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9考研结束,看看历年的报录比,你觉得能考上吗?是信情乎

2019考研结束,看看历年的报录比,你觉得能考上吗?

昨天,除了部分超过3小时的科目,2019年研究生招生考试基本结束,辛苦了一年的考生们该好好的休息一下了,一般初试成绩在3月左右出来。这次大家考得怎么样呢?听说今年政治难度还可以,数学还是比较难,英语不容易,除了试卷本身的难易程度,我们来看下全国研究生招生报录比的变化。上表是近些年全国研究生考试的报录比情况,从中我们可以看到(1)考研报名人数连创新高历年考研报名的人数总体是呈现上升趋势的,但在某些年份也出现了回调,比如2008年、2014年和2015年,这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就业因素有很大关系。在其他年份,基本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在继2005年考研报考人数首次突破100万后,2017年考研报考人数突破200万,2019年更是突破290万,直逼300万大关。(2)录取人数逐年增加2002年全国研究生录取人数仅为16.4万,在各高校研究生不断扩招的形势下,到2015年录取人数超过63万。2017年在职研究生首次纳入全国统考后,录取人数达到了惊人的80.6万,其中,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为72万人,博士招生为8.6万人。在国家“双一流”战略启动后,国内很多顶尖大学压缩本科招生规模,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预计2019年一流大学的研究生招生人数会增加。(3)报录比总体呈下降趋势虽然考研的报名人数增加了,但是我国各个高校的招生人数也增加了,总体来说报录比是下降的,2002年,我国考研报录比是3.8:1,到2017年报录比是2.49:1,下降很多,因此说考研的难度是逐年降低的,但是这个难度是整体来看,在某些热门专业由于报考的人数更多,可能更难了,比如管理、金融、计算机等热门专业。受各方面原因的影响,如今的考研如同高考一样,受到大学生的格外重视,成为常态,最后希望大家都有一个好成绩!

儿童剧

2020考研院校报录比出炉,为何说是20年来“最难年”?

什么是报录比?报录比,简单来说就是报考人数和实际录取人数的比例。一般来讲,如果报录比大于1,就说明报考的人数比录取的人数多。同理,如果报录比小于1,就说明报考的人数比录取的人数少。考试前的报录比是指报考的人数和拟录取人数的比例,因此报录比可以小于1。考试后的报录比是指实际报考的人数和实际录取人数的比例。报录比有何影响?报录比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虽然说报录比的高低不能完全衡量一个专业或岗位的好坏,但却是考生在择校、选专业等方面最重要的参考数据,同时也是决定考生能否考研成功的第一大关键因素,2020研究生考试刚过,湖北中公考研小编根据往年的数据比对了今年考研各专业的一个情况,同时结合今年的考研情况(招生简章、和专业课目录)整理了关于今年复试的考研报录比预计情况。我们现在看一下: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今年报录比预计41:1)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是全国著名的会计学院之一,也是上海财经大学前身国立上海商学院成立最早的系科之一,迄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再加上身处魔都上海。报考难度在一定程度上比清北还难。由于不差生源,虽然不是34所,但每年都会在国家线前公布复试线。今年报录比预计41:1。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目前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所在单位,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单位。众学子中常言人大新闻学院甚为难考,令不少胆怯者望而生畏,那么报考人大新闻学院难度究竟几何?学术型硕士(今年报录比预计50:1)每年招生人数为20人左右,这意味着什么呢?人大新闻学院学术型硕士有四个专业方向,意味着有些专业方向可能录取不足五人。那么,每年报考学子总数大约多少呢?近年来大约为1000人。今年的招录比仅为50:1。专业型硕士(今年报录比预计32:1)人大新闻学院的专硕从2011年开始招生,每年的报考人数都在缓慢上升,招录比为32:1左右,而且专硕试题难度与学硕也有日渐接近的趋势。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今年报录比预计36:1)想想从北外高翻出来的很大一部分同学是去联合国工作的,就该知道这个学院的研究生有多厉害了吧……北外高翻所,只招极少数人。关于难度,外界的说法不一,不过说的一致的都是难于上青天。今年的报录比均在36:1左右。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今年报录比预计30:1)有这么一句话,北大人怎么看光华,就和其他学校的人怎么看北大差不多。可见,要考上北大光华研究生的难度非同一般。北大光华的报录比一直在30:1左右。虽然2018年经济学门类复试线360,金融365看起来中规中矩。但光华的专业课很难拿高分,大部分徘徊在100左右,如果要进复试,专业课在115分以下就是拉分,除非其他科目很高。根据教育部本月公布的数据,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共计341万,报录比预计是4:1,如果预估没错,这样的报录比数据将是近20年来最高位,也就是录取比例最低的一年,所以说,2020年是“考研最难年”。就2019年和2020年考研发展趋势来看,未来5年,国内考研的难度应该会继续增加,但可以肯定的是,2020年考研是20年来最为艰难的一年!

