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1北京师范大学考古学专业考研必看指南小铃铛

2021北京师范大学考古学专业考研必看指南

一、院系及专业介绍历史学院是北京师范大学原历史学系与史学研究所合并而成,现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7个博士点,8个硕士点。在职教授34人,博士生导师29名,在聘“985”项目教授10人;副教授17人。在科研方面,我院是国内历史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是全国高校中最早设立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和最早获得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也是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培养目标:考古学专业培养具备考古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和能在考古、文物、博物馆等事业单位及国家机关从事研究、教学、管理等实际工作的考古学高级专门人才。二、招生目录(参考20年)专业及方向:060100考古学01断代考古学习方式:全日制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712考古学通论复试内容:断代考古招生人数:2020年本专业拟招收5人,接受推免生3人左右。三、北师大712考古学通论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本科目要求考生系统地掌握考古学科的基础知识,较深入地理解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及方法,较清晰地把握考古学科的发展脉络、较全面地了解重大考古发现及其学术意义,并能够展示出考生分析和解决考古学相关问题的能力和潜力。第一部分:考古学理论与方法1.中国考古学史上的不同时期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贡献2.西方考古学诞生以来不同时期的特点及主要代表人物第二部分:旧石器时代考古1.旧石器时代早中晚期的重要考古发现2.有关早期人类与现代人起源的主要理论3.中国旧石器时代的文化特点第三部分:新石器时代考古1.黄河中上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主要发现及重要遗址2.黄河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主要发现及重要遗址3.长江中上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主要发现及重要遗址4.长江下游及江淮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主要发现及重要遗址5.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主要发现及重要遗址6.西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主要发现及重要遗址7.中国史前城址的主要考古发现8.中华文明起源问题第四部分:夏商周考古1.二里头文化的分期、年代、意义及重要遗址2.夏代中原以外地区考古学文化或遗址的主要发现3.商文化的分期、年代及意义4.商代中原地区重要城址的考古发现5.商代中原以外地区考古学文化或遗址的主要发现6.西周文化的分期、年代及意义7.商周铜器的重要发现及其价值8.两周城邑遗址的主要考古发现9.两周墓葬的重要考古发现与价值10.周代中原以外地区考古学文化或遗址的主要发现第五部分:汉唐——明清考古1.秦汉魏晋隋唐宋元都城遗址的主要考古发现2.秦汉帝陵、王陵的主要考古发现3.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手工业遗存的主要考古发现4.秦汉魏晋隋唐宋元墓葬及其设施、随葬品之特点5.魏晋隋唐宋元时期重要陵墓的考古发现21考研专业课参考书推荐,仅供参考:《考古学概论》张之恒,南京大学出版社;《夏商考古》陈旭,文物出版社;《两周考古》赵丛苍等,文物出版社;《宋元明考古》秦大树,文物出版社;《古代陶炎》权查山等,文物出版社;《文字学概要》获锡主,商务印书馆;《商周古文字读本》刘翔等,语文出版社;《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李零,三联书店;《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夏鼐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四、北师大考古学考研历年招录数据2020年复试线: 50/50/180/325;复试差额比:100%。一志愿复试2人,全部录取。最高分359,最低分328。2019年复试线: 55/55/180/320;复试差额比:0%调剂录取2人,最高分359,最低分343.2018年复试线: 55/55/180/330;复试差额比:200%本专业18年没有录取统考生。由佳明老师整理发布xxxfenglaoshi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卷耳

2021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考研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复试分数线

