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军人部队考研攻略鲂鳢

军人部队考研攻略

八月份,又到了考研人艰苦奋战的时节。考研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人生路上的大事。从考研时间轴上来看,前期的择校、中期备考以及后期赴考,每一个环节出了差错,有可能最后都不会迎来满意的结果,所以说,千万不要小看每一个大坑小坑。对这个圈子里的人而言,考研又有着特殊的含义。有些人考研是为了积累就业资本,有些人考研是为了离开单位,还有人仅仅是因为无所事事而考研,动机不尽相同,结果也完全不一样。今天结合一下自身的经验以及走过的各种坑,来分享一下考研的经验。首先要明确回答的一个问题是:我为什么要考研?为了就业?为了兴趣?还是为了理想?很多人不愿意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他们往往也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各种动机往往掺合在一起,有时候又会自相矛盾。就我个人而言,我的考研动机应该说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把是以上三种因素结合在一起。先谈第一种考研人群:复员考研。复员考研,意味着跳出一个群体到另一个群体之中,这个过程付出的代价很大,需要一定的生活基础和经济基础作为支撑。对于复员考研的人群,主要需要注意以下这些坑:1. 尽量避免过重的处分,干净退役。研究生在中国是获取干部身份的一种方式,所以必然是要政审的。实际操作中不同的院校对政审的要求也不一样,一些和cpc情感上比较接近的高校可能对政审比较看重,因此在决定考研前最好联系一下招办咨询情况。如果复试的时候因为政审被刷,那实在太可惜了。2. 合理评估自身实力,在选择上多下功夫。复员考研的人多半有名校情节,名校研究生的水平与普通高校相比确实优势很大。但是从目前来看,名校研究生并不容易考取,尤其是一些热门专业的研究生录取难度还是比较大的。以计算机专业为例,2019年强校的报录比基本上都在10:1以上。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学校的计算机报考人数全部超过千人。目前名校的特点是保研的比例越来越高,考研录取率越来越少,留给统招考生的机会其实并不多。对于复员军官来说,首先要合理评估自身实力,不要对自己有过高的期待。考研最重要的还是能不能考上,对复员军官来说,二战是非常痛苦的。有些复员军官尽管高考时成绩优异,但经过这么多年军旅生涯的洗礼,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恐怕已经大幅下滑,硬刚名校其实是个问题。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检测个人实力有个很好的办法。首先就是英语能力,可以提前一年做一套英语真题,如果能裸考70分以上,我觉得还是可以冲一冲名校。如果做不到50分,建议还是考虑一般211院校或者放弃考研。其次观测目标院校的专业课情况。越是名校,专业课难度越大,分数线反而不是很高。比如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每年分数都不高,看起来似乎并不难。但清华912实际上是业内出名的骨灰级专业课考试,能考到100分就能稳稳上线。专业课是决定胜败的关键性考试。无论是408,清华912、北大801、还是南大845,这些学校的专业课考试覆盖面极其广泛,往往囊括了cs专业本科的全部主干课程,如果目标院校是此类高校,建议提前一年早做准备。就我个人而言,我在本科以及工作期间,从未间断过学习。工作的时候也会看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机器学习》等课程,然后平时会刷一些英文原著,英一保持80分还是比较有信心,基本上保持了高三以来的学习状态。所以我在决定复员之后,第一轮筛选的目标高校的档次相对比较高,先后研究了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南京大学的专业课以及报录情况。最后还是根据个人情况,不想浪费时间二战,因此选择了相对容易的南京大学。3.档案转接。退役通知一般是第二年一月份开始下达,四月左右批复离队,七月31号为正式的退役命令,档案大致在9、10月份才能到达省市,一般托管在安置地的人才市场,按规定政审以及成绩单复印都可以在人才市场办理,不要往派出所和人武部跑!所以,对于销户的同学来说,务必要在11月份现场确认之前落户,学历最好提前认证。通过复试之后,录取高校会发调档函,拿着调档函到人才市场办理档案。实际操作中档案送达可以推迟,时间节点可以同目标院校协商。第二种人群是在职干部。由于2019年全军强军计划只有400人,比2000年初的1600-2000人少了近百分之80,因此大部分在职干部只能考军队院校的研究生。同时,关于强军计划还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拿到了名额通过初试,高校也有权利不予录取。尤其是北京大学对于强军计划的态度是宁缺毋滥,宁可浪费军委的指标,也坚决不录取不合适的考生。每年北京大学强军计划录取人数大概只有军委名额的三分之一。所以,有幸拿到强军计划的在职干部一定要注意自身实力,最好还是选择不是那么热门的地方高校来作为目标保证上岸。强军计划未来还会不会有依然是个疑问,建议在职干部不要把强军计划当作考研目标。对于大部分普通在职干部来说,考研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首先,考研必然影响在晋升和退役。基层部队并不鼓励在职干部考研,尤其是军地通用技术的研究生很容易受到领导的重点关注(卡人)。脱产期间不予提职、不得退役,回来之后还会面临岗位适应和严控退役。其次,要明白考研无法改变命运。在职干部考研,不存在二次分配,也不会重发派遣证,所有人最终还是要回到档案所在单位。这期间会错过很多选调、转业、交流的机会。在部队,真正决定一个人命运的是单位,而不是学历。并且,转业之后,按照中组部干部档案清查的规定,军队在职干部研究生学历是按在职研究生掌握的。在职干部考研的优势在于考研难度相对容易。军队院校的专业课难度相对地方名校而言普遍容易,并且在职干部还会有加分,因此考研的难度主要集中在了名额审批的环节上。从个人经验来看,军队研究生更适合具有一定军内社会资本,能够长期在部队发展的人群。用通俗话来说,就是领导和关系户。总得来说,考研是一种获取教育资源的方式,对于不同的来说,动机和受益都是不同的。有些人在读研期间既能取得学术成果,又能开公司赚钱,而有些人却一无所成,终日给老师打工,蹉跎岁月。考研不是终点,仅仅是一段人生的起点。认清自己的现实,合理选择发展路径,也许比考试本身更重要。

捕蝇人

中国军队在职干部,为何开始越来越热衷考研?

