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繁昌区开展教育装备和信息化专题工作调研耳彻为明

繁昌区开展教育装备和信息化专题工作调研

为切实推进优质均衡创建工作,全面真实了解全区教育装备、信息化的发展现状,为下一步建设智慧校园、打造智慧教育做好准备,2021年2月3日,繁昌区邀请芜湖市教育装备中心、电教馆专家对全区教育装备、信息化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上午,调研组分别到横山初中、横山中心小学、马坝小学、繁昌一中、城关三小、繁昌三中六所学校,进行了现场查看,专家们走进学校功能室,通过查看设备、查阅资料、交流谈话等方式,对学校的装备、信息化的管理和应用工作,做了深入细致的了解。下午,组织召开了全区教育装备、信息化管理应用工作座谈会,来自十所学校的校长、分管副校长、装备管理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信息技术老师代表和教师发展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座谈,大家从各自工作的角度,谈了自己对装备和信息化工作的认识,以及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存在的困惑和今后的打算。市装备中心和电教馆的专家们随后对调研工作做了总结,他们指出,繁昌区的教育装备和信息化工作开展得比较扎实,投入大,应用正常,能满足正常的教育需要,但是与优质均衡创建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要多措并举,加大力度,补齐更新配置的缺口,要大力抓好信息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和建设,要打造个性化的功能室、信息化特色体系,要积极探索装备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工会主席刘海滨对此次调研工作开展的背景做了介绍,同时对全区下一步的数字化实验室建设、信息技术学科研训一体化工作的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功能室设备的添置、教育装备情况的摸排等工作进行了布置和安排。此次调研工作,是对全区教育装备和信息化工作的一次全方位诊断,真实客观地摸清了全区教育装备信息化工作的现状,为下一步全区教育装备信息化工作的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必将有力促进相关工作的科学、快速发展。(强五洲 特约通讯员:俞家龙)【来源:繁昌县教育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逃于深蓁

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曹志祥主任一行来文教园一小调研

华商报讯3月28日下午,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曹志祥,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装备处处长刘俊波,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装备处副研究员张敏,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装备处干部王思源一行来到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文教园第一小学调研“人工智能”教育开展情况。陕西省教育厅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主任赵梦、副主任牟浩江、工程师魏雪丽,西咸新区教育卫体局副局长李刚,沣西新城教育局局长杨勇等陪同调研。调研组一行整体了解了文教园第一小学“和美·博智课程”体系,详细询问了综合学科微课程实施、课程设置、学生参与课程体验等情况。调研组专家对学校综合学科微课程建设、指导教师配置、教学装备需求等情况与刘鲁宾校长进行了深入交流。在报告厅,调研组专家观看了文教园第一小学科技节视频,刘鲁宾校长以《人工智能 创新教育新活力》为题 ,向调研组一行介绍了文教园一小在人工智能AI课程整体规划,特色课程开发与实施情况。文教园一小将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创新科学素养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落实。坚持“人工智能教育作为普及性素养教育”的核心定位,坚持“人工智能基础课程普及发展与人工智能拓展课程特色培养”两侧协同发展,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多层次创新发展。调研组一行饶有兴致地参观了文教园第一小学的综合实践融合课程教育基地--天空之城·蜂鸟农科院,了解了学校的劳动实践基地与各学科融合课程的落实情况。调研组一行对文教园一小的自然及人文环境、劳动实践活动与课程的融合表示了高度赞赏。在参观了文教园第一小学的风雨操场、校园电视台、录播教室、融合教育资源教室、科学创新等功能部室,了解了学校地源热取暖、制冷和校园楼宇自动化控制后,专家组认为文教园一小“绿色、环保、节能”,体现了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专家组一行充分肯定了文教园一小在人工智能教育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与探索。学校全体教职工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凝心聚力,紧跟时代步伐,以科技赋能教育,创新教育活力,持续提升办学品质,奋力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华商全媒体 记者 彭宏 实习生 李倩茹

