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想报考军事科学院研究生的伙伴,请收藏好这条微信色戒

想报考军事科学院研究生的伙伴,请收藏好这条微信

1、军事科学院2019年招生计划数额?军事科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分为军队计划和教育部计划。军队计划215人,其中学术学位150人,专业学位65人(含非全日制计划25名)。教育部生计划参照2018年计划,预计140人左右。军事科学院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分为军队计划和教育部计划。军队计划总计58人,全部为学术学位。教育部招生计划参照2018年计划,预计60人左右。2、报名时间和考试时间?硕士:2018年10月10日至31日网上报名,2018年12月22日至23日考试。博士:2018年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网上报名,2019年3月中旬考试。3、硕士报考条件?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品德优良,遵纪守法,立志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服务。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40周岁(截至2019年9月1日),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一)军队计划1.报考军事学研究生(1)仅限军队在职干部报考,获得大学本科学历及学士学位,有3年以上军队工作经历(含本科毕业后任职培训时间),营、连主官必须任现职满2年,最近一次干部考评结果等次为“称职”以上。(2)报考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军队指挥学、军事训练学、军队管理学、军队政治工作学、军事后勤学(非指挥类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报考军事后勤学下的后方专业勤务)和军事装备学专业,须具有少校(文职6级)以上军衔。(3)军事思想及军事历史、军队指挥学(军事运筹学)专业可招收女生,其他专业仅招收男生。2.报考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研究生(1)军队在职干部,须具有3年以上军队工作经历。(2)军校应届生,须为非指挥类应届本科毕业生,学业成绩排名应在本专业前20%,入学前必须取得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3)国防生,须为非指挥类应届本科毕业生,入学前必须取得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4)军校应届生和国防生可申请硕博连读,学制5年,前2年按硕士研究生注册学籍,后3年按博士研究生注册学籍,申请专业仅限医学门类。申请硕博连读的考生,须在网上报名的备注栏中注明“申请硕博连读”的字样。(5)专业学位分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生物医学工程可招收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公共卫生专业仅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二)教育部计划1.考生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报考专业为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核科学与技术(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生物医学工程、力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兽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4、博士报考条件?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品德优良,遵纪守法,立志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服务;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45周岁(截至2019年9月1日);已获得硕士学位或最迟在2019年7月底前获得硕士学位;两名报考学科专业领域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1)仅限军队在职干部报考,有3年以上军队工作经历(含本科毕业后任职培训时间),最近一次干部考评结果等次为“称职”以上。(2)报考战略学、战役学(联合战役学)、战术学(合同战术学)、军队指挥学、军事管理学、军队政治工作学专业的对象,须具有少校(文职6级)以上军衔。(3)军事思想及军事历史、军队指挥学(军事运筹学)、军队管理学(军事法制研究方向)专业可招收女生,其他专业仅招收男生。2.报考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研究生(1) 军队在职干部,有3年以上军队工作经历(含本科毕业后任职培训时间),最近一次干部考评结果等次为“称职”以上。(2)军队院校和科研单位生长类应届硕士毕业生,课程学习成绩和硕士学位论文评阅成绩排名均应在本专业前50%。(二)教育部计划(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报考专业为生物学、兵器科学与技术(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核科学与技术(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生物医学工程、力学、兽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5、地方生还能通过报考研究生参军入伍吗?根据级通知要求,自2016年起暂停招收地方生参军入伍。6、是否公布复习资料、历年试题及举办考前辅导?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我院不予公布参考书目,不予公布历年考题及复习资料,也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辅导班。7、军事科学院教育部计划研究生学历学位与地方高校的学生是否国家承认?我院教育部计划由国家教育部和军委训练管理部联合下达,同样属国家统招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学位均被国家承认,入学后可获得奖助学金补助、可以享受办理学籍注册、户口迁移、就业派遣等待遇。8、招生录取的原则是什么?招生录取根据国家教育部和军委训练管理部有关录取政策规定,综合当年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以及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身体健康状况等条件,按照分数优先、志愿优先的原则,严格按计划、按专业进行录取。9、报考硕士研究生的调剂条件是什么?(一)符合我院招生简章中规定的报考条件。(二)参加了当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的A类国家分数线。(三)第一志愿报考专业与调入专业相同或相近,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相同。10、未达到军衔要求的军事学考生是否可以报名参加考试?可报名参加考试,截止到九月份入学前,如能达到相关军衔要求,可正常录取,反之则取消录取资格。11、军事科学院的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及其他信息还可以在哪里获取?登陆http://yz.chsi.com.cn,点击院校库,在地区一栏中选择北京,在院校菜单中查找点击军事科学院,在军事科学院页面中查看信息公告。12、军事科学院各招生单位联系方式(本文最终解释权归军科研究生院)

