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吉林工业大学“消失”的这些年,过得还好吗妙悟

吉林工业大学“消失”的这些年,过得还好吗

2000年,中国高校圈发生了一件大事,吉林大学合并了吉林工业大学等几个高校,组建了新的吉林大学。时间转眼已经过去了18年,在这18年中,高考志愿的花名册上不再有吉林工业大学的名字,高校的江湖上已经不再有吉林工业大学的故事,取而代之的是更多关于吉林大学的故事。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认识一下吉林工业大学,看一看今天的它还好吗?吉林工业大学,简称吉工大,是教育部直属,首批27所211工程的大学之一。甚至在当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上面不低于哈工大和当时的吉林大学。1955年9月,由交通大学(西安交大、上海交大前身)等几所大学的机械专业调整合并,组建了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第一任机械部部长饶斌担任第一任院长。可见国家的重视程度。1960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建校仅仅5年,今天备受瞩目的西湖大学也很难实现。其专业中,汽车、机械、材料,甚至于通信,都在全国有非常高的地位。在1958年发展为吉林工业大学。名字一直沿用,到2000年吉林大学合并后,吉林工业大学这个名字就此“消失”。“消失”后的吉林工业大学融入了吉林大学,成为了新吉林大学的一部分。实际上我们今天还能看到吉林工业大学的影子,比如吉林大学南岭校区附近的公交站点依然叫工大南门、工大东门,家属区依然叫工大XX栋。主要院系和专业也基本完整地保留了下来,比如汽车工程学院、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虽说现在高考填报的志愿是吉林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实际上还是当年那个吉林工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专业实力和所在校区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相比于其他被吉林大学合并的高校,吉林工业大学的保留度最高。甚至有一个现象,吉林大学南岭校区的师生更愿意被叫吉林工业大学,而不是吉林大学。这种现象其实也很容易理解。当年的吉林工业大学的实力实在太强了,被吉林大学合并甚至有下嫁的感觉。其王牌专业的就业前景和高考录取分数线要高于吉林大学。时至今日,吉林大学的各个专业中,录取分数线最高的几个专业依然是吉林大学南岭校区的专业,即吉林工业大学曾经的王牌专业。虽说吉林工业大学并入吉林大学并不情愿,但也无可奈何。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各地方高校从各部委划出,下放到地方,地方财政无力支撑高校的发展,只能合并到教育部直属的吉林大学之中。合并之后我们看到了今天的巨无霸吉林大学,却失去了当年非常精悍的吉林工业大学。坊间经常会拿哈工大和吉林工业大学对比,以及两个学校发展至今的现状。众所周知,哈工大的实力目前已经超过了吉林大学的整体实力,而哈工大仅仅是一个理工科为主的院校啊。18年前,哈工大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并不比吉林工业大学高太多,王牌专业上甚至分数相当。1982年的时候,当时一位同学的高考成绩比清华高了四十多分,结果报了吉工大。各专业供需比例在1:10以上,用毕业生被抢聘一点不夸张,毕业生供不应求。足以说明吉林工业大学当年的实力和热度。再看一下吉林工业大学九十年代的毕业生去向:国家机关3%,骨干企业73%,科研院所15%,高等学校9%。甚至有人会想,如果吉林工业大学独立发展至今,是否会和今天的哈工大一样。这个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小编想说的最现实的一点是,并入吉林大学后的南岭校区,学习和科研气氛不如当年的吉林工业大学,同学们的自豪感也不如当年的吉林工大。前段时间有传闻,吉林大学和长春新区商讨,除前卫南区外,其他校区整体搬迁至北湖片区。如果真的落实,吉大南岭校区没了,谁还会记得吉林工业大学?本文由大学生励志网原创,首发百家号。更多关于成长 大学 专业 就业等方面的文章,欢迎关注。

