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国内985名校升读东京大学博士,如何提前规划日本名校博士申请安藏人心

国内985名校升读东京大学博士,如何提前规划日本名校博士申请

学生是2016年开学的时候来联系我的,学生通过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学习,基本建立了自己喜欢的研究领域,即以计算机和数学为工具,对信息进行处理。但是在电子科技大学的硕士阶段,因为研究领域涉及到了光学,对学生来说,课程与研究存在一定偏差。在迷茫之际通过网课,进行了日语的学习,在这期间产生了日本留学的想法。学生来的时候是4月份了,这个时候已经有了日语N2的成绩。然后博士的申请难度就是在和教授的套辞上,要求学生提交研究论文,并且一般还要根据教授的要求再提交小论文。学生在这方面都完全没有准备,而且在学校与教授的选择,必须提早规划进行准备。而且学生基本上只选择东大,京都和东京工业大学。但是学生也没有具体去了解过学校在该研究领域的教授的情况,对申请也很迷茫。经过对学生的评估后,我们基本上就要和学生确定套辞的教授和院校了,而且专业选择上,主要申请以计算机相关的学科。因为4,5月份也是日本大学院的开学季,教授都比较忙,不太适合联系教授。我们预先给学生安排了托福的备考计划,前期材料的基本收集。给学生看了教授的基本信息情况和研究方向,这样在下一个月进行套辞的时候,才能准备出高质量的研究论文。6月,基本确定了具体的8个申请学校和教授。在和学生进行了简单的头脑风暴后,学生的第一篇研究论文在2个周后就形成初稿。在和各个教授的来回切磋中,我们进行了为期3 个多月的套辞阶段,包括东大,北海道大学,京都大学,东工业大学,东北大学,大阪大学等大学教授。因为前期给学生提早规划了去了解教授研究方向和教授研究室基本情况,在收到东京大学和大阪大学的教授临时要求的三选一命题小论文测试时,学生已经对该校和研究方向有基本了解,便迅速的完成了小论文。最后,在17年的5月,学生拿到教授内诺和学校的在留申请通知。学生成功于17年9月赴日,进入东京大学新领域创成科学学科进行博士研究生阶段学习。入学后还是和学生及家长保持沟通,学生在学校表现也很好,积极参加校内校外活动,比如学园祭、中国文化节等活动。而且,在与教授的工作和研究过程中,学生深厚的学术功底与踏实的科研精神深受教授的赏识。在明年,还将与教授一同前往美国进行考察学习。申请小贴士:对于留学申请这个过程,提前规划和沟通必不可少。由于各位学生家长经验并不是特别多,以及对于日本院校、等级、位置、选择技巧都不太了解,多会导致错误的判断,无法进入理想院校。同时,在进行难度较大,专业要求高的留学申请时,一定要选择实力强且案例多的机构,这样在申请的规划上,会让学生在应对学校的各种要求,面试等附加审核更加从容。作者:启德成都

