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6年考研英语一翻译真题【东西翻译家】彼圣人者

2016年考研英语一翻译真题【东西翻译家】

1, We don't have to learn how to be mentally healthy, it is built into us in the same way that our bodies know how to heal a cut or mend a broken bone.1,我们不必学习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它植入在我们身上,就像我们的身体知道如何治愈伤口或修复骨折一样。2, Our mental health doesn't go anywhere; like the sun behind a cloud, it can be temporarily hidden from view, but it is fully capable of being restored in an instant.2,我们的心理健康不会去任何地方;像云后面的太阳一样,它可以暂时隐藏起来,但它完全能够瞬间恢复。3, Mental health allows us to view others with sympathy if they are having troubles, with kindness if they are in pain, and with unconditional love no matter who they are.3,心理健康让我们能够待遭遇困难之人以同情,待痛苦之人以善意,无论是谁,都以无条件的爱待之。4, Although mental health is the cure-all for living our lives, it is perfecting ordinary as you will see that it has been there to direct you through all your difficult decisions.4,尽管心理健康是治愈我们生活的良药,它让我们平凡的生活变得完美,正如你所见,它一直在指引你度过所有艰难的决定。5, As you will come to see, knowing that mental health is always available and knowing to trust it allow us to slow down to the moment and live life happily.5,正如你将明白,知道心理健康是永远触手可及并值得信任,会让我们放慢脚步,活在当下,过得幸福。

老兽医

习近平给北京体育大学2016级研究生冠军班全体学生的回信

来源:新华社新华社北京6月19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8日给北京体育大学2016级研究生冠军班全体学生回信,全文如下:北京体育大学2016级研究生冠军班的同学们:你们好!来信收到了,得知你们珍惜深造机会,边努力学习,边刻苦训练,积极参与全民健身推广工作,我感到很高兴。我看过你们不少比赛,每当看到我国体育健儿在重大国际赛事上顽强拼搏、勇创佳绩、为国争光时,我从心里面为大家喝彩。新时代的中国,更需要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精神。希望你们继续带头拼、加油干,为建设体育强国多作贡献,为社会传递更多正能量。祝你们学业有成。请转达我对北体大全体师生和正积极备战奥运等赛事的运动员、教练员的诚挚问候!习近平2019年6月18日

北体大2016级冠军班火了,24个冠军学生都有谁?

武大靖是北体大2016级冠军班的一员。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新京报讯(记者 孙海光)据新华社报道,6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北京体育大学2016级研究生冠军班全体学生回信,对他们提出勉励和期望,并向北体大全体师生和正积极备战奥运会等赛事的运动员、教练员致以诚挚问候。能收到总书记的回信,北京体育大学的这个冠军班到底有怎样的来头?公开信息透露,2016级研究生“冠军班”共有学生24人,其中奥运会冠军8名,世界冠军14名,冠军教练2名。在这份“星光熠熠”的班级名单中,8名奥运会冠军分别是平昌冬奥会冠军武大靖、跆拳道奥运冠军郑姝音、体操奥运冠军杨伊琳、竞走奥运冠军刘虹、羽毛球奥运冠军张楠以及排球奥运冠军周苏红、丁霞和颜妮。14名世界冠军则包括羽毛球世界冠军王适娴和王琳、游泳世界冠军张琳、冰壶世界冠军刘金莉、举重世界冠军杨炼、体操世界冠军庞盼盼、现代五项世界冠军王炜、摔跤世界冠军周张婷、赛艇世界冠军田靓、短道速滑世界冠军林孟和韩雨桐、跳水世界冠军池彬、射击世界冠军丁峰以及自由式滑雪世界冠军杨雨。2名冠军教练是柔道教练冷春慧和金淑娇。冠军班学生杨伊琳告诉新京报记者,对于从小接受专业训练的运动员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像我退役之后就可以浸泡在学校里面,学到了以前很多不了解的知识,也让我们退役后转型有了更多的底气。”上学期间,杨伊琳还曾前往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留学,近距离探索美国体操的发展和现状。杨伊琳说,她最近几年感受很明显,国家更加重视运动员退役后的转型和保障,“这就要求我们自立自强,主动融入社会,更好地推广全民健身,承担起体育人的社会责任。”

自暴自弃

2016年考研英语一完形填空解析

In Cambodia, the choice of a spouse配偶is a complex one for the young male. It may involve not only his parents and his friends, __1__those of the young woman, but also amatchmaker媒人. A young man can __2__ a likely spouse on his own and then ask his parents to __3__the marriage negotiations, or the young man’s parents may take the choice of a spouse, giving the child little to say in the selection. __4__, a girl may veto否决权the spouse her parents have chosen. __5__ a spouse has been selected, each family investigates the other to make sure its child is marrying __6__ a good family.在柬埔寨,对于年轻男性来说,选择配偶是一个难题。这不仅会涉及到他的父母和他的朋友,以及涉及到年轻女性的父母和朋友,还会涉及到媒人。一个年轻男子可以自行决定一个差不多的配偶。然后可以寻求他的父母来安排婚姻的协商问题。或者这个年轻男子的父母直接选择孩子的配偶,不给这个孩子选择的机会。理论上,女孩儿有对父母给他选择伴侣的拒绝的权力,当配偶选择之后,每个家庭都调查对方家庭,以便确保他们的孩子嫁到了一个好的家庭里面。1. A. by way of经由,经过B. with regard to关于 C. on behalf of D. as well as以及答案:D 。句中有not only but also,根据首句知道“男性择偶很复杂”,不仅涉及男方亲友、女方亲友,还涉及到媒人,显然空格填写并列关系短语;B选项“关于”多用于对某事物的说明,a conutry’s law with regard to human rights;A选项误认为“男方亲友经由女方亲友向女方提亲”。2. A. decide on B. provide for 供养 C. compete with与…竞争 D. adapt to适应答案:A 。后文有父母“take the choice of”,可知前面必然是孩子自身可以“decide on”,文中“or”这个词要注意,是解决本题关键3. A. close B. arrange C. renew D. postpone答案:B 。根据句意,男性自主选择对象之后就会让父母提亲,arrange合适。4. A. In theory B. Above all 最重要的是C. In time最终;及时 D. For example答案:A 。根据句中父母giving the child little to say in the selection暗含父母包办婚姻,可知女孩选择配偶的自由只能在理论上成立。above all是递进关系,而此句前后是并列关系。5. A. Unless B. Lest以免 C. After D. Although答案:C 。配偶选定,双方家庭调查背景,unless表条件,lest表目的,although表让步,after表顺承关系6. A. into B. within C. from D. through 答案:A 。marry into嫁入一个….家庭,固定搭配,through不能与marry搭配The traditional wedding is a long and colorful affair. Formerlyit lasted three days, __7__1980s it more commonly lasted a day and a half. Buddhistpriests offer a short sermon布道 and __8__ prayers祷告of blessing. Parts of the ceremony involve ritual仪式 hair cutting,__9__cotton threads soaked in holy water around the bride's and groom's wrists, and __10__a candle around a circle of happily married and respected couples to bless the __11__. Newlyweds traditionally move in with the wife's parents and may__12__ with them up to a year, __13__they can build a new house nearby.传统婚礼是又长又有趣味的大事,以前持续三天,自从20世纪80年代,婚礼一般持续一天半。佛教僧侣进行简短的布道,并且吟诵主祷词。仪式包括剪发仪式,把在水中浸泡过的棉线缠绕在新娘和新郎的手腕上,那些婚姻幸福又受人尊敬的夫妇绕城一圈将一个蜡烛依次传递以祝福新婚夫妇。新婚夫妇在传统上要搬到妻子的父母家居住最多长达一年,直到他们能在附近建造自己的新房子。7. A. or B. since C. but D. so答案:C 。由Formerlyit lasted three days, __7__1980s it lasted a day and a half. 可以知道前后对比关系,所以用but表对比;since自从,与by 语义重复 8. A. test B. copy C. recite 吟诵 D. create答案:C 。and表连接,前面是offer a short sermon,后面的祝祷词自然就是吟诵祝祷词。 9. A. folding 折叠 B. piling 堆放 C. wrapping 打包 D. tying答案:D 。D选项是系,绑的意思,原句是将棉线缠绕在新郎新娘手腕上,表示永结连理的意思,所以用tie——tying的形式。10. A. passing B. lighting C. hiding D. serving答案:A 。这个很容易选择B,但是文中说一根蜡烛祝福新人,而且词组Pass sth around,light ….around搭配不合理11. A. association B. meeting C. collection D. union答案:D 。A选项是“联盟”,强调机构团体,B选项相遇、遇见、会面,C选项“聚集”,只有D是联姻、联合12. A. deal B. part C. grow D. live答案:D 。live with搭配,与….生活在一起,grow with是伴随…一起成长,part with不情愿的放弃某物,deal with对付、对待,只有D选项合适13. A. whereas 然而,但是 B. until C. for D. if答案:B 。根据上下文,搬进妻子父母的家,住一年,后面盖一个房子,则两者之间存在时间条件关系,只有Until既表示时间又表示条件。A选项表示转折,C选项表因果,D选项表示条件Divorce is legal and easy to __14__, but not common. Divorced persons are __15__ with some disapproval. Each spouse retains ___16___ property he or she __17__ into the marriage, and jointly-acquired property is __18__ equally. Divorced persons may remarry, but a gender prejudice __19__up. The divorced male doesn't have a waiting period before he can remarry __20__the woman must wait ten months.离婚是合法的而且很容易实现,但是并不常见,离婚的人不被认同,夫妻之间保持自己带进婚姻的任何财产,共同财产平均分配,离婚的人可以再婚,但是性别歧视会显现出来:离婚的男性不用有等待期,而离婚的女性必须等待十个月才能再婚。14. A. avoid B. follow效仿C. challenge D. obtain实现答案:D 。前面是合法,后面有but转折,所以14应该与合法并列,即容易得到、实现;follow有理解、领会的含义,但和disapproval矛盾,排除15. A. isolated 孤立,区别看待 B. persuaded C. viewed 看待 D. exposed暴露答案:C 。viewed with词组“以….的目光看待”,A选项和from搭配,isolate sb from sb/sth,exposed与to搭配,不与with搭配16. A. wherever B. whatever C. whenever D. however答案:B 。句子是宾从,只有whatever能引导宾从,D选项引导方式状语,C选项引导时间状语,A选项引导地点状语17. A. changed B. brought C. shaped D. pushed答案:B 。根据常识,离婚后财产分割包括婚前各人财产和婚后共同财产,只有bring …. into,即婚前夫妻各自带来的财产18. A. invested 投资B. divided C. donated捐献 D. withdrawn取出答案:B 。这句是说婚后共同财产处置,按照常识也是平分,更何况还有个equally,只有B分割更为符合题意19. A. warms B. clears C. shows D. breaks答案:C 。介绍离婚人士再婚,冒号后面的句子是对男女离婚后的不同对待,也就说明男女存在性别偏见,离婚后偏见会“显露”出来,show up也是词组显露,而clear up是清晰起来,warm up活跃起来,break up终结,都不符合题意20. A. while 然而 B. so that C. once D. in that因为答案:A 。表示前后对比,while表示转折,符合题意。