且然无间

强基计划·吉林大学没落了?她的实力有多强

大家好,今天锦尚教育高考规划师梁老师带大家来认识一下地大校区多的——吉林大学校 训:求实创新 励志图强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分布在长春南关,朝阳,高新,绿园等主要行政区域内。前卫校区:长春市朝阳区前进大街2699号 南岭校区:长春市南关区人民大街5988号 新民校区:长春市朝阳区新民大街828号 朝阳校区:长春市朝阳区西民主大街938号 和平校区:长春市绿园区西安大路5333号 南湖校区:长春市朝阳区南湖大路5372号【吉林大学的强在那里】吉林大学法律系——法学“五院四系”之一吉林大学车辆工程——车辆工程八校之一吉林大学化学——中国无机化学的发源地吉林大学考古——与北大考古系齐名吉林大学数学——拥有几个国家重点创新试验基地 国家级重点学科吉林大学哲学——拥有国家社科基地、国家级重点学科吉林大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发源地吉林大学计算机——曾经是北方计算机学科的中心,计算机基础理论较强吉林大学医学——原白求恩医科大学卫生部前四所直属高校之一 吉林大学通信工程—— 原长春邮电学院吉林大学日语——诞生出了一大批央视名人【校史】始建于1946年,1960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大学,1984年成为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1995年首批入选“211工程”;2001年被列入“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2000年,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新吉林大学。2004年被批准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学校;2017年入选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020年入选“强基计划”高校招生。【师资力量】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教师6585人,其中教授2391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1人,双聘院士54人,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7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5人,“万人计划”入选者3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8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首席专家5人,国家“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6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专家3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7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7人,吉林省“长白山学者”入选者90人。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动物实验中心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2个(其中包含2个筹建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其他行业部委重点实验室19个。学校承担了大量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产出了一批产业化前景好、技术含量高的高新技术成果。【学科建设】学科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14个):化学、材料科学、物理学、临床医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地球科学、工程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免疫学、农业科学、动物学与植物学、数学、环境与生态学等14个;(其中,化学、材料科学2个学科排名进入全球前1‰;)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考古学、数学、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60]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数学(覆盖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二级学科)、化学(覆盖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二级学科)、机械工程(覆盖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二级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覆盖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质工程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数量经济学、法学理论、刑法学、政治学理论、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原子与分子物理、凝聚态物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材料加工工程、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农业机械化工程、预防兽医学、神经病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材料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基础兽医学、技术经济及管理【双一流建设学科】【吉林大学学科评估】吉林大学2017年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A: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A-:数学、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机械工程、物理学、政治学、考古学、哲学B+: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公共管理、统计学、软件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地质资源与工程、农业工程、兽医学、生物学、中国语言文学、社会学B: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地质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B-: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信息与通信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畜牧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护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C:新闻传播学、地球物理学、力学、土木工程C-:心理学、体育学、生物医学工程、植物保护、戏剧与影视学、设计学【招生录取】吉林大学在山东省招生,文科超本科线100左右,理科超本科线170左右【吉林大学就业质量报告】根据吉林大学2019届毕业生总共16124人,其中本科毕业生9634人,硕士研究生5519人,博士毕业生971人。2019届毕业生分布在51个培养单位,毕业生人数较多的培养单位为管理学院(本硕博854人)、商学院(853人)、通信工程学院(822人)、汽车工程学院(721人)和计算机学院(705人)。作为综合性大学,男女生比例比较接近,男女比例为1.06:1。吉林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行业集中在“制造业”(27.55%)、“教育”(14.75%)、“卫生和社会工作”(12.3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2.28%)领域。2019届毕业生主要流向单位类型为其他企业(主要为民营企业)(25.92%),其次为国有企业(23.00%)。2019届毕业生中,被世界500强公司录用人数为2240人,主要包括一汽集团、中建公司、大众公司、华为公司、上汽集团等。此外,毕业生流向事业单位(包含医疗卫生单位、高等教育单位、中初教育单位、其他事业单位、科研设计单位)和党政机关的占比达到了34.25%。就业单位规模主要集中在1000人以上(占比为63.22%),其次是51—200人(11.55%)、201—500人(10.30%)。可见大型企业逐渐成为吉林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强力“吸纳器”。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的收听,更多信息请关注锦尚教育咨询。

法与情

吉林工业大学还存在的话,在高校中会是一个什么位置?

