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9年军队研究生招生计划下达人吓人

2019年军队研究生招生计划下达

记者7日从军委机关有关部门了解到,2019年军队院校和科研单位研究生招生计划已于日前下达,拟招收军人研究生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类。军委训练管理部职业教育局负责人介绍,2019年的招生政策具备4个方面的鲜明特点:突出分类指导,适当下放招生计划权限,首次按照学科门类下达招生计划,各招生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在所属大单位主管业务部门指导下拟制学科专业招生分计划,增强各级主动服务部队、服务打仗的意识,提高招生计划针对性有效性;突出作战指挥人才培养,将军事硕士与指挥军官任职培训融合式培养进一步拓展到各军种指挥学院,实行招生计划单列,进一步拓宽生源渠道,扩大招生规模;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继续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占比达到64%,比2018年提高5%;突出科教联合培养,军队院校与科研机构联合培养研究生招生比2018年提高55%,大力促进军队院校与科研机构协同创新。按照相关政策,军队院校指挥类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得报考研究生,非指挥类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报考研究生,但不能报考军事硕士、军事学硕士研究生;拟自主选择向社会分流的国防生,可以报考地方研究生,报考前应当与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工作办公室解除国防生培养协议;在职干部报考研究生须具有3年以上军队工作经历,且不得报考硕博连读研究生。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仅限招收相应军衔的指挥参谋军官;委任制文职人员按在职干部同等对待,纳入军人研究生招生范围;军队院校和科研机构生长类应届硕士毕业生可以报考博士研究生,但不得报考军事学学科专业。记者了解到,军队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研究生,由所在院校教务部门审批;国防生报考研究生,由驻校选培办审查、大单位训练部门审批;在职干部报考研究生,由所在师(旅)级单位政治工作部门审批,军级单位政治工作部门核准;军队院校和科研机构生长类应届硕士毕业生报考博士研究生,由所在单位教务部门审批。

存神

2020年军队研究生招生工作全面展开

来源:解放军报记者今天从军委机关有关部门获悉,2020年军队院校和科研机构研究生招生计划已于日前下达,标志着2020年军队研究生招生工作全面展开。据军委训练管理部职业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军队研究生招生主要有3个方面特点:一是加大作战指挥人才培养力度,为解决营团级单位主官和军级以上机关参谋人员工学矛盾,依托国防大学和军种指挥学院开展非全日制军事硕士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并执行相应加分政策;二是加强新型作战力量人才培养,着眼军事智能化发展和联合作战保障人才需求,在部分院校启动实施有关专项培养计划;三是增加体能考核要求,报考研究生的现役军人,参加复试时应提交师(旅)级以上单位出具的最近一次体能考核达标证明,招生单位可在复试阶段增加体能考核环节,按照考生来源类别执行考核标准。按照相关政策,军队院校非指挥类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报考通用学科和部分军事学学科研究生;拟自主选择向社会分流的国防生,可以报考地方研究生,报考前应当与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工作办公室解除国防生培养协议;在职干部报考研究生须具有3年以上军队工作经历,且不得报考硕博连读培养类型的研究生。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仅限招收上尉以上军衔的指挥参谋军官;委任制文职人员按在职干部同等对待,纳入军人研究生招生范围;军队院校和科研机构生长类应届硕士毕业生可以报考通用学科和部分军事学学科博士研究生。(杨学鹏、特约记者吴旭)(有关招生服务信息详见中国军网等网络平台)

拜占庭

2019年军队研究生招生计划下达(附政策解读)

