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硕士生学位论文涉嫌抄袭事件曝光一周后,东北大学还在核查不伤物者

硕士生学位论文涉嫌抄袭事件曝光一周后,东北大学还在核查

4月4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报道了东北大学2008届硕士毕业生孙勇学位论文涉嫌抄袭一事。在此前的采访中,东北大学学术委员会曾在4月2日回复澎湃新闻:之前并未接到关于此事的正式举报,没有办法给出具体的处理结果。如果接收到关于学术不端、学术抄袭的正式举报,会受理调查。距上一番致电已逾9日,澎湃新闻4月10日下午再次致电东北大学学术委员会办公室了解调查进展。办公室一名刘姓工作人员表示,校方还在核查中。孙勇论文封面据澎湃新闻早前报道,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专业2008届硕士毕业生孙勇的硕士学位论文《真空吸尘车气路系统优化设计与仿真分析》(以下简称“孙勇论文”)与上海交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2006届硕士毕业生李必红的硕士学位论文《真空吸尘车气路系统的结构设计与优化》(以下简称“李必红论文”)存在大面积雷同的情况。李必红论文封面李必红论文完成于2006年2月,孙勇论文的完成时间是2008年1月。从时间上看,孙勇论文比李必红论文完成时间晚了近两年。澎湃新闻比对两篇论文后发现,两篇论文的研究对象都是真空吸尘车气路系统。虽然两篇论文的结构设计有所不同,但正文的部分内容高度相似,多个段落几乎一字不差,参考文献部分也有近八成的条目完全一致。4月2日下午,澎湃新闻先后联系了东北大学学术委员会和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科研办公室,两机构的工作人员均表示对此事尚不知情,暂时无法给出具体的回复。随后,澎湃新闻又联系到孙勇论文的指导教师、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教授杨英。“就按正常的(举报)渠道走吧。”杨英说道。澎湃新闻注意到,近年来,国内高校频现论文抄袭事件,在抄袭事件曝光后,涉事高校进行调查、通报处理结果的速度大都十分迅速。譬如,2016年1月24日,澎湃新闻报道了《山东大学一硕士论文疑似大面积抄袭,连文末“致谢”都不放过》一事。4天后,山东大学官方微信发布消息称,撤销涉嫌抄袭学生硕士学位,并取消导师研究生指导资格。再如,2016年3月17日、18日两天内,澎湃新闻连续报道了吉林大学两起硕士学位论文涉嫌抄袭,5天后,吉林大学方面给澎湃新闻发来关于上述两起论文抄袭事件的处理结果,即确认违反学术规范行为事实成立;撤销涉嫌抄袭毕业生学位;对相关教师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处理。

妊娠

又查实一硕士论文抄袭,细数上半年栽倒的论文“小偷”

