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数十项创新成果助推战斗力跃升……程颐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数十项创新成果助推战斗力跃升……

作为改革强军大潮中应运而生的科研单位,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为部队战斗力生成发挥着重要作用。2018年5月16日,习主席视察军事科学院并作重要讲话,强调要加快发展现代军事科学,努力建设高水平军事科研机构。习主席的重要讲话有力激发了军事科研人员进行科研创新创造的动力和热情。两年多以来,系统工程研究院全体科研工作者始终牢记统帅殷切嘱托,把创新摆在突出位置,着力破解调整改革面临的现实难题,逐步趟出一条新时代军事科研工作创新发展的新路子。近日,陆军某特战旅组织的一场实战拉动演练在西北高原打响,特战队员们在复杂电磁环境中使用新型通信装备,实现了与空军、火箭军作战单元的快速联通、协同作战。军科院系统工程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汪李峰告诉记者,在研发这套新型通信装备系统时,他们始终以习主席视察军科院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遵循,以科研创新牵引和支撑强军实践为最终目的。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汪李峰:这套系统打通了跨军种之间互联互通的链路,比原来更精简了,能力更强了,有力支撑了部队在实战条件下的训练和拉动。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周文华(左三)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基层部队现场调研极寒保暖靴、折叠水桶等实验试用情况(资料图)据介绍,这套新型通信装备系统是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联合各军种研究院科研力量,聚焦实战、服务部队的最新科研成果。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周文华:军种主建以后,与之协同必然面临一些实际困难。在研究院组建之初,我们与各军种研究院之间的协作并不顺畅。面对困难,我们系统工程研究院与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研究院建立了协作机制。实际上,作为改革大潮中应运而生的科研单位,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不仅要与四个军种研究院加强协作,研究院内部也面临着如何适应新体制新要求的“阵痛”。系统工程研究院于2017年9月新调整组建,整合了7家科研单位。随之而来的一系列现实难题,一是要重新思考如何定位,怎样担当新使命任务,二是如何克服人才流失带来的冲击,着实考验着研究院党委“一班人”。针对这些制约全院建设发展的“瓶颈”,系统工程研究院党委直面挑战,带领大家深入学习思考习主席视察军事科学院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全院开展新时代建设发展大讨论,有效破解改革中遇到的现实难题,尽最大程度使科研工作适应新体制新要求。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周文华:通过大讨论,全院科研工作者认识到,担当新的使命任务,要统一思路、统一方向、统一制定规划,所有科研项目全部看跟打仗有多大关系,没有关系一律不立。尹浩院士(右三)现场讨论系统应用问题(资料图)经过反复论证,系统工程研究院逐步建立了跨领域学科、跨专业联合的创新攻关团队。2018年5月,习主席视察军事科学院时,特意看望了在这里工作的“两院”院士,并对他们提出殷切希望。中国科学院院士尹浩:当时,主席跟我们握手、合影,对我的触动很大。主席让我们保重身体,在专业领域方面再做新的贡献,希望我们把团队带好,尽快把年轻人培养出来。在科研创新实践过程中,系统工程研究院始终注重发挥“两院”院士“领头雁”作用,下大气力进行军事科研工作组织模式创新。有一次,在某个重点项目起步阶段,受多种因素制约,各研究所很难形成合力。这时,院领导不约而同想到了尹浩院士。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周文华:尹浩院士负责该项目总体推进后,后勤和网信两大领域结合起来,整个项目都提升了,其实质就是创新组织模式。帐篷式移动实验室(资料图)科研创新,人才是关键。系统工程研究院党委在调整组建系统总体研究所时,首先想到并任命尹浩院士为首任所长。接过重担后,尹浩院士立即在人才梯队建设方面推出多项举措,专门设立博士研究基金,鼓励年轻人原始创新。助理研究员韩君妹博士毕业仅1年,就成了重要课题负责人。助理研究员韩君妹:我现在参与下一代网络构想的课题,子课题是我们各自在负责,就相当于统筹一个领域的发展脉络。习主席在视察军事科学院时强调指出,要坚持开门搞科研,加强协同创新,推动形成军事科研工作大联合、大协作的生动局面。这两年,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科研工作者牢记统帅嘱托、笃定前行,在建强高素质军事科研人才方阵的同时,充分激发创新活力,探索走开了军种联合、军工合作、国际交流的协同创新科研路径。在推进士兵综合系统研制项目的过程中,汇聚全院多领域专家共同实施论证,在产品研发阶段,则更多地借助地方顶级科研力量的协同创新。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周文华:建立“小核心、大外围”的协同创新模式,军事科研机构重在设计体系,明确项目建设、创新的方向和功能、性能、指标要求,外围的地方科研机构,进行迭代科研创新。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院长王庆宗(资料图)春风化雨,春华秋实。目前,研究院已经初步具备了军事系统工程体系科研能力,出色完成了现代军事物流体系等各类军事理论研究课题50多项,同时,新型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新一代高原氧舱车、帐篷式移动实验室等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陆续在部队任务一线发挥效能。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院长王庆宗:这两年,我们按照习主席重要指示要求,在人工智能、人因材料、智能网络,以及指挥控制等方面不断加大创新力度,在医疗、试验鉴定等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努力为部队备战打赢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不断提升体系化新质科研创新能力,在强军兴军的伟大征程中奋力前行!来源:央广军事·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记者:邓曦光 袁萌婷 邵龙飞 匡小文 王佳音

