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年中国酒店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九窍

2020年中国酒店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商情报网讯:酒店(又称为宾馆、旅馆、旅店等)的基本定义是提供安全、舒适,令利用者得到短期的休息或睡眠空间的商业机构,即给宾客提供歇宿和饮食的场所。酒店行业发展现状分析直接受益于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酒店行业规模持续增长,我国的酒店行业正逐步走向大规模、高质量的发展时代。根据中国饭店协会的公开数据,2018年全国饭店业规模持续扩大,住宿餐饮业总收入约5万亿,其中餐饮业将达到4.4万亿,继续保持10%的增长幅度。据此测算,2018年全酒店行业(不含餐饮)收入达到约6000亿的规模,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同时,根据中国饭店协会发布的2015年至2019年《中国酒店连锁发展与投资系列报告》中的数据整理,我国酒店行业供给持续增长,中国酒店客房数量从2015年的215.01万间增长到了2019年的414.97万间,期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87%。数据来源:中国饭店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近年来,我国酒店行业发展在行业内部呈现明显的结构分化特征。以五星级酒店为代表的豪华型酒店受国家限制“三公”消费和“中央八项规定”等政策影响消费需求快速萎缩,同时由于运营成本高居不下、地产投资高峰等多重因素影响,豪华型酒店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增长速度呈现连年降低的态势。以如家、汉庭等连锁酒店为代表的经济型酒店在经历过高速增长高峰后,由于同质化严重和供给过剩,现已进入洗牌阶段。根据《2019中国酒店连锁发展与投资报告》中公布的数据,2018年全国经济型酒店共241.99万间客房,2015年至2018年复合增长率为12.40%,经济型酒店的规模增长正逐步放缓。而中高端酒店行业受益于消费升级和中产消费群体的快速扩大,加之经济型酒店和豪华型奢华型酒店的消费转移影响,近年来中高端酒店迎来行业红利时代,连续多年保持快速发展态势。酒店行业发展趋势分析(1)中高端酒店发展仍有极大空间,未来将成为行业结构主体根据对中国饭店协会数据整理,目前我国酒店行业豪华、中高端、经济型的比例约为8%、27%、65%,目前国内酒店市场由低端经济型酒店占主导。而欧美等发达国家成熟的酒店市场通常呈现两边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目前欧美酒店业豪华、中高端、经济型的比例约为20%、50%、30%,未来我国酒店行业结构布局将向欧美等发达国家酒店行业结构靠近,呈现中高端酒店为主体的特征。从目前国内酒店市场结构,中端酒店的发展仍有极大发展空间,未来中国的中高端酒店将迎来中长期的快速发展阶段。数据来源:中国饭店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2)酒店行业轻资产化经营模式兴起随着国家出台一系列“去杠杆”调控措施,坚定不移的将“解决资金空转、遏制资产泡沫、扭转脱实向虚”作为调控的目标,重资产类酒店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必须通过出售资产、降低杠杆以达到增加现金流、降低财务成本的目的。同时由于我国地产投资周期原因,现有存量物业规模较大,酒店自持物业成本过高。酒店业从过去的重视资产运营转向重视管理品牌运营,从过去的不可持续的、消耗资源的重资产模式转向可持续的、租赁物业、重管理输出与品牌输出的轻资产模式。(3)产品、文化与服务的精选化随着酒店市场需求特点的不断转变、客源市场的逐步细分,客人除对酒店的硬件设施有较高的要求外,对服务的感受也变得更为细致,在消费过程中得到新奇、知识、艺术等体验成为住宿的目标,而目前市场主体经济型酒店“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的产品及服务很难适应当前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在酒店产品的设计上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元素、打造特色主题酒店是产品走差异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酒店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随着中产阶级的崛起,对产品、文化与服务的精选将逐渐成为酒店行业下一阶段的发展趋势。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4年酒店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卖油郎

十张图了解2020年中国及全球酒店行业发展现状 连锁酒店发展潜力巨大

全球连锁酒店渗透率不断提升2019年全球连锁酒店及独立酒店总数量达到88.69万家,其中独立酒店69.9万家,连锁酒店18.79家。COVID-19疫情对商务及休闲旅行的需求均产生了不利影响,进而降低了酒店业的需求。一方面,由于疫情,许多公司取消了计划已久的会议、贸易展览、商务会议,并在疫情期间限制了个人及商务旅行。雇员及其他利益相关者被要求居家工作并进行视频会议以代替面对面形式的会议。另一方面,随着疫情迅速升级为全球性大流行疾病,许多国家对非必要旅行(例如休闲旅行)实施了限制。全球酒店行业呈现分散经营的特点。2019年,连锁酒店占酒店客房总数的约41.1%。特别地,中国及欧洲的连锁酒店渗透率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15年至2019年,全球酒店客房总数1.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这主要是由稳健的宏观环境及旅游市场增长所致。由于COVID-19的影响,全球酒店供应大体上预计将继续停滞。欧洲连锁酒店营业额增长自2015年至2019年,欧洲酒店行业稳定增长,2019年连锁酒店营业总额达到1627亿美元。尽管COVID-19疫情可能在2020年对待开业酒店造成不利影响,但欧洲的酒店供应预计将在未来几年有所增加。中国酒店供应量增长中国的酒店行业仍高度分散,并由大量独立酒店及少数连锁酒店组成。截至2019年12月31日,连锁酒店客房数仅占中国酒店客房的24.9%,远低于全球平均的约41.1%。具体而言,中国三线或以下城市的酒店行业连锁酒店渗透率相对较低(2019年约为21.1%),为连锁酒店带来巨大增长机会。一般而言,酒店可就价格范围分为三个分部:经济型、中档(包括中档及中高档)及高档。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档及经济型酒店分部的连锁酒店渗透率分别仅为16.0%及25.2%,远低于高档酒店分部的连锁酒店渗透率,这显示了连锁酒店渗透的庞大潜能,并将带来市场整合的机会。经济酒店为连锁酒店最大组成部分经济型酒店构成了中国连锁酒店行业中最大的组成部分,2019年占中国连锁酒店的酒店及酒店客房总数的约79%及53%。在连锁酒店转向侧重消费升级的推动下,中档酒店分部自2015年至2019年呈现显着增长,就酒店客房数量而言,复合年增长率为34.3%中国连锁酒店的总营业额自2015年的人民币2452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人民币439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5.7%。同期酒店客房数量及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亦有所增长。中国连锁酒店营业额预计将在2020年减少(2020年同比下降34.7%),其主要由于COVID-19疫情爆发所致。在政府遏制疫情蔓延的有效措施以及旅游业复苏及消费者重拾信心后,中国酒店行业已在2020年第二季度逐步恢复增长。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酒店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院交流互动。

长而不宰

我国酒店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酒店的现状,发现一些酒店存在定位不明确、布局不合理、缺乏品牌影响力等问题,本文对此进行深入探讨并对今后酒店如何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酒店【关键词】市场定位;连锁;品牌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服务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过去的酒店运营模式逐渐的显露出它的弊端,中国酒店业全行业正在酝酿着一场大变革,结构合理,定位明确的酒店就可以在这次洗牌中脱颖而出,而墨守陈规,不懂得顺应时代发展的酒店就可能被淘汰掉。因此,有必要对我国酒店的发展问题和发展对策进行探讨。一、国内酒店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1.我国酒店的布局不尽合理目前我国酒店的布局还没有考虑到大众人群的实际理想消费地点,而只是单纯的主观臆断,大多数选址在市区等商务领域,这就造成了酒店的客源大多数为中高端人群,客源少且不稳定。实际上,大多数有住宿需求的大众人群主要是在城市进行观光、旅游、探亲等,这就要求酒店的选址需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多考察,最后定址。在不同城市中,酒店大多数集中在东部的较大城市,而忽略一些欠发达城市,这样的布局也是欠合理的,东部较大的城市固然客源会比欠发达城市大很多,但同样,面对的竞争也会大很多,因此,实际的效益可能还不如在欠发达城市中,满足大众人群旅游、探亲的需求。总结起来,品牌酒店不能很好的适应大众人群,而盲足的驻足在发达城市,布局不尽合理。2.我国酒店的品牌影响力低在我国,酒店的发展向来不注重品牌效应,不注重培养自己的品牌,依靠品牌优势,发展、稳定客源,并讲酒店的影响力逐渐扩大至全国,最终形成全国连锁的形式。国内酒店在品牌管理上,没有对品牌进行有效的培育和提升,不少品牌、商标处于闲置状态,而国际上比较好的酒店非常注重自己的品牌效应,往往把品牌的宣传放在第一位,把地域优势和环境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吸引消费者,贴近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一个酒店要想生存、发展、壮大,就必须要拥有自己的品牌。品牌从创立到逐步强大,是一个点滴积累的过程,我们的目标不是个体的生存,而是品牌化的生存,只有这样,酒店才会有持续的竞争力。如何扩大客源,打响自己的品牌,提高酒店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3.我国酒店的定位尚不明确目前的国内酒店,定位尚不明确。国内酒店向来不懂得打出自己的特色服务,总是服务简单,管理系统不完善,缺乏硬件、软件上的规范,难以达到国内消费者和国外客源的需要。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酒店业的规范和制度已经相当完善,管理系统非常先进,服务和管理非常人性化,让客户流连忘返。由于很少有人关注研究酒店的软件和硬件设施,酒店负责人不具备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思路等原因,导致酒店服务和管理规范很不健全,直接表现为没有统一的操作流程、服务规范、管理标准。因此,导致经营水平不高,效益较差。4.我国酒店的人力资源管理欠成熟在人力资源上,年龄结构不合理、知识结构单一,主要由无业人员组成,缺乏专业性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服务人才;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酒店的用人机制不够完善,没有健全的工资制度、福利制度、激励制度,不能很好的为员工组织一些文体活动,不能有效的通过机制手段招聘到优秀人才,也没有很好的制度遏制人才的流失。二、国内酒店发展存在的问题的对策1.规范布局,做好市场定位。任何一家酒店都不可能完全满足所有类型客人的需求,每座酒店都应该确定自己的主客源,尽量满足自己的主客源客户的需求,而不是穷于应付所有类型客户的所有需求。因此,酒店应从主客源的研究入手,做好市场定位,对酒店的发展布局进行合理布置,逐步形成面向大众消费人群和主客源的多元发展布局。通过研究当地的环境和人文因素等,确定最佳选址来满足主客源的需求,并不断的通过调研来改善自己的各方面条件,增加在主客源心中的满意度。为了扩大客源,酒店可以选址在旅游景点等附近,将主客源定位为旅客。2.规范管理,提升服务水平。酒店必须要满足卫生、舒适性要求,必须做到服务周到、考虑全面、反馈后解答迅速等要求,并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和硬性约束方法,将管理和服务纳入重中之重,把提升服务的水平作为酒店的头等大事来抓。因此,要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做好酒店员工的培训工作,提升酒店整体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首先是硬件设施的完善。据调查,顾客往往把床看作为最关注的硬件设施,因此酒店应该重视提升顾客的睡眠质量。同时,酒店还要注意酒店的隔音效果、交通是否便利、早餐及网点的关注及旅游信息的关注。其次,酒店需注重提升自己的软件水平——服务质量。好的服务质量可以让顾客流连忘返,感觉甚好。国外有些酒店曾经有过这样一项服务:登记入住客户的出生年月,然后在每年的客户生日的时候打去问候电话,并邮寄礼物,欢迎客户再次入住。当然,有的服务适合在国内效仿、推广,有的只需要我们的借鉴、深思。3.注重品牌效应,推进品牌管理。品牌拥有经济、信誉、权利和成本四种价值。酒店要在残酷的产品竞争中求的生存,必须要依靠和培育自己的品牌。酒店要为培育一批品牌产品,实行聚焦战略,即资源聚焦、资金聚焦、政策聚焦,在品牌的建立、使用、维护、授权上迈出新的步伐;正确的运用市场推广策略,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目标市场,使酒店能适应当地市场的需要,然后进行恰当的品牌定位,通过企业赋予自己的品牌和产品的某种特殊性,使之与其他品牌和产品区别开来,从而被消费者认知并接收。因此,必须做到以下四点:第一,做品牌必须舍得投入,从各个方位进行投入、培养,不能靠几个策划就出品牌。第二,要从服务和特色开始,不断创新,才能铸就自己的品牌。第三,保持和发扬酒店的独特魅力、创新服务理念,提供个性化服务。例如提供家庭式的服务,帮助照看小孩和老人等。第四,走集团化或连锁化发展道路,打造规模优势、资金优势、成本优势,把酒店做快、做大、做强。集团化的优势在于可以集合相关资源将品牌做好、做快、做大。必须注重品牌效应,强化内部管理、打造特色产品和服务,使酒店立于不败之地。4.发展连锁酒店模式和网上预定系统。发展连锁酒店模式。可以有效的利用品牌优势,将资金等由分散走向集中。因为中国酒店总体数量已经很多,但是总体发展水平不高,这就给连锁酒店特有的高效运作、管理、服务系统带来一定的优势。酒店采用连锁模式,可以大力整合商业模式,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建立或参与网络预定系统,可为酒店带来更多、更稳定的客源,此外还可以起到控制客源、宣传酒店、延伸品牌的作用。例如,如家酒店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与借鉴首旅集团多年的酒店经营管理经验和携程旗下国内最大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800预订系统、携程旅游网分不开。5.改变传统的组织架构模式,建立具有活力的体制和机制。酒店要完善法人治理机构,还要有一套管用的规章制度,加强监督、完善投资管理办法;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酒店竞争归根结底是服务的竞争。酒店应制定出必要的符合酒店和员工双方利益的保护措施,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千方百计使用好现有人才、启用人才、留住人才,提高服务质量。要加速服务型人才的培训,尤其是要注重培养复合性人才,既懂酒店管理,又精通外语、兼知其他。酒店员工的选取不应只选择一些待业青年,要尽可能的选择一些具有较高学历的人才,达到资源的良好配置。具有较高学历的酒店员工,除了可以很好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可以为酒店的未来做一些自己的设想,为酒店出谋划策。本文转自:aa.sbvv.cn/lwfw