一、写在前面本文主要为2022年考生提供择校备考指南,由新祥旭陈老师汇总整理南京大学考古学考研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复试分数线、专业排名等院校信息,主要参考2021年最新的官方数据。二、学院介绍中国考古是南京大学传统的教学和研究领域,由蒋赞初、秦浩、张之恒、戴宁汝等老先生初创。目前,在长江中下游史前及青铜时代考古、六朝考古、宋元明考古等方向上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完成多项三峡工程及南水北调工程考古调查及发掘。另外在边疆及中西交流考古、区域及城市考古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文化遗产是近年发展的一个新方向,主要围绕江苏及国内地域社会需求开展相关的课题研究,现已成为江苏省和南京市文化建设领域重要的决策咨询基地,参与并主要承担了明孝陵申遗、三峡库区后期工作规划的文化规划和旅游规划等对国民经济和文化建设有较大影响的重大项目。在物质和非物质遗产领域的教学和研究中已经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在环境考古和遥感考古方向,本专业依托南京大学地理、地质学科的强大实力,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在长江流域古洪水、全新世古环境与考古遗址的相互关系等方面的研究中获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在文物学方向,本专业创办了国内第一家文物鉴定本科学历的专业(方向),针对国内收藏和鉴定界专业人才匮乏的局面,重点培养高级鉴定人才,这一办学方向已经获得国家文物局等行业主管部门领导的高度肯定,对国内文物收藏和鉴赏行业的发展也将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另外,古建筑研究与保护方面也承担了不少地方课题,为文化传承作出了积极贡献。三、招生目录招生人数:拟招12人学习方式:全日制研究方向:01 (全日制)古文字学03 (全日制)新石器时代考古04 (全日制)商周考古05 (全日制)战国秦汉考古06 (全日制)魏晋南北朝考古07 (全日制)隋唐考古08 (全日制)文化人类学09 (全日制)宋元明考古10 (全日制)东方建筑11 (全日制)文化遗产研究13 (全日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14 (全日制)书画研究15 (全日制)玉石杂项研究16 (全日制)青铜器玺印研究考试科目: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③663 考古学基础备注:东方建筑方向可接受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建筑学专业考生。01-13 方向为 A 组,14-16 方向为 B 组。A 组和 B 组分别单独划线。参考书目通用参考书:张之恒主编:《中国考古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A组参考书:王巍总主编:《中国考古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B组参考书:1.李晓东:《文物学》,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年10月第版;2.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博物馆卷》。复试参考书:考古学方向参考书:1.南京大学教师编著断代 考古教材《新石器时代 考古》等;2.栾丰实、方辉、靳桂云:《考古学理论方法技术》,文物出版社,2002年。文物鉴定方向参考书:1.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2.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3.杨休:《中国书画鉴定纲要》,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4.周晓陆:《考古印史》,中华书局,2020年;5.周学鹰、李思洋、马晓:《中国古代建筑史纲要(上、下)》,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三、分数线1.复试线2.录取信息四、复试流程1.复试内容和要求采用远程网络复试,平台为学信网招生远程面试系统面试(300分):(1)内容和要求:专业素养/综合素质(含思想品德考核)/英语(2)面试成绩=专业素养100分+综合素质100分+英语100分(3)面试及格线:180。面试不及格者,视为复试不合格将不予录取。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2.拟录取办法(1)复试成绩=面试成绩(2)总成绩=初试成绩+复试成绩(3)排名方法按专业排名:各专业根据招生目录、招生计划、复试情况、总成绩排名、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与品德等确定拟录取名单。3.复试准备工作复试阶段,我院将对考生严格进行资格审查、信息核对。考生须在5月7日12:00前将材料传至lil@nju.e.cn,邮件主题务必注明“2020年硕士复试资格审查+复试专业+姓名+手机号码”,内容包括以下证书及材料以便进行资格审查:(1)考生的准考证和有效居民身份证。(2)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的学生证。(3)往届生的学历学位证书和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学历认证报告)。(4)在境外获得学历、学位的考生,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5)2020年9月1日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提交颁发毕业证书的省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或高校出具的相关证明。(6)代表作一篇或毕业论文提纲资格审核不合格者,一律不得参加复试。材料齐备的考生,根据省教育厅、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明确我省高校收费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参加复试的考生,按照每生80元收取复试费用,复试考生直接在学信网招生远程面试系统上缴纳。4.复试阶段安排(学校拟开展复试工作的时间是5月7日-15日)资格审查:5月8日面试:5月11日9:00要求:考生自备相关设备,头发不得遮挡耳部,不得逆光复试5.面试流程(1)资格审核:核验考生证件,考生随机分组。(2)等候复试:考生宣读《诚信远程网络复试承诺书》、复试管理人员向考生宣读《南京大学远程网络复试考场规则》。(3)进入复试区:考生抽题,答题等(4)复试结束,考生离开复试区。(5)复试秘书收取评分表(书面评分)五、专业排名

