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想要报考金融专业,这9所教育部重点建设学科大学一定不能错过!参两

想要报考金融专业,这9所教育部重点建设学科大学一定不能错过!

当今社会发展越来越迅速,新兴城市正在蓬勃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日益更新崛起。在建设经济强国的背景下,多所金融类高校也在逐渐发展和走向更高的平台。其中,辽宁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南大学,南京财经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的金融类专业报考热门程度居高不下,并且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有了更大的提升空间,教育部也对这些高校的金融专业高度重视,给予大力支持并且成为重点建设学科的所在。一,金融类专业“升级”的大学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是全国较早成立的经济(管理)学院之一。全院现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两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教学基地,1个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经济学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学院已经成为辽宁大学主干学院之一。江西财经大学是一所财政部、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多学科综合协调发展的高等财经学府。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拥有金融研究所和国际金融研究所。现拥有江西省唯一的“金融学”专业博士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金融学院由原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的金融系、风险管理和保险学系、原信息学院的应用数学系和大学数学教学部合并组建而成。目前,金融学所属的应用经济学为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金融学专业为省级名牌专业与省级特色专业,金融学科为广东高校珠江学者设岗学科。二,金融类专业“潜力股”学校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科涵盖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学科门类,有机融合、综合发展,形成了以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为核心的优势学科群,学院是全国首批获得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的院校之一。现有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点,其中农林经济管理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和重庆市特色专业,会计学是重庆市特色专业。南京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多学科支撑配套、协调发展的江苏省属重点建设大学。金融学科为江苏省重点学科,金融学专业为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入选教育部“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目前正在进行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A类项目的建设,金融学类专业为江苏省重点专业。金融工程实验室为江苏省金融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苏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1计划”首批入选高校,“双一流”建设入列高校,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财经学院)下设7个系科。现拥有3个研究所和智能供应链研究中心、MBA中心。学院现有博士后流动站2个,一级博士授权点2个,二级博士授权点4个。金融学为省级重点学科、省级品牌专业。三,“蓬勃前进”的金融类专业学校山东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济学和管理学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在国内外具有较高声誉和知名度的财经类大学。学校于201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拥3个山东省立项建设一流学科。2017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各有两个学科分别进入B+、 B-行列,是山东省唯一拥有B以上经管学科的省属高校。云南大学经济学院(会计学院)是我国大学中最早成立的经济系之一。经济学院(会计学院)下设经济系、对外经济贸易系、会计系、金融系、财政税收系、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和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目前,学院有省院省校合作建设重点学科两个(金融学、产业经济学),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云南大学经济学科拥有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西北大学经济学与管理学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理论经济学获得并列第5名,进入A- 。学院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应用经济学与管理学实验教学中心,国家重点学科——政治经济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国家经济学人才培养基地,3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3个省级普通高校特色学科。 在金融专业强校的顶尖大学选择之外,又接触到了这么多厉害的学校,是不是已经有了自己想要去那个神圣之地。对于金融类专业学校同学们有哪些补充看法呢?欢迎大家一同交流、讨论、学习。

百忧解

金融学有必要读 PhD 吗?

答|百度派 @Babybiubiubiu我个人觉得据我所知,大部分的金融博士毕业生都在大学里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虽然有些人会去华尔街,但这个比例并不是很大,不管博士金融项目的水平如何。博士学位和硕士、学士、博士学位是研究学位授予的知识和认知肯定的贡献,不同于硕士和学士学位授予的是相应领域的能力和才能。这是第一点,你需要再三考虑你想做什么。其次,最直接的衡量一个博士毕业生的方法是造纸。研究分理论和实证两部分的金融,绝大多数的学校都在做实证研究。如果你想分割这个领域,有资产定价,企业融资,投资等等,然后每个都有自己的细分。如果你能在你的金融学博士学位上取得领先,你可能会有更好的机会获得至少一个这样的背景:数学、统计学、经济学、会计学、编程等等。如果你下定决心做研究,去读博士。否则,金融领域就足够了。博士课程的目的是创建模型,根据教授我们的教授,硕士课程的重点是应用模型。所以博士是在教科书和诺贝尔奖名单上保留名字的人,而硕士是负责赚钱的人。从我的观点来看,我不认为金融真的必须是一个博士学位。因为金融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无论是在企业金融、投资银行、商业银行、证券分析、投资组合管理、甚至风险管理、金融工程、定量,都有共同的应用。建立一个模型的任务是给数学家的,而金融科学家最重要的工作是如何最大化模型的收益。很尴尬不幸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对市场敏感。我知道很多教授都是数理专业背景的,他们在专业方向上都很好,但有一部分先选择了金融学博士,留在教学中无法在市场上达到同样的水平。真正的市场总是比任何模型都复杂。以上内容由百度派作者提供

