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签约落户嘉兴科技城执爨

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签约落户嘉兴科技城

3月20日上午,嘉兴科技城、浙江博方嘉芯集成电路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共建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区领导朱苗、蔡立新等出席签约仪式。作为南湖微电子产业园万亩千亿平台的一个标志性项目,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项目不同于以往科技城与大院名校合作共建的创新载体,与市场结合更紧密,是聚焦特定产业领域、依托产业化项目、针对应用型技术研发的一个“人才+科研”产业化平台。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是总投资25亿元的博方嘉芯氮化镓射频及功率器件项目快速推进的又一大重要举措,该项目已于本月3日在2020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期间顺利开工。为顺利推进氮化镓射频及功率器件产业化项目,促进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在嘉兴科技城发展,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应运而生。并将依托氮化镓射频及功率器件产业化项目及研究院科研团队和科技成果,致力于建设第三代半导体科研平台和产业化平台,通过“政、产、学、研、用”模式,努力建成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半导体技术科创、人才、产业化基地,推动区域集成电路产业人才、产业高质量发展。据悉,当天签约的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也是嘉兴科技城推动南湖微电子产业园万亩千亿平台建设的重点推进项目之一。接下来,嘉兴科技城将重点推进中晶半导体、氮化镓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建设,打造微电子原材料、设计、封测、智能终端应用产业链,推动南湖微电子产业园万亩千亿平台建设,为数字经济高地打造插上腾飞的翅膀。(文章来源:嘉兴日报)

永井

为中国标准贡献嘉兴力量 中标院长三角分院落户嘉兴

标准助推创新发展,标准引领时代进步。7月28日,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长三角分院正式签约落户嘉兴。中标院长三角分院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嘉兴市人民政府,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三方共建。未来,三方将紧密结合嘉兴产业发展实际和长三角区域发展特点,共同打造更多“嘉兴案例”和“长三角案例”,以标准化助推一体化。仪式上,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与平湖市还签署了共同推进“深根计划”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后,中标院长三角分院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长三角分院的功能定位未来,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将充分运用支撑国家标准化战略、中国标准2035等重大课题研究中积累的理论成果,在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服务区域一体化标准体系需求、共同推动长三角地区合作与交流中积极发挥作用。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将充分发挥特长,紧密结合嘉兴产业发展实际和长三角区域发展特点,加强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共同打造更多的“嘉兴案例”。将加强技术资源整合,凝聚多方力量,着力在建强机构、提供专业服务、推动国际标准化水平提升、培养本地标准化人才、共建智能网联汽车OTA大数据云平台等方面加强保障支撑,尽早产出成果。图片来自中标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简介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直属事业单位,始建于1963年,主要从事标准化发展战略、改革政策、理论方法研究以及基础性、通用性和全局性相关领域的标准研制和技术服务等工作,也承担相应的技术支撑工作。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拥有员工700多人,科研人员中博士及博士后100多人。承担相关领域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46个,国际标准化组织关键职务33个,主导和参与制定国家标准4500余项,占全国近15%;主导和参与制定国际标准57项,占全国近6%。承担“十三五”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课题21项,以及10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基金和相关重大专项研究课题。近年来,在支撑服务国家和地方政府开展标准化工作试点示范方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示范的科研成果。比如,支撑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服务全国政务公开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落实国家标准委组织的国家级消费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制度建设;支撑2022年北京冬奥会,承担组委会可持续采购指南及实施细则等等。图片来自中标院官网什么是标准化?标准化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和引领性作用。我们一般认为,在保障健康、安全、环保等方面,标准发挥着“兜底线”的作用,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等方面,标准发挥着“指风向”的作用,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方面,标准发挥着“架桥梁”的作用,在完善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标准发挥着“助推器”的作用,在促进国际贸易、技术交流等方面,标准发挥着“通行证”的作用。当今国际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现有国际规则日益面临挑战,标准已成为各国竞相争夺的战略制高点,缺乏先进标准引领就难以主导国际化话语权。因此,标准化工作需要全社会高度重视。

