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生活中处处都有经济学,看看有哪些你会忽略的小常识刘昼

生活中处处都有经济学,看看有哪些你会忽略的小常识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健的发展,很多经济学的常识逐渐走出课本的范畴被大家所接受,生活中,很多问题可以通过经济学的逻辑和定义得到解答,比如说,很多人经常在买房的问题上做纠结,到底什么时候买房才最合算,为什么同一地区的不同两套房子差价会很大?这样的问题在经济学的逻辑中是怎样的呢?经济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逻辑形式,叫做折现,折现的概念是指把未来的价值折合成今天的价值,举个例子来说,你今天拿到10块钱和明天拿到10块钱,同样是10块钱,但是它的经济价值是不一样的。为什么会这样呢,你接着往下看。假如你现在面临着两个选择,一个是100天之后你会得到10块钱,另外一个是101天之后你会得到20块钱,这时候你会作何选择,很多人会选择多等一天要拿20块钱,是的这样看起来更划算,如果情况发生一点变化,今天你马上就能得到10块钱,但是如果你能等到明天的话,将会得到20块钱,你会作何选择,这个时候大部分人会选择马上得到那10块钱。在折现的概念中,时间也是成本,人们决策的时候通常会把时间标上一定的价格,而及时行乐的吸引力一般是超过很多人的预期的,吃饭的时候你也想过我明天再减肥,看到好看电视剧的时候会想到,今天再追一集电视,喝酒的时候再多喝一杯等等,而在折现之下,你期待的价值在悄悄地发生变化。除此之外,在经济学的概念中,机会也是有成本的,因为你为了得到一个机会,会相应的放弃其他所有机会,在经济学中,如何做出最有效的选择,关系到一个人能不能取得生意上最终的成功。巴菲特曾经让他的私人飞机师做过一个机会成本的选择。首先,巴菲特让他列出25条现在对他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基于职业发展方面,巴菲特又让他在这25条最重要的事情中选出比较重要的5条,飞机师全都照做,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筛选出来了其中的5条。巴菲特将这个表格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最重要的5件事情,另外一部分是剩下的那20件事情,表格列出之后,巴菲特问飞机师,先放下最重要的这5件事不谈论,剩下那20件事情你准备怎么处理呢?飞机师说,最重要的就是那5件事情,剩下的那20件事情,利用空闲时间处理一下就好了。巴菲特说,不对,那20件事情,你非但不要去做,还要倾尽一切努力的去避免碰触到,因为他们或多或少都会蚕食掉你的机会成本。日常生活中大家总是觉得会有大量事情要做,但是巴菲特告诉你,不要想着做所有的事情,一定要做的话,就做你最想做的事情。生活中你总会碰到这样那样的机会,但是选择一个最适合你自己的机会,剩余的机会统统作废,这样一来,在机会成本的层面上,你作出了最好的选择。在日常生活中,你经常会发现,一件事情不见得是纯粹的好或者坏,随着事件的发展,到了逐渐超出了一个度的时候,好的能够变坏的,坏事也能变好事,而这个度就是经济学常说的边际效应。比如说你很饿的时候,吃了一碗米饭,感觉命是这碗米饭给的,这个时候如果你再接着吃,这第二碗饭已经不是这么重要了,但是还好,不至于是什么坏事,等到第三碗的时候,这碗米饭除了已经不能给你带来快乐之外,还会带来一些不适,通常,在这个时候,看到别人在吃会觉得十分恶心和痛苦。随着事件逐步的发展,事情带给自己好处逐渐发生变化,就消费而言,如果拿到基本需求之后,消费方面每多投入一笔,自己收获的快乐感觉就会减少一点,最后,持续性的投入消费再也不能带来快乐。经济学看起来距离生活很远,可是生活中不自觉就会运用到经济学方面的理论,既然避免不了,那么提前了解一些这些能够影响自己决策的经济学理论还是很有必要的。对此,你有什么观点,欢迎留言分享。

命曰天放

生活中必须知道的几个经济学“成本”

这里从“理性人”思维引出经济学里的成本概念。这些“成本”有别于会计里的一般成本,但这些“成本”却实实在在影响我们的生活,了解这些“成本”对于个体工作、生活至关重要。一、边际成本。边际成本指每增加生产一个单位商品所增加的成本。边际成本递减规律指每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所增加的成本是递减的。边际成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规模化思维。只要符合边际成本递减规律,规模化是有利可图的。定价策略,在抢夺市场份额时,先定一个低于平均成本的低价,抢夺市场。当竞争对手被排挤出去后,由于市场份额提高,成本降低,原来的低价还是有利可图的。典型的例子华为在非洲市场的争夺战。华为通过定一个远低于平均价的低价把非洲市场的其他竞争对手排挤出去,然后通过市场份额的提升来降低成本。一般来说,价格弹性大的市场,边际成本定价思维更有效。而同质化严重的市场往往价格弹性也大。二、沉没成本。已经发生却无法收回的成本就叫沉没成本。沉没成本在现实的应用,培养止损思维。遇到无法改变的损失后,要及时止损,别让之前的投入影响后面的判断。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买彩票不能自拔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前期投入很多没中,收手又不甘心导致越陷越深。如何利用沉没成本?例如超市的年费制,就是利用沉没成本对消费者的影响来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三、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指我们在做出选择时,不得不放弃的另一最优选择。鱼和熊掌不可得兼说的就是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在现实的应用,养成任何选择都是有成本的思维。没有时间管理观念的人,往往就是缺乏机会成本意识。在商业领域里,我们要时刻关注替代品的动向趋势。四、交易成本。交易过程中产生的交易费用就叫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在现实的应用。培养一种平台思维。平台的最大作用就是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培养降低交易成本的思维跟有利于得到客户对你的青睐。例如两个同样的便利店,一个只收现金,另外一个不仅收现金还可以微信支付宝信用卡等支付手段。很明显在同样的条件下,第二家的销量会好于第一家。结论:上面的四种成本不是单独存在的,前面只是简单的描述,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更复杂。例如,边际成本递减说明降价是有利的,但一旦引入博弈论的重复博弈,降价引起的报复往往会造成多败俱伤,降价就不是明智的。