星崎

想学金融学,这10所大学,你是绝对不能错过的,个个都超级厉害!

金融学一直是众多学子心目中心仪的专业,因其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与诱人的“钱景”。目前金融学是国家重点学科的学校主要有: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一、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金融学专业是该校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该专业连续多年被教育部官方评定为全国第一。人大的金融学是全国金融学第一个国家重点学科。金融学作为人大的王牌专业,向来是人大录取分数最高的专业之一。在人大,仅仅金融学和财政学两个专业便组成了独立的财政金融学院,可见学校对其重视程度。 从早年的黄达到现在的周升业都是金融学的有名人物,各个分科目实力平均,不论是货币银行,证券投资还是国际金融都是全国顶尖。中国货币金融学的主要奠基人黄达教授是人大前校长,中国金融学会前会长,也是中国金融学会历任会长中唯一一位学者会长。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中国人民大学的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9个学科获评A+,成经济类大赢家。二、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成立于2012年3月,由清华大学与中国人民银行共建,其前身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是我国金融系统第一所专门培养金融高层管理人才的高等学府。作为中国人民银行的嫡系,这一点优势无与伦比,基础条件好,收费也高,整个学校的教学注重实际,主要是招收硕博士生。该学院目前有金融学博士、金融专业硕士、本科辅修、双学位金融MBA、金融EMBA、全球金融GFD以及高管教育等项目,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国际化的金融人才。该学院,每年都有很多人报考,其中不乏二战三战的,甚至有四战的。该校专业课考核范围很大,而且没有固定参考书;对数学要求很高,140分以上的人多如牛毛。对英语要求就不用说了。总之,进入该校的难度不亚于考进清华的难度。三、西南财经大学原中国人民银行直属第一高校,货币银行学在全国位列第一,金融系统里校友居多。西南财经大学简称“西南财大”,该校坐落于成都。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211工程”的财经类院校。学校在2017年被入选为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该校一直有“中国金融人才库”的美称。西南财经大学的金融学、会计学、政治经济学和统计学等4门学科是国家的重点二级学科。在2017年,该校的应用经济学(自定)入选为双一流中的建设学科。四、上海财经大学原财政部直属第一高校,证券学国内首屈一指,保险学也很厉害。货币银行,国际金融相对而言,稍微弱势一点。上财可谓是“两财一贸中”实力最强的高校了,以2017年全国高考的平均录取分数线为例,上财更是破天荒的一举杀入全国10强行列,分数直逼华东五校!《2017年中国财经类大学排行榜》中,上财排名位列第一。五、北京大学北大经济学院和光华学院都有金融系,区别是:北大经济学院的金融学专业,以经济学大类招生;光华学院,以工商管理大类招生。各省文理科状元,想学金融的,几乎全去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了,光华管理学院的录取分数在北京的文科录取分数中基本上最高。北大的光华学院偏向实际应用,而经济学院走的是偏理论性的学术道路,所以可以说是侧重方向不同吧。光华的金融系不是实验班,就是一个专业,金融系云集的基本是光华里面成绩最好的一群人,所以在国内算是顶尖级的。六、厦门大学2004年,金融学成为全国第六个国家重点学科。货币银行,金融工程是其王牌专业。厦门大学的经济管理学科整体上很强,如财政学,会计学都是国家重点学科。厦大金融学的毕业生遍布东南亚商务部门和金融界。厦大金融学专业是中国东南沿海和经济特区唯一一所国家级重点金融学科(全国排序第三位)!七、复旦大学金融学是全国第四个国家重点学科。绝对的名牌。近年来涌现了一大批像姜波克、张军、刘红忠这样的青年学者(主要是海龟),致力于金融学最前沿的研究。复旦的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国内首屈一指。八、对外经贸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成立于2001年,学院拥有金融学、金融工程学和投资学三个本科专业,金融学硕士和金融专硕两个硕士专业。“两财一贸”成员,原对外经贸部直属第一高校,国际金融专业强,国际经济与贸易也非常厉害。在我国出国留学率最高的大学就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其留学率高达30%以上。九、南开大学国际金融的实力很强,在全国享有很高的声誉,绝对的一流。和人大同为全国最早的国家重点学科。可以说,南开大学的国际金融和保险学水平还是排名全国第一。在教育部的评估中,其国际金融的科研实力甚至超过了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排名全国第一。据说南开大学培养的硕士全部都是国际金融领域的。保险学是传统优势。保险精算专业全国第一,中国保险精算师老师委员会就设在南开大学。十、中央财经大学央财原隶属于财政部,被誉为“中国财经管理专家的摇篮”。2017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大学排名显示,央财位列全国15强。金融学、会计学、金融工程、财政学、投资学等专业都不错。

