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年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招硕士4000人博士1000人礼仪

2020年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招硕士4000人博士1000人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桑珊、马利)日前,从河北省教育考试院获悉,2020年在河北省参加报名、考试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需在河北省教育考试院领取报名校验码后进行网上报名。校验码领取时间为2019年10月21日-31日(工作日),上午9:00-11:00,下午14:30-17:00。领取地点为河北省教育考试院研招处1118房间(石家庄市红旗大街231号)。领取时提供的材料包括,本人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盖章的《2020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登记表》原件1份(必须是原件,传真件、扫描件、复印件不予认可)。另外,外地考生本人无法领取的,可委托他人代领。据了解,教育部办公厅日前下达2020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根据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2020年继续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以下简称骨干计划),安排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1000人、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4000人。●谁能报考?1. 生源地在内蒙古、广西、西藏、青海、宁夏、新疆(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在上述地区工作满3年以上,报名时仍在当地工作的汉族考生。2. 生源地在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北、湖南(含张家界市享受西部政策的一县两区)等6个省的民族自治地方和边境县(市)的少数民族考生。以及在上述地区国务院公布的民族自治地方工作满3年以上,报名时仍在民族自治地方工作的汉族考生。3. 在内地西藏班、新疆班承担教学和管理任务的教职工;在西藏工作且满5年以上的“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计划”毕业生。各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是考生报考资格审核确认的责任主体。应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要求,制订本地区考生报考资格审核办法并严格审核考生资格。严禁擅自调整生源范围,严禁设置其他限制性报考条件,公平对待各民族考生。拟同意报考的考生名单要在本部门官方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无疑义方可确认报考资格。●如何录取?1. 报考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实行“自愿报考、统一考试、单独划线、择优录取”,由教育部统一确定考生进入复试的基本成绩要求。报考骨干计划博士研究生的考生参加招生单位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并择优录取。被录取考生需与招生单位、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及)所在单位签订三方(或四方)定向协议书。被录取在职考生入学不迁转户口。2. 对西藏、新疆和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藏区以及云南怒江、四川凉山、甘肃临夏等地的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除定向西藏新疆公共管理硕士和定向新疆喀什地区医学硕士专项计划外,汉族在职考生录取比例不得超过10%,招生计划数不足10人的招生单位应全部招收少数民族考生。3. 各招生单位应规范招生程序、严格录取标准,坚决杜绝违规行为。对违反相关规定、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追究相关责任者责任。各招生单位不得录取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已录取的一经查实随时取消考生录取资格。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冰之下

最新:2020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公布了!

少数民族高层骨干人才培养计划是一种特殊的招生方式,目的是为培养乐于奉献、具有较高科学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少数民族骨干人才。报考前需与省高教厅少数民族工作办公室咨询,符合标准的考生享受政策照顾。少数民族高层骨干人才培养计划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少干计划,属于一种照顾政策,专项计划,分数线比其他考生低,统一划线,目的是加大民族地区急需紧缺人才、特别是理工农医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下图为历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少干计划分数线)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强军计划、援藏计划、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等三类考生网上报名时,需要校验码,没有校验码将不能选择相应类别。不同类别校验码不能混合使用。强军计划的验证码由有接收资格的招生单位负责发放;援藏计划的验证码由西藏考试院发放;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要与所选报考点所在省级管理部门联系,提供省级管理部门要求的相关材料后获取校验码。马上要报名了,报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同学们赶快看看今年的新通知,下面附上了各高校的计划分配表。欢迎关注51考研,每天更新考研干货资料、资讯、学习方法、备考经验、报名全流程等等,想考研,关注51考研,助你成功上岸!

还乡而立

考研——少干政策(少数民族骨干计划)