黄山伐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跨领域跨学科推进“战字号”课题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将调整改革体制优势转化为科研优势跨领域跨系统跨学科推进“战字号”课题编者按 习主席视察重新组建的军事科学院时强调,要坚持聚焦实战,抓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运用,使科技创新更好为战斗力建设服务。因战而生,为战而研。军事科研力量实现重塑后,如何聚焦备战打仗急需创新攻关,是摆在全军科研机构面前的现实课题。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着眼推动多支科研力量融合创新,将调整改革体制优势转化为科研优势,进行了有益探索。解放军报讯 记者王天益、通讯员谢先达报道:八一前夕,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围绕某“战字号”项目召开联合研讨会。让人眼前一亮的是,这次参会的科研人员,在该研究院调整组建前,曾分属不同领域的多家科研机构。目睹这一幕,中国工程院院士于全感慨不已:“调整改革后的体制优势,正逐步转化为我们的科研优势。”38岁的王敬超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他坦言,军事科研机构调整改革,不仅打破了传统科研体制束缚和制度性障碍,而且更加鲜明地立起了科研为战导向,提升了科研为战能力。“这些‘战字号’项目,得益于新体制释放出的新活力、新效能。”该研究院领导介绍,所属各单位转隶前,尚未完成的科研任务不少,有人同时承担多个科研项目。为了把有限的科研资源投入到战斗力建设最需要的地方,他们聚焦备战打仗急用、对表部队建设急需,主动砍掉了一批与备战关系不大、体系贡献率较差或是有交叉重复的科研项目,同时组织人员深入部队调研,论证新增了一批聚焦实战的科研任务。为充分发挥体制优势,该研究院打破过去各领域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科研格局,大力推进多领域融合,提升体系创新能力。前不久,他们召开某系统创新应用论坛,集聚近200名不同领域的专家研讨攻关。这一系统集成人工智能、人因材料、指挥控制等多项前沿技术,成为他们推进跨领域、跨系统、跨学科体系融合的标志性项目。因战而生,为战而研。组建2年多来,该研究院努力将体制优势转化为科研优势,一大批科研成果应用实战、服务胜战。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们研制的帐篷式移动实验室,为医学专家现地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疫苗实验、抗体筛查等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据了解,该研究院已有数十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军队科技进步奖,一批科研成果应用到演兵场,受到军委机关和一线部队肯定。目前,他们正加紧推进一批“战字号”科研项目,努力为部队战斗力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侗然而来

