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AI应届博士年薪80万起步,BAT校招数据大披露:缺人!梅利莎

AI应届博士年薪80万起步,BAT校招数据大披露:缺人!

新智元报道 新智元编辑部【新智元导读】去年,AI应届博士生能拿到高达50万元的年薪,今年薪水则涨到80万元,但是仍然招不到人。AI博士年薪起步80万了?据第一财经报道,今年,AI领域应届毕业生薪水行情仍在噌噌上涨。去年,应届博士生能拿到高达50万元的年薪,今年薪水则涨到80万元。但是仍然招不到人。新智元从BAT公司中了解到的情况是,今年秋招占比最大的是硕士,人数能达到全部Headcount的93%,但博士生仅占比3%,高端人才难求的情况非常明显。一年涨30万,应届AI博士根本招不到根据第一财经的报道,深圳一家激光雷达企业的一位HR称,去年,公司给硕士应届生的年薪是30万元左右,博士生是50万元。今年,硕士生的待遇基本没怎么变,但博士生的年薪提高了,“好的能拿到80万元,比去年高了30万元。”但是,对于应届AI毕业生,企业会早早通过导师或实验室找到他们;而对那些有经验的研发人才,猎头会主动上门联系,所以想在网上挂一个招聘岗位等着AI博士自己上门,成功的概率太小了。巧合的是,第一财经去年11月也报道过一篇AI博士薪酬相关的新闻,当时应届博士生年薪也才50万。新智元去年12月发表过一篇AI人才年薪的文章,披露了某猎头发布的一份薪酬表,当时表上的BAT以及谷歌、微软等企业的博士生年薪普遍在60万上下,也与上述激光雷达公司HR的去年博士年薪50万左右的表述差别不大。投资房地产什么的弱爆了,能投资个AI博士,才是赚!另外,南京大学计算机系主任、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周志华也评论:AI人才缺口太大 …… 前几天遇到北美某AI研究院负责人,说今年给几大名校本科生进过AI实验室的开了20万美元年薪 …… 饮鸩止渴地严重打击了学生进一步深造的积极性 ……BAT今年AI校招岗位情况披露:人才依旧短缺企业方面,企业给到的薪酬与公司体量呈正相关。根据100offer发布的信息显示,BAT三家靠着巨大的体量和资金支持在市面上横扫各类人才,处在薪酬最高的第一梯队;TMD三家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给出的薪酬处在与BAT竞争的水平。而在AI细分领域兴起的各类独角兽如Face++、商汤、依图和云从,芯片领域的地平线、寒武纪和比特大陆,语音领域的科大讯飞等等,也同样受到了资本和人才的青睐,薪酬处在第三梯队。不过,今年互联网企业对人才的招聘需求确实呈现放缓的趋势,猎聘大数据“2018年1-10月互联网新增职位指数”能体现出来:虽然人才招聘仍在继续,但是可以明显感受到的是,无论是“大厂”或是“独角兽”,放出来的岗位数量在减少,门槛却在变高。另外,对于BAT今年秋招放出的AI岗位,新智元也拿到了第一手数据。百度校园招聘方面提供的信息显示,百度AI岗位招聘有几个特点:从AI岗位收到的求职简历数量来看,机器学习、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工程师以及计算机视觉算法研发工程师等几个岗位是较为火热的。百度校园招聘也对求职候选人进行了画像分析:候选人学校排名前五位:武汉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候选人学校所在地排名前三位:北京、上海、武汉候选人学历分布:本科 3.18% 硕士 93.78% 博士 3.05%从简历中可以发现百度AI岗位的趋势是:AI算法岗位处于供需失衡状态,“供远大于需”;AI工程岗位需求量较大,但却是“供远小于求”;AI工程岗与AI算法岗的HC比 2:1;AI工程岗与AI算法岗的投递比 1.5:1。对此,百度相关人士给出了一点建议:现在市场上因为算法岗火爆,所以同学们都忘算法职位上转,但其实现在互联网大厂更缺优秀的工程类人才。像软件研发工程师、移动软件研发工程师、开发测试工程师这些职位,在百度拥有很长的历史,技术团队的能力强,这些职位都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接下来是阿里。据新智元了解,阿里巴巴AI人才并无“收紧”迹象,反倒“短缺”!目前阿里巴巴收到的求职岗位,最多的是NLP算法工程师、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算法工程师。阿里目前AI岗位所呈现的具体趋势是高端AI人才短缺,年轻的AI领域工程师总数增长较快。在AI工程师画像分析方面,硕士及硕士以上工程师占比46%,博士及博士后占比4%,本科以上占比达到96%。可以看出,阿里巴巴在AI岗位人才招收方面也并无放缓的迹象,反之,阿里巴巴的AI人才依旧是“短缺”状态。腾讯方面目前还未披露AI岗位校招信息,不过,由于今年10月腾讯宣布调整内部构架,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和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其中,CSIG 整合包括腾讯云、智慧零售、安全产品、腾讯地图、优图等核心产品线,帮助各行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PCG 则集聚了QQ、QQ空间以及多个流量平台和内容平台,如官方通稿所说,“腾讯在音视频等多媒体底层技术以及人脸识别、机器写作等人工智能领域突飞猛进,也将为内容产品形态的创新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从描述中不难看出,机器学习、机器人和语音、视频等AI 领域仍将是人才招聘和培养的重点,相信这部分业务的岗位需求会放出来。各地成立AI研究院,AI人才稀缺情况将持续实际上,“AI人才热”这一话题,从去年众多高校纷纷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学院便能看出端倪。就在上周,北京大学宣布要将规划的1025亩新昌平校区以人工智能为主,培养新工科人才,还有全国 33 所设立人工智能研究院的高校,这些都是从源头上补足中国 AI 人才的举措。而鉴于人工智能的学科性质,“产学研一体化培养”逐渐成为当前的主流——说白了,这就是为了挖人,公司在这些“AI苗子”刚刚播下种的时候,就伸出了触手。例如,在人工智能专业强,以及计算机和信息科学历来为优势专业的高校,比如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周围,我们可以看到众多“联合培养”以及AI 研究所的例子。南京:1、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3、南京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4、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5、京东(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京东聘请南京大学周志华教授出任京东集团人工智能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6、南京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南京市与清华大学共建;7、科沃斯机器人(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8、字节跳动在南京成立研发中心,并将开设人工智能研究院,字节跳动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两年内南京研发中心会逐步搭建约300人的技术研发团队;9、英特尔-南京大学人工智能联合研究中心成立;西安:1、科大讯飞西安人工智能研究院(预计成立);2、西安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基地暨西安交通大学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深圳:1、腾讯在深圳成立“机器人实验室”;2、深圳大学腾讯云人工智能学院,广东省内首个人工智能学院;3、商汤科技在深圳落地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学校,深圳华侨城中学成为商汤教育在深圳市的首家合作学校;4、云天励飞—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上海:1、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2、亚马逊AWS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3、微软上海研究院暨微软-仪电人工智能创新院;4、科大讯飞(上海)人工智能及脑科学研究院;5、腾讯人工智能创新平台;6、华为人工智能云平台;7、阿里巴巴(上海)研发中心;8、百度(上海)创新中心;根据国外招聘平台Paysa的一项研究,所有行业的美国公司都投入了13.5亿美元来招聘AI人才。该研究强调,亚马逊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招聘上的年均投资额为2.278亿美元,下一个主要竞争对手是谷歌,在此方面的年投资额约为1.3亿美元。结果发现,前20名科技公司在招聘AI人员方面每年总共花费6.5亿美元。除了天价工资外之外,在美国,AI人才还可以获得公司提供的所有其他的设施和特权。例如,依据他们重新安置的要求,谷歌、微软、亚马逊等美国科技巨头正在为AI人才建立全新的办公室和研究实验室。毫无疑问,人才是最宝贵的人力资源。有多少的人才,才能有多好的AI。人工智能研究人员为机器赋予了视觉、语音、听觉和移动性方面的功能,他们的目标是将AI彻底普及。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AI人才。新智元 AI 技术 + 产业社群招募中,欢迎对 AI 技术 + 产业落地感兴趣的同学,加小助手_2 入群;通过审核后我们将邀请进群,加入社群后务必修改群备注(姓名 - 公司 - 职位;专业群审核较严,敬请谅解)。