什么是少干政策呢?——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简称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是五部委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以科教兴国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举措。计划从2006年起用五年时间为西部培养一批少数民族高学历专业人才,培养学校为211以上重点大学,生源为西部省市区。按照“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要求,采取“统一考试、适当降分”等特殊政策措施招收新生。毕业生一律按定向培养和就业协议到定向地区和单位就业,硕士服务期限为5年,博士8年。经费享受中央级高校研究生的拨款政策。迷茫至少说明在努力走少干政策考研的话,毕业之后要回特定地方发展。首先要确定自己为什么要考研?考虑自己的发展方向,能否接受少干考研的定向培养和定向就业?确定自己要考哪个学校?还要确定整个学校对于相应省份是否有名额?名额有多少?对于整个可以关注国家教育局,先确认是否有录入名额以及名额的多少?如下图所示:教育部官网可以看看教育部历年的名额分配。2019年的分配表然后确定自己要报考的学校和专业之后,要关注报考学校的招生网、贴吧、加一写些QQ群(可以自己直接在QQ搜索),还要关注自己大学所在省份、自己生源地所在身份的教育厅,关注报考学校的招生网之后,查查历年的少干政策要求,因为走少干政策的同学,可以不用再研招网上进行预报名,直接等着正式报名就好,但是要填表,一份留在生源地(要关注一下往年有关少干报名通知的时间和报名要求,因为其他两份表都是生源地发的。如果有要求的话,尽量提前准备,尽早报名,有问题的自己还有时间去整理)、一份交给大学所在省教育厅(要拿着生源地那边的发过来的表去领校对码,校对码很重要,因为在网上正式报名的时候要用的,一般要带着身份证和学生证,要带什么可以提前打电话问一问)、另一份要邮寄给报考学校(有的学校有截止时间和邮寄方式要求,所以自己要关注信息)。前进or后退有几个建议:信息不充足那就多搜搜、看看帖子、直接打电话问官方(问问报考学校自己报考专业如果走少干政策会不会有限制什么的?)走少干政策其实竞争也很大,所以不要太放松,把自己当成普通学生尽全力去备考。请行动起来希望这些对你有用,也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人一切顺利,考研也顺利。如果有问题的话,可以留言区讨论~有用就收藏!(如果有其他想了解的,可以留言哈)

乃焚大槐

15日起,重庆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报考啦!

10月12日,重庆市教委下发《关于做好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报考资格审核工作的通知》,明确重庆籍考生10月15日起可向重庆市教委报送材料进行报考资格审核。报考条件根据教育部文件要求,市教委主要负责重庆籍考生的报考资格审核。哪些学生可以报考?报考硕士研究生,应届少数民族考生的生源地必须是重庆籍,其他(在职、往届非在职)少数民族考生为重庆籍常住户口(集体户口除外)。汉族考生应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石柱、秀山、酉阳、彭水)工作满3年以上,且报名时仍在民族自治地方工作。报考博士研究生,考生为少数民族,重庆籍常住户口(集体户口除外)。汉族考生应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石柱、秀山、酉阳、彭水)工作满3年以上,且报名时仍在民族自治地方工作。考生为重庆籍常住户口(集体户口除外)。在内地西藏班、新疆班承担教学和管理任务的教职工;在西藏工作且满5年以上的“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计划”毕业生。材料准备符合条件的考生要准备相应的报考材料:在职考生应在教育部官网最新文件里查询下载(点击进入>>)《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登记表》(一式三份),签名并加盖主管部门印章;同时,准备工作证明、身份证、户口簿、毕业证书、学位证书(以上材料均需提供原件和复印件一份);汉族考生还需出具在民族自治地方工作满三年以上,且报名时仍在民族自治地方工作的证明。应届考生应准备《登记表》(一式三份)、身份证、户口簿、学生证(以上材料均需提供原件和复印件一份)、学校在读情况证明和生源地证明(普通高等学校新生录取名册);户口和身份证已变更(迁出重庆市)的考生应提供变更后所属地区公安机关出具的户籍迁入证明或原籍公安机关出具的户籍迁出证明。往届非在职考生应准备《登记表》(一式三份)、身份证、户口簿、毕业证书、学位证书(以上材料均需提供原件和复印件一份),以及个人档案存放在重庆市(区、县)人才交流中心的证明材料。报考流程10月15日至16日(工作时间:9:30—12:00,14:00—18:00),报考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将报考材料送至重庆市哈曼酒店2楼会议室(重庆市教委机关大楼后面)进行报考资格审核,10月17日至18日(18日12:00截止),考生将报考材料送至重庆市教委机关2楼一会议室进行报考资格审核。市教委进行集中审核后将在官方网站对拟同意报考的考生名单进行公示,对公示无疑义者将发放审定签章的考生登记表。在重庆参加考试的考生领取《登记表》后,前往重庆市教育考试院领取校验码在网上报名。 因全国各大院校博士招生考试时间不统一,博士研究生报考资格审核将分两个时段进行。第一时段:2020年12月7日至12月9日,第二时段:2021年2月1日至2月3日。考生将报考资料送市教委民族教育处进行报考资格审核,通过审核的考生应持《登记表》到市教育考试院备案。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秦健

