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修泽,爱思想专栏学者,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原载于《学术研究》2020年第6期,经作者授权发布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作者专栏写产权,写人本,写转型,如今轮到写自己——写自己的学术人生。似是一个大时代的个人“微史记”。我写下了这样一个“题记”:宣传是传播已知,科研是探索未知。常怀对未知的敬畏之心,修炼后知后觉的自己,泽须自强不息。个人的经济学探索与时代——《常修泽学术自传.导言》感谢组织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和出版者广东经济出版社给我提供一个审视自己“学术前半生”的机会。“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这四十年做了啥?要到哪里去?还能做点啥?”……在写这部学术小传的过程中,不断地叩问自己。1“我是谁?”需有自知之明。接到出版社约稿函的那天,心中有些诚惶诚恐。想起了王安石那一诗句:“不畏浮云遮望眼。”从国内看,如果不是坐井观天,而知“天外有天”的话,一个数据不可忘却:全国在编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大约有50万。尽管社会科学工作者不等于“社会科学家”,且经济学家也只是社会科学家中的“一部分”,但在经济学界,包括在高校、社科院、政府研究机构、党校行政学院以及众多的企业和民间研究机构等几大系统中,确有众多有为的经济学学者或专家,人才济济。记得1985年在天津举办全国中青年经济改革理论讨论会期间,老一辈经济学家薛暮桥先生曾发来四句题词:“济济英才,满腹经纶。青出于蓝,后继有人。”与诸多前辈和同侪经济学家“英才”相比,我自叹弗如。从国际看,如果不是坐井观天,而知“天外有天”的话,更令人汗颜。萨缪尔森教授等国外学者认为,中国的经济实践为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绝好的素材,但自己的研究,距离这些期待有多么遥远?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教授也曾期待中国出现“思想市场”,但遗憾的是,“思想市场”的货架上有几件自己的货品?……实在有愧。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由于1960年大饥荒,我走的是一条非常规的成长路。“三上大学而无缘本科文凭”,更无硕士博士学位,只是由于谷书堂教授和滕维藻校长的宽厚与包容,才让我进入南开大学经济学的学术殿堂。对此我的心底怀有一种“原罪式”的宿命感,此情结原本传统的读书人多少都有,但我更为直接也更为深沉。能够成为南开经济研究所的一名研究人员,已属幸运。与那些我熟知的屡遭厄运、抱憾终生的经济学界前辈比,与那些才华横溢却由于种种原因过早“离场”甚至英年早逝的莫干山朋友比,我今天依然能够“在场”,已经很知足了;对入选《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经济学家学术自传》丛书,实在不敢奢望。学界对我如此厚爱,感恩。想起了我在陕西法门寺留下的八个字:“无,为正常;有,为幸运。”——一个在国际主流学界默默无闻的人文经济学人,一个不够格的《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经济学家学术自传丛书》的“入选者”。2“你从哪里来?”曾经有学生问:“您是如何从事经济学研究的?”我如实相告:“是‘大饥荒’逼迫我学习经济学的,没有什么理想抱负,只是为了给自己找个‘饭碗’,以减轻家里负担而已。”本书第一章的“楔子”——《1960年“闹饥荒”:“尽快找所管饭的学校”》,“楔”进了我学术人生蹉跎岁月的起点。历史的灾难在一个15岁少年心底打下的烙印,一生一世都不会抹去。第一章的四节,写了学术成长的四部曲:名师指点,时代机缘,中青聚会,宏观历练。这既是我成长“四部曲”,也是我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四要素”。通过此,或可探究人生成长的奥秘及其蕴含的某些规律。(一)名师指点这既是历史起点,也是逻辑起点。作为一个“常人”,我不太相信“无师自通”(除非是真正的而不是标榜的“天才”)。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凭或学位,但是作为治学者,无论如何不能没有高人指点。南开大学谷书堂教授就是这样一位指点学术道路的名师代表。2016年,在谷老师追悼会翌日,我发表文章写道:“我清楚地记得,您当时点拨我的‘一根两苗’。您说,从经典作家‘劳动谋生手段’这条根上,本可以长出两棵苗:按劳分配和商品经济。但是,经典作家为什么只承认按劳分配而否认商品经济呢?您的话,使我受到震撼,激发了我探索经济理论问题的兴趣。”除南开大学经济学院诸多老师之外,还有天津师范大学夏康达老师、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林兆木老师等。没有名师指点,我不可能走到今天。启示:一个人的出身和境遇不能选择(或贵族,或寒门),但无论出身贵族或寒门,都需刻苦治学,厚植自己的学问,养成前辈学者所具有的气质与精神。在前辈精神的熏陶下,逐步形成自己的四个精神信条:(1)自强不息;(2)心怀天下;(3)独立思考;(4)宽厚包容。我把这四条贴于案头,时时鞭策自己,并慢慢传给同样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女儿。(二)时代机缘每个人的成长道路既是他自己的,也是时代的。莎士比亚有句名言:“我们命该遇到这样的时代。”这本自传,一开始就“把时代给‘立’了起来”。就自己所处时代而言,曾经亲历过人生“艰辛而痛苦的时代”——20世纪60年代;也曾经亲历过人生“幸运而开心的时代”——1978年12月开启的改革开放时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并实行改革开放。国家“转向”了,新的时代开始了。唯此,才把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破坏的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推上历史舞台,才把被打入“冷宫” 10多年之久(从1964年“社教运动”开始)的谷书堂教授推到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领导岗位上来,也才有谷老师提出将我调入研究所从事理论研究的可能,也才有滕维藻校长一锤定音:破格录用。20世纪80年代是最为激情澎湃的年代。我参加“莫干山会议”(1984)和几次全国中青年会议;提出创建“人本经济学”(1986);提出“建立产权市场的构想”(1987);破格晋升副教授(1987);提出“四沿(沿海、沿江、沿边、沿线)开放战略”(1988);在《经济研究》卷首发表《企业创新论》(1989)等等……都在20世纪80年代,折射了整个民族在那个年代苏醒并奋进的光辉。恩格斯说写作要讲“这一个”,我理解应是“这一时代的这一个”。感谢那个思想解放的时代,感谢人生难得的机遇。(三)中青聚会除了名师指点、历史机缘,回顾自己的成长道路,也与众多中青年朋友的“聚会论剑”分不开。中国改革开放40年中,经济学界一个突出的现象是中青年经济学者作为一个学术群体的崛起。从1984年9月在浙江省莫干山召开的全国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简称“莫干山会议”),到1985年4月在天津举行的全国“中青年经济改革理论讨论会”,再到1987年11月在贵阳举行的“东西部中青年对话会”,一直到1989年4月初在京举行的“改革十年:全国中青年理论讨论会”(简称“京丰宾馆会议”),我有幸比较完整地参加了上述学术活动的全过程,并从中得到锻炼。在那个火红的年代,中青年朋友群体性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朋友彼此之间的“赤诚相见,自由争辩”,以及前进路上的你追我赶、互帮互鉴,成为一种难得的奋进力量。“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我切身体会到,中青年朋友之间的学术聚会和相互扶持,促使我与诸多朋友在那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共同担起“国家转型和发展的责任”,也在相处中并肩成长。怀念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难忘那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四)宏观历练阿基米德有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人是需要支点的,施展是需要平台的。本书第一章第四节《天命之年进京:国家智库再历练》,用实际经历阐述了“支点”和 “平台”的作用。并不是说,在外地、在基层难成大器。古往今来,在边缘乃至在深山修炼成大学问家并不罕见,但要看研究对象。从我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16年的研究课题来看,是需要宏观平台的。感谢国家有关部门在我“天命之年”(1995年50岁)时把我调入北京,感谢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的历练使我的理论得以升华。“条条道路通罗马”,但通往“罗马”的千万条道路又是有规律可循的。回顾学术人生,除了个人努力之外,“名师+机缘+朋友+平台”,应该是一个人成长的公式。我的成长路印证了这一点。3这四十年都做了啥?操着什么学术“口音”?写自传,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让我系统梳理一下。1979年初,我进入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从事经济理论研究。迄今已有40年。“大我”(国家改革开放40年)与“小我”在时段上的高度契合,意味着我的个人学术生涯是与整个改革开放休戚与共的,从经济学研究履历来看,应属于改革开放的一代。在过去40年的学术探索生涯中,我瞄准自己认定的“经济学三大理论支点”展开。本书标题《产权人本转型——通往未知境界的理论探索路》基本概括了我的学术人生。如果用最简单的文字表达,40年可用三个字概括:“产”“人”“转”。“做出自己的学术味道。”