向战而行的“科研利剑”——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科研创新记事

金秋九月,某海域。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研制的某型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在参加演练时,在失去地面和海上基站依托的情况下,成功实现与后方指挥所的通联。军事通信网络作为连接武器平台的“神经系统”,是夺取信息化战争优势的关键一环。为打造安全可靠的“战场神经”,负责这项研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尹浩带领团队瞄准作战需求一干就是30多年。“奋斗在新时代,唯有只争朝夕、加倍努力,用实际行动回报习主席的深情厚爱和殷切嘱托。”在尹浩心中,那一天永远不会忘记---2018年5月16日,习主席视察军事科学院,指导并勉励大家,坚持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坚持理技融合、研用结合、军民融合,加快发展现代军事科学,努力建设高水平军事科研机构。从那以后,尹浩就带领团队运用系统工程理论方法,探索实践基础理论与技术手段融合创新,牵头展开某型信息系统建设。八一前夕,这一系统新版上线试运行,为推动战略规划提供重要科技支撑。作为这轮改革调整重塑重构重建的综合性研究院,如何释放改革效能、发挥融合效应、破解转型难题,形成统一的建院兴研总体思路,成为研究院党委班子面对的首要难题。在深入调研、集思广益的基础上,院党委多次组织专家展开“头脑风暴”,打出系列组合拳:——围绕“我是谁、我在哪、往哪走、怎么走”等问题,开展建设发展大讨论,形成一套符合各单位实际、具有系统工程特征的建院兴研总体思路。——常态化组织议战议研会,树牢研战导向,制定研战标准,纠治和平积弊。——跨域组建联合团队,统筹全院科研资源,探索实践科研力量聚合、科研条件整合、科研领域融合路径。……“砍掉7项,调整10余项,这是我们为战而研的第一步措施。”研究院某研究所所长王长富说。作为一个职能转型、领域拓展的研究所,不去多争取任务,反而把到手的“菜”给倒了。令王长富没想到的是,所里的思路与院党委不谋而合。于是一场主动“瘦身消肿”,学科“削枝强干”的行动迅速展开。研究院利用“十三五”规划中期调整契机,组织专家对各类库存项目进行对战斗力贡献率的评估,主动砍掉600多个科研项目。与此同时,研究院组织科研人员赴军委机关和各战区、军种部队调研需求,建立协调对接机制,论证形成了一批带有“战字号”属性的重大科研项目。紧扣军事智能发展主线,中国工程院院士、某研究所研究员于全召集研究院内多个领域的顶级专家展开联合攻关。他们决意剑指联合作战体系短板弱项,聚力突破人工智能、指挥协同、人因材料等多项关键技术。年轻的高级工程师李峰带领团队成功举办了首届军事物联网创新发展论坛。如今他正带领着年轻的团队,围绕解决战场数据获取难题,一边研究物联网技术在各作战环节的应用场景,一边围绕关键技术开展创新。谈起他全身心投入的军事物联网事业,他豪情满怀:“战场物联,致胜未来。”创新、创新、创新,小到战场上的一粥一菜,大到关系战略走向的顶层体系,创新已成为系统工程科研人员的不懈追求。大年二十九,某研究所工程师张宗兴闻令而动,扛起背包,“逆行”武汉。对自己参与研制的帐篷式实验室能否经受抗疫检验,张宗兴和同事充满信心。在第一时间搭建完成后,他们就开始了日夜不休的设备保障……帐篷实验室迅速形成了日检500人份以上的核酸检测能力,为疫情防控早发现、早确诊、早隔离、早收治起到关键助力。为让油箱练就“金钟罩铁布衫”,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安高军和他的团队,在实验室一待就是好几天,一种新型阻隔防爆材料终于诞生了。在一次实装演练中,这一成果防爆性能得到充分检验,被参试官兵称为战车“新铠甲”。供电保障是长期困扰偏远部队备战训练的老大难问题。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何建设多次深入高原岛礁实地勘察,大胆提出使用光伏、波浪能等新能源技术方案。他和团队一遍遍调试,找不到施工队,就自己上手干……为让部队能够独立操作使用,他坚持手把手教方法、心贴心传经验。“作战需求来源一线,科研方向来自官兵,因为他们最有发言权。”研究院每年都要组织科研人员携带新研装备,赴部队开展实战化检验。在极高、极寒、极潮、极热等环境中,他们与部队官兵一起巡逻站岗、摸爬滚打,现地检验装备性能。2019年冬天,在滴水成冰的北国边关,科研人员身着新研制的防寒服,与执勤官兵乘坐雪地车一同巡逻,收集冬装保暖方面数据。野外温度达零下47摄氏度,他们一工作就是大半天。“这趟边防之行,收获很大,一路上收集的试验数据,为我们下一步新研被装的改进、完善、优化、定型指明了方向。”时隔一年,大家依然兴奋不已。为完整体验新研装备的作战环境适应性,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张华带领科研团队,嵌入式跟随一线部队执行为期8天的巡逻执勤任务。他们爬高山、穿丛林、越障碍、蹚河沟,忍受蚊虫、蚂蟥叮咬,却高兴地说:“基层官兵对作战服装、单兵防护装备、野战食品提出的意见非常宝贵,必须倾注心力创新改进。”“切实为战斗力建设服务,才是向习主席最好的汇报。”组建以来,系统工程研究院已有数十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军队科技进步奖,收到军委机关和一线部队感谢信近70封。目前,他们正加紧推进后续科研项目,努力为部队战斗力提升作出更大贡献。 新华社记者王逸涛、张金娟 解放军报记者康子湛