务农

机器之心学生读者福利:这些大学、教授在招博士生

作为专注于前沿技术的媒体,机器之心拥有大量活跃于人工智能学术领域的读者。最近一段时间正值海外大学博士生招募,我们与多位北美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取得了联系,收集了正在招募博士生的教授与实验室信息。希望这些消息能对正在立志读博深造的你有所帮助。让我们直接进入正题吧(以下按院校首字母排序):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助理教授俞舟个人简介: 俞舟,现任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计算机系,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 at UC Davis)。博士毕业于卡耐基梅隆大学语言技术系(CMU, LTI)。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计算机和外语专业。实验室简单介绍:Language, Multimodal and Interaction Lab。实验室主要研究自然语言处理,多模态的机器学习和交互技术。现在有两位博士生,四位研究生和两个本科生。我们有很好的企业联系,做的研究有实际的应用场景。我们跟 Intel、Amazon、腾讯、Bosch 等公司都有合作。UC Davis 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气候宜人,离 San Fransisco 只有一个小时车程,离南湾各大公司一个半小时车程。所以对于学生将来的就业实习是一个很大优势。招聘博士生数量:在新的一年会招聘两位博士生,一位博士后。研究方向:招收的博士的方向是: 人与机器人合作(HRI)自然语言处理或者多模态机器学习。博士后的方向相同。希望有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基础的同学加入我们。联系方式:杜克大学进化智能中心助理教授陈怡然 & 助理教授李海陈怡然教授李海教授由陈怡然教授和李海教授担任联合主任的杜克进化智能中心(Duke Center for Evolutionary Intelligence,缩写 CEI)隶属于杜克大学 Pratt 工程学院,主要从事:1)神经形态计算;2)深度学习加速与安全技术;3)新型存储器与存储系统;4)移动与边缘计算等四方面的研究。CEI 现有教授 3 名,博士后 2 名,博士生 19 名,访问学者和访问博士生 3 名。CEI 同时也是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新型可持续智能计算产学合作中心()的领导基地,与 Facebook、三星、高通、思科、惠普、LG、美的、顺丰科技、深鉴科技等著名高科技企业有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近五年来,CEI 成员在 NIPS/CVPR/ICCV/MICRO/HPCA/DAC 等国际顶级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过超过 200 篇学术论文,获得 7 次最佳论文奖以及 14 次最佳论文提名。CEI 有五名博士毕业生在美国研究型大学担任 tenure track 教职。陈怡然教授本科及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在美国普度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获得过美国 NSF CAREER Award 和 ACM SIGDA Outstanding New Faculty Award,并于 2018 年晋升为 IEEE Fellow。李海教授本科及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在美国普度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获得 NSF CAREER Award 和 DARPA Young Faculty Award,并于 2017 年晋升为 ACM Distinguished Member。杜克进化智能中心 2018 年度招收博士生 4-5 名和博士后 1 名。博士生研究方向包括: 1)神经形态电路设计与相关计算机体系结构;2)深度学习算法加速和硬件加速器设计; 3)深度学习系统安全等三个方面。博士后研究方向为新型纳米器件在神经形态电路与系统中的应用。欢迎有相关计算机与电子专业背景的同学申请。申请的同学也可直接通过电子邮件直接联系陈怡然教授()或李海教授( )。有关杜克进化智能中心的详细信息请参考中心网站:。MIT 硬件智能实验室助理教授韩松韩松教授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师从 NVIDIA 首席科学家 Bill Dally 教授。他的研究广泛涉足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和计算机体系结构。他提出的 Deep Compression 模型压缩技术曾获得 ICLR'16 最佳论 文,ESE 稀疏神经网络推理引擎获得 FPGA'17 最佳论文,引领了世界深度学习加速研究,对业界影响深远,并于博士期间联合创立了深鉴科技。MIT 硬件智能实验室介绍:深度学习目前飞速发展,其进步和成功依赖于高效的算法、有力的硬件支持以及大规模的数据集,MIT Hardware Intelligence Lab (HAN's Lab) 主要集中于前两个方面的研究,实验室方向包括:H: High performance, High energy efficiency HardwareA: Architectures and Accelerators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N: Novel algorithms for Neural Networks and Deep Learning招聘博士生数量:每年提供两个博士全奖。如果有其他经费来源可提供 MIT 暑期科研机会,暑研表现突出的同学第二年申请 MIT 优先考虑,欢迎大三、 研二的同学申请。研究方向:深度学习算法 (图像、语音、视频),深度学习系统 (分布式训 练,编译器,runtime),深度学习硬件 (FPGA,ASIC)联系方式:songhan@mit.e,~songhan/ 附个人简历、Github 链接、research statement宾夕法尼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任助理教授蒋陈凡夫蒋陈凡夫,2017 年于宾夕法尼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任助理教授。2010 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物理专业。2015 年于 UCLA 获得计算机博士学位(授予工程学院 Edward K. Rice Outstanding Doctoral Student 奖)。2015 年至 2017 年 5 月于 UCLA 数学系任博士后。主要研究背景是计算固体和流体力学的偏微分方程数值解,计算机图形学中基于物理的自然现象和固体液体的模型与仿真,弹性塑性力学,有限元法和物质点法,医学虚拟手术仿真等。曾与迪士尼,梦工厂等工作室合作开发用于 3D 动画如 Zootopia,Moana 的自然环境固流体解算器。实验室介绍: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计算机图形学实验室隶属于计算机系。实验室涵盖数字媒体设计的本科专业,图形学和游戏结束的研究生项目,以及人体,物理现象和 crowd 模拟的博士生实验室,加上一个数字可视化中心和动作捕捉实验室。实验室拥有数百平方米的面积和丰富的计算设备和资源,包括每年持续获得的几十台 VR/AR 装置。招聘博士生数量:每年两个提供全奖。如果有其他经费来源(如国家公派,政府学校或公司项目资助)可有额外名额。同样欢迎志同道合的访问学者。近期主要研究方向:1. 图形学物理模拟仿真(用于特效和动画); 2. 物理模拟,虚拟环境在场景理解和其他计算机视觉问题中的作用; 3. 机器人 task 优化,设计(同样基于物理和 machine learning 的结合)4. 人体组织的弹性模拟和血液流体模拟,用于医疗手术的训练,预测和计划。联系方式:cffjiang@seas.upenn.e;http:///~cffjiang南加州大学 (USC) 助理教授任翔任翔,南加州大学(USC)助理教授(前为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伊利诺伊大学(UIUC)博士,Google PhD Fellow)。2018 年计划招收 2-3 名博士生和数名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从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中提取结构化知识的机器学习与 NLP 方法。面向问题:非结构化数据上的知识获取(信息抽取,知识表示与推理,知识图谱构建和应用, 问答系统)。Focused Methods:machine learning and deep learning methods for modeling sequence and graph data under weak supervision (learning with partial/noisy labels, semi-supervised learning) and indirect supervision (multi-task learning, transfer learning, reinforcement learning)。联系方式:这是我们发布的第一期「博士招募」信息,我们还将继续发布更多招生信息,敬请期待。如果有教授希望发布招生信息,同样也可与我们联系。