众所周知,2000年6月12日,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吉林大学。从此正式取缔了上述四校的番号,也造就了国内体量巨大的吉林大学。后来的吉林大学入选了985工程和双一流重点建设大学的行列。可以说,当年的合并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换句话说,如果2000年的长春市的大学布局不做当前的调整,重新部署,会不会是另一番景象呢,比如,吉林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地质学院+长春税务学院四校合并组建新吉林大学,从地理位置上而言,这四个学校原来的校区相互依靠或很近,从学科上来说,吉林大学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学科门类也算齐全。这样冲击985工程也是有戏的。而吉林工业大学+长春邮电学院+长春光机学院=吉林工业大学(亦或冠名东北理工大学),当时的吉林工业大学已经在1997年入围了27所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的行列,单单吉林工业大学当时未合并时已经作为985意向院校在做准备啦!如果是这样,合并掉邮电学院和光机学院,足以保证新的吉林工业大学入围985工程啦!那样的话,长春高教的布局是不是与现状大有不同,长春的学子考大学是不是会变容易些。而且这样,吉林省的负担是不是还是会轻些?税务学院和光机学院也不再单单只有省里来支持啦!当然了,现状已经无法改变了,我们只是在推测。因为毕竟当年的吉林工业大学是当时机械工业部的头牌,湖南大学在机械工业部里也只能屈居第二,你说第二都入选985啦!第一在有所加强的基础上,是不是也有可能,我想会是的。吉林工业大学简介:吉林工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首批进入211工程的国家重点大学之一。其前身是建校于1954年的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1958年更名为吉林工业大学,曾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Top1),1998年重归教育部直属。是一所以汽车和农机为优势和特色,工、管、理、文相结合的多学科全国重点大学,是我国汽车工业和机械工业培养高层次人才和解决国家重大科技问题的重要基地之一。学校目前设有9个学院、6个系、2个学部。有40余个本(专)科专业,31个硕士学科点,12个博士学科点,2个国家重点学科和3个博士后流动站。国家支柱产业----汽车的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我国首家“汽车车型开发中心”均设在该校。学校还拥有13个国家和部省级产品技术监督检测中心以及30多个研究(室)。学校现有教职工3500人,其中专任教师1300人,教授、副教授650人,博士生导师63人,中科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本、专科生、研究生和外国留学生近万人。学校的整体实力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学校与世界各国的115所大学建立了学术交流与校际合作关系,每年聘请国际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1999年数据]

第三代

吉林大学,被“低估”了的985、211大学

吉林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1960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大学,1984年成为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1995年首批通过国家教委“211工程”审批。吉林大学于2000年6月12日由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而成。2004年8月29日,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并入吉林大学。合并前的六所学校,都有着光荣的历史。吉林大学原吉林大学,是建国后由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前身是东北行政学院。原吉林工业大学的前身是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原白求恩医科大学的前身是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原长春科技大学的前身是东北地质专科学校。原长春邮电学院的前身是东北邮电学校。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几经改建而来,其办学历史可追溯到清朝末期开办的北洋马医学堂。合并后在吉林大学实力也不俗,2001年被列入“985工程”,2004年被批准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学校,2017年入选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吉林大学吉林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两个学科评为A档学科,分别是:化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九个学科评为A-档学科,分别是:机械工程、哲学、物理学、工商管理、考古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政治学、法学。吉林大学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覆盖17个二级学科),13个学科(领域)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其中2个学科排名进入全球前1‰。师资中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0人,双聘院士51人。同样在985高校中位列前茅。吉林大学吉林大学不偏不倚的说应当是中游985,比不上前面的学校,但较之排名靠后的又有一些或多或少的优势。但全国来说吉林大学收分理科排在50多名,文科排在30多名,单单从分数上来说,确实偏低,跟吉大的名头和综合实力严重不符。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首先吉林大学有多大,长春市内到处都能看到吉大的下属单位牌子,所以才有了“长春市坐落在美丽的吉林大学校园内”的梗。学校大了开设的专业自然多,专业多了自然冷热不均,冷热不均自然受欢迎程度不同,受欢迎程度不同自然会产生收分很低的专业。吉林大学对南方学生来说,吉林大学没有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那么有名气,且太远了,又有些冷。东北的气候对于很多人来说不容易适应,虽然其实东北的冬天并没有那么难熬。东北地区的四座大城市都有985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有C9护体,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沈阳有东北大学,大连有大连理工大学,加上大连靠海,且GDP东北第一。吉林大学就有点尴尬,地域上很难显现优势。吉林大学吉林大学的发展被长春市区位所限,也受东北地区顽疾所禁锢,本身有一些局限性,但是不失为东北地区数一数二的学校,全国也八九不离十。

博览会

消失的985——被吉林大学合并的吉林工业大学发展的怎么样了?