再过3天,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拉开帷幕,万余名报考研究生的军队在职干部将走进考场,向着军旅人生的又一个目标进发。在职考研,是许多军队干部面临的一个选择,也是部队上下都很关注和热议的话题。近年来,随着军队研究生教育的创新发展,尤其是军队研招政策的调整完善,在职干部考研的渠道更加通畅,研究生招生的条件流程更加规范,许多部队不同程度出现了干部“考研热”。与此同时,随着新一轮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深入推进,在职干部考研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亟需各级研究解决。考研不仅涉及广大干部的切身利益和职业发展路径,也关系到我军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进而影响部队战斗力。那么,在职干部选择考研的动机主要有哪些?一些干部反映的“考研难”到底难在哪?干部热衷考研对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有何影响?部队高学历干部的发展状况如何?在职干部考研需了解哪些政策信息?针对这些问题,《解放军报》今起推出“聚焦在职干部考研读研”系列报道。初冬,深夜,忙碌了一天的第82集团军某旅装备管理科科长王泰离开机关楼,快步小跑回到宿舍,开始伏案做题。再过10多天,王泰将与该集团军118名报名考研的在职干部一起,走进全国研招考试的考场。大考将至,他们利用点滴时间加紧复习,进行考前冲刺。披星戴月,只为实现考研梦。近几年,许多部队出现“考研热”。在这个集团军,今年就有400多名在职干部提交考研申请。在职干部热衷考研为哪般?如何看待他们的考研动机?请看来自该集团军部队的调查。■日趋多元的考研动机,是促成“考研热”升温的内在原因用“研友”们的话说,王泰今年考研属于“二战”。6年前他就考过,并拿到了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当时他在当连长,适逢连队指导员外出参加半年培训,他主动放弃了读研。“两次考研的动机大不相同!”王泰告诉笔者,“6年前考研更多的是出于从众心理,没什么特别的想法,而今年再次报考,完全是由于岗位需要、能力倒逼。”近年来,部队装备更新换代很快,走上装备管理科科长岗位的王泰,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带队去接装,由于对新装备性能构造了解不深,交接签字时他“手都有点发抖”;参加装备调研论证,他明显感到“自己肚子里缺货”……“书到用时方恨少!”愈发感到本领恐慌的王泰,今年决定报考国防大学军事装备管理专业的在职研究生。像王泰这样,因能力倒逼而考研的不在少数。许多在职干部反映,这些年部队变化很大,体制编制调整、训练方式转变、装备升级换代、使命任务拓展、全新的专业领域不断出现,对干部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随之而来的是强烈的本领恐慌感。在很多干部眼里,攻读研究生,通过系统学习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学历层次,是迎接新挑战、适应岗位新要求的重要途径。统计结果显示,在这个集团军,因本领恐慌、岗位需求报考研究生的在职干部,占今年报考总人数的46%。正在复习备考的某合成旅女排长薛桂清说,某种意义上讲,她是被自己带的兵们“逼”上考研之路的。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士兵入伍,基层战士的学历层次逐年提高。“现在不少战士都是本科生,我们再不提升学历,带兵都会缺少底气!”薛桂清说。第82集团军在职干部考研动机的调查 图源:《解放军报》某旅教导队教员王奇对考研则有另外一番考量。去年他在调整改革中被编余,按现行政策,明年可能要转业或转改文职。他左思右想后决定申请考研,理由是:脱产读研不占岗位,说不定可以规避改革过渡期带来的不确定性,等到毕业时军官职业化政策已出台,可能就不用为走与留的问题犯愁了。还有一些干部选择考研似乎是因为各自的“小九九”:有的觉得基层太苦太累、压力太大,想通过考研到院校过几年轻松日子;有的是为将来到地方就业“攒资本”,少数干部一边报考一边琢磨读什么专业到地方更吃香;有的两地分居干部,选择报考离家近的院校,希望读研期间照顾一下家庭;有的大龄干部在基层没时间恋爱,考研是为了找机会“脱单”;还有的干部考研是出于“别人能报我为什么不能”的攀比心理……某旅人力资源科科长董玮介绍:“与前些年相比,调整改革期干部考研的动机日趋多元,而这些五花八门的考研动机,是促成‘考研热’的重要原因。”■大目标也好,“小九九”也罢,端正了考研动机就没错“听说罗排要考研!”“他就是瞎折腾、躲清闲,你说排长那点活儿跟研究生有啥关系?”前不久,排长罗永浩蹲厕所时,偶然听到两名战士的对话。几句不经意的闲谈,给正在复习备考的他“浇了一盆凉水”。类似的议论,反映出一些官兵对干部考研的态度。一位营主官在给申请考研的干部做思想工作时说:“现在营里大项任务这么多,在这个节骨眼上你们要考研,这与当逃兵有啥区别?缓缓再说吧!”当天下午,该营有2名干部主动撤回了考研申请。对待干部考研的意愿,部队上下有不同的认识。问卷调查显示,35%的官兵认为干部考研对部队长远发展有利,应当支持;而39%的官兵则认为干部考研是从个人利益出发,对基层干部队伍稳定和部队工作有负面影响;还有8%的官兵认为干部考研是不务正业、不安心基层,是“种了个人的地,荒了单位的田”……得不到理解,令许多准备考研的干部望而却步,一些已报考的干部甚至不好意思光明正大地复习。某合成营火力连排长黄鸣复习备考,通常是到连队储藏室或车炮场,总之要避开官兵。问及原因,他无奈地说:“怕战友们说闲话!”11月下旬,某合成旅召集今年报考研究生的18名干部座谈,会上大家呼吁最多的是:希望领导和战友理解自己的选择。第82集团军某该旅人力资源科干事李享(右一)来到训练场,与副连长刘前山(左一)就在职考研进行交谈 赵志超摄“关于在职干部考研,大目标也好,‘小九九’也罢,都不能简单下结论说孰对孰错,更不能轻易贴标签、扣帽子。”某合成旅政治工作部主任付运红认为,每个人都有规划自己人生的权利,对干部考研的动机要客观分析,要站在部队长远发展、干部队伍建设的高度来看待干部考研,该支持的要大力支持,该纠正的要坚决纠正。该集团军政治工作部人力资源处一名干事也觉得,每个人都面临一些实际情况,对待干部考研的动机不能简单用对错来评价,不能动不动就说是“私心太重”“不务正业”。也有一些干部的考研动机有待商榷。今年7月,某合成旅装步连分来一名新毕业排长。报到第一天,他就向机关干部打听:“像我这种情况何时可以考研?”指导员刘磊向笔者介绍,像这种到基层板凳还没坐热就一心想着考研的干部,大多工作积极性不高、一时半会很难融入基层。“这种为了考研而考研的现象,需要及时引导和纠正。”刘磊说。■只有正确处理好部队建设与个人发展的关系,才能做到理性报考这是一名营教导员与考研申请未被批准的副连长的对话——“别泄气,明年有机会再报。”“不报了,明年我该转业了。”原来,这名副连长因报考专业与岗位现实需要关系不紧密,旅党委没有批准他的考研申请。按照规定,在职干部报考研究生须具有3年以上军队工作经历,符合条件的技术干部可报考承担“强军计划”的地方高校。从近几年军队研究生招生计划来看,招生名额中在职干部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军委训练管理部职业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随着一系列改革举措的实施,部队在职干部考研的渠道更加通畅、选择余地更大。那么,是不是广大干部的考研意愿都能实现呢?某合成旅政治工作部人力资源科干事张望正的回答十分干脆:怎么可能!张望正指着一叠干部考研申请和一份红头文件解释道:“今年全旅有56名在职干部申请考研,如果让这些干部全都去考,单位工作势必会受到严重冲击。让谁考不让谁考、谁先考谁后考,我们必须从部队建设出发为首长决策拿出合理化建议,还要让大多数人接受。”笔者了解到,这个旅采取的办法是:综合个人军事训练成绩、民主测评结果、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报考专业与本职岗位的匹配度等,拟定考研名单,再根据单位工作实际进行取舍。从2016年开始,在职干部考研的审批权限下放至师(旅)级单位。采访中,笔者发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审批标准:有的单位根据排名结果,谁优秀让谁先考,谁有培养前途安排谁报考;可有的单位对那些在主要岗位、实绩突出的干部,尤其是营连主官考研从严控制,理由是“岗位离不开”。对于这个问题,一些基层领导意见不太统一。一位旅政委认为,让那些表现一般的干部考研,何以服众?可另一位旅长说:“骨干都去考研了,这么多工作谁干,部队谁来带?”“只有正确处理好部队建设与个人发展的关系,才能做到理性报考。”该集团军政治工作部主任杨友斌认为:军队投入大量资源培养研究生,最终目的就是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服务部队战斗力,考研审批必须以“是否有利于干部成长进步,是否有利于部队战斗力建设”为标尺。怎么用好这把尺子,对各级党委领导是一个考验。图源:中国军网在这方面,该集团军部队进行了一些探索:某合成旅邀请院校专家教授为拟报考干部分析考研形势,介绍与战斗力建设密切相关的新兴专业,鼓励干部报考部队急需专业;某陆航旅跟进做好考研未获批准干部的思想工作,研究完善干部考研审批标准……来源:解放军报