减肥秀

市教育局调研我区《教育装备配备标准》落实工作情况

7月31日,青岛市教育局教育装备与信息技术中心调研组一行在卢丛波副主任的带领下到我区调研《青岛市教育装备配备标准(2020版)》(以下简称《标准》)贯彻落实工作情况,区教育体育局副局长徐连吉陪同调研。调研组一行分别到区职教中心和白沙湾学校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座谈。两处学校相关人员从《标准》可行性、实施情况和整改措施三个方面谈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对《标准》的认识和贯彻情况;偏远学校代表棉花小学校长王红梅从基本配置、配套资金方面对《标准》提出了相应意见和建议;区教育体育局信息中心相关人员从《标准》出台对基层工作的指导意义和我区贯彻落实情况等方面做了汇报。座谈会最后,卢丛波副主任指出,《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进一步我市普通中小学和职业教育装备配备水平,通过教育装备标准化服务、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保障学校优质均衡发展,规范教育装备采购工作,同时为培养高质量人才做好硬件基础工作。调研组还实地察看了部分教学场所配备情况。近年来,城阳区教育和体育局高度重视教育装备配备工作,先后投入近1亿元资金,完成10000余台教学用计算机更新,建成城阳区教育城域网中心机房,完成电子书包教室、VR教室、3D智能教室、3D打印教室等新型教室试点建设工作。未来城阳区计划继续加强教育配备工作力度,每年除完成计算机、班班通常规性更新采购外,视情况逐步为每个学校配备新型教室,探索开展5G室内分布系统、常态化录播教室、电子班牌等项目的建设工作,提高区域内学校优质均衡发展,让教育信息化真正起到助力教育现代化的作用。>22123471 2020-08-07 12:18:01:0 市教育局调研我区《教育装备配备标准》落实工作情况 教育,工作,标准,学校,配备 市教育局调研我区《教育装备配备标准》落实工作情况 教育 1 16872 青岛教育快讯 青岛教育快讯 http://e.qingnews.com/images/2020-08/07/t2_(0X79X583X407)004b4c17-b6d0-489b-8212-fdec0911ef02.jpg http://e.qingnews.com/content/2020-08/07/content_22123471.htm http://e.qingnews.com/wap/2020-08/07/content_22123471.htm 城阳教育 7月31日,青岛市教育局教育装备与信息技术中心调研组一行在卢丛波副主任的带领下到我区调研《青岛市教育装备配备标准(2020版)》(以下简称《标准》)贯彻落实工作情况,区教育体育局副局长徐连吉陪同调研。 1 /enpproperty--> 【来源:城阳教育】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變羊記

