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36氪研究|消费金融行业研究报告失言

36氪研究|消费金融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我国消费金融市场规模约8.45万亿元,预计2020年将达12万亿元,行业前景广阔。2018-2019年,消费金融项目数量渐增,热度不减,但长尾明显,资本向头部项目集中。目前从整体来看,消费金融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尚未形成垄断局面。在传统银行、持牌消费金融、互联网消费金融领域均有领先的优势企业出现,各具特色,各有所长。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区块链等金融科技的应用正在颠覆金融行业价值链。目前较为成熟的是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用以解决消费金融领域存在于贷前、贷中和贷后流程中的诸多痛点问题。随着国内金融行业监管收紧,消费金融领域历经多年规范与洗牌,利润空间收窄,对客户需求和风险点识别要求更加精准,智能风控将成为消费金融发展的关键。本报告主要研究以下问题:目前消费金融市场现状如何,有怎样的发展趋势?哪些消费金融公司最具发展潜力?消费金融产业链有哪些环节,哪些环节最具价值?消费金融有哪些商业模式,各自优劣势是什么?金融科技将为消费金融带来哪些颠覆性价值?未来消费金融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消费金融领域内哪些头部公司值得关注?注:本报告PDF版本可点击链接下载,提取码:1acn关于36氪研究院36氪研究院是36氪子品牌,专注于一级市场的行业研究,通过定性定量结合的方式研究新兴行业与企业,欢迎大家积极与我们交流讨论。

大宅男

36氪研究 | “智慧银行”行业研究报告

今年4月,建设银行的“无人银行”在上海开业。它采用带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智能摄像头和闸机取代了安保人员,用迎宾机器人取代了原本的大堂经理,用智能柜员机取代了银行柜员,客户在进入银行之后,由机器人引导通过自助或远程的方式完成业务办理。“无人银行”引起了人们的无限遐想,未来的银行业会发展成什么样子?《Bank3.0》作者Brett King曾预言,“未来的银行将不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种行为”。在经历了以物理网点、网络银行为主导的两代后,银行将变为: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的金融。Banking Anywhere,Banking Anytime!将“人”置于银行服务的中心位置,让传统的银行服务彻底摆脱物理网点和机具的限制,实现人们所到之处、所需之时、实时拥有便捷的金融服务。在今天,这样的畅想并不是空穴来风,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金融的冲击,银行业的智能化变革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智慧银行时代,悄然来临。什么是智慧银行?智慧银行有哪些特征?智慧银行是传统银行、网络银行的高级阶段,是银行在当前智能化趋势的背景下,以客户为中心,重新审视银行和客户的实际需求,并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实现银行服务方式与业务模式的再造和升级。智慧银行相对传统银行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智能化的感知和度量。与以往直接的询问或根据历史服务数据做简单分析的方式不同,智慧银行通过一系列的智能化设备,在用户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感知用户需求、情绪、倾向偏好等,从而为进一步的营销和服务提供支持。二是资源和信息的全面互联互通。智能化的感知和度量改变了银行采集信息的方式,将以往无法量化的信息按照某种规则进行量化分析,从而为资源的配置和优化提供决策依据。如,通过对银行网点的排队情况、业务类型、业务量的监控分析,可辅助银行完成网点布局的优化;通过对用户位置、需求信息以及网点实时服务情况的获取,可帮助用户选择最优的网点等。线上与线下的结合与不同渠道的信息互联使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和高效。有哪些因素驱动了银行的智慧化变革?技术、数据、场景和市场是主要的驱动力。技术方面,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逐渐成熟,其商业应用场景逐渐受到行业的重视,银行业因数据量大,应用场景众多而成为各项技术争相落地的沃土;数据方面,金融业大量的数据沉淀对数据处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数据基础;场景方面,银行业务场景多样且呈精细化运营的趋势,针对各个环节的服务创新有助于提升效率,优化服务;市场方面,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给银行业务带来不小的冲击,使传统银行在面临同业竞争的同时,还不得不应对新经济形态带来的用户习惯的改变和用户对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促使银行以客户为中心,重新审视用户需求,利用新技术手段优化业务流程,从而提升银行业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我国智慧银行的发展现状传统线下网点运营的成本压力使得银行一方面大量裁撤网点,另一方面也积极地投入智能化变革。当前,智慧银行呈现出线上线下结合、前后台协同的业态。其典型应用场景包括:用户识别、刷脸支付、智慧网点、智能客服和智能风控等。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布局智慧银行领域的技术公司种类多样,其中,以生物识别、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大数据等技术公司较为普遍,在应用上,生物识别和智能风控相对成熟。智慧银行的发展趋势回顾过去几年,网络银行、数字银行、虚拟银行、智慧银行等说法不断更新人们对银行的认知。这些被赋予了时代特色的名词,虽然在概念的界定上并不完全清晰,但它足以表明银行业追随技术发展与时俱进的步伐。在当前这个智能、高效、万物互联的时代背景下,银行业的发展也呈现智能、高效和便捷的特征,其网点建设则表现出明显的智能化、轻型化、特色化和社区化的趋势。注:本报告PDF版本可点击链接下载关于36氪研究院36 氪研究院是 36 氪子品牌,专注于一级市场的行业研究,通过定性定量结合的方式研究新兴行业与企业,欢迎大家积极与我们交流讨论。分析师:杜玉(yu100,yu@36kr.com),关注人工智能、金融科技领域。