梦饮酒者

解放军在职干部,热衷考研为哪般

再过3天,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拉开帷幕,万余名报考研究生的军队在职干部将走进考场,向着军旅人生的又一个目标进发。在职考研,是许多军队干部面临的一个选择,也是部队上下都很关注和热议的话题。近年来,随着军队研究生教育的创新发展,尤其是军队研招政策的调整完善,在职干部考研的渠道更加通畅,研究生招生的条件流程更加规范,许多部队不同程度出现了干部“考研热”。与此同时,随着新一轮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深入推进,在职干部考研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亟需各级研究解决。考研不仅涉及广大干部的切身利益和职业发展路径,也关系到我军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进而影响部队战斗力。那么,在职干部选择考研的动机主要有哪些?一些干部反映的“考研难”到底难在哪?干部热衷考研对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有何影响?部队高学历干部的发展状况如何?在职干部考研需了解哪些政策信息?针对这些问题,《解放军报》今起推出“聚焦在职干部考研读研”系列报道。《解放军报》12月19日第08版标题初冬,深夜,忙碌了一天的第82集团军某旅装备管理科科长王泰离开机关楼,快步小跑回到宿舍,开始伏案做题。再过10多天,王泰将与该集团军118名报名考研的在职干部一起,走进全国研招考试的考场。大考将至,他们利用点滴时间加紧复习,进行考前冲刺。披星戴月,只为实现考研梦。近几年,许多部队出现“考研热”。在这个集团军,今年就有400多名在职干部提交考研申请。在职干部热衷考研为哪般?如何看待他们的考研动机?请看来自该集团军部队的调查。■日趋多元的考研动机,是促成“考研热”升温的内在原因用“研友”们的话说,王泰今年考研属于“二战”。6年前他就考过,并拿到了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当时他在当连长,适逢连队指导员外出参加半年培训,他主动放弃了读研。“两次考研的动机大不相同!”王泰告诉笔者,“6年前考研更多的是出于从众心理,没什么特别的想法,而今年再次报考,完全是由于岗位需要、能力倒逼。”近年来,部队装备更新换代很快,走上装备管理科科长岗位的王泰,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带队去接装,由于对新装备性能构造了解不深,交接签字时他“手都有点发抖”;参加装备调研论证,他明显感到“自己肚子里缺货”……“书到用时方恨少!”愈发感到本领恐慌的王泰,今年决定报考国防大学军事装备管理专业的在职研究生。像王泰这样,因能力倒逼而考研的不在少数。许多在职干部反映,这些年部队变化很大,体制编制调整、训练方式转变、装备升级换代、使命任务拓展、全新的专业领域不断出现,对干部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随之而来的是强烈的本领恐慌感。在很多干部眼里,攻读研究生,通过系统学习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学历层次,是迎接新挑战、适应岗位新要求的重要途径。统计结果显示,在这个集团军,因本领恐慌、岗位需求报考研究生的在职干部,占今年报考总人数的46%。正在复习备考的某合成旅女排长薛桂清说,某种意义上讲,她是被自己带的兵们“逼”上考研之路的。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士兵入伍,基层战士的学历层次逐年提高。“现在不少战士都是本科生,我们再不提升学历,带兵都会缺少底气!”薛桂清说。第82集团军在职干部考研动机的调查 图源:《解放军报》某旅教导队教员王奇对考研则有另外一番考量。去年他在调整改革中被编余,按现行政策,明年可能要转业或转改文职。他左思右想后决定申请考研,理由是:脱产读研不占岗位,说不定可以规避改革过渡期带来的不确定性,等到毕业时军官职业化政策已出台,可能就不用为走与留的问题犯愁了。还有一些干部选择考研似乎是因为各自的“小九九”:有的觉得基层太苦太累、压力太大,想通过考研到院校过几年轻松日子;有的是为将来到地方就业“攒资本”,少数干部一边报考一边琢磨读什么专业到地方更吃香;有的两地分居干部,选择报考离家近的院校,希望读研期间照顾一下家庭;有的大龄干部在基层没时间恋爱,考研是为了找机会“脱单”;还有的干部考研是出于“别人能报我为什么不能”的攀比心理……某旅人力资源科科长董玮介绍:“与前些年相比,调整改革期干部考研的动机日趋多元,而这些五花八门的考研动机,是促成‘考研热’的重要原因。”■大目标也好,“小九九”也罢,端正了考研动机就没错“听说罗排要考研!”“他就是瞎折腾、躲清闲,你说排长那点活儿跟研究生有啥关系?”前不久,排长罗永浩蹲厕所时,偶然听到两名战士的对话。几句不经意的闲谈,给正在复习备考的他“浇了一盆凉水”。类似的议论,反映出一些官兵对干部考研的态度。一位营主官在给申请考研的干部做思想工作时说:“现在营里大项任务这么多,在这个节骨眼上你们要考研,这与当逃兵有啥区别?缓缓再说吧!”当天下午,该营有2名干部主动撤回了考研申请。对待干部考研的意愿,部队上下有不同的认识。问卷调查显示,35%的官兵认为干部考研对部队长远发展有利,应当支持;而39%的官兵则认为干部考研是从个人利益出发,对基层干部队伍稳定和部队工作有负面影响;还有8%的官兵认为干部考研是不务正业、不安心基层,是“种了个人的地,荒了单位的田”……得不到理解,令许多准备考研的干部望而却步,一些已报考的干部甚至不好意思光明正大地复习。某合成营火力连排长黄鸣复习备考,通常是到连队储藏室或车炮场,总之要避开官兵。问及原因,他无奈地说:“怕战友们说闲话!”11月下旬,某合成旅召集今年报考研究生的18名干部座谈,会上大家呼吁最多的是:希望领导和战友理解自己的选择。第82集团军某该旅人力资源科干事李享(右一)来到训练场,与副连长刘前山(左一)就在职考研进行交谈 赵志超摄 “关于在职干部考研,大目标也好,‘小九九’也罢,都不能简单下结论说孰对孰错,更不能轻易贴标签、扣帽子。”某合成旅政治工作部主任付运红认为,每个人都有规划自己人生的权利,对干部考研的动机要客观分析,要站在部队长远发展、干部队伍建设的高度来看待干部考研,该支持的要大力支持,该纠正的要坚决纠正。该集团军政治工作部人力资源处一名干事也觉得,每个人都面临一些实际情况,对待干部考研的动机不能简单用对错来评价,不能动不动就说是“私心太重”“不务正业”。也有一些干部的考研动机有待商榷。今年7月,某合成旅装步连分来一名新毕业排长。报到第一天,他就向机关干部打听:“像我这种情况何时可以考研?”指导员刘磊向笔者介绍,像这种到基层板凳还没坐热就一心想着考研的干部,大多工作积极性不高、一时半会很难融入基层。“这种为了考研而考研的现象,需要及时引导和纠正。”刘磊说。■只有正确处理好部队建设与个人发展的关系,才能做到理性报考这是一名营教导员与考研申请未被批准的副连长的对话——“别泄气,明年有机会再报。”“不报了,明年我该转业了。”原来,这名副连长因报考专业与岗位现实需要关系不紧密,旅党委没有批准他的考研申请。按照规定,在职干部报考研究生须具有3年以上军队工作经历,符合条件的技术干部可报考承担“强军计划”的地方高校。从近几年军队研究生招生计划来看,招生名额中在职干部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军委训练管理部职业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随着一系列改革举措的实施,部队在职干部考研的渠道更加通畅、选择余地更大。那么,是不是广大干部的考研意愿都能实现呢?某合成旅政治工作部人力资源科干事张望正的回答十分干脆:怎么可能!张望正指着一叠干部考研申请和一份红头文件解释道:“今年全旅有56名在职干部申请考研,如果让这些干部全都去考,单位工作势必会受到严重冲击。让谁考不让谁考、谁先考谁后考,我们必须从部队建设出发为首长决策拿出合理化建议,还要让大多数人接受。”笔者了解到,这个旅采取的办法是:综合个人军事训练成绩、民主测评结果、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报考专业与本职岗位的匹配度等,拟定考研名单,再根据单位工作实际进行取舍。从2016年开始,在职干部考研的审批权限下放至师(旅)级单位。采访中,笔者发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审批标准:有的单位根据排名结果,谁优秀让谁先考,谁有培养前途安排谁报考;可有的单位对那些在主要岗位、实绩突出的干部,尤其是营连主官考研从严控制,理由是“岗位离不开”。对于这个问题,一些基层领导意见不太统一。一位旅政委认为,让那些表现一般的干部考研,何以服众?可另一位旅长说:“骨干都去考研了,这么多工作谁干,部队谁来带?”“只有正确处理好部队建设与个人发展的关系,才能做到理性报考。”该集团军政治工作部主任杨友斌认为:军队投入大量资源培养研究生,最终目的就是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服务部队战斗力,考研审批必须以“是否有利于干部成长进步,是否有利于部队战斗力建设”为标尺。怎么用好这把尺子,对各级党委领导是一个考验。图源:中国军网在这方面,该集团军部队进行了一些探索:某合成旅邀请院校专家教授为拟报考干部分析考研形势,介绍与战斗力建设密切相关的新兴专业,鼓励干部报考部队急需专业;某陆航旅跟进做好考研未获批准干部的思想工作,研究完善干部考研审批标准……(应受访者要求,本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记者王龙刚、姜帅、冯鹏)

