,然后趁着这四年的时间多加学习,最终的目标还是要进入北大。2、看似都进入了一所大学,最终都是从这里毕业,但先后进入二者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我们都知道撒贝宁直接高考进入了北大,因此他在这两者之间有着自己的观点,到底是直接高考一举进入比较好,还是再艰苦四年考研进去好呢?其实这两个学位在社会上都有很大的重量。如果直接高考进入北大,那就毋庸置疑一定是个学霸级人物,在某一方面有超人的才华,所以先天基础会好很多。3、直接高考进入北大,在一定的年纪就能进入这么高的学府,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将来去国外知名的学校进修,大学的四年时光在这里度过也是不一样的体验,因此看起来本科直接进入学府似乎更优秀一些。如果考研的话,首先普通大学你要加倍的努力,毕竟考研很艰难,想要进入北大不仅我国,在别的国家也有很多人想进这所学校进行学习,所以从这点就跟本科生有了一定的距离。结语:小编看来,只要有梦想,最终经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那一定是个伟大的举动,所以单在这一点上就值得我们去敬佩。你的梦想又是什么呢?

忠焉

西南石油大学:一学生挂科8门,考上北大研究生,他经历了什么?

对于大学生而言,考研是一门比较苦的差事,因为考研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复习,需要占据自己大量的休息时间。因为考研,让许多大学生没有了周末,也没有和寝室好友一起休闲娱乐的时间。正因为如此,许多人对于考研都以一颗平常心对待,能够考研成功是一件好事,如果没有考研成功,毕竟自己也曾经努力过。考研对于西南大学的一名学生而言,可以说是他的一段心路历程,挂科8门,最终考上了北大研究生,这期间究竟经历了什么?西南石油大学一名计算机系的学生,名字叫做何颖。他在西南石油大学就读期间迷上了游戏,基本上每天打游戏的时间要超过10个小时,可以说是一个网瘾少年。因为过度沉迷于游戏,导致自己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大二的时候,何颖同学的学习成绩在全班排名倒数几名,甚至挂科8门,这在许多大学生看来是不可想象的。由于过度沉迷于游戏,让自己失去了应有的学分,自己的学习成绩也下滑很严重。在一次和哥哥的聊天当中,该同学意识到自己要改掉沉迷游戏的坏习惯,要拿起书本重新学习,认认真真学习知识。最后成功考上了北京大学的研究生,是一个非常励志的对象,但是他经历的过程也是十分艰辛的。自从该同学意识到自己身上的缺点之后,不仅戒掉了游戏瘾,而且卸载了电脑和手机上的许多游戏,开始全神贯注投入到学习当中。基本上每天用于学习的时间超过11个小时,他的这种精神也让许多同学都赞叹不已。进入大学之后,许多大学生都开始有了倦怠的心理,而这种心理是很危险的,容易让人迷失自我。不过,西南石油大学本身也是一所双一流大学,因此能够考上这所大学的学生,学习成绩都非常优异。由于在大学宽松的学习环境下,许多大学生往往容易忽视学习,让自己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大学生都在佩服何颖同学的毅力,但是殊不知在考研的途中,要具备如此强大的意志力可以说是非常难得的,这期间经历的过程也是非常艰苦的。我们都知道,北京大学是我国的高等学府,凝聚了大学很多的知识和文化,要想成功考上北京大学的研究生,可以说是相当不容易的。许多同学经过几年的时间,也没能考上北京大学研究生。而西南石油大学的这名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克服了许多外界的困难,最终让自己顺利地考进了北大研究生。小编认为这其中的艰辛只有他本人自己才知道。在这个考研的过程里,他很多时间都泡在学校的图书室,查阅各种书籍,补习各种落下的课程。有谁想到曾经挂科8门的大学生,还能够通过努力考上北京大学研究生呢?考研对于大学生而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考试,许多人能够考研成功,不仅仅在于他们的天资聪慧,而更在于他们后天的努力。要想成为研究生,需要经过一段艰苦的过程。西南石油大学的这位学生给我们开了一个好头,也希望大学考研的同学们都能够取得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小编在这里预祝大家考研成功!如果你喜欢作者,请关注我,感谢您的阅读!

割草者

本科双非,挂科8门,逆袭考上北大研究生,凭什么是他?