吉林工业大学,曾经赫赫有名的机械工业部长子,被誉为我国“汽车农机工业人才的摇篮”,而现如今早已湮灭在历史的洪流之中。今年是原吉林工业大学与原吉林大学等四校合并20周年,我们不禁会问,曾经培养了诸多优秀人才的吉林工业大学那部分发展的如何了?吉林大学声名赫赫的准985高校—吉林工业大学建国之初,东北由于地理位置突出(紧挨苏联,工业基础好),被计划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学校学科布局也基本上围绕着这一国家战略展开。长春被规划建设成为我国的汽车工业基地,在一汽落户长春之后,国家在长春创立了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由一汽创始人饶斌同志兼任首任院长。并由交通大学、华中工学院和山东工学院调入部分汽车内燃机等相关专业,充实学校力量。1954年,国家初次指定了国家重点大学,东北地区哈尔滨工业大学入选,此外五所北京高校入选。1959年又指定了20所重点大学,哈军工得以增列。到1960年,全国重点大学再次扩容至60所,原吉林大学和原吉林工业大学入选这一名单。值得注意的是,吉林工业大学此时建校仅6年,学校的发展也从此步入了快车道。吉林工业大学后吉林工业大学由于机械工业特色突出,由吉林省划转至机械工业部直属,后发展为机械工业部直属的排名第一的全国重点大学。上个世纪90年代末,吉林工业大学以机械工业部第一位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并入选首批211工程立项建设名单。1998年部委改革后,吉林工业大学划转教育部直属,成为首批直属的34所高校之一。至合校前,吉林工业大学已经拥有2位工程院院士,1位科学院院士,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博士后流动站,9个国家重点学科,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同类高校前列。2001年,原机械工业部排名第二的湖南大学得以进入985工程。因此,如果吉林工业大学没有与吉林大学合并,那么进入985工程也将是大概率的事情。吉林大学发展缓慢—风光不再在与吉林大学等五校合并之后,吉林工业大学部分逐渐失去了昔日的光辉。由于新合并后的吉林大学规模庞大,学科专业众多,学校的发展又陷入了一种顾东不顾西的窘境。尽管吉林大学经费总规模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尚且能名列前茅(近100亿),但考虑到吉林大学的规模(教师有6500余人),人均经费和师均经费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则不再那么突出。加之受限于东北整体经济发展不佳,曾经的老工业基地不再是人才的首选之处,学生的质量较之以往也有较大下降,因此吉林大学总体上实力不如往昔。加之覆巢之下无完卵,吉林工业大学部分的发展也不尽如人意。以吉林工业大学为代表的机电工科为例,其发展逐渐泯然众人。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吉林大学仅有机械工程获评A-(前10%),其余学科多分布在B类。这表明,原吉林工业大学的主干学科虽然底子还在,但是发展后劲已明显不足。在此我们也呼吁吉林大学方面更多的重视工科专业的发展,更好地服务吉林和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吉林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部分)如果当年的吉林工业大学没有被合并,那么现在吉林也许会多一所985院校。也许会和吉林大学上演类似于武大和华科那样的故事,这两所学校也许在相互竞争中会发展得更好。但这也只能是想象,谨以此文,献给共和国汽车农机工业人才的摇篮——吉林工业大学。您对吉林大学的发展有何高见,欢迎评论!如果喜欢,一定记得关注哦,带给你好看的!

床上戏

2020考研最具“含金量”的30所大学:不全是985!

