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年考研已进入倒计时,2021年考研的17级学生们也该开始规划了梦想

2020年考研已进入倒计时,2021年考研的17级学生们也该开始规划了

2020年考研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距离今年十二月份的初试,仅有两个月之久了,现在的考研学子们有的是踌躇满志,而有的是焦急迷茫。2020年考研进入了倒计时,也就意味着2021年的考研也越来越近了。2021年考研指的是在2020年12份进行初试、2021年入学的这一批考生,主要以2017级学生,也就是现在的大三学生为考研主体。对于现在读大三并且有志于考研的学生来说,看似距离考研还很远,但其实已经不到15个月的时间了,这15个月的时间,你可能还要去实习、还有各种课业负担,再加上寒暑假,你真正能用在复习上的时间,是真的不多了。很多人说考研战线不宜拉得太长,的确,对于那些拿奖学金拿到手软、专业成绩年年前三的学生来说,他们或许在考研前几个月随便复习复习,就能轻松上岸。但是如果你上大学后每天睡到中午才起床,经常逃课在寝室和室友开黑,期末考试前通宵背几夜勉强考到了六十分,毕业找工作都成问题,你却还相信别人口中的“考研战线不宜拉得太长”,那就太天真了。有些学生“水”了几年,专业基础太差,或者是还有学生打算跨专业考研,基本是零基础,那么现在已经可以开始规划复习了。制定可行的目标既然打算考研,平时可以多在网上搜索搜索,多收集一些关于考研的信息。选择了考研,第一步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目标:考哪个院校?考哪个专业?不同于高考的是,考研时不同的院校有很大的区别,必须先确定目标,然后围绕这个目标展开努力。比如这所学校是否是985自主划线的学校?这所学校是否是自主命题?这所学校是否有参考书?是否公布考研真题……这些都需要自己去提前搜索了解,然后做出抉择。选择可靠的资料高考时有老师和父母为我们保驾护航,而考研却是“单打独斗”,老师不会为我们整理复习资料,需要我们自己去选择可靠的资料。这里的资料既包括纸质的考研书,也包括一些手机App,或者是网课。我个人推荐可以把考研书和App、网课等结合起来使用,这样效率会更高。总之只有把复习资料准备好了,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下一步的复习,才能知道自己复习什么?如何复习?确定复习计划很多人确定了很宏大的目标,“我要上清北”、“非985不读”,也准备了很充足的资料,花了很多钱,买了各种各样的复习资料,甚至还报了培训班、买了网课,但最后还是失败了,这是为什么?其实很有可能就是最后一步出了问题,没有确定很好的复习计划,或者是没有将复习计划坚持下来。考研难在哪里,对于很多人来说就难在“坚持”,很多人目标制定得很好,却静不下心来复习,因此应该确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大到这十五个月的总体规划,小到每一天的规划,比如每天背多少英语单词、每天复习多久的专业课,然后按照计划严格执行。不负青春,祝大家考研顺利!

擦鞋童

2017年考研“国家线”公布3月17日起可申请调剂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公布《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全面展开。近日,教育部专门印发文件,要求各招生单位坚持“按需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复试综合考核,注重对考生科研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和一贯表现的考查。充分发挥和规范导师作用,严明招生纪律,深化信息公开,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招生录取规范有序、公平公正。教育部同时要求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各招生单位切实做好相关改革政策解读和考生服务工作。为方便考生调剂,3月17日至4月30日,教育部将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开通“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符合条件且有调剂愿望的考生可及时上网了解调剂信息和调剂系统的使用方法,按要求申请调剂。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学术学位类)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专业学位类)

嗟乎

2017年考研“国家线”公布 3月17日起可申请调剂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公布《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全面展开。  近日,教育部专门印发文件,要求各招生单位坚持“按需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复试综合考核,注重对考生科研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和一贯表现的考查。充分发挥和规范导师作用,严明招生纪律,深化信息公开,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招生录取规范有序、公平公正。  教育部同时要求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各招生单位切实做好相关改革政策解读和考生服务工作。为方便考生调剂,3月17日至4月30日,教育部将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开通“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符合条件且有调剂愿望的考生可及时上网了解调剂信息和调剂系统的使用方法,按要求申请调剂。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学术学位类)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专业学位类)(来源:中国新闻网)

必偃

教育部公布2020年考研时间,考研人数或超300万!难度会增加吗?

