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1-2027年中国钢结构行业全景调研及市场分析预测报告擦鞋童

2021-2027年中国钢结构行业全景调研及市场分析预测报告

报告格式:纸质版 电子版 纸质+电子版出品单位:智研咨询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梁钢、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并采用硅烷化、纯锰磷化、水洗烘干、镀锌等除锈防锈工艺。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目前,钢结构体系在我国民用建筑结构体系中占比仅为 5%,且钢结构建筑仅集中于高层、超高层建筑、大空间公共建筑与工业建筑中,钢结构在普通办公楼、学校、医院等多高层公共建筑以及低层、多层及高层住宅中的应用非常少。2018 年高层和大跨度空间结构占比分别为30.5%和25.5%,而塔桅及住宅占比仅3.8%。近几年钢结构在公路、桥梁有较大发展,但在居住类建筑中的应用比例依然偏低,随着钢结构住宅政策的逐步落地,未来居住类钢结构建筑有望进一步发展。我国钢结构发展不平衡,从轻钢结构住宅发展的区域分布看得出,以江、浙、沪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一带,还是我国轻钢结构住宅发展的前沿阵地;北部则以北京为代表,城市的特殊性质,在轻钢结构住宅领域的发展后劲不可小觑。轻钢结构建筑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的主要城市,如上海、杭州萧山、东莞和无锡等大中城市,在东北、西北、西南和华中地区分布较少,华东和中南地区的钢结构市场规模占比达到了60%。我国各区域钢结构市场规模占比:%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智研咨询发布的《2021-2027年中国钢结构行业全景调研及市场分析预测报告》共十九章。首先介绍了钢结构行业市场发展环境、钢结构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钢结构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钢结构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钢结构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钢结构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钢结构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钢结构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报告目录:第.一部分 行业运行环境第.一章 钢结构行业相关概述第.一节 钢结构行业定义及分类一、行业定义二、行业主要分类三、行业特性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第二节 钢结构行业统计标准一、统计部门和统计口径二、行业主要统计方法介绍三、行业涵盖数据种类介绍第三节 2021-2027中国钢结构行业经济指标分析一、赢利性二、成长速度三、附加值的提升空间四、进入壁垒/退出机制五、风险性六、行业周期七、竞争激烈程度指标八、行业及其主要子行业成熟度分析第四节 钢结构行业产业链分析一、产业链结构分析二、主要环节的增值空间三、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四、行业产业链上游相关行业分析五、行业下游产业链相关行业分析六、上下游行业影响及风险提示第二章 钢结构行业2021-2027规划概述第.一节 2015-2019钢结构行业发展回顾一、2015-2019钢结构行业运行情况二、2015-2019钢结构行业发展特点三、2015-2019钢结构行业发展成就第二节 钢结构行业2021-2027总体规划一、钢结构行业2021-2027规划纲要二、钢结构行业2021-2027规划指导思想三、钢结构行业2021-2027规划主要目标第三节 2021-2027规划解读一、2021-2027规划的总体战略布局二、2021-2027规划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三、2021-2027规划的主要精神解读第三章 2021-2027经济环境分析第.一节 2021-2027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一、2021-2027世界经济将逐步恢复增长二、2021-2027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三、2021-2027新能源与节能环保将引领全球产业四、2021-2027跨国投资再趋活跃五、2021-2027气候变化与能源资源将制约世界经济六、2021-2027美元地位继续削弱七、2021-2027世界主要新兴经济体大幅提升第二节 2021-2027我国经济面临的形势一、2021-2027我国经济将长期趋好二、2021-2027我国经济将围绕三个转变三、2021-2027我国工业产业将全面升级四、2021-2027我国以绿色发展战略为基调第三节 2021-2027我国对外经济贸易预测一、2021-2027我国劳动力结构预测二、2021-2027我国贸易形式和利用外资方式预测三、2021-2027我国自主创新结构预测四、2021-2027我国产业体系预测五、2021-2027我国产业竞争力预测六、2021-2027我国经济国家化预测七、2021-2027我国经济将面临的贸易障碍预测八、2021-2027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预测九、2021-2027我国对外贸易与城市发展关系预测十、2021-2027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外需环境预测第二部分 行业深度分析第四章 钢结构行业全球发展分析第.一节 全球钢结构市场总体情况分析一、全球钢结构行业的发展特点二、2015-2019年全球钢结构市场结构三、2015-2019年全球钢结构行业发展分析四、2015-2019年全球钢结构行业竞争格局五、2015-2019年全球钢结构市场区域分布第二节 全球主要国家(地区)市场分析一、欧洲1、欧洲钢结构行业发展概况2、2015-2019年欧洲钢结构市场结构3、2021-2027欧洲钢结构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二、北美1、北美钢结构行业发展概况2、2015-2019年北美钢结构市场结构3、2021-2027北美钢结构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三、日本1、日本钢结构行业发展概况2、2015-2019年日本钢结构市场结构3、2021-2027日本钢结构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四、韩国1、韩国钢结构行业发展概况2、2015-2019年韩国钢结构市场结构3、2021-2027韩国钢结构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五、其他国家地区第五章 2015-2019钢结构所属行业总体发展状况2011-2018年中国钢结构产量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第.一节 钢结构行业特性分析第二节 钢结构产业特征与行业重要性第三节 2015-2019钢结构行业发展分析一、2015-2019钢结构行业发展态势分析二、2015-2019钢结构行业发展特点分析三、2021-2027区域产业布局与产业转移第四节 2015-2019钢结构行业规模情况分析一、行业单位规模情况分析二、行业人员规模状况分析三、行业资产规模状况分析四、行业市场规模状况分析第五节 2015-2019钢结构行业财务能力分析一、所属行业盈利能力分析与预测二、所属行业偿债能力分析与预测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与预测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与预测第六章 中国钢结构市场规模分析第.一节 2015-2019中国钢结构市场规模分析第二节 2015-2019我国钢结构区域结构分析第三节 2015-2019中国钢结构区域市场规模一、2015-2019东北地区市场规模分析二、2015-2019华北地区市场规模分析三、2015-2019华东地区市场规模分析四、2015-2019华中地区市场规模分析五、2015-2019华南地区市场规模分析六、2015-2019西部地区市场规模分析第四节 2021-2027中国钢结构市场规模预测第七章 我国钢结构所属行业运行分析第.一节 我国钢结构行业发展状况分析一、我国钢结构行业发展阶段二、我国钢结构行业发展总体概况三、我国钢结构行业发展特点分析四、我国钢结构行业商业模式分析第二节 2015-2019年钢结构行业发展现状一、2015-2019年我国钢结构行业市场规模二、2015-2019年我国钢结构行业发展分析三、2015-2019年中国钢结构企业发展分析第三节 2015-2019年钢结构市场情况分析一、2015-2019年中国钢结构市场总体概况二、2015-2019年中国钢结构市场发展分析第四节 我国钢结构市场价格走势分析一、钢结构市场定价机制组成二、钢结构市场价格影响因素三、2015-2019年钢结构价格走势分析四、2021-2027钢结构价格走势预测第八章 2021-2027我国钢结构市场供需形势分析第.一节 我国钢结构市场供需分析一、2015-2019年我国钢结构行业供给情况1、我国钢结构行业供给分析2、重点企业供给及占有份额二、2015-2019年我国钢结构行业需求情况1、钢结构行业需求市场2、钢结构行业客户结构3、钢结构行业需求的地区差异三、2015-2019年我国钢结构行业供需平衡分析第二节 钢结构产品(服务)市场应用及需求预测一、钢结构产品(服务)应用市场总体需求分析1、钢结构产品(服务)应用市场需求特征2、钢结构产品(服务)应用市场需求总规模二、2021-2027钢结构行业领域需求量预测1、2021-2027钢结构行业领域需求产品(服务)功能预测2、2021-2027钢结构行业领域需求产品(服务)市场格局预测三、重点行业钢结构产品(服务)需求分析预测第三部分 行业竞争策略第九章 2021-2027钢结构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分析第.一节 钢结构产业结构分析一、市场细分充分程度分析二、各细分市场领先企业排名三、各细分市场占总市场的结构比例四、领先企业的结构分析(所有制结构)第二节 产业价值链条的结构分析及产业链条的整体竞争优势分析一、产业价值链条的构成二、产业链条的竞争优势与劣势分析第三节 2021-2027产业结构发展预测一、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政策分析二、产业结构调整中消费者需求的引导因素三、中国钢结构行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市场定位四、2021-2027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分析第十章 钢结构行业竞争力优势分析第.一节 钢结构行业竞争力优势分析一、行业地位分析二、行业整体竞争力评价三、行业竞争力评价结果分析四、竞争优势评价及构建建议第二节 中国钢结构行业竞争力分析一、我国钢结构行业竞争力剖析二、我国钢结构企业市场竞争的优势三、民企与外企比较分析四、国内钢结构企业竞争能力提升途径第三节 钢结构行业SWOT分析一、钢结构行业优势分析二、钢结构行业劣势分析三、钢结构行业机会分析四、钢结构行业威胁分析