咲人

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经济型酒店作为提供基本服务项目,满足中低端客户群体基本需求的饭店,在国外的运作已比较成熟,并受到人们的欢迎。在我国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但由于起步晚,我国经济型酒店还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将根据经济型酒店的特点,分析我国经济型酒店与星际酒店相比存在的优势和劣势,进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我国经济型酒店的未来发展的战略提出几点建议。[关键词]经济型;酒店现状;策略引言目前居酒店业主体地位的高星级酒店其昂贵的价格、豪华的设施、全面的服务远远超出了普通人的消费能力,而社会旅馆的服务质量、卫生质量、安全措施又无法达到人们对住宿的要求。在高星级酒店与社会旅馆之间存在着一个很大的市场空缺,需要新的酒店产品来填补这一市场空缺。其中标志性的事件是1997年2月锦江之星的成立,这是我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本土经济型酒店。经济型酒店以准确的市场定位,规范化标准化的服务获得了顾客的肯定。同时,经济型酒店以其较高的投资回报率、较低的风险、灵活的管理迅速获得了广大投资者的青睐。经济型酒店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发展势头强劲,本土经济型酒店品牌锦江之星、如家快捷等应运而生,而颇具前景的市场同样吸引了国外经济型酒店品牌法国宜必思、美国速8等纷纷进军中国市场。一、经济酒店的概念近几年,成千上万家挂着“经济型”旗幡的酒店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大地上冒出来。国际资本的豪赌、成功案例的诱惑、市场的关注让“经济型”变成了众多创业者、低星级酒店追捧的香饽饽。经济型酒店如火如荼的发展也引起了学界更多地关注,其中最为基础性的问题就是经济型酒店概念的界定,由于概念的不确定性致使对经济型酒店相关问题的研究难以有效开展。因此,必须对这个问题进行清晰阐释。学者们的研究角度,主要从价格与功能来界定经济型酒店的概念。(一)经济型酒店的定义经济型酒店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30年的美国,当时美国大众消费兴起和公路网络的发展催生了为平民出游提供住宿服务的汽车旅馆。二战后美国经济繁荣和城际高速公路网的建成进一步带动了大众旅游的发展。1952年成立的假日汽车旅馆第一次采取标准化的方式复制产品和服务,使汽车旅馆沿着美国公路网络迅速发展。到80年代末,经济型酒店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发展为一种成熟的酒店业态,产品形态呈现丰富的层次性,开始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目前,酒店管理学界对经济型酒店还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定义。国外对经济型酒店的划分主要标准是房间的价格,例如经济型酒店是指不提供普通酒店所提供的全面服务(fullservice)的,房价在1991-1993年期间维持在33美元以下的酒店。根据经济型酒店的特点和我国的实际情况,经济型酒店的定义可以总结为:“以大众旅行者和中小商务者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客房为唯一或核心产品,价格低廉(一般在300元人民币以下),服务标准,环境舒适,硬件上乘,性价比高的现代酒店业态。”(二)经济型酒店的特点经济型酒店作为一种新兴业态,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产物,它完全区别于面对社会上流阶层的全服务酒店,是满足一般平民旅行住宿需求的产品设施。其主要特点有以下两点:首先是性价比高。经济型酒店就是“物美价廉”,相对于高档酒店动辄上千元的房价,经济型酒店的价格一般在200元人民币左右。经济型酒店把现代家居的卫生、简约、清新、温馨、舒适、实用的特征融入客房,努力给客人以“家”的感觉。提倡为客人提供价格适中、物有所值和满足型的服务,其性价比是所有住宿设施中最高的。再次是成本节约。经济型酒店紧扣酒店的核心价值——客房,以客房产品为灵魂,去除了其他非必需的服务,如健身、康体、娱乐等,从而大幅度消减了成本。除此之外,在能源、水资源、人工、用品、设备等方面都高度节省。如家的员工与客房比例仅为0.3,是一般低星级酒店的1/5~1/7,大大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相对于酒店业中豪华型酒店而言,无论从酒店数量、客房数量还是从盈利性和增长的速度来说,经济型酒店都在国际饭店产业格局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二、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现状经济型酒店的概念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中国,20世纪末开始出现锦江之星、新亚之星等第一批经济型品牌连锁酒店。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型酒店已经达到4000家,但相对数量还较少,行业集中度较低。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和人们出游观念的转变,中国经济型酒店还将保持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经济型酒店的概念开始进入中国。1996年,上海锦江集团推出了中国第一个经济型酒店品牌“锦江之星”;进入21世纪,各种经济型酒店品牌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携程网和首旅集团于2002年共同推出如家快捷品牌,美林阁于2003年推出“莫泰MOTEL168”品牌,2004年,徐曙光创立格林豪泰(GreenTree)品牌,同时美国速8和法国雅高旗下“宜必思”等国际品牌也开始进入中国,2005年7天和汉庭相继成立。除此之外,一些区域性的经济型酒店品牌也在部分地区迅速扩张,并积极打造全国性品牌;中国经济型酒店进入了飞速增长阶段。截至2010年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型酒店的门店和房间数分别达到4270家和461115间。(一)十年飞速发展1996年锦江之星成为中国第一个经济型酒店品牌后,经济型酒店行业的发展并不快,到2000年时只有23家,不过入住率一直高于传统酒店。当时主要做酒店预订业务的携程看到这点后决定进入经济型酒店行业,然后很快出现了一批经济型酒店品牌,整个行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中国经济型酒店起源于20世纪末的锦江之星和新亚之星(后被锦江之星收购),前几年发展不快,到2003年的5年时间里只发展到87家。2003年之后,随着携程(CTRP,47.39,-0.27%)系的创业者季琦、郑南雁等人先后创办如家、7天连锁、汉庭等经济型连锁酒店品牌,中国经济型酒店数量飞速增长。根据InntieReport2009年10月发布的数据,从2003年到2008年,中国经济型品牌连锁酒店数量和房间数取得了100%和98%的复合增长率;酒店数和房间数分别达到了2805家和312930间。截至2009年6月30日,在中国拥有酒店数100家以上和房间数1万间以上的经济型品牌连锁酒店有7家。连锁酒店自携程系的季琦2002年底创建“如家”品牌后,经济型酒店行业转入快速发展轨道,2003和2004年分别实现74%和90%的增长率。随着7天、汉庭两个品牌的成立以及如家、莫泰等品牌的加速发展,2005年实现214%的增长率;之后的2006~2008年也保持65%以上的高速增长。2009年金融危机让几家品牌调整了扩展速度,增速有所放缓;但7天、如家等品牌表示2010年后将再进入快速发展轨道。截至2010年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型酒店的门店和房间数分别达到4270家和461115间。(二)市场格局初步形成中国经济型酒店发展的前景是乐观的,发展的潜力和空间是巨大的,而且仍会延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主要是由于全国有25多万家住宿场所可供开发和利用,尤其是6万家达到经济型酒店转型标准的潜在资源的利用。据中国饭店协会行业资料统计,在目前中国饭店业整体利润水平还是亏损的情况下,经济型酒店经营利润率却能达到50%。原因是国内部分三星级的中档酒店大都存在投入产出比低、客房空置率高的问题。而这些年国内旅游又发展很快,经济型酒店正好满足了普通住宿消费的需求,因此赢得巨大发展空间。其3至5年的投资回收期更是受到广大商业地产商的青睐。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型酒店市场已经出现了锦江、如家、汉庭、7天、莫泰等许多品牌。锦江之星作为中国最早的经济型酒店品牌一直保持稳健的发展步伐,但其行业领头羊的位置已被晚6年成立的如家所取代,并且已经出现明显差距。前十大品牌中,如家遥遥领先,第2~5位规模较接近,随后迅速缩小,中州快捷和城市客栈只有两三千间的规模。规模在门店数量上,如家同样以674家稳居行业第一,7天超越锦江之星以399家位居第二,汉庭超越莫泰居第四位。前十大品牌中,门店数超200家的有6个,美国速8以167家居第7位,宜必思目前只有42家门店。前十大品牌门店数达到2430家,在经济型酒店行业占比56.9%。同时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在门店数还是客房数量上,都是如家、锦江等本土品牌占据了绝对优势;美国速8、法国雅高旗下宜必思等品牌都没有取得领先地位。(三)价格定位较低除了平均客房数外,十大品牌的定价也不尽相同。汉庭、格林豪泰、宜必思均定价在200元左右;锦江、如家和7天则在180~160元之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各品牌差异化竞争策略,前者更多地面向中小企业主和企业管理者的商务旅客,后者的7天主要锁定年轻白领和学生群体。从整个经济型酒店行业的价位结构看,150-200元的酒店数量占51%,其次是200~300元价位的酒店占26%。最近开始热起来的百元酒店也占了5%的份额;300元以上的价位与经济型酒店的定位已不太相符,市场份额也只有3%。(四)入住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中国每一千个城市人口拥有品牌经济型酒店客房数为0.5间,而美国是8.2间。中国2008年的城市化率为46%,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53%,城市人口将增长至7.28亿。兴业证券的研究报告表明,若以国内游规模、消费者住宿消费额意愿、中档住宿单位数量三个指标测算;如果中国的人均出游率、人均中档客房数达到美国一半的标准,我国目前的经济型酒店行业的客房供应量还有近70倍的增量空间。目前经济型酒店行业中的如家、7天、汉庭近三年的入住率都维持在85%以上的水平,锦江之星的入住率也维持在80%以上的水平。由于经济型酒店相对数量还不多,目前整个经济型酒店行业入住率也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下图是在美上市的三家中国经济型酒店的入住率情况:入住率总的来说,目前中国经济型酒店已初具规模,行业寡头雏形开始形成;但寡头之间的竞争还不激烈,目前经济型品牌连锁酒店还处在侵蚀低星级无品牌单体酒店市场阶段。整个经济型酒店行业也还在快速发展过程中,远没有达到饱和状态。7天连锁CEO郑南雁表示,经济型酒店的前四五个品牌每家发展到1500~2000家门店的规模完全没有问题,7天将集中资源尽快实现1500家的规模。截至目前,如家签约酒店数量已达1000家,7天预计2011年也将实现千店布局。(五)相对数量少、行业集中度低中国的经济型酒店,特别是经济型品牌连锁酒店还处于初期的发展阶段,经济型酒店在住宿行业中的占比和行业集中度都还很低。InntieReport2009年10月的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国经济型酒店数量和房间数虽然分别达到2,805家和312,930间,但在整个行业中占比只有0.9%和1.2%。中信证券行业研究显示,中国经济型酒店与星级酒店的数量比从2000年的0.34%提高到2008年的19.66%,8年增长近60倍。说明经济型酒店作为住宿行业中的朝阳产业在这几年飞速发展;但相比较发达国家经济型酒店与星级酒店7:1的数量比,中国经济型酒店的占比还严重偏低,相对整个行业而言经济型酒店相对数量还很少。根据盈碟的统计,2009年,中国经济型品牌连锁酒店前十强在经济型酒店市场的占有率为63%,行业龙头如家占比17.3%;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呈现多寡头竞争特点,未来格局还存在诸多变数。三、经济型酒店发展的优势(一)连锁经营的模式经济型酒店一般都采取连锁经营方式,各家连锁酒店都按照统一标准建设和经营。这既解决了人们住不起豪华酒店的尴尬,也打消了人们对一般旅店信不过的顾虑。经济型酒店单店利润总量不是很大,但能以房间的数量优势和酒店的总体数量优势获得大量客人,并且它能以会员制方式留住客人,进而在连锁店内部进行客流共享。对于一家酒店来说,客房出租率只要达到60%就能保本,客房入住率越高,利润就越高。由于利润的吸引,大批的投资者把目标转向了经济型酒店,现在主要有两种投资方式,一种是品牌加盟,即业主将自己的酒店物业进行改造,并加盟品牌,酒店由业主自己进行经营管理,品牌商提供品牌支持,如培训、市场开拓、网络建设等。第二种是租赁经营,即业主以租赁的方式获得物业,加盟开店。开一家经济型酒店所需房产建筑面积在3000至1万平方米即可,房间数为80~200间。视房屋情况,前期改造装修、配备设施、品牌加盟费等总投资约为300~500万元。由于连锁方式严格控制成本,所以酒店年平均利润率可以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目前中国的经济型酒店利润在25%~30%以上,投资者大约用2~4年可收回投资。(二)全新的服务理念以桔子酒店为例,来自美国的新型经济酒店桔子一直致力于在中国提倡全新的酒店概念,让更多旅客认识美国精品酒店的风格,“大部分入住星级酒店的客人都不会使用如游泳池、健身室、美容美发及酒吧等设施及服务,可是却需要为这些设施及服务埋单;桔子水晶酒店选择把重点放在设计、用料、服务及品牌上,让客人同样如置身于星级酒店当中,但却不用为用不上的设施和服务付费”。(三)性价比高经济性酒店的成本较其他星级酒店成本低,发展也就相对容易些。因价位较低,突发的外部不利因素对其的威胁就能很好的避免。我国的城市发展还较为滞后,低成本的酒店可以更好的吸引顾客,提高入住率,节约成本进而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舍弃客人不需要、起码是不经常需要的东西是经济型酒店降低运营成本从而降低房价的重要手段。对于这些由经济型连锁酒店打造的中高端商务酒店品牌而言,其手段也是将酒店运营回归到住的层面上,从而让自己的房价比传统的星级酒店有了极大的竞争性。再加之经济型连锁酒店惯用的标准化扩张,也可以极大压缩成本。经济型酒店尽量节省成本,不但满足旅客最低入住要求,而且环境、卫生状况又让顾客满意;选址在非市区繁华地段但交通便利;客房内只保留基本设施;以较大客流量保证自己薄利多销。总的来说,经济型酒店在酒店设施、运营成本、管理费用等方面与传统酒店相比节省了很大一笔费用。因此,经济型酒店在房价制定上就形成了很好的性价比,顾客花费较少的金钱就能享受到档次不低的居住环境。四、我国经济型酒店发展存在的问题在不断激化的市场竞争中,专业品牌的市场效益日益呈现,并不断强化,已经形成全国品牌和地方区域品牌共存的局面。由于我国经济型酒店发展历程较短,对酒店员工缺乏长远的规划及建立长效的培训、激励机制,造成众多的问题,尤其是经济型酒店对品牌效应认识不够。(一)经济型连锁酒店品牌缺乏市场竞争力对经济型连锁酒店而言,根据客源类型来说主要分为,家庭型消费者与旅行型消费者和商务型消费者,所以酒店在设施的设计与服务的功能方面增加了不同的产品特色。虽然我国的一些经济型连锁酒店都提高了服务,以提供住宿服务为主和经简单的早餐,为商务人士提供上网与打印等具有商务特性的服务功能,一般坐落在交通便利,靠近商业区的地方。但是,我国的很多经济型连锁酒店在选址和功能上而言还不够多元化,差别不大。例如,一些经济型连锁酒店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对自驾旅游爱好者的考虑不够,也没有根据所在的地域进行一定特色进行一定的涉及,从而凸显不出各地的特色,所以我国很多的经济型连锁酒店与其他经济型连锁酒店差别都不是很大,没有自己的特色,市场细分不足。并且,几年来,在国内经济型酒店发展的同时,国外同行巨头纷纷涌入,瓜分市场空前,“圈地”势头空前绝后。如美国的速8连锁酒店集团在2010年下半年就已宣布两年内要在国内扩建60余家分店,酒店业巨头万豪也有类似的扩张计划。喜达屋、洲际、万豪等国际酒店集团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在华营销目标多针对国际来华客源,而雅高无疑是第一个明确表示要争夺中国本土客源的国际酒店集团。