昨天,一个超级励志的考研故事刷屏了:“我与北大只差1.08”。详细看了这个主人公逆袭的故事,小编在惊叹之余更是为说这句话的主人公疯狂点赞。 网友:“2018最强鸡汤,看了这个发现真的没什么不可能。”小编先来给大家分享一下这个故事,其中有很多值得每一个考研人学习的地方。主人公是来自西南石油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软件工程2014级的学生。跟大多数考研人一样,本科“出身”普普通通的双非院校,不过他还有几个标签是“学渣”“挂科8门”“学分绩点只有1.08”。当大家知道他今年考上了北大的研究生之后,立刻成了“逆袭的神话”。他曾在大一的时候沉迷于游戏,浑浑噩噩,直到大二结束,挂了8门课程,绩点也才只有1.08,这让他开始慌了,难道大学四年就这么混过去了吗?真正让他幡然醒悟下定决心改变的是与哥哥的一次谈话。哥哥同样是一门本科生,为了不足四千的工资他时常需要工作到凌晨甚至通宵,哥哥告诉他:最后悔的是本科没有好好学习专业课,白白浪费了四年的青春,似乎现在所吃的苦就是当初荒废时光的“现世报”。从那一天起,他就暗自发誓,一定要改变。大三期间,除去应修的课程,他还需要另外重修挂掉的8门。他的课表被排得满满当当,多到可能同一时间就有三门课要上。他开始不再逃课,每堂课都坐第一排正中间的位置。也开始了每天早起“占座”,认真上自习的“学霸”之路。大三下学期,他认真分析了自身情况和就业对人才的需求,决定考研深造。2017年3月,他卸载掉手机和电脑上所有的游戏,开始了考研这段破釜沉舟之旅。在他考研初期,将目标定为3个不同档次的5所院校,备考计划分为三个阶段。三月到六月是第一阶段,目标为电子科技大学;进入六月,他发现自己的学习成效已经超过身边报考电子科大的同学的水平,毅然将报考目标改为上海交通大学;进入九月后,他又一次调整目标院校,这一次,他将目标锁定到北京大学。他说:“这当然不是意气用事,而是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足够信心而做出的成熟决定。”在考研后期冲刺阶段,他坚持每天学习十几个小时,用掉将近八千张草稿纸,摞起来有一米多高。整整九个月,自始自终他都用考研标榜和激励自己,管住了自己的脑子,也管住了自己的手,再也没有碰过一次游戏。终于,他如愿以第11名的初试成绩进入了复试:复试名单90多名学生中唯一本科出身双非的学生。正如我们所有人都会担心的:北大会不会歧视普通本科,他本科成绩不好,挂过8门课,导师会不会歧视?结果证明这些担心是多余的。他说:“看着别人浙江大学毕业,8项专利、4篇论文等科研成果,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比他们更加自信,告诉自己我并不比别人差。最终,在面试了四家研究所之后成功被北京大学录取。”看到这里,不知道你有没有被他的故事所激励。小编觉得这个小哥哥简直酷毙了!其实不止他,还有好多好多,大家还记得那个专科逆袭考上复旦大学计算机硕士的岳祥吗?2012年9月,岳祥入读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刚入学的时候他也很迷茫,一位老师在课堂上说想深造就要考本。于是他从入学起就开始努力,以第一名239分(满分300分)的优异成绩考入湖北工业大学读本科。读本科的开始准备考研,英语基础差怎么办?用最笨的办法:一天背200个英语单词,一天背7遍,先过单词关。一次性通过了四六级,英语词汇量达到了14000个,看英文原版书,听常青藤公开课都无难度。数学基础差怎么办?自学高数、线代、概论,市面上所有的真题模拟题用来练习,连续3年都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在17年的时候,岳祥考上了复旦大学计算机专硕,人工智能方向。记者想要采访他几乎找不到人,他每天早7点进实验室,晚上11点才出来,其间陌生电话一概不接。他说“我不愿意浪费一分钟。有时我看食堂要排队,就回寝室啃面包。”励志的故事很多很多,小编在他们身上发现一个共同点就是:有梦想,就立即付诸行动,并坚持下去!在小编这里,经常会收到大家的问一些关于“歧视”的问题:本科双非报考名校会不会歧视?本科成绩不好会不会歧视?本科挂过科会不会歧视?专科生考研会不会被歧视?小编不否认有肯定的答案。但是,与其担忧这些不如拼命提高自己的初试成绩,那些被“歧视”的,有很大部分原因在于初试成绩或者复试表现不理想被刷。有句话说得好:要么初试分高不可比,要么复试表现的无可挑剔,当你足够优秀时,那些缺点自然而然就会被弱化缩小。很多时候不是你不行,而是你不努力!所以,不要把所谓的“歧视”,当做自己不上进、不努力、无能的借口,更不要让类似“歧视”这样的负面的词汇,为你设限!还有人酸着说,考研能考上这些学校有什么了不起,高考能考上才算厉害···诚然,本科能考上985确实了不起,但就算是那些中学时代不努力的人考了一个平凡的大学,大学之后开始发奋努力就没用了吗?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只要人想努力,什么时候都不晚。和那些因为人生打到了一副烂牌然后就自暴自弃的人相比,知耻而后勇最终明白发愤图强的人更值得尊敬。小编举这些例子说这么多,不是要给大家打一针都去盲目考名校的鸡血。只是想让你们像他们一样,在自己能踮起脚尖够得到的范围内,努力跳一跳突破自己的极限,拼尽全力去够到自己的目标。如果你也梦想成为那个别人无法企及的自己,就应该付出别人无法企及的努力。你的努力,要配得上你的梦想!认真去考研吧,不断重复着学习,做一个真正勤奋的人,直到你能轻车熟路地分析、应对各种问题,简直酷毙了!人生能有那么一段时期,全身心地投入做一件事,过后你会发现,原来是那么有意义。既然已经决定了考研,就好好准备,为自己的决定负责。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努力是绝对不会成功的!!加油,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天生万民

