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博士学位到底有多难拿?说出来也许你不敢相信!其合之也

博士学位到底有多难拿?说出来也许你不敢相信!

之前,小西每次聊到博士毕业的话题,都会引发不小的争议。不过,大家很容易达成共识的是博士学位非常难获得,毕业真心不易啊!事实上,不止国内,国外一样存在博士生延期毕业的难题。小西一个去日本读博的同学曾反馈,她所在大学一样很多人延期,最长的推迟4年才毕业。还有一些人直接放弃后去工作的。比如说,美国研究型高校未设置固定毕业年限,也就不存在延期一说,但是放弃或难以完成博士学业的学生比例不低。而且,学生后期还需要承担自己的课题费用,经历同样十分艰辛。在我看来,博士学位作为我国最高级别的学位,想要简单的获取是非常不合适的。尤其是,翟天临的学术不端事件再次给我们敲醒警钟,这是对其他学生的最大不公平。事件爆出后影响真的不小。海量的硕士生通宵修改学位论文,边修改边骂“翟博士”。部分博士生就更惨啦,直接被延期半年毕业,修改完善学位论文后再送审走答辩流程。因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评审要求被提高,而且单独划拨经费用于学位论文的抽查,之前简单的“混过去”的想法已无法实现。学位论文一旦抽查不合格,导师最低也是3年停止招生、无法晋升的处分。不否认有不负责的导师,疏于指导研究生,影响他们毕业。反过来,也有学生学术不端,蒙蔽导师毕业后,最终坑了导师的。在这个浪潮中,我们专业就有3名硕士生、1名博士生延期半年答辩。不是因为小论文不达要求,而是学位论文不过关。之前,我也曾提过,英文小论文写得好,不代表能写出一篇逻辑合理、质量不低的学位论文。聊回博士学位有多难拿。想要获得博士学位的前提,是有机会顺利读博。以前常说的“没有读不了的博士”早已不再准确。相比高考,读博院校和导师的选择更加扎堆。“能去的不想去,想去的去不了。”是很多学生的真实写照。一个词就是“真难啊”!不少双非大学的博士生导师不多,读博的学生同样也少。某些导师常常没人报考,毕竟学生们心中有“双非大学的博士值得读吗?”的疑惑。事实上,2019年在沟通联系博导的不少学生,应该发现想找个好平台、好导师读博真的太难了。每一次期间的回复都是“不好意思,我今年已经有学生了。你可以试试其他优秀的导师”。为什么会这样难呢?除了扎堆,还有“双一流”高校普遍采用申请-考核制,鼓励优秀推免生直博,支持课题组内学生硕博连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名校留给外校学生的博士招生指标真的已不多。比如说,带有“学术帽子”的大牛导师,每年2个左右的博士生招生计划提前1-2年就被预约(送人情)。或者说导师自己课题组内的硕士生毕业后,选择继续留课题组做课题,排队晚1-2年入学的。读博之后的课题研究也充满不可预见性(探索性的),再好的实验方案也不能保障一定成功。有时候,觉得好难的原因在于辛苦一年的实验最终发现探索是失败的,只能无奈地重头再来。在我读博期间,最大的感悟就是做野外试验真难。布置样地的栅栏、塑料桶等校物件也有人拿,种植的植物也有人放羊去啃,第3年试验基地被企业生产需要直接破坏,实验进度多次被耽搁影响。如今想起来都觉得真坎坷啊当然,上面提及的是一些合理因素,还得考虑博士生自己的主动性和科研能力。相信很多老师都有对你说过,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读博,选择要谨慎。另外,导师要求高、能力不足且缺少指导、频繁变更研究方向、师德不佳等因素,一旦遇到,想获得博士学位也会变得非常难。也许,这就是为何《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发布的数据中,博士生毕业延期率高达近2/3的原因。最后,我想说博士延期压力很大,而且这件事按道理来说也不是丢人的事,更谈不上犯了多大的错。但是,往往身边的朋友、同学会给他们打上“失败”的印记,进一步引发悲剧。请多给他们一点关爱。祝愿各位在读博士生都能顺利毕业,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加油!