权舆

2019考研报录比“上天”的几所院校,看看你的目标院校有没有上榜

2019考研报录比“上天”的几所院校,看看你的目标院校有没有上榜2019考研基本上结束了,现在是2020考研党最好的信息收集时间,我们说考研是非常有道理的,有的时候院校专业选择跑偏就可能从一开始就是陪跑。而且高校的拟录取名单公示是有一定是有一定期限的,过了那个时间段就找不到了。2019年考研的信息也时大家报考的一个依据,现在的竞争激烈,有时候选择确实大于努力,血泪经验啊,如果选择的目标院校那个专业的报录比惊人,那成功的几率是非常小的,逆袭不是谁都可以的,不要被鸡汤文洗脑。以前来看看2019年的热门报考院校。上海被称为魔都,经济很发达,城市建设也非常的现代化,是能多年轻人追梦奋斗的地方,很多人考研就是为了工作和转换城市,所以上海高校的竞争一直是很激烈的。而上海的名校就更是惨烈,考研人大概都想圆一个名校梦吧。2019年复旦的报考人数约2.8万,其中本地的的应届生和社会考生将近八千人,真的是可怕了(参加过19考研的人真的是表示怕了,大家也太勇猛了吧),要知道初试基本上就是孤注一掷,就算过了国家下调剂又是一项比初试还难的挑战。地域好的名校真近年真的是受欢迎,再比如南京大学。南京是江苏省省会,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原因南京的高校一直受到广大考生的欢迎,南京的高校生源一直都是好到爆的。南京大学更是从来不用担心生源的问题。2019年的报考人数约2.7万人,但是除去推免留给统招的名额只有约3400个,这就注定大部分人沦为炮灰。所以大家在择校的时候一定不要冲动啊,建议大家理智报考。你以为只有内陆中心城市竞争这么恐怖吗?沿海地区也有重灾区啊。经济特区的厦门也是很也是被很多考生盯上了,厦门大学的热度一点不比内陆的学校差,据统计19考生约2.6万人(怎么哪里都是人,苍天啊),报录比大概是7:1。是不是已经在考虑B区了?既然地域好的地方报考人数都这么恐怖,那就远离这些勇士,去偏远一点的学校吧,这样或许会好一些吧,现实可能不是你想的那么美好。往年生源不太好的B区211,云南大学,2019年的报考人数接近两万,局官网数据显示报名人数19390,但是计划招生3500人。其中包含了推免、统考、联考等等,而且今年调剂的时候B区211也是大家争先抢后的来,生源再也不用担心了,只是考生的心好累。想北上?北方城市的南开大学报名人数约1.9万人,西安交通大学报考人数约1.8万人,西北师范大学报考人数将近一万人,统计数据9965人次,这的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且机会只有一次。当然如上只是为大家介绍了部分院校的报考情况,还有很多热门学校没有公布报录比,像北京地区的学校不公布都知道很难考的,院校的选择大家要多花些心思,不能单凭脑门一热,就下定决心去考某院校了。考研择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甚至直接决定你是否能够上岸。如果你真的想考名校,那就放手去搏,每年也有一些学生专升本考上名校,本科双非考上985、211。考研要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关键在于自己是否能够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学习。你努力不一定能考上,但你不努力一定考不上