2019年军队研究生招生计划下达备战打仗导向鲜明突出作战指挥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记者从军委机关有关部门了解到,2019年军队院校和科研单位研究生招生计划已于日前下达,拟招收军人研究生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类。据军委训练管理部职业教育局负责人介绍,2019年军队研究生招生政策有4个方面的鲜明特点:突出分类指导,适当下放招生计划权限,首次按照学科门类下达招生计划,各招生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在所属大单位主管业务部门指导下拟制学科专业招生分计划,增强各级主动服务部队、服务打仗的意识,提高招生计划针对性有效性;突出作战指挥人才培养,将军事硕士与指挥军官任职培训融合式培养进一步拓展到各军种指挥学院,实行招生计划单列,进一步拓宽生源渠道,扩大招生规模;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继续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占比达到64%,比2018年提高5%;突出科教联合培养,军队院校与科研机构联合培养研究生招生比2018年提高55%,大力促进军队院校与科研机构协同创新。按照相关政策,军队院校指挥类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得报考研究生,非指挥类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报考研究生,但不能报考军事硕士、军事学硕士研究生;拟自主选择向社会分流的国防生,可以报考地方研究生,报考前应当与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工作办公室解除国防生培养协议;在职干部报考研究生须具有3年以上军队工作经历,且不得报考硕博连读研究生。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仅限招收相应军衔的指挥参谋军官;委任制文职人员按在职干部同等对待,纳入军人研究生招生范围;军队院校和科研机构生长类应届硕士毕业生可以报考博士研究生,但不得报考军事学学科专业。记者了解到,军队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研究生,由所在院校教务部门审批;国防生报考研究生,由驻校选培办审查、大单位训练部门审批;在职干部报考研究生,由所在师(旅)级单位政治工作部门审批,军级单位政治工作部门核准;军队院校和科研机构生长类应届硕士毕业生报考博士研究生,由所在单位教务部门审批。(解放军报记者李龙、特约记者吴旭)刊于2018年10月8日《解放军报》“01”版▼以下是2019年军队研招政策的解读▼转自:军报记者

猫街

2021年军队研究生招生工作全面展开

解放军报北京10月26日电 杨学鹏、特约记者吴旭报道:记者从军委机关有关部门获悉,2021年军队院校和科研机构研究生招生计划已于近日下达,标志着2021年军队研究生招生工作全面展开。据军委训练管理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军队研究生招生工作,着眼贯彻落实习主席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重要指示,以“需求主导、拓展新质、聚焦打仗”为基本思路,主要有3个方面特点:一是加强新质急需人才培养,针对天、电、网等新兴领域和联合作战保障领域,增设相关人才培养专项计划;二是压减军地通用学科专业,重点压缩军地通用学科招生数量,压减率58%,把相应指标调整到与联合作战相关学科专业;三是重点满足一线部队官兵成长需求,提高在职干部招生数量,鼓励在职干部提升学历学位层次。按照相关政策,军队院校非指挥类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报考通用学科和部分军事学学科研究生;医学类专业国防生可以报考军队院校和科研机构研究生,拟自主选择向社会分流的可报考地方研究生,报考前应当与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工作办公室解除国防生培养协议;在职干部报考研究生须具有3年以上军队工作经历,且不得报考硕博连读培养类型的研究生。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仅限招收上尉以上军衔的指挥管理军官;委任制文职人员按在职干部同等对待,纳入军人研究生招生范围;军队院校和科研机构生长类应届硕士毕业生可以报考通用学科和部分军事学学科博士研究生。按照教育部规定,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截止时间为2020年10月31日,初试时间安排在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进行。(有关招生服务信息详见中国军网等网络平台)【来源:解放军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成春香

2020军队研究生招生全面展开 加强作战指挥人才培养

新京报快讯(记者 倪伟)据军委机关有关部门消息,2020年军队院校和科研机构研究生招生计划已于日前下达,2020年军队研究生招生工作全面展开。据军委训练管理部职业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军队研究生招生将加大作战指挥人才培养力度,为解决营团级单位主官和军级以上机关参谋人员工学矛盾,依托国防大学和军种指挥学院开展非全日制军事硕士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并执行相应加分政策。今年研究生招生将加强新型作战力量人才培养,着眼军事智能化发展和联合作战保障人才需求,在部分院校启动实施有关专项培养计划。同时,今年将增加体能考核要求,报考研究生的现役军人,参加复试时应提交师(旅)级以上单位出具的最近一次体能考核达标证明,招生单位可在复试阶段增加体能考核环节,按照考生来源类别执行考核标准。按照相关政策,军队院校非指挥类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报考通用学科和部分军事学学科研究生,拟自主选择向社会分流的国防生,可以报考地方研究生,报考前应当与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工作办公室解除国防生培养协议。在职干部报考研究生须具有3年以上军队工作经历,且不得报考硕博连读培养类型的研究生。需要注意的是,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仅限招收上尉以上军衔的指挥参谋军官;委任制文职人员按在职干部同等对待,纳入军人研究生招生范围;军队院校和科研机构生长类应届硕士毕业生可以报考通用学科和部分军事学学科博士研究生。新京报记者 倪伟编辑 丁天 校对 李立军