人之所舍

共建研究院!秀洲区正式“牵手”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5月18日上午,嘉兴市秀洲区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经友好磋商,本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宗旨,就合作共建国际环境技术研究院等有关事项,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一枝独秀,在河之洲”,秀洲区作为嘉兴市最具经济活力的新兴主城区,既是江南水乡、毓秀钟灵之洲,又是嘉兴城市西部的创新高地,有着全市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嘉兴秀洲国家高新区。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秀洲区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全力打造2.0版科技企业孵化之城,成功创建国家高端人才引领性创新创业特色载体和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成为G60科创走廊上的重要节点。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秀洲区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招才引智,并在前不久出台了秀湖双百人才新政2.0版,全力推进“人才强区”建设。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作为我国专门从事城市环境综合研究的研究机构,在城市生态健康与环境安全、城市环境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等专业领域均有着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研究所拥有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2个、中国科学院创新中心1个、所级研究中心6个,与美国、英国、日本等十多个国家及香港、台湾的高水平研究机构保持着交流和合作关系,并与英国阿伯丁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等单位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此次双方牵手,必将为秀洲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我们打造“重要窗口”最精彩板块中的“秀美新区”增添“中科院”新引擎。嘉兴市科协主席吴根军,秀洲区委副书记、区长刘德威等领导共同见证双方签约。刘德威表示,下一步,秀洲区将以此次框架协议签订作为双方全面合作新起点,全力以赴提供全方位的高效服务、更齐全的配套设施、最优质的营商环境,全力以赴促成国际环境技术研究院早日落地。也希望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把更多更好的项目建在秀洲,把更多更先进的技术投向秀洲,带领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扎根秀洲!

冥王星

大平台新引擎!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落户嘉兴科技城

“万亩千亿”平台添新引擎。3月20日上午,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签约落户嘉兴科技城,为顺利推进氮化镓射频及功率器件产业化项目,促进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在嘉兴科技城集聚发展。南湖区委书记朱苗见证。研究院由嘉兴科技城和浙江博方嘉芯集成电路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将以该公司的团队技术、人才为依托,建设第三代半导体科研平台和产业化平台,建成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半导体技术科创、人才、产业化基地。在合作期内,研究院将引进和培育一批围绕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方向的团队及人才;依托氮化镓射频及功率器件产业化项目及研究院科研团队和科技成果,提供第三代半导体研发、测试基本服务;孵化各类技术成果和产业项目;围绕嘉兴科技城集成电路这个核心产业,引进落户一批上下游产业化发展项目。研究院也将围绕嘉兴科技城产业发展需求和研究院的研发需求,重点开展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应用型研究。以半导体材料和工艺技术研发为核心,吸引上下游设备、材料、封测和设计公司入驻,以及后期的产业培育孵化,打造一个集科技研发、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平台,形成集成电路产业集聚效应。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了解到,今年1月20日,嘉兴南湖微电子产业平台被列入第二批浙江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培育名单,为南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引擎”,助推打造数字经济高地。3月3日开工的博方嘉芯氮化镓射频及功率器件项目,是南湖微电子产业园“万亩千亿”平台的一个标志性项目,也是中国第三代半导体芯片产业示范项目,将拉开氮化镓半导体国产替代的大幕,将自主制造射频及功率氮化镓芯片取代硅基类芯片,填补我国在制造环节空白。浙江博方嘉芯集成电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博“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是未来集成电路产业的‘明珠’,是技术密集型、人才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产业。”浙江博方嘉芯集成电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博表示,他们希望以研究院为依托,吸引全球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的团队和人才集聚,共同推动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发展。打造产业地标,做强集成电路产业。南湖区启动南湖微电子“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建设,重点推进中晶半导体、氮化镓、斯达半导体IPM模块技改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建设,打造微电子原材料、设计、封测、智能终端应用产业链,力争实现以微电子为核心的数字经济产业产值达300亿元,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50%以上。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培育产业新动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已跃居为南湖区的首位产业,目前全区已聚集数字经济直接关联企业500余家。智能终端、集成电路、柔性电子等细分领域互动发展,逐步成长为规模效应明显、产业特色鲜明、产业链完备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

魂兽

嘉兴再添高能级科创大平台,浙江清华长三院科技园开园!

