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2考研是指哪一届的?现在是大几?独角兽

2022考研是指哪一届的?现在是大几?

近年来考研热持续升温,2020考研报考人数超过了340万,很多大学生都是提前准备考研的相关内容,前段时间高考后甚至还有很多高考生咨询小编自己什么时候可以考研,小编也是吃了一惊,对于很多第一次准备考研的同学来说,可能很多考研常识大家不是很清楚,比如这个问题就是大家经常喜欢问的,比如我是2019年上的大学,什么时候考研等等,下面文都考研小编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下考研年份的问题,希望能让大家清楚明白地了解这个问题。2022考研是指哪一届的?考研是这样的比如你是2017年上的大学本科,你考研初试是在你大四的上学期,那么就是2020年下半年考试。这个是2021考研也就是今年考研的同学。所以2022考研的同学就是2018年上大学本科的同学,就是2018届的大学生,考研时间是2021年的12月份(具体时间会有相关的公布)。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2022考研的意思是你大学毕业考上研究生去读研的年份就是2022年9月份去读研的学生,用这个年份减去4就是你上大学的年份。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表格大家就清楚了!(具体时间以官方通知为准预计时间仅为参考)2022考研现在是大几?前面我们有说2022考研的同学是2018年上大学,那么现在我们是2020年8月份,下半年2020年9月份开学之后2022考研的同学就是大三上学期。2022考研现在可以准备了吗?其实很多2022考研同学都已经开始准备了,随着考研报名人数增长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很多同学在大三之前就开始了复习,因为虽然看起来时间还很多,明年12月份才考试,但是毕竟在校生还有很多自己的课程实习等事情要忙,所以现在开始准备2022考研是可以的。以上就是文都考研小编整理的“2022考研是指哪一届的?现在是大几?”,希望对2022考研人有所帮助!#2022考研#

伐木

考研“大小年”是什么?22年考研是大年还是小年?看完就懂了

考研,是很多本科生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学术能力,扩大自己的就业竞争能力,经常会采取的一种方式。虽说各个高校都在不断地扩招着研究生的招生名额,但依然满足不了考研人数的增长速度。每年考研的时候,都会听到“今年是考研史上最难的一年”。那既然是这样的话,那为什么会说考研有“大小年”呢?考研大小年指的是什么?大年:指的就是因为报考人数特别多,因此该专业或者是该院校分数线很高的一年。小年:因为报考人数相对较少,所以该专业或者该院校分数线相对比较低的一年。一般来说,大小年是其实是根据一定的时间交替出现的,一般来说周期都为一两年。其实这也很好理解,毕竟如果今年该院校分数太高的话,在第二年很多同学的第一志愿可能会选择别的院校,报名人数降低,从而导致录取分数降低。但并不是绝对的,只是根据专业的出题难度以及分数线总结出的一条规律,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并不用太过在意,毕竟只是一个简单的参考。2022年是考研大年还是小年?按照规律来说,2022年的考研是大年,整体的难度会更大一些。但考研就并非为一件易事,本身是一件需要耗费很多精力的事情,所以22年的考研肯定是比较难的。考研之难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一方面,考研人数的增多,是考研困难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即使各大高校都扩招了研究生人数,但因为竞争对手太多,所以考研也会越来越难。另一方面,就业难也是考研人数增多的主要原因。大学生毕业之后,越来越难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就业形势相当严峻,所以就有越来越多的应届生,甚至还有已经毕业几年的的同学又投入到考研潮中去。除此之外,竞争对手的实力增强,也是考研难的一大原因。在考研的同学中,有很多二战,甚至是三战的同学,本身经验就要更加丰富,更容易考上研究生。2022竞争更加激烈,我们该怎么办呢?在考研“大年”中,竞争激烈肯定是必然情况,那作为一名考生,我们又能做些什么,顺利成为一名研究生呢?首先在初试方面。初试拿到比较高的分数,绝对是提高竞争优势的一大捷径,但即使是初试分数很高,也并不意味这一定能考上理想的院校,每年都有不少初试高分,复试被刷的案例。一般来说,复试一般都会采用差额复试的方式,也就是说如果有10个录取名额的话,可能会有12个复试名额,所以如果和竞争对手初试分数相差不多的话,那么准备好复试就相当重要了。全方位复习知识。在复试中导师会准备一些问题,所以为了避免不知如何作答,应提前做好准备,全方位复习一下专业所学知识。如果在导师问一些专业问题时回答错误的话,很有可能会被导师减分。了解院校复试时间。每个院校的复试时间都是不相同的,为了避免出现来不及复试的情况,考生可以根据往年的复试时间,准备好复试,或者打电话给院校招生的负责人询问。提前联系好心仪的导师。在研究生期间,导师是我们大学学习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伙伴。如果我们在复试之后,才联系导师的话,很有可能自己心仪的导师已经没有其他的名额了,所以一定要提前联系导师,避免错失良机。准备好自我介绍。在考研复试的时候,离不开自我介绍,而一份好的自我介绍是非常讲究的,如何给导师们留下好的印象,让他们能够记得自己,是考生们要考虑的事情。不过也要避免想要给导师留下印象而夸大说辞包装自己,这样很容易弄巧成拙。考研复试时不好的行为介绍自己时缺乏个性。自我介绍是导师最直观了解同学们的方式,所以非常重要。在自我介绍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不要千篇一律,要有自己的个性,能够让导师记住自己。缺乏专业知识。在面试的时候,导师通常都会对同学们提出一些专业上的问题,如果回答不上导师认为应该了解的问题的话,也会扣分。除此之外,不懂装懂也是大忌。总结:考研并非易事。如果想要成功的话,初试和复试同样重要。在准备复试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对待,选择适合的服装,充分做好准备,对待问题也有自己的想法,这样也就有更大的可能,获得更好的机会。今日话题:你们觉得考研初试和复试,最重要的是什么呢?#考研#

