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集宁师范学院,中国唯一以市辖区名字命名的师范学院铁皮鼓

集宁师范学院,中国唯一以市辖区名字命名的师范学院

在阴山山脉灰腾梁南麓;这里自古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军事要塞和商品集散地,也是丝绸之路和草原茶马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春天烂漫多姿;这里的夏天清爽怡人,这里的秋天多彩绚丽;这里的冬天静谧纯洁;这里是休闲养生的天然氧吧,是旅游度假的避暑胜地,曾被中国气象局评为避暑旅游样本城市,被誉为建在玄武岩上的美丽园林城市;在这里有我国唯一以市辖区名字命名的师范学院:集宁师范学院,为城市增添了独特的魅力。集宁师范学院(JiNing Normal University,JNNU)院校代码11427,简称为集宁师院,是内蒙古自治区和乌兰察布市共建的一所公办全日制师范类普通本科院校。学院坐落于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工农北路。1951年因与河北省平泉县同名而更名集宁县,1956年设县级市,2003年设区;以集宁海子(即宁海子、圪儿海)得名;另说因以其地为金代集宁县、元代集宁路得名;据《中国地名由来词典》:因在集宁路故城遗址发现《集宁文宣王庙学碑》上有集宁二字,遂用古名;寓集市安宁、吉祥安宁之意,故名学院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悠久和深厚的文化积淀。1931年绥远省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在集宁成立,由此开启了乌兰察布近现代师范教育的先河。1958年集宁师范学校建立,同年在集宁师范学校基础上成立乌兰察布盟师范专科学校。1968年冬集宁师范学校停办,1976年恢复乌盟师范学校。1977年开始招收大专班,1978年大专班单独办学。1983年4月乌兰察布教育学院成立。1985年在乌盟师范学校大专班基础上设立乌兰察布师范专科学校,与乌兰察布教育学院合署。1995年兰察布师范专科学校更名集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乌兰察布盟师范学校和乌兰察布盟蒙古族师范学校并入。2009年集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改建为集宁师范学院。2017年学院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列为全区整体转型发展试点学校。学院现有教育科学学院、文学院、蒙古学学院、政法与历史文化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学院、物理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计算机学院、音乐学院、体育学院、美术学院、现代服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地理科学学院等17个教学学院,设有察哈尔文化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矿土土质改性及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蒙古族及北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机构。学校占地面积1617亩,有泉山、白海、虎山三个校区,其中泉山校区是主校区;图书馆纸质藏书133.37万册,电子图书80.6万册;全日制在校生11604人,其中本科生8622人;现开设37个专业,其中语文教育、化学教育、体育教育、物理教育、数学教育、计算机教育、生物教育、历史教育、学前教育、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英语教育等11个专业是自治区级品牌专业。校歌《桃李满天下》白云悠悠绿野苍苍,这里飘散着青草的芬芳。塞北的长风浩荡刚强,高原的雄鹰展翅翱翔。圣洁的河水蜿蜒映彩虹,吉祥草原骏马向远方。吉祥草原骏马向远方啊,辽阔的土地灿烂的阳光,承载我们的梦想,承载我们的梦想。书山巍巍学海茫茫,这里孕育着民族的希望。时代的骄子神采飞扬,未来的栋梁茁壮成长。春华秋实桃李满天下,教书育人英才遍草原。教书育人英才遍草原啊,智慧的源泉心中的殿堂,追逐我们的梦想,追逐我们的梦想。追逐我们的梦想。学院被誉为乌兰察布基础教育、民族教育的摇篮和城市智慧的心脏;建校以来立足边疆民族地区,秉承“求实创新、为人师表”的校训,与蒙古国国立教育大学等院校以及机构有良好的合作;培养了以刘云山同志为代表的7万多名的各类人才,为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为自治区特别是乌兰察布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和边疆和谐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刘云山同志曾经为母校题写校名以及题词“春华秋实桃李满天下,教书育人英才遍草原”。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近仁