澎湃新闻近日报道,湖南大学已经认定该校16届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曹律的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存在抄袭,决定撤销抄袭者的硕士学位,并停止该论文指导老师的三年研招资格。该事件要回到今年4月,当时媒体爆出该学生的学位论文和华东师大一13届毕业生的硕士学位论文高度相似,存在抄袭的嫌疑。三个月后,湖大终于给出查实的调查结论,并做出相应的处罚。(湖大对曹律撤销学位的文件,图片来自于媒体)仔细看看今年的媒体报道,会发现上半年因论文抄袭、造假的事件还真不少,最后许多都被查实,可以说栽倒的论文“小偷”还真不少呢。4月4日,一个神奇的日子,媒体曝光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专业08届硕士生孙勇的毕业论文抄袭06届上海交大毕业生的论文。目前,东北大学已经撤销孙勇的硕士学位。4月还有引起广泛关注的还有,天津大学软件工程12届硕士毕业生李瑞峰的毕业论文涉嫌抄袭内蒙古农业大学农业水土工程05届硕士毕业生武欣慧的论文。李瑞峰还“嚣张”得在文末特别感谢了武欣慧,他难道以为这样就不算抄袭了么?6月21日,天大认定抄袭属实,撤销学位、追回学位证书。(论文抄袭的漫画,图片来自于网络)还是4月,中原工学院两位教授的论文涉嫌杂糅、抄袭他人论文,虽然主管部门表示不会“压着捂着”,但至今尚未给出公开意见。到了5月底,上海财大教授范子英的一篇文论被清华经管学院副教授欧阳敏指责抄袭,不过该事目前尚无定论。6月上旬,暨大14级广告学博士生熊科伟所发表的多篇论文被北京语言大学一位教师指出涉嫌抄袭、剽窃,暨大处理速度非常迅速,7月1日就发布通告,撤销博士学位。(中国知网上可以查询到硕博论文,图片来自作者截图)这些都是一些经过不少媒体报道的案例,至于隐藏下的论文抄袭、剽窃与造假的学术“小偷”就更多了。不少网友对于高校毕业论文说到,“上过大学的人,基本都懂。有的甚至连题目都懒得改。”还有网友质疑查重是怎么通过的,我们发现不少出事的都是好多年前的论文,那时候恐怕不少高校在论文查重上也不规范。(中国知网的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截图)论文是压倒学生、老师的一副重担,硕士、博士论文相对还好些,现在基本都要求要上传至数据库中,多少还能起到点防止作用。至于本科论文,数量大、质量低,不少学校和导师带出的本科论文年年都是那些个观点和结论,各种说法组合下罢了。而且抄袭论文,惩罚并不重,只是撤销了学位,他本来就不该有,其实对于他来说,等于没损失。如何加强惩罚力度,也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知新行闻---【教育一加一】【教育天天谈】《知行快讯》栏目

王浮

硕士论文与专业不符 台湾一高校研究所遭勒令停止招生

新华社台北12月3日电(记者查文晔 吴济海)台湾中州科技大学机械与自动化工程系工程技术硕士班,被举报部分学位论文与专业不符,出现命理、夜市、教师幽默感教学等题目。台当局教育主管部门邀学者专家检视,认定确有偏离专业领域,日前提报私立学校咨询会讨论后,决定该所从2020学年起停招。这是台高校研究所因论文偏题不符教学专业而被停招的首宗案例。台湾私校工会理事长尤荣辉日前揭露,中州科大机械与自动化工程系工程技术硕士班,2013年后,167位硕士的毕业论文有超过100篇的主题与工程技术无关,而是跟命理、夜市、消防或休闲有关。台教育主管部门官员杨玉惠对媒体表示,经学者专家检视中州科大相关论文后,发现有高比例不符合教学目标与核心能力,学校也坦承未能善尽论文品质管控之责,因此决定停止该所2020学年招生名额共40名。该案例给各校带来警惕,教授要负责起把关学生论文的责任。中州科大校方则强调不会推卸责任,校长黄思伦、副校长柴云清、机械与自动化工程系前主任因督导不周,记大过1次,该系现任主任调离现职。未来也会针对所有研究所的开题流程进行调整,重建新的教学系统,确保不再发生论文与所学专业偏离情形。有台湾学者认为,这次事件凸显教育主管部门教学质量监督机制废弛,根本没有发挥作用。东方设计大学代理校长赖鼎铭受访表示,台湾面临严重“少子化”问题,许多私校为了生存下去,抱持“有学生就好”的观念,学生论文想写什么,学校也尽量配合。台湾高教发展成这样,真是悲哀。尤荣辉对媒体表示,台湾私校工会抽查多间大学的博硕士论文,类似中州科大论文偏离系所教学目标,或毕业论文主题与指导教师专业领域不符的情形不算少数。这些高校为了生存不惜“放水”,恐让台湾高教面临“野鸡大学化”,学校沦为贩卖文凭的学店。台湾私校工会要求教育主管部门进一步针对各校进行普查,同时要求各校落实教学质量监督机制,并针对指导教授提出惩处办法,以遏止这种歪风。(完)

