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9年考研报考人数已达285万,考研4大新趋势盘点!红高粱

2019年考研报考人数已达285万,考研4大新趋势盘点!

最近统计,2019年全国考研报考人数已达285万人,比去年的报考人数多了整整47万,下面我们来具体看一下从2009年至2019年考研的整体情况。从图可以看出,从2009年到2019年,考研报考人数增长了将近1.5倍,但是在录取比例方面,2019年的报录比也可能达到4:1的新纪录。从这根报告以及今年报考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19届考研的4大趋势。1、19年不是最高值,后期考研人数会持续增长现如今,大学扩招已经有了近20年的历史,为社会培养出了数以千万计的大学毕业生,不过从整体的能力和价值方面,显然要略逊于扩招之前。因此,无论是社会认同、公司企业要求、还是学生自身为提升的需要,获得更高的学历才能够增加将来的社会竞争力成为了共识。很多学生也因此在高考时就做好了考研的打算,对自己有着明确的人生规划,再加上现如今大学整体的鼓励考研趋势,在今后几年,考研将会成为大学生毕业时的第一选择,而且会一直持续下去。2、女生占比提升,往届生越来越多不可否认的是,现如今的考研大军里,女性考生的比例不断增大,从自习室到教室,随处可见很多努力学习准备考研的女生,而男生却比较稀少,即使在现场确认现场排队的队列里,男生也是相对不是很多。很多人考研都经历过失败,但是仍会坚持这二战、三战考研。对于他们来说,步入社会后更清楚自己的追求,考研虽然很难,但是他们的目标却很明确。一战未遂的应届生,大部分都会加入到在此考研的队列中,往届生的的比例也在进一步的扩大。3、国家线可能会上升虽然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是在一块儿进行的,但是很大一部分录取的考生都是全日制的,而且很多专业开设都只有全日制,因此,报考人数一增多,但是招录的人数是不变的,从而导致了大部分院校的初试线提高,国家线也会水涨船高,这就使得考研的难度有所增加,从今年的招录比达到4:1就可看出。4、推免生将会成为主流很多同学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很多高校的研究生报考中,推免生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像浙江大学2019年总共招录研究生5000名,其中推免生就达到了2700名,占据整个考研人数的54%,达到了一半之多。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大学的推免生比例也都达到了50%以上。在招生名额不增多的情况下,普通人考研的难度会越来越大,统招会越来越少,推免将会成为主流,为此,各高校也不得不采用更高分数来保证录取率。这两个时间点希望考研的小伙伴们牢记:12月14日~12月24日 准考证12月22日~12月24日 考试距离2019年考研时间还有将近四十天左右,希望仍在努力奋斗的考研小伙伴们继续坚持,在2019年的考研中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去实现自己的研究生梦!

心斋

今年研究生报考人数有多少?是不是考研越来越难了?