蝴蝶胥也

金融专业最好的13所大学,南开、南大、厦大,如何选择?

【科学世界博览】教育品质专文:“在金融专业的报考热门中,13所金融学科强校称为学生和家长的关注焦点,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北大、清华、南京大学、南开、中山大学、武汉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中南财大、厦门大学等,面对这些金融专业强校,应该如何选择呢”。值此文发布之际,林瑜伽老师携手教育部团队,诚挚欢迎同学们点击上方“蓝字”,触控科学教育的前沿动态,把握高等教育的时代脉搏,着重探知南开、南京大学、厦门的金融专业综合发展实力,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顶尖专业高校。南开大学金融专业,设置在著名的金融学院之中,属于南开大学的王牌专业之一。南开金融学科历史悠久、底蕴深厚。1919年建校之初,南开即设商科,并设有银行财政学门(系),由来自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纽约州立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知名学者担任了历届系主任。在1982年,通过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支持,南开大学重建金融学系,并与美国、加拿大、日本等著名大学联合培养学生,与北美精算师学会联合培养新中国最早的精算硕士研究生、中加合作培养国际金融博士等。2015年,南开大学正式成立了国内综合类大学唯一的金融学院,将原经济学院金融学系、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整建制划归入金融学院。在教育部组织的历次学科评估中,金融学科均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南京大学金融专业,设置在商学院,起源于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时期的商科。南大商学院建有经济学院和管理学院,其中经济学院有经济学系、国际经济贸易系、金融与保险学系、产业经济学系4个系以及人口研究所,管理学院有工商管理系、会计学系、营销与电子商务系和人力资源管理学系4个系。全院拥有11个本科专业,17个硕士点(含MBA,EMBA,MPAcc,国际商务,金融,审计)。在对外交流与拓展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南京大学商学院还与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管理学院、美国康奈尔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密苏里大学、德国哥廷根大学开展了多项合作,共同培养优秀的国际化管理人才。2013年6月10日,南京大学商学院正式获得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简称“AACSB”)认证。厦门大学金融专业,设置在厦大经济学院,是厦大规模较大的学院之一。厦大经济学院源于1921年建校初期的商学部。该学院有经济学系、统计系、财政系、金融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5个教学系,设有11个本科专业,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0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19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6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厦大经济学院的学科体系完备,综合实力强劲,其中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包括: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包括: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西方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国民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统计学、财政学、资产评估、金融学、金融工程、国际金融学、世界经济、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能源经济学。对于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的金融学专业发展实力,以及相应学院的教育平台优势、人才培养模式、优秀毕业生的具体就业方向等,同学们有哪些补充看法呢?欢迎大家一同交流、讨论、学习。【本期“科学世界博览”教育品文主编/林瑜伽老师】

