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年考博英语93分经验分享白求恩

2020年考博英语93分经验分享

作者笨鸟高翔清者自清,浊者自浊19年10月份到20年6月,将近9个月的时间,最后考试虽然是以自主命题的形式进行,但对于英语统考,自己也有一番自己的体会,这个过程中所经历的一切也让自己成长太多。从考研时的地方生全院第一到考博英语93分、骨科学博第一,至此,在升学考试的路途中也算是无悔了,接下来又要面对不同的人生抉择。备考时还时常回想起考研时的经历,一些事情仿佛仅是昨日,转瞬间又是另一场升学考试,年龄却是愈来愈大,考研时还刚刚是二十出头,还洋溢着青春时的冲劲与拼搏的动力,转眼间到了25、6的年龄,很多的想法也变得完全不同,下一步的选择要考虑到父母、人脉、经济条件等等,每时每刻脑海中都充斥着无数的思绪,到底自己将归于何处。对于考博来说,应该认识到的有两点:老板愿不愿意要你,取决于给老师干多少活、发多少文章、能提供多大的价值;老板能不能要你,则取决于你的考试分数。因为考博各个院校关于其专业课都有不同的偏向,对于301骨科来说,我们主要偏向于《实用骨科学》和《人体解剖学》,而每年卡分最为严重的则是英语。因此,自己主要分享一下对于全国医学考博英语统考的备考过程和想法。我承认那份经验帖说的是作者的真话,但是否是实话,就值得细品了,背后他到底付出了多大的努力,他的基础到底有多好,这些都无从说起。1个月内想完成考博英语从一般水平到82分的转变,基本是不可能。自己也了解到,二医大的学生从研一开始就开始了考博英语的准备,因为别无选择。刚开始准备的时候,自己也被这篇文章给忽悠了,一开端就盲目的自信,想在1、2个月内就取得很大的进步,很多事情变得急功近利了起来,盲目的在赶进度,没有真正的自我规划,内心也开始慌乱起来,很多时候就看不清自己的真实水平,从而无法分辨自己复习情况的优劣。回想起考研时的历程,才懂得考试成功的关键就是稳下心来,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比起简简单单的介绍一下自己考博的方法和结果,更想说一些个人在准备考博过程中的接受、拒绝、修正和组织自己正确思路的切身感受,为大家提供一幅更加现实的思想动态,向大家展示获取这个结果的真实过程。有点像约翰.加德纳的比喻,他批评某些教师和教练,只给学生看知识园地里采摘下来的缤纷花朵,而不给学生看那束呈现在眼前芬芳美丽的花朵的种植、除草、施肥和修剪的整个过程,那么学生永远不知道怎么会开出这样的花朵。考博英语整体题型特点:对于考博英语来说,题型主要分为听力(30分)、词汇(10分)、完型(10分)、英语阅读(30分)、写作(20分)。还是原来考研时的心态,该做的事一定要做到极致,没有任何一个方面可以忽视,不要轻信别人说的词汇压根不用专门准备,好好准备的词汇可以保证你的分数稳定在8分-9分,如果不是特别重视的话,有一定的几率你的词汇只能保持在6-7分,考博的英语成绩想要从70提高到75分,看似只是5分的差距,但这5分是需要我们付出相当多努力才能换来的,而在这其中要求的就是每一项都要有所进步,但这个过程就是攀峰的最后一段,要花费特别大的功夫才能有一点收获。而在所有的题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听力!对于听力来说,分数的波动实在太大,因为听力只有一次机会,所以发挥好的时候大家可以拿到25分,差一点可能就是18、9分,如果后边的内容再发挥的稍微差一点,英语成绩就只能保持在65左右,基本上和301的博士也就无缘了,所以必须要万分重视考博英语听力的练习。对于考博英语来说,听力怎么早准备都不为过,单词和听力是英语考试准备的重中之重,必须前期就打好基础,否则只能是单纯的在做重复工作。