大家都知道我国存着在两场非常重要的考试,一个是高考,另一个就是考研,对于当今的学子来说,这两场考试会极大地影响着考生将来的命运!随着教育的普及,考研成了大多数学子提升自己学历的重要途径!毕竟在这个扔块砖都能砸到大学生的时代,要想增加自己找工作的筹码,一种重要的选择就是通过考研提升学历!因此,在当今的全国高校掀起了一股考研热!根据最新消息,教育部近日公布了2020年考研的的最新时间安排,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19年12月21日至12月22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3日进行。而网上报名时间为2019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预报名时间为2019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2019年12月14日至12月23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以上就是相关的时间安排,请提醒身边要考研的同学,一定要注意时间,不然辛辛苦苦复习一年,错过了考试可就不好了!今年的考研时间相比于去年的考试时间要提前了1天,去年考研时间是12月22日至12月23日,考试的科目安排基本没有什么差异。按照现在的时间来算,各位考研的同学还有123天,时间也不多了,不知道考研的学子紧不紧张,作为过来人,反正我是听紧张的,这种感觉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懂!对于2020考研,可能大家比较关心两个问题,一个就是今年的考研人数,另一个就是今年的考研难度如何?首先今年的考研人数将会是多少?大家都知道,2019年的考研人数直逼近300万大关,高达290万人,而2018年的考研人数为238万,2017年为201万,2016年为177万,近4年,考研人数平均增长率在10%以上,按照这个趋势2020年考研人数超过300万那是肯定的了,可能会达到340万!而另一方面,当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多数大学生都意识到了凭着本科学历去社会找工作并不占有多少优势,进而可能会选择考研,考研人数增多,就以为着竞争压力增大,这是大家都知道的!第二个问题,2020年的考研难度会如何?从人数增多的角度来看,为了增加区分度,考研题目难度按常理应该是会有所增加的!不然,大家都考高分,还怎么辨别好的学生!而另一方面,2019年考研形势比较严峻!有一大波学长学姐没有考上,他们或将选择二战,甚至有三战!考研这个事相对来说大家都是零起点,不怕对手是学霸,就是对手既是学霸又比你多学一年,加之2、3战的考生压力比较大,他们可能会更加努力和拼命!考研难度有所增加,希望大家有所心理准备,毕竟考研不仅仅是考试卷,还考的是心态!心态稳住,才能笑到最后!对于今年的考研形势,希望大家保持好良好的心态,没到考试完的那一刻,千万不要去想结果,这样只会给自己增添无意义的思想包袱,同时注意考研时间安排,错过了时间,就不好了!对于今年的考研形势,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逐北

2017和2019考研发生了什么变化?各高校复试分数线又是怎样的呢?

眼睛一闭一睁,又到年底啦,人一到年底就特别容易陷入回忆和比较之中,比如说这几天大家肯定都被#2017和2019的对比#刷屏了吧?作为考研界的小编自然也要跟得上潮流!那么,小编就带大家来感受下考研圈的2017和2019的对比。再来看下高校从2017届-2019届考研复试分数线的对比吧四川大学20172019电子科技大学20172019北京大学20172019清华大学20172019北京师范大学20172019南京大学20172019复旦大学20172019上海交通大学20172019重庆大学20172019中国农业大学20172019中国人民大学20172019西南财经大学20172019从上面几所院校来看,有的分数上涨明显,而有的却在下降。看到这里我相信很多同学会有疑惑,在这个考研人数不断攀升的情况下,按理说分数应该上涨才对,可为什么还会有院校下降呢?因为复试线会受各种因素影响,比如整体成绩,报考人数等等。但要注意一点,并不是分数下降就代表该专业报考人数减少,考研变得轻松,反而是报考人数过多,然而计划招生的人数很少,学校便会采取提高试卷难度、压分等方式来择优录取,在这样情况下的考研难度还是很大的哦!

事也

近年考研人数,17年201万、18年238万、19年290万,2020年?