玄远

军事科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通知

军事科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通知具体详情查看官网

我执

这个军事研究所招收普通高校毕业生,获得推免资格的学生可以申请

对于军校很多学子还是非常向往的,很多本科毕业学子在毕业时都会有一个疑问就是普通高校的毕业生能不能报考军事类院校的研究生?答案是可以的,日前军事科学院正式发布了接收2021年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的通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非军校学子怎么报考军校的研究生。在我们了解军事科学院招生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个神秘的学校,根据百度报考的介绍,学院全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学院成立于1958年3月15日,位于北京西山脚下,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直接领导下的军事科学研究机关,是全军军事科学研究中心,是计划协调全军军事科学研究工作的机构。军事科学院的军事科学研究工作是国家与军队军事思想与理论重要的“智囊团”“思想库”和“信息源”。从百度百科的介绍来看学校的历史无疑比较悠久,在部队中所处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如果研究生能够进入这无疑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军事科学院每年招收研究生中,会分为军队计划和教育部计划,军队计划主要是针对军队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国防生以及一些在职干部,而教育部计划则主要针对普通高校的学子,例如军事科学院近期发布的接收2021年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的通知就是教育部计划招生,不过大家要注意的是教育部计划只接收推免生。此次军事科学院招收推免生主要有两点要求,第一是入学前必须取得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第二就是接收推免专业有限制,只接收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力学、兵器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土木工程、兽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等11个专业及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公共卫生专业硕士。所以对于普通高校的学子来说,这无疑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当然大家要看清楚具体有哪些接收专业。军事科学院接收推免生主要流程有资格审查、面试考核和体格检查,三项都通过以后,军事科学院招生办公室将会对拟录取考生统一进行公示。包括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专业知识考核、外语考核。考核成绩按百分计,其中专业知识考核占70分,外语考核占30分。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面试采取PPT报告、专家提问、集中评议、记名投票方式进行。其中,个人报告5分钟,专家提问不少于2个问题。PPT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所学专业及参与科研情况、入学后打算等。报告过程中,须回避报名单位、导师姓名等内容。以上就是给大家介绍的军事科学院招收推免生的主要信息,所以普通高校毕业的学子拿到推免生资格后,可以考虑一下军事类的高校,因为研究生毕业后将是铁饭碗。

电哪吒

军事科学院面向全军集中选调120余名急需科研人才

军事科学院坚持把人才队伍建设摆在战略位置面向全军集中选调120余名急需科研人才1月19日,随着从陆军某合成旅调入的工程师仲作阳办理完报到手续,军事科学院面向全军集中选调的120余名急需科研人才全部到位,这也标志着该院在贯彻落实科技兴军战略、打造世界一流军事科研人才队伍上迈出了坚实一步。强军兴军,要在得人。军事科学院党委在反复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后认为:作为全军军事科学研究的拳头力量,要担负起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必须牢固树立科技是核心战斗力思想,采取有力措施打造世界一流军事科研人才队伍。该院坚持把人才队伍建设摆在战略位置,调整组建伊始就建立人才工作领导协调机制,研究制定2050年前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围绕建强战略科学家、杰出拔尖人才、科研后备人才、领导管理人才、科研保障人才“五支队伍”和构建引才、鉴才、育才、用才、留才“五种机制”,制订路线图、时间表,努力构筑牵引军事科研创新的人才高地。该院紧前推动杰出拔尖人才引进工作,通过深入论证分析,按照工程化、体系化思路,区分领军帅才、拔尖英才和青年俊才3个层次,重点引进智能无人、量子技术等紧缺骨干人才。按照严格政审、专家评议、竞争择优、全程考核确定引进人选,切实提高引才门槛、把好引才关口。在军委机关关心支持下,该院高效率、快节奏推进选调工作,确保急需人才在3个月内全部到位。记者了解到,此次选调的120余名科研人才平均年龄不到34岁,是相关专业领域的知名专家、青年才俊,其中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超过95%。该院还积极完善人才保障措施,协调解决住房保障、家属随军就业、子女入园入学等实际困难,确保科研人才心无旁骛地投入到科研创新事业中。目前,该院已初步建成以19名两院院士领衔、100余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人才为骨干、数千名中青年科研人员为基础的人才方阵。刊于今日军报01版

