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解读《2019中国基础教育年度报告》,预测2020教育趋势鲍子立干

解读《2019中国基础教育年度报告》,预测2020教育趋势

近日,《2019中国基础教育年度报告》正式首发。这次年度报告由3个子报告构成,分别为中国基础教育政策分析、中国基础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中国基础教育典型案例,分量十足。2019年对基础教育而言,是个顶层设计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教育部都有诸多重大政策文本发布。这些文本里包含着明确的政策方向、指导性建议和工作思路,直接关系着2020年工作部署和具体任务。无论是教育厅长、教育局长,还是校长、教师,都不能不知。一、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教育是造就新生力量的事业。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上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学校教育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同时也要看到,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边界正在消解,只有树立大教育观,全社会群策群力,才能更好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二、绘制教育强国目标蓝图《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及《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经过缜密研制,终于在2019年初发布。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三、开辟中国教育之治新境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这一制度设计传递出重要信号,即作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的一部分,要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上有新作为,如“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在文化制度部分还提出“完善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齐抓共管机制”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总体上具有决定作用。四、基础教育“换挡”高质量发展 2019年,基础教育进入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等基础教育三个重要文件相继印发,教育部加强教研、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实验教学等系列配套文件先后出台,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大力推进,关键领域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高质量发展成为基础教育的主题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初步形成。五、全面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大力为教师“赋能”“赋权”“减负”2019年,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教育部以落实中央4号文件为抓手,着力强师德、提素质、优管理,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教师能安心、静心教书,教育才有活力。没有惩戒的教育,犹如没有刹车系统的汽车。《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意见》要求“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高质量的教育督导,才能保证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督导“长牙齿”才有权威,才能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创建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生态公平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教育领域集中体现在“面向人人”,促进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2019年9月26日,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新闻中心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70年来中国教育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全国99. 8%的城乡学校办学条件达到了底线要求。这是很大的改善”。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2019年基础教育抓攻坚、补短板,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攻坚克难、奋力突破。总之,2019年是基础教育奋力、勤力、聚力质量提升的一年,相关政策“高规格”“快节奏”出台,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建梁立柱,关键领域改革一再突破,深入实施落地有声。这是基础教育为教育强国建设打牢基础的关键一年。

抬驴

给基础教育和基础研究更多关注

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发展、创新性思维、适应时代要求的能力,使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还应继续完善科研经费使用和考核机制,建立重结果、重绩效的评价体系华为公司负责人任正非最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用了大量时间来探讨中国的基础教育和基础研究。他认为,我国目前基础研究方面水平不高与基础教育跟不上直接相关。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过于偏重应试,束缚了孩子的天性,让他们从小就习惯了标准答案,对知识点掌握得很牢固,但长大后很难有全面的思维,创造力相对缺乏。然而,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有些知识很快就会过时,掌握学习能力才是关键。因此,当前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发展、创新性思维、适应时代要求的能力,使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才的良好局面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形成。还有一个问题很少有人关注,却是中国科研领域不能回避的隐忧:我们的基础研究少,“配合国家战略”的研究多,独创性探索性的研究少,最终呈现的科研成果也是论文多、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我国高校科研经费除部分以重点高校、重点学科建设基金等形式定向划拨外,绝大部分是通过竞争性项目申报方式获得。这些科研项目短则一年、长则三五年就要结题,有明确的论文、专利考核指标要求,并不适于需要长期积累才能形成重大成果的基础性研究活动。有些探索类研究三五年也难以出成果,科研人员为了顺利结项,往往只能写篇论文交差。曾经以5.2亿元专利转让费创下中国高校专利转让纪录的毕玉遂教授说过,他这项专利研发过程中没有申请到科研经费,虽然自己很为钱发愁,但误打误撞让产品最终研发成功了。否则,以他研发10余年,前6年连个理论都没想出来的进度,这项科研成果多半要被评审委员会投不信任票,不得不半途而废。然而,当这项专利研发成功后,市场用5.2亿元的真金白银,认定这是一项有巨大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研究。这比发多少篇论文、拿多少项荣誉都更有说服力。迄今,他这项专利一篇论文也没发表过。近期,教育部党组发布《关于抓好赋予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明确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和实施周期3年以下项目,不作过程检查。与人才培养的长期性相比,机制调整产生的效果立竿见影。真正有理想有抱负的科技工作者,都想出成果、见实效。充分相信和尊重科研工作者,尊重科研规律,不一味用时间去考核,也许反而会激励诞生更多科研成果。下一步,还应该继续完善科研经费使用和考核机制,建立重结果、重绩效的评价体系,区别对待因科研不确定性未能实现预想目标的研究和那些因为学术不端导致的项目失败,允许科研失败,严惩弄虚作假。只有这样,科研人员才能从应付考核的担忧中解放出来,真正把精力投入到发明创造中去。(原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佘 颖)来源:经济日报