这是在治学前老师提出“想人之所未想,言人之所未言”后的感悟,只能尽力而为。本书在第一章叙述个人成长路之后,从第二章开始,即按照 “产”“人”“转”三条理论线索分三章具体展开,向读者诉说自己在探索中的心路历程及酸甜苦辣。这里提纲挈领地点一点。(一)关于“产”的探索本书第二章——“产”:《广义产权论》,为天地人共同体立命。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无论是中国改革实践,还是经济学理论的创新,首先指向所有制的核心产权问题。基于此,“产权论”成为我过去40年中最先探索,也是花费心血最多的领域,成为第一部曲。如果说,40年磨出“三根针”的话,“产权论”(指《广义产权论》)是第一根“针”,以至有朋友戏称“常产权”之类。产权论这方面的探索,有几个特点需要说明。第一,经历了一个由“实”到“名”、由“狭”到“广”的长期过程。从1980年5月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发表处女作——关于所有制问题的《长期并存比翼齐飞》(东北调研启示,表明“实践有神灵”),到1987年11月在《关于建立产权市场和经营权市场的构想》中自己首次使用 “产权”概念,由“实”到“名”,前后经历了7年时间。至于由“狭”到“广”,更是“路漫漫兮”。一开始我也是一个“狭义产权论”者。从1987年第一次使用 “产权”(狭义)概念,中间经过2001年建议中央“从广义上”把握“产权”内涵,一直到2009年代表作《广义产权论》问世,由“狭”到“广”,前后又经历了22年。本书第二章第一节《20世纪80年代:从主张“长期并存”到发表<产权市场论>》、第二节《20世纪90年代:主笔四部产权专著,“为伊消得人憔悴”》和第三节《完成由“狭义”到“广义”的过渡,代表作<广义产权论>问世》,反映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过程。第二,兴奋点在“产权论”之“道”的层面。通过多年摸索,深感“产权论”有“术”有“道”,且都值得探索。但我并未把主要着力点放在“术”的方面,而是致力于探讨其中 “道”的学问。道教悟《道德经》有言:“天无道则不运,地无道则不载,人无道则不立。”同样,产权无“道”则难“大行天下”。这一点,在我的《广义产权论》之第一要义“广领域”中提出并被《新华文摘》全文转发的《天地人产权论——当代人的发展多维产权探讨》(广到天,广到地,广到人),已有某些“道”的味道。《天地人产权论》向世人表明,不仅人类自身是一个利益(命运)共同体(中共十八大曾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而且天、地、人以至世界万事万物,也是一个利益(命运)共同体。尤其是《广义产权论》(2009年出版)题记所写:“反思全球性金融危机和环境危机,我发现:美国人透支的是家庭资产,中国人透支的是国民资源——从人力资源到自然资源,再到环境资源……,透支资产的困于当前,透支资源的危及长远。”这里更寄托了我对 “大道”的精神追求。因此,我在《天地人产权论——当代人的发展多维产权探讨》一开始写道:“当代人的生存发展,是一个包括人的生存发展环境(‘天’)、人的生存发展资源(‘地’)和人的生存发展自身(‘人’)在内的完整体系。从宏观层面分析,其间蕴含着多维产权关系:环境产权、资源产权、人力产权。”之所以做这种近似经济哲学的探索,是试图为政治经济学开掘更深厚更广阔的理论基础。读者从本书第二章第三节阐述的《“广义产权论”的三大要义》和《<广义产权论>出版后的反应》,或许可以看出对经济学理论基础的新拓展。有学者称此为经济学的“元理论之一”。我未使用“元理论”概念,而使用“理论支点之一”的提法。第三,不是单向度的“孤立产权理论研究”,而是试图把“产权论”与“人本论”结合起来。这在2010年3月出版的《产权人本共进论》一书中得到发挥。该书题记写道:“老子论道,既讲‘抱阳’,又讲‘负阴’;斯密论经济,既有《国富论》,又有《道德情操论》。笔者论改革,一则讲‘产’,一则讲‘人’。产——《广义产权论》;人——《人本体制论》。如何熔‘两论’于一炉,用之于中国创新实践?本书尝试提出:‘产权人本共进论’。”核心命题是在共进基础上寻求产权人本两大理论的“耦合”之路。本书第二章第四节《寻求产权与人本的“耦合”:两论<产权人本共进论>》,阐述了寻求产权与人本的“耦合”这一核心命题。这可能是与其他研究产权的论著相比有自己特点的探索。第四,在“为学求知而从事学术”的同时,尽力把理论与决策研究结合起来,以实现“学术报国”的夙愿。除2001年建议中央“从广义上”把握“产权”内涵的内部报告之外,2016年和2017年,内部分别上报两篇关于保护产权和激发保护企业家精神的研究报告,发挥了相应作用。除上报几篇关于产权的内部研究报告外,在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40年之际,我还主笔直抒,出版了《所有制改革与创新——中国所有制结构改革40年》,可视为对我产权研究的小结。继之应邀在央视《中国经济大讲堂》上讲“产权”。虽然台上只有40分钟,但着实检阅了“台下40年功”。《广义产权论》——我40年探索的第一个理论支点。(二)关于“人”的探索本书第三章——“人”:《人本体制论》,为人的自由发展立心。与上一章探索“产权论”相比,“探索建立人本经济学”的起步要稍晚一些(1986年),但它比较新鲜,颇引人关注。这方面的探索,也有几个特点需要说明。第一,更具“创新冲动”。传统的经济学有两个致命性的弊端:一个是“官本位”(或称“权力本位”),一个是“物本位”。人本经济学向两个致命性的“本位”提出挑战。它试图揭示:人类经济活动的终极目的是什么?经济学的最高境界在哪里?建立“人本经济学”既属于经济哲学问题,也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和体系创新中最有生命力的命题。读者可从本书第三章了解到,“人本经济学”的提出起源于恩格斯一段题词的启发。《新纪元》杂志的主编卡内帕请求恩格斯为新创刊的杂志题词,恩格斯给卡内帕回信说:“我打算从马克思的著作中给您寻找一行您所要求的题词。……‘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恩格斯并特意申明,除了摘出这句话以外,“我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头万绪,为什么除了摘出这句话以外,就“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这使我心灵受到震撼,把它看成马克思的亲密战友恩格斯积其一生之体验,对马克思主义得出的最重要结论。正是基于此,1986年,我向高等学校青年社科基金提出“建立社会主义人本经济学”的课题申请报告,应该说,起步是比较早的。但令人遗憾的是,并未获得立项。好在“遇挫而未停顿”,改为“自选课题”,独立前行。相比下达课题来说,如同自由恋爱一样,这是具创新冲动,也富激情的研究题目。第二,持续“两个十年”。第一个十年:从1986年提出“人本经济学”课题申请,到1996 年正式提出“人本高于资本”,经过十年探索,初步奠定了“人本经济学”的立论基础。第二个十年:从1998年对改革开放20年做的独特总结《独立的人格力量和自主的经济力量初露端倪》,到 2008年8月发表《当代“人”的发展问题论纲》,标志着对“人”的发展问题形成较系统的认识。正是在上述不懈的探究和讨论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人本经济学观”。第三,瞄准“人本体制”这一理论轴心。“人本经济学”的理论轴心是什么?经多年之探索,终于摸到“轴心”—— “人本体制”。在上面提到的《独立的人格力量和自主的经济力量初露端倪》中写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解放生产力、解放生产关系,同时也解放人的自身的新纪元。”此后10年,当“以人为本”口号颇为流行时,在2008年出版的《人本体制论》一书中,我严格区分了两种不同性质的“以人为本”:一种是侧重于从执政者“统治”角度出发的,我称为“人本工具论”;另一种是真正从“人”自身出发,实质在于人的自身解放和每个人自由的全面发展,我称为“人本实质论”。这无疑触及了“人本经济学”的核心问题。第四,在“批判”中前行。《人本体制论》等作品问世后,既有来自专家学者的正常学术评价,也遭到上纲上线式的严厉批判。有人以《充满了理论荒谬的庸俗经济学》为题,对人本经济学论著进行批判,还有人以《<包容性改革论>是什么货色?》为题,给包括“社会共生理论”在内的“包容性改革论”扣上“阶级调和论”的帽子。在这种批判和争议过程中,“咬住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7年后,2015年姊妹篇《人本型结构论》出版,并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后提出以人本为核心推进经济学创新。应该说,“以人本为核心创新经济学”,这是探索经济学第二部曲的理论归宿。(三)关于“转”的探索本书第四章——“转”:《包容性改革论》,为中国全面转型立论。“转型论”的探索是贯穿于我40年研究过程始终的。探索“转型论”与探索“产权论”“人本论”一样,根本目的是促进“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要真正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须推进我们国家和民族迈向现代化的“全面转型”,这是实现目标的根本路径。“转型论”的探索,也有几个特点需要说明。第一,不是单维度的“某一转型”,而是包括体制(改革)样式、开放样式、发展样式以及文明样式在内的“四位一体”的全面转型。本书第四章各节,系统阐述了全方位转型的思想。对于我国这样一个过去计划经济根深蒂固,曾长期闭关锁国,且二元经济结构严重,又缺乏现代文明洗礼的国家来说,把握“四位一体”的全面转型(而不是单维度的某一种转型),十分重要。第二,每一种样式的转型,都“瞄准靶心,精准发力”。经济体制样式的转型:紧紧抓住“让‘媳妇’进门”以及登堂入室后的“婆媳关系”;开放样式的转型:紧紧抓住地域的“四沿开放”和领域上的“破垄开放”;发展样式转型:紧紧抓住“系统创新推动”;文明样式转型:紧紧抓住“文明融博”。第三,坚持“中道”转型,力排两种干扰。2006年1月,我曾在新华社《瞭望》周刊第二期发表了一篇题为《力排两种干扰》的文章,力陈“应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排除否定改革的‘左’倾化和败坏改革的‘伪市场化’两种干扰”。尽管此文接连遭到多篇文章的批判,但我认为这一观点至今仍是有意义的。2013年,在《包容性改革论》一书中,我进一步阐述了“超越极端,双线均衡”的思想,并从《说文解字》说开去:“‘吉’字上面的‘十’字是端正的,表示平衡,而平衡则‘吉’;‘凶’字上面的‘十’字是斜歪的,表示失衡,而失衡则‘凶’”,对此强调要“防止剑走偏锋”。