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9年共374所高校在14家教育类期刊发表高等教育科研论文1938篇德之末也

2019年共374所高校在14家教育类期刊发表高等教育科研论文1938篇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化到大众化并迈入普及化的历史性跨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仍然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推动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质量与水平是高等教育内涵的重要体现,也将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为进一步了解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现状、把握正确的科研方向、推动学术创新,《中国高教研究》编辑部于近日完成了2019年全国高校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的统计分析工作。经优化,2019年统计论文的范围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复合影响因子不低于0.9的教育类期刊(不含CSSCI扩展版),包括《教育研究》(北京)、《中国高教研究》(北京)、《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武汉)、《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北京)、《高等教育研究》(武汉)、《高校教育管理》(镇江)、《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北京)、《复旦教育论坛》(上海)、《江苏高教》(南京)、《中国高等教育》(北京)、《高教探索》(广州)、《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北京)、《大学教育科学》(长沙)、《现代大学教育》(长沙)共计14家教育类期刊(以下简称14家期刊)上刊载的高等教育科研论文。2019年14家期刊共刊载各类稿件2789篇,本研究剔除广告、短论、博士论文提要、投稿须知、征订启事、学术动态等文献信息,以及刊载在《教育研究》《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等教育类综合期刊中的非高教类文章,获得高教类科研论文共计2119篇。高校发文情况为更好地了解国内高校高等教育科研最新进展,在2119篇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的基础上,本研究剔除第一作者署名单位为境外高校(包括港澳台)以及政府机关、教育服务机构、科研院所、军事院校的论文181篇,获得第一作者署名单位为中国大陆普通高校(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公办高职高专院校、民办高校等)的高等教育科研类论文1938篇,以此为统计范围进行国内高校发文分布情况分析。教育部公布的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显示,截至2019年6月15日,全国高校共计2956所,其中普通高校2688所(含独立学院257所),成人高校268所。普通本科高校1266所,其中公办822所,民办434所,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2所,中外合作办学8所。高职高专院校1422所,其中公办1098所,民办322所,中外合作办学2所。2019年,全国高校共有374所在上述14家期刊上发表了高等教育科研论文,占院校总数的12.65%。其中,公办本科高校315所,占同类高校总数的38.32%,公办高职高专院校37所,占同类高校总数的3.37%,民办高校(包括独立学院与民办高职高专)22所,占同类院校总数的2.91%。1. 公办本科高校发文情况。统计显示,2019年315所公办本科高校在14家期刊发表高等教育科研论文1849篇,占国内高校统计论文总数的95.41%,这一比例与2018年的95.12%基本持平。其中,发文5篇及以上的高校92所,占公办本科发文高校的29.21%。这些高校共发文1426篇,占同类发文高校发文总量的77.12%。(见表1)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公办本科高校发文分布呈现如下特点。(1)“双一流”建设高校在高等教育科研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共10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发文1286篇,占公办本科高校全部发文的69.55%,其中,发文5篇以上的机构中“双一流”建设高校共有65所,占同类发文高校70.65%,共发文1181篇,占“双一流”建设高校全部发文的91.84%,占公办本科高校全部发文的63.87%。(2)我国高等教育科研论文产出集中的特征仍然较为明显。315所公办本科高校的高等教育科研论文占全部被统计论文总量的87.26%。其中,发文总量排名前50的公办本科高校发文1163篇,占同类机构发文数的62.90%,比2018年的59.22%有所提升,反映了进一步集中的现象。(3)区域分布上,东部地区高校发文量、发文高校数、机构平均发文量都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高校的高等教育科研参与度相对较低。东部地区共有164所公办本科高校发文,占本区域同类高校总数的48.81%,共发文1251篇,高校平均发文7.63篇。中部地区有76所公办本科高校发文,占本区域同类高校总数的41.76%,共发文312篇,高校平均发文4.11篇。西部地区共有55所公办本科高校发文,占本区域同类高校总数的26.07%,发文183篇,高校平均发文3.33篇。东北地区共有22所公办本科高校发文,占本区域同类高校总数的23.66%,发文97篇,高校平均发文4.41篇。2. 公办高职高专院校发文情况。2019年37所公办高职高专院校(2018年49所)在14家期刊上共发表论文59篇,占国内高校发文总数的3.04%,平均发文1.59篇(2018年1.45篇)。其中,发文2篇及以上的高职院校共10所,(见表2)共发文32篇,占高职高专院校发文总量的54.24%。3. 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发文情况。2019年全国共有756所民办高校,在14家期刊上发文的仅有22所,占同类高校数的2.91%,其中仅含1所民办高职院校。22所民办高校共发文30篇,占被统计论文的1.55%。其中,宁波财经学院、武昌理工学院各发文3篇,位居发文榜首。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山东协和学院、文华学院、三亚学院各发文2篇。(见表3)其他16所民办高校各发文1篇。(二)其他机构发文情况高等学校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主力军,其他机构也有贡献。2019年共有111家其他机构合计发文181篇,平均发文1.63篇,其中,中国工程院发文9篇居榜首,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各发文7篇,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各发文6篇。据统计,发文3篇及以上的其他机构共计14家,合计发文72篇,占同类机构发文的39.78%。(见表4)另有7家教育科学研究院系统机构发文21篇,3所军事院校(国防科技大学、陆军工程大学、空军预警学院)各发文1篇,境外高校发文共30篇。来源:中国高教研究作者:王小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中国高教研究》主编、编审,北京 100191王者鹤,《中国高教研究》编辑部副主任、副研究员,北京 100191周光礼,中国人民大学发展规划处副处长、教育学院教授,北京 100872周详,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北京 100872李璐,《中国高教研究》编辑部编辑,北京 100191刘植萌,全国高校信息资料研究会研究部副主任,北京 100872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20年第4期第92-97页

逆之则凶

CSSCI(2017-2018)收录来源期刊目录教育学(37种)

来源:教育科研管理,Ecational-researchCSSCI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formation)英文名称首字母缩写,是由南京大学研制成功的、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领域的标志性工程。科学引文索引是从文献之间相互引证的关系上,揭示科学文献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的检索与查询,可以揭示已知理论和知识的应用、提高、发展和修正的过程,从一个重要侧面揭示学科研究与发展的基本走向;通过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的统计与分析,可以从定量的视角评价地区、机构、学科以及学者的科学研究水平,为人文社会科学事业发展与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CSSCI(2017-2018)收录来源期刊目录 教育学(37 种)CSSCI(2017-2018)扩展版来源期刊目录 教育学(14 种)往期精彩文章回顾1. 全网首发!2017年版(2018发)北大中文核心目录2.全网首发!教育学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 AMI 综合评价报告(2018 年)3.全网首发!教育学2018年11月JCR分区最新公布SSCI目录4.《复旦教育论坛》2018年第4期5.《电化教育研究》2018年第11期6.《教育研究》2018年第10期目录7.《高等教育研究》2018年第8期8.《甘肃省中小学教师系列高级职称评价条件标准(试行)》印发9.《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5期(双月刊)10.《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8年第1季11.【征文】“多元视野下的教师发展与教师教育政策”国际学术研讨会12.2018年首届全国高校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邀请函13.关于举办首届“新时代中国教育公平与学生发展论坛”及会议征稿的通知目前已有1000+教育学者关注加入我