剧场前

那些决定考研的人,都是为了什么?

“你为什么要考研?”对于这一问题,答案或许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是改变命运的跳板?是追寻自己的热爱?抑或只是盲目跟风?对于考研,不同的考生心中有不同的目的和原因,这也与每个人自身独特的人生经历和信念密不可分。01读研只能获得看得见的学历和摸不着的未来张鑫本科就读于河南省的一所普通一本院校,专业是行政管理。这是他第二次参加研究生考试。“三跨”的他选择了报考法学,一方面是因为他觉得法学是热门专业,就业前景好,同时复习资料比较少,准备起来不复杂,竞争也相对公平。另一方面,张鑫身边的学长学姐中,很多人也都选择了这个专业。他认为自己选择法学也有盲目跟风的心理。本科阶段,张鑫的综测在班里能排到二十名左右,这在他们120个人的班级里算是比较靠前,但是他对自己的本科专业并不太感兴趣。虽然大部分老师都算比较尽责,但是大学四年,他感到自己的专业素养并没有提升很多。“我觉得自己属于夹在中间的那一群人,不上不下,既不是在大学里纯玩儿混日子,但也说不上优秀。”这是张鑫对自己的评价。除去学习,张鑫参加了学院的篮球队,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了篮球之中。他认为自己在大学里过得蛮充实的,做了很多事情。但是也有后悔的地方,由于参加的学生活动比较少,影响了他获得保研的资格。对于考研,张鑫并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但是因为身边大部分同学都在考研,张鑫认为这是大势所趋。并且,他也可以通过研究生的三年,想一想自己究竟喜欢做什么,寻找更好的机会,到时候再去选择职业。第一年,张鑫选择了上海交通大学的法学,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喜欢的女生保研到了上海,所以张鑫也想跟着去。当然,上海是一个国际化城市,他也想去开阔一下视野。并且与上海其他名校相比,上交的分数线低一些,学费也不高。在准备一战的过程中,张鑫觉得自己像个无头苍蝇。在那年9月之前,张鑫对复习都没有什么规划,复习进度也并不稳定。但当9月得知自己没有获得保研资格后,张鑫的压力突然开始增大,他开始玩命地学。由于复习时间紧张,张鑫认为常规复习方法见效太慢,于是就选择开始疯狂背诵专业书,只留出很少的时间去复习政治和英语。最后三四个月,张鑫每天要求自己学习14个小时。无论有多困,他每晚都会学到一两点,并且在第二天七点就起床,就这样一直坚持了下来。他有一个习惯,就是在背书的过程中喜欢来回走动,那段时间,他每天的步数都达到3万步左右,经常在朋友中排第一。(考研生在灯火通明的图书馆复习。图片来自微博@央视新闻)一战复习期间,张鑫并没有特别大的压力,虽然偶尔也想过放弃,但是很少出现情绪崩溃的状况,最常见的只是学累了想休息。“第一年开始备考的时间比较晚,所以算是孤注一掷。当时觉得自己学多少都是赚了,考不上也无所谓,大不了再来一年。”第一年的考试成绩公布后,张鑫离录取分数线还差了一点。当时他并没有感到特别难受,只是对未来思考了很久。是考公务员?还是直接工作?但再次开学见到身边考上研的同学时,张鑫感到自己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斗志又被重新激起。“在我们学校,对毕业生最大的肯定就是他考上名校的研究生,风光无限,大家都会认为他大学没白上。”由于无法接受失败,不服气的张鑫选择了二战,希望再次证明自己。这次,张鑫选择了浙江大学的法学专业。虽然明知二战的压力更大,但是他并没有妥协,还是想挑战一下名校。(有“考研神校”之称的曲阜师范大学,拥有非常高的考研率。大部分同学在刚入校时就以考研为目标。图片来自“曲阜师范大学”公众号)张鑫在毕业后选择先通过校招进入了一家知名公司做销售。在其位于天津的某家工厂里,张鑫边培训边复习。这次工作让张鑫印象非常深刻。“当时去车间干活,有时还要值夜班,真的是又困又累。和工作相比,上学的那种疲惫真的不算什么,毕竟工作要面临经济、家庭等各种方面的压力,同时还要牵涉到很多非常复杂的利益关系。”但是他只在那里待了一个多月就离职了,然后专心准备二战。虽然第二年比第一年有基础,但是张鑫明显感到第二年压力比第一年大很多,更容易胡思乱想了,效率也不如第一年高。“因为已经考过一次,所以对于每天的学习,我清楚地知道自己明明可以做到更好,一旦进度不满意,我就会否定自己。”张鑫在第二年的准备过程中经常崩溃,尤其是在晚上失眠的时候。张鑫经常躺在床上直到四五点,但是又不想影响第二天的学习,所以这时就会特别焦虑。就考试来说,张鑫认为考察的范围其实都在书上。如果考题答不上来,那很可能是没有复习到位。所以,张鑫始终认为考研最关键的是努力,到最后大家比的就是谁更能吃苦。张鑫也想过如果自己二战没能成功上岸会怎样。如果这次还没考上,他想通过调剂来继续自己的学业,只要有学校录取他都会接受。但是他目前也在准备即将到来的省考,希望能考上公务员,这样自己也能多一个选择。但是现在,张鑫却认为考研的作用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看到身边研究生毕业出来的学长学姐在找工作方面也和自己存在相同的困境,甚至也在报考公务员,张鑫觉得他们兜兜转转了一大圈又绕了回来,并没有给自己带来命运上根本的改变。只不过是用三年换来了一个逃避直面社会的借口罢了。“我发现,学习能力强,真的不等于工作能力强。世界上不只有考研这条路可以走,只要有能力,到哪里都可以把自己的价值发挥到最大。考研并不是捷径,如果没能力,光凭文凭照样没用。”张鑫这样反思道。张鑫现在认为,读研究生只能获取一个看得见的学历,但是未来依然是摸不着的。而如果直接工作,除了获得实实在在的薪酬,并且还可以获得能力的提升。虽然这是看不见的,但毕竟在成长。这也是他这一路走来最大的体会。02想做什么就去做,不要犹豫太多童波本科就读于北京某新传专业非常强势的学校,但是她今年却选择报考南京大学的社会学。选择这一专业完全是以兴趣为导向。在本科时期,童波经常接触社会学的知识。她对于通过深层理论去解读社会现象很感兴趣,对背后的规律也有非常强的好奇心。童波表示自己想通过读研去做一些相关的研究。考研报考南大,是因为她认为南大在社科领域属于老牌院校,在这一专业领域中非常强。另外,读研期间换一个城市也是童波的重要想法。(南京大学鼓楼校区教学楼。图片来自南京大学公众号)选择考研,童波说很重要的原因是家人的支持。“父亲要求我考研,在我还没上大学的时候,父亲就把考研列为我的人生规划”。另一方面,童波也表示,目前学历通货膨胀,拥有研究生的文凭也能够给自己的人生多一份加持。另外,因为本科专业过于重视实务,童波也想在研究生阶段多读一些理论。童波在本科阶段就过得比较自在,她在大学中更多地凭借兴趣来进行选择。童波参加过校电视台和天文协会等社团,还经常在学院组织的读书会里进行分享。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她也有所选择。“感兴趣的课程,我就会非常认真地听,不感兴趣的课程我也会划水。我觉得这种状态非常好。”童波在整个考研复习阶段中一直稳扎稳打,每天保持八到九个小时的学习,在这之中并没有感到特别多的焦虑。复习的强度也看状态,童波认为自己并不会将自己逼得很紧,也没有因情绪崩溃而影响自己的复习状态。童波经常会想自己如果考不上会怎么办。但她并不会因此而伤心,因为她觉得自己还有其他后路,比如直接就业。“工作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可以尽早实现经济独立。即使没有考研,我还有很多别的事情可以做。考上研可能也并不是一件好事。”童波特别强调了考研动机的重要性。她认为,如果对于所报考专业非常感兴趣,在复习过程中能学到很多知识,她对此感到非常满足。在童波看来,如果只为了文凭去考研,那很可能会因为压力过大而崩溃。童波认为考研这一经历非常宝贵。她觉得,一个人能够沉下心来学到这么多东西,是非常难得的。“考研改善了我的拖延症,锻炼了我的学习能力和时间管理的能力。因为毕竟是在为自己喜欢的学科而付出,这种感觉非常好。”童波并不认为考研可以实现阶层跃升,她觉得这并不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回顾这一段经历,童波说道“想做什么就去做,不要犹豫太多。犹豫就会败北,不要去拖延,只要投入进去,过程其实还是蛮爽的。”03工作并没有那么可怕,学习也同样很累季律本科就读于河南一所二本院校,专业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这次同样是二战,报考的是郑州大学的城市规划专业。季律对于自己本科阶段的生活并不满意,他觉得自己大学四年什么也没学到。他经常翘课、打游戏,或者就在寝室躺着。“我觉得在大学里自己在知识上的增长很少,唯一学到的可能就是为人处世,身边的同学也都和我一样。”对于自己为什么要考研,季律很直接地表示,考研就是想取得一个更高的学历,因为他认为学历越高,工作待遇就会越好。逃避社会也是另一原因,季律始终觉得自己还不够成熟,缺乏一个人去面对社会的勇气。“我在学校感到很安逸。想到要工作,就会被网上的那些996工作制吓到,我不想去过那样的生活。”(逃避工作也许是不少同学选择考研的重要原因。图片来自人民网)季律并不是一个喜欢做规划的人。今年由于疫情影响,直到7月才开始在学校附近租房子复习。由于第一年专业课和英语成绩不理想,所以他调整了复习重心。季律以周为单位进行规划,不会具体细化到每天。复习的强度也主要看心情,如果心情低落复习的效果就会很差。在去年9月份,季律经历了一场情绪崩溃。季律回忆那段时间很久没和人说过话,由于身边没人陪伴,非常孤单压抑。自己一个人在外租房,怠惰消极的情绪也会慢慢滋长。“当时越复习就越着急,越着急复习效果也就越差。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总觉得自己一事无成,特别负能量。”季律最害怕的就是在做完练习题后对照答案,如果正确率突然下降,他就会非常焦虑,会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有一段时间,季律的心思完全不在复习上,经常去网吧上网以逃避负面情绪,甚至曾经连续一周都泡在网吧。对于考研,季律记忆最深的一件事是一战考研的前一晚,季律在考场附近的宾馆住,晚上看书也学不进去,躺在床上也睡不着,始终在胡思乱想。季律知道自己确实没有好好复习,但是走到今天也非常累。当时他已经非常绝望,对“上岸”也不太抱希望。“就像明知道是死路一条,但是我还是要把路走完。这大半年感觉挺对不起父母的,因为自己根本没有努力去学。那天晚上一直在犹豫第二天是否要踏进考场,因为这样就不会出成绩,也不会让父母知道。在那一刻我甚至还有轻生的想法,但是最终理智占了上风。因为我知道,即使我没有努力,也不代表我是废人。”