高考已尘埃落定,备战考研正紧锣密鼓中。2020年的考研er们,除了要有详细合理的复习计划,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好学校、好专业、还是名气与实力兼具等等,考生们肯定都在心里各有考量。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部分高校的实力与热门专业,供大家了解参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两所中国"九校联盟"的佼佼者。清华是中国工学的领头者,实力不必言说,名副其实的中国顶尖名校。北大,中国综合类大学的引领者,文科、理科、医学类,皆是首屈一指。哈尔滨工业大学C9高校之一,国防七子之一,怎么看哈工大都是一所性价比很高的大学,很多专业领域若是出自哈工大,这个牌子绝对好使。哈工大主打的当然还是工科,优势专业有航空、航天、焊接、飞行器设计和制造、机械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等。总之,哈工大是一所实力超强的学校,是绝对不亏的。哈尔滨工程大学与哈工大一字之差,也同样是国防七子。若是喜欢船舶、海洋工程这类专业,哈工程当然是很好的选择,其他专业学科如航空、航天、航海、兵器、核能、水声工程等专业也很有实力。吉林大学吉林大学综合排名不低,却受地理位置的影响,生源不甚可观。吉大是一个众多学校合并成的巨无霸,那些合并的学校本身实力就很强大。曾经的机械四小龙的吉林工业大学,后就并入了吉大;中国的法学"五院四系",吉大法学系就在其中。吉林大学实力毋庸置疑,但是专业繁多,稍显鱼龙混杂。到吉大求学,可选的优势专业有车辆工程、法学、化学、数学等,这些都是全国顶尖的。大连理工大学原大连工学院是四大工学院之一,建筑"新四军"之一,实力自然不必多说。作为海滨城市,大连的地理位置不错,目前的发展也能够吸引人才。大连理工大学的机械类、土木类、船舶、水利等专业都是首选,还有各种外语强化班,听起来也是非常的nice。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著名的高精尖大学,文科专业实在是强悍,培养出过众多人才。中国人大的法学系同样是法学四系之一,其余的经济学、哲学等文科类专业,都是国内最顶尖的水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又一所高精尖大学,国防七子之一,开设的专业较少,范围比较窄,但是针对性强,就是行业类的顶尖。要做就盯准一个领域做到精,所以北航的航空、航天类专业,简直不要太优秀。北京理工大学又一个国防七子,最突出的是兵器、航天专业。当然最热门的专业不止这些,北理有很多理工类专业同样热度很高。最值得一提的,是北理工的通信工程专业。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两电一邮"的名气,学理工科的,尤其是学计算机的学生们,可以说再清楚不过了。电子科技大学,985名校,是比起其他两所最大的优势。专业要数电子和通信拔尖,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都获评了A+。虽然北邮有地理优势,成电是985,这么看来西电好像略占下风,但西电的通信工程太牛了,牛到其他两所无法忽视;电子科学与技术也是全国第一的水平。北邮作为唯一的"一邮",无论是在地理位置还是专业实力,都具有强大的诱惑力,电子和通信专业,同样值得拥有。中国政法大学从名字就可以知道,中国政法的术业专攻。中国法学五院之一,又是"国字号"高校,实力可想而知。虽然法学就业优势相对理工科不太大,但是这可是中国政法啊,人脉多,名声大,实力强,"入股"当然不亏。尤其一部《人民的名义》现象级电视剧的热播,让更多年轻人深切感受到了法律的魅力。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两财一贸"不是空有虚名。央财,中央+永不过时的财经,吸引力十足。况且经济学、金融学两个一级学科都是国重(国家重点学科),足以看出实力。而且央财生源好,就业可观。上财,地处魔都,财经类专业领跑,如此条件,不必多言。对外经贸,名字好听,实力也确实强,国际经济与贸易全国第一,但其实经济类专业都很强,外语类专业也是很突出。天津大学老牌名校,历史悠久,双一流高校,建筑老八校之一。民间说法中有一个"中坚九校",天大也在其中。天大工科实力不容小觑,化工、仪器、建筑、船舶、水利、电气、能动......这些全是天大热门的优势专业。