好经大事

考博英语可以这样复习

首先,我不建议考博的人去专门的先背单词,再看阅读,再练作文,再练听力等等,因为这样子太耽误时间,效果不是太好。其次,我不建议考博的人花太多精力去啃很大面积的英语资料,像真题啊,模拟啊,词汇啊,阅读啊之类,理由同上,太盲目。最后,我不建议考博的人复习英语的时间太散,像有的三天看一次英语,或者看的时候看一天,不看就很久不碰,这样效果基本等于没复习。博士入学的英语考试针对性很强,指的是各个学校都有各个学校的侧重点,所以大面积的复习对自己是不利的。针对这个特点,我建议选择你要考的学校的历年真题大概十套来做,这十套真题就是复习的全部资料。先确保每天至少两个小时的英语学习时间。用一个月的时间把这些真题都做出来,大概是三天一套吧。第一天做,第二、三天将里边错误的东西查出来。这是初步的动作,像单选题目不认识的单词,阅读里不认识的单词,看起来很简单但威力实足的短语,范文里不认识的单词等,这个工作量还是挺大的。下边一个月,对已经做好第一遍的真题来个回顾。不过应该彻底了解各个句子的意思,里边涉及的语法项目,里边出现的短语,都了然于胸,并应该开始模仿这些短语来写句子,看看真题里的句子跟自己写的有什么区别,区别在哪里,并尽量往真题方向靠。而阅读里的好的短语一定要做好标记,因为这些东西非常重要,而且关系到自己写作的地道问题。这个月完成了,就会发现,很多很简单的短语,我们以前都没有用到过,但用起来却非常好,非常精妙。最后一个月加十天吧,再来复习,反正就是复习完一遍就再复习一遍,直到考试结束,如果还觉着没复习够,就还可以这样复习~最后这一阶段,除了深化以前的东西外,就是要注意阅读里衔接文章的方法了,原文里是怎么过渡的,用了哪些短语,用了哪些句子。而且还要总结每种题目是怎么出题的,学会用关键词来定位原文,这样不至于太盲目。这个阶段,就要求以前见过的好的短语完全可以熟练应用,中英转化不成问题了,如果达不到这样,那还要努力。甚至到最后,有的阅读好的开篇,好的段落都可以背下来,这样在写作的时候不就非常有利了么。单选,阅读,作文,翻译这些是不分家的,按照这个方法,一百天攻关下来,相信你会得到一个满意的成绩。而有的地方会有听力,这个也没关系,在这几个月里,练习听力的方法就是听写,也一样,反复听,仔细听里边的关键词,什么连读之类,相信都到考博的地步了,美国大片儿也会看了不少了,加强一下,不成问题。这么练几个月,英语语感都会上来,至少不会复习一大气,结果不知道在复习啥,因为有的时候,是真记不住啊。考博英语,重点在精而不在广,我总结的方法是针对这个的,本人亲测有效!