史墨

在习近平强军思想指引下·我们在战位报告|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数十项创新成果助推战斗力跃升……

央广网10月11日消息 (记者邓曦光 袁萌婷 邵龙飞 匡小文 王佳音)作为改革强军大潮中应运而生的科研单位,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为部队战斗力生成发挥着重要作用。2018年5月16日,习主席视察军事科学院并作重要讲话,强调要加快发展现代军事科学,努力建设高水平军事科研机构。习主席的重要讲话有力激发了军事科研人员进行科研创新创造的动力和热情。两年多以来,系统工程研究院全体科研工作者始终牢记统帅殷切嘱托,把创新摆在突出位置,着力破解调整改革面临的现实难题,逐步趟出一条新时代军事科研工作创新发展的新路子。近日,陆军某特战旅组织的一场实战拉动演练在西北高原打响,特战队员们在复杂电磁环境中使用新型通信装备,实现了与空军、火箭军作战单元的快速联通、协同作战。军科院系统工程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汪李峰告诉记者,在研发这套新型通信装备系统时,他们始终以习主席视察军科院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遵循,以科研创新牵引和支撑强军实践为最终目的。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汪李峰:这套系统打通了跨军种之间互联互通的链路,比原来更精简了,能力更强了,有力支撑了部队在实战条件下的训练和拉动。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周文华(左三)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基层部队现场调研极寒保暖靴、折叠水桶等实验试用情况(资料图)据介绍,这套新型通信装备系统是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联合各军种研究院科研力量,聚焦实战、服务部队的最新科研成果。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周文华:军种主建以后,与之协同必然面临一些实际困难。在研究院组建之初,我们与各军种研究院之间的协作并不顺畅。面对困难,我们系统工程研究院与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研究院建立了协作机制。实际上,作为改革大潮中应运而生的科研单位,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不仅要与四个军种研究院加强协作,研究院内部也面临着如何适应新体制新要求的“阵痛”。系统工程研究院于2017年9月新调整组建,整合了7家科研单位。随之而来的一系列现实难题,一是要重新思考如何定位,怎样担当新使命任务,二是如何克服人才流失带来的冲击,着实考验着研究院党委“一班人”。针对这些制约全院建设发展的“瓶颈”,系统工程研究院党委直面挑战,带领大家深入学习思考习主席视察军事科学院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全院开展新时代建设发展大讨论,有效破解改革中遇到的现实难题,尽最大程度使科研工作适应新体制新要求。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周文华:通过大讨论,全院科研工作者认识到,担当新的使命任务,要统一思路、统一方向、统一制定规划,所有科研项目全部看跟打仗有多大关系,没有关系一律不立。中国科学院院士尹浩(右三)现场讨论系统应用问题(资料图)经过反复论证,系统工程研究院逐步建立了跨领域学科、跨专业联合的创新攻关团队。2018年5月,习主席视察军事科学院时,特意看望了在这里工作的“两院”院士,并对他们提出殷切希望。中国科学院院士尹浩:当时,主席跟我们握手、合影,对我的触动很大。主席让我们保重身体,在专业领域方面再做新的贡献,希望我们把团队带好,尽快把年轻人培养出来。在科研创新实践过程中,系统工程研究院始终注重发挥“两院”院士“领头雁”作用,下大气力进行军事科研工作组织模式创新。有一次,在某个重点项目起步阶段,受多种因素制约,各研究所很难形成合力。这时,院领导不约而同想到了尹浩院士。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周文华:尹浩院士负责该项目总体推进后,后勤和网信两大领域结合起来,整个项目都提升了,其实质就是创新组织模式。帐篷式移动实验室(资料图)科研创新,人才是关键。系统工程研究院党委在调整组建系统总体研究所时,首先想到并任命尹浩院士为首任所长。接过重担后,尹浩院士立即在人才梯队建设方面推出多项举措,专门设立博士研究基金,鼓励年轻人原始创新。助理研究员韩君妹博士毕业仅1年,就成了重要课题负责人。助理研究员韩君妹:我现在参与下一代网络构想的课题,子课题是我们各自在负责,就相当于统筹一个领域的发展脉络。习主席在视察军事科学院时强调指出,要坚持开门搞科研,加强协同创新,推动形成军事科研工作大联合、大协作的生动局面。这两年,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科研工作者牢记统帅嘱托、笃定前行,在建强高素质军事科研人才方阵的同时,充分激发创新活力,探索走开了军种联合、军工合作、国际交流的协同创新科研路径。在推进士兵综合系统研制项目的过程中,汇聚全院多领域专家共同实施论证,在产品研发阶段,则更多地借助地方顶级科研力量的协同创新。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周文华:建立“小核心、大外围”的协同创新模式,军事科研机构重在设计体系,明确项目建设、创新的方向和功能、性能、指标要求,外围的地方科研机构,进行迭代科研创新。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院长王庆宗(资料图)春风化雨,春华秋实。目前,研究院已经初步具备了军事系统工程体系科研能力,出色完成了现代军事物流体系等各类军事理论研究课题50多项,同时,新型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新一代高原氧舱车、帐篷式移动实验室等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陆续在部队任务一线发挥效能。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院长王庆宗:这两年,我们按照习主席重要指示要求,在人工智能、人因材料、智能网络,以及指挥控制等方面不断加大创新力度,在医疗、试验鉴定等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努力为部队备战打赢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不断提升体系化新质科研创新能力,在强军兴军的伟大征程中奋力前行!