何邪

文科考研“冷门”专业榜单出炉!第一名是考古学,考研后就业很难

随着考研热度越来高,激烈程度基本达到了高考一般,有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感觉,都想成功上岸成为研究生。现在大学生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导致即便有很多冷门专业,还是有很多考生报考,都希望能带上研究生的帽子。在考研中有一些冷门专业,即便学生成功考上此专业,在以后就业中也是一大难题。文科考研中的冷门专业,荣登宝座的是考古学专业第一名:考古学专业考古学专业是文科专业中最冷门的一个专业,考古学就是根据古代人留下的物品,研究古代的一些历史,通过挖掘和鉴定这些复杂的工作,以此来证实人类发展中所要运用的科学。很少有文科院校会设置这个专业,一般只有名校才会有这个专业,比如:北大、中国人民大学这些高校。并且这个领域知道得比较少,考生报考也比较少,主要原因是此专业就业面非常窄,以后就业是问题。学生如果选择个专业,不是本身非常感兴趣,就是被调剂过来的,此专业本科毕业找工作很困难,所以这个专业的学生选择去考研,以此来增加自己的就业率,一些科研单位或博物馆确实需要此类人才,但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研究生毕业后就业还是很难。第二名:伦理学专业伦理学专业听名字觉得高大上,实际它涉及到的层次比较深,很多学生都不太了解,也是冷门专业之一,此专业主要是通过观察研究人类的情感、生活中的道德行为,来进行“道德”本质的探讨和人生价值的探讨,是文科类比较“抽象”的专业。伦理学就业前景也不是很乐观,毕业生几乎都要通过考研来继续深造,这个专业的学生很多最后都到了博士后的阶段,才有资格进入教育部或者公务员的岗位。就业形势的不乐观导致学此专业的部分学生,最后都转行做其他工作,就业难度可想而知,本科就业难,研究生就业也很难。第三名:哲学专业哲学专业也是冷门专业之一,它包含的理论性知识太多,毕业后就业率很低,导致报考人数比较少,哲学专业是培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上有一定造诣的人才,学生通过哲学知识的学习,解决我国社会存在的问题。哲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文教事业和新闻出版社的工作,这些岗位在面对研究生时更有优势,研究生越来越多,会出现饱和的状态,就业也是比较难。不管是冷门专业还是热门专业,报考研究生的热潮都越来越高,大家争着抢着报考研究生不光是想要提升自己的学历,还想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那成功考研都有什么好处,让大家为之心动呢?成功考上研究生的好处有哪些?好处一:在考公务员上更有优势,发展晋升比较快公务员的工作是名副其实的“铁饭碗”工作,也是近些年来大学生择业的首要选择,公务员工作稳定,薪资待遇也很优秀,是很多人挤破脑袋都想进入的工作,再加上现在很多企业都存在996、007的性质,所以公务员如此之火是实至名归的。学生如果以研究生身份去考公务员,可比普通学生吃香多了,首先上岗就是“副科级”待遇,工资也是普通公务员比不了的,研究生晋升速度也特别快,在公务员中属于发展比较快的。好处二:研究生是各大城市想要的人才城市想要更好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资源和政策,各个城市想要更快地发展,都需要引进一些人才促进城市发展。这一机会如果把握好,以后就是为政府工作的员工,发展和福利待遇不用多说,肯定会越来越好。各省市的政府每年都会引进一批优秀的大学生、研究生到政府工作,而且优先考虑研究生,被成功选上的研究生将免费拥有在一线城市扎根、住房免费和各种福利补贴,很多考研的学生为了这一天的到来,扬言再苦再累都不怕。好处三:在今后就业中,企业会优先考虑成为研究生后在就业市场是很有优势的,很多大企业、国企、央企等都对应聘者的学历有直接要求,很多公司把学历要求都放在了研究生之上。研究生的你在找工作时都是很多企业的优先选择,自然是那些本科、专科的学生比不过的。想要报考研究生这些问题需要注意?要明确自己的目标院校:很多人在考研时,都有名校情结,认为只有好的学校才会有好的发展,其实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最重要,如果你选择了和你成绩不匹配的院校,考研只能失败,一定要结合自身实力进行选择,不可盲目自信。坚定自己的目标:考研是一场持久战,要做到足够坚持,既然决定了考研,就要一股脑走下去,决不能半途而废。考研成功的人都是靠着每天坚持不懈的努力换来的,考研真的很难,即便通过初试,复试又是一道坎。所以考研党一定要坚定自己的目标,有足够的自制力,不能被外面的花花世界所吸引,只要我们有一点动摇,那考研必定失败。良好的心态:不管做什么事情,良好的心态都是成功的关键,考研路上很艰辛,如果我们不能放平心态,在备考过程中,出现情绪崩溃、过度焦虑的情况,是对我们考研没有任何帮助的。保持良好的心态,可以减轻我们的压力,以更积极的一面去面对考研,从而获得好成绩。结语:考研其实就是“一分耕耘 一份收获”,你付出的比别人多,收获的自然也比别人多,研究生有多吃香,背后吃的苦就有多少。今日话题:你认为研究生学历还有什么其他好处?#加油考研人#

猎与杀

文科考研冷门专业排行榜!考古学就业环境苦,伦理学上榜

考研现如今的队伍是越来越强大,而在报考专业中有着文理之分,那么在文科类的考研专业中有哪些是相对比较冷门一点的专业呢?下面就整理了文科考研冷门专业排名,赶紧来了解下,慎重选择。一、考古学考古学在文科考研冷门专业排名其实整个市场上人才需求还是比较多的,但冷门就冷在专业出来后的就业环境基本上都是些相当艰苦的,所以准备考研这个专业的话定要认真思考。二、伦理学伦理学在目前大就业环境下的需求量其实并不是很高,它主要的研究方向是道德思想等观点,学起来也会是有点枯燥乏味的,就业方向的话主要有国家各部门机关、新闻媒体等,但进入的要求都相对是较高的。三、法律史法律史在大学属于是一个专业性超强的专业,虽然说按就业前景来看还是不错的,但是各类的考证等过程是相对较难的,而且最终的可选择的就业领域也其实也不多。四、经济思想史经济思想史这个说实话光听名字就比较有深度的专业,就业环境属于良好,但开设的学校不多,而且历史性专业性都很强,所以在考研上属于比较冷门的专业之一。五、哲学哲学这个专业在文科考研方向确实是比较冷门的,许多本科学此专业的学子在考研时都会选择换一个专业,所以在大环境下哲学属于一个不折不扣的冷门专业。六、宗教学宗教学在文科考研冷门专业排名中是极其冷门的,它在就业前景高低的排名中已经是排到了千名之外,按工资来看的话此专业的毕业生的平均工资水准是属于中下游的。结语:以上就是排行榜整理的六个文科考研比较冷门的专业,但实际上的冷门专业都是有就业前景的,比较重要的还是在相关专业的学校选择上。来源:排行榜123