在此背景下,我国经济型连锁酒店品牌缺乏市场竞争力更加的凸显。(二)经济型连锁酒店对品牌认识不足我国酒店业开放较早,目前我国的高星级酒店无论是从硬件或者服务方面均不会逊色于国外的高星级酒店,但低星级酒店的管理就往往不尽如人意了。经济型酒店作为一种业态在中国出现的时间还不是太长,导致了自身知识和理论的欠缺,在发展过程中也是处于一种学习加摸索的状态,而在学习国外同行的经营管理方法时由于缺乏对中国国情的全面了解和把握,往往使学到的东西并不能很好地运用到现实的品牌经营中去,或者达不到预想的效果。我国经济型酒店品牌管理相关理论知识的不足,已经抑制了酒店企业的实践与发展,给经济型酒店企业构建品牌经营策略带来了难度。目前,虽然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品牌经营对于酒店发展的重要性,然而我国有相当一部分经济型酒店的经营者并没有真正理解品牌经营的内涵。比如,他们简单地认为品牌经营就是为酒店设计一个琅琅上口的名称,或是一个醒目的标志,而忽视、了品牌定位、品牌维护、品牌传播、品牌扩张等更为关键的内容。再加上,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自身经济实力的限制,我国大多数经济型酒店的短期经营行为都十分严重,投资者希望通过较高的短期回报,迅速收回投入以。降低投资风险,通常他们更关注酒店的客房出租率、房价、服务设施及财务状况等,而不愿意经过漫长的品牌创立和品牌经营的过程,再取得较高的收益。这样的认识,极大的影响着我国经济型锁链酒店品牌的发展。(三)经济型连锁酒店的缺少品牌创新当前在我国所发展的经济型连锁酒店,虽然囊括了众多品牌、开店数量和开业房间总数规模都很大,但各个酒店之间所提供的具体服务却都是大同小异,同质化现象严重,就更加增加了我国经济型连锁酒店要脱颖而出的难度。并且,由于我国经济型连锁酒店发展比较晚,目前,还处于一种摸索状态的发展,面对广大消费者的还是以大众化的产品居多,在市场区分和特色产品开发上面缺乏重视,在业内竞争程度日趋激烈的背景之下,降价促销是吸引顾客的主要方式,长期来看还是不利于知名度和美誉度高的品牌效应形成,而提高自身产品的特色程度对于我国经济连锁性酒店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非常重要。(四)经济型连锁酒店宣传力度和范围不够从我国经济型酒店业的发展现状来看,一方面,我国经济型酒店企业集团大多不具有资本经营的实力,而且国内的资本市场和产权市场也并不完善。另一方面,虽然近年来,国内酒店集团近年来的发展势头不快,虽然经济型酒店加速跑马圈地,但大部分是看准了目前经济型酒店的良好发展势头,各自为阵,各占一方,这样的发展局势使其在宣传力度和范围上都受到一定的限制,致使各酒店集团在规模、收入和营业水平方面发展依然较慢。并且从销售方面来看,目前国内的经济型酒店品牌大多数还是依靠传统的销售方式,很少能够依靠集团的品牌优势在网络营销方面做出成绩,不能凸现出其品牌优势,也就不能给消费者一种潜在的心里暗示,让消费者相信自己的选择是一种独特的体验,是值得记忆的经历。没有消费者的认可,经济型酒店很难在品牌林立的网络中成为首选。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不能凸显品牌优势的经济型酒店的网络营销之路也必将受到一定的阻碍。从经营管理方面来看,经济型酒店也没有能够运用集团的品牌实力,增强与消费者和外包合作者的议价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使我国经济型连锁酒店在宣传力度和范围上严重不足。五、我国经济型连锁酒店策略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以及旅游市场的发展,中国经济型酒店品牌急剧增长。而品牌蕴含着酒店的市场知名度、商业信誉、顾客忠诚、市场网络等巨大的商业价值,它是酒店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及开拓市场网络的核心要素之一。品牌蕴含着经济型酒店的市场知名度、商业信誉、顾客忠诚、市场网络等巨大的商业价值,它是酒店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及开拓市场网络的核心要素之一。通过上述分析研究,本文认为我国的经济型连锁酒店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品牌推广:(一)加大市场品牌策略的推广经济型连锁酒店的市场一般定位在接待中低收入的商务人士、旅客和学生上。而这个市场被绩效排前的酒店占了大部分资源。绩效较差的酒店可以通过挖掘潜在顾客,开发新的细分市场来作为发展路线。例如可考虑向高端拓展,向低端延伸。如家就是开辟中高端商务客人市场,建立“和颐酒店”。所以说,我国经济型连锁酒店一定要加强市场定位,要认识到自己可利用的竞争优势。消费者通常会选择那些给他们带来更多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产品的价值取决于产品能提供的效用与产品要支付的价格之比。因此,产品的竞争优势就表现为,当你的产品所提供的利益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提供的利益相同时,你的价格就必然要比竞争对手的价格低;当你的产品价格与竞争对手的价格相同时,你的产品所提供的利益就必然要比竞争对手产品提供的利益要大。连锁经济型酒店要在价格与产品效用之间寻找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平衡点。在经济型酒店的核心竞争力要素中,最重要的良性指标是保持产品与服务质量(占33%)和建立完善的预定与营销系统(占25%),连锁经济型酒店必须要在这两方面构筑进入壁垒,才能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另外,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建立差异化品牌、文化深厚的品牌、家喻户晓的品牌等都是连锁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方向。这就要求经济型酒店在保证和改善核心服务的同时,通过创新建立区别于其他酒店的特色品牌。绩效较差的酒店可以在创新上作突破点:例如设置增值服务,如7天就提供“营养早餐”。杭州汉庭快捷从历史文化入手,选址年代久远的群英饭店。营造商务文化、以亲切友好的服务作为特色等;了解潜在顾客需求,为他们量身打造服务。此外,增加宣传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绩效差的酒店可先选择单品牌战略,绩效排前的酒店倾向于发展多品牌战略。像如家同时开发中高端品牌,汉庭很早开始多品牌战略。但是这不适合中青旅山水时尚、华天之星和万好万家,它们应该借鉴7天的单品牌模式,先把资源集中于单品牌的迅速做大上。若行业发展到了膨胀期,品牌的差异化更重要,较量从扩张移向核心竞争力上。(二)加强经济型酒店品牌建设策略的推广对于我国经济型连锁酒店来说,只有树立品牌发展的目标,才能抓住目前经济型连锁酒店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同时又能建立起区域经济型酒店品牌,在与国内知名经济型酒店品牌竞争中获得一定的市场占有率。首先,进行品牌定位。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家酒店能够满足所有类型客人的需要,它必须要对自身进行定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一个适合的细分市场,并且深入了解这个细分市场的消费物点,从而推出能够吸引这一细分市场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产品。这样才能够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一个深刻印象。经济型连锁酒店同样如此。目前国内经济型酒店市场竞争也十分激烈,国内、外的经济型连锁酒店品牌如家、锦江之星、汉庭以及速8、宜必思等之所以能够在经济型酒店发展中排在前列,源于它们都有着自身明确的市场定位及品牌特色。所以说,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对我国经济型连锁酒店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当然,每个经济型酒店所在地理位置不同,自身实力及条件不同,都应根据自身特点,找准自身的品牌定位。其次,做好品牌的设计与识别。要打造品牌,还要有对品牌的良好设计,品牌名称及标识是品牌走向成功的基础要素。例如“如家”这一品牌的名称本身就向消费者传递了一种亲切、温馨的感觉,既琅琅上口,又易于记忆,很容易就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在品牌标识的设计上,如家采用了轮廓圆润的五边形设计。外观就像一所房子,既简洁明了,又兼具包容性,中挂一轮弯月,散发出浓淡相宜的亲情。一个在设计上传神到位的经济型酒店品牌,离不开硬件设施和优质服务的支撑。既然如家是“家”,所以在酒店的服务和客房设计方面,如家也不断采用“家”的元素。所以说,我国其他经济型连锁酒店也要结合其所在的地域,根据地域的特色以及自身发展的理念,设计出符合自身但又具有一定特色的经济型连锁酒店。(三)积极拓展创新策略的推广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知识经济最根本、最显著的特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品牌的竞争就是品牌内涵创新能力的竞争。品牌创立以后并非一成不变,品牌的长远发展要依靠品牌内涵的不断创新。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只有通过持续、稳定的不断创新,品牌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从这个意义来讲,创新是品牌发展的活力之源,什么时候停止了创新,品牌的尽头也就到了;什么时候品牌创新迷失了方向,品牌就会随之走向无序和混乱。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品牌都是在内涵创新中得以生存、发展起来的。所以说,我国经济型连锁酒店可以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并结合我国自身经济型连锁酒店的发展需求,积极的拓展品牌创新策略的推广。比如说,实行战略联盟模式的推广。我国经济型酒店战略联盟的实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联盟方式,根据治理结构的不同建立战略联盟,可以进行股权联盟和非股权联盟,股权联盟最常见的做法是建立新实体或者通过股权投资和相互持股的方式共同经营。非股权联盟是一种合作联盟,联盟方只保持合作关系,不需要建立法律实体;根据在价值链环节上的不同位置建立战略联盟,可以进行竞争对手联盟和顾客伙伴联盟。经济型酒店之间既是竞争关系,又是合作关系,开展竞争对手联盟运作模式可以加强酒店之间联合,扬长避短,提高市场竞争力,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顾客伙伴联盟是以全方位、立体式的一条龙服务要素来组织服务流程,将“服务营销”的内涵延伸到每个环节,向顾客提供超值的个性化服务。(四)加大经济连锁型酒店品牌的宣传策略的推广为了配合经济型酒店的品牌建设与连锁化集团化发展方向,适度加大在广告方面的宣传力度,强化在宣传方面的投入,发展与相关媒体的关系.全方位、多层次,高频率地去宣传酒店产品。特别是利用先进的通讯技术实现对饭店的经营方式带去巨大影响。互联网是一个通往世界的窗户,让整个世界之间变得更紧密,也使得酒店与客户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的自由、更加及时、距离更短和更多样化,酒店市场营销的对象在这种形势下就能够变得更加多样化。互联网给了酒店增加一个信息平台的机会。经济型酒店通过互联网宣传企业形象,可以让客人更快、更便捷、更直观地了解酒店,做到足不出户就可以在家里得到视觉上、形象化的服务感受,同时也能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经济型酒店可以做到更细致,更周到地在第一时间反馈客人所需要的信息,双方达成一种实时地互动,就能够让客人对酒店产生更好的第一感觉。另外,互联网给酒店增加了一个富有竞争力的营销手段和渠道。开发酒店自有的网站就是酒店在互联网上的一个窗口,是比传统的杂志、电视、报纸以及其它形式更具成本效益的一种广告方式。比如说锦江之星、如家快捷酒店集团网站,消费者可以在网站上搜索到该集团在各个区域不同酒店的情况,了解每个单体酒店的客房的价格信息,进行在线的网上预订,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服务:集团的各个酒店从而也可以在网上达到资源共享。结论根据欧美国家的统计资料,一个成熟的酒店业市场,高星级酒店与经济型酒店的比例是1:7,而目前我国,这个比例几乎是倒置的,足见我国经济型连锁酒店的现有规模还很小;与此同时,根据国家发改委《2006年中国经济型饭店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排名前十的经济型连锁酒店品牌平均增长速度为74%,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我国经济型酒店发展速度之快,空间之大。可以说,我国连锁型经济型酒店建设虽然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但是机遇更多。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资本的介入,市场环境的改变,各大酒店通过兼并、收购、重组等手段,中国的酒店产业将走向整合,目前连锁超市的今天可能就是经济型连锁酒店的明天。从而将我国的经济型酒店的竞争引向一个高水平的品牌竞争阶段,使我国经济型酒店走上持续、健康、发展之路。致谢衷心感谢我的导师。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这些都将使我终生受益。在我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的老师始终给予我精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他循循善诱的教导给予我无尽的启迪。在此谨向我的导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祟高的敬意。同时,我也要向身边的同学表示感谢,因为论文中某些观点提出和他们的讨论是分不开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愿在未来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以更加丰厚的成果来答谢曾经关心、帮助和支持过我的老师和同学。参考文献[1]吴峡燕.基于SWOT分析的我国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模式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9(03).[2]颜亮.专业发展是经济酒店的惟一出路[J].当代经理人.2007(04)[3]常宏.经济型连锁酒店:现状、挑战、策略[J].现代商贸工业,2007(11).[4]陶金红.连锁经营与经济型酒店的可持续发展[J].企业研究,2007(11).[5]安怡.浅析我国连锁经济型酒店的现状与竞争态势[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04).[6]严文颖.中小经济型连锁酒店发展策略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02).[7]易滢滢,禹登科.我国经济型酒店的连锁经营路径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04).[8]许扬帆.经济酒店:从泡沫到啤酒[J].IT经理世界,2008(09).[9]姜含笑.7天经济酒店非常道[J].经营者,2008(14).[10]丁飞飞.经济酒店反水渠道商携程模式遭遇空前危机[J].IT时代周刊,2010(12).[11]7天酒店首席执行官郑南雁:打造经济酒店快速发展的奇迹[J].国际金融,2009(11).[12]谭俞雄.连锁型经济酒店迎来新拐点[J].中国乡镇企业,2007(05).[13]严文颖.中小经济型连锁酒店发展策略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02).[14]杨玲.我国经济型酒店营销模式分析[J].中国市场,2008(05).[15]许扬帆.经济酒店:从泡沫到啤酒[J].IT经理世界,2008(09).[16]姜含笑.7天经济酒店非常道[J].经营者,2008(14).[17]满姝.论经济型酒店在现代酒店业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以如家快捷酒店为例[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03).[18]邹统钎.论文:aa.sbvv.cn/mbalw[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03).