八佰棒

从日常生活中学习经济学思维,做个复杂世界的明白人

你知道春运期间的火车票又贵又难抢,只有提高票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吗?你知道节假日取消高速通行费,不能刺激经济吗?你知道让人厌烦的黄牛党,其实存在即是合理的吗?可能我们很难联想到这些生活现象和经济学到底有什么关系?如果想要了解这些问题背后的真正原因,就需要先掌握经济学这门学科,用经济学思维来解答。有人会说,经济学太过于理论,怎么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呢?其实,经济学的作用正如《经济学通识》中讲的那样:能让你看见“别人看得见的”,还能让你看见“别人所看不见的”。辩论节目《奇葩说》的导师之一,薛兆丰,就是《经济学通识》的作者。身为经济学博士,又是大学教授,薛教授参加《奇葩说》,用经济学理论论证了一个又一个辩题,圈粉无数。也是因为薛教授在节目中,对经济学专业又风趣的解读,让我们对经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济学通识》从人类普遍约束的东西不够、生命有限、互相依赖、需要协调,来引出四类经济理论,分别是需求定律、利息理论、制度理论、宏观理论。薛教授通过这些原理,结合生活中的情况,对经济学理论进行了解读。下面就结合我的理解和思考,从日常生活、自我成长、工作职场和家庭教育四个方面来分享我对经济学的生活应用和理解。一、从日常生活看经济学——任何选择都有成本,不要只看到“得”,更要看到被忽视的“失”在日常生活中,和经济学联系最密切的就是商品的价格。我们去逛超市,逛菜市场,最关心的也就是价格。最近疫情爆发,老百姓由于恐慌一下子囤货,又因为物资运输滞后,导致超市和菜市场的商品价格都有所上升。这个时候有一种声音就出来了,说在这个危机时刻,不能提价,不然就是趁火打劫和发国难财。《经济学通识》中写道,这些观点,恰恰就是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指出的:我们不能只看到容易看到的“得”,还必须尽力去看到不容易看到、甚至无法看到的“失”。人们一眼就能看得见的,是老百姓都能买到需要的物资,而且商家没有提价,大家没有因为疫情的缘故而增加经济负担。可是,不容易看见的是什么呢?这样一来,商家在疫情的时候,付出的成本必然是增加的,而如果不提价,收入就会减少,供应自然也会减少。那么,老百姓付出的就是要花大量的时间排队抢购物资,而且还有可能买不到物资,需要花更多的成本去别处想办法。运用经济学思维来看日常生活,一个人在衡量商品的价格的时候,要把比较的东西拿出来,放在天平两边去对比。经济学要教大家的是,在进行比较的时候,不但要注意看得见的、已经得到的一面,还要看见那些价格背后、有所联系的另一面。二、从学习成长看经济学——投资自己,免费的才是最贵的时下网课学习是投资自我成长的方式之一,我也是网课学习大军中的一员。可是,我有一个毛病,那就是文件夹中一个个网课,真正打开学习的很少。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很多网课都是免费的,我只知道不停地报名,却不知道打开认真学习。薛教授在《经济学通识》中写到,人们有追求免费服务的自由,却没有逃避付出代价的自由。比如说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费,一开始以为能造福于老百姓,其实只会浪费出门人的时间,也享受不到假日带来休闲和快乐。一到法定节假日,趁着高速通行免费,很多人会自驾出门。这必然会导致高速堵车,有的甚至是一整天都浪费在高速上。到了目的地,早就没有了刚开出门时的雀跃了。这就是自驾出行的人,为了追求免费的服务,付出的代价。而我为免费网课付出的代价,就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精品课程,只是看那些免费网课。时间一天天过去,以为订阅了、收藏了就是学会了。其实,一年下来,自己在自我成长的反向路上越走越远。薛教授说,金钱与便利,自古难两全,而人们从来就只有权衡和取舍。在投资自我成长的时候,最关键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让自己的能力大幅度地提升。最好的办法就是选择一位权威的老师。而权威老师的课,必定是不便宜的,课程倾注了老师的心血,但肯定也是性价比最高的。市面上那些所谓的免费课,其实只是一个入门,它的价值就是你看到的这个价格。选择贵的课程,也能督促自己学习,让自己没有停下来的理由。永远找不到最好的价格。免费的,入门简单,但是收获甚少;价格高的,入门难,但是得到的的多。只有在时间和金钱之间权衡之后,才能做出最优选择。三、从工作职场看经济学——职场剥削不存在,其实是买家与买家之间的竞争之前看《奇葩说》的时候,有一个辩题是:感兴趣的工作总是996,我该不该886?一听到“996”,大家讨论得都炸开了锅。支持“886”的正方认为,工作只是为老板打工,付出的努力都是为了实现老板的梦想,所以总是“996”的工作,就是在被老板“剥削”。薛兆丰教授在《经济学通识》中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薛教授说,从经济学的角度去看劳资关系,每个人都是会形成对策的,大规模地靠剥削来牟利并不可能。这句话什么意思呢?简而言之,即使上班时间是“996”,你真正工作的时间和强度都没有这么久。记得薛教授在《奇葩说》节目上说:老板在为自己的梦想打工,而员工在为自己的简历打工。经济学说,买家与买家之间从来是不竞争的,竞争永远在买家与买家之间展开,卖家与卖家之间展开。我们用固定思维认为,打工的就是“弱势群体”,就是最容易被剥削的。如果你一直带着这种消极思想去工作,排斥为了提高职场技能去努力,到时候想被老板“剥削”的机会都会没有了。四、从自我管理看经济学——坚持做一件事,增加“不耐”,自我成长回报大我们想知道事情的投资回报有多少的时候,都会去看利率。但是你知道经常挂嘴边的利率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吗?《经济学通识》中说:利率是有无数人的“不耐”决定的。不耐就是急躁,不够耐心的意思。人们总是想早点享受,早点看到成果,但是,只有“不耐”增加,利率才会得到提高。这让我想到了理财投资。同一笔钱去理财,短期的利率,肯定比长期的利率来得少;在股票市场,做短线投资的肯定比做长线投资的要多。薛教授也说:在投资、消费问题上,人有时间上的偏好,不耐是人的自然倾向。但是,真理都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在投资市场上,被割韭菜的永远是做短线的人,最终获得收益的都是长期投资的人。在自我管理方面,也是一样的道理。最近直播带货最火的就是薇娅,听她的采访才了解到,她在直播之前做过电商,也因为生意失败卖过房子。在成为直播女王之前,她已经准备了很多年。正是因为她不急躁,有耐心,坚持做,才有了现在的成就。斯坦福大学有一个著名的“棉花糖”实验:老师和几个小孩做一个游戏,老师把棉花糖交给小孩,跟小孩说,如果你能坚持半小时不吃,老师会再给你一块棉花糖。结果,有些小孩比较不耐,很快就把棉花糖吃掉了;有些小孩忍住了,没有吃,最后得到了奖赏。我们在做事一件事的时候,总是太看重一年内发生的事情,而忽视了五年的成长力量。而像实验中忍住不吃糖的孩子那样,延迟满足感,最后才会有更多的收获。所以,做事情的时候,要自律,要坚持,为了美好的未来,养成做得长远的习惯,才能得到更大的回报。写在最后:读了《经济学通识》后,让我摆脱了一些直觉和经验的控制,能够了解到生活中很多事物的规律,也颠覆了思维方式。在日常生活方面,经济学思维告诉我们,如果只是一味地关心涨价与不涨价,不了解价格背后的另一面,会让我们失去得更多。当我们做决策的时候,要充分考虑那些暂时还看不见的因素。在学习成长方面,一心想着少花钱肯定是好的,学习了经济学思维,才知道免费的才是最贵的。因为想要获得一项技能,除了要付出努力,还有就是找到好老师花费的金钱成本。金钱和便利很难取舍,只有平衡两者,才会是让技能短时间练就的正确途径。在工作职场中,干活不开心,常常抱怨老板,工作不能百分百投入。你把责任都推给别人,却不从自己甚身上发现问题,工作成绩自然不会显著。想要升职,想要涨工资,有效的方法就是把这些错误思维踢出掉,运用经济学规律,找到努力的方向。在自我管理上,做一件事坚持一年不容易,坚持五年甚至更久,越加不简单。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做事情长远的习惯,不急躁,增加“不耐”,提高做事情的利率,得到更多的回报。经济学是一门叫人冲破成见的学问。它能让我看见别人看得见的东西,还能让我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学习经济学,掌握内在的经济逻辑,让我们把经济学思维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更好地对世界做出反应。