分享:我在京都大学的留学生活

本文作者:美女(姓名匿了)国内某双非一本的外国语大学本科毕业,17年10月成功申请到京都大学读研究生。2018年2月顺利通过京都大学修士考试,同年4月正式入学京都大学修士课程(博士前期课程)。受维波君老师邀请,来如实叙述下这半年多的京都大学的留学生活。初遇京大2017年9月29号,是和教授约定见面的日子,也是第一次走进京大。当天去的比约定的时间要早,因为研究室在情报中心大楼,电梯需要密码,进门也要门卡,我只能在楼下等。得知我人到了,教授和研究室的前辈就一起下来迎接,可以说是非常惶恐了。研究室有两位博士生,(一个中国人和一个日本人),两名修士(一个日本人和一个意大利人)。教授非常友善,请我们在学校的喫茶店喝东西,大家聊着天,感觉像是认识很久的朋友,偶尔听不懂的学姐会在一旁小声提醒。初到日本的疲惫和不安就在那一刻慢慢消散了,我恍惚觉得自己来对了,在这异国他乡,内心毫无征兆地涌上一股感动。每天都路过这个地方,现在看依旧觉得这棵树很梦幻。不久赶上了熊野寮祭,巨大的看板在阳光下特别醒目.研究生的学习与生活研究生不是正规生,没有学籍,也不用修学分,唯一要做的就是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备考。那时候一周有教授的两节课,研究室的一个ゼミ(听前辈们发表自己的研究进度等),两次学习会(教授提议的活动,选定教材后,研究室每个人轮流进行发表,大家一起探讨学习,当时学的是概率论和统计分析)。这样一周下来其实很忙,有时候一周要赶两个发表,不停的做PPT,很多内容自己完全没接触过,要自己先学,然后才能在发表的时候不出大的差错。虽然很累但很充实,也的确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很多新的东西。来日本之前,教授帮忙申请到了单人间宿舍,家具一应俱全,拎包入住。唯一的缺点就是离学校远,不过有往返的校车,也算是暂时安顿好了。单人间宿舍也是有厨房的,只是很迷你罢了。卫生间也很迷你2333不得不说,京大食堂的伙食还是很不错的。刚开始就是顺手拍下来发给我妈,后来养成了拍食物的习惯。食堂的饭菜相比较而言便宜一点点,基本就是这些菜式,营养健康。不过吃多了会怀念中华料理的。备考修士很快就到了2018年,意味着离修士考试只有一个月。我所在的研究科是分外国语考试和专业考试。其中外国语考试分第一外国语和第二外国语,作为外国人第一外国语只能选择日语,考察方式是两篇阅读,读完以后有每篇有五个问题,不是选择题而是问答题,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划线部分什么意思等等。所以到后期复习阶段已经不是专业知识在为难我,而是日语在为难我。第二外国语可以选择英语,汉语,德语,法语等九门语言,其中汉语是给一段文章要求翻译成日语,文章内容我用中文视角理解都很费劲,更别说翻译,我果断选了英语,因为是选择题,不行可以蒙。当然后来知道选择题是多选的时候我也很无奈。那个时候研究室的前辈,经常给我开小灶,帮忙修改日语,教一些答题技巧。这漫长而又艰难的一段日子,真心感谢身边的这些人,每每回想起来,心里都是暖暖的。修士考完我就回国了,跟教授开玩笑说,考不上就在国内呆着不回来了。成绩出来那天刚好是大年初一,我记得很清楚,学姐一早就给我看了成绩,发来贺电。这可以说是我近段时间比较开心的事了。觉得自己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成为京大的一份子,不用再受无名无份之苦。我给教授发邮件感谢,并一再强调我会为成为一个好学生而努力。修士入学转眼4月份,樱花纷飞的季节,也是入学的日子。那天下着雨,新生入学式在京都市劝业馆举行,据说京大每年开学式都会下雨,很玄。听校长发言,讲的并不是如何好好学习,毕业后如何就业,而是讲到了宇宙和环境,人类生存发展的问题,现场很庄严肃穆,旁边有学校乐队演出,还配了手语翻译老师,我很震撼,描述不出来那一刻的心情。校长讲话日本学生好执着,下着雨排着长队依次跟这个牌子合影,好吧,我也排着队合影了,一生也就这一次。来京都这么久,第一次去伏见稻荷大社遗憾我那天没穿和服,偷拍了前面的两个小姐姐现在,我开始渐渐适应了这里的日子,我不知道未来还会遇到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很好的面对,我只是每天不停的往前走着。留学的生活,有多姿多彩,也有孤独和无奈,等我们都处理好这些,也就长大了。我不是一个很好的叙述者,零零散散写下来的只是整个生活的一小部分。这一路,艰难险阻,愿你我终能顺利抵达。感谢引路留学的各位老师的专业指导与耐心解答,助我完成了京都大学的研究生申请

北风

京都大学授予731部队军官博士学位 日学者质疑

日本京都大学(前京都帝国大学)在日军侵华战争期间,臭名昭著的“731部队”曾在中国东北利用人体进行活体解剖及细菌培植等一系列反人类的实验,犯下滔天罪行。这是中国人不容忘却的一段历史。然而,日本京都大学(前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却因731部队军医军官所写的鼠疫相关论文,授予相关人员医学博士学位。日本一个学者团体近日向京都大学提出质疑,认为731部队相关人员被授予的医学博士学位存在问题,要求京都大学方面验证原委。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学者团体“要求京都大学重审满洲731部队军医军官学位协会”(简称“重审协会”),于26日以“二战”期间在中国东北地区推进细菌武器研发的“日本关东军防疫给水部”军医军官所写的鼠疫相关论文涉嫌基于人体实验为由,向授予该军医医学博士学位的京都大学要求验证原委。该学者团体介绍,对于这一要求,负责学术伦理工作的京都大学副校长野田亮回答称“严肃对待,将在学校高层研究如何处理”。共同社介绍说,相关论文是京都帝大医学部毕业的陆军军医少佐平泽正欣所写的《关于狗蚤的鼠疫媒介能力》。论文于1945年5月提交,战争结束后的同年9月,战死的平泽被授予了博士学位。报道称,该学者团体关注论文中写有“特殊实验”的项目。实验中使用的猴子的样子被描述为“自诉头痛、发高热、食欲不振”,但该学者团体认为猴子无法自诉头痛。此外,该学者团体表示,实验未写明猴子的种类、体温图表中有令人无法理解之处,认为“特殊实验这个词,在当时指人体实验”。担任该学者团体秘书长的日本滋贺医科大学名誉教授西山胜夫说:“如果人体实验属实,实验报告就是捏造且违背伦理的。非常期待战后的(学术伦理)真空问题得到解决。”今年4月,该学者团体就曾呼吁京都大学重新审定并撤销授予731部队军医的学位。《京都新闻》当时报道说,731部队的石井四郎就出身于京都大学医学部。另外,还有大约20名服役于731部队的军医从京都大学获得了相关学位证书。当时争议的焦点,正是平泽正欣所发表的论文。该学者团体还进行了征集签名活动,并计划在7月向京都大学校长和医学院院长提出申请。日本媒体表示,针对日军731部队进行的要求大学撤回学位运动,在日本历史上尚属首次。731部队,全名为日本关东军驻“满洲”第731防疫给水部队,对外称石井部队或加茂部队,是侵华日军假借研究内容主要以研究防治疾病与饮水净化为名,实则使用活体中国人、朝鲜人、联军战俘进行生物武器与化学武器的效果实验。731部队也是日本法西斯阴谋发动细菌战进行种族灭绝的主要罪证之一,是日本军国主义在日本以外领土从事生物战细菌战研究和人体试验相关研究的秘密军事医疗部队的代称。(记者王欢)原标题:京都大学授予731部队军官博士学位,日学者团体质疑:说清楚怎么回事!