内蒙高校or四都高校——集宁师范学院

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目前建有3所高校,分别是集宁师范学院、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乌兰察布职业学院,其中只有集宁师范学院为本科院校。由于乌兰察布市被誉为“中国薯都、风电之都、草原皮都、中国草原避暑之都”,集宁师范学院也有人称之为“四都高校”。集宁师范学院学院位于乌兰察布市,可能很多人会误以为学校类似于西藏民族大学、河北工业大学那样异地办学。其实集宁师范学院是土生土长的乌兰察布高校。集宁本为乌兰察布盟首府集宁市(县级),在2003年乌兰察布盟改为乌兰察布市(地级)后,集宁市也改为集宁区,成为今天乌兰察布市所辖的唯一一个区,而集宁师范学院的校名就一直沿用下来。学校的前身为绥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随着行政区划的调整,绥远省消失在我们今天的行政规划,绥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在1958年也变为集宁师范学校。1968年,由于一些原因,集宁师范学校停办。1976年,内蒙古自治区恢复了早在1962年停办的乌兰察布盟师范学校,由于此前的乌兰察布师范学校同集宁师范学校是一块牌子,因此也算是继承原有的集宁师范学校,并于1985年合并了乌兰察布教育学院,组建乌兰察布师范专科学校。1995年,乌兰察布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集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并在2000年合并了乌兰察布盟师范学校和乌兰察布盟蒙古族师范学校。在三校合并的基础上,学校终于在2009年获批建立集宁师范学院。由于乌兰察布经济发展一直是较为缓慢,因此地方财政对于集宁师范学院的支持是很少的,且加上集宁师范学院自身本科教学时间过短,因此学校的各方面实力还是较弱的。就专业建设而言,学校的自治区品牌专业大都为专科专业,诸如语文教育、化学教育、体育教育、物理教育、数学教育、生物教育、历史教育等。从这一点来看,集宁师范学院可以说是一所合格的专科院校,但是本科专业建设太过于一般。科研是需要财政支持的,但是集宁师范学院受到的科研支持颇少,具有代表性的科研平台有凝聚态物理研究所、蒙古学研究所、察哈尔文化研究所、乌兰察布市经济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心、乌兰察布市物质合成与检验检测中心。考生如果对于内蒙古地区的相关文化深感兴趣,学校的录取分数线还是比较低的,但是编者并不推荐一些学生分数较高,仍然报考。

谨奉千金

集宁师范学院迎来第一批返校学生

5月28日,是集宁师范学院学生返校的第一天。经过学校前期的认真研究和周密安排,学生返校的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整个过程秩序井然。伴随着学子们的陆续返回,寂静已久的校园再次焕发出青春的朝气与活力。早上八点,在泉山校区和白海校区的校门口,相关部门负责人,各返校生班级班主任,校医院医护人员,保安大叔,志愿者等,早已在返校报到处等待着第一批返校学生的到来。校领导视察返校各项工作集宁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朱玉东,党委副书记刘春等校领导深入返校报到处、学生公寓、教学楼、学生餐厅等地视察并指导返校各项工作。接站为更好地保障学生健康与安全,学校在车站设立专门学生接站点,确保返校生安全抵达学校。学生返校现场在校门口,学生返校的流程秩序井然地进行着。学生需全程佩戴口罩,经过消毒、测量体温、核验身份、审查“一人一档”材料等流程并出示健康码后,方可进入学校。在学生公寓,学生们听从工作人员安排办理入住手续。宿舍管理人员为即将进入宿舍楼的学生们核实入住身份、测量体温、消毒并发放《集宁师范学院公寓疫情防控告知书》及学生公寓出入证。在学生餐厅,学生按照指定间距排队进入并按指定线路就餐。志愿者引导学生就餐前洗手,并分流到各窗口通过新投入使用的新版电子一卡通钱包无卡化系统进行支付取餐。餐桌上张贴了“就餐方向”的标识,提醒学生同向而坐,一人一桌就餐。整个过程安全有序,为学生在校期间的卫生安全提供多重的保障。为扎实做好学生返校复课工作,我校周密部署精心谋划,全校上下齐心协力,在学生返校过程中,各二级学院教师始终与学生保持联系并参与到学生返校流程的每一个环节中,随时了解学生行程和动向,用细致、温暖周到的准备,迎接每一位集师学子的平安归来。「 集宁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 」

