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钢铁行业研究报告不为社者

钢铁行业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钢材需求保持较强水平,供给见顶回落。本周五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上升29.93万吨;五大品种钢厂库存下降14.55万吨。在供给持续高位,需求回调的情况下,判断钢材库存去化速度稍微减慢。本周截至到7月15日每日建材成交均值为21.22万吨,建材需求回归高位。我们测算本周钢材表观消费量1064.8万吨,维持在历史高位,其中螺纹钢表观消费量369.21万吨,较2015-2019年平均水平高12.34%(40.55万吨)。螺纹产量出现回落,钢材产量已见顶。本周五大品种钢材产量合计1080.18万吨,较上周下降2.01万吨,钢材产量见顶回落。分品种看,热卷产量保持震荡格局,处于往年平均水平;螺纹钢产量高位继续回落,整体基本见顶。本周由于废钢价格上涨,电炉利润压缩,电炉供给上升的幅度趋缓。考虑到目前高炉和电炉开工率已达相对高位,预期后期钢材产量继续上升的空间十分有限。三季度是行业价格及利润的拐点,同时板块估值有望迎来修复时刻。伴随需求端地产和基建的发力,供给端基本满负荷,下半年需求弹性将大于供给弹性,价格缓慢回升,同时四大矿山产量回升,铁矿价格有望回落,板块利润将出现同比回升。钢铁板块从2018年初至今持续下跌了两年半,板块及龙头股PB回到历史最低区间。行业的悲观预期及估值跌至冰点,供给侧改革后,行业的竞争格局及企业经营管理皆存在大幅改善,被市场所忽视,伴随经济企稳预期及政策发力,板块迎来估值修复时刻。我们认为钢铁板块已进入重要战略配置期。判断在此次疫情结束之后,一方面是需求端未来2-3年的需求周期可能因为地产和基建发生变化,我们相对乐观。同时中长期看产业格局向好,集中度提升,龙头议价权提升,竞争格局优化。钢铁板块目前处于低预期、低估值阶段。重点推荐成长性和成本优势兼具的行业龙头:三钢闽光、方大特钢、韶钢松山;低估值板材标的南钢股份、华菱钢铁、新钢股份。同时推荐特钢及高端材料标的:中信特钢、ST抚钢、久立特材、永兴材料。风险提示:疫情超预期发展;宏观政策力度不及预期(文章来源:国泰君安)

诔曰

2020年中国钢结构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需求量近8276万吨「组图」

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梁钢、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并采用硅烷化、纯锰磷化、水洗烘干、镀锌等除锈防锈工艺。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钢结构容易锈蚀,一般钢结构要除锈、镀锌或涂料,且要定期维护。随着装配式建筑的推进,也开始大力推广钢结构建筑;而如今的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设试点应该说钢结构建筑进入到了全面发展阶段。据估算,2019年全国钢结构产量突破7300万吨,需求量近8276万吨。近年来我国钢结构行业进出口总额有所增长,贸易顺差逐渐扩大。2020年1-5月,我国钢结构行业的进出口总额和贸易顺差分别为51.17亿美元和48.07亿美元。在上市公司营收方面,2019年,我国钢结构行业的主要上市公司中,鸿路钢构、精工钢构的营收规模均突破了百亿元。我国的钢结构行业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具体如下表所示:据估算,2019年全国钢结构产量突破7300万吨根据2019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披露数据,2018年,钢结构产量6874万吨,占粗钢产量的7.4%,产量增幅11.84%;2019年,前瞻根据2019年全国粗钢产量及钢结构的占比测算,全国钢结构产量突破7300万吨。注:截至2020年6月,官方暂未公布2019年数据,故2019年数据前瞻估算值。全国钢结构需求量逐年增长,2019年全国钢结构需求量近8276万吨根据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数据,2018年,全国建筑用钢量为4.18亿吨,钢结构用钢占建筑用钢量的比例为16.5%。此外,根据工信部2016年10月印发的《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十三五”期间重点发展的钢结构领域涉及建筑、桥梁、能源等,力争钢结构用钢量由2015年的5000万吨增加到1亿吨以上。若以工信部2020年“1亿吨”目标进行测算,2019-2020年钢结构行业产量增速有望保持20%以上。2019年前瞻根据20%的增速保守测算,全国钢结构需求量约为8276万吨。注:截至2020年6月,官方暂未公布2019年数据,故2019年数据前瞻估算值。我国钢结构行业进出口总额有所增长,贸易顺差逐渐扩大2018-2019年,我国钢结构行业进出口总额有所增长,贸易顺差逐渐扩大。2019年我国钢结构行业进出口金额合计138.54亿美元,较2018年增加了20.44亿美元;钢结构行业进出口贸易顺差为128.32亿美元,较2018年增加了17.84亿美元。2020年1-5月,我国钢结构行业的进出口总额和贸易顺差分别为51.17亿美元和48.07亿美元。总体来看,目前我国钢结构行业以出口为主。注:以上数据的统计口径是税则号“7308”在上市公司营收方面,2019年,我国钢结构行业的主要上市公司中,鸿路钢构、精工钢构的营收规模均突破了百亿元;东南网架、杭萧钢构的营收规模也在50亿元以上。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钢结构行业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说话

