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何猷君:最年轻的金融硕士儿女债

何猷君:最年轻的金融硕士

何猷君,1995年出生于澳门,澳门赌王何鸿燊和四太梁安琪三子。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史上最年轻的金融硕士,他是数学精英,多次被邀请参加"世界数学竞赛",连续两年在"世界数学测试"邀请赛中获奖。图片来源于网络何猷君的父亲何鸿燊来有一位叫何甘棠的叔公,可谓风流甲香江。他有两个嗜好,一是收藏古董,一是收藏美女,一生娶妾30位,在家族劝阻下才"适可而止"。 何鸿燊一生娶了四个老婆,育有17个子女,其中大部分是70岁之后生的,而且70岁后大部分是男孩。超强大脑何猷君,吸粉无数,图片来源于网络相信大家对赌王之子何猷君早有耳闻,即使没听过何猷君,澳门赌王何鸿焱,这个响当当的名字想必都有听过。最近,何猷君再次进入观众视野,是因为他在超强大脑上的超强脑力发挥。他的标签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金融硕士。图片来源于网络何猷君在最强大脑淘汰赛中,连续两次夺得第一,第一关层叠消融用时21秒,秒杀全场,第二个更是直接进入直通通道,进入全国最强大脑30强队列,第二关超烧脑力,指不定别人还没反应过来,他就已经成功过关了。

雨中情

麻省理工真实案例解析:MIT金融硕士

学生概况学生姓名:P同学本科学校: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 数学专业硬件条件:GPA 3.82, GRE328(Q170+V158),免托福软件条件:中信证券IBD、Boston Consulting Group、Goldman SachsMCM美国数学建模比赛TOP1%录取专业:MIT金融硕士 MSF 18-Month Program精准的背景分析Peng同学是美国名校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本科数学专业,刚有想法是大二寒假,当时GPA3.6 左右,没有实习经历,并且还没有确定研究生的意向专业。由于Peng同学本科学校已经是美国非常不错的学校,对于研究生的申请目标也比较高。一开始的申请目标是美国前30学校。和Peng同学进行头脑风暴后,发现她的学习能力很强,高中期间就读于美国蓝带中学Rutgers Preparatory School,申请本科时就有多段丰富的活动经历,本科参加过MCM美国数学建模竞赛获得M奖(1%);劣势是她在大二上学期还没有确定研究生申请专业,所以也没有相应的准备实习和各类活动。由于美国顶尖院校的申请竞争异常激烈,当时成绩也并不算顶尖,所以可以判断初步具备申请顶尖院校的潜力,但是提升空间还有很大。科学的专业定位多次深入的头脑风暴,从家庭背景以及过往经历入手,阐述了自己对于金融、会计、互联网等热门行业的看法。能看出Peng同学对于社会和行业的发展都有一些自己独特的见解,比较倾向金融和金融工程两个专业。韩老师结合丰富的相关行业经历,深入分析了顶尖外资投资银行的IBD, Sales & Trading, Research和 Asset Management等岗位在纽约/香港/北京办公室的区别,和一些低调但却非常elite的private equity & hedge fund & investment vehicle。深入了解金融行业后,学生对金融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统筹规划、细致服务Peng同学在美国读本科,鉴于大二上就已经确定申请目标,金融又是一个非常看重实战经验的领域。在大二暑假即为她安排了第一次中信证券IBD部门的高端实习,有了顶级投行的实习经历后,Peng同学对金融领域的理解有了极大的提升,后来又凭借自己的能力争取到两端高端实习,可谓进步神速。独特的文书策略结合Peng同学独特的职业规划,在这个过程与Peng同学的教育背景,实习经历保持高度的一致。使她的简历,ESSAY等经历融合起来,相互呼应,展现给录委会一个将来致力于金融领域的高级人才。塑造一个有明确并可实现的职业目标,不仅有良好的工作能力还有高度的职业素养,能融入多样化环境,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一直朝着目标不断努力的的申请人。简历是录取委员会对于Peng同学的第一印象,除了必要的专业信息,GPA成绩等,学校活动采取两个来突出自己的team spirit,此外并没有多余的表述。重点放在了实习和工作经历,将Peng同学所有的国内外实习经历,所在部门,职责等,挑选有区别度的经历进行呈现。MIT成功申请者的建议Peng同学在接受一个留学栏目专访时强调:“这里也想给所有同学们一些建议。为了增大自己录取的机会还是要积极努力的去准备,最好大一大二就开始规划自己的申请。一个合理的规划会让你事半功倍,再加上一分天赋和十分努力,相信每个同学都会有不错的结果。”“并不是所有的申请人都是完美的,无懈可击。高分、名企工作经历,丰富的课外活动。大部分申请人都是或多或少有自己的劣势的。所以发现自己并不完美的时候,不要泄气。按照科学的规划来一点点进步,每个申请人都是独特的,正确分析学校想要寻找的申请人是什么样的,突出自己的优势,努力向学校证明,我可能并不完美,但是我会成为你们要培养的专业领域的优秀人才。”学神们眼中的MIT“24小时的自习室里,你会遇见那些未来会改变世界的同学。你下了自习,发现隔壁实验室得了诺贝尔奖的教授还在辛勤工作。”“MIT的学术气氛非常非常浓厚。每一层楼里都有很多公共空间,配有沙发和白板,讨论气氛很浓厚。而组里也很鼓励这种讨论和交流,我想很多改变世界的Idea都是从这种讨论中形成的。”“刚进校门,学长学姐们就说,Study/Social/Sleep三者最多取其二。我想就算我真的不睡觉,恐怕永远也无法企及身边那些脑洞比宇宙还大的大神。”MIT的金融专业解析课程设置: 课程内容丰富,课程结构采取Core Courses+General Electives的模式。