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第一点,庆幸你是一个研究生,还有一个最后的去路(后面细说)。一直以来在大家的印象里,银行都是高薪的代表,而每年上市银行年报公布的数据平均年薪往往也都是几十万元(说实在真不知道它这个数据怎么来的,除非高层的工资都高到吓人,否则就基层人员这点工资,基本没有一个可以达到所在银行平均数的)。现实中的银行,薪酬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高,特别是刚入职的员工,薪酬更是低得令人发指,我仍让记得我当年刚入职时,实习期税前收入2100元,税后到手1100元,实习期的收入还不足以自己生活,需要父母赞助,半年之后转正,税前月收入为4500元,但是税后到手也就3000出头而已,如今经过了近十年的奋斗,现在的税前月收入也不过就是12000元左右,税后在8000元左右(三线城市),所以工资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28岁经济学硕士,刚毕业时肯定意气风发,结果没想到这自己入行之后去要去柜面或者当客户经理吧,现在的银行,除非你是博士生,反正很少一毕业就进后勤管理部门的,基本上而言,都必须在一线先混个一两年,有机会的转到后勤,没机会的可能就在一线一辈子了,在一线,代表着就是工资低、压力大,所以你想辞职,一点都不稀奇,特别是做客户经理的,在没有资源的情况下,很多人连一年都熬不过去。大专职校非应届毕业生,本身有没有什么特长技能的话,在银行工作之后,一般能跳槽的也就是在金融圈子里了,但是金融圈子的面对的压力都是一样的。如果想要离开这个压力大的环境,那么只能跳出去,幸运的是你是一个研究生,还有一个大专职校这个退路。当年和我一起入行的一个研究生女生,就是受不了当客户经理的压力(任务没完成,一直被约谈),最后就是跳槽去我们当地一所大专任教(大专、职校一般对老师的学历要求只需要是研究生学历及以上即可),所以如果你想离职,可以从这方面考虑,工资收入适中,但是工作环境、工作压力相对轻松了很多。不管是选择继续留下,还是选择辞职走人,这都是你的权利。希望你慎重选择, 早日开创自己的一番天地。
学生们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是否会有一些纠结呢?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既要考虑到个人兴趣,又要思考一下选择的专业会不会对将来的就业有什么帮助等。很多学生们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既要看重兴趣,也要考虑就业前景。有些学生想选择经济学专业,但是不知道经济学专业就业前景怎样,好不好?经济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有:会计学、经济学基础、中级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政治经济学、会计统计与核算、国际经济学、金融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经济思想史、当代中国经济、货币银行学、网络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国际金融、产业经济学、公司财务、市场营销、企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经济史等等。经济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与经济领域相关的一些知识,具备一定的经济学理论知识,将来可以从事与经济学相关的工作。经济学是一个范围较大的专业,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选择具体的专业。像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财政学、数量经济学、融学产业经济学等等都属于经济学这个大专业的一些小分支。经济学专业就业前景怎样,好不好?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需要扎实专业知识,可以前往金融机构、各大企业、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等从事相关的职位,具备一定工作能力的话,相信也是可以在经济学领域发展的很不错的。毕业生们需要好好努力提高自身能力才有可能觅得理想的工作。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从事的工作岗位有:证券、基金、信托、银行、市场营销、经济预测和分析、对外贸易、管理类等等。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也是比较适合报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这是一个热门的专业,比较吃香。经济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好好用知识充实自己,为了日后找到合适的工作而努力!
