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西安建科大、吉大两硕士学位论文高度雷同 两高校回应概念

西安建科大、吉大两硕士学位论文高度雷同 两高校回应

澎湃新闻记者 林珏瑶 实习生 张秋仪针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一硕士学位论文与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存在雷同”一事,10月9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获悉情况后,他们已第一时间收集资料,启动调查程序。同日,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他们将让涉事学院组成调查组,尽快展开调查。澎湃新闻在中国知网检索发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程硕士杜刚的硕士学位论文《榆树壹号院小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研究》与吉林大学工程硕士孙福安的硕士学位论文《壹号院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研究》均在2018年完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杜刚的论文首页显示,该论文提交日期为2018年5月25日,答辩日期为6月6日。吉林大学孙福安的论文首页载明日期为2018年6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杜刚的论文(左)和吉林大学孙福安的论文(右)存在雷同。澎湃新闻对比发现,前述两篇论文页数同为54页,均分为六章,关键词同为“榆树壹号院小区;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两篇论文第二章、第三章、第六章的结构、文段内容几乎一模一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杜刚的论文(左)和吉林大学孙福安的论文(右)在摘要、关键词部分高度雷同。以前述两篇论文第六章“结论与展望”部分内容为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杜刚在论文中写道,“总而言之,榆树壹号院小区项目在成本管理中,需要在科学成本管理理念的指导下,重视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项目质量、进度、成本多方面高水平运作,在榆树市房地产市场环境中具有较大竞争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杜刚的论文(左)和吉林大学孙福安的论文(右)结论章节部分内容相似。而吉林大学孙福安的论文中也出现几乎一模一样的内容。孙福安的论文写道,“总而言之,榆树壹号院项目在成本管理中,需要在科学成本管理理念的指导下,重视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项目质量、进度、成本多方面高水平运作,在榆树市房地产市场环境中具有较大竞争力。”澎湃新闻进一步对比发现,前述两篇论文在部分章节、“参考文献”“后记与致谢”部分略有不同。相比孙福安的论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杜刚的论文在“第一章 绪论”章节多了“1.5 技术路线图”的内容。在该论文第四章,亦多了“4.4 成本管理效果对比分析”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与孙福安的论文“5.3 成本管理效果分析”雷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杜刚的论文(左)和吉林大学孙福安的论文(右)目录部分高度雷同。在“参考文献”部分,两篇论文的参考文献共有12处重合。其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杜刚论文“参考文献”处多了8篇英文文献。在“后记和致谢”部分,吉林大学孙福安的论文提到,“感谢榆树市壹号院项目建设部的工作人员,为我的调研工作提到了较大的支持,为我提供了许多的宝贵数据,让我的论文研究更有说服性,也更为真实”。澎湃新闻注意到,两篇论文均有作者签署的论文原创性声明,声明中称,“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结果”。(来源:澎湃新闻)

蒙庄

高考分数不能决定命运,吉林大学本科生发表NC顶级期刊论文!