名止于实

2018年4月金融市场投资产品研究报告

一、金融产品情况经中投在线查询,截至2018年4月20日,共计6873只私募股权基金,正在募集中的私募股权基金11只。其中在募产品中,产品类型为成长型的私募股权基金8只,产品类型为并购型的私募股权基金3只。截至2018年4月20日,共有684只资管产品,在售中的资管产品12只。在售产品中,年化收益率在8%-9%之间的资管产品4只,年化收益率在9%以上的资管产品8只;产品期限在1年以内(含)的资管产品2只,1-2年(含)的资管产品9只,2年以上的资管产品1只;投资方向为基础设施的资管产品9只,投资方向为工商企业的资管产品2只。截至目前,共有1182只信托产品,在售中的信托产品51只。在售产品中,年化收益率在8%以下的信托产品9只,年化收益率在8%-9%之间的信托产品31只, 年化收益率在9%-10%以下的信托产11只;产品期限在1年以内(含)的信托产品9只,1-2年(含)的信托产品48只,2年以上的信托产品1只;投资方向为房地产的信托产品9只,投资方向为基础设施的信托产品32只,投资方向为工商企业的信托产品10只。二、特色产品(一)XXX货币投资基金1.产品概况2.交易结构3.产品特色货币基金产品具有以下特点1、货币市场基金与其它投资于股票的基金最主要的不同在于基金单位的资产净值固定不变,始终为1元。基金实施红利再投资,使收益就不断累积,增加投资者所拥有的基金份额。2、流动性好、安全性高。投资者可以随时可根据需要而赎回基金。3、风险性低。货币市场工具的到期日通常很短,投资组合的平均期限一般为4-6个月,因此风险较低,其收益率通常只受市场利率的影响。4、投资成本低。货币市场基金不收取申购、赎回费用,其管理费用也较低。5、货币市场基金通常被视为无风险投资工具,适合资金短期投资生息,以备不时之需的现金以货币市场基金的形式持有。三、未来发展趋势从市场整体持有人结构分析,2017年半年报时,我国货币基金总规模约为5.1万亿元,其中机构投资者占比约五分之三,即3万亿元,个人投资者占比约五分之二,即2万亿元。在一个以机构为绝对主导的市场中,控制好流动性风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总体上规模适中、资金充足的公司前景看好,未来货币基金将呈现几大发展趋势。首先,在新的竞争中,客户结构相对分散、货币基金规模1000亿元左右、资本金充足的基金公司更有发展空间。其次,机构版货币基金必须将前十大持有人的占比降低到50%以内,否则新的流动性资产要求将使货币基金的收益有所降低,在竞争中完全处于收益劣势。再次,未来机构版货币基金的竞争主战场将是90天剩余期限、20%低收益流动性资产的品种。当前,客户相对分散、现有货币基金规模较大的公司在协调客户资源,为旗下产品创造合适的集中度上明显更具优势。反过来看,受到单一银行存款、同业存单投资集中度的限制,货币基金总规模超过2000亿元的公司就将遇到可投高收益资产不足等问题。第四,货币基金总规模受到200倍风险准备金的要求限制,发展1000亿元规模货币基金需要5亿元的资本金补充为风险准备金。这条规定对于部分想大力发展货币基金但资本金不充足的公司来说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本文源自元立方金服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金银岛

《2020年长三角金融发展研究报告(白皮书)》发布

长三角一体化加速推进,金融将成为激活内外双循环的动力源。近日,由陆家嘴金融城发展局与华略智库金融研究院联合举办的《2020年长三角金融发展研究报告(白皮书)》发布会在陆家嘴新兴金融产业园举行。根据《白皮书》,截至2019年底,长三角全部城市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均值首超7%,反映出金融业已经成为长三角区域重点行业,行业重要性日益凸显。2019年长三角城市金融发展水平排名TOP10城市出炉,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宁波、合肥、无锡、温州、南通和常州分列第一至十名。展望未来,长三角区域有望形成以陆家嘴金融城为门户型枢纽、区域级金融中心城市为依托、若干功能性金融节点为补充的全新区域一体化金融格局。金融“明星”城市相继诞生会上,华略智库金融研究院发布了《2020年长三角金融发展研究报告(白皮书)》。华略智库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赵永超代表编制组系统分析了2019年长三角29个核心城市的金融发展情况、金融创新特点、科创板上市情况,发布了2019年长三角金融创新十大案例及2019-2020年长三角十大金融中心城市,并对2020年长三角金融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白皮书》显示,截至2019年底,长三角全部城市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均值首超7%,反映出金融业已经成为长三角区域重点行业,行业重要性日益凸显。与此同时,长三角诞生了如合肥、无锡、杭州等一批金融“明星”城市。2018年,合肥金融业增加值较2017年增长20%,在长三角各城市中增速最快;无锡保费收入首次进入长三角前五名;杭州本外币贷款余额在长三角各城市中增长最快,高达25%。《白皮书》根据长三角各城市在金融业增加值、银行业、保险业、资本市场服务、金融人才发展、金融创新水平等各细分领域发展情况,评选出2019年长三角城市金融发展水平排名TOP 10城市。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宁波、合肥、无锡、温州、南通和常州分列第一至十名。新基建或催生数字金融裂变式增长科创板进一步放大了各地的科创水平,成为长三角提升科创产业能级的重要平台。在赵永超看来,沪、苏、杭三市占长三角科创板企业数量超过七成、企业市值份额占比超过八成,无可置疑的成为长三角科创“引擎”。“2019年长三角金融创新趋势出现分化,市区两级政府、监管部门对金融创新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普惠金融、特色金融成为长三角金融创新主流领域。”赵永超表示。展望长三角的未来,赵永超认为,长三角金融一体化未来几年将进入关键阶段,金融将成为激活长三角内外双循环的动力源,注册制将进一步释放资本市场改革红利,长三角区域有望形成以陆家嘴金融城为门户型枢纽、区域级金融中心城市为依托、若干功能性金融节点为补充的全新区域一体化金融格局,新基建有望催生数字金融裂变式增长。白皮书还遴选出了“2019年长三角十大创新案例”,包括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开板、温州市“农民资产受托”金融改革创新、上海市“浦江之光”行动、上海金融法院与上交所联合创新大宗股票执行处置模式、宁波市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系列创新、上海证券交易所“沪伦通”正式通车、滁州市“兴农贷”创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上海浦东新区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湖州市打造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及芜湖市“互联网++金融审判”模式化解不良风险等十项。加快推进陆家嘴金融城建设此外,华略智库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张嘉旭就“十四五”时期陆家嘴金融城建设的总体定位、发展目标及重大任务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会各位专家领导就陆家嘴金融城未来五年发展的特色定位、重点方向等进行充分的探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熊世伟首先肯定规划报告的完整性和逻辑的严密性,并指出未来五年陆家嘴金融城应着重打造不可复制的金融特色定位,加大金融城对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的承担力度。上海银行同业公会秘书长赵海指出,陆家嘴金融城应加快协调机构和监管资源,推动金融创新落地。上海保险交易所再保险事业部总经理赵雷则建议,将陆家嘴打造成国家级金融创新突破试验区,加快金融市场与其他市场间互联互通。(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轮不辗地