二十多年前,只有少数的应届毕业生才会考研;十几年前,一部分应届毕业生和在职人员会参加考研;几年前,大部分应届生、在职人员和二战考研党都会考研;现在,貌似有一批神秘队伍也加入了考研,所以我们看到近几年的考研人数也是出现了几何性的变化。2017年,201万人参加了考研;2018年,238万人参加了考研,比2017年增加了35万人;2019年,290万人参加了考研,比2018年激增了52万人。那么,2020年会有多少万人参加考研呢?有没有学社会统计学的朋友帮我们预测一下呢?有人说,2020年考研人数会突破300万;有人说,按照2019年考研人数比2018年增加52万人来算,2020年考研人数或将达到330万人;还有人说,按照2019年考研人数比2017年增加87万人来算,2020年考研人数或将突破350万人。但如果预测真的如此简单的话,我们又何苦学那么多统计学算法呢?但就算明年有400万人考研,就能吓倒立志参加考研的考生们吗?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决定了考研的人,他们大部分是自愿参加考研的,因为他们知道考研能够提升他们的能力,提升他们在社会上的竞争力,是为了自己的未来铺一条更宽更广的好路。因为,他们知道即便他们不参加考研,而是去就业的话,压力同样不小,这一点是所有非985/211大学出身的大学生都深有体会的;因为,他们明白他们读完研究生的“硕果”,就是他们未来进入社会的绝对优势。最后,冒昧的对准备参加2020年考研的学子们问一句,2020年考研你们怕了吗?

失其所谓

2017&2019考研形势对比,内容过于真实……

相信大部分人的朋友圈和空间都被一条2017-2019年变化的动态刷屏了,不论是微信,微博,还是QQ等一大堆主流社交媒体软件都能看得到…其实这类梗一直都有,每当临近年底的时候,我们总是不由感叹“时间过的好快啊!”,并和之前的自己做个对比,现在只不过是把对比换成了2017年和2019年…既然如此,我就顺应潮流,给大家说说2017年和2019年的考研对比吧!一、 招生人数和报考人数2017年全年研究生教育录取人数64万人,在学研究生263.9万人,毕业生57.8万人。而2019年在读研究生预计录取人数76万人,报录比预计4.5:1。同时,报考人数的数据却是这样的:全国考研总人数:2017年达到238万人,2019年预计将达到了史无前例的340万人!二、 学硕难度加大,专硕越来越热2017年北京报考专硕人数首次超过50%,达到52.2%;2017奶奶湖北省报考专硕人数为58097人,比去年增加7108人,并首次超过了学硕报考人数。2019年考研人数激增的同时,报考专业硕士的比例也会继续保持持续增长。在17年报考人数中,专业学位考取录取率为0.35,学术学位录取概率为0.43。分析可得,专业硕士考取难度更大,且随着专硕越来越火,其考取难度有持续增长的趋势。伴随着专硕人数不断上升,学硕的名额逐渐减少,但是,大家千万不要忽略:推免生也越来越多且更倾向于学硕!对于考北上广985/211的同学来说,无疑增加了难度。三、 工科类专业考生更容易上岸从招生信息采集系统数据来看,2017年报考人数较多的专业为金融硕士、会计、行政管理、法律(非法学)、企业管理、护理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工商管理、教育学、设计学。而2019年在考研人数大增的情况下,工科类招生人数远超其他专业,而且分数线普遍下降。相反,文学、艺术类专业等文科国家线持平或略涨,英语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四、 推免生比例继续增长入选2017年新增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高校的地区中,辽宁,北京,山东数量增加最多,三省综合达到13所。本次推免高校的新增比例达到17.3%,这也是时隔六年后,教育部再次批准新增研究生推免高校,至此,全国具有推免资格高校扩大至366所。教育部规定,高校招收推免生数量不得超过本单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50%,各专业必须留出一定比例招生计划用于招收统考考生。但是根据近几年的数据来看,部分名校推免生招收比例已经接近或超过教育部规定的50%,且推免生数量一直在增长。以上就是2017年&2019年考研情况的对比,一句话概括就是: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篇写道:“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同样,这句话对考研的你们同样适用:“这是最坏的时代,因为你们错过了考研的黄金时代;这也是最好的时代,因为你们正处在研究生含金量最高的时代!”