上而不下

考取博士有那么难吗?不见得

为什么考博会那么难,考博士到底难不难,又难在哪里?这是许多准考博士学位的考生心里最想知道的一个问题。不得不说,作为国内学术界至高领域的学历教育,考博士的竞争度并不比一年一度的高考或者公务员考试相差多少。尤其是近年来,为了普及中高等教育,国家加大了国内高等院校本科以及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力度。所以更高的学历学位是很多人的追求。对于许多博士研究生业说,博士生毕业条件非常难。在圈内一直流传这样一句话叫“没有延期毕业的硕士,没有按时毕业的博士”!可以说,发表论文是读博过程中至难的一点。但是因为无论是因为工作需要还是梦想,一定要考上博士呢?那国内博士那么难申请,不如去申请国外的博士,有同学可能考虑这个问题,但是国外博士又该如何申请呢?机会来了~~菲律宾理工大学博士在中国开始招生啦!菲律宾理工大学创立于1904年,在菲律宾综合排名第六,是菲律宾排名第二的国立大学,是一个国立的,非宗教派的,非营利性的高等学府。菲律宾理工大学有18个分校11个系可授予46专业的学士学位,15个专业的硕士及博士学位,总部坐落于经济繁华的首都城市马尼拉,目前在校人数大约75,000多,是菲律宾学生人数最多的国立大学。菲律宾理工大学是中国教育部推荐的30所大学之一。优势:1国家承认博士学位,可以为在职人员提供假期集中上课,2两年至三年获得博士学位,按时毕业,超低成本留学3尊享海归待遇,学历中国教育部认可。4入学手续简单,轻松毕业,帮助学生创业。5大专直接读硕士,单独开班,在读期间为优秀学生提供在菲律宾本地年薪8-10万人民币的实习机会。6归国享受留学生北上广落户及创业优惠政策7购买减免车价20%左右的免税车、创业免税和房租、并可申请政府资金.统一签署出国留学合同。有意向了解的学生都可以留言给我哦!我来给你们解答疑问!

马缨丹

一个博士学位到底值多少钱?导师来给你算笔账

对于每一个打算考博的人来说,都有一个让他考博士的理由,有的人说自己考博士是为了找一份满意的工作,也有人说是为追求自己对科研事业的热爱,还有人说是为了完成人生的一次修行。但是不管是哪一个原因,选择了读博说明博士学位是有一定价值的。那么自不而然会想到一个问题:一个博士学位到底值多少钱?有的人会用博士期间自己的花费角度来计算,认为三年的学分大概3-4万块钱,加上三年的生活费3-4万块钱,再加上其他的费用2万块左右,因此读一个博士的成本大概是8-10万块钱。也有人认为,博士学位的价值不能仅仅用花费的角度考虑,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博士只值10万块钱的话,那么就没有那么多人考虑去读博士了。也有人认为,博士的价值应当从35岁的年龄来计算,也就是说博士的优势一般是在35岁以前较为突显,35岁以后毕业的博士就没有较多的优势了,包括失去申请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等的资格,按脱产博士毕业的平均年龄30岁来算,博士平均一年能多赚10万块钱,那么博士学位的价值大概值50万块钱。也有人说博士学位是无法计算值多少钱的,因为对于不同的博士,收入差距非常大,有的博士年薪能达到上百万,有的就十来万块钱,因此并没有一个统一的价值来衡量博士的价值,但是话说回来,除了行业差距,个人的差距也造成博士收入差距非常大,有的博士善于经营,有的博士不愿经营,这也是无法计算的一个原因。那么一个博士学位到底值多少钱,其实无论从花费成本,年龄以及个体差异来看,都是仅仅反映了某个方面,而并不能客观反映这个问题。博士只是人生中的一段经历其实,从导师的角度来说,不论是硕士还是博士,就是在人生道路上的一段求学经历而已,也就是说读博就是第一次真正加入到科研团队,培养自己完成科研任务的素质和能力,为自己未来从事科研工作提供了一个前期的训练和奠定了自己未来研究的方向。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有一定的成本,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个很有未来的希望。博士的价值本质上是人生价值的一种反映塔主认为博士的价值还真不能用具体的金额来衡量,博士学位其实是给了你一个职称,一个平台,一个方向和一个起点,但是这些东西的价值都是无法具体衡量的,也不能直接变成金钱放到你的兜里,而是在这种环境下,看你的人生该怎样活,是利用这些东西体现人生价值,还是抛掉这些选择其他的环境实现人生价值。所以,博士的价值就是你人生价值中的一个选项而已。以上就是塔主对博士学位价值问题的一点看法,希望大家和塔主一起讨论!