金秋十月,是秋收的季节,也是考研报名的阶段。“考研热”成为最近几年比较流行的一个话题,面对大四将要毕业的学生,听到最多的关于以后的打算就是“你读研吗?”“你考研吗?”读研成为现在流行在各个高校的一种现象。2020年考研人数不但会增加,可能相比往年出现较大幅度增加。考研的难度越来越大,不仅是名校难考,就连双非本科高校也变难。到底有哪些依据呢?先看一组数据,2019年考研初试报名人数超过290万人,达到历年之最。2020年考研人数突破300万,绝对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很多考研辅导机构都在预测2020年考研人数达到350万人左右。为什么说考研人数会增加?在2019年正式报名阶段,很多地区的报名都出现爆满的情况,源于二战、三战的考生大量增加。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就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考研成为很多一本、二本、三本考生翻身的选择。也成为对一些已经就业,但是不满足当下工作环境的一种选择。注:2015——2019年考研报名人数统计情况表考研是不是越来越难?回答:显然是变得越来越难。为什么会变得越来越难,一些人认为考研报名人数在增加,而招收研究生的高校也在不断增多,难度应该是持平,但并非如此。考研报名人数增加的速度,远远多余研究生招收数量增加的速度。导致考研变难的几点原因:一、想要考入名校研究生变得比原来困难太多太多。不仅一本、二本、三本学生读研的情绪比原来高涨,名校毕业生也大都选择读研。对名校来说,它们都有接受推免生的资格,也就是保研。绝大部分985高校接受的推免生数量都在百分之五十以上,甚至有的专业只要推免生。那么对想要考入名校的普通学生来说,无疑是致命一击。相比5年以前,想要考入名校研究生,真的是比较容易的,而现在想要考入名校研究生,真的需要付出很多。二、为什么现在考研变得困难。因为现在选择二战、三战的考生太多。2019年考研报名的人数,至少有将近1/3的人是二战的考生,二战考生相比一战考生更具有经验,知识体系可能也更加完整。别人花两倍时间去做同一件事,那么效果肯定比做一遍的你要好。在同等环境竞争下,肯定考研变得越来越难。2019年考研的国家线相比往年都有所提高,而且2019年可以称为历年考研最困难的年份,考生几乎没法调剂。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想要调剂去贵州大学的考生,比初试报名人数都多,就知道考研竞争到底有多激烈。三、一件事物的兴起,就伴随一个行业的急剧诞生。我们都知道考研名嘴张雪峰老师,很多人都说是他导致考研盛行。现在的考研辅导机构数不胜数,各种培训班,内部压题等等泛滥成灾。导致只要你有,能够拿到一定的内部资料,那么考研可能就相对容易。(毕竟各个高校的专业课都是自主命题,虽然考研越来越规范化,但仍有部分人走捷径。)因此,对第一次考研不了解情况的小白来说可能很大程度上容易吃亏。考研能否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因此,现在的考研不在像原来那么的纯粹。注:2019年部分高校考研报名人数情况统计图考研具体人数,需要官方公布。但是根据往年的增长情况,2020年全国考研人数很有可能在320——350万人之间。而且将会有大量的社会人士、二战以及三战的考生。考研变得越来越难也是毋庸置疑的,不仅是名校难考。就连很多双非院校的一志愿人数都已经爆满,导致录取分数线一升在升。像原来的工科只要达到国家线一般就可以上211高校,现在不超过300分以上,几乎真的很难录取。像计算机类的相关工科专业,双非院校都要340左右,难度可想而知。原来考研能够考400多分(满分500),除非面试你打老师,才会不录取你。现在对一些热门专业来说,你考400多分,可能都不一定有资格进复试。比如文史类专业、金融专硕等。以后的考研只会越来越难,一届比一届更难。考生考研一届比一届准备的也更早,很多学生在大一就开始已经准备考研的科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以上就是我的见解,欢迎大家评论、交流。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每天都会分享自己的见解。如果你有其他不同想法的,也可以评论交流。

爱之训

今年研究生报考人数预计420w,为什么那么多人选择考研?