雕琢复朴

人才方阵领头羊,军事科学院12名党委常委全记录,其中3人为院士

1958年3月15日,军事科学院成立,叶剑英任首任院长兼政治委员。2017年7月19日,新调整组建的军事科学院成立。新的军事科学院以原军事科学院和军兵种、军委机关部分直属科研、编研机构为基础重新组建。学科布局从原有的军事学扩展到理、工、农、医、管、军等多个门类,形成了理论与技术相互融合支撑的全新发展格局。现有以20多位两院院士、百余名首席专家领衔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共约1400余人,堪称我军最强“大脑”。领导班子成员也十分强大,共有3名中科院院士,占领导班子成员的四分之一,多人为大知识分子(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员),放眼全军各大单位也堪称一枝独秀。军事科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如下:党委书记、政委:方向火箭军中将1957年10月出生,浙江淳安人。曾任总政办公厅副秘书长,总政组织部部长,武警部队政治部主任,火箭军政治工作部主任。现任军事科学院政委。党委副书记、院长:杨学军上将1963年4月出生,山东武城人。1979年9月参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毕业,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学位。他博士毕业后留校工作,曾任国防科大计算机学院教授、副院长、院长,国防科大教育长,国防科大副校长。2011年7月任国防科大校长。现任军事科学院院长。他长期从事高性能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系统软件研究,曾担任“银河”系列五个型号高性能计算机和2010年世界TOP500排名第一的“天河一号”总设计师。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等,2012年获得陈嘉庚信息技术科学奖。2011年12月当选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院士。是第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九届中央委员。2019年12月晋升上将军衔,是现役最年轻的上将。党委常委、副院长:吴志铭中将1958年出生。北京大学毕业,研究生学历,哲学硕士学位。曾任军委主席胡锦涛秘书,军委办公厅副主任。现任军事科学院副政委。是第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党委常委、副院长:邓小刚少将1960年9月生,四川绵阳人。他是博士生导师、教授、空气动力学家,长期从事空气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1992年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流体力学博士毕业,1994年和1996年分别在北航和日本东京电气通信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曾任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总工程师、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全国计算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国防科技大学校长。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是第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党委常委、副院长:曲爱国少将1962年6月出生,籍贯不详。曾任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副部长,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部长。现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他是博士生导师,研究员。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秘书长、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军事历史分会会长。先后参与或组织编修《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等著作,独立撰写、合作撰写、参与编写专著20余部。党委常委、副院长:皮明勇少将1960年出生,湖南澧县人。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军事科学院军事战略研究室主任,军事科学院科研指导部副部长,军事运筹分析研究所所长。现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党委常委、副政委:周胜刚少将曾任成都军区政治部秘书长,西藏军区政治工作部副主任。现任军事科学院副政委。党委常委、副院长:梅宏(文职)梅宏是军事科学院党委常委中唯一一位文职干部,也开创了我军领导干部任职史上的新的记录。他是大知识分子,拥有博士学历,是计算机软件专家。在出任此职之前,曾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他同时是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教授。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3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他主要从事软件工程和系统软件领域的研究,在构件化软件中间件、开发方法学和工具环境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党委常委、办公室主任:袁志明少将1963年4月出生,江西南康人。曾任研究员,军事科学院科研指导部副部长。现任军事科学院办公室主任。党委常委、科研部部长:常伟少将曾任研究员,军事科学院科研指导部综合计划部副部长、部长,科研指导部副部长等职。现任军事科学院科研部部长。党委常委、政治工作部主任:王贵胜少将曾任总后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办公厅秘书长。2015年任军事医学科学院政治部主任。现任军事科学院政治工作部主任。党委常委、管理保障部部长:陈奇少将曾任研究员,军事科学院院务部部长。2014年10月任军事科学院军队建设研究部部长。现任军事科学院管理保障部部长。