声如乳虎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生活,做出更理性的决策!

罗振宇的得到要上市,公开的财务报表,有个令人匪夷所思的数据:一个叫薛兆丰的,分走了3000万,仅次于刘润的3784万!如果你喜欢看奇葩说,可能认识他,刚和杨幂组成了新的CP,“丰幂组合”。薛兆丰是原北京大学发展研究院的教授,在得到开了一门经济学课程,有51万人订阅,就连明星奚梦瑶,都是他的粉丝。在一档综艺节目中奚梦瑶不吃午饭,专注于听薛兆丰的课程,还认真做了笔记!薛兆丰的课程总能把高深难懂的经济学概念,讲得让老百姓也能听懂。比如,《薛兆丰经济学讲义》中,讲了一个概念,叫做供需原理。这个原理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北京的房价这么高?是因为地产商黑心卖得贵吗?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因为北京的土地供应有限,而很多年轻人都愿意去北京闯荡,哪怕住地下室都在所不惜,供应小于需求,所以北京的房价高。同理,为什么黑龙江鹤岗的房子那么便宜,3万块钱就能买一套。就是因为鹤岗的人少,年轻人都往外跑,需求少,但房子多,供应大于需求,所以鹤岗的房价就下跌。《薛兆丰经济学讲义》中,还有很多这样通俗易懂的案例,帮助大家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生活,作出更理性的决策。比如以下从书中整理的:1、每一个人,不需要自己关心社会福利,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去推动社会的福利,他只需要关心自己,追求他自己的福利就可以了。但是他在追求自己福利的过程中,会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让他的努力转变为对公用事业的推动。这只看不见的手,会让他的自私自利推动社会福利的改进。2、不要在家庭,朋友圈里斤斤计较,过分讲究市场规则,也不要在市场上强求陌生人表现出不切实际的爱心。3、负面感受不是我们的成本,只有我们需要放弃的最大代价才是成本。他的这本代表作《薛兆丰经济学讲义》一经推出便广受追捧,在豆瓣读书上获万人好评,评分高达8.3分!没有没有枯燥的数字、没有难懂的图表,而是用大量简单真实有趣的身边案例,更实际有趣地来解释经济学原理。想学习经济学的读者,这是一本难得的入门科普读物。想用经济学理念来让自己更为理性的读者,能更好地知道自己生活。一杯咖啡的价格拥有一本可以学习知识、愉悦心情的书籍。点击下方“商品卡”,即可购买。中信出版,信誉保障。

次矣

我们身边的“经济学”——读《生活中的经济学》有感

读完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教授的《生活中的经济学》一书,掩卷沉思,受益匪浅,爱不释手。《生活中的经济学》一书可谓“包罗万象”,探讨的问题,远远超过传统经济学研究的范畴,和生活息息相关。他以“家常式”的笔调,静静地述说在美期间身边发生的一件件小事乃至日常琐碎之事,从中点拨出一个个惊人的“经济学理论”,深入浅出地写出了美国经济如此发达的原因。在书中,茅教授深入浅出地分析了美国政治、经济、社会、财政、教育等各个方面,揭开了经济学是一门深奥难懂的神秘面纱,给我们打开了一道扇进入经济殿堂的“芝麻”之门,以浅显易懂的生活片段展现给我们,潜移默化的灌输经济学思想,让我们以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社会,解读社会现象。借助《生活中的经济学》这本书,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经济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生活中许多看似不相关的事物,就这么给有机地串了起来,原本深奥的经济学原理,就这么浅显易懂;原本不畅通的道路,就这么豁然开朗了。茅教授以《生活中的经济学》一书诠释了他所说的这句话,“不论多深奥的经济学理论,如果透彻地理解了它,必定可以还原为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也正如恩格斯所说“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理论来源于我们的生活,也指导我们的生活,经济学理论也一样。当然,我们读一本书,要的不仅仅是以上这些,特别是像《生活中的经济学》,这样脍炙人口的好书,更要有一双火眼金睛,品评更深层次的“精髓”。无论我们是什么样的读者群,都可以在《生活中的经济学》这本书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篇幅,喜欢的章节,它将给予我们许多不同的视角,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找到共鸣,当然,有些我们可能不以为然,但却都可以激发我们更多的思考。《生活中的经济学》第一篇宏观经济学中,有一节是讲“节约时间创造财富”的,这一节通过美国人如何打电话、如何与“时间赛跑”、如如何排队、如何守时间、如何不喜欢看热闹等“琐事”,分析了美国人节约时间的方法,节约了时间,从而他们创造了上亿元的财富。看是简单的“小事”,美国人就可以找到窍门发财致富,而我们不要“不以为然”,而要学会“睁眼看世界”,学习学习,借鉴借鉴他们的“理财之道”。节约时间,创造财富,表面看起来简单,其实不然,他需要智慧。有一个年青的富翁,曾对一个强盗说过这么一段发人深省的话:“你可以拿走我的汽车,抢走我的所有的钱财,但是,只要不杀死我,留下我的大脑,过不了多久,我就又会拥有这些东西了!而你呢?你在把从我这里抢去的钱物挥霍掉之后,你就又一贫如洗了……”那个强盗听了这一番话之后,似有所悟,便问富翁:“那是为什么呢?”富翁说:“因为我拥有智慧,智慧可以变成黄金,可以使我拥有一切!”美国这样的富翁很多,中国也不少!我们要的不是金子,而是“点石成金”的方法。如何节约,需要的就是智慧,在今天,我们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要节约的不仅仅是时间,国务院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大力节约能源,大力节约用水,大力节约原材料,大力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大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要的也是智慧,智慧的确可以变为金光灿灿的黄金,也就是说智慧是潜在的黄金。这正是智慧在手,财富无忧!《生活中的经济学》是一本从微观现象到宏观经济,茅教授娓娓道来,这是我读过最好的一本经济学普及读物。深刻体会到一个深奥的经济学原理就这样被他以风趣、轻松的语言阐述出来,真是一件快乐有趣的事。书读了,到不像是在读书,倒像是听一位长辈在讲故事,但从中不免一惊——原来经济是这么运行的。然而在这一个个“家常”故事中,学到了“理财之道”“生活之道”“处世之道”---挖掘到了美国人的智慧。最重要的是,《生活中的经济学》诠释了经济学无处不在,她就偎依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很近,可以看得见,摸得到。