光之旅

基层军官人员到底要不要考研究生?

到底要不要考研?还在纠结的你快来这里找答案研究生是高等教育的一种学历,一般被认为是高层次的学历,分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两个层次。而我们所说的考研,就是一般意义上的硕士研究生(硕士、博士是学位,本科、研究生是指的学历!)。今年,地方各大城市、各大单位吸引高学历人才一时成了热点话题,有的开出优厚的待遇,给房补、给安家费、给落户等等,有的城市为了引进博士,甚至提出给上百万的年薪,真是很让人心动,没学历真是急红了眼!从今年的报考研究生的人数来看,也可以明显看出考研越来越热的趋势,2018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238万,比2017年增加37万,增长了18.4%,考研增长率创历史新高,而且985名校考研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看来,学习深造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和潮流,不考研还真是会落伍的。从军内来看,报考军校研究生的人数也是一年大大高出一年。近几年考研情况来看,据了解,某校某专业的2017报考人数比2016年已经翻倍,达到了400人左右,录取率达到了1:20,多数是来自基层的一线官兵。前几天,军队的最高学术委员会召开了学科建设会议,相关消息刊登在了军报。今后院校的专业设置大致可以概况为军事学类专业、专业学位增多,非军事学、学术学位的会大大减少,人才的培养导向也更加明确,主要还是面向一线部队,着眼提高新时代的打仗能力。我本人是去年刚毕业的研究生,现在组织科做干事。因为下半年报考研究生的时间就要到了,单位很多同志有的还在犹豫该不该考,既不全身心投入工作,也不全身心投入复习,也有的在咨询复习的方法或打听学校招生的消息,总之,在这个时间,有想法的同志确实该做准备了。军队是个特殊的群体,势必不同于地方。鉴于军人这个特殊的职业,加上个人在读研期间的一些感受,给考研的同志们一点建议:一是职务比学历更重要。很多同志犹豫到底考不考,可以先问问自己想不想干。如果想干,如果有位置的话,那先不要考。因为考了研去脱产学习,位置肯定不会等你,读研期间有可能还调职受限,不要指望自己读研回来,领导能高看你一眼,不妨先调了职,再找机会读研。以逃避现实为借口去读研,我是不建议的,因为最终还是会回来,吃亏的是自己。二是技术干部建议读。如果你是技术干部,而且打算长期发展,那还是读研比较好。因为从现在这个趋势来看,未来职称评定肯定也会有学历的因素,早点读研,顺便把技术做深一步研究,多发点文章,对自己以后的发展也是有好处的。另外,技术命令到年限一般不会卡,读研期间跟领导沟通沟通还是可以正常调级的。转载的朋友,请将上图置于文中位置。原创不易,请遵守和配合!三是打算转业早点读。如果你本身就后悔来部队,不想在部队多待,混满8年就想走的话,建议早点读研,不要干连主官!因为,一般转业到地方的话,有个研究生学历还是好一些。可以算一下时间,毕业两年就开始考研,读研三年,回来再服役三年,差不多满足条件就可以转业了(按照现在的政策)。如果单位不批准的话,建议还是别读了,毕竟早点转业回地方去,年龄比学历更重要(地方政府机关单位对军转干部的选择,一般是年轻大于学历)。四是自主择业建议读。如果你想在部队长期服役直到满足自主择业条件,那么你还是读研比较好。因为在军内读研不交学费,读研、考博是你自主择业后奋斗的资本。利用服役的时间去深造还是很好的选择。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读了博士,毕业后自主择业走人,去了高校当老师,收入很高!当然,这样想有点不太好,千万别让领导听见!五是有想法的可以读。有的同学想通过读研多认识些人,比如导师、领导之类,确实,读研如果能碰到很优秀的导师还是很幸运的,还是有可能被推荐去大机关或院校帮忙,这无疑为自己提供了拓展机会、施展才华的可能。还有的想好好学习锻炼下自己的写作、科研能力等等,这也是可以的。读研期间跟着老师研究一些问题,确实能学到很多东西的,尤其是导师教的一些研究方法,那是受益终身的。那么如果打算考研的话,专业、学校怎么选?我认为三个原则:一是感兴趣最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对哪个方面感兴趣,就选那个专业,即使读研回来没什么直接用处,自己喜欢,也可以长期作为兴趣研究下去,以后肯定会有用的!二是讲究实用最受益。如果打算服役的话,建议还是选择跟自己工作或专业相关的,比如你是政工干事就读政工专业,如果你是参谋的话就可以读军事指挥类等等。如果不想长干的话,还是建议读一些基础性、通用性的学科,比如党史、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等,这些专业军地通用,即使到了地方也很容易承认,对自己的安置或工作也有好处。三是难度适中最关键。不可否认,有些专业确实报名人数很多,考研的人真是挤破了头,国防大学的很多专业就是这样的。报名前不妨咨询下研招办,录取比例或报名人数的多少,提前心里有个底。如果单位领导不好商量,就给你这一次考研机会的话,还是选择个适中点的专业,如果领导好说话,可能考两次的话,建议报个好学校,毕竟资源不一样、视野不一样、水平不一样。对了,再啰嗦一点,千万不要把读研想得太理想化,没人会把你培养成学科带头人。注意跟老师处理好关系,不要成为书呆子,你所学的东西回到单位可能一无是处,你的论文和成果领导连看都不会看一眼,其实拿到毕业证、学位证才是最重要的!最后,提早祝愿考研战友们金榜题名。作者:兵小宇,来源剑戟如梦