客大人也

考上博士后,我想告诉你这些考博的捷径

来源:考博圈(ID:kaoboquan100)作者:听雨 编辑:学妹2019年我考上了南京某双一流高校管理学专业的博士,2019年9月3日-2019年12月3日,我在博士征程中已度过了约90个日日夜夜,过上了“7117”的生活,真正体验了博士是什么、怎么做,不得不感慨一句:博士真苦真难啊。不过在这3个多月的日子里,博士生活虽苦,但我过得很踏实和充实,我找到了自己人生奋斗的方向,我确定了为之一生而奋斗的事业。所以我还是比较支持考博和读博的,因为在读博的过程中你会进一步沉底自己,思想会得到进一步升华。我在此为正在犹豫不决或迷茫不知所措的研三即将毕业生提供一些考博的经验和建议,为你拨开考博迷雾见真章。报考报考哪所或哪几所学校?联系哪个导师?什么时候联系导师?怎样联系导师?什么时候报考?应该提交什么报考材料?一些列报考问题都需要认真思考。首先,关于该报考哪几所学校。学校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能否考上,在选择学校前最好咨询一下有关老师或博士过来人。我认为选择报考学校主要有两个依据:第一是你的专业,根据你的专业去选择报考学校,首先去搜索一些有你专业博士点的高校,之后去逐一筛选;第二是你的能力,现在很多学校招生都是申请审核制的,所以你学术水平必须过硬,必须有学术成果,也就是有发表论文,而且还是核心期刊的论文,所以选择学校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决定是选择985,还是211或其他。其次,关于联系哪个导师、什么时候联系导师、怎样联系导师。确定好报考的学校后就开始联系导师,联系导师越早越好,如果你现在还没有联系导师那就要抓紧了,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所谓适合自己的导师是指专业和研究方向和自己相似的导师,我建议选择比较年轻的博导,一般年轻的博导比较有活力有能力,在学术上更能帮到你,年纪大点的博导一般都没有精力去搞学术了,选择好自己心仪的导师就要给导师发邮件,希望能得到他的认可。再次,关于什么时候报考。可以参考去年的招生简章,关注好报名时间,关注好报名时间不要遗憾错过。最后,关于提交报名材料。提交的报名材料需提前准备,可以参考往年报名需要提交的材料,一般高校都需要提交报名信息表、专家推荐信、硕士成绩单、英语证明、学术成果证明和攻博期间的科学研究计划书(计划书内容包括研究目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创新点等,字数不少于3000字,这个一定要提前认真准备,比较重要)。材料审核标准:科研计划书、科研成果和专家推荐信。备考备考内容为笔试和面试的英语和专业课。备考要有针对性和高效性。首先,对笔试和面试英语的复习备考。笔试英语复习方式主要是获得报考院校的英语真题,真题是最好的参考和复习资料,通过做真题了解英语出题动态和主要出题源,充分利用英语真题高效复习英语。其次就是英语单词,坚持单词的记忆,提高自己的词汇量,因为句子是由单个词汇组成的,单词是基础。再次就是其他练习题了,做完真题就要做一些模拟练习题,可以选择其他高校的真题进行练手,可以选择考博英语各大院校考博英语真题,我是选择的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考博英语真题。复试英语的复习主要是听力和口语,听力我们可以用手机下载星火英语或扇贝英语等APP,口语就要出声朗读阅读,大胆去说英语。其次,对专业课复习备考。学校没有指定专业课复习教材,专业课主要考试专业知识综合和研究方法两门。专业知识综合主要是借鉴该院硕士考试指定参考教材去复习的,我专业课所用教材为:夏书章的《行政管理学》、陈振明的《公共管理学》(该教材比较厚,学科知识也比较全)、张成福的《公共管理》,袁方的《社会研究方法教程》、欧阳康,张明仓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心得体会:笔试是你进入博士的拦路虎和敲门砖,你必须通过笔试才有资格进入面试,另外笔试的成绩比例约50%,所以你必须考出一个好成绩才能在没有关系和人脉的情况下杀出重围,因此做好笔试的复习备考工作。此外,复习备考需要合理规划好考博时间,该怎么规划时间需要我们结合自己的具体安排,前期注重写毕业论文,后期注重考博。考核考核分为笔试和面试。所以在考核中你需要认认真真做好笔试,踏踏实实完成面试。首先,关于笔试。我报考的南京双一流高校管理学专业考试科目为英语和两门专业课。笔试英语题型为阅读、文献翻译和写作,和往年英语真题一样,考试时间3个小时,其中阅读1和2比较简单,难度相当于四级,阅读3和4比较难,难度介于六级和考研英语之间,1篇英译汉比较难,1篇汉译英比较简单,写作是关于人工智能(AI)未来发展展望。笔试专业课主要考试内容为论述题,论述题主要考的内容为理论基础,即让你用某一个或某一些管理学、政治学或经济学理论解释某一社会现象,出题质量还是比较高的。其次,关于面试。面试考察英语外语水平和培养潜质,外语水平面试主要方式为面试导师提问英语问题(1-2道)。培养潜质主要考查学术研究兴趣、研究能力、科研创新能力,是否具备本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潜质。要求以PPT(8-10分钟)的形式汇报本人学术背景、科研经历、科研成果,拟从事研究的学科领域及对研究方向的认识、设计思想和展望。心得体会:笔试时间还是比较充足的,所以要构思好答题思路,尤其是论述题回答要有条理和逻辑,字体要工整和清晰。在面试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稳住心态,灵活应对,在面试的过程中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沉着灵活应对即可,重要的是要全程保持微笑。