其一命也

草原皮都、中国燕麦之都,乌兰察布3所高校介绍

乌兰察布(Ulanqab),内蒙古自治区辖市,地处中国正北方,东部与河北省接壤,东北部与锡林郭勒盟相邻,南部与山西省相连,西南部与首府呼和浩特毗连。乌兰察布系蒙古语,译为“红山口”。乌兰察布是大窑文化、仰韶文化、岱海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被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赞誉为“太阳升起的地方”。乌兰察布旅游资源丰富,远古遗迹、森林湖泊、温泉火山、全类型草原遍布全境。乌兰察布有“草原云谷”、“中国草原避暑之都”、“空中三峡风电之都”、“吉祥草原 神舟家园”、“中国马铃薯之都”、“草原皮都”、“中国燕麦之都”、“中国草原酸奶之都”、“中国最美养生休闲旅游城市”等美称。乌兰察布高等院校名单:  1、集宁师范学院(本科) 2、乌兰察布职业学院(专科) 3、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专科)01集宁师范学院集宁师范学院(JiNing Normal University,JNNU),简称“集宁师院”,坐落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学校是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由自治区和乌兰察布市共建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内蒙古自治区整体转型发展试点学校。1958年,在集宁师范学校基础上,国务院批准成立乌兰察布盟师范专科学校。1985年成立乌兰察布师范专科学校,1995年更名为集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乌兰察布盟师范学校和乌兰察布盟蒙古族师范学校并入集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在集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集宁师范学院。学校有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20.2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35.7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64亿元;设有二级学院17个,开办本科专业37个;有全日制在校生11604人,在职教职工862人;图书馆纸质藏书133.37万册,电子图书80.6万册。02乌兰察布职业学院乌兰察布职业学院(Ulanqab Vocational College)学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是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正式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09年学院顺利通过教育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据最近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科教评价网独家发布,学院挺进2012年中国专科院校百位排行榜。2013年学院被自治区教育厅批准为全区首批示范性院校建设单位。2017年学院被自治区批准为全区高等院校优质院校建设单位。学院是集理工、农学、财经、牧医等为一体的综合类职业院校,学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节能环保,生态人文,堪称乌兰察布亮丽一景。学院于2009年11月搬入新校区,占地面积882亩,建筑总面积170869㎡。建有各类教学实习、实验室、多功能报告厅、计算机网络中心、校园网、远程教育中心。图书馆藏书10万余册,配置了电子阅览室和检索系统,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教学服务。03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Ulanqab Medical College)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其前身是1959年成立的乌兰察布市卫生学校,2009年3月6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校从2009年9月起,已按照自治区教育厅核定的专科招生计划独立招收各类专科学生。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以全日制普通专科教育为主体,五年制高职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为补充,兼顾中职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多学科、多专业、多层次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校由校本部和附属医院两部分组成。校本部占地680亩,一期建筑面积8.19万平方米。各类实验室75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442万元。馆藏图书14.5万余册。包括多媒体教室在内的各类教室100个,固定资产达2.48亿元。学校在校生总数3800多人。学校拥有专兼职教师175人,其中专任教师153人,先后培养引进硕士研究生29人,占专任教师比例达18.95%。副高职称以上专业技术职务96人,占专任教师比例达74.4%,双师型教师58名,占专任教师比例45%。

拉菲尔

李树林已任集宁师范学院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院长

据集宁师范学院微信公众号消息,李树林已任集宁师范学院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院长。

垃圾人

乌兰察布市第一学府,集宁师范学院,谁与争锋!