马永贞

媒体刊文:摒弃“期刊崇拜”,让教师评价回归“本真”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高校教师队伍的数量增加、素质不断提升、结构得到优化,通过人才保障的方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但同时也应看到,在大发展与大变革的同时,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在新时期也同样面临着大学组织环境变化、人才竞争激烈、体制与学术制度变革等方面的挑战。把握机遇,迎接挑战,需要我们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推进过程中抓住改革推进的关键性要素,对改革过程中的核心问题进行理性判断与充分预估。直面“堵点”,久久为功,筑牢师德高地师德师风是评价高校教师队伍素质的首要标准,决定了高校教师对教育实践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近年来,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得到了推进与落实。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可回避的制约因素。高校虽能够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考核评价的首要标准,但无论是在优选评价还是履约评价过程中,师德师风主要还是以底线为主导,缺乏分类分级评价标准,对师德履行的引导性与激励性仍不足。在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我们要突破传统思维定式,要以整体、系统思维进行推进,将其置于历史性发展进程之中。师德困境不能单独以规制和道德惩戒来解决,要将传统与现实、规则与境界相结合,一方面要厚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尊师重教”“良知良能”“见贤思齐”等德性精神,另一方面,高校师德建设要积极引导教师在道德观念、情操与品质方面的自觉构建,推动外在道德规范向内在信仰的转化,使教师葆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在高校具体考评中也要对师德评价机制进行进一步细化、差异化与水平化,对在师德师风方面表现杰出的能够得到真正认可与激励,同时发挥政策与舆论的积极导向效应。解决“难点”,持续发力,激发专业活力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是高校教师综合素质能力的核心。在高校的改革发展过程中教师的业务能力与育人水平是一项重要工作。随着新时期的一系列改革的推动,我国高校教师在专业水平以及立德树人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由于高校教师在早期的专业化训练时期较为倾向于学者而非教学者,加之高校的薪酬、晋升等政策倾向,教师以科研为本的行动偏好尤为明显,尤其在部分高校非升即走的制度压力下,科研与教学之间形成了一种零和游戏的状态。部分教师在教育理念及方法提升方面积极性不高,立德树人的能力与水平亟须提升。与此同时,由于受到现有高校招聘中“学者是良师”的价值预设影响,在招聘考核中较为重视学位与科研成果,对本身在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较为缺乏的新教师来说未来教学困难重重。对于高校教师专业素质能力问题的审视,需要理性平和的心态,要通过制度来构建“教”与“研”的相容机制。对青年教师在注重其学术发展的同时也要对教学进行强化训练,初期适当减轻教学工作量,开设少而精的课程,建立教师与学者的双重认同。要在专业素质结构方面下大功夫,在研究生教育中融入教育类课程内容,在职业初期强化教育实践训练,缩短教师专业成长周期。在高校教师发展支持方面,要将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实、建强,通过教学共同体组建、多样化课堂教学活动等多种形式,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领域发挥领头羊作用。抓住“痛点”,标本兼治,回归评价本真高校教师评价对于学校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其成效也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以评价推动高校教师发展已成为提升大学质量与效益的重要手段。评价已从简单的管理工具逐渐上升为一种文化,深深地影响着高校教师的学术方式、生存与发展。项目与论文的多寡与层级成为考核及职称晋升的重要标准,呈现出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样态。现今高校教师评价的合法性基础,主要由可量化、可观测及主观判断中的指标化与要素化构成。这种客观的学术评价从原有的计数方式日益转向了引用频次,期刊的影响因子、分区及排名,进而形成精致化的计数模型。从本质看,评价是否客观,除了量化模型构建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学术研究深层次的学术品质。如果忽视学术品质,就会使学术人员“依标而术”,甚至“投机取巧”,其直接后果不仅体现在周期长、风险高、创新性研究会日益减少,同时也容易使技术理性冲淡大学对真理的追求与坚守。当前我国教育评价领域进行了深入改革,新的部署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未来的改革要基于学术研究价值本身,始终恪守求善求真的内在价值与社会发展的外在价值,摒弃“期刊崇拜”,破除学术成果的物化导向,使高校教师能够持之以恒、平心静气地做好学术研究,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作者:张媛媛、于洪波,分别系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教授)光明日报

漫才帮

他们是南通市园丁奖候选人!有你认识的吗?