2020年我国钢结构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行业龙头持续发力「组图」

钢结构作为建筑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钢结构企业的运营模式主要包括“一体化承包”模式和“专业制造”模式。据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披露信息显示,2018,我国钢结构行业的领先企业中,多数企业的经营模式为“承包”模式。此外,按企业性质来看,5家领先企业中,共有3家是民营企业,且均为上市公司,可见,随着市场化竞争的推进,我国民营企业在钢结构行业领域的竞争实力越来越强。1、我国钢结构行业分类及盈利模式根据2017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4754-2017)中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国把钢结构归入金属制品业(国统局代码C33)中的金属结构制造,代码是C3311。钢结构作为建筑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钢结构企业的运营模式主要包括“一体化承包”模式和“专业制造”模式。其中,“一体化承包”模式致力于钢结构全产业链的运作;而“专业制造”模式致力于在加工环节做精作细。2、“承包模式”OR“制造模式”?采用“承包模式”运营,其主要优势在于业务的毛利率较高,但因工程的建设工期长、需垫付的资金较多,对企业的运营能力要求较高;而采用“制造模式”,相对于“承包模式”,则企业资金使用效率较高,但毛利率相对较低。3、行业龙头持续发力在企业竞争格局方面,据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披露信息显示,2018,我国钢结构行业的领先企业中,多数企业的经营模式为“承包”模式。此外,按企业性质来看,5家领先企业中,共有3家是民营企业,且均为上市公司,可见,随着市场化竞争的推进,我国民营企业在钢结构行业领域的竞争实力越来越强。注:“中建钢构”于2019年12月更名为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建科工”根据公司年报所披露的数据显示,2019年,精工钢构、鸿路钢构、东南网架这三家上市公司的营收规模分别为107.55亿元、102.35亿元和89.76亿元,两家公司的营收规模破百亿元,进一步验证了这三家上市公司的竞争实力。此外,排名行业第一的“中建科工”,据官网披露的数据显示,2019年,其营业收入突破200亿元大关,行业龙头企业持续发力。更多数据来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钢结构行业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荷花