如果从世界格局看,更应该这样。在2018年主笔出版的《所有制改革与创新》中,我提出“两个不拘泥于”的观点。从“力排两种干扰”到“两个不拘泥于”,都是强调用《包容性改革论》的思想和方法论来处理转型中的问题。第四,源于经济,高于经济,从人类文明的思想境界探讨转型问题。我在《共享中国:高端专家访谈录》中曾说过:“面对中国改革的逐步深化和经济社会全面转型,任何一个有人文情怀的经济学者都不会把自己狭隘地‘捆’在单纯‘经济学’的研究范畴里。”今天,中国已开启并处于由“文明隔阂”走向“文明融博”的历史性转变过程。本书第四章第四节,写了自己多年来探讨“文明转型”的心路历程及其成果,有评论说这在经济学界可能是比较“另类”的。从2009年在海南国际论坛主张“由隔阂转向融合”,到2017年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纵论中西文明的最大契合点,我认为,在致力于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今天,中国学者尤其需要尝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共”整合起来,寻求“特共一体”的文明成果,这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所以,在2018“经济研究·高层论坛”上,我提出应形成“特共一体”的政治经济学。以上,简要回答“这四十年都做了啥”。上面几件,如古语所云“慰情聊胜无”吧。4我到哪里去?还能做点啥?这涉及今后人生发展规划问题。截至本书定稿之时,我已满74周岁。人生还有最后一个“谜底”尚未揭开,就是: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离开这个世界?面对不确定性,只能先做前面讲的那些还没有做完的事情,以弥补不足和缺憾。至于能否完成、何时完成,则顺其自然。第一件事情,在转型论方面:围绕中国面临的“文明转型”,把拟议中的《文明融博论》一书写完。基本构思是由“文明隔阂”向颇具人类文明张力的 “特共一体”的文明包容转型。当然,在寻求文明包容和融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摩擦、碰撞和博弈,要设法“挫其锐,解其纷”(《道德经》)。所以,我把拟写的书称为《文明融博论》。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启示我:中国,不仅需要高端的物质“芯片”,而且需要高端的思想“芯片”。限于自己的理论储备和水平,不可能将《文明融博论》写成朋友所期待的所谓“鸿篇巨著”(我只打算写10万字左右,一本小册子,论纲式)。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曾有一句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这是很多人都熟知的,但紧接着下面一句,却未必熟知:“以道莅临天下”。受此启发,《文明融博论》着重讲“道”,或如老子所云“以道莅临天下”。试试吧。至于中西文明如何又“融”又“博”,如何建立新“文明学”,将在今后的岁月中,结合中国与世界新的实践予以探讨。第二件事情,在人本论研究方面:继续为创建“人本经济学”学科做一些铺垫性工作。未能写出一部成体系的《人本经济学》教科书,是我的遗憾,但考虑到个人年龄、精力和环境,对于今后的完成没有把握。有点可能的,是完成一部《关于人本经济学的探索及争鸣实录》,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1986年以来个人公开或内部发表的有关论文和研究报告,一字不易,立此存照。第二部分,学界和社会上的有关争鸣史料,包括指点性的评论、商榷性和正常的学术批评等。考虑到2018年回顾改革开放40年的大局,为避免争论,这本自传未涉及批判文章。不过,作为专题性的学术探索著作,应该客观实录。待获得各位作者(包括批判者)的授权之后,也一并收入,供人们讨论、研究之用。第三件事情,在产权论研究方面:集中精力完成两篇有深度的探讨广义产权新问题的论文。第一篇是关于《人力资本:第一资本论》。如本书第二章第四节指出的,人力产权的凸显与新经济时代的来临及其引起的产权关系新变化有关。在以知识为基础、以智力为资源的社会,人力产权将成为第一资源、第一资本和第一财富,它将带来产权关系的重大变革,从物力产权到人力产权各自在社会总财富中的比重及地位的演变将呈加速运行趋势——以致人力资本产权总值会超过物力资本产权总值。研究明白之后,或许写篇《人力资本:第一资本论》。想到的第二篇,是《关于中国所有制结构改革40年若干规律问题》。面对如此规模、如此丰富多彩的所有制结构改革,是有若干规律可挖的,尤其是在所有制结构改革背后的深层政治博弈,以及“红色金融寡头”对所有制结构改革的败坏等,更值得研究,或许撰写专文,以补缺憾。主要是以上三件事情。作为战后“婴儿潮”一代中的人,倘能在离开人世前,见到“人”“产”“转”取得突破性进展,那当然更好,即使只能看到一些端倪,也不枉探索一回了。若干年后,如能多少有个结果,对于一个“常人”而言,也就知足常乐了。“自传人生事,甘苦寸心知。”谨以此导言告白于各位读者。至于40年间为什么要研究“产”“人”“转”?研究中有哪些酸甜苦辣?研究后产生了什么作用和影响?研究过程中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具体内容请看书中各章(没有语言“密码”)。我深知,我们的同胞已经很抬举经济学家了。所以,要尽力回馈社会与同胞。但世上有千万条路,也有数以千计或万计的读者,我不愿意把本书的观点强加于任何人,唯盼能用一颗包容的心,有缘与读者敞开心扉交流。附:《常修泽学术自传》目录导 言壹 我的成长路:通往“罗马”的另一条路 楔子 1960年“闹饥荒”:尽快找所“管饭”的学校一 三进大学:无缘文凭有缘名师 (一)一上财院:初学经济学,中途学校“降格” (二)二上南开业大:遇良师点拨,“文革”中断学业(三)三上南开经济学进修班:谷老师的“悄悄话” 二 南开大学三次破格:时代机缘天地宽(一)破格录用:国家“转向”与滕校长一锤定音(二)破格晋升副教授:多亏改革开放给我思想营养(三)破格晋升教授:受益于“不限名额机会均等公开竞争”三 中青年四次聚会:家国情怀与切磋论剑(一)1984年莫干山会议:抱着一个“试管婴儿” (二)1985年天津会议:闹了一个“题词笑话”(三)1987年东西部对话会:仡佬族村寨萌生新想法 (四)1989年京丰宾馆会议:有一种“被火烤”的感觉四 天命之年进京:国家智库再历练 (一)从《希望之光》到《新星荟萃》:“扎根本土潜心治学”(二)第一次进中南海北院与获南开经济研究所纪念铜镜 (三)宏观院十六年:高端智库促理论升华 (四)2011年退休:潜心于长白山与海南“学术修炼”贰 “产”:《广义产权论》,为天地人生命共同体立命 一 20世纪80年代:从主张“长期并存”到发表《产权市场论》(一)1980年《长期并存比翼齐飞》在《人民日报》发表:一个四十年的“沉重”话题(二)从商品经济导出国企“自负盈亏”:《方向》一文发表难(三)1987年尝试使用“产权”概念:提出“建立产权市场”的构想 (四)《企业创新论》获中央纪念改革十周年论文奖,于《经济研究》卷首发表二 20世纪90年代:主笔四部产权专著,“为伊消得人憔悴”(一)第一部:瞄准“资产重组”,旨在打破资产“刚性结构”(二)第二部:瞄准“产权创新”,以身换书,值也不值?(三)第三部:瞄准“产权交易”,与产权市场结缘 (四)第四部:瞄准“产权界定”,“桃子”该由谁来“摘”? 三 完成由“狭义”到“广义”的过渡,代表作《广义产权论》问世(一)内部报告:建议中央“从广义上”把握“产权”内涵 (二)十年著述,十年过渡:二十年终于把《广义产权论》“磨出” (三)“广义产权论”的三大要义 (四)《广义产权论》出版后的反响 四 寻求产权与人本的“耦合”:两论《产权人本共进论》(一)2010年:一论《产权人本共进论》 (二)寻求产权与人本的“耦合”,引出一段新版“关公战秦琼”(三)再论“共进”:“产权第一重点”与“人本中心”如何协调五 内部上报两篇研究报告:保护产权与保护企业家(一)内部报告1:保护产权 (二)内部报告2: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 (三)两篇内部报告引来新华社三次内部谈话 六 产权研究四十年:“广义产权论”的“葡萄”熟了吗? (一)探讨产权结构改革:《混合所有制经济新论》出版(二)《所有制改革与创新》一书在改革四十年问世(三)央视《中国经济大讲堂》讲“产权”:台上四十分钟,台下四十年功叁 “人”:《人本体制论》,为人的自由发展立心一 第一个十年:从“人本经济学”课题申请到“人本高于资本”的提出(一)1986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人本经济学”课题申请(二)1988年:由《企业创新论》切入,触及“人”的问题(三)1992年:《市场经济的发展意味着将使人获得一次新的解放》 (四)1993年:与《坎坷十四年》两位作家成“知音”(五)1996年:正式提出“人本高于资本” 二 第二个十年:从“初露端倪”到“人发论纲” (一)1998年:改革二十年的“另类”总结《独立的人格力量和自主的经济力量初露端倪》(二)21世纪前夕:提出“超限制的新人”命题(三)2001年:建议中央“把人的发展作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指导性理念来提出” (四)2008年发表《论当代中国人的自身发展问题》及《当代“人”的发展问题论纲》:与“人发学界”结缘 三 二十二年磨出这把剑:《人本体制论》出版(2008年)(一)“剑”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亮出” (二)《人本体制论》的尝试:马、中、西“三合一” (三)《人本体制论》的几个核心观点 四 又过七年:姊妹篇《人本型结构论》出版(2015年)(一)将“人本论”引入经济结构(二)向六大结构“锚地”抛人本之“锚” (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人的位置在哪里? (四)两部人本经济学专著引起激烈争论 五 十年“人发会”的反思:中国“人发学界”向何处去? (一)“两原始”发起组织九届“人发会”:为建立“人发学派”做铺垫 (二)从严格意义上说,中国的“人发学派”还没有形成 (三)“走出去”:以国际学术视野探讨人类发展问题 (四)与政治经济学界汇合:提出“以人本思想为核心,创新经济学体系” 肆 “转”:《包容性改革论》,为中国全面转型立论一 体制转型:从让“媳妇”进“门”到系统提出《包容性改革论》(一)“老祖宗”为什么不让“媳妇”进“门”? (二)1984年夏《决定》起草期间:“缺页”的故事(三)1986年泰山顶上:似乎看到两道“普照之光” (四)瞄准资源配置主体:《我的市场经济观:“换体”论》 (五)2006年“第一场雪”:《力排两种干扰》遭非议 (六)探索全面转型的《包容性改革论》出版,容也,不容? 