其声挥绰

考研择校并不难,23所考研报录比数据都在这里,还不快收藏

虽然每年考研人数的增长,社会对考研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人数的增多也考研难度的加大。每一个考研人都在费尽心机地寻找着一切和考研相关的资料。今天社长整理一下2019年一些学校的考研的报录比。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2019年25所院校报录比(院校收录比总比例)通过数据的整合,你会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云南大学是报考学校人数最少的,但是云南大学的录取率确实最高的,相对于24所大学中其他学校路占比不到30%的数据,云南大学是当之无愧的黑马。读到这里,也许有很多人会想;大学研究生的录取率不是很高的情况下,自己考研的人生选择真的是对的么。其实这么想的话,只是给自己徒增压力罢了。毕竟上面的数据汇总都是在整体报考学校人数的基础上得出的,整体录取率比较低的学校也有录取率高得吓人的专业,比如:北师大的科学技术哲学、政治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法学理论、考古学、安全科学与工程、会计学等,录取率最少都在60%以上。还有上海财经大学,虽然整体的录取比例在14.97%,但是上海财经的社会学、工商管理硕士、工程技术和金融领域软件工程等专业的录取率能达到吓人70%左右。21考研已经进入了最后弄得征程,22考研大军也已经开上走在考研的路上。对于21考研的考研人,真的没有什么好说的。你们可以坚持到现在,还可以继续坚持下去,就已经是值得敬佩了。最后给22考研的研友留下了几条建议。未雨绸缪,当你们在选择学校的时候也许可以提供一点点小小的帮助。1、招生人数稍微多点的,统招数量尽量不要少于5个,考研是为了去学习,万一人数太少了成了团宠怎么办?2、 招生简章明确写出留多少比例给985、211调剂的学校,这类的学校一般不建议选择,因为哪怕时来运转考上了,在就读的时候,导师的眼睛也许只会在自己身上停留少许,如果你是刚好符合条件的话除外。3、 尽量选复试时间比较早的的学校,早知道结果,早做出进一步的选择。早做出决定。4、不要想好处全占,热门地区、学校、专业三者选其一最稳妥,如果一时想不开非要全部选择的话,预报名结束的时候,也许会感受到绝望。祝大家考研顺利,成功上岸!

祖乙

盘点考研报录比超高的院校/专业,某211今年报考人数突破40000!