病而求医

2020年中国钢结构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需求量近8276万吨「组图」

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梁钢、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并采用硅烷化、纯锰磷化、水洗烘干、镀锌等除锈防锈工艺。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钢结构容易锈蚀,一般钢结构要除锈、镀锌或涂料,且要定期维护。随着装配式建筑的推进,也开始大力推广钢结构建筑;而如今的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设试点应该说钢结构建筑进入到了全面发展阶段。据估算,2019年全国钢结构产量突破7300万吨,需求量近8276万吨。近年来我国钢结构行业进出口总额有所增长,贸易顺差逐渐扩大。2020年1-5月,我国钢结构行业的进出口总额和贸易顺差分别为51.17亿美元和48.07亿美元。在上市公司营收方面,2019年,我国钢结构行业的主要上市公司中,鸿路钢构、精工钢构的营收规模均突破了百亿元。我国的钢结构行业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具体如下表所示:据估算,2019年全国钢结构产量突破7300万吨根据2019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披露数据,2018年,钢结构产量6874万吨,占粗钢产量的7.4%,产量增幅11.84%;2019年,前瞻根据2019年全国粗钢产量及钢结构的占比测算,全国钢结构产量突破7300万吨。注:截至2020年6月,官方暂未公布2019年数据,故2019年数据前瞻估算值。全国钢结构需求量逐年增长,2019年全国钢结构需求量近8276万吨根据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数据,2018年,全国建筑用钢量为4.18亿吨,钢结构用钢占建筑用钢量的比例为16.5%。此外,根据工信部2016年10月印发的《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十三五”期间重点发展的钢结构领域涉及建筑、桥梁、能源等,力争钢结构用钢量由2015年的5000万吨增加到1亿吨以上。若以工信部2020年“1亿吨”目标进行测算,2019-2020年钢结构行业产量增速有望保持20%以上。2019年前瞻根据20%的增速保守测算,全国钢结构需求量约为8276万吨。注:截至2020年6月,官方暂未公布2019年数据,故2019年数据前瞻估算值。我国钢结构行业进出口总额有所增长,贸易顺差逐渐扩大2018-2019年,我国钢结构行业进出口总额有所增长,贸易顺差逐渐扩大。2019年我国钢结构行业进出口金额合计138.54亿美元,较2018年增加了20.44亿美元;钢结构行业进出口贸易顺差为128.32亿美元,较2018年增加了17.84亿美元。2020年1-5月,我国钢结构行业的进出口总额和贸易顺差分别为51.17亿美元和48.07亿美元。总体来看,目前我国钢结构行业以出口为主。注:以上数据的统计口径是税则号“7308”在上市公司营收方面,2019年,我国钢结构行业的主要上市公司中,鸿路钢构、精工钢构的营收规模均突破了百亿元;东南网架、杭萧钢构的营收规模也在50亿元以上。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钢结构行业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齐风

2020年我国钢结构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行业龙头持续发力「组图」

钢结构作为建筑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钢结构企业的运营模式主要包括“一体化承包”模式和“专业制造”模式。据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披露信息显示,2018,我国钢结构行业的领先企业中,多数企业的经营模式为“承包”模式。此外,按企业性质来看,5家领先企业中,共有3家是民营企业,且均为上市公司,可见,随着市场化竞争的推进,我国民营企业在钢结构行业领域的竞争实力越来越强。1、我国钢结构行业分类及盈利模式根据2017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4754-2017)中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国把钢结构归入金属制品业(国统局代码C33)中的金属结构制造,代码是C3311。钢结构作为建筑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钢结构企业的运营模式主要包括“一体化承包”模式和“专业制造”模式。其中,“一体化承包”模式致力于钢结构全产业链的运作;而“专业制造”模式致力于在加工环节做精作细。2、“承包模式”OR“制造模式”?采用“承包模式”运营,其主要优势在于业务的毛利率较高,但因工程的建设工期长、需垫付的资金较多,对企业的运营能力要求较高;而采用“制造模式”,相对于“承包模式”,则企业资金使用效率较高,但毛利率相对较低。3、行业龙头持续发力在企业竞争格局方面,据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披露信息显示,2018,我国钢结构行业的领先企业中,多数企业的经营模式为“承包”模式。此外,按企业性质来看,5家领先企业中,共有3家是民营企业,且均为上市公司,可见,随着市场化竞争的推进,我国民营企业在钢结构行业领域的竞争实力越来越强。注:“中建钢构”于2019年12月更名为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建科工”根据公司年报所披露的数据显示,2019年,精工钢构、鸿路钢构、东南网架这三家上市公司的营收规模分别为107.55亿元、102.35亿元和89.76亿元,两家公司的营收规模破百亿元,进一步验证了这三家上市公司的竞争实力。此外,排名行业第一的“中建科工”,据官网披露的数据显示,2019年,其营业收入突破200亿元大关,行业龙头企业持续发力。更多数据来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钢结构行业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漠风

全国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棒材)新国标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前言:距2018年5月14日发布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新标准《GB/T1591-2018》近1年时间了,该新标准2019年2月1日起开始实施至今也三月有余,为详细了解全国优特钢棒材厂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以下统称低合金圆钢)新标准实施情况,以电话调研方式调研了全国43家主流优特钢棒材生产企业,形成报告并公布如下:一、样本情况1)样本钢厂区域及省份分布本次共计调研了全国43家主流优特钢棒材生产企业,其中华东地区样本数量最多,华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样本数量最少;分省份来看,本次调研样本数量最多的是山东省,其次是江苏省,第三多的是河北省,样本钢厂区域及省份分布见下图:2)样本钢厂低合金圆钢生产情况本次调研样本钢厂中有17家钢厂常规生产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占全样本数量的39.54%,其中:江苏6家、河北3家、山东2家、河南2家、辽宁2家、湖南1家、天津1家。从常规月均产量来看,17家样本企业中月均产量低于1000吨的有5家,累计产量0.22万吨,1000-5000吨的有9家,累计产量2.62万吨,6000-10000吨的有3家,累计产量5.44万吨。二、样本钢厂新国标实施详情:1)样本钢厂中有13家已经实施新国标,占生产低合金圆钢样本钢厂数量的76.47%,占全样本数量的30.23%,有2家样本钢厂从2019年2月份开始实施新国标、有7家样本钢厂从2019年3月开始实施新国标、有2家样本钢厂从2019年4月份开始实施新国标。2)样本钢厂中仅1家钢厂表示新国标实施后其生产成本有明显提升,较原国标生产成本提升约100元/吨,其余钢厂均表示新国标实施对其生产成本几乎没有影响,所以13家已实施新国标的样本钢厂中有11家表示目前处于新旧国标并行的状态,一切以客户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新旧国标对低合金圆钢生产成本无明显增加,但有部分钢厂表示由于合金含量变化,现阶段Q345D/Q355D以及Q345E/Q355E生产成本较前期略有抬升,加价较之前增加200元/吨左右,Q345D/Q355D在Q345B/Q355B的基础上由之前的加350元/吨调整至550元/吨,Q345E/Q355E在Q345B/Q355B的基础上由之前的加450元/吨调整至650元/吨。三、样本钢厂低合金圆钢库存情况及新旧国标资源比例本次调研所统计17家常规生产低合金圆钢的样本钢厂中仅6家有低合金圆钢库存,累计0.67万吨,旧标库存约0.54万吨、新标库存约0.13万吨;有2家样本钢厂同时拥有新旧国标库存,其余4家样本钢厂均为旧标库存;同时有3家钢厂明确表示计划最迟至2019年6月将旧标资源清库,该3家钢厂当前旧标库存0.26万吨,其余3家钢厂尚无明确清库计划,该3家钢厂旧标资源0.28万吨。四、样本钢厂低合金圆钢质量异议情况本次所调研低合金圆钢常规生产企业中,仅1家钢厂表示近1年出现过2起旧国标低合金圆钢质量异议,其质量异议系数约为0.02次/千吨,2起质量异议共涉及100吨左右低合金圆钢;其余样本钢厂均表示近1年无质量异议发生,新国标由于实施时间尚短,样本钢厂暂未出现质量异议。五、调研总结1、全国有17家样本钢厂常规生产低合金圆钢,但月均总产量仅5.44万吨左右,合计年产量65万吨左右;2、17家常规生产低合金圆钢的样本钢厂中有13家样本钢厂已实施新国标,占比76.47%;3、低合金圆钢新国标的实施对其生产成本并未造成实质性的提升,仅1家钢厂生产成本提升约100元/吨;4、13家已实施新国标的样本钢厂中仅2家表示使用新国标,其余11家样本钢厂短期内将处于新旧国标并行的状态;5、样本钢厂低合金圆钢库存0.67万吨,其中旧标库存0.54万吨、新标库存0.13万吨,有3家钢厂计划2019年7月前将旧标库存(0.26万吨)清库,其余3家尚无明确旧标库存(0.28万吨)清库计划;6、近1年样本钢厂中仅1家钢厂低合金圆钢出现2次质量异议,共涉及100吨左右低合金圆钢。虽然低合金圆钢只是优特钢棒材中的一个小品种,但由于其耐低温的特性,在很多机械设备中属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持续跟踪全国低合金圆钢新国标实施情况,给市场需求者提供一个更加精准的评判依据。