二 开放样式转型:从“试管婴儿”到“四沿”开放和“破垄”主张 (一)深圳经济特区调查:“试管婴儿”是这样产生的 (二)1988年:首提“四沿”开放战略(三)领域开放:“点穴式”的“结构性破垄论”(四)在欧洲思想实验室讨论:全球化中“中国扮演何种角色?” 三 发展样式转型:中国“凤凰”如何在“痛苦煎熬”中涅槃? (一)刨根问底:《关于先进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及发展规律性研究》 (二)“不列颠”是什么意思?在伦敦讲“世界多样性中的中国发展”(三)呼唤“凤凰涅槃”:唤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提升论》 (四)2009年:“第三波转型论”引争鸣(五)人本、绿色、创新、协调、改革:五年后“三同两异” (六)转型争论无穷期:“大四新”“小四新”之争只是一例 四 文明转型:由“文明隔阂”走向“文明融博”(一)2009年国际论坛:主张由隔阂转向融合(二)读书与“走路”: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根(三)“上面中国牡丹花,下面美国自由钟”的启示(四)国外归来“双聚焦”:瞄准“中西”与“当代”(五)2017年北京国际会议:论中西文明的最大契合点(六)经济研究·高层论坛·2018:探讨“特共一体”的政治经济学 伍 学术观点精要小集一 关于人本经济学方面二 关于广义产权论方面 三 关于全面转型论方面附录附录一 主要学术论著名录 附录二 学术研究四十年大事记参考文献后记 学以成人 止于至善学习俱乐部
经济学到底是什么?米塞斯在他的经典著作《人的行为的经济学分析》中这样说: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真实人的真实行动,它的定律既不假设存在理想的或完美的人,也不幻想荒唐无稽的“经济人”,更无关统计概念上的“平均人”。每个人都拥有其所有的弱点和缺陷,以自己的方式生活和行动,这才是经济学的主题。为什么要说这个话题?为什么要谈论经济学这个话题?那是因为数十年来经济学渐渐脱离了它原来轨道,脱离了人们真实的生活,无数的经济学家引入更多地模型,更多计算公式,妄图希望通过测量和试验来左右人们的生活,一些错误的经济学理论越来越主流,成为政府扩大权力的幌子,经济学家们也渐渐成为帮助政府奴役人民的帮凶,因此谈论正确的经济学知识就凸显得十分必要。就像奥地利学派的大师路德维希.米塞斯说的:“要打一场观念的战争”。经济学原来是帮助人们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帮助人们洞察世事,学习人与人相处之道的有趣学问,更多地经济学研究者却走进象牙塔将其变成沉闷的科学,这种背离经济学本质的情形越来越严重,为了能更好的让人们认识正确的经济学规律迫在眉睫。我们清楚所有的人不必都成为经济学家,但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富于创造力,思维缜密的思想家发展出许多研究世界的学科,每一门学科都展现了自己独特的视角,而经济学已经被证明是一门普世性的科学,因此我们很乐于谈谈这个普世性的学科。经济学像其他所有的学科一样既有学术价值也有实用价值,就像天文学一样,解释宇宙的壮丽,但是当航海者漂流在大海上迷路的时候这种知识也能派上用场,还有数学只是它不仅仅让我们能感受到微积分的纯粹优雅,但是也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简单来说,当你发现无论是在古罗马还是在中国的北京国贸市场里,任何经济的运转都有着潜在的原理或者定理,那是一件十分美妙的事情。经济学不但能给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使用的指导。人们常常抱怨经济学看起来枯燥烦闷充满各种各样的公式和模型,但是我想说的大家只是被一些经济学研究者错误的研究误导了,经济学虽然不能保证我们富裕,但如果忽视经济学的内容,我们将很难摆脱贫穷。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明白经济学的视角并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下都能被用到,比如在舞会和足球场上,它就没有多大的意义。但生活的关键时刻我们都需要用来做决定。就像文章开头讲的,不是每个人都必须成为经济学家,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得学会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经济学是科学:经济学和生物学一样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有一套客观的工具进行分析,但是这种分析并不依赖特定的伦理和文化假定。无论经济学家本人是共和党人还是共产主义者,也不管他生活在美国还是索马里,经济学的规律和定理都是一样的。但是经济学并不能像物理学实验一样通过实验操作来验证经济学定律。经济学家所做的事情只是通过演绎和推理来探索经济学原理,生活中的测试时没有任何意义的,经济学的规律是能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的,经济学的核心部分是无需证明的,它们仅仅是解读世界的一种方式。经济学的范畴:人们总是简单地认为经济学是研究货币的,是研究钱的。但事实上,研究货币仅仅是经济学的基本目的之一。的确,经济学与货币密切相关,是解释市场上用货币标示的各种物品与服务的价格为何千差万别。经济学讨论的范围不仅仅是对货币的探讨。广义上经济学被定义为“关于交换的研究”,包括一切普通市场环境下的交换,也就是卖主交付实际的物品或者提供服务,而买主则提供一定数量的货币。本质上经济学研究的是以物易物的情况,买卖双方可以完全不使用货币,彼此直接交换物品。在极端情况下,经济学也研究一个人与世隔绝的情况下他如何利用大自然的词语来改善自身生活,就是我们常见的:“鲁滨逊经济学”。在所有的交换中,都贯穿着稀缺这一主题。稀缺就是我们的资源是有限的,但是人们的欲望是无限的。即使王健林这样的大富豪也面临着稀缺性的问题,面临着取舍。因为资源是有限的,王建林需要经济的使用它们。正是因为稀缺性的存在才导致了所谓的一系列的经济学问题:一个社会应当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去生产那些物品和服务?而我们所知道的私有产权制度可以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经济学并不研究“经济人”,常见的另一个误解是假定人只关心物质和赚钱,并且导致很多的经济学家建立模型:强调人们都是非常自私的,除非迫不得已,不会采取利他行动。但事实并非如此,经济学规律对于无论是修女特蕾莎还是地产大亨都是适用的。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一个简单的理由是有趣。当你每天停下来思考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你一定会为之惊叹。看看曼哈顿数百万人在不足23平方公里的小岛上工作,小岛上自己生产的粮食显然不够他们使用。但是曼哈顿却拥有很多豪华的饭店?这些饭店都是依赖于供货商提供的原料。每天各种食物被运送到曼哈顿,居民在温饱之余享受繁荣。曼哈顿的人们将自己拥有的可支配资源转化成更有价值的商品和服务,比如珠宝,服装,金融服务等等,其过程复杂到难以用言语表达,市场经济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地创造着繁荣和奇迹。经济学的魅力在于生活的实用性,在我们的当代生活中,政府正在极力干预我们的生活。为了保护我们的社会,基本的经济学常识必须传播给更多的人,这与其他的自然学科有很大的差异,比如有人不信量子力学并不影响物理学家研究离子的高速运转,但是如果人们不了解正确的经济学知识,那么像更多地人相信最低工资法能帮助穷人或者低利率能治愈萧条,那么就是再伟大的经济学家也无法阻止这样的政策带来的社会灾难。这就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正确的经济学常识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不断地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而错误的理论却把人们带向奴役的深渊,正确的经济学理论也是捍卫人类自由的一把利剑。本文参考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墨菲的《第一本经济学》,表示感谢。
今天晚上,正当我要写点东西的时候,有网友在后台提问:“老李,听说你是做宏观经济的,那么宏观经济学到底在研究什么呢”?说实话,听到这个问题,我陷入沉思:搞了那么多年宏观经济,利用宏观知识指导自己那么多微观投资,我怎么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呢?这个问题是灵魂之问,我必须回答,但是又很难回答好,因为这个问题跟投资差不多,非常反人性。其实,宏观经济学就是研究三类问题:1、供给侧的问题,即“给”的问题,也就是经济的潜在增长,即经济的增量。2、需求侧的问题,需求是一种现实的经济活动,我们经常见的经济活动包括投资、消费、出口,经济活动离不开买卖,买卖离不开钱。3、若供给与需求不均衡,比如说要拿钱买的东西多,而能够提供的东西少,或者提供的东西多,要拿钱买的东西少,这该怎么处理?在现实经济活动中,若钱很多,需求很旺盛,而供给满足不了需求,即潜在增长无法满足需求,则会出现通胀。当然,潜在增长实现不了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两种:1、由于外在的原因,潜在增长实现不了,增量做不出来,供给无法满足需求。当前的疫情就是这种情况,不是没有能力做增量,而是暂时没这个条件,这种情况问题不大,一旦疫情结束,增量自然做出来,经济活动自然恢复正常。受到疫情影响,今年全球经济萎缩4个点,明年无论疫情是否能够被控制,经济活动肯定会比今年强的多,有可能实现正向增长4个点以上,三驾马车自然跑起来,相关产品的需求量自然多起来,什么钢啊、铜啊、铝啊,有可能会可劲造。2、由于内在的原因,潜在增长实现不了,原因在于新技术无法实现突破,用社会学的术语叫社会的内卷化。但是,无论供给端出现什么情况,这个世界的钱是越印越多,以至于无论如何必须维持需求,这就使得需求远远跑在供给前面,通胀自然就来了。