病而求医

2019年中国中端酒店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2020年行业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未来中端酒店行业有望进一步加强其竞争优势近几年来,我国中端酒店数量逐渐增加,2018年我国中端连锁酒店数量达6036家。我国中端酒店行业由增量市场逐渐转变为存量市场,行业竞争态势升级。头部中端酒店得益于较高的资金壁垒及品牌壁垒,未来有望进一步加强其竞争优势。1、2018年中国中端酒店数量突破6000家目前,国内酒店业规模排名居前的酒店集团主要从事经济型酒店和中端酒店的经营管理。近几年来,我国中端品牌在本土经济型酒店集团的内部比例也逐步扩大,中端酒店数量逐渐增加,2018年我国中端连锁酒店数量达6036家。中端酒店数量大幅增长后,供求关系相应发生变化,部分地区的中端酒店经营水平出现下降,中端酒店市场竞争压力陡增,存量大战将不可避免。2、中国中端酒店竞争态势激烈在全球主要城市对中端酒店需求的日益增长的背景下,中外各大酒店集团都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加码中端酒店市场。比如,国内的华住酒店集团、锦江国际酒店集团、铂涛酒店集团、维也纳酒店集团,海外的希尔顿集团、喜达屋酒店、法国雅高集团等。外资酒店集团在中档市场开疆拓土将进入白热化,中端酒店正成为国际酒店集团厮杀的新战场,酒店业将迎来新一轮洗牌。根据中国饭店协会《2018中国酒店连锁发展与投资报告》发布数据显示,中端连锁酒店品牌方面,维也纳酒店、全季酒店、麗枫酒店、星程酒店、如家精选酒店、桔子精选、山水时尚、喆啡酒店、雅斯特酒店、如家商旅位列前十。其中,维也纳酒店市占率接近三成,高达28.14%,位列第一。从酒店保有量情况来看,中国十大主流中端酒店品牌保有量中,维也纳总量最高,目前营业酒店数量为1238家,遥遥领先其他品牌酒店;第二名——全季酒店,其营业总数为831家,也同其他品牌酒店数量拉开了较大差距;第三名——麗枫酒店,其营业总数为574家。第四名以后的品牌酒店数量相差不大。3、头部酒店护城河较高经过十余年积累,在消费者和加盟商中已经形成具有国民度的品牌,如汉庭/如家/锦江之星等;酒店品牌和品质把控需要通过重资产直营店建立,后续通过轻资产加盟店扩张,资金壁垒高。中端酒店相对经济型而言壁垒更高,第一是初始投入成本大,中端酒店的初始成本大致在2000万左右,而经济型酒店的初始投入成本大致为500万,更高的资金要求将阻碍大批潜在进入者;其次是优质物业有限。据了解,目前,以维也纳为代表的头部中端酒店品牌已经先发抢占优质物业。随着行业持续消费升级,消费者对住宿品质和品牌的要求提高,中高端酒店市场成为了众多酒店集团的“兵家必争之地”。目前国内三大酒店集团,华住、锦江、首旅纷纷建立多个中端品牌,其中锦江4个、华住和首旅分别为3个。并且三大酒店旗下中端酒店品牌均属于行业头部企业。4、2020年中国中端酒店前景不容乐观2019年,已经出现了中端酒店入住率和平均房价双双下滑,受此外部和新增酒店数量的影响,预计2020年新增量将进一步减少至1000家以内,而增量将主要集中在维也纳、全季、亚朵、桔子水晶品牌上。另外,中国十大主流中端酒店总量也将超过5000家。未来,随着经济的缓增趋势,消费者的需求有改变趋势,将逐渐从品牌消费、概念消费、文化消费逐渐向性价比消费的理性消费方向。由此带来的影响是,未来几年,去概念、去炒作的运营模式将入不敷出,坚持更低成本、更优品质的酒店品牌或将更加稳定。在经营状况方面,2020年中端酒店的经营数据预计会持续下滑,特别在平均房价方面,预计投资回报率将同比降幅超过5%-10%,这将会波及到已经竞争严重的市场比如成都、西安等,受此影响,租金价格将有下降趋势,而在天津、重庆两个直辖市的酒店影响仍然不会好转,华北区域除北京外,投资机会已经减少,西南区域已过成熟期,不会有较大的增量贡献和投资机会,建议投资人重点关注河南、江西等还未出现中端酒店品牌严重竞争的市场。(文章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若此之时