可谓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跨领域跨系统跨学科推进“战字号”课题

八一前夕,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围绕某“战字号”项目召开联合研讨会。让人眼前一亮的是,这次参会的科研人员,在该研究院调整组建前,曾分属不同领域的多家科研机构。目睹这一幕,中国工程院院士于全感慨不已:“调整改革后的体制优势,正逐步转化为我们的科研优势。”38岁的王敬超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他坦言,军事科研机构调整改革,不仅打破了传统科研体制束缚和制度性障碍,而且更加鲜明地立起了科研为战导向,提升了科研为战能力。“这些‘战字号’项目,得益于新体制释放出的新活力、新效能。”该研究院领导介绍,所属各单位转隶前,尚未完成的科研任务不少,有人同时承担多个科研项目。为了把有限的科研资源投入到战斗力建设最需要的地方,他们聚焦备战打仗急用、对表部队建设急需,主动砍掉了一批与备战关系不大、体系贡献率较差或是有交叉重复的科研项目,同时组织人员深入部队调研,论证新增了一批聚焦实战的科研任务。为充分发挥体制优势,该研究院打破过去各领域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科研格局,大力推进多领域融合,提升体系创新能力。前不久,他们召开某系统创新应用论坛,集聚近200名不同领域的专家研讨攻关。这一系统集成人工智能、人因材料、指挥控制等多项前沿技术,成为他们推进跨领域、跨系统、跨学科体系融合的标志性项目。因战而生,为战而研。组建2年多来,该研究院努力将体制优势转化为科研优势,一大批科研成果应用实战、服务胜战。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们研制的帐篷式移动实验室,为医学专家现地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疫苗实验、抗体筛查等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据了解,该研究院已有数十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军队科技进步奖,一批科研成果应用到演兵场,受到军委机关和一线部队肯定。目前,他们正加紧推进一批“战字号”科研项目,努力为部队战斗力建设作出更大贡献。来源:解放军报

爱这里

访军科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研究员尹浩:抢占通信网络技术制高点

抢占通信网络技术制高点——访全国政协委员、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研究员尹浩“胸中有火,眼中有光,脚下有风。”谈起中国科学院院士、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研究员尹浩,他的战友和学生如是说。尹浩长期致力于通信网络技术领域研究,30多年来先后牵头承担我军多个阶段的通信装备规划总体论证,参与发展战略研究和标准规范制定。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他认为,为国履职、为民尽责、为军谋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过去一年里,尹浩深入部队一线调研,积极参加演习演练,密切跟踪前沿动态,牵头组织重大科研攻关,在深入分析论证、探索总结的基础上积极建言献策,参与完成9份提案。尹浩的目光,紧盯未来战场。他参与了国家和军队相关领域“十四五”规划论证工作,提出我军未来智能信息网络发展的建议。他认为,军事信息网络是推动我军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打赢未来智能化战争的关键物质基础,当前迫切需要发展高度智能的军事信息网络,自主创新我军智能信息网络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尹浩的目光,聚焦国防大局。针对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发展问题,他在调查研究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完成了关于某方向协同创新体系的报告,系统分析构建协同体系面临的问题,提出该体系应按照要素支持、关系支撑、点面结合的系统工程思想设计,并提出若干具体建议。尹浩的目光,着眼国家信息安全。他对国家通信网络的发展有深入研究,在物联网建设发展等方面形成独到见解并积极建言献策。他提出,要同步推进物联网网络建设、加强物联网标准和技术研究、提升物联网应用广度和深度等工作,推动物联网产业全面、健康、快速发展。近期,尹浩正准备一份关于加强某领域网络安全的提案,建议统筹推进我国在该领域网络安全与立法工作。“总有一种紧迫感,咱们必须多几张‘底牌’。”这是尹浩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他看来,通信网络领域的技术迭代速度越来越快,要解决“卡脖子”问题,必须紧紧抓住科技发展重要机遇期,下好信息网络领域先手棋,抢占通信网络技术制高点。因此,他和团队丝毫不敢懈怠。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面对新的形势任务,尹浩表示,将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和问题分析,力争多撰写一些高质量的提案和研究报告,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仁义之慝