莫然有间

准博士经验分享:跨专业考博必须注意的事项

公众号:考博英语助手考博是个漫长且艰苦的道路,为惠及2021年的博友,希赛特邀了三位2020年考博上岸的学长进行了经验、技巧及书单的分享会。在学长们分享的时候,大家都有很多问题,那么答应大家的,小编把所有的问题都整理好啦,都是学长亲自的详细解答哦~这些问题答疑都是满满的干货!快来看看你的问题学长是怎么解答的~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的话,可以分享给一起奋战考博的博友哦话不多说,我们正式开始25岁准博士,2次跨专业,考博一次上线——陈泽宇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17年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华北电力大学管理科学用工程专业。 本科期间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和同学合作在期刊上发表了两篇学术论文。研究生期间跟导师参与了多项科研项目,得到多位业内专家的认可。在去年暑假被邀请去瑞典参加第11届应用能源大会,并在会上做了20分钟的presentation,发表论文Research on Chinese energy consumption using an improved PSO-LSSVR model based on a stochastic process。1跨专业备考应该如何分配时间?跨专业备考的主要难度在于专业课的准备,相当于要比其他考生多学一门专业课,这样肯定会牵扯到英语复习的时间。但是,英语依然是最主要的,不能舍本逐末。对于跨专业的考生,一定要明确学校的要求,尤其是对于专业课的要求。以河北工业大学为例,它的考试是按照英语排名的,专业课只需要及格就可以,所以我在将参考书籍过了一遍之后,和师兄交流了一下,然后就把精力重新放回到英语上了。明确了学校的要求还有导师的要求,按要求准备专业课,尽量给英语足够的时间准备。2可以选择哪些英语精读材料?精读材料应该以真题为主,尤其是真题中的阅读文章,要把每一篇真题文章都搞明白,从里面总结出学校英语考察的常用词汇、语法点还有出题逻辑。除了真题之外,可以根据希赛的老师所推荐的题目,或者自己找到的题目,选择其中自己做的不太好,或者读的不太明白的文章来精读。可以自己给自己设定一个标准,比如某篇阅读错两个以上就要精读,这样也可以让自己在做题的时候更细致,更小心。3英语复习应着重提升哪方面的能力?英语复习还是要从基础入手,考博英语和四六级还有雅思英语不同,主要考察的是学生有没有进行下一阶段研究的基本英语能力,不是单纯为了选择英语较好的一批人出来,所以会考察的比较基本。具体的点上,我觉得英语复习主要是词汇、长难句结构拆分能力、写作典型句式的积累还有听力这些,只有把基础打牢了,才能帮助后期做题的正确率提高。4英语翻译比重较大,应如何把握?英语翻译中,英译汉和汉译英有很大不同。先说英译汉,它的核心是阅读能力的表现,换句话说,只要能把文段理解了,就可以翻译出来,其中辅以一些翻译技巧。所以英译汉还是要加强自己的阅读能力,从单词和长难句来入手。对于汉译英,其实是比较薄弱,不好准备的一个部分。它的核心是写作能力的考察,但是又不像作文一样可以提前准备模板和句型来应对,所以对能力的考察要求比较高,这就一定要多总结一些汉译英的技巧,在考试的的时候进行运用。在这一方面,希赛的英语课程给了我挺多帮助的,建议大家好好听一下希赛的课程,其中有很多的技巧。除此之外,汉译英往往会有一些自己难以表达、没有掌握的生词,这就要先把握学校的命题规律,看看学校一般喜欢从哪个方面来出题,比如是文化类的还是经济类的,可以自己总结一些相关的词汇。5复试时如何学会自己押题?首先要了解自身优势,要知道自己身上有哪些老师感兴趣的点,这就是押题的基本。尤其是对于跨学校、跨专业来说,老师肯定会关心你跨学校、跨专业的想法,所以我就针对性的准备了一下该怎么回答。还有比如说你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中研究的“高光时刻”,比如我在瑞典参加国际会议的经历。除此之外还有你的学术体系、相关能力还有学术规划,这就需要你预先来对你所报考的导师的学术观点有所研究和思考,并且和你的研究经历来结合。6考博英语备考一定需要老师辅助吗?我个人觉得考博英语备考中,老师的辅助,尤其是有经验的老师的辅助很有必要。首先,老师可以帮助你梳理你所报考的学校的出题规律,并且给你针对性的推荐联系,来帮助你掌握。如果是自己来做这个事情的话,不仅会受到手头资源、信息不足的制约,还会严重牵扯复习的精力。其次,老师比你有更多的考试经验,在你的阈值点可以帮助你突破瓶颈,有时候很简单的事情会自己走进死胡同出不来,影响复习效率。最后,老师能提供的包括一些技巧性的东西,往往在初试和复试的时候有很大的帮助。end好了,上面就是陈泽宇学长给大家带来的问题答疑,陈泽宇学长的成功在于他的勇往直前,他的无畏勇气,他的敢于去拼。感谢陈泽宇学长的无私解答,后续还会有学长的经验分享贴哦,记得关注~