不可围者

年薪最高201万!入选华为“天才”少年名单的8位博士大有来头

上一个好大学,拥有一份令人艳羡好工作,领份不菲的薪水是很多考生的梦想。那么,薪待遇多高才算高呢?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答案。在一般人眼里,月入上万,年薪十几万就是非常不错的了。要知道,现在很多硕士毕业生月薪上万也不多。不过,有的毕业生年薪之高,令人咋舌。不信,请看:近日,华为发布消息称,今年将对顶尖学生实行年薪制管理,并以百万年薪聘请八位应届博士,年薪最高可达201万,最低超过89.6万。如此丰厚的待遇实不多见。此消息一出,迅速上了热搜。那么,都有哪八位博士受到华为的青睐?这些博士又出自哪所名校?年薪又是多少呢?先一睹为快:八位博士及其出身:这八位博士分别是来自:1、中国科学院大学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毕业的钟钊博士。2、香港科技大学 机器人研究所毕业的秦通博士。3、北京大学应用数学系毕业的李屹博士。4、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的管高扬博士。5、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贾许亚博士。6、北京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的王承珂博士。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林晗博士。8、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计算机所,计算数学专业的何睿博士。从中可以看出,这八位博士大有来头,其中北大2人,清华1人,浙江大学2人(其中与香港科技大学为同1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人,香港科技大学1人、中国科学院大学2人。看来,名校的毕业生真的是超级厉害呀!以钟钊为例,出生于1991年的钟钊在大三的时候,就在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中获得湖北省一等奖。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后,他到中国科学院大学继续深造,2018年他的一篇Oral入选CVPR,而当年全球入选的只有70篇,中国只有3篇。薪酬待遇:这八位“天才少年”的年薪是不同的,其中年薪最高的是钟钊博士和秦通博士,年薪182万——201万人民币。其次是李屹博士和管高扬博士,年薪140.5万——156.5万人民币。贾许亚博士、王承珂博士、林晗博士、何睿博士年薪在89.6万——100.8万人民币。华为如此高薪招聘博士,体现了华为对人才的重视,以期通过吸引优质人才,进一步提高华为的竞争实力,让公司发展得更快更好,立于长胜之地!这些博士将无愧于华为丰厚的待遇,为华为创造出更高的的价值。华为高调、高薪招聘博士,也正说明,在当今社会,最贵的不是金钱,而是人才。人才能创造无尽的价值。人才是如何产生的?还是那句话: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名校给了他们机遇、舞台,给了他们施展才华的天地。但是,打铁还需自身硬,自己的实力更关键!你说是吗?欢迎留言,欢迎评论!