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自然就会出现经济的周期波动,也就有了通胀或者通缩。以上是我对网友问题的简单回答。其实,现实的经济活动要远比这复杂,因为其中有一个最大的变量叫金融,具体我们就不讨论了,说正事吧。今天的上证综指如期创了近期新高,不过是盘中创的新高,没脱裤子就阳痿了,被媳妇踢下了床。不过,正如我昨天所说,A股指数早已经严重失真,大家一定要努力去找结构性的机会,不要非要上媳妇这张床。当前的A股,如果三傻稍微发力,就可以轻松度过万重山,我们何必在乎无聊的数据呢,以后要多看个股,少看指数。我们从板块方面来看,工程机械、煤炭、电子产品表现就不错。1、我对煤炭行情的持续性不抱信心,但是工程机械还是有搞头。原因是什么呢?你结合我讲的宏观经济常识就能够弄清楚,煤炭投资跟房地产投资差不多,面临的政策阻力太大,现在国家在追求绿色发展,要青山绿水,指望煤炭创造潜在增长,不现实,不被一棍子夯死就不错了。工程机械就不一样。工程机械不仅受益于顺周期,同样受益于新基建,再加上大型机械无论在新经济时代还是在旧经济时代都有用,它跟煤炭不一样,所以我还是看好这个行业的持续性。当然,我对其中个股没有研究,我只看到中联重科连续收了2个涨停板。2、TCL涨停TCL这个票值得说一下,这个票一直在我的股票池,当然我们玩经济学的都有情怀,我对李东生这些老一辈改革先锋人物比较佩服,相关公司也一直在关注。TCL今天涨停的核心原因在于供给产能在退出,退出的原因在于韩国、日本这两个国家已经退出面板市场,而市场对面板的需求一直很稳定,特别是在疫情结束之后,可选消费本身就是一个新的业绩增长点。目前,TCL的32寸面板需求量较年初增长一倍,这也带动资金对于TCL的关注度提高。至于这种情况能持续多久,我对面板这块的关注度不高,还真无法做出判断。3、碳纤维需求量大增最近几天,碳纤维行业上市公司股价走的挺好,主要是碳纤维材料可以用于军工产业上面,再加上最近两年一直在提倡军工行业的供给侧改革,一些民企介入军工行业的机会开始增加,这也带动相关产业未来能够实现量价齐升,实现戴维斯双击。碳纤维的龙头公司是光威复材,这个公司我没有研究,我是在看相关大宗产品价格的时候留意到的碳纤维,具体公司并没有研究过,我也没有这个时间啊。就说那么多吧!
在近日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举行的第三届“中国百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论坛”上,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教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樊纲表示,我国经济学研究当前存在量化分析重于理论阐释、数学形式大于实践意义等问题,在期刊发表的评审中,应更重视理论内容本身,而不是过分注重量化分析。樊纲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学科建设、研究方法和社会贡献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经济学研究的数理模型、计量分析、文献索引日趋规范,学术评价体系、期刊、职称评审评定制度逐步完善,国内国际的高水平成果不断涌现。但他表示,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学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也“与国际同步”,比如量化分析重于理论阐释、数学形式大于实践意义、期刊内容过度专门化等方面的问题。樊纲引用了美国著名经济学家、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乔治·阿克洛夫所批判的“搁置之罪”(sins of omission)的概念,即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鼓励硬研究,而轻视软研究,忽略了若干难以用“硬方法”加以分析的重要课题与疑问。樊纲解释道,经济学之所以被称为社会科学皇冠上的明珠,是因为相较之其他“软科学”,可以进行数理推导与计量分析,从而更类似于“硬科学”。但由于在期刊发表、职称评定、学术成果审查过程中,编辑和评审人普遍偏好于“硬科学”的方法,使得研究者出于论文发表可能性的考量,倾向于选择可以实证的题目进行分析,从而导致重要和复杂问题的研究被搁置。例如,没有经济学家能够预测出金融危机的发生,主流经济学成果也没能预测出中国如今取得的成就,以及中美之间的经贸摩擦。对此,樊纲呼吁,在经济学期刊论文评审过程中,要适当转换偏好和倾向,更加重视问题本身的重要性,重视理论内容的创新,尊重灵活多样化的论证方法,鼓励新理论假说的提出,关注复杂问题的系统分析。同时在经济学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要区分博士论文和期刊发表,博士论文要坚持较为全面的评审规范,从文献回顾、理论模型到计量分析,打牢专业“基本功”。但对于期刊发表的评审,则不一定用博士论文的评判标准,而是更重视理论内容本身,而不是过分注重量化分析。樊纲在总结发言中提出,中国经济学未来的发展方向,不是要放弃高水平的学术标准,而是应增进研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使得经济学研究与我国经济实践、发展紧密相连,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经济学人才。(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经济学就是研究赚钱的学问,个人如何致富、国家如何富强都可以在经济学中找到答案。学习经济学,除了理解经济学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掌握经济学的思维逻辑。我们不妨先用三个例子来考考自己:第一个例子两块相邻的土地,一块养牛,一块种小麦;牛如果冲到麦田里把小麦吃了,应该阻止么?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应该阻止,因为牛是牛,小麦是小麦,本来不相干的,一方要吃掉另一方,明显不合理。但是从经济学角度思考,牛和小麦争夺的是土地资源的归属,从整体利益出发,如果牛和小麦都是同一个人的资产,那么牛能不能吃小麦,就取决于谁占有土地资源之后能带来的效益更大。如果牛肉价格足够高,当然可以吃掉小麦,甚至还可以享受乐队奏乐,按摩师按摩;反之如果小麦价格足够高,不但要保护它不被牛吃掉,可能还要用牛奶给它灌溉。第二个例子原告连夜捡了18堆牛粪,因为没有车辆运输,就把牛粪堆到路边;第二天早晨,被告发现了牛粪,由于原告没有进行任何标记,被告认为是无主之物,直接运走撒在了自己田里。从源头上,牛粪是牛主人的,既不属于原告也不属于被告,那么应该把它的所有权判给谁?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如果判给原告,就意味着凡是劳动创造的都属于个人财富,都受到法律保护,人民就会努力去创造财富积累财富;如果判给被告,就意味着人们要花出额外的精力和时间来守护自己的财富,增加了创造财富需要的成本。第三个例子农夫把亚麻放在铁道旁自己的田地里,火车路过喷出的火星把亚麻点着了,铁路公司有没有责任赔偿?按通常的思路,铁路公司是强势机构,农民是弱势个人;农民把自己的亚麻放在自己的田地里,没有任何过失,却遭飞来横祸,当然应该铁路公司赔偿。但如果从经济学的视角,火车路过喷出的火星点燃亚麻,这本身就是场意外事件;而谁避免意外的成本最低,谁的责任就最大。铁路公司如果要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事故,需要进行铁路改道或许列车升级,成本都太高了;而农夫要避免这种意外的成本则非常低,只要把亚麻放得离铁路远一点就可以了。以上三则故事,都出自当红经济学家薛兆丰的代表作《薛兆丰经济学讲义》。此书在豆瓣评分8.3,可谓万人追捧,广受推崇。可读性是衡量书籍好坏的重要标准作为一本入门型的科普著作,薛老师在书中的部分观点,确实有待商榷。但相比学术味浓厚的专业经济学著作,本书面向的对象,是广大有学习经济学知识意愿,又被专业著作的深邃难懂困扰的普通读者。所以书中不是用艰涩的公式、枯燥的数字、难懂的图表,而是通过大量简单真实有趣的身边案例,更实际、更有趣、更深入地来解释经济学原理,帮助读者深刻理解现象背后的经济逻辑。这样一来,就算没有经济学基础的新人,也能轻松无障碍阅读,并在觉得有理有趣之余,学到十分可贵的专业知识,并能进一步培养经济学思维,构筑经济学知识体系,直至能将经济学理念运用到身边实际生活场景。碎片化的阅读方式更为难得的是,这本《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虽然囊括经济学所有核心议题,但每一个议题又都独立成篇,可以说,每一篇都是一个独立的知识入口。读者既可以从头到尾仔细通读,也可以在闲暇之余打开一篇随性翻阅;非常适合现代人碎片化的阅读习惯。对想学习经济学的读者,不妨先通过本书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大体框架,今后钻研更专业的书籍时,也会感觉亲切熟悉,难度降低了。综上投帅荐书,都是自己买过读过,并且感觉不错的。因为书与他物不同,非但要花钱买,还要花时间读。如果只为带货而推荐烂书,浪费别人的时间,就与骗人无异了。点击下方,当当旗舰,信誉保障,仅售六折,全网比价。愿各位老铁在这个短视频横行的时代,能以一杯咖啡的价格,坚守阅读,充实自己,奋发向上,不负韶华。