李塨

ZQ日本留学:诺奖哪家强?日本最高学府 - 京都大学

前天是诺贝尔的授奖式,顿时消息霸占了各大网站头条,诺贝尔委员会将化学奖殊荣授予了71岁日本科学家吉野彰以及曾任英国牛津大学的97岁老教授约翰-古迪纳夫等人。其中之一是日本人吉野彰。吉野是现代锂离子电池(LIB)的发明者,曾获得过工程学界最高荣誉全球能源奖。1980年代,因应手机与笔记型电脑进入全球发展期,“高容量小型可充电电池”成为迫切需求。吉野彰于1981年着手研究,挑战聚乙炔锂电池难以克服的体积大,不稳定问题。没错,日本人又双叒叕荣获诺贝尔奖了!在这里我们先恭喜恭喜~看到日本人又一次获得诺贝尔奖,其实不少人是震惊的。谁也没想到,自从1949年第一次斩获诺贝尔奖以来,日本已经超过了德国、英国、法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诺奖大户”了。要知道,早在2001年,日本出台“第二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提出“50年要拿30个诺贝尔奖”的目标时,着实受到了少数国家嘲讽呢。但是,从2001到2019年这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日本已经平均一年拿下一个诺贝尔奖了。刚刚获奖的吉野彰也是日本第8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继去年的京都大学特别教授本庶佑之后,吉野彰成为第27名获得诺奖的日本人。如果包括在日本长崎出生的英国籍作家石黑一雄在内,生于日本的获奖者增至28人,日本离自己早先制定的目标只有几步之遥了!吉野得知这一消息后,出现在等待于东京都千代田区的媒体记者面前,并表示“很荣幸获得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万分感谢”。他还说,“好奇心是他(科学研究)的最主要驱动力”。果然学霸的好奇心跟一般人的好奇心隔着一片海的距离~此次获奖的吉野彰教授出生于日本大阪,于1970年从京都大学工学部石油化学科毕业,1972年获工学硕士学位,2005年获大阪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72年,吉野彰进入旭化成工业株式会社,1994年担任AT&T技术开发部长,1997年担任旭化成工业株式会社离子二次电池事业推进室室长。2005年至今,吉野教授担任旭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吉野研究室室长。ZQ君发现大多数诺贝尔奖的获得者都跟京都大学有关系呢,从这也能看出京都大学在日本学校界的地位以及专业性是多么的高,所以每年都有很多学术派的学生努力想考进这所大学,在充满学术系的校园氛围中学习。京都大学,是一所本部位于日本京都市左京区的日本顶尖研究型大学,在日本仅次于东京大学的学科齐全、规模宏大的国立综合大学,日本继东京大学之后设立的第二所旧制帝国大学。作为日本国内的最高学府之一,京都大学在全球都享有很高的声望,被誉为“科学家的摇篮”。创建于1897年,最初名为“京都帝国大学”,二战后,正式更名为“京都大学”。其毕业生在科研学术界乃至政界商界普遍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有两位日本首相,世界500强企业CEO校友数全球第12名,可谓巨擘辈出。地理位置也是京都大学的魅力之一。京都作为日本的前首都,城市景观华丽迷人。京都大学的校舍历史悠久、静谧文艺。据说在报考京都大学的学生中,有许多人是因为修学旅行去了京都而最终选择了京都大学。事实上,京都的布局类似于中国的古长安,文化涵养深厚内敛,在日本是很多学生向往的大学。在2018年,京都大学也首次超越东京大学,成为科技类诺奖最多的亚洲学府。其实当你远远地观看京都大学,它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相反,这种旧式的校门反倒给人一种落后的印象。但当你走进这所学校,才发现,它是大学界的一枝独秀。你会听到各种特立独行的奇葩事,有学生的,也有教授的。这些事可以概括成两个字:自由京都大学能够成为诺奖摇篮,首先归功于它的学术自由。在这里,没有人强迫你做什么研究,没有人强迫你学什么知识。学什么,研究什么,完全取决于你自身的兴趣。学生入学,课题都是自己构想,执行的时候有什么困难,教授会指导。但教授不会手把手地教学生怎么做,也不会限制学生必须做出什么样的成果。而对于教授,副教授等科研人员,学校没有论文的硬性指标,只要踏踏实实做科研,即使没有论文,科研也会被很好地评价。于是,就有了各式各样的奇葩事。一名硕士,课题改了六次,最后终于找到自己喜欢的课题毕业了,但是本来两年的硕士读了四年。所以要是从论文数看,京都大学能挤进全球前50名也费劲。因为如此自由的学风,肯定无法高产出科技论文。但正是这种完全自由的学风,为科技创新埋下了火种。自主科研,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科研人。他们在这里无拘无束,随心而动。在平淡中沉淀出对学术发自内心的兴趣,沉溺其中,不可自拔。最后这些获得诺贝尔奖的得主呢,除了更加兢兢业业于科研外,大部分科学家对年轻一代的支持和帮助也一脉相承,像去年荣获1亿1500万日元奖金的本庶佑,在记者招待会上,决定将自己所获奖金全额赠送给母校京都大学,用于支援年轻研究者的研究工作。不得不说,在一定程度上,又一次推动了日本科研的进步。如今,在我们大谈科学家的清贫生活,并以此为傲时,日本的科学家们,早已拿着丰厚的薪水,心无旁骛地从事着自己心爱的科学研究,他们没有后顾之忧,也不受学术的桎梏,不得不说,这样宽松的学术氛围和充足的资金保障,奠定了日本如今在科研上的地位,也为日本一次次摘得诺贝尔奖的桂冠提供了有力保障。- END -

