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8岁读完博士想去参军,到底该选什么兵种比较好呢?老兵说了答案金佰利

28岁读完博士想去参军,到底该选什么兵种比较好呢?老兵说了答案

28岁读完博士想去参军,到底该选什么兵种比较好呢?老兵说了答案大家好,欢迎大家关注“每日丽人讲堂”小编一直乐于普及一些生活的问题,都是采集生活中的一些实例给大家分析研究,如果您有相似问题可以评论区留言,小编有时间会一一回复大家的。也欢迎大家积极转发评论点赞,此文章为本人原创,维权必究我们今天一起来看一下关于参军的那些事,当兵是一件无上光荣的事情,如果自己体格健壮,想在28岁读完博士参军,到底该选择什么样的兵种呢?带着这样的疑问,小编专门咨询了专业的业内人士,业内人士说出了这样的解释和答案,给大家分享一下!首先, 走军官特招,博士毕业可以授予少校军衔,级别给予正营职。但这通常需要好的机缘以及对应的专业,部队确定到你所在院校去招聘军官。其次,你的专业符合特招所需要专业,有军工相关项目的研究成果,或者有军工方面的导师推荐,未婚,且政审能通过审核其次,如果专业对口,可以特招技术干部,文职人员应该是你的不错选择,只需要通过相关的考试,即可实现穿军装的梦想,而且工资待遇与现役相差并不是很大,有关考取军队文职人员的信息,网上多的是,可以自行查到哪所学校、哪个区域的单位招收人才最后,如果专业对口,985院校,可以直招入伍,少校技术十级(相当于正营),前提是你能力足够硬!过生日了博士毕业也,不适合当兵!我给大家讲清楚了吗?如果您有相似问题可以评论区留言,小编有时间会一一回复大家的,也欢迎也欢迎大家积极转发评论点赞,有关这类型话题小编会持续更新,关注小编不迷路!

美国派

2020年高考生:军校博士生毕业后怎么分配?两个去向都大有作为!

大学男生都有一个保家卫国的梦想,但是真正成为一名引以为傲的人民公仆,却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不仅需要知识,还要有坚强的毅力,更需要强大的体魄,最重要的是你能够有资格进入梦寐以求的培养基地。但事实证明,很多人在进入军校之后也还有迷茫的时候,刚刚就有看到有个2020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在询问军校博士毕业后该怎么分配?军校博士毕业的还是很少的,博士毕业生按照总政相关规定是授予少校军衔的,少校最低是副营级,带军籍的,毕业后是要服从分配的。军校的博士生分配,按照过去的规定是每年两次的,分别在6月份和12月份,由军队提干部门管理,一般有两种模式:1、如果你是还没有工作的学员,就是带着军籍的博士生,在分配之前由学员先填报志愿,然后部队统筹分配,此时可能就会依据你的专业进行定向分配到各个作战部队,包括海陆空,火箭军等。2、如果你本身是在职干部,然后考的博士研究生,那就不存在分配问题了,直接继续回到原单位即可,但如果你的单位因为军改或者其他原因调整了,那还是由单位的主管单位来统筹分配。不过军校的毕业生分配和地方还是有很大差异的,你需要提前了解政策就行,操作起来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那也是挺复杂,总之现在部队像你这样的人才还是很紧缺的,尤其是技术类的军事人才,在作战部队前途一片光明。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育学笔谈”

陈骈

军校博士立新功 喜报再次进家门

中国江苏网讯 “黄奶奶,你家黄金峰的二等功喜报来啦!”10日,南通市港闸区幸福街道转水社区17组黄有老人家里热闹非凡,港闸区政府工作人员又一次将军功喜报送上门。黄金峰高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军校,一路读到博士。军校毕业后,他放弃留校机会,主动要求到基层岗位历练,成长为部队一名团职军官,2017年首次荣立二等功,获得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被官兵誉为“黄金博士”,今年再次荣立二等功。听到消息,左邻右舍都赶来向黄奶奶贺喜。转水社区党总支书记许锋感慨:“金峰这孩子可真不容易!从小就没了父母,靠着爷爷奶奶种的几亩薄田长大。”“要不是党和乡亲们关心帮助,他哪有今天,该是他报答的时候了。”接过孙子黄金峰的军功喜报,94岁高龄的黄有湿了眼眶,“金峰太忙了,回来得少,但是我知道,他把乡亲们对他的期盼都装在心里。”见习记者 严 磊