中国钢材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解读

国民经济运行总体稳中有进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奠定了中国钢材需求继续扩张的坚实基础。数据显示,2019年钢材产销率基本稳定在99%以上。而疫情影响下2020年新基建建设、智能汽车发展等需求将进一步拉动钢材的行业增长。2009-2019年中国钢材产量数据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铁工业迅猛发展,钢材产量快速增加并且常年位居世界第一。2009年开始中国钢材产量呈增长趋势,2015年后钢材产量有所下滑。2019年中国钢材产量为120477.4万吨,同比增长9.0%。2019年中国钢材产销量数据分析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2019年中国钢材供需基本趋于平衡。相较于2018年,2019年四个季度的销售量累计值均有所增加。至2019年第四季度,中国钢材销售量累计值达118967.2万吨,同比增长9.2%。从钢材产销率累计值看,2019年基本稳定在99%以上。2019年中国钢材进出口贸易数据分析从出口方面看,2009-2015年钢材出口量持续上涨,2016年随着国家供给侧改革的实施,钢材出口量首次下跌。2019年中国出口钢材6429万吨,同比下降7.3%,钢材出口金额537.6亿美元,同比下降11.3%。进口方面,2019年钢材进口1230万吨,同比下降6.6%,进口金额141.1亿美元,同比下降14.1%。2020年钢材普遍品种及用途分析2020年中国钢材市场发展趋势解读1、高性能、高技术、高品质的高端钢材将成未来主攻方向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为钢铁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发展先进基础材料方面,我国钢企,特别是实力雄厚的国企,凭借自身雄厚的技术研发实力,通过对原有基础性材料进行转型升级。比如,钢企研发的第三代汽车钢,满足了汽车轻量化的需求对钢材功能、属性等方面的创新,非常有助于钢企拓宽用钢需求的市场边际开拓新市场。2、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是必由之路在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走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之路已成为共识。应国家政策的要求,绿色发展成为钢铁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我国有不少企业起到了带头作用,合理规划企业排污,对设备进行开发和改进,以科学技术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绿色产业,绿色钢铁,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3、钢铁材料智能制造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智能制造对产业发展、分工格局和推动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带来重要影响,成为制造业未来竞争的新优势。践行新时代新战珞中国钢铁工业加快供给训结构性改革,推进钢铁智能制造发展,是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是实现转型升级的突破口。4、期现结合对冲风险成钢铁行业发展趋势自2018年以来,受煤炭进口政策、环保限产常态化等多因素的影响,钢铁原料价格波动加大,钢企稳定经营和高质量发展面临很大挑战。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钢铁产业链企业参与到期货市场。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钢材需求疲软、库存上升、钢价出现下滑,企业资金回笼困难。部分钢企在疫情下突围,期货工具让很多企业在这次产业能力和生存大战中找到了新的增长机会 。以上部分数据、内容来自艾媒研究院发布的报告《艾媒报告|2020年中国钢材市场运行大数据与市场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樛木

2019-2020年中国钢材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解读

国民经济运行总体稳中有进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奠定了中国钢材需求继续扩张的坚实基础。数据显示,2019年钢材产销率基本稳定在99%以上。而疫情影响下2020年新基建建设、智能汽车发展等需求将进一步拉动钢材的行业增长。2009-2019年中国钢材产量数据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铁工业迅猛发展,钢材产量快速增加并且常年位居世界第一。2009年开始中国钢材产量呈增长趋势,2015年后钢材产量有所下滑。2019年中国钢材产量为120477.4万吨,同比增长9.0%。2019年中国钢材产销量数据分析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2019年中国钢材供需基本趋于平衡。相较于2018年,2019年四个季度的销售量累计值均有所增加。至2019年第四季度,中国钢材销售量累计值达118967.2万吨,同比增长9.2%。从钢材产销率累计值看,2019年基本稳定在99%以上。2019年中国钢材进出口贸易数据分析从出口方面看,2009-2015年钢材出口量持续上涨,2016年随着国家供给侧改革的实施,钢材出口量首次下跌。2019年中国出口钢材6429万吨,同比下降7.3%,钢材出口金额537.6亿美元,同比下降11.3%。进口方面,2019年钢材进口1230万吨,同比下降6.6%,进口金额141.1亿美元,同比下降14.1%。2020年钢材普遍品种及用途分析2020年中国钢材市场发展趋势解读1、高性能、高技术、高品质的高端钢材将成未来主攻方向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为钢铁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发展先进基础材料方面,我国钢企,特别是实力雄厚的国企,凭借自身雄厚的技术研发实力,通过对原有基础性材料进行转型升级。比如,钢企研发的第三代汽车钢,满足了汽车轻量化的需求对钢材功能、属性等方面的创新,非常有助于钢企拓宽用钢需求的市场边际开拓新市场。2、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是必由之路在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走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之路已成为共识。应国家政策的要求,绿色发展成为钢铁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我国有不少企业起到了带头作用,合理规划企业排污,对设备进行开发和改进,以科学技术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绿色产业,绿色钢铁,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3、钢铁材料智能制造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智能制造对产业发展、分工格局和推动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带来重要影响,成为制造业未来竞争的新优势。践行新时代新战珞中国钢铁工业加快供给训结构性改革,推进钢铁智能制造发展,是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是实现转型升级的突破口。4、期现结合对冲风险成钢铁行业发展趋势自2018年以来,受煤炭进口政策、环保限产常态化等多因素的影响,钢铁原料价格波动加大,钢企稳定经营和高质量发展面临很大挑战。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钢铁产业链企业参与到期货市场。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钢材需求疲软、库存上升、钢价出现下滑,企业资金回笼困难。部分钢企在疫情下突围,期货工具让很多企业在这次产业能力和生存大战中找到了新的增长机会 。以上部分数据、内容来自艾媒研究院发布的报告《艾媒报告|2020年中国钢材市场运行大数据与市场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间隔年