那晚季律直到第二天6点才睡着,紧接着就醒来去考场了。进考场后,季律发现里面有很多空座位,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其实是一个胜利者,因为起码还有勇气坐在这里。考试结束后,季律虽然觉得心中一块巨石终于落地,但是由于结果还没出来,他始终带着一颗不安的心去发泄。对于考上研究生的生活,季律并没有憧憬过。他只认为这可以带给家人喜悦。“我也不知道研究生具体意味什么,只知道往上考就对了”。季律也想过自己如果考不上会怎么办,他说他大概会继续去考公务员。谈起考研带给他的改变,季律认为自己经历了二战,觉得世界上其实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直接面对的。“去年9月份的那段经历,让我突然感觉失去了目标和方向,觉得世界上没有什么值得自己去努力了。但是现在走出来后再回头看,我肯定再也不会回到那种状态了。”季律并不后悔自己选择二战,他在考完后选择去地铁当一名安检员,用来打发自己这几个月的空闲时间。季律发现,其实工作也并没有那么可怕,因为学习同样也很累。04考研就是学会悦纳自我的过程出生于1990年的诗孟,今年是他第三次参加考研。这一次,诗孟报考的是华中师范大学,专业是心理健康教育学。诗孟算是大龄考研。他在2009年就参加了高考,由于成绩不理想,只进入了一所民办专科,但后来因为他对这所学校的教学水平并不满意,所以只读了两年就退了学。而从2013年下半年起,家在湖北的诗孟就在北大附近租了房子去旁听心理学课程,并在14年考上了自考专科。诗孟为自己安排得非常紧凑,16年拿到专科学位之后,他又开始准备自考本科,并在19年成功获得本科学位证书。因为当时根据规定,获得自考专科学位后,过两年才能报考研究生,所以诗孟从18年起就开启了自己的考研之路。三战的诗孟,前两次分别想报考江西师范大学和云南师范大学,但不巧的是,这两所院校在他报考当年都调整了报考政策,明确不招收自考专科考生,所以,当时本科还未获得证书的诗孟就被挡在了报名门外,最后只能选择报考信阳师范学院。但这两次考试的结果都不令人满意。第一年考研,诗孟连所在专业的国家线都未能达到。不甘心的诗孟选择了二战,但仍不理想,虽然这次过了国家线,但距报考院校的录取线却仍差不少。诗孟最终选择了调剂,但在复试时又被刷了下来。(根据《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数据报告》,2019年二战及以上的考生占比35.1%。图片来自腾讯网。)2020年,获得成人本科学历的他,由于满足了许多院校的报考条件,于是诗孟今年选择冲刺华中师范大学。他觉得这所学校的师范类专业很强,招收人数也比较多,竞争并不算激烈。同时家乡那边人的认可度也比较高,未来找工作也更容易些。诗孟坚持考研的原因是想成为一名心理教师,这是他的理想。由于自己的学历不够好,所以实现这一梦想的唯一途径就是考研。而当被问到为何希望从事教育行业时,诗孟表示这和自己的成长经历有关。诗孟长期患有严重的抑郁症,这直接影响到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2011年退学的诗孟也曾工作过一段时间,但当时他被抑郁困扰得很厉害,失眠、没食欲、情绪低落,这都让诗孟没办法再坚持工作。诗孟也曾咨询过医生,但是长期吃药的开销及副作用让他不再寻求通过药物进行治疗。家人也不能理解诗孟的情况,并认为这只是诗孟想多了。所以,诗孟最终就选择自己学习心理学专业的知识来寻找办法让自己走出抑郁。诗孟认为这种方法是有效果的。在了解到抑郁形成的原因和过程后,诗孟有意识地去做出一些调整。原本比较孤僻的诗孟,变得经常和别人交流,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这都显著地改善了诗孟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因为自己承受过抑郁的痛苦,诗孟希望在未来能够回到家乡的学校去担任一名心理健康老师,这样可以帮助孩子们及时发现并解决心理问题,不要让他们再像自己一样受到心理方面的困扰。所以,诗孟说自己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因为在他看来,复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也是不断增加对自己的理解,学会悦纳自我的过程。对于今年能否成功上岸,诗孟表示还是比较有信心的。但是他也提到,如果万一考不上,他还是要继续考。“读研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如果不读,我就没办法从事自己理想的工作。我并不觉得这是在浪费时间,我在这期间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的。”但诗孟的父母并不支持他,甚至经常打击他。诗孟和父母的关系并不好,平常也很少联系。备考的这几年,一大部分的生活开支都是找亲戚借的。但诗孟却表示理解,“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受过多少教育,并且我之前的学业也不太顺利,所以他们不太相信我。但我是能理解他们的。”而且诗孟认为,考研只是想提高自己,不是为了证明给父母看。备考的前两年,诗孟在清华校园里租了一间房子,因为他觉得校园里的学习环境比较好,并且生活成本低。诗孟在清华认识了很多优秀的朋友,于是他就在2018年创办了一个清华考研群,目前群规模已经接近200人。(清华校园。图片来自清华大学官网)诗孟想通过这个考研群,为大家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他们一起交流学习方法、分享学习资料,打卡学习。在这个群里面,大部分同学都要冲刺清北,但每年最终能成功考上的平均只有两三个。其中,很多同学今年也同样是三战甚至四战,并且在诗孟认识的人中,很多人也表示即使今年还不能上岸也要继续考,并不会放弃。而谈到考研带给自己最大的变化,诗孟表示因为自己在清华的这几年,认识了很多优秀的朋友,透过别人对自己的反馈,他也对自己有了更多的了解。“我现在变得越来越乐观,越来越自信了。我明白了自己以后想成为怎样的人,并且知道怎样应该去改变自己。”另外,诗孟通过不断学习心理学专业知识去调整自己,现在,他已经从抑郁状态走了出来。诗孟相信这一切都是值得的。05长期处于稳定状态,会产生惰性今年研三的于轼,在30岁的时候决定考研,那时她已经工作将近10年了。于轼本科就读于辽宁省某二本院校,新闻类专业。虽然学校提供的机会并不多,但拥有职业理想的于轼在大学期间充分抓住一切可能去提升自己。她经常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并在大三就去了一家电视台实习长达一年。她评价自己在本科过得非常出风头,虽然学校可能不是特别好,但是自己并没有虚度。本科毕业的于轼在2009年参加了工作,进入了某地级市的电视台。当过记者和主持人。事业稳定的于轼后来选择了结婚,突然之间,她发现自己整个人变得很安逸。每天五点下班的于轼都会待在家中刷剧。她的先生觉得她太闲了,就对于轼半开玩笑的说:“那你就去考研究生吧”。这句话于轼真的当了真。2016年,于轼就开始准备考研,由于第一年完全不知道如何复习,并且很多专业知识都遗忘了太长时间,全凭感觉的她最后并没有如愿考上。(在《令人心动的offer2》中,丁辉也是在工作后决定考研,并且最终成功考入华东政法大学。图片来自《令人心动的offer2》截图)一战失利的她选择了继续。第二年,于轼报了一个考研辅导班,并想尽各种各样的办法挤时间去听课和背诵。由于工作岗位的变动,于轼的工作时间被安排在了晚上。她可以在白天抽出6-7个小时来复习。即便出差,于轼也不敢耽误自己的复习进度。她把所有资料书中需要背诵的地方都用手机拍下来,找时间来背诵。回想那段备考的经历,于轼认为将其称之为刻骨铭心都不为过。她在复习过程中比较焦虑。在二战那年的12月份,于轼每天早晨起来都会哭一场,听着范玮琪《最初的梦想》一边听一边哭,然后再拍张照片,像打卡一样,数着日子过。有一段时间,于轼的先生出差。出门前在冰箱中准备了很多吃的,但于轼根本没有食欲,每天她只能吃下半碗小米粥或者半袋方便面。(在职考研并不容易,在前不久一例北京新冠案例的流调公布后,其所承受的生活压力让人唏嘘。图片来自网络)但是于轼并没有想过自己如果考不上会怎样,她觉得自己还会接着再考。在她看来,考几年并没有特别大的区别,岁数对于轼来说已经没有那么重要。“我觉得时间一恍惚之间,十多年就过去了,这一年两年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出录取结果的那天,于轼正要准备上晚班,当时她突然知道可以查询结果了。但是网页却怎么也刷不开。到了单位后,身为主持人的她也顾不上成绩这回事儿。在休息时间,于轼又偷偷地打开手机查询,突然看到“全日制已录取”的字样映入眼中。那天,她感觉自己在主持中抑制不住地颤抖,想飞奔回家告诉家人这一好消息。那天晚上,她反复打开手机去看录取结果,脸上也绷不住地笑。于轼辞掉了工作去读研。和先生两地分居的她也并没有感到特别苦情。先生安慰于轼,在她不顺心的时候给予了非常多的鼓励。读研的这几年,于轼感到自己变得柔软了,以前经常生气的她现在学会了包容,她认为这或许是和自己的年龄与经历有关。比身边同学大不少的她,她经常感觉在体力、脑力和精力等方面和年轻人有很大的差距。于轼特别害怕听到同学说“那个大姐怎么这个样?都那么大岁数了,咱们还是多理解理解她吧”。也害怕惹别人反感。“我其实希望大家都开心,别给大家添麻烦,能做点什么就做点儿什么,不要成为大家不开心的源泉。”并且,于轼在这段时间更加清晰地认识了自己。由于长期缺乏变化的工作,于轼感觉她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读研之后,她发现自己的知识可能还不如本科生。面对这样的差距,于轼表示懊悔也也没用,她对此是服气的,“能做点啥就做点儿啥,只要别像以前天天那么混就行。”(图片来自电影《死亡诗社》)反观工作与读研,于轼明白了,人有经历并不代表有经验,如果不去思考,那么时间只是一个数字,带来不了实质上的进步和能力的提升。“有时候我会去想我这将近10年都在干什么。如果时间重来,我不会这么晚才考研究生,工作时间太长了,当你的生活进入一种稳定的状态,真的会产生惰性的。人只有变化才会有成长,不变化的话,时间真的会从指缝中溜走。”毕业之后,于轼并不打算再回家工作了,她想去南方更宜居的城市,并把全家人都接过去,给他们一个比较好的生活环境。最后,于轼总结道:“庆幸的是,我考了而且考上了。不幸的是,考得有点儿晚,但尽管有些晚,也还好考上了。即便读研期间没有什么成绩,我也挺满意的。我真的重新认识了自己。这三年也算是一种修行吧。”

