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计算机考研难吗?计算机考研科目都有哪些?刺秦王

计算机考研难吗?计算机考研科目都有哪些?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计算机考研也成为了一个热门的科目,不但本专业的会考,其它专业的也会跨考计算机。那么计算机具体考什么呢?下面跟着启航考研朱老师一起来看看吧!首先我们总体来看一下计算机到底都考什么?公共和专业课。公共课:英语100分 ,政治100分, 数学150分,专业课:408计算机基础综合150分。1、数据结构这门课程是统考408初试考试四门专业课科目之一,也是大多数高校考研计算机初试必考科目,可见数据结构这门课在考研计算机初试中的重要地位。这门课程在计算机考研的考试范围中也是非常重要的,而《数据结构》的重点章节是线性表、树、图、查找和排序。参考书目是《数据结构C语言版》《数据结构精讲和习题讲解》(严蔚敏),大家可以结合这两本书进行知识点的学习,和一些习题的练习。2、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的重点在数据的表示和运算、存储器层次结构、指令系统、中央处理器(CPU)、总线、输入输出(I/O)系统。参考书目是《计算机组成原理(第2版)》(唐朔飞主编),《计算机组成原理-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复习时要掌握具体的知识体系,总结出自己的知识框架,多做练习。3、计算机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重点在进程管理和内存管理,其次是文件管理和I/O管理。参考书目是《计算机操作系统》(汤子瀛等主编)。注意的是,存储部分、I/O部分和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有重合,可以相互结合着看。虽然这部分知识相对来说没有那么难,但是复习的时候也不能忽视。4、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同学来说并不陌生,大家在前几年的课程中都有学过,这门课程的重点在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这些层次结构。要明白各个层次结构之间的关系,明白每个层都具有什么功能,拥有什么协议,重要的一些协议的内容以及作用。要能灵活地将各个层次联系起来。参考书目《计算机网络(第7版)》《计算机网络释疑与习题解答》(谢希仁)。虽然这本书在整体试卷中所占的比重没有那么多,但是对于繁多的知识点想要取得高分还是需要努力复习的。考研的过程也是一场艰难的修行,谁能成功上岸,谁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计算机学科的复习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地积累总结,最后祝大家都能考出一个好的成绩!

捐赠者

当前考研计算机专业有多难

首先,计算机专业由于就业比较好,而且岗位附加值也比较高,所以当前计算机专业是考研的热点,学科实力比较强的重点大学更是竞争激烈。就在前几天,一个2020年考研成功上岸的考生给我发了一张照片,这种照片里包含了他在近一年的时间里所读的复习材料,通过这张照片可以看到当前计算机专业考研的难度。计算机专业的考研难度之所以比较高,除了考研人数较多之外,还有三个重要的因素,其一是计算机专业课的内容比较多,不少重点高校会考察多达四门的专业课,整体的知识量还是非常大的。其二是计算机专业课的难度相对比较高,高难度也就意味着在复习期间需要为自己营造一个更好的复习环境,往往还需要专业老师的指导,这也提升了复习的成本。其三是计算机专业考研在复试环节往往还有上机考试,对于考生的实践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目前有一部分重点高校在复试期间会先考察考生的实践能力,然后考生拿着上机实践的成绩参加面试,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复习的难度。近些年来,计算机专业的本科培养人数逐年增加,而且当前设立了不少与计算机关系密切的新专业,比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等,这些专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人才培养规模也在快速壮大,而这些专业的本科生往往也会考研到计算机相关专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计算机专业的考研难度。最后,虽然计算机专业的考研难度比较高,但是如果能够早做准备,而且为自己制定一个比较合理的考试目标,还是有很大机会走进研究生课堂的。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