打工梦

任正非:没有良好的基础教育,就难有有作为的基础研究

未来网北京5月27日电(记者 李盈盈)近日,华为创始人兼CEO任正非在接受央视《面对面》栏目的专访时再次强调教育,他说:“中美贸易的根本问题是科教。我关心教育不是关心华为,而是关心我们国家,如果不是重视教育,我们会重返贫穷。”截图自@央视新闻这个社会最终要走向人工智能任正非表示,在华为的生产线上,基本上没有人的,20秒钟一部手机,从无到有基本上没有什么人。未来几百条、上千条的生产线完全是自动化的,从我们公司的索引,可以放大来看这个国家,国家也要走向这一步,否则国家没有竞争力的。央视专访任正非视频截图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是什么?有硬件基础,比如说铁路、公路、交通设施、城市建设、自来水各种环节的硬件设施,但硬件设施是没有灵魂的,“灵魂在于文化、哲学、教育,在于人类文化素质。”任正非说。而在人工智能的背后有座统计学的大山,此前任正非接受采访时多次表示,“人工智能说的再玄妙,其基础也是数学。”他表示,统计学很重要!国外计算机统计学就是人工智能。我们往往不重视统计学,有些人把它当成小儿科扔到一边,也没有大师。教育是一切的基础任正非呼吁提高教师的待遇,让优秀的人报师范学校,愿意当老师:“再穷也不能穷教师,只有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国家才有未来。”任正非强调,“如果教师的待遇不高,优秀的人不愿当老师,就会出现‘马太效应’,我们的教育只会越来越差。”他讲了二战时的德国和日本的故事。德国因为不投降,最后被炸得片瓦未存。日本也受到了强烈轰炸,大量的工业基础被摧毁。但是,没过多少年,德国就振兴了,所有房子都修复得跟过去一样。日本的经济也快速恢复,这都得益于他们的人才、得益于他们的教育,这点是最主要的。对于华为而言,之所以能在中美贸易摩擦中,岿然不动,雄心勃勃,也得益于他的人才储备。在任正非看来,芯片研发光靠砸钱不行,要砸物理学家、数学家、脑科学专家等科学家。在华为工作的人才至少有700名数学家、800多名物理学家、120多名化学家、六七千名基础研究的专家。“今天大家看到华为有很多成功,其实成功很重要的一点是外国科学家。因此,我们国家要和西方竞技,唯有踏踏实实用五、六十年或者百年时间振兴教育。”不过,任正非认为,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人需要耐得住寂寞,坐冷板凳。与基础理论研究相提并论的是基础教育,为此,他个人出资,请权威专家做中国基础教育状况的调查研究,并以他个人名义向贵州省捐助了上千台钢琴。“不要满嘴数理化,应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投资教育就是投资未来任正非认为“中美贸易的根本问题是科教。”中国将来和美国竞赛,唯有提高教育,没有其他路。他表示,铁路、公路、交通设施、城市建设、自来水等硬件设施是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而硬件是没有灵魂的,灵魂在于文化、哲学、教育,在于人类文化素质。任正非一辈子与教师无缘,却心系教育。他的父母在贵州最偏僻的少数民族地区任乡村教师,父母叮嘱他们“今生今世不准做老师”,但是,任正非却一直心心念念教育事业,替党和政府“瞎操心”。用任正非的话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没有老师,怎么办?社会怎么发展?”任正非表示,再穷也要给未来投资。“这个时代对一个国家来说,重心是要发展教育,主要是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的基础教育。没有良好的基础教育,就难有有作为的基础研究。”对于我国而言,如果不从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抓起,国家不可能强大。“未来20-30年,人类一定要爆发巨大的革命。如果我们投资教育,从现在抓农村基础教育,20-30年后,农村的孩子都是硕士博士,在国家在创新领域拼搏,这是事关国家前途和命运,这才是未来。”这是任正非的理想。为了强大我国的教育,任正非还个人出资,请中央党校、中国基础教育课题组的专家做中国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状况调查,分析乡村的贫困学生的学习途径,为国家教育政策的出台提供调查样本。任正非说,“(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国家的未来,教师们担负着给花朵浇水。我们都不给花朵浇水,没有使命感,花枯萎了,不就一个乔布斯少掉了吗?”