随着21考研正式报名已经结束,目前各大院校也正在陆陆续续的统计人数。从近日各院校公布的今年报考人数来看,2021考研报名人数大概率会突破420万!与去年340万人的数据相比,2021考研的总报名人数再创新高!专业不对口、换个专业许多人大学期间读的专业不是自己选择的,被迫选择的专业,专业上不热爱,院校也不是名校,专业院校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还有就是读的专业当时是非常热门的,结果毕业以后发现就业生源非常庞大,随着经济发展 没有那么多的缺口岗位,不好就业。现在工作从事的行业与本科阶段所读的专业不对口,并且发展商受到专业的限制、需要和工作上相关的专业教育是提高专业知识、圆学业梦的平台。经济不景气、裁员风险现如今,行业发展经济不景气也很常见,每10年就会面临的经济危机,还有疫情等等不确定因素。就意味着企业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新增就业岗位少、工资增长缓慢。为什么现在很多企业/工厂 996工作制和大量裁员?其实就是经济不景气、企业就业压力大。企业只能采取降低成本的方式,来维持自身的发展。企业吸取员工更多的剩余价值,直接裁员降低用人成本。比如1个人可以做3个人的事,那另外2个人就会直接被裁掉。教育是提高行业认知度、抵御风险的手段 高学历普及、竞争增大每年高校毕业生数量都是逐年递增的趋势,2018年为820万,2019年为834万,2020年为874万。现在各国移民政策收紧,我国对海外留学生的吸引力持续增加。其中,2018年各类留学归国人数为51.94万,2019年的留学归国人数为60万,2020年留学归国人数62万人。换言之,我国高校毕业生在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既要本国毕业生竞争,还要与大量海归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就业门槛,尤其是待遇好的岗位门槛,不断抬高,考研提高学历也就成为许多人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了。教育是提高就业竞争力、抵御风险的途径 圈子平台小、现状不满在更好的环境可以遇到更高层次的人,可以有试错的机会,身边更优秀的人激励着你前进,你的自尊心也会激发你自己。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考研提升自己是个换池水的过程。从池塘到长江,再到大海,优越环境逼着你变强。走出校园那一刻都认为:我在社会上也可以这样,我能成长的更快。社会是个大染缸,不是池塘,你没有机会犯错,更没有同情,你不够优秀只能往后稍一稍很多大学生经历过的兼职是发传单,服务员。体验到的不是第一桶金的独立,而是社会的残酷。如果你考到北京外国语大学,随便找一个翻译工作都是1500一天。你靠自己去跨越这个阶级很难,研究生可以,这是社会的尊重。 应届生也加入到考研的主力军选择读研的许多同学,就业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单位,没有做好面对职场的准备,本科随大流过了4年,也没有足够的社会经历,去面对承担每一个选择带来的风险。所以面临的唯一好的、肯定不会出错的选择就是通过读研,给自己一个缓冲期的同时还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再者就是没有想好自己是找工作,还是考研,看到身边的人都在考研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自己陷入恐慌之中,虽然没有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但是知道提升这条路肯定是对的。在中国,人口基数庞大,最不缺的就是人才,永远会有许多人为设置的阻碍来限制你的发展,也许是英语四六级,也许是研究生学历,也有可能是211/985的第一学历。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天赋异禀,即使没有那些堪比入场券的证书,也会被人认可。招聘的时间成本太高,你没有入场券,你连见到招聘者的机会都没有,不会有人听你陈述自己,没有人会因为你浪费自己的时间。考研是可以跨越阶级跳跃式上升的,这虽然是一件被诟病的事,但这也是国家、社会对于求知的尊重。考研也并没有那么神奇,一场考试也许不会立竿见影地改变你的人生,也不见得立刻就能得到你想要的,结果也许会迟到,但是永远不会缺席。与结果相比,请更好地去享受整个学习求知的过程,迷茫,荒颓,无所适从,奋起直追,相信我,考研远不是两天12小时的一场答卷考试,更多的是一种成长,谁都无法拒绝长大,与硕士学位相比,考研过程中你学习的东西你的坚持才会真正使你受益终生!

充满天地

2020年考研报名今天正式开始,今年报名人数预计突破330万人!

根据据教育部今年发布的《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安排,2020年研究生考试网上正式报名时间为2019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今年研究生考试的时间为12月21日至12月22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距今也仅有两月多,对于准备的同学来说,是时候废寝忘食了。报名要趁早,不要等到结束的时候再去报名,那样留下选择的时间太少,早点报名后面还可以改主意,让自己留有余地。在9月24日的预报名中,预报名第一天由于大量的人数挤入系统,导致研招网当时崩了,也说明了今年报考人数依然会高居不下。2017年,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大概为200万人,2018年有238万人报名,2019年更是达到290万人,按照这个趋势来看,2020年研究生报名人数会突破330万人!另外,对于往届的来说,有一些省份报名报晚了,相近的考场都会没有位置了,只有选择其他地方的考场,这就很不划算了。大量毕业生拥挤考研实际上也是当今社会的一种反应。外在的因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社会对学历要求的提高,许多企业招人都是优先招收硕士、博士,稍微偏向研发或者一些大专院校现在都要求博士了,就业市场中对学历要求的提升是促使众多本科毕业生读研的动力之一。二是就业的压力,去年和今年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尤其是2020届毕业生面临着更为严重的就业压力,中美贸易战对经济环境实际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各大公司招人数量就可以看出,比如华为,今年招聘总人数就缩水不少。就业的严峻形势使得读研成为了一种很值得的选择。内在因素也有,包括自我提升的需要,很多人确实想要搞科研,这样读研、读博就是必须的。很多人讨论考研究竟值不值得?作为过来人,我说那肯定是值得的,只有研究生期间才会学习到怎么做研究,对一些问题也可以进行专题研究,无论是从自我提升还是学历提升来说都是有用的。此外,考研还有一种现象就是都希望考名校。我也觉得这是很正常的追求,人人都希望读好的大学。纵使本科没有考上好的大学,那研究生也要去读一个好大学。虽然就业的时候,很多单位还是会看第一学历,但是第二学历是个好大学可以弥补很多的东西了,至少可以弥补曾经的遗憾。为了梦想,拼了!