事兼于义

权威发布|2018年军队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附具体招生专业和招生政策解读)

点击上方“人民武警”可订阅哦!联合发布声明经军队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授权,以下信息由“黄埔一号v军校资讯”微信平台联合“军报记者”“中国军网”“解放军报记者部”媒体矩阵、“中国军视网”“人民武警”“一号哨位”等网络媒体同步发布。为确保政策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权威性,任何媒体转载时不得修改或裁剪图片。合作发布事宜,请联系“黄埔一号v军校资讯”平台。—— END ——

避孕药

报考军队研究生?这里有份你急需的“考研攻略”

来源:军报记者微信公众号阅读提示2018年军队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开展。近期以来,许多网友留言,询问军队研招政策以及报考常识,希望推出一期研究生报考指南。为满足大家的信息需求,帮助有志攻读军队研究生的朋友圆梦,我们邀请从事研究生招生的专业人员,就广大网友关心的军队研究生报考问题解疑释惑、提供建议。全面掌握考研信息,做到有的放矢(一)了解哪些信息1考研流程军队硕士研究生招生按照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流程和步骤进行,需要在规定的时间段完成报名、初试和复试工作,军人硕士研究生考生在报名阶段还需要同步完成考研审批工作。考生必须要清楚地知道每个时间段的工作内容和注意事项,错过时间将追悔莫及。2报考专业军队院校硕士研究生从学位类别上分为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从培养方式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又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均为全日制。考生要根据自身情况准确选择报考院校和专业,并确定是否符合报考条件。3考研形势随着应届本科生考生限额压缩和军队在职干部考生数量增加,专业“冷热不均”问题更显突出。以在职干部报考军事类和工学类硕士研究生为例,军事类硕士研究生考试容易录取困难、工学类硕士研究生考试困难录取容易的现象在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中十分突出。(二)如何了解信息1网上查询“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为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和调剂指定网站,网站考研信息全面、权威性强。“黄埔一号V军校咨询”微信公众号为军队研招主管部门授权发布招生信息的网络平台,会及时为考生提供权威、专业的信息。各军队院校校园网(仅有部分院校开通了民网服务),可以查看招生简章、相关政策和往年复试录取信息。2专人咨询可向意向报考院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工作人员咨询相关信息,获取最直接和最有针对性的答复。也可以向已经读研的战友咨询,以获取考研经验和帮助。正确进行网上报名,拿到考研入场券1尽早完成报名从2005年开始,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一律采用网上报名方式,正式报名时间一般为每年的10月10日至31日,逾期不再补报。一般刚开始的两三天和快结束的两三天考生报名特别集中,网络拥塞问题时有发生,建议考生网上报名时尽量避开这几天。由于目前在职干部考研审批基本也是在10月份进行,有些在职干部等到批复下达后再报名已经错过了时间,可以选择先报名,若审批未通过,不进行确认即可。2仔细阅读公告报考院校、报考专业、报考点、报考方式等关键信息逾期将不能修改,报名前要先仔细阅读院校招生简章及报名公告,以免报名无效。尤其是报名公告,一定要仔细查看,每年都有不少考生因为忽视各省发布的报名公告,而导致报考点选择错误,最后无法参加考试。3认真填写信息由于报名是在网络上进行操作,难免会出现报错填错的现象,考生一定要细心填写,确保准确无误。