身为大学生的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疑惑:我学习的专业,将来能去哪些公司,能从事什么岗位?有调查表明:85%以上的大学生都有过这样的疑惑。有疑惑怎么办呢?大师兄来为大家解惑啦!大师兄会通过往届大学生的毕业数据,来说明各个专业毕业后的情况,包括薪酬、就业方向等等。今天,就跟大家来了解下,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会何去何从呢?一、所含专业经济学类是个专业大类,包含专业有:商务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经济统计学等。(查看经济学专业的详细介绍,上大师兄app)二、薪酬同学们都很想知道,自己的专业毕业后,参加工作能拿到多少钱的工资呢?据大师兄APP数据显示:经济学专业毕业后的平均月薪为9930元。相比其他专业,则是 高出10%。整体来说,随着工作年限和经验的增长,薪资也是水涨船高。1年以下经验的平均月薪为8k,1-3年经验的平均月薪上升到10k。如果是工作经验达到3-5年、5-10年甚至10年以上,对应的薪资分别达到13k、17k和24k。(想查看XX专业的薪资涨幅,上大师兄APP)从上面数据得知:学习经济学专业,毕业后的发展前景还是不错的。三、就业方向你是否很好奇,自己所学专业的学长学姐们,毕业后都从事了什么工作。据大师兄APP数据显示:经济学专业毕业后选择的就业行业TOP3为保险、银行、汽车,其中选择NO.1的行业的为保险,占比达到0.9%。(想查看除TOP3之外的行业,上大师兄APP)选择的行业情况如此,那么从事的岗位呢?据大师兄APP数据显示: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从事职位最多的TOP3为销售、会计、财务,占比分别达到7.1%、6.1%、4.2%。除此之外,人力资源、行政、文员、市场、文秘、客户经理、项目经理这7个职位成功入选经济学专业从事职位TOP10。四、就业公司推荐最后,对于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大师兄推荐以下这些公司,供大家参考:以上就是经济学专业的发展前景介绍啦!经济学专业的你,会选择什么行业或职位呢?大师兄,你身边的职场咨询师。查行业,查公司,查岗位,查薪水,看行业,问大师兄app
从经济学专业毕业后,经济学的常见就业方向一般从事经济管理,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的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等。很多工作单位对经济学的应届生比较看重就读的学校以及学历水平。对于经济学类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高端市场,如市场研究分析师和大学教师以及大公司的投资分析师等。然而,这些职位的正处于饱和状态,每年向经济学的应届生开放的工作岗位数量极为有限;这导致成千上万的毕业生被迫放弃自己的喜欢的经济学而另寻出路。由于互联网的兴起,在经济研究中获得基础数据的方法已经开始变得不一样。简而言之,所有经济学原则都需要得到现有财务数据或调查问卷的支持,以支持他的理论或得出结论。在大数据的年代,获取和分析数据的方式都跟以前不同,所以经济的分析有了大量的飞跃它也可以被用在更广的地方。这个大数据的年代为经济学类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一个未来的就业方向。经济学专业的就业方向有哪些呢?1.经济预测、分析人员 各行业都有经济预测和分析的人员,但一般只会设立跨国公司,大中型企业和政府经济的决策部门。主要负责各种市场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经济预测以及分析的人员岗位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2.对外贸易人员 为国内客户寻找国外货源;组织国际贸易货物物流等。有相当一部分外贸人员在经验成熟后,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外贸公司。 3.市场营销人员 对于以技术为背景的行业里面,例如电讯、软件等,营销的需求仍然会持续走高。4.管理职位 研究生与本科生不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硕士学位期间参加过一些社会实践,并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因此,当他们正式进入社会时,他们也可以获得一些管理职位,如生产管理,行政管理和人事管理 ,财务管理等。
高考录取通知书已经快马加鞭到新生手上,经济学专业依然稳居在学生报考专业的前五名。近年来,经济学专业以经济学知识的“广”和“精”为优势,向社会输入大量相关人才,使得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成为社会各个方面的螺丝钉。2018年,中国最大的教育门户网站-中国教育在线整理数据得出考研专业的人气榜,前20位中经济学学分别占1/4。 经济学是少有的文理科学生兼收的专业,同时市场对经济类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逐年攀升。因此不少数学、法学、外语及新闻等专业的本科生纷纷决定跨考,投身经济学硕士的考研大军之中。据不完全统计,经济学考研的人群中跨专业考研的占了近1/3。经济学专业硕士的就业方向以金融系统为主,毕业生优先选择银行、证券公司、投资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主要从事研究、分析类工作。