花宫

计算机考研有多难

有些人考研只需要花三个月,有些人却要花上三年。考研难吗,尤其是计算机考研到底有多难?看看这些同学中是否也有你的影子。@奕奕首先需要评估一下院校的难度,A区的985和211虽然很好,但是也很难,竞争压力太大,还有网上流传的B 区某广西211不保护一志愿,只为接收985 211的优质调剂生源,如果情况属实,那也挺难的。还需要注意到一个趋势,那就是更多学校的保研招生比例逐年增高,那么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就减少,再加上全国报考人数每年几十万的增加,想想都觉得考个名校真是难到怀疑人生。@浪浪对于计算机的408,初试想要高分,408也要120+,说实话我专业课408两次考的都还行,比较稳定,都上120了,关键是数学基础太差,惨痛教训。二战的很多时间都给了数学。然后我就跟着教材,单科的基础知识点从头到尾,认认真真的刷了三遍,把上面的所有题同步认真地刷了两遍。用了有6-7个月左右的时间,把所有的基础知识点,重点和难点全部熟练掌握。@卡莫非科班出身,9月份才决心要考研,跨计算机。了解自己实力不够,时间不够,就从考英二数二,专业课考两门以内的学校里找一个211。全程赶进度,10月过了一半才把数学过完一轮,同时看数据结构,用了天勤的书,把里面的题目刷的差不多。11月开始见缝插针看政治,睡前用小程序刷政治选择题。最后各个科目直接上真题。因为英语准备不足,考得很不好,但是还是把心态稳住完成了第二天的考试,最后擦边惊险上岸,所以无论怎么样都要坚持到最后。@明明计算机专业考研不仅初试难度较大,复试的难度也比较高,一部分高校不仅会进行多个科目的笔试,同时还会安排上机考核,这对于考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另外,一部分重点高校在复试过程中,会随机考察一门专业课,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考生的复习难度。距2021考研初试只剩1个月。这是一条孤独的路,也许会有一瞬,想过要放弃。但走过不平凡的2020,请给自己一个理由,继续咬牙坚持。奋斗到底的,一定是最接近梦想的人。了解更多专业信息,课程辅导请私信社长

计算机专业考研难都有哪些具体的体现

计算机专业是近些年来的一个考研热门专业,竞争相对比较激烈,一方面原因是互联网科技行业的结构性升级在不断推动人才结构的升级,另一方面原因是不少基础学科专业的学生也会跨考到计算机专业,比如数学、物理等专业就可以跨考到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专业考研的难度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基数大,目前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在读本科人数最多的专业之一,这就导致考研的人数相应增加;其二是研究生培养能力有限,随着教育部门对于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培养单位考核指标的提升,一部分高校被剥夺了研究生的培养资格;其三是计算机专业的知识量比较大。对于想考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考生来说,如果想顺利走进研究生课堂,首先要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时间规划和知识基础来选择适合的目标学校,如果时间相对比较宽松,比如在大二开始准备,那么可以定一个稍微高一点的目标学校(翘翘脚能够得上),但是如果时间相对比较紧张,就应该选择把握更大一点的高校。按照历史经验来看,计算机专业考研不仅初试难度较大,复试的难度也比较高,一部分高校不仅会进行多个科目的笔试,同时还会安排上机考核,这对于考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另外,一部分重点高校在复试过程中,会随机考察一门专业课,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考生的复习难度。最后,不论计算机专业考研有多难,只要有充分的准备和理性的报考,走进研究生课堂也是很有希望的。虽然每年报考人数比较多,但是不少考生会由于种种原因而放弃考试,所以能真正坚持走进考场的考生都有希望。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浜崎

过来人谈计算机考研:我是怎么考135分的

现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其实都离不开计算机。而学好计算机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考研的同学中有不少人就是计算机方面的考研,这门专业性非常强的课程应该如何复习呢?计算机考研经验分享下面是一位过来人的一点经验,供大家参考。我的计算机专业课分数是135分,算起来还是算是考得非常不错的。下面是分享的一点经验,供学弟学妹们参考,希望可以给你们帮助。专业课复习我是从9月底开始的,每天下午的时间,基本上花了3个月。其实,如果是本专业考研,3个月足够了。回头想想,你会真正明白,把复习战线拉得很长并不一定会效果更好。计算机统考一般包含4部分: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有选择题和简答题两种题型。对于跨专业考研的同学来说,知识点比较多,复习任务比较重。如果是本专业的考生,本科时基础比较好,那么复习起来就很轻松了。在复习过程中,要分清重点、难点,不要在次要的知识点上花费过多的精力。我考的这次,从试卷上看考察的重点还是对重难点的理解,概念性的东西考的比较少。平时多做题练习,在质量的基础上要求一定的数量。最后,多做题,特别是历年真题一定要努力研究透彻!

春秋不变

当前跨考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难度和风险是否比较大

首先,当前考研选择计算机专业是不错的选择,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未来产业领域会需要大量计算机专业的高端人才,所以读研计算机专业也会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由于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比较好,所以当前很多非计算机专业的同学会跨考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专业也是一个考研的热点专业,所以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对于零基础的同学来说,选择跨考计算机专业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会面临较大的复习压力。随着当前很多高校的计算机专业都转向考408,考试的复习压力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408不仅知识量比较大,难度也相对比较高,所以建议跨考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尤其是对于时间比较紧的同学来说,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会明显提升学习效率。除了要有一个系统的复习规划之外,还需要慎重选择目标学校,复习初期可以在立足本学校的基础上,多选择几个不同层次的目标学校,然后在复习到中后期再明确一个最终的目标学校。目标学校的选择除了要考虑到学科实力之外,还需要重点考虑一下地域问题,这对于就业会有比较直接的影响。最后,选择考研必然会面临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对于跨考生来说,难度还会明显提升,考试失败的风险也相对比较大,虽然当前研究生教育的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相比于庞大的考生群体来说,考研成功上岸依然是小概率事件。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私信我!