孙建新已出任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政委

据“装备科技”微信公众号消息,2018年4月17日上午,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与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举办的“钱学森军事系统工程研究院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在航天演示楼顺利召开。消息提到,中国工程院、军委装备发展部、军委科技委、军委战略规划办有关领导出席活动,军事科学院贺福初副院长,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技术顾问王礼恒院士、总工程师李锋研究员,原总参谋部张黎副总参谋长,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孙建新政委,以及各军兵种、军事科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党、政、军、企近二百余名代表参加成立大会。上述官方媒体证实,原任防化研究院政委的孙建新已出任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政委。公开资料显示,孙建新曾任海测基地政治部主任、防化研究院政委等职。2017年8月30日出版的《解放军报》曾刊发孙建新的署名文章《道理讲清楚,一切都好办》。文章提到,当前,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深入推进,官兵面临不少实际困难,有的遇到发展的“天花板”,有的面临换岗的“不适应”,有的因单位调整不得不两地分居,有的因深化改革不得不脱下军装……解决好这些问题,既需要各级讲道理、讲法理、讲情理,又需要动真情、办实事、送温暖。在上述《解放军报》的文章末尾,作者单位标注为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2017年7月,新调整组建的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成立。此次重新调整组建后,军事科学院由八大研究院、一个研究生院、两个中心(评估论证中心、军事科学信息中心)共同组成。目前担任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院长的是王庆宗少将。

失子之业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紧贴备战打仗确定重点课题

来源:解放军报原标题: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紧贴备战打仗确定重点课题 “部队急需”占年度科研任务大半春节刚过,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需工程技术研究所试验团队,来到西北戈壁深处,就某新型防静电服装展开新一轮测试。该研究院组织科研人员深入基层一线倾听需求、开展试验,围绕数十项重点课题集智攻关。翻看研究院年度工作要点,涉及战备的科研工作占了大半篇幅。某型保障系统、军人保障标识牌工程、战场联合搜救体系研究……正在攻关的重大科研项目,个个紧贴部队练兵备战需求。该研究院党委筹划新年度工作时深刻认识到,必须把服务备战打仗作为科研创新的出发点、落脚点,用战斗力标准统筹需求论证、装备论证以及标准研究、技术研发等各项工作。为此,他们组织科研人员分批到军兵种部队机关和基层一线调研,把基层一线急需的装备需求摸清楚,不断改进完善试验装备。加速科研成果转化运用,离不开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针对各研究所技术特色鲜明,尤其是信息技术、后勤保障等很多具有军民两用属性的特点,该研究院突出抓好重点领域的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复杂地域,某型燃料实装试验正在进行;群山深处,某型通信装备试验全面展开……目前,该研究院百余项事关部队备战打仗的科研项目正在紧前推进。(匡小文、邵龙飞)