时也

情暖研途 温情师大

未来网11月29日电(通讯员 宋文豪)为鼓励考研学子积极备考,增强考试信心,缓解考研压力,11月28日上午,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深入考研教室慰问2016级考研学生。物理学院相关领导老师及2016级辅导员参与此次慰问活动。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院长杨宗献、物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陈明银、学院副院长马春旺、学院副院长焦照勇分别从考研心态调整、目标定位、备考冲刺、考研注意事项等方面向2016级本科生分享经验。杨宗献表示,距离考研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同学们要注意调整自己的状态,放轻松,按时吃饭休息,认真备考。随后,学院负责人将精心准备的礼袋分发给所有在场的考研学子。礼袋中有明信片、酸奶、橙子、苹果、士力架、暖贴等物品,充满寓意,带着学院和老师的祝福。辅导员老师张浩兴表示,研究生考试已经近在咫尺,大家要在最后的一段时间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完善,认真复习,以最饱满的姿态和最充足的准备去面对考研。也要拥有良好的心态,尤其是临近考研,同学们普遍压力较大,同学们要积极调整心态,不怕艰难险阻,也不怕困惑迷茫。拼搏努力让自己的青春无悔!关切的问候、精心准备的礼袋在寒风凛冽的冬天都化作暖流温暖着学院的考研学子。本次活动也为考研学子们加油打气的同时,更加彰显了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良好的学风,教风和对学生工作的大力支持。考研学子纷纷表示会调整好状态,撸起袖子加油干,竭尽全力,书写美好的未来。

四方之内

17所高校官宣今年考研扩招消息,2所985高校官宣没有扩招计划

文|冷丝栏目|研究生扩招2020年硕士研究生扩招规模高于以前所有的年份,扩招数量高达18.9万。很多考生和家长关心的是,扩招的名额到哪儿去了?和考生有多大的关系?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整体上看,扩招倾向于中西部高校和东北地区高校,同时倾向于医学、药学类类专业,还有大数据科学、公共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也有大幅度扩招。依据教育部官网数据按照教育部有关负责人的回应,扩招的具体计划已经下拨给各部委、省市自治区,各大高校目前应该都已经接到了具体的扩招数据。当然,扩招具体数据落实到每个招生单位的相应专业,这确实需要一定的时间。无论如何,国家线在本月中旬出台,自划线也应该在10日到15日之间公布,也就是说,各大招生单位的各个专业应该已经落实了具体的扩招计划。17所高校在官网及时公布了接到的扩招任务和扩招安排,其中一所高校的扩招幅度高达54%;2所985高校在官网回应,没有扩招计划。