2020年中国酒店行业市场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中端酒店成长空间广阔「组图」

近年来,我国酒店行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酒店设施数量逐年增长,经济型酒店在所有酒店中是大头,占比较高。我国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旅游收入增长趋势明显。2012-2019年旅游收入增速始终维持在10%以上,高于GDP的增速。2020年整体上处于疫后恢复阶段,2020Q1-3GDP同比增长0.7%,实现由负转正,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9%,经济恢复速度较第二季度进一步加快。同时,随着疫情情况的改善,旅游市场开始逐步复苏,十一黄金周国内出行人数已达到去年同期的8层水平。预计未来中国旅游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以及我国中产阶级的崛起,人们的旅游消费越来越高,消费升级带动需求增加,将会刺激着中端酒店业需求的不断增长。相关政策营造良好环境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以及我国中产阶级的崛起,人们的旅游消费越来越高,我国的旅游业发展势头正强劲,消费升级带动需求增加,刺激着酒店业需求的增长。与此同时国家政府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引导和规范酒店行业的发展,包括支持酒店住宿行业做大做强、对酒店的星级评定机制不断完善、规范酒店客房价格的制定、引导酒店绿色化和生态化发展等,近年来,还提出支持和鼓励酒店行业细分市场业态的发展。总的来看,主要以鼓励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政策为主。中国酒店市场规模大且成金字塔型2019年,我国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8040亿元,增长6.3%,酒店行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我国酒店行业供给持续增长,中国酒店客房数量从2016年的1410万间增长到了2019年的1762万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7.71%。据中国饭店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1月1日,全国酒店业设施338021家,客房总数17619694间,平均客房规模约52间,酒店业设施和客房数分别占我国住宿业的56%和93%。中端酒店增长迅速我国庞大的中产阶级群体及中产阶级比重提升,消费升级及高端转移推动中端酒店需求增长,头部连锁酒店集团资源倾向快捷酒店的升级市场等众多因素,导致中端酒店市场依旧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连续2年保持50%以上的增长。美国与欧洲酒店市场呈橄榄型,高端、中端、经济型酒店品牌分布占比大致为2:5:3。长期来看,我国连锁酒店仍面临发展机遇,尤其是中端酒店市场,截止2020年1月1日,我国中档(三星级)客房数约为281万间,仅占16%。全国旅游收入逐渐提升我国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旅游收入增长趋势明显,2012-2017年旅游收入增速维持在15%上下,2018和2019增速稍有下滑但始终位于10%以上。2019年我国国内旅游总收入为5.72万亿,同比增长11.65%。2020年,整个旅游市场处于疫情后恢复阶段,出游人数减少,从而对酒店的需求有所下降。随着疫情情况的改善,旅游市场开始逐步复苏,十一黄金周国内出行人数已达到去年同期的8层水平。预计未来中国旅游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随着旅游人数与旅游开支的逐渐增加,消费者对酒店要求逐渐提高,从而会带动中端酒店的增长。(文章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不忠者

2020年中国酒店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小规模酒店是市场蓝海「组图」

我国酒店产业市场规模巨大,但酒店行业的连锁化率较低,管理运营能力有待加强,同时在小规模酒店和下沉市场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正文】随着中国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旅游休闲活动的需求不断增长,我国旅游人群的数量不断扩大,酒店行业规模持续扩张。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酒店行业连锁率较低,2019年仅为26%,远低于发达国家的60%以上的连锁化率,同时我国酒店行业在区域、规模和档次、产品结构等方面分布尚不均衡,在管理、服务、品牌建设、连锁发展等方面尚有较大提升空间。我国旅游人数逐年增长 国内游客突破60亿人次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年我国国内游客人数达60.06亿人次,较2018年增长8.4%。尽管2020年受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我国旅游人数大幅下降,但随着疫情控制初见成效,我国旅游市场有望逐渐恢复,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国内旅游发展报告2020》报告预计,2020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数为34.26亿人次,同比下降42.96%。酒店产业市场规模超5300亿元根据Fastdata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酒店业客房收入市场规模达5386亿元,同比增长2%,我国酒店业规模不断增长,增速有所放缓。酒店业在住宿业中占主导地位根据中国饭店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住宿业设施总数为60.8万家,客房总规模1891.7万间。其中酒店业设施33.8万家,客房总数1762万间,酒店业设施和客房数分别占我国住宿业的56%和93%,从酒店业设施供给总量来看,酒店业占我国住宿业的绝对主导地位。小规模酒店仍是蓝海市场从全国酒店规模结构来看,2019年全国15-69间房的酒店家数为26.4万家,占比78%;70间房以上的酒店家数为7.4万家,占比22%。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全国15-69间房的酒店连锁客房数74.3万间,非连锁客房数752.3万间,15-69间房酒店连锁化率占9%。因此我国酒店业70间房以下的中小型设施占比相当高,且该规模体量的酒店连锁化程度不高,小规模酒店仍是蓝海市场。下沉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从全国酒店城市分布来看,2019年我国一线城市、副省级城市及省会城市、其它城市这三大区域的酒店设施数分别是2.7万家、8.8万家、22.3万家,所占比重分别是8%、26%、66%。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三四线城市酒店业连锁客房数192.8万间,非连锁客房数是910万间,三四线城市酒店连锁化率占17%。虽然我国绝大部分酒店分布在三四线城市,但目前三四线城市酒店连锁化程度不高,我国酒店业下沉市场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酒店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器之

酒店人必看的酒店行业发展报告!

近日,瑞士Somey教育集团发布了《2019年酒店业重要发展趋势报告》,阐述了影响酒店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某教育集团首席执行官:Benoit Etienne Domenget索梅教育集团是一家酒店教育集团,致力于提供非凡的学生体验和培训未来酒店行业的领导者。格里昂高等教育学院和理诺士酒店管理学院隶属于索梅教育集团。格里昂高等教育学院和理诺士酒店管理学院坚信学术严谨、技能教育和多元文化的发展前景,为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专业课程。索梅教育集团拥有两所酒店管理学院:格里昂高等教育学院和理诺士酒店管理学院,分别位列全球酒店管理专业前六名和全球雇主满意度排行榜前三名。《2019年酒店业重要发展趋势报告》汇集了索梅教育集团各领域专家的行业观点,深入分析了酒店业五大领域消费者行为的变化和新的发展趋势。创新成功的创新战略需要满足当今全球旅行者的各种需求和期望。共享空间和社会经验是吸引千禧年和Z一代旅行者(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和2010年之前)的关键因素;忙碌的商务旅行者和数字旅行者更可能寻求节省时间的技术。技术:人工智能、人脸识别技术和物联网技术不断提升客人体验。·奢侈品奢侈品品牌的客户群日益多元化。品牌需要在传统和创新之间进行平衡,以确保其在市场上的无敌地位,并将品牌标志融入未来的发展中。同时,奢侈品牌开始学习酒店行业管理规范,创造线上线下体验,确保始终为客户提供人性化服务,建立客户忠诚度。持续性:透明度和问责制变得越来越重要。千禧年和Z旅行者尤其希望促进全球酒店业的更全面和可持续发展。这不仅限于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而且扩大了社会企业的概念。餐厅:考虑到环境和健康,以及对正宗材料和美食的渴望,全球消费者正在探索当地风味、蔬菜菜肴以及“从农场到餐桌”的烹饪理念。同时,在社会媒体的影响下,食品视觉呈现成为一种新的价值趋势。一些教育集团的首席执行官Benot Etienne Domenget先生说:“作为全球酒店教育行业的领导者,我们的职责是为有抱负的酒店专业人士提供他们需要的技能和知识,并培训酒店行业的下一代领导者。因此,我们需要实时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并相应地调整我们的教学课程计划,以确保我们提供的课程与行业和学生密切相关,与时俱进。尽管未来酒店业将呈现横向发展趋势,但在整个2019年,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人性化的沟通仍然是重要趋势的主线。

四张图表读懂酒店行业发展现状

酒店其基本定义是提供安全、舒适,令利用者得到短期的休息或睡眠的空间的商业机构。一般地说来就是给宾客提供歇宿和饮食的场所。具体地说饭店是以它的建筑物为凭证,通过出售客房、餐饮及综合服务设施向客人提供服务,从而获得经济收益的组织。酒店主要为游客提供住宿服务、亦生活的服务及设施(寝前服务)、餐饮、游戏、娱乐、购物、商务中心、宴会及会议等设施。一、酒店行业主要细分领域酒店主要的细分领域有:经济型酒店、商务酒店、旅游酒店、产权式酒店和主题式酒店。二、酒店行业相关标准分析1、《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新版国家标准是《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自1988年制定并实施以来的第四次修订,强调了星级饭店的必备项目、核心产品、绿色环保、应急管理、软件可衡量和特色经营等方面的要求。图表1:《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新变化2、《关于规范酒店客房市场价格意见》为规范酒店客房价格秩序,加强酒店客房价格监管,营造良好的旅游消费环境,促进旅游等服务业健康发展,依据《价格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国家工商总局发布《关于规范酒店客房市场价格意见》,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改委、物价局、旅游局(委)、工商局要提高规范酒店客房市场价格重要性的认识,重点规范重大节日、大型活动期间和旅游接待重点地区的酒店客房价格。图表2:《关于规范酒店客房市场价格意见》要点列表三、酒店行业发展状况分析近年来我国酒店业保持快速发展,截至2012年底,星级饭店统计管理系统中有13304家星级饭店,其中有12322家经营情况数据通过省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审核。图表3:2006-2012年中国星级酒店数及增速(单位:家,%)我国星级酒店收入规模出现了不同幅度的增长,前瞻产业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销售收入增长速度最快,达16.8%。2012年,全国星级酒店共实现营业收入2461.02亿元,同比增长6.3%。2005-2012年我国星级酒店营业收入情况如下图所示:图表4:2005-2012年中国星级酒店营业收入及增速(单位:亿元,%)