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调研组一行莅临川影调研

4月9日,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小学图书馆与文科教育装备处处长、《提升中小学生阅读素养的路径与策略研究》课题项目负责人张瑜一行莅临四川电影电视学院调研,就高校教育资源辐射、引领、推动中小学影视教育普及工作深入交流。我校领导陪同教育部装备中心调研组一行走访参观学校四川电影电视学院董事长黄元文、校长罗共和、党委书记王小林、常务副校长李健、安仁校办主任刘国富、川影实验中学校长李靖等校领导及相关处室负责人陪同调研。参观走访川影专业实力让人惊喜学校领导陪同调研组观摩一体化演播室教学“学校一体化演播室集采、编、播、虚拟演播于一体,是学校为培养融媒体时代复合型人才搭建的实训平台。”上午9时,调研组一行来到金牛校区,走进一体化演播室正逢校园电视台同学录制校园新闻,学校宣传统战部副部长余乐向调研组一行介绍了学校对标行业一线进行校园新闻拍摄制作的操作流程,以及一体化演播室的建设背景、规模等相关情况。学校领导陪同调研组观看演播剧场表演系武打训练课调研组了解摄影棚教学情况在金牛校区演播剧场、摄影棚等教学场地走访时,调研组深入了解了学校发展历程、学科专业建设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等情况。调研组前往四川影视文创城随后,在校领导陪同下,调研组前往川影安仁校区实地参观四川影视文创城。影视文创城主任李卫介绍一号摄影棚内《藏风美少年》现场录制情况四川卫视副总监胡洪佳介绍《藏风美少年》舞台布置及舞美灯光等场景搭建情况张瑜处长与黄元文董事长体验《藏风美少年》出场赛道期间,由四川电视台、康巴卫视和四川电影电视学院联合出品打造的国内首档藏族文化创新推广唱演节目《藏风美少年》正在影视文创城拍摄。了解《藏风美少年》选手录制情况我校领导与调研组一行同播音主持学院高摄班同学合影留念四川影视文创城集影视、教育、文化、商业、娱乐为一体,建设有文创街区、一体化演播厅、T台秀场、直播工场、国家级专业摄影棚等,是四川省重点文创项目,2020年入选“天府文化·十大文创产业新场景”,在今年3月举行的2021成都首场“双千”发布会再次入选150个新产品。四川影视文创城据悉,去年11月,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文件要求,深入研讨新时代以影视戏剧教育资源为重要内容及有效手段提升中小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路径,教育部装备中心联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小爱未来影视教育研究院等专业机构,汇聚各方面专业力量启动成立中小学生人文素养及影视戏剧教育研究院。董事长黄元文表示,学校将利用好影视文创城的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学校的专业特色优势,在教育部装备中心的指导下,与中小学生人文素养及影视戏剧教育研究院加强在理论、课程研发及活动实践等方面的合作,更好搭建起一个共享、创新、融合的平台。座谈交流希望搭建平台共促发展参观结束后,双方领导在安仁校区贡院第二会议室召开座谈会。教育部装备中心中小学图书馆与文科教育装备处处长张瑜发言“今天在川影金牛、安仁两校区进行走访调研,留下了深刻印象。”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小学图书馆与文科教育装备处处长张瑜提到几个关键词。第一,实力强劲,川影在影视制作方面具备专业的能力和水平;第二,知行合一,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突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特色;第三,设施先进,校内的实训场地设备齐全,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第四,校风淳朴,学生勤奋且自律,学校培养出了许多影视传媒行业的优秀艺术人才;第五,专业全面,涵盖了影视艺术与其延伸领域的各类专业,育人系统全面扎实。张瑜处长谈到,新时代背景下的文科教育装备愈发重要,希望今后和川影在以影视戏剧为有效手段夯实以美育人,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美育+德育”、中小学生影视戏剧教育的课程资源开发及场所设施条件标准化建设研究“硬件+软件”、共同搭建和开发适宜中小学生的优质影视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资源+平台”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校长罗共和介绍,近年来,川影一直在思考,如何结合学校的专业特色和优势,助力打造青少年电影基地、红色经典教育基地等,希望教育部装备中心对学校的教育工作和未来发展给予更多关注支持和指导,川影将继续为青少年艺术素养、人文素养的提升和影视戏剧教育行业的发展作出更多贡献。董事长黄元文董事长黄元文表示,川影在发展的同时,也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希望将电影艺术教育和美学教育融入到中小学教学中,以生动的视听方式传扬真善美。常务副校长李健谈到,希望在教育部装备中心的指导支持下,建设服务于中小学影视教育的实践基地。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小学图书馆与文科教育装备处干部、课题项目组成员陈碧琦,中小学生人文素养及影视戏剧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赵晓露、副院长王一可等参加调研。——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出品——【原创作品 | 转载请注明出处】文 | 向烊 晨曦图 | 宋聪聪 邱诚程 谢滕兴编辑 | 陈熹责审 | 尹丹终审 | 余乐请关注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妙冤家