同样是北大的学生,考研进北大和高考进北大相比,二者差距大不大

“同样是北大的学生,考研进北大和高考进北大相比,二者差距大不大?谁更牛?”有人问。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一个人在和我们学校老师聊天时说的一席话:“本科考上北京大学很厉害了,但我觉得考研考上北大应该更厉害……”北大的本科生,在“含金量”方面真的不如其他学校考上北大的硕士生吗?考研2019年参加考研的人数是二百多万,而2019年参加高考的人数是一千多万,后者是前者的好几倍,但通过高考的渠道被北大录取的人数却比考研进北大的人数要少上千人,由此我们完全可以看出,通过高考考入北大的本科生,在“含金量”方面比普通本科院校的大学生通过考研考入北大还要牛得多。在一些用人单位负责人看来,在考研的时候你能搞定名校的导师,但是你在高考的时候却不一定能搞定高考,因为高考相对于其他形式的任何考试而言,都是一场最为公平公正的考试。高考当然,如果考研考入北大的本科生,其本科母校也是北大,这种“根正苗红”的牛人自然比纯粹拿到北大本科学历的本科生还要牛得多,至少人家本科学历不输给北大本科生,而且还获得北大的硕士学位,在就业前景和就业质量方面完全无需担心。北大的研究生,“成分”是比较复杂的:既有北大的本科生通过保研推免或者考研的方式成为北大研究生,也有其他院校(包括民办本科院校)通过保研或者考研考入北大的学生。在推免生当中,除了985、211大学的优秀本科生拥有推免的机会,而一些实力不错的“双非”一本院校的优秀大学生同样也有机会保送为北大研究生。而这些“双非”院校的大学生,他们当年高考的时候能否考入北大呢?北大本科录取通知书有人说可能当时他们还不够努力。但是就算他们当时努力到无能为力就真的能考上北大呢?我觉得可能性不大,因为在高考之前,不只是部分地区的学霸在努力,而是全国的高中考生都在用命去拼搏,考上北大这样的顶尖名校,不单单需要努力,还需要足够的智商和学习天赋才行。“金本科,银硕士”这句话在很多顶尖985大学相当流行,这样的话在北大自然也不例外。或许这样的话有点偏激,但这样的话也有一定的道理。在北大的硕士生当中,“土著研究生”(本科也是北大)只是占其中的一成半左右,还有八成五的北大研究生是外来者。也就是说,在北大研究生的群体当中,可以稳稳压北大本科生一头的,只有15%左右的超级学霸。北京大学北大的本科生能否成为北大的研究生呢?据了解,在北大,只有两成半的本科生选择在本科毕业之后立马就业,还有七成半的北大本科生要么选择在国内继续保研、读研,要么去国外顶尖名校“镀金”。不过对于普通人来说,考研的时候以北大作为目标院校,也是其雄心壮志的一种表现,毕竟不是谁都可以成为北大研究生的,没有足够的实力和底气,估计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连报名都不敢报。

白之恋

大四学生,考上税务局公务员,同时考上北大研究生,该怎么选择?