廷无忠臣

摆脱烂大街的本科学历,军队文职一样可以在职考研

十多年前,考上大学还是一件足以让一个村子都引以为豪的大事。然而今天,本科已经成为烂大街的学历,一抓一大把。本科学历在求职路上越来越没有优势,学历的深造成为很多人的不二选择。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表明,自2015年以来,考研人数持续上涨,从当年的165万,增长到2019年的290万,4年间增加了约125万人,这个数据要比全国许多城市的常住人口还要多。而刚刚结束的2020年考研,就有340万人次参加考试,可见考研的激烈程度。即便如此,还是大批的人一心扑在考研路上。当然,在军队文职的招考中,也能看到,研究生学历也是占有一定优势的。根据2019年的考情来说,共有15193个岗位面向全国招考,其中,要求本科学位的岗位有9130,要求硕士学位的有4160个岗位,要求博士学位的岗位有930个,无要求的岗位有973个。那么,拥有硕士学位的好处在于,如果研究生专业对应的岗位不满意的话,那么,可以本科学历的专业报考军队文职。这也就是说明拥有硕士学位能让你在报考的时候更有优势。其次,硕士学历的人在文职中的薪资要比本科生的要高。本科生的文职人员月薪在9000元左右,硕士生文职人员月薪在9500元左右。而在入职的定级上,硕士也要更高一些。就拿技术岗来说,本科定级是13级,硕士定级是12级,其中,数字越小,等级越高。光从工资上,这就是很诱人的,那么如果已经考上了军队文职,还能考研吗?根据军队文职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文职人员在不影响履行岗位职责的前提下,可以在职攻读与聘用岗位专业一致或者相近专业的学位。文职人员在职攻读学位,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聘用单位政治机关审批并报军区级单位政治机关干部部门备案。聘用单位在提供学习条件和报销学习费用方面应当与本单位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同等对待。文职人员自愿脱产攻读学位,应当向聘用单位说明情况,并提出与聘用单位解除聘用合同的书面申请;聘用单位应当与其解除聘用合同。脱产攻读学位的原文职人员完成学业并取得学位后,申请应聘原聘用单位文职人员岗位的,原聘用单位应当优先聘用。所以,想考研的同学不需要有太多顾虑啦,两者并不冲突哦。在不耽误自身工作的情况下,应想尽办法充实自己,才能在仕途上走得更远。