2018年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丨金融供应链金融发展背景小微企业融资困境2016年我国不同规模的企业贷款结构具有明显差异,中小微企业的抵(质)押贷款比例要明显高于大型企业。中小微企业本就缺乏房、车等固定资产作抵押,但银行贷款却更倾向于向小微企业发放抵押贷款。论及原因,我们可以归因于中小微企业的信用水平不及大型企业,需要更多的抵押担保来补充,但这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风险评估是按照主体信用来进行的。然而,中小微企业也有回款稳定风险低的“好”业务,理想的供应链金融可以介入到中小微企业的每笔业务中,依托真实的贸易背景,针对特定的、风险可识别的现金流提供金融解决方案。供应链金融的定义以供应链上下游真实贸易为基础,穿透业务优化现金流供应链金融服务以供应链上下游真实贸易为基础(而不仅以企业整体状况为依据),以企业贸易行为所产生的确定的未来现金流为直接还款来源,为供应链上企业提供金融解决方案,从而达到优化现金流继而提高供应链整体效率的目的。在供应链上,往往会出现地位相对强势的核心企业,是目前开展供应链金融的核心。在理想的情况下,供应链金融服务商贯通供应链起点至终点各个环节的信用,有效控制供应链上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使融通资金的使用限制在可控范围内。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信息流只是供应链的反映,供应链金融业务需要的还是对物流和资金流的把控,单纯把握信息流的轻模式并不适应现阶段的发展环境。供应链金融交易形态应收账款融资、库存融资、预付款融资、战略关系融资我国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形态主要有应收账款融资、库存融资、预付款融资和战略关系融资四种,对应于企业交易流程的不同环节,由此也对应着不同的风险。由于应收账款融资直接确认了以信用较好的核心企业应收账款作为还款来源,所以是目前较为主要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虽然供应链金融的产品十分多样化,但是由于针对的是一笔交易,所以在交易进程中不同的产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例如预付款融资在发货后可以直接转为库存融资。供应链融资的发展基础基础流动资产规模已经具备,供给端能力限制行业规模供应链融资产品的三种形态都是依托于应收账款和(未来)库存来进行的。在我国,工业企业的应收账款和存货规模已经具备一定体量,为开展相应的供应链融资奠定了基础。然而,供应链融资的规模远远不及基础的应收账款和库存融资规模。但银行家调查问卷显示,中小企业贷款需求指数持续大于50%,说明企业融资的需求持续存在,而银行贷款审批指数持续低于50%,说明银行贷款审批条件在不断收紧,这表明,影响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的因素出现在产品供给端。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应收账款为主的供应链融资艾瑞分析认为,影响市场规模的主要三个因素在于核心企业的配合程度、对存货价值的准确度量和监控能力、基于供应链信息对小微企业综合授信风险定价能力。这三个因素既是行业规模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市场参与者的关键能力,由于商业银行这个资金充裕的参与者在后两项能力上稍显薄弱,其他参与者的资金、杠杆率相对受限,所以应收账款融资是我国供应链金融的主要开展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从应收账款的规模推算供应链金融的市场规模。一般而言,应收账款融资的额度是应收账款本身的70%-80%,库存融资的额度是货物价值的30%-50%,结合艾瑞对市场专家访谈,在一个具备能力优秀的供应链金融提供者的供应链体系内,30%的供应商被供应链金融产品覆盖,预计供应链金融行业整体渗透率远低于此,在此我们按20%预估。艾瑞分析认为,未来伴随着资金充裕的银行和具备核心能力的其他类别市场参与者合作加深,或者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控制库存融资的操作风险后,未来市场可以迎来快速增长。核心业务能力应收账款融资业务核心能力核心企业的配合程度决定了应收账款融资规模银行更加青睐以应收账款融资的方式开张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原因在于:(1)以应收账款为直接还款来源,相对于订单融资、库存融资不涉及货物的发出及分销,从流程和时间上风险更容易确定;(2)业务围绕核心企业开展,核心企业整体信用资质更高;(3)核心企业原本已经是银行的客户,在此基础上开展供应链融资业务降低了获客成本;(4)直接对接核心企业ERP系统减少了与众多小微企业对接系统的成本。从业务角度而言,无论线上化是仅仅介入资料提交环节还是已全部渗透到风控环节,由于本质上需要核心企业确认还款,所以核心企业的作用至关重要且无法替代,并不会随着互联网的渗透发生本质改变。库存融资业务核心能力对存货价值的准确度量和监控;对质押存货的分销能力库存融资以存货价值为融资的基础,从授信到贷后涉及到三个层次的核心能力:(1)对存货价值进行准确度量从而确定融资金额;(2)在存货质押过程中控制物流把握人为操作风险;(3)出现逾期后对存货的快速分销变现能力。尽管对于存货的自行分销是在出现逾期后不得已而进行的,然而在实际的业务过程中,衡量自身是否有能力在逾期后自行分销货物是需要前置在授信环节的。可以看出,库存融资与线下实体物流的联系更为紧密,也需要服务商与供应链嵌入更加紧密才能快速分销逾期后的质押存货,所以银行等纯粹的金融机构对这类产品的开展力度远不如应收账款融资,从业者多为电商平台或物流机构。订单融资和战略关系融资核心能力基于供应链信息对小微企业综合授信风险定价由于订单融资处于整个货物交易的早期,只有预付款项下客户对供应商的提货权作为基础,由于远离最终的商品销售变现环节,涉及到上游供货商未能足额、按时发货、对货权控制落空等诸多环节的风险,所以订单融资开展得较少,部分会以基于战略关系的信用贷款形式开展。