解放者

翟天临获博士学位,娱乐圈真正的博士还有他们,最后一位家喻户晓

娱乐圈与其他行业相比,需要的主要是自己从事行业的技能和颜值,比如演员的演技、歌手的唱歌能力、主持人的主持能力,对学历的要求相对较弱;因此,在娱乐圈中,明星的学历整体偏低,为了尽早出名,很多明星甚至没有上过大学,例如当前娱乐圈很多当红艺人,而多数明星也仅仅只是艺术类院校本科毕业,获得硕士学位的少之又少,而真正获得博士学位的更是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位。下面我们看看娱乐圈都有哪些明星获得了真正的博士学位。1.翟天临。翟天临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个博士生,他1987年出生,2014年就读北京电影学院博士生的;2018年6月29日,翟天临在微博上发布消息称:“今天的北京电影学院属于我们。从今天起,你们可以真的叫我dr.Zhai了,因为,我毕业了”。同时他还发出了9张照片,都是他身穿博士服拍摄的个人留影以及和导师、朋友一块的合影,向广大网友和粉丝高调的宣布自己获得了表演专业博士学位,成为了娱乐圈为数不多的真正博士之一。2.喻恩泰。说起《武林外传》中那个书生气十足的吕秀才,很多观众应该印象深刻,他就是娱乐圈高学历的代表喻恩泰。喻恩泰1977年出生,1999年获得上海戏剧学院电视艺术系学士学位,2005年,又获得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硕士学位,2009年再次获得中央戏剧学院表演专业和导演艺术研究专业双料博士学位,这种学历不仅在娱乐圈,在所有的圈子中应该都是高的吧。3.陆鹏。说起这个名字,很多人应该不熟悉,但是说起《亮剑》中那个以李云龙第一任妻子为人质的日本人山本一本,很多人肯定能够想出他的形象,他就是陆鹏。陆鹏1968年出生,出演过《亮剑》《松花江上》《山林喋血》等一系列影视剧,虽然在演艺事业上没有大红大紫,但是却是娱乐圈少有的高学历,他曾先后获得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硕士和北京师范大学电影学博士,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和日语,你能想到《亮剑》中的日语是他自己说的吗。4.宋祖英。说起宋祖英,在大陆应该是家喻户晓、老幼皆知,她曾24次登上过春晚舞台,是春晚舞台最熟悉的歌手面孔之一,也曾连续放歌世界杯、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等多个大兴场合,被称民歌天后,曾演唱过《小背篓》《辣妹子》《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好日子》《大地飞歌》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歌曲;除了在歌曲上的成就,宋祖英还是一个高学历的歌手,2009年,已经功成名就的宋祖英重新回到了中国音乐学院进行深造,考取了声乐专业博士,跟随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金铁霖学习,是我国第一个民歌声乐博士。娱乐圈由于其特殊原因,高学历对其演艺事业的助力并不大,因此,真心钻研专业、学习提高自己的并不多,很多都是成名后被授予荣誉博士学位,例如张艺谋、周润发等人,但是真正的学霸却很少,以上的四位却是真正的高学历,这样的学霸人才是不是很令人刮目相看啊。