其中,Core Courses分为5各部分,分别为:Required Fundamental Subjects、Required Advanced Subjects、Action Learning、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eminar、Restricted Electives; General Electives的课程是MIT多学院联合教学,比如MIT Sloan商学院、电子工程系、计算机科学系、数学系。如果对诸多数学课程感觉比较吃力,则可以选修那些不偏数学的课程或者也可以选择写一篇论文(占24units)来代替通选课的学分。MFin项目为你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探索机会。除了基础课程之外,你还可以在麻省理工学院的金融或其他部门选择研究生级别的选修课,包括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经济学和数学。课程的设计是为了提供一个知识和技能的框架,让校友们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汲取经验。你会用各种各样的选修课来个性化你的课程,根据你的目标来调整你的财务经验。项目录取偏好:该专业要求本科毕业,且取得学士学位,并具有浓厚的数学背景和能力。具体数学背景包括线性代数、微积分、概率、随机过程、统计和计量经济学、计算机知识。该专业强调申请人对金融的热爱,强烈建议有以下选修课:Linear algebra、Calculus、Probability、Statistics、Econometrics、Computer literacy。往年的Class Profile中,四成以上申请人来自商科专业,本科分布如下:Business and Commerce>Math and Science> Humanities > Arts &Social Scienc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近年商科和计算机录取人数略有下降,数学和人文方面专业人数增加。申请总结MIT作为世界顶级学府,金融作为美国申请的热门专业,MIT的金融专业竞争自然是超级激烈。经历了无数个日夜的头脑风暴,文书讨论,学校沟通,案例分析等等之后Peng同学完成了自我实现。愿所有的孩子都能一步一步超越自己,到达梦想的彼岸。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金融硕士,你了解吗?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于1867年始建,经过一百五十年的发展,成为一所享有世界声望的一流研究型大学,被誉为“公立常春藤”,该校的金融硕士项目一直是留学生申请热门。金融硕士实力强劲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最热门的两个研究生学院是商学院和工程学院,而商学院最热门的项目是会计硕士和金融学硕士,我们将金融学硕士项目展开来~UIUC金融硕士设立于1958年,到目前为止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了,是世界是最古老的金融硕士之一,在金融界享有很高的声誉。2008年学校为金融项目新建了一栋大楼,叫做Business Instructional Facility,集结设备一流的教室、学术研究中心、学生项目中心、礼堂、职业发展中心等于一体。我认为最赞的是Markets Information Lab,这个实验室是由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赞助的,由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提供一些最新的研究方法和计算机软件,让学生去解决一些实践问题,帮助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锻炼机会。UIUC金融硕士(Master of Science in Finance)是一个为期1年,包含夏季、秋季和春季三个学期的硕士项目,同时也是CFA(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一个完全认证的合作项目。而且MSF的课程设置涵盖超过70%的CFA内容,并教授学生相应的CFA成功备考工具,所以“持证”不是问题。MSF项目共三个学期,从8月份开始,大多数核心课程在秋季学期完成,但由于学生的背景和职业目标的不同,一些核心课程可能会被替换,或改在春季修读。而且学生须修满40学分,才能获得MSF学位——核心课程16学分,金融选修课程12学分,其他选修课程12学分。既然是商科专业,UIUC金融硕士的就业前景自然是大家最看重的。毕业生们通常可以选择的发展道路非常多,如投资银行、会计、保险咨询等。他们能够担任的职位也五花八门,如金融分析师、投资分析师、数据分析师、并购研究员、交易服务顾问、商业估值员等。不仅如此,毕业生们的就业机会非常多,质量也高,许多名企都会到UIUC招聘,MSF毕业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找到工作,包括网络、校园招聘、猎头公司等。同时,UIUC也提供完备的就业服务,例如学校为了确保学生在九月份的校内招聘中准备好找工作,他们会在Orientation上指导学生求职技巧。因此,希望参加职业培训服务的学生最好在8月份到校前,准备好一份详尽的简历,这样就可以在新生入学前一个月收到一份简历指南,其中提供详细的说明。校内商学院business career service会定期举办一些活动,每学期在开学不久后,会召开business career fair;学院内部也有market information lab机房,里面有很多厉害的软件,可以供同学们使用,也会有一些可以在网上注册的课程,可以学习并使用金融相关软件。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作为我们都熟知的一所美国公立院校,是很多商科同学的首要申请目标,尤其是金融学硕士项目在学术和就业方面的地位,名声颇高。想要申请UIUC的同学要赶紧着手准备起来了!