太虚

考研越来越难了!从计算机专业的分数和最后的录取要求可见一斑!

考研越来越难了!从计算机专业的分数和最后的录取要求可见一斑!研究生考试满分500,能考400以上的都是大神,以往考到370、380都是很高的分数,近几年的行情高分越来越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软件学院400分以上的大神近300名,之前中科大软件学院曾经到处打电话找调剂的学生。想想自己前几年考北航400分以上的也就几个、十几个的样子!南方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一志愿54人,仅录取6人,包括初试第一418分的同学!就算是机试很难、面试要求很高,这个结果对于一志愿的同学实在是太难以接受! 同时对于一些双非的学校也变得越来越难捉摸,以往很多过了国家线就能考进去的学校,近几年也经常出现高分,甚至400+。同时计算机专业的大小年又是最明显的,经常出现一年爆满,一年爆冷。自己考研的前一年,北航计算机学院学硕只考几十人,结果过线几百人,专硕招一百多人,过线人数远远不够!只能奉劝那些考研的计算机专业同学,在择校以及专业选择上一定要慎重!

咕噜牛

计算机专业考研,除了南大和中山,还有哪些大学难度大性价比高

国内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数量不少,毕竟这是一个热门的专业。但随着就业难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同学,选择了考研。不过,考研难度不小,尤其是一些名校,考研的录取率更低。目前国内计算机专业比较强的大学,前10名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这些大学的计算机专业考研难度,都不小。其次,像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等,相对来说也比较难考。不同的高校,计算机专业的考研难度,可以说区别特别大。以南大为例,南大计算机是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学科评估一直前几名,考研的难度就可想而知了。还有复旦大学,计算机专业考研难度也很大,虽然性价比极高,录取比例却只有1:5,所以有同学建议,考复旦的话,不如直接考软微,专业课考的一样,软微分低,报录比也要低一些,复旦在一定程度上比软微难考,而且最伤的是不给宿舍,软微一般四人寝,就业也不错。厦门大学的计算机专业也不错,虽然考研难度大,但周围就是厦门软件园,读研时候项目超多,不会因为不在一线城市缺少实习机会。而且,考研的同学一旦被录取,可以获得百分百全额奖学金,经济负担相对来说比较小。读研究生是在思明区,对面就是鼓浪屿,生活环境特别美。除了以上所举的大学院校,还有一些大学,虽然难度大,但考研的性价比是极高的,值得今年想考研的同学一试!计算机专业就业市场广阔,收入待遇都好,是考研同学比较青睐的专业。

桓公说之

计算机改考408的院校越来越多,考研难度系数更高了吗?

在19年8月19号研招网公布的《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有多项细微的考研规则变化,其中有一项关于命题的变化:鼓励使用统考试卷,涉及到计算机考研,也就是鼓励使用408计算机统考试卷,408被称为工科最难专业课,其备考内容之多,考察难度之大,尤其对于0基础的跨考生来说,要从C语言学起,要复习的知识点比数一还多。由于近两年计算机考研爆火,一志愿报考人数激增,教育部和学校出于增大考试区分度,原先简单的专业课无法筛选优质生源,因此改考408的学校越来越多。专业课难度提高了,双非本科生敢报考的自然就少了,有助于提高生源质量,优化生源组成结构。把专业课改成408,一志愿报考人数少时,调剂的时候招收一大批985优质调剂生源,院校方可以借此机会接收到优质的调剂生源。目前已改考408的学校有:1.武汉理工大学改考4082.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全面改考408,公共课不变3.华北计算机技术研究所4.华中农业大学部分改考4085.广州大学部分改考4086.河北工业大学全面改考4087.华东师范大学改考4088.贵州大学全面改考4089.云南大学全面改考40810.复旦大学改考40811.河南大学改考40812.郑州大学改考40813.昆明理工大学改考408名校受到了学生们的追捧,一些985大学的计算机专业的录取分数高,竞争非常激烈。考408的985浙江大学,复试名单计算机平均分到了377分,清华大学计算机分数线359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初试成绩爆炸!录取名额线360多分以上,考数据结构+程序设计的985吉林大学计算机/软件专硕,平均分377分。天津大学计算机学硕的平均分达到了399分!但是招生人数只有5人。从政策层面上看,20考研非全日制原则上仅招收定向在职人员,部分院校调剂也只要一志愿专业课考408的考生。计算机软件考研热度持续走高,往届生读研比例逐年增加,专硕热度大于学硕热度。计算机考研难的面向群体更多的是跨考生,对于跨考的同学来讲,选择目标院校时最重要的一个考量是专业课难度。有些同学可能会选408,因为是统考,看上去似乎比较公平,孰不知可能是给自己找罪受。可以想到,四门专业课对于很多本专业的同学来讲都是一个挑战,所以对于跨考的同学更需慎重考虑。除了初试专业课的选择,对于跨考同学和其他自身实力不是很强的同学来说,复试形式也会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关于复试,这涉及到复试的组成和最终成绩的计算方式,建议这类同学可以选择初始比重相对较大的学校进行报考。复试中的机试会给你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无科研无项目也将会使在你面试中不占优势,因此一定要尽可能地把初试分考的越高越好。