蹲乎会稽

华为百万年薪招聘博士 人工智能企业人才争夺同样激烈

在近日,华为百万年薪招聘8位顶尖博士生引发了全网热议。其中,年薪最高的两位博士均来自如今最热的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领域,均属于人工智能领域。事实上,除了华为,旷视等人工智能企业亦在加大对于顶尖人工智能人才的吸纳和培养力度,这让人工智能研发人员越发“抢手”。然而在人工智能人才受热捧的同时,当下中国正面临着人工智能人才稀缺问题。数据统计显示,中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过了500万人。旷视负责人此前接受媒体采访也表示,“人工智能专项人才在全球范围来说都是稀缺的、供不应求的,一方面是由于行业需求旺盛,一方面是人才供给稀缺。”在此背景下,无论是国家层面亦或者是企业,都纷纷加大了对人工智能顶尖人才培养力度。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我国研发人员总量在2013年超过美国,已连续6年稳居世界第一位。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更是屡创新高,2014年首次突破2%,2018年提升至2.18%,超过欧盟15国平均水平。在企业层面,除了提供有竞争力的收入外,旷视等企业还打造了完善的福利制度以及成长体系。如在前不久的旷视博士秋招提前批招募中,加入旷视的应届博士生们不仅将享有更具行业竞争力的薪酬与完善的福利体系,同时,作为尖端高新技术研发企业,加入旷视还有机会优先解决户口问题,这无疑对应届博士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为了更好地帮助博士们成长,旷视还基于自身充足的计算机资源,让博士生们的研发有着充足的资源保障。此外,旷视还为博士生们配备了高水准的专属导师团队,定制了专属的成长体系。其中,就有以旷视研究院院长孙剑博士,计算机视觉领域资深专家、旷视上海研究院院长危夷晨博士,旷视研究院基础模型组负责人张祥雨博士,旷视研究院检测组负责人俞刚博士等为首的全明星导师阵容,以及全球高等学府、科技大厂组成的一流团队和自成一格的 BootCamp内训系统。事实上,找到并留住人才一直都是企业的必修课,也是很多企业走向顶尖之路的开始。但培养行业人才并非一件易事,从发现人才、聘用人才乃至持续培养人才,都是一门极为深刻的学问。其中,像华为这样的大企业在学历之外,还有着一套自己的选人用人考核和筛选机制,而作为中国人工智能领军企业的旷视自然也建立了从选聘到培养的一系列完备机制。对于旷视来说,人才是保障技术领先性和研发实力的基础。据旷视负责人介绍,旷视主要通过三个通用渠道、一个平台和一个桥梁来进行招聘。三个通用渠道是:利用中国C9高校全覆盖校招、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队程序员奇才收拢、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吸纳等三个渠道招收人工智能创新研发人才1000余人。一个平台是:借助人力与社会资源保障部国家一级博士后工作站资质,为尖端人才提供平台,35名博士进入企业工作。一个桥梁是:启动海外人才领航计划,联合市政府、中关村管委会,海淀区政府引进姚期智、孙剑、危夷晨等18名海外院士、中青年科学家等计算机视觉“专才”配备团队。图:旷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一级站点为尖端人才提供平台同时,在人才培养方面,旷视则侧重于研究科学家和全栈人工智能工程师两个方向。研究科学家主要聚焦在算法上,寻求对问题的本质解法,旷视希望培养出能独挡一面的领域专家;而打造“全栈人工智能工程师”的目的则是要培养既会算法设计和训练,又会算法的工程化、研究问题和方式系统化的全能型人才,他们既能做Research,又懂System,既能建系统,又能造轮子。总之,全能型人工智能是非常值得珍惜的,这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旷视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则让即便没有AI背景的工程师也能通过在旷视的工作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人才。企业对人工智能顶尖人才的需求,推动了国内院校对相关方面人才的培养。自2018年4月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以来,全国已经有几十所大学设立人工智能学院。众多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人才,充分发挥企业和高校的资源优势,也成了行业人才培养的一大特色之一。如旷视就与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了合作,成立联合实验室和实训基地,持续打造人工智能高端人才集聚地。不久前,旷视还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人工智能领域优势单位成立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采用新的科研组织形式和人才引进培养模式。基于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旷视已经构建了一支强有力的人工智能人才队伍。目前,旷视在北京、上海、南京、成都、西雅图设有五大独立研究院,员工超2000人,其中科研团队占比超60%,拥有国内外在申及授权专利1100余件。在国际人工智能顶级竞赛中,旷视多次击败谷歌、微软、脸书等知名企业,揽获32项世界技术评测第一。来源:中国网

诚明

华为年薪百万招聘8博士,top2高达200万!看了他们的履历,任正非花的钱真值……

每经记者:李彪 每经编辑:陈旭什么样的人才,刚毕业就能以百万年薪被抢走?7月23日,一份华为总裁办签发的邮件引发社会热议。这份电邮提出,华为对8位2019届顶尖学生实行年薪制管理,薪酬为100万~200万元/年不等。其中,钟钊、秦通两位博士的年薪制方案为182万~201万元/年,并列占据8位毕业生年薪的首位。图片来源:新华社这样的钱花得到底值不值?记者在查询8位博士毕业生之一钟钊的论文摘要时发现,其自动化深度神经网络结构搜索算法与常规方法相比,计算量降低到千分之一以下。作为钟钊博士的导师,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刘成林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钟钊主要研究的是人工智能里面深度神经网络结构的自动学习,这个领域比较热门,但国内高校中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并不多。刘成林同时透露,钟钊在攻读博士期间,已经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华为开出百万年薪求贤“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冯小刚导演的电影作品《天下无贼》中,葛优的一句台词已经被奉为经典。而现实与戏剧情节也并无二致。近日,华为总裁办签发的一份电子邮件显示,公司将对部分2019届顶尖学生实行年薪制管理。华为拟招聘的8名博士生年薪制方案制表:廖丹华为在邮件中指出,要打赢未来的技术与商业战争,技术创新与商业创新“双轮驱动”是核心动力,创新就必须要有世界顶尖的人才,同时要有顶尖人才充分挥发才智的组织土壤。“我们首先要用顶级的挑战和顶级的薪酬去吸引顶尖人才。今年我们将先从全世界招进20~30名天才‘少年’,今后逐年增加,以调整我们队伍的作战能力结构。”根据该邮件,华为将对8位2019届顶尖博士毕业生实行年薪制,年薪制方案如下:有博士探索出领先的搜索算法华为为什么愿意报出百万年薪的高价去招聘应届毕业生?让我们看看这些毕业生的简历。其中,华为实行年薪制的8位2019届顶尖学生中,年薪最高的是钟钊和秦通。《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求证到,钟钊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博士,其工学博士学位论文是《深度神经网络结构:从人工设计到自动学习》,其中文摘要介绍:本文首先从特定任务的神经网络结构入手,人工进行了深度神经网络结构的修改和设计,并在此基础上针对自动化神经网络结构设计方法展开了深入研究。该论文对主要贡献进行总结时表示:提出了一种人工设计的针对中文手写字符识别的深度神经网络结构模型;提出了一种人工设计的针对视觉跟踪决策的深度神经网络结构模型;提出了基于强化学习和分块思想的自动化深度神经网络结构搜索框架;提出了快速深度神经网络结构搜索方法和网络连接搜索方法,完善了整个自动化神经网络结构搜索框架。图片来源:新华社论文摘要显示,绝大部分自动化深度神经网络结构搜索算法需要非常耗时的网络性能评估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大大地降低了计算消耗,在CIFAR数据集上,仅仅需要一块显卡运行一天时间,就可以搜索出具有竞争力的深度神经网络结构,相对常规方法计算量降低到千分之一以下。作为钟钊的导师,刘成林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在人工智能的各个方向研究上都很强,学生也都比较优秀、比较努力。钟钊稍显特别一点可能在于他所研究的方向比较“热”。刘成林说:“我们跟外面的企业有一些合作,他(钟钊)做的研究也是跟外面的公司有部分合作的,博士期间都有一定的成果,是他博士论文的一部分。”刘成林告诉记者,现在国内做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研究的学者非常多,但具体到深度神经网络的结构自动学习这一领域,相对就不那么多了。这是一个刚刚兴起的研究方向,未来会应用到人工智能的各个领域。另据公开资料显示,秦通为香港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博士生,曾获得IEEE IROS 2018最佳学生论文奖。其研究兴趣主要包括机器视觉SLAM,视觉惯导融合,多传感器定位。其中,视觉惯导相关研究被大量应用于机器人领域。部分博士生毕业前曾多次获奖另据北京大学相关人员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在此次实行年薪制的8位博士生名单之中的李屹,系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博士生。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网站介绍,李屹的专业方向为建模语言设计与软件形式化方法。相关工作已在业内期刊和会议中发表多篇论文,并曾多次获校奖、国奖。此外,他还曾在2018年5月30日作为该学院研究生学术午餐会的主讲人,介绍了他们团队所开发出的两个框架和相关工作进展。同时,李屹也进入了该校“2018~2019学年度校长奖学金获奖名单”之中。此外,8位博士毕业生中的贾许亚,记者查阅发现,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有名为贾许亚的博士生,但记者多次致电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电话均未有人接听。记者查询发现,在2016年度“人民网奖学金优秀技术课题奖”获奖者名单中,贾许亚、郭泽华、吴振未的“Recing and Balancing Flow Table Entries in Software-Defined Networks”获得二等奖;在2017年度“人民网奖学金优秀技术课题奖”中,贾许亚凭借“A low overhead flow-holding algorithm in software-defined networks”获得一等奖;2018年度“人民网奖学金优秀技术课题奖”中,贾许亚的“Intelligent path control for energy-saving in hybrid SDN networks”获得一等奖。每日经济新闻