南通市教育局官方微信今天发布公示,确定十位同志为南通市第十五届园丁奖候选人。南通历来注重教师队伍的源头培养,并适时适地不断创新,以其显著的成效形成了推动发展的先发优势。2003年起,南通连续评选13届“南通市园丁奖”,每年嘉奖10位扎根一线工作的老师。公示全文根据《南通市园丁奖评奖办法》(通政办发〔2004〕102号),在各地初评推荐的基础上,经评审委员会评审、组织考察并报市政府同意,确定王辉等十位同志为南通市第十五届园丁奖候选人,现予公示(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序),公示时间:8月24日~30日。 如有异议,请于公示期间与南通市教育局联系,联系、85098850,联系人:周淑平、施永娟,电子邮箱:ntjyszc@163.com2018年8月24日王辉王辉,男,1964年8月出生,1984年9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中小学一级教师,启东市合作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是全国优秀教师、“中国好人”候选人、感动南通教育人物、“启东好人”,曾获启东市“园丁奖”两次、记“三等功”三次。他爱心捐助,情暖校园。35年来资助贫困学子数万元。把全国优秀教师1000元奖金资助陕西省镇平县王柏清同学,每年给他生活补贴;两次把启东市“园丁”奖共13000元奖金奖励优秀师生;把“启东好人”2000元奖金慰问尿毒症患者沈卫老师。2015—2018年,他又把陈嘉敏等8名孤儿或特困学生情况制作成PPT与好心人联系,使他们每人每年得到几千元资助。他亲力亲为,优化环境。在达育小学任教时,他多次跑窑厂请求资助砖瓦,和教师们一起铺教室地砖,还从家里拿来木材修理要倒塌的厕所,用摩托车、自行车不远数十公里载回花木装点校园,自己掏钱购买了教师办公椅子。他骑着摩托车行程数百公里筹措资金10多万元设立了“奖教基金”。他率先垂范,热心带徒。带头执教公开课、潜心教学研究,悉心指导青年教师,带出了骨干团队,其中8名教师被评为南通市、启东市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他撰写的10多篇论文在各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主持的省级“十一五”课题在启东市首届教学成果评比中荣获一等奖。他全面育人,打造特色。学生在各类比赛中取得骄人成绩,在南通市第二届“江海天籁”合唱节比赛中荣获“二等奖”;在第七届校园艺术节展演中情景剧《捐助》获启东市一等奖;3位学生分别被北大、清华录取。他祖孙三代,情系教育。他的父亲于1947年参加教育工作,他高中毕业后义无返顾地选择了教师职业,受他的影响,女儿也走上了教师岗位。石玲玲石玲玲,女,1983年10月出生,2001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中小学一级教师,如东县实验幼儿园教师、园长助理。全国新教育实验先进个人、南通市学科带头人、南通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南通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如东县第一届最美女教师。她热爱教育,班级工作凸显温情。开学初,石老师会把哭闹的孩子轻搂怀中;活动中,她会为孩子的点滴进步竖起拇指;生活上,当孩子大便拉在身上,她会毫不犹豫地清洗;而面对双目失明的特殊儿童,她更会用爱心包容,用行动鼓励……她的爱生先进事迹成为全县教育系统师德典型被巡回宣讲。她吃苦耐劳,多项工作齐头并进。她身兼班主任、年级组长、团支部书记、教科研主任等多重“身份”。大胆创新年级组活动,组织策划“有福童享”等微公益系列活动,成立幼儿园“戏剧工作室”“童心书社”……她勤字当头,各项比赛屡获佳绩。她精心设计每节课,苦练十多项专业技能。2009年和2012年,她勇夺“省优课竞赛一等奖”“省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其后,又喜获“市行知杯教学技能比赛”第一名,成为南通幼教捧获“市五一劳动奖章”第一人。她潜心科研,各级平台崭露头角。她主持或参与的课题被评为省第三届精品课题、南通市精品课题培育对象,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撰写的30余篇论文发表于省级专业杂志。她先后执教县级以上公开课近40节,做专题讲座30余场。她乐于传授,青蓝工程成效显着。她与青年教师结对,还指导多名定向师范生顶岗实习,使他们在较短时间内胜任幼儿园工作,并在市、县优课竞赛等活动中崭露头角,他们中多人获县教坛新秀等荣誉称号。她用爱心和智慧编织着幼儿的美好明天。杨建楠杨建楠,男,1961年8月出生,1977年7月参加工作,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南通中学数学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优秀学业规划教师、南通市优秀教育工作者。2017年荣获“中国好教师”称号。他用一颗爱心诠释教育的真谛。以“学生的快乐就是自己的幸福”为信念,关爱着每一个学生,对后进生的转变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他撰写的转变后进生教育案例被多家报纸、杂志转载。他捧出一颗心、带着一腔情管理班级。为了缩小与学生的“代沟”,五十岁时参加了国家职业心理咨询师培训,并取得心理咨询师证书;所带班级荣获南通市“五四红旗团支部”。他突出的教育、教学业绩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育人事迹多次被南通电视台、《扬子晚报》、《现代快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他始终走在教学改革最前沿。“问题-互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他的课堂教学风格,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难忘课堂”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对该教学模式进行了全面的介绍与推广。研究成果丰硕,十篇课题成果论文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在全国各地及南通电台、南通电视台开设了八十多场次示范课和培训讲座。他教学业绩硕果累累。2017年度全国基础教育成果评比中他执教的课获“全国优质课一等奖”;所教班级的数学成绩一直处于年级前列;培养了一批全省名列前茅的优秀学生;辅导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多人次获全国一等奖,一学生曾入选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集训队。他无私奉献甘为人梯。指导的青年教师两人获全国赛课一等奖,一人获全国二等奖,多人次获省一等奖,被评为“南通市优秀学科组长”。他用心去成就事业,用爱去铸就希望,用不平凡的业绩来书写自己的人。李达李达,男,1969年11月出生,1990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高级教师,通州区金沙中学高中政治教师、校长。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南通市学科带头人,曾被区政府记三等功。他磨砺教艺,痴情课堂教学与课程改革。他长期沉潜在教学一线,担任过十多届初高中毕业班教学工作,深受学生、家长欢迎。多次参加南通市中考命题工作,多次获区、市优秀课评比、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参与多项校本课程的开发,其中《现代公民素养教育》被推荐参评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优秀校本课程,提出的“生活政治”自主课堂的思想,为思想政治课全面转向以核心素养培育为指向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实践层面的方法论。他潜心科研,不断增厚教学与管理的内力。他遵循“技近乎道”思维方式,在提升教艺同时,更加注重厚实学养,寻求理论的阐释和引领,先后主持5项省级课题,均取得良好的成果;从教以来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教学和管理论文70余篇,其中十余篇论文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他积极倡导“让学引思”的课堂教学原则,先后应邀省、市、区各类教研活动中执教公开课或做专题讲座40余次,得到了同行的高度认可和赞誉。他牢记责任,用心经营学校的文化与发展。他每到一所学校,便改变一所学校。担任骑岸初中校长,成功创建江苏省示范初中;担任石港中学教学副校长,教学质量一直居通州区同类学校前列;调任刘桥中学校长,教育教学质量取得突破性提升;调通州区金沙中学担任校长兼党委书记,形成了以品质教育为特色的学校文化和教育哲学;2016年高标准通过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验收,实现了学校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他以坚毅之志不断朝着内心所坚守教育价值前行,呕心刻写教育的履痕,《中国教育报》《江苏教工》等媒体曾对其事迹做了报道。陈冬梅陈冬梅,女,1977年1月出生,1994年8月参加工作,海安市实验小学体育教师、学科组长。南通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南通市学校体育工作先进个人、市健康促进学校先进个人、县学科带头人、县优秀教练员,曾被县政府记三等功。她乐于奉献,潜心体育事业。刚工作那年,她深知学校乒乓球队刚刚起步,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把带乒乓球队作为自己工作的重中之重。她伴着晨曦的星光、傍晚的月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双休日,没有寒暑假,简陋的乒乓房里时刻看到她和队员们挥洒汗水的身影。她对队员有着慈母般的爱心、耐心和细心。每次外出比赛,既当教练,又当保姆,是家长心中的好老师。“功夫不负有心人”,先后培养上百名队员,多人多次参加省、市级比赛获奖,曹梓威曾入选国家二队,另有十几名队员先后进入高等重点院校,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她勇于实践,打造特色课程。“让每一位孩子的童年记忆里留下体育的印记”是她的追求。经过多年努力,花样跳绳、海安花鼓、海安苍龙舞、手足双门球等已成为学校的体育特色课程。作为新兴项目“手足双门球”研发组的核心成员,她长期坚持参与研究,此项目已在全县各中小学遍地开花,目前,此项目也成为南通市特色课程,同时,《手足双门球活动课程》一书即将出版。