陶潜

2019届考研已接近尾声,2020届的考研者们该如何准备!

随着时间的推移,2019届的各大高校考研复试成绩基本出来了,在19届的考研大军中肯定是有人欢喜有人落寞。我国每年的考研人数都处于上升状态,据教育部统计2019届报考考研的人数约为290万人,比2018年增加52万人,增幅为21%。我认为2020年的报考考研的人数将会进一步增加,2020届的考研者们将会面临更大的压力。考研VS就业经常有同学问我是考研好呢,还是直接就业好呢?我们都知道应届大学生毕业之后有这几个方向,1.考研,俗称高质量的就业。2.考公务员,工作稳定。3.进事业单位,经济收入稳定。4.进入私企工作,稳定性较差,竞争压力大,但能锻炼能力。5.自主创业,这个不多做评价,成功的概率比较低,但对于有想法的人值得一拼。我本人更倾向于在条价允许的情况下进行考研,拿我身边最近的例子来说:过年回家和亲戚朋友们吃饭,一个毕业于郑州大学,一个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一个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从一个二本院校考研上南师大),一个毕业于某二本普通院校,还有一个大专毕业在上海开了个汽车美容店。下面说一下状况,郑大的在国家电网工作,普通二本的在私企干活,西安交大的在深圳国企工作,南师大的研究生在政府部门工作。在饭桌上我问他们对于考研一事怎么看,他们无论考上研的还是没考上研的,都说了同一个意思,只要有机会往上就一定要上,不要听别人胡扯,说什么能力比学历重要,要知道有的工作岗位的要求最低学历就是研究生,而你一个本科就算有再大的能力进都进不去,如何展示你自己。提前就业的话你可能会多一些工作经验,但职位的提升远远大于考研的压力,你的低学历会成为你职业晋升的阻碍。考研的话首先你会接触更高一个层次的人,其次你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选择将来从事怎样的工作,考研可能会给你的家庭经济造成负担,但现在很多研究生都有大量的奖学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得到。但无论是考研还是就业,我的建议只是个参考,你最应该听从的是你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因为如果你的内心就是想早点踏入社会,那么你也不适合加入考研大军之中,因为这样的话你即可能会沦为炮灰。考研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对于20届的考研大军来说,我们应该做哪些准备呢,我也问了清华大学的朋友以及其他考研成功的朋友们。主要有以下一些建议:1.目标要定的高一些,如果你本身就是个二本三本的学生你考研还打算考个二本院校,我不知道其意义何在,仅仅是为了拿一个含金量不太高的研究生学历吗?目标定的高一些,你的斗志就会大一些,目标高一些没要求你不切实际,最起码要是一个一本院校吧,记住考研的目的让自己进一步自我提升,在我身边有太多的例子了,都是从普通二本考上去的,有考上南昌大学的,有考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有考上江南大学的,还有考上北大的,太多了,考研的路是难,但你只要努力,上天是不会亏待你的,那个时候梦将不在是梦,你的目标体现着你的雄心,体现着你对困难的态度。2.考研准备要早一些,记住天才只是极少数,一些人总是强调战线不要拉得太长,说斗志容易松懈,说容易坚持不住,可是你仔细去看看,就会发现最后放弃的就是那些准备晚的,他们准备的不充分,他们心里慌张,并且准备时间短的学生大部分考上的学校都是不太知名的高校。只有准备得越早你才能准备得越充分,怕坚持你考什么研呢。3.一心一意,考研我们要做到一心向前走,从未想回头。不要一会儿决定考研,一会儿决定放弃,那么你不是炮灰也好不到哪去。政治放在最后学习,因为这东西过于跟随时事政治。英语的话早就该准备了,考研英语我感觉唯一的好处就是不考听力,那么这就为英语学习不好的同学提供了提高分数的机会,至于其它科目就看你们自己了,考研一考知识能力,二考心态,三考毅力。