法演

2021年考研成绩即将出炉!学霸们保研之路

世界上有许多人是相似的在某些瞬间被合并同类项但有那么一些人他们经历过付出而无果的日子他们度过了扎根期他们成为了被提取出来的公因式他们就是推免学霸让我们走进生科院食品班推免学霸的生活感知他们的苦与乐推免姓名:刘志帅 班级:2017级食品班 保研院校:南京农业大学 保研专业:肉类加工专业学业成就连续四次获得校级一等奖学金,2019年11月获得校长奖学金。2018、2019连续两年获得青岛大学优秀团员和学习标兵的荣誉称号。2018年11月获得第九届山东省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组)二等奖。2020年6月获得青岛大学第六届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三等奖。2018年5月获得青岛大学第二届决胜面试大赛三等奖。保研心得我认为保研和考研是两条完全不同的路,考研对于大四这一年的努力要求比较高,但是对于保研,就需要你认真对待每一个学年,以便在最后获得一个优异的综合成绩。而当得知保研成功的时候我的心情是非常激动的,但激动过后便平静下来了。自己取得的成就值得肯定,但也要思考自己未来该如何去做。学习分享我觉得支撑我的最大的动力是自己的内心,因为想要为自己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所以也一直在拼搏努力。虽然自己高考时并没有发挥的令自己满意,但人生并不是只有这一个机会,还有无数个机会,所以在大学的四年我也需要一直去努力,来适应以后更加激烈的社会竞争。当我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时,我会先寻求老师的帮助,与同学互相讨论,并且查阅相关资料。除此之外,学习和生活可能会有一些冲突。我曾在大一加入了自己感兴趣的社团,也确实会和学习发生一些冲突。面对这种抉择,我会先以学习为重,在学习之余去安排自己的社团生活。暖心寄语学弟学妹们你们好,如果你们想要保研的话,一定要在大一大二大三这三年里夯实基础,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也要多参加一些学科竞赛、实验技能比赛,从而提高综合能力。如果想走考研这条路的话,平时也不要松懈。相对来说考研的话,你会去到更好的学校,保研虽然稳妥,但是却不如考研的去路更多更好。姓名:陈美霖 班级:2017级食品班 保研院校:华中农业大学保研专业:食品科学专业学习成就本科期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学生和青岛大学百名优秀学生,多次荣获校级奖学金。我的成绩比较靠近保研的边缘,正好在线上,所以说我一直都在准备考研而没有去做保研的相关准备。当知道自己有保研的机会时其实已经比较晚了,所以准备保研资料时间的紧迫,还是让人感觉挺难的。我是九月二十七号得到通知说我有机会保研,时间很短,需要准备的资料却有很多,所以也就没有问太多的问题,大都是自己完成的。但是学校的导师也会在我需要的时候为我答疑,帮助我准备。因为得到保研资格时一点准备都没有,担心自己保不上,所以一开始就没有跟家人说。当得知我保研成功时,他们很意外,我也挺意外的,总之还是很开心的。保研看重的是从大一开始的每一科的考试成绩,特别是专业课和英语成绩,英语一定要过六级才可以,而且英语成绩优秀在整个保研的过程中都会很加分。日常生活中,我没有什么特定的兴趣爱好,从七月多到九月二十号多我一直在准备考研。在这段时间里,基本上我除了学习没有精力去做别的事情,但是我也会注重劳逸结合,感到累了的时候会听音乐来放松一下。保研人物:高佳睿本科专业:生物技术保研院校: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为什么会选择保研(怎样定下的保研的决心)?如何看待保研和考研?开始是没有这个打算的,但是因为今年考研统招很少而且自己在学院有这个资格,就保研了。没有过多原因,顺其自然吧。有了名额的话保研相对轻松一些,成功的机会更大一些。考研的不确定性较大,而且今年考研形式不太乐观。但是保研不意味着不需要学习了,相反,保研后更应该努力学习。因为没有考研这份强大动力支撑你学习,专业知识掌握可能没有那么熟练充分。一路走来,您的心路历程是怎样的呢?有没有什么值得纪念或者难忘的事情吗?一开始没想着保研,在此之前会想着说复试会很难,总是感觉自己准备的不充分,导师什么的也没有提前看,不知该从何处着手,但是另一位保研的同学给我推荐了一些学校和导师。然后我就联系导师,导师很快给我回话,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感觉保研有了希望,就没那么紧张害怕了。保研的时候父母也是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有事的时候会和他们商量,刚刚提到的那个同学也是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没有他给我推荐学校和导师的话,我也不一定能保研,就是很感谢他们的帮助。希望学弟学妹能够珍惜时间,早做准备,不要等到快考研了才决定报哪个学校,最后发现来不及或者门槛太高。最后祝学弟学妹学业有成,都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 保研人物:孟鑫凤本科专业:生物技术专业保研院校: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学专业我是从大三下学期才开始进入想要保研的状态。从高中到大学,感觉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但是第一个学期的成绩让我感觉落差很大,也让我真正开始思考大学生活的意义。保研和考研其实是各有利弊。保研不需要经历考研初试,相对而言比较轻松,但是对前三年的考试成绩要求比较高。考研复习的过程确实漫长,但是从结果来看,只要能达到一定的分数,就有面试资格,当然要想达到比较理想的分数,确实要付出很多努力。保研确实是一场持久战,从时间上来说,最好是要提前定下保研的目标。但其实就我自己而言,直到今年暑假,我才开始正视并重视保研这件事情。由于大一上学期成绩不理想,因此我是有一段时间处于保研边缘人的焦虑。所以如果能尽早定下目标,努力奋斗的话,就能够掌握主动权。不管是考研还是保研,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心态真的太重要了,千万不要被焦虑支配!首先,好好学习,决定能否保研的主要因素是学习成绩,在保研备战期间更要认真学习相关的知识。同时,科研经历和英语水平也是保研环节中至关重要的内容。第二,保持良好的心态,不管是在备战过程还是面试过程,保持良好的心态真的太重要了,一定要静下心来,让知识真的进脑子。第三,多跟老师和学长学姐交流,他们会在在专业知识、院校选择、面试过程等各个方面给予帮助和启发。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会有答案希望大家都能够如愿以偿保研人物:王华昱保研院校: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如何看待保研和考研?我觉得保研和考研都是一种自己为理想学校而努力奋斗的经历,只不过保研就是比考研可以早确定结果,早点安心!保研相对考研来说,更多的是前三年的积累!但是,当然,结果确定下来之后就很轻松了!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您会如何处理呢?当然是赶紧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努力克服困难!其实说实话,在保研过程中,自己也有过焦虑,一开始是担心自己拿不到学校的推免名额,后来确定拿到名额后又会担心拿不到外校的offer,但其实这种担心也很正常,过于自信有时候会适得其反,适当的忧虑反而会给自己更大的学习动力!如果想走保研这条路的话,真的得重视学习成绩。虽然在大学里除了学习的确还会有很多事情需要做,比如我曾担任过文艺部部长,日常也会有很多工作但是不管是参加什么活动都应该建立在不耽误学习的基础上,学习还是应该放在第一位的。除此之外还需要早定目标,要明确自己想要报考的学校和专业,不要把事情堆到最后的一两个月。否则心情就会变得很复杂,而这也会影响到考试的发挥。一棋举错,满盘皆输青春是一条分水岭他分开来了赢和输的人要想成为赢家就要趁青春年华好好努力要知道努力会说谎但不会白费前路有人我们无惧未来编辑:卢松兴封面:户世兴排版:孔家起