彩云飞

京都大学授予731部队军官博士学位 日学者团体质疑

【观察者网 综合报道】据日本共同社7月26日报道,日本学者认为二战期间在中国东北地区推进细菌武器研发的“关东军防疫给水部”(731部队)军医军官所写的鼠疫相关论文涉嫌基于人体实验,学者团体向授予该军医医学博士学位的京都大学(原京都帝国大学)要求验证原委。据日本学者团体介绍,对于这一要求,负责学术伦理工作的副校长野田亮回答称“严肃对待。将在学校高层研究如何处理”等。共同社报道称,论文是京都帝大医学部毕业的陆军军医少佐(当时)平泽正欣所写的《关于狗蚤的鼠疫媒介能力》。论文于1945年5月提交,战争结束后的同年9月,战死的平泽被授予了学位。日本学者团体关注论文中写有“特殊实验”的项目。实验中使用的猴子的样子被描述为“自诉头痛、发高热、食欲不振”,但学者团体认为猴子无法自诉头痛。此外,还指出未写明猴子的种类、体温图表中有令人无法理解之处。主张称“特殊实验这个词在当时指人体实验”。担任学者团体秘书长的滋贺医科大学名誉教授西山胜夫指出:“如果人体实验属实,实验报告就是捏造且违背伦理的。非常期待战后的(学术伦理)真空问题得到解决”。731部队,全名为日本关东军驻“满洲”第731防疫给水部队,对外称石井部队或加茂部队,是侵华日军假借研究内容主要以研究防治疾病与饮水净化为名,实则使用活体中国人、朝鲜人、联军战俘进行生物武器与化学武器的效果实验。731部队也是日本法西斯阴谋发动细菌战进行种族灭绝的主要罪证之一,是日本军国主义在日本以外领土从事生物战细菌战研究和人体试验相关研究的秘密军事医疗部队的代称。

斗地主

日本京都大学将调查授予731部队军医博士学位的原委

据日本共同社9月26日报道,围绕二战期间在中国东北地区推进细菌武器研发的“关东军防疫给水部”(731部队)军医军官所写的鼠疫相关论文,要求京都大学验证向军医授予医学博士学位原委的学者团体26日在京都市内召开记者会,透露大学方面已答复将实施调查。图片来自共同社团体指出论文涉嫌基于人体实验,担任秘书长的滋贺医科大学名誉教授西山胜夫表示“从国际上看也是划时代的判断,想要求进行认真的验证”。据介绍,负责学术伦理工作的京大副校长野田亮在答复中说明称,将适用有关研究活动的规定和调查不正当行为的重要事项。预计将在团体提出资料后进行预备调查,并判断是否启动正式调查。论文是原京都帝大医学部毕业的陆军军医少佐(当时)平泽正欣所写的《关于狗蚤的鼠疫媒介能力》。论文中称进行“特殊实验”,实验中使用的猴子自诉头痛等。