对每一个字段都要认真对待,以现役军人码为例,该字段为选择项,分为军队在职干部、军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国防生、非现役军人,由于军队院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对每类生源有不同的招生政策,因此该字段信息非常重要,而每年都有考生在该字段选择上出现问题。更有甚者,出现过业务课二选考科目和本人复习备考科目名称不同、直至初试前两天才发现问题的情况,其惨痛结果可想而知。4做好复查确认考生在完成网上报名工作后可以将报名信息打印出来,自己校对后再请他人帮助复查校对。同时,认真做好现场确认工作(今年已有部分省份开始实行网上确认),应该瞪大眼睛看仔细了再点击确认或签字确认。扎实做好备考工作,打好考研攻坚战1坚定必胜信心考研是一场硬仗,自己决定的就要坚持到底,要有一个稳定、平和的心态,要有对考试必胜的信念。陆军工程大学2018年有一名军队在职干部考生报考工学,初试总分高达430分,其中英语一82分、数学一130分。对于2018年的考生来说,这个分数意味着什么,不用再多说了吧。2用好往年真题复习备考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不要着急,要耐得住寂寞。复习一段时间后再开始去做往年真题,最好每过一个阶段做一个年度的真题,而且最好是在考研规定的时间点完成真题测验,一方面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另一方面查漏补缺,及时调整自己的复习备考方向。3坚持考完全科复习备考少则半年,多则一年甚至更长,而初试往往只有短短两天。每年都有考生参加了一两门初试笔试后就缺考了,但从公布的已考科目成绩看,都已经达到初试基本线要求。出现这种情况,一是考生不自信,估分过低;二是考生对初试基本线不了解,以为考研也是“60分及格”。认真对待复试,以免考研前功尽弃1早做复试准备复习备考对大多数研究生考生来说是一种煎熬,初试过后往往会彻彻底底地放松下来。殊不知,你在持续放松的同时,别的考生早已重整旗鼓、蓄势一搏,这也造成了复试反超的现象频频发生。因此,要早做复试准备,不能等复试名单公布了才发现自己没有准备复试。2密切关注信息国家线公布后至复试工作开始前,各院校招生办公室电话都会成为“热线”,许多考生往往会因打不通电话而更加急躁、无心复习。其实,这段时间是各院校招生工作人员最繁忙的时间段,业务工作本身就很繁重,对考生的咨询更是应接不暇,也不可能详尽地答复每一位考生的咨询。当前,各院校招生信息公开工作做得都非常好,考生只要及时关注报考院校发布的相关信息,就可以清楚地知道复试时间、内容和要求等信息,也可以更好地调整心态,全力准备复试。3学会换位思考面试是复试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实行面试环节一票否决制,一些考生对于面试准备无从下手、心存畏惧。此时,考生可以尝试一下换位思考,也许会豁然开朗。如果你是面试导师组成员,你会怎样考察考生、会问考生哪些问题?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科研实践经历、对报考专业的了解、科研学术规划等问题将会逐步清晰。4慎重选择调剂对第一志愿报考院校和专业录取无望的上线考生来说,调剂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考生要尽早把握调剂政策和调剂信息,在填报调剂志愿前要确保符合相关政策和要求,并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调剂院校和专业。特别需要提醒的是,根据上级2018年文件中对招生条件的要求,报考军队院校军人硕士研究生的考生不能调剂到地方院校和科研机构攻读研究生,如果不了解这一政策,不仅枉费个人时间和精力,更会因此触犯纪律。5保持通讯畅通复试工作前后,院校研究生招生工作人员会因通知复试、确认关键信息、征询调剂意愿等工作电话联系考生,因此,这段时间考生一定要保持通讯畅通,及时接听电话。院校研招办掌握的是考生网上报名时填写的联系电话,从现实情况看,考生电话换号、停机、长时间无法接通、长时间无人接听的情况时有发生,不仅影响院校招生工作进度,也有损考生个人利益。考研无捷径,君需躬身行。希望以上建议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军报记者微信发布来源:黄埔一号v军校资讯;投稿邮箱:jfjbwx@163.com;转载请注明来源