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人们获取、存储、分析数据的能力不断增强,全球数据呈现爆发式增长、海量集聚的特点。相应地,推动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成为大数据时代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新的经济发展形势必然会对经济学研究与创新产生深远影响,不仅极大拓宽了经济学研究范畴,而且冲击着传统经济学研究方法。经济学研究需要适应大数据时代要求,勇于创新与变革。传统经济活动如农业生产、工业制造等,主要发生在物理空间,其扩张也主要表现为在物理空间的数量累加。进入大数据时代,以数据为主要生产要素的新经济活动则主要发生在数字空间或数字空间与物理空间的融合中,经济活动的扩张也不再主要表现为在物理空间的数量累加,而是通过数字技术对传统行业融合渗透、赋能引领,推动新农业、新制造业、新服务业蓬勃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根据经济活动空间不同,数字经济可划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纯粹数字经济,即产品的设计、生产、营销、运输(传递)、消费、支付等经济活动全过程都在数字空间完成,无须依赖物理空间,如加密(数字)货币、网络银行等;第二类是融合数字经济,即经济活动主要发生在数字空间和物理空间的交互融合中,物理空间发生的经济活动过程能够在数字空间得到实时反映,如在共享经济中,订单、支付等环节是在数字空间完成的,而具体的共享服务则往往在线下的物理空间进行。由此可见,在大数据时代,“算法 算力 数据”已经成为典型的生产方式。这使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和过程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而极大拓展了经济学研究的范围。经济学研究应把这些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数字经济的产生机理和运行逻辑、数字化企业的性质和发展目标、数字化企业的股权结构与治理创新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等。大数据时代经济学研究范畴和研究对象的拓展,使传统经济学研究方法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要求对研究方法进行创新。首先,由于受到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和分析处理能力的限制,以往统计分析往往采用少量样本进行研究,容易造成数据遗漏和分析不完整等缺陷。在大数据时代,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和分析能力发生质的飞跃,海量数据资源可以满足经济学研究对大样本数据的需求,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采用全样本进行分析和研究,这大大提升了经济研究的精准性。其次,以往经济学分析的数据大多是结构化的数值数据,而大数据时代的数据除了数值数据,还有很多非结构化数据,如图片、声音、视频、文本等,但计量分析、统计分析等传统研究方法很难处理这类数据。再次,传统经济学研究往往是在事件发生后搜集相关数据,然后通过统计模型、假设检验等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研究并得出结论。这种静态、滞后的研究往往会削弱研究成果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在大数据时代,经济学研究可以运用人工智能方法对海量数据进行实时分析,甚至可以在预设环境中对经济数据进行自动智能分析,实时生成研究报告,实现精准预测,这就能够极大增强研究成果对经济活动的指导性。因此,经济学者应高度关注大数据时代经济学研究所面临的样本数据扩大、数据结构种类变化等新情况新问题,重视文本挖掘、深度学习等数据分析技术在处理分析海量异构数据(相关的多个数据的集合)方面的优势,积极推动经济学研究方法创新和变革,提高经济学研究的精准性和对经济实践的指导性。(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金融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 人民日报 》( 2020年03月02日 09 版)
经济学是一门实用性学科,自从诞生之日起,就为这个世界的正确运行,做出了很多具有指导价值的研究,在现代高校和相关经济学研究机构中,对于经济学的研究一直都是重中之重,因为经济学的一些规律在目前看来,的确有值得研究的地方。也正是因为经济学很重要,所以诺贝尔奖专门设立了经济学奖,用来奖励在经济学研究中做出卓越贡献的经济学家们。既然经济学的研究如此重要,那么对于经济学研究的评价,也就显得非常重要,上海财经大学的高等研究院是该领域非常权威的评价机构,而在日前,该机构发布了《2019全球高校经济学研究力排名》,这个排名的一些具体情况是如何呢?就让编者在接下里慢慢给各位读者展示。一、世界范围内就世界范围来看,2018年在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力哈佛大学是世界第一的水准,近5年内的总计来看,哈佛大学也是排在世界第一的水平,不过近3年的总计中,芝加哥大学是超越了哈佛大学的。哈佛大学是世界顶级高校,在很多世界大学的排名中,哈佛大学都是作为世界第一出现的,这所高校在经济学领域的成就,自然不消多说。不过芝加哥大学在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可一直是芝加哥大学的骄傲,这所大学基本上在经济学领域是有着非常高的权威地位的。除了这两所大学在经济学领域有着绝对的领先地位之外,斯坦福大学好麻省理工学院这两所美国高校,在经济学研究中的表现也甚是突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力上,世界前十的高校中,美国占据了其中的9席,唯一一所不是美国高校的则是英国的高校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而在世界前20名的范围内,世界其他高校的数量明显多了起来,其中英国的牛津大学和伦敦大学学院进入世界前20,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也进入该领域研究力的前20之列,在世界第20的位置,则是法国高校巴黎经济学院。二、亚洲范围内在亚洲范围内,2018年的经济学研究力新加坡国立大学夺得了亚洲地区的第一名,而且就五年内该领域的研究总计来看,新加坡大学是亚洲的第一,可以说新加坡国立大学在经济学上的优势,在亚洲范围内还是有着相当明显的优势的。虽然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大学在2018年的经济学研究力排名中位于亚洲第三,但是就最近五年的的学科研究总计来说,这所大学依然是亚洲第二的高校,以色列这个以世界上最会做生意的犹太人为主的国家,在经济学方面的造诣和研究能力,自然不会弱。当然中国内地的高校上海财经大学,则是2018年该学科领域研究力的亚洲第二,不过近5年的研究总计则屈居于特拉维夫大学之后,屈居亚洲第三。总体而言,这个表现已经非常不俗。三、中国范围内上海财经大学是经济学研究力排名中,中国排名最高的大学,在这一学科领域上的研究上,上海财经大学的优势在整个中国优势非常明显。不管是近3年的研究总和还是近5年的研究总和,在国内都是第一的存在。一些对于财经相关的高校不甚了解的人,可能对于上海财经大学不够了解,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没听说过上海财经大学的名字的,但是上海财经大学目前在国内的诸多高校中,确实是有着特殊的存在地位的,就录取分数而言,这所高校已经进入到了全国前十左右的水平了,每年进入这个学校的学生,都是顶级的学霸,这所高校在对财经感兴趣的学生眼中,还是有着非常不俗的口碑的。这所高校在经济学研究力方面,在2018年是世界第33的水平,而近5年的研究总计则是世界第53的水平,前进速度相当迅速。除了上海财经大学之外,中国的高校中,香港科技大学的经济学研究力也是非常不俗。而北京大学则紧随这两所高校之后,其实北京大学的学科数量非常多,每一个学科基本上都是在国内处于领先的水平,虽然在2018年北京大学在这个排名中仅位于国内第四的位置,但是就近5年的研究总计来说,北京大学是国内第三高校。香港地区的另一所顶级大学香港大学,在这一学科研究上也是有着突出的贡献的。另外内地顶级高校清华大学,也在经济学研究力排名中,有着比较亮眼的表现的。总体上而言,这也看得出,在经济学方面,北京大学是强于清华大学的,清华大学作为一所理工类大学,在经济学领域有着这个排名,已经属实不易。除了上面几所高校之外,内地的高校中,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浙江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这些高校,在这一学科领域上的研究力,也是获得了世界认可的。当然位于上海的两所顶级高校,在经济学范畴取得如此成就,自然不会让人感到意外,而厦门大学在这一学科是上的研究开展的比较早的高校,在这一学科上的建树也是比较多的。另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这两所大学在经济学上的研究力,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略胜一筹。而可能让很多人感到意外的是西南财经大学居然出现在了这个阶段,在这里编者要说的是西南财经大学虽然名气不大,但是在经济学的学生眼中,这可是一所顶级的大学,每年的录取分数可一点都不低。看完整个榜单,可能会有人觉得上海财经大学自己出的榜单,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不是很简单吗。这种看法,是对学术评价的一个错误的认知,在进行学术评价的时候,各机构都是要非常严谨的按照数据来,不可能通过数据之外的一些因素修改排名,不然这个榜单的权威性就受到了非常大的质疑,上财高等研究院在推出则个榜单的这么多年中,该榜单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一致的认可,足以说明一切。