每年考研报名人数的激增都不得不让人感慨,尤其是具体到每个专业的报录比数据。不少专业的报录比高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20:1,30:1这些年也是越来越常见了,甚至出现了几百比一。有一些同学可能会问:“为什么一些专业报录比达到 10:1 不算很高,另外一些专业报录比只有 5:1 就算是非常高了?”这是因为专业不同,受欢迎程度不同,报考人数也不同,导致评判报录比高低的标准也不同。今天,宗师君就带大家看看那些“超高”报录比的院校及专业,以及今年报考人数过万的院校,大家在择校的时候尽量避开,尤其是自己实力不够强大的同学,千万不要去冒险当炮灰。往年报录比高的院校专业1、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应用信息心理学 19 年统考报录比 54:1,20 年上涨到 68:1。根据官网 2020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显示,华东师范大学应用心理专硕 2020 年共招收全日制 70 名,非全日制 30 人,推免生最高上限 35 人。2、南京大学企业管理专业19 年报录比达到 30:1。企业管理本来也算是一个大热门专业,像南大这样的学校考研热度肯定也是很高的,但从 19 年的录取情况来看有点过于高了。近两年这个专业统考录取都在 20 人左右,但 18 年统考报录比还只有 22:1,19 年就上涨到 30:1。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这个专业每年统考录取仅有八九人,但是近几年报考人数都无限接近三百人。近两年统考报录比基本都在 30:1 以上。英语笔译专业实际上 18 年南大的英语笔译统考报录比还仅有 21:1,但 19 年就上涨到 37:1,在统考招生人数缩减的同时报考人数却在增加,就导致报录比猛涨。而 20 年的统考录取人数是 14 人,和 19 年是差不多的,这样一来很明显从 19 年开始这个专业就缩招了,因为 18 年英语笔译统考录取了 26 人。3、厦门大学广告学专业厦门大学的广告学学科实力全国第一,这个专业每年统考录取人数极少,报考人数却非常多。18 年和 19 年统考都仅录取了 2 人,但报考人数都在两百人上下,导致 18 年统考报录比高达 111:1,19 年报录比也达到了 81:1。另外就今年的统考录取情况来看,这个专业招生人数依然是极少的。金融系金融学这个专业统考录取很少,近几年都仅录取了 9 人,但报考人数非常多,每年都有接近四百人报考,这就导致金融学的报录比一直在 40:1 的位置居高不下。4、四川大学四川大学的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招生都在十人左右,统考报录比均高达 44:1。这两个是川大文学与新闻学院学硕类专业中,统考报录比最高的专业。其余的顶多 20:1 上下,也有不到 20:1 的专业,比如中国古典文献学、汉语言文字学。今年报考人数过万的院校专业除了往年这些报录比高的吓人的院校专业之外,随着今年的考研报名结束,一些高校也陆续更新了今年考研报考人数。这些高校跟去年如出一辙,人数出现连续增长,最高增幅达到 70%,数量上更是均创历史新高。1、郑州大学郑大 2021 年意向招收硕士研究生 8100 名左右(含推荐免试生、“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20 名、“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30 名),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7500 名左右、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579 名。2021 考研通过研招网报名郑州大学考研的缴费人数为 41000 多人!较去年的报考人数 33399 人,上涨了 8000 人左右!而去年实际录取统考硕士 7395 人,推免 372 人,共录取 7767 人!可想今年的竞争会有多激烈!郑州大学近几年报考非常热门,其中位列前三的院系分别是商学院 3956 人、法学院 3292 人和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525 人。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据统计,2021 年硕士招生共有17125 名考生报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比去年增加 2000 多人,再创新高,较 2018 年翻了近一倍。2020 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录取统考硕士 4343 人,推免生 2191 人,共录取 6534 人。意愿报考中科大的同学们可以根据比例估算一下自己的上岸率,没有太大把握的同学还是要慎重!3、黑龙江大学2021 年一志愿报考黑龙江大学考生10604 人,报考人数首次突破万人,较去年增长 1077 人。黑龙江大学报考点通过网上确认考生 4758 人,确认率 98.5%。4、中国人民大学人大 21 考研的报名人数情况,在正式报名系统开启的第 10 天,人数就近 2 万,与去年报考总数还差 3937 人。随后,人大又公布了截止到 10 月 31 日的报考数据统计,报考人数增加了 6580 人,已经达到了 26443 人,突破历史新高!5、西安交通大学确认人数创历史新高,达 11400 余人,增幅近 20%。哪些院校专业好上岸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被吓得不轻?其实不用担心,有报录比高的离谱的学校,自然就有一些学校“容易上岸”,这些院校就非常适合只求上岸的小伙伴。1、吉林大学/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非法学)作为十大热门报考专业之一,吉林大学的法硕非法因为其地域因素,相对于热门地区的 985、211 院校的同专业而言,竞争要小一些,复试比低。19 年复试人数 176 人,拟录取 116 人,复试比在 1:1.5~1:2 左右,复试比在 985 院校里算是比较低的了。也正因为如此,由于复试刷人不多,所以初试考高分是非常重要的。2、西南财经大学/新闻传播专硕分数低。基本上一般学校新闻传播专硕的分数线都是 380~390,因为 19 年考研人数很多,像广外这种双非学校分数都达到了 410~420,但对于西财来说近几年分数一直都是 370~380,实属良心。报录比低。西财近几年的报录比一直都是 6:1 左右。并且西财的新传近几年是有扩招的, 19 年一共是招了 28 个人。专业课相对简单。专业课是考 334 和 440,不会有很大的扩展,考的内容都是比较基础的课本上的知识。其实新闻传播这个专业真的是考研竞争非常激烈,稍微容易一点的可能就是一些理工科院校和一些财经类院校,这些院校的新传相对来说容易点。3、华南理工大学/翻译硕士招生人数多。去年总共招了 38 人,推免 8 人,招生人数在理工科类招生人数算是比较多的。就业好。华南理工是 985 院校,学校名气还不错,就业出路会好一些。很多同学不知道华南理工还有这个专业,所以报考人数不是很多,建议有意向的同学可以报。4、中山大学/MEM中山大学工商管理在软科 2017 和 2018 年“中国最好学科排行”中稳居前 1%,是响当当的名校,但复试总分采用了国家线,2020年分数线为总分/综合/英语(175/100/50)。可谓是“物美价廉”,只是管综的单科分数要求较高(≥100 分)。所以非常适合想要追求名校头衔,但是又不需要综合实力太高的考生,只需要好好备考管综。5、海南大学/MPA在国务院学位办开展的全国第三批 MPA 培养院校教学合格评估中,海南大学被评为最高等次的 A 级。同样是有着名校头衔,不错的地理位置,招生人数非常多,较低的分数,2020 年分数线为总分/英语/综合(176/39/78),也是同学们报考的首选。报录比的高低,已经成为越来越多考研党择校时关注的重要数据,如果你发现自己意向报考的院校专业报考人数多、招生名额少,那么可以衡量下自己的复习情况以及学习水平,选择是否要调整考研目标。不过随着近年来考研热居高不下,“低报录比”的院校越来越少见,尤其是知名院校的王牌专业,竞争愈发激烈,大家务必要做好心理准备。宗师君在这里,也不得不对那些寄望于筛选报录比低的院校专业,来作为自己考研目标的同学泼一盆凉水:现如今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易上岸”院校,但凡想如愿成为一名研究生,都要历经初试、复试的重重关卡。所以同学们还是要全力以赴提升自己的初试分数以及综合实力上,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上岸可期”!本篇原创文章由百家号“宗师考研”发布,我们将会持续更新考研及大学生主题的干货文章与上岸经验贴,敬请关注!