此外,复合型毕业生的选择可以更广泛。比如本科为工科专业的经济学硕士,还适合进入咨询行业,如管理咨询公司、IT咨询机构、投资银行等。本科为新闻专业的经济学硕士大量云集在财经类媒体。此外,经济学也是适合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的专业。与经济学学士们相比,跨考经济学的考生,最担忧的便是如何形成经济学思维,能够取得更好的专业课分数。小编在这里大致为您介绍。找对目标院校跨考考研的学生大多有明确人生目标和期望职业。因此,院校城市、水平都是考察要点。建议报考前,在网上筛选出符合目标的三至五个院校,然后登录论坛、联系学长等方式寻找到各类院校研究生培养信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目标院校。了解经济学,从经济学经典开始跨考经济学,就要了解经济学经典书籍。经典的研究生考研书籍有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和《宏观经济学》、人大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平狄克《微观经济学》以及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经济学基础知识是研究生学习阶段,进行学科研究的必备技能。同时,通过学习基础知识,学生可以拓展思考方式。专硕VS学硕,选择适合自己的经济学专硕和经济学学硕考试内容、学习方向均有较大差别,因此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正道。经济学学硕分为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个方向,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员为主,多数会参与到经济学各类问题研究中。而经济学专硕,报考时已经有明确方向,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暑假是专业课学习的攻坚阶段,只有各位有识之士不怕炎热酷暑,夯实基础、巩固真题,才能掌握精髓。计算机专业我们见不到肖奈,法律圈我们遇不到何以琛。那么欢迎大家积极报考经济学专业,大神就在你身边。编辑:薇琼审核:东至
不可否认,经济学当然是目前热门专业之一,并且收分也不低。但是请注意,你所要报考的经济学专业可能和你想象中的经济学或许会相差巨大!!!18岁的高中生们处在一个天马行空的年龄,看了宫斗剧就对清史感兴趣或者看了盗墓笔记就对考古感兴趣,看到经济学就直接将学经济学等同于成为有钱人!以及在父母亲戚甚至没上大学之前的我眼里,学经济的要么是纵横捭阖的商界巨子金融大鳄,要么是指点江山的政界精英学界领袖,总之学的就是权钱之术最后要么有权要么有钱。是的,我并不否认股神巴菲特是经济学硕士,但是我也请大家想一想,巴菲特已经80岁高龄了,在他20几岁时候学的经济学和我们现在学的经济学相差甚大,他那时候学的经济学包含了现在很多经济学科的细小分支,而现在我们所说的经济学专业,就仅仅真的是经济学而已。经济学并不会交给你像炒股投资等实际的赚钱知识与方法,更多的是让你用数学的知识去分析现在的市场是怎么样的,以及未来如何让财富最大化的分配到每个人的手里。众人对经济学的误解,就像生物学的不会养鸡养鸭,也不能给猪看病,学编程的不会修电脑一样。就像你不能让中医给你动手术,让西医给你捡中药一样。你想学炒股,可以读会计专业;你想学投资,可以直接报投资学。但经济学只是数学的搬砖工!在我们学校商学院,财政金融学院和经济学院这三个大院中,经济学院永远处在鄙视链的最底端。商学院和财政金融学院对于谁才是老大永远没有定论,但是三个院包括我们经院自己都一致表示经济学院的屌丝地位无人可以撼动,即便从学术水平上讲我们经济学院的专业排名还是全国第一比他们不知道高到哪里去。说白了,还是因为经院穷。其它学院总有土豪校友赞助,老师也多是千百万身家高富帅白富美,办活动用的费用是以万做单位的,我们院反正是找不到什么校友的身影,老师虽然也有阔气的,但还是屌丝居多,办个千八百的活动也没人报销,根本比不上会玩的有钱人。别说现在了,古往今来,搞经济学的也都是穷苦人居多(还是经济学比较容易把人搞成穷苦人?)。高富帅经济学家不是没有,但也算是稀有品质,而且一般都得过得比较拼,所以死得早,比如凯恩斯这样的天才人物。一般的经济学家基本上都过着放进人堆里就认不出来的普通屌丝生活,比如亚当斯密,虽说不是穷困潦倒但反正跟富裕是一点不沾边。像马克思就更明显了,基本是靠纯洁的革命友谊大过天的恩格斯包养才能过日子,不然怕是得穷死……所以我们学经济的大学四年基本是这样度过的:别的院还没开学的时候我们就在预习,别的院搞活动的时候我们在学习,别的院早就考完试放假回家的时候我们还在复习最后N门考试……我们私下觉得学院给我们的安排不光是出于学术考虑,同时也是出于财务考虑:还有比学习更省钱的活动吗?说到这里,有人肯定要疑惑了,经济这门学问的起源不就是管钱吗,怎么钱还成了问题了?打几个比方,你觉得是呆在寺里面研究佛法的法师收的香火多,还是走出去应用佛法去给人做法事的赚的香火多?的确,我们经济学院也会学习金融、会计、商学的课程,商学院和财政金融学院也会学习经济学。不过,虽然基础的知识是类似的,再深入学下去,发展的方向就很不一样了。相比之下,经院所学的内容更加“出世”,更加偏向理论化,是走学术道路,而其他学院则更偏向实际应用。打个比方吧,我们这一届经济学班大概八十多人,就有十几个读到博士的,其中还有五个女生,这样高的比例,我是没有在其它学院见到过的。同样是研究市场,商院可能琢磨的是如何让市场上的一个公司利润最大化,财金可能考虑的是如何投资那些公司让自己的收益最大化,而经院研究的可能就是如何让整个市场最有效率使得每个参与者不管买方卖方投资者经营者企业政府都能够利益最大化。那什么人适合走理论经济学道路呢?1.爱数学2.爱观察经济问题,爱思考经济现象3.想要为经济学术研究做出自己的贡献,想在学术界大展拳脚4.爱历史学5.喜欢研究问题,能静下心来几个月甚至一年时间只为一个问题绞尽脑汁如果上述条件都符合那我建议你来读读试试看,可能不至于后悔,至少我们班30个人,就两个人是真的想从事经济研究的…就业的话,除了想致力于经济研究走学术派的(读研读博当老师搞学术)外,去银行的最多…最后祝愿2020年的考生在这个不平凡的年月里都考上自己心中的专业吧。