而战略关系融资,多是以中小微企业主个人信用为依托,结合供应链贸易信息,利用税收、海关和保险等信息综合评判小微企业信用,额度通常在50万以下。由于额度较低,可替代的信贷产品种类增加,能否获取到有效的数据并进行合理的风险定价是开展战略关系融资的关键。核心能力的施展建立在资金供给基础上银行是主要资金来源,受政策推动未来参与度会更高供应链金融产品的供给一方面取决于业务能力,另一方面则取决于是否具备充足的资金开展业务。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具备天然的资金成本优势以及充足的资金,而小贷公司和保理公司则受限于杠杆率和有限的注册资本金。银行以外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商通常是借助于小贷公司、保理公司甚至P2P平台开展业务,这就导致非银行的市场参与者可放款规模有限。不同类别市场参与者的核心能力业务能力与资金供给未聚集在同一参与者,限制产品供给供应链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方有核心企业、物流商、资金方、信息系统服务商四类,都可以直接为小微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产品。但由于供应链融资笔均金额较高,受资金限制,供应链金融产品的主要提供方还是商业银行。然而,供应链金融市场参与者的三项关键业务能力,商业银行并不完全具备。正是资金与能力的不匹配,限制了供应链金融产品的供给。在此情景下,市场参与者开始探索行业合作的可能,使合作方各自发挥所长。合作型供应链金融产品分润分析风险测评者获取主要利润,合作方同时获益,行业合作加深对于供应链金融的借款方而言,供应链金融为他带来的好处是与其他更高息产品相比的利差。而对于供应链金融产品的直接提供者而言,借款方的利息是其收入,对应会发生资金成本、运营成本和风险准备,剩余的为利润。分析行业主流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可以看到供应链金融的主要利润被具备核心能力的风险测评者获取。当供应链金融产品由银行以外的参与者提供时,利率相对而言更高,借款方效用相对下降但仍为正,主要利润被风险测评者获取的同时银行分润高于自身直接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可见,由具备核心业务能力的非银行参与者主导风险测评,会使资金方和主导方同时获益,推动行业合作加深。企业案例分析苏宁金融完善的供应链金融产品体系及风控能力凸显核心竞争力苏宁供应链金融依托以苏宁易购为核心、八大体系产业融合、战略客户群为主要场景的生态圈,从产、供、销、存全维度打造供应链金融业务产品体系,解决上下游小微企业不同环节的资金需求痛点,全部业务实现了数据实时传输,全线上操作,实时到帐。同时通过风控安全大脑CSI系统、智能案件分析系统、物流库存管理系统(4ps)等风控系统及风控技术实现了苏宁供应链金融低成本、低风险运行。存货质押-苏宁供应链金融重点培育的下一个蓝海存货质押融资是苏宁供应链金融重点培育的爆款产品。存货质押业务最难解决的两个问题,一是管得住货,二是能快速处置、变现。苏宁生态圈海量的客群、丰富的场景解决了这两大难题:苏宁自有的智能物流仓储体系,可以做到出入库数量实时动态把控,系统自动核准质押率实现智能质押;苏宁易购海量客户群体和生态圈战略客户群,可确保家电、家居、建材、食品及各类快销品快速处置、变现。怡亚通分销平台赋予其在贷款客户逾期后快速处置存货的能力怡亚通是集采购与分销于一体的供应链服务提供商,但其主要的营收来源是380分销平台业务。380分销平台供应链服务,将传统渠道代理商模式转变为平台运营模式,整合各地经销商形成自身的分销网络,建立覆盖全国各级城市乃至东南亚等地区的深度分销平台,实现从品牌商到终端的网络扁平,构建一体化运营的直供渠道。由于深耕快消品行业的分销,怡亚通对其链接的分销商业务能力具备一定的了解,更了解行业的销售速度、季节特性等对风控审批至关重要的行业数据,有助于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贷前审批。同时,强大的分销网络可以在客户出现逾期后快速处置存货,有利于贷后管理。财务成本高企,供应链金融业务受限怡亚通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属于宇商金控平台板块,主要由其下属保理公司、小贷公司和宇商金控的网络借贷平台开展。由于受到较为严格的杠杆率限制,在注册资本金有限的情况下,保理公司和小贷业务所能开展得业务规模有限。而通过网络借贷平台开展业务,一方面企业融资额度受限,另一方面由于需要在平台上挂出标的等待投资人投资,所以放款速度稍慢。而对于怡亚通而言,由于主营业务已经需要大量的现金流,能够补充到小贷和保理公司的注册资本金较为有限,在宏观环境整体“去杠杆”的情况下,供应链金融业务在2018年上半年出现了收缩。对于怡亚通而言,在原本业务需要大量现金流支撑的情况下,适合加强与商业银行的合作,减少自有资金放款,开展“轻资产”模式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但目前而言,这种合作方式面临的困境是双方如何划分坏账风险。发展趋势供应链金融行业发展趋势资金与业务能力融合,多元市场参与者合作加深从核心业务能力来看,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电商平台为代表的线上交易平台和物流企业在细分业务能力上有商业银行所不具备的优势。从资金供给角度而言,商业银行具备着其他资金方所不具备的规模和成本优势,且受政策推动明显具有增长的开展供应链融资业务的意愿。从合作分润方式来看,银行作为出资方、其他参与者主导风险的测评可以为双方带来效益的增加。在此基础上,艾瑞分析认为未来银行将会加强与其他类别市场参与者的合作。但风险测定与承担的方案,以及双方间的信任机制,仍需要进一步在实践中摸索。库存融资进一步标准化、自动化发展从线上化介入程度纵观供应链金融产品的各个环节,有待于依靠技术进一步标准化、自动化的环节出现在库存融资的贷前、贷中风控过程中。库存融资的操作风险较大,也曾经出现过较为重大的恶性事件,目前控制操作风险的方案是依靠更重的人力去线下进行。可以预见,当存货的质押状态可以减少人力成本的投入,依靠货物标准码等技术实现从重模式演变到轻模式后,库存融资的规模将会出现快速上涨。