盛衰之杀

人工智能专业博士毕业生年薪80万,这个专业为什么这么火?

11月20日,在网上挂出的一则应届博士生招聘信息成为了近几天的的议论焦点。引发众人议论的内容一个是关于招聘的专业,另一个则是所提供的待遇。从这则招聘信息中可了解到该岗位招聘一位研发员,专业是关于人工智能。这可是当前的热门专业。再来看看公司提供的薪资,80万一年。对于一般刚毕业的求职着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吸引的力的岗位。据行业内部人员反映该岗位在去年的薪资水平还在50万左右,仅仅一年竟涨30万。这也说明这个专业的人才非常紧俏,市场供应缺口很大,才会导致企业重金挖人。说起人工智能,可能大家早有了解一些,在10几年前,国外的一些科幻电影就描绘一些在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下的未来人类生活场景。还记得那些场面非常震撼,到处都是机器人来替代人类从事相关的工作,当时觉得这种生活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仅仅十多年之后,在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地方越来越多。如高铁站直接刷脸进站,停车场车牌号的自动识别,导航地图的路线自动优化等等,这些一方面降低了人类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的的确确给广大的民众带来诸多方便。特别是世界围棋人机大战,机器人以绝对优势获胜。这一事件说明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层次,离电影中的那种未来生活越来越近。现在高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每年高校新增这个专业的数量都是两位数以上。那么人工智能专业到底学什么呢?其实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懂得计算机知识,心理学和哲学。因此,这个专业对学习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对数学功底要求是比较高的,学习的难度在目前高校所设置的专业中应该说是偏难的。所以大家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要意味追求高薪酬,万一没学懂,出来就业也是比较困难的。这个专业为什么这么火?很显然这个专业的应用性强,范围非常广。根据行业专家预计:到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尽管2017年全球新兴人工智能项目中,中国占据51%,数量上已经超越美国。但全球人工智能人才储备,中国却只有5%左右,人工智能的人才缺口超过500万。并且越来越多的IT巨头公司不断增加AI领域的项目,如百度、谷歌、讯飞、阿里巴巴、腾讯等这些网络巨头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投入越来越多,前景被大家一致看好。人工智能的应用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的增加,产业规模也越来越大,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有人形容这个专业目前正处于风口上,出现其惊人的薪资待遇也不足为奇了。

绑架案

有招聘机器人、面试机器人了?