集宁师范学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乌兰察布,译为“红山口”,乌兰察布草原上分布着众多的岩画,是中国北方草原岩画的代表作。乌兰察布,人口209万,GDP808亿,在内蒙古自治区内来讲,也算不上大城市。全市共有3所高校,1所本科院校,2所专科学校。集宁师范学院,前身是1931年成立的绥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解放前,乌兰察布归绥远省管辖,解放后绥远省撤销之后,乌兰察布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集宁,1929年之前,归察哈尔省管辖,1929年1月份才划归绥远省。解放后,人民政府将这所学校接受,改造成为集宁师范学校,主要是培养乌兰察布地区基础教育人才,但是整体规模并不大,毕竟当时乌兰察布人口也不多。集宁师范学院,虽然是一所师范高校,但是也围绕乌兰察布市产业设置专业,培养乌兰察布市急需的建设人才,并且为乌兰察布市的发展建立科研机构,如乌兰察布市绘画研究所、乌兰察布经济发展研究院、乌兰察布市经济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心等科研平台,从这个角度上来看,集宁师范学院确实为乌兰察布市做出了巨大贡献。集宁师范学院,虽然相对全国高校来讲,确实实力不强,但是也为建立多个重点实验室,主要是围绕内蒙古自治区特色而建立,如矿土土质改性,应用化学技术研究所等,都获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取得大批成果。总之,乌兰察布市第一学府,绝对是集宁师范学院,这一点毋庸置疑!

劳动节

集宁师范学院:六十载弦歌不辍一甲子桃李芬芳

9月29日,内蒙古自治区集宁师范学院迎来建校60周年大庆。学校现有虎山、泉山、白海三个校区,校园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之境。三个校区的校园景观建设现已融入乌兰察布市“三山两河一园”的宏伟蓝图中,其中“一园”就是指集宁师范学院校园。学校占地1617亩,总建筑面积342758平方米。其中虎山校区是学校与乌兰察布市政府共建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为乌兰察布市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培训、集宁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的白海校区由乌兰察布市政府大力支持建成。老虎山下的虎山校区、白泉山下的泉山校区和霸王河畔的白海校区,老杨新柳,苍松翠柏,交相辉映。2017年,学校被内蒙古自治区确定为“整体转型发展试点”本科院校。学校现有专业57个,其中本科专业38个,专科专业19个,分布在理学、文学、教育学、工学、艺术学、农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等10个学科门类,初步形成以教师教育专业为特色、多学科协同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在大学教育中,教师队伍的建设永远是各项工作的排头兵。学校实施了师资队伍建设“111”工程,设立了师资队伍培养专项基金,有重点、有计划地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积极选送教师参加专业进修和培训,提高了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优化了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学缘结构。学校现有教职工818人,其中教授57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25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7人,硕士学位的教师354人。2017年,矿土土质改性及综合利用院士专家工作站成立,标志着学校深入实施“草原英才”工程,强化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区院科技合作迈出重要一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乌兰察布市由沿海开放的腹地变身为陆路开放的前沿。集宁师范学院始终牢记教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社会责任,围绕乌兰察布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调整专业设置,开设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数字媒体艺术、旅游管理、空中乘务、软件工程、环境艺术设计等急需专业,培养对口人才,努力构建开放合作、协同交互、产教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成立了乌兰察布经济发展研究院、乌兰察布市经济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心等10多个面向地方经济社会的科研院所,充分发挥学校知识密集、人才聚集的优势,建立智库,凝聚智慧,助推地区文化事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其中,察哈尔文化研究院立足于北方草原游牧文化,深度挖掘察哈尔地域特色文化,传承和保护本地鲜明的蒙古族文化。研究院正筹建集宁师范学院元瓷博物馆,与周边地区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为促进北疆文化繁荣做出了独特贡献。在2017“察哈尔文化·乌兰察布论坛”上,专家们提出并论证了“察哈尔文化丛”“察哈尔文化圈”概念。察哈尔文化圈的建设是“一带一路”与经济全球化理念的有机结合,是符合“一带一路”开创包容性全球化道路的一种尝试。李平博士主持的内蒙古自治区矿土土质改性及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通过对矿土土质改性及综合利用,解决了乌兰察布市及自治区矿土资源(膨润土、高岭土、长石)利用水平低、使用范围窄、产品开发的多样化和系列化程度不够、质量不高等问题。目前,实验室与察哈尔兰景美图传媒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的土质改性后的陶瓷生产应用项目,已经生产出质量较高的产品。以生命科学学院教师为主干的乌兰察布经济作物抗病虫研究团队把化学生态学、植物生理生化理论与植物营养和施肥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采用学科交叉性强的研究方法与手段,系统地从营养、生理、生化的角度研究了施钾后乌兰察布经济作物马铃薯、向日葵等抗虫机理,从深层次上解释了这些经济作物虫害暴发成灾的根本原因,充分发挥了它们的自然抗性和诱导抗性,为害虫的综合治理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光明融媒记者高平)