长安街

日731部队军医被授博士学位 京都大学:将调查原委

据日本共同社9月26日报道,围绕二战期间在满洲(现中国东北地区)推进细菌武器研发的“旧关东军防疫给水部”(731部队)军医军官所写的鼠疫相关论文,有学者团体要求京都大学验证向该部队军医授予医学博士学位的原委。该学者团体26日在京都市内召开记者会透露,京都大学方面已答复将实施调查。报道称,该学者团体指出,731部队军医军官所写的鼠疫相关论文涉嫌基于人体实验。对此,担任秘书长的滋贺医科大学名誉教授西山胜夫表示:“即便从国际视角来看,这个也是一个划时代的判断,希望能进行真挚的验证”。此外,负责学术伦理工作的京大副校长野田亮称,预计将在学者团体提出资料后进行预备调查,并判断是否启动正式调查。报道还提到,将被调查的论文是原京都帝大医学部毕业的陆军军医少佐(当时)平泽正欣所写的《关于狗蚤的鼠疫媒介能力》。(来源:环球网)

日本京都大学为什么拥有这么多诺奖得主?

 京都大学为什么拥有这么多诺奖得主文/张丰发于2019.11.4总第922期《中国新闻周刊》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吉野彰成为了网红级人物。中国互联网上到处流传着他年轻时常去的夜总会的妈妈桑接受采访的视频。看到妈妈桑被电视台记者找来,吉野彰笑得就和小孩一样。他说,“是真的”,又补充一句,“那是健康的夜总会”。这真是动人的时刻。25年过去,妈妈桑还是妈妈桑,吉野彰还是那个单纯的爱化学的日本男人。这位出生在大阪、毕业于京都大学化学系的家伙是个典型的“关西人”,简单,热情,持之以恒。吉野彰是正宗的京大毕业生,本科毕业后到化工企业工作,后来读了关西大学的博士,在实业界和学术界两边努力,担任京都大学的“特命教授”。在日本,位于旧都的京都大学和首都的东京大学一直分庭抗礼,两个学校在诺贝尔奖上也竞争激烈(真是幸福的竞争)。根据官方统计,算上去年医学与生理学奖的本庶佑和今年的吉野彰,京都大学的获诺奖人数已达11人,超过了东京大学的9人。在首都东京面前,京都一直有自己的傲气。这座城市有更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在江户时代之前长期是首都。或许正是由于“迁都”,京都人变得敏感,有点“看不起”东京人。和曾在《朝日新闻》供职多年的野岛刚先生一起去京都。在出租车上,他和司机聊天,不时对我暧昧地一笑。后来他告诉我,他正在试探出租车司机的态度。他喜欢京都,但是每次到京都来都有一些“不愉快”的感受:“很多出租车司机一听我的东京口音,态度就很差。他们大概觉得东京人都没什么文化吧。”有了“京大”,在面对首都的时候,京都人就更有底气了。成立于1869年的京都大学,是日本在组建东京帝国大学(后来的东大)后建立的第二所国立大学。如果说东京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国家栋梁”(政治家、高级管理人员)的话,京都大学则有一种独立于政治之外的传统。首任总长(校长)木下广次就曾强调:“要比东大更尊重学生的独立自主精神。”这话可不是说说而已。查一下校史,会发现京都大学学生的抗议活动特别多,而学校对学生们的任性,一直持包容的态度。这两年成为网红的吉田寮就是一个例子。吉田寮是京都大学的一栋宿舍,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看一下网上的照片就知道,这个男生宿舍的脏乱差达到了惊人的地步。学校几次想拆掉重建,都被学生的抗议所阻止。这个“狗窝”已经有了自己的精神,那就是学生自治精神,虽然卫生状况堪忧,却有一种罕见的自由。学生在这里喝酒、唱歌、打游戏,也在这里辩论和读书,这里曾走出不止一位诺贝尔奖得主。在京都大学,学生就这样被惯着。南北两个食堂为讨学生欢心,展开激烈的竞争。朋友建议我到京大一定要尝一下中央食堂的“总长咖喱”。据说,尾池和夫担任校长时,学生们向他提出要求,“希望能感觉校长就在身边”。于是,校长和学生一起开发出15种咖喱,留下最受好评的一种,被命名为总长咖喱。京大校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围墙,沿着鸭川往北走没多远就到了,游客可以自由穿梭其间。好在游人并不多,这里的安静没有被打破。我在吉田钟楼那里坐了两个小时,一边看书,一边观赏学生们跳绳。那是一种集体跳法,先后来了好几组学生,变换各种花样,把跳绳玩成了舞蹈。这些跳绳的孩子,转过身去,可能就是保护吉田寮或者在校长铜像上自由涂鸦的家伙,也可能是那些在实验室里拼命的学生。他们的单纯,和吉野彰脸上的单纯是一回事。作者:张丰,专栏作家,中产生活方式观察者《中国新闻周刊》2019年第40期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世之所高