包剪碴

2020年考研即将报名,报考人数有多少?考试难度会发生什么变化?

时间已经进入到了9月底,很多人可能还没从今年高考的氛围中走出来,这边考研的气氛已经变得紧张了起来。根据今年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马上2020年研究生招生报名即将开始,9月24-27日为预报名时间,国庆后,即将开始正式报名,这也意味着2020年考研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每年考研,其实大家都比较关心两个问题,一是考研的报考人数会不会增加?二是考研的难度会不会上升?毕竟这关系到考研学子的切身利益。那么,2020年考研,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第一、考研人数有可能突破300万大关2019年,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最终报名研究生考试的人数达到了290万人,接近300万大关,而2018年研究生报考人数为238万人,2019年比2018年增加了52万人。最近几年都是呈现了递增趋势,而且人数增加数量还很大。虽然现在还没报名,但大家其实心里都很清楚,2020年研究生报名人数,不出意外,肯定要突破300万。按照2019年人数增加的绝对值52万人来算,2020年将有可能达到340万人,甚至有可能会更多。第二、考研难度必须会随之上升其实对于考生来说,更关心的是考研的难度。那么,2020年的考研,难度是上升还是下降?个人觉得可能会上升,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考研人数的增加考研人数的增加必须会增加考研的难度,虽然我国研究生也在逐年扩招,但毕竟扩招的速度赶不上报考的人数。这必须会导致同一专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会上升。(二)保研的比例逐年提高对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这些名校来说,他们其实更喜欢招收的学生是保研的学生,不管是来自本校的还是其他重点大学的优秀学生。这些名校每年招收保研学生的比例非常高,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为例,部分专业招收保研学生的比例高达50%以上,最高的甚至达到了70%,这样留给考研的学生机会其实并不多。(三)追逐名校的热度逐年上升考研,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提升自己学历的第二次绝佳机会,特别是对于很多普通院校的学生来说,高考可能没有录取到理想的大学,他们中很多学生都想通过考研来“洗白”第一学历。因此,更多的学生选择了报考211大学及以上的名校,报考人数扎堆自然导致考研难度增加。(四)对热门专业的扎堆每年考研,考生除了扎堆在名校外,另外一个直接的表现就是扎堆在热门专业,比如金融专业。金融专业可以说是每年考研最热门的专业之一,不管是本专业的,还是经济、会计、管理等相关专业的,甚至很多其它冷门专业跨考过来的,比比皆是。因此,这些热门专业研究生复试分数线非常高,2019年研究生考试,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名校,就出现了复试线超过400分的现象。结束语:综上分析,2020年的研究生考试,不管是报考人数和考研难度,都会有一定的增加,这不是在打击考研学生的信心,而是要提醒广大考生,要有一个清醒地认识,同时付出更多的努力,才会在激烈的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最后获得考研的成功。对于2020年考研人数及考研难度,你们怎么看?欢迎交流。

大制作

今年考研人数422W?这些高校公布了报考人数!