其生之时

考研最容易“上岸”的4个专业,过国家线即可,但很多人倒在半路

文/糯妈说教育现在大学生已经不是一个稀有物种,而恰恰相反,目前我国大学生的数量也已经趋向饱和状态,所以在找工作上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了。我们不难发现,现在社会上每个月3000左右的工资也并不是那么好找了,所以这个时候,就有很多大学生为了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便选择考研这条道路。考研专业的选择当同学们决定下来要走考研这条路时,首先最应该确定的就是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专业,而不是选择哪所学校,毕竟俗话说得好“选一个好学校不如选一个好专业”。那么到底应该如何选择专业呢?一般分为两步,第一步是为自己的未来定方向,第二才是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那么在选择专业的过程中,有4个专业是很容易“上岸”的,只要过了国家线就可以,但是却有很多人倒在半路。1、农学专业现在主动学习农学专业的并不是很多,一般也都是被调剂过去的,因为农学专业毕业后的发展前景几乎都是和“农村”打交道,所以有些同学并不是很喜欢。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农学专业每年招生的时候就比较困难,所以为了能够让学生处于饱和状态,就不得不降低录取分数线,只要过了国家线就可以。但是即使有些同学选择或被迫选择了这个专业,也很少有人坚持下来,毕竟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已经处于信息时代,几乎没有大学生毕业后想回家种地的吧。2、考古专业考古专业相对来说是比较冷门的,在很多人眼里,考古专业毕业后的工作就是挖墓,但其实并不是,考古研究的对象是包罗万象的。不过就算是北京这样的出名大学,因为一般来说,大部分同学对这个专业是持有抵抗心理的,如果不是特别喜欢考古学,即使被调剂到这个专业,也会倒在半路。3、茶艺专业茶艺专业相对来说是比较偏向艺术类的专业,而且它比考古专业还要冷门,也很少有同学知道这门专业,不过茶艺专业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内容之一。那么选择茶艺专业的学生可能毕业后会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也就是说它的就业率相对来说是比较小的,除非你个人特别喜欢这个专业额,而且毕业之后也想做相关的工作,否则就要慎重考虑了。4、心理学专业心理学专业属于比较“小众”的一门专业,相对来说招生人数是比较少的,导致报考这个专业的人数也并不是很多,所以从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来看,心理学专业的总分以及单科的分数线都比较低,相对来说考研的竞争是比较小的。但是需要注意一点的是,心理学专业更考验的是你的心理素质,如果心理素质不是很好的同学就不要报考这个专业了。寄语:考研自然是一条不错的道路,但是也要看自身是否适合,不要盲目的跟风,想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你觉得这几个专业容易吗?欢迎大家在下方交流分享我是糯妈说教育,我每天将更新更多的育儿知识小文章,里面有自己的育儿经验和母婴知识,如果你在我的文章中找到共鸣,或者学到了知识,请关注我,把我的文章分享给更多的人

请尝荐之

2020年考古专业研究生入学试题新鲜出炉!你不来了解一下吗?

亚洲考古发布(Asian archaeology)综合整理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来源 丨陆仁嘉,亚洲考古工作室整理编发以上图片版权均归作者所有专注考古: 荐展 / 快讯 / 学术 /(官方客服:鸣小鹤)

千仞之高

高分报考北大考古专业,那些读了冷门专业的同学,后来怎么样了

北大的考古专业,是非常冷门的。前些天,湖南一位留守女孩,高考成绩不错,却以高分填报了北大的考古专业,引发了众网友的热议。对此,女孩自己只用了一句话回复同学们:我自己喜欢呀,喜欢不就够了!言外之意,考古专业虽然冷门,不符合潮流,但是,个人的喜欢,已经足够了!是的,在这个动辄都在追捧热门专业的时代,就连高考状元们,都在趋之若鹜去填报金融,而这位留守女孩,却犹如一股清流,让我们看到了一份执著与坚定,真的想为她点赞!那么,那些坚持读了冷门专业的同学,后来都怎么样了呢?同学A:高考结束后,想要填报比较冷门的跨境电商,结果遭到了全家人的极力反对。为了坚持自己的梦想,这位同学依然按照自己的心意填报了高考志愿,同时,大学四年,自己去挣钱交学费,没有问家里人要一分钱,后来,兼职收入提升,他还把多出来的钱也孝敬给了家人,终于得到了家人们的谅解和理解。现在,在跨境电商行业,这位同学做得风生水起。同学B:高考分数不错,可以读南京大学,但是呢,由于一直以来喜欢哲学,想要报考川大的哲学系。还好,家里人十分支持这位同学,让她自己选择大学和专业。结果,大学四年,这位同学一直坚持学习,后来,以第一名的身份,考取了人大的研究生,目前是在读硕士生。同学C:一直喜欢历史,本来高考后想填报历史专业,但是呢,由于出身寒门,家庭条件不是很好,因此,最好只好填报了一个比较热门的专业。但是,毕业以后,却一直耿耿于怀,对找到的工作,也不是很上心。后来,毅然决然放弃了工作,重新考研,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历史专业,心情一下大好,对于任何事情,也不再抵触了。看来,选择自己心仪的专业,还是非常重要的。同学D:心心念念想要读冷门的地震专业,完全是出于爱好,虽然家里人也比较反对,但是呢,却说服了家长,最终 ,填报了地震专业。这位同学,后来在地震预测行业,算是小有所成,关键是他义无反顾选择了自己的理想专业,想要做出一定的成绩,这种精神,也感染了身边的同学。能够坚持选择冷门专业的同学,都是有理想,而且愿意付出的同学。对于这类同学,我们表示钦佩,也十分敬仰。毕竟,这是一个功利的时代,很少有人愿意为了理想而奋斗。而这些选择了冷门专业的同学呢,无非就是因为热爱,因为热爱那个专业,想要在哪个领域做出一定的贡献,这种精神,才是这个时代应该大力弘扬的精神。同学,您说呢?