班车末

计算机专业应不应该考研?

作为计算机专业大三狗,考研的话差不多就要准备了。但是又一直纠结要不要考研,大家又有什么建议呢?首先要看你对自己以后工作的期望吧,如果是想从事技术型的,最好是上个研究生,三年时间对你来说其实不算什么。如果是想去当产品经理啊或者是跟你专业不太搭边的岗位比如销售啊什么的话,其实你就可以尽早工作了。据统计研究生毕业后的平均薪资比本科生是要高的,尤其是在四十岁以后,而且基本这个年纪之后工资也就没什么大幅度上涨的机会了。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那么多人还要上研究生,国家为什么还设立硕士这个学位。有的人说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本科的同学工资已经是你的好几倍了,其实这有时候并不是危言耸听,但是起步低并不代表涨速慢。你工作三年之后可能要比他工作三年的时候工资高出一截来。况且其实本科毕业后工资嗖嗖往上涨的毫无边际的人还是少数,要是非要这么比,现在很多房地产老板都是小学毕业,财产不是也比一般人高到哪里去了。所以我们还是宁愿相信自己是那大部分人中的一员,上学毕竟是最稳妥的提升自己价值的方式。近几年MBA的兴起也恰恰说明了这一点,你现在本科毕业就去工作了,说不好哪天公司要求你回去读MBA呢,与其这样,倒不如现在一读到底。而且还是有很多公司的很多岗位在招聘的时候明文标明岗位学历要求是研究生,公司不傻,每年招来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哪个能力强,哪个工作成果好他们都知道,所以当然会调整一些重要岗位的学历要求。个人觉得没什么特别好的工作机会的话还是读个研究生比较稳妥。——没有昵称可咋整这里就说一下我个人关于计算机专业该不该考研的观点。先从就业来说,其实计算机这专业真不发愁就业,无论国内国外,无论本科专科,只要你是干码农的,就不要愁没地儿要你。如果你是以这个为目的而考研,那么我建议你大可不必,直接去就业吧,用两三年的读研时间换两三年的工作经验,这波绝对不亏。毕竟,码农并不都是一样的,老码农凭借更多的经验、更熟练的技术,可能能在一些看似枯燥无味的工作中做出花来,而没有经验的就只能按部就班的完成任务,高下立判。那么另一方面,如果从科研的角度而选择读研则完全不同。可能有人会问,计算机有什么可科研的?这其实是大家对科研的一种误解,总觉得只有物理化学那种纯自然学科才能搞研究。其实不然,举个例子来说,现在这么多高科技的东西,比如指纹识别、视网膜识别这类,难道是工厂直接搞出来的么?显然不是,这都是搞计算机科研的人搞出来的。如果你进行到这一步,那你的工作可能就从简单的编程变成了创新创造。那么从前途的角度看呢,这二者显然是都能赚到钱的。就好比你研发一台新型的家用机,产品卖得好,科研团队当然可以赚钱。可另一方面看,产品卖得好,普通的码农就可以去写更多的游戏,游戏一卖也有的是钱赚。所以二者之间并没有矛盾或者高下之分,真正的选择依据应该是你的兴趣吧。综上所述,计算机并不是个必须要考研的学科,请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对未来的规划来选择,相信不管选择哪一条路,你都能走得很好。——我饿,要吃饭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记得持续关注我们哦。如果你觉得有点意思,请有秩序的评论、转发、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