点与线

3分钟了解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生活无处不经济,如今看来只寻常

一位街头画家为游客画了一幅肖像素描,画得非常棒,游客看到后也十分满意,但面对高昂的价格却表示难以接受。“太贵了”游客认为,“这仅仅只花费了你5分钟的时间就要100美元?”“是20年零5分钟”。画家回答道,于是游客乖乖付了钱。如果没有之前20年投入的练习(投资),画家就画不出一幅打动人心的素描,他的5分钟也就不值这100美元(回报)。当然投资必然伴随着风险,不是所有花费20年练习绘画的人都可以完成一幅令人满意的作品,他的作品也有一文不值的可能。投资与回报是最简单的经济学思维,但很多人在投资时往往盲目乐观,以至于可以完全忽视风险。小白学经济,一本就够了投资与投机A股市场长久以来为人诟病,以至于投资股票的行为更习惯称之为“炒”,这也侧面反应出了一个现实,即大多数人认为投资股票是一种投机行为。这一称谓的广泛应用也让许多从未投资过股票的人望而却步,因为传统观念告诉我们赌博(投机)是不好的行为。事实上股票市场风险固然不小,比如著名的“二八定律”(20%的人赚钱,80%的人亏损)也告诫我们不要轻易进场。但数据统计的创业的失败率比20%要低得多,事实上创业3年还能存活的公司不足1%,创业是被大多数人认可的一种行为,但投资股票市场却不是。虽然通过概率来讲我们很难分清到底谁才是投机?但其实两者都不是,因为无论是投资股票还是选择创业都不是零和游戏(一方所得即为一方所失),两者均有额外的产出,而相较两者的成功率而言,我更建议大家投资股票而不是轻易选择创业。聪明的投资者说起投资总让我想起《聪明的投资者》这本书,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这本书就没有巴菲特,虽然提起作者格雷厄姆可能大家会感到陌生,但他的另一重身份是股神巴菲特的老师。书中有一个著名的“钟摆理论”,股票价格总是会围绕着其价值而左右摇摆,聪明人会选择在其价格低于价值时购买,高于价值时卖出。这个理论后来成就了巴菲特那句名言“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毫不夸张的说,没有这本书就没有巴菲特其实也涉及一个最基本经济学知识——供求原理,即当别人因恐惧而抛售股票造成市场供大于求,必然造成股价下跌,反之供小于求,股价上涨。也许放到其他物品上大家会更容易理解,就像非洲猪瘟导致猪肉供应减少,其价格从而飞速上扬,看来股票跟猪肉好像也没什么区别。所有我们司空见惯的事物背后都蕴藏着经济学的原理,而建立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可以帮我们有效地了解事物的本质,无论看上去它是司空见惯也好,匪夷所思也罢。

维也纳

生活中的消费经济学,你都知道吗?