执圭

研究生又一次扩招,进退两难的大学生,别被困在考研里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确实影响了不少人的正常生活。但要论这其中相对来说是正向的影响,当属20年和21年的研究生招生规模。让时间回到2020年2月28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202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高达874万人,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就业工作压力增大,为此将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同比前增加18.9万人。这个消息一出来,就炸锅了,那可是18.9万人啊!要知道,2019年研究生录取人数才81.13万人左右,这一扩招,比例已经超过20%,不少人都想着平均一下,稍微努力努力,说不定就能分到自己。事实上在2020年,确实有更多的人上了研究生。而早在那个时候,也就已经有人在考虑,今年扩招了,明年还会继续吗?今年的扩招真的来了……数据来源于青塔从这部分数据来看,在2020年扩招的基础上,2021年仍然有很多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在大规模扩招,郑州大学、福州大学、海南大学、暨南大学、河南大学、复旦大学、宁波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大学的扩招规模甚至都在1000人以上。这对于刚刚参加完考研初试,在急切等分的考研人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只是扩招了,就真的好考了吗?先来看一组数据:去年研究生报考人数是340万,最终录取人数是111.4万,按照考研进复试和最终录取的比例大致来算,最终大概是有133-144万人上了国家线,相当于有60%的人都过不了国家线。对比教育部前两周刚刚公布的2021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的377万来看,大家可以算一下今年会有多少人上不了国家线!更让人不解的是,不少人都非常迷恋名校,一个非常有趣的事实显示:今年报考研究生的人里边,每100人就有1.3人报考了清华北大。而清华北大招生人数加起来才8128人,有5万人去抢这些个名额,这意味着有80%的人都将无缘清北,沦为考验中的炮灰。这不是手动在增加自己的考研难度吗?扩招是扩招了,又一个扎心的事实出来了:扩招的人数远远不及增加的那部分考研人数,更何况还有一大部分人在考研中令人发指的努力程度,熬夜、早起对他们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家常便饭,其中还有不少是考研二战的,一来二去,考研竞争已经极为凶残。扩招了是一个事实,更加不好考了也是一个事实。如果说努力了很久考不上很扎心,考上了却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样更扎心。问起为什么要考研这个问题,相信有一部分人的回答是为了追求更高深的学术、为了教育情怀,因此不少人都会理所应当认为研究生就是要去研究学术的,就应该穿着干净的白大褂在干净整洁而又先进的实验室里追求着这个国家最高端、最科技的学术前沿。但现实就是这样,很多时候你越认为对你来说是重要的东西,就越不让你得到。一个历经两年努力,千辛万苦拿到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名额的同学阿文跟笔者分享:考上研究生的一个月内,已经被导师劝退两次,院长和辅导员也屡次找她谈话,说自己英语水平太差,要努力追赶……英语六级500+、考研英语70+的成绩根本不足以支撑她在这所学校申请外语免修,身边动辄就是用日语、德语专业级别免修外语的同学。导师跟她说过最过分的话是:你家有五个孩子,你怎么能考研呢?你不是应该去工作吗?更可笑的是,导师一边嘲笑她实力差,一边却又侵占她大量的时间让她给自己免费打工。这一刻轮到她困惑了:努力了那么长时间顶着巨大的压力,小丑竟是自己?另一边,考上了河南省唯一一所211郑州大学的小玲也好不到哪去:对专业前沿、未来非常感兴趣的她,终日被困在学院要求必须参加的各项活动中以及导师安排的各种私活里,根本没有时间、精力和心情去追求他往日心心念念的学术,明明是研究生,却比本科生活得更心累。明明是一个新闻人,却要终日陷在某些老师所宣扬的功德、佛学思想里,据她说,那位老师最过分的一件事是去年带着门下的研究生去寺庙刷墙,美其名曰积德。到底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才会让我们的研究生活得这么累!2020年11月25日,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陶崇明坠亡两年后,其导师王樊重新获得研究生招生资格。这一消息竟引得本校200多名学生和教职工联合起来实名抵制,时间已经过去两年,当这件事即将被尘封的时候,总会有一部分人忘不了王樊的失德行为,忘不了陶崇园用自己的命换来的那一丝清明。也是今年,天津大学2014级研究生吕翔用123页的举报信实名举报其导师张裕卿存在的学术造假行为,这一封举报信,足足迟到了好几年,是昔日的导师以同门的前途为要挟,直到曾经的同门今年都顺利毕业,2016年退学的吕翔才敢把这123页举报信公布。而当微博上所有人都在呐喊恢复吕翔学籍时,又没有人说话了。这是何等的凄凉与悲壮?当然,这样的例子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我们的高等教育中还是有不少非常优秀的导师的,只是近几年这样的案例越来越多,让人不得不怀疑研究生到底还是不是一个好前途?笔者想说的是,不管考研也好,工作也罢,大学生们都要好好考虑一下自己未来的规划,不要盲目,也不要从众,路终究都是自己走出来的,别人的成功再好、再辉煌都是难以复制的。勇敢点走出去,才能不被困于当下或者未来。注:为尊重隐私,文中研究生阿文、小玲均为化名。我是教育小叔,喜欢谈大学、考研那些事,喜欢我的欢迎关注!

夫吹管也

考研人大、交大、同济等名校,这7位学霸是如何做到的?一起看看!