自觉自愿

2020年我国钢结构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行业龙头持续发力「组图」

钢结构作为建筑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钢结构企业的运营模式主要包括“一体化承包”模式和“专业制造”模式。据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披露信息显示,2018,我国钢结构行业的领先企业中,多数企业的经营模式为“承包”模式。此外,按企业性质来看,5家领先企业中,共有3家是民营企业,且均为上市公司,可见,随着市场化竞争的推进,我国民营企业在钢结构行业领域的竞争实力越来越强。1、我国钢结构行业分类及盈利模式根据2017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4754-2017)中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国把钢结构归入金属制品业(国统局代码C33)中的金属结构制造,代码是C3311。钢结构作为建筑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钢结构企业的运营模式主要包括“一体化承包”模式和“专业制造”模式。其中,“一体化承包”模式致力于钢结构全产业链的运作;而“专业制造”模式致力于在加工环节做精作细。2、“承包模式”OR“制造模式”?采用“承包模式”运营,其主要优势在于业务的毛利率较高,但因工程的建设工期长、需垫付的资金较多,对企业的运营能力要求较高;而采用“制造模式”,相对于“承包模式”,则企业资金使用效率较高,但毛利率相对较低。3、行业龙头持续发力在企业竞争格局方面,据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披露信息显示,2018,我国钢结构行业的领先企业中,多数企业的经营模式为“承包”模式。此外,按企业性质来看,5家领先企业中,共有3家是民营企业,且均为上市公司,可见,随着市场化竞争的推进,我国民营企业在钢结构行业领域的竞争实力越来越强。注:“中建钢构”于2019年12月更名为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建科工”根据公司年报所披露的数据显示,2019年,精工钢构、鸿路钢构、东南网架这三家上市公司的营收规模分别为107.55亿元、102.35亿元和89.76亿元,两家公司的营收规模破百亿元,进一步验证了这三家上市公司的竞争实力。此外,排名行业第一的“中建科工”,据官网披露的数据显示,2019年,其营业收入突破200亿元大关,行业龙头企业持续发力。更多数据来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钢结构行业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文章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黄浦江

四个张图表读懂钢结构行业现状

钢结构是指由钢板、型钢、钢管、钢索等钢材,用焊、铆、螺栓等连接而成的重载、高耸、大跨、轻型的结构形式.狭义的钢结构行业主要指房屋建筑领域的钢结构建筑,是相对于建筑工程上采用的钢筋混凝土和砖混结构而言的,广义上的钢结构建筑还包括钻井、采油平台、输电塔架等。一、钢结构主要分类(1)按产品和应用领域的不同分类目前钢结构行业尚无统一分类标准,按照产品用途和应用领域的不同,钢结构可以分为设备钢结构、建筑重钢结构、建筑轻钢结构、桥梁钢结构、空间钢结构等五大类。按行业大类分:设备钢结构属于重型装备制造业,后四者属于建筑行业。1)设备钢结构设备钢结构的结构类型及应用领域很广,目前主要应用于工业领域中的特种建筑、设备机架及支架(如水泥窑尾、电力与通信塔架)、锅炉钢架(电力锅炉及其他锅炉塔架)、特种设备塔架(石油管道、海洋平台、港口设备、化工设备)等。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钢结构在工业设备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市场对设备钢结构的认同度不断提高,设备钢结构的应用量持续、快速增长。2)建筑重钢结构建筑重钢结构又称高层钢结构,一般是指10层(含)或24米(含)以上采用全钢、钢框架-混凝土的建筑结构形式。钢框架-混凝土结构形式在现代高层、超高层钢结构中应用较为广泛,它属于钢-混凝土混合结构。高层钢结构建筑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反映,又往往被当作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如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北京摩根大厦、南京紫峰大厦、山西庆丰广场等。3)建筑轻钢结构建筑轻钢结构是指以彩钢板作为屋面和墙面,以薄壁型钢作为檩条和墙梁,以焊接或热轧H型截面作为梁柱,现场用螺栓或焊接拼接的门式刚架为主要结构的一种建筑,再配以零件、扣件、门窗等形成比较完善的建筑体系。这种体系由工厂制造,现场按要求拼装形成。具有自重轻、建设周期短、适应性强、外表美观、造价低、易维护等特点。轻钢结构是我国发展最快的钢结构领域,主要用于轻型的工业厂房、仓库、展览厅、超市、活动房屋等。2008年的抗震救灾中建造的学校、安置房多数采用轻钢结构。在美国50%以上的非住宅建筑采用轻钢结构。4)桥梁钢结构桥梁是为道路跨越天然或人工障碍物而修建的建筑物。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市政建设、过水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跨海大桥等大型交通工程的桥梁建设中,采用钢结构作为建筑主体已日益普遍。钢结构桥梁一般由上部钢构、下部钢构和附属构造物组成。我国现已建成的使用钢结构的代表性桥梁有1999年竣工的江阴长江大桥,2008年竣工的宜宾长江大桥和杭州湾大桥等。5)空间钢结构空间钢结构从功能上讲是指能够形成较大的连续空间的结构体系,主要包括网架、网壳、桁架、索-膜结构及其组合、杂交结构。该结构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具有连续的大跨度、大空间、大面积;外观轻巧、美观、具有现代感;构件类型较少、建设周期短、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且绿色环保、可循环使用。目前空间钢结构主要应用于体育场馆、会议厅、展馆、活动中心、航站楼、机库、厂房等。如首都机场三号航站楼、国家大剧院、国家游泳馆(水立方)等。(2)根据产品生产技术的先进性、制造工艺的难易程度、竞争程度来划分根据产品生产技术的先进性、制造工艺的难易程度、竞争程度来划分,钢结构产品可划分为中、高端产品和低端产品。1)中、高端产品中、高端产品应用领域包括设备钢结构(如水泥窑尾、电力锅炉、风电塔架、石油管道、海洋工程等)、建筑重钢结构、桥梁钢结构、空间钢结构。中、高端产品具有如下特点:① 产品大部分属于非标产品,技术参数一般根据实际应用环境与情况而定,需要生产商有较高的产品设计能力、详图深化设计能力(即将整体钢构件加工的设计图纸分解成一个个加工精度要求高的组合部件设计图);② 产品精度要求高、加工难度大,制造工艺较为复杂,产品质量控制要求严格;③ 技术附加值高,产品毛利率相对较高;④ 能够从事中、高端钢结构产品生产的企业较少,市场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专业技术与资金实力、规模、产品品质与品牌。2)低端产品低端产品应用领域主要指建筑轻钢结构,低端产品主要具有如下特点:① 对产品设计及详图深化设计能力要求不高;② 产品生产精度要求低、难度小,生产工艺较简单;③ 产品毛利率相对较低;④ 生产厂家数量众多,市场竞争激烈。二、钢结构行业发展环境分析1、行业管理体制中国钢结构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是建设部,自律组织为中国钢结构协会。与钢结构行业相关的另一行业协会是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是建设部直属的一级协会。图表1:中国钢结构行业管理体制2、行业相关政策我国钢结构行业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下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具体的政策见下表:图表2:我国钢结构产业的政策转变图表3:中国钢结构行业相关政策汇总三、钢结构行业技术环境分析1、行业技术活跃程度分析(1)专利申请数量变化情况从我国钢结构专利技术总体申请量变化趋势来看,2006年之前,我国钢结构专利技术申请量较少,增长速度较为缓慢,申请数量最高也不过2003年的37项,钢结构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2006年之后,钢结构技术逐渐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每年新申请的专利技术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特别是在2008年以后,增长幅度较大。2008年,我国钢结构专利技术的申请量为120项;2011年,拱结构的专利申请数量达到627项;截至2012年,我国钢结构专利申请数量为100项。(2)专利公开数量变化情况从我国钢结构技术总体公开量的变化趋势来看,1993-2006年的专利公开数量均在50项以下,2007年开始大幅提高,此后持续增长,2011年共公开专利457项,截至2012年公开数量达到517项。2、行业技术领先企业分析从我国钢结构行业的技术申请人构成来看,截至2012年,筑巢(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新增加的专利数量最多,达到19项;安徽鸿路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列第二,其新增专利数量为9项;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海门市龙鑫钢制品有限公司和陈玉珍新增专利数量均为7项。具体排名前十的申请人情况如下图所示:图表4:2012年钢结构行业新增专利申请人构成图(单位:项)3、行业热门技术分析从我国钢结构行业专利技术申请分布来看,2012年,E04B1/00(一般构造,不限于墙)类的分布量最多,拥有194项专利技术,所占比重为44.6%;其次是E04C3/00(用于承重的长条形结构构件)和E04G21/00(建筑材料或建筑构件在现场的制备,搬运或加工;施工中采用的其他方法和设备),均有46项。四、中国钢结构行业发展状况行业经营效益好2012年,我国钢结构行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行业内企业对成本费用的管理控制能力得到提高,盈利能力增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规模以上钢结构企业有2006家,行业整体的盈利情况较好。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在钢结构行业快速发展,产量、产值大幅增加的同时,中国钢结构工程技术有了飞跃式地发展,先后出现了国家体育馆"鸟巢"、首都国际机场三号航站楼、中央电视台新址、广州塔等一大批高端的钢结构建筑,这表明中国在钢结构领域有了新的突破。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经过十余年对国外技术、管理水平以及先进的经营理念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在与国外企业合作过程中,有许多企业已经开始迈出国门,走向世界,开始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海关数据显示,2012年1-8月,中国钢结构出口产品金额达56.45亿美元,同比增长23.50%,增长幅度较大。详见《中国钢结构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其来不蜕