她勤于研究,丰富体育文化。她对学校体育工作进行立体化构架,一个个精彩难忘的体育活动应运而生,如全校四千人的足球啦啦操、跑操、韵律绳操,别开生面的体育文化节,在她的带领下,篮球、足球、乒乓球、手足球、田径等校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硕果累累。多奖并举的全国性体育荣誉,又为学校增添异样色彩。她甘心做这片绿叶,看着花朵在春光中孕育、现蕾、绽放。邵云邵云,女,1973年9月出生,1993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高级教师,南通市特殊教育中心语文教师、教科室主任。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南通市劳动模范、南通市第一梯队名师培养对象,是“感动江苏教育人物——2015最美特校教师”。她爱岗敬业,倾心育人。她班上的桂兵顺利通过笛子9级考核,自卑的荣梅登上舞台尽情演唱,顽皮的国柱成了受人欢迎的按摩大夫,洁怡被表彰为江苏省四好少年,维维、清青等考取了大学,现维维已学成回校任教。走上管理岗位后,学生有解不开的心结,她能陪着聊上几小时;学生因心理问题拒绝午饭,她连续牺牲一个多月的午休对孩子进行行为矫正;学生生活遇到困难,她主动联系电视台拍摄《我们的天空》连续6集宣传筹款。她专心教学,潜心科研。她坚守盲校语文教学一线,明确了“视障儿童全人教育”专业方向。她在国培班、浙江、陕西等地作示范教学、讲座60多次。她辅导学生获全国盲校学生讲故事大赛激励奖,省残疾人盲文读写第三、七名,全国盲人百科知识竞赛省选拔赛二等奖。她发表论文40多篇,13篇唐诗鉴赏文稿发表于《唐诗鉴赏辞典》,出版42万字的个人专着,受人民教育出版社邀请编写盲校教材、教参。主持的课题《视障儿童全人教育探索实践》获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她热心培青,甘当人梯。她对年轻教师倾力相助,领衔的工作室获评市十佳劳模工作室,成员获省特校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被评为区学科带头人;组织参加省视障儿童早教项目,坚持每月六、七次的家庭辅导,足迹遍布南通的大街小巷,团队被评为南通市优秀教师群体。邵云还任市特教会秘书长、省特教会理事,为南通特殊教育的提升出谋划策、奉献心力。赵海燕赵海燕,女,1975年10月出生,1997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高级教师,如皋市初级中学语文教师。江苏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专家组成员、南通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南通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南通市教育系统五一巾帼标兵,如皋市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指导员。她心怀大爱,温淳关怀。她带学生做校园志愿者,筹集几百册书给残障儿童送去精神食粮;中秋节给寄宿在校的学生买月饼;她常常做学生的“海燕姐姐”,陪心情低落的学生谈心;学生张苏秦因家庭原因不希望父母陪着去南京参加“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她二话没说亲自陪同,而那次,张苏秦获得一等奖第四名,直到今天,这一成绩在如皋还没有被打破;指导的学生在全国、省、市级征文比赛中,多人次获得一等奖。她迎着东风,悄然成长。她的语文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富有个性,多次获全国、市级比赛一等奖;在“两岸三地课堂教学展示”“全国典型初中有效教学研讨会”“全国课博会”“第二届全国名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省教学新时空名师课堂”“省中年语文骨干教师课堂展示”“南通市区中学课堂改革现场推进会”……各类活动中都有她示范课的身影;她承担了教育部“2013年度基础教育优质数字资源建设项目”资源编制和主讲,参与了南通市名师公益在线课堂,参与了语文网络课程建设……近年来,赴全国多地开设公开课、讲座三十多次,为西藏、新疆、上海、湖北等地教育考察团作多场教学经验介绍。她走上三尺讲台已过二十载,像木棉花一样用自己的一树桔红装点教育教学的天空,滋润儿童诗意栖居、自由幸福成长的大地。徐智潭徐智潭,男,1970年12月出生,1992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高级教师,海门市东洲国际学校初中语文教师、校长。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校长、南通市劳动模范、南通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海门师德标兵、海门名校长。他汇智聚力,打造崇德敬业的教师团队。他给教育一个明确的朝向,秉承陶行知思想,先后把“学做真人”、“做最好的自己”作为校训,并作了深度诠释,以“没有德育,就没有教育;没有思考,就没有教学”为教育主张。他给老师“心顺气正”的平台,学校通过各种活动,让教师找到归属感;通过各种培训,让教师找到职业的幸福感。他率先垂范,多次开设公开课与讲座,主持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多篇论文发表在省级刊物上。他的行为举措影响着老师们的行走方式,大部分教师都生成了很强的进取心和创造性张力。他让课堂更加贴地行走。在开发区学校,他提出“六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学校由一所办学基础薄弱、生源流失严重的农村学校跻身市区直属学校行列并与老牌学校相比高。他澄潭观影,塑造温润灵动的优秀人格。他组织开展各类校内外活动,实现“活动中育德,活动中育人”的德育目标,学做真人。他要求各班制订班规,制订底线要求,允许学生的反复,在不断固化中提升,学校连续多年获得市素质教育百分考核特等奖的殊荣。正因他的努力,学校发展的美好愿景正在一一成为现实:全国新教育实验示范学校、全国作文教学先进单位、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苏派名校联盟学校、江苏省文化建设特色学校、省初中课程建设特色学校、第八届初中校长论坛省教学创新优秀学校,在海门市质量上台阶工程中被评为“先进集体”。唐步荣唐步荣,男,1965年10月出生,1986年7月参加工作,高级教师,南通市天星湖中学语文教师。南通市高中语文学科基地专家、南通市168爱生优秀教师、区教育先进工作者,南通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倾心教书育人。对于因父母离异、叛逆心理很重的学生,他主动找她谈心,让她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后考取成都外国语学院。对于因父母常年生病的学生,他热心解决生活困难,让她安心学习……从教三十多年,经他关心、爱护、帮助的学生数不胜数。他情系乡村教育。他坚守乡村教育二十余年,所教的班级一直处于当时全乡十多个班级的前三名。2011年作为特殊人才被引荐到南通市天星湖中学。在他的引领下,学校高中语文质量大幅度提升。2013年,在生源基础比较薄弱的情况下,他所教的班有四位学生达南大分数线,三人被南大录取,一人被东南大学录取,实现天星湖中学历史性突破。他教科成果丰硕。他提出“思想写作”“文化写作”的教育主张,使学生作文成绩得到很大的提升,指导的学生获国家、省作文大赛一二等奖。他先后在省级以上专业杂志发表论文50多篇,编写的《我美丽,因为我思想——高中作文写作教程》一书,获2016年江苏省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参与的课题研究,获2017年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他连续10多年参加南通市高三语文模考命题,为南通高考语文持续走强作出较大贡献。他热心指导青年。在他的精心指导下,薛永娟获省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省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第一名,现已成为南通市“226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刘丹评为南通市学科带头人;杨红兵成为南通市高中骨干教师;周小兵、周小忠、顾红梅等已成为区教学骨干教师和教坛新秀。蒋桂红蒋桂红,女,1981年9月出生,2002年8月参加工作,中小学一级教师,南通市五里树小学语文教师、副校长。南通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南通市学科带头人、南通市师德标兵、南通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港闸区名师培养对象。她以满腔的热诚关爱着每个孩子。她尊重欣赏孩子们,用心和他们沟通。对于问题学生,总是不厌其烦,为一个不爱学习经常逃学的学生曾家访数次,让学生家长感动不已;她善于从日常生活中的细微小事入手,以身垂范;她与孩子们相处融洽,所带领的班级学风正,成绩优,在学校艺术节、美食节、小百灵歌手大赛、趣味运动会等活动中表现优异,多次被评为区、校文明班级。所带“绿之韵”社团获江苏省“优秀红领巾环保小社团”。她立志做一个钻研型优秀教师。她潜心阅读教育教学专着,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反思理论,在教育部开展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江苏省小学语文优课评选活动、江苏省部分城区教研协作会暨青年教师会课活动、南通市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等活动中多次获一二等奖,多次为全区老师做专题讲座,获得一致好评。她始终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先后有10余篇论文发表于《小学教学研究》、《教育研究与评论》等省级杂志。以课题研究为有力抓手,参与研究和主持的多项省市课题也顺利结题。她还热心帮助每一位老师,学校哪位老师要上研究课,总是毫无保留地献计献策,有时甚至陪老师磨课、制作课件到深夜。辅导的青年教师杨洋在江苏省部分城区第三十二届教研协作会暨幸福课程展评活动、南通市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中均获一等奖。她,因为心中有孩子,有梦想,所以总能感受到幸福。为了花的娇艳,她将继续追梦!最近很多读者都在看这些文章好消息!南通将新建一个森林公园南通车主注意,这些路段启用监控抓拍!快告诉爸妈!南通老年人可以享受这么多福利