王肃

20届考研即将上场,2021届考研党们,属于你的大事记,收好

2020考研已经进入了倒计时,不少21考研的小伙伴也已经在考研复习的边缘疯狂试探。虽然总有人说考研战线不宜拉得太长,但备考宜早不宜迟,如果明年才开始准备,对手就已经领跑一大截了。总有人再说,考研竞争激烈,应该提早做准备!但是还是要很多人,仍然觉得自己没问题,迟迟不开始,开到B战、抖音上哪些学长学姐3/5个月,半年考上的分享,觉得自己也可以!但是,能分享的人都考上了,而没考上的都不敢分享!所以,还是提早准备吧!以考研全程关键的时间节点,整理了一份21考研旅途大事件,方便大家把握备考复习节奏。2019年12月之前:初步确定目标院校及专业,关注20届考研状况每年9月中旬,各个学校的官网、研招网、学信网等网站就会公布最新的考试大纲、招生简章、招生目录等信息。虽然,现在能查到的这些信息,都是20届。但,这些重要信息一般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这个阶段,如果你是在不能定心下来复习,那就多多关注20届的考研状况吧!比如:今年的报考人数达到340W+,明年的报考人数预计接近400W;今年的考题难易程度如何,明年“是水是罕”?今年的报考等有没有比较大的变化,可能影响到明年你的报考?等等~~~~这个时候,如果你已经能定心下来复习了,那么你可以先初步确认自己的目标院校和专业!从单词开始走!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完成基础阶段复习、最终确定目标院校和专业结合当年考研资讯,最终敲定目标院校后,可以从学校官网上查询目标专业往年的参考书目,基本不会有太大变动。如果没有公布也可以到贴吧、知乎、论坛等地方寻找经验贴,或者咨询相同专业的学长学姐。基础阶段的复习要把重点放在书本,花时间啃透手上的书。英语的把重点放在词汇和语法上,数学就以公式和例题为主要方向。第一轮复习千万不要痴迷题海战术,可以听一些网课,搜集一些考研经验贴,尽可能全面的收集考研资料,最大限度掌握考研基本常识,制定好强化阶段的复习计划。当然,过年还是要好好过了!中华名族的传统大型节日,必须好好玩!2020年7月至2020年9月:开始强化复习强化提高阶段是备考的关键时期,从7月份开始就应该从全面覆盖式的基础阶段复习转向以考点为重点的强化复习阶段。英语复习要把着力点放在攻克阅读上,数学也要开始练真题了。专业课的复习也要开始转向重、难点击破。9月中旬考研大纲公布后,要确认新大纲是否有变动,如有变动,需重新梳理考点范围,查漏补缺。强化复习的同时也要留意预报名的时间,一般实在9月下旬公布,应届生注意不要错过预报名时间。2020年10月至2020年11月:重点突破复习、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正式报名的时间一般是10月中下旬,可以先在网上查询一下网报流程及注意事项。正式报名后,现场确认的时间一般定在每年的11月上中询,每个考点现现场确认的时间不同,考生要提前根据网报公告确认。除了报名以外,复习也进入了重点突破的阶段,这一阶段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好自己的心态,不要受外界干扰,反复练真题、练错题,同时积累应试技巧。2020年12月:开始冲刺模考冲刺阶段还是要紧跟复习规划,不要自乱阵脚。这一阶段可以开始对自己进行模考,最大程度消灭知识空白点。同时,英语作文、政治时事、专业课重点要抓紧背诵。另外,注意在考前一周也就是12月中旬抽时间打印准考证,同时预定好食宿。2020年12月下旬:研究生初试初试一般安排在12月下旬,考试时间为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考试顺序一般是:政治、外国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2021年1月至2月:等初试成绩、准备复试初试成绩一般在2月上中询就可以通过热线电话、网站等途径查询。等待出成绩的这段时间可以提前准备复试。2021年3月:公布分数线34所自划线学校的分数线一般在3月上旬出,国家线一般在3月中旬出。分数线公布后过线的考生就可以开始准备复试或者调剂了。2021年4月至5月:复试、调剂、政审、体检、拟录取各研招单位复试工作会在这段时间陆续进行,一般在4月中下旬结束复试。过国家线未上院校线的考生要密切关注各个研招单位公布的调剂信息,及时与需要调剂的研招单位联系。2021年6月至7月:领取录取通知书招生单位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并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录取名单。