思虑善否

华为:基础研究与基础教育是产业诞生和振兴的根本

数学家、物理学家对宇宙和未知领域的探索,为人类带来了全新的视野和方法。牛顿在力学、光学以及和莱布尼茨共同在微积分领域的开创性贡献,打开了近代自然科学研究的大门。无数科学家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创新与突破,推动了两百多年来的工业化进程。现代产业的根本在基础研究力学和热学基础理论进步,推动了蒸汽机、内燃机的发明。蒸汽机的灵感,来源于高压锅。经过100多年的改良,蒸汽机从原型到规模应用,开启了工业革命。又经过上百年的探索,内燃机为现代交通工具装上了强劲的心脏。电磁学为电力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发明,使电力走向实用,电灯的出现,点亮了一个全新的产业。而交流电系统的诞生,使电力的远距离传输与大规模应用成为可能。第二次工业革命蓬勃兴起,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数学与物理的接力突破,奠定了无线通信的理论基础。麦克斯韦用四个方程组,推测了电磁波的存在并且以光速传播。赫兹用实验击发和探测到电磁波,证实了麦克斯维的猜想。马可尼从赫兹实验发现商机,拉开了无线通信产业的大幕。电力机车比内燃机车诞生更早,跑得更快,1903年的试验中就跑出了200公里的时速。工业强国纷纷投入高铁工程技术研究,日本第一个实现了高铁商用。中国高铁通过引进先进技术,不断改进创新,创造了轨道交通史上的世界奇迹。现代计算机无比强大的功能,起源于最基础、最简单的数学规则。二进制定义了最基本的计算语言,布尔代数实现了数理逻辑运算,而冯·诺依曼提出的存储程序原理,为现代计算机的结构奠定了基础。以计算机、信息通信、空间技术、原子能等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式开启。空气动力学的演进,是航空航天产业起飞的关键。“伯努利原理”使人们认识到不同速度的流体所蕴含的力学特性。茹科夫斯基提出“升力定理”,为飞机装上了理论的翅膀。吴仲华的“三元流动理论”,为现代航空涡轮发动机的设计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科学的发展都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进步。爱因斯坦用质能方程揭开了质量与能量的关系,迈特纳用实验证明了爱因斯坦的预言。化学家对放射性物质的研究,物理学家建设可控核反应堆,共同推开了原子能产业的大门。没有信息论的建立,人类就无法进入数字世界。“香农定理”为信息通信产业奠定了理论基础。集成电路的发明,让IT产业进入“摩尔定律”时代。而通用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共同语言,软件产业开始蓬勃发展。人类对光的探索从未止步。丁达尔发现了光的全反射原理,电话的发明者贝尔,利用太阳光作为光源,打通了第一个光电话。高锟提出在电话网络中用光代替电流、玻璃纤维代替导线的构思,直接推动了光通信产业的诞生。今天,光通信已成为网络基础设施,支撑起信息社会的海量数据传输。科学家用数学模型模拟人脑神经活动。图灵为人工智能科学提供了开创性的构想。深度学习理论的进步,使人工智能领域迎来了新的发展浪潮。机器人能不能思考?这个严肃的哲学命题还没有准确的答案,但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拉开序幕,智能社会正在到来。科学的进步,往往是对经典理论的批判。相对论突破了牛顿力学的局限,量子理论又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让人们认识到微观粒子独特的运动规律。而量子计算的构想,正在为人类带来超强的计算能力。孟德尔从豌豆杂交实验中,推测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1900年,“孟德尔定律”被三位科学家同时证实。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的诞生。漫长的基因解码之路,只是人类生命之谜破解的开始。华大基因汪建说,自己要活到120岁。基因科学的持续进步,让我们对生命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更多的期待。基础研究的历史,是成千上万优秀人才的协奏曲。爱因斯坦、普朗克、玻尔等无数科学家的研究,改变了人类的思维与观念,也奠定了现代产业的理论基础。基础研究的根本在于教育基础研究的突破,往往需要上百年,数代人的共同努力,需要有天才的灵感闪现,更需要大量科学家、能工巧匠的持续创新。基础研究的根本在于教育,要形成英雄“倍”出的人才黑土地。教育是立国之本,教育是最廉价的国防,今天的教育,将决定科技、产业、国家的未来。科学家往往也是教育家,他们传承科学知识,更传承科研精神。袁隆平、李小文、屠呦呦等科学家们数十年如一日,踏踏实实搞科研,板凳甘坐十年冷,这种精神,是这个时代最好的教科书。大学不仅培养人才,也培育创新的土壤。在广袤的农场中建校的斯坦福大学,仅收取象征性的租金把土地租给校友创业,这些年轻的创新英雄,在前沿科技领域夜以继日地奋斗,把一片果园变成了“不眠的硅谷”。英雄不问出处,大学不仅培养博士、硕士、学士,也包容多样化的人才。瓦特是格拉斯哥大学的仪器修理工,他从学校一台纽科门蒸汽机的修理起步,开始改变世界。在抗战如此艰难的岁月,西南联大、武汉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师生们时刻准备着报效祖国。西迁到乐山的武汉大学师生,在宗祠里仍在讨论原子核物理。南京大学的教工们在战火纷飞中,赶着1000多头稀缺品种牲畜,西行2000多公里抵达重庆,保存了珍贵的科研资源。职业教育为产业发展培养了源源不断的“现代工匠”。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是高质量德国制造的“秘密武器”。完成初中教育后,瑞士70%的学生选择职业教育,他们造就了著名的“瑞士制造”。基础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基础教育是人才成长的起点,中小学是一个人品格、思维、习惯形成的决定时期,青少年基础素质培养的根本在于教师。一个国家的强盛,是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完成的。少年强,则国强。1870年普法战争胜利后,老毛奇元帅说:“普鲁士的小学教师赢得了萨德瓦战役。”威灵顿公爵认为,“滑铁卢的胜利是在伊顿公学的操场上决定的。”少年时期体魄、意志、毅力的培养,成年后将升华为他们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与荣誉感。