包小姐

浙江理工:研究生生产一线做论文

近日,浙江理工大学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教授胡旭东带领一支15人的教师团队赴浙江省新昌县,参加与当地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论文开题答辩,共同担任答辩评审的还有企业的负责人和技术骨干。硕士论文开题不在学校,而在企业;不是学生找老师,而是老师找学生。这不仅是开题形式的创新,其背后,是一场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新昌县纺织产业实力雄厚,集聚了好几家全国纺织机械领域排名前10的龙头企业,当地政府对技术创新也十分重视。10多年前,浙江理工大学教授胡旭东和他的团队就已经对接当地产业,为企业答疑解困,而后10多年里,双方合作逐步升级。2015年,浙江理工大学与新昌县共同成立了浙江理工大学新昌创新技术研究院。依托研究院,学校搭建了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逐步探索产学研一体化。学校从企业聘请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作为企业导师,校方把握研究生科研水平和学位论文质量,企业导师则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做好工程实践指导。新昌县政府为研究生提供人均1.5万元的奖学金。此外,学校、企业还设立了专项奖学金,用于资助研究生开展创新工作。“2018年启动第一批专业学位研究生报名的时候,很多学生对联合培养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晰。而2019年报名人数已经大大超过了录取名额。”浙江理工大学教师应志平说。不同于理工科硕士研究生研一学习理论知识为主,研二开始进实验室参与课题的培养模式,这30名学生研一期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研二和研三就前往新昌,在企业参与实际生产工作直到毕业。从重实战这个导向出发,浙江理工大学加强了硕士培养方案中与企业实践生产相关的课程,在学术论文方面规定学生有论文发表即可,但研究内容必须是来自企业的实际课题。“这里的环境实在太好了,晚上可以去健身房锻炼,锻炼完继续回实验室,学习科研氛围很浓。”首批前往新昌培养的学生曾洪铭说。浙江理工大学教授吴震宇团队前段时间为企业设计一个纺织设备控制器,数学建模阶段以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为主,模型确定后,控制器的工程实现则全交给学生完成。“这样就把研究生培养前置到生产一线,能缓解工程课题来源有限、实验和制作条件不足等现实困难,同时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实现了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吴震宇说。如今,新的培养模式成果已经初步显现:首批前往新昌的29名学生当中,已有6名学生共申请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10项,参与企业项目及课题14项,学生们参加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大赛、中国高校纺织品设计大赛等赛事频频获奖。“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对高校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学校将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学位研究生为目标,构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模式,为师生成长和社会发展赋能。”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理工大学校长陈文兴说。(中国教育报记者 蒋亦丰 通讯员 石丛珊)

不亦小乎

华侨大学博士获第九届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奖

未来网高校频道11月19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许永超 伍伯妍)第九届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奖颁奖典礼日前在广州举行。2018-2019年度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54所学校和研究院的2500余篇机械工程学科博士论文参评。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制造工程研究院2018届博士毕业生许永超(指导教师:徐西鹏教授、陆静教授)的学位论文“混合磨料柔性抛光工具加工蓝宝石衬底技术研究”荣获优秀奖。 据悉,这是该校师生首次获得此项全国性机械工程学科博士学位论文最高奖项,标志着该校机械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论文质量取得了新的突破。该获奖论文同时被选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青年学术论坛”最感兴趣的论文之一。 “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奖”由台湾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HIWIN)于2011年出资设立,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组织每年评选一次,旨在提高中国(大陆、台湾及港澳地区)机械工程领域博士生的教育质量,鼓励科技创新,培养优秀机械工程人才,增进企业界与学术界互动,促进机械工业技术的提升与创新。 本届“上银优博奖”经层层评审、现场答辩等流程,最终由以院士为主组成的终审委员会评出27篇优秀博士论文,其中金奖1篇、银奖2篇、铜奖3篇、优秀奖5篇、特别奖5篇和佳作奖11篇。 据了解,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奖选拔会召集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监事长宋天虎、中南大学钟掘院士、太原理工大学黄庆学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邓宗全院士、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陆大明,上银集团总裁卓永财,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卓文恒、总经理蔡惠卿,上银(中国)副总经理陈宏明,以及获奖作者和导师等150余名高校师生出席本次颁奖典礼。

无道

最容易“发论文”的4大专业,人手一篇“SCI”?硕士能发40篇!