逃乎丹穴

这3个专业,考研都很难就业,你还会报考吗?

大学里面有很多的专业可以去选择,但是我们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不仅看重的是专业是否是自己喜欢的,同时也要看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是怎样的,毕竟毕业之后,我们就会面临很现实的问题——找工作,而以下3个专业,相对来说是比较难就业的,就算是考研了都比较难就业,这些专业你还会去报考吗?1、历史考古专业历史考古专业是历史学下面的一个分支,主要是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历史,考古专业在北宋的时候就已经有了,那时候叫金石学,考古专业分为史前考古专业和历史考古专业,史前考古专业需要借助很多物理,化学手段才能够取得有所进展,而历史考古专业则是依靠历史文献的分析和查找来进行研究的。历史考古专业在市场上的运用并不多,在全国,考古的人数又有多少人呢?此前,有一所重点大学的历史考古专业只有一人报考,更是显示出了这个专业的尴尬。2、法学专业法学专业一直以来都是比较热门,主要是因为很多人都想着借助法学专业进入司法系统任职,特别是检察院这样高门槛的政府机构,然而法学专业的就业率也是比较低的,加上法学专业本身的难度比较大,使得很多人在法学专业的道路上没有继续坚持下去!法学专业注重的是理论和方法分析的能力,理论知识多得你想打退堂鼓,要想在法学专业轻轻松松混日子但又不想挂科,这样的几率很小,还是努力学好自己的专业!法学专业在就业的方向上可以是企事业单位,也可以说是政府机构,如检察院,审判机关等,但是这些机关的职位有限,但是每年毕业的法学专业的学生那么多,可谓是“僧多肉少”。3、生物技术专业生物技术专业是一个很有前景的专业,但是目前来说,就业率一直都是很低,主要还是因为生物技术专业的市场还不成熟,如果生物技术专业放到国外的话,这个专业现在是很吃香的,但是目前这个专业在中国还算是一个冷门的专业。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很多都选择去考研,如果是本科毕业,就业是很难的,虽然考上了研究生,但是毕业出来之后,该专业的就业情况也还是比较难的,但未来的就业情况很难说,就像互联网行业一样,在刚开始阶段不被人重视,但是20年之后,谁也没有想到成为了如今最火的行业之一!以上3个专业是目前在大学里面就业情况比较难的专业,不过每个专业都有人才,每个专业的精英都是不会被淘汰的,除非这个专业被淘汰了,所以,选择专业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是否学好了专业!

葆光

高考高分报考了考古冷门专业,背后有这些原因

湖南耒阳留守女生高考676分,报考北大考古专业引发全网关注。自从媒体披露了这个女孩报了北大考古,就天天热搜!之所以,女孩报考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一事引发关注,网友担心的所在是:专业冷门难就业。8月1日,钟芳蓉的父亲回应留守女儿选北大考古专业说:“她金钱看得淡,我也认为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会更开心。”8月2日,钟芳蓉,即报考北大考古专业女孩本人回应说:“没想到这么多人对我报考的考古专业感兴趣,我从小就喜欢历史和文物,受到樊锦诗先生的影响,所以报考了考古专业。非常感谢微博上考古界老师们对我的鼓励!”对此,考古界大V纷纷对钟芳蓉表示支持。今天,北大也站出来回应:“欢迎钟同学报考,愿你在北大考古,找到毕生所爱!”关键是,有很多人有一句没一句在那里唠。扎堆原因还是十万个不理解!毕竟这女孩也考了600多分,为啥选那么貌似不好的考古专业呢?咋不选经济类管理类专业呢?有人说,网友都是腰揣2块钱,心系500万的主儿。这话儿算说对了,也是一语中的!其实,人家也不是像他父亲所言“把金钱看得淡”,今非昔比,考古专业不但可以金灿灿,在很多人的梦想中,当下的考古是成就诸如季羡林一类大师的了,考研考博上岸的同学圈内早有耳闻。另一方面,如女孩自己所言“受到樊锦诗先生的影响”,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这么好的专业,还有业界顶尖大佬提携,岂不妙哉?再这么一吵,大佬们都出来点赞支持抬轿子,湖南、四川等10省份的考古所、博物馆晒出礼单向她祝贺。连最后北大也出来表态点赞承诺,可以想见,本来这女孩就前途无量了,风景这边独好了!回头再看这件事发生的前后,你还担心她很“冷”吗?