「建筑钢结构行业」深度报告:钢结构建筑方兴未艾,关注钢结构板块投资机会

来源:格隆汇机构:民生证券报告摘要: 政策打开行业空间,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方兴未艾 钢结构与传统建筑和 PC 结构相比,在功能、设计、施工等方面具有优势,是 建筑工艺的重要发展趋势。我国已经具备钢结构发展的物质与技术基础,我国粗 钢产量不断增长,有关钢结构规范规程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具有了必要的技术 基础。近年来钢结构产业支持政策不断加码,《“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 在内的一批政策明确支持钢结构发展,2019 年 3 月住建部首次提出鼓励开展钢结 构装配式住宅建设试点,钢结构行业逐步进入快速发展期,行业逻辑或将重塑, 盈利空间将更加广阔。 我国钢结构行业年均复合增速或有 9-26%,住宅领域潜在空间较大 我国钢结构产量 2020 年或超 1 亿吨 从钢结构用钢量/钢铁产量来看,钢结构进入成熟期后,钢结构产量趋于稳定, 约占钢铁产量的 20%~30%,工业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英国、澳洲,该比值都在 30%以上,而我国钢结构产量尚不足粗钢产量的 10%。在乐观、中观、悲观假设下, 我国钢结构建筑用钢量或有 0.8-1.42 亿吨,年均复合增速或在 9%-26%之间。 新建住宅与棚改或存在 6000 万吨钢结构需求 截至 20 世纪 90 年代末,日本装配式住宅中木结构占 18%,混凝土结构占 11%, 钢结构住宅占比达 71%。1996 年,美国轻钢结构住宅建造数量占比达 20%;加拿大 则有 30%左右的比例。我国钢结构体系建筑占比仅 5%,钢结构住宅占比更低。在 新开工住宅钢结构化率 20%、30%与 40%假设下,我国新建住宅或有 2500-6100 万 吨钢结构需求。此外,根据住建部《关于印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 2019 年工作要点的通知》,将在试点地区保障性住房等工程项目采用一定比例钢结 构装配式建造方式。在棚改住房钢结构化率 10%、20%、30%假设下,棚户区改造预 计带来约 400-1200 万吨钢结构增量。 从财务数据看钢结构板块基本面改善 自 2016 年开始,板块营收增速由负转正并连创历史新高,2017 年营业收入达 到 39.23 亿元,营收增速达到 21.26%。归母净利润自 2015 年开始保持连续增长, 由 1.04 亿元增长至历史新高 2.12 亿元,且 2017 年归母净利增速达到 42.81%。其 中杭萧钢构、鸿路钢构、东南网架整体盈利水平居前。 吨钢构净利润自 2013 年开始逐年增长,由 197.95 元每吨增长至 557.30 元每 吨,表明板块盈利能力不断提高。2017 年新增订单金额迅速增长 40%达到 384 亿 元,并创造历史新高,验证钢结构行业市场空间扩大。鸿路钢构、精工钢构与富 煌钢构的新增订单金额增速较快,分别为 100%、46.25%与 46.13%,精工钢构、鸿 路钢构与东南网架的新增订单金额绝对值较高,分别为 102.43 亿元、90.07 亿元 与 87.94 亿元。 投资建议 通过上述钢结构未来需求变化以及国外发展经验,我们判断优质钢结构生产公司未来将具有广阔的盈利空间,所以关注鸿路钢构、富煌钢构、东南网架、精工钢构、杭萧钢构。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钢结构建筑政策推进不及预期,下游需求增速不及预期,模型及推算过程有一定局限性。

红梅阁

2020年我国钢结构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分析 新基建激发市场需求「组图」

近年来,钢结构行业相关产业政策暖风频吹、行业的标准体系也逐步完善,在“国家政策+行业标准”的双轮驱动下,我国钢结构行业迅速发展。2018年,我国钢结构产量6874万吨,占粗钢产量的7.4%;2019年,我国粗钢产量达9.96亿吨,前瞻根据2019年全国粗钢产量及钢结构的占比测算,全国钢结构产量突破7000万吨。未来,在“装配式建筑+新基建”的发展驱动下,我国钢结构行业将迎来广阔的发展前景。1、“政策+标准”驱动行业发展近年来,钢结构行业相关产业政策暖风频吹,政府出台了对行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多项政策。2019年2月,住建部在《关于印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2019年工作要点的通知》中指出,将开展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试点工作;2019年7月,住建部陆续批复了山东、浙江、河南、江西、湖南、四川、宁夏等七省、自治区的试点方案,以推动建立成熟的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体系。同时,我国钢结构行业的标准体系也逐步完善。其中,于2019年10月实施的《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技术标准》,规范了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全寿命期的建筑设计、部品部(构)件生产、施工安装、质量验收、使用、维护与管理等;于2020年6月实施的《装配式住宅建筑检测技术标准》,进一步扫清了行业发展的障碍,加速推动了装配式钢结构在住宅领域的推广与应用。2、2019全国钢结构产量突破7000万吨在“国家政策+行业标准”的双轮驱动下,我国钢结构行业迅速发展。根据2019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披露数据,2018年,钢结构产量6874万吨,占粗钢产量的7.4%,产量增幅11.84%;2019年,我国粗钢产量达9.96亿吨,较2018年增加了6730万吨。前瞻根据2019年全国粗钢产量及钢结构的占比测算,全国钢结构产量突破7000万吨。3、“装配式建筑+新基建”将激发市场需求未来,我国钢结构行业仍将迅速发展。一方面,推动新型建筑(装配式建筑)工业化已成为我国建筑业改革和发展的迫切要求。随着2019年住建部开展的“钢结构装配式住宅试点”工作逐步深入,有望推动钢结构行业加速发展以及对传统钢混建筑的替代。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9》,2019年我国房屋建筑业产值为24.84万亿元,按照装配式建筑发展计划,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以上,在不考虑行业整体规模增长的情形下,装配式建筑产值将达到3.73万亿元,市场空间巨大。另一方面,随着“新基建”产业领域的投资规模扩大,涉及钢结构需求的特高压建设和5G基站建设为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潜在增长需求。其中,在特高压建设方面,2020年国家电网安排电网投资4500亿元,预计可带动社会投资9000多亿元,整体规模将超过1.3万亿元。其中,特高压建设项目投资规模1811亿元,预计可有效带动社会投资3600亿元,整体规模达5411亿元。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钢结构行业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枪神