相火

2020年考研:报录比或将达到20年前的水平

12月21日,2020年研究生招生考试正式开考。今年又被誉为“史上最难考研年”,根据报名信息预计,今年有341万人报名了考试。近年来,考研报名人数和录取人数呈现出了“双增长”趋势,但相比报名人数的疯狂增长,录取人数的增加显得微乎其微。如果按照之前录取人数的增长率来推断今年的录取人数的话,那么2020年考研报录比或将达到20年前的水平。从2000年至今,研究生考试报录比一直在4:1以下,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2009年和2017年为报录比最低的年份,大约在2.7:1左右。2018年以后,因为报名人数增长达到历史高速期,报录比也是水涨船高,预计2020年又将达到4:1的水平。考研报录比达到或超过4:1的水平,离现在最近的一年就是1999年,当时的报录比大约是4.25:1左右,再往上推一年,1998年报录比大约是4.75:1。2020年考研报录比达到近20年最高之水平,意味着今年的考研竞争将会是近年来最大的。当然,这是从全国层面上预测的,具体到不同层次的高校、具体到每个高校乃至每个高校的专业中,那又会是很大的差别。层次高、名气大的高校,报录比远远超过4:1这个数字。比如中山大学2019年考研报录比就接近6:1,再比如上海财经大学在2019年考研中的报录比甚至接近7.5:1。如果是顶尖大学里的好专业,那就更高了。但与此同时,部分地方高校新开设的或扩招的专业,却往往招不满,有些长期靠调剂才能勉强“为生”,那这些高校的报录比自然就不高。考研报录比近三年来呈直线上升趋势,除了报名人数增长速度快于录取人数这个原因外,还有推免生比例扩大的原因存在。这对于一些报考名校的考生来说,受到的影响就比较大。在2020年考研中,中科大、浙大、北航等高校,推免生比例在全部招生计划的一半左右;北大有近20个专业只招推免生,推免比例达到100%。推免比例高了,统考竞争也就自然大了。据中国教育在线调查数据显示,有近六成考生认为研究生学历在贬值。那如果报录比过低,虽然看起来考研更轻松了,但实际上整体质量也在下降,研究生的学历也将继续贬值。所以,维持适当的报录比水平,对于提高研究生质量是有好处的。作者:教育评论队长

今夫嫠牛

又有985院校公布2020年考研报录比,优势专业报录比低至3:1!