斯而析之

摒弃“期刊崇拜”,让教师评价回归“本真”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高校教师队伍的数量增加、素质不断提升、结构得到优化,通过人才保障的方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但同时也应看到,在大发展与大变革的同时,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在新时期也同样面临着大学组织环境变化、人才竞争激烈、体制与学术制度变革等方面的挑战。把握机遇,迎接挑战,需要我们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推进过程中抓住改革推进的关键性要素,对改革过程中的核心问题进行理性判断与充分预估。直面“堵点”,久久为功,筑牢师德高地师德师风是评价高校教师队伍素质的首要标准,决定了高校教师对教育实践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近年来,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得到了推进与落实。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可回避的制约因素。高校虽能够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考核评价的首要标准,但无论是在优选评价还是履约评价过程中,师德师风主要还是以底线为主导,缺乏分类分级评价标准,对师德履行的引导性与激励性仍不足。在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我们要突破传统思维定式,要以整体、系统思维进行推进,将其置于历史性发展进程之中。师德困境不能单独以规制和道德惩戒来解决,要将传统与现实、规则与境界相结合,一方面要厚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尊师重教”“良知良能”“见贤思齐”等德性精神,另一方面,高校师德建设要积极引导教师在道德观念、情操与品质方面的自觉构建,推动外在道德规范向内在信仰的转化,使教师葆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在高校具体考评中也要对师德评价机制进行进一步细化、差异化与水平化,对在师德师风方面表现杰出的能够得到真正认可与激励,同时发挥政策与舆论的积极导向效应。解决“难点”,持续发力,激发专业活力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是高校教师综合素质能力的核心。在高校的改革发展过程中教师的业务能力与育人水平是一项重要工作。随着新时期的一系列改革的推动,我国高校教师在专业水平以及立德树人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由于高校教师在早期的专业化训练时期较为倾向于学者而非教学者,加之高校的薪酬、晋升等政策倾向,教师以科研为本的行动偏好尤为明显,尤其在部分高校非升即走的制度压力下,科研与教学之间形成了一种零和游戏的状态。部分教师在教育理念及方法提升方面积极性不高,立德树人的能力与水平亟须提升。与此同时,由于受到现有高校招聘中“学者是良师”的价值预设影响,在招聘考核中较为重视学位与科研成果,对本身在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较为缺乏的新教师来说未来教学困难重重。对于高校教师专业素质能力问题的审视,需要理性平和的心态,要通过制度来构建“教”与“研”的相容机制。对青年教师在注重其学术发展的同时也要对教学进行强化训练,初期适当减轻教学工作量,开设少而精的课程,建立教师与学者的双重认同。要在专业素质结构方面下大功夫,在研究生教育中融入教育类课程内容,在职业初期强化教育实践训练,缩短教师专业成长周期。在高校教师发展支持方面,要将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实、建强,通过教学共同体组建、多样化课堂教学活动等多种形式,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领域发挥领头羊作用。抓住“痛点”,标本兼治,回归评价本真高校教师评价对于学校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其成效也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以评价推动高校教师发展已成为提升大学质量与效益的重要手段。评价已从简单的管理工具逐渐上升为一种文化,深深地影响着高校教师的学术方式、生存与发展。项目与论文的多寡与层级成为考核及职称晋升的重要标准,呈现出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样态。现今高校教师评价的合法性基础,主要由可量化、可观测及主观判断中的指标化与要素化构成。这种客观的学术评价从原有的计数方式日益转向了引用频次,期刊的影响因子、分区及排名,进而形成精致化的计数模型。从本质看,评价是否客观,除了量化模型构建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学术研究深层次的学术品质。如果忽视学术品质,就会使学术人员“依标而术”,甚至“投机取巧”,其直接后果不仅体现在周期长、风险高、创新性研究会日益减少,同时也容易使技术理性冲淡大学对真理的追求与坚守。当前我国教育评价领域进行了深入改革,新的部署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未来的改革要基于学术研究价值本身,始终恪守求善求真的内在价值与社会发展的外在价值,摒弃“期刊崇拜”,破除学术成果的物化导向,使高校教师能够持之以恒、平心静气地做好学术研究,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作者:张媛媛、于洪波,分别系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教授)

其好之也

徐戎的艺术随笔被刊发在学术期刊《美术教育研究》卷首语

摘要:在国内外深有影响的学术刊物《美术教育研究》2019年第1期卷首语刊出著名艺术家徐戎的艺术随笔 《一水涨喧人语外》 一文,作为该刊奉献给了美术研究者、美术教育者和广大美术爱好者的一份新年厚礼。作者:梅角妍新年伊始,在国内外深有影响的学术刊物《美术教育研究》2019年第1期卷首语刊出著名艺术家徐戎的艺术随笔 《一水涨喧人语外》 一文,作为该刊奉献给了美术研究者、美术教育者和广大美术爱好者的一份新年厚礼。《美术教育研究》(国内统一刊号CN 34-1313/J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9286 国外发行代号SM8960)由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管,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科学教育研究会主办,是一本集美术、教育、研究为一体的学术期刊,以文化交流、美术教育、学术研究为主旨,倡导科学、自然、人文相结合。为美术、教育、研究工作者及美术爱好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美术教育研究》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已被中国知网全文收录、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主要设置的栏目有美术时空、理论研究、教学心得、艺术菁英、园林与建筑、影视传媒、人文研究、视觉设计、艺术摄影、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文化、收藏鉴赏、艺术资讯等。《美术教育研究》创刊之始,便秉持着选择健康、积极向上、视野开阔、选题新颖、技法纯熟的稿件,为的就是鼓励美术研究者、教育者、书画家能创作出富有时代气息的作品,提出有价值的观点,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经过近10年的创刊,创建出属于自己风格的话语体系,成为读者眼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年前,著名艺术家、书画鉴藏家徐戎接到了《美术教育研究》一位素不相识的责任编辑打来的电话:平时很关注徐戎老师的艺术活动和创作方向,并在中国美术家网等拜读了徐戎老师的艺术随笔系列,其中《一语涨喧人语外》一文,觉得于书画艺术观点寓优美的文笔之中,有观点、有感悟、有思想,杂志社认为特别适合选作《美术教育研究》新年第1期的卷首语,特此征求徐戎老师的意见。徐戎表示,至诚感谢《美术教育研究》的厚爱,作为一名普通读者,《美术教育研究》杂志也是他极为喜爱的一本美术类学术期刊,每期必读,深受启发和对创作大有裨益;文章是随意写就的系列艺术随笔之一,2018年始已在中国美术家网、中国文化艺术网等开设了徐戎艺术随笔专栏,至今已发布了6篇,并没有刻意在刊物,特别是像《美术教育研究》这样的国内国外有很大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上去发表,深感学识浅陋和惭愧! 期望和相信《美术教育研究》杂志会越办越好,今后益发成为国内外美术研究者、美术教育者和广大美术爱好者的良师益友。徐戎,号静隐庐主 ,是一位著名艺术家,人文学者、书画评论家、鉴藏家,祖籍千岛湖,隐居杭州。其书法作品极富禅意,格高骨清,意境高远,真气弥布,风格独现。所作人物、山水、花鸟,自成天真,格调高古、禅意盎然。启功、陈传席、毛昭晰、王伯敏教授等对其都有较高的评价。自1996年始,陈传席教授曾数次为徐戎撰写评论文章发表,评价曰:“徐戎以意笔出之,意高而有法,渐入‘清空’一境,空灵神韵,颇具‘入禅出世’之感。贵在难得”。陈丹青先生曾对其作品评论甚高并题字赠言赠书数册。2014年,徐戎被当前最权威的 “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评选“为“AAC艺术中国(2014)观察报告之艺术家”。徐戎作品《湖上烟柳》徐戎作品《清供图》徐戎作品《氤氲的江南》附:一 水 涨 喧 人 语 外静隐庐主徐戎人到中年,漂泊在外,常想起老家。家乡涧溪中月影的浮动、夕阳下龙耳山渐暗的轮廓仍然记忆犹新。后来,走出山门,驻足过梵高的向日葵、星夜之下;也坐于老舍笔下的京味《茶馆》之中,遥望天际掠过的小鸟,感触窗前树木的年青、成熟或苍老。现在,重又伫立于山水原点,检讨一路上的所书、所思,“一水涨喧人语外,万山青到马蹄前”似可状其一二。徐戎作品《山水清音》我们知道,自甲骨文发源以来,汉字已经奔腾流过了三千年的历史长河,名家辈出,风格纷呈,从秦汉之古拙到明清之朴趣。进入二十世纪,这个被哲人和艺术家仰重为艺术众妙之门的中国书法,更是以其深蕴的精神魅力影响着整个世界。不仅深刻地影响着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而且也促使许多西方艺术家产生了打破以团块、光影、透视色彩所构成的符合透视律的创作冲动,从而在新的抽象画创作中,尝试注入中国书法的风神意态和笔情墨意,透露出中国式的生命哲学情调。徐戎作品《一个闲人天地间》我们不禁要:为何维系笔墨二元素的中国书法,竟能成为艺术众妙之门的高深的艺术,其文化本源何在?这飞动的线条之舞到底叙述了中国文化怎样的禀赋气质和故事?书法家的精神袈裟如何嬗易为书法的异彩?这些深藏着中国书法艺术精神奥秘的大山,将永远横亘在我们面前。这并不是怂恿我们对这些奥秘探索挖掘的妥协。相反,我们乐于思考、实践和开掘。书法是线的艺术。它由线条开启墨象,而由墨象感悟意境。在游走线条的轻重疾涩、虚实强弱、转换顿挫、节奏韵律中融入书法家天趣神韵和个性情意;在线条点画之“形”中,寄托书法家观照万象的情感和哲思。哲思往往是孤寂冥想的常客,简洁常常为繁复缤纷的归宿。徐戎作品《无》杨雄曰“书,心画也”。艺术也是想像的艺术,每每提笔时,我仿佛看到了秋山流云、听到了春雷高风。有时甚至遐想:那些张旭前圣们该是怎样地飘忽于高山烟霞之中,观雪后几缕孤独的炊烟,俯仰往返,远近取与,为人类写下了一帖帖慰藉心灵的灵妙方剂?东汉蔡邕说“书者,散也”,散就是散怀抱,也是散发书者的修养和胸怀,道破了人生精神境界与书法境界关系的天机:心灵是朵花,安在哪,就开怎样的花。另外,在中国书法澎湃着墨象的黑山白水之中,欲断还连的线条终于乘上《易》学之舟,任由神秘的“一”自由往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有皆可由“一”而化育,万象皆可由“一”画而幻成。进而宣告了:“书道”乃书法的终极追求。徐戎作品《吃茶来》每当我专心构思或创作时,常会浮现出与所书内容相涉的或物或人或景的意象,其中以曹植《洛神赋》中的一描述最令我神迷欣喜: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我想,这也许就是诸艺术之“一水涨喧”的缘故吧。2013年4月于西子湖畔2015年6月收录于《中国散文网》徐戎作品《深山古刹》徐戎作品《鸣翠》

