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Sci.Fun论文选题推荐|教育社会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虽少

Sci.Fun论文选题推荐|教育社会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毕业论文#每年的毕业季都是学生需要完成毕业论文的季节,论文题目的选择是毕业论文的主要难点之一,在这里小编围绕教育社会学专业整理了一部分优秀的教育社会学论文题目供大家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进行参考学习!1. 论蔡元培的科学教育思想及现代价值2. 高等院校量化分析类课程主客一体化教学评价研究3. 关于《现代礼仪》课堂教学的思考4. 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模式成效差异的实证研究5. 应用型本科院校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6. 大学艺术与礼仪教育渗透研究7. 跨境“双非儿童”的特殊教育与康复8. 关于综合性大学开设礼仪课程的探索9. “互联网+教学”模式在社会工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10. 大数据背景下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高校统计学教学探讨11. 社会工作实践教学:行动研究导向的框架构建12. 高校“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几点建议13. 论中职礼仪课程教育考核评价体系的完善14. 大数据时代非统计学专业统计学教学改革研究15. 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诉求的课程实训模式--以公关课程为例16. 未成年罪犯再社会化教育的内涵及存在问题17. 日本青年的道德教育研究18.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19. 双语教学在社会工作专业的应用性分析20. 高职统计学微课程教学理念研究21. 浅谈《商务礼仪》教学方法改革--以翻转课堂教学方法为例22. 基于MOOC技术的《统计学》翻转课堂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研究23. 对高校经济统计基础知识的研究24. 改革统计学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25. 公共关系与危机管理课程教学中资讯视频的应用26. 彝族婚姻习俗的教育人类学分析27. 职业能力导向的《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究28. 微课形式的礼仪教学改革29. “探究式-团队联合-行动学习”教学模式实践研究--以社会工作专业为例30. 高职《统计学基础》教材案例化的几点思考31. 高职院校开设礼仪课程的意义探析32. 影视文本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积极作用探究33. 实践性教学在女性学课程体系中的运用34. 基于对应分析法的《统计学》教学满意度实证研究35. 参与式教学“六步法”在高校“服务礼仪”课堂教学中的应用36. 基层电大统计学原理教学辅导改革初探37. “小组工作”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实践报告38. 基于PBL的高职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初探39. 基于交互式教学的礼仪课程设计40. 基于微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学校社会工作课程为例41.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建设42. 对高校礼仪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43. 流动儿童教育与社会排斥--基于森的能力取向社会排斥理论的分析44. 基于TOPCARES-CDIO的项目教学法在《商务礼仪与谈判》课程中的应用45. 独立院校经济类专业应用统计学教学探索46. 统计学课程的“分块”实验教学体系设计研究47. 社会工作方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的应用探析48. 关于提高开放电大“统计学原理”教学效果的探讨49. 课程实践考核模式的探索与研究50. 社会学课程形成性评价的问题及应对初探51. 《社交礼仪》课程教学案例的运用与开发52. 《商务礼仪实训》教学做合一的研究与实践53. 主体性教学在社会心理学课程中的运用--评《社会心理学》54. 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导向下的统计学实践教学新探索55. 基于培养独立学院学生实践能力的《公共关系学》实训教学项目设计56. 校企合作模式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评价体系中的作用57. 应用型本科院校统计学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探析58. 浅谈统计学教学中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59. 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统计学教学方法研究60. SPSS软件在研究生统计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61. 养老远程教育培训平台推广的困境与路径探索--以“GOOGLE模式”为例62. 应用型本科财经类专业统计学教学改革探究63. 摭采探析国外性别平等教育发展概况64. 浅谈信息技术在统计课程教学中的优化作用65. 人类学影像的视角. 语言与呈现--兼论影视人类学教学中的几个核心议题66. 关于高校《统计学》课程教改的调查报告67.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沟通与礼仪课堂教学改革初探68. 基于“统计方法及运用”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探析69. 基于职业能力提升的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建设研究与探索70. 外事管理概论课程教学模式探讨71. 问题解决导向的统计学教学探索与实践72. 基于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下的物流管理专业统计学教学改革设想73. 多种教学方法在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74. 改进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教学方法及其意义75. 信息化环境下应用统计学实践环节教学改革的研究76. 大数据对统计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分析77. 论信息技术与统计学教学的整合78. MOOCs时代传统《统计学》教学改革研究79.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互动教学法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应用80. 多媒体技术在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思考81. 广东民俗文化融入沟通与礼仪课程教改研究82. 统计学课程理论课教学方法探析83. R语言在统计学教学中的探讨84. SPSS软件在多元统计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杂谈85.