大辩

《2019北京金融业发展报告》发布

来源:经济日报11月29日,由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指导,北京商报社和北京品牌协会主办的2019年度(第五届)北京金融论坛上,北商研究院出品《2019北京金融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首次全景展示金融科技企业最为关注的区域扶持政策。《报告》显示,中国金融科技发展速度已走在全球前列,北京市金融科技创新已具备先发优势。截至目前,在中国央行牵头、六部委共同组织的金融科技试点工作中,北京市金融科技试点项目审批通过46项,位居十个试点省市地区之首,同时,北京已聚集金融科技企业总数超过100家,实现年收入近千亿元。在政策方面,一系列探索金融科技创新测试机制的举措相继推出,一揽子涵盖金融科技发展关键环节的综合政策支持相继落地,均为北京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金融科技中心这一目标,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驱动力。打造全球影响力金融科技中心当前,北京金融科技指数排名全球第一,较第二名高14分,排在第三名为美国纽约,由此也充分证明了北京的金融科技创新已具备先发优势。其中,在空间布局方面,北京市近年来充分发挥西城区金融街与中关村的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了北京金融科技与专业服务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金科新区”),据了解,金科新区通过实施“十六项工程”,建成“五个创新体系”,形成“五项国际示范。截至目前,已推出“金科十条”、“十个支持”等重磅政策,已聚集金融科技企业总数超过100家,实现年收入近千亿元。在央行牵头、六部委共同组织的金融科技试点工作中,北京市金融科技试点项目审批通过46项,位居十个试点省市地区之首。有监管人士表示,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金融管理中心、大型金融机构总部、重要金融行业协会、国际金融机构和组织聚集地,北京发展金融科技产业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要通过优化体制机制,着力把要素融合创新转化为金融科技产业的增长力,加快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一是组建北京金融科技研究院等研发平台,促进创新成果在金融领域示范应用;二是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和央企在京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建立内部孵化机制;三是搭建金融与科技合作交流平台,为金融科技的技术与产品对接适合的应用场景。多位监管人士指出,要将北京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金融科技中心。要基于金融优势、科技创新优势、空间和区位优势等多方面,促进北京金融科技发展。一是加强统筹联动,着力把区域资源优势转化为金融科技产业的竞争力;二是优化体制机制,着力把要素融合创新转化为金融科技产业的增长力;三是坚持守正创新,着力把监管科技创新转化为金融科技产业的驱动力。一系列政策、规划相继落地值得关注的是,围绕“将北京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金融科技创新中心”这一总体目标,一系列总揽北京金融科技创新发展全局的政策、规划也在近两年相继落地。2018年11月,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联合发布《北京市促进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8年-2022年)》。对此,《报告》也进一步细化解读了其中重点政策支持内容。《报告》介绍,在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方面,北京市金融科技发展规划主要从7大方面,统筹协调全市金融和科技创新政策资源,建立涵盖金融科技发展各个关键环节的综合政策支持服务体系。其中具体包括支持金融科技研发、产业化和重大示范应用,支持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支持金融科技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建立完善多渠道融资服务体系,强化金融科技消费者教育与保护机制,建立重点金融科技企业协调服务机制,大力宣传北京金融科技品牌等。其中,对于金融科技底层技术,北京市也明确,将在金融科技发展过程中,全面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生物识别等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创新与应用。此外,为贯彻落实北京市金融科技发展等规划部署,更好服务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和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建设,2019年6月,北京市金融工作局、中关村管委会、西城区政府、海淀区进一步联合制定了《关于首都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发展为首都金融的战略选择。《报告》介绍,首都金融科技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了北京金融科技技术研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金融科技场景应用、防控金融科技风险等十一个方面的重要工作举措,并从组织协调、激励扶持、宣传引领、完善服务、风险防控等五大方面提出了落地保障。随着顶层设计的进一步细化明确,北京市金融科技发展再提速。多层面制度创新全力支持除了政策支持落地外,金融科技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制度创新的驱动。《报告》介绍,当前,北京市坚持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一方面积极优化金融科技创新与发展的制度环境,另一方面及时把握金融科技创新发展路径,为北京市金融科技创新的国际化互动合作创造条件。《报告》介绍,当前北京市正从四大方面开展金融科技制度创新,保障金融科技产业健康发展。具体包括推动监管创新与风险防范体系构建、促进金融科技标准化建设、构建信息数据治理与价值发掘机制、搭建金融科技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四大方面。其中不乏借鉴国际监管沙箱经验、探索金融科技创新测试机制,加强数据治理与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启动北京金融科技标准化工程、推出北京金融科技创新应用指引及建立海外创新中心等举措。此外,《报告》还进一步细化披露了十条北京市金融业创新制度,即在落地支持、鼓励金融服务“高精尖”、公共服务、高端人才政策、金融创新奖、人才培养和引进、“一对一”精准服务、挂牌上市支持、对外开放、专项支持政策十方面进行推进。其中,落地支持包括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开办补助,鼓励金融服务“高精尖”,可根据投资规模给予奖励,设立市融资担保基金等。

慧思

2019中国金融科技研究报告:5G加持,势不可挡!