小编专注高考、大学及考研的研究欢迎关注:考研大家大四学生,考上税务局公务员,同时考上北大研究生,该怎么选择?大家都知道,北大一直是内地最难考的大学之一,研究生的含金量是很不错的。今年考研,全国难度总体都有所提升,要考研北大成功,当然更难,若能成功,是十分难得的。自然,今年的一个北大研究生名额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从价值的角度来说,小编认为,远不是一个税务局公务员的职位可以相比的。当然,北大研究生这个称号很光鲜亮眼,但作为一个多达一两万人的大群体,其中自然是有不少差异的。差异主要在于专业。不同专业的毕业走向和就业路径,乃至就业前景,都会有一些差异。但这不妨碍北大研究生的这个认可度。即便是认可度相对稍差一点的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的相关毕业生,就业前景也是比较可喜的。所以,如果真能进入北大读研,小编觉得不必纠结,读研北大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放弃了一个比较难考的税务局公务员职务固然比较可惜,但所谓“两利相权取其大”,来北大读研,是一个很值得的事情,比较而言,放弃公务员职务这个机会成本其实并不算很高。就小编所知,身边也有一些人,之前在拿到了北大研究生offer的同时,也找到了不错的工作,然而,他们无一例外地,放弃了工作岗位,进入了北大读研,因为在他们看来,读研北大更有价值。读研北大的价值,不仅仅是拿到学位,还可以全方位提升自己,无论是平台、眼界,还是个人思维、能力,乃至就业竞争力,都是可以获得明显提升的,这应该是不言而喻的。读研固然需要两年或者三年时间,但这个学习充电的过程的价值很难估量。如果只是从就业的角度说,读研毕业之前,如果对公务系统很感兴趣,可以无需去考普通公务员,直接去考比一般公务员起点要高的选调生。考选调,北大毕业生不但可以考取各省市的地方选调生,还有机会进入中直机关,起点是比较高的。而且,考选调生其实并没那么难,只要具备名校背景加党员之类的硬性条件,考试本身的竞争反而远不如考取地方税务局这样的竞争很大的单位的公务员那么难。当然,如果不打算进入公务系统,北大读研后,也具备多元化选择的条件,也是可以多样化选择的。综上,对于税务局公务员及北大研究生,后者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你们觉得呢?

非知得也

最容易上北大的四个研究生专业,性价比高,能考上就是福气!

根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2019年的研究生报考人数比之去年增长了37万,2019年考研报名人数达到238万人。人数如此众多的情况下,是迄今为止考研最难的一年。有学者猜测,2020年预计将会更高。随着人们对于学历的追求,“考研热”的上升,考研成了一件难度越来越大的事情。对于纯粹追求一个学历的人来说,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性价比高的专业考研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了。最容易上北大的四个研究生专业,性价比都非常高,选择考的基本都考上了。一、自然地理专业自然地理其实一门比较有意思的专业,注重实地考察与数据的收集分析整合利用,偏理科。考研的方向比较多,考研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硕士研究生期间主要也是结合自然地理的某一部门进行研究,或结合生态、环境科学、地质等相近学科进行更深入研究。二、社会工作专业许多人可能会对这个专业感到些许陌生,社会工作是一个坚持助人自助的价值观,帮助案主提高适应环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专业。之所以发展成为一个专业,是因为它有自己的价值体系,专业人员伦理守则,专业理论支撑,专业文化以及良好的社会影响。对口的工作就是在社工机构做专业社工,目前在东南沿海比较好一点,发展最好的是香港,月薪上万。有些地区的民政部人事司要求只接受社工硕士,所以考研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三、古生物专业古生物专业属于北大元培学院,在2010年还出现过只有一名学生的情况,原因是因为很少人报考。最近几年国内古生物领域读研究生门槛并不高,毕竟是一个比较冷门的专业,南古所北古所和若干高校都是不错的去向,想学无脊椎和古植物的话显然南古是比北古更好的选择。四、教育经济管理专业这个是个偏门学科,下设在北大的教育学院里面,许多同学都是跨考进来的。但学术上是有热点的。而且因为是交叉学科,由于这个特殊性,设立这个学科的部分高校为了接受生源会减低一定难度,比如不用考数学,对于数学渣而言是个稳中有升的考研选择。关于以后的就业,在银行和公务员以及高校行政系统挺吃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