两个有趣的大学生一名高考学霸在无意识间听从父母的建议,选择了材料专业。他当时可能没想到,这个专业是四大“论文发表最猛“的专业之一。另外三个分别是生物、化学和环境科学专业!后来他不喜欢科研,且非常讨厌敲键盘、总结科研数据,却爱上了工程问题,于是换了专业,进入了机械设计行业。相反,有另一位高考学子选择了机械专业,却因为喜欢研究科学中的机理过程,于是他换专业到了化学,最终在本科阶段发了2篇“一作”SCI论文。上述两种学生分别走出和走进了这四大专业中的一个,可以说是很普遍的例子,下面我们就详细来看一下这4个专业的特色。生物领域生物领域学生物为啥容易发文章?其一是前沿性高,很多问题都是新的,而且有些是很欠缺研究的小方向!再加上生物的表征设备丰富,要凑出一篇SCI文章,只需要5组图就足够了。生物领域的学生在企业就业的难度较大,因为目前的生物技术发展水平,还远远没有达到能够支撑起一个行业就业。不过搞生物的做科研的就业机会很多,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生物领域最近出了一个研究生,他是川大华西的“优毕”,因为3年发了40多篇SCI而走红了,这也足以说明该领域发论文的潜力! 化学化学领域早期做化学的发文章厉害是因为很多研究者都搞“元素添加”,以至于很多人把整张元素表能添加的单质或者化合物都用上了!物理化学里还涉及各类相变以及化学反应,研究化学的人往往会从“热、动”两个力学方面出发去研究海量的化学反应,本质上化学是生物、材料和环境等领域的基础!材料材料领域材料的研究者能够发表大量文章是因为有一个“大功臣”叫纳米材料!纳米类的材料可以说是变化万千,其中以管材、颗粒、线材和石墨烯的研究最为火热!前几年,我看到有人在ACS等顶刊上发表的文章,有各种石墨烯的应用及机理研究!材料类期刊成为论文灌水的重灾区,是因为材料的测试手段实在是太丰富,仅仅是围绕“复合”和“渗杂”两个思路出来的所谓的新材料就数以万计!再加上测试方法与应用领域的不同,材料类的文章自然会漫天飞舞!材料领域最近今年出的青年人才都能排成长队了!手里没几篇10分论文或者子刊,估计都没勇气写本子投上去!没办法,做材料的人太能写论文了!很多985高校的硕士生都是人手一篇SCI吧?不然你都没法毕业!因为发一篇是毕业要求! 环境环境领域环境领域的论文主要围绕一些新鲜话题,比如能源、水处理、CO2处理等问题。环境和能源结合的“神刊EES”的影响因子已经飙升到了30多分。如果研究者再给它点动力,估计都要赶上“Science”了!当然,这仅仅是影响因子而已。能发“科学”的人脑袋再怎么发热也不会投“EES”吧? 交叉学科四大学科的交叉(论文机器)最能发论文的团队一般不是单独做一方面研究的,复合型的研究者通常会把材料、生物等领域互相结合起来,以达到论文总量无穷大的目的,因此这几年最火的一个科研词汇就是“交叉学科”!而不再是“各据一方,互领风骚”的单学科发展了!

整整齐齐

8个国外开放的硕博论文、期刊、数据库下载网站!