而不能惊

这所高校并非双一流,却是浙江省唯一拥有会计学博士点的大学

今天小编向大家推荐的这所高校并非双一流,但却是浙江省内唯一拥有会计学博士点和全国首批审计专业硕士点的高校,化学、临床医学进入ESI前1%,学校ESI综合排名列中国大学百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是教育部、商务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重点大学。百余年来学校一直秉承商科办学传统,以经济学、管理学学科为主,法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已建设成为一所商科特色鲜明、全国一流的财经类大学。自2008年浙江省开展本科教学业绩考核以来,该校稳居前5位,2016年位列全省高校第2位。 院校历史前身是创建于1911年的杭州中等商业学堂,是浙江省新式商业教育之先驱,近代中国最早培养商业专门人才的摇篮。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杭州商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浙江工商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原国家商业部和国内贸易部等中央部委,1998年从原商业部直属院校改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全国排名优势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会计学、工商管理、统计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工商管理、会计学学校是浙江省内唯一拥有会计学博士点和全国首批审计专业硕士点的高校,浙江省最早获得金融学博士点的高校。据教育部2012年学科评估,该校的统计学、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法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等6个一级学科均居浙江省属高校第1位,统计学是全国财经类大学7个进入学科评估全国前10且进入该学科前10%的一级学科之一。 就业情况浙江工商大学本科生就业率95.86%,硕士就业率98.41%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提供的全部内容,欢迎留言,参与讨论。免责及版权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供个人研究学习,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公考研网校立场。

潜行者

中国这些二本高校实力不错,没有博士点,就业却不错

不少人问:那些二本大学实力不错?目前各个省份都开始招生批次合并,有的省只有一个本科,有的省是有一本,也有二本,但是有个学校在这个省字一本招生,在哪个省是二本招生,所以目前211可以拉出名单,一本院校却没有具体名单,同样二本院校也没有具体名单现在流行双一流高校了,一本更分不清了。我现在说一个二本标准吧:那就是没有博士点的高校,没有博士点的高校,一般是实力相对较弱。有人问,连个博士点都没有,能是好学校?是的,这些高校虽然没有博士点,但是凭着特色学科,就业非常不错,在全国就业很受欢迎,今天就来介绍一下。南京工程学院南京工程学院,可能很多人没听说过,这个大学是由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与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正式合并升格,组建南京工程学院。属于原来的电力部六所。电力部六所高校,目前只有南京工程学院和沈阳工程学院没有博士点,本科如果是学电气工程,就业非常不错。沈阳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文、管、法等学科发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是辽宁省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共建的省属重点本科院校,是辽宁省内唯一一所以能源电力为主干学科的地方本科高校,没有博士点,但是就业非常好。现在各个电网公司,点名要的院校就是985/211,和原电力部院校,目前没有博士点的至于沈阳工程学院,南京工程学院,这两个算二本吧,就业非常不错,值得关注。上海海关学院上海海关学院直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是海关总署隶属的唯一院校,海关管理是特色学科,就业非常好,大部分都当了海关公务员。目前海关学院没有博士点,硕士点只有两个,算二本院校吧。2017年共230名海关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参加了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7年度公务员笔试,229人笔试合格,合格率达到99.56%,通过面试、体检和政审并经过双向选择160人进入海关系统工作,录用率69.87%;北京印刷学院北京印刷学院,是一个老本科了,20年前都是二本,现在仍然没有博士点,所以我认为他还是个二本。北京印刷学院,是国内唯一印刷行业院校,目前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与北京市共建的普通高校。作为我国乃至整个亚洲唯一一所以出版印刷为特色的专业本科院校。北京印刷学院,不但印书,印报纸,而且印钞票,就业还是不错的。南京审计大学南京审计大学,也是一所老牌大学了,是国内唯一以“审计”命名的本科高校,为我国审计高等教育发源地之一,因审而立、为审而存、依审而兴、靠审而强。2011年获批为全国首批审计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成为教育部、财政部、审计署和江苏省共建高校,2013年获批为硕士学位(学术学位)授权单位,目前没有博士点。南京审计大学的王牌专业,分数非常高。应该在各省基本都一本招生了,不过没有博士点,我认为他仍然是二本院校。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由原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和原上海金融学院合并组建而成。两所高校都是金融专业院校,这个大学目前只有一个硕士点,没有博士点,在许多省份也是二本招生,但是分数却不低、会计金融专业很受欢迎。其他还有哪些二本大学呢?还有留言?