少焉

中国教育报刊社所属媒体全新改版

《中国教育报》:聚力全天候 启航新征程按下启航2021的按钮,这一次,我们朝向一个明确的彼岸:聚力打造“全天候中国教育报”。置身于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时代大潮,聚力全天候在中国教育报的发展历程中有着里程碑式的特殊意义。它不仅是改变一个个版面,更是重塑一种新闻生产和传播的生态。这是一个全新的发展蓝图:拥有多种媒介形态和终端的媒介聚合体;具备专业化的内容生产能力,传播主流价值和主流意识形态;拥有全方位、立体化、纵深型的传播能力;构建基于行业服务的用户生态;拥有独特的专业服务能力和全新服务模式。这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愿景。我们以此为旗帜,集中优势力量,义无反顾地从四个方面开始“施工”:完善体系,构筑融媒生态。以报纸为龙头和旗帜,网端微各司其职差异化发展,构建全介质、全渠道、全天候的深度融合传媒体系。这是一次阵地的拓展,最终实现报网端微融为一体、相互成就。优化布局,培育新增长点。这是一次报网端微内容布局的全新调整。这次调整,既有传统内容的优化,突出专业深度;更有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而开发的新的内容板块。比如,设立党建、高校思政、民办教育、智库、美育、教育装备等专刊和频道、栏目,作为未来内容生产的重要领域。做大影响,聚焦品牌塑造。在“全天候中国教育报”布局下,不同的内容板块都专注于自己的核心领域,通过转变生产方式,整合各方资源,聚焦关键要素,尽全力生产出有互联网基因的新闻产品,借力各种媒介和渠道,实现多元传播。强化服务,深度连接用户。用户的需求就是“全天候中国教育报”的着力点,我们将在专业化的内容生产、平台化的生态圈层、品牌化的推广提升、产品化的解决方案等方面探索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新形态,着力解决用户的需求痛点。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带着“为教育而鼓,为教师而歌”的初心,坚持“方向性引领、专业化服务”的宗旨,我们坚信,以理性塑造有品质的新闻产品,一个心中有人、有专业性、有服务力、有互联网感的“全天候中国教育报”将呈现在您的面前。我们期待,这是一次壮阔的启程。《人民教育》:做基础教育人最需要的媒体时光像高速列车呼啸而过。这已是我们陪伴你的第71个新年。从1950年的百废待兴,到2021年的全面小康,中国迈入了鼓舞人心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从此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我们知道,你对高质量教育的渴求,对高质量专业成长的渴求,对高质量精神生活的渴求,将超过以往任何时候。我们只有以更强大的引导力,更深刻的思想力,更贴心的服务力,办出更高质量的媒体,才能无愧于读者,无愧于时代。我们将矢志不渝坚持“红色基因 人民性质 教育特色”的宗旨,秉持“方向性引领、专业化服务”的理念,努力打造一流新型主流教育媒体和高端教育专业媒体智库,一心一意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鼓与呼。正确政治方向引导是我们的第一要务。我们将以“核心议题”等品牌栏目为载体,在权威政策深度解读、重大工作部署落实落地等方面下功夫,努力提升理想信念引导力、办学方向引导力、全面育人引导力,帮助基础教育工作者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当好党的主流媒体。适应媒介发展需要是我们的创新动力。我们将以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为基点,在原创力、传播力上下功夫,进一步搭建《人民教育》线上阅读平台,拓展传播链条,打造随时在手的“人民教育”,办好时代的新兴媒体。做好教育改革服务是我们的职责使命。基础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专业品质是媒体的立身之本。我们将坚持“顶天立地”的优势和特色,全方位建设“高端媒体智库”,在研究宣传新思想新理念、总结推广新典型新经验上下功夫,在推动教育创新最先一公里、解决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等关键环节上发挥作用,关注基层的需要,关注需要的基层,依托杂志、微信和新型智库产品,疏通堵点、化开热点、破解难点,为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当好助手和参谋,做好教育的专业媒体。2021,一个崭新的时代已经来临。《人民教育》杂志、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人民教育智库,三足鼎立,三驾马车,朝着精品化、专业化、高端化方向进发,愿始终与你同行,共同创造美好小康生活!《中国高等教育》:坚持思想引领 打造主流教育媒体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人类的一场大考,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经受住了考验。2021年,中国共产党历经风雨、在波澜壮阔的奋斗中迎来百年华诞。《中国高等教育》紧紧围绕建党百年这个重要历史节点,深入学习宣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系统挖掘高教人在建党百年的突出贡献,充分展现高教人在建党百年的巨大作用。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坚持思想引领,与高教管理者和研究者共同成长。“卷首评论”“本期关注”“理论视野”“党建思政”“大学教学”“高教探索”“高职教育”“域外视角”“高教智库”等栏目,带来最及时的政策解读、最深刻的理论阐述。“微研讨”“深度访谈”“高教人物”“创新创业”等栏目,带来最实用的实践指南、最丰富的阅读体验。我们精准对标,落实中央部署。“本期关注”等栏目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围绕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开设专栏,深入阐释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等重大部署,做有历史担当的主流教育媒体。我们聚焦热点,把握三个逻辑。“理论视野”等栏目遵循理论逻辑,以精准的理论阐释引导学术方向;把握历史逻辑,对时代热点进行深刻洞察;找准现实逻辑,回应高校关切和百姓期待。我们强化服务,解决实际问题。“调研报告”等栏目,坚持问题导向,开辟以现实需求引领精准选题,切实展现基层的鲜活做法和成功经验,推动解决基层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我们聚力发声,打造高教智库。“高教智库”等栏目,以敏锐的视角发现关键问题,以强大的平台凝聚各方力量,持续输出高质量对策建议和战略分析,为建成教育强国贡献独特智慧。