2020年我国钢结构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行业龙头持续发力「组图」

钢结构作为建筑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钢结构企业的运营模式主要包括“一体化承包”模式和“专业制造”模式。据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披露信息显示,2018,我国钢结构行业的领先企业中,多数企业的经营模式为“承包”模式。此外,按企业性质来看,5家领先企业中,共有3家是民营企业,且均为上市公司,可见,随着市场化竞争的推进,我国民营企业在钢结构行业领域的竞争实力越来越强。1、我国钢结构行业分类及盈利模式根据2017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4754-2017)中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国把钢结构归入金属制品业(国统局代码C33)中的金属结构制造,代码是C3311。钢结构作为建筑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钢结构企业的运营模式主要包括“一体化承包”模式和“专业制造”模式。其中,“一体化承包”模式致力于钢结构全产业链的运作;而“专业制造”模式致力于在加工环节做精作细。2、“承包模式”OR“制造模式”?采用“承包模式”运营,其主要优势在于业务的毛利率较高,但因工程的建设工期长、需垫付的资金较多,对企业的运营能力要求较高;而采用“制造模式”,相对于“承包模式”,则企业资金使用效率较高,但毛利率相对较低。3、行业龙头持续发力在企业竞争格局方面,据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披露信息显示,2018,我国钢结构行业的领先企业中,多数企业的经营模式为“承包”模式。此外,按企业性质来看,5家领先企业中,共有3家是民营企业,且均为上市公司,可见,随着市场化竞争的推进,我国民营企业在钢结构行业领域的竞争实力越来越强。注:“中建钢构”于2019年12月更名为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建科工”根据公司年报所披露的数据显示,2019年,精工钢构、鸿路钢构、东南网架这三家上市公司的营收规模分别为107.55亿元、102.35亿元和89.76亿元,两家公司的营收规模破百亿元,进一步验证了这三家上市公司的竞争实力。此外,排名行业第一的“中建科工”,据官网披露的数据显示,2019年,其营业收入突破200亿元大关,行业龙头企业持续发力。更多数据来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钢结构行业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文章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激斗篇

2018年中国钢铁行业经营数据分析及2019年趋势预测

中商情报网讯:钢铁行业是以从事黑色金属矿物采选和黑色金属冶炼加工等工业生产活动为主的工业行业,包括金属铁、铬、锰等的矿物采选业、炼铁业、炼钢业、钢加工业、铁合金冶炼业、钢丝及其制品业等细分行业,是国家重要的原材料工业之一。2018年,钢铁行业在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去产能和防范“地条钢”死灰复燃、严防已化解的过剩产能复产以及取暖季限产不搞“一刀切”等因素的影响下,整体市场呈现震荡运行格局。2018年钢铁行业发展现状1.钢铁行业企业数量据数据显示,至2018年12月末,我国钢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达5138家。其中,钢铁行业亏损企业数量在2018年12月末达1100个,亏损面为21.4%。此外,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钢铁行业亏损企业亏损总额累计达293亿元。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2.钢铁行业收入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钢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64006.5亿元。回顾2012-2017年钢铁行业营业收入情况:近六年来,我国钢行业营业收入较为稳定,2015年以来累计增长率逐渐回暖。2018年,中国国民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态势持续显现,钢铁行业去产能效果显著,市场稳步发展。注:2018*为国家统计局初步统计数据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3.钢铁行业利润统计在行业利润总额方面,2015年以来,钢铁行业利润总额呈现增长态势。据国家统计局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钢铁行业实现利润总额达到4029.3亿元。2019年钢铁市场预测(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继续深化,才能维护市场平稳运行。2019年,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继续深化,严防新增产能和“地条钢”死灰复燃,钢铁企业应克制扩产冲动,积极维护市场供需平衡。(2)产品升级,市场优化。自2018年1月1日起,取消钢材的出口关税,降低200系热轧不锈钢卷、钢锭、钢坯及部分铁合金等产品出口暂定关税;前期普钢特钢化出口较多:从近年来我国钢材出口政策调整来看,针对低附加值产品调低出口退税优惠以及提高出口税率,针对高附加值产品则反之,以促进产品结构转型升级。(3)国际市场形势更为复杂严峻。2019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仍然较多,受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2019年我国钢材出口压力仍然较大。钢铁企业要认真分析国际市场变化因素,维护出口渠道和国际市场份额,保持市场竞争力。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4年中国钢铁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画鸟记