暴风犬

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高超为您讲述——像搭积木一样造野战工事

俄罗斯模块构件式波纹钢工事。俄罗斯骨架柔性被覆工事。装配式工事,特指支撑结构采用预制构件组装并可多次装拆使用的工事,主要用于在临战前和战斗中快速构筑人员、装备等各类阵地防御设施,是战场生存工程保障的重要手段,对提高军队快速构筑能力、增强阵地防御灵活性,具有重要作用。现代战争中,野战筑城应用的广泛性和构筑要求的快速性,让许多国家的军队更加重视研究发展装配式工事。以装配式工事为代表的阵地工程防护技术和装备器材,如今被越来越广泛应用于阵地工程建设。战场“积木”由来已久很多人都在电脑里玩过《红色警戒》这款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无论是雪野丛林、荒漠戈壁,还是街头巷尾、山地要塞,“指挥官”都可以根据敌情构筑工事、机动设防,从而对敌实施快速打击。现实中,装配式工事是野战筑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是提高军队生存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手段。在苏联《筑城的回首与展望》一书中提到,最简单的野战工事只要构筑迅速、正确使用,会对战斗胜利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装配式工事具备加工生产快捷、机动性强、现场构筑时间短,以及敌情、气候、地形等因素对构筑影响小等特点。军队将装备质量轻、强度高、便于机动的装配式工事应用于野战筑城,能够迅速满足战时机动作战和防护的需求。它的预制构件易于实现系列化、通用化、标准化,同时方便组装成多种不同用途工事,特别适用于在交通不便的山区或大型机械不便作业的地域,快速构筑抗力较强的阵地防御设施。装配式工事作为军队作战防御的重要依托,在历次战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按照其用途,可划分为用于瞭望观察的观察工事、兵器射击使用的射击工事、指挥作业的指挥工事、人员物资掩蔽的掩蔽工事等;按结构形式可分为整体折叠式、模块构件式和骨架被覆式等。装配式工事的抗力,因结构和材料的不同而不同。整体折叠式工事,顾名思义就是工事结构平时是折叠起来的一个整体,使用时打开即可。如挪威一家公司生产的折叠式掩蔽部,由简易起重机或叉车在2分钟内即可完成架设作业。模块构件式工事,主要由模块构件采用插、卡、销、扣等连接起来的工事,具有构件种类少、作业时间短、抗力等级高等特点,可根据作战需求调整空间大小。骨架被覆式工事,是由硬骨架外加被覆板组成的工事。被覆板根据刚性程度不同,可分为柔性被覆板和刚性被覆板,具有重量轻、架设和撤收灵活等特点。朝着“轻质坚固”方向演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各国军队一直致力于装配式工事的研究和应用。从最初采用简便用材,如沙土袋、竹木等,到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波纹钢,再到新型复合材料等的使用,装配式工事逐渐增大科技含量,朝着“轻质坚固”方向不断演进。工事最简单最原始的材料就是沙土袋、竹木。美军的管状沙袋射击工事,就是采用粗布口袋装沙构成的拱形掩体。木骨架制成的标准节段组合工事,一直为美军沿用。20世纪初,抗力较高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开始用于构筑装配式工事。法国有一种装配式圆筒形掩蔽部,由6块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拼装而成,通过弹性橡胶将内部地板、结构板等构件连接起来,最大容量达60人,易于装配,机动性强,并可根据用途机动变化。金属材料装配式工事,可减轻重量和材料用量,更适用于野战条件下快速装配使用。如波纹钢工事,在运输、组装等方面可减少3/4作业时间,受到各国军队的推崇。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能多次装拆使用的波纹钢工事首先在德国出现。美国早期研制的大容量波纹钢掩蔽部,可容纳100人连续生活2周时间。钢骨架柔性被覆工事,采用金属材料做骨架,外蒙帆布或化纤织物,是一种区别于刚性结构的新型结构工事。英国有一种掩盖部由金属桩、横撑和拱形骨架组成,外蒙金属丝网布,2小时内即可完成构筑。若覆土超过0.5米,可防御155毫米炮弹打击,被北约国家军队垂青。俄罗斯也相继研发了包括“地堡”“甲壳-2”等系列在内的此类型装配式工事。近年来,随着科技飞速发展,采用复合材料的装配式工事被广泛应用,其重量轻于金属材料,且施工时间大为缩短。如瑞典研制的玻璃钢夹芯罐式掩蔽部,质量为320千克,内部容积5立方米,可使人员和电子设备防御常规炸弹在5米距离上的爆炸毁伤。此外,机动战术掩蔽部,也称集装箱工事,其形状结构、运输方式与民用集装箱相似,是一种可脱离运输工具独立设置、机动性好、内部环境较好、具有伪装防护功能的新一代工事。直面未来战场的新挑战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战场透明度高、打击速度快,侦察打击往往实时或近实时地进行,战场呈现无轴线、无界限、全方位流动的非线式态势。这对野战阵地防护提出了新的挑战,装配式工事必将在体系、功能、防护手段等方面迎来新发展。瞄准战场阵地功能需求,实现装配式工事体系化。信息化战争要求野战阵地功能一体化,同时要求作战力量结构和作战布势组织实施一体化。为了满足战场需要,装配式工事必须根据作战力量结构、遂行任务、作战布势和地理特点等,在相应种类、数量和功能等配置上形成体系,使各工事能够根据全方位、立体防御的要求随机应变,在一定区域内实现一体化配置,以利于野战阵地发挥整体功能,提高作战保障效益。改变传统被动防御状态,提高抗高新武器打击能力。随着战场侦察探测能力增强和高新武器打击毁伤效能提升,装配式工事必须改变过分强调防御的被动状态,既立足于自身防护能力的提高,又着眼于对打击武器的对抗与拦截,向主动防御方向发展,构成攻防结合的阵地配系。如建设完善的工事防护预警系统,及时发现识别各种潜在威胁;以防侦察监视、防精确打击和防电磁毁伤为重点,在工事周围形成多重防御网络,增强装配式工事在透明战场下的生存能力。研发新型轻质防护材料,提升工事野战适用性。为使装配式工事适应未来高技术战争机动作战的需要,诸多军事强国均在工事构件选材、设计、储运等环节上求突破,着力增强野战工事的机动性。在工事构件选材上,可研发如高强波纹钢、压型钢板、高强铝合金、高强玻璃纤维树脂等新型轻质高强材料,在保证工事具备较高抗力的前提下,使工事构件轻型化,提升工事在高原、山地等复杂地形环境下的适用性。优化工事构件设计,完善配套保障体系,提高构筑快速灵活性。通过通用化组合、模块化配置、标准化插接设计,以实现各类工事构件的快速组装和多功能布局。同时,建立装配式工事生产加工、储备基地和运输保障网络,确保工事构件更加迅速便捷到达布设区域。研发装配式工事构筑和拆收配套机具,提高阵地工程构筑的机械化水平和作业效率,有效缩短工事布设与构筑周期。可以预见,未来战场将会出现更多新型装配式工事,像搭积木一样实现野战阵地工程的快速构筑,将极大提升军队战场防御能力。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本报特约记者 赵杰 通讯员 胡凯