移是

集宁师范学院:春华秋实桃李满天下,教书育人英才遍草原

说起集宁师范学院,很多内蒙学子都有所了解。不过,在早些年,当集宁师范学院还叫“集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时候,该校在内蒙古地区有个诙谐的戏称——鸟大。区外人可能对于这个戏称不甚了了,其实这个戏称当中含有一丝对集宁师范学院的轻视之意。集宁属于乌兰察布,而乌字与鸟字相近,加之该校知名度不高,故不知从何时起,开始有人戏称该校为“鸟大”。实际上,集宁师范学院也是一所历史悠久的高校。追根溯源的话,该校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解放前的1931年。当年,原绥远省在集宁创办绥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开启了乌兰察布近现代师范教育的先河。到了1958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乌兰察布盟师范专科学校;1976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恢复乌盟师范学校;在1977年恢复高考后,该校开始招收大专班;一年之后,大专班单独办学。到了1985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在乌盟师范大专班的基础上建立乌兰察布师范专科学校,该校在十年之后,也就是1995年,又更名为集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即集宁师范学院的前身。到了2000年新世纪,乌兰察布盟师范学校和乌兰察布盟蒙古族师范学校并入集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三校合体。时隔九年之后,教育部批准在集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建立集宁师范学院。现如今的集宁师范学院,拥有学士学位授予权,而且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列为全区整体转型发展试点学校。学校设有17个二级学院,开设37个本科专业,现有自治区级品牌专业11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5门,自治区级教学团队6个。已建成自治区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培育项目1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自治区级协同创新中心核心成员单位1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初步形成了区、地、校多层次科研创新体系。自2009年以来,该校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有105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0项,省部级项目489项;发表学术论文3211篇;出版专著453部;获批专利102项。可见,该校有着较强的科研实力。客观讲,虽然该校在全国,乃至内蒙古都声名不显,但该校自从办学以来,的确为内蒙古各盟市培养了不计其数的教师及各类人才,其中不乏优秀者,例如刘云山,堪称该校目前为止最为“大牌”的校友。只要你游走于内蒙古各地,尤其是教育界,你一定会接触到集宁师范学院的校友,他们如同蒲公英一般,已经飘散于内蒙古各个盟市的各个学校,为内蒙古的教育事业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集宁师范学院虽然“牌”不够大,但踏踏实实地为内蒙古提供了不计其数的教育工作者,正如刘云山同志所言:春华秋实桃李满天下,教书育人英才遍草原。对于集宁师范学院,你了解吗?

无忧无虑

赤峰学院与集宁师范学院,哪一所知名度更高?