白玉京

基础教育的发展是国家发展壮大的基石!

在中美经贸摩擦持续进行的时代背景下,任正非所讲的的教育观富有现实意义,也值得我们去深思。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美国和德国在国家在崛起之前,都经历了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德国为例,从开始实施义务教育,到后来推广职业技术教育,再到更加重视大学科学研究,德国对教育的重视,举世皆知,有目共睹。德国对于教育上的通入在后来都得到了回报,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止,德国的经济繁荣,都是建立在当时现代化的学校体系和它具有世界声誉的科学成就的基础上。基础教育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类的未来和国家的繁荣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基础教育,对于国家和民族而言,基础教育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关系着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也是教育底蕴和教育实力的比拼。没有发达的教育,是培养不出高端人才的,而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讨不来的,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关键就靠高科技人才,靠善于学习、敢于与高手过招的人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从逻辑上讲,每个层面、每个阶段的教育都重要,但从实际情况看,基础教育尤为重要。值得欣慰的是,党和政府一直重视教育,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无论教育投入还是教育改革,均可圈可点。在数量规模发展的同时,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效益也不断提升,内涵发展进入新阶段,共享发展迈上新台阶,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基础教育的历史性跨越,带动我国实现由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正在迈向人力资源强国。我国是人口数量大国,继续发力教育,才能使我国转变为人才强国。对于当下中国面临的处境只有努力发展教育,特别是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以及关注,才能使我们的国家发展的更加强大,不惧面临的各种风险。

不亦惑乎

基础教育的意义何在?