到不了

2020考研今天开考,今年和往年考研有哪些不同点?

一年一度的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今日开考,那么今年的考研和历年的考研有哪些相同点而又有哪些变化呢?那些是在考研中不要做的呢?那些是在考研过程中应该做的呢?快来和学长一起看看吧!那么今年考研有哪些特点呢?1、考研人数创历史新高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考研报名人数为341万人,报名人数较上年增长51万人,首次突破300万大关,创造了历史新高。从2016年到2020实现了五连增,考研人数从177万增加到了341万,增长人数接近2倍。考研人数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就业压力,随着本科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和本科院校和专业的一些短板,让很多的人在毕业时找不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很多人进而选择考研提升学历,将来可以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2、考研时间依然安排在周末每年考研的时间不像高考的时间,它是不固定的。考研时间一般安排在12月的倒数第一或者第二个周末。今年的考研时间安排为12月21日(周六)上午考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下午考外国语;12月22日(周日)上午考业务课一,下午考业务课二。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4日进行(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14:30)。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而去年考研时间是安排在12月24号、12月25号、12月26号。今年考研时间安排去年考研时间安排3、985高校研究生录取计划大部分扩招,少部分缩招根据各个985高校的2020年研究生招生计划,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的高校2020年的录取计划都是扩招的,其中北京大学扩招最多,大概有1232人,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校的扩招人数也超过500人。但是也有一部分高校存在着缩招的情况其中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减招的都比较多,超过了1000人。但是报录比的情况还是要等各个高校发布的官方数据了。那么考研过程中哪些是不应该做的呢?1、在考研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诚信考试,不能作弊。考研成绩不理想,我们还可以二战再考一年就是,而如果你一旦作弊的话,不仅仅是你明年参加不了考试的问题,还会影响你的征信,对于你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会有很大的影响。2、另外就是考试完之后,不要再去想着上一门科目的事情,做到考一门式,忘记一门。努力考好后面的每一门科目。考研过程应该做到这些1、科学安排作息时间,考研时间通常为两天,我们只有良好的休息,第二天才可以有好精神面对每一门考试,才可以取得好成绩。2、吃饭要荤素搭配,不要吃不卫生的东西,避免生病影响考试。因为考试在冬天,大家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多喝热水。3、考试过程中,科学掌握答题时间,不会的就放过,先易后难,不要因为做不出来就影响后面的答题心态。考研之路虽然很难,但是只要你再坚持一下,属于你的胜利就会到来!