近日,网上开始流传今年的考研报考人数达到了422W的消息,让不少考研党闻风丧胆,甚至心生退意。但是官方目前还没有出有关报考人数的消息,网上流传的422W也只是来源于网友的聊天记录。虽然人数不是来源于官方,但是根据历年报考人数的增长率以及今年的形式来看,官方数据也不会相差的太多。但是千万不要被考研人数吓到,即使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你也要相信,你就是那个冲到终点的胜利者!官方的报考人数虽然还没有出来,但是有不少高校已经发布了本校的报考人数,一起来看看,有你的目标院校吗?1,中国人民大学截止到2020年10月30日,中国人民大学的报考人数已经达到了26443人,比2020年的23800余人增加约3000人。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截止到10月31日下午17:00,报考北航全国统考的考生人数已达16269人,20年这一数字为16501人,变化不大。3,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首经贸21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首次突破万人,创历史新高。今年一志愿报名人数为10376人,较去年增加1310人,增幅为14.45%。4,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预计为24000人,全国共6179名考生报考,报考人数比去年增长8%,创历史新高。5,首都师范大学截止到10月25日,报考首都师范大学的考生人数已经达到了13551人,这个数据已经非常接近首师大2020年的报考人数13632人。可以相信该校今年的报考数据创新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毕竟目前只是相差了81人。因此,首师大21考研报考人数将会继去年上涨31.5%后再次突破新高。6,北京林业大学截止到10月31日,共有9243人报考我校2021年硕士研究生,比去年同期增加15.8%,报名人数再创历史新高。7,西北师范大学21考研报考西北师范大硕士研究生人数达13575人,比2020年的12159人增加了1416人,报考人数创历史新高。8,西南石油大学2021年报考西南石油大学考生确认前近8000人,增幅42%,创历史新高。9,陕西中医大学截止到2020年10月31日22时,最终报考陕西中医药大学的考生人数为4559人,较去年增加727人,增幅20%,再创新高。10,西南医科大学截止到10月31日,21考研报名落下帷幕,共有4388名考生报考西南医科大学,比20年增加14.60%,报考人数再创新高。其中报考人数 居前三的专业分别是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临床医学学术学位、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报考人数分别为1673人、575人、569人。各高校出现最多的字眼就是“创历史新高”!可见今年考研竞争之激烈,明年的形式也只会上升不会下降。22考研的你慌了吗?

丘不

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首次突破300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2月18日电(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樊未晨)今天,中国教育在线发布了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自2015年以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屡创新高,2019年达到290万人,2020年首次突破300万人,达到341万人。从考生构成看,往届生、女性比例均不断提高。数据来源:教育部报告还发现,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启动后,“双一流”高校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其中,推免作为研究生招生改革探索的一种方式获得了高校的普遍欢迎,并成为“双一流”高校重要的招生途径之一。不过,近七成统考生认为获得推免资格很不容易。在选拔推免生时,招生单位会考虑哪些因素呢?报告显示,招生单位认为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分别是专业知识储备和科研经历。同时,超过五成的招生单位认为,交流能力、本科院校层次、竞赛获奖情况这些也很重要。近四成的招生单位比较看重读研目标、本科成绩。与这些因素相比,本科专业、笔试面试成绩的重要性相对较低。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调查报告显示,从近年来研究生报名的热门专业可以看出,考生在选择读研时更青睐金融、法律、新闻与传播、工商管理等社科类专业,而工科类专业报名热度远低于社科类专业,报录比差异明显。但从本科及研究生就业情况看,社科类专业无论从就业率、薪资待遇方面,表现均不如工科类。而社会需求量更大的是理工科专业,尤其是工科专业。这也提醒高考考生,虽然文科学习难度低,相对容易获得高分,但目前的就业前景不好。从2009年起,我国开始全面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大部分专业学位硕士开始实行全日制培养。报告显示,10年来,以应用为方向的专业学位硕士招生数量逐年递增,占比持续增大。在2009年专业学位硕士占比仅15.9%,2017年首次超过学术型硕士招生人数,到2018年专业硕士招生人数占比近58%。《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到2020年,我国“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占比达到60%左右”。相关研究人员指出,专硕招生规模的增长,符合当前我国对研究生培养结构布局,满足我国经济发展需求。数据来源:教育部自2017年非全日制研究生纳入统考,非全日制生源不足是招生单位面临的普遍问题。研究发现,近两年大 部分院校未完成非全日制专业招生计划,部分专业存在无人报考、无人上线、考生不愿调剂到非全日制等现象。从今年部分高校公布的数据看,生源问题依然比较突出,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考生认为非全日制社会认可度偏低。研究人员介绍,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深入推进和贯彻落实,《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继续坚持“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作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主线,高校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毕业方面的门槛,研究生毕业难度和延期率逐年提高,“严进严出”正在成为研究生教育的关键词。无疑,高质量研究生教育将对国家“双一流”建设起到高端引领和战略支撑的作用,为推动我国由研究生教育大国迈向研究生教育强国提供坚实的基础。(教育科学部编辑)(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公反