今天,早发表的小编给大家分享几个国外开放的硕博论文、期刊、数据库下载网站。1、Worcest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https://www.wpi.e/)伍斯特工学院:包括670余篇学位论文,其中有550多篇全文,硕士论文4篇。涵盖生物、电子、计算机、材料、物理、机械等学科。2、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http://etheses.nottingham.ac.uk/)诺丁汉大学的论文数据库。含131篇免费硕博论文,涵盖医学、艺术、教育、法学、工学等学科。3、Australian Digital Theses Program(http://adt.caul.e.au)澳洲数字论文计划,由澳洲大学图书馆员协会发起。包含澳洲40余所大学的15440篇硕博论文,涵盖各个学科。4、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http://www.lib.ncsu.e/ETD-db/ETD-search/search)北卡罗来纳州州立大学的3937篇免费博硕论文,涵盖了化学、物理学、电子电气、核能、机械、材料、食品、林业、土壤等各学科。5、University of Pretoria :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http://upetd.up.ac.za/)比勒陀利亚大学的电子学位论文,含3000多篇电子博硕论文,涵盖社会学、食品、建筑、经济、信息、生化、教育、管理、心理学、法学等学科,其中2876篇可免费获取全文。6、Ohio State University(http://www.ohiolink.e/etd/search.cgi)俄亥俄州立大学电子学位论文。含12677条记录,索引更新及时,还可在线翻译成中文,涵盖机械、电子、管理、哲学、化学、环境学、材料、数学、物理等学科,可免费获取。7、加利福尼亚大学国际和区域数字馆藏(http://repositories.cdlib.org/escholarship/)加利福尼亚大学国际和区域数字馆藏研究项目。eScholarshipRepository主要提供已出版的期刊论文、未出版的研究手稿、会议文献以及其他连接出版物上的文章1万多篇,均可免费阅读。8、剑桥大学机构知识库(http://www.dspace.cam.ac.uk/)由Cambridge UniversityLibrary和University ComputingService维护,提供剑桥大学相关的期刊、学术论文、学位论文等电子资源。论文发表,就上早发表

古今不代

72名研究生被退学:你还敢不好好发论文吗?

前几天,广州大学研究生院发布公告:由于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对72名研究生作退学处理。这72名研究生中,有5名博士生,67名硕士生。对此,广大童鞋表示:“真吓人”!还有的童鞋表示:“妈妈,我会开始乖乖上课并认真写论文的!”学霸姐姐觉得,现在的很多童鞋都非常“聪明”,早在毕业前就给自己找好了退路,那就是考研。(当年学霸姐姐就是因为不好找工作才考研的.....)很多人考研的目的其实跟上大学的目的是一样的,那就是获得一张社会公认的文凭,所以很多童鞋考上了研究生,还以为跟之前一样,学学课本考考试就可以了,太年轻太天真!!读研不是避风港,搞科研需要认真发论文“灌水”之所以以上72名同学没有完成学业,无非是因为在自己的学科领域没有发出能拿得出手的论文,没有论文傍身,自然没有完成学业的说服力,什么是论文灌水?一开始:想到一个超赞的idea,也没看到别人发过,或许做出来就是一篇nature....一个月后:天呐我怎么连这个小东西都做不出来,我看其他paper里明明很轻松....三个月后:我的妈耶刚发现一开始文献调研不全面,一个差不多的idea10年前就发了!!六个月后:好不容易才做出来这么点东西,算了算了,还发什么nature啊,把剩下的做了看看ACS nano啥的....一年后:啥也做不出来,灌个水算了,还想毕业呢,随便找个journal投了算了.....于是最后灌了一篇水,实在是没有办法啊!一、首先,学霸姐姐并不反对大家“灌水”从学术道德角度看,灌水确实不应该,因为灌水内容缺乏学术价值,会造成过多无效检索,浪费别人时间,一篇文章加入过多灌水内容,会造成主次不清,降低学术交流的质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灌水这种事很多人都做过。那么大家为什么都要灌水呢?无外乎为了凑篇幅、攒数量,发这些文章用来毕业、评职称、刷业绩,等等。归根结底四个字:压力所迫。正因如此,大家看到灌水一般就互相理解理解了。跟学术造假相比,灌水的危害小得多,毕竟灌水实际就是:虽然我写的这些都是废话,可我没撒谎骗人啊。因此,对于实在没有论文毕业的同学来讲,学霸姐姐建议你认认真真“灌水”。毕竟,很多科研大牛也是从灌水开始,慢慢作出原创性工作。另外,有些童鞋好像分不清“灌水”和“学术造假”之间的区别。灌水指内容机械重复,缺乏开创性,或数据笼统罗列,缺乏分析,意义模棱两可;而造假指杜撰或抄袭数据,属于严重学术不端。如果你把“灌水”理解成胡编乱写、捏造数据,那你就错了,那不叫灌水,叫学术道德有问题(真·道德的沦丧)。二、要灌“有策略”的水对于刚刚读研的小白来说,科研能力有限,即使自己非常用心和努力,自己的第一篇论文与高质量的论文相比也是很“水”,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有的童鞋会认为,既然自己能力还不行,那就先不发,等自己有实力足够了,直接以一篇雄文碾压一切,这种想法很有可能结果就是就是——临近毕业了论文大招还没憋出来!通常“闭门造车”是很难有好结果的,我们需要跟大家交流,而论文本身是交流的工具,大家都需要多发论文来不断完善自己的研究,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尽早先如此“水”一篇论文出来,比如刚开始研一阶段,不是为了有多高的研究成果,而是为了尽早熟悉套路,这样,在未来研二研三的科研工作中,你一定不会因为发论文的那些套路不熟而浪费时间。说简单一点就是:需要以“阶段性成果”来换取资源。这个资源就是导师的帮助和项目上的支持,你迈出了可能是比较水的第一步,后面才会有不那么水的第二步。以前学霸姐姐的导师就经常说:每一个观点都是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在研究初期,可以把自己并不成熟的观点以论文的形式“抛出来”与大家交流,逐步完善,这样反而是一种高效的方式。所以,“有策略”的认真灌水,才是学霸姐姐真正建议的。三、“灌水”让我快乐有些研究(例如我学霸姐姐当年的研究)本身的价值很小,几乎发表后不会带来整个领域内的任何变化,算是“灌水”的文章。但至少我阐释了一些问题,让一些人看到了新东西,能启发他们去探索更深、更广、更有趣的东西,做抛砖引玉的垫脚石,也是一种快乐。现在,几年过去了,当学霸姐姐到回头看看自己之前的论文,也会产生自我怀疑:妈耶,这么弱鸡的文章竟然是我写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学霸姐姐的写论文的能力也在一次次的提升,所以,科研这条漫漫长路,大概那些“水”都是必经之路吧。毕竟,童鞋们眼下是毕业最要紧啊!“可不可以不灌水?”“不灌水你养我啊”“.......我养你啊!”“你先让自己毕业再说吧,傻瓜”最后,学霸姐姐必须强调:恶意灌水是不可取的,通过抄袭得来的“水文”必须抵制!没有合适的课题?实验做不完?研究内容多,导师不给力?Biofavor可以统统解决!武汉巴菲尔致力于整体课题项目合作,有近10年的经验,累积了多方位的课题研究模式,可提供各类研究方向的整体解决方案,超全的实验技术+严谨的科学态度,让你发论文分分钟搞定!生物女学霸,一个自称学霸其实很渣的生物汪,努力将有趣的、有用的、有血有肉的科研那些事儿呈现给大家,关注一个好不啦