魂气

博士后和博士有什么区别?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各行各业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就拿我本人所在的学校来说,从2010年开始招聘专任教师岗位最低要求就是具有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历。近些年又提高了资格要求,除了要求有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历以外,还要求博士毕业年龄不超过35岁,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不超过40岁,特别优秀的可以放宽到45岁。也许这只是各大用人对学历要求的一个缩影,但是近些年报考博士和申请博士后的人员也越来越多了,从侧面反映出就业压力较大。博士和博士后同属于让不少人“仰慕”的对象,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1.概念不一样博士是一个学术符号,代表着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博士后是一个工作,代表着具体从事某项研究的人。因为学位只分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种,博士是最高的学位。通过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学习考核合格的可授予博士学位,取得博士学位以后就是博士。而博士后并不是学历,也不是学位,只代表你从事了某项具体工作的研究,是一份工作而不是学习经历。2.身份不一样博士是学生身份,博士后不是学生身份。博士可分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无论是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无论是有工作还是没有工作,在没有毕业取得博士学位证书和博士研究生学历证书以前,都是还是学生身份。而博士后则不是学生身份,博士后没有脱产一说,都是具有正式工作的人,为了进一步进行科学研究或者在专业相关领域有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而进行的研究工作。3.待遇不一样博士的待遇相对较低,博士后的待遇相对较高。如果是全日制博士的话,一般会按照学校的同类人员工资水平发给津贴和生活补贴,而博士后则参照一定的工资标准按月发给工资。除了在工资待遇上的区别外,博士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经申请后可以进行流动,所以博士后科研站都叫做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正常毕业后,博士后所享有的待遇更高,可以在原单位或者职务晋升或者职称评聘的优先条件,并且可以被作为优秀人才被“挖走”都有可能。而博士虽然也是属于人才类别之一,但是待遇仍然不如博士后。以上就是博士和博士后的主要区别,除此之外,博士和博士后在导师关系上也有所不同。例如博士的导师叫做博士生导师,而博士后的则叫做博士后合作导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师生关系,而是一种合作关系。总的来说,无论是博士还是博士后,都是很不错的学术提升渠道,能够考取博士和进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抱火哥

读书读到博士,到底有什么用?

读书读到博士,达到“学位金字塔”的顶端,到底有什么用?或许你看到好多人考取了相当不错的大学,并攻读了博士学位,然而那些博士毕业之后所找的工作,每个月的月薪却差强人意或者相当“精致”。于是有些人心中就纳闷了——“博士生大半辈子为学历学位劳碌奔波着,到最后究竟得到了什么?学习的用处到底在哪里?”我认为,博士混得凄惨的毕竟是少数,能够获得博士学位的人,之所以在毕业之后在事业上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归宿”,原因不在博士学位不好。可以说,就算博士生毕业之后回家种地或者养猪,暂时“龙行浅滩”,但只要底蕴在,一旦拥有机会,就很可能“一飞冲天”。混得不好的博士只是个例,就目前来看,国内大部分博士都混得挺好的,很多博士的年薪是工薪阶层的好几倍。读博士的用处,除了平均薪金比其他大部分低学历的人高之外,其发展前景也比大部分其他学历的人要好一些。举个例子,想要拥有上海户口的途径,其中第四条就是“获得博士学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优先落户上海。”由此可以看出,博士无论是在上海还是在国内其他地方,都算是“稀缺资源”。无论是前途还是“钱途”,博士生和非博士大学生都有着很大的差别。“博士”二字,何为博?博学多才,腹有诗书气自华,无论在江湖之远还是庙堂之高都混得开,才是真正牛13的博士。从短期利益来看,读博花的成本和毕业之后的工资有可能形成落差,而且博士中的“剩男”、“剩女”特别多,但从长远来看,读博所花的时间,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一个过程。更何况,博士生毕业之后,哪怕是去高校当老师,工资收入和其他学历的老师比起来,也是有一定优势的。博士与非博士的区别不单单在于一张证书、一堆论文,而在于其眼界更宽,在人生旅程中拥有更多“登高望远”、“一览众山小”的机会。虽然博士不一定能一下子腰缠万贯,成为传说中的暴发户,虽然读博期间会错过最佳的结婚年龄,但为何国内那么多人对博士学位趋之若鹜?还不是因为博士学位的吸引力十足吗?如果你有机会读博,你会选择一如既往地攻读下去吗?欢迎留言探讨。

霹雳火

报考法律博士有哪些条件?