近日搜索热点上关于王思聪和花千芳有关到底要不要学英语的拉锯战引起了众多吃瓜群众的围观,最终以王思聪删掉微博作为结束。小编认为这个话题到最后已经偏离了最终的论点,花千芳表示英语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不应该作为必修课程,王思聪作为反方结果用劲太大,让人理解为歧视穷人,以删微博结束。其实照小编来看,英语作为一门必修课程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以步入社会后学科有用无用论来看,大部分课程都不必去学了。小编有个观点,从小学到高中有数学、英语、物理等等课程教育局是有他们的含义的。一、基础教育对开发学生脑力是很有帮助的,在人脑发育阶段,学到的东西越多,大脑的沟壑和神经元发育的也就更好,人也会更聪明;二、拉开人与人之间的学习距离,毕竟高等教育是不可能人人都能享受到的,这就需要有一定的评定标准,那么这些科目就能明确的给人以判断标准来区分人与人之间的学习水平,虽说这样划分太过于粗暴,也有一定几率漏掉一些天才学生,但大浪淘沙下,金子最终会闪现的,所以小编认为这些学科不论数学还是英语就是在硬性的划分人的智商,其本身对以后工作影响不大,但想要获得最新知识,在大多数的获取方式还是在高等学府。为什么在过去家长们常说“进入大学你就轻松了”,因为在过去大学生是稀缺资源,只要是大学毕业就意味着前程似锦,找工作不愁,但是随着大学进一步扩招,大学生不再那么吃香,毕业就失业比比皆是,从这点上来看只能说考试的标准降低了,大家学到的东西都差不多,没有竞争性,不能体现智商的优越性了,否则你看那些名校毕业的还是有市场的。市场决定了一切,无论英语还是数学真正在工作中用到的人是不多,但这就像一块敲门砖,没有你就不能获得你想拥有的,小编最后与大家共勉:活到老,学到老。

眇乎小哉

基础教育现状背后的反思

“教师是塑造生命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是每一个新入职教师的格言,充满激情、朝气蓬勃是所有新老师的工作表现!但是经过一年到两年的“碎月”搓磨,大家都会发现教师职业的理想预期和现实差距有着天地之别。造成这种心理落差的现实是哪些,每一位老师都是深有感触的!甚至有时我们都会吐槽“这到底是在干啥”现在社会环境下,“快乐教育”似乎有一定的言论市场,都希望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在舆论的发酵下,慢慢的变成“在学校中得到快乐”。学习使人的思想精神变得丰富充盈,但这个过程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期间还需要挫折让体悟更加的深邃,所以学习有时并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而现在的每一位老师每天都忙着让“快乐”保卫着学生,想光了所有的点子,都还是满足不了时光的搓磨。结果月考、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不满意,小升初、中考、高考的成绩不理想犹如狂风暴雨的扑面而来,每一位老师都是都是头大如斗,老师此时都在想“我到底干了个啥”。

莫若黄帝

李克强就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重要批示

李克强就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重要批示强调着力在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上下功夫努力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基础教育孙春兰出席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并讲话新华社北京7月29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就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基础教育关系到每一个人,是提高国民素质、实现国家富强的基础性工程。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在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上下功夫,努力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基础教育。要优化配置教育资金资源,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支持力度,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解决一些地方“上学难”和困难家庭孩子辍学等问题,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确保起点公平。多渠道办好学前教育,重视解决“入园难”问题。加大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力度。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使更多学生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切实加强校园安全防范各项工作,营造阳光安全、家长放心的校园环境,让孩子们健康成长。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工资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基础教育,共同托起未来的希望。国务院7月29日召开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出席并讲话。她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把立德树人融入基础教育各环节,在巩固提高普及水平的基础上,实现高质量发展。孙春兰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印发了关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改革发展三个文件。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把握定位,坚持社会主义属性、促进教育公平、基础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培养全面发展的原则,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坚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推动多样化办学,为不同性格禀赋学生提供更加适宜的教育。加快补齐基础教育短板,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着力解决“乡村弱”、“城镇挤”、“大班额”问题。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拓宽实践育人渠道。完善教育评价体系,扭转以升学指标评价学校的办法,树立正确的教育政绩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做好教师编制核定和统筹,认真落实教师各项待遇。孙春兰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发展基础教育作为重要任务,细化完善配套措施,加强教育教学督导,研究解决突出问题,推动基础教育不断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责任编辑: 刘笑冬