来源:金融家(ijrjia)作者:金叫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放在金融领域同样适用。花旗银行曾表示,金融科技正在颠覆传统金融领域。据统计,全球有80%的金融机构都迈入了发展金融科技的大门。虽然在数字科技上我国起步稍晚,但随着众多优秀的金融科技企业兴起,我国也已经逐渐成为全球金融科技领域的领跑者之一。有公开数据显示,在2013年,我国的金融科技营收规模仅695.1亿元,但到了2018年,这个数字已经涨到了9698.8亿元。此外,由金融科技推动的如借贷、投资等金融业务增长不计其数。从2013年的互联网金融元年、到2016年金融科技展露头角、再到2019的成熟态势,短短几年间,我国的金融科技迎风生长,一路蜕变,成为了引领社会创新与进步的耀眼明星。就在不久前,我国工信部正式向运营商发放了5G商用牌照,一个万物互联的智能互联网有望形成,金融科技也或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01我国金融科技居世界前列金融科技(Fintech)是一个近年兴起的领域,虽然它的发展非常迅速,很快就成为了金融业最引人关注的部分。但由于其业务模式尚不稳定,各类业务形态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关于如何定义它,全球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如果从字面意思简单理解,金融科技就是应用于金融领域的科学技术;维基百科上将它定义为:由一群通过科技让金融办事更高效的企业,组成的一个经济财产;而金融稳定理事会给出的定义是:通过技术手段推动金融创新,形成对金融市场、机构及金融服务产生重大影响的业务模式、技术应用以及流程和产品。我们可以将现存的金融科技大致归为几个应用模块:从历史来看,金融科技并不是一个新词,最早在1980年的美国华尔街,就已经有人开始使用这个词汇。2017年2月,IOSCO(国际证监会组织)将金融科技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最初的软硬件应用、移动云联网技术融合、以及当下利用前沿技术的变革与创新。在全球竞相发展的同时,于起步阶段没有突出优势的我国,随着众多优秀的金融科技企业兴起,也已经逐渐成为了全球金融科技领域的领跑者之一。我国央行也在2017年5月15日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成立金融科技(FinTech)委员会,为加强金融科技工作的研究规划和统筹协调,也肯定了金融科技对金融行业发展的肯定。技术的革新首先从互联网兴起,时至今日,许多互联网企业在金融科技领域都成效斐然。根据2018年10月毕马威与澳大利亚知名金融科技风投机构H2 Ventures联合发布的《2018全球金融科技100强》榜单,中国企业占据了11个席位,仅次于美国和英国,且排名整体靠前,在前10名中占据了4席位。其中我们熟知的蚂蚁金服位列榜首,京东金融居于第二。面对汹涌的浪潮,传统金融机构也加大力度追赶,或自主研发,或积极寻求合作。自2015年起,兴业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大行相继成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2017年3月,工商银行完成七大创新实验室的组建;2018年4月,建行推出了无人银行,个人业务可实现机器办理。除了这些头部企业,我们在一些领域的整体发展也尤其迅速,如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交易金融、区块链金融等,在世界上都有着突出优势,发挥着引领作用。对于这样的现象,我们有幸邀请到了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的研究员樊明太做出解读。他认为我国的金融科技之所以能够在世界上取得相对领先的地位,至少可以从三方面把握:一是,我国信息科技的应用在起步阶段处于相对宽松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开发和应用成本相对较低。我国在信息科技的起步阶段,主要以模仿和应用为主,制度和环境因此也相对宽松。不过近年来,我国对信息科技的原创性开发和应用增强,立法也顺应国际趋势逐渐加强。二是,我国金融业在应用和开发信息科技方面具有资金优势。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金融业相对发展迅速,既从资金端和需求侧支持了信息科技在金融方面的应用,也从服务端和供给侧推动了金融应用信息科技提供金融服务。三是,我国在金融科技方面具有较大的市场,保证了金融服务的时空收益。我国地域宽广、城乡发展不平衡,而且人口结构还相对年轻。较大的服务市场保障了金融科技的时空收益,驱动了金融科技的发展。02企业模式更加丰富经过近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的金融科技企业不仅拥有了成熟的技术,也催生了更加丰富的商业模式。对于企业,身处在这样的转变中则更需要对自身的升级方向进行深刻的思考。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等互联网巨头也先后明确了技术公司的定位。我们不妨从深耕行业、开放平台、赋能机构这3个当前最为主流的模式来看看,这些领域的头部公司正如何在应对趋势的同时抓紧机遇。■ 全流程信贷系统-拍拍贷伴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前沿技术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突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进作用,对于国内第一家P2P平台拍拍贷来说正是如此。拍拍贷成立于2007年,至今已经平稳运营了12年时间。作为互联网的产物,拍拍贷的科技基因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对金融科技的投入也是连年增长。面对愈演愈烈的金融科技战场,2018年1月18日,拍拍贷智慧金融研究院成立,预计注资高达10亿元。坚持不懈的研究、投入、不断积累和深化的科技实力,最终成为了拍拍贷业务质变和转型的根基。从贷前的精准获客、智能反欺诈、全自动化审核;贷中的智能风控系统、智能质检;贷后的贷后模型体系、智能催收;以及智能客服、智能投顾等等。如今,拍拍贷已实现了金融科技在借贷业务链条上的全覆盖。风险管理则始终是借贷行业的核心,金融科技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于风险管理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基于12年期间积累的大量的业务经验和数据,并结合云计算等先进科技研发了风控系统“魔镜”,使其逾期率获得显著下降。不仅如此,拍拍贷在贷前反欺诈环节,还进一步与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等合作,运用人脸识别等先进技术提升风控水平,构建出“明镜”智能反欺诈系统,将反欺诈团队的调查效能提高了70%。而在监管日趋严格的当下,平台的合规性也是其发展的重要一环。拍拍贷紧跟监管要求,上线与招商银行的客户资金存管系统,按要求披露财务数据和运营数据,始终坚持小额分散和不担保的原则开展业务。因此,拍拍贷成为了首批15家与百行征信签约合作的代表机构之一。科技给金融领域带来的改变,不只体现在互联网金融的应用上,对传统金融的赋能同样十分重要。面对多元化的行业趋势,拍拍贷在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也把金融科技对外进行输出、赋能行业,并进行多元化集团性发展。■ 综合性金融科技平台-凤凰金融全球金融科技投资在2014年有高速的增长,在2015年达到了顶峰。