之前我们一直都说的是法学硕士,今天来讨论下法学博士如何备考。我国的博土生制度都较严苛,本着”宁缺毋滥,人才至上“的精神,都是严把质量关,严进严出,精雕细磨。给祖国各条战线输送了不少高质量的科技人才,为国家的繁荣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考法律博士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报名条件(一)德才兼备,奉公守法,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已有硕士或研究生学历。(三)年龄定在最高不过45岁,委培生适当顺延。(四)有两位或专业相关的教授书信推荐函。(五)体检表。(六)考法学博士须有硕土及以上学位,有著书立说,有科研论文,知名刊物,在专业领城取得一定成就的!(七)同等学力,本科生也可报考,但也有条件要求。专业相关经历一般六年或六年以上。专业考试达标且有教授证明。另一方面,获得过部级、省级科研成果奖,在名刊上发表过论文,学术研究等。招生单位若有其他要求,以具体情况而定。推荐书籍无论对于博士,还是硕士也好,有哪些书籍可以提升人的法学专业素养,有以下推荐:国内有:民法通则,物权法,侵权法,合同法,道路交通法,劳动法,继承法,刑法,民事诉讼法等,理论书有:《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民法学》,《刑法学》等。国外有:《西方法律思想史》和《西方法律制度史》等,《法理学一从古希腊到后现代》,《西方哲学史一从古希腊到20世纪》。心理准备备考法学博士前我们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准备,切记不要盲目跟风和攀比,博士不是一种光环,而是自己对未来的一种选择。真正成功的人生不是用金钱衡量的,而是在自己的兴趣点与事业之间的结合。法学博士终究是一种学历教育,不过只是处于学历金字塔中的顶端。正确的心态不但对我们做人产生积极的影响,还决定了我们做事效率的高低。在这一点上,对于博士生做研究也同样适用。那么博士生如何保持一个好心态呢?我觉得一个优秀的博士必须具备“低期望高标准的科研态度”生活中究竟有没有诗和远方,主观认识是关键。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博士只是一个科研的入门阶段,在学习的过程中尽量抱着积淀的心态:低期望,即使在研究领域内很难写出好的文章也不要心理落差过大,更不要灰心丧气于暂时的失败而一蹶不振;高标准,在预期目标未达成的情况下,降低标准也是一种折中,收获的是在追求高标准的过程中扎实基础,以求厚积薄发。但愿博士生遍地开花,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盗墓人

应届硕士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毫无问题!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一则微信刷爆网络,鉴于应届硕士毕业生孙光宇在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被建议破格授予博士学位。孙光宇在攻读硕士期间,论文硕果累累——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物理学评论E辑》《应用物理快报》《等离子体源科学与技术》等期刊发表8篇SCI论文,还有4篇EI会议论文;以非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8篇、EI会议2篇。很多朋友在看到这个报道时,首先直接联想到的是,现在不是在破四唯么,难道文章发表得多,就能破格授予博士学位吗?个人觉得这是读者对这条信息的过分解读。首先,孙光宇在硕士期间能发表这么多文章,就证明了他取得了不错的学术成果。很多博士看到他发表的文章数量,都甘拜下风。其次,大家需要看清楚,提出破格的是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学院!全国电气专业,只有西安交大和清华大学是A+,证明该校此专业的实力和权威性!此外,孙光宇所从事的是射频放电鞘层方面的研究。并不是传说中好发文章的那环化生材!最后,破格授予学位历来有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对于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有重要的著作、发明、发现或发展者,经有关专家推荐,学位授予单位同意,可以免除考试,直接参加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对于通过论文答辩者,授予博士学位”。所以,只需要达到一定的水平,是完全可以的破格的!因此,如果西交电气学院答辩组专家评议为人可以,是可以提名破格的,毫无问题!最后,不过西交的报道中还是有瑕疵的,他传递给大家的信息是破格直接与文章挂钩了,实际上肯定不是,而是学位论文展现的成果和水平!欢迎关注,带你一起看不一样的世界!