短歌行

年轻军官的考研路

摄影:谭巳成本文5000字,分量十足的干货贴。关于军官考研,说得很明白,郑重推荐。年轻军官考研,请先想清楚下面这三个问题——作者:马踏飞燕又到一年研招季,结合这几年在各级机关、多所院校和各类型部队所见所闻,笔者感到,年轻军官的考研路,是得与失的权衡,也是平庸与不凡的抉择,必须慎重考虑、稳妥决定。不管你在哪个岗位、出于何种目的、期待多大收获,都应该首先想清楚这三个问题:01考还是不考?把握最佳时机才能真正赢得未来!这两年,部队各级鼓励在职干部读研,出台的各项政策也越来越宽松。但据笔者了解,很多单位在职年轻干部考研的热情并不高,其中原因不外乎两类:一类是担忧后路、摇摆不定。对现单位、现岗位不尽满意,果断走还是继续干摇摆不定,担心一旦读了研究生回来,想走走不了;另一类读研无用、得不偿失。感到身边的博士、硕士发展也不是想象的那么好。这些想法很现实,也无所谓好与坏、对与错。但作为普遍以二本以上成绩考入军校、智商都不低的年轻军官,一定要学会跳出自己的小圈子,站在军队建设发展的大格局上思考个人问题,可能更容易作出正确选择。这里,简单列举三类基本现象供大家参考:①高级机关高学历正成为大趋势。笔者所在机关部门,多数参谋人员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领导层面比例更高;②高学历回到地方也是加分项。即便转业回地方,一个硬邦邦的研究生学历仍然能为你加分不少,军转考试、工资档次等等,都有体现,事实上你看看地方公务员们扎堆上党校的情形就能理解了;③在职读研其实是重大福利。每年两个假期还带工资,这种好事现在恐怕也只有军队才会有了,地方很多部门尤其是企事业单位,基本不允许全日制读研,即便非全日制读研,限制也很多。从这点看,军校考研某种程度上和买房子申请公积金一样,是人人皆可得的福利,如果放弃不用,确实可惜。综合分析,军校读研,出发的起点决定将来的终点,思考的高度决定选择的质量,最关键的是把握时机、坚定信念,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在最佳时间、抱着最理性的目标上车,才能有望真正提升自我、升华军旅之路。如果仍然感到犹豫不决,可以参考“三考”“三不考”原则。“三考”,就是有以下三种情形的,建议考虑报考:第一,个人有抱负。立志进入某所高等军事院校,钻研某个专业领域的。第二,岗位有需要。比如,现在很多机关部门、直属部分队选调干部,甚至院校、科研单位的一些文职岗位转改,都开始卡学历,这种情况下,升级学历就等于拿到敲门砖、赢得竞争力。第三,前路不明朗。有情怀又时常失落,想长干没有平台,想转业又不太甘心的,可以暂时放下一切,去院校开开眼界、沉淀沉淀,也许再回来就会有另外一番事业、另外一片天地。“三不考”,就是有以下三种情形之一的,建议暂不考虑考研:第一,动机不纯、急功近利。想借读研舒服几年或者毕业了换个单位。这样的算盘十有八九会打空,也是前几年笔者在基层部队见得最多的一类情况,现在政策很明确,在职干部研究生毕业原则上都由原单位接收(博士、博士后面向全军分配),在政策之外找利好,现在越来越难,两三年的飘荡不定,也足以让你错失一切。第二,没有规划、盲目报考。考研是用两三年的时间资本去博一个更好的未来,最重要的不是抓住眼前,而是谋划好今后。这就要像做五年规划一样,对自己在部队发展的总体目标、基本定位、可能路径等作一个全面分析,如果这些问题没想明白就盲目报考,最后往往后悔不已。第三,经历单一、底子单薄。这几年在职干部考研,基本的一条硬杠就是必须具有三年以上工作经历。事实上不仅是考研,这几年各级机关、院校选调干部,对任职经历也越来越重视。以战区级机关选调干部为例,普遍要求具有2年以上基层任职经历、2年以上师级机关经历。特别是下一步军官职业化后,干部成长周期总体是前慢、后快、中间稳,经历不完整或者经历不扎实,就失去了向前发展的原始动能。02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搞清发展定位才能标定前进方位!做出这个决定之前,有必要先搞清楚三个基本问题:第一,军队院校现在究竟有哪几类研究生?从大的类别上讲,主要有两类,即学硕和专硕。笔者理解,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学硕重点培养研究型人才,只招收全日制学员,毕业颁发学位证、学历证;专硕重点培养应用型、指挥型人才,全日制、非全日制都招,毕业颁发学位证、学历证,但如果是非全日制毕业,会在两证上注明学习方式。敲黑板,自2017年开始,不管学硕还是专硕,不管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入学的唯一渠道是参加全国统考。此外,部分院校还有在职申硕等其他类型研究生,其入学渠道、学习方式等都比较宽松,毕业只发学位证,建议年轻军官不作考虑。第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优势和劣势分别在哪里?就录取的难易程度来讲,全日制大于非全日制。非全日制军硕大多是军事指挥学,考试科目一般为英语、政治、军事共同基础和专业综合,其中很多院校考英语二(英语二难度比英语一小得多);全日制研究生中,学硕很多院校招工学、理学硕士,考试科目中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等,复习起来难度不小,全日制军硕考试科目与非全日制军硕一样,但录取分数线要略高。就学历学位含金量来讲,全日制大于非全日制。按照目前的干部政策,全日制毕业的研究生,工资军衔都可高定一档,转业也受保护,但非全日制则不具备这个优势。就平台和视野层次来讲,非全日制高于全日制。要认识到,在哪个城市、读什么样的学校很重要,这些因素往往被很多人忽视,事实上只要抓住了很可能改变你的命运。更高层次的平台和人,对你思维视野的开阔、经历阅历的丰富,所起到的作用自然不言而喻。第三,非全日制研究生如何攻读?据笔者了解,目前全军院校攻读原则大体一致,即采取阶段性集中学习和岗位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累计在校时间不少于6个月时间。但在具体时间安排上,各个院校有所不同。比如,国防大学所属学院,大多组织2次集中学习、每年一次、每次3个月;部分军种院校时间则更加零碎,每年2次、上下半年各一次、每次一个半月左右。可能不少人会担心请假的问题,虽然每次集中学习前,学校都会给单位干部部门发函,但毕竟不是所有单位的领导都很开明,阻拦干部读研的现象也确实存在。