百步一饮

2019是最难的“考研年”?考研生将面临这几大“难题”,凉凉

不少考研生都认为2019年,是考研最难的一年,很多考生一直在焦急的等待着自己考研分数的公布,那么2019年的考研,和以往的考研究竟有哪些不同呢?2019是最难“考研年”,考研生将面临这几大“难题”,凉凉。第一点:输在起跑线近年来,有很多的982、211院校,还有清华北大、复旦大学等名牌大学的保研率是蹭蹭蹭的往上涨,甚至不少专业的保研率已经高达80%以上了,但是对于很多普通院校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自己所读的大学并不在名校之列,考研的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了,一首《凉凉》送给自己!第二点:考研复试难度增加因为考研的人数一年比一年多,所以2019年的考研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如今中国大学毕业生的人口基数也在不断增长,普通高校毕业的专科生、本科生都是很多的,还有不少专升本的学生,就业市场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特别是对于专科生而言,本来自己的学历就比较低,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也会因为学历低而遭到不同程度的排挤,甚至如今连本科生找工作也成了一个难题,所以很多大四的学生就会选择考研,来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提高自己在行业里的竞争力,不过对于2019年研究生来说,今年也是非常有挑战性的一年,考研的复试将会增加难度,所以哪怕考生初试成绩再好,也是有可能被刷下来的。第三点:国家分数线上升对于2019年考研生还有一个大打击,那就是国家的分数线上升了,这应该是最大的一个打击了,随着考研人数的不断增加,可是国内大学的研究生招生名额又有限制,所以分数线上涨也是合理之中的事情,而且也有人说过今年的考研试题难度将会下降不少,所以它分数线上涨好像也不是什么不合理的事情哦?所以现在在等待考研成绩的同学们,内心都是十分焦急的,对于那些在初试中表现很好的考研生,也不敢有所懈怠,春节过后,考研的复试即将到来,那么对于2019年的考研你还有什么想要说的吗?你觉得今年考研的试题难不难呢?

马孔多

这届考研太难了!你知道难在哪里么?

这届考研太难了!你知道难在哪里么?2021年考研基本尘埃落定,考上没考上,差不多也有眉目了。很多人反映,今年考研难度有点大。首选难在笔试上,由于考生众多,热门学校热门专业分数高出天际,数学英语高分考生不少,引来一片惊呼!如果你笔试分数高就以为十拿九稳,就是太不把面试当回事了!不当回事的结果就是笔试排名在前,面试名落孙山!其实,面试的问题已经不是今年才提醒考生注意了。最近几年面试的重要性非常大!非常大!特别注意的是——笔试通过以后,要及时和学校导师沟通,沟通,沟通!这个沟通含义丰富!自己好好想想吧!其实进入大学就要明白,大学就是学生时代与未来社会生活的过度期。在大学里面,一方面是学习知识,掌握某方面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就是通过实习和社会实践了解社会与职业。研究生阶段更是一个小社会,社会上的种种现象都可能遇到,学生要及时适应,不要觉得在学校里面就是象牙塔,社会能力和学习能力都要兼具。研究生阶段已经是一个小社会,别太天真!

丁一山

考研政治结束,网友花式吐槽看懵2021届考生,背肖四还是徐涛?

12月21日,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拉开大幕,全国共有341万人报考,比去年增长51万,再创历史新高。与往年一样,在第一场考研政治结束之后,网友们又开始了各种花式吐槽,一是吐槽今年的题有多难,二是吐槽考研老师押的题准不准。肖秀荣,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深谙考研政治的命题特点和命题规律,十四年的考研政治命题经验无疑使肖秀荣教授成为考研政治最具影响力的命题专家。几乎每年考研政治结束,肖秀荣老师都会因押中题目登上热搜,肖四肖八更是成为每位考研人必备的“神书”。但是,今年考研政治结束之后,却有网友开始吐槽:肖秀荣老师并没有押中题!有网友表示,或许是肖秀荣老师每年都押中题,引起了命题组的注意,他们故意“反其道而行之”,凡是肖秀荣老师押的题一律不出!肖秀荣老师没押中题,但是另一位考研政治老师徐涛押中题了!有考生表示,看完徐涛老师的“小黄书”,感觉考场上的自己只是答案的搬运工!2020届考生讨论的不亦乐乎,但是2021届的考生却懵了:到底要背谁的书呢?肖四还是徐涛?首先,我觉得,考研老师押没押中题真的不重要,考生不应该将老师押中题当成自己的“救命稻草”。最重要的是,考生们要将自己看过的知识点或者一些常用的句子、句型等融会贯通,然后将自己的这些技能“揉”进自己要作答的题目里面,毕竟,在考场上,没有人能百分之百押中题。其次,至于考生们选择背哪一本书,还是要看考生们自己适合哪种,不要人云亦云,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比如今年有网友说肖秀荣老师没押中题,但是,只要考生能够熟练背诵肖老师的书,或者牢记肖老师所讲的做题技巧,一般都能考个不错的分数!最后,小编祝所有今年参加考研的所有考生都能考出一个好成绩,考生自己心仪的大学与专业!你背的是肖四还是徐涛?欢迎留言交流!