2019年考研报考人数已达285万,这几大新趋势正逐渐浮现!

2019年的考研已经落下了帷幕,据统计,2019年的研究生报考人数已经达到了285万,比去年的报考人数整整多了47万,这几年,报考人数逐年增长,基本上每年都能创新出历史新高,可以预见,2020年的研究生报名人数也一定会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相关介绍了解到,考研人数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社会对于高等学历的关注与需求正在上升,严峻的就业形势是促使“考研热”升温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对于自身的高要求也会促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考研、考公、留学等多种途径。但不管怎么说,考研人数的持续增长确实能够引起很多人的重视,在分析中,几大趋势也渐渐浮现!1、考研人数还会持续增长这个趋势基本不会被否认,据统计,2018年比2017考研增加37万考生,而2019年则比2018年增加47万考生,每一年都可以达到新的报考人数的巅峰,这也证明在未来,考研人数还会持续增长。现如今,本科学历的人才已经不足以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因此学生们为了提高自身的能力和价值,必然需要获取更高的学历来提升自己的社会竞争力。很多学生也因此在高考时就做好了考研的打算,对自己有着明确的人生规划,再加上现如今大学整体的鼓励考研趋势,在今后几年,考研将会成为大学生毕业时的第一选择,而且会一直持续下去。2、女生占比提升,往届生越来越多可能大家都会发现这样的变化,在自己周围,考研的人群中,女生似乎越来越多,从图书馆到自习室再到考场,女生人数的比例确实在发生着变化。2007年,女生站考研总人数的比重为48%,还没占到录取总人数的一半,而到了2016年,女生占比已经攀升至55%,女研究生人数超越了男生。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考研大军中,往届生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多。在2018考研报名考生中,有131万人是应届考生,比去年增加了18万人;有107万人是往届考生,比去年增加了19万人;往届考生占报考总人数的近45%。很多考生在经历了第一次考研的失败后,还会尝试第二次、第三次,也会有学生在毕业进入社会后才做出想要考研的决定,这些都是往届生人数增加的原因。3、推免生将会成为主流,考研就业前景好在很多高校的研究生报考中,推免生占据了很大的比例,甚至能够达到一半多,在招生名额不增多的情况下,普通人考研的难度会越来越大,统招会越来越少,推免将会成为主流。这也恰恰证明了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通过考研来提升自己,期望能够得到更好的就业机会。4、专硕渐成高性价比选择相对于学硕而言,专硕学制短、培养目标侧重实践、就业预期较好,加之国家在专业硕士高等教育政策方面的导向,促使专硕培养规模壮大及认可度有所提升,因此对于不少无意学术研究又想提升就业竞争力和综合能力的考生来说,专硕无疑是高性价比之选。同时非全日制研究生也得到了很多应届考生的重视,既能实现在职充电,又能不耽误学习,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在当下的大环境下,社会和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多,全民学历上升也代表着个人需要有更高的学历,才能拥有更多的社会竞争力,从而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断肠草

实锤来了?2020全国考研报考人数340万人?相比2019年增加50万!