嘉兴市迎接建党100周年“百年百项”重大项目之一的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总部院区三期泰豪(嘉兴)科技园今天正式开园。6月22日上午,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总部院区泰豪(嘉兴)科技园开园仪式在嘉兴科技城举行。嘉兴市、南湖区、科技城相关部门,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各部门(单位),泰豪集团代表、行业专家代表等近100人出席仪式。开园仪式上,浙江清华长三角党委副书记吴云达介绍了研究院整体发展情况和三期工程建设情况。据了解,研究院目前正高标准、高质量的推进三期工程建设,汇聚更多科创资源,帮助更多的优质项目和高层次人才在嘉兴落地转化。“泰豪(嘉兴)科技园的开园将助力研究院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希望再接再厉,以更加优异的成绩交出一份高质量的答卷。”吴云达说。市政府副秘书长倪沪平认为,推动长三院创新发展是我市贯彻省委全委会精神、深化院地合作、打造全域科创体系的重要成果,希望加大优质项目的招引,以“一流的服务、一流的效率、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为嘉兴高质量发展增添动能。据悉,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总部院区位于嘉兴科技城, 总部院区三期项目是嘉兴迎接建党100周年“百年百项”重大项目之一,于2018年6月开工建设,规划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重点建设科研孵化区、定制化产业园、军民融合产业园等功能模块。今天正式启用的泰豪(嘉兴)科技园由研究院与泰豪合作共建。项目占地50亩,五年内将投入10亿元,建设2个装备实验室和5条研制生产线,是集研发、生产于一体的高能级高端装备技术平台。#嘉兴楼市#

恐怖秀

秀洲携手浙江大学共建研究院 打造先进技术转化典范

7月14日下午,嘉兴市人民政府与浙江大学举行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秀洲区人民政府 浙江大学关于共建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合作协议》同步签约。这也意味着秀洲在校地合作、协同创新发展上再添“新砝码”。据了解,此次秀洲携手浙江大学,双方将围绕G60科创走廊,聚焦前沿创新技术,结合产业发展需求,进一步满足地方发展过程中对技术、人才的需求。研究院将通过引育一批高层次人才、孵化一批高科技项目、攻关一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应用相结合,实现浙江大学科技成果优先在嘉兴在秀洲转化,把研究院打造成为面向长三角的先进技术转移转化机构。按照合作协议约定,研究院将下设智能光电创新中心、先进能源科技创新中心、数字安全创新中心三个中心,聚焦前沿创新技术,主要研究数据安全、区块链与大数据技术、先进能源系统、污染物超低排放系统、智能驾驶光学系统和超精密光学等领域。近年来,秀洲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构建创新发展最优平台,大力营造人才创业最优生态,全面建设2.0版科技企业孵化之城。全区现已拥有区级以上孵化器14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1家、省级孵化器3家,孵化面积超10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超500家,孵化培育了电子标签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二的浙江汉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优质企业。在激发创新发展活力外,秀洲区还借势借力共建创新载体积蓄创新发展动能。落户在秀洲区北科建嘉兴创新园的同济(嘉兴)新产品研发中心便是由嘉兴市人民政府联合同济大学共建的研发及产业化服务平台。多年来,中心积极发挥科技服务地方经济的作用,紧紧围绕嘉兴及秀洲产业发展重心,确定建设方案,在人工智能、智慧物流、新型航空复合材料等方面开展项目对接。同样扎根在秀洲区的长三角(嘉兴)纳米科技产业发展研究院是由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与嘉兴市人民政府、秀洲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应用性研究机构。本着“专业、开放、合作、共赢”的建院理念,多年来,研究院聚集了国内外一流纳米科研机构及人才团队,与长三角地区强大的产业集群、活跃的社会资本对接,通过产业融合再生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已成为长三角纳米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据统计,截至目前,秀洲区已与国内外多所高校院所达成合作关系,建立中科院国际环境技术研究院、新南威尔士大学(中国)新能源研究院等高水平创新平台。与此同时,在人才引育上,秀洲区出台史上最强人才新政,累计引育市级精英引领计划人才100多人,国家及省级高端人才50多人;在外资集聚上,吸引了来自欧洲、北美、亚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家外资企业。“此次与浙江大学携手共建研究院只是一个开端。当前,我们还在与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等高校院所进行积极对接,拟围绕产业推出相关实施计划、或建立地方院所进行高端人才培养等。”秀洲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超广度抓合作共建,秀洲区将构建创新协同发展新格局。(原标题《重磅!秀洲携手浙江大学共建研究院,打造先进技术转化的典范》,原作者耿俪洳、胡佳。编辑黄娜)