度过关键而紧张的暑期有志于考研的swjtuer们在假期里复习得怎么样了?今天 七位上岸目标院校的交大人在这里分享了他们的考研心路和经验希望为即将迎接考研挑战的“后浪”们提供参考,帮大家少走“弯路”还愣着干啥,点点赞、在看和收藏然后赶紧记笔记吧~01黄 希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2016级被同济大学录取黄希,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2016级交通工程专业,2020年考研至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01 不存侥幸 故事还得从19年说起,那是大三的上半学期,我迎来了一门重要的专业课——交通管理与控制,这门课由罗霞老师来上,早就听说罗老师是我们学院的副院长,这令我更加忐忑。尽管我大二由原专业转入了交通工程,已经在新专业学习了一年,但是对交通工程的领域依然一头雾水摸不到实物。故而到了大三学年,当大学生涯已经过去一半的时候,我回头发现自己的履历空空如也,而身边的朋友们早就手握多个奖项的时候,我产生了焦虑。然而幸运的是,在罗霞老师的课上,我逐渐感受到了交通工程的乐趣。我们大家经常外出实地调研,发现自己身边存在的种种交通问题。我感到自己身上责任重大,作为一名交通工程师,必须时刻对自己的设计负责,提高人民的出行效率与交通安全。于是,到了大三下学期,当我对照学院往年的保研率与自己的排名后,我发现自己处在了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很有可能无法保研,我当机立断,立刻决定要准备考研,这里不含一丝丝侥幸心理。|02 避免弯路 考研,首先是要择校,这一步我主要考虑的是各大交通工程院校的报录比,学校的地理位置以及导师情况。适逢同济大学的孙剑教授来我校给研究生们做讲座,我也去旁听了,收获良多,再加上同济大学地处“魔都”上海,交通发达,且距离我家仅有几个小时车程。最后,我选择了同济。之后便是开始学习考研的科目。那么考研究竟考什么呢?对于理工科的学生,大致可分为数学、英语、政治和专业课,其中数学和英语根据具体专业要求不同分为一二三个类别,专业课需要自己在报考学校的网站查询,而政治则是全国统一的卷子。我花了几天查资料看网友们的经验分析,最终敲定了自己的备战方案。至于专业课,我是按照官网上发布的课本进行学习。但学习一段时间后我发现适合别人的或许并不适合自己,尤其是专业课,光啃书本没有用,必须根据历年的考题有针对性的复习,于是乎我立刻修正方案,数学是我的弱项,光靠看书并不容易让我掌握,于是我报名了数学考研班,英语属于我的强项,所以只是做了历年真题,掌握其中不认识的单词,而专业课,这里尤为重要,我找到了目标院校的直系学长,这才获取了历年考试的资料。▲黄希(左五)毕业纪念照|03 守住寂寞 正式开始复习是在大三的暑假,我告诉家人假期不回家了,专心在学校学习(妈妈为此担心了好久)。每天我和室友商量好一同去二教的大教室,明亮宽敞有风扇。当然,我并不是一个从头到尾都自律的家伙,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适应了一个多月,才终于到达了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地步。暑假过去,学校启动考研自习室,我又幸运地摇到号,并且选择了6号位这个吉利的数字,当然它也真的为我带来了好运:开学以后我差两名没拿到保研资格,但咱已经提前准备考研了不是。在这之后就是在考研自习室奋战的三个月了,在这个过程中也有许多温暖的碎片。比如某一次宿舍断网,怎么也找不到原因,我看不了数学视频着急得想哭,坐在66号位的兄台给我开了热点让我用流量看视频;又比如我有个南国相声社的朋友,总是热衷于把我对他发的牢骚变成笑点,十分解压;再比如我快无法坚持的时候,微笑话剧团的朋友们邀请我去看校史剧《茅以升》,当我坐在台下,灯光熄灭,恍惚间好像回到了过去的某个时空:是刚入学,校史馆老师为我们讲述交大的光辉岁月;是每天早上从林荫道上走过,穿过一座座校友雕像的瞬间;是我曾站在舞台上,用力地念出了“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终于等到灯光重新亮起,才惊觉自己早已泪流满面。▲黄希(前排右一)参演话剧《茅以升》主创合影|04 一往无前 后期,考研自习室的空位越来越多,我坚持了下来。两天的初试,考场内的人越来越少,我也坚持了下来。复试因为疫情推延到了五月,并且改为网络复试,我终于坚持到了最后。复试的时候,保持一颗谦卑谨慎的心,听清楚老师的问题再作答,这一点最最重要。复试期间,同济大学的面试官问了我一个问题,我至今记得:“你如何理解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土地上这句话呢?我的答案是:这句话,就是我考研的理由。最后,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你的出身、学识、相貌决定不了什么,能决定你的永远只有你自己。我们不必摘月,要让月亮奔我们而来。02曾文浩土木学院2016级被西南交通大学录取曾文浩,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学院2016级,曾任“白日梦影社”副会长。2020年考研以初试第一的成绩被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学院桥梁与隧道专业录取。|01 风雨考研路也许大家和我一样,大三下期刚开学不久就开始去了解上一届学长的考研复试和录取情况,看着学长学姐成功上岸,心里不禁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担忧。19年2月底开学的第一天(距离初试刚好300天)我就正式从高数最基础的极限概念开始学习,课余时间我基本都在图书馆,每天记单词,学高数、线代,后来又开始学习概率论,做英语真题阅读,一周只有在周末的时候可能会休息一个晚上或者半天。上课和复习数学、英语占据了我的大半时间,没有其他事情的时候我每周晚上会看4部电影,从22:00看到24:00,因为我是一个非常喜欢看电影的小影迷,和电影社团的同伴们一起看电影的时光非常美好。暑假开始后我全心投入复习,留在学校一个多月没有回家,白天学习晚上跑步,每天复习英语、数学、结构力学,九月份开始学习政治,从十月份开始每天做数学英语真题,天天如此,不断总结思考,一直到考试结束。|02 成事在人考研的那段时光对我来说是非常珍贵的,我相信长时间的学习并不只是为了最后一次的考试,在此后的人生中,我希望一直保持那时的自律和努力,也就是你们现在学习的状态。当初我和大家一样非常渴望能够考上研究生,但是却常常处于自我怀疑的状态,既担心自己能力不足又不愿意安于现状,周围有许许多多考研的同学都在努力,所以我一直没有很大的自信。逐渐习惯长时间的学习状态后,我的思想慢慢变得没有那么慌张,我时刻提醒自己:我在该学习的时候没有松懈,毫不倦怠,这就是未来能考上的充分必要条件。“人生就是不断把握时间,掌握方向”,反复的忧虑只会使自己愈加迷惘。如果你还没有摆脱外在干扰的话,一定要学会放松自己,学习并不枯燥无趣,只是需要我们付出大量时间,所以体力上会觉得疲惫。考研是长时间学习的过程,不必急于一时。我始终相信成功的秘诀是“日有所进”,每天进步一点点才是最后自己成功的关键,如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描述的那样,质变是量变不断定积分累加的结果,每天学习到的知识量可能不同但是只要有进步就是最最重要的,我认为每天能够掌握5道新数学题,精读2篇英语阅读,弄懂3个政治概念,就算是进步。这是我每天学习的地方,非常幸运能够抽到图书馆自习室的位置,里面非常安静,虽然没有和周围的同学搭过话,但是非常开心能够和你们并肩作战。|03 步履不停最好的学习方法是让自己进入能够长久高效学习的状态,现在看来考研的复习时间是足够的。学习要不断的思考和总结,对接触到的知识做系统梳理并化为己用是我们都要培养的学习习惯。总结数学和英语的复习经验,其实就是真题反复做。从暑假开始,我每天做两篇真题英语阅读,把所有真题过完一遍后,发现有些做过的题,也会如同第一次见一样,于是我就再重复重复做,一直到考试前我的复习内容就是这样。做重复的题并不意味着不能进步,相反的是能够从自己本来就熟悉的文章里发现被忽略的新知识也是一种很有效的进步方式。学习数学,做真题是基础,不在乎做多少遍,只要自己掌握了每一道题就算是真正学会了,十月份以后最好是每天做一套试卷,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盲区和薄弱处,自己整理一本笔记本,写上所有需要熟记的公式和知识点,将厚厚的复习全书精简到可以快速查阅的笔记本是让自己事半功倍的有效方法。这是我学习所用到的全部资料,除了政治是看视频学习以外,其他科目我都是通过看书来慢慢学习的。资料不要多买,买之前仔细考虑,买完以后最大化学习和利用资料(考研最大的花费都在这些资料上面了,挺贵的)。学习不能中断,需要一步一步慢慢前进,不在乎快慢,步履不停才能走到终点。|04 阳光灿烂的一天学习也是是美好的,去年的整个夏天和冬天我都在图书馆度过了,记得十月份的某一天,从一早学习到中午的我一走出图书馆就被温暖的阳光照耀着,那时我突然从内心涌出了强烈的喜悦感,原来学习也是会让人感到充实和满足的,我相信以后大家都会怀念当时一心努力学习的自己。"Down to Gehenna or up to the Throne , He travels the fastest who travels alone”,献给我的同学和一直奋斗的你。03戴 悦外国语学院2016级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戴悦,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2016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20年考研至中国人民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初试393分,初试排名1,复试排名1,总排名1。|01 有人说,考研就是一场单枪匹马的战斗,我深以为然。在考研的这一年里,如果要提取两个关键词,那就是寂寞与充实。寂寞源自于备考期间单调枯燥的作息安排和几乎为零的社交生活,宿舍-图书馆-食堂三点一线就是我的每日移动路径。在屏蔽掉手机电脑的学习生活里,常常一天之中也找不到与人说话的机会,躲进图书馆,沉浸题海,几乎把自己活成了哑巴。充实则来自于心理上的满足,最大的欣喜莫过于一日日地发现自己在成长。一开始看不懂的专业课、背不下的英语单词、记不住的政治原理,到后来都渐渐熟稔于心,这是一种无法言说的快乐。|02 回顾过去一年,有三个建议送给备战2021研究生考试的同学们,衷心地祝愿各位一战成硕。保持运动,合理作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诚不我欺。身边不少研友在考研过后都留下了或大或小的“后遗症”,颈椎、肠胃、视力都是“重灾区”。因此真诚地建议各位同学要适当运动、规律饮食,保证考研期间的身体健康。保持自律,坚持到底。考研是一场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战争,个中辛苦只有自己才明白。考研比的不是学习的时间,而是学习的效率。各种各样的社交软件、游戏app会打乱我们的学习节奏。倘若能够拥有斩断社交、远离电子产品的自觉和破釜沉舟的勇气,那这样的学习者一定是战无不胜的。坚定信念,相信自己。考研需要坚定的决心,有一些同学会因为在考研、就业之间踌躇不决而导致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如果决定要参与考研,那就一定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对这场考试高度重视、严肃准备,做到一往无前。最后要说的是,不管在备考期间学得好坏与否,这些都不能够预判你最终的表现。以我自己的政治学习为例,整个考研期间我的政治选择题都只能拿到20-30分,可以说每张卷子都错得惨不忍睹,但最后的考试中我的政治选择题只扣了2分。因此,一定一定要相信自己,不要被任何人的焦虑所感染,自信会成为整个备考期间拯救你的一方良药。最后的最后,再一次衷心地祝愿各位同学在今年的考试中乘风破浪、斩获佳绩!04董 博 机械工程学院2015级被西安交通大学录取董博,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15级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期间两次参加节能减排大赛,多次获得校级综合奖学金,现有一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一项发明专利处于实审阶段。曾任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团支书。|01 认清自我,明确目标 说来惭愧,我是二战上岸的。第一次考研,我将本校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目标院校。在参考了上一年的录取分数之后,感觉只要随便学学,初试过线是没有什么压力的,于是产生了一种还没开始学就已经顺利上岸的错觉。所以第一年的备考状态极其懒散,班级聚会、社团活动,简直就是来者不拒。结果当然也是可想而知,初始成绩比复试线低16分,直接无缘复试。当时也想过调剂,可是查阅了可以调剂的院校之后,我决定二战,因为现在的一次将就,可能就是一辈子的将就。决定二战之后,面临着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择校。思考再三,我计划选择一个踮起脚尖能够到的学校作为二战的目标院校。对于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专业,参考了西安交大近三年的录取分数,发现录取成绩还算“亲民”,而且录取人数也是逐年上升,所以就把西安交大作为了首选的目标院校。随后在跟父母反馈二战目标院校的时候,他们一致认为目标定得太高,现在都还清楚记得妈妈跟我说“如果确实想读研,选个本校好考的专业多好啊,今年要是考不上工作都不好找了”。我清楚知道这个决定是仔细考虑的结果,绝非一时兴起,再者,即使失败,我也承担得起后果。就这样,我开始了我的二战备考生活。