北大博士生英语考试听力放错 校方:算考生答对

1月6日,有参加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英语水平考试的考生反映,考试中听力部分试卷上的第二篇文章和第三篇文章听力音频顺序错误。昨天(13日),北大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表示,这部分试题将按考生均提交正确答案处理。1月6日上午,北京大学举行2018年博士研究生英语水平考试。就在考试当天,有参加了这场英语水平考试的考生反映,英语听力部分该放第二篇文章题目时,放的却是第三篇文章。当时在场的很多考生都没有反应过来。听力放完之后,有学生向监考老师反映听力放错的问题,监考老师汇报后给出了统一回复,表示学校会妥善处理,请考生先安心考试。据了解,这部分放错的听力文章,一共涉及7个题目,共7分。对此,北京大学先是在7日回应表示,对于放错试题影响了考生该部分的正常考试,深表歉意。学校方面高度重视,将会按照有利于考生的原则妥善处理。昨天,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发布了这次英语考试的成绩,并对本次考试出现的状况作出了进一步详尽说明。他们表示,对于本次考试音频文件编辑顺序出现错误的试题,基于有利于考生的原则,学校决定,对于该部分两段听力题,按照所有实考考生均提交正确答案的方式,进行处理。(来源:央广网)

虞白

考博容易,毕业难?博士:错,都难,没有容易的

不知道怎么就有了这种说法,博士容易考,但是毕业特别难,或许这些都是没有经历过考博的人杜撰出来的吧?对此,很多博士表示,错,考博难,毕业难,都难,没有容易的!!!读博和高考和考研有所不一样,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难度之大。因为每年的博导手里的名额都是比较少的,所以都希望自己能够招到直博的学生,这便造成了很多博士都是硕博连读,或者就是直博,因此通过统招进入博士的名额就相对的少了很多。其次,如果你想顺利的考上博士,你需要太多方面都做到完美了。首先,你在读硕士时,必须能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自己第一署名的论文,当然不仅仅是一篇就能够解决的,有些985高校要求2篇到3篇,但是我们要明白的是在读研期间能够在这核心期刊发表几篇文章是多么的难,不仅仅需要的是你文章写得好,还需要价格高昂的费用,就这一方面就难倒了很多考生。其次,还有就是推荐信,一般都需要两份,一份是你研究生导师的推荐信,另一份就是你所研究方向的另一位研究生导师给你写的推荐信,而且要求这两位导师必须是副教授以上的,在其领域内有重大建树的。同时,考博对英语的要求,一般院校的外语考试难度是英语6级的水平,但是很多985高校的英语考试是远远高于6级水平的。此外,在面试时还有英语口语和听力的测试,尤其是口语真的是很伤脑筋的一件事情。最后,在考博面试时,必须具备完整的你所研究领域的知识体系,因为面试的博士都是这个领域的集大成者,因此问的问题绝对是最专业的,所以你的知识体系稍不完整就可能被刷掉了。那么当你顺利的进入博士生活时 ,你会发现你想毕业又是那么的难,如果写不出富有创新的文章,或许你得延期一到两年才能毕业,如果不能在C刊上发表论文,你的博士生活将是苦难的代名词。因为博士想正常毕业,你需要在C刊上发表最少两篇文章,而且还是自己第一署名,这难度真的是比登天还难,有很多博士几乎三年都在研究自己的博士论文,都在写论文,发表论文。所以,考博难,博士毕业难,我们能够做的或许仅仅是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写出最为漂亮的论文。