钢材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钢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在建筑业、制造业等应用颇多。据数据统计,2019年1-10月钢材产量101034万吨,同比增长9.8%。下面进行钢材行业市场规模分析。钢材行业分析表示,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2019年1-9月,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员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18万亿元,同比增长11.6%。钢铁行业保持着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钢铁行业是以从事黑色金属矿物采选和黑色金属冶炼加工等工业生产活动为主的工业行业,包括金属铁、铬、锰等的矿物采选业、炼铁业、炼钢业、钢加工业、铁合金冶炼业、钢丝及其制品业等细分行业,是国家重要的原材料工业之一。2018年,钢铁行业在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去产能和防范“地条钢”死灰复燃、严防已化解过剩产能复产以及取暖季限产不搞“一刀切”等因素的影响下,整体市场呈现震荡运行格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钢铁市场需求领域主要是房地产,预测需求同比增长约不足1%,下游市场需求领域主要以房地产及基础建设,汽车、机械与五金家电、管道、集装箱与造船业等。近六年来,我国钢行业营业收入较为稳定,2015年以来累计增长率逐渐回暖。2018年,中国国民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态势持续显现,钢铁行业去产能效果显著,市场稳步发展。2019年,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继续深化,严防新增产能和“地条钢”死灰复燃,钢铁企业应克制扩产冲动,积极维护市场供需平衡。2019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仍然较多,受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2019年我国钢材出口压力仍然较大。钢铁企业要认真分析国际市场变化因素,维护出口渠道和国际市场份额,保持市场竞争力。以上便是钢材行业市场规模分析的所有内容了。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北极星环保网,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三月不庭

2020年我国钢结构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分析 新基建激发市场需求「组图」

近年来,钢结构行业相关产业政策暖风频吹、行业的标准体系也逐步完善,在“国家政策+行业标准”的双轮驱动下,我国钢结构行业迅速发展。2018年,我国钢结构产量6874万吨,占粗钢产量的7.4%;2019年,我国粗钢产量达9.96亿吨,前瞻根据2019年全国粗钢产量及钢结构的占比测算,全国钢结构产量突破7000万吨。未来,在“装配式建筑+新基建”的发展驱动下,我国钢结构行业将迎来广阔的发展前景。1、“政策+标准”驱动行业发展近年来,钢结构行业相关产业政策暖风频吹,政府出台了对行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多项政策。2019年2月,住建部在《关于印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2019年工作要点的通知》中指出,将开展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试点工作;2019年7月,住建部陆续批复了山东、浙江、河南、江西、湖南、四川、宁夏等七省、自治区的试点方案,以推动建立成熟的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体系。同时,我国钢结构行业的标准体系也逐步完善。其中,于2019年10月实施的《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技术标准》,规范了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全寿命期的建筑设计、部品部(构)件生产、施工安装、质量验收、使用、维护与管理等;于2020年6月实施的《装配式住宅建筑检测技术标准》,进一步扫清了行业发展的障碍,加速推动了装配式钢结构在住宅领域的推广与应用。2、2019全国钢结构产量突破7000万吨在“国家政策+行业标准”的双轮驱动下,我国钢结构行业迅速发展。根据2019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披露数据,2018年,钢结构产量6874万吨,占粗钢产量的7.4%,产量增幅11.84%;2019年,我国粗钢产量达9.96亿吨,较2018年增加了6730万吨。前瞻根据2019年全国粗钢产量及钢结构的占比测算,全国钢结构产量突破7000万吨。3、“装配式建筑+新基建”将激发市场需求未来,我国钢结构行业仍将迅速发展。一方面,推动新型建筑(装配式建筑)工业化已成为我国建筑业改革和发展的迫切要求。随着2019年住建部开展的“钢结构装配式住宅试点”工作逐步深入,有望推动钢结构行业加速发展以及对传统钢混建筑的替代。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9》,2019年我国房屋建筑业产值为24.84万亿元,按照装配式建筑发展计划,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以上,在不考虑行业整体规模增长的情形下,装配式建筑产值将达到3.73万亿元,市场空间巨大。另一方面,随着“新基建”产业领域的投资规模扩大,涉及钢结构需求的特高压建设和5G基站建设为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潜在增长需求。其中,在特高压建设方面,2020年国家电网安排电网投资4500亿元,预计可带动社会投资9000多亿元,整体规模将超过1.3万亿元。其中,特高压建设项目投资规模1811亿元,预计可有效带动社会投资3600亿元,整体规模达5411亿元。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钢结构行业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冲气