汝独不欲

近五年研究生考试国家线汇总及趋势分析,2020年考研你能过线吗?

目前,2020年研究生考试早已落下帷幕,很多考生都在焦急等待成绩出炉。据悉,2020年研究生考试及录取都是异常残酷的,考生多、题目难、录取率低,很多人都在猜测和讨论2020年研究生考试国家线到底会如何。研究生国家线是考研学子能否进入复试的重要标准,又分为总分分数线和单科分数线,今天笔者就为大家汇总了2015年—2019年间研究生考试国家线的相关数据,并籍此对2020年考研国家线进行一定的分析和预测。首选我们来看研究生考试三大热门专业——经济学、法学、教育学近五年的研究生考试国家线及变化趋势。(备注:A类是指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等教育、经济较发达地区的研究生考试国家线;B类是指包括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教育、经济较为落后地区的研究生考试国家线。以下均同。)从统计数据来看,经济学不愧是研究生考试第一热门专业,其整体成绩和单科成绩一是高,二是逐年呈现上涨趋势;法学次之,分数没有经济学那么高,但逐年上涨趋势也十分明显;教育学研究生考试国家线在2017年出现了较大波动,但整体上也是呈现上涨趋势。其他各专业研究生考试近五年国家线汇总及变化趋势如下。从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到,大部分专业研究生考试的国家线整体上都是逐年上涨的。工学类研究生考试的国家线中间波动较大,2018年总分降到260分,2019年又攀升至270分;同时,军事学研究生考试国家线确实下降趋势明显,但2019年相对2018年未产生变化。综上,再根据2020年考研人数相对2019年增加了50万人左右,笔者认为2020年各专业研究生考试国家线上涨5到10分的概率较大。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真是这样,你2020年考研能过线吗?