乱天之经

中美日酒店行业市场空间比较研究与投资策略:向左走,向右走

如需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国内酒店行业天花板远未到来,相比美日而言进入整合优化阶段的时间尚短,产品结构优化和连锁化率提升将成为下一阶段增长的核心动力,经我们测算,市场规模长期仍有 1-1.5 倍空间。1、成长依旧,我国酒店行业天花板远未到来作为现代酒店发源地,美国酒店业已有近 200 年历史。日本将现代酒店与本土文化结合,形成了具有东方特色的酒店生态。尽管中美日三国酒店业发展起步时点不同,文化属性各异,但却呈现出同样的发展规律。我国现代酒店业发展至今不过 40 年,相比美日而言进入整合优化阶段的时间尚短,产品结构优化和竞争格局改善将成为行业增长的核心驱动力。1.1、中美日现代酒店史:起点各异,殊途同归 经济活动与交通网络是酒店业发展的核心要素。现代酒店业发源于美国,1908 年埃尔斯沃思·密尔顿·斯塔特勒在美国纽约州建造了第一家商业酒店,将酒店从贵族社交场所变为向商旅大众提供住宿等服务企业。虽然起步时间各异,但中美日三国现代酒店业呈现出同样的发展规律,至今都已经历了三个阶段:初步发展期-快速扩张期-整合优化期。1.1.1、初步发展期 美国:始于 19 世纪 20 年代,其中可以分为两个时期:1)豪华饭店时期(1820s):工业革命技术进步带来古代客栈向现代酒店业转型,设施和服务都取得巨大进步,酒店专门服务于贵族名流;2)标准化酒店时期(1900s):交通革命使中产阶层流动性增加,酒店消费向平民化过渡。随着社会人口结构和出行方式变化,标准化酒店应运而生,为之后的快速扩张奠定基础日本:始于 19 世纪 60 年代,黑船事件后日本被迫打开国门,与欧美进行贸易往来。商贸活动吸引了许多外国人到访,于是日本兴建第一批豪华酒店以接待外国人。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开始初步发展。起初为了促进入境旅游和对外贸易,酒店主要以接待外宾为主,因此又被称为“旅游涉外饭店”。由于缺少管理经验,我国先引进中外合资、合作饭店,随后再发展本土酒店管理公司。同时期国家批准了《旅游涉外酒店星级评定标准》,实施对酒店业的管理,以缓解旅游者和酒店之间的信息不对等。1.1.2、快速扩张期 美国:20 世纪 50 年代,战后经济高速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大众休闲时间增多。同时交通技术再次进步,飞机从军用转为民用,城际道路网络逐步完善。传统旅行方式逐渐被汽车和飞机所取代,美国迎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者的出行范围也更加广阔。汽车旅馆和中档酒店先后出现,在标准化基础之上,创新性地引入特许经营模式,实现大规模快速连锁扩张。日本:20 世纪 60、70 年代东京奥运会和大阪世博会的召开为日本酒店业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国际盛会带动了新干线、国内航线和高速公路网投资,为了接待外国来宾和国内游客,日本国内掀起了酒店建设高潮。但在 80年经济泡沫时期,大规模公共事业投资和地产投机刺激酒店业非正常发展,为之后的行业过剩埋下隐患。中国:2000 年以后中国酒店业开始快速扩张。类似于 50 年代的美国、60 年代的日本,我国加入 WTO 后经济增速上行、基建投资加大、人均收入提升,催生了如家、汉庭等一批经济型品牌连锁酒店。酒店进入大规模扩张阶段,除了传统星级评定外,品牌重要性逐步提升成为重要品质背书指标。1.1.3、整合优化期 美国: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国内市场逐渐饱和,酒店进入存量整合、结构升级阶段。美国酒店业一方面注重“质”,通过收益管理、流程再造、品牌延申等新战略全面提升酒店品质;另一方面,在美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等金融工具帮助下,通过契约协议(如特许经营、委托管理)或直接投资(如合资、收购)等方式提升行业集中度、开启全球扩张。如今美国酒店业已经成熟,规模基本稳定,但 Airbnb 等新商业模式的诞生也给传统酒店业带来了挑战。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酒店业陷入十年停滞期。在低欲望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日本人更倾向于节俭简约消费习惯。90 年代末,有限服务型酒店在日本发展起来,此后日本酒店业呈两级分化趋势,一边是泡沫经济及之前时代留下的豪华酒店,另一边则是仅提供住宿和早餐的有限服务型酒店。中国:经历十几年快速扩张之后迈入整合优化阶段。2015 年前后一线城市酒店市场逐步饱和。在“消费升级”和“八项规定”背景下,中端酒店市场成为主要发力点。酒店集团之间收购迭起,市场集中度大幅提升,行业龙头地位基本稳定。1.2、酒店行业驱动力由“量”到“质”转变 纵观历史可以发现,驱动酒店业发展的因素包括:1)经济因素:经济繁荣带来居民收入水平日益提高;2)时间因素:休假制度完善刺激大众旅游出现;3)交通因素:以铁路、航空公路为主的交通设施拓展了居民的出行范围;4)管理因素:特许经营等创新模式的出现使得酒店大规模扩充成为可能;5)资本因素:REITs 为代表的资本力量推动酒店业兼并重组、结构升级。其中,经济、时间、交通因素影响消费者需求,而管理、资本因素推动酒店规模扩张,结构转型。从规模上看,酒店业紧跟经济发展、交通进步、大众旅游时代步伐实现扩张。建设标准化产品和利用契约协议(如特许经营、委托管理等)经营方式是酒店业实现大规模快速扩张的基本条件。从产品结构上看,酒店业的发展经历了“由奢入俭”、“由俭再入奢”两阶段。在第一阶段,酒店从奢侈品降为大众消费品,只用于接待外宾或社会名流的豪华酒店让位于针对普罗大众的有限服务型酒店。在第二阶段,随着国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酒店业“由俭再入奢”,经济型酒店追求转型升级,中高端酒店成为发展重点。从市场结构上看,酒店业市场集中度逐步提升,这一点在中美酒店业尤其明显。一方面,特许经营、委托管理等经营模式的引入有利于酒店连锁扩张,提高了酒店的连锁化率;另一方面,酒店集团通过收购和实行多品牌战略,既完善旗下酒店产品的结构,也提高了酒店业市场集中度。目前三国酒店业都走过大规模快速扩张阶段,进入产业结构优化阶段。美国酒店业作为一个拥有 200 年历史的行业,市场规模经过十几年稳定、低速增长接近饱和,已进入行业成熟期。日本酒店业同样历史悠久,虽然市场集中度有限,但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的发展状态。中国酒店业发展不过 40 年,相比美日,中国酒店业进入整合优化阶段时间尚短,距离行业成熟还有较大空间。近年来随着新开店增速放缓,产品结构优化和竞争格局改善将成为行业增长的核心驱动力。2、成长烦恼: 结构性过剩与成本压力经过 20 年高速发展,中国酒店业拥有全球第一的客房规模,但收入规模却远远落后于美国。行业增速放缓的背后,是酒店产品结构与消费者需求之间的矛盾。成本压力下,经济型酒店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2.1、困境一:我国酒店行业增量不增收 截至 2018 年末,中国、美国、日本住宿业客房数分别为 1816/529/165万间,同比增长 8.3%/1.7%/3.1%。中国广袤的国土面积和巨大的人口基础,放大了商旅活动的酒店消费需求,不论是客房绝对数量还是同比增速都远超美日。然而我国酒店规模优势在当下并没有有效转化为经营成果,2018 年中、美、日酒店业收入分别为 938/1880/400 亿美元。美国客房数量不到中国 1/3,但收入却是中国的 2 倍。2.2、困境二:以低价换市场的发展方式面临成本压力 2018 年中、美、日酒店 RevPAR 分别为 59/86/130 美元/间夜,平均房价低是导致中国落后美日的主要原因。2008-2018 年日本酒店 RevPAR 基本保持稳定;美国酒店 RevPAR 除受 08 年金融危机影响出现短暂下跌外始终保持增长,增幅逐年缩小;而中国酒店 RevPAR 却始终处于较低水平。日本酒店的出租率和平均房价始终处于较高水平,美国酒店的出租率和平均房价自金融危机后持续回升,而中国酒店虽然出租率基本保持上升趋势,但平均房价却呈现下降趋势,且于 2009 年一度出现大幅下降,经济型酒店占比提升是拉低行业均价的主要原因。交通消费支出包括市内交通与城际交通,通常后者单趟出行费用较高且由于距离较远容易产生住宿需求。该指标可以反映居民出行对酒店需求的影响。2016-2019 年日本交通消费额增长率为 8.6%/0.4%/3.8%/1.8%。在需求不断扩大背景之下,日本酒店业供给稳步增加,使其出租率、平均房价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同期美国交通消费额增长率为 1.8%/4.8%/7.9%/2.9%,而 2018-2019 年美国酒店客房数供给增幅为 1.7%/2.1%,需求增速高于供给增速,使得美国酒店业 OCC、ADR、RevPAR 节节攀升。从交通消费总量来看,中美规模相当,作为成熟市场的美国对中国酒店规模具有参考意义。中国交通业营业额 2018/2019 年增长率为 8.9%/3.0%,同期中国酒店客房数供给增幅为 8.3%/4.1%。和需求增速相比,中国酒店业供给增速过快,供给量激增导致行业普遍降价以换取出租率。酒店物业租赁合同通常是 10/15 年一签,根据双方合意租金每 3-5 年调增若干百分点。从经济型加盟店模型可以看出,在租金成本上涨 45%(平均每年上涨 4.5%)假设下,净利润率由 12%下降至 0%。若要维持原有利润率水平,日平均房价(ADR)至少提升 25%以上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在模型中我们仅考虑了租金成本要素,并没有纳入人工、水电、物耗等成本变动,因此实际房价调整幅度应当更大。3、成长选择:日本模式 VS 美国模式?美国、日本作为成熟酒店业代表国家,行业集中度却大相径庭。对于亚洲国家而言,现代酒店属于“舶来品”。中国既有深厚传统酒店文化,也建立了现代酒店管理制度。通过比较,更加坚定了我们对行业连锁化率提升、产品结构升级趋势的判断,规模扩张潜力则存在于二三线城市之中。3.1、日本酒店文化与我国迥异 日本住宿行业市场 2019 年 CR15 集中度仅 16%,且较上年增幅微弱。中国增速最快,平均每年提升 2-4 个百分点。截至 2019 年末,中国住宿行业 CR15 为 35%,与美国 60%的市场集中度仍有不小的差距。特殊的住宿产品结构导致日本市场集中度较低。根据日本观光厅的分类标准,日本住宿设施可以旅馆、酒店、简易宿所、团体宿所四大类,其中酒店又可以分为度假酒店、商务酒店、城市酒店三类。 旅馆:以日式结构及设备为主的住宿设施 酒店:提供西式结构及设备设施的住宿设施 度假酒店:酒店建设在旅游地和疗养地,主要以游客为对象 商务酒店:主要以出差商务人士为对象 城市酒店:除度假酒店、商务酒店以外都市地区的住宿设施 简易宿所:以多数人公用的构造及设备为主的设施,包括胶囊旅馆、民宿等 团体宿所:公司、团体的所属人员等特定人员住宿的营业场所,如会员住宿处、共济组合住宿处、青年招待所等按酒店数计算,旅馆、简易宿所分别占日本所有住宿设施规模的30%/45.5%,而酒店仅占 21%。尤其在著名旅游城市如冲绳、京都,日式传统风情的旅馆和以民宿为代表的简易宿所在数量上远超酒店,但是旅馆、简易宿所出租率较低。日式旅馆、民宿、胶囊旅馆等其他住宿设施虽然规模有限,但是对酒店起到了显著的分流作用,尤其是日式旅馆不仅承担着住宿业的使命,同时也是日本文化的载体。