谈到消费,那是生活中最常见不过的了,衣食住行,柴米油盐,处处都离不开消费。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老百姓的消费也逐渐从基本的生活开销往更高端的方向延展,比如旅游、电子产品、养生等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消费升级。如今,政策、投资、项目往往都把目光瞄准了这一领域,国家也在引导利用消费来拉动经济。那么消费到底蕴藏着什么样的能量?背后又有哪些的经济逻辑呢?消费到底是什么?消费到底是什么?仅仅只是上面说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吗?正确一半,这只是它的一种表现形式,那它的本质是什么呢?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消费和产出永远是一对,没有消费,就没有产出;产出没有了,自然也就没东西可消费。俗话说得好,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其次,消费是为了创造更多的价值,是另一种产出。怎么理解呢?举个例子,你在网上新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你消费了商家的产成品,耗费了国家的运输资源,但为国家贡献了增值税、消费税等税收;耗费了商家和物流的人力,但为商家和物流贡献了利润;哪怕最后丢弃的包装盒,也能为废品回收站创收。你看,表面上你只是消费了一台电脑,其实背后对应着很多个消费和产出,而这种消费-产出关系在如今愈加发达的经济社会,会复杂得多。再接着上面的例子,你新买一台电脑是为了什么呢?为了提升工作效率,产出更多的价值。而这些价值同样也有人消费,比如一台性能更好的电脑,单位时间内可以写出更多的PPT,或者新买一个电饭煲,可以让家人吃上更香的米饭。所以,消费本身其实就是投入与产出的结合体,看似许多平常的日常消费,背后都有这么一个逻辑。为什么总是觉得外国人比国人更会消费?我们总是看到外国人环游世界,猎奇冒险,而国人整天围着股票涨跌、柴米油盐斤斤计较,这种情况除了国家发展水平所导致的消费水平不同外,其实咱们的消费和国外本质上也“不一样”。表面上看都是衣食住行,但其实消费会因为各种客观因素而变得差异化。为啥呢?1、人口结构。这个容易理解,老龄化社会,养老产业会更加健全,也有更大的消费市场和投资空间,所以老有投资大佬经常提到医疗健康和养老产业,就是因为他们看好未来的刚需消费。当然,由于咱们人口基数大,需求多,这种由人口结构导向的消费也会比国外更加复杂。2、政策导向。国情不一样,国家的政策也不一样,比如补贴。美国和中国补贴的领域肯定也有所不同,前些年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力度大,厂家生产更多的新能源汽车,消费者也购买更多的新能源汽车,这些都是由政策导向的。再比如很久以前的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政策,一定程度上都是引导消费差异化。3、人文习惯。同一年龄段,人们的消费也会因异域习惯不同而有所差异,比如同样是年轻人,无论有钱没钱,中国大多会选择买房,而美国则更倾向于社交、投资、实践。甚至在国内,70后、80后和90后也有着不同的消费习惯,70后喜欢储蓄、80后适度消费、90后借钱消费。正是由于许多这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国人的消费和国外的消费亦千差万别。如今,中国人的购买力其实并不弱,但依然有很多人觉得“活得很累”,包括不少身边家庭条件不差的朋友。说白了,同样是衣食住行,可能你的消费环境、消费逻辑跟别人的压根就不是一码事。消费是如何拉动经济的?宏观上讲,原理并不难,就像上面所说的,消费了一台电脑,为商家、物流都创造了利润,假如你在线下的话,还要产生交通费,这些交通费将进入公共交通系统、出租车或网约车公司等等。在这里,消费的作用就是让钱流动起来,行使它的流通手段职能,盘活经济。微观上讲,受到乘数效应影响,一次消费所带来的产出,会带来更大的消费,和更大的产出,即刚刚上面提到的消费-产出关系,专业术语称为凯恩斯乘数效应。比如某个经济体的一台机器生产100个玩具,耗电100度,市场需求100个玩具,这时消费与产出是平衡的,消费并没有对经济起到拉动作用;而此时,人口增加了,市场需求增至200个玩具,这时则需要再开动一台机器,耗电和产出均增长,此时消费拉动了经济。80年代的日本以及当下的美国,消费都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先来看日本。数据显示,在1961-1973年经济高速增长的日本,同期新车销量年均增速高达17%。1974年经济增速放缓之后,新车销量增速也相应跌至3.4%。1986年至今,新车销量年均负增长-0.28%。此外,在高速增长期,像啤酒、文娱传媒等年轻型消费都占当时日本消费支出和GDP很大的比重。再来看美国。二战结束后的1946-1964年间,美国迎来了婴儿潮,共有7600万婴儿出生,约占目前美国总人口的1/4。而这些新生儿后来逐渐成长为消费的中坚力量,美国也在这段时间实现了消费升级。数据显示,美国的服务消费占比在1970年首次超过商品消费,并在1979年前后正式确立趋势,消费结构也经历了从商品到服务、从非耐用品到耐用品的升级,个人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也从1967年的58.9%,增至2018年的近70%。在这个历程中,美日两国都经历了不同的政策、人口等因素对消费的影响,但消费拉动经济的原理都是一样的。结语早在2013年,我国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就超过了第二产业,但最终消费对于GDP的贡献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目前中国目前最终消费占GDP比重仅为56%,而发达国家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达到80%,全球平均水平为78%。所以,从中国的经济增长潜力、超高储蓄率来看,咱们的消费潜力还是非常大的。如今,国家政策正在鼓励引导消费,从产业转型,到消费升级,到减税降费,再到近期上海宣布打造“全球新品首发地”,在不久的将来,你买一瓶酱油已经不再只是消费,或许还肩负着国家战略的重任呢!

金木讯之

有趣的经济学:在日常生活中定义生活的意义

来源:金融界网站作者:蒙格斯智库导 言 生活的意义是什么?面对如此庞大的哲学问题,可能永远没有统一的答案。但是仍有无数的人对此孜孜以求,因为很多人认为找到了生活的意义会使人生更有目标感和幸福感。生活的意义(Meaning in Life)被认为是幸福的基石,因此理解什么使生活有意义是每个人的重要目标。一项研究发现,寻找生活的意义可能并不需要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日常的常规行为就可以让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该研究来自于新泽西州纽瓦克罗格斯大学的的Samantha J. Heintzelman和密苏里大学的Laura A. King的一篇论文,题为《生活的常规和意义》(Routines and Meaning in Life),该论文于2018年发表于《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公报》(PSPB)杂志上。 研究背景 研究者把常规行为定义为日常生活中规律的行为,如每日喝咖啡跑步等,并认为有意义的生活至少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意义、目的和一致性。首先,常规行为可能有助于通过日常实践创造和反映出一种持续的自我意识,潜在地促进意义感;其次常规行为也可能是实现长期重要目标的途径,从而产生一种使命感,使得日常生活中有方向感;最后,常规行为符合生活的意义定义中“一致性”这一成分。因此常规行为可能会对生活的意义产生积极的作用,研究者设计了两个实验以检验二者的关系。 研究设计 在实验一中,研究者选取了317名来自MTurk的个体,并调查这些个体是否存在稳定的常规思维和行为,即常规性的偏好,如“我每天做的事情几乎都是一样的”,并询问被调查者是否会注意和觉知到该事件,即正念,如“我发现自己对做的事情不会投入注意”,最后评估生活的意义,如“总体上我的生活是有意义的”。 在第二项实验中,研究者采用取样的方法来检验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与生活的意义之间的瞬时关系,目的是探究与非常规行为相比,个体在进行常规行为时是否具有更强的生活的意义感知。研究者选取了85名学生,在每天早上9点到晚上9点,会向这些学生发送6次调查链接,每次调查中都要求他们简要描述正在做的事情,并询问其当前活动是否为一次常规行为的一部分,最后会要求被调查者完成生活意义存在性问卷以及评估其当时的情绪。实验最终收到2950份数据。 实验结果 实验一中结果发现常规性的偏好与生活的意义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并且在生活的意义的成分中,一致性与对常规性的偏好相关度最高。正念也与生活的意义正相关,且当常规性的偏好和正念同时加入回归分析时,二者都能够显著且独立地正向预测生活的意义。 在实验二中,首先在个体水平上的分析发现,被调查者对生活的意义评分和对常规行为的评分呈正相关,在控制年龄、性别和完成的调查数量后,偏相关分析依然显著。平均情绪水平也和生活的意义以及常规行为有显著正相关,在控制情绪水平后常规行为和生活的意义之间的关系减弱。 最后研究者对工作日和周末分别进行了探究,由于工作日人们会做更多常规化的行为,而周末人们的情绪会更加积极,因此研究者并没有假定哪种情况下生活的意义更高。结果也发现,工作日被调查者的常规行为评分更高,而周末的情绪评分更积极,并且生活的意义在周末和工作日之间没有水平上的差异。 在此之前,常规行为和生活的意义之间的潜在联系的研究极少。不过有很多研究发现了常规行为和幸福感之间的关联,比如常规行为与舒适的感觉、信心、安全感和控制感等有相关性。还有一些研究,特别是针对老年人的研究,发现充满常规行为的生活可能会降低幸福感并带来更多的痛苦。 研究者通过上述两项研究证明了常规行为在生活的意义体验中的预测作用,即被调查者当前行为符合一种典型常规的程度与同时进行的生活的意义评分有关,这说明获得生活的意义体验不一定要经历非凡的体验,也可以出现在日常的世俗经验中。 常规行为的特点在于简单的重复,因此容易让人联想到无聊的状态,不过该研究认为常规行为与无聊之间的联系可能取决于常规性是否缺乏方向,只有那些没有功能或目的重复的常规行为才会导致无聊。 结语 生活中的哲理也可以被科学的实验所探讨,这样的结论或许比某些大师更有说服力。 平淡的生活,充满了琐碎和重复,但生活的意义可能就隐藏在这些琐碎与重复之中。 可怕的不是平淡,而是平淡背后方向的缺失。 在当下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中,我们并不缺少刺激和变化,正相反,或许我们更缺少的是把平淡过好和在平淡中坚持的力量。

二丁目

生活中潜藏着哪些经济学原理,用这本书告诉你!