触动爱

军事科学院研究生院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来源:新华社解放军报新华社西安7月3日电(洪楠、王菲菲)军事科学院研究生院日前开展系列“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活动。通过重温入党誓词、赴革命圣地现地教学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引导全体干部学员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把红色基因植入血脉灵魂,促进强军目标落地生根。6月10日至14日,军事科学院研究生院创新主题教育教学模式,组织干部和研究生学员共130余人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开展现地教学活动,追寻伟人足迹,接受革命精神洗礼,开启了一场凝心铸魂的红色之旅。全体人员先后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王家坪、凤凰山、枣园、抗大、中共七大会址等革命旧址,追忆革命时期的苦难辉煌,体味老一辈革命家对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学习革命光荣的思想作风和光荣传统。“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前,全体人员喊出铮铮誓言,铿锵有力的声音在革命圣地上空久久回荡。宝塔山艳阳高照,延河岸蜿蜒萦洄。现地教学活动在革命传统教育课《艰辛的历程,永恒的精神》中循序展开。聆听革命传统教育课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在梁家河红色教育基地进行现场教学

不为祸始

中国三大军事学院

1.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 是中国最高军事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唯一的一所高级军官指挥院校,直属中央军委领导。国防大学是培养联合作战人才和高中级领导干部的重要基地,地方省级领导干部及中央国家机关部以上负责干部,并从事有关战略和国防现代化建设问题的研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和各总部的决策起咨询作用。1985年,为了适应解放军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转变,培养综合性的高级领导干部,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决定,将军事学院、政治学院、后勤学院合并,组建国防大学。12月24日,军委签署《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的命令。邓小平还亲自题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校名,后又为研究生院题写了院名。校长:郑和 政委:吴杰明2.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成立于1958年3月15日,位于北京西山脚下,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直接领导下的军事科学研究机关,是全军军事科学研究中心,是计划协调全军军事科学研究工作的机构。军事科学院的军事科学研究工作是国家与军队军事思想与理论重要的“智囊团”“思想库”和“信息源”。1958年1月25日,国防部批准军事科学院的组织规程,规定军事科学院直接隶属中央军委和国防部领导。3月15日,军事科学院正式成立,编制为大军区级;院长:杨学军 政治委员:方向3.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简称“国防科技大学”,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直属,位列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156项重点建设工程、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军队“2110工程”,为中共中央1959年确定的全国20所重点大学之一、国务院首批批准有权授予硕士及博士学位的院校、全国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院校。国防科技大学的前身是1953年创建于哈尔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即“哈军工”,陈赓大将任首任院长兼政治委员。军事工程学院创建时,毛泽东亲自为学院颁发《训词》。1970年学院主体南迁长沙,改名为长沙工学院。1978年,学校在邓小平的直接关怀下改建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1999年,江泽民签署命令组建新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学校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防信息学院、西安通信学院、电子工程学院,以及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为基础重建,校本部设在长沙,内设学院位于长沙、南京、武汉、合肥。校长:邓小刚 政委:王建伟

菊池

可以跨考军事学吗?军事学研究生报考条件,大家可以看一看

军人,一个崇高的职业,当祖国和人民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永远都是冲锋在最前面。看到这些军人先进的事迹,自己也萌生了成为军人的想法,自己也想要成为一名中国军人,自己想要到军校读研,以后为部队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那普通高校的学生可以跨考军事学吗?军事学研究生报考条件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报考军校有明确的限制我以军事科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为例给大家讲解最新的军事学招生条件情况。军事学一级学科大概可以分为:军事思想及军事历史、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军队指挥学、军制学、军事后勤学、军事装备学等一级学科,一级学科下面还设立有几十个二级学科。报名条件:报考军事科学院的的军事学研究生,除了军队在职干部以外,还有就是应届生可以报考。应届生只包括军队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国防生,也就是说普通学校的学生想要报考军事学是没有机会的,如果普通学校的学生想要读军校,那可以走参军这一条路,可以在部队里面考军校,然后在一步步考军校的研究生。军队院校应届本科生和国防生报考专业:仅接受非指挥类应届毕业本科毕业生和非指挥类国防生报考,报考专业仅限:军队指挥学(军事运筹学方向)、军事后勤学(后方专业勤务方向)。还有可能考虑到各种因素,有些专业会限制男女生,比如军事科学院招女生的相关专业只有军队思想及军队历史、军队指挥学(军事运筹学)、军事管理学、军事后勤学(后方专业勤务方向)、军事装备学。自己在报考之前一定要确定清楚,自己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流程:军校的研究生招生和普通高校也是一致的,在10月份的时候统一报名,选择考试地点,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现场确认,接着就是等待12月份的研究生初试,然后军校还需要填写一个《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研究生推荐审批表》寄到招生培养处。结语普通高校的学生想要直接报考军事相关的研究生估计是不太可能,可以先成为军人,然后再报考。