圣人在乎

一个考古学硕士对201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解读及预测

截止到今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评选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近三十届。十大考古发现评选活动使得一个个考古发现走进公众的视线,通过系统介绍考古发掘工作的成果,激发了公众对考古的兴趣,增强了国民的文化自信心,使考古发现不仅是一个“学术研究问题”,更变成了全国性的“文化焦点话题”。入选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考古遗址,后续均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甚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例如2019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良渚古城遗址,它的古城遗址和外围水利工程曾在2007年和2015年两次入选全国年度十大考古发现。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候选项目共计36项,终评候选项目20项,这些参评项目为我们建立和完善区域文化史、解决“现代人起源”、“中华文明起源”、“中西文化交流”、“一带一路”等重大学术问题提供了最新的考古资料。更重要的是这些考古发掘项目,除严格遵守田野考古发掘规程,对考古遗址进行细致科学的发掘,还运用三维建模、无人机航拍、微痕分析等先进科技手段来多角度审视考古遗址,更在发掘的同时注重考古文物的现场保护,体现了我国考古发掘技术和理念的进步。当前,在“作为历史学的考古学”学科定位下,考古发现的学术价值不仅是“为……提供了重要资料”,“为……提供了实证”,“印证了……文献”。也可以是“首次发现……”、“填补了……的空白”。不断出现的考古新发现对以往的研究和传世文献,起着“证史”的作用,在一些空白领域,甚至可以起“写史”的作用,考古发现不断改变着我们对历史的认知。有望入选“十大”的史前考古发现史前考古的主要目的是构建中国史前史,分析了解古人的行为、经济模式、文化面貌及社会结构。通俗一点来说,史前考古运用一个个“无字天书”,写下史前时代的历史。此次候选项目中仅有一项旧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陕西南郑郑疥疙遗址首次发掘出土中国南北过渡地带秦岭地区的早期现代人化石,填补了秦岭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洞穴类居址的空白。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初评项目共计十项,在初评项目中,有多项考古发现项目中具有首次发掘出来的遗存,填补了多项研究的空白。如浙江义乌桥头遗址发现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早的彩陶和在陶器中检测出原始米酒遗存,山西夏县师村遗址发现的石雕蚕蛹,河南淮阳平粮台遗址首次发现最早且完备的城市排水系统、城市“中轴线”布局特征、车辙,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的皇城台是石峁城址的核心区域,已具备了早期“宫城”性质,大台基南护墙出土“兽面”石雕。这些考古发现的“最早遗存”,改写了“最早”的制陶工艺、酿酒技术、养蚕技术、艺术造型、建筑工艺及城市形制发展的历史。沿着1981年苏秉琦先生在《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中为解决史前考古学文化的空间分布和在时间上的发展演变,而提到的“区、系、类型”的问题,中国新石器考古研究者对中国境内的考古学分区域和时段进行研究,不断涌现的考古发现,为“书写”区域物质文化史,构建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谱系,解决中华文明起源、早期中国文明化进程研究以及早期中西文化交流等重大课题提供了详尽的资料。如此次参评项目中的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河南灵宝城烟遗址、山西夏县师村遗址、黑龙江齐齐哈尔洪河遗址以及山东日照苏家村遗址丰富了研究新石器早期的乌苏里江流域、豫西晋南地区和陕晋豫地区的仰韶文化东庄类型、嫩江新石器晚期以及鲁东南地区龙山文化的资料。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张光直、严文明等多位考古学先生的倡导下,新石器时代考古,多以聚落考古的方法,通过全面揭露考古遗址,对遗址所反映的生计模式、社会发展状况进行研究。此次考古发现初评项目中的内蒙古化德四麻沟遗址在室外有较多的室外灶及用火遗迹,推测为距今8400-7200年的新石器早期裕民文化的夏季营地,与原有裕民遗址的冬季营地构成季节性营地式聚落遗址,对中国北部及西部草原地带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生计模式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山东滕州西孟庄遗址首次完整地揭露出山东龙山文化的一处“特殊”聚落,对其所代表的社会单元进行充分的研究,对了解龙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各个参评项目对史前考古学研究的学术意义。结合该时段的媒体宣传力度,有望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史前考古项目有以下三项。1、浙江义乌桥头遗址推选关键词:最早彩陶,最早酿酒技术,最早完整人类遗骸,距今9000年环壕聚落。2、河南淮阳平粮台城址推选关键词:最早排水系统,最早“中轴线”,最早车辙,龙山时期城址是我国最早的、规划严整的高等级史前城址。3、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推选关键词:“神面”、人面、“神兽”石雕,东亚地区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早期宫城建筑,早期中西文化交流。有望入选“十大”的夏商周考古发现进入本次评选活动的夏商周考古发现共计十项。