作为凤凰卫视集团旗下服务全球华人的智能金融科技平台,在2015年提出“智能战略”后,凤凰金融也继承了集团的品牌声誉和全球资源,经由自身强大的实力,在金融科技领域打下大片江山。彼时,互联网金融已经蓬勃发展。在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高净值人群数量越来越多的背景之下,“数字财富管理”正在成为一种趋势。据了解,凤凰金融主打“一站式财富管理”,业务主要涵盖了普惠金融、财富管理、和全球业务3大板块。这样的多维度布局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从高效了解金融咨询,到P2P网络借贷、购买基金、选择保险、海外投资,都可以在凤凰金融的平台上操作完成。随着越来越多的传统及新型企业入局,凤凰金融从一开始就定下的“智能战略”让其在“科技”方面积累了强大的实力,自主研发了多项应用级产品,例如:智能资产配置工具凤凰真准、能对复杂金融信息进行深度剖析和广度关联的凤鸣智能资讯、能对市场行情和基金标的进行智能分析的魔镜智投、基于AI与大数据技术的家庭智能保险顾问凤凰智保等一系列数字化金融服务产品。据了解,凤凰金融已拥有核心高新技术专利15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16项。其以数字化技术与应用驱动金融服务创新,建立了全球领先的智能数字科技架构。在当前的行业趋势下,凤凰金融在基本的宣传与获客之外,也对现有存量客户重新进行了充分的回顾,为用户提供了更加深度、全面的服务。目前,凤凰金融已服务全球用户超过1100万,覆盖中国大陆、北美、东南亚等主要地区,与全球包括丹麦盛宝银行、百信银行、中国人寿、华夏基金在内的170多家知名商业企业和各类金融机构进行了广泛的业务合作。■ 移动信贷整体技术解决商-飞贷金融科技作为B端输出的头部企业,飞贷金融科技是业内首家覆盖业务全流程、运营全体系的移动信贷整体技术服务商,通过输出三大平台(天网量化风控平台、神算移动科技平台、慧眼智能大数据平台)和六大服务(移动信贷产品服务、品牌与营销服务、核算与清算服务、风控运营服务、智能客户运营服务、经营决策分析服务),助力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移动信贷的转型升级。在技术方面,飞贷金融科技有三大核心杀手锏,获客近千万、无一例被确认身份欺诈的天网量化风控平台、可助力银行硬件投入节约30%以上的神算移动科技平台、助力银行营销ROI提升4倍以上的慧眼智能大数据平台。目前,飞贷金融科技已与人保财险、北京银行、华润信托、通联支付等多家涵盖保险、银行、信托、支付四大金融子行业的头部企业达成全面移动信贷整体技术输出合作。基于移动信贷整体技术的突出表现,飞贷金融科技在2018年斩获了世界银行和G20共同推出的“全球小微金融奖”最高奖,成首个且唯一获大奖的中国企业,此外飞贷金融科技是入选美国沃顿商学院的中国金融科技案例,还曾接受过美国《时代周刊》采访及深度报道。现阶段与早期的金融科技不同,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想要单靠流量推动增长变得愈发困难,反而是技术红利越来越明显。与众多仅能提供单一或多项应用场景技术的TOB公司相比,能够支持合作伙伴全流程信贷技术能力自建的飞贷金融科技,表现更为亮眼。其“整体输出、大规模实践验证、不依赖特定资源、支持合作伙伴能力建设”是合作机构高度认可的四大优势。除了以信用贷为主的移动信贷整体技术的输出,飞贷金融科技还在2018年研发上线了中国首个全流程线上化处理的“经营贷”产品,为小微企业提供了“随借随还、按日计息、最快当天放款、抵押高达8成、额度高达千万的大额融资产品”。目前,经营贷业务已在二十多个城市开展,为推动中小企业融资和普惠金融的落地做出了很大贡献。而在技术输出方面,2019年已有3家金融机构与之展开合作。03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数字科技与传统流程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效率和体验,与科技结合后的金融更是如此。在便利的同时,科技也让金融的覆盖范围更广、交易更加安全,个性化服务也将成为可能。根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数据,自2015年以来,我国的在线支付市场迅速扩大,用户规模在2018年达到6.59亿人,金融科技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数据来源:中国支付清算协会,P2P观察整理但种种好处背后,同样也存在着很大的挑战,比如数据安全问题。从大数据诞生伊始,有关数据安全问题的讨论就一直没有停止。社科院研究员樊明太认为,我国在金融科技方面的知识产权、数据隐私和信息安全等方面立法滞后、穿透式 监管不足。苏宁研究院院长薛洪言也向我们表示,随着数据重要性的提升,数据隐私保护变成了急需强化的薄弱环节。而如何把握鼓励金融科技创新与防范金融科技风险之间的平衡,将成为金融科技监管的难点和焦点。当下,数据安全主要还是靠企业本身。一些优秀的企业在提高服务效率的同时,也能够将数据安全把控较好,拿上述企业举例:拍拍贷在预防和拦截上都采取了多重措施,还成立了专业信息安全团队和内控内审等团队,取得了“网络借贷中介机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审核回执”。凤凰金融全面建立了用户信息六维防护体系,如CFCA安全认证为平台用户提供电子签章保障等,目前凤凰金融已经通过了国家信息安全保护等级三级标准认证评测。飞贷金融科技“慧眼”智能大数据平台采用了分级授权管理机制等多层防护机制,建立高级别的数据防护墙,其 “神算”移动科技平台则采用同城双活架构、数据多副本、并采用全球顶尖的以色列特权账号管理系统CyberArk,结合多项加密技术,最大程度保证信息安全。除此之外,薛洪言还认为,金融科技的发展改变了金融业的运作模式,模糊了金融与科技的边界,尤其是模糊了牌照业务与非牌照业务的边界,对于当前以牌照监管为核心的监管体系带来了重大挑战。不过金融科技的发展,既提高了监管监督的难度和门槛,也为监管机构提升效率提供了新的选择。所以,金融科技之于监管的意义,决定权在监管机构手中,只有善用金融科技手段,以彼之矛攻彼之盾,大力发展监管科技,才是行业新时期监管转型的应有之义。而今,金融科技又将迎来一个新的增长点,即5G技术的推行。除了速度得到飞跃性的提升,与之前的1G~4G完全不同的是,5G不再局限于移动互联网或是某个单一设备,而是能支持物联网,AR、VR、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海量的应用,真正做到万物互联。薛洪言在面对我们这个问题时表示,5G网络的高速传输和低延迟性可以为金融业务流程带入更多的“实时属性”,如人脸识别的更广泛应用、基于微表情的实时风控、新的支付手段、人机交互的普及甚至远程开户的放开等等,在5G环境下都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不过,金融业追求效率与安全的平衡,当前5G仍处于试点初期,网络普及与成熟、硬件设备更新换代等都需要时日。总体来看,我国的金融科技已经走过了最初的野蛮生长期,来到一个趋于规范和成熟的时段,不少人认为金融科技已经到了“下半场”。的确,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加入,现有技术和场景得到了深入的挖掘,竞争压力明显。而监管的逐步落实和用户的隐私意识苏醒,也让金融科技企业面临着诸多转变的挑战。但行业的规范化,是行业得以长久地平稳健康发展的基础。金融科技今后也将在控制风险、服务实体经济、助力普惠金融等方面做到更好。而科技总在不断前进,5G的突破口又近在眼前,2019年的金融科技仍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梦情人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7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报告》