南开大学南开,天津的又一所985高校,文理并重的重点大学,还是周总理同款名校。南开大学的专业精度都很高,数学、化学、经济学、历史学,这些都是全国排名前三的优势学科。西安交通大学工科强校,老牌名校,而且又是C9,所以西交大的热度可想而知。和很多名牌高校一样,西交大的牌子说出去一样好使,地理位置不是阻碍。况且如今,西安不仅是国家第九个中心城市,更是"一带一路"的起点之城,走红网络再也不仅仅靠着"长安"古城的历史馈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两个A+学科,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自动化什么的,这些专业选了都不吃亏。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国字号"开头的几所大学,自然不必多做赘述。而且这三兄弟又都属于北京八大学院,名盛一时的理工科强校。当然了,要问这三所学校最好的学科是什么,名字里就已经表达得很明显了。有人说,与能源挂钩的产业都属于"夕阳产业",这就有点狭隘了。绿色能源、智能能源、太空开采……如果这些名词你没有听过的话,就和5G时代的大哥大一样,out啦!西北工业大学又一个国防七子,为中国的航空航天领域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在国家的地位很高。有人说西工大生源不好,啧啧啧,一听就是外行。西工大专业特色鲜明,三航一核再加一兵器,材料也是数一数二,应该还有很多东西是国家保密的吧,听说在美国"黑名单"上挂名很多年了,想想都觉得神秘哦。兰州大学兰州大学最"失败"的,就是坐标。地理位置太不好,让这所实力不可忽视的985高校很是"憋屈"。国内高校在建国之后一段时间流行单科发展,但历史证明,多学科融合发展还是大势。兰大就一直是一所综合型研究型高校。兰大的理学专业都很棒,物理、化学都是强势学科,化学"一门六院士"的奇闻别的高校再难复刻。但该校录取分数却比同水平的其他高校低不少,真的是性价比极高了。武汉大学国立武汉大学,一听就知道是老牌名校,却有着年轻的心,追求创新。文理科都优势明显,学校排名高,名气大,声誉好,是大家一致认可的。最强势的就是数理金融了,在学科方面,测绘、图书、档案等都是全国有名,法学也是法学四系之一,遥感技术更是优秀得不能再优秀了——学科排名世界第一。华中科技大学华科,原华中工学院是四大工学院之一,再加大名鼎鼎的同济医科大学,报考不亏。而且华科还是国内高校前十的常客,工科和医科都是优势学科,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光学工程、电子、通信、计算机、自动化都很不错。南京大学南大是让人敬佩的大学,没有合并过,却能屹立于7大顶级大学的行列,很不容易,也足见南大的实力。曾经的国立中央大学是南大的光辉历史。学科实力均匀,没什么短板,当然那些第一名值得一提:物理学、天文学、大气科学、中国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浙江大学全国有名的综合性大学来了,浙大就是什么都强,什么都拿得出手。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发布的2018"中国最好大学排名",浙大位列第3;2018中国最具创新力大学百强榜发布,浙大排名第2。东南大学本是鼎鼎有名的国立中央大学工科主干,又是四大工学院的南京工学院。所以,东南大学是一所性价比很高,实力很强的学校。它的优势就是它的好学科都很热门。建筑、土木、交通、电子、通信都是优势专业,再加上生物医学工程全国第1,东南大学稳坐实力高校的宝座。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又一所理工类高校,由天津大学、清华大学等6所国内著名大学的部分系科组建而成。很多人对北科大的印象可能是停留在上世纪的"钢院",但低调的北科大已经昂首阔步地走在了众多高校的前列。北科大材料科学、科学技术史等4个全国一级重点学科学术水平蜚声中外,2017年均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各个高校皆有自己的优势与实力,小编在整理过程中已经眼花缭乱又艳羡不已。八月将至,相信每一个考研er都已经有了自己属意的高校和专业,这篇盘点若能为万千考生们带来一点点帮助,那小编就很高兴了。祝所有考生能成功上岸,冲鸭!(图片源自网络)欢迎关注"在言高校",小编将为你带来更多关于大学的原创解读~