相对于史前时期来说,处在“原史时期”的夏商周考古材料资料丰富,除出土的考古器物外,还出现了诸如甲骨文、铭文的文字材料,更出现了大量传世文献,考古学研究除“写史”外,逐步增加了“证史”的功能。大型墓地和聚落的发现,丰富了夏商周时期文化生活的面貌,对全面了解文明起源中的“王国”的社会发展情况有着重要的意义。湖北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河南伊川徐阳墓地、浙江安吉龙山越国贵族墓园、山东滕州大韩东周墓地,分别丰富了曾国、陆浑戎、越国、周代时期鲁中南地区的研究材料。特别是枣树林墓地发现的三组曾国侯级大墓的发现弥补了曾国春秋中期的空白,与近年发现的叶家山、文峰塔等曾国遗址,共同构建了曾国历史发展脉络,建立了中国南方周代青铜文化的标尺。浙江安吉龙山墓地首次发现并完整揭示了一处越国高等级贵族墓园,发现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越墓器物坑,填补了越国贵族墓园制度研究的空白。河南徐阳墓地的发现证实了陆浑戎迁伊川的历史事件,是研究中原地区少数民族迁徙和融合重要资料。而吉林双辽大金山遗址有助了解东辽河流域青铜—早期铁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编年序列以及社会经济水平,遗址发现的燕式器物和夫余文化遗存,对了解夏商周时期东北边疆地区的文化交流提供了物质资料。中国社会科学院易华研究员曾在2016年提出“只有将丝绸之路与青铜之路、玉石之路相结合才能全面系统地理解中华文明的形成过程和欧亚大陆文化交流与互动的历程”的论断,这是因为夏商周时期处在青铜时代到早期铁器时代,逐渐形成以青铜器、玉器为物质载体的礼乐制度。考古发现的冶炼遗址不仅是研究中国冶金史重要的资料,更可以体现夏商周时期王国疆域扩展的过程。山西绛县西吴璧遗址和河南安阳辛店遗址是学界首次在邻近夏商王朝的腹地发掘的冶铜专门化遗址,填补了冶金考古的空白,体现了夏商时期王国控制铜资源的力度。安徽肥西三官庙遗址发现的一批铜器,是安徽省首次经考古发掘出土的夏代铜器群,也是全国范围内除二里头遗址之外发现这一时期铜器最多的地点。而甘肃旱峡玉矿遗址的发现,将河西走廊地区玉料进入中原地区的年代大大提前。对丝绸之路与西玉东输等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基于各个参评项目对夏商周考古学研究的学术意义,结合该时段的媒体宣传力度,有望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夏商周考古项目有以下三项。4、湖北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推选关键词:棺椁结构和器物组合等保存最好的春秋中期诸侯级墓葬,曾国成为商周考古中物质文化面貌揭示最为完整、全面的诸侯国,建立了中国南方周代青铜文化的标尺。5、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推选关键词:一处以冶炼纯铜为主,兼可制作小型工具的聚落,首次在邻近夏商王朝的腹心地带发掘专业冶铜遗址,为探索夏商王朝的崛起与控制、开发、利用战略铜资源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6、河南安阳辛店商代晚期铸铜遗址推选关键词:迄今发现的商代晚期范围最大的铸铜遗址;在殷墟四期时成为殷墟核心区10公里之外最重要的聚落城邑,是当时殷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得殷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邑商”;是“殷遗民”迁徙的重要据点;对研究“戈”族邑的迁徙、分布、职业等提供了新的资料。有望入选“十大”的历史时期考古发现历史时期考古共计十五项,年代跨度从秦代延续到明清时期,发现地点不仅有传统中原地区,也有边疆地区。考古发现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国的疆域辽阔,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影响力强的特点,更体现了中华大地璀璨的文明。2019年度初选项目包含城市、墓葬、手工业、宗教遗存、古代建筑、中外交流等。基本上反映了历史时期考古学学科体系中涉及的多个领域。中国历史时期考古学的开创者和大成者宿白先生曾经说过“考古就是研究历史”。对于历史时期考古研究者来说,考古与历史的结合是基本的方法论,无论是个案研究,还是综合研究,需要遵守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考古材料与文献的互证,考古研究和与史学研究的互补。在城市考古方面,城市考古的重要任务是城市平面布局的复原,目的是为了解城市历史、空间结构和功能等一系列问题。2019年候选项目中有陕西西咸新区秦咸阳城遗址、广西勒马秦汉城址、新疆奇台石城子遗址三项。陕西西咸新区秦咸阳城遗址着重解决咸阳城北区的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咸阳城与秦始皇陵之间的关系,以及秦统一后,渭北区咸阳城的城市功能开始向成少府、内史等机构的经济管理功能转变的城市发展变迁。广西勒马秦汉城址是广西保存状况最好的秦汉城址,是中原地区城址模式在广西地区的一个缩影,对于研究秦汉时期岭南地区的建筑模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城集行政、军事、关防于一体,是研究秦汉王朝在岭南地区的城邑建置及据点式管理模式的重要实例。发现的东汉“中溜丞印”铜印章证明它是秦汉时期桂林郡所属的“中溜县”故城,不仅是秦始皇实行郡县制后广西境内最早设置的四个县之一,更是全国秦汉城址考古中罕见的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的研究实例。新疆奇台石城子遗址的发掘,其主要学术意义是通过发掘出来的城市布局、军事遗址、自然环境等方面推测石城子遗址是具有相对完整的城市生态圈的军事要塞。其建筑时代可能初步推断遗址年代为两汉之际。根据史书记载,西汉武帝前,属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车师后国,归西域都护府管辖,由于涧底蜿蜒流淌的麻沟河更与《后汉书》中记载的“恭以疏勒城旁有涧水可固”相互印证。基本判定石城子遗址为《后汉书·耿弇列传》中所记载的汉代“疏勒城”,是汉王朝在金满城与柳中城之间的一处军事要塞。