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步伐加快,国际金融市场总体稳定,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金融环境,国民经济运行保持了较强韧性和稳中向好态势,经济增长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金融市场总体运行平稳,金融改革深入推进,制度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市场结构和产品体系更趋完善,市场双向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强化了金融监管和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市场回归本源,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持续提升。为全面反映2017年中国金融市场运行的情况及特点,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组织相关部门的专家学者共同撰写了《2017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报告》。该报告包括总论、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保险市场、衍生品市场等共八章、六个专题。总论部分着重描述了2017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宏观环境、我国金融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和2018年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展望。报告主体部分从市场运行情况及特点、市场创新、制度建设或基础设施建设、对外开放、市场展望等方面对各个金融子市场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此外,报告还在附录部分编制了2017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大事记和2017年中国金融市场统计数据。《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报告》是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对外发布的全面介绍中国金融市场创新和发展情况的年度报告。该报告从2005年开始,已经连续出版了十三期。该报告既有利于专业研究人员掌握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权威资料和数据,也有助于广大的金融市场参与者和国内外公众了解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背景、现状和思路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官治其职

全球金融体系委员会发布《构建有活力的资本市场》研究报告

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官网获悉,全球金融体系委员会(CGFS)近日发布《构建有活力的资本市场》研究报告。该研究报告建议,在推动发展稳健高效的资本市场方面,政策制定者及其他相关利益方可以更有作为。该报告由原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李波和印度储备银行副行长Acharya共同牵头的工作组完成。李波现任中国侨联副主席。对于支持发展稳健高效的资本市场,报告给出了几项切实可行的政策选择:一是消除金融抑制政策,推动更强的市场自治。例如,应避免运用行政手段干预证券发行的价格或频率。二是放宽获得法律救济的途径,完善法律和司法体系,加强投资者保护。三是增强监管的独立性、增加监管资源和提高监管执行力。四是增加国内机构投资者的深度和多样性。五是积极引入国际市场参与者,同时对可能的溢出风险做好准备。六是加强监管协调,发展有深度、与资本市场互补的风险对冲和融资市场。该报告指出,资本市场是实体经济的重要融资渠道,有利于更好地实现风险配置,并支持经济增长和维护金融稳定。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资本市场在为经济复苏提供融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报告回顾审视了近年来全球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研究归纳了促进资本市场稳健发展的重要因素。报告发现,发达经济体与新兴市场经济体资本市场的规模依然存在较大差异。尽管近年来新兴市场经济体资本市场正在迎头赶上,但上述差距并没有消失。报告强调了宏观经济的稳定性、充分的市场自治、健全的法律框架和有效的监管制度在支持资本市场发展中的重要性。更完善的信息披露标准、投资者的多样化、市场的国际化、有深度的风险对冲和融资市场、高效且稳健的市场基础设施,对于推动资本市场发展也很重要。(文章来源:中国证券网)

容将形之

2017年中国互联网旅游金融市场研究报告

互联网金融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为互联网旅游金融奠定了基础。中国互联网金融在近几年实现蓬勃发展,尤其是以支付宝、微信等为主的第三方支付服务,深刻影响了用户的消费行为和习惯,同时各类的互联网信贷、理财、保险的不断出现和创新也为互联网旅游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支持。国民出游需求持续增长,2010-2016年出游总人次、旅游总收入增速均保持在10%以上,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全域旅游以及“旅游+”相关政策的推出,大大推动了中国旅游产业的快速、多元化发展,旅游覆盖的地区、领域、产业迅速扩大,业态更加复杂和庞大,为旅游金融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中国互联网旅游发展现状:中国互联网旅游金融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