吉林大学东北第一高校武大校长的女儿选择吉林大学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句话主要是强者很强的道理,就算是短暂的衰退,实力也非常的强,就像吉林大学的实力,虽然吉林大学在2000年左右合并了6所高校,成为中国高校中的巨无霸高校,师资和实力差距绝大的几所高校拉低了吉林大学的平均值,造成最近十几年来吉林大学各项排名数据的下降,但是吉林大学也为很多高考低分学子提供了进入名校的机会,当年还担任中科大副校长,目前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院士由于自己女儿不满足中科大的招生要求,因此为女儿选择了吉林大学,作为高校圈内的专家,把自己女儿的教育托付给吉林大学,说明了中科大对于吉林大学某些强势专业的看重!吉林大学的唐敖庆班 平等和尊重是吉林大学对学子的呵护中国的高中学子其实已经非常的优秀,有很多人因为临考失常而造成与名校和自己喜欢的专业失之交臂,然而追求平等和尊重的吉林大学给了所有吉林大学学子一个再次选择的机会,唐敖庆班是经教育部批准,吉林大学于2009年首批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简称拔尖计划),并成立以吉林大学前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家唐敖庆先生命名的试验班。"唐敖庆班"旨在培养基础学科领域学科后备人才,促进我国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唐敖庆班"突出化学、生物科学、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五个专业方向,实行导师制和国际化培养,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拓宽学科基础,强化科学研究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研究的学术潜力。每年吉林大学会从所有院系的学生中挑选70名学子入选唐敖庆班,让这些学子按照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来完成本科学业!2016年吉林大学优秀本科学子 压线进入吉林大学园林系的优秀学子如果说吉林大学最好的专业,谁也不会想到是园林系,然而最近几年,吉林大学最优秀的本科毕业生就出自园林系,当年由于高考分数的原因,王志伟勉强压线考入吉林大学,从最近几年高考分数线来看,压线进入吉林大学园林系的考生分数一定不会很高,然而吉林大学的唐敖庆班给了努力学子重新选择的机会,在进入吉林大学后,王志伟根据自己的学科数学和物理的特长,进入了唐敖庆物理实验班,在吉林大学教授团队的引导下 , 本科阶段就完成了SCI论文两篇,到了2018年7月份,甚至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通讯》发表题为《远离黑洞视界的普通表面不满足热力学定律》(“Surfaces away from horizons are not thermodynamic”)的纯理论研究工作。王志伟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吉林大学物理学院为论文的第一单位。越努力越幸运,高考高校排行榜只是外面的荣耀,想要走向人生巅峰,还得靠自身的努力,名校的光环只是加载,而个人的光辉需要自己的不断提升自我!

皆有以养

又现学术造假?西安建科大、吉大两硕士学位论文高度雷同

据澎拜新闻报道,10月9日,针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一硕士学位论文与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存在雷同”一事,当事的两所高校的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已经展开了调查工作。此前,有网友爆料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程硕士杜刚的硕士学位论文《榆树壹号院小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研究》与吉林大学工程硕士孙福安的硕士学位论文《壹号院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研究》具有高度的雷同,并认为其中有人存在抄袭的嫌疑,此事一出便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网友们认为,在硕士阶段还要靠抄袭他人的作品来得到毕业证书,是一件令人气愤的事,因为这种毫不严谨的学术态度可能让一些十分热衷于学术研究的人错失研究的机会。这两篇论文在检索后可以发现,都是在2018年完成。其中,杜刚的论文首页显示的提交时间2018年5月25日,答辩日期为6月6日,而孙福安的论文首页载明的日期为2018年6月。通过对比,两篇论文的相同之处还在于页数一样,都有54页,而且都分为六个章节,除此之外,关键词、结构、内容也都有相同的地方,甚至两篇论文的第二章、第三章、第六章几乎一模一样。只在部分章节以及后面的“参考文献”“后记与致谢”部分略有不同,虽然在“参考文献”部分,两篇论文的参考文献也存在12处的重合。论文是一个研究者学术成果的体现,展现了研究者的个人专业技能,因此,由研究者独立完成论文写作本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是却不断有学术论文抄袭、代写等学术不端的行为出现。这不但是对学术的不尊重,也是对被抄袭的作者的不尊重,因为抄袭者完全无视了原作者研究过程的艰辛。作者:唐慧