汝恶之乎

16岁上北京大学、18个月拿博士学位:学霸戴韵教育经验很简单

16岁裸分考入北京大学连续斩获两个学士学位、两个硕士学位仅用18个月的时间就考取最难攻克的教育学博士戴韵,这个90后美女学霸用自己惊人的成长速度,向我们展示了她非比寻常的人生。超级学霸的开挂人生:平凡,但不平庸戴韵的人生就像开挂一样精彩,但是如果回顾她的成长历程,你会发现,她和很多孩子没什么区别:小时候,因为父母不在身边,戴韵跟不识字的外婆一起生活。4岁提前入小学,不是因为她在那时就已经展示出惊人的天赋,而是一个很简单的原因:姐姐入学,戴韵没有了玩伴,所以干脆把她一起送入学校。虽然提前入学,但是戴韵完全跟得上学校的课程。到了高中,她的文科成绩不仅在班上,在全市都是出类拔萃。那么自然而然,高考时选择北大,也成功考取北大。在北大修读完广播电视编导和经济学的双学位后,因为一次机缘巧合参加了北大与南加州大学合作创办的“世界课堂”项目时,戴韵萌发出国读博的想法。平均需要8年时间才能读完的教育学博士,戴韵只用了18个月的时间就提前读完。在通常情况下,一篇博士论文也需要准备一年半载的时间,所以戴韵读博时的艰辛可见一番。举个例子:准备博士资格考试的时候,她需要4周的时间就读完60本书,写出3篇文献综述,同时还要完成答辩。正如她自己所说,那个时候要完成这些准备工作,“就不想要睡觉了。”对于这些辛苦,戴韵自己想得很明白:博士既是一个很高的荣誉和名声,想要获得它的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就想要承受得到它所必需承受的压力。总结来说就是“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为此,她还找了不少调节自己心情的方法,比如散步、做饭。她在美国的状态或许可以总结为:疯狂学习的时候整夜整夜看文献、做课题,偶尔忙中偷闲,做美食、漫步赏花,享受忙碌之后的慵懒时光。最终,戴韵完成了这个看上去是那么不可思议的“壮举”。如今她已经是一名博士后研究生。同时在,美国南加州大学担任“世界课堂”项目经理。从上面的故事中很容易发现:戴韵不是天才。看她的成功故事,或许我们要总结的也不是天才孩子的培养方法,而是学会这些能让普通孩子享受学习乐趣的方法:对孩子的教育不需要有太刻意的安排现代人对自己孩子的教育越来越发重视,为了促进孩子的提升,为他们报考各种补习班、兴趣班。没有入学之前还要进行学前教育,更有人甚至在孩子还没有出生之前,就已经在尝试各种胎教。这些当然并不是坏事,很多孩子的学习能力和素质也因此获得了很大的提升。但是,针对不同的孩子,这样的教学方式也能太过死板和刻意。在故事中,戴韵的父母对她的教育就基本处于“放养”的状态:因为自己太忙,让她从小就跟着没有什么文化的外婆一起生活。父母决定让她提前入学,也只是因为一个简单到有些随意的原因——让她一个人在家待着未免太过孤单。当戴韵在学校里抱怨晚自习太过无趣时,父母还主动向学校申请不参加,帮助她减轻课业的压力。业余时间也很少给她报什么兴趣班,但戴韵说喜欢的东西父母会非常上心。这种做法在有些人看来,这对父母可能还有点“不负责任”。实际上,孩子喜欢的本身就是最好的。戴韵的成功不是说是幸运,而是她的父母巧妙利用了这一点,培养孩子自发学习能力从而喜欢学习送戴韵提前入学后,她的父母也是抱着放松、豁达的态度,觉得:就算女儿跟不上同学的学习速度也没关系,也没有强硬的为她做好各种学习规划。同时父母鼓励戴韵尝试自己为自己制定目标,在她自己设立目标并努力过后,父母最后才来检验“成果”,并给出他们的评估和建议。在这个过程中,戴韵可以感受到自己能力的显著提升。同时,来自父母的鼓励也让她越来越尝试到学习带给她的快乐。所以,培养孩子自发学习,让他们喜欢上学习、愿意学习。积极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而非生硬的强迫式、命令式教学,或许会发挥出更好的效果。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的施加影响比起过多的直接干预,戴韵父母选择的是,通过自身行为对她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戴韵父母喜欢读书,家里有一个大大的书柜,这个书柜也一直对戴韵保持开放。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之下,在还不识字的时候,戴韵就喜欢倒弄、整理书柜,担任小图书管理员的角色。等到戴韵慢慢懂得读书,也慢慢喜欢上读书,和父母一起读书,读到精彩的段落,还会和他们一起分享。从儿童读物到世界名著,书本为她打开了另一扇窗口,不仅丰富了她课本之外的知识,还扩增了她的眼界和思维,为她奠定了良好的语言和文学基础。很多父母父母拼命地按着孩子的头,说“你给我学”。不如换个方法,拿起一本书,告诉孩子“你学,我们一起”。人生速成主要是因为积累的结果现在每每谈起戴韵,多数人都是感叹、赞叹她人生的速成,在她26岁时就已经完成了绝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无法完成的目标。但是这样速成的人物,我们既无法模仿、复制,更加没有必要强求。戴韵只用了18个月就攻克了“史上最难度博士”,这既是一种速成,更是她过往学习知识积累的结果。正如她自己在事后所说,博士论文其实一直是在准备的过程中,而她的博士学习,也是一个持续积累的过程。因为有了过去的有关教育学的实践,以及这方面的知识的积累,包括过往的一些思辨,才让自己顺利考取博士学位。比起刻意追求人生的速成,更加应该注重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有一首小诗: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回顾戴韵,反观我们的孩子,每一次成功都不会容易,但正是这份努力和拼搏才是人生最好的色彩!努力向前,我们在成为最好的父母,孩子也在成功成才路上前进!