阴阳镜

《新闻联播》披露,军科院战争研究院院长走进中南海

撰文 | 余晖据《新闻联播》报道,7月30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集体学习,这次集体学习的内容是“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这次走进中南海授课的,是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院长陈荣弟少将。公开资料显示,战争研究院是“全军专门研究战争的机构”。在现场,习近平说,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格局产生深刻影响,我国安全形势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大。惯例政知君注意到,在过去的这几年,每年八一建军节前的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都与军事有关。不少人可能注意到了,上述几位给中央政治局授课的人中,有不少都来自军科院。据澎湃新闻报道,2017年7月,新调整组建的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成立。那次重新调整组建后,军事科学院由八大研究院、一个研究生院、两个中心(评估论证中心、军事科学信息中心)共同组成。下属的八个研究院分别是:军事医学研究院、国防工程研究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系统工程研究院、战争研究院、防化研究院、军事法制研究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全军专门研究战争的机构上述讲课的几人中,有些人的职务发生了变动。比如,2017年8月,有媒体发现,曲爱国已履新军科院副院长。去年7月和今年7月,到中南海授课的是军科院的谭亚东和陈荣弟。谭亚东是军事法制研究院院长,而陈荣弟是战争研究院院长。因为疫情的原因,大家可能对军事医学研究院比较熟悉,比如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就是这个研究院的研究员。那战争研究院到底是干什么的?《解放军报》曾刊发题为《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战争大讲堂”开讲》的报道,披露了战争研究院的定位,即全军专门研究战争的机构。上述报道提到:“战争研究院伴随新的军事科学院调整组建应运而生,作为全军专门研究战争的机构,该研究院党委把服务军委决策、服务部队建设发展作为开展科研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从理技融合、研用结合、军民融合3个方面筹划新年度科研布局。”“我国安全形势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大”在7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强调,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在现场,习近平提到了目前的形势: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格局产生深刻影响,我国安全形势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大。世界新军事革命迅猛发展,为我们提供了难得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挑战。他要求:拟制好我军建设“十四五”规划坚持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突出军事政策制度改革这个重点,统筹推进各项改革工作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发展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加快实施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重大战略工程,不断提高我军建设科技含量习近平说,今年将“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2020年目标任务,并乘势而上,开启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进而把我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新征程”。资料 | 新华社 人民网 中国军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