中国四大比较难考的民族类院校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有很多民族特色,国家了解决民族类的问题和保留民族特色民族类院校,现阶段民族院校可以分为两大类中央部属民族院校(即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和地方民族院校,今天小编带大家了解4所比较有特色的民族大学,他们是民族大学的代表,也是民族类大学中比较有优势,比较难考的,一起了解下吧!中央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坐落于北京学府林立的海淀区,南邻国家图书馆,北依中关村科技园,校园环境典雅,古朴幽美,人文氛围浓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央民族大学的前身是1941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民族学院。1951年6月,中央民族学院在北京正式成立,乌兰夫任首任院长。1993年11月,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党和国家历届领导集体始终关心和重视中央民族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建校初至1966年,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14次接见学校师生代表.。学校现有23个学院,有覆盖10个学科门类的64个本科专业、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一级5个、二级17个,2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民委-教育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重点研究基地,1个北京市重点工程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连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大学位于黄海之滨的大连市,隶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是国家唯一设在东北和沿海开放地区、以工科和应用学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民族高等学校。学校1984年立项筹建,2006年实现国家民委、辽宁省政府和大连市政府三方联合共建。学校有开发区和金石滩两个校区,设有经济管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设计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文法学院、理学院、预科教育学院、国际商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物理与材料工程学院、建筑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东北少数民族研究院、体育教学研究部等19个教学科研单位,本科专业52个,涵盖工、理、经、管、文、法、艺七大学科门类。学校以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现代化民族大学为目标,坚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坚持实施质量立校、科技兴校、人才强校和国际化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提高质量为主线,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了后发优势,凝练了“立足沿海、服务民族,应用为主、教育创新,质量立校、因材施教,团结和谐、全面发展”的办学特色,比较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在沿海开放地区发展优质民族高等教育的创新之路。学校始终把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放在中心地位,建成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拥有省部级重点学科9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6个,省部级重点人文研究基地3个,同时获批国家民委创新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基地。西南民族大学砥砺奋进,岁月流金。染青城峨眉之灵秀,汲工部武侯之神韵。西南民族大学坐落于天府之国,位于芙蓉之都的锦绣成都,是民族高等教育镶嵌在祖国大西南的一颗明珠。学校为一所综合性民族高等学校,起步于国家需要、百业待兴之际,前身为西南民族学院,创建于1950年7月,于1951年6月1日正式成立,2003年4月更名为“西南民族大学”,是在周恩来、邓小平、王维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关怀下,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民族院校之一,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历新玉沙街,迁武侯祠旁,建双流校区,65年来,学校始终以服务少数民族、服务民族地区为己任,在探索中发展,在曲折中前进,在追求中创新。励精图治,笃行致远。学校有23个学院;有本科专业8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00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博、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是全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全国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和“中央部属高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民委双语人才培养基地”和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连续七次被评为四川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有4个一级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1个一级学科(省)部级重点建设学科;13个专业获批省级以上“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其中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有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本科特色专业、19个双学位专业,5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十二五”期间,获110余项省部级及以上教育教学成果奖。目前,馆藏图书资料600余万册(含电子文献),教学科研实验设备总值4.7亿元,校园数字化建设成效显著。中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是一所直属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坐落于白云黄鹤的故乡——武汉南湖之滨。学校前身为中南民族学院,创建于1951年,2002年3月更名为中南民族大学。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始终坚持党的民族工作规律与高等教育规律相结合,民族高等教育的特殊性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普遍性相结合,遵循高等教育的普遍规律,尊重民族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努力探索办好民族院校的新路子,学校的各项事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面向地方,面向全国,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服务,为国家战略需求服务”的办学宗旨,开设了10大学科门类的79个本科专业;拥有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个湖北省立项建设博士点,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19个学术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授权学科覆盖了除军事学之外的其他全部12个学科,包括哲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工学、理学、医学、农学、艺术等。学校现有省部级一级重点学科9个,一级重点建设学科2个,二级重点学科4个,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品牌专业,40门国家级、省级各类精品课程,13个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9个省部级科研机构(实验室、基地、中心),实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亿多元。

马布里

看过来!第一批报考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计划考生情况公示

关于第一批报考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计划考生情况的公示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教民厅〔2020〕1号)要求,我厅对报考2021年青海省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实行分批次公示。现对我省第一批报考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计划的考生情况予以公示。第一批报考人员的公示时间为2020年10月16日—22日,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间与省教育厅民教处联系反映相关问题,来信来电须用真实身份并附联系方式(单位来函须加盖公章),否则不予受理。联系电话:0971—6311782附件: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研究生报名公示(第一批)(下图)青海省教育厅2020年10月16日来源/青海省教育厅官网责编/亚君监制/胡芝蓉 总监制/薛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

三表

考研“最容易”考的4大985高校,中央民族上榜,第一已“失宠”!