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来大冶调研

近日,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信息中心处长张又伟等一行5人,对大冶市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进行调研。图片来自网络调研中,张又伟等一行来到观山小学网校主课堂教室,师生们正在同台表演口语教学,授课教师一边关注着主课堂学生,同时还能关注着远在几十里开外的茗山乡中门小学辅课堂的学生,形成了一名教师、多个课堂、同步上课、共享资源的态势。2015年以来,我市开始进行同步课堂试点,投入教育装备建设资金8364万元,加强“三通两平台”建设,通过录播室及“异度云”智慧教育平台,在全市开展教学点网校建设,打造实时互动同步教学,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解决了乡村课程开设不足,音、体、美、英语等专业课师资匮乏等问题,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及教育公平。目前我市已建成教学点网校主课堂17间,辅课堂30间,30个农村教学点学生实现与城镇同学同步上课愿望。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计划投入209万元,建设录播室12间作为主课堂,24间网校教室作为辅课堂,实现全市教学点网校覆盖率80%。教育部张又伟处长对大冶教育信息化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大冶在运用信息技术解决老师不足问题上进行了有效探索,希望今后要进一步加强装备与教研的深度融合。(周春明)

道德不一

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在雨城二中调研

近日,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学校后勤装备管理分会秘书长杨大伟一行来到雨城二中,就全国人大代表、雨城二中校长庹庆明提出的《关于统一教师制服的建议》开展调研。杨大伟一行参观了学校环境,了解了学校办学情况,听取了庹庆明提出本项建议的原因和思考,就教师制服的地区气候差异、服装样式、标志设计等方面作了交流,对庹庆明提出此项建议给予肯定,希望继续支持并关注建议落实,进一步营造健康良好的教育氛围,促进教育事业积极向上发展。【来源:市教育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王道

国家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来我县调研指导工作

5月8日,国家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任李平一行6人来我县调研教育装备情况。陕西省教育厅教育技术装备中心主任赵梦、商洛市教育局局长胡栋梁、山阳县副县长冯有铭等领导陪同。调研组一行工作扎实严谨,调研涵盖农村、县镇的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各学科。分别实地深入山阳中学、城区三中、城区二小、高坝中学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和仪器室、音乐舞蹈室、地理教室、图书阅览室、心理咨询室、体育器材室、计算机室、多媒体室、校园电视台、学生教室等部室。每到一处,调研组认真查看学校教育装备情况,对学校装备配备质量保障体系、现有装备质量状况和管理应用情况进行现场调研和指导。最后,在城区三中召开座谈会。座谈会上,商洛市教育局副局长龚胜利就商洛市中小学校教育装备情况进行了汇报,山阳县副县长冯有铭对山阳县教育工作及教育装备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汇报。被调研的四所学校的校长分别就学校部室配备和师资情况提很好的意见和建议。调研组一行对我县教育装备条件和管理应用水平给予了充分肯定。最后李平表示,教育部将要进一步做好教育装备质量提升计划,健全中小学校教育装备质量保障体系,使中小学教育装备向配备标准化、管理信息化、应用常态化的目标迈进。

真刀真枪

省教育厅技装中心来名山调研教育装备工作

四川新闻网消息(郑还惠)9月24日,省教育厅技术物质装备管理指导中心蔡剑锋、肖娟一行来名山区开展教育装备情况调研。调研组一行先后在名山区实验小学、名山中学进行实地查看、听取汇报、座谈交流,详细了解了名山区在“四川云教”、“三个课堂建设”、“数字校园建设”、“四川省教育资产管理与装备应用系统”、“信息技术教材实验环境装备”等方面工作情况。调研组对名山区近年来的技装工作给予肯定,并对县区与基层学校在建设与应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给予具体指导。调研组强调,教育技装工作,建配是基础,应用是关键。要深刻领会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用战略眼光考虑,作出长远规划,坚持应用驱动、融合创新,协同调动多方力量推进装备工作开展。市教育技术信息管理中心副主任赵江,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工会主席李祥陪同调研。【来源:雅安新闻联播】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立体声