内容来源:2019年10月25日,在DHR公会主办的“数字人力智能服务”活动上,DHR公会创始人/大易云计算CEO申刚正进行了以“从eHR到DHR:数字化重新定义人力资源管理”为主题的精彩分享。笔记侠作为合作方,经主办方和讲者审阅授权发布。讲者| 申刚正 笔记达人 | 小酷封面设计 & 责编 | 子墨第 4252 篇深度好文:3526 字 | 6 分钟阅读活动笔记数字科技本文优质度:★★★★★口感:月半蕉笔记邀您阅读前,先思考:什么是数字化人力资源?数字化人力资源有哪些实际场景?企业数字化转型将面临哪些挑战?大家好。今天我的演讲主题是从eHR到DHR,数字化重新定义人力资源管理。我们今天用人力资源数字的定义回头看过去一年,会发现中国已经有不少企业走在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的路上,并且开始出现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一、数字化转型1.什么是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就是使用数字技术创建新的业务模式和客户体验,以满足不断变化的业务和市场需求的过程。关于创建新的业务模式和客户体验,这点我们每个人都体验过,像饿了么,它是餐饮行业数字化转型特别典型的例子。首先,它是用移动互联网这种数字技术创造了一个新的餐饮模式,给我们的C端用户带来了极致用餐体验;其次,它也是IT企业创造的一个新的商业模式。所以,数字化转型,其实是一个过程。2.什么是数字技术?数字技术和传统的IT技术不同,在国外有一个定义叫SMACA,分别是移动、社交、分析、云和AI,这五个技术是今天我们讲的数字技术的五大主要组成部分。可能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会用到其中的一个两个甚至五个的组合,不过任何一个数字技术都可能给你创造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和更好的用户体验。3.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区别我最近会看到有些公司原来的CIO(首席信息官),现在的名头已经变成了CDO(首席数据官),原来的信息中心已经变成了数管中心。但是,我想问的是:你的名字变了,那你的实质内容变了吗?如果大家曾经经历过2000年到2015年这15年的信息化过程,会发现有“业务流程再造”这么一个概念,即信息化的使命:改善业务流程、提高管理效率。那个时候,基本上是说用户有什么需求我们拿小本子记下来,然后IT要去实现这些需求。结果,干了一年多还是原地踏步。但今天不一样了,在数字化的时代,实际上不完全是被动地去听用户讲他们需要什么,而是我们能够创造一些超出用户需求的新产品,让他们一看到你的产品会说:“哇,竟然还能这样!”我们集团在做极速入职的时候,很多同事们没想到竟然会出现AI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惊叫的同时,也有1/3的员工可能会面临裁员的可能,因为AI智能的入驻,大大提升了效率,很多事情根本不需要人去操作了。所以,数字化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文化变革,组织需要不断挑战现状,尝试并适应失败。二、什么是数字化人力资源?数字化人力资源,其实就是以数字技术SMACA,实现人力资源服务和流程的数字化转型,勾画出全新的HR运营模式和员工体验,这也是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此,你会发现它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一脉相承的。在数字化转型之前,基本上以HR为中心,关注人力效能、人力资源流程的同时,兼顾员工自助服务。但是,数字化时代是以员工为中心,关注的是员工的体验,为员工赋能,并且提升员工的生产力。有些企业在数字化创新过程中特别重视员工服务、系统平台的建设,所以它会成为一个全员应用的系统。1.eHR和DHR的区别这个其实前面已经提到了,简单归纳出来就是:eHR是被动应付我们用户的现有需求,DHR是我超越管理流程,通过中心的手段来创造运营模式和员工的体验。所以,DHR它不止是一种技术演进,更是一种关于HR解决方案的全新思维方式,它能提高我们的运营效率,帮助员工创造更好的用户体验。2.数字化人力资源的6大超级场景这6个场景是我们过去两年看了很多优秀企业在实践过程中受到启发做出的小的创新应用。① 招聘客服机器人过去,HR从来都不认为他们应该回答求职者的问题,因为没有人有精力一个一个回答这些问题,但招聘客服机器人可以完全替代员工来回答求职者的问题。客服机器人一般在企业的网申界面,当有人想了解公司情况和职位情况时,它就会出现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候选体验,它首先是一个商业模式,改变了以前HR没有时间去回答候选人问题的一个新的商业模式。② 招聘外呼机器人HR在邀约面试时,你会发现他要花费很多时间跟候选人邀约确定他能不能来,这个沟通是反复的。HR在企业里本是非常高级的管理职位,但当他每天都在做这些事务性工作的时候,是很烦的,因为会耽误很多时间。这时,就可以被招聘外呼机器人来解决,直接由机器人替代HR与候选人打电话沟通确认。比如说通知候选人来进行笔试,短信邮件发出去之后,还会有一个电话追过去,一直到候选人确认来或者不来。等到约定时间,机器人还能直接确认候选人是否到场,如果到场了会和他进行互动。③ 智能面试机器人我们曾经统计过,有1/3的用人部门在看到候选人第一眼就pass。不过人家来都来了,为了维护品牌形象,要求至少要和对方聊20分钟。结果就是,HR回头就被用人部门埋怨。那有没有可能通过机器人,将机器人与候选人的互动过程拍成一段小的视频简历,然后通过微表情心理学的技术分析,给出一个测评报告,告诉用人部门这个候选人可能适合什么样的岗位,是否适合在我们这个岗位上。这样一来,效率就高得多了。并且,还能看到这个人的谈吐风格和形象,综合考虑确认是否要招聘进来。④ 员工服务机器人曾经,共享服务中心建设在企业里如火如荼,但当HR系统建立起来以后,开始不断往下砍人,因为有很多流程实现了自动化。目前,问答机器人在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里特别普遍。⑤ 人人荐在招聘领域,很多企业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猎头和RPO(招聘外包服务商)上面,但在经济形势下行的时候,很多企业招聘预算是不断往下砍的,根本不需要太多猎头。但是,人还要及时到位,这时,让员工推荐或许就是一个有效的途径。不过,员工推荐机制也存在问题。我们看到很多企业把招聘KPI下放给主管,主管天天在群里发红包,请他们转职位,最开始一两个月还有效果,时间长了就没有人搭理你了。就在员工推荐机制遇到瓶颈的时候,基于微信小程序而诞生的小产品人人荐面世了。于是,员工的人脉圈被发动起来,员工内推变成了人脉推荐。这里面解决了几个问题,第一,如何知道推荐的途径是哪些人做了贡献?第二,奖金如何发放?其实,这里面有一个观念的突破,就是外部人脉推荐一样发奖金,并且,链条上的每一个人,只要是贡献推荐者,都可以按比例分享这个奖金。从内推变成全民推荐,效果立竿见影。我们是一个技术服务商,根本没想到这个产品能给企业带来如此大的帮助。但这就是数字化的力量,你创造了一个新的产品,带来新的模式,就能对原来的运营模式带来影响。⑥ HRBIHRBI在人力资源场景里面用的非常多,大家可能会觉得这没有什么新奇的,但是你能不能快速创立BI,快速引领决策指标,是需要技术流程的。HRBI为HR提供全面、简便的人力资源数据管理解决方案;整合多维数据,一键生成可视化报表;通过行业数据对标,全面盘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助力企业科学决策。HR只需新建一个指标,将数据源选中,再设置其他的过滤条件,数据将自动生成你想要的图片形式,这种敏捷的移动端BI将会是未来数字化人力资源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三、数字化人力资源的挑战与预测BBC在去年一个调查报告中提出:数字化时代,尤其是AI的到来,包含人力资源管理在内,有10个职位风险特别大。从人力资源管理者角度来看,面对数字化AI时代,我们的未来有两个趋势:第一,未来5年内,人力资源三支柱模型会因为数字化转型而受到强烈的冲击,共享服务中心会趋向于无人化的共享服务中心;第二,HR管理层,尤其是高管层,必须具备数字化的思维,成为企业最大的DHR产品经理。过去一年多的时间,我看到很多企业已经在数字化人力资源转型上面有了不少成果,我希望走在前面的企业能够把他们的智慧汇集起来,让聪明人连接起来,集合大家的智慧,共同为数字化人力资源转型做贡献。谢谢大家。*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主办方简介——DHR公会成立于2015年2月,并在香港注册。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新一代数字化技术正颠覆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正在重塑一切。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战略。为此,在腾讯、百度、平安、华润集团、星巴克等知名企业人力资源数字化专家的积极倡议下,共同发起成立了DHR公会,致力于为人力资源数字化从业者搭建一个信息交流与经验分享平台。