书名:《牛奶可乐经济学》作者: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H·Frank)内容介绍:本书共分11个章节(包括产品设计中的经济学、供求关系实践、职场的奥秘等章节)。书中从生活中摘取了我们司空见惯而又未注意到的现象,如为什么牛奶的盒子是方的,而可乐的瓶子却是圆的?为什么医生倾向于开更多的抗生素?为什么大多数亚洲国家手机短信的使用远比美国更普遍?列出问题后,作者又用简单明了,容易理解的经济学原理生动地解释现象产生的原因,而且一般用一句话总结这种现象的道理(产品的设计与几何学有关、个人利益的追求往往造福于所有人、等等)。书评:本书有着几个鲜明的优点:1.贴近生活这是《牛奶可乐经济学》一书的最鲜明的特点,书名中的“牛奶可乐”即象征着日常生活,也反映了这本书就是为普通大众设计的。我从书中摘了几个例子(1).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里卖,而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卖?(2).为什么很多酒吧喝水要钱,却又提供免费的花生米?(3).为什么女模特比男模特收入高?(4).为什么大多数百货商店把男装摆在较低楼层,而女装摆在较高楼层?怎么样,是不是很贴近生活呢?2.语言风格轻松梓阳平时喜欢读各种书,知识类书籍也读了不少。综合来讲,知识类书籍在语言风格上分两类,一种庄重严肃(大多数知识类都是这样),而另一种则诙谐幽默!《牛奶可乐经济学》属于后者,因为选材贴近生活,语言也很亲民,不会出现读《时间简史》这类科学读物那般吃力难懂!而且虽然专业名词不多,但是却解释的很到位,不需要什么经济学基础就能轻松读懂!3.知识点到位虽然说与语言风格亲民,但是书中传递的知识内容可一点都不少。有些知识类书籍读起来,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为了艺术效果,讲的知识点有些就不靠谱,比如这本:梓阳不是黑上面的书,但无论是知识点的高效性、知识的可靠性和知识点的客观性都要照这本书差的远。而《牛奶可乐经济学》在知识方面比较到位,深入浅出的同时又保证的知识相对较高的质量。4.知识总结性强每个问题后都会对生活现象做一个解释,从个例推广到全体。有的时候为了印证一个知识点还会举出两个例子,可以让非专业的用户读起来更轻松。5.逻辑严密,结构值得点赞首先,全书共分为11个章节,章节之间又是相互勾连,循序渐进的!就每个章节内部而言,有标题(概括这一章节围绕哪一部分内容展开),有生活问题列表(相当于一个小目录,便于查找),每章的结尾还有本章小结,总结了本章生活问题反映的经济学知识点。可以说整理的相当严密了!梓阳说本人经济学读的不多,但《牛奶可乐经济学》的贴近生活与它平易近人的风格却让我为它倾心,本书出了一个系列,目前只读了一本中的小部分,愿再接再厉,早日读完!

太初

讲座|方钦:经济学能够让我们生活得更幸福吗?