三德

军校博士生奋战抗洪一线,各个都是军中“学霸”,网友:好样的

“上了一线,哪管你什么博士硕士,大家都是抗洪抢险的战士!”安徽合肥,国防科技大学学员奋战抗洪一线,他们都是硕士生或博士生,各个都是军中“学霸”。铲砂石、运砂袋,学员们说,“我们有信心,一定能完成这次抗洪任务!”网友评论来源:北晚新视觉网综合 @央视军事、网友评论流程编辑:TF015【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楚王觞之

国防科技大学毕业后的前途怎么样?比其他军校毕业好么?

首先我觉得是,学校决定不了你的前途,决定你的前途的,只能是你自己,这是你必须认识到的一点。一、先泼一盆冷水国防科大毕业,其实也要摆正心态,要有一颗平常心。可能很多人觉得我当年高考的时候多么厉害,全省多少名,然后来到了科大,学的是什么专业。这个东西,在部队没有多少人会看重,部队更多的看的是你能干什么事,学历只能够代表以前,所在的学校也不具有实际的意义,关键看你毕业之后能不能够顶得上、干得了。既不要嘚瑟,当然也不要妄自菲薄,不过后者一般毕业学员也不是这种心态。二、指挥类、非指挥类方向的不同还是开篇的那句话,学校决定不了你的前途,科大毕业的干部,和其他军校也是一样的。如果你是非指挥类,学的专业也比较不错,那么你有机会直接考研究生,然后继续接受深造,这样分配的岗位可能和你所学的专业更为匹配,同时你的选择性也会更大一些。如果你是指挥类,那么毕业当年是无法考研的,都是要下到基层单位,然后从最基础的一点一点干起,当然一过去这个落差是严重存在的,但是你得适应,慢慢地去融入,从中吸取养分去成长,基层是指挥类干部必不可少的一课,没有这一课,你是很难走远、走实的。三、摆正心态、积极主动毕业分配到的单位,一般和我们大家的认知都会有所不同,因为上学期间你是在院校,特别是像科大这样以技术见长的院校,很多基层的氛围我们无法感受得到,即便中间我们组织到基层实习,那么也是难以有深刻的感受的。无论分配到什么地方,我们都得摆正一个心态,往大的说,这是一种奉献;往小的说,这是每个人都必须过的一关;往不该说的说,也不是你想走就能够走得了的。青春不应该去浪费,别小看你所在的单位,能够在下面单位待明白了那就是不简单,与其天天抱怨,不如珍惜自己,让自己不断地去进步,而且不管怎么样,你得像个军人,像个男人,无论在哪儿都得好好地闯一闯,不然年轻一场,难道去选择安逸么?!

雍也

四年前,发誓要效忠美军一辈子的中国博士,如今怎么样了?