饥饿症

华为公司招聘博士年薪200万+!不吃读书的苦,就要吃社会的苦

近日,华为发布了关于公司内8名顶尖学生的年薪,最低是80多万,最高可达到200多万,这也是华为为引进人才所作出的方案。为什么这些人比普通人的工资高这么多?这恐怕也是为什么父母从小让我们好好学习的原因吧。现在有很多学生从初中就开始辍学,然后去一些工厂打工,读一些技校。父母再多的良言劝说,孩子都听不进去,反而埋怨父母为什么非要让自己去读书,上不完的辅导班,做不完的题。但是读书再苦,也是你改变自己命运的唯一便捷的路。小编的家是农村,在农村这种现象太多,他们以为不读书就是脱离了苦海,其实才是苦海的刚刚开始。可以看一下自己身边辍学的初中同学,哪一个不是早早地就结了婚,现在不是在家做饭就是看孩子,有的甚至远门都没有再出过,过着一眼就能看到未来的生活。虽然小编现在没有大富大贵,但至少不再被困在原地的农村里。自己的命运在自己的手里,怎么走还是需要自己去掌握方向,最后还是靠自己。读书累不累?说实话,真的很累。不管是高考还是以后的考研,都很辛苦,每天没日没夜的去学习,看着厚厚的书,做着好像永远都没有尽头的题,那种感觉真是太难熬。读书苦,可是跟以后不读书的苦比起来,这又算得了什么?现在读书的苦,是为了以后少受苦。有的人会说我不读书一样跟他们挣得一样多,一样可以买房买车。的确,但是挣钱的途径一样吗?别人用五分力挣到的钱跟你用十分力挣到的能一样吗?同样是做建筑,别人在办公室里随手画一下就能挣到钱,而你只能在工地上做苦力活,风吹日晒;同样是玩游戏,别人敲几个代码就能设计出一套游戏,而你只能是玩游戏;同样是做外卖,别人做外卖平台,而你只能送外卖。学历就是一个金字塔,学历高的人往往站在最顶端,来操纵着底部的人。拿着低的薪资,受着最低的尊严。读书多少与素质无关,并不是读书多就代表素质高,读书只是对你以后的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响。孩子的教育,你的尊严、地位有很大的不一样。读书虽然不能保证一定会飞黄腾达,但是肯定比你不读书要好得多。读书不是我们人生全部的任务,但却是改变自己命运的捷径。

撒米

年薪89.6~201万!华为招的8位应届博士都什么来头?

▲为了不在茫茫人海中失联,请把我们设为“星标 ★”哦。时下什么最贵?还是人才!应届毕业生年薪能拿多少钱?200万!7月23日,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签发了一份总裁办电子邮件,宣布对部分2019届顶尖学生实行年薪制管理。根据这份邮件,华为对八名2019届顶尖学生实行年薪制,这八名员工均为博士学历,最高两名员工的年薪为182万-201万元;两名员工的年薪为140.5万-156.5万元;最后还有四名员工的年薪为89.6万-100.8万元。小编去查询了下这八位应届博士的信息(如有遗漏,欢迎大家在留言里补充说明):1、钟钊,博士年薪制方案:182-201万人民币/年方向:人工智能(CV,NAS)学历: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工程2010级本科,中国科学院大学2014级硕士生、2016级博士生,培养单位是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硕博阶段攻读专业都是“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2、秦通,博士年薪制方案,182-201万人民币/年方向:机器视觉SLAM学历:2015年获得浙江大学控制系学士学位,香港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博士毕业。学生时代就在IEEE TRO、ICRA、IROS、ECCV等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发表多篇论文,获得IEEE IROS 2018最佳学生论文奖3、李屹,博士年薪制方案,140.5-156.5万人民币/年方向:数学,形式化方法学历:北京大学数学学院硕博连读生。毕业论文题目是Coordination and Composition: From Reo to Mediator4、管高扬,博士年薪制方案:140.5-156.5万人民币/年方向: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设备与设备的联网),无线通信学历:浙江大学本科(竺可桢学院),浙江大学博士5、贾许亚,博士年薪制方案:89.6-100.8万人民币/年方向:软件定义网络学历:东北师范大学本科,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直博)。在2018年度“人民网奖学金优秀技术课题奖”获奖名单中,他的课题“Intelligent path control for energy-saving in hybrid SDN networks”获得了一等奖6、王承珂,博士年薪制方案:89.6-100.8万人民币/年 方向:手机电池功耗控制学历:北京大学本科,北京大学电子信息科学类专业博士,2006年全国青少年信息学联赛一等奖。7、林晗,博士年薪制方案,89.6-100.8万人民币/年方向:大数据、并行计算学历:中科大本科,中科大计算机专业博士8、何睿,博士年薪制方案:89.6-100.8万人民币/年方向:不详学历: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计算数学所,计算数学专业我们可以看到,上述八位博士均是名校毕业,且专业为现在大热的“前沿专业”,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等,他们基本都在国际顶尖期刊或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名单中排在第一位的钟钊的导师刘成林是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刘成林表示:这个事儿确实引起的关注度比较大,这几年人工智能领域比较火,这几年研究所从事自动化方向的出去找工作给的薪资都比较高。这个领域、工业现在发展比较快,对人才的需求比较高,给的薪水比较高,这也是比较正常的。但是像(华为)这样,有点太高了,我们都感到很惊奇,过去来说超过百万的很少,凤毛麟角。去年超过60万就比较高了,从我们的角度来说,自动化方向培养的学生总体来讲都是比较优秀的,因为自动化大部分是搞人工智能的,在人工智能的各个方向,人工智能领域的工资偏高。网友热议:“要不要考虑辞职去读个博呢?”此举立即引发网友围观,网友直呼:“一个月的收入差不多是我一辈子的收入了!”“要不要考虑辞职去读个博呢?”“早知道博士薪资这么高,就去读个博士了!”谁说学历不重要?!例二 故宫修文物要求“名校硕士以上学历”据中新网报道,近日,故宫博物院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在北京发表主题演讲。演讲中的其中一部分引发网友关注,单霁翔说:自从《我在故宫修文物》这一纪录片走红后,故宫的文物修复师就成了炙手可热的“网红”职业,四年来,每年报考到故宫来修文物的年轻人都迅速增长。单霁翔说,今年招了88名新员工,有4万多人报名,经过抬高门槛,名牌大学硕士以上才能报名,最终17000人参加了考试。谁说学历不重要?!例三 “对不起,我们只招985毕业的服务员”前段时间,还有个新闻很扎心。河南郑州,一家新开业的火锅店招聘服务员,学历要求是985院校毕业,年薪20W+。招聘人丁先生表示,他们最主要的是想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入到公司团队建设。这条新闻顿时引发热议,有吐槽的,当然也有赞同的:1、其实人家就是想引进高学历管理人才,不过需要干一段时间服务员,以便充分了解一线而已。就像银行招聘,无论多高的学历,都得从柜台干起。2、海底捞去大学面招,不也是所有岗位都要从服务员做起吗?3、确实学历高的人能力、素质会高出一大截,服务行业就需要高学历、高素质的人……4、其实就是火锅店炒作,大家散了吧。认真也罢,炒作也罢。大家热议的重点在于,学历真的这么有用吗?媒体评论:读书不是唯一出路,却是人生最稳健、最容易走的路总有人说读书无用,学历不重要。说这话的人往往轻描淡写,但总有人深信不疑。有人说,北大毕业又怎样,还不是也有卖猪肉的;马云高考数学才1分,照样成就阿里帝国……的确,北大毕业的陆步轩,是个卖猪肉的,可他在校友陈生的帮助下,两人合作成立“屠夫学校”,后来,他们开了几百家连锁店,身家过亿。如果学历不重要,为什么马云要连考3次大学?马云从不说学历重要,可你看看他的阿里巴巴,哪年招聘不要求学历了?看看我们周围,名校毕业生一般都差不到哪去,而像马云、韩寒这样逆袭的,却是凤毛麟角。从某个角度看,你的学历,就是你的名片。有些人以为只要有能力,学历不重要,但直到面临毕业、应聘求职、投简历、报考岗位时,才明白学历是入场券。如果连入场资格都没有,根本没有人跟你谈能力。所以,学历有多重要,跑一次招聘会你就知道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斯宾塞认为:大学教育对于劳动力市场而言,最主要的功能不是培养人才,而是鉴别人才,把人划成三五九等后,向用人市场传递价格。学历不能决定一切,但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读书应试,仍是我们阶层逆袭的捷径。如果不拼学历,你还有什么优势可拼?人生没有白走的路,学历也不是白来的,它和钱一样,当你有了才能说不重要。是的,好好读书当然不是唯一的出路,却是你人生最稳健、最容易走的路。你的锦鲤,就藏在你读过的书里。读书能让你的工作有更多的选择,进而让你拥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就像龙应台写给儿子的信中说的: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本文综合整理自壹学者、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报、募格学术、学术志、富书,霍霍的小世界、新浪微博等。资料来源:材料科学与工程,烯碳资讯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结婚吧