说起内蒙古的大学,大家熟知的是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以及内蒙古财经大学等高校,其实在内蒙古还有一些虽然知名度低,但却培养出很多社会必需人才的高校,例如赤峰学院、集宁师范学院、呼伦贝尔学院、呼和浩特教育学院等高校。在这些高校中,赤峰学院和集宁师范学院的知名度相对高少许。当然,对于赤峰学院与集宁师范学院的比较也没有停止过。可能很多人觉得,这两所高校有什么好比的,都也算不上“好大学”!其实,算不算是“好大学”,对于这个学校是否培养出对社会有贡献的学生没有绝对的正比例关系。就算是集宁师范学院,那也不是还培养出过国家级的“大人物”吗?今天我们不谈这些,只谈谈赤峰学院和集宁师范学院的知名度哪一个更大?就小编所知,在呼和浩特地区,有很多学校的老师毕业于集宁师范学院,而毕业于赤峰学院的没听说多少。当然,可能存在地区差异。在呼包鄂集地区,毕业于集宁师范学院的人很多;在蒙东地区,可能毕业于赤峰学院的比较多。总体来说,这两所学校的实力基本相当,都为内蒙古各地区的人才培养做出了一定贡献。最后问一句,您身边毕业于赤峰学院的人多,还是毕业于集宁师范学院的人多?

茶之味

集宁师范学院召开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复课工作会议

根据乌兰察布市政府关于对我校开学复课批复要求,5月21日,学校召开开学复课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学校开学复课各项工作。校党委书记朱玉东主持会议并讲话。朱玉东在讲话中强调指出,开学复课各项工作头绪多、时间紧、任务重,要认真组织,周密安排,落实责任,决不能掉以轻心,容不得丝毫疏漏。从现在开始,抓紧行动,再部署,再落实,工作要细而又细,实而又实,推动疫情防控和开学复课取得双胜利。朱玉东要求,一要进一步完善细化开学方案,统筹抓好开学各方面各环节工作,打好开学复课“准备战”。二要落实好精细化管理措施,校园实行闭环管理,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三要切实抓好教学和就业指导工作,努力实现教学质量和就业水平“两提高”。四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赢得疫情防控和开学复课“双胜利”。会上,党委副书记刘春就返校复学学生管理工作提出要求。一要严格按照学校“两案九制”要求开展开学复课工作,保证返校复课工作安全有序。二要严格落实返校复课工作中的各项责任,各责任部门、各责任人要强化责任意识,熟悉工作流程,加强沟通协调配合。三是要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开学复课准备工作,预判排查可能出现的情况,补足短板,确保安全有序。党委委员、副校长梁政就返校学生名单确定原则和开学后教学管理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提出要求。他指出,一是各二级学院和全体教职工要充分认识开学复课工作的重要性,要严格按照教育部、自治区教育厅和学校复课要求,高标准做好开学准备,把师生生命健康放在首位,抓好开学复课后的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师生身体健康。要认真做好不返校学生的思想工作。二是各二级学院要对学生返校后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要提前梳理,形成预判,周密安排,切实保证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学工作平稳有序。要在前期在线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线上、线下教学无缝衔接,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三是完成试题库建设,确保学生按期考试,完成学业。四是组织好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的答辩工作。五是认真做好毕业生资格审查和学位授予审查,让学生顺利毕业。六是教务处要和各二级学院认真研究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工作,为后续学生复学、有序开展教学工作积累经验,打下基础。党委委员、人事处处长李景杰安排了教职工返岗及考勤工作。学生工作部(处)部长兰立新就返校学生名单的确定、返校工作、复学后学生管理等作了具体安排。教务处处长姚玉阁就教学工作、教学管理工作、毕业生毕业等进行了具体的安排。在会上,部分二级学院的负责人就开学复课有关事宜提出问题,有关校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作了解答和明确。党委委员、副校长许卫,副校长李凤斌,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陈永杰,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张富,党委委员、统战部部长张秀文,党委委员、科技处处长李平,全校正处级干部出席和参加了会议。「 集宁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