民如野鹿

东北2020最“豪横”的10所大学!考上就不愁高薪!

大家好,这里是考研刺客联盟!东北的人豪爽!粗犷!热情!讲义气!东北的天气夏天不热,冬天暖气!东北的美食小鸡炖蘑菇、铁锅炖大鹅、猪肉炖粉条!东北遍地是笑星!东北在全国人民的心目中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这两年国家开始发展东北的经济,越来越多高考生、考研生把目标院校定在了东北地区。那东北这10所在全国都排的上名号的大学,你知道吗?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其前身为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该校设有研究生院和国家大学科技园,拥有研究生自主划线资格,是一所以理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重点大学。学校于1951年被确定为全国学习国外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两所样板大学之一,1954年进入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6所高校行列(京外唯一一所),是新中国第一所毕业生直接被授予工程师称号、研究生三年制的理工科大学。吉林大学由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截至2019年6月,学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2个(其中包含2个筹建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个,其他行业部委重点实验室21个。东北大学东北大学为21世纪学术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成员,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最早设立研究生院的32所高校之一,研究生招生34所自主划线高校之一,在河北省秦皇岛市设有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大连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是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设有研究生院和国家大学科技园。其前身是大连大学工学院。截至2017年11月,学校已形成一校、两地(大连市、盘锦市)、三区(大连凌水主校区、开发区校区、盘锦校区)的办学格局,总占地面积426.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68万平方米。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其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该校被教育部、总政治部列入“21世纪人才强军计划”,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东北地区唯一选拔培养后备军官的依托学校。截至2018年8月,学校占地面积125.6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3.2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41.16亿元。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于1946年建校,原名东北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50年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易名东北师范大学。1953年,学校开始招收和培养研究生。1958年划归吉林省管理,更名为吉林师范大学。1980年重新划归教育部,复名为东北师范大学。是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和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援疆学科建设计划”高校、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承办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辽宁大学辽宁大学是一所辽宁省主管的具备文、史、哲、经、法、理、工、管、艺等九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其前身为商业专门学校,后由东北财经学院、沈阳师范学院的的部分科系和沈阳俄文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该校是设有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的十三所高校之一。哈尔滨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为国家教育部首批试办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的院校,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高水平大学、省部共建大学、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中方牵头院校,黑龙江省高等医学教育研究基地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学校是1949年4月由原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原兴山(现鹤岗市)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二分校组建而成。2015年11月20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共建哈尔滨医科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原名为东北财经学院。1958年,东北财经学院与沈阳师范学院、沈阳俄文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辽宁大学;1959年,原东北财经学院的主体,即计统系与财政系,以及部门经济专业的一部分教师从辽宁大学迁出,与辽宁商学院合并,成立辽宁财经学院;1985年更名为东北财经大学。是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东北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是一所以林科为优势、林业工程为特色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其原名东北林学院,1985年8月更名为东北林业大学。该校是在浙江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和东北农学院森林系基础上建立的,由原国家林业部直属管理。2000年3月,由国家林业局划归教育部直属管理。2010年11月教育部和国家林业局签署协议、2012年3月教育部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合作共建东北林业大学。如果你对东北充满了好奇和好感,那就快报考东北的大学吧

减肥秀

吉林大学近三年2017-2019所有专业考研分数线汇总

吉林大学前身是始建于1946年的东北行政学院,1950年更名为东北人民大学,1952年经院系调整成为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58年更名为吉林大学。1960年,吉林大学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大学。2000年6月12日,合并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等6所院校组建新的吉林大学。随着疫情得到逐渐的控制,相信研究生的复试也指日可待。今年吉林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已经结束,考生们现在很关注初试成绩和复试分数线。复试线分为四类,主要包括国家线、校线、院线以及专业线,其中最为关键的专业线直接宣告考生能否参加复试。受疫情影响,今年的考研复试线没有公布,近三年的复试线就很有参考价值。考研逆袭哥总结了全国百所高校(含吉林大学)的各个学院所有专业近三年的专业(方向)复试线及复试办法等信息以供考生们参考。考生们根据自己的估分情况或公布后的初试成绩,结合前三年的复试分数线,提前做出预判,未雨绸缪。其余吉林大学的学院专业分数线信息请稍后关注“考研逆袭哥”查看,账号还会分享很多独家的吉林大学考研复试经验,助你一战圆梦吉林大学!