水野

赶紧收藏!考博英语听力中常见的俚语分析

公众号:考博英语助手所谓的俚语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俗语,面对一些我们并不熟悉的俚语,我们在考博英语听力中遇到了听不懂也是很正常的,那么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要注重多多积累。了解这些俚语及其背后的故事会对我们的听力会有所帮助,期望我们能好好预备、使用,考出满意的成绩。apple of one's eyeapple of one's eye最初指的是眼瞳,这个说法起源于《圣经》:《圣经·诗篇》第十七篇第八节:“求你保护我,如同保护眼中的瞳孔(Keep me as the apple of the eye)。”视觉是我们最重要的感觉,后来就衍生出“珍贵,宝贵”的意思,如眼瞳一般珍而视之的东西。a slip of the tongue此俚语表示“不小心的口误/笔误”。据说,1650年代,英国人首次使用 “A slip of the pen”。他写了一封信,表达他对爱慕对象Lady Catherine无限的爱。在打开信时,她看到他在信的末尾用了“在爱里”的字眼而不是“充满爱”。几天后,当Lady Catherine把这件事告诉他时,他笑了起来,说:“哦,那只是笔误。”人们很喜欢这个表达,这个俚语便流行起来。几年后,大约1725年的时候,它的姊妹篇“口误”开始变得越来越流行,因为人们不止在写作的时候犯错,说话时候也会。as fit as a fiddle词组“as fit as a fiddle”是美国的习惯用语:Fit是身体好的意思,fiddle是类似小提琴的乐器。要是一个人说他fit as a fiddle,那就好比是一把琴的弦和音调都调得很好。bring home the baconbacon,就是我们常说的培根,是一种带有咸味的烟熏猪肉,老外经常食用。据说,以前美国乡村有一种“抓滑溜猪的比赛” The fairground contest of trying to catch a greased pig。比赛方式就是:在露天赛场上,谁先捉到那只身上涂满油脂的猪,谁就能把它带回家去做熏肉。在食物匮乏的年代,一家人就可以美餐一顿了。这个口语表达引申为两种意思。第一种意思是 to earn money to live on. 也就是“养家糊口,赚钱谋生”的意思。第二种意思是 to do something successfully,也就是“成功做某事”的意思。burn the midnight oilBurn就是燃烧,midnight是半夜,oil就是油。 Burn the midnight oil就是深夜还在学习或工作,也就是开夜车。根据记载,burn the midnight oil这个习惯用语是在1635年开始使用的。当时还没有电灯,所以人们要熬夜都得点油灯。这才出现了burn the midnight oil这个说法。虽然人们早就有了电灯,不过burn the midnight oil这个习惯用语至今还很流行。以上是希赛为大家总结的考博英语听力题中常见的一些俚语。很多英文俚语除了它们原本指代的意思,还有其它的引申含义。因此在理解英语俚语时,切不可望文生义。

不亦劳乎

什么样的人适合读博士?

近几年,我国的博士队伍不断壮大,有直博的,有硕转博的,也有发奋努力考博的。读博的目的也各有不同,有纯粹一心为科研献身的,有为了暂时逃避硕士难就业的,有随大流跟着一起转博的。不管怎么样,读博似乎成为一种趋势,甚至博士后也越来越多。但是,读博士和博士毕业可是两码事,现在博士难毕业也是一大问题,延期博士越来越多,很多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就选择放弃博士学位或者只拿毕业证或者无限延期。其实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读博士,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适合读博士?从性格来讲,博士需要踏实肯干,沉稳认真,耐得住寂寞,思维活跃,乐观积极,热爱科研的人。博士研究,可能会遭遇无数次的实验不顺,投稿被拒,拥有沉稳大气,积极乐观的心态不会让你因为这些挫折而一蹶不振,反而会痛定思痛,奋起直追,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博士研究,可能需要日复一日的实验,需要阅读各种枯燥无味的中英文文献,拥有耐得住寂寞的性子,一如既往的热爱会让你坚持下来,最终有所突破。博士论文,看中的是创新点,可能读了3-4年基本就有一两个创新的地方,那也是需要费尽心思,绞尽脑汁做出来的,创新思维对于博士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有了创新点,论文就不愁了。从能力上来讲,博士需要实验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考能力,科研能力等能力都较强,或者说,博士期间主要锻炼的也是这些能力。实验能力,不言而喻,那就是做实验,其实一般人都可以做到,尤其是自然科学类,需要进行实验设计,实施实验等,如果实验出了问题,那论文就相当于出现了重大的失误。硕士阶段也会涉及到实验,但博士的实验更加复杂和系统,有了硕士的积累,博士也会相对容易上手。写作能力自然就是写论文的能力了,衡量博士质量高低的标准之一就是sci的数量和质量了,一般写作水平高的,就算是以前人研究过的,也能说的天花乱坠,若写作水平较差,那就要在其他上面下功夫弥补了。不过发sci不仅靠写作水平,但这是重要的一方面嘛。语言表达能力即做presentation 的能力,包括给导师汇报,在学术会议上汇报,参加比赛汇报等,好的语言表达,能让别人清楚的了解你的研究,给你加分。思考能力也是最重要的能力了,博士期间一定要多思考,包括科学问题,研究思路,遇到现象要看清本质等,当然这个贯穿整个人生。科研能力的话,是比较整体的能力,也包括了前面所提到的这些,还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等等。科研能力也是在博士期间不断提升和锻炼的。除此以外,博士期间英语也非常重要。除了基本的阅读英文期刊需要有较好的英语语法,掌握基本的专业英语词汇等,sci写作也是考验英语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总会有人英语不好,可sci发了一篇又一篇,我身边有两个师兄师姐就是这样。这个也不能说他们英语不好,英语能力也是一个非常综合的,包括口语,听力,阅读,写作,等等。对于想要出国的博士或者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的,英语口语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博士是一场修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上述只是个人拙见,也并不是我说的这些就一定契合你,而且这些能力也需要博士期间不断加强和锻炼的,愿每一个博士都能顺利毕业哟~