理论和实践可谓一对孪生兄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理论产生于实践而又指导实践,而实践催生理论又为理论所牵引。理论不能脱离实践,脱离实践的理论一定是不科学的、形而上的或纯逻辑的,反过来说,理论的创新发展一定要以实践为基础、为依据。当前中国经济学研究存在的突出问题观察当今中国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和探索,有一种脱离实践的倾向需要我们注意和警惕。中国当下的经济学研究在摆脱热衷于政策解释、文件辅导、经典注解的同时,出现了以下需要警惕的几种倾向或问题:其一,越来越热衷于闭门造车。一些人的研究成果与实践毫不沾边,既不是实践进程的科学总结,也不是未来发展的务实建议,而是仅凭主观意志、热衷于异想天开的逻辑演绎和文字幻变,除了孤芳自赏外,毫无社会意义。其二,越来越精心于概念创造与话语标新。习惯于把简单的道理用晦涩复杂的词汇表述,热衷于生搬硬套外来的词汇,不管是否符合中文的逻辑和法式。其三,越来越沉迷于数理范式。无论需不需要、严不严谨都要堆砌一些复杂的函数关系和数学公式,满篇充斥着并非必要的希腊字母和拉丁文字,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明了的实践问题繁琐公式化。其四,越来越专注于引论立论。习惯于通过引述论点来论证观点,不注重实践依据,不注重是否“需要”或者“必须”。只是与过去言必求马、恩不同,现在是无论是否贴切和需要,都言必引用欧美学者的观点,似乎一篇论文不引述若干西方学者的话语,就不成为论文了。其五,越来越屈服于外来标准。撰写论文、采用文稿、评价文章都以西方特别是欧美刊物或其偏好为标准,西方论文范式成了衡量文章形与实的唯一范式。总的来说,这些倾向使中国经济学研究中透露出一种强烈的“西进”或“西化”的色彩。那么,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又是怎样的呢?它似乎不同于我们一些学者的做法。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基本上是建立在西方市场经济实践基础上的,理论与实践总体上是符合的。我们熟知的萨缪尔森主编的《经济学》,到现在已经修订出了第19版,而修订的依据就是西方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实践成果,包括中国发展创造的成功实践经验。而我们一些学者的经济学研究却是一种脱离中国实践的“西进”与“西化”,因而这种西化带来的必然是虚化。这种脱离中国实践的西化和虚化是否有道理?答案是否定的。新中国成立70多年的实践表明,中国走出一条在整体上不同于西方的发展道路,而我们对这种道路的自信在于,中国从一个基本毁于战火的“一穷二白”的国家转变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这种迅速发展的状况是很多发达国家都难以比拟的。既然如此,偏离中国独特发展实践的西化和虚化,显然是不科学的。建设中国特色经济学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诚然,中国的发展实践全面汲取了人类社会的共同文明成果,包括西方市场经济发展的成果。例如,中国实行了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其中有不少与西方市场经济共同的地方。在中国的经济学理论研究与发展中应该充分体现这些内容,包括与其相适应的研究方式和表达范式,一味排斥也是不科学的。但中国的经济学不能仅有这些内容,特别是不能完全套用西方经济学的内容与范式,它应当同时甚至更多地反映给中国带来巨大发展独特实践的成果。也就是说,中国应该建立与自身伟大实践相符合的经济学理论与范式,其中包括对市场经济实践的理论提炼与范式呈现,但不应是全盘追崇西方而导致的与中国实践脱节的虚化。中国特色经济学的理论构建是否具有实践基础呢?答案是肯定的!新中国70多年的发展和实践及40多年的改革与开放已经为中国特色的经济学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在主体上体现着与西方国家不同的特点,从而具有自己独特的创造,这也是包括西方国家在内各方面都认同的。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不同,至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国情不一样。中国人口众多,数量超14亿;底子薄,人均资源很少。相对于人口数量来说,中国的国土面积可谓十分短缺。美国按大口径算,国土面积超过中国,但人口刚刚超过3亿人;俄罗斯国土面积为170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只有近1.5亿人;加拿大国土面积为998万平方千米,超过中国,而人口只有3700多万人。与这些国家相比,中国实现快速发展殊为不易。与此同时,中国所建立的社会制度也具有独特性。由于多种原因,中国既不能走1949年前的道路,也不能走西方的道路,更不可能走苏联的道路,而是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道路在经济上的特色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发展环境不一样。新中国70多年来的发展可谓内困外扰,始终处于紧约束之中。从内部看,因常年遭受战火侵害,新中国建立时面对的几乎是一片废墟,只能白手起家;又因为特殊的外部环境,只能自力更生。即便没有外部侵扰,解决几亿人的温饱都非常困难。从外部看,由于制度差异及其他重要原因,中国始终受到一些国家的围堵与封锁;中国坚持奉行不称霸和各国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的对外原则,从不侵略别国,也从不从外部掠夺资源;中国不处于世界发展的高位,引进资源要素不容易,在自身的资源要素还容易流失的情况下,积极履行国际义务,时常伸出援手支持落后或贫穷国家。第三,发展方式不一样。中国这些年的快速发展,有许多方面明显不同于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基本做法,有自己的体制特点。概括地说,一是坚持“两轮驱动”:一方面推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积极地、科学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二是把握“两个抓手”:一手抓最落后群体的生产发展和民生改善、抓解决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面对的最基本的问题,如温饱问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另一手抓与最先进的生产体系和科技手段的对接运用,力求后发先至,实现跨越发展。三是实行“两个途径”:依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现实基础和发展潜力,实施分类指导;同时发挥制度的优越性,推动发达地区运用各种手段支持落后地区。四是用好“两个市场”:一方面,坚持眼睛向内,深入广泛地开拓国内市场,不断挖掘内需潜力;另一方面,全方位、多层次地对外开放,深化国际合作,最大限度地运用外部资源、外部市场。五是重视“两个手段”:一方面,科学运用物质手段或经济杠杆,充分激发各市场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另一方面,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特有的进取精神,积极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尽心出力。六是形成“两个支撑”:充分发挥各类功能平台的先行先试和示范带动作用,使之成为推动发展和促进创新的有力支撑;积极推动建立横向、纵向协调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重大战略决策实施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七是推进“两个转变”:在发展道路上由实行资源要素驱动向实行创新驱动转变;在发展内容上由追求高速增长向追求高质量发展转变。八是紧扣“两个目标”:千方百计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努力使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的和谐安宁和中华民族的幸福安康。中国丰富而具有创造性的实践足以使我们对深化经济理论研究、建立具有特色的经济学范式充满自信。我们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盲目跟随。对西方经济学的学习借鉴是必要的,但不能全盘照套照搬,中国的经济学研究及其教科书编写不能以与我们有很大差距的西方经济学及其教科书为标准,如果在内容上模仿,甚至分析方法、语言表达都完全套用是很不科学、很不合理的。中国经济理论研究及经济学范式发展创新的最坚实基础无疑是中国自己的实践。中国特色经济学研究应在三个方面推进创新2017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学,也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实践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功也需要我们把实践中做对、做好的东西总结出来,这样不仅能为中国的经济发展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也能为世界经济发展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和借鉴。这就需要我们以中国特色实践为依据或导引,实现对中国经济学理论的持续创新,作为方向,就当前而言,中国经济学的创新至少可以依次或同时在以下三个方面推进:第一,在现有框架和范式下寻求创新与突破,重点是根据中国经济活动的状态与变化,把握其内在发展规律和演进逻辑做出新的总结归纳,给其以科学的描述与揭示。第二,对现有框架和范式做适度的改造,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创新性实践做深入的分析和科学的提炼概括,形成若干具有指导意义的原理、规制或守则。第三,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依据,融合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和有益创造,特别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本质规定与基本要求,创造具有世界性指导意义的经济学理论、范式,形成基于中国成功实践、由中国经济学人主创、可以作为世界经济研究重要标准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或教科书。原标题为《中国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偏差与矫正》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作者 范恒山编辑:袁昕流程编辑 吴越