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旅馆之一,日式旅馆有其历史传统,已成为“第四消费社会”之下日本意识崛起的一个出口。日式旅馆代表着日本传统文化,是日本的骄傲之一。它主要继承了代代相传的家族经营模式,市场集中程度低。比如日本著名的传统日式旅馆俵屋、柊家,成立于1710/1818 年,至今已经分别传承了 11/6 代人。3.2、我国酒店产业整合借鉴了美国经验 连锁化扩张提升中美酒店业市场集中度。2019 年中国酒店连锁化率为26%,而美国酒店连锁化率达到 70%。轻资产运营模式、多品牌战略、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助力酒店集团实现连锁化扩张。1)轻资产运营模式 对酒店管理集团而言,轻资产模式是实现连锁化扩张的主要模式。连锁酒店的经营模式分为重资产模式和轻资产模式,即直营模式和加盟模式。直营模式指酒店集团自持或租赁物业,使用集团旗下品牌自行经营管理的模式。目前绝大多数酒店集团的经营物业来自于租赁。加盟模式又可以分为特许经营和委托管理两类。两者都可以使用酒店集团的品牌、标识、广告推销、预定网络等,区别主要在于是否由酒店管理集团派驻管理人员替业主方经营酒店。在美国,追求轻资产策略已经不是酒店业的一个新趋势,主要酒店集团都已摆脱传统自有物业经营模式,实现向加盟模式的转变。2008 年金融危机以后,希尔顿、凯悦、洲际、万豪等酒店集团以特许经营或委托管理方式运营的酒店数比例高达 85%以上。而对于中国酒店而言,轻资产化经营仍是酒店业发展新趋势。以华住为例,2009 年华住集团的加盟率只有 27%,经过最近十年的发展,酒店加盟率增长至 88%,基本接近美国酒店集团发展水平。轻资产模式不需要酒店集团投入大量初始资本,更有利于集团实现快速扩张。同样以华住为例,通过采用轻资产模式,华住酒店规模在 2009 年至2019 年之间快速扩大,酒店数、客房数的年均复合增速分别达 37%、34%,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到 2019 年,华住拥有酒店 5618 家、客房 53 万间,从酒店家数上看占据中国酒店市场 10%的份额。2)多品牌战略 为了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中美酒店集团常采用多品牌战略布局不同细分市场,从而巩固优势、争夺份额。美国经典豪华酒店集团代表如万豪在收购喜达屋后旗下品牌数达到 30 个,除在拥有传统优势的奢华、高端酒店市场布局外,也涉足中端酒店市场,至今布局 8 个品牌。高端连锁酒店代表温德姆则共拥有 19 个品牌,除 5 个经济型品牌、6 个中端品牌外,也新进入高端和奢华酒店市场,分别布局了 6 个和 1 个品牌。中国豪华酒店市场多被万豪、希尔顿等国际酒店集团占据,国内酒店的多品牌战略主要涉及经济型和中高端酒店,尤其主打中端酒店品牌。目前,锦江、华住、首旅旗下共有 48/21/24 个品牌,中端酒店品牌则分别有 27/9/12个,占据总品牌数的 56%/43%/50%。日本酒店则更多专注于自己熟悉的领域,品牌少,起步晚。以日本知名的酒店集团大仓、星野、超级为例,旗下分别拥有 3/5/1 个品牌。大仓和星野凭借豪华饭店起家,至今品牌也仅布局于豪华和高端市场。相反,超级酒店作为中端连锁酒店品牌,专攻中端酒店市场,1989 年至今没有创建新品牌拓展市场。每个酒店集团专注于自己的细分领域也使得日本酒店的市场集中度较低。3)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 自 1960 年美国 REITs 诞生以来,美国市场 REITs 发展成熟,并涉及寄宿类领域。REITs 在汇集投资者资金后,由专门投资机构进行酒店物业投资,并交给酒店管理公司经营管理,投资综合收益 90%以上分配给投资者。为保证收益率,REITs 会选择与著名酒店集团合作,选择其连锁酒店品牌和酒店管理团队。以苹果酒店房地产投资信托公司(Apple Hospitality REIT,APLE)为例,该公司投资组合中包括 104 家万豪品牌酒店、126 家希尔顿品牌酒店、1 家凯悦品牌酒店,仅 2 家独立酒店。客观上,REITs 促进了酒店集团的连锁扩张。酒店集团也会自建 REITs。万豪发展为全球最大的酒店集团,核心就是采取了 REITs 模式。1993 年,万豪将其业务拆分为两块:万豪地产和万豪国际,所有自持酒店资产剥离给万豪地产 REITs,并进行资产证券化。万豪国际则保留酒店管理和经营业务。业务拆分后,分别采用重资产和轻资产模式的万豪地产和万豪国际产生了 1+1>2 的效果,两者构造了一个良好的循环体系。首先,万豪地产通过收购物业,持有资产;其次,对物业进行改造翻新、提升资产价值;第三,引入万豪国际进行资产运营,打造品牌价值;最后,将不良资产或不符合公司战略发展的物业出售,获得资金用以下一轮资产收购。万豪地产和万豪国际存在紧密的合作关系,一方面,REITs 盘活资产,新建或改建酒店后与管理公司签订特许经营或委托管理协议,促进品牌扩张;另一方面,酒店管理公司带来稳定的现金流,有利于 REITs 以后收购更优质的资产。从轻资产运营模式、多品牌战略等方面可以发现,中国酒店业发展路径与美国有极大相似性,中国酒店加盟率、多品牌布局方向都在向美国靠近。2020 年 4 月,中国公募 REITs 正式开始试点。虽然此次试点仅限于基础设施项目作为底层资产,并不包括房地产、酒店类业务,但也为中国发展其他类型 REITs 打下基础,酒店集团存在向万豪房地产投资信托模式转型的可能。酒店业收购迭起,市场集中度快速提升。美国酒店业自 90 年代开始就出现收购潮。2010 年后,中国酒店业也收购迭起。通过收购,酒店集团规模快速扩大。2015 年,首旅以 110 亿收购如家,获得如家 2922 家正运营酒店、170 家新开业酒店和 336 家正筹建酒店。而在此之前,2014 年末首旅仅有 166 家酒店。同年锦江收购铂涛后一跃成为国内第一大酒店集团。收购作为酒店集团实现多品牌战略的主要手段之一,有利于更快速地进行品牌布局,使集中度得到快速提升。3.3、对比美日,我国连锁酒店的中高端产品占比极低 我国大部分酒店类住宿设施都属于低端设施。从档次分布来看,2019年经济型酒店、中档酒店、高档酒店、豪华酒店 85%/ 9%/5%/1%,基本维持 2018 年结构占比。而日本的经济型酒店主要以简易宿所和团体宿所形式出现,2018 年占日本总住宿设施数的 44%。即使和日本相比,中国酒店的档次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连锁酒店集团最有机会进行酒店结构升级。2019 年我国中端、豪华型酒店连锁化率提升显著,基数最大的经济型酒店连锁化率依然处于较低水平。高档次酒店要求更高的固定成本投入和更成熟的管理能力,这有利于连锁酒店集团发挥规模优势和品牌溢价,构筑护城河,提高市场进入壁垒。在豪华酒店市场基本被国际酒店巨头占据的情况之下,靠经济型酒店起家的中国连锁酒店集团在中高端酒店中有更大的发展机会。对中国连锁酒店集团来说,推动旗下经济型酒店结构升级、提高中高端酒店占比是大势所趋。随着中国中产阶层的崛起,人均可自由支配收入的提高,市场整体迎来消费升级,对中端酒店的需求越来越高。中国连锁中端酒店正处于迅猛发展阶段。2013 -2017 年,中端连锁酒店客房数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42%,高于同期经济型连锁酒店客房增速,中端酒店占比从 8%上升到17%但相比美日,中国连锁酒店的中高端酒店占比仍较低。根据 2018 年华住、锦江、首旅酒店公司公告,三大集团的中高端酒店占比分别为 32%/33%/18%,而经济型酒店占比为 68%/67%/75%。同期日本连锁酒店客房中,中端酒店客房数达到 37 万间,占比高达 81%;经济型酒店客房数仅 1.5 万间,占比 3%。美国连锁酒店客房中,中端酒店客房数 147 万间,占比 39%,高档酒店客房数 141 万间,占比 37%,中高档联合占比 76%;经济型酒店客房数仅 76 万间,占比 20%。可以预计,未来中国连锁酒店中,中高端酒店占比将进一步提升,向美日水平靠近。3.4、中美酒店空间分布与地区 GDP 呈高度正相关 作为岛国日本国土面积较小,加之岛内便捷的交通条件,使得日本本土住宿市场规模较小、潜力有限。泡沫经济后,日本为走出经济低迷开始实施“观光立国”战略计划。2007-2019 年,日本入境旅游人数从 834.6 万人次增加到 3188.2 万人次,年均复合增长率 12%,日本酒店主要面向外来旅游者。根据日本观光厅的统计,2007 年接待出于旅游目的的住宿者多于 50%的酒店占日本全国酒店数的 60%,到 2019 年这一数字上升为 71%。日本住宿业大多分布在知名旅游地。从都道府县一级行政区来看,2017年作为全国经济中心的东京都,其酒店数量仅排名全日第九。为筹办东京奥运会短短两年内东京酒店数迅速增加,但截至 2019 年其酒店数依旧排名第四,不及重点旅游地区冲绳、京都、长野。日本地方住宿业规模与 GDP 成负相关,以 TOP10 都道府县为样本,2017-2019 年期间住宿业设施数与地方 GDP 的相关系数为-0.26。2017-2019 年酒店数 TOP10 都道府县所有设施数在日占比从44.8%上升到46.7%,表明日本住宿业在空间上进一步集聚。与日本相反,2019 年,在美国酒客房数最多的十个州分别是加利福尼亚州、德克萨斯州、佛罗里达州、纽约州、内华达州、乔治亚州、伊利诺伊州、北卡罗来纳州、弗吉尼亚州和宾夕法尼亚州,其拥有的客房数占美国酒店业总客房数的 51.1%,GDP 占美国总 GDP 的 56.91%。酒店空间分布与地区 GDP 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可达 0.81。中国酒店业空间分布与美国具有相似性。以城市为单位,2018 年中国酒店客房数排名前 10 位的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成都、西安、深圳、杭州、武汉和长沙。酒店空间分布和地区 GDP 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 0.84。2017-2018 年,TOP10 城市拥有酒店数占全国总酒店数比重从 19.56%下降到 19.30%,客房数比重从 22.80%下降到 22.09%,表明中国酒店业布局在空间上呈现分散趋势。其中,2018 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一线城市酒店数增幅为3%/5%/-1%/4%,客房数增幅为-1%/5%/1%/5%,均小于全国平均水平8%/9%,北京的酒店客房规模甚至出现缩小。武汉、杭州、重庆、成都等新一线城市增速较快,酒店数和客房数增速都在 10%左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可见,一线城市酒店已进入存量竞争时代,酒店和客房规模接近饱和,未来中国酒店业表扩张的机会存在二三线城市之中。4、成长经验:美日酒店发展给我国的启示经济泡沫让日本错过了海外扩张机遇,中国酒店龙头集团已经拉开了海外并购序幕,相继登陆法国、德国等市场,并通过将高端酒店品牌反输国内,促进国内酒店结构转型升级。面对互联网时代下的 OTA 竞争者,自有渠道与会员体系是酒店集团无形护城河,可喜的是,我国酒店龙头在会员体系建设上已实现了后来居上。4.1、经济泡沫导致日本错失海外酒店布局良机 美国酒店龙头集团如万豪、希尔顿、温德姆、凯悦目前均已实现全球化布局。2019 年按零售额口径计算,万豪、希尔顿、温德姆、凯悦在中国酒店市场中的份额分别达到 3.7%、2.1%、1.9%、1%,排名第三、六、七、十三。对美国酒店龙头集团而言,全球化布局仍在进行中,通过契约协议或直接投资等方式,酒店集团继续扩张。