非天布也

中北大学机械工程首次获得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奖

2019年11月9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的第九届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奖颁奖典礼在广州隆重举行。中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18届博士毕业生叶林征、指导教师祝锡晶教授荣获“特别奖”。这是中北大学首次获得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奖,标志着中北大学机械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论文质量、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获奖作者和导师出席了颁奖典礼。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监事长宋天虎,中南大学钟掘院士,太原理工大学校长黄庆学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邓宗全院士,西安交通大学卢秉恒院士,以及上银集团卓永财总裁出席了本次典礼。据悉,第九届“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奖”从两岸四地2500余名机械工程类博士学位获得者中收到推荐论文162篇,来自54所大学及科研院所的117篇论文进入初审,76篇论文入围复审,复审筛选后34篇论文进入终审答辩,最终共评出包含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台湾清华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北大学、燕山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在内的27篇获奖博士论文。 中北大学机械工程学科拥有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和机械工程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是山西省重点学科和原兵器工业总公司部级重点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是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机械工程学科拥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山西省“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1个,山西省深孔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山西省起重机数字化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山西省机械基础示范性实验教学中心1个,山西省机械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1个。“深孔及难加工材料加工技术”学科团队是山西省科技创新重点团队。

人皆取先

这个研究生真厉害:1年发表12篇SCI论文,还有4项专利,太优秀了!