考研报录比是择校择专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数据,对大家择校择专业有很重要的参考作用!最近又有985高校同济大学公布2020考研报录比,我们一起来看下详细情况。同济20考研报录比数据1、报考人数20考研同济大学共报考19469人,实际录取4036人,其中全日制录取2096人,非全日制1940人,整体报录比4.82:1。而之前整理过2020年的报考数据“报录比近年最高,弃考率竟达10%,这些省份报考人数多得离谱! ”其中分析到今年整体的报录比预计为4:1(国务院表示今年招生111.4万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占100万左右,再除去推免生)。虽然整体上看同济报录比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夸张,但毕竟报考同济的童鞋大都实力不俗,因此竞争力也不会小。(可到官网查看详细报录比数据)2、推免、录取情况同济大学今年的推免招生人数和总占比降到了近4年最低,19考研推免生录取将近有2000人,20考研只有1515人,占硕士总录取人数的27%。其中 推免率在50%以上的有58个专业,主要集中在学硕。信号与信息处理、口腔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眼科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等5个专业推免比为100%。录取人数在50及以上的专业有18个,最多的是工商管理专业,录取796人。3、报录比该校有40个专业的报录比在10:1以上,超过20:1的专业有12个。最高的是信息与通信工程,达到了49:1。 报录比高,一方面是因为专业实力强,另一方面是因为报考的热度大。加上有些专业招的人较少,因此报录比有些夸张,需要谨慎选择。当然,也有一些报录比比较低的专业,相比于以上专业更好考些。比如 土木水利报录比只有3.77:1,录取434人,而仅报考了848人,属于性价比比较高的专业,况且它还是同济大学的优势专业。我们还可以看到有一些专业的报录比低于1,意思就是录取人数大于报名人数,比如资源与环境专业报名21人,最后总录取55人;能源动力专业,报名47人,最后总录取56人等。这些专业非常有可能是在原招生人数上,临时加了一些名额。这种事情已经屡见不鲜了,像重庆大学的应用经济学专业、金融专硕近三年最终统考录取人数都会比统考计划人数多很多,不太按照套路出牌。所以,计划录取人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要太相信那个数字。可以去打听打听你报考的学校前几届的招生情况,最后招生的数目有的会大于该数字,搞不好还是翻了一番。所以不要轻易打退堂鼓,要认真衡量和计算一下。尤其20考研扩招人数那么多,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就变得更大了。比如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原计划招收共110人(包括推免的55人),结果最终录取了144人,这其中还不包括推免人数。因此,一些扩招比例大的院校值得大家关注一波,毕竟人数变动大,不稳定性高,保不齐在今年还会或多或少临时增加名额。

日夜无降

2020考研报录比最新数据!这所大学竞争激烈,报录比最高达48:1

考研报录比是考研择校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数据,报录比高的院校说明竞争力比较大,同时也说明考研有一定的难度。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例简单的说就是报录比=报考人数:实际录取人数。最先公布报录比的大学是华东师范大学,其中应用心理学报考741人,才录取11人,报录比最高达68:1,竞争力非常大。今天要分享的是同济大学和江苏大学,江苏大学虽不是985/211重点大学,但是也是一所不错的大学,江苏大学目前未公布20考研报考人数,但2019年就已破万,达到10232人,相比2018年的增长率也达到了34.2%。网传江苏大学有望跻身下一轮"双一流"。同济大学就更不用多介绍,是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是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很多学子梦寐以求的好大学!同济大学每年报考人数非常多,从最新的公布来看报名人数接近2万人。江苏大学在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牌“双非”高校中排名前五!江苏大学是2001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江苏理工大学、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重点综合性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在《2020中国大学评价》学校综合排名全国第40位,学校跻身世界top1000。其中工程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化学、农业科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7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ESI综合排名列全国第50位。其实力还是不错的。江苏大学2020考研报录比可以看出个别专业报录比也很高,比如能源动力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报录比约6:1,管理工程与科学、护理、图书情报三个专业报录比都达到8:1,报录比最高的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约为10:1。同济大学,简称“同济”,是教育部直属并由教育部、国家海洋局和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建设高校,是一所涵盖工学、理学、医学、经济学、哲学、管理学、法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个门类学科的大学,其中,7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7个学科入选上海市高校一流学科,8个学科入选上海市高峰学科,12个一级学科在全国高校学科水平排名中进入前2%或A类。同济大学2020考研报录比同济大学多个专业报录比都比较高,比如:,管理科学与工程、英语笔译专业2020考研报录比达到11:1;市政工程2020考研报录比达到14:1,企业管理专业2020考研报录比达17:1,建筑学(学术学位)2020考研报录比达到26:1环境工程2020考研报录比达到38: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20考研报录比达到48:1,这里小编就不再一一列举了,还有一些专业2020考研报录比很高,同济大学虽然较上海前几名大学要低调,但实力不容小觑,2021考研的你会选择它吗?