巧言偏辞

考研“大小年”解读!看这形势,21考研算大年还是小年?

奇数年容易?偶数年难?每年接触到考研,大家都会听到考研大小年,奇偶年等,听到最多的就是大年数学会很难,小年会相对简单等,每年准备考研时因为大小年也会特别给自己增加些压力。所谓的考研“大小年”指的是当年考试难度的大小和录取人数的多少。如果考试难度大、录取人数少我们就称之为大年,反之则称之为小年。其中,英语政治的考试难度每年变化都不大,最能区分大小年的是数学。在2017年之前考研数学的难度都不算大,平均三四年会有一年的考研数学难度相对提高。不过从2017年开始考研数学的卷面难度就一直在增大,并在2018、2019年的考试中丝毫没有减少的迹象,2020年考研数学题也是出奇的难搞,这说明考研对于考生的数学要求在逐步提高。所以21年考研的同学在复习时千万不要心存侥幸,感觉说去年数学那么难今年就该是考研小年了,题目会不会就简单很多了,小研认为考研数学的难度不会减少,甚至还有增加的趋势。今天通过更多数据来给大家分析一下眼前的考研形势,我们一起来看看考研大小年到底是怎么样的历史上的考研大小年 先给大家看一下近些年考研的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近五年来,考研报考人数一路飙升到2020年的341万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报录比也逐步加大,到2019年时,每4个人中仅能录取1名!院校的大小年除了整体难度的大小年之外,和大家考研最息息相关的其实是目标院校的报考人数和考研难度。因为即便是全国考研人数再多,只要报考你目标院校的人数很少,那么你录取的可能性就非常的大。如果前一年某高校/某专业分数特别高,当年报考的学生会担心考上的几率小而报考了其他学校或专业,从而导致报考人数减少,分数线下降;到了后一年,同学们看到这所高校的报考人数少,分数线又低,就又会集中到这里来,分数线自然会再次升高,以此循环。不过大部分院校每年报考的人数不会出现大规模浮动,所以院校的大小年情况更多的出现在B区的院校或者一些二线高校。建议大家在进行院校信息的收集时多查阅几年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进行分析比较。同时选取最难的一年作为自己考研标准,以最难那年的标准鞭策自己,哪怕突然出现报考人数突然增多难度加大你也可以游刃有余!大小年的看法和建议 不要盲目迷信!劝大家不要迷信的觉得今年该到考研小年了,题目会容易些,复习时可以稍微省省力从现在起,这些念头统统扔掉!目前考研热度居高不下、报录比逐步提高、考试难度稳定上涨,可以说未来每一年都将是大年。如果内心一直盲目分析认为今年考研难度会下降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这才是最容易失败的地方。建议大家把2019的难度当做自己的考研标准,考数学的可以借鉴2018年,以这个难度为基本标准,再往上进行自我提升!毕竟只有硬实力才是最好的考研捷径,大小年的预测既不准确也不科学,不要把自己的大事放在这么一个没有把握的机率上面。从目前20考研人复试的情况来看,专业方面素养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大家在准备考研初试时,除了都要考的政治、英语,专业课也该是你非常重视的一部分,不仅是为了初试应试考试,更为了复试时更加游刃有余的与老师进行学术交流!考研趋势要了解 根据近几年的考研情况来看,考研出现了这么几个趋势:(1)考研人数逐年增长(2020年341万人)(2)往届生数量逐渐增多(近两年占据45%以上)(3)考研女生数量大幅增长(女生占比过半)(4)考生报考主要集中在A区985、211高校,B区高校调剂火爆(5)考试难度增加(主要体现在数学上)(6)专硕人数超过学硕(7)推免生比例增加,学校研究生扩招但数量有限上述这些趋势想必大家在很多地方都有了解过一些。根据这些情况来看,2021年考研并不会是考研小年,该有的难度不会减弱一分。说这么多也并不是为了打击大家的考研复习的积极性,而是想告诉大家,选择有时比努力更重要,你在选择好一个目标院校后,一定要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达到自己的目标!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什么都会辜负你,但是汗水不会;一切都会离开你,但是努力不会。请把所有的犹豫、侥幸、畏惧和懒惰拖延转换成斗志、奋斗和努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