案之无下

交大金融硕士小姐姐拿下了CPA也曾被四大拒绝过!

近日,高顿的一名学员Jamie接受了学姐的采访。说起这位Jamie同学,可以说非常的优秀。交大金融硕士,CPA过五门、CFA二级,3年四大工作经历,现已拿到知名投行的offer。访谈中,Jamie告诉我,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考证,尤其以中产居多。究其原因,主要是人才竞争太残酷,金融职场人不得不多为自己多加筹码,以避免被淘汰的命运。要知道,上海金融圈的大公司里,职员大多来自国内外顶尖大学,清北复交就不说了,从伦敦政经、帝国理工到哈佛哥大,甚至是港三校,都是各top机构偏爱的目标。对于这些顶尖学府学子来说,在大家背景差不多的情况下,其中一部分人便选择另辟蹊径让自己脱颖而出,考个CFA、CPA不是什么稀奇事。之后,说完这些,她还给学姐分享了她自己的职业生涯——从四大到投行,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她的职业生涯经历...Jamie的投行经历2016年从EY辞职,Jamie去上海交通大学读了个金融硕士,那段日子还要继续考CPA和CFA,基本每天除了上课,就是图书馆看书,偶尔出去娱乐一下,生活非常充实。2018年6月研究生毕业后,Jamie是CPA五门通过(上一年非常悲惨的经济法59)、CFA一级通过(二级好像当时还没出成绩),金融硕士学历,四大三年工作经验。对了,Jamie读研和考CFA、CPA的具体原因还没交代,事实上就是为进投行准备。至于想进投行的理由...Jamie说大概是因为一直对金融行业比较向往,而投行可以说是金融行业的金字塔顶端了的原因吧。所以,Jamie读完研后回归职场,投简历目标都是指向投行。很幸运很快就拿到了某上市券商投行总部的offer,当时手上的筹码:1、学历:上财经济学本科毕业,上海交通大学金融硕士,成绩都是top10%2、工作经历:两份实习(这时候可以忽略不计),三年四大审计经验3、证书:CPA过了五门、CFA一级(可能是二级)1.求职过程先投简历,很快就有面试消息。2.面试人力资源总监和投行部老大直接面,问为什么想做投行之类的一些常规问题,相谈甚欢,加微信换名片~出来就感觉十拿九稳了。第二天人力资源总监就打电话:通知录取了,讨论些薪酬问题~3.总结社招进投行的话,一般来说CFA挺有必要,如果有四大经历再加几十分,CPA不一定要全考出来,硬件条件就满足了,面试前做些功课,一般都没问题。如果校招进投行,以Jamie研究生同学的例子,一般来说硕士学历成绩好,有投行实习经历,机会比较大。访谈的最后,Jamie总结了她对四大人求职的看法:“在四大工作,如果你想做到top层,我建议最好能考个研究生学历,并且考个CFA和CPA证书,这会让你在找工作中具备更多优势。“Jamie的四大经历Jamie的职业生涯始于四大之一的EY,在EY工作了三年,之后离职考了交大的金融硕士,毕业之后拿到上市券商投行总部offer,工作至今,这便是Jamie的工作经历。2013年本科毕业,当时就投了2家(EY和DTT),都进了终面,EY拿到offer,,当时手上的筹码1、学历:本科,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绩点top10%2、实习经历:一份银行实习经历,一份资管机构实习经历不少CPA考生想进四大,那持有CPA就能进四大吗?看到上面这位学姐如此优秀,内心有点慌。有了CPA就能进四大如果此时选择跳槽,进入别家公司,HR也会质疑你为什么没有CPA,四大人没有CPA是不可能的。如果你没有,只会让HR怀疑你的专业能力和业务能力,怀疑你是因为能力不足而被四大辞退。听到注会菌这样解释,那有人就会问啦,那是不是有了CPA就能进四大了呢?当然不是啦。这个和腾讯网易招人是一个道理啊,985的本科生如果笔试成绩不合格,面试时的临场发挥又太差,一样会被刷。四大也如此。进四大也有笔试和面试,来参加的候选者又如此之多,能从百万人中脱颖而出,只靠CPA当然不够。你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对于各种面试形式的把控力,和你的心理素质,表达能力,甚至颜值,都有密切的关系。还请大家不要过度迷信四大,尤其是在校招之时。据我所知,校招没进四大的,工作几年之后带着CPA和成熟的项目经验顺利跳槽进四大的不在少数。

太冲

金融硕士面试:期望多少薪资?回答20K被淘汰,HR评价太不现实!

金融硕士面试:期望多少薪资?回答20K被淘汰,HR评价太不现实!现如今,最热门的行业里绝对会有金融行业,据网上公布的一份数据来看,金融业在过去三年,年均工资均突破10万+,2016年达到117418元,等到2017年又增长了百分之十,位列各行业第二。关于金融行业这个前景究竟如何,薪资水平如何,相信这是很多学金融的学生都最关心的问题,因为未来的就业和薪资直接影响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不过高工资自然就对应高压力,金融行业里要学很多东西,知识更新的速度也很快,相比其他行业,要学习的新东西肯定会多一些。薪资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确实很重要,不管是对新人还是对老员工都是这样,企业有义务给员工足够的福利待遇,但员工也有义务给企业认真工作,创造利润。有一位金融专业毕业的硕士生面试时被问到期望多少薪资,他回答了20K却惨遭淘汰。HR说他对工资的要求太不现实了,刚毕业的学生应该注重自己能在公司里学到什么经验,而不能一味地追求高薪。这位硕士生觉得很委屈,不都说金融高薪吗?他询问了一些前辈,他们的确都拿到这么高的薪水了啊!就算他是刚毕业的学生又如何?他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并不比前辈少。这位硕士生想知道金融行业对待硕士毕业生都是怎样的态度,他该要求多少薪资才算合理呢?我们来看看网友的评论:“高收入却也迎来高门槛,想爬得越高,付出的代价肯定也要成正比。要想走到真正的金融圈,名校的硕士学历成为基本要求,这样的危机感也促使更多的人走上金专之路。”“金融硕士就是为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而设立的,说白了,大部分人就是奔着工作去的。人大最占优势的就是金融政府机关的就业,各种商业银行总行啊、财政部啊、央行啊,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任何院校。工资水平低的地方,一般技术水平也差,事实上,各方面都差。”“某些HR的前辈对你说“前几年不要太注重薪资,先好好学东西,在我们这能学到很多东西”,都纯粹是想压价的。能不能学到东西,成长性好不好,不要听别人忽悠,自己好好判断。在面对机会的时候一定要抓住,机会在,人的实力在,就可以看重薪资。现在的机会那么多,一家公司不行再去面试下一家,只要有实力,不怕找不到好工作。”“刚毕业几个月可以不考虑太多,因为没经验比较没谈判的资本,大部分老板当然巴不得尽可能的减少人力成本。找工作一定要看公司好不好,其实从工作环境,待遇就能直接看出来,说不看工资的都只是暂时的自我安慰罢了。”看完以上的评论,你们有什么看法呢?