对门儿

嘉兴成立全国第二家恶臭治理联合实验室 聘请五名智囊

2018-03-27 06:18 | 嘉兴小新微信号为进一步深化嘉兴的臭气废气治理工作,改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3月26日下午,嘉兴同济环境研究院协同嘉兴市环境科学学会、环保产业协会、同济大学浙江学院环境科学研究所,共同举办“臭气废气治理技术论坛暨恶臭治理联合实验室揭牌活动”。这也标志着嘉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在臭气废气治理技术论坛上,恶臭治理联合实验室揭牌。这个实验室将依托嘉兴同济环境研究院的师资力量与实验设备,围绕嘉兴市及长三角区域的废气臭气污染问题开展基础与应用研发,包括构建恶臭分析技术,研发抑制恶臭的技术、产品与设备等。嘉兴同济环境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孟祥周说,“将和企业一起合作,借助同济大学专家的力量,把这个实验室做成一个共建共享共赢的一个平台,一起为嘉兴市的臭气废气治理问题贡献力量。”实验室聘请了全国五名专家学者作为专家库成员,他们将为实验室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据了解,同济环境恶臭治理联合实验室也是全国第二家,为治理恶臭专门成立的实验室。通过扎实推进“五气共治”,2017年嘉兴市区空气优良率较2013年提高了13.7个百分点,PM2.5年均浓度下降了38.2%,但是臭气废气治理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还不够深入。这个实验室的启用,将为嘉兴市大气污染防治、臭气废气治理工作把脉问诊。原国家环境保护恶臭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总工程师、博士王元刚表示,能够在嘉兴同济研究院成立一个恶臭治理方面的实验室,对嘉兴、对上海、对长三角地区的治恶的环境管理,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原标题《【嘉兴请来五虎将除臭气】恶臭治理联合实验室今天成立 全国第二家》。编辑黄娜)

共祭先祖

雁归南湖,共创未来!南湖区组织了一场招聘会,企业争着“抢人”

今天上半年,受疫情的影响,嘉兴很多企业的订单都来不及生产。下半年,疫情防控逐渐平稳,各大企业都是加足了马力,企业的生产发展离不开人,下半年对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为此,南湖区特意组织了一场面对大学生就业和高层次人才的招聘会。上午九点半,嘉兴科技城智立方多功能厅,来咨询、应聘的人不少。小徐是嘉兴学院大四的学生,学的是计算机专业,今天他特意过来转一转,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岗位。小徐告诉记者,一开始不熟悉,先来看看熟悉下流程,实习不懂可能先学习经验,工资就是一般要求。看了一圈,小徐看中了嘉兴这家大型手机芯片生产企业的软件测试助工岗位,这个岗位公司开出的待遇是本科生六千元,小徐还是比较满意的,双方互留了联系方式,约定时间再到厂里面试。小胡也是嘉兴学院的大四学生,学的是环境工程,她应聘的是这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行政人力岗位,明明学的是环境工程,为什么要应聘行政人力岗位呢?小胡说,她主要看中的是这家企业的发展前景。进去先学习、了解一下,等到工作久了以后,再往高一点的岗位发展。这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部设在嘉兴,主要是做生物肽的研发的,在北京、上海都有分公司,今天的招聘会,这家公司开出了最低五千,最高三万五的月薪,所以来咨询、应聘的人特别多。启迪禾美生物科技嘉兴有限公司人力专员杨韬说,一个是应聘生物工程这块,另外偏市场、运营的岗位多一些,主要是集中在这两类, 目前有三十人左右投简历,效果还是挺好的。魏佳是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嘉兴工程中心的人力专员,他们公司主要是研究海洋定位、导航、通信系统的,所以需要计算机、软件、工程方面的人才比较多,这一次招聘,公司也是下了血本,基本上只要是本科毕业、专业对口,面试成功的人才,公司给到手的工资都是八千起步,这还不算其他的福利待遇。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嘉兴工程中心人力专员魏佳介绍,定期体检、旅游,五险一金、公积金的比例,都是给到12%在交的。一般找工作,都是春天,但是今年春天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很多企业的招工计划都停掉了,下半年,疫情形势平稳,企业恢复生产,订单上来之后,用工的缺口越来越大。南湖区人力社保局副局长肖绿英介绍,针对企业的用工需求,就组织了这样一次招聘会,前期也跟嘉兴四大高校进行了对接,组织了学生报名,双方热情都很高。其实报名企业很多,因为场地也有限制,就筛选了75家企业参加招聘,高校毕业生有800多名来参加应聘。为了能让嘉兴人才,留在嘉兴发展,这次招聘会的企业全部经过精挑细选,招聘的岗位几乎涵盖了各个领域,而且工资都不低,基本上只要你是本科生,工资待遇都是五千起步,所以吸引力还是不错的。除了留住本地人才,接下来,南湖区还要带着优质企业,去外地捞人才。肖绿英说,在嘉兴本地的高校毕业生,是要尽量把他们留在南湖区的企业就业,同时还要吸引外来的高校毕业生来南湖区,所以接下来还要赴西安、武汉等地,组织一个专场的招聘会。新闻频道记者 罗威 黄堃