中国有百年留学史,一般出了国的有两种人,一种是不嫌家贫坚持回国贡献力量的,还有一种是崇洋媚外坚持留在外国的。前者有诸如钱学森这样的爱国人才,也有普通的留学生企业家。后者也有凤姐、高天韵、赵潘书这样爱上第二个祖国的。但我们知道,留在这些国家,只有旅游签证或者工作签证是不够的。你还要拿到绿卡,或者最好获得美国国籍。为获得国籍,中国博士加入美军那么怎么获得美国国籍呢?这就需要通过层层考验,再参加各种入籍考试和调查。总体来说并不是很容易,不过也有一条捷径,那就是当兵——加入美国军队。2008年小布什执政期间,美国由于战斗人员储备不足等问题将目光瞄到了外来移民身上。由于很多美国国内的年轻人不愿参军,而很多移民又苦于无法加入美国国籍。于是2009年美国政府颁布了这项政策,简称MAVNI,该计划主旨是招募合法的非绿卡、非公民在美外籍人士入伍。报名者在通过训练选拔后,只需服役180天就能获得美国国籍。赵潘书就是通过这样的“捷径”获得了美国国籍。中国博士发誓一辈子效忠美国赵潘书是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前20多年的时间里也未曾出过国。2009年,他来到美国留学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在德州农工大学任教并攻读博士学位。可以说是一位十拿九稳的科学家了,但同时他也对美国国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在2016年他决定辞职服兵役,参加美国的“国家重大利益军事行动”紧急征兵计划,即MAVNI。接下来他要经过长达两年的魔鬼式封闭训练,这可不是好熬过去的,很多亚裔美军在此期间因为种族歧视等原因受到打压欺辱而或死或伤。但这些对赵潘书来说都不是什么困难,为了能够永远留在美国,他甚至发誓要一辈子效忠美军、效忠美国。政策改变,竹篮打水一场空然而也是这一年,美国终止MAVNI计划,并出台了新政策:要求这些外籍士兵在通过培训之后,获得美国公民身份之前增加背景审查等项目,于是该过程也是一拖再拖。不过赵潘书决心已定,自然是不再怕的,他选择耐心等待。两年前一直遵纪守法、刻苦训练的赵潘书突然被解雇了,理由则是“未能通过背景调查”,并且被剥夺了申诉的权利。与此同时,其他40多名来自中国的预备“美军”也都被解除了军籍。这些人所面临的最惨结果很有可能是被驱逐出境,但在此之前他们已经放弃了原来的中国国籍,也就是说赵潘书等人成了无国籍者。回国无望,他仍在美国坚持辛辛苦苦好几年,一朝回到解放前。赵潘书不乐意了,为了能被美国留下,他开始不断通过各社交平台和媒体表忠心,企图增加国民关注度获得支持。不过结果并未能如他所愿,尽管马屁赞美满天飞,但同意让他成为美国公民的人寥寥无几。由于步入窘境,赵潘书成了“猪八戒照镜子”,中美都不再欢迎他,毕竟说难听点,一个背叛自己祖国的人又有谁能接受呢?而正如他所说,参军之时,他已经努力获得了博士学位为自己加分,希望自己能以“中国科学家”的身份来为美国效忠。可是结果还是,迷梦一场,不仅赔了学位,也没得到美国国籍。如今的赵潘书还在美国等待结果,他相信有一天美国会接受他。在美国疫情肆虐的当下,赵潘书想到了返回中国,但他早已经放弃了中国国籍,如今已经无法返回。他为此陷入了两难境地,但他仍然希望美国会看到他的等待和付出,有一天会接受他加入美国。赵潘书是否能如愿加入美国?如果他此刻申请返回中国,人们是否还会接受他?这是一个问题。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但如赵潘书者似乎也是少见的。【文/稗史候】参考文献:《西学东渐记》、《中国留学生》

果恶乎在

重磅!军队文职博士岗进面名单已公布!单个岗位最高28人进面

2020招考文职人员博士名单今天公布,进面人数高达3209人!军队文职成为了博士研究生就业的又一热门,小职今天为大家详细讲解,博士军队文职招考的考情。我们首先看下近两年的数据情况:2019年,全国所有岗位招考博士人数为1180人,工作城市北京人数最多,为330人,陕西和重庆次之,依次为166人和90人,剩下城市均匀分布。岗位类别高教居多,科学研究、工程、医疗为前四个热门岗位类别。其中:讲师、助理研究员、工程师、主治医师、研究实习员是2019年招考的热门岗位,除专业科目外,考试内容多为数学二和物理。2019年博士热门招考城市一览表2019年博士招考热门岗位2020年全国所有岗位招考博士人数为2557人,相比于2019年的1180人有明显增加,预计近几年会稳步增多,讲师依旧为招考的热门岗位,助理研究员较2019年明显增多,热门城市中,北京招考769人,占全国招考人数的30%。2020年热门招考岗位军队文职人员考试中,部队对高学历人才(博士)另辟了一条通道,面向博士招考岗位可以免笔试直接参加面试,具体如下:对招考学历学位条件要求为博士研究生的岗位,符合资格条件且通过报名初审的报考人员,报批后可免笔试直接参加面试。对这类报考人员,用人单位可以提前组织面试体检、政审考察和网上公示;确定为拟录用对象的,可以与其签订就业协议,经双方协商一致还可以安排其提前到岗熟悉工作。

清人

刚毕业的博士待遇怎么样?越是好的学校,待遇可能越差!