2020年我国钢结构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分析新基建激发市场需求「组图」

近年来,钢结构行业相关产业政策暖风频吹、行业的标准体系也逐步完善,在“国家政策+行业标准”的双轮驱动下,我国钢结构行业迅速发展。2018年,我国钢结构产量6874万吨,占粗钢产量的7.4%;2019年,我国粗钢产量达9.96亿吨,前瞻根据2019年全国粗钢产量及钢结构的占比测算,全国钢结构产量突破7000万吨。未来,在“装配式建筑+新基建”的发展驱动下,我国钢结构行业将迎来广阔的发展前景。1、“政策+标准”驱动行业发展近年来,钢结构行业相关产业政策暖风频吹,政府出台了对行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多项政策。2019年2月,住建部在《关于印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2019年工作要点的通知》中指出,将开展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试点工作;2019年7月,住建部陆续批复了山东、浙江、河南、江西、湖南、四川、宁夏等七省、自治区的试点方案,以推动建立成熟的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体系。同时,我国钢结构行业的标准体系也逐步完善。其中,于2019年10月实施的《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技术标准》,规范了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全寿命期的建筑设计、部品部(构)件生产、施工安装、质量验收、使用、维护与管理等;于2020年6月实施的《装配式住宅建筑检测技术标准》,进一步扫清了行业发展的障碍,加速推动了装配式钢结构在住宅领域的推广与应用。2、2019全国钢结构产量突破7000万吨在“国家政策+行业标准”的双轮驱动下,我国钢结构行业迅速发展。根据2019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披露数据,2018年,钢结构产量6874万吨,占粗钢产量的7.4%,产量增幅11.84%;2019年,我国粗钢产量达9.96亿吨,较2018年增加了6730万吨。前瞻根据2019年全国粗钢产量及钢结构的占比测算,全国钢结构产量突破7000万吨。3、“装配式建筑+新基建”将激发市场需求未来,我国钢结构行业仍将迅速发展。一方面,推动新型建筑(装配式建筑)工业化已成为我国建筑业改革和发展的迫切要求。随着2019年住建部开展的“钢结构装配式住宅试点”工作逐步深入,有望推动钢结构行业加速发展以及对传统钢混建筑的替代。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9》,2019年我国房屋建筑业产值为24.84万亿元,按照装配式建筑发展计划,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以上,在不考虑行业整体规模增长的情形下,装配式建筑产值将达到3.73万亿元,市场空间巨大。另一方面,随着“新基建”产业领域的投资规模扩大,涉及钢结构需求的特高压建设和5G基站建设为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潜在增长需求。其中,在特高压建设方面,2020年国家电网安排电网投资4500亿元,预计可带动社会投资9000多亿元,整体规模将超过1.3万亿元。其中,特高压建设项目投资规模1811亿元,预计可有效带动社会投资3600亿元,整体规模达5411亿元。(文章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