芈后传

2018年军队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结束

来源:解放军报 本报北京7月25日电 郝云昆、特约记者吴旭报道:记者今天从军委机关有关部门获悉,2018年军队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于近日完成,军队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下发了《关于批准录取2018年秋季入学军队博士硕士研究生的通知》,今年全军共批准录取军队博士研究生801名、硕士研究生5170名。为适应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调整改革后高层次军事人才需求变化,大力推进军队研究生教育转型发展,2018年的军队研究生招生从优化培养层次结构、优化培养形式结构、优化培养类型结构、优化招生学科专业结构四个方面深化改革。从今年招录情况看,博士研究生录取占比继续压减,适应了新的文职人员制度实施后教学科研队伍军人编制比例压减的新形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录取数首次超过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推进了军队研究生招生向应用型人才为主的转变;首次实现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并轨招生,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占比30%,较好地解决了在职干部攻读研究生存在的工学矛盾;军事类研究生录取占比进一步提高,突出了与联合作战指挥、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密切相关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据军委训练管理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为确保研究生招生工作公平公正,维护广大考生的切身利益,今年招生主管部门继续加大招生信息公开力度,运用报纸、网络和自媒体等多种渠道推介招生政策、计划、流程等考生关心的信息,并通过网络媒体进行集中答疑,尤其是在复试录取中做到“三公开”:公开各学科(专业)生源余缺信息,公开复试录取工作方案,公开复试名单和拟录取名单。军委机关有关部门专门设立了招生监督电话和举报信箱,受理并妥善处理多起群众举报的违规问题。下一步,各研究生招生培养单位将严格按批准名单办理录取和入学手续。

迟暮

集结号丨2020年军队研究生招生工作全面展开(附报考通道)

聚焦备战打仗需求 提高人才培养效益2020年军队研究生招生工作全面展开解放军报北京10月9日电(杨学鹏、特约记者吴旭)记者今天从军委机关有关部门获悉,2020年军队院校和科研机构研究生招生计划已于日前下达,标志着2020年军队研究生招生工作全面展开。据军委训练管理部职业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军队研究生招生主要有3个方面特点:一是加大作战指挥人才培养力度,为解决营团级单位主官和军级以上机关参谋人员工学矛盾,依托国防大学和军种指挥学院开展非全日制军事硕士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并执行相应加分政策;二是加强新型作战力量人才培养,着眼军事智能化发展和联合作战保障人才需求,在部分院校启动实施有关专项培养计划;三是增加体能考核要求,报考研究生的现役军人,参加复试时应提交师(旅)级以上单位出具的最近一次体能考核达标证明,招生单位可在复试阶段增加体能考核环节,按照考生来源类别执行考核标准。按照相关政策,军队院校非指挥类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报考通用学科和部分军事学学科研究生;拟自主选择向社会分流的国防生,可以报考地方研究生,报考前应当与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工作办公室解除国防生培养协议;在职干部报考研究生须具有3年以上军队工作经历,且不得报考硕博连读培养类型的研究生。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仅限招收上尉以上军衔的指挥参谋军官;委任制文职人员按在职干部同等对待,纳入军人研究生招生范围;军队院校和科研机构生长类应届硕士毕业生可以报考通用学科和部分军事学学科博士研究生。▼以下是2020年军队研招政策的解读▼报名通道:根据《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2019年10月10日至31日,考生可登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平台”(https://yz.chsi.com.cn或https://yz.chsi.cn)进行正式报名,报名时间为每天9:00—22:00。注:点击本文末左下角蓝色字体“阅读原文”,可直接进入报名网站。来源:学习军团可能还喜欢1、圆满完成国庆安保任务,这批老兵昨日光荣退伍2、武警湖南总队完成赴科威特执教任务 中国功夫获盛赞3、参加国庆大阅兵的武警将军,都在这里4、壮美广西 他们的歌声诉说心中的自豪5、“妈妈”队员王海燕:展现中国女兵风采本信息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监制:刘凤桥执行监制:张金岭主编:张宇、王文值班编辑:别特、支云鹏、王宝元邮箱:wjxinmeiti@163.com