徐文浩,2018级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硕士研究生,2018-2019学年硕士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曾获2019年“青年创意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师从叶定伟教授团队著名泌尿肿瘤专家张海梁教授,从事泌尿系统肿瘤的基础及临床转化研究。研究生第一年期间以第一或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论著12篇;以主要发明人身份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专利3项;曾于2019年3月受邀赴西班牙巴塞罗那参加第19届欧洲泌尿外科年会口头发言交流,并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进行发言或壁报展示。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徐文浩在研一期间以第一或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Aging,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Frontiers in Oncology, Frontiers in Genetics, Journal of Cancer等杂志发表SCI论著12篇,影响因子总计41.89分;以其他作者身份在Cancer Research等杂志发表SCI论著2篇,影响因子共计11.25分。当被问及所发表论文中印象最深刻的一篇时,徐文浩回答:“其实是我的第一个课题成果,有幸收到了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2019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年会(ASCO GU)的参展邀请,并且最后以会议摘要形式发表于肿瘤学顶级期刊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IF: 28.245)。2018年7月,为了提前适应研究生学习,我在导师张海梁教授的建议下提前来到复旦附属肿瘤医院学习,张海梁教授在给我精心定制了长达一年的学习计划后,让我首先学习收集肿瘤医院泌尿外科的庞大患者诊疗数据库,从临床角度出发研究‘减瘤肾切除手术是否会为晚期肾癌患者带来更大的生存获益’这一课题。然而当时的我是一个科研小菜鸟,对如何收集和处理数据、如何运用不同统计学方法作图、论文写作结构、怎样与审稿人斗智斗勇都一窍不通。幸运的是,张海梁教授在繁忙工作之余对我倾囊相授,鼓励我独立思考,为我的数据和论文把关,在学术大门前推了我一把。”虽然这是现在的他看来还存在许多缺陷、值得进一步探索的一份研究课题,但正是这一研究让他跨出了学术道路最难的第一步,“真的很感谢我的师父,他是我的领路人,带我迈出了学术道路最重要的第一步,没有张海梁教授的帮助我会多走很多弯路。”徐文浩补充道。徐文浩目前和师兄正在研究一个新的课题,已经经过了半年的探索。该研究的灵感来源于他师兄做的关于前列腺癌的机制研究,然而当时得到的结果与预期不大一致,于是提出是否存在“某种新型 RNA甲基化修饰调节前列腺癌进展”这一假设。带着这一疑问,师兄朱文恺咨询了该领域国际领先的实验室后发现确实可能在前列腺癌中存在这个修饰,虽然国外有过相关研究但还不够深入,于是两人开始了在前列腺癌和肾癌两大泌尿系统癌种中如火如荼的探索。徐文浩认为做研究主动性很重要:“一定要去跟着师兄师姐们学习,他们的经验和知识能让我受益匪浅。要愿意去深挖现象背后的可能原因,每次得到的新进展会形成一种正反馈,这是科研的乐趣。如果每次都是被动做实验,最后会沦为失去主观能动性的工具人。”徐文浩的日常实验工作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除了实验研究,徐文浩秉承科学研究为临床工作服务的理念,坚持参与门诊,一年来累计协助导师诊治患者超4500例,独立完成膀胱镜检查、膀胱灌注等门诊手术操作超200例,并长期参与中国泌尿肿瘤多学科疑难病例会诊。徐文浩从去年9月开始每周跟导师一起出诊两次,每次四个小时。出诊过程中,他协助导师首先对患者进行初步的病史登记和病情处置,再根据处置方式的不同分门别类,然后由导师审核处理方式并进一步诊治,进而大大提高门诊效率,协助导师尽可能在有限时间内诊治更多的患者。此外,徐文浩可以独立完成较为简单的泌尿系统肿瘤相关的门诊手术,例如膀胱癌术后患者的灌注化疗、膀胱镜检查、输尿管支架的更换或置入等。徐文浩提及,门诊遇到的大部分患者都很好沟通,但也难免会有情绪激动的患者。