一提到经济学,每个人都会想到复杂的数学模型以及大量的图表。看到这些,许多人会本能的认为经济学离自己生活很远,根本用不到。经济行为在人类社会诞生之初就已经存在了,而人类社会经过上万年的发展,可以说经济学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对于准大学生来说,经济类专业一直都是热门。每年都有超过一半的考研人数报考经济类专业,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对于经济学的一个错误认知,即经济学是直接研究钱的。为了让大家能够正确认识经济学,同时也为了能让那些报考经济类专业的准大学生们,在进入大学之后能够顺利学习。今天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经济学的基本入门书籍。在开始之前,让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即价值的创造、转化、实现的规律——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论。按照研究对象分为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经济学两大类型。 政治经济学根据所代表的阶级的利益为了突出某个阶级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自发从某个侧面研究价值规律或经济规律,科学经济学自觉从整体上研究价值规律或经济规律。经济学的核心是经济规律;在对称经济学看来,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只是经济规律的展开和具体表现,经济学的对象应该是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后面的经济规律与经济本质,而不是停留在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层面。停留在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层面的,是政治经济学而不是科学的经济学。经济学的概念和基本分类我们已经有了基本了解,那么这些离生活很远的经济学有什么用呢?首先,第一个作用是防骗。庞氏骗局为什么屡禁不止?就是因为人们对社会经济运行原理不了解,如果总是把经济学看作一门高深的学问,那么一旦在生活中涉及到这类问题。我们会认为自己不懂,进而盲从“专家”的建议。但是在掌握经济学基本概念之后,我们会知道只有创造商品和服务,才能提供价值。接着才会有交换价值,也就是价格。其次,第二个作用是理性决策。为什么男女朋友劈腿之后,我们却舍不得分手?在经济学中,有个概念是沉没成本。之所以舍不得分手,在经济学角度看来就是无法舍弃沉默成本。太在乎过去的付出,从而导致现在无法割舍。在掌握经济学之后,我们会明白该如何处理类似的沉没成本。最后,第三个作用是理性投资。为什么你股票总是赔?大多数原因在于跟风,只会追涨杀跌,只想着短线操作而不想长期持有。这样下去,当然赚不到钱。学了经济学之后,你会知道如何从国家政策、行业以及公司财报这三方面去分析哪只股票应该卖出,哪只股票应该买入。关于掌握经济学的优势当然不止上面这三个方面,由于篇幅的原因就不在这里多做赘述了。接下来会为大家介绍五本经济学入门书籍,帮助大家来构建属于自己的经济学基本架构。《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什么是社会总剩余?什么是需求线与最优化?如何通过对冲来降低自己的风险?日本人坂井丰贵的这本《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把经济学中最常用的基本概念讲给你听。在这本书中没有高深的经济学模型,也没有复杂的数字和图表。作为第一本经济学入门书,非常适合零基础的人去读。《原因与结果经济学》高个子就一定擅长打篮球吗?电子游戏一定影响孩子们学习吗?郑少秋的丁蟹效应是怎么回事儿?经济学作为专门研究社会运行的一门学科,最重要的科学素质是理性。这就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那就是因果关系中室牧子和津川友介两位经济学教授,用最常见的例子向我们解释了什么是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在这本书中,两位经济学教授告诉我们,要想破除那些看起来合理的关系,最重要的手段是通过统计数字。这本书的内容实际上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计量经济学的观点。但是并不妨碍我们初学者来阅读。《隐性动机》怎么能让孩子们好好学习?如何让别人更多地捐款?来自美国的两位经济学教授,尤里·格尼茨和约翰·李斯特练手向读者们展示了经济学与人类行为动机背后的联系。在这本书中最重要的步骤是找到人们行为背后所隐含的动机。对于经济学初学者来说,通过这本书知道如何通过实验来找到行为背后的动机,再根据动机来设定激励机制非常重要。《小岛经济学》在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之后,我们有必要从宏观角度来了解社会经济是如何运行的。彼得·希夫和安德鲁·希夫两位经济学畅销书作家,通过一个虚拟的小岛,向读者们详细解释了经济是如何运行的。读完这本书,你会知道价值是如何产生的。银行和保险公司为什么会有钱付利息和赔偿金。另外,这本书在通过故事解释经济运行的过程中,还穿插了现实事例,让我们可以更好的将经济学知识与现实相结合。《经济学原理》这本书我想不用多做介绍了吧?!由大名鼎鼎的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格里高利·曼昆所著,世界上最流行的经济学教材。目前已经被美国600余所大学用作经济学原理课程的教材,同时它已被翻译成20种语言在全世界销售100多万册!把这本书放在最后,是因为它相对于前面提到的基本书来说,内容更加全面且难。但是不用担心自己看不懂,在读完前面那几本书之后,再读这本会容易很多。 以上就是为大家推荐的经济学入门书籍,学好经济学并不一定要从事相关职业。目的是让我们可以更理性地做出好决定,生活也会因此更加美好。
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人们获取、存储、分析数据的能力不断增强,全球数据呈现爆发式增长、海量集聚的特点。相应地,推动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成为大数据时代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新的经济发展形势必然会对经济学研究与创新产生深远影响,不仅极大拓宽了经济学研究范畴,而且冲击着传统经济学研究方法。经济学研究需要适应大数据时代要求,勇于创新与变革。传统经济活动如农业生产、工业制造等,主要发生在物理空间,其扩张也主要表现为在物理空间的数量累加。进入大数据时代,以数据为主要生产要素的新经济活动则主要发生在数字空间或数字空间与物理空间的融合中,经济活动的扩张也不再主要表现为在物理空间的数量累加,而是通过数字技术对传统行业融合渗透、赋能引领,推动新农业、新制造业、新服务业蓬勃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根据经济活动空间不同,数字经济可划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纯粹数字经济,即产品的设计、生产、营销、运输(传递)、消费、支付等经济活动全过程都在数字空间完成,无须依赖物理空间,如加密(数字)货币、网络银行等;第二类是融合数字经济,即经济活动主要发生在数字空间和物理空间的交互融合中,物理空间发生的经济活动过程能够在数字空间得到实时反映,如在共享经济中,订单、支付等环节是在数字空间完成的,而具体的共享服务则往往在线下的物理空间进行。由此可见,在大数据时代,“算法 算力 数据”已经成为典型的生产方式。这使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和过程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而极大拓展了经济学研究的范围。经济学研究应把这些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数字经济的产生机理和运行逻辑、数字化企业的性质和发展目标、数字化企业的股权结构与治理创新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等。大数据时代经济学研究范畴和研究对象的拓展,使传统经济学研究方法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要求对研究方法进行创新。首先,由于受到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和分析处理能力的限制,以往统计分析往往采用少量样本进行研究,容易造成数据遗漏和分析不完整等缺陷。在大数据时代,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和分析能力发生质的飞跃,海量数据资源可以满足经济学研究对大样本数据的需求,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采用全样本进行分析和研究,这大大提升了经济研究的精准性。其次,以往经济学分析的数据大多是结构化的数值数据,而大数据时代的数据除了数值数据,还有很多非结构化数据,如图片、声音、视频、文本等,但计量分析、统计分析等传统研究方法很难处理这类数据。再次,传统经济学研究往往是在事件发生后搜集相关数据,然后通过统计模型、假设检验等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研究并得出结论。这种静态、滞后的研究往往会削弱研究成果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在大数据时代,经济学研究可以运用人工智能方法对海量数据进行实时分析,甚至可以在预设环境中对经济数据进行自动智能分析,实时生成研究报告,实现精准预测,这就能够极大增强研究成果对经济活动的指导性。因此,经济学者应高度关注大数据时代经济学研究所面临的样本数据扩大、数据结构种类变化等新情况新问题,重视文本挖掘、深度学习等数据分析技术在处理分析海量异构数据(相关的多个数据的集合)方面的优势,积极推动经济学研究方法创新和变革,提高经济学研究的精准性和对经济实践的指导性。(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金融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 人民日报 》( 2020年03月02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