李筌

硕士生学位论文涉嫌抄袭事件曝光一周后,东北大学还在核查

4月4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报道了东北大学2008届硕士毕业生孙勇学位论文涉嫌抄袭一事。在此前的采访中,东北大学学术委员会曾在4月2日回复澎湃新闻:之前并未接到关于此事的正式举报,没有办法给出具体的处理结果。如果接收到关于学术不端、学术抄袭的正式举报,会受理调查。距上一番致电已逾9日,澎湃新闻4月10日下午再次致电东北大学学术委员会办公室了解调查进展。办公室一名刘姓工作人员表示,校方还在核查中。孙勇论文封面据澎湃新闻早前报道,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专业2008届硕士毕业生孙勇的硕士学位论文《真空吸尘车气路系统优化设计与仿真分析》(以下简称“孙勇论文”)与上海交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2006届硕士毕业生李必红的硕士学位论文《真空吸尘车气路系统的结构设计与优化》(以下简称“李必红论文”)存在大面积雷同的情况。李必红论文封面李必红论文完成于2006年2月,孙勇论文的完成时间是2008年1月。从时间上看,孙勇论文比李必红论文完成时间晚了近两年。澎湃新闻比对两篇论文后发现,两篇论文的研究对象都是真空吸尘车气路系统。虽然两篇论文的结构设计有所不同,但正文的部分内容高度相似,多个段落几乎一字不差,参考文献部分也有近八成的条目完全一致。4月2日下午,澎湃新闻先后联系了东北大学学术委员会和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科研办公室,两机构的工作人员均表示对此事尚不知情,暂时无法给出具体的回复。随后,澎湃新闻又联系到孙勇论文的指导教师、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教授杨英。“就按正常的(举报)渠道走吧。”杨英说道。澎湃新闻注意到,近年来,国内高校频现论文抄袭事件,在抄袭事件曝光后,涉事高校进行调查、通报处理结果的速度大都十分迅速。譬如,2016年1月24日,澎湃新闻报道了《山东大学一硕士论文疑似大面积抄袭,连文末“致谢”都不放过》一事。4天后,山东大学官方微信发布消息称,撤销涉嫌抄袭学生硕士学位,并取消导师研究生指导资格。再如,2016年3月17日、18日两天内,澎湃新闻连续报道了吉林大学两起硕士学位论文涉嫌抄袭,5天后,吉林大学方面给澎湃新闻发来关于上述两起论文抄袭事件的处理结果,即确认违反学术规范行为事实成立;撤销涉嫌抄袭毕业生学位;对相关教师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处理。

里奈

最后通牒:近百名硕博研究生被限期回校答辩,逾期退学!

近日,吉林大学发布通知:根据《吉林大学研究生管理规定》(校发﹝2017﹞466号)及《关于开展超期研究生学籍清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拟对超期研究生进行学籍清理,针对超期失联研究生进行公告送达,公告期为90天,公告无异议后,按退学程序办理相关手续。本次的清理范围是:2008-2010级博士研究生和2012-2015级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超期研究生”)。通知显示:对与培养单位或导师失去联系的超期研究生,由相关培养单位将研究生信息在本单位网站上公告,公告期为90天,并通过管理系统、邮箱等发送提示信息。该部分超期研究生将按退学或放弃入学资格进行处理。同时对正在积极准备进行论文答辩的超期研究生,可以给予答辩机会。由本人提交《超期博士研究生限期答辩申请表(承诺书)》,通过导师审批、培养单位审核、研究生院复核的程序进行严格把关,最后答辩截止时间为2020年12月31日,截止最后答辩时间不能答辩的超期研究生按退学处理。经统计截止4.27日,已有10多个学院公布了失联研究生近百人,名单如下:审核、编辑:大可版权声明:本文综合自“科奖中心”,文章转摘只为学术传播,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極真拳