今天是普通的日子,但是绝对不是平凡的一天。今天,考研学子踏上了征程,步入考场的他们,在为自己长期以来的努力和梦想画上一个圆满的句点。相信他们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和系统的复习,成绩定然不会令人失望的。月秋真心祝福大家能获取到自己满意的成绩,同时给大家介绍几所最“容易”考上的985大学。说到985大学,大家一定不陌生。985大学是常年占据中国排行榜前端的大学,是我国重点建设的大学,也是最有“牌面”的大学。实力强劲的985大学,给考生带来的往往不止一份学历证明,全国最优秀的师资和教育方式培养出的学习方式和内涵素养,均会对自身有着深远的影响,受益一生。故而,985大学是所有考生以及家长的首选。但是正因如此,炙手可热的985大学分数线居高不下,大多数的考生都是可望不可及的,但是这4所985高校却较“容易”考上。兰州大学一、兰州大学兰州大学位于中国的西北部地区,在98年就以全国顶尖的实力,挤入了985行列,立志建设世界一流高校。但是,地理位置的偏远让兰州大学减分不少,失去竞争力的同时,优秀的生源不断减少,似乎在教育部面前也都已“失宠”。每年拨给的教育经费仅仅有其他985的十分之一,导致了优秀师资的逐渐流失,恶性循环下,使得兰州大学的实力和其他985高校有了一定的差距。即使如此,现在的兰州大学依旧是不可小觑,实力仍位于中国前列,草类学科更是全国顶尖,同样值得报考。中央民族大学二、中央民族大学顾名思义,中央民族大学是专门为少数民族而设立的学校,在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学校中,能位居985高校,可见实力雄厚。该校的王牌专业为民族学,更加适合少数民族的报考,其他专业和其他985相比则稍有逊色。但是,北京的地理位置让它加分不少。在首都这个高度发达的城市,无疑有着更多的机会和更高的平台,一样是个不错的选择。中国海洋大学三、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位于青岛,是一所以海洋类学科为主的985高校,极具特色。虽然其他的专业没有那么大的竞争力,但是地理位置还算不错,同时较低的分数线也是比较吸引人的。在985高校中,算是极具性价比的院校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则是因为名字而不被很多人看好,不了解的以为只是普通一本呢。本就是以较为冷门的农业学科为主,同时加上那偏僻的地理位置,使得很多考生都望而却步。因此,虽然该校的实力仍然雄厚,但是报考的人却不多,分数线也就不高,是个不错的选择。梦想成真月秋看来,以上四所985大学,不论经历了什么,结果都是分数线较低,但是实力绝对的雄厚,值得报考。较为“容易”考进,也只是对于985高校来说的,相比于普通高校,一样是很难的,所以大家不能掉以轻心,更需努力。月秋希望大家可以考上自己的理想学府~祝大家天天开心、事事顺利~喜欢的话,记得点赞关注哦~

妃蕊

五所考研最“好考”的985大学,录取分数不高,考上就是香饽饽!