生或死

2018年军队研究生招生工作全面展开(附政策解读)

2018年军队研究生招生工作全面展开招生员额压减结构进一步优化军委机关有关部门近日联合下发通知,部署展开2018年全军研究生招生工作。2018年军队研究生招生工作将出台一系列制度改革举措,以适应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调整改革后高层次军事人才需求变化。记者从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获知,2018年全军和武警部队共计划招收研究生6800人,其中全日制5000人,非全日制1800人,总员额比2017年减少9%,进一步压缩了招生规模。根据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关于国防生制度调整改革部署精神,从2018年起,应届本科毕业国防生仅限报考军队研究生。为解决当前军队研究生教育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适应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调整改革,着眼健全“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坚持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深化研究生招生工作改革,大力推进军队研究生教育转型发展,2018年的军队研究生招生工作将从四个方面进一步优化研究生结构。一是优化培养层次结构,压缩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博士与硕士研究生比例由2017年的1:4.1减至1:7.1,军队研究生教育重心明显下沉。二是优化培养类型结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所占比例由2017年的50%提高至60%,研究生教育侧重向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型。三是优化招生学科专业结构,招生计划指标重点向军事类以及与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密切相关的学科专业倾斜,突出联合作战指挥、网络安全等学科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四是优化生源结构,遵循生长军官培训和补充规律,大幅压减应届毕业生招收比例,扩大在职干部招收比例,应届本科毕业生(含国防生)计划限额由2017年2200人减至1800人,减幅18.2%;博士招收应届硕士生人数由去年的942人减至338人,减幅达64.1%。2018年军队研究生招生工作还将进一步创新博士选拔方式,鼓励有条件的招生单位试行博士研究生“申请-审核”选拔机制。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全面推行军队院校与科研机构联合培养研究生,除军事科学院、解放军总医院外,其他科研机构原则上不再单独招收研究生,调整为与相关院校联合培养研究生。(新华社)延伸阅读国防生为什么不能考地方大学研究生?这里有主管部门的权威解答权 威 解 答按照新调整的军队研究生招生政策,今年起不允许应届毕业国防生直接报考地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生。这是经过充分调研、科学论证的改革之举,是着眼军队建设的现实需要进行的政策改进,不是“拍脑门”的决定, 主要基于以下几个考虑:一是与国防生招生政策改革相配套。从2017年开始,军队不再从普通高中毕业生中定向招收、不再从在校大学生中考核选拔国防生。可以预见的是,再过3年,全国地方高校将不再有国防生,军队驻地方高校选培办也将撤消。与这一招生政策改革相配套,地方高校自然也不再招国防研究生了。二是适应国防和军队改革后军队人才需求。新一轮军改落地后,我军军官队伍结构大幅调整,军队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院校和科研机构现有的军人教学科研人员有的要转改文职人员(非现役),以后不再需要从国防研究生中补充军人教研人员了。三是着眼部队建设对国防生人才素质的要求。对于作战部队来说,最需要的是了解部队、适应部队、能解决部队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国防生在地方大学求学几年,了解部队的机会本身就少,本科毕业后如仍在地方读研,其结果只能是毕业后更不适应部队。规定国防生只能报考军队院校和科研机构,也是补齐国防生素质短板的一个举措。四是政策调整充分考虑到了国防生的个人愿望。这次对地方高校拟录取的国防生推免生,主管部门给予了一定的政策倾斜,要求军队研究生招生单位采取有力举措优秀录取,绝大多数都可转入军校推免录取。最后要说明的是:国防生,千万不能忘了身份里的“国防”二字,心向军营、早日融入部队,既对个人成长有利,也是这身军装赋予大家的责任。对于那些一心想到地方读研的国防生来说,一句话:梦早醒比晚醒好,早点步入军营不会有错!来源:黄埔一号监制:钱武军编辑:周振国、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