夺壶记

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

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教研员应具备条件有了“国标”中国教育报山西长治11月29日讯 (见习记者 梁丹)记者从教育部今天召开的“落实全教会·奋进迎华诞”1+1系列发布会上获悉,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文件强调教研机构要重心下移,同时,首次对教研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提出了具体要求。《意见》明确了各级教研机构的职责要求,强调教研机构要重心下移,紧密联系教育教学一线实际开展研究,教研机构应充分发挥在推进区域课程教学改革、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培育推广优秀教学成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此次《意见》首次提出了教研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主要包括政治素质过硬、事业心责任感强、教育观念正确、教研能力较强(教育理论功底扎实、教学经验丰富,原则上应有6年以上教学工作经历,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职业道德良好等五个方面。《意见》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国家、省、市、县、校五级教研工作体系,有条件的地方应独立设置教研机构,暂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应在相对统一的教育事业单位内独立设置,构建上下联动、运行高效的教研工作机制,形成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教研机构为主体、中小学校为基地、相关单位通力协作的教研工作新格局。《意见》指出,要注重创新教研方式,鼓励因地制宜采用区域教研、网络教研、项目研究等多种方式开展教研,探索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研模式改革。同时,《意见》还提出要建立教研员乡村学校、薄弱学校联系点制度。“教研工作对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专业支撑作用,加强和改进教研工作是新时代提高基础教育育人质量的关键之举。”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说。来源:中国教育报