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作为理论研究高地,《中国高等教育》聚拢顶尖专家,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从而推动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我们坚信,深刻的思想,永远是高教人的最爱。建党百年的高教贡献,改革发展的高教华章,《中国高等教育》将为您呈上更多的精彩!《神州学人》:追求高质量 提升影响力2021年,神州学人各媒体平台将坚持“神州站位、学人定位”发展新理念,继续擦亮“神州学人”金字招牌,以“追求高质量,提升影响力”为主攻方向,继续在留学工作战线暨教育对外开放工作战线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神州学人》杂志将以不断谋新求变的态度,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在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我们的态度一贯明确,我们的目标始终清晰,那就是打造一本留学工作战线暨教育对外开放工作战线的精品杂志。2021年,《神州学人》杂志将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刊物内容,通过“观察”“封面”“留学”“来华”“人才”“创新”“环球”“人物”“文苑”“智库”“广角”等板块和栏目进行内容设计和选题策划,并在融媒体报道和新媒体传播方面作出新探索。2021年,《神州学人》杂志将更加突出专业性和深度,向智库型转型,实现从融媒向智媒的新跨越。我们将以新产品、新服务体现新能力、新价值。我们将以内容为基石,以栏目创特色,让新闻作品成为思想作品,让新闻生产成为文化创新。2021年,神州学人网将坚持“网聚留学人员”,发出北京声音,带动海内外回响。我们要在纪念建党一百周年、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刻,担起媒体责任,守正创新,再创佳绩。2021年,神州学人网的新闻频道将在坚持主线的同时,聚焦对象需求,主动发声,强化正声。我们要让历史照亮现实,让现代化目标深入学子心田,鼓舞更多留学人员汇入创新发展大潮。2021年,神州学人网资讯频道将重视留学全链条,拓宽出国留学服务,贴近在外留学服务,深化留学回国服务。我们要做留学人才及项目供需服务的精品,以优质信息助力留学人员发展。2021年,神州学人网数据频道将细磨砺提质量。我们将紧盯5G、大数据,运用最新信息技术成果,加快信息咨询库建设,产出更多专业成果,聚合各类平台,为留学人员提供更多更好服务。《中国民族教育》:携手助力民族教育艰难而不平凡的2020年已成过往,2021年迎面而来。《中国民族教育》杂志会以一个全新的面貌面对读者。在新的一年,杂志将一如既往,体现“民族特色,教育情怀”的办刊宗旨,发挥杂志服务读者的功能。杂志会最大限度体现教育性与教育的专业性,服务于整个民族教育战线和关心民族教育的广大读者,重点服务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广大从事民族教育工作的管理者、研究者及教育教学一线教师。杂志的空间向所有从事教育工作的您开放。我们想传达一个认识,即民族教育不仅是少数民族的教育,不仅是民族地区的教育,更是中国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民族教育》承担特殊使命,围绕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主线,突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特色,发挥杂志独有的凝聚作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滋养,传承与传递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也将是杂志的特色之一。杂志的视角将围绕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关注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全链条,关注理论研究到实践全链条,体现综合性服务功能。简言之,杂志的内容可以服务于所有从事教育工作的读者。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大历史节点。我们将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服务读者上做好文章,精准定位板块与栏目内容,紧扣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脉搏,从基层实践中找经验、找需求、找痛点与难点;从民族教育研究者中寻找思想与智慧,用更好的质量提升为读者服务的品质。新的一年,我们的努力一如既往——把一本好看、有用的杂志呈现给读者。我们也需要您以各种方式参与其中,和我们携手为中国民族教育更好的明天而奋斗!《中国教师报》:与一线教师同频生长《中国教师报》——1700万教师的“娘家报”。从创刊之初便秉承“为教师说话,让教师说话,说教师的话”的办报理念,始终以“零距离贴近教师”的精神坚持贴地行走,守望课改田野,助力教师成长。“让中国教育因你而改变”是这份媒体的行动宣言。诞生于课改年代的《中国教师报》一直以简约、清新的风格,为教师代言,为课改记事,为教育开新风,努力做“有立场、有方法、有故事”的内容生产者,被读者誉为“中国课改报”“没有围墙的教师进修学校”。2021,《中国教师报》继续坚守“教师视角”和“课改立场”,传播课改好声音,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为读者提供全新的阅读体验和服务体验。2021,在原有“现代课堂”“课改研究”“教师成长”“班主任”“教育家”“区域教育”“文化”七大周刊基础上,推出“研学旅行”专刊,更好地落实“五育融合”理念。2021,继续加强原创报道采写,以封面人物、温度、非常教师三个栏目突出以教师为主的人物报道,让报道具有故事感。以特别报道、发现课堂改革创新样本和发现美好课程三个栏目突出课改报道,让课改报道更具独特视角。2021,在推进课改进程上,我们通过举办课改中国行、创课进校园、课堂改革风向标年度论坛等一系列高水平公益会议,进一步发现并推介典型课改经验,发布年度课改观察报告,继续推动教育教学深度转型。2021,在助力教师成长上,我们继续以“流程即课程、学员即资源”“输出是更好的输入”为培训理念,升级课改培训、研发教师阅读与写作培训课程,为一线教师成长提供全新的服务。生于改革,推动改革,引领改革,《中国教师报》致力于做现代教育的倡导者、课堂教学的引领者,不断贴近一线,引领成长,服务教师,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更多智力支持。诚者行远,行者常新。新的一年,我们继续真诚对待每一篇来稿,真诚办好每一场直抵心灵的活动,真诚陪伴一线教师过一种专业的教育生活。读《中国教师报》,做中国好教师!期待越来越多的教师行动起来,我们共同成长在路上!《中国教育报》2021年01月01日第4版

《试题与研究》是什么级别刊物?能评职称吗?审稿周期长吗?