经济类专硕除了“老大哥”金融还有应统、国商、保险、税务、资评这些都是茁壮成长中的小弟分数随着报考热度水涨船高今天就跟大家讲讲税务硕士◆税务硕士◆税务硕士(Master of Taxation,简称MT),旨在面向税务机关、企业、中介机构及司法部门等相关职业,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系统掌握税收理论与政策、税收制度、税务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充分了解税务稽查、税务筹划以及税务代理等高级税收实务并熟练掌握其分析方法与操作技能,具有解决实际涉税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学制:2年°学费:一年6k至6w不等°导师制度:采用双导师制度,即校内导师+校外(实习)导师°初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二(少部分学校考英语一)、数学三(部分学校考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433税务专业基础(高校自主命题)°复试科目:专业笔试+综合面试+英语听说测试(部分院校还需英语笔试)No.1为何推荐税务硕士?目前由于国家对税务的严格管理,对税务人员的职业操守和专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税务硕士需求比较大,此专业的就业前景比较广阔。但是由于经济专业考研的持续升温,税务专硕考研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税务和金融、国商同属经济类专业,就业前景自然也是不错的,主要面向税务机关、企业、中介机构及司法部门等相关职业:(1) 税务局或者进律师的税务所从事相关工作。(2) 考取注册税务师CTA,从事税务审计,税务代理等工作。(3) 考取注册会计师,从事审计、税务、会计方面的咨询工作。(4) 可以在公司里从事税务管理,还有很多大的咨询公司的税务顾问等。总之,税务硕士的就业去向主要是各级税务机关、会计师事务所和税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以及内外资企业、金融机构等单位的财务部门。No.2税务硕士择校建议择校方面,税务硕士属于经济类专业,那么择校也可以参考金融、会计这些相关专业,尽量去经济发达的一线与超一线城市,先选地区再选学校。这类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才越具备这方面的就业优势,除了师资力量与教研投入,经济发达地区的优质工作机会也是非常之多的,所以如果不是铁了心要回老家,还是尽量选择超一线与一线城市的院校。考试科目也是值得大家考虑的问题,英语基本是考难度稍简单的英语二,只有极个别要求较高的院校考英语一。数学大部分考数学三,一部分院校考396经济学联考综合,一小部分学校考数学一,从难度来看数一>数三>396,如果你数学不好的话可以考虑选择考396的院校,但是要注意考396的话如果初试上岸失败,调剂机会会很少。这些都是要根据你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来决定的,如果你感到纠结,可以先锚定几个考察科目相近的院校,前期以难度最大的院校作为第一目标,后期再根据自身实力进行调整。No.3税务硕士院校推荐以下是2020年招收税务硕士的高校,大叔总结了它们的985、211性质,英语和数学类别以及复试分数线,供大家参考。下面综合报考难度、院校实力、地域发达度、就业前景等因素将应统高校大致分为了几个梯队供大家参考:▲第一梯队——顶尖985学校以及四财一贸中地理位置比较好的学校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厦门大学、南开大学等。这些学校位居经济发达地区,名气大、实力强。相对应的报考人数不仅多,生源质量也很好,竞争压力无疑是最大的。▲第二梯队——其他985名校与财经强校包括山东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这些学校在经济类行业均享有较高的声誉,毕业之后工作前景不错。▲第三梯队——地理位置比较好综合类实力强的211院校以及部分财经类学校包括辽宁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等。在当地认可度较高,专业课难度也基本是比较基础的水平。▲第四梯队——地区性的财经类院校以及双非学校包括山西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兰州财经大学等。地方性的财经院校一般在在当地的专业实力认可度是比较高的,如果考虑毕业后在学校当地就业在考研期间积累的人脉资源会在以后的发展中提供一定帮助。如果考研的目的只是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对以后就业没有太高的要求,这些财经类学校的性价比还不错。▽关于税务硕士的科普与择校就是这些内容啦如果你还有一些疑问或者你还有哪些想了解的考研专业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告诉我们哦!