考研路一直都是走得比较艰难的,毕竟考研路不仅窄而且长,而路上的人太过拥挤,可以说是寸步难行,能够走到路的尽头,已经非常艰难了,选择合适的院校寄居其实也是不错的,目标可以远大,但不能够妄想,有时候看清优势,看清处境,远比莽撞好得多,在同类的院校之下,“容易”考进的高校可能热度比较低,但是“难度”高的院校一般人考不上,何不选择一个即不错,又好考的大学呢?不仅面子上看得过去,而且未来找工作也是很有优势的,简直就是一个香饽饽。考研最“好考”的大学一:国防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属于“985”重本院校,它的名气非常大,而且毕业之后可以进入很多金饭碗的工作,可以说能够考上国防科技大学基本上不用愁毕业找工作的事情,当然除了名气大之外,国防科技大学的实力也是非常强的,虽然在“985”系列的高校中,排名比较靠后,但是与其他高校相比,差距也没有多少,而相对靠后的排名,也使得国防科技大学在录取研究生的时候,分数稍微低一些,自然“难度”就会减弱不少,对于外地、外校以及跨专业的考研人来说,自然是不错的选择,优势起码会相对大一些,而且录取的几率也会高一些。考研最“好考”的大学二:中央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既属于“985”又属于“211”,一般来说,能够带“中央”或者“中国”两字的大学,名气都不低,而且实力也不差,中央民族大学同样如此,在高考招生的时候,录取的分数线也是非常之高,在重本院校当中,排名也是不弱的,但与国防科技大学一样,都是属于“985”中排名较低的高校,在考研上。录取分数相对也没那么高,虽然是劣势,但也是优势,毕竟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甚至多面性,排名低也就意味着容易考上,当然“容易”是相对而言的,而不是任何的学生都可以,其实实力不能弱,要出众,基本都是学霸级别的,否则机会摆在这,想进也难,但不管怎么说,中央民族大学确实是值得报考的一所“985”大学。考研最“好考”的大学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也是属于“985”和“211”的重本院校,听名字就可以看出,这是一所属于农林类的大学,对于学习农林等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应该都有了解或者听说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甚至可能是彼此心中最想考上的大学,在高考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录取分数也是蛮高的,能够考上的基本都是学霸,而在考研方面,录取的分数相对较低,但是比一般的学校还是要高上不少的,但与其他“985”大学相比,难度要下降不少,虽然名气可能相对较小了点,但是考上了,毕业后是可以找到非常不错的工作的,可以说是很抢手很热门的香饽饽。考研最“好考”的大学四: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综合类的大学,刚才也说了,拥有“中国”开头的大学名气都不低,中国海洋大学确实很出名,而且也是属于“211”和“985”类的大学,想要考上,需要超过一本线,而一本线这道坎想必阻拦了多少心中想读中国海洋大学的学生,也许高考不一定能够实现梦想,但是考研是一条非常好的路子,可以选择考研来重现自己的梦想,在与其他高级的院校相比,中国海洋大学的录取分数相对是低一些的,这对于众多的考研生来说,是件非常开心的事情,毕竟分数低,意味着考上的几率大,自然也会备受考研生的喜欢,只有鼓足干劲考上中国海洋大学,未来从事的行业以及未来的发展必定是一路顺畅的。考研最“好考”的大学五: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也很厉害,属于“985”和“211”类,在农林类的大学中,排名可以说是非常顶尖的,想要考进中国农业大学的学生可以说是数不胜数,热度高,自然门槛也就高了,不过在考研中,门槛相对降低了不少,也就给了众多考研人一个希望,虽然本校的学生几率大,但是其他外校和其它地区的学生,其实也是有机会的,名额是固定的,报考的人数多了,也只不过加大了竞争,究竟能否靠的进去,真的是靠自己的实力,当然运气也占一部分,但相信努力的人,运气都不会差,最后,还是愿各位考研人在考研中可以大放异彩,发挥出自己最佳的实力,考上自己心中期望的高校。

折杨

2021年四川省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拟准考考生公示名单(第五批)

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和四川省教育厅《关于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相关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经资格审核,以下报考考生确认为四川省2021年少数民族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拟准考考生(名单见附件),现予以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具体时间详见附件)。对公示中报考考生资格有异议者,请以真实姓名向省教育厅民族教育处反映。受理电话:四川省教育厅民教处:028-86110577附件:2021年四川省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拟准考考生公示名单(第五批)四川省教育厅2020年10月20日2021年四川省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拟准考考生公示名单(第五批)【来源:四川省教育厅】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唯唯否否

2021年四川省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拟准考考生公示名单(第一批)

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和四川省教育厅《关于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相关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经资格审核,以下报考考生确认为四川省2021年少数民族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拟准考考生(名单见附件),现予以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具体时间详见附件)。对公示中报考考生资格有异议者,请以真实姓名向省教育厅民族教育处反映。受理电话:四川省教育厅民教处:028-86110577附件: 2021年四川省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拟准考考生公示名单(第一批)四川省教育厅2020年10月13日2021年四川省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拟准考考生公示名单(第一批)【来源:四川省教育厅】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