去日本读什么大学?带你走近日本大学Top5

作为亚洲最发达的国家日本,素来以教育立国,重视发展科技和人才培养。日本的高等教育体系非常完善和先进,拥有许多历史悠久的世界闻名的高等学府。根据最新发布的2020QS全球大学排行榜,日本共有10所大学进入世界前200名。今天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名副其实的日本大学top5吧!01東京大学东京大学(とうきょうだいがく,Tokyo University),东京大学创办于1877年,是日本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日本最好的大学之一,在任何一个世界大学排名中都不会跌出世界前二十。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科均在世界前十水平。声名赫赫。东京大学校长致辞 热门学部药学部只含药学、制药化学两系,附设药用植物园。农学部开设农业生物学、农业化学、林业学、水产学、农业经济学、农业工程、兽医学、林产学8系,附设有农场,实习林场、牧场、兽医院、水产实验场、绿地植物实验场等实习实验设施。工学部东京大学最庞大的学部,含有23个系109个讲座,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工程学科,包括土木、机械、电子、船舶、航空、原子能、资源、金属、材料、应用化学、应用物理、计算等领域的众多学科,还设有一个工程基础系,一个原子能工程研究和综合试验场。经济学部仅含经济学、经营学两系,附属有日本产业经济研究室。理学部设数学、信息科学、物理、天文、地球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生物科学、地学9系,附属部门有临海实验场、植物园、基本粒子物理国际中心、光谱化学研究中心、地壳化学研究室、天文学教学研究中心等。法学部为东京大学历史最老,也是声望很高的学部,为东京大学支下的部门机构,为东京大学所管辖。日本历史上很多政界要人均出自该学部。设有民主、公法、政治学3系,附属部门有外国法文献中心,近代日本法政史资料中心。文学部设文学、史学、语言学、行动学4系,附设文化交流、北海文化研究两实习实验部门。该学部亦出过众多名扬日本的文学家、诗人、俳名作家、艺人等明星。教育学部设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校教育、教育行政、体育和健康教育5系,附属学校有中学、高中各一所。医学部有医学、健康护理学两系,附设脑研究实验室、医学电子实验室、声音语言医学实验室、实验动物饲养室,两所附属医院,附属学校有养护学校、接生护士学校。该学部以外科,特别是脑外科在世界上十分有名。02京都大学京都大学(きょうとだいがく,Kyoto University)是日本的一所国立大学。它的前身是1869年5月建立的第三高等学校。京都大学与东京大学虽为日本东西两方齐名的国立大学,但它们的传统与办学目标迥然不同。东京大学以培养治国人才为主;京都大学则以培养科学家见长。在科学研究方面,人才和成果都不少,因而被人们称为“科学家的摇篮”。京都大学一向注重于学术上的高标准,从创校以来就有理重于文的传统,在全校的学部、研究所、教学与科研中心中理科明显占优势,因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京都学派”。人们曾这样形容“京都学派”:“即使在常人看来芝麻一样的小事,京都大学教授也会饶有兴趣,只要合乎学术道理的,就会义无反顾地去做”。这个学派最早是京都大学文学部著名的哲学家西田几多郎以及他的弟子田边元、三木清等人倡导发起的,原意是指他们对日本哲学的研究有独到的见解,后来日本学术界引伸为京都大学毕业出来的“不问实际,只管求知”的一群人。正是他们这种“兴趣”和“执着”才使京都大学成了科学家的摇篮。 热门学部文学部含文学、史学、哲学及人际学4系,共51个讲座,并设有文学博物馆、中亚研究所等。教育学部含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3系共14个讲座。法学部仅有法律学一个系含公法、民刑法、基础法学及政治学4科共39个讲座,附属图书馆中设国际政治法律文献中心。经济学部含经济学、经营学2系共11个讲座。理学部为京都大学最大的学部之一,几乎包括自然科学各个领域,即有数、理、化、生、宇宙、地球科学等9个系共70个讲座,各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叉,设施有两个天文台,8个火山、地震、气候、天体学等方面的观测所,4个海洋实验所,一个植物园等。医学部含有基础和临床两大分部的若干系科共有39个讲座,附属机构有校医院,脑神经研究、免疫学研究设施,人体先天异常标本中心,综合解剖中心,动物实验设施等。工学部是京都大学最庞大的学部,含24个系168个讲座,研究领域涉及土木建筑、化工、机械、交通、电气、冶金、航空、自动化、原子能、情报工程等,附属机构有离子工程,自动化研究所、环境微量污染防治、重质炭资源转换等工程研究设施。