用也

美国金融MSF硕士介绍以及盘点

金融MSF本文盘点:01背景要求02开设金融MSF的院校03综合排名前50的MSF院校信息TOP20的申请标准:GPA:3.7+TOEFL:110+SAT/ACT:1500+/34+背景要求:学术论文发表,国内外科研实验室,国际化背景,奖励荣誉,公益志愿者,领导力。TOP21-30的申请标准:GPA:3.5+TOEFL:105+SAT/ACT:1450+/32+背景要求:学术论文发表,国内外科研实验室,国际化背景,奖励荣誉,公益志愿者,领导力。TOP31-60的申请标准:GPA:3.0+TOEFL:100+SAT/ACT:1350+/25+背景要求:学术论文发表,国内外科研实验室,国际化背景,公益志愿者。TOP60之后的申请标准:GPA:3.0+TOEFL:90+SAT/ACT:1250+/25+背景要求:学术论文发表,公益志愿者。申请者可以是纯文科背景,商科,工科学习计算机或者工程的都ok。但金融经济背景佳,商科背景且具有较好的数学能力或分析能力,甚至要求有一些专业的课程背景,专业相关的工作或者实习经验。金融硕士项目介绍全美TOP50约有13所开设金融硕士项目。涉及2个分支:MBA下的金融方向 非常重视工作经验,2-4年的工作经验 和专业关系不大。学习的是如何管理公司的金融,财务,包括融资,投行等,学习的是别人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更多的是社交用途。如哥大,芝加哥大学,沃顿的MBA。培养的是管理型人才,所以不适宜本科生申请。MSF 金融学硕士 在于accounting, corporate finance和capital market那块。培养的是专业性人才,一般好学校申请也需要工作经验,可以作为申请的目标,属于适合我们应届生申请的项目。开设金融MSF的院校通过下面的表格很清晰能看出来商学院排名靠前的院校开设MSF的数量真的寥寥数几。综排前50设有MSF专业的院校信息MITUSNEWS排名:#3申请要求:GPA3.7、GMAT690-770、GRE Q163-170 GRE V152-164课程特色:MFin开设的MSF着重强调金融与数学,统计,运筹研究,计算机科学和工程的密切关系。录取者的本科学历分布:商贸 数学科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 工程 计算机科学。(UCLA本科背景)哥大USNEWS排名:#5申请要求:GMAT 730 TOEFL 110课程特色:无纯金融,但商学院下设立的金融经济学financial economics 2年 课程很多与phD项目相似。哥大工程学院下设立金工MFE,数学专业下设立金数MAFN,由统计系管理。学生背景为数学,统计,物理,经济,CS,工程为佳。需要要在金融的工作经历或实习。金融数学和统计是在同一个department去。普林斯顿 (偏向MFE)USNEWS排名:#1申请要求:TOEFL100IELTS7.0课程特色:100%金融工程,特别在于强调金融工程与计算机方法,该项目完成分为2,4个学期,基于学生之前的专业知识,数学素质,工作经验和毕业的工作offer。对之前工作经验没有明确要求(金融+数学双专业,喜欢建模天才)芝加哥大学USNEWS排名:#3申请要求:TOEFL100IELTS7.0课程特色:没有纯金融专业,它的金融是设立在MBA方向下。在数学学院下面设立有MSFM方向。芝大的MSMF项目对于数学要求非常高,申请者同时需要具备基本的计算机编程技术。对于申请者最好修过微分方程,线性代数 微积分 概率 统计 C++,有相关工作经历。那么如果对芝大这个方向很感兴趣,那么相关的微积分,概率,统计,计算机编程都需要选修的,才能达到芝大MSMF的入学要求。JHU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USNEWS排名:#10CAREY商学院下设置的MS FINANCE要求:成绩T100 IELTS 7.0 GPA 3.2Full-time的MSF 36个学分 对于工作经验没有要求。录取人数为名校中最多的。学时:12个月 学费:64,000巴尔的摩,治安比较差。还有一个DC校区西北大学USNEWS排名:#10Kellogg商学院 没有金融专业,可以申请的专业为MS in Management Studies。 2门先修课要求:微观经济学 定量推理此外还有IMC整合营销 品牌推广 市场分析调查 企业对外形象推广;西北大学的市场营销是MKT的王牌。WUSTL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MSF项目全美第三录取平均水平:GMAT 734 GPA 3.57MSFC与MBA学生一起上课 11个月课程,3个学期,30.5 个credits。国际学生比例低15% 需要学习微积分,统计课程,微观经济学。MSFQ的课程与金融工程很像,学生需要在材料中展示出色的定量分析能力。STEM专业 MSFQ鼓励主修数学,计算机科学,数量经济学,工程,物理和统计学的学生申请。如果具备一些计算机解决定性问题的专业背景更加。GMF track 8月去合作大学,和新加坡管理大学的合办项目新加坡 韩国 以色列 德国 西班牙圣母大学USNEWS排名:#18对专业没有要求 为有工作经验的人设置学制:1年 35个学分 看重工作经验 2年以上为佳圣母的金融和BA 但是对于国际学生不提供签证支持南加州大学USNEWS排名:#62语言要求:T103 单科不低于20 IELTS7.5 单项不低于6.5学制:12个月项目 36个学分无需W/E费用65,000 录取率为5% 每年录取人数50-60人。难度系数非常高。Boston College全美MSF排名第二 高分可以冲刺不建议应届生平均GPA:3.54 平均工作时长1年 GMAT分布602-738 平均GMAT672先修课要求:accounting calculus financial management statistics economics(宏观微观经济学)罗切斯特Simon 金融强校 地理优势 综排30多名。罗切斯特的商学院下MS方向Finance 录取人数188 托福均分105 平均we1.5年 学费75,000/年Accountancy 150 credits hour 录取人数50 TOEFL均分104 学费63,000/年Marketing Analytics 对于本科数学与统计方面课程的学习有要求 STEM项目 录取人数51 托福均分104 学费63,000/年布兰迪斯USNEWS排名:#34申请要求 T100 I7 无需工作经历 平均GPA3.5 GMAT 707(属于犹太人教会学校)金融超强,超难。重视金融同定量分析能力。课程方向: asset management corporate finance risk management学费56,028/年 44个学分MA下设有国际经济金融凯斯西储大学USNEWS排名:#992015年录取的GMAT均分680, GPA均分3.5 GRE V 157 GRE Q 161 Toefl 102 平均全职工作时间2.29年MSM-FINANCE 三个方向:Financial Big Data Track, Corporate Finance Track, Risk Management TrackPepperdineUSNEWS排名:#46语言要求 T95MSAF 100刀申请费 T80 无工作经验需要,针对应届生 非金融学生可以申请!学制: 12个月;三个课程方向:资本市场 金融管理 投资;29个月OPT福特汉姆大学USNEWS排名:#53语言 T100 I7MSGF GLOBAL FINANCE项目:MSGF学制:3个学期 36credits 12个月/1.5ye STEM 对we没有要求 对专业无要求先修课:看背景决定是否需要在暑期开始 BASICS OF FINANCE/ MANAGERIAL ECONOMICS /BASICS OF ACCOUNTINGLehigh里海大学USNEWS排名:#53平均GMAT 722 &GPA3.68MSAF 和MFE很像 分析金融有先修课要求 金融 公司金融 货币银行学 投资学 金融分析 统计学 线性代数 微积分学制:30 creditsUT—AUSTIN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USNEWS排名:#56录取条件:GPA3.2 &TOEFL90整个课时可在一年内完成。注意 MSF项目的学生需要首先完成三个学分的统计学与经济学课程。难度系数非常高。学制:36个学分 10个月 无需W/E 对专业无要求申请美国MSF金融专业的话,排名越高的越看重软性背景,硬性背景是次要的。希望各位同学能申请到想去的学校,开启留学生涯。