特钢行业研究报告:特钢之特,技术管理铸品牌

(报告出品方/作者:长江证券,王鹤涛、赵超、易轰)新材料系列:特钢之特,技术管理铸品牌特钢,是我们新材料系列研究的一个重点方向。区别于同质化的大宗品,特钢的属性, 更应该界定为高技术壁垒、细管理需求、强品牌认证的高端加工制造。不同于少批次多 批量的同质化品种,细分种类较多的特钢,往往可以在不同的细分子领域纷纷脱颖而出。 从中信特钢、ST 抚钢,到久立特材、天工国际、钢研高纳,都一再证明着行业正在发生 系统性变化。技术壁垒高,进入门槛难特钢是指应用于特殊领域的钢材,因为其下游应用特殊性,所以特钢成分中合金占比较高,尤其是高端特钢成分尤为复杂,这也导致特钢冶炼技术门槛较高。以“工业皇冠”高温合金为例,高温合金最大的特点在于耐高温能力,合金成分极其复 杂,包括镍、铁、钴、铬、铝、钛、钼等二三十种合金元素,复杂程度远超约含 10种元素的钛合金以及成分相对简单的碳纤维,而不同元素之间组合形成的物相更加琳琅满 目,导致高温合金对生产设备和工艺稳定性要求十分苛刻,反复试验积累工艺的时间可 达 20~30 年,因此海内外高温合金产业发展节奏均相对平稳,难以突破式改革,技术工 艺难度远远高于钛合金和碳纤维等航空新材料。进一步比较来看,高温合金技术壁垒并不亚于市场关注的热点电子半导体。这是因为, 半导体芯片产业更新迭代飞速且品种相对集中,而高温合金等航空新材料需整个工业体 系的长期研发、资本、技术等积累,品种多元复杂,发展步伐更着眼长远。对于轴承钢、齿轮钢、模具钢等中高端特钢,技术研发和认证周期亦相对漫长,叠加下 游客户粘性较高,一般不会轻易更换上游供货商,且品质性能等差异显著,由此催生特 钢竞争格局相对稳定。管理要求高,精细见功夫特钢具有多元精细化经营管理壁垒、投资资金壁垒以及基础产能壁垒(需搭配其余产品 产能以维持产能利用率或资产周转率)。尤其是特钢精细化管理能力,成为特钢企业经营强弱的核心因素。得益于民营优质管理机制,民营特钢企业运营和管理能力整体领先: 一方面,民营机制灵活,可以较好地满足特钢小批量、多批次的生产要求,精细化管理 高标准奠定特钢企业盈利稳定基石;另一方面,民营激励机制相对突出,如中信特钢员 工持股平台的股权比例将近 10%,大幅提振员工积极性,催生特钢企业周转率和产能利 用率等经营能力大幅提升。客户粘性高,品牌效应强制造业的本质无外乎两大类,同质化的行业拼成本,非同质化行业拼品牌与客户粘性。 TO B 端也可存在品牌效应,高壁垒、产品稳定性等多种角度都使得下游用户更愿意与 获得信任的供货商长期合作。高端特钢与下游用户尤其是高端市场之间的常年合作关系,已经使得其与客户之间产生 了较大的依赖惯性,这种信任所带来的品牌壁垒,是比单纯的技术壁垒更加难以攻克的 隐形护城河,这也是高端特钢产品常年享有稳定溢价的真正核心原因。从这个维度上来说,高端特钢所扮演的是一种产业链综合服务商的角色,而不仅仅是一 个生产商。历史性机遇:特钢之变,在于进口替代当前国内粗钢产量已超全球一半,产业升级与进口替代陆续成为当前国内钢铁行业转型 的必经之路。对多数制造业企业,国内竞争格局的优化是龙头成长并完成行业洗牌的第 一步,而打破进口替代的束缚并进军全球市场就成为龙头发展的第二步,如液压件龙头 恒立液压、MDI 龙头万华化学、工控龙头汇川技术等。 长期资本积累,支撑产品结构升级长期资本积累,支撑产品结构升级不同于普钢或者同质化严重的大宗商品,特钢品种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使得特钢企业能 够根据下游需求变化来主动调整产能结构,以便更好地适应需求发展的方向,增强公司 产品整体的盈利能力。因此,特钢企业需长时间投入高比例研发资本开支,以持续开发 新品种,维持特钢产品结构升级迭代节奏。从历年来看,主要特钢企业研发支出占收入比重均值整体逐年上升,2019 年均值高达 7.05%,以民品特钢龙头中信特钢为例,公司每年淘汰 10%低端产品和投建 10%新高效 产品。受益于此,近年国内特钢品种结构快速升级,高端合金钢占比从 2015 年约 22% 提升至 2020 年 25%,且 2020 年国内特钢进口与出口均价价差缩窄至 3969 元/吨,同 比下降 37.06%,绝对值创 2008 年以来历史新低,印证国内特钢产品升级迭代态势。贸易摩擦和疫情,优质龙头加速替代在贸易摩擦和全球疫情等因素冲击之下,原本相对稳定的特钢行业竞争格局,洗牌重组节奏明显提速,经营分化之下,优质龙头企业进一步提升强者恒强竞争地位,加速国内外高端客户替代进程,且一旦破壁成功,下游高端客户粘性较强,有望形成长期稳健的竞争格局。模具钢:国内外接连出清,强者脱颖而出模具钢下游以汽车、家电、电子、建材等行业为主,属于中高端特钢。在国内环保、贸 易摩擦和全球疫情扰动等因素下,国内和全球模具钢竞争格局纷纷逐步优化,龙头强者 优势脱颖而出。具体来看,(1) 国内而言,湖北黄石是全国重要模具钢产业基地,据 Mysteel 报道,2019 年 中,其模具钢产能约 60 万吨,占全国比重将近 27%。黄石地区开始于上世纪 九十年代,由冶钢改制职工作为技术力量,结合社会资本,在高峰时期有差不 多两三百家模具钢生产企业,其中包括一些加工或者只锻造的小作坊。不过随 着近年中央环保督察落地,黄石 192 家环保违法违规的模具钢企业积极整改, 淘汰落后产能。与此同时,贸易摩擦扰动导致汽车、电子等需求明显回落,亦 倒逼加速国内低端模具钢产能出清。从 2017 年至 2020 年,全国模具钢产能 从约 240 万吨快速降至 208 万吨,降幅高达 13.25%。(2) 海外而言,贸易摩擦和疫情等扰动之下,基于海外龙头企业成本较高,因此抗 风险冲击能力较弱,如全球工模具钢龙头奥钢联集团净利率从 2018 财年 5.85% 快速下滑至 2020 财年-0.84%,经营能力显著恶化,与此同时,其模具钢市场 份额亦有所削减。相比之下,国内优质低成本模具钢强者天工国际,长期研发 投入支撑产品结构升级,并在近年加速下游高端客户国产替代,由此实现毛利 率、净利率和产销量快速提升,天工国际从 2016 年全球规模第四,2018年跃迁至全球第二,公司在全球模具钢市占率从 2016 年 7.08%快速上升至 2019 年 14.81%,且公司整体毛利率迅速提高,且已经超过奥钢联集团。此外,在 贸易摩擦扰动之下,天工应诉美国反补贴诉讼抗辩成功,成中国获低税率出口 的新材料企业,进一步印证海外高端客户对公司产品的认证。高温合金:军工景气高增,进口替代的典范高温合金工艺稳定性极其苛刻,国内设备和工艺水平相比海外仍存差距,因此高温合金 以往国产化率相对较低,随着国内航空航天产业链需求景气高增,贸易摩擦等因素扰动 之下,这为国内高温合金企业打开替代空间,尤其是变形高温合金,国产化率提升空间 相对显著。炼化油气钢管:油价下移,油服巨头降本催生新机遇海外油气公司在油价暴跌时受损严重,各大油气公司纷纷通过削减资本开支、降本、出 售资产等方式应对危机。壳牌在 2020 年 3 月承诺,在未来的 12 个月时间内,将基础 运营成本削减 30-40 亿美元;将 2020 年的资本开支计划由原来的 250 亿美元削减至 200 亿美元以下;并将在 2020 年剥离逾 100 亿美元的资产。法国能源巨头道达尔也宣 布,将在 2020 年削减总计 30 亿美元的资本支出,使得全年的资本开支降至 150 亿美 元以下,同时将此前宣布的削减 3 亿美元运营成本提升至削减 8 亿美元。因此,客观而 言,海外油气资本开支削减将对未来海外订单造成不确定影响,但危中往往有机。 因为,除了资本开支削减外,海外公司面临危机时的降本措施预期也值得关注。复盘 2014-2015 年油价暴跌,WTI 原油期价从 2014 年 6 月高点 107 美元/桶一路下滑至 2015 年 1 月低点 44 美元/桶,并最终震荡下行至 2016 年 2 月低点 26 美元。为了应对 油价下跌危机,2015 年,国际石油公司同样削减资本开支,埃克森美孚、BP、壳牌、 雪佛龙、康菲五家国际油气巨头平均削减总资本开支 22%,削减上游资本开支 22%, 但上游资本开支占总资本开支比重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并同时采取多种降本措施,最终 上游运营成本(包括操作成本、管理费用和勘探费用)平均同比削减 12%,上游单位操作成本平均同比减 17%。受益于此,高端不锈钢钢管龙头久立特材近年海外业务景气大幅提升,国产替代进程明 显加快,公司 2019 年和 2020 年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速分别高达 30.04%和 70.50%,且海外业务以高端品种出口为主,公司最新 2020H1 海外业务毛利率高达约 34%,相比国内的毛利率之差攀升至 2012 年以来新高,毛利率之差高达 11%,印证下 游高端客户对久立特材的加速认证。