药学部含药学、制药化学两系共13个讲座,附设药用植物园。农学部含10个系53个讲座,并有附属农场、林场、牧场、及供农学研究、亚热带作物、水产、细胞培养、农业会计等方面进行研究的设施等。03东京工业大学东京工业大学(とうきょうこうぎょうだいがく,)是日本理工科大学之最。校区位于东京都目黑区与横浜市绿区,是专攻工程技术与自然科学的日本顶尖、世界一流的理工科大学 。该校是日本超级国际化大学计划的A类顶尖校之一,也是日本八大学工学系联合会、学术研究恳谈会(RU11)、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等学术组织的重要成员。东京工业大学十分注重产学研结合,并且持有很多专利。在日本专利厅最新发表的统计数据中,作为理工大学(没有文学部,法学部,医学部等)的东京工业大学,在日本所有大学中专利注册数量排名第一。在情报工学研究科,在计算机处理、软件工程方面,东工大是目前日本最好的大学。 官方网站: https://www.titech.ac.jp04大阪大学大阪大学(おおさかだいがく,Osaka University)是位于日本大阪府的国立研究型综合大学,是旧制帝国大学之一。在日本通常被称呼为阪大(はんだい,Handai)。在日本关西地区,该校是仅次于京都大学的在各个领域都起着重要作用的综合性大学。大阪大学教师多为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的博士生和青年教师,这就决定了该校具有很高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保持朝气蓬勃的发展后劲。学校对进校学生要求十分严格,采取讲座式教学形式,注意开发学生的智力,并重视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加之该校有精良的实验设备,学生有机会掌握现代化的实验手段和技术,因而该校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 热门学部经济学部下设经济学和经营学两系6个讲座。理学部是阪大历史最早的学部之一,现已成为大阪地区及日本培养经济和科技人才的基地之一。含有数学、物理学、化学、高分子、生物学、地球及空间科学6系44个讲座。附设有原子实验、微热研究中心等设施。医学部亦是阪大最老也很有特色的学部,仅含医学系38个讲座。附设动物实验所、生物医学教育中心等研究机构,以及接生护士学校。文学部现有文学、史学、哲学、日本研究、美学5系30个讲座。其中哲学系专门研究中国哲学、内容包括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到毛泽东时代中国各派人物的思想发展;史学系理论联系实际,研究日本的历史动态和大阪地区史。05东北大学东北大学(とうほくだいがく ,Tohoku University),简称“东北大”,是一所本部位于日本东北地区宫城县仙台市的国立研究型综合大学。同时也是日本东北地区的最高学府。东北大学是世界材料学中心,也是曾经接待爱因斯坦的物理学名校与光通信发祥之地。校友包括若干诺贝尔奖、拉斯克奖、IEEE爱迪生奖章、芥川赏及直木赏得主。文豪鲁迅以及复旦、台大校长皆为知名留学生。东北大学治学严谨,管理有序,招生十分严格。对本科生的专业课教学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注意因材施教,在重视培养尖子学生的同时,也重视对后进学生的个别辅导。东北大学未来的发展目标是:坚持研究第一主义,努力探求真理,在教育、研究、为社会服务各方面力求开创新的局面。在目前研究成果卓著,学者不断涌现,指导社会进步等方面已得到社会首肯的基础上,不断向前奋进,不仅要成为日本学术文化中心,而且要取得更多的世界性的成绩。 热门学部工学部工学部最显明的特征是研究生教育十分发达,教学与研究并重,设有17个研究科,227个专业讲座,读博士前期课程658人,后期课程576人,为日本大学中屈指可数的研究生教育机构。学部中有早已闻名的材料强度研究室、抗震结构实验设施、燃烧限界实验室,为地震预防、新材料研制、节约使用燃料和新能源开发的研究提供有利条件。理学部由东北大学初创时的理科大学发展而来,在东北大学中占核心地位,有“理科的东北”之称。现共有11个学科、63个讲座、5个附属研究所、16个教育研究设施,为日本国立大学中理科学科最多的学部。医药学部康复医学的研究是东北大学医药学部的重点。最早以温泉治疗为理疗基础,并进行临床的运用实践,以后扩充为对身体残疾者社会、职业康复和利用温泉治疗慢性疾病两方面发展。此外该学部对脑部疾病研究,脑活动机理、程序、脑障碍等方面研究有悠久的传统。神经内科和脑神经外科,自由中枢,脑代谢,脑发育及精神药理学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可望在二十一世纪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科