医院每天放给每位教授的门诊挂号数有限,然而患者数量众多,会出现插队、擅自进入诊疗室打断问诊等情况。当问到是否会因为患者不理解、不信任自己的用心付出而难受时,徐文浩摇摇头笑道,“我们还有很多患者需要诊治,还有很多临床和科研任务需要承担,这种小插曲仅仅是忙碌生活的调味剂”。徐文浩说:“医患其实是并肩作战的战友,我们都有一致的目标那就是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存获益。出诊的时候会遇到形形色色的患者,但无论怎样都要耐心应对,导师也叮嘱我患者都不容易,一定要学会沟通的技巧,要学会换位思考。” 徐文浩还致力于临床转化工作,以第一发明人身份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一种泌尿外科用尿道给药器”、软件著作权专利3项:“肾癌免疫治疗疗效预测系统”、“膀胱癌免疫治疗疗效预测系统”和“肾癌分子影像学融合分析系统”。以主要发明人身份成功申请并受理实用新型专利3项:“一种腹腔镜手术下用带刻度的B超探头”、“一种安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刀”、“一种新型输尿管支架管”和发明专利1项:“一种泌尿外科手术机器人机械臂”。此外,他与导师一起设计的泌尿外科用尿道给药器,于今年2月获得了全国“青年创意设计大赛”一等奖。他认为在实践中用心观察和思考很重要,在临床操作时哪里不顺手,就会思考可以怎样改进,然后将想法落到实处。临床工作中的徐文浩 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徐文浩在研究生入学前就在导师和师兄师姐的帮助下收集和整理临床数据、设计课题、着手做实验、写论文。他说:“做研究要愿意投入并高效利用时间,效率太重要了。我个人习惯提前几天做好规划,比如我会今天想好明后天要收集多少数据、完成实验的哪一部分之类的目标。”徐文浩补充说道,写论文还要善于总结,例如搭建文章结构的技巧、如何抓住审稿人的眼球等等。在科研学习和临床工作外,徐文浩还积极参与了各种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在2018-2019学年期间,他曾赴西班牙巴塞罗那参加第19届欧洲泌尿外科年会(EAU)报告发言;曾在上海第三届东方泌外科和男科学术会议以及厦门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CSCO)报告发言;曾受邀参加美国泌尿科协会(AUA)、美国临床肿瘤学会泌尿肿瘤分会(ASCO GU)、中国肿瘤学大会(CCO)和第九届东方肾脏病学会议壁报展示。徐文浩提到,他在巴塞罗那见到了之前只在文献中见过的学术大佬,并且向他抛出了去国外研究中心交流的橄榄枝,还结识了北大医学院的一位研究生,对方英语口语十分流畅。徐文浩说:“与优秀的人接触会激励自己更加努力。”第19届欧洲泌尿外科年会壁报合影 徐文浩坦言自己其实是一个爱玩的人,“我爱打游戏,端游手游都在玩。我还很喜欢旅游,但现在没什么时间去了。”他现任复旦附属肿瘤医院团学联外联部部长和男篮队队长,今年他所在的男篮队还获得了复旦大学枫林校区男篮比赛季军。他笑着说道:“我不是一个能够除了睡觉就是干活的人,娱乐休闲于我而言不可缺少。而且身体最重要,休息够了才有精力继续做事。”复旦附属肿瘤医院研究生男子篮球队合影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句话是徐文浩的现实写照。因为妈妈是医生,所以他小时候就耳濡目染,对医学产生兴趣,在高考填志愿时毅然选择了学医这条路。他至今没对当初的决定后悔,“做不完的手术、看不完的患者、补不完的病史,或许这就是中国年轻医生的现状,但是我认为这是必经的历练。”在徐文浩看来,作为一名科研型硕士研究生,要对自己对导师负责,做到学术诚信、不弄虚作假;还要对患者负责,无论有什么矛盾和误会,都要恪守医生的道德准则和底线。他想对当代青年学生说,“效率十分重要,因为每天有忙不完的事情,不能有拖延症。此外,对人对事要有自己的冷静思考。最后,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在团队中不要太计较得失,在发生分歧时学会让步。”无论是国奖,还是“优秀学生”荣誉称号,它们不仅代表着对学生不懈付出和优秀品质的肯定,更代表着对“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精神鞭策,他将继续在科研和临床实践中践行“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理念。来源:复旦研究生 撰稿 刘 甜 编辑 章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