上财经大学在财经类高校中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很多省份,上财的录取分数都是位于TOP 10的,可以比肩很多985工程高校,这所高校在学子心目中简直就是神一样的存在,那毕业以后出路是否也是非常完美呢?我们以上海财经大学发布的2017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为例来分析,看看这所高校的毕业生出路有多好。上海财经大学共有毕业生3792人,总体就业率为95.25%。其中本科生1970人,就业率为91.22%;硕士生1649人,就业率为99.76%;博士生173人,就业率为98.27%。这么看上海财经大学的就业数据并不是很光鲜,也就达到985工程的平均水平吧!上海财经大学带有很深的上海烙印,本科生中四分之一是来自上海的,硕士和博士的话,比例就没那么高啦!上海财经大学的本科生以升学和就业并重吧!但还是有将近10%的毕业生选择不就业;硕士生和博士生则主要是就业为主啦!2017年未落实就业的有180人,其中本科生居多,有173人。其中有154人正在准备考硕,考博或出国留学。占未落实就业的毕业生的85.55%。还有15人在准备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在国内升学的毕业生当中,本科生升学比例高达40%,这几乎追平了最弱的985工程,领先于普通211工程的高校,其中国内升学16%,国外升学24%。国内升学的16%的毕业生中,67%的选择在上海财经大学内继续攻读,还有一些毕业生或考取或保送到国内其他高校学习,其中68.3%的毕业生进入一流学科建设大学。29%的毕业生升入国内一流大学进行深造。国外留学,记入世界前100高校的毕业生有78%。有54人进入世界顶尖前20的高校学习。出国的首选目的地是美国(41%),其次是英国(26.4%),还有澳大利亚和香港了。2017年上海财经大学毕业生主要的就业行业是金融业,占比超过50%(50.13%),然后是会计师事务所(14.53%),教育科研(5.45%)位居第三。2017届毕业生的主要工作岗位为审计,分析师,管培生,销售,财会等。岗位领域较为集中。在就业的行业中,本科生和硕士生就业以企业为主,而博士生就业则以科研单位和高校为主体。2017届毕业生就业单位以上海为主,有80%以上的毕业生选择在上海工作,还有10%的毕业生选择在东部地区工作。选择去北京就业的有2.4%。应该说,财经类专业在经济更发达的东部地区更能发挥专业优势啊!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毕业生更愿意留在上海,留在东部地区的原因吧!在就业的企业当中,在世界500强工作的有将近20%的毕业生,在中国500前就业的毕业生更多,达到25.49%。这样看来,上海财经大学的毕业生工作真不赖,都工作于大企业。该学校的毕业生,尤其是从事的金融行业,普遍薪酬待遇较好,2017届毕业生薪水最高的达到35000元/月。平均薪酬也至少在8000元左右,当然博士硕士本科的薪酬依次降低,这也符合社会规律。总体来看,上海财经大学的毕业生有一个不错的未来,薪水高,大企业,这是很多刚走出校门毕业生的梦想,那是否所有的专业都有如此高的就业率或升学率呢?我们来看看。本科生:金融工程(80.49%),劳动经济学(81.25%),物流管理(81.82%),经济法(83.3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83.72%),电子商务(84.09%),数学与应用数学(84.21%)。硕士生:思想政治教育(50%),应用数学(87.5%),外国语(88.89%)。其他专业为100%博士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80%),西方经济学(90.91%),金融学(95.65%)。其他专业就业率为100%。这样看来,只有本科生比较年轻,选择面比较广,反而不知道该咋选择了,导致毕业生的就业率较低。我更认为上海财经大学的就业率是真实的就业率,这样学生才能比较明确自己的未来。这样看来,上海财经大学的毕业生真的很幸福,高薪水,去大企业工作,非常棒的学校,你怎么看呢?欢迎在下方讨论区留言讨论。