1月26日,经济史学者、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讲师方钦在成都·寻麓书馆传灯人系列讲座中为读者们分享了“重回经济学正统”这个话题,从亚当·斯密谈起,由个人行为的规范层面出发,推论社会秩序的建立;在给定的社会秩序之下,探讨旨在增进个人、社会与国家之幸福、财富和繁荣的经济增长机制……当我们理解了斯密的逻辑,就会发现,真正的经济学,是这样的……以下是本次讲座的内容整理。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从来就不是一门教大家怎么赚钱的学问。这就好比是中科院的老教授,他不会教大家怎么开挖掘机,要学开挖掘机得到蓝翔技校。现在经济学发展有这么一个倾向,许多人往高端的蓝翔技校方向走,就造成大家对经济学的误解。今天晚上我主要是想给大家解释一下,经济学这门学科从诞生那天开始,它到底是干什么的?现在大家都喜欢用“匠人”这个词,经济学就是这样一种典型的匠人学科。经济学关心的,其实和哲学等人文学科一样,就是我们人自身。但是,和哲学不同的是,经济学不谈论“我是谁”,不谈论人性的本质;经济学的武功套路,就是把人给解剖开,把作为一个属于社会整体的或者作为一个纯粹意识存在的人给分解开来,分解到人的行为为止。经济学关心的,是一个人怎样做出行为,其行为的约束条件是什么,以及作为行为个体,有哪些选择项可以供他去行为。通过这些可观察得到的材料,经济学家告诉我们,如何理解我们的行为、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的社会。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这个名字普通读者可能不太熟悉,但是对经济学家来说,他恐怕是继亚当·斯密后对经济学影响最大的一位学者。我们现代经济学的整个体系就是由他构建的。马歇尔当年写了一本《经济学原理》,在那本书的绪论部分,他说了这么一段话,大意是:人类生活中的所有事务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宗教,它处理形而上的问题;另一种是经济,它处理一切形而下的事务。也就是说,按照马歇尔的观点,整个人类学科体系实际上只有两门学科,宗教学与经济学。经济学就是关注人类实际的生活事务的学科。苏格兰启蒙运动与亚当·斯密要了解经济学本身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我们必须追溯它的起源。经济学诞生的时候,它实际上有两个分支,一个是来自于欧洲大陆,主要是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另一个来自于苏格兰的启蒙运动。我们现在的主流经济学就是苏格兰启蒙运动的产物。苏格兰启蒙运动比较特殊,它和当时英格兰17世纪的学术精神有些不太一样。当时,英格兰的学术传统以古典学和数学为主,而苏格兰启蒙运动之后想要构建一个不同于英格兰的学术传统,所以它的大学以生物科学和道德哲学为主体。其中,道德哲学是一个关于人类事务的大学科,在道德哲学这门学科的发展过程当中,出现了一个分支,这就是经济学。大家可能听到过这么个名词,“政治经济学”,在早期,经济学这门学科就称作“政治经济学”。顾名思义,这门学科应该和政治学有点关系,即经济学属于政治学科的分支,这个是法国人的传统,代表法国启蒙运动对于这门学科的理解。后来从马歇尔开始,去掉了“政治”两个字,改称“经济学”,这是英国人的传统。经济学的祖师爷,亚当·斯密,他当时就是道德哲学教授,因为那个时候根本就没有经济学这门学科。他的道德哲学体系,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称为“自然自由体系”。那么我们现在说的经济学这门学科,在亚当·斯密那里它到底占据一个什么位置呢?亚当·斯密画像“看不见的手”第一次出现亚当·斯密的自然自由体系有四个部分,其中第一个部分是神学,第二部分是狭义的伦理学,第三部分是和法律相关的伦理学,第四部分是旨在增进国家财富、力量和繁荣的政治条例。这第四部分内容,就是属于经济学科的内容。贯穿斯密整个自然自由体系的核心内容,就是一个可能很多人都听到过的名词:看不见的手(invisible hand)。要理解斯密的自然自由体系,理解经济学是什么,关键就是这只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是亚当·斯密的思想中最有名的一个名词,但“看不见的手”到底是指什么东西?首先要知道,尽管“看不见的手”很有名,但是在斯密留下来的所有著作当中,“看不见的手”只出现过三次。一次他说的那只看不见的手,指的是神的手,我们不去说它。重要的是另外两次。一个是出现在《道德情感论》第4卷第1章,这一章讲的是效用对于道德情感的影响。在这一章的论述当中,他谈到财富的作用,就有了“看不见的手”的登场。他说:“在任何时候,土地产品供养的人数都接近于它所能供养的居民人数。富人只是从这大量的产品中选用了最贵重和最中意的东西。他们的消费量比穷人少;尽管他们的天性是自私的和贪婪的,虽然他们只图自己方便,虽然他们雇佣千百人来为自己劳动的唯一目的是满足自己无聊而又贪得无厌的欲望,但是他们还是同穷人一样分享他们所做一切改良的成果。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们对生活必需品做出几乎同土地在平均分配给全体居民的情况下所能做出的一样的分配,从而不知不觉地增进了社会利益……”等我把看不见的手的第二次登场讲完,我们再来回顾他这段话到底是什么意思。“看不见的手”第二次出现第二次登场是在《国富论》第4篇第2章中。第4篇讲的是什么呢?它是论政治经济学体系。所谓政治经济学体系,在亚当·斯密那个时代很简单,只有两个,一个是重商主义,另一个是重农学派。其中重农学派亚当·斯密讲得很少,大概只占了第4篇的1/10的篇幅,其他9/10的篇幅他都是在批判重商主义,而“看不见的手”就是在批判重商主义的过程当中出现的。在第4篇的第2章讲到国家限制进口的危害的时候,亚当·斯密谈到了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然后他说,个人确实“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在这场合,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因为事非出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我从来没有听说过,那些假装为公众幸福而经营贸易的人做了多少好事”。如果诸位仔细比较这两段话,你就会发现不管是亚当·斯密的伦理学还是经济学,使用“看不见的手”这一短语出现的文本背景都非常相似,也就是和经济现象、市场交易这些行为有关的场景。《道德情感论》,谢祖钧/译,河南文艺出版社,2014年4月版斯密悖论所以“看不见的手”到底是什么?以前曾经有一个假说叫做“斯密悖论”,这是19世纪一些德国学者假想出来的东西。他们大致的意思就是说,斯密在《道德情感论》中的“看不见的手”指的是道德的手,指的是利他之心。而在《国富论》当中指的是经济的手,市场之手,指的是利己之心。这样一来,一个是利他,一个是利己,二者是矛盾的,所以得到这么一个叫做“斯密悖论”的东西,即(他们认为)亚当·斯密的道德论和经济学是相互矛盾的。实际上这是错误的理解,这是当时的德国学者脱离了斯密的自然自由体系,把斯密的道德论和经济学对立起来以后产生的误解。作为自然自由体系的一部分,斯密的理论是始终如一的,他的道德论是为经济学服务的,同时他的经济学也是为他的道德论服务的。“看不见的手”到底是什么?“看不见的手”到底是指什么?到现在为止,学界没有一个明确的回答。而今天我就想来说一下,“看不见的手”既不是指所谓的市场机制,同时也不是指个人的向善之心或者利他之心。后世的学者能够从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中推论出很多东西,比如说斯密主张市场经济,主张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不会发生冲突,主张放任自由(laissez-faire)……然而需要说明的是,所有这些都不是斯密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以及政客主要关心的东西。因为它们是工业革命,是工业革命之后建立起来的经济体系的产物,也就是迟至19世纪中期,甚至有些要迟至20世纪以后才发生。如果诸位看过斯密的传记,会发现他属于一个典型的学究式的知识分子,一个谨小慎微的学者。对于这样一个人物,你说他在那个时代主张市场占主导地位、最小政府等等思想,即便他有这个意思,也不会明目张胆这样说。在他那个时代,更不会去宣扬一种我们现在说的经济和谐论(Economic Harmonies),这是不可能的。进一步研究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感论》中的文本,就会发现他从来不相信利益和谐。对于斯密来说,他的道德论关心的主要问题是:自私是人的本性,但如果任由一个人的欲望之火任意燃烧,最终不仅伤害自己,还会伤害到他人和社会。这才是亚当·斯密最担心的事情。所以他的整个道德哲学想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承认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前提条件下,我们怎样能够去控制这种自爱的欲望之火,进而大家相互合作,促进各自利益的共同增进,确立社会秩序,形成一个和谐的社会。