《试题与研究》国内统一刊号:CN41—1368/G4国际统一刊号:ISSN 1673-1301主管单位: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主办单位:中学生学习报社期刊级别:省级发行周期:旬刊期刊收录:知网一、作者范围:全国各地中小学(包括中专、中师、职中等)各学科教师、中小学教研员及教育研究工作者,自主招生学生论文,大学学生论文。二、在本刊发表的论文可作为您评职晋级的有效证明。适用于评中级职称时的论文发表(单位有特殊要求除外)发表流程:投稿--文章审核--录用通知书(可电话查稿)--支付版面费--排版印刷--样刊邮寄《试题与研究》审稿周期一般在7天左右(如需加急请评论区留言或私信小编)

少有

2019年共374所高校在14家教育类期刊发表高等教育科研论文1938篇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化到大众化并迈入普及化的历史性跨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仍然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推动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质量与水平是高等教育内涵的重要体现,也将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为进一步了解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现状、把握正确的科研方向、推动学术创新,《中国高教研究》编辑部于近日完成了2019年全国高校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的统计分析工作。经优化,2019年统计论文的范围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复合影响因子不低于0.9的教育类期刊(不含CSSCI扩展版),包括《教育研究》(北京)、《中国高教研究》(北京)、《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武汉)、《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北京)、《高等教育研究》(武汉)、《高校教育管理》(镇江)、《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北京)、《复旦教育论坛》(上海)、《江苏高教》(南京)、《中国高等教育》(北京)、《高教探索》(广州)、《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北京)、《大学教育科学》(长沙)、《现代大学教育》(长沙)共计14家教育类期刊(以下简称14家期刊)上刊载的高等教育科研论文。2019年14家期刊共刊载各类稿件2789篇,本研究剔除广告、短论、博士论文提要、投稿须知、征订启事、学术动态等文献信息,以及刊载在《教育研究》《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等教育类综合期刊中的非高教类文章,获得高教类科研论文共计2119篇。高校发文情况为更好地了解国内高校高等教育科研最新进展,在2119篇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的基础上,本研究剔除第一作者署名单位为境外高校(包括港澳台)以及政府机关、教育服务机构、科研院所、军事院校的论文181篇,获得第一作者署名单位为中国大陆普通高校(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公办高职高专院校、民办高校等)的高等教育科研类论文1938篇,以此为统计范围进行国内高校发文分布情况分析。教育部公布的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显示,截至2019年6月15日,全国高校共计2956所,其中普通高校2688所(含独立学院257所),成人高校268所。普通本科高校1266所,其中公办822所,民办434所,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2所,中外合作办学8所。高职高专院校1422所,其中公办1098所,民办322所,中外合作办学2所。2019年,全国高校共有374所在上述14家期刊上发表了高等教育科研论文,占院校总数的12.65%。其中,公办本科高校315所,占同类高校总数的38.32%,公办高职高专院校37所,占同类高校总数的3.37%,民办高校(包括独立学院与民办高职高专)22所,占同类院校总数的2.91%。1. 公办本科高校发文情况。统计显示,2019年315所公办本科高校在14家期刊发表高等教育科研论文1849篇,占国内高校统计论文总数的95.41%,这一比例与2018年的95.12%基本持平。其中,发文5篇及以上的高校92所,占公办本科发文高校的29.21%。这些高校共发文1426篇,占同类发文高校发文总量的77.12%。(见表1)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公办本科高校发文分布呈现如下特点。(1)“双一流”建设高校在高等教育科研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共10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发文1286篇,占公办本科高校全部发文的69.55%,其中,发文5篇以上的机构中“双一流”建设高校共有65所,占同类发文高校70.65%,共发文1181篇,占“双一流”建设高校全部发文的91.84%,占公办本科高校全部发文的63.87%。(2)我国高等教育科研论文产出集中的特征仍然较为明显。315所公办本科高校的高等教育科研论文占全部被统计论文总量的87.26%。其中,发文总量排名前50的公办本科高校发文1163篇,占同类机构发文数的62.90%,比2018年的59.22%有所提升,反映了进一步集中的现象。(3)区域分布上,东部地区高校发文量、发文高校数、机构平均发文量都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高校的高等教育科研参与度相对较低。东部地区共有164所公办本科高校发文,占本区域同类高校总数的48.81%,共发文1251篇,高校平均发文7.63篇。中部地区有76所公办本科高校发文,占本区域同类高校总数的41.76%,共发文312篇,高校平均发文4.11篇。西部地区共有55所公办本科高校发文,占本区域同类高校总数的26.07%,发文183篇,高校平均发文3.33篇。东北地区共有22所公办本科高校发文,占本区域同类高校总数的23.66%,发文97篇,高校平均发文4.41篇。2. 公办高职高专院校发文情况。2019年37所公办高职高专院校(2018年49所)在14家期刊上共发表论文59篇,占国内高校发文总数的3.04%,平均发文1.59篇(2018年1.45篇)。其中,发文2篇及以上的高职院校共10所,(见表2)共发文32篇,占高职高专院校发文总量的54.24%。3. 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发文情况。2019年全国共有756所民办高校,在14家期刊上发文的仅有22所,占同类高校数的2.91%,其中仅含1所民办高职院校。22所民办高校共发文30篇,占被统计论文的1.55%。其中,宁波财经学院、武昌理工学院各发文3篇,位居发文榜首。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山东协和学院、文华学院、三亚学院各发文2篇。(见表3)其他16所民办高校各发文1篇。(二)其他机构发文情况高等学校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主力军,其他机构也有贡献。2019年共有111家其他机构合计发文181篇,平均发文1.63篇,其中,中国工程院发文9篇居榜首,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各发文7篇,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各发文6篇。据统计,发文3篇及以上的其他机构共计14家,合计发文72篇,占同类机构发文的39.78%。(见表4)另有7家教育科学研究院系统机构发文21篇,3所军事院校(国防科技大学、陆军工程大学、空军预警学院)各发文1篇,境外高校发文共30篇。来源:中国高教研究作者:王小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中国高教研究》主编、编审,北京 100191王者鹤,《中国高教研究》编辑部副主任、副研究员,北京 100191周光礼,中国人民大学发展规划处副处长、教育学院教授,北京 100872周详,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北京 100872李璐,《中国高教研究》编辑部编辑,北京 100191刘植萌,全国高校信息资料研究会研究部副主任,北京 100872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20年第4期第92-97页

红灯区

CSSCI(2017-2018)收录来源期刊目录教育学(37种)

来源:教育科研管理,Ecational-researchCSSCI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formation)英文名称首字母缩写,是由南京大学研制成功的、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领域的标志性工程。科学引文索引是从文献之间相互引证的关系上,揭示科学文献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的检索与查询,可以揭示已知理论和知识的应用、提高、发展和修正的过程,从一个重要侧面揭示学科研究与发展的基本走向;通过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的统计与分析,可以从定量的视角评价地区、机构、学科以及学者的科学研究水平,为人文社会科学事业发展与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CSSCI(2017-2018)收录来源期刊目录 教育学(37 种)CSSCI(2017-2018)扩展版来源期刊目录 教育学(14 种)往期精彩文章回顾1. 全网首发!2017年版(2018发)北大中文核心目录2.全网首发!教育学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 AMI 综合评价报告(2018 年)3.全网首发!教育学2018年11月JCR分区最新公布SSCI目录4.《复旦教育论坛》2018年第4期5.《电化教育研究》2018年第11期6.《教育研究》2018年第10期目录7.《高等教育研究》2018年第8期8.《甘肃省中小学教师系列高级职称评价条件标准(试行)》印发9.《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5期(双月刊)10.《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8年第1季11.【征文】“多元视野下的教师发展与教师教育政策”国际学术研讨会12.2018年首届全国高校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邀请函13.关于举办首届“新时代中国教育公平与学生发展论坛”及会议征稿的通知目前已有1000+教育学者关注加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