不自为也

心酸!2019年考研近200万人落榜,都沦为炮灰,这些人去哪了

考研已经成为了一个大趋势,不管是应届生还是在职人员都争抢着去考研,因为现在本科生太多,考研可以提高找工作的竞争力。因为考研人数的不断增加,所以2019年考研人数达到290万人,但是实际上只有70多万人成功上岸,这也就是说还有至少200万人没有考上,那这些没有考上研究生的学生他们现在在做什么呢?2019年没有考上研究生的一大部分人都选择了二战,虽然备考研究生的这一年很煎熬,但是很多人为了以后想找一个好工作,提高自己的优势,还是会再次选择二战,再来一遍这个过程。现在人们承受的压力太大,如果不给自己再加一个筹码,以后怎么发展真的很迷茫,这也是很多人为什么还要去拼命考研。在这些没有考上考研究生的人当中,也有一部分是不满自己调剂的学校,因为一开始就是奔着名校去的,想在名校里继续深造自己,如果考得不理想肯定也会选择二战。其实小编真的很佩服这些二战的人,因为二战需要很大的毅力,不过二战还是要考虑清楚,不要盲目的选择二战,否则有可能再耽误一年。还有少部分的人去选择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等编制工作,因为编制内的工作毕竟比较稳定,不会承担很大的风险,而且不会承受太大的压力,因为本科学历去企业找工作面临的压力很大,如果本身不够优秀很难可以胜任。但是编制工作就不同了,需要的技能很少,而且本科学历报考基本不会有什么限制。另外还有一部分人去找工作,如果不想过体制稳定的生活,觉得枯燥无味,本身又足够优秀,那么就可以去一些大型的公司企业找工作了。大型公司薪资比较客观,后期的发展也会比较好,如果你是一个优秀且有潜力的人,那么就很适合去参加工作。2019年考研落榜的这200多万人,基本上选择了以上三种方式,虽然没有考上研究生,但因为是本科学历,所以可以选择编制工作,也可以去找工作,后期一般不会过得太差。如果是专科生,那么可以选择的机会就差很多,因为不管是考编制还是找工作都有很大的限制,像一些城市的大公司,现在都是要求本科以及上学历。你们对于考研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翦翦风

考研有大小年?那2020年考研题目难度提高还是降低?

相信考研的学生都听说考研存在大小年,也就是奇偶年,意思就是说考研奇数年容易,偶数年难。那2020年考研的同学是不是已经在风中瑟瑟发抖了呢?选专业在考研交流圈里,一直都有存在着考研大小年的话题。意思是考研一年容易一年难,具体来说是奇数年容易,偶数年难。那么说到这,2020考研的同学瑟瑟发抖了?考研存在大小年这个说法,在某种程度上是认同的,假如前一年题目难度大,则第二年难度就会小。这可以从数学考试中看出来,比如16.18年数学难,17年数学就简单。那大家所说的大小年真的存在吗?有可信度吗?从考研分数看大小年其实所谓的大小年是大家按照每一年出题的老师难度以及各个学科的分数线而推出来的一种趋势。这种趋势可以给大家一定参考,但是绝不可以100%相信。考研公共课的题目是出题人按照大纲来出题的,不会存在太偏、太难的题目,因此在备考过程中,大家只要好好准备就可以了,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专业课题目对于考研的专业课题目,一般都是学习自己命题,大家只要好好做学校的真题就可以了,多多研究学校出题的规律,至于大小年,大家自己心里有数就可以了。大小年只是一个说法,没有绝对意义。而存在大小年的原因也是命题老师根据以往的考生录取考生考试情况而做出的灵活变化。2020考研2020年是偶数年,那考试难度真的会增加吗?我们又应怎么办呢?其实大家不用担心,就算考试难度增加,那也是大家一起难,分数说低都是一起低,你还怕什么呢?而且考研难度和你是否能看上关系不大,考研难度和你的复习有关,如果你平时认真、踏实复习,那无论题目难易你都会考的很好!最后,预祝2020年考研的学生们顺利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