京都大学等实现SiC二十年来的重大技术突破,将品质提高约10倍

肖杨日本留学肖杨日本留学京都大学研究生院工学研究科的木本恒畅教授、东京工业大学科学技术创成研究院的松下雄一郎特任副教授及小林拓真博士研究员等人组成的研究团队,把被视为节能王牌的SiC半导体20多年来面临的主要问题——半导体缺陷降低了一位数,成功地将性能提高了约10倍。以Si为中心的半导体不仅是计算机逻辑和存储器,还广泛应用于纯电动汽车、电车的马达控制及电源等,但存在耗电量(功耗)较大的问题。近年来,为降低功耗,性能优于Si的SiC晶体管的开发变得活跃,并开始实现实用化。不过,20多年来,SiC晶体管的核心部位氧化膜与SiC的边界部分(界面)始终存在很多缺陷,无法充分发挥SiC本来的特长。本次研究将SiC功率半导体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氧化膜与SiC界面的特性提高了约10倍,有望一举加速SiC功率半导体的实用化及由此产生的节能效果。此次提出的方法完全不需要使用特殊装置或特殊气体和化学物质,从事半导体器件业务的企业都可以无障碍地采用。还具备能摆脱一氧化氮剧毒气体的巨大优点。将此次的研究成果应用于SiC晶体管(MOSFET)可获得以下优点:(1)大幅提高晶体管的性能,(2)通过削减芯片面积大幅降低成本,(3)大幅提高可靠性。尤其是优点(2),降低成本,便可以大大加快在目前因为成本原因而犹豫是否要采用SiC晶体管的系统上配备。全球的SiC功率半导体的市场规模现在约为700亿日元,预计5年后将超过2,000亿日元。据估算,通过配备SiC功率半导体,有望节约相当于数座核电站的能源。肖杨日本留学形成超高品质SiO2/SiC界面研究方法与成果Si半导体中最重要的晶体管是利用氧化膜与半导体的结的MOSFET(金属-氧化膜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Si MOSFET几乎在所有应用中都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器件,比如计算机逻辑、存储器、图像传感器以及电力用功率器件等。Si MOSFET的核心部位就是氧化膜与Si的结界面。Si MOSFET利用了通过热氧化Si(在氧气气氛中加热至高温)会在Si表面形成高质量氧化膜(SiO2)的特点。与Si一样,热氧化SiC也会在表面形成SiO2膜,这被视为SiC的一大优点。以前一直利用这种方法形成氧化膜(SiO2膜)与SiC的结,制作SiC晶体管(MOSFET)。不过观察发现,氧化膜/SiC的结界面存在非常多的缺陷(Si的100倍以上),这种界面缺陷大大限制了SiC晶体管的性能。业界一直尝试通过调整SiC的氧化条件,或热氧化后在各种条件下进行热处理来降低氧化膜与SiC界面的缺陷,但20多年来始终没有取得明显的进展。另外,也一直不清楚氧化膜与SiC的界面缺陷的形成原因,始终不知道该如何提高品质。此次,松下特任副教授等人的研究团队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发现,热氧化SiC时肯定会在界面高密度形成由碳原子引起的缺陷。木本教授等人根据该计算结果朝着乍一看很矛盾的目标推进了实验研究,即“在不氧化SiC的情况下形成优质氧化膜=通过一层也不氧化SiC的方法形成优质氧化膜”。研究团队根据理论反复进行思考和实验,发现以下两点能有效减少缺陷。1. 构思了在干净的SiC表面堆积Si薄膜,通过对其进行低温氧化,将Si薄膜转化为SiO2膜的想法,并利用该方法成功形成了高品质SiO2膜。Si的氧化起始温度约为700℃,SiC的氧化起始温度约为900℃,因此,在二者中间选择合适温度的话,完全无需氧化SiC,就能将Si薄膜彻底转化为SiO2膜。2. 利用上述方法在SiC表面形成SiO2膜后,通过向界面导入氮原子提高了品质。一直以来,通过基于一氧化氮(NO)气体的界面氮化来提高品质的方法还被广泛应用于SiC MOSFET的量产,但使用NO气体的话,在向界面导入氮原子的同时,NO气体分子中的氧原子还会促进SiC氧化,从而生成新的缺陷。另外,NO气体为剧毒气体,因此应该避免在量产工厂使用。此次,木本教授等人通过在高温氮气(N2)气氛中进行热处理,成功得到了高品质界面。图1展示了常规的全球标准方法“热氧化→一氧化氮(NO)气体处理”和此次研究(“Si堆积→通过Si低温氧化形成SiO2膜→在高温下氮气退火”)的方法。图2比较了分别用这两种方法形成的SiO2/SiC界面缺陷。如图所示,与常规的全球标准方法(目前的最好方法)相比,性能提高了10倍(缺陷量1/10)。具体来说,利用自主开发的方法,将常规方法中存在的1.3x1011cm-2的缺陷密度成功降到了1.2x1010cm-2。另外,此次研究实施了很多系统性的的实验,确认只要SiC半导体表面有轻微的氧化,就无法形成这种超高品质的界面。肖杨日本留学图1:形成SiO2/SiC结构的方法模式图(上:常规方法,下:此次研究提出的方法)肖杨日本留学图2:降低SiO2/SiC界面缺陷的实验数据“氧化SiC在表面形成SiO2膜,将其用于SiC晶体管”——此次打破了这种一直以来的认识,通过“在不氧化SiC的情况下在表面形成优质氧化膜”的“逆向思维”,解决了困扰该领域20多年的技术课题,实现了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