随着考研报名现场确认的结束,关于2020年考研报考人数的消息在网络上沸沸扬扬,有说考研人数突破300万的,有说报名人数高达350万的。与此同时,众多学校发布现场确认数据,一个一个的历史新高似乎都在说明今年确确实实是考研难度急剧上涨的一年。 就在同学们被各路消息搞得焦心不已的当口,兰州交通大学官网发布了一篇关于现场确认工作结果的文章,文章末尾,指出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340万人左右,相对于2019年的290万人足足增加了50万人左右。可以说这是关于2020年考研人数最“实锤”的数据,各位考生赶紧过来围观。就目前各高校公布的报考信息来看:深圳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报考人数均突破2万人次。其中深圳大学报考人数超21000人,相比2019年增幅40%左右;电子科技大学报考人数超20000人,相比2019年增幅24%左右;西北大学、青岛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山西财经大学报考人数超10000人。其中西北大学报考人数超18000人,相比2019年增幅38%左右;青岛大学报考人数超16000人,相比2019年增幅34%;西北师范大学报考人数报考人数超12000,增幅18%左右;山西财经大学报考人数超10000人,增幅22%左右。此外,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报考人数均超8000人,增幅达8%、24%、34.4%。中国石油大学、湘潭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报考人数均超2019年。  考研人数连年上涨,不过20的考生们也不要太过紧张,保持心态,沉稳备考,才能避免面对下一个“最难考研年”!

莫不中音

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420多万,学生感叹之余,又迎来坏消息

近些年的考研考公,异常的受欢迎,也许是大家都注意到了稳定工作的重要性,或者是能力的重要性大家纷纷加入到了考试的热潮中。近几年考研更是出现了大热潮,2021年的考研,考研报名人数达到了420多万,在面对这样的考研竞争下,压力更是不言自明,可是,近日,多所大学又传出一则关于考研生的坏消息,这无异于是雪上加霜,让考研生更是感觉考研太难了。相信大家都看到了,那就是关于研究生住宿的问题,很多学校纷纷发布通知,决定不再提供住宿,学生需要自己解决住宿问题,已知的学校有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大学等,不过,并不是所有学生都不提供住宿,部分符合规定的学生,学校还是会为学生提供住宿。只是这样的决定,让更多的考生来说,无异于让他们的压力更大了。本身考研的压力就足够大了,甚至很多考生已经不是第一次考了,尽管今年很多学校都扩招了,但是这无非就是杯水车薪,无法解决大多数考生的难题,依然会有很多考生是无法成功上岸的,现在又有了这样的消息,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讲,简直就是难上加难,特别是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负担更重了。这样的消息一出,网友们也是褒贬不一,更多的是引起了人们的谩骂声,很多人都觉得这样的做法对于研究生一点也不公平,研究生也是大学生,都是在校内接受教育,为什么不提供住宿呢?这难道是区别对待吗?而且研究生属于高学历人才,特别是研究生要做的事情也非常多,每天要做实验,写论文等,如果现在又冒出这样的事情,那么学生又要魏解决住宿的问题浪费时间,浪费金钱,岂不是让学生的生活更加困难了吗,而且研究生中有很大一批学生都是来自于普通家庭,这就是在给学生增加负担。当然了学校这样做也能理解,很多学校因为扩招,一些教学资源无法满足学生需求,住宿条件紧张,再加上研究生的数量在近几年也是不断增多,导致学校的住宿不能得到满足,为了解决问题,限制学生住宿也就成了最有效最快捷的方式。但是这样的方法就是治标不治本,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学校加大教学资源的投入,继续建设一些校舍,教学楼等硬件设施,当然这单靠学校是无法实现的,还需要国家的支持,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这对于考研生来说,确实是让他们的压力无形中就增加了很多。不过,并不是所有高校都这样做,只是一些教学资源非常稀缺的学校发布了这样的消息,绝大多数的学校还是提供宿舍,考生也无需太过担心,现在正是考研前的关键时刻,应该专心备考,这样的事情等考完试再考虑也不晚。考研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希望大家能尽早上岸。大家对此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