|02 选好环境,适当放松 毕业之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回家备考还是留校租房备考。相比在家备考,我更倾向于在有学习氛围的环境中学习,而不是单纯的要求安静,所以我跟朋友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每天到图书馆自习。图书馆能够提供的,不仅仅是冬暖夏凉的空调房,还有怀揣梦想没有实现的志同道合的研友!每次困乏的时候,看到周围的同学都在奋笔疾书,自己自然也不敢矫情,就也埋下头沉下心继续学习。这种周围环境给的学习上的推动力,在家里备考是绝对没有的。当然,适当的休息放松也是必要的。傍晚的篮球,自习后的台球,周末的火锅以及冬至的羊杂汤,这些前期每周两次,后期每周一次的放松活动,让这黯淡漫长的备考生活多了一些盼头。可能就是这些放松活动,让我的二战备考压力张弛有度,既能感受到竞争压力,认真备考,也不至于压力过大,失眠厌学。|03 脚踏实地,不畏结果 临近十二月,身边不少同学的心态出现了问题。连续的晚上失眠,白天一学习就烦躁,更有甚者,图书馆空调出风口的风声都能打扰到学习。我发现这一类人的共同点就是对未知结果的莫名恐惧。是,我相信每一位考研人都在内心问过自己这样一个问题:要是今年考不上我该怎么办?确实我也曾有过这样的疑虑,但是从我决定考研的那一刻起,这个问题就有了答案:拼尽全力,如果不能顺利上岸,那就安心工作,这样以后也再不会因为当年不努力的自己而感到懊悔。虽说每个人的备考时间长短不一,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考研仍然是一场持久战。在这场持久战当中,想要取得最后的胜利,我的策略就是踏踏实实过好每一天,走好每一步。到了后期冲刺阶段,即使对自己的学习状况并不满意,回想起备考的日子,能说一句我确实尽力了,我相信在高压之下也一定不会夜不能寐。假如你已拼尽全力,即使结果未可知,又有何惧?最后,借柳青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05孙跃豪人文学院2016级被华东师范大学录取孙跃豪,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2016级音乐表演专业。“竢实扬华奖章”获得者。曾获国家奖学金、唐立新奖学金、多次校综合奖学金,及西南交通大学优秀百篇毕业论文、优秀毕业生等个人荣誉。|01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首先,我认为在选择备考方向时应先选专业,后选学校。关于专业选择,我认为需要了解自己的理想与兴趣,考虑未来职业生涯发展,最后结合自己的个人实力选择专业。在选择学校时应对学校的地理位置、综合实力、专业实力进行了解,结合自身情况针对往年该院校竞争形势进行比对,最终决定备考院校。由于我本身热爱音乐,未来也打算从事音乐表演相关的工作,所以关于选择专业并没有任何纠结。至于选择院校,由于我本身喜爱有容乃大的上海,并更倾向于选择综合类院校,最终结合院校实力及个人能力选择报考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02 立即行动 在拥有了明确的备考方向后,我们的复习应立即展开,而非怠惰因循、踌躇不决。毕竟,考研的重中之重就是一定要有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的毅力。所以在此之前,记得跟召唤师峡谷、刺激战场做一个告别,把每日入睡前相伴的微博、抖音更改为单词回顾……当然,选择好合适的学习场所也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图书馆还是宿舍,你需要一个能让自己能够静下心来学习,不会被其他事物干扰的环境。|03 有的放矢,高效学习 我认为,备考时间一定要花在刀刃上。漫无目的长时间学习不能带来足够的知识与满足感,只会带来一身疲惫和一颗被自己的感动的心,循环往复之后会陷入自我否定,迎面而来的便是挫败感和被大大降低的学习积极性。 所以在备考期间一定要拥有详细、合理的备考计划与合适、高效的学习方法,有计划、有目的的学习。在备考期间,我会根据已制定好的作息时间表结合提前拟定的每日学习计划进行学习,坚决按时完成已制定的每日任务。关于每日计划,我会简略的写在纸质记事台历上,既能做到一目了然,又能提高紧迫感,一举两得。|04 心态崩?正常事儿 每一位考研人在备考期间都会被突如其来的负面情绪所干扰。记得在初试前五天,原本复习计划就已被期末作业打乱的我又患上重感冒,面对还没背完的政治大题和音乐史心乱如麻。当然,这不是我第一次面对这样的负面情绪。在备考当中我们难免会因为复习效果不理想、学习效率不佳或是其他原因导致负面情绪的产生,甚至崩溃。在面对这种情况时,首先我会尝试自我调节,若效果甚微,我会向正能量爆棚的朋友们倾诉,或是和研友进行交流。总之一定要让自己尽快摆脱负面情绪,继续全身心的投入到备考当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更是对自己抗压能力的一次挑战。06梁 越信息与科学技术学院2016级被西南交通大学录取梁越,西南交通大学2016级计算机专业,2020报考西南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专业计算机技术方向(085400)上岸。考研这半年对我来说很累但也很快乐,因为我认为,全身心只为一个确定的、清晰可见的目标奋斗这种事真的挺单纯挺快乐的,就如同回望备考高考那年一样美好。我在大学不太上进,成绩中游,没获得过奖学金,甚至没有拿的出手的比赛经历,大三开始为了工作焦虑发愁。大三下学期投了字节跳动和腾讯实习没过,大四前暑假投了很多公司,但第一场面试字节跳动的第一轮就让我很受打击,后面的面试再也没去了,就此开启了考研之路。|01 首先“劝退”参考上段我的经历,我想先给学弟学妹们“劝退”一波(仅代表我此时的看法)。考研人数年年暴涨,但很多同学是跟风考研,为推迟就业或没准备好找工作加入了考研大军。考研是非常需要明确目标为之努力的过程。况且大四的同学还有一年的应届生身份,这对于求职是非常宝贵的。所以,请学弟学妹们三思,你是真的下定决心考研,而不是随大流吗?当然,如果是立志科研,有清晰的硕士规划的同学,我非常鼓励你们积极复习备考。|02 经验分享实践与复盘。这是我上岸制胜的最重要体会。首先是实践,对于任何学长学姐,老师同学,知乎贴吧给你的经验方法,都是别人的体会,适不适合自己要亲自去执行才知道(包括这条建议)。其次是复盘,我不认为制定的一份考研计划,坚持从开始执行到考试就是努力过了,相反,大到复习阶段划分,小到明天要做哪几页数学题,背哪一段政治等细节规划,都是需要复盘后动态调整的,因为随着复习的进行,你对这些科目的理解更深入了,前面制定的计划也需要进行调整优化。所以,总的来说就是,亲自复习实践→复盘学习效果→调整复习规划→复习实践,这样一个不断的良性循环。你可以在晚上9点10点休息洗澡的时候,回想今天做的题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并安排明天精确到具体时间点的复习计划,这样会更有效率。各科均衡,数学致胜。我虽然非常强调数学在初试中的重要的拉分地位,但首先要做到四科成绩均衡。想要获得高分,就不能存在任何偏科情况,比如400分这个参考线,就要做到数学和专业课120,政治英语80分这个目标,如果有一科差的太多,就很难靠其他科目找补回来。其次,这四科中最难最拉分的还是数学,各位学弟学妹一定要练好微分积分等基本功,多刷题积累套路。既然大家都觉得难,那你迎难而上多拿几分,这性价比不是非常高吗?专业课规划。由于我考的是本校本专业,所以专业课这一科对我不是很难,也没花多少时间,最后的效果也验证了我策略的正确。对于考本校本专业的同学,专业课以老师教学的课件,期末复习资料为纲,没有比这更好的复习资料了,同时可以适当匀出一些时间给其他薄弱的科目。而对于跨考或者考其他学校的同学,一定要多搜集信息,并且多花时间在专业课的复习上。珍惜真题。英语真题就那么几套,个人认为可以晚点刷,间隔一周刷,并且要很认真做,一定要保证一套做的比上一套更好,这就是很大的进步,不要看其他同学刷的快而产生焦虑。|03 关于心态对于大三大四时期的学弟学妹们我想说,我也是刚刚经历过这个阶段,由于未来前途的不确定,很容易产生焦虑迷茫的情绪。但不管你是考研工作还是出国或考公,没有哪一条路是绝对光明,也没有哪一条路就前途昏暗,毕业后还是要靠自己不断努力打拼。所以决定工作的同学,请不要放弃,你一定可以找到优秀的工作(就算没有,以后跳槽也能找到);决定考研的同学,请也一定要坚持,尽自己的努力一定能收获成果。最后,请大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心态不好也请即使调整。考研路上你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可以和研友共同努力,和父母朋友保持沟通,和老师导员交流,和学长学姐讨论,还有学校学院的支持,相信大家未来可期。07孙 硕外国语学院2016级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孙硕,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2016级法语专业,2020年跨专业考研至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考研这一年大概是我大学期间最充实的一年,为了目标心无旁骛地复习。初入大学时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即使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就知道系里大二时有里昂二大的交换项目,也没有好好努力去争取,结果错失了一个很好的机会。|01 决定 寒假里看了很多经验贴,我觉得法硕是最适合我的选择。我很容易陷入纠结,法硕全国联考可以不用在一开始就确定学校,这样对我这种选择困难症的人来说比较友好,不然目标院校换来换去很影响复习状态和进度,所以我一开始只是有个大概的目标——北京上海的几个综合性大学。|02 择校整个备考过程也是充满了不自信和纠结。一直在想我是不是太好高骛远了,以前那些美丽的梦想一个都没实现过,尤其是交换面试的打击。备考的时候从来不敢对未来有任何幻想,对于上海交大、对于凯原,官方的公众号和微博一个也不敢关注,每次有人问我报的哪里也不敢说,甚至连我妈妈也没敢告诉,初试成绩出来以后才敢对家人透露,害怕愿望再次落空。预报名之前看着自己的复习状态,面临择校陷入极度恐慌,想要不换一个简单一点的选择算了吧,或者换成法语,就可以把英语学习的时间匀给专业课了。当时从一位茅院大佬那里了解到上海交大今年夏令营的录取人数,自己估算了一下今年的法硕甚至会增加几个(最后跟估算一致),我觉得这样我还不选上交而用法语考别的学校一定会后悔,所以最后才立马头铁选择了上交。所幸,我终于做对了一次选择。成绩出来前一天晚上自己一个人哭到半夜,想了很多事情,感觉自己这一年又是废了。第二天看到分数的一瞬间绷不住哭出来了,我从来没敢想过自己能考到这个分数,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才敢相信是我的成绩。虽然多多少少有些遗憾,但是无愧于自己一年的付出。|03 建议 最后有几点建议分享给大家:充分利用所有碎片时间 备考时如果觉得时间紧张,可以利用零碎时间(比如走路、吃饭和排队取快递的时候)做很多事情。因为专业课任务太重,我没有专门找时间背单词书,而是在零碎时间过完了三遍英语单词(用的欧路词典和墨墨记单词APP),一遍法考民法钟秀勇的音频,一直坚持到考前最后一天。那些看起来繁重的任务,被分解到每一天的每一分钟以后,就没那么可怕了。抓紧时间,慢慢来 考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规划。但是一开始可以不用那么具体,先分成若干个阶段,进行到每个阶段时再根据完成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我根据阶段目标每天都会给自己安排一定的任务,基本上都是固定的,并且保留一点空当,以备特殊情况没有完成目标,不至于计划被打乱坚持不下去。当你有了自己的节奏以后,不要受到别人进度的影响。我一开始给自己的目标是暑假之前过完专业课一轮就行,所以第一遍听课时很细致,刑法和民法注重理解,我看完法硕的视频以后又把法考的视频过了一遍,虽然很慢也很费时间,但是能够把知识点理解透彻,虽然看起来比别人慢了很多但其实节省了二轮很多时间。一定一定要坚持到最后备考期间没有做到100%的努力,只是把大部分该做的事情都做了。因为浪费了一个暑假,再加上每天并没有起早贪黑,八九点才到图书馆,一直到初试前几天,我都没有准备充分。专业课只做完了分章节真题,大题甚至没有完完整整地写过答案(也是最后考场上手忙脚乱的原因);英语一道翻译真题也没碰过,大作文模板还在搜集素材,小作文还没开始看;政治根本抽不出来时间学习,肖4肖8的选择题都是在午饭的时候边吃边做完的…….每天都在怀疑自己,几个月来到底在干什么,一个2月底就开始准备考研的人为什么会沦落到这种地步?但到最后的阶段,我也只能鼓励自己继续走完了。所以不管最后到了什么地步,只要一步步稳扎稳打地走过来了,就一定不要放弃。在这里,我也要引用西原春夫教授的话与大家共勉:我见过各种各样的人,有的人能够分清楚这是决定自己一生的非常重要的事情,有的人没有这样的能力,分不清楚。没有这样的能力的人,从外界看来,就会认为他‘错过了不该错过的机会’,就这样不经意地把机会错过了……不是要主动去出人头地,而是要把自己所具有的能力,从父母那里、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能力,与生俱来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为世人做一点贡献,这才是最重要的。考研就是这样一件决定自己生涯的重要事情,当这一刻来临时,“即使夜里不睡觉也要把工作做完。这是上天安排下来的任务,是上天的指示,应该这样来接受”。尽人事才能听天命,努力和幸运会有自己的分工。(注:文章仅代表受访学生观点,且图文排序不分先后)又是一年毕业季有人义无反顾 投入到考研大军中有人坚定信念 选择再战无论你何去何从一旦下定决心 就别轻易放弃不要温和地走入良夜不要为自己的选择而遗憾祝愿考研征途上的学子们乘风破浪 顺利上岸!来源:西南交通大学 统筹策划:交大新媒体中心 张文芳图文来源:黄希 曾文浩 戴悦董博 孙跃豪 梁越 孙硕文中音频:交大之声 李文通首尾文案:刘宇坤 毛家兴 张文芳封面供图:王威本期编辑:交大新媒体中心 张文芳头图尾签设计:姜日琪 蒋硕匀