01每年,国内毕业博士数以十万计,加上海归博士则更多。这么多博士,都去哪里就业了?大部分博士都会选择高校或者科研机构就职,也有少部分会选择去教高中或者小学,至于去企业的博士,则是少数中的少数。可以说前者是绝大部分博士的首选,毕竟经过多年的努力学习,高校才是博士的理想就业之选。但令众多博士扎心的是,刚毕业时的待遇却让人有些“忧伤”,甚至有些“扎心”。原以为可以年薪二三十万,却发现那只是少数,大部分起步的待遇也就数十万或者十万不到,对于而立之年的博士们而言,这样的待遇需要养家糊口,颇有一股“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悲凉。而彼时,自己的大学同学早已年薪百万或是过上了优哉游哉的生活,自己还奔波在职称与科研之路,心里难免会有些不平衡。刚毕业的博士待遇到底怎么样?我们可以从下面这名博士的爆料中窥知一二。02国内高校,刚入职的博士,也就是大学青年教师,基本工资大同小异。如果算上津贴之类的,东部和中西部差距不会超过1500块,讲师在东部高校,一个月最高也就是1万上下,即使是北上广,也大体如此,而在西部,估计是在7、8千以上。东部的大学尤其是好学校很多还不给房子住,发一点住房补贴就打发了,科研压力也大,很多实行“非升即走”的模式。西部的大学因为地域原因,大多还是会给个房子住的。所以,如果对薪水有很高期待的博士,建议还是先冷静一下,千万别抱着太高期望,最后自己郁郁不得志。当然这里说的,是针对普通博士而言,如果各位是学术大牛,按引进人才的待遇引进,则另当别论。经常有博士会问,某某学校待遇如何?看到这样的问题,真的很想坦诚地问你,你的学术水平如何?因为决定收入最主要的因素是你的学术水平,而不是学校,求人还不如求己。实际上,越是好的学校,青教的待遇越差,条件越苛刻,要求也越高。03好的学校,大部分资源都投入到学术大牛那里,对好学校来说,学校声誉是建立在大牛身上,而不是在青教身上,所以对于好学校来说,真的没有必要要花大价钱在青教身上。好学校的主要精力,是想办法去别的学校挖大牛,而不是考虑怎么给青教加待遇。博士们如果是想挣点工资、津贴,建议还是去三、四流的二本学校,这些学校的工资津贴收入反而更高。以上说的是一般情况,假如在科研上想有所造诣,能去好学校肯定去好学校,虽然开始的待遇差,但有朝一日成为科研大牛,则名利双收。可以凭借学术能力脱颖而出,到那时估计也就看不上那么一点工资了,以后关注的就是怎么用科研来提高自己的收入了。如果是自认为学术水平一般的博士,建议是赶紧去想办法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别纠结自己的待遇问题了,第一没意义,第二你没和用人单位议价的空间,何必问呢?大学中,收入高的,大部分都是科研做得好的。如果有人跟你抱怨说,某某大学待遇很差,其实这句话的背后,往往是他科研能力很差,这一条定理,越是好的学校,越准。04博士毕业也有少数去企业的。但是这也面临一个问题,应用性研究难出文章,而国内现在的科研推崇SCI,逼得有些老师不得不向SCI屈服,做一些应用有些偏离的项目,导致学生无法学以致用,这就是为什么许博士选择进入高校的一个原因,毕竟在企业难有用武之地。博士毕业,有好有坏,能力有高有低,千差万别,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博士毕业成绩优秀,学术能力强,拔尖的,只占少数、极少数;大多数属于中等水平,一般水平,平均水平;还有少量水平欠缺的,不够好的,或者以次充好的。根据自己的水平进行进行择业,所谓“量力而行”。话又说回来,博导都是从青年教师做起的,读书是一种竞争,当老师也是一种竞争,努力做到排名前列者,才有可能脱颖而出。

毒气室

那几个退学的博士生,后来过得怎么样了?