因此,经过长年的竞争与洗牌,高研发、强技术等一系列特点都在逐步垒高优质龙头公 司在产品迭代、工艺经验、管理文化等方面的护城河,剩者为王的公司在面临进口替代 而打开市场空间的局面下,其高增长值得期待。特钢之需,在于工业企稳海内外共振,制造业需求周期复苏驱动力:趋势的逻辑,中美工业周期筑底周期的运行有自身的规律,阶段扰动并不能改变其趋势的演绎。若剔除疫情冲击,工业 周期在什么位置上?我们聚焦两大核心国的工业周期: 当前,中国工业周期正延续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底部企稳回升的态势。本轮中国工业周期,经历 2018、2019 两年整固后,于 2019 年四季度初现筑底企稳迹 象:1、需求企稳,工业增加值磨底;2、供给整固逐步充分,库存、产能近历史低位; 3、价格有抬升迹象,PPI 基数法预测来年大概率呈攀升态势。 但受一季度疫情冲击影响,工业周期的企稳被打断,甚至出现进一步萎缩,库存大幅跳 升,价格、产量、产能继续下探。二季度起,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财政货币对冲刺激下工业周期快速修复。当前来看,工 业周期已延续筑底特征,但增速水平依旧未恢复到疫情前:1、生产、产能、价格底部共 振向上,修复动能较强;2、库存虽去化,但仍处中位,结构上依旧有待去化。另一边,美国制造业周期也受疫情冲击而快速出清。2019 年,美国制造业步入周期下行。产能、库存皆处在历史高位,伴随降息对冲,需求 阶段性企稳,但供给端的出清并未充分。因而若是常态下,美国制造业的整固我们认为 有望延续至 2021 年。2020 年二季度,受疫情冲击,需求快速萎缩,美国制造业同中国一样面临大规模出清。 供给端库存与产能均面临大幅回撤去化。当前,除了产能仍偏高,整体处在下行周期之外。产量、库存、价格均于历史低位共振 向上。低库存背景下本轮美国制造业的修复同样不容小觑。本轮特质:海外重于国内,制造甚于建筑有别于上一轮周期,本轮所衍生出两处不同特质:特质 1:海外优于国内 一是海外优于国内,本轮通胀交易的基础在海外大规模对冲政策刺激,而中国受高效的 疫情控制政策从容有度,扁平化周期延续。国内:周期扁平化,整体趋于稳态 近年国内终端需求宏微观层面均呈现明显的扁平化效应。宏观视角上,需求结构性景气 支撑,导致宏观经济运行相对稳健,如地产对冲基建和制造业下滑,地产内部一二线和 三四线的结构性分化;微观层面上,近年社会库存权重放大,导致诸如钢铁产业链季节 性明显被平滑,呈现“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特征。海外:大开大合,政策规模空前海外今年经历大开大合的波动,受制于疫情控制的低效,政策对冲幅度较大:3 月,海 外疫情爆发引发流动性危机,工业金属大跌入坑;4 月,国内经济率先复苏,带动工业 金属“V”型反弹;7 月-8 月,海外经济复苏对冲国内经济转淡,工业金属高位振荡;9 月以来,欧洲疫情二次爆发,压制海外需求,工业金属有所走弱。而本轮的货币宽松以及财政赤字规模或将创历史。美联储领衔全球货币宽松。美联储应 对疫情扰动除降息外,采取了包括 QE 在内的一些列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欧洲央行方 面决定维持利率不变,并扩大量化宽松计划,年底前追加 1200 亿欧元的净购买计划; 而日本央行 3 月将国债购买规模上调至每年约 80 万亿左右,4 月底会议决定撤销增幅 限。而这样级别的宽松,从历史观来看,有引致滞胀的可能。特质 2、制造好于基建二是制造优于建筑,上一轮周期地产链景气制造业受制于高库存产能去化,而本轮恰相 反,地产基建平稳,而制造在出清后或将迎来新一轮景气周期。建筑链:基建资金受掣,地产销售尚佳不同于上一轮周期地产基建的强势,我们认为本轮地产建筑链整体维持稳重偏弱格局。 4 季度展望明年,基建方面专项债发行高峰渐过,4 季度以及明年下行概率加大,11、 12 月基建层面的资金或受到考验;而地产方面,虽然调控政策不断,但是整体销售尚佳,所以“回款-开工-施工”前期并未受到过多影响,当然,10 月赶工后,季节性现象 将主导地产需求走向,政策影响力也会在跨年之际主导开发商行为,从而影响来年预期。制造链:出清充分,筑底启动景气周期 本轮制造业经历上一轮的深度出清,当前普遍处在低产能低库存的格局之下,随着下游 需求的修复我们预计整体制造业将盈利景气周期启动。而近期中观层面也有显著反馈。 以钢铁为列,盈利表现上,冷轧是少有盈利环比改善品种,在总体需求持续性受限之下, 冷轧对应的下游季节性效应较少,汽车产量数据也持续优化,因而受限程度也相应较低。特钢大势所趋,高端方兴未艾后工业化时代,制造转型升级正当时工业化阶段表现为第二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不断上升,究其内在原因,是工业 化所表现出的基础设施建设伴随着城市化的加深快速发展,此一阶段普钢需求稳步攀升。 而进入后工业化时期时,特钢领域需求的提升将主要得益于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带来高端 制造业在经济中的占比加大。 后工业化是指服务业的产值和就业超过工业和农业,2015 年我国第三产业 GDP 占国民 生产总这比例为 51%,后工业化时代正式开启。本质上看,“后工业化”是在物质基础 达到一定水平,供给以知识和技术为动力改变生活方式,需求由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 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后工业化这一特性表明社会高端技术产业需要担负 更加重要的责任,与经济增量时代传统领域对普钢需求的扩张类似,后工业化存量经济 时代面临结构转型,各领域高端制造发力则推动特钢需求扩张、特钢应用面也更加广泛。日本的制造转型升级或许能参考借鉴。20 世纪 70 年代,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之下, 受制造业及高新技术型产业崛起驱动,特钢需求大幅提升,行业迎来了大发展时期。1973 年日本钢铁产量达到历史峰值,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均处于缓慢下降。与这一走势 形成鲜明反差的是,特钢作为钢铁的子行业,几乎同时开始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如前所述,日本特钢产量在钢材总产量中的占比从 1975 年不足 10%,迅速提升到 1985 年 超 19%。除了量的提升,日本特钢产品的结构变化更加值得关注。由于这一时期新兴崛起的产业 对特钢的需求多为高端特钢产品,所以日本高端特钢的增长速度比一般特钢更快。从具体细分品种来看,汽车所用结构钢,核电所用高温合金、耐蚀合金,机械所用高强钢的 产量增长尤为迅猛。国内特钢低端主导,高端空间广阔中国目前的状况与日本 20 世纪 70 年代类似:同样经历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和经济增速 换挡,同样面临着经济结构转型变革。历史不会简单重演,但往往存在着惊人的相似。 在当下制造业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下,中国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正高速推进。 供给格局方面,国内中低端特钢(非合金钢和低合金钢)占比高,供给相对过剩;而高 端特钢占比 25%,明显低于日本 68%水平。中国进口特钢均价约为 9067 元/吨,产品 中绝大多数为高端特钢,近两年国内特钢进口量高速增长,侧面印证国内高端特钢供给 偏紧,在高端制造升级步伐中需求亦更为广阔。特钢之选择:关注具备高护城河的优质细分龙头落地到特钢行业的定位与发展趋势,不能仅以重资产、周期性、同质化的大宗视角来看 待一个具备如此大差异化的细分子领域。特钢未来的产业趋势会具备几个明显的优势:1、行业周期性弱,成长性强:与下游周期性波动大的普钢不同,下游分布在汽车、航空 航天、炼化油气等高端制造领域的特点,使得行业更容易与下游用户深度绑定而订单稳 定,盈利波动性大幅减弱;2、龙头具备极强的先发优势,赢者通吃,强者恒强:高技术壁垒、重资产投入、持久长 期的认证都在无形之中构筑细分龙头的护城河,后进入者所面临的最大难度不只是资金, 更在软实力方面;3、龙头盈利稳定性好可有效带动估值重构:盈利开始逐步摆脱周期性波动带来的稳定 性溢价,会逐步反映在估值提升。详见报告原文。(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官网】。