应该说,这是我见过“最掏心”的人才招聘了:招博士、博士后!

近日,很多人的朋友圈被一则招聘刷屏了。大家看了之后,表示这算得上是今年看到的最有诚意的招聘广告了。这是一则博士后招聘,来自电子科技大学邹权课题组。在这则招聘信息里,邹老师言语之恳切,让人觉得诚意满满!比如他明确表示,博士后不是学生,他要招的乃是与其“合作一生的战友”。另外,他还承诺除工资外,会配套薪金给博后至少再加10万,并且上不封顶!除此之外,这则广告还有很多亮点,大家自己感爱吧邹权课题组常年招收博士后欢迎您到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基础与前沿研究院从事博士后工作,并且考虑选择我作为导师,与我合作从事研究工作,具体情况待遇见下:硬性要求:35岁以下,博士学位,全职关于薪水:学校给薪水12w起(12-30w,按照成果评定),我个人科研经费充足,导师配套薪金至少10w元,按照产出,上不封顶。学校对论文奖励丰厚,按照我课题组的水平,博后一年拿到的论文奖励也应该在6-10w。以上收入累加,均为税前每年。(之前部分微信公众号转发有误,以此为准)关于出站要求:选择以上年薪制博后,学院会与博后签订出站协议,一般是一篇高水平期刊论文(例如:影响因子大于10、中科院大类一区、ESI高被引论文、或领域顶级期刊如Binformatics),按照本课题组之前的成果水平,只要您认真努力,我想问题不大。关于研究方向:我个人的方向是生物信息学(偏计算机)。我也非常欢迎生物、化学、医学、农学、数学背景的博士加入。不会编程不要紧,会用Linux软件即可。具体的方向可以面谈,我建议在您之前的研究方向和生物信息学找一个交叉点。毕竟我在生信领域多年并担任多个期刊的主编、编委,对生信期刊了解的多一些。关于出国:我鼓励博士后出国长期交流,取得高水平论文成果,如果需要,我可以协助联系、推荐外导。但取得论文成果第一单位需标注电子科技大学。关于出站后去向:很多同学关心是否可以留校,以及“师资博后”的问题。基础前沿院较特殊,只有正高独立PI,入职基础前沿院的最低标准是“校百人”,竞争很激烈,需要有高水平论文(比如10分以上,甚至Nature子刊,ESI高被引论文等)。但其他课题组也有博后成功入选校百人的先例。我想,如果您足够努力,出站后的去向不是问题。我不希望您用尽浑身能量去哪当个讲师,而是希望您能成为多个高校追逐的目标,直接以教授、高层次人才、独立PI的身份开始职业生涯。如果您目前还没有高水平论文,甚至SCI论文,这都不要紧,只要有上进的心和毅力,我会尽我所能帮您实现目标。工作地点和环境: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在成都市中心,生活便利。通过3个国自然基金的积累,我已搭建好成熟的服务器计算资源。我课题组有专职助理,不需要做与学术无关的杂事。顺便说一句,基础前沿院的卫生间是我在国内所有高校见到的最干净的,基础院行政人员是我在国内多个高校中见到素质最高、态度最好的,没有之一。都是五星酒店水平。这也是我当时决定跳槽基础院的原因,细节决定成败!博后期间要求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并会尽力指导撰写;另外,由博士后取得的各种基金、论文奖励均由博士后自行支配。我的要求:只有一点,需要尊重我。请相信:在论文撰写投稿,尤其是生信方向,我比您有更多的经验。另外,我希望博后能够努力、有追求。当然,也有人希望博后是个过度,期间要结婚生子,我也理解,但请一定事先和我协商。如果愿意来做博后,请先邮件联系我,可参考 准备材料。确定后我会请科研助理协助您准备材料,中国博士后网站审批一般在2周以内,审核通过后可以来学院报到、签合同、起薪,工资要等档案到校后才能发放。与我联系的最佳方式是邮件,一般当天我都会回复;微信、QQ我通常会静音,大量未读消息有可能被我丢失掉。读博名额紧张,近两年已满,抱歉。最后,我想说的是:博士后不是学生,而是与我合作一生的战友!我真心希望成都能够成为您起飞的起点和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在这里,您收获的不只是多篇论文和青年基金,还有应该有一份自信和职业高起点。我希望从我这离开的兄弟,都能够以教授、高层次人才的身份入职新的单位,并会尽我全力帮助。未来的路多风雨,我们一生相互帮助!不要去个低水平地方拿低薪低职称,把宝贵的时间无奈地写垃圾材料、填表、报销、做ppt!我走过的弯路不希望你再走一遍!邹 权2018-12-21来源:青塔 (部分内容参考:中外学术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