以凯悦和温德姆酒店集团为例,2011-2017 年旗下国际酒店数、客房数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 12%/21%、7%/15%,国际酒店数、客房数占比逐年上升,达到 27%/19%、31%/24%。日本则没有诞生美国这样的全球性酒店集团。除豪华酒店集团大仓日航外,其他日本酒店集团海外布局酒店数都不超过旗下酒店数的 15%。全球化酒店集团不仅依靠优质的服务,更依赖于高效率、标准化的产品。日本住宿业市场潜力有限,较小的市场规模使得日本酒店业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应,海外扩张成本较高。当美国酒店集团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全球化时,日本酒店正经历着泡沫经济和长达十年萧条,本身自顾不暇、举步维艰,也错过了全球布局、与美国酒店竞争的最佳时机。我国酒店龙头集团目前仍以国内业务为主。截至 2019 年,锦江、首旅、华住三大酒店集团中,仅锦江集团能在美国酒店市场中有一席之地,占据了1.3%的市场份额,排名第十。收购是中国酒店集团“走出去”的重要手段。收购国际成熟高端酒店品牌,既有利于酒店集团打入他国市场,又可以将高端酒店品牌反输国内,促进国内酒店结构转型升级。2019 年,华住以 7 亿欧元收购德意志酒店集团 100%股权。2020 年伊始,华住又表示将与香港券商华盛证券设立“华盛华住酒店独立组合基金”,专门用来收购日本酒店业务。面对美国酒店市场太过成熟的挑战,通过收购进军欧洲和日本市场是中国酒店集团全球化战略实施的方向。4.2、自有渠道、会员体系可以有效对冲 OTA 分流 酒店的销售渠道可分为直销渠道和分销渠道。直销渠道指通过酒店自有的预订管理系统进行销售,包括酒店预订部、CRO 中央预定办公室和酒店官网;分销渠道指通过在线旅行社(OTA)、旅游批发商、传统旅行社等分销商代为销售。近年来 OTA 势力迅速崛起,2005 年中/美/日酒店业线上中介零售额占总零售额比重分别为 1.3%/12.7%/4.8%,到 2019 年这个数字增加为 34.7%/27.9%/32.6%。中国 OTA 发展最晚,但成长迅速,对酒店业销售渠道产生重大影响。以 OTA 为主的分销渠道覆盖群体广、客源广泛,能帮助酒店消化剩余客房,提高出租率,但大型 OTA 平台佣金率高,达到 10-20%/间夜,直接提高了酒店的渠道成本。部分旅游批发商、旅行社也会将酒店客房以稍高于成本价的价格通过 OTA 销售给顾客,使得 OTA 平台上酒店客房价格出现混乱。此外,OTA 对酒店营销宣传时弱化了酒店的品牌属性,不利于酒店品牌的长期发展。在 OTA 的冲击之下,酒店直销渠道的建立日益重要。直销的主要途径包括:1)企业协议客户。商务型酒店通过和企业签订协议获得稳定差旅客户,保证酒店出租率。2)建设自有渠道,打造会员体系。为提升对渠道的把控度,酒店集团倾向于把平台佣金转而用于自有渠道建设,打造会员体系,从而提升用户忠诚度、获得更大的市场话语权、实现酒店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截至 2019 年末,中/美/日酒店业线上零售额占比分别为 50.4%/49.2%/54.7%。扣除企业协议商旅客户和旅行社客户,酒店线上直接销售规模有限,OTA 分销渠道与会员直销渠道之间形成零和博弈。美国 OTA 发展较早,然而到 2019 年其酒店业线上中介零售额占比仅 27.9%,小于中国的 34.7%,其原因在于美国酒店会员体系更完善,线上直接零售额占比更高。日本酒店业商旅客源较少、散客较多,所以线上零售额占比更大,比中国高 4 个百分点左右,而其线上直接零售额占比 22%,比中国高 6 个百分点左右,可见日本酒店会员渠道也更加完善。酒店会员体系建设面临较高的投资成本、时间成本和推广成本。只有大型连锁酒店集团才有能力进行前期的高固定成本投入,并通过扩大会员数量降低平均成本,实现规模经济。目前,锦江、华住、首旅都在积极建设酒店会员体系。根据各集团财报显示,截至 2019 年末,锦江、华住、首旅会员数分别为 1.9/1.5/1.2 亿人。华住、首旅自有渠道入住间夜数占比分别达到76%/85%。相较之下,美国最大酒店集团万豪会员数 1.2 亿,贡献超过 50%的间夜数。可见目前中国酒店巨头在会员体系建设上弯道超车,走在世界前列,但由于酒店业市场集中度较低,导致全国层面上来看,线上直接零售额占比并不高。随着连锁酒店集团的进一步扩张,中国酒店业线上直销占比将得到进一步加强。5、成长边界:连锁化率与产品结构重于渠道下沉中美酒店业发展轨迹具有更强相似性,但日本也为中国酒店业发展提供了有意义的分析维度。借鉴美日等成熟酒店市场数据,有助于我们量化中国酒店市场规模与驱动力。市场规模由客房数量、产品结构、市场集中度三大核心变量决定,后两个变量仍有较大提升潜力,长期来看中国酒店市场规模将超越美国。5.1、酒店客房规模尚有 18%增长空间 1.测算方式中国酒店集团的海外扩张仍在初步发展阶段,国内市场才是竞争主战场,因此我们以中国大陆地区为范围、以省一级为单位,测算中国酒店业的规模上限。考虑到直辖市和其他省在面积、行政职能、经济结构上的区别,我们分别以酒店规模接近饱和、客房数开始减少的北京(2019 年拥有客房数 55 万间)作为范本测算直辖市的酒店市场规模,以酒店客房规模最大的广东省(2019 年拥有客房数 201 万间)作为范本测算其他省饱和情况下的酒店市场规模。通过上文对于酒店空间分布的分析可知,中国各地酒店规模与 GDP 呈高度正相关,因此 GDP 是预测酒店市场规模的重要指标。在 2019 年 GDP基础上:测算直辖市客房数 =直辖市 GDP/北京 GDP*北京客房数 测算各省客房数 =省 GDP/广东省 GDP*广东省客房数 日本的经验则告诉我们,由于酒店也会伴随着旅游业发展而生,因此在经济较落后的主要旅游地会出现酒店客房数与当地 GDP 呈负相关的情况。中国地域广阔,部分省市虽然经济欠发达,但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是地方支柱产业,若只考虑 GDP 会低估该部分地区的酒店规模,因此对该部分地区给予折算系数。我们采用各省第三产业增加值与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值来评估旅游业在该省的作用。中国大部分地区缺少发展第三产业的途径,且需要依靠第二产业良好的发展基础。若第三产业增加值远高于第二产业,可以认为该地主要发展的是旅游业。具体来看,第三产业增加值与第二产业增加值比值大于2 的给予 4.0 的折算系数;比值在 1.5-2 之间的给予 2.0 的折算系数;比值在1.4-1.5 之间的给予 1.5 的折算系数。2. 测算结果 首先,以北京为范本,根据 GDP 之间的关系测算出其他三个直辖市上海、重庆、天津的客房数,结果分别为 59 /37 /22 万间。其次,以广东省为范本,根据 GDP 之间的关系初步测算除直辖市以外的其他 26 个省的客房规模。再次,根据旅游业发展程度,对 26 个省的客房规模进行系数调整。依照上述测算方法,我们对 4 个直辖市、27 个省进行测算,饱和市场假设下合计得到 2073 万间酒店客房。2019 年实际酒店客房数为 1762 万间,我们的测算值与现有酒店客房数相比增幅 18%,酒店客房规模扩张空间有限。5.2、国内酒店市场规模仍有 1-1.5 倍空间 对酒店行业来说,市场规模一方面看客房数量,另一方面则取决于酒店RevPAR,而酒店 RevPAR 又与酒店档次、是否为连锁酒店高度相关。2019年我国酒店连锁化率 26%,较上年提升 7 个百分点。虽然中国酒店客房规模增长空间有限,但对标美国酒店 70%的连锁化率以及占比 77%的中高档酒店客房数占比,中国酒店业在市场规模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根据锦江、华住经营数据,我们假设经济型酒店、中高端酒店平均房价分别为 160/305 元。根据五星级酒店经营数据,我们假设豪华酒店平均房价为 600 元。在我们测算出的中国酒店客房上限规模基础上,假设中国酒店业的连锁化率达到美国水平,那么中国连锁客房数为 1451 万间,单体客房数为 622万间。若产品结构维持现状,国内酒店市场规模 13013 亿元。若产品结构与美国相同,国内酒店市场规模 16276 亿元。2019 年全国酒店业营业额为 6564 亿元,长期仍有 1-1.5 倍市场空间,且略高于美国酒店业目前的收入规模(2019 年美国酒店业收入规模为 13818亿元)。根据连锁化程度的不同,我们也测算了国内酒店市场规模弹性。可以发现,酒店连锁化程度每提升 10%,酒店业市场空间提升 2%。连锁化酒店收入规模存在边际递减效应,连锁化程度从 20%提升至 70%时,每提升 10 个百分点,营收增幅分别为 50%/33%/25%/20%/17%。6、重点企业分析(详见报告原文)6.1、三足鼎立,全品牌矩阵 经过 2011-2017 年并购高峰期,锦江酒店、首旅酒店、华住酒店三大酒店集团已确立了酒店行业龙头地位,截至 2019 年末酒店数量分别为8514/4450/5681 家,远超其他酒店集团。产品结构方面,三大酒店集团构建了齐全品牌矩阵,已形成从经济型到中高端布局:锦江旗下有以七天系列为代表的经济型品牌,以及以维也纳、丽枫为代表的中高端品牌;首旅则有如家、莫泰等经济型品牌,和颐、如家精选等中端品牌及首旅建国等高端产品;华住的汉庭和全季酒店分别在经济型和中端市场上占据着稳固的份额。6.2、透过数据看酒店集团竞争优势与潜能 通过三大酒店龙头财务、经营数据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不同企业的竞争优势及增长潜能:(1)锦江酒店: 不论是营收规模还是酒店数量,锦江牢牢占据国内酒店第一的位置,规模效应、先发优势显著。2018 年以来,集团加速中高端产品布局,2019 年42%中高端占比位居三大龙头首位。物业成本优势下租金占比大幅低于竞争对手。锦江市场营销费用、行政费用占比较高,反映了运营效率、自有渠道建设方面的提升潜力。公司提出“一中心三平台”战略,积极推进打造全球酒店管理公司,加速进行全球架构整合、业务整合、管理整合,加快资源共享建设,成本费用改善将释放盈利空间。(2)首旅酒店 公司第一大股东首旅集团是国内旅游资产规模最大企业集团之一,经营业务涵盖旅游酒店、旅行社、商业、餐饮、交通服务、景区及其他六大板块,为公司酒店业务提供协同效应。2019 年首旅酒店加盟店占比 81%、中高端占比 21%,在行业景气周期具有较强的业绩弹性。从规模增速来看,2018/19 年首旅落后于其他两位竞争对手。公司提出“价值链一体化,全系列多品牌”投资加盟新战略,2020 年公司计划新开酒店 800-1000 家,并且将继续对开发团队大力投入并进行相关奖励机制的改革,以帮助推进全年新店开拓的发展速度。若门店扩展顺利,将极大地增强公司成长属性,淡化周期的业绩扰动。(3)华住酒店 作为三巨头中唯一的民营酒店集团,华住管理能效、市场渠道优势显著。公司 OCC 高出其他竞争对手 5 个百分点以上,较高的投资回报率水平吸引大量加盟者参与,2019 年净增门店高达 1388 家,成长性显著。在行业下行周期中,公司通过新店加盟激活成长属性,2019 年营收同比增长 12%,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尽管如此,公司与锦江酒店相比规模差距依然显著。疫情后酒店市场正在加速洗牌重组,未来公司将业务下沉到中国三四线城市。同时也将继续通过禧玥、花间堂、Steigenberger(施泰根博阁)和 Intercity(城际)等酒店品牌,进一步巩固华住在中高端酒店市场的领导地位。……(报告观点属于原作者,仅供参考。报告来源:光大证券)如需报告原文档请登录【未来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