2016年,那个陪女儿考研,自己却考上研究生的52岁大妈后来如何了

前言:每一位上大学的学生都会考虑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是初步入社会还是继续学习,当然不同的人有不一样的选择。选择考研的学生她们就是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一个更高的学历,同时也有不同的人脉关系,交际圈也会得到扩大,出社会找工作也能够得到一份不错的应聘通知书。不过我们今天要说的是一件让大家捧腹大笑的事情,2016年,那个陪女儿考研,自己却考上研究生的湖南52岁大妈,后来如何了呢?一、周亚松这一位湖南52岁大妈是周亚松,她的女儿在2016年的时候在家备考,目标是华中师范大学。她看着自己女儿在孜孜不倦的复习,便在一旁鼓励女儿。当时周亚松所进行的工作是档案管理,三年之后她就要退休,想到自己退休,又看着自己女儿准备考研。她就想到自己能不能考研究生,一开始,她就否定了自己,她觉得年龄太大,考研太困难,便把这个想法抛诸脑后,但是日子一天天过,想法却不断的涌现出来,于是她便跟着自己的女儿一起奋战备考,在考试的时候,她的女儿安慰周亚松放松心态,考不好没关系,然而等考研结果出来却发现,自己的女儿没有考上,反而自己却考上了华中师范大学的研究生,这结果也是让当时很多人都哭笑不得。二、母女入校到了开学的时候,周亚松的女儿送着周亚松去上学,当时周围很多人都是父母送孩子上学,而她们两个却反过来,两个人进入到宿舍之后,其她的室友都跟她女儿打招呼,结果她女儿走了之后,其她的室友人对她说了一句,“宿舍的门快要关了,你的女儿还没有回来吗?”面对这样尴尬的问题,周亚松反而特别开心的告诉所有人自己是她们未来三年的室友,这可把当时跟她一起住宿的室友吓了一大跳。第2年她的女儿也考上了研究生,两母女在华中师范大学成为了名人。三、后来如何在周亚松读书的时候,她其实面临的问题比其他的同学更加多,她不仅仅要处理家庭上的一些事情,同时她还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所以她就像海绵一样不停的挤时间,不断的跟上老师的进程,她没有破罐子破摔,反而不断的努力,迎难而上,有记者找到她进行采访,在采访视频里面,周亚松表示年龄并不能够阻碍学习正所谓,活到老就能够学到老,同时她也拥有音乐的梦想,她希望自己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时她还称自己想要读博士。结束语:在她研究生毕业的时候,韩国大学音乐学院就给她寄来了博士的录取通知书。不过她很难抉择,她觉得自己年龄很大,如果要出国留学,那么自己就需要处理好与家庭的关系。这样的结果也引起了很多网友的称赞。不过有一些人却是持反对意见,认为她浪费国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