事实上,军委机关也在关注这个问题,今年的军队院校招考公告中,最不同以往的一条,就是这句表述:“为解决营团级干部主官和军级以上机关参谋人员工学矛盾,依托国防大学和军种指挥院校开展非全日制军硕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释放的信号很明显,以后干部在职读研,肯定要从政策设计上去刚性规范。如果真的在参加集中学习上遇到阻力,也不必太激愤,按照目前的学籍和学位管理,非全日制军硕大多入学3年才能申请学位,再加上一次推迟毕业的机会,你有4年的时间去解决半年的集中学习问题,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最坏的情况考虑,哪里会一如既往拦你4年?综合上述情况,笔者建议,选择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首先要对自己现在所处的岗位、今后发展的方向作一个全面评估和定位,之后再作决定。如果你已过而立之年,在军以上机关或者营连主官岗位上工作,家庭、事业刚刚起步,任职经历扎实,又有比较好的发展势头,请多考虑非全日制。如果你还相对年轻,刚出校门三四年,或者正好赶上部队调整改革,借调大机关迟迟落不了编,请多考虑全日制研究生。当然,这只是一个大的原则,具体情况还要结合自身实际权衡。很多时候理性的分析加良好的机遇,就会有预期的结果。03放手一搏还是空谈空想?瞄准远方的山才能迈过眼前的坎!解决了考还是不考,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的问题,就剩下怎么复习备考、如何提高效率的问题了。笔者考研时,正在某军级机关借调,正是等待落编的关键时期,每天加班到晚上十二点一两点,再回宿舍挑灯夜战,坚持两个多月,最后以400+的成绩顺利考取心仪院校。总结身边很多研友的备考经验,笔者感到,考研本身并不是个难事,只要意志坚定、方法得当,大多都能如愿以偿,完整的复习周期,可参考这五个步骤。第一,拓展信息渠道。就是要实时掌握官方发布的各种动态信息,权威辅导机构发布的各种复习资料等,这样才能跟上大的节奏,不会犯方向性的错误。个人建议,从准备考研之日起,至少要关注3个微信公众号:黄埔一号V军校资讯(第一时间发布军队研招信息和实用报考资讯的微信公众号)、研招网(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和调剂指定网站,第一时间获取网报、现场确认、成绩查询等信息)、考研英语黄皮书(主要掌握英语复习有关经验、解题技巧等)、肖秀荣教授(主要掌握政治复习有关经验、解题技巧等)。此外,如果有报考院校的内部群,能加进去当然更好。第二,准备复习资料。英语复习资料建议按照张剑英语黄皮书+历年真题集+单词背记APP的方式准备。政治复习资料,不要犯迷糊,果断买肖秀荣系列,这个你只要对照一下他老人家历年预测卷和真题的关系,就秒懂了。肖秀荣系列复习资料没必要全买,但1000题+8卷套+4卷套是必买的。专业课复习资料,可以与院校负责招生的参谋联系,先买招生简章中明确的专业考试复习资料,然后买历年真题。考军硕的,有一本全军统一的教材,每年都会编修,买这一本就够了。这个环节可能有点困难,一定要早下手,因为有些教材、真题院校印刷得不多,往往很快就买完了,可以找相关的学长代买,必要时也可以自己跑一趟。第三,制定复习计划。这个环节很多人往往不重视,事实上恰恰是决定成败的关键。笔者的体会是,有一个可执行、可操作的计划,复习才能一天天实质性往前推,否则往往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成体系、没有连续的复习,不会有好的结果。复习计划的制定,应当先总后分、先粗后细、留有弹性、逐步完善。比如,英语的复习,先搞清要背多少单词、做多少真题、看几本辅导资料,然后按月、按周、按天逐步分解。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复习计划一定要有弹性,因为在职干部复习备考,工作上往往会有很多难以预料的冲突,这个时间段实在太忙无法落实的学习计划,就要调整到另一个相对宽松的时间段去。第四,持之以恒落实。这是一个最漫长、最考验人、也最讲究技巧的过程。对在职干部来说,可能你要比别人经历更多的挑灯夜战、牺牲更多的休息时间、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努力。笔者经常看到很多战友,书买了、计划也定了,结果没复习几天就放弃了,而且放弃的理由看齐来似乎也合情合理:“听说今年单位要改革了”“我明年准备转业了”等等。事实上,你只要想明白一个道理,就能坚持到底。考研在某种程度上是在为你的未来多争取一个选项,如果你争取到了,可以另选他路,如果你根本就没有入围,何来的选择,何来的希望!等到你坐到考场上,你就会发现,只要坚持到底,就已经成功了一半。笔者考研那年,印象很深,考场8个军人考生,考完一门就少几个,等到最后考专业课的时候,已经只剩5个人了。具体到各个科目的复习上,笔者建议,英语复习,要诀是抓住阅读理解和大小作文两个重要得分点,同步刷真题、找语感、积累词汇量,之所以强调找得分点,是因为考研英语虽然有点难度,但过线很容易(这几年大部分院校都是四五十分),只有找到大的得分点才能有突破;政治复习,可以适当往后放,如果实在没时间,至少肖秀荣四卷套、八卷套刷完,基本的知识要点背一背,不会有太大问题,而且政治成绩出来以后大家往往差距不是很大;专业课复习,往往是拉开分差的地方,这几年很多院校不允许划重点,唯一可行的路径就是熟悉历年真题,多翻指定复习教材。第五,模拟实战检验。到了12月上旬,正式考试还有半个月左右的时候,建议不管多忙,都抽出一点时间,拿一套真题出来,按照整个的考试流程走一遍,发现问题可以及时调整。如果单位允许,可以选择在这个时间段休假,找一个比较好的环境全力复习冲刺。考试结束之后,可以先估分,有个大致的心理预期,如果总体可以,就着手备战面试环节。最后,总结回顾这些年在基层部队、各级机关和两所院校的工作学习经历,笔者深刻感到,身处改革强军的伟大时代,我们这一代年轻军官,付出的同时,也在迎来无限的可能。自甘平庸还是勇往直前,吃苦拼搏还是消极逃避,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看看身边,同批毕业的几十号人,有的人快意恩仇、有的人优柔寡断,有的人平步青云、有的人愤愤不平,这纷纭的众生像,何尝不是岁月的痕迹、时代的缩影。我们可以把握的很多、也不多,我们能够选择是无限、也是有限。如果能够站在这样的角度看待考研,相信每个人都会做出最理性、最负责任也最有斗志的选择,都会走出一条青春灿烂、无怨无悔的军旅之路。本文为作者投稿,首发自冲锋号