丘不

重磅!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丨关注

重大消息!重大消息!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文件强调教研机构要重心下移,同时,首次对教研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提出了具体要求。敲黑板!划重点啦!《意见》明确了各级教研机构的职责要求,强调教研机构要重心下移,紧密联系教育教学一线实际开展研究,教研机构应充分发挥在推进区域课程教学改革、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培育推广优秀教学成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此次《意见》首次提出了教研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主要包括政治素质过硬、事业心责任感强、教育观念正确、教研能力较强(教育理论功底扎实、教学经验丰富,原则上应有6年以上教学工作经历,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职业道德良好等五个方面。《意见》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国家、省、市、县、校五级教研工作体系,有条件的地方应独立设置教研机构,暂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应在相对统一的教育事业单位内独立设置,构建上下联动、运行高效的教研工作机制,形成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教研机构为主体、中小学校为基地、相关单位通力协作的教研工作新格局。《意见》指出,要注重创新教研方式,鼓励因地制宜采用区域教研、网络教研、项目研究等多种方式开展教研,探索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研模式改革。同时,《意见》还提出要建立教研员乡村学校、薄弱学校联系点制度。“教研工作对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专业支撑作用,加强和改进教研工作是新时代提高基础教育育人质量的关键之举。”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说。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教研工作是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长期以来,教研工作在推进课程改革、指导教学实践、促进教师发展、服务教育决策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进入新时代,面对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教研工作还存在机构体系不完善、教研队伍不健全、教研方式不科学、条件保障不到位等问题,急需加以解决。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1.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支撑。2.主要任务。服务学校教育教学,引领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教师专业成长,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书育人能力;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深入研究学生学习和成长规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服务教育管理决策,加强基础教育理论、政策和实践研究,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二、完善教研工作体系3.健全教研机构。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完善国家、省、市、县、校五级教研工作体系,有条件的地方应独立设置教研机构,暂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应在相对统一的教育事业单位内独立设置,形成上下联动、运行高效的教研工作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教研机构的组织领导,上级教研机构要加强对下级教研机构的业务指导,教研机构要加强与中小学校、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教师培训、考试评价、电化教育、教育装备等单位的协作,形成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教研机构为主体、中小学校为基地、相关单位通力协作的教研工作新格局。4.明晰工作职责。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在部内有关司局指导下,组织开展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发挥专业引领作用,组织实施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建设基础教育教研基地,指导各地教研工作。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明确教研机构的工作职责,充分发挥教研机构在推进区域课程教学改革、教学诊断与改进、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培育推广优秀教学成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省级教研机构要加强对教研工作的统筹指导,市、县级教研机构要重心下移,深入学校、课堂、教师、学生之中,紧密联系教育教学一线实际开展研究,指导学校和教师加强校本教研,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形成在课程目标引领下的备、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格局。5.强化校本教研。校本教研要立足学校实际,以实施新课程新教材、探索新方法新技术、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为重点,着力增强教学设计的整体性、系统化,不断提高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水平。学校要健全校本教研制度,开展经常性教研活动,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在研究学生学习、改进教学方法、优化作业设计、解决教学问题、指导家庭教育等方面的作用。三、深化教研工作改革6.突出全面育人研究。聚焦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围绕如何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等方面重点问题,强化学科整体育人功能,深入开展内容、策略、方法、机制研究,指导学校将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要求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健康成长。7.加强关键环节研究。加强对课程、教学、作业和考试评价等育人关键环节研究。强化国家课程研究,指导学校和教师准确把握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做好课程实施工作;加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丰富学校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加强综合性和实践性教学研究,指导学校和教师不断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和教育教学方式。加强作业设计研究,指导学校和教师完善作业调控机制,创新作业方式,提升作业设计水平。加强考试评价改革研究,提高考试命题质量,推动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8.创新教研工作方式。要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学段、不同教师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用区域教研、网络教研、综合教研、主题教研以及教学展示、现场指导、项目研究等多种方式,提升教研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创造力。积极探索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研模式改革。各地要对教研员每学期到学校讲授示范课、公开课,组织研究课,开展听评课和说课活动等提出明确要求;建立教研员乡村学校、薄弱学校联系点制度,组织教研员到农村、贫困、民族、边远地区学校和薄弱学校持续开展教学指导,帮助乡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四、加强教研队伍建设9.严格专业标准。严格教研员准入制度。教研员一般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政治素质过硬。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2)事业心责任感强。有教育理想和教育情怀,热爱教研工作,自觉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贡献智慧。(3)教育观念正确。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积极践行发展素质教育。(4)教研能力较强。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功底,教学经验丰富,原则上应有6年以上教学工作经历,具有中级以上教师专业技术职称,在教育教学上取得优异成绩。(5)职业道德良好。遵守教研工作学术道德,作风民主,有较强的服务精神,善于听取和总结基层经验,勇于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明确各级教研员准入条件。10.认真遴选配备。严格按照专业标准和准入条件完善教研员遴选配备办法。建立专兼结合的教研队伍,省、市、县三级教研机构应按照国家课程方案配齐所有学科专职教研员,有条件的地方应分学段配齐所有学科专职教研员;各级教研机构可在中小学或其他相关机构聘请若干名符合条件的兼职教研员。优化教研队伍年龄结构,及时遴选优秀年轻教师充实教研队伍,保持教研队伍充满活力。建立专职教研员定期到中小学任教制度,教研员在岗工作满5年后,原则上要到中小学校从事1学年以上教育教学工作。对于不履行教研职责、违背教研员职业道德、不适宜继续从事教研工作的教研员,应及时调整出教研队伍。11.促进专业发展。加强教研员培训,将其纳入教师“国培计划”,教育部每年组织骨干教研员国家级示范培训;省、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教研员全员培训制度,每位教研员每年接受不少于72课时的培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机构,要根据教育教学改革需要,设立若干重点研究项目,组织教研员开展课题研究,提高教研能力和教学指导水平。教研员专业技术职称原则上执行中小学教师职称系列,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社会科学研究系列;各地要充分考虑教研员岗位专业要求高、指导责任重的特殊性,适当提高教研机构专业技术高级岗位比例。依法依规保障教研员工资待遇,对作出突出贡献的教研员应予以表彰奖励。五、完善保障机制12.加强组织领导。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教研工作,将其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切实加强工作指导,确保教研工作正确方向,及时研究解决教研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保障教研工作有效开展。要认真做好教研机构负责人和教研员的遴选配备工作。加强教研制度建设,抓紧完善教研工作体系,积极推进教研工作创新,加大对各地各校教研工作典型经验的宣传推广力度,促进教研工作科学化、专业化和规范化发展。13.加大经费投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教研工作经费纳入本级教育事业经费预算,保障教研工作经费随教育事业的发展逐步增加,确保教研机构日常运转和组织开展重要教研课题研究的经费需要,并对学校开展教研工作给予经费支持。14.强化督导评估。教研工作要作为地方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重要内容,各地教育督导部门要将其纳入督导评估体系,重点督导评估教研工作方向、机构设置、队伍建设、条件保障和教研工作实效等。强化督导评估结果运用,将评估结果作为评价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行为和对教研机构及教研员实施绩效奖励、评优评先等方面的重要参考依据。教育部2019年11月20日来源 | 中国教育报(记者 梁丹)责任编辑 | 李孜本文中除标明来源的图片,其余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公号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