在我博士毕业时,我还有同年级的同学在延期读博。在一年后,我知道他还仍在实验室未毕业。后来,听说他在最长博士培养年限前已经退学了。但这不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因为再后来,他创立的企业在行业内已经小有名气了。当然,现在博士生退学也不是什么小概率事件了,按照我们一位老师的说法,不经意间,有的同学读着读着,就退学了。根据教育部2010年和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我国招收博士生6.38万人,在学博士生25.89万人,毕业博士生4.90万人;2019年,我国招收博士生10.52万人,在学博士生42.42万人,毕业博士生6.26万人。2019年对比2010年,博士生招生人数增长1.65倍,博士生在校人数增长1.64倍,博士生毕业人数为1.28。2010年到2019年具体的博士生招生毕业在校情况如下:通过以上这个图表,我们也可以直观地看到,博士生在校生人数的增长率一直高于招生人数的增长率;博士生毕业人数一直低于招生人数,毕业人数的增长率明显低于招生人数和在校人数。也就是说,在校生的人数增加既有扩招的原因,也有延期毕业的原因,而那些延期毕业的博士生中有一部分人已经结业(类似半退学状态)乃至退学了。近几年,许多高校对在读研究生进行了学籍清理的公示,将一些硕博同学做退学处理,而博士被学校清退的主要原因是超过学习年限仍未进行论文答辩(当然了,论文答辩需要取得答辩资格,比如发小论文、通过学位论文盲审等)。一般博士生退学来说有三种情况,被动退学、半主动和主动退学。通过学校“学籍清理”的退学属于被动退学。我的那个创业同学属于中者——在学校清退前的半主动退学。当然,我也见过有主动退学的例子。我读博士时有一个师妹,本硕都是985高校毕业,人很聪明,读书期间成绩名列前茅,长得也颇赏心悦目。她拿到了硕士学位后,进入我所在的实验室读博士。在读了大概一半年的样子,她申请了博士退学。当我听到消息后,觉得有些惊讶,于是在她离校前某次在教学楼的走廊上遇到她时,问了一下她的情况。她告诉我,她以硕士生的身份考取了本市某中央直属事业单位,准备工作去了。我的导师当时挽留了她好一阵,给了她很多建议:试着再坚持一段时间,看看你的主意是否还会坚持。如果这是一个你真正感觉有兴趣的领域,你自己的智力对你来说完成博士学位是足够了,将来也会有更好的回报。一旦你离开,要想重新回到博士学位的道路上,即使不是不可能,也是非常困难的。即使你将来获得了博士学位后,并没有获得太好的回报,但这仍然是一项值得你这辈子骄傲的重大成就。但她早已主意打定,婉拒了导师。她退学后,进入到行业中的翘楚单位工作后,嫁人生育,相夫教子。每次看她的朋友圈都是幸福满满,回到实验室探望老师和同学们时也是神采奕奕。看得出她过上了快乐平静的正常生活。有次几个同学小聚,她向我们吐露心声:她已经对科研生活厌倦了,做实验和写论文都让她提不起精神。她还是喜欢“居里夫人”转变成了“居家夫人”的小日子(这种理由肯定不会作为她当初婉拒导师的理由,她当时的说辞是找到一个千载难逢的好工作,机会难得,不能错过)。其实,在当时我也迷茫了很久。当时更悲催的是,由于已经延期了,学校让那时我办理了结业手续。虽然结业(指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任务而又达不到毕业要求,实际就是小论文迟迟未能发表)比肄业(未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而中途退学的情况)强点,但我仍充满了挫败感,处于退学的边缘。我并没有立即退学,是因为我不想浪费已经花掉的六年读博时间,被动离开。而那个博士生师妹是主动离开,心情舒畅地领到了肄业证书直接走人,兴高采烈地去新单位上班去了。在我的博士生生涯最艰难的时刻,我想了很多。首先,其实博士生幸福感的高低与你是一名博士生的事实无关,它只与期望与现实之间的价值,以及我们对现实的看法和感知有关。在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比博士更重要,例如家庭、朋友、有道德品行、健康、享受生活,但同时也拥有和获得理论技能,可以就宇宙中一些事物提出问题并回答一些我认为值得的问题。如果你不喜欢你正在做的事情,也不要勉强自己。根据“延迟选择”实验的原理,其实一个人的当下意识决定能够颠覆人生的过去和将来。就像在“四维”空间中,一个人存在于无数条平行的人生道路,选择那个最尊崇内心的,也许是最好的那条道路。当年我并没有放弃博士学位,后来我在接触了一个专业领域中新的研究方向,发表了论文,满足了毕业条件,于一年后顺利毕业了。原来,退学的念头是和读博时间成正比,但和退学的可能性成反比。有些人刚读博时还信心满满,但随着读博的深入,开始有了挫败感,潜滋暗长地有了退学,但随着时间的流转,沉没成本又太高,实际主动退学的可能性又在下降。攻读博士学位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而我发现,那种主动或半主动的同学们,即使退学了,虽然没有拿到博士毕业证学位证,损失了几年时间。但是他肯定会因为在读博的那些日子里,视野、专业领域能力、眼识和见解等等发生实质性改变。也许有勇气选择放弃并重新接受开始的人,接下来的工作与生活肯定不会太差。当然,这只是笔者见到的有限样本,欢迎各位读者在留言中补充。本文不是鼓励大家都“退学”,只是提供一种当你发现科研真的太不适合自己,甚至感到压抑绝望时,可以走的另外一条路。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具有普适性,发现硬磕无效后,可及时止损选择退学;当能够努力一把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时,一定要咬牙坚持下去,也许奇迹就在坚持的下一秒发生。每到毕业季时,总有一些在读研读博的学生或者师弟师妹问我过一些关于是否退学的建议。我想唯一的建议就是不要给任何建议,退不退学只要顺从自己的意愿就行了,毕竟读博不读博都能继续自己的人生,在不在学校都不要放弃学习。来源:募格学术 作者:小白