鬼神

澎湃海宁芯动力!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半导体应用技术研究所成立

2019-03-17 18:00 |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陈曦灏各方见证研究所成立近日,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半导体应用技术研究所揭牌仪式在我市举行,标志着海宁泛半导体产业科研创新力量再增强。嘉兴市委副书记、市长毛宏芳,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涛,海宁市委副书记、市长曹国良,以及有关企业代表参加仪式。当前海宁正加快发展泛半导体产业,进一步深化与国内外高校、大型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关系,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汇才聚智。此次揭牌的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半导体应用技术研究所由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与芯盟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双方将本着战略需要、优势互补的原则,坚持信息交流、人才培训和品牌建设,强化双方在半导体IC设计应用技术等领域的合作与技术开发,共同培养半导体研发创新人才,努力打造一个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产品与技术领先、产业化能力强、机制灵活、运行高效的技术创新平台。据介绍,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是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与清华大学联合组建的研究机构,旨在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技术服务、人才培养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更好发挥清华大学的服务社会职能,推动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芯盟科技是我市的一家初创高科技企业,专注于物联网核心处理器芯片、人工智能算法、应用软件开发及物联网应用方案业务。公司以智能移动终端和物联网应用为主要目标市场,设计与制造物联网芯片系列产品,并为客户定制相应的智能应用方案和服务。当天,与会各方高度评价了研究所揭牌成立的重要意义,并就泛半导体产业开发前景、创新人才培养、中国新一代芯片的研发与制造、研究成果孵化等话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共同期望推动中国半导体应用研发水平迈上新台阶。

稿者

推进25亿元氮化镓项目,博方嘉芯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落地嘉兴

集微网消息(文/小如)3月20日,嘉兴科技城与浙江博方嘉芯集成电路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将共建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图片来源:嘉兴日报据嘉兴日报报道,在合作期内,研究院将引进和培育一批围绕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方向的团队及人才;依托氮化镓射频及功率器件产业化项目及研究院科研团队和科技成果,提供第三代半导体研发、测试基本服务;孵化各类技术成果和产业项目;围绕嘉兴科技城主导产业,引进落户一批产业化发展项目。去年11月,博方嘉芯氮化镓射频及功率器件项目签约落户科技城,并于今年3月开工。该项目总投资达25亿元。为了顺利推进氮化镓射频及功率器件产业化项目,促进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在嘉兴科技城发展,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应运而生。据氮化镓射频及功率器件项目开工时消息,该项目计划在明年二季度达成试产,争取明年实现批量生产。据悉,该研究院项目则是嘉兴南湖微电子产业园万亩千亿平台的一个重要项目。今年1月,嘉兴南湖微电子产业平台正式荣列第二批浙江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培育名单。围绕打造产业地标,做强集成电路产业,南湖区将重点推进中晶半导体、氮化镓、斯达半导体IPM模块技改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建设,打造微电子原材料、设计、封测、智能终端应用产业链,力争实现以微电子为核心的数字经济产业产值达300亿元,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50%以上。(校对/小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