讲到这里,我们再来看他所说的“看不见的手”。从他的整个文本当中可以发现,无论是他的《道德情感论》,还是《国富论》,“看不见的手”的出现,实际上都是指通过约束个人的自利之心,导向一个增进社会利益的合作机制。而且在17世纪的文本里面,凡是用到与手有关的比喻句时,它实际上都是指一种力量。而斯密早年在《论哲学起源》当中,也是把“看不见的手”当做一种不可测的力量。所以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就会发现,把“看不见的手”解释成市场机制是有问题的,因为市场机制它本身不能当作是力量。而在亚当·斯密这里指的力量,是一种约束人的自爱的欲望之火的力量。从古到今,想要约束这种自爱的欲望,无非就这么几种方法。第一种,宗教的力量。无论是佛教也好,还是早期那些讲究苦行的基督徒也好,他们都主张摆脱欲望,获得解脱,也就是离苦得乐。一旦摆脱欲望,我们也就抑制了人性的自私。但是归根结底,宗教的力量很有限,凡人还是无法脱离苦海。另外一种方法,政治权力。神权也好,君权也好,这些政治解决方案都是通过外在约束压制人的自私本性,更准确地说,是牺牲多数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少数人的私欲,从而迫使人们进入到一个社会合作秩序状态。但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所有外在约束都是有成本的,所有国家机器的维持,都是有成本的,而且有时候成本会很高,当成本高到超过了社会维持下去的收益时,社会就会崩溃。交易——同时满足自利与他利在亚当·斯密看来,这两种方案都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是最好的?最好的方案就是存在一种让私欲自己约束自己的力量。换句话说,我们出于自利的目的所做出的行为,同时也能够增进他人的利益。用自私约束自私,这才是“看不见的手”真正的含义。它是一种运用人的本性,让其左右互搏、自我控制的内心力量,我要满足自身的利益,但是又不能去伤害他人的利益。如何才能做到?唯一的方法就是我在满足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能够增进他人的利益。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出现这种机制?只有一种情况——交易。我要通过交易获得我想要的东西,就必须要提供他人想从我这里得到的东西,当我考虑到他人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的时候,我就考虑到了他人的利益。这个时候产生的利他想法,根本不需要什么利他情感,自然而然的就从自利的情感当中冒出来了。因为令他人得到满足,是为了满足我自己的利益,这就是交易的原则。看不见的手就是从交易原则当中出现的。所以,“看不见的手”不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只是提供了看不见的手出现的舞台。在交易的背景下面,形成了对于自爱的欲望之火的抑制,而抑制私欲本身还是为了满足我自身的利益。在我看来,这是亚当·斯密整个理论当中论证最精妙的一个地方。在这种情况下面我们不需要去区分人到底是自私的还是利他的,因为仅仅只是出于自私的本能,我们就能够做出利他的行为。我们也不需要去争论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哪个更重要,因为在交易原则下,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可以相符的:为了满足我自身的利益,我必须要满足他人,这个时候我就是要为社会利益服务。通过这种方式,斯密实际上是化解了自私本能在不受遏制的情况下产生的破坏性力量。因此这个“看不见的手”就是遏制人自私的力量,但这个力量源泉又是我们自私的本能。这样我们才能够明白亚当·斯密那一句被引用很多次的话: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有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经济学能帮我找到幸福吗?了解这一点,诸位就能了解经济学到底是做什么。形而上的概念不是亚当·斯密所关心的东西,他要解答我们的人性到底是什么,他会直接把我们的人性给剖析开来,剖析到最基础的东西:行为——我们能够看得见、能够把握的行为。当然,“看不见的手”还不是我今天想讲的主要内容,但是我想通过这个推理过程让大家了解经济到底是什么样子。这是标准的经济学方法,也就是我说的,直面人性的技艺。经济学关心人自身,但是它不会去人的本质是什么,所以我说它是一种技艺,一种分析个人行为的方式和工具,它不涉及形而上概念的探讨。当然,它会借用其他学科有关人的形而上学问题的探讨。 经济学这门学科在近200年当中成为发展最迅速的社会科学,主要不是他提供了多少思想,而是它运用了这套分析方法。现在基本上对于社会科学来说,法学、政治学、社会学,不管乐不乐意,大家都接受了它的这套分析方法,这才是经济学最精妙的地方。按照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行为,能够带来人生幸福吗?这个实际上是我最不愿意回答的一个问题。经济学它可以提供一套分析方法,一套让我们思考自己行为的方法,但是我们的行为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这个不取决于经济学的解释,而是取决于我们每个人自己的选择。我们很难说按照经济学教导你的方式去做,你就能够得到幸福。但是我们可以反过来,如果说幸福是选择自己想要的东西,是选择让自己的生活充满更多的机遇,是选择拥有更多的方式让自己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是选择通过我们每个人自己的选择来改变这个社会,是选择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同时也对他人负责……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经济学对我们的选择是可以提供一定的建议的。换句话说,幸福取决于我们的选择,但是怎么去选,经济学可以为你提供参考意见。Q&AQ:作为普通人,平时怎样学习经济学,才能(达到)像您刚才说的,让经济学成为指导我们人生选择的科学?A:关于经济学学习的问题,确实存在一个比较大的困难,即如果你不是经济学专业的,你要进入经济学这门学科的门槛就比较高。例如你的数学至少要达到高等数学的程度,你才能够在学习宏观、微观的那些初级教科书时没有障碍。如果你想绕过数学,直接去看没有数学的经济学,这种情况下,你可以获得很多奇思妙想,但是你没有掌握经济学。因为经济学本身是一门技艺,也就是说它的技术性要求比较高,掌握这些技艺,要求就像你高中时代学习数学不停地刷题一样,刷题的过程还是必要的。因此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听一些经济学通俗的讲解,你可以获得很多见解,但是要你自己真正学会用经济学的方式来思维,还是不太容易。不过如果你只是想了解一下经济学的话,那么一些入门的经济思想史读物,特别是内容比较有趣的经济思想作品,通常来说是一个次优的选择。你能够通过这些讲述经济学家们生平和故事的材料,大致上了解经济学家是在做什么样的事情,然后能够间接地接触到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大致上是这样。Q:垄断是商业社会的毒瘤吗?A:垄断这个概念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还好,但是对于学过一点经济学的人而言,可能会产生很大的误解,因为写在我们教科书里面的垄断理论虽然没有错,但是有严重的缺陷。垄断是什么?在经济学当中,“垄断”指的就是“垄断需求”。无论你是厂商也好,还是消费者也好,谁能够垄断你的需求,那么谁对你来说就是垄断者。在这个意义上而言,任何一个人都是可以做出垄断行为的,人人都可以垄断。如果你这样想的话,你就会发现在我们社会当中垄断无处不在,不可能存在没有垄断的情况,像出租车的牌照费,就是一个典型的垄断收费,因为只有垄断路权者可以收取。由此可以推出,像专利费,它也是垄断,专有权利的垄断者才能获得。既然专利是垄断,那么诸位就可以把它延伸开来,一个作家如果非常自信他写的任何东西都能卖很高的价钱,他当然就有了垄断定价的权利。艺术创作、科技发明,难道不都是垄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垄断对于我们社会的创新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们不能够一刀切,一概而论,说垄断影响了效率。所以认为垄断是商业社会的毒瘤,这样的说法是说不过去的。我们必须要看是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产生了什么样的垄断。另外,垄断造成的不正当竞争,这是需要通过完善的市场法律法规去管理的,我们对于所有垄断厂商都应该有相应的法规去管制,这没有问题。但是你说因为这些垄断不好,所以要取消一切形式的垄断,这个就有问题了。(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