必趋

首届中国金融学博士生论坛召开

首届中国金融学博士生论坛暨《中国金融学》创刊15周年学术年会召开12月23日,首届中国金融学博士生论坛暨《中国金融学》创刊15周年学术年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各大高校的专家学者、博士生等齐聚一堂,共同见证首届中国金融学博士生论坛学术研讨会的举行和《中国金融学》创刊15周年。会议现场《中国金融学》联合主编、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庄毓敏发言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教授、《中国金融学》联合主编赵昌文教授发表主旨演讲。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球,《中国金融学》执行主编、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浙大AIF)院长贲圣林,《中国金融学》学术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丁志杰,《中国金融学》学术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韩立岩,《中国金融学》学术委员、中央财经大学李建军,《中国金融学》学术委员、清华大学朱武祥,《中国金融学》学术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汪昌云,《中国金融学》学术委员、浙江大学杨柳勇,四川大学杜江,科技部发展战略研究院付剑锋,中证金融研究院刘青松,《中国金融学》编辑部成员肇启伟、俞洁芳、宋科、范为等来自学界、业界嘉宾出席。会议由《中国金融学》联合主编、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庄毓敏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球发言吴晓球首先对《中国金融学》创刊15周年表示祝贺,随后他提到中国金融变化非常快,要从掌握中国金融学基本常识和逻辑的角度,来把握金融学未来的研究方向。他认为,未来金融发展的动力有四个方面:一是脱媒,它会改变我国未来金融结构;二是技术会对金融带来颠覆性影响;三是未来金融结构的变化,将朝着财富管理以及资产多元化的方向改变;四是对未来中国金融变革三个方向的预判,向结构性的变化、高科技化和中国金融的国际化方面努力,未来一定能够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教授发言林毅夫发表了《改革开放40年经验与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主旨演讲,他谈到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的经济发展,从1978年-2017年,连续39年中国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9.5%,堪称人类经济史上的奇迹。结合我国金融经济发展历程,对标世界各国发展状况,林毅夫和大家探讨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出现高速增长的原因、为何国际上总会有“中国崩溃论”的说法,以及后来者优势与休克疗法,同时分析了快速增长付出的代价,以及理论创新的重要性。他提倡把结构的差异性引入现在结构分析的新经济学,不仅可以对中国的改革发展提供一个比较好的理论解释,也可以为从事金融学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些新的研究视角。随后,会议进入纪念仪式环节。赵昌文教授向林毅夫教授赠送《中国金融学》创刊十五周年纪念册,吴晓球、庄毓敏、贲圣林共同为学术委员颁发聘书。《中国金融学》联合主编赵昌文教授发言赵昌文随后发表了《生产性债务、金融效率和经济效率——一个关于去杠杆的分析框架》主旨演讲,基于实际应用的角度,与大家探讨了中国目前最重要的“去杠杆”话题。赵昌文指出,去杠杆最核心的三个方面是生产性债务、金融效率和经济效率。降低宏观杠杆率或者去杠杆既要从金融部门着手,也要从整个经济体系着手,更主要的是从整个经济体系着手,要关注三个核心:1.金融资源配置到什么部门;2.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3.整个经济体系效率的高低。《中国金融学》执行主编、浙大AIF院长贲圣林发言圆桌研讨由贲圣林教授担任主持,参会嘉宾围绕“中国金融深化与创新推动的发展战略”展开深入探讨。嘉宾讨论下午,会议分为三个分论坛进行论文宣讲,包括经济组6篇、金融一组6篇、金融二组8篇,共计20篇优秀论文,论文作者与金融经济领域专家面对面对话,现场点评、指导,进行学术共享与观点碰撞,共同促进中国金融学术发展。分论坛论文宣讲本次会议由《中国金融学》编辑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AIF)承办,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经济、金融与治理研究中心、四川大学金融研究所支持。会议现场在学术年会的前一日,《中国金融学》2018年度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梳理了2018年《中国金融学》整体工作情况,部署了2019年度重点工作内容,围绕《中国金融学》定位、稿件质量与数量、机制以及宣传推广等方面进行交流探讨。《中国金融学》由清华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共同合办,国内外著名的资深学者组成学术委员会,聚焦金融理论与实践前沿,为中国金融研究者提供一个高端学术平台。