长发

博士是我国最高学历,国内读博士的出路怎么样?以后该如何发展?

博士是我国最高学历,国内读博士的出路怎么样?以后该如何发展?首先博士学位是我国最高学历博士是我国学历学位中最高的,每年毕业的博士人数有十几万,并不多,博士一般学制是3年,但是很少有正常毕业的,一般都是3-5年毕业,也有很多博士,不能正常毕业,而拿不到学位。有的学校和专业对博士的毕业条件设置的很严格,达不到条件很难毕业,有时也会取决于导师。其次再来说说在国内读博士的出路都有什么出路一、博士毕业可以进高校工作现在很多学校招聘老师,都是博士起点,有的甚至要求博士后或是有海外留学背景,所以就像是以前硕士毕业,可以留校当老师的现象已经很少了。就连很多大专院校,招聘老师很多也都是博士学历起点。进校当老师是很多人的首选,毕竟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还有寒暑假,上班时间相对自由,可以更好的照顾家庭和孩子。这也是很多博士毕业,选择进入学校或是留校当老师的原因。出路二、博士毕业可以进大型的科研院所工作现在很多科研院所的招聘都是博士,硕士想进去非常难,除非是985/211高校的硕士生。在大型的科研院所,博士负责产品设计开发,硕士负责产品调试及测试、本科生负责设备的售后,修理及安装。比如24所、14所、38所都是这样的结构,所以进入科研院所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出路三、博士毕业进入大型企业做管理、研发等博士学历的特殊性标志着需要从事很多高端产品的项目。进入华为、中兴等这样的大型企业更容易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能力,建立自己的科研团队和管理团队,实现自己的相关价值。出路四、博士毕业可以申请国外大学的博士后工作很多博士想着毕业了仍然需要镀金,就会选择到国外更好的额大学进行科研工作,让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提升自己的专业视野。博士以后的发展如何博士的发展,还是需要靠自己,也要看进入的相关平台,平台好,自身的发展自然顺利,可以说是事业和薪金的双丰收。很多博士进入相关的企业,就会获得高工,副教授,教授等职称,以后的发展还是要看自己的努力,当毕业后,学历就成为过去,还是要看自己的努力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