教育部装备中心领导到南京调研,智慧体育进行专题汇报

5月13日,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任赵宪志到南京开展专题调研。本次调研主要围绕教育部拟研制《高中音乐、美术、体育教学仪器设备配备标准》、《小篮球、小足球、小排球场地建设与器材配备》两个文件、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以及馆配图书适宜性工作等相关情况的内容听取意见和建议,南京省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管理中心主任徐俊峰等陪同调研。智慧体育教育装备上午赵宪志副主任一行6人首先参观了设立在南京市教育技术装备中心的教育部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研究中心,然后在市装备中心主持召开了调研座谈会,阐述了本次调研的目标及意义。市、区教育装备部门负责人,相关学科教研员,部分学校负责人及相关学科教师参加会议。智慧体育教育装备参加座谈会人员结合自身的工作从功能室建设、教学装备、人员配备、教学开展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就相关重点议题开展了交流。市装备中心结合教育部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研究中心建设工作做了专题汇报。智慧体育教育装备下午调研专家组还前往玄武区第九中学、栖霞区金陵小学、浦口区行知基地、鼓楼区宁海中学,采用现场查看、课堂观摩与访谈、问卷调查、探讨交流等形式,了解学校装备支撑教学的作用,听取学校有关教学设备配备、管理、使用现状的情况介绍。教育部装备中心领导调研体育装备应用,动跃科技的智慧体育作为案例进行了专题汇报,探讨体育学科如何与智慧装备深度融合。智慧体育教育装备调研专家组赞赏南京教育装备工作呈现出的新生机、新活力,充分肯定南京装备工作创新实践与经验成果,并对南京装备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期望,感谢参与调研的领导与老师为两个文件的出台提供了宝贵经验。