南遥

学霸宿舍6人全考上博士,学霸是怎样炼成的?

近日,学霸宿舍6人全考上博士登上热搜,据称,青岛农业大学有一个学霸研究生宿舍,宿舍6人平时除了吃饭睡觉,每天最少有12-14小时在实验室度过。3年来宿舍只聚过1次餐,就连谈恋爱都是带女友去做实验…今年,6名学霸都获得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许士健xsj: 同学院的大四毕业生想说一句,靠自己的努力考上国外和国内名校的博士值得敬佩,年龄较大的是同实验室的师兄,因为一些原因后来又读研,对科研有自己的追求,三年发了七八篇文章,SCI一区就四篇,国家公派留学德国,留学基金55万,都是用自己的努力换来的,应该被尊重,而不是被调侃。@可可豆和blue:学霸的世界我理解不了..可能多年以后,我这种学渣回忆的都是宿舍一起通宵K歌、一起逃课、一起聚餐、而人家回忆的是一起做实验。@锁骨殿下:做学问的人总是能耐得住寂寞。我觉得他们很值得尊敬啊。虽说我是打球游戏聚餐谈恋爱,但我绝不会去嘲讽他们。每个人道路不同而已。像热搜上的学霸宿舍还有很多,比如前段时间报道的北师大"学霸宿舍"集体保研,四年奖学金14万!据称,北师大学九楼339全部保研的“学霸宿舍”,其中五人保研北京师范大学,一人保研武汉大学,一人主动放弃保研机会并拿到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多所名校的offer,宿舍的七个女生是北师大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4级本科生,她们七人全部获得保研资格。常州大学惊现“学霸宿舍”,8男生全部考研成功。常州大学白云校区南区15号宿舍楼302宿舍的“学霸宿舍”。8个男生他们从大一开始就同吃同住同学习。考研成绩公布,这8个男生中淮安的杨亚吉、安徽的王帅、盐城的唐国祥都考取了中国石油大学的研究生,四川宜宾的万宇翰则被西南石油大学录取,淮安的田素俊、河南的谢昆伦、扬州的沈涛和来自重庆的庞海明4人都留在了常州大学读研。学霸宿舍全考上博士,像这样的学霸寝室也许很多,学霸会传染的。在大学里,一个宿舍的氛围还挺重要的,大家可以互相学习互相进步,形成较好的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很多网友表示,因上学时每天跟着室友一起吃饭睡觉玩电脑,真是浪费了最好的学习时间。毕业了都非常后悔。又一波准大学生要来了,你们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