西安建科大、吉大两硕士论文高度雷同,论文来源存疑,是不是买的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个有意思的新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一硕士学位论文与吉林大学学位论文存在雷同,然后去知网上面检索了一下,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事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程硕士杜刚的硕士学位论文《榆树壹号院小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研究》与吉林大学工程硕士孙福安的硕士学位论文《壹号院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研究》均在2018年完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杜刚的论文首页显示,该论文提交日期为2018年5月25日,答辩日期为6月6日。吉林大学孙福安的论文首页载明日期为2018年6月。然后,我们首先对比了两篇文章的摘要。大家都知道,一篇论文的精髓就在其摘要中,浓缩了整篇论文的核心东西。对比发现,两篇文章的摘要正文和关键词几乎完全雷同。比如关键词部分,杜刚论文中关键词是“榆树壹号院小区;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孙福安论文中关键词是“榆树壹号院;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两篇文章的关键词仅仅改变了两个字。此外,两篇文章的目录也几乎一致,连顺序都是一样的。通过对比发现,两篇学位论文都只有54页,均分为六章。两篇论文中绝大部分内容也几乎雷同。下面我们看看两篇文章的结论,除了论文排版的间距不一样,整个结论几乎完全一样,比如结论的第一点:杜刚:借助价值工程然后分析各个步骤的特点,确定必要的资源需求计划,确定最终的成本预测计划,然后根据这一内容,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进行成本控制和竣工核算。孙福安:借助价值工程然后分析各个步骤的特点,确定必要的资源需求计划,确定最终的成本预测计划,然后根据这一内容,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进行成本控制和竣工核算。大家看看有区别吗?两篇文章几乎完全雷同,但是为什么能够通过查重以及最终的论文答辩呢?我们又得回到前面的时间节点:两篇文章同是2018年6月答辩完成,也就是说查重的数据库里面并有收录这两篇文章的任意一篇,无法查出来。而为什么会出现完全雷同的情况呢?大概可能存在以下两种情况:① 两篇文章都是在网上买的论文,卖家一篇文章多方卖钱,进而造成了文章几乎完全一样的现象;② 论文是其中一人独立撰写的,但是可能在查重或者其他环节,论文原稿泄露,造成被人剽窃。但是无论是上面哪种情况,个人觉得作为上述两位学生的导师,肯定知道自己的学生到底在做什么课题,是不是自己独立完成的。而两篇文章同时通过了最终的答辩,那么证明导师是完全认可的。那么问题来了,导师的把关作用体现去了哪儿?如果是第一种情况,两位学生买论文肯定都是有问题的,而导师更加存在把关问题;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剽窃一方的学生和导师存在严重问题,且如何造成论文泄露这个过程也值得追查!不管这个事件最终检查结果是啥,都无不折射出硕士研究生导师在学生毕业论文这一关把关不严的问题!