石榴花

这所985高校率先发布2019年考研报录比,最高可达20:1

2018年中央民族大学历史学报名情况版主分析青史考研中央民族大学在2018年宣布分科考试,中国史、世界史开始分科,由此吸引了大量考生,导致中央民族大学2018年历史学报名情况创下历史新高。2019年,中央民族大学宣布不再招收世界史研究生,这是一个重大的改变。但是此举非但没有使得考生望而却步,反而考生人数再次达到了历史新高。依据以上所截图的中央民族大学历史学报名情况,我们可以获得以下信息:第一,中央民族大学2019年历史学报名人数为329人,相较于2018年的报名人数249人,增加了80人。由于今年中央民族大学没有招收世界史研究生,所以计算2018年中央民大历史学报名人数只是计算了中国史。但是,如果加上世界史的话,2018年历史学报名总人数也才299,今年没有招收世界史,报名人数却依然比去年招收世界史多出了30人。这说明,今年中央民族大学的火爆程度直线提升。第二,依据今年中央民族大学报名人数,我们可以推算出各个专业的报录比情况:少数民族史报名39,计划招生6人,报录比6.5:1历史文献学报名16,招生计划3,报录比5.3:1历史地理学报名20,招生计划3,报录比6.7:1中国古代史报名135,招生计划7,报录比20:1中国近现代史报名78,招生计划7,推免1,报录比13:1专门史报名41,招生计划7,推免2,报录比8.2:1数据可以明显看出,今年中央民族大学的中国古代史竞争将会异常激烈,相对好考一些的历史文献学报录比也有5:1,这已经是一个很高的比例了。

梦想

复试调剂进行时!400分、406分纷纷被刷!今年考研报录比是多少?

2019年考研基本接近尾声了,多数同学已经获得了最后的结果,无论成败,能经历一番考研的磨炼,都是人生中难得的回忆。尽管如此,还是有一部分学生还在为复试、调剂奔波。昨晚收到同学的信息,很惊讶,初试400分的她竟然还是被刷了!今年考研实在是难!考研派之家虽然已经进入了4月,但是大部分院校的复试还在进行中,而调剂信息也在不断更新中,不管是接收校内调剂的北大还是接收校内外调剂的211、普通院校,都还有尚未招满的专业,同学们千万不要放弃!一定要随时关注研招网和中国考研网的的信息。根据教育部数据统计,今年的报考人数已经高达290万人,2020年报考的人数肯定会增多,但是每年学校给出的名额是不会变的。实际上,教育部在划定国家线的时候,针对总体的考生情况及不同的13个大类学科,是有一个大致的数据的,在所划的国家线之上的人数,要能基本保证满足全国总体的招生规模,并基本满足各个大的学科的招生计划。这就意味着2020年的考生可能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场面,竞争力越来越大,尤其是热门专业:金融、会计、教育学、翻硕等等。上面咨询的同学报考的学科教学英语,这一专业也一向是热门专业,387分的复试线,400分。406分都被刷下来了,最后被录取的同学一定是王者了。因为很多学校的进复试和最终录取的比例就是1.2:1或者稍微高于这个比例,小部分专业会明显高于这个比例,比如会计专硕通常是1.5:1,甚至更高。(图源于网络)以这些数据为基础,2018年大概录取了72万左右的人,报录比在3.3:1。因为招生人数浮动并不会太大,如果今年招生人数还是按72万左右的人算的话,报录比大概在4:1左右。从招生上来看,2018年仍然是工学招生的比例最大,占36%,然后是管理学,占比14%,第三是医学,占比12%,第四是教育学占7.4%。根据报录比数据可见,工学类报录比相对较低,而管理类、经济类等专业报录比相对较高。近两年热门专业报考的考生大幅度增长,但是院校的招生计划并没有大幅度改变,今年依旧可作参考。从中国教育在线研究生招生信息采集系统数据来看,2018年报名较多的专业:金融硕士、会计专硕、行政管理专业、法硕、企业管理、护理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工商管理、教育学、设计学,并且女生占比例较大。依旧是这几个抢手专业,可以参考一下复旦的金融学的400分,苏州大学教育学的387分,B区院校分数线提高,生源太好。可想而知,2020年的竞争压力有多大。小编认为这些专业的竞争压力只会越来越大,尽管据数据显示应届生比往届生多,但是越来越多的工作了的人还是希望通过考研去改变工作、生活环境。但是学院的招生计划并不会上涨太多,这意味着每年将会有很多人考研失败,面临着二战、三战或者工作。你觉得明年的趋势会是怎么样的呢?欢迎留言和小编一起讨论!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