屈原

英语四六级:清华也有“菜逼”?网友:我考了450分!

文| 李彦慧欢迎关注:说教育 英语四六级最近,又会有一波英语方面的巨浪,大学生们开始相互对照分数:比如,哎呀!我听力才130分,你怎么200多分?再比如,我郁闷啊!听力好不容易190分,结果阅读才160分!还有的学霸总是为过不了600分而发愁,已经交了好几次报名费了!英语四六级一直是同学们心中的一个乐趣点,每年可以相互调侃两次,大学四年也就有6-7次的机会,毕竟大部分的学校都会限制大家在刚入学的时候参加考试。 英语四六级分数对比英语四六级:清华也有“菜鸟”?网友:我考了450分!这位同学自以为考了450分就无法无天了?有点嚣张啊!还把清华学渣的分数拿出来对比,哎!你可能不知道,450分和440多分的差距可是一个清华大学啊!正如底下的网友所说:关键是,清华的学生想考450分难道会很难吗?半个月的事情啊!而咱们努力把四六级考到700分也无济于事,因为进入清华大学的机会不多,要么是高考、考研、考博或者直接像施一公曾经那样应聘!孩子啊!清华的学生不是咱能嘲笑得起的,等你考研去清华的时候,他们本校的可能早已经人去楼空! 清华大学的英语四六级如果你相信清华学子的英语分数那你就输了,因为还有很多人根本没有放在心上!他们已经不需要用这个来证明自己的英语实力了,就算没有实力又能怎样,未必还怕没后路不成?四六级感觉就是其他院校的宠。大家要想得开,也别迷信,能过的还是过,不能过的拜女娲也没用,还是靠实力!很多乱七八糟的保佑根本不能帮到你们什么!大家真的有点奇怪,成绩过了不感谢自己的努力刷题,却去感谢一条鱼!对于靠运气进考场的孩子而言,也许就在于一个选择题之间