各复其根

30岁硕士频繁跳槽后感叹:简历已经不能看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在职场生涯中,许多人都有不同的选择,也总有些人喜欢跳槽,而且也非常的高频率,而跳槽原因也有许多种,例如,因为与同事相处有矛盾,或是因为不喜欢。但更多的是因为头脑一时的迷糊,没有考虑清楚,觉得哪里给的薪资高就去哪里工作,可是到后来才发现原来同事的薪资都比自己高,而自己当时的选择是错误的,心中后悔不已。小编在某论坛上看见过这么一个帖子,就是关于跳槽后的那些糟心事。原来是一位网友说今年30岁了,硕士毕业已经工作4年,前两年都在大厂工作,之后两年频繁跳槽,尤其是18年后连续跳槽两次,现在真的觉得是一手好牌打的稀烂,简历已经不能看了,感觉自己的人生也已经毁了。因为他年轻的时候,一心往钱看,觉得什么地方薪资高就去什么地方,可是因为频繁的跳槽,在很多大公司看来,自己不稳定,因此再也回不到大厂了,目前只能在小厂发展。而看到当初的同事的薪资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真的是后悔极了。但是这种结果完全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原本有学历还有大厂的光环,前途可谓是一片光明,可就是因为自己频繁跳槽,导致简历完全不能看了。其实照现在的情况看来,条件允许还是建议去考编制,编制公开考试的招聘相对公平,也不会问离职原因,现在要好好规划也要抓紧时间,不要再错过最好的年龄。网友对此,议论纷纷,有同样经历的网友也都纷纷吐出辛酸史,大多对未来是一片迷惘,但是另一些网友就说,不能频繁跳槽,否则简历真的很难看,在自己的人生中也要把握好前进方向,不能一门心思往前,要深思熟虑走好人生的每个阶段。而小编觉得,无论在人生的什么阶段都要把握好,提前规划,不能盲从随大流,减少犯错的可能,努力前进。各位网友怎么看呢,欢迎多多评论点赞哦!

自诒

伦敦政经(LSE)金融硕士(MS Finance)超详细校友就读体验分享

以下是【毕达留学英国专栏】整理发布的毕达学员分享会内容。【毕达留学英国专栏】坚持每周邀请全球各地区名校学员分享申请、就读、求职等经验,敬请关注。毕达学员背景游师兄,中山大学,金融入读学校与项目: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金融硕士(MSc Finance) LSE访谈实录 1. 为什么选择LSE金融?主持人:师兄当初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学校和项目?师兄觉得当初能拿到这个项目录取的关键是什么?游师兄:我的职业规划主要还是希望往金融领域发展的。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可能国内更明显),金融这个圈子还是很看学历以及毕业院校的。各大券商、买方基金对于Candidate的第一个要求就是需要硕士及以上的学历。因此,对于我来说,硕士是一个必选项。由于从小到大都是在国内上的学,所以想着最后一段学生生涯可以去海外看看。至于国家方面,当时美国的名校基本不开设针对应届毕业生的金融硕士项目,大部分是有工作经验的MBA项目。因此可选的范围基本就缩小到了英国G5学校的项目了。选择学校项目一看学校名气,二看地理位置。因此我把目标定在了伦敦,也就很自然地希望能够选择LSE的MSF项目了。我认为我能拿到项目录取主要是因为达到了两个方面的要求:1.硬性指标。硬性指标是指本科学校,GPA,GMAT雅思成绩,实习经历等较好量化的指标。我的理解是达到项目设置的一些最低硬性指标可以让Candidates进入一个进一步筛选的池子。2.软性指标。各项硬性指标均达到了之后,可能就要看看候选人有没有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技能或者是过往经历了。我在体育方面有比较突出的成绩,我个人认为给我加分了不少。主持人:硬性一般是指本科学校,GPA,GT成绩等,软性则是指实习,科研,比赛,海外经历等,师兄这么理解也是没错的。2. LSE的MSF项目怎么样?主持人:那师兄觉得这个项目怎么样呢?游师兄:LSE的MSF项目一直是LSE的王牌项目。英国学校学制短,且LSE又是非常注重Academic的传统院校,因此学业压力还是挺大的。与此相对应,LBS的项目设置就会稍显轻松且更偏重于找工作以及社交活动等。因此我觉得如果出国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找工作,那么大家可以试着申请LBS。如果觉得自己是一个短期承压能力强,且对于在国外工作不是第一选项的同学,可以考虑优先选择LSE。当然,由于项目学生本身的背景不差,且专业知识比较扎实,我这个项目的学生就业情况还是比较理想的。有不少同学去到了JP,MS这类外资投行,凯雷,华平这类PE机构,以及咨询公司等等。3. 如何找工作?主持人:LSE的MSc Finance项目就业情况确实很不错的,那师兄当时是怎么找到现在这份工作的?通过哪些途径或资源?游师兄:对于目前的工作,我主要是通过校友网络以及自己建立的人脉关系找到的。其实通过应届生、各大金融机构官网能够查阅到的信息已经完全足够了。据我了解,在我们这个阶段寻找金融机构的工作还是比较按部就班的,基本不存在所谓“潜规则”,因此大家多从官方渠道获取信息也就足够了。主持人:师兄觉得这个项目能够满足你的职业需要吗?游师兄:从知识层面,或许我现在的工作并不完全用得上在LSE中学习到的专业知识。但我觉得项目给我最大的影响是能够认识一批优秀的人,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不足,并且时刻保持一种持续学习的状态。4. 金融硕士就业前景主持人:对于金融硕士毕业后的就业前景,师兄觉得怎么样呢?游师兄:与此相伴,金融必然是早期受到冲击的行业之一。相较三年前,金融行业目前的就业前景应该说更困难了。但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我认为情况不一定。每一次剧烈的动荡必然伴随着行业的整体洗牌。在行业前景不明朗时,有能力,踏实肯干的人一定是最受欢迎的。而应届毕业生恰恰符合这些特质中的一些方面,所以我个人还是较为看好目前金融硕士生的就业前景。5. 海外工作经验主持人:师兄之前是有拿到海外工作OFFER的,但是最后并没有去,那对于想要在海外工作的同学,师兄有没有相关经验可以分享的呢?游师兄:对于金融前台部门,想要在海外工作,接近母语的英语表达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如果执意要留在海外,那么建议这些同学时刻保持英语的练习。此外,海外的生活往往伴随着生活习惯的差异以及强烈的孤独感。行业天花板和种族歧视也是绕不开的话题(当然做的不开心也可以随时回国),所以也希望同学们考虑好自己是否愿意承担这些工作以外的压力。6. 对师弟师妹的建议主持人:最后对于即将申请或者即将留学的同学,师兄有什么建议给他们吗?游师兄:留学申请很像一场马拉松。在奔跑的过程中,提前规划好每一个阶段需要补强哪一方面的能力,达到什么样的短期目标,会使申请过程事半功倍。