魏牟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跨领域跨学科推进“战字号”课题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将调整改革体制优势转化为科研优势跨领域跨系统跨学科推进“战字号”课题编者按 习主席视察重新组建的军事科学院时强调,要坚持聚焦实战,抓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运用,使科技创新更好为战斗力建设服务。因战而生,为战而研。军事科研力量实现重塑后,如何聚焦备战打仗急需创新攻关,是摆在全军科研机构面前的现实课题。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着眼推动多支科研力量融合创新,将调整改革体制优势转化为科研优势,进行了有益探索。解放军报讯 记者王天益、通讯员谢先达报道:八一前夕,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围绕某“战字号”项目召开联合研讨会。让人眼前一亮的是,这次参会的科研人员,在该研究院调整组建前,曾分属不同领域的多家科研机构。目睹这一幕,中国工程院院士于全感慨不已:“调整改革后的体制优势,正逐步转化为我们的科研优势。”38岁的王敬超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他坦言,军事科研机构调整改革,不仅打破了传统科研体制束缚和制度性障碍,而且更加鲜明地立起了科研为战导向,提升了科研为战能力。“这些‘战字号’项目,得益于新体制释放出的新活力、新效能。”该研究院领导介绍,所属各单位转隶前,尚未完成的科研任务不少,有人同时承担多个科研项目。为了把有限的科研资源投入到战斗力建设最需要的地方,他们聚焦备战打仗急用、对表部队建设急需,主动砍掉了一批与备战关系不大、体系贡献率较差或是有交叉重复的科研项目,同时组织人员深入部队调研,论证新增了一批聚焦实战的科研任务。为充分发挥体制优势,该研究院打破过去各领域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科研格局,大力推进多领域融合,提升体系创新能力。前不久,他们召开某系统创新应用论坛,集聚近200名不同领域的专家研讨攻关。这一系统集成人工智能、人因材料、指挥控制等多项前沿技术,成为他们推进跨领域、跨系统、跨学科体系融合的标志性项目。因战而生,为战而研。组建2年多来,该研究院努力将体制优势转化为科研优势,一大批科研成果应用实战、服务胜战。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们研制的帐篷式移动实验室,为医学专家现地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疫苗实验、抗体筛查等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据了解,该研究院已有数十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军队科技进步奖,一批科研成果应用到演兵场,受到军委机关和一线部队肯定。目前,他们正加紧推进一批“战字号”科研项目,努力为部队战斗力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记曰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紧贴备战打仗确定重点课题

来源:解放军报原标题: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紧贴备战打仗确定重点课题 “部队急需”占年度科研任务大半春节刚过,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需工程技术研究所试验团队,来到西北戈壁深处,就某新型防静电服装展开新一轮测试。该研究院组织科研人员深入基层一线倾听需求、开展试验,围绕数十项重点课题集智攻关。翻看研究院年度工作要点,涉及战备的科研工作占了大半篇幅。某型保障系统、军人保障标识牌工程、战场联合搜救体系研究……正在攻关的重大科研项目,个个紧贴部队练兵备战需求。该研究院党委筹划新年度工作时深刻认识到,必须把服务备战打仗作为科研创新的出发点、落脚点,用战斗力标准统筹需求论证、装备论证以及标准研究、技术研发等各项工作。为此,他们组织科研人员分批到军兵种部队机关和基层一线调研,把基层一线急需的装备需求摸清楚,不断改进完善试验装备。加速科研成果转化运用,离不开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针对各研究所技术特色鲜明,尤其是信息技术、后勤保障等很多具有军民两用属性的特点,该研究院突出抓好重点领域的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复杂地域,某型燃料实装试验正在进行;群山深处,某型通信装备试验全面展开……目前,该研究院百余项事关部队备战打仗的科研项目正在紧前推进。(匡小文、邵龙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