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又是一年考研季,“考研党”都在全力以赴地备考。备考之余,有考生问:经济学考研为啥这么难?一个“难”字背后,透露出诸多信息:期盼、不安、担忧、焦虑……说实话,经济学考研国家线是比较高的,2018年经济学考研国家线为330分,仅次于文学。2019年经济学考研国家线A区上涨到345分,B区上涨到335分。这还只是国家线,具体到好点的院校,肯定会更高。据说,郑州大学2019年经济学370分进不了复试线,考研难度之大,可想而知。那么,经济学考研为什么这么难呢?首先:就业前景好,薪酬待遇高。先来看看经济学专业的对口就业方向:应用经济学对口就业方向:银行、证券公司、大型企业等。理论经济学对口就业方向:公务员、事业单位、高校等。看过对口就业单位,大家就该明白经济学考研为什么难了。不仅考研是这样,高考也是如此。历年高考状元青睐的热门专业经管类专业居多,报考经济学类专业的考生也多,财经类大学一直是考生青睐的院校。其王牌专业录取分数线都是非常高的。像央财、上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虽然是211大学,但是录取分数线远远高于某些985大学。因为就业前景好,所以报考人数自然多,对于考研来说,不仅经济学专业的考生报考,还有很多非经济类专业的考生跨专业考研,特别是经济学类中的金融学专业,可以说是趋之若鹜,这样一来,导致竞争激烈,考试的难度就会加大。其次:经济学跨专业考研自学难度小。不少考生之所以跨专业考经济学,很大一个原因是经济学专业相比于理工类专业更容易自学。理工类学科的知识深奥莫测,理科基础不好的学生想跨专业考研,难度非常大。而经济学类专业的难度相对较小些,考生通过自学就可以掌握其中大部分知识。跨考难度小,报的人就多,竞争激烈,国家线水涨船高。第三:这是由考研的大环境决定的。不仅经济学考研难,其他专业考研也不容易。所谓的难易都是相对而言的。近几年考研人数急剧增加,2020年考研报考人数估计达到350万。虽然录取人数也有所增加,但是杯水车薪。考研录取人数增长远远低于考研报名人数,再加上近几年高校推免人数增加,通过考试录取的人数减少,也导致考研难度加大。不过,不管考试再难,总有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因此,放下包袱,全身心备考,成功就在不远处等着你!
前不久,一家知名的大学生就业调查机构公布了自己的调查结果,这个调查是关于大学生前三年最满意的专业。调查的结果在大部分人的意料之外,很多人都认为医学专业或者师范类专业,应该才是当前最受欢迎而且满意度最高的,毕竟这两个专业,无论是从就业率还是从工资收入上都属于较高水平。但调查结果显示经济学就业满意度最高,让不少人大跌眼镜,毕竟如今经济学专业的就业形势不太好!大学这个专业“很忧伤”,曾经工资高收入稳定,如今却难就业!对于经济学专业来说,一般人都认为就业方向应该是政府机关单位、银行、高校等等,工作好收入高。不可否认,经济学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在以前是属于稳定的高收入群体。但是,在如今就业竞争异常激烈,专业和市场更加细分的情况下,经济学专业却不再像当年一样好就业了。作为大学生曾经最满意的专业,经济学优势不再明显。根据一些经济学毕业的大学生描述,虽然经济学专业作为公务员考试的热门专业,但是在就业难的情况下,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试形势异常严峻,只有极少数人可以进入政府机关工作。虽说金融系统的收入更高,但是和金融学以及金融工程这样的专业对比来说,经济学专业相对比较尴尬,这两个专业才是真正的对口专业,经济学专业能够进入银行这样的金融系统工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和金融专业在同属一个学院,部分课程是相同而已。所以,对于经济学专业而言,作为大学生曾经最满意的专业,在就业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如今却面临难就业,不免让人感到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