文明

他保研失败,选择背水一战,发表2篇论文,最后考研吉林大学成功

高凯中共党员,青岛理工大学商学院会计学专业学生,连续四年担任班级班长,先后担任2017届商学院学生会主主席、商学院分团委副书记等职务。大学期间,综合测评总成绩位列会计学专业第二名,曾获得2017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学生干部、山东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学生、山东省优秀毕业生、理工好班长、青岛理工大学优秀团员青年标兵、优秀学生标兵等称号,并取得多项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类竞赛奖项,成功考取吉林大学会计专业研究生。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从大二开始,高凯一直在争取保送研究生,但是2018年9月,他与研究生推免资格失之交臂。那几天,他的内心一直在挣扎:考研还是就业!考研,还有三个多月初试,他比别人起步晚了太多太多;就业是可以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但读研是他一直的追求……最终,他选择了背水一战——考研,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心态,是努力的基础在高凯刚下定决心备考之时,周围的许多同学都已经开始第三轮复习了,但是他却没有自乱阵脚,而是理智地去规划、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备考初期的某一天,有一个朋友问他:“你这么晚才开始准备,但我怎么看你一天天乐呵呵的,一点也不紧张呢?”他淡淡一笑回应:“我为什么要紧张?紧张有用吗?”他一直认为,时间的简单罗列不一定有效,效率才是最重要的,而心态又是效率的基础。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是当他学到烦躁之时,他仍会起身出去逛逛、放松一下。因为调整不好心态,即使身处自习室,心也不会在学习上,还不如稍作调整再高效学习。前进,走自己的路备考过程中,他也借鉴了别人的一些成功经验,但是却从没有照搬过某一方法,而是对别人的方法进行总结、反思。他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判断:哪种方法适合自己、哪种方法不适合自己、哪种方法改造之后适合自己。许多经验贴,大肆说着:一定要怎么怎么样,千万不要怎么怎么样。当然,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按照大部分经验贴来讲的话,他今年考一个好学校已经没有希望了——英语不好、管综零基础、起步太晚。但是他还就不信邪,相信自己,坚持自己,把那些可取的学习计划从一年的周期缩成三个月,一步步地前行。最终,他成功进入复试,并被录取。成功,离不开平时的积累以三个多月的备考时间考上吉林大学,这与他日常的深耕是密不可分的。在大学四年里,高凯一直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并注重全面发展。他曾在三个学期取得综合测评专业第一名(1/141),前六学期综合测评总成绩位列专业第二。他积极参加科技创新类比赛,曾获得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国家级一等奖、国家级三等奖,山东省电子商务专业竞赛一等奖,以及其他校级科技创新类奖项7项,并拥有校级科技创新立项1项。同时,他注重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密切关注会计相关理论制度的更新与变动,并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两篇学术论文。此外,他的毕业论文被评为校级优秀论文。这些积累看似与考研关系不大,但这些日常积累教会了他如何高效学习、如何合理规划,为他短暂却紧张的考研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历,是实力的一部分“复试候场的时候,老师说我是所有学生中最不紧张的一个。”在大学里,高凯的经历可谓是丰富多彩:进村宣过讲、下乡支过教、上台跳过舞、T台走过秀、竞赛答过辩、峰会服过务,也担任过学生会主席、班长、分团委副书记……这些经历,让他在面临风浪之时,也能安然处之、理智应对。面试过程中,高凯毫无紧张感,与老师们侃侃而谈、对答如流,最终取得了非常高的面试成绩。考研寄语1. 考研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心态,失败与成功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再紧迫也不要患得患失,只管向前走,求个问心无愧。2. 与其逼迫自己坐在自习室里低效率地学习,不如出去放松一下,再以充沛的精力高效地学习。3. 不要生搬、硬套别人的考研经验,所有别人的成功经验只能是提供借鉴、指出可行之路,但是哪些路合适只有自己最清楚,道路还是自己去开辟,一定要相信自己的感觉。来源:青岛理工大学

六气不调

吉大陈立教授团队在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发表论文!