非鱼

简历上的一年制硕士,是真的很水吗?

据说HR圈流传着这样一条海归鄙视链:985研究生985本科生北美研究生北美本科生英国研究生英国本科生澳洲研究生看到这条鄙视链,为澳洲的同学抹一把泪,不过澳洲的同学们别哭,你们鄙视链的下游还有一年制硕士。几乎每一个一年制硕士留学生,面试的时候都会被国内的HR直击灵魂的质疑的经历:“你一年硕士能学到什么?”“为什么你硕士只读了一年多时间?”“看起来像是假硕士哎”那么一年制硕士真的很水吗?小职在这里和大家科普一下,一年制硕士,实际上是国外研究生课程体系中的授课式课程,与研究式课程相对应。二者的区别简单讲,就是一个以日后从事学术研究为导向,招生人数很少,一个以就业为导向,招生名额比较多,课程也偏实际;研究式的要两三年,授课式的一般一年到一年半。“研究型硕士叫做Master of Philosophy,哲学硕士一般略写作‘mphil’,而其他的文学硕士(Master of Arts,MA)、科学硕士(Master of Science,MSc)等等,都是授课式。”从培养目的而言,一年硕更偏向实用一些,应该和HR的需求更吻合一点。那为什么一年制的硕士更合适,为什么还会被HR质疑呢?其实HR针对一年制硕士的质疑,主要集中在它的含金量上。HR对一年制的硕士是非常质疑的。1、时间这么短,到底能学到什么?在简历上最一目了然的就是学习时间的长短,也是“一年制硕士”最容易被质疑的地方。因为即使按照入学时间到毕业典礼来计算,也最多一年半。这还是因为毕业典礼与课程结束时间相隔约半年。课时这个东西时间和质量一定成正比吗?很多一年制硕士的留学生表示,学习并不轻松,反而压力很大:曾经人人网上有一条被广泛转发的状态,是香港中文大学的一位同学在考试周用网上流行的“咆哮体”进行的吐槽。该同学说,自己读研究生了还考试、闭卷考试,还要作报告、写论文,还不止一门课如此,“毕业之后还被人说你不就是TPG毕业的吗,不就是花钱买的吗,不就是很容易就申请到的吗,等姐拿到学位证非得供起来,那是姐拿血和汗换来的!”其实一年制的硕士,都是默认学生在本科生的阶段就已经打好了基础,所以在课程体系中不会加入基础的科目重复学习,这样效率更高的,再加上严格的考核制度,一年制的硕士质量,完成称不上打折扣,含金量也是很高的!(其实国内三年硕士,大部分也只上一年课程,其余时间主要是实践)2、“硕士速成班”,用来混文凭?一年制硕士因其花费少、学制短、性价比高的特点,成为国内留学家庭的首选,导致出现了热门专业中国人扎堆的现象。但是中国人扎堆就是水吗?不可否认,留学生中的确存在“水学历”的现象,但是以此延伸在整体未免太不公平,要知道无论在什么学校什么课程,都有认真学习的学生,也都有混日子的学生。事实上,专学分开是大势所趋。关注微博 职求我,公众号 500强实习秋招,了解更多实习招聘资讯。国内目前也有就业导向的硕士类型——专业硕士。这种改变是教育部门针对现实作出的反思,包括考虑研究生缩短学制。“拖三年也不见得有积极作用。有的课程可以进行调整,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参加社会实践工作。”用人单位在寻找应届生时,基本都会按照自己的想法,有的比较偏向海归,有的也会因一些质量问题有所渲染的报道而对某种类型的硕士“并不买账”。如果HR的刻板印象无法改变,那么我们就只能提升自己的能力,丰富自己的简历,得到HR的认可。一年制硕士如何自救?前有狼,后有虎,一年制硕士真的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对他们来说,好像全世界都在阻碍他秋招,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放弃是不可能放弃的,只有拿到offer才能维持生活这样子。如何在不利的形势中拔得头筹呢?01 规划好回国求职时间线要找好工作,就要和时间赛跑,提前规划好自己的求职时间表,才能有条不紊的进行准备工作。国内的校招流程是这样的:但是具体的事项,还要看留学地。比如在美留学生:仅供参考在英留学生:仅供参考在澳留学生:仅供参考每一个月要做什么,每一天要做什么,都安排得明明白白,然后按照自己的时间规划,一点一滴地积累。02 关注国内各行各业求职时间表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各行各业开启秋招的时间不同,很容易遗漏。比如投行、券商类公司,从8月中旬到10月,投行、券商开放网申的公司呈递增趋势,但总体不会太多。而10、11月是投行、券商集中招聘且岗位最多的时间。对基金公司来说,10、11月也是比秋招的“金九银十”还要重要的“钻石十一月”,千万要做好万全准备迎战10、11月!9月初开始,外企咨询公司就会陆续放岗。而国资咨询公司的秋招,主要集中在10、11月放出的岗位较多。互联网公司一般比较早,今年的6月就开始招聘了。在8月中旬放出的岗位最多。四大早已全部开始,而八大也在陆续开放。今年不管哪个行业,秋招时间都已经整体往前移,所以,从现在开始到12月,每一天都得打起精神时刻关注网申。由于时间和地域的限制,留学生不能随时飞回国内,所以一定要注意沟通,和HR保持良好的联系,并且留下较好的影响,以便HR能够在协调面试时间上给予最大的便利。这里要提到的是,不少企业会有海外场招聘。就是国内企业会在美国、英国等地开展秋招活动,但是一不留意这些消息就会被淹没,你要做的就是时刻关注。总之,在秋招中要时刻留意这样的信息,弥补信息不对称,抓住最佳机会。03 学习更多求职技巧,弥补自己的不足求职有3道难关:网申、笔试和面试。在国外的同学,每一关的淘汰率都很可观。● 英文简历怎么翻译成中文简历?● 笔试这些题,我怎么看不懂?● 群面如何优雅地“撕逼”?● 单面怎么正中HR的“芳心”?......常年在国外生活的人,因为生活环境不一样,表达方式也不一样,碰到国内的HR,很容易水土不服!所以,一定要面向国内企业,针对性地训练。对症下药,不是虚伪地假装,而是为了更好地表现自己。之前也说过,如果不是名校,那么教育背景的光环就很弱了,这个时候,就需要用项目或者实习经历弥补弱项,展示自己的能力。其实企业看一个人是否合适,最主要也是关注你的底层能力,你的过往经验和所招岗位的契合度。仅供参考中国企业在招应届生时最关注的因素在外留学,如果实在没有时间实习,可以考虑申请一些远程实习、或者亲自参与一些项目,来积累自己的经验,提升自己的能力。总之,国内企业招聘最看重的三点:实习经历(44.9%)、能力(21.2%)、学历(18.6%),学历一下子很难改变,学历和能力你要短时间内尽最大努力去准备和梳理。每一个留学生,在出国之前,一定都希望这段留学经历,能够为以后的人生加分。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不要理会旁人的看法。