边检站

中国人民大学4大王牌专业,金融学和经济学领衔,你喜欢哪个?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学校拥有23个学院,81个本科专业,8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那么你知道学校的王牌专业是哪些吗?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吧。1、金融学:金融学是中国人民大学一个比较热门的专业,学校师资力量雄厚为社会培养了无数的金融人才,这个专业是目前一个比较火热的王牌专业,毕业之后可以在金融公司、证券公司、银行上班。2、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的经济学系是我国经济学科的重要奠基者和开创者,学校的经济学入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主要学习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毕业的学生就业前景好,而且就业面比较广。3、法学:中国人民大学的法学在全国法学学科中高居第一位,学校的法学有着非常强的实力,在法学领域的地位很高。学生主要学习的就是法学相关的知识,毕业之后可以在企业或者国家机关、检察机关等单位上班。4、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这个专业是一个比较热门的专业,中国人民大学是我国最早设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硕士和博士点的高校。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是一个含金量高、社会认可度很好的专业,学生就业前景好。

许行

全国金融学博士生学术论坛在长举行

华声在线11月22日讯(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易禹琳 通讯员 刘依妮)中国金融向何处去?人工智能能否成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良方?如何防范金融开放过程中的风险?11月21日至22日,第六届“财信”全国金融学博士生学术论坛暨2021中国金融学博士生毕业意向交流会在长沙举行。来自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50余家国内知名财经院校的专家与学者就国内外经济金融热点问题进行交流和研讨。本次论坛由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主办,论坛包括开幕式和主题演讲、圆桌论坛、金融学院(系)院长系主任高端论坛、28场线上博士生平行论坛和2021中国金融学博士生毕业意向交流会。2.5万人通过线上方式参与。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吴晓求教授,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陈斌开教授、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刘莉亚教授以及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马理教授通过线上线下分别就《中国金融向何处去》《杠杆分化、资源错配与高质量发展——防范金融风险的结构性视角》《人工智能与银行高质量发展——基于信贷业务的考察》《危机以来世界货币政策调控的演化与未来发展》做了主题演讲。圆桌论坛上,国务院参事室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魏加宁教授、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毕吉耀教授、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博士、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和王亚南经济研究院郭晔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金融学院易行健教授、以及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杨胜刚教授就热点话题“十四五新格局与后疫情时代新形势”展开讨论。

负心汉

考研金融学专业高校最新排名,全国金融学专业最好的大学是这七所

金融学专业属于考研率较高的学科之一,而国内知名的金融学专业强校众多。根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应用经济学)评估成绩,国内108所开设应用经济学类专业的大学排名在前的依次为: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等七所。2019考研金融专业高校排名一、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系)是中国第一个经济学科的诞生地。在1912年,严复就任国立北京大学就已创立。1985年,北大经济系领风气之先,创建经济学院,成为1952年我国高校院系调整以后北京大学设立的第一个学院。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是国家教育部确定的“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和“全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成立于1998年。长期以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是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统筹支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国家“20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和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2017年12月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个学科均获评A+。三、中央财经大学1984年7月5日,中央财经大学组建成立经济管理系。2003年11月5日,在经济系的基础上合并了国民经济管理专业成立经济学院后,学科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人才培养特色愈加鲜明、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科学研究向高质量、高层次、高产出方向发展,服务社会与文化传承的能力日益增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领域不断扩大,逐步成为在国内国际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经济学院。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3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建成金融学院。致力于塑造高素质、创新性、国际化的高级金融专业人才,注重学生学术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打造“新一代银行家摇篮”的品牌。五、东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是我国最早设立的学位点之一,1981年获得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94年被评为财政部和辽宁省重点学科,2000年获准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六、上海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是我国大陆高校中设立的第一个金融学院,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致力于构建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和较高科研水平的一流师资队伍,以培养具备批判思维能力、创造力和前瞻力的国际化高素质金融专业人才,致力于在中短期内,使学院成为亚洲一流、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金融教学、科研基地。七、厦门大学厦大经济学科成立于2005年6月的王亚南经济研究院,经过多年的发展,经济学院现在已形成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结构比较合理的学术梯队,既有享有盛誉的老一辈经济学家,又有一批在学术界有影响的中青年学者。学院教师教书育人,教学效果优良,学术气氛浓厚,科研成果丰硕。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处在全国同行领先地位,是厦门大学的重要支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