近日,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护理学院陈立教授团队与哥伦比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合作研究的成果“Treatment of severe sepsis with nanoparticulate cell-free DNA scavengers(纳米颗粒游离DNA清除剂治疗严重脓毒症)”,发表于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该成果首次报道了利用纳米材料清除cfDNA,从而治疗脓毒症的研究,为开发高效安全的核酸清除剂提供了理论基础,亦为脓毒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策略和新材料。cfDNA促进脓毒症的发生发展以及核酸结合纳米材料抑制免疫反应的原理示意图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佳娜提·达吾列提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吉林大学陈立教授、哥伦比亚大学Kam W. Leong教授和华南理工大学邵丹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该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基金的支持。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宿主免疫应答失调,进而导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由于其发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我国ICU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脓毒症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并且尚未完全明确,其临床症状严重,涉及全身各个器官系统,是重症医学研究的焦点和前沿问题。虽然目前的临床治疗方案如液体复苏、抗感染、机械通气和血流动力学支持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症状,但是重度脓毒症患者的死亡率仍然较高。脓毒症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在不同疾病的基础上,因感染加重导致机体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生和发展涉及感染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对宿主机体引起的全身炎症网络效应、免疫抑制与凝血功能障碍、内皮屏障损伤等多个方面,与机体的多系统失常、多器官功能障碍和衰竭的病理生理改变密切相关。近年的研究表明,脓毒症患者血液中cfDNA含量增多,并可被免疫细胞的TLR9受体识别,产生非正常的免疫反应,而敲除TLR9的脓毒症小鼠死亡率降低,体内炎症减轻。因此,中和或清除cfDNA有望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答,抑制促炎级联反应和细胞因子风暴,减轻脓毒症所引起的器官损伤。但目前的技术难以实现cfDNA的特异性结合。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可高效安全结合并清除cfDNA的策略和材料。大量研究证实,第3.0代核酸结合聚合物聚酰胺-胺型树枝状聚合物(PAMAM-G3)可通过清除核酸,抑制炎症免疫细胞中TLR9的激活,从而调控炎症的发生和发展,且在多种炎症性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次合作研究,以经典游离核酸清除剂PAMAM-G3为研究对象,发现PAMAM-G3可通过清除cfDNA,阻断巨噬细胞TLR9-MyD88-NF-κB通路,缓解体内的炎症反应,减轻多种脓毒症模型的损伤并降低死亡率,提示游离DNA清除策略是一种可行的改善脓毒症全身炎症的治疗策略。在此基础上,团队构筑了三种不同电荷密度的PEI修饰和未修饰的可降解介孔二氧化硅(MSN)纳米材料:MSN-PEI 25K、MSN-PEI 800和MSN-NH2。并发现核酸结合纳米材料MSN-PEI对脓毒症小鼠的治疗效果和保护作用优于核酸结合聚合物PEI;高电荷密度的MSN-PEI 25K对脓毒症小鼠的治疗效果优于低电荷密度的MSN-PEI 800。高电荷密度的MSN-PEI 25K具有更强的核酸结合能力,对cfDNA诱导的炎症反应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脓毒症小鼠体内具有更高的炎症部位靶向性和滞留性,且在提高抗炎效果的同时降低了毒副作用,是一种更为高效安全的cfDNA清除剂。来源:吉林大学 内容来源丨吉林大学护理学院 出品单位丨吉林大学招生办公室

发动篇

吉林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查重率以及查重要求

随着论文查重实施起来之后不管是什么学位、专业、类别的论文在高校要求下都是需要查重的了,而由于高校不同查重率要求也不一样,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吉林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查重率以及查重要求有哪些?学术家论文查重:www.xueshujia.com首先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吉林大学:吉林大学是结合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双一流高校,建于1946年10月5日,最初是东北行政学院,之后逐渐合并才有了如今这所知名高校。吉林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查重率:吉林大学对于本校本科毕业生的论文查重率要求是学生的毕业论文检测结果(查重率)在30%之内,符合这个要求才能参加答辩,当然如果第一次查重结果不符合学校的要求那么就需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去修改,并且对于修改时间是有限制的,一般是要求十五天之内。吉林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查重要求:吉林大学对于论文的查重不仅仅是要求查重率,其对于论文的文件要求是纸质版本,就是说需要将论文打印出来在提交,基础篇数是打印十篇,并且需要自己以及自己的导师签字,并且签字是打印出来之后再签字,一般要求是在六月初提交至学院供学校审核用。吉林大学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4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0个,教师6499人,两院院士10人,双聘院士36人。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11个学科领域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

妖魔

吉林大学博士后:她以一作发表SCI论文50篇,入选“未来女科学家”

日前,在第十五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上,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在站博士后王丽丽入选2018年度未来女科学家计划,成为吉林大学此计划首位入选者。据悉,未来女科学家计划于2015年由中国科协设立,每年评选5名处于博士及博士后阶段的女性科研人员,是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的“后备军”。王丽丽2014年博士毕业于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致力于柔性电子传感器件在面向健康诊疗和环境监控中的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工作。她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身份在Chem. Soc. Rev., Adv. Mater., Nano Today, Adv.Funct.Mater., NanoEnergy等期刊共发表SCI论文50篇,SCI他引2200余次,h因子31,ESI高被引论文5篇;作为负责人承担科研项目4项;2013年获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2015年获吉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7年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吉林大学来源 / 吉林大学科学技术协会秘书处办公室 出品单位 / 党委宣传部 - 互联网信息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