其涂澳矣

旺苍县教育局教育信息化调研报告

随着县委县政府对教育信息化投入的逐步加大,旺苍县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已有长足进展。全县完成“三通两平台”、教育城域网、校园安防明厨亮灶、计算机网络教室、教师办公电脑、视频会议、录播教室、学校网络升级、部分创客机器人教室、教育局数据中心和大数据平台及相关软件系统的建设。但完成相关基础建设仅仅是教育信息化的第一个阶段,巨额的经费投入之后,这些设备、软件系统在教育管理中发挥了多大的效益?运用到了何种水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用情况究竟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实际情况如何?教育信息化建设还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进行了一次全县性的教育信息化调研工作,调研对象包括全县中小学教师,调研形式包括电子问卷、随机走访、上报信息等。调研统计为我们大致描绘出旺苍县教育信息化现状。一、教育信息化的认知现状(一)教育信息化深入人心局机关干部、校长、教师和学生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态度越来积极,信息化建设理念初见成效。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深入,从教育局干部、学校校长、学校中层干部、教师,到学生对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普遍呈积极态度。大家已不再质疑是否应该在教育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而是关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这足以说明教育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我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县每个学校都配有信息化处主任,专门推动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90%以上的教师能够使用信息技术用于教学工作,95%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对学习很有帮助。上述数据说明,校长、学校中层、教师、学生这些关键角色都对信息化抱有积极的态度,并且从信息化中获益。(二)教育信息化效益仍需提升调查显示,在教育管理中,各股室的相关数据有时多头、重复统计,没做到让数据跑路,对教育管理的工作量没做到 “减法”作用,各系统模块功能有待发挥更大效益,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另外,教师每周使用计算机在10 小时以上的占95%,而每周使用20小时以上的占60%。从使用的方式看,前三项分别是“网上查找教学资源”“制作ppt”和“自己制作课件”。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教师已经能够较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功能来促进教学,能够利用网络提供的各种资源来支持教学。但是目前主要的方式仍然是查找资源、制作课件(主要是PPT),对于“利用信息技术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利用信息技术组织教师教研,快速成长”等综合性利用仍然比较少。(三)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和方式有待改进调查发现,虽然目前学校和教师都进行信息技术培训,但是,对培训的需求依然很强烈,因为目前的培训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特别是信息技术与日常教学活动的深度融合,即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这种高层次的培训,学校自身往往是无法提供的。针对此问题,将结合我县创建为四川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省级样板县的契机,认真组织2.0提升培训,做到教师人人过关,各校整体推进,完成省市的培训任务,为我县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四)城乡学校信息化建设差距依然存在虽然我县教学信息化总体规划是将全县当成一所大规模学校来建设,统一规划,整体推进,这样将大幅度缩小城乡差距,所有硬件环境和软件系统各学校都是统一标准,有利于我县教育信息化整体推进。但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学校之间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差距仍然很大。这主要表现在本身硬件和软件都差不多的学校,但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水平也越高。教育信息化,不只体现在教学技术和手段的信息化上,更重要的是校长和全校教师们的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的全面信息化,最大限度利用好现有的信息化手段和软件系统,最终实现培养信息社会所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目标上,这才是教育信息化的实质。对学校而言,在信息化发展中,一个根本的误区就是重硬件轻软件,重形式轻内容,重有而轻用,重单位个体的技术更新,轻整个教学的网络化互动,在教育信息化的实施过程中,没抓在根本上。(五)经费不足制约教育信息化建设随着县委县政府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推进,我县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步伐也在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学校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促进本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战略选择。从调查来看,“缺乏足够的信息技术设备”(70%)也被认为是学校教学信息化发展中最大的障碍之一。部分设备老化,已经濒临报废,但还在继续使用。先建设教育信息化应用场景,第二步才是推动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应用,这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流程,我县还有很多教育信息化应用场景需要建设。所以经费短缺和信息技术硬件设备跟不上教师的需求仍然是客观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例如智慧课堂班、创客空间、机器人编程建设等。二、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应避免的误区1.多媒体的误区是教育信息化以声音、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体表现形式能够从各个角度充分调动人的感官,提高人的接受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正因为如此,很多教师对多媒体产生了盲目的偏爱,认为只要是多媒体的就是先进。但多媒体有时不仅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反而对人的大脑会产生先入为主屏障,使技术和教育之间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这个误区,需要我们多加注意。2.信息化教育的误区是存在重管理而轻教学的现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软件,软件的核心是教学,包括课前、课中、课后等。学校信息化管理应该是为教学服务的,但信息化设备在课堂上却没能留下最重的痕迹,而仅满足于管理技术的超前。在“三个课堂建设”上,重“联网”而轻“内容”的做法也需要及时得到改变。由于上述认识上的误区而带来的投入方面的误区,使人们普遍认为计算机的配置越好、数量越多、投入越大就说明教育信息化程度越高,结果盲目攀比,无形中造成巨大的浪费。这是我们需要极力避免的。三、教育信息化的“三个层次”有位专家说过,70%的矛盾都是因为沟通不畅,理解有误造成的。通过调研,认为教育信息化就是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提高沟通理解的效率。针对教育信息化,我们梳理出“三个层次”,以为教育信息化后续工作的推进提供一定指导。第一个层次,“展示”为主,表现为“单向”。可以是传统的黑板、小黑板,也可以是信息化初期的幻灯机,再到后来的投影,主要是展示给学生看,从无声到有声,从图片到视频,但都是“单向”的,给学生看,给学生“灌”。这绝大多数时候要靠我们教师优秀个人能力、好的素材去吸引学生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表现特点是教学资源都是教师在用。第二个层次,“交互”为主,表现为“互动”。“交互式电子白板”“触摸交互式一体机”等,要求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强调“互动”,利用信息化技术有效互动,与及时评价相结合,给学生及时反馈,达到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表现特点是教学资源是教师和学生都在用。第三个层次,“评价”为主,表现为“精准”。“智慧课堂班”“苏格拉底系统”通过“一生一平板”或“一生一反馈器”,强调学生“主动”学习,系统精准评价,学生自我巩固,再评价等模式,不断推动学生成长。总的来说,县教育信息化处在向第二层次推进的过程中。下一步,将加强对教育信息化条件下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新工作方式的研究。加强对教学改革中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师培训、教学模式等工作的研究和推进。【来源:广元市教育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