吉日

2018年吉林省考研院校排名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考研也是这个道理,尤其是在择校问题上,考研择校向来都是最让考生头疼的一件事,选错学校、选错专业对于考生来说就相当于犯了方向性的错误,所以考生在择校环节一定要谨慎考虑。为帮助各位考生准确的选择考研院校,长春文华教育在这里特为大家整理出吉林省各考研名校的信息名单,希望文华君可以帮助到各位考生准确选择!一、吉林大学吉林大学简介:吉林大学坐落在吉林省省会长春市,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1995年首批通过国家教委“211工程”审批,2001年被列入“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吉林大学研究生报考热门专业:法学,临床医学,金融学,项目管理,护理学,社会工作等。二、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简介:东北师范大学是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之一 ,首批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批准设置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之一;“111计划”即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高校之一;教育部“援疆学科建设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报考热门专业:心理学、会计学、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科学、小学教育、物理学、生物科学、地理科学、汉语言文学、英语、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三、延边大学延边大学简介:延边大学简称延大,地处有“教育之乡”美誉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延吉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共建,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高校西部开发重点建设院校,为教育部《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双学位项目成员单位。由南开大学对口支援延边大学。延边大学研究生报考热门专业:朝鲜语、临床医学、麻醉学、日语、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汉语言文学、会计学、口腔医学、法学、经济学类、机械类等。四、吉林财经大学吉林财经大学简介:吉林财经大学是吉林省重点大学,是吉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税务总局共同建设的学校。学校现有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六大学科门类;有省级重点学科8个;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学位授予学科、专业50个;是国家工商管理、法律、税务、统计、国际商务、会计、资产评估等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现有31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1门;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吉林财经大学研究生报考热门专业:会计学、金融学、税收学、财务管理、日语、审计学、财政学、法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工程、统计学。五、长春理工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简介:长春理工大学,由吉林省人民政府、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长春市人民政府共建,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入选“111计划”。是一所以光电技术为特色,光、机、电、算、材相结合为优势,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享有“中国光学英才摇篮”的美誉。长春理工大学研究生报考热门专业:光电信息工程、光信息科学与技术、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光电子技术科学、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等。六、吉林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简介:吉林师范大学,简称为“吉林师大”,位于吉林省四平市,是吉林省重点大学,是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入选院校,是吉林省高中骨干教师培养中心、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和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报考热门专业:汉语言文学、英语、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学、数学与应用数学、音乐学、物理学、电子信息工程、小学教育、通信工程等。以上就是长春文华教育为各位整理的吉林省考研院校的部分排名,当然还有其他优秀的学府在这里由于时间关系就不一一罗列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阿咲

中国高校之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简称“吉大”,创建于1946年,坐落于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大学有6个校区,分别为前卫校区、南岭校区、新民校区、朝阳校区、南湖校区、和平校区。1960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大学,1984年成为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吉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中央直接管理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吉林大学由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吉林大学学科门类齐全,下设50个学院,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大学科门类。有本科专业141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6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9个,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4个,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覆盖17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17个学科(领域)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其中2个学科排名进入全球前1%。吉林大学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A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A-级学科,哲学、法学、政治学、考古学、数学、物理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B+级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社会学、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统计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农业工程、软件工程、兽医学、公共管理。B级,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地质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作为曾经与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平起平坐的“山吉川”三大巨无霸大学,吉林大学是组合中唯一个没有A+学科的985高校。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因素影响:一是近些年来东北的整体经济发展要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当地政府很难像上海市扶持复旦交大那样大量拨款,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影响学校的设备更新、人才引进。而且地区的经济也让学生在毕业后不好找到符合自己期望薪资的工作。二是由于东北寒冷的天气,许多南方考生很不适应当地气候。这些让吉大在每年的高考生源大战中处于了劣势。三是吉大校区虽然都在一个城市里,但是校区太过分散,学校管理困难。虽然吉林大学近些年以来退步了一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吉大为祖国培养了大量人才。自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培养的两院院士数量情况(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大学以培养21位的院士数量,排在第五位。19年新晋院士吉大毕业排全国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