希崎

2020年中国钢铁产业互联网行业研究报告

核心摘要:传统钢铁产业链存在较大痛点,互联网对传统钢铁产业链存量的赋能空间极大。1)供给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下,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不断优化,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显著提升。但钢铁行业集中度仍较低,且产业布局不平衡,仍有较大的优化空间。2)流通端:非结构化分销渠道在钢材销售渠道中仍占据较大比例,传统钢铁贸易流通环节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痛点明显。3)需求端:从钢铁行业下游需求行业分布来看,需求主要来自建筑和机械行业,占总需求的72.4%。钢铁下游需求波动性较强,受内外部宏观环境影响较大。钢铁产业互联网价值凸显,通过构建数字化和供应链协同,解决供需错配,未来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1)提质增效:引导钢铁行业健康发展,指导上游钢厂合理排产、智慧化制造,促进钢铁行业转型升级;2)降低市场不确定性:通过数据化渗透,打破传统供应链条存在的模块分割、数据孤岛,实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三流合一;3)优化流通:压缩和优化流通环节,促进钢厂和下游中小用户零单采购需求的高效对接,助力上下游企业降本增效;4)生态共享:突破资源束缚,呈现更加开放、包容的产业业态融合。数智化、中台化及技术应用将筑牢产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根基,生态化是产业互联网发展的高级阶段。产业互联网驱动钢铁供应链数智化转型升级,中台化将成为产业互联网核心竞争力,技术应用将提升产业互联网平台智慧服务能力,钢铁产业互联网平台最终将从商业化规模增大演变为钢铁协同生态的扩张。传统钢铁产业链痛点分析(生产环节)行业集中度较低,产业资源优化仍有较大上升空间2019年,中国钢铁行业 CR10集中度仅为36.8%,离工信部发布的“十三五”期间前十家钢铁企业产业集中度提高到60.0%的目标还有较大的距离。从国际对比来看,中国钢铁行业集中度(CR3)明显低于美国、日本、韩国等钢铁行业集中度(CR3)水平。总体来看,未来我国钢铁行业集中度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此外,钢铁生产环节存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动力不足,钢企的信息技术与钢铁制造融合发展有待深化,国内钢企国际化发展“走出去”难,钢铁企业的节能环保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钢铁产业布局不平衡,形成“北材南运”供需结构中国钢铁产业布局欠佳,区域间供需不平衡,北方供给大于需求,形成了“北材南运”的供需结构。钢铁生产布局主要是紧挨矿山建设钢厂,大部分钢铁企业分布在内陆地区,而中国的钢材消费市场主要集聚于经济较为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及环渤海区域,由此造成钢铁产地和消费市场的不完全匹配。为了实现资源匹配,通常主要有三条跨区域路线,分别是将东北资源输送到上海、广州地区,将河北资源输送到长三角和珠三角市场,将山西资源输送到两湖和云贵川地区,这催生了巨大的钢铁物流运输需求。加强沿江沿海区域的服务渗透能够有效改善供需匹配情况,在沿江沿海布局将成为钢铁行业未来趋势。传统钢铁产业链痛点分析(流通环节)总:传统钢铁贸易流通环节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痛点明显中国钢铁产业布局欠佳,供需不匹配,形成了“北材南运”的供需结构,且传统的钢材流通是以“层级式”经销商代理的分销模式为主,供应链模块分割、存在信息孤岛,面临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无法“三流合一”的痛点:1)信息流层面,传统钢铁分销网络面临信息多层传递的痛点,同时交易流通链条繁复导致交易成本居高不下,需求反馈信息回流不畅导致钢材供给与需求不对称。2)物流层面,产业布局分散形成复杂多样的钢铁物流困境。3)资金流层面,产业链中下游资金压力大,金融支持不稳定。信息流:有效信息匹配不透明、需求反馈回流不畅传统钢铁分销网络存在商流契约不完善、定价模式单一等问题,信息流存在多层传递和需求反馈信息回流不畅的痛点,且分销商内部的高层次人才较少,传统钢铁产业链自身内生性改造升级难度大且需要较长时间。对下游采购端来说,存在流通链条层级多、交易环节繁复、效率低下,交易成本较高、线下采购流程不透明等痛点。对上游生产端而言,存在供需信息匹配难度较大、交易不确定性强、营销模式单一等痛点。物流:产业布局分散成复杂多样的钢铁物流困境历史产业布局使得钢铁物流形成了“钢材跨区域流动”与“内地向沿海布局”的供需结构,一方面带来了巨大的运输及物流需求,另一方面也使得商流和物流分散,难以形成网络效应和规模效应,从而衍生出大量繁复的流通链条和物流主体,阻碍行业效能提升。未来随着钢铁行业在沿江沿海布局加强,产业布局将逐步改善。资金流:产业链中下游资金压力大,金融支持不稳定纵观钢铁产业链,上游钢厂对下游贸易商有资金要求,而下游用钢企业则需要更加灵活的付款条件,产业链中下游均存在较大的资金压力,对稳定的金融服务需求迫切。与此同时,金融机构不了解企业的真实贸易情况,也难以直接把控底层仓储物流的操作风险,这降低了银行直接参与钢铁行业融资业务的意愿,继而导致产业链中下游企业的融资渠道不稳定,容易对其资金链产生冲击。产业链中下游的薄弱,会使风险逐步堆积,波及产业链整体。所以,对产业链的金融支持与金融业务模式改进的需求日益强烈,这为生态平台开展适应产业链实际业务的信用管理服务创造了背景空间与发展条件。钢铁产业互联网价值分析构建数字化和供应链协同,解决供需错配痛点:上游钢企通常是批量规模化生产,下游企业多为零散小批量采购,上下游供需存在批量错配,加上同质化产品(建材类等)跨区域交易量大导致运输、加工成本较高,造成钢铁产业链上下游面临供需错配、交易成本高及交易低效等多种困境。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钢铁生产端和流通端亟需转型升级。钢铁产业互联网平台依托互联网技术打破时空信息不对称,构建数字化和供应链协同,引导钢铁行业过剩产能有效改善,促进钢铁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助力生产端提质增效;通过分析平台交易数据,推出钢铁价格指数,降低交易价格风险和市场不确定性。钢铁产业互联网价值分析(流通环节)信息流:产业互联网数据渗透,压缩贸易环节提升服务价值钢铁产业互联网通过数据化渗透,压缩中游钢铁贸易流通环节,实现流通环节扁平化。消除产业信息不对称,实现上下游供需的高效对接,与此同时,为产业链上下游提供物流平台服务、交易平台服务等多项服务。产业互联网通过数据打通,打破“数据孤岛”,实现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三流合一”,提升业务效率,加速决策模式由“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为钢铁产业链上下游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提供数据支撑。物流:数智化平台解决传统钢铁物流服务的核心矛盾《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管理暂行办法》中提到“推进网络货运的发展是促进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新途径”。网络货运在提升行业效率,促进环保方面的具有较大的价值。在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背景下,组建物流平台,能够极大程度解决传统钢铁物流的两个核心矛盾:物流主体分散导致的供需不对称以及链条繁复造成的上下游协作困难。通过技术赋能和平台赋能,实现物流资源数据化、物流过程可视化、物流决策智能化,通过钢铁物流平台消除物流主体之间的信息壁垒;同时利用平台在信用管理、物流一体化和商流全流程可信追溯等多方面的影响力,解决多链条下的钢铁物流环节协作问题。此外,产业互联网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物流平台服务,辅助金融机构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进而满足各方的资金需求。