脉冲星

致高考毕业生:我为什么劝你慎重选择金融专业

作者 | 黑曼巴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编者按:高考只是一场考试,报志愿才决定人生。面对这样一次命运的重大抉择,刚高考结束的考生和家长可能也是一时无从下手,有人说要选学校,有人说要选专业,还有人说要选城市......格隆汇特此召集格隆汇的会员朋友,以过来人的报考经历的分享以及对行业发展情况的解读等等,为广大学子提供有意义的参考。本篇为格隆汇会员“十里路”的投稿,希望能够让高考毕业生们对于金融这个行业有更多的了解和认知。作为全国高考最重灾区河南省的一个小县城走出来的大学生,刚刚三十而立的我本科就读于上海某211大学金融专业,硕士就读于香港某Top3大学金融专业,如今已经在金融行业浸淫五年。昨天高考分数一出,亲戚家和领居家有高考的孩子立马来问我报考志愿的事情。令我非常吃惊的一件事是,他们居然不约而同地问我让自己的孩子读金融专业怎么样,认为我一路从还不错的学校的金融本科读到硕士,然后在金融行业也干了几年,觉得我做得还挺不错。听完后,被工作摧残到麻木的我有点老泪纵横的感觉,心里一肚子苦水吐不出,还要在外人面前装坚强。如今金融寒冬下,祖国未来的花朵和他们的家长依旧对这个行业抱有美好的幻想。自己作为一个金融专业科班出身、又在金融行业工作了五年的“老司机”,希望可以客观地谈谈我对这个行业的看法,希望高考毕业生可以取之精华、弃之糟粕。1我当年高考后为什么选择金融专业呢?高一的时候,由于自己一直喜欢周末泡书店,一次机缘巧合读到大家耳熟能详的一本书《货币战争》。年少无知的我读完后心潮澎湃,认为只有做金融的人才是掌控这个世界的人,自己一定要努力成为金融界的大人物。接着,自己又在书店读到另一本书《墨迹》。名字听起来跟金融靠不上边,实际上是一位叫曾子墨的美女写的个人自传。保送人大,转学美国常青藤大学,进军华尔街,穿着各类名牌在大摩每天做着影响商界的大case,急流勇退离开投行去做了财经记者。一个有颜、有才的美女传记,自己看得如痴如醉,认为金融圈都是这种如沐春风的美女,让我对其的憧憬又增添一分。之后,我陆陆续续地读了一些初级的金融投资类书籍,每天中午午餐期间必看中央二套的《环球财经联线》。当我周边的同学还没有确定自己要去哪里读哪所大学时,我就已经信誓旦旦地跟他们说我要去北京或者上海的大学,只读金融专业。当时自己的成绩并没有特别好,特别是理综自己掉队比较厉害。自己在网上查了北京和上海自己有能力上的大学的金融分数线之后,才知道金融基本是每个学校录取的最高分,而北京上海的高校录取分数比其他城市同等大学的还要高。至此,自己便攒了一把劲,开始奋力直追,成绩逐渐从班级中等走向前列。高考成绩出来后,自己放弃了去某985院校而选择了上海的某211高校读金融,圆了自己高中三年的梦想。当时报志愿时,自己就已经感受到金融专业的火热程度——上海某二本院校的金融专业比一本线高30几分,我一位可以读北大的同学为了读金融选择去了人大,我们高中的市理科状元去了清华经管读金融……大家一致的认为,只要读了金融,将来就能进入金融机构拿高薪,甚至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2进入大学后,很多的东西跟自己的预期大相径庭。全国知名的重点大学,专业课上大半的学生都在玩手机,除了一两位老师是认认真真地讲课,大多数是对着PPT照本宣科,期末考试突击一把大多数人也能取得还不错的成绩。我以为可能是我们学校太水了,于是自己便向复旦经济学院的学生要了课表前去蹭课,发现复旦的学风确实要好很多,但是教授的教学感觉跟自己学校也差不多。我问过很多名校本科读金融类专业的学生一个问题,“你大学四年觉得专业课上学到了什么?”。得到的答案几乎一致,大家感觉大学四年几乎什么都没有学到,一毕业觉得自己专业知识上一点竞争力都没有。因为大学的金融专业课大多数都是偏理论性的知识,离实操很远并且很多的知识如果不做学术是用不到的。除了一些财务会计方面的知识可以在工作中实用,其它的精美的经济学模型和数学模型等等确实有点像是巴菲特说的经济学家伊甸园里的美好。大二时,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大一入学,我们系里金融专业有120名左右的学生。大二我们学校有转专业的政策,只要绩点排名系里前五就可以随意转专业。就这样,其他学院的各种专业背景的成绩优秀的学生,纷纷转到我们金融系,人数激增到160人。而到了本科毕业时,大家才发现金融专业本科找工作基本只能去银行,而且是柜员岗或者零售岗。那些从其他学院转专业的学生肠子都悔青了,特别是计算机类、通讯类专业的同学秋招时好像在宿舍打打游戏大厂的offer就来了,而金融行业说我们只招硕士以上的学生。3所以,按照目前金融行业核心岗位的招聘标准,意味着读完本科你至少要读个硕士出来。当然,笔者身边也有非常优秀的本科生去到很好的机构的核心岗位,但是真的很少很少。找工作无望的情况下,和大部分人都有读研计划的打算,大家在大三时纷纷踏上了申请留学和考研的路。申请留学相对来说要简单很多,除了美国那些顶级名校很难申请,英国、香港或者新加坡的TOP相对而言还是很容易去的。但是有一点,金融硕士的学费很贵。拿相对便宜的香港来说,也要二十几万人民币,再加上租房和生活费等成本,是一笔非常大的开销。很多出国读金融的学生都有这样的一个心态,学费贵花销大算什么,只要我毕业了,一年的收入还不轻轻松松就cover掉了。