相鼠

考博辅导班应该怎么选择靠谱的呢

现在考研究生的多,考博的其实也比较多,而且资源信息更少,那怎么找靠谱的考博辅导班呢,新祥旭做了十五年考研,考博业务培训也同样做了好多年,考博师资都很优秀,考博的流程和考试出题基本都是学校自行安排,所以有对口院校专业的博士生来指导会事半功倍,新祥旭的考博师资都会经过考核,首先身份的真实性,然后专业素质水准,另外授课方式及思路等方面,所以如果大家谁有想考博的可以考虑下新祥旭。下面呢就是我的考博经验。我也顺利通过了新祥旭的考核,成为了新祥旭考博辅导老师的一员。我是今年顺利考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史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享一下我的考博经验。一、关于考研择校和定专业我们知道,择校和定专业是我们考博的第一步。定专业相对来说较为简单,因为考博不同于考研,考研只是初步迈入学术门槛,对专业的要求并不严格,因而跨专业报考的现象非常普遍。而考博完全是另一回事,它需要你有扎实的学科基础和敏锐的学术思维,因而考博专业必须与硕士三年所读专业保持一致。我硕士阶段是在二区的师范类院校读的,所学专业为中国史,因此我的考博专业也是中国史。但是,考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首先是全国各大高校的博导数量有限,其次是博导招生名额有限,为此考博择校就非常关键。我们择校要注重两点:其一,报考学校一定不能太差,最好是全国重点大学,也就是我们以前所说的“211”院校或“985”院校,现在所说的“双一流”院校。即使担心自己考不上,也要退而求其次,选择区域重点大学,或者所报专业是报考学校的优势学科或者重点学科。其二,认识导师非常关键。我报考的首都师大的那位博导,跟我硕士院校有很深的渊源,经常来我校开展学术讲座,因而我们非常熟悉,而且这位导师也乐于招收我们学校的学生,这是我能够顺利考入首都师大的重要因素。二、关于复习和考试考博的复习方式因校而异,报考不同的学校,复习的方式也就不同。有些学校会指明参考书目,报考这样的学校,就要着重复习指定书目,当然也要辅以其它资料。不过大多数院校不会指定参考书目,因而我们的复习要“广博”,也就是面面俱到的复习模式。我报考的首都师大就没有指明参考书目。首都师大中国史专业的考博,一般分为三种类型:硕博连读、直博、普通招考,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申请-考核”的招生方式,这对于我们硕士院校较差的考生而言,应该是值得庆幸的事。我们二流学校毕业的考生,硕博连读和直博是无望了,只能普通招考,大家统一在考场笔试,凭实力说话,自然公平公正些。首都师大的中国史考博,往年都是现场笔试三个科目:一是英语,二是中国古代史,三是中国古代历史文献。中国古代史和中国古代历史文献的复习,一方面凭靠硕士阶段的积累,另一方面就是复习考研教材、关注学术动态。其实,前者发挥着中流砥柱作用。研究生阶段若只是混日子,那考博就变得非常艰难。首都师大的考博英语最难通过,这是导致大量考博生梦想破灭的重要绊脚石。首都师大毕竟是北京院校,对于英语的要求非常高,不仅英语的初试卷子相当有难度,而且复试更为可怕,分为口语和听力测试。对于英语本来就差的很多西部考生而言,几乎很难与东部考生相提并论。今年因疫情影响而采用线上笔试,英语考试简化了环节,为我顺利通过英语难关创造了条件。三、关于面试与技巧考博的面试,不同于笔试,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在各自领域声名显赫的学术大师。因而他们所提的问题,自然不能用课本上的通识性内容作答,而是更多地要依靠学术前沿和研究现状作答。这就要求我们复习中要时刻注重自身所报专业的学术动态。一般而言,我们了解学术动态有两大技巧:首先,我们要关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中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文史哲》等国内最顶尖的学术期刊,这些刊物上刊登的都是各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重大发现,具有独创性和超前性,因而这些刊物上的文章能很好的诠释当前学术界研究的主流及创新,对我们了解自身专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前景有很好的作用。其次,我们要对报考导师的研究领域及其著作非常熟悉。每个导师都有自己的研究侧重点,我们只有把握报考导师最关注的问题,有针对地进行复习,实现重点问题重点突破,才能在导师询问时,高效准确地回答他们的问题。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时刻关注导师的学术举动,尤其是导师在知网上发表的最新文章,要达到相当熟悉的地步。不过,有些导师不会按照常理出牌。比如说,复试老师会问到:你本科期间发表过哪些文章,就某篇文章或书籍的核心观点进行阐述,阐述你完整看过的某一古籍,阐述你博士期间的研究计划等。这些问题,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有很好的临场发挥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当然口才也很重要,平时多交流,才能占据优势。四、最后总结总而言之,考博对于我们而言,是人生成功的关键一步,因而我们不仅要沉着应对,付出最大的努力,树立必胜的信心;同时我们也要坦然面对,一战失利,不可气馁,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以上是我今年考博首都师大的经验与感想,望能够给予后来者启发和裨益,实现自身的考博梦想,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