资金流:生态平台成为信用体系构建者,依托真实贸易背景,穿透业务优化现金流钢铁行业存在融资难问题,商业银行一方面压缩钢企流贷规模,另一方面由于无法直接获取真实的动态交易信息,难以把控底层仓储操作风险,难以直接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但是,生态平台的出现,可以提供真实交易背景,也可以辅助银行把控操作风险,为商业银行开展钢铁产业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提供可行性。在生态平台和银行的合作下,产业链上企业的真实贸易融资需求得到满足,产业链上整体资金流动得以优化。钢铁产业互联网价值分析生态共享:开放、包容的产业业态融合生态型平台是指在为供需双方提供钢铁资讯、广告宣传及在线交易服务的基础上,能够结合产业链上下游需求,提供物流、信用管理服务、技术等增值创新服务。以钢铁交易为基础的产业互联网,在突破了资源束缚(产能资源、贸易资源、供应链资源等)后,将呈现更加开放包容的产业业态。这其中既包括基于钢铁交易产品服务的多元化,如智能定价、数据服务等,亦包含基于大宗商品行业特征和交易特征的工业品类延伸。当然产业互联网的开放、包容特征,也是其从交易价值向服务价值进行战略转化的重要背书。钢铁产业互联网行业发展历程行业进入产业生态构建阶段钢铁产业互联网行业在历经起步阶段、成长阶段及快速发展阶段,现已进入产业生态构建阶段。在起步阶段,钢铁产业互联网平台主要以钢铁资讯平台为主;进入成长阶段后,上海钢联等平台在线交易逐步增多,行业进入加速期;2015年钢铁行业进入“冰河期”,钢厂出现销售不畅,服务诉求增强,为钢铁产业互联网带来发展机会,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位于领先地位的平台开始尝试交易+增值服务的发展模式。目前钢铁产业互联网已进入产业生态构建阶段,钢铁产业互联网行业内的领军企业开始构建产业生态平台,协同商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环节,形成多流一体的发展模式。钢铁产业互联网产业图谱钢铁产业互联网平台商业模式分析生态型平台对钢铁产业链服务能力较强钢铁产业互联网平台按照经营模式进行划分,分为信息服务平台、在线交易平台、生态型平台。钢铁产业互联网平台商业模式(1/3)信息服务平台为供需双方提供信息资讯艾瑞分析认为信息服务平台发展的优势在慢慢消失,其他新兴的电子商务形式快速分割了大部分市场,未来信息服务模式将会作为基础性服务存在于产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每一阶段,主要用于用户引流、用户交易习惯的培养上。钢铁产业互联网平台商业模式(2/3)2.1 在线交易平台通过网站线上完成从订单到评价各环节,实现交易闭环艾瑞分析认为,信息加广告的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钢铁产业链供需双方的服务需求,平台已经由信息服务平台向在线交易平台转型,通过平台完成订单、付款、发货、收货、评价等环节,实现交易闭环。2.2 按照平台介入交易深度不同,可分为五种在线交易模式按照平台介入深度的不同,可分为自营模式、供应链服务模式、平台化统购分销模式、现货交易/寄售模式、产能预售模式。自营模式介入最深,但同时需承担囤货带来的库存和资金压力,且受钢材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较大,对比来看,其它几种模式受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小。艾瑞分析认为,产业互联网平台需通过平台化方式深度介入交易,便于平台整合各方资源,为用户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由此平台可建立较强的用户粘性。目前行业内自营模式、现货交易/寄售模式、供应链服务已相对较为成熟,平台化统购分销及产能预售模式作为钢铁在线交易平台新型业务模式,由上游供给端驱动,能够更好地促进钢厂产销平衡和以销定产。钢铁产业互联网平台商业模式(3/3)生态型平台一站式解决产业链各方的信息流、物流及资金流痛点生态型平台通常包括信息资讯、在线交易、物流及信用管理服务等,同时这些服务具有较强的协同效应。艾瑞分析认为,生态型平台在为钢铁产业链供需双方提供信息服务、在线交易服务的基础上,产业链上下游提供仓储、物流、加工、信用管理服务等增值创新服务的能力较强,一站式解决钢铁产业链上各方在信息流、物流及资金流上的痛点,更好地满足产业链各方的需求。中国钢铁产业互联网业态增长分析中国钢铁线上交易市场规模及线上渗透率2019年,中国钢铁线上市场规模约为1.6亿吨,同比增速为36%,2015-2019年行业复合增速维持在33.1%。行业呈现前期增速较高之后趋于平稳增长的态势:2016-2017年行业增速较快,主要是行业竞争出现白热化,多数平台多采用互联网补贴买流量的模式拉高平台交易量,这种模式导致平台亏损严重。2018年增速下滑主要是由于部分平台大量亏损后,现金流承压而倒闭,同时优质平台开始调整模式,注重平台盈利性和精细化运营,行业由快速增长转为有质量的稳定增长。随着平台以线上交易为主体,不断完善配套设施,解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仓储加工、物流及资金需求,平台交易量增速上升之后趋于平稳增长。经过几年的发展,钢铁线上交易业务模式逐步稳定,对钢铁产业链各方企业赋能作用明显,同时政策端与技术端对行业双驱动,为钢铁产业互联网奠定良好发展基础。艾瑞预计未来四年钢铁线上交易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2.4%,2024年中国钢铁线上交易市场规模约达2.9亿吨,线上渗透率将达到14.6%。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政策端红利将持续促进产业互联网快速发展产业互联网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支撑力量,不断颠覆传统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推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我国工业经济正处于由数量和规模扩张向质量和效益提升转变的关键期,迫切需要加快产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步伐。2015年以来,国家出台一系列促进产业互联网发展的政策,从基于传统商业模式的有效赋能——以工业行业核心平台主体为主,加速传统业务线上化、网络化——提升整体工业“市场+平台+服务“的协同性和生态性——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和跨行业融合的数字化生态体系,政策端指引不断演变。未来,随着国家深入实施产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政策端红利将持续促进产业互联网快速发展。数智化:产业互联网驱动钢铁供应链数智化转型升级在产业互联网的驱动下,钢铁供应链在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基础设施、商业模式、发展目标上实现了质的改变。产业互联网平台最终要从商业化规模增大演变为钢铁协同生态的扩张,以贸易、物流、信用管理服务为商业载体,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设施,通过赋能产业链的中小企业来实现钢铁产业链的效率蜕变和钢铁生态链的无界生长。生态化:是产业互联网发展的高级阶段信息化时代:主要聚焦信息展示,将线下信息转移到互联网上,网站通过收取加盟费和信息推广服务费盈利。平台化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切入交易,通过系统或人工撮合,进行供需信息匹配和在线交易,力图实现交易闭环。数字化时代: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的发展,平台打通供应链,为交易双方提供智慧物流、信用管理服务等一系列服务。智慧化时代:随着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技术发展及应用,平台对需求智能预测,实现供需智能匹配。生态化时代:多维度、多角色地进行合作,互利共生,行业生态圈有多样化的参与者、健康的分配关系和更多的价值创造,实现资源共享及与生态圈各方的互联互通,不断完善钢铁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