(这个啪啪打脸的想法后面会讲到)另一条考研之路,就相对而言有很多故事可以讲了。毕竟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是没有办法支付出国留学高额的学费的,所以升学就只有考研这条路。金融硕士的考研热也是最近几年的热门话题。很多本科不管是学什么专业的学生,都怀揣着金融梦转专业考取金融硕士。业内大家比较公认的金融名校“清北复交”和“两财一贸”的金融硕士,一方面大部分名额都给了保研的学生,特别是清北复交的金融硕士基本都是本校各专业绩点靠前的学生保送的,这样留给考研的名额就变得特别少。这几个学校每一年金融硕士的报录比一般都在5%以下,竞争极其惨烈。每一年,考取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的励志故事都会在朋友圈刷屏。很多二战、三战甚至四战买梦的学生,在海淀区破旧的小区租一小间房,除了睡觉就是去北大清华的自习室复习。笔者的同门师兄,一直将自己的目标定在复旦,三战失败后只能灰溜溜地回家去了一个政府部门。毕业后的青春,他们赌上了太多的东西,就为了拿到名校金融硕士的入场券。4有幸拿到金融硕士入场券的幸运儿们,大多数最终发现现实依旧比想象中残酷。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国家的四万亿救市让金融行业迎来了上升的朝阳期。很多名校毕业的金融专业学生,如果有幸能进到券商的投行部、资管部等核心部门,刚毕业年入百万的确实不在少数。拿投行部来说明——进入投行部,只要来了项目,基本两三个月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地在项目地搬砖,如果一年做的几个项目能够过会,那不愁没有丰厚的年终奖。《华尔街之狼》里小李子尽情表现出的人生赢家的富裕和糜烂的生活,《欢乐颂》里刘涛霸道女总裁的大姐范和要做空男朋友妈妈公司的霸气,《大时代》里刘青云分分钟几百万和操纵股市的刺激,《亿万》里“金融巨鳄”艾克斯翻云覆雨斗智斗勇的帅气……无不向大家宣示这一行独有的魅力。所以,各行各样优秀的人才都想着能在金融行业掘金,华尔街汇集了物理学家、数学家、计算机专家等全世界最高的智力团队。2016年,清华副校长施一公在一次演讲中,痛心疾首地说:“清华70%至80%的高考状元去哪儿了?去了经济管理学院。连我最好的学生,我最想培养的学生都告诉我说,老板我想去金融公司。不是说金融不能创新,但当这个国家所有的精英都想往金融上转的时候,我认为这个国家出了大问题。”可以说是在如今金钱至上的社会里,大学生的真实写照了。但是,过去几年人才供给端的虚热导致的金融专业人数的上升,对应的是经济周期下行环境下金融市场的惨淡。中国金融行业是随着国家资产负债表的快速扩张而发展的,如今的金融资产规模和金融行业利润相对整个经济体而言都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脱实向虚”、“金融成本侵蚀实体利润”等方面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再加上最近强监管的趋势,实际上金融行业受到的发展约束越来越大了。无论是从基数效应的角度,还是从产业结构调整、实体经济发展之所需,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行业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对人才要求的提高、竞争的白热化是在所难免的事情。每年一到招聘季节,有一个段子就会流传盛广——很多清北复交、海外名校的硕士研究生,发现自己在就业准备上已经做到如此完美——认真学习绩点已经很不错了、各类实习都做了(金融岗位很多实习都没有工资,但是绝对比996工作强度大),该考得证书都考了(CFA、ACCA考证费用上万),最后投简历依旧是石沉大海。不是因为他们不优秀,而是因为市场没有需求。股市一个大回调,二级市场不用说,一级市场被联动的没有业务。最后谈谈金融业的高薪,这是大家最为误解的地方。一般情况,顶级券商的投行部起薪也就是一万多,在所有岗位里算多的了,主要是看奖金分红。金融业内有句“五年不开张,开张吃五年”的说法,某一年的年终奖多得确实有点吓人,但是其他几年就少得可怜。平均下来,跟很多主流行业的薪资并没有多很多。去年某顶级券商投行部爆出基本工资5000的新闻笔者也有去求证,确实是真事。5结语金融行业是一个资源集约型行业,对于大多数家庭优秀、有强大背景资源的人来说,在这个行业里确实可以如鱼得水,实现丰功伟绩。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进入这个行业你会发现自己很快到了瓶颈。在一些非核心岗位,做着自己感觉不到增值的工作,前途自然就不用说了。而去了类似于投行、研究部、资管等核心岗,一方面没有资源你很难吃得开,另一方面即使你积累很长时间付出了很多努力,你会发现你也很难在这个市场上赚钱。所以,我是希望大家除去对金融的误解后慎重地选择金融专业。如果你确确实实对这个行业感兴趣,也做好了未来进入这个行业所要付出努力的准备,那我依旧觉得这个行业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优秀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