在墓葬考古方面,此次候选项目中共计七项,分别是陕西秦始皇帝陵兵马俑一号坑T23方、陕西秦始皇帝陵大型陪葬墓、湖北荆州胡家草场M12、洛阳西工区纱厂路西汉墓、江西七星堆六朝墓群、陕西西安焦村十六国大墓、青海乌兰泉沟吐蕃时期壁画墓。自现代考古诞生以来,大多数公众主要关注的是墓葬所代表的物质文化,鲜有公众关注墓葬背后所体现的丧葬观念、丧葬习俗、丧葬礼仪和丧葬制度,而2019年度的十大考古新发现候选项目中,多次出现如秦兵马俑、金骆驼、汉简、“仙药”、彩绘漆棺、鎏金王冠等精美器物,代表了当时高超生产工艺和艺术水平,提供了当时物质文化史的研究资料。当然,能从全国近千项申请项目中脱颖而出成为候选项目的这些墓地和墓葬,也均为所在时段首次发现,且规模较大、保存最完好的典型代表。但这些墓葬对于了解当时的丧葬观念、丧葬制度以及社会制度有着重要的价值,如秦始皇帝陵兵马俑一号坑T23方从兵役制度、编制、装备和战略战术等方面来了解秦军在中国军事发展史上的地位。秦始皇帝陵大型陪葬墓为了解秦始皇陵乃至中国古代陵墓规划和陵墓制度研究提供了新资料,是中国古代国家制度从血缘政治转向地缘政治、从封国走向帝国的考古资料证明。洛阳西工区纱厂路两座高等级西汉墓为研究西汉中晚期高级贵族的生活习惯、埋葬习俗以及升仙思想,升仙方法等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实物材料。焦村十六国大墓体现了民族融合大背景下文化相互影响与交融的特点。江西七星堆六朝墓群是六朝移民“北人南迁”的历史见证,也是古豫章郡政治、经济、战略地位显著提高的历史见证。是长江中下游六朝时期经济繁荣、商贸活跃、船运发达的历史见证,是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重要材料。青海乌兰泉沟吐蕃时期壁画墓的发现对于探讨古代汉藏文化融合进程和青海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盛况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此次参评的重庆江津石佛寺遗址是宗教遗迹的代表,根据石佛寺古建筑的类型、断代分期与分区推测该遗址是宋代寺院格局向明清寺院格局转变的重要例证。也是地下遗存与地面遗迹相结合、寺庙建筑与墓葬相呼应、碑刻材料与出土遗存相印证的历史时期考古的罕见案例。手工业研究是历史时期考古重要的一部分,比如此次候选项目中的南京官窑山明代官窑遗址是目前发现的窑场规模最大、窑体数量最多、布局最为完整、保存最好的明代官窑遗址。通过出土的铭文砖可以判定,该窑址主要烧制南京都城城砖。是明代都城营建中的重要一环,体现了明王朝政治力和组织力。安徽濉溪长丰街明清酿酒作坊群遗址是迄今发现全国最大的,发掘面积最大的酿酒遗址。大量酿酒流程设施的遗址对研究酿酒工艺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和学术意义,填补了华东地区古代酿酒遗存的空白,保留完备的蒸馏酒制作生产体系全国稀有。“前店后坊”的酿酒格局以往主要集中在四川地区,在北方酿酒遗址中尚属首次发现。出土的青花瓷器和明星香水瓶等,体现了明清时期酒商品贸易流通的广泛性。也反映了当时商人前卫的消费观念。此次参评的浙江杭州古海塘遗址和“南海一号”水下考古项目能了解古代中国海上贸易、古代水利技术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古海塘遗址首次发现柴塘与石塘的双塘结构海塘,确认清乾隆四十九年至五十一年所修翁家埠至七堡石塘的终点位置。为研究古代土木工程技术和水利技术、钱塘江古海塘及其背后的精神文化价值、研究古代水利技术史提供了一份非常重要的实物资料。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发现了大量适应不同市场需求的外销贸易瓷器,对了解不同文化的审美、器型、工艺等对中国瓷器的影响,出土的铁器、铜器、丝绸等手工艺制品以及日常生活用品也对了解南宋时期主要输出货物品种提供了参考,大量金、银、铜币的出现,显示出宋代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并已涉及到海外贸易体系当中,再现了南宋海洋活动的繁荣景象。基于各个参评项目对历史时期考古学研究的学术意义,结合该时段的媒体宣传力度,有望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历史时期考古项目有以下四项。6、陕西西安秦始皇帝陵大型陪葬墓推选关键词:秦始皇帝陵园有规划的一处高等级陪葬墓区,一号墓是目前发现秦代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大型墓葬,填补了秦代高等级墓葬考古的空白,发现目前国内所见最早的单体金骆驼,这是早期中西文化交流的证据。8、新疆奇台石城子遗址推选关键词:具有遗迹丰富、使用时间短、保存完好,文化属性鲜明等特征,不仅在新疆地区具有唯一性,全国罕见,为《后汉书·耿弇列传》中所记载的汉代“疏勒城”,为研究两汉时期边城的规制提供了实例。9、青海乌兰泉沟吐蕃时期壁画墓推选关键词:青藏高原首次发现的吐蕃时期壁画墓,绘画风格具有青藏高原游牧民族特色和唐朝风格,彩绘漆棺也是迄今为止青藏高原首次发现的独特葬具装饰形式,发现中国乃至全世界的考古史上首例在墓葬内设置密封的暗格,暗格里面的鎏金王冠体现墓主的极高地位。10、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推选关键词:一个相对独立且结构完整的水下遗存,贸易瓷器体现不同市场需求对中国瓷器制作工艺产生巨大影响,大量金、银、铜币的出现,展示了南宋繁荣的海洋活动景象,体现宋代具有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体系。最后,正如陈星灿今年在《永远都有下一个新发现》中所说:“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史,几乎全部要依赖考古学家的辛勤劳动,有了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也因有了考古的参与而变得丰富立体、多姿多彩。而对于考古人来说,前面永远都有下一个新发现。”考古学研究将在讲好中国历史、中国故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者介绍:胡宇煊,中央民族大学考古文博系考古学专业硕士,长期从事公共考古活动。(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