红地毯

「重磅」三位一体军事人才,加快推进!附军官考研利弊分析~

昨天,一则关于军事教育的重磅新闻正式官宣。中央军委日前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决定》所谓“三位一体”,指的是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和军事职业教育。新型军事人才,则指的是“德才兼备”,“高素质”,“能打仗”的军事人才。三位一体教育,围绕的中心就是培养新型军事人才。看起来有些抽象。它对加下来的军官职业化,以及对军官个人发展,有何影响?我们知道,军官职业化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军官长期服役、稳定服役,把军官当职业当成自己的人生归宿。军官职业化背后的经济体系和生产力转换背景,是当代中国正逐步迈入专业化、高质量的工业文明社会。社会各行各业都需要高度专业化的人才,军官职业也概莫能外。三位一体教育的目的,就是把每一名军官置于军事教育的“包围”当中,让其终身受到军事教育的熏陶和帮助,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终身职业军人。院校教育负责授予基本的通识、军事基础和学历。部队实践则是衔接院校和基层的重要环节。军事职业教育贯穿军官发展的终身,是近年来重点发展的领域。所有的教育制度设计,目的之一都是为了引导军官长期服役。接下来我们来分析军官考取研究生的利弊~从军官个人一侧来说,考研,无非抱有以下目的:1.暂时离开基层,到院校“爽”一把,附带解决个人问题,比如找对象。2.提升学历,为转业安置加分。3.想学点知识。4.晋升遇到学历瓶颈。从用人单位一侧来说,基本上没有单位愿意主动送军官读研。毕竟,脱产读研对于单位来说没有任何好处。从军事院校一侧来说,招收研究生的目的主要有:1.大量导师需要收学生做科研,需要“科研民工”。2.招收更多的硕士博士有利于学科发展,课题和经费也能因此而增长。3.军种压实的培训任务。4.为中高级军官输出其晋升需要的学历。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虽然“考研”的口号往往喊的伟大崇高,但其下往往隐藏了诸多出于现实利益的考量。今天,我们就从现实利益的角度出发,分析利弊。军校招收研究生,军官考取研究生,本质上是一个经济学当中的利益匹配模型。不管口号喊得多崇高,实际上学校和导师都是为了科研和其他利益的需要,才会招生。换句话说,对于学校和导师来说,科研才是核心任务,军官考虑的其他个人利益,其实和他们没有什么关系。分析到这里我们就会发现,军官读研的个人利益诉求,并不一定会得到满足。院校开设硕士点的初心,也不是为了满足军官的个人利益,而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利益和军队的利益。对于这一点,军官在考研之前一定要认识清楚。接下来我们来分析军官的利益诉求。首先,军官尤其是在职干部读研,能不能“爽”,能不能找到对象。对于基层艰苦边远和一线作战部队的干部来说,相比原单位,读研确实“爽”。然而,这种“爽”只是暂时的,爽的了一时,爽不了一世。尤其千万不要对“二次分配”抱有幻想。二次分配,如今没有,今后也不会有。军官职业化和军改的重要方针之一就是让高学历干部和技术人才下沉到基层。更何况,在学历爆炸和贬值的今天,硕士学历已经不再值钱,军校硕士大多又都是双非硕士,其自身资本也很难在人才市场中拥有较强的议价能力。那么,读研,找对象容易吗?答曰:不容易。读研的在职干部,年纪都有二十五六岁。我们知道,军校是一个女性很少,男性却很多的地方。僧多肉少的情况下,在本校找对象显然非常困难。至于到地方找对象,我们相信地方的女孩也不是傻子,如果你不能长期在这座城市发展,即使谈了恋爱,走到婚姻殿堂的可能性也非常低,即使结了婚,还有很大的概率被绿或者离婚。对于女性而言,目前,军校读研的在职干部,家庭条件较好的越来越少,他们大多都转业复员了。来自艰苦边远和一线的干部越来越多,他们大多都不是合适的结婚对象。只要结婚,必然两地分居,的确不合适。其次,军校硕博的学历能否为转业安置加分呢?就目前的政策来看,地方的确会因为学历加一点分数,但这个分数的作用其实不是太大。当然,对于硕士博士而言,更需要考虑的是能不能转业。毕竟,虽然硕士博士在地方很多,已经快到烂大街的程度,但对于军队而言,由于你读研读博占用了宝贵的资源,军队自然不会轻易放过你,大概率都是要卡到职业化,逐月领取退役金,或者直接干到退休的。即使转业,目前,很多地方机关都卡双一流学历。对于没有双一流学历的军队转业干部而言,有没有硕士学历,其实用处不大。况且,大部分地方的干部和老百姓,都不认识军队院校,知名度比较低,社会认可度也不高。第三,对于想学知识的人而言,首先要搞明白研究生教育究竟是什么。研究生,主要做科研,培养的是学术思维,能学到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是,专业知识以外东西,研究生教育尤其是军校是没有办法给你的。如果你恰好在北大、复旦、浙大这种综合性大学就读,还有机会能接触到更广博的知识。如果在军校,本来环境就封闭,接触的又都是部队的人,还是那一套东西,还是熟悉的味道。虽然学到了专业知识,但思想境界和思维层次恐怕很难得到提升,有时候还不如自己看看书。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硕士博士,尤其是军校的硕士博士,书读的越多,反而成了书呆子。很多研究生都表示,读研最快乐的时光就是考上和毕业的那一刹那。这些感触,恐怕能暴露出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对于想要晋升的领导干部和机关参干助而言,军校非全日制军事学硕士,毫无疑问是一个上佳之选。学历助力晋升,同时还不用脱产读研,实乃一箭双雕之选。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军校利益、个人利益和部队利益唯一的契合点就是“愿意在部队长期服役、终身服役、一心打仗的军官。”。只有在这个点上,各方面的利益诉求才都能得到满足。如果不在这个点上,很显然,牺牲的只有个人利益。毕竟,个人不可能和组织对抗,且没有任何议价能力,在组织面前,你就是一只蚂蚁。都学到硕士博士了,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

公例

集结号|15所名牌大学面向在职军官招收硕博研究生(附干货图解)

点击上方“人民武警”可订阅哦!主动发布信息 政策公开透明让我们一起——为得见的作风转变点赞严正声明:本文为主管部门授权发布,为确保政策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转载请勿修改或裁减图片。(来源:黄埔一号v军校资讯)可能还喜欢监制:杨敏、孙延东、刘凤桥图片监制:刘海山主编:王文、魏国荣编辑:冰晶、洪虎、化炜、莫荒、张瑜邮箱:wjxinmeiti@163.com觉得不错,请点赞↓↓↓

吉宗

“强军计划”发布:15所名牌大学面向在职军官招收硕博研究生(附干货图解)

主动发布信息 政策公开透明让我们一起——为得见的作风转变点赞严正声明:本文为主管部门授权发布,为确保政策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转载请勿修改或裁减图片。来源: 黄埔一号v军校资讯 (ID:hp1hjxzz)监制:钱武军编辑:周振国、高强

日出多伪

上尉军官期待成为你的同学+战友!考研的你,一切安好!

来源:中国民兵昨天,全军有上万余名报考研究生的军队在职干部走出考场,向着军旅人生的又一个目标进发。考研不仅涉及广大同志的切身利益和职业发展路径,也关系到我军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进而影响部队战斗力。再过些日子就要发榜了,回顾昨天,展望未来,小编也期待你有个好前程。今天刊登一篇基层上尉军官赵林的文章:愿考研的你,一切安好愿考研的你,一切安好赵林旷日持久的战斗终于告一段落,2019年考研初试落下帷幕,走出考场那一刻,这天的风、坚毅的脸、带笑的眼,阳光正好,一切在那一瞬间定格。考研的路从来都是孤独的,当你一个人熬过寂静的夜,又或是独自点亮清晨的灯;当你从睡梦中惊醒,又或是久久不能入眠,坚持到这一刻,便已战胜了自己。最初萌生考研的想法是2008年,但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如愿,直到去年才鼓起勇气,拿起书本,追逐梦想。考研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每一个考研人为了打赢这场战争,都付出了超乎常人的努力。备考之路最难的是兼顾好工作、家庭和学习。刚开始复习的时候,孩子刚出生两个月,正需要照顾;我是单位主官,工作任务多肩上责任大,丝毫不能怠慢;年度大项任务又拉开帷幕,要时刻坚守在一线。我每天早出晚归,基本上见不到她们,更没有时间复习。印象最深的是,期间连续五天时间,我都没能和家属说上话:我执行完任务回来的时候她和孩子已经睡着,清晨出发太早她们还没有醒。训练教育、大项任务、日常工作一样都不可缺席,那么,什么时候复习备考呢?答案很简单:别人休息的时候。从午休里挤,从黑夜里挤,从十一点,到十二点,再到一两点……直到身体扛不住为止。也有一个瞬间,感觉自己快要崩溃,却又不得不打起精神从头再来;也有一段时间,感觉自己快要被压垮,却又不得不强迫自己咬牙坚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当初选择考研的一腔孤勇,现在夙兴夜寐的坚持不懈。徐志摩说:“只有登上山顶,才能看到那边的风光。”考研人,既然选择了远方,那便只顾风雨兼程,他日蓦然回首,也不会感到遗憾。是否还记得那一天,有人跟你说:“没什么用,别折磨自己了。”你纠结了、犹豫了、彷徨了、迷茫了,但是,你始终没有放弃,因为你知道,不管有没有意义,那都是你的梦想。考研,考的是知识,拼的是精神,比的是毅力。不是每个人都会成功,但从你走出考场的那一刻起,已然是一个成功者。感激一生中能有这样的一次经历,在奋斗的路上遇见更坚定的自己,看到了自己的信念与坚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