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统计学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例86. 高职财经类专业统计教材建设的原则与思路87. 论高职“仪态礼仪”课程教学的动态结构88. 多种教学方法在社会保障相关课程中运用研究89. 高职学生软技能培养实践研究--以《社交礼仪》教学为例90. 行动反思模式在社会工作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91. 基于Excel平台的统计分析实验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以相关分析为例92. 基于学生需求和学习规律的社会心理学教学改革93. 建构主义教学观下行动反思模式在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与探索94. 基于六西格玛的课程设计质量评价的应用研究95. 基于Eviews的案例教学法在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96. 女性学课程参与式教学的实践与启示97. 案例教学法在《非参数统计》教学中的应用98. 两岸职业院校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99. 大数据时代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体系构建100. 高职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101. 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102. 统计学在非统计专业中教学方法的研究103. 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社会学与生活”课程的教学实践及反思104. 基于大学生自我发展能力培养视角的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研究105. 《社会网络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改革探讨106. 社会工作人才继续教育模式研究107. 社会保障实务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改革108. 探究高职商务礼仪教学模式改革109. 实践视域下青少年校外活动的教育特质110. 参与式教学在“社会调查方法”课程中的运用111. 独立学院经管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法研究112. 浅谈当下统计学课程教学的改革113. 浅谈五年制高职生礼仪课程训练教学114. 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统计学教学改革思考115. 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116. 社会工作专业实效性与时效性教学与挑战--以社会心理学课程为视角117. 高职院校统计课程教学的相关思考118. 探索与实践:信息化背景下的《社会学》课程改革119. 转型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应用统计学》教学改革创新探析120. 大数据背景下统计学研究生教学改革浅析121. 职业能力分析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的应用122. 统计学专业实践拓展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123. 《现代礼仪》课程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124. 社会心理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125. 浅谈高校涉外礼仪课程的实践与教学126.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统计实验教学改革研究127. 商务礼仪教学中微博的辅助效果分析128.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社会工作教学实践的影响129. 女性主义研究方法及其在女性学专业课程中的运用与探索130. 高职高专统计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131. 项目教学在统计学基础课程中运用研究132. 合作学习方式在公共关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133. 高校本科社会工作教学实践的问题与对策探析134. 翻转课堂在技校礼仪课程中的应用初探135. 基于学科竞赛的统计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136. “兴趣导向-任务驱动-能力提升”模式的统计教学改革与实践137. 高校礼仪课程教学情境设计的改进建议138. 基于学生认知差异的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139. “公共关系学”教学模式改革探析140. 基于课堂实训模拟视角谈中职商务礼仪教学有效性141. 高职院校如何加强统计实践教学--基于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思考142. 地方高校的公共关系学课程社会化实践探索143.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公共关系学》教学中的应用144. 统计学类专业《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145. 多元统计分析课程案例教学探析146. 专题教学法在公共选修课《社会学概论》中的运用研究147. 大学生面试礼仪公选课教学中的思考148. 浅谈学习需求视角下的礼仪课程教学改革149. 公共关系学课程对中职学生品格塑造的影响研究150. PBL教学模式下的公共礼仪课程分层分类教学改革实践151. 社会工作高校本科课程设置初步研究152. 论我国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职业化取向

盖被子

教师要善于把社会话题变为研究课题

被不少学子称为“川哥”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党委副书记、思政课辅导员徐川,在担任思政课教师的过程中,把常人看来枯燥无味的思政课内容融于我国各种节日文化中,撰写了《教师节里谈教育》《青年节里谈中国》等一系列文章,浏览量达1000多万,让学生受益匪浅,开创了高校思政课的新风尚新气象。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是实践的起点。为了更进一步鼓励和激励各级各类学校思政课教师上好思政课,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3月18日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给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怎样讲好思政课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对思政课教师而言,把话题变为课题,是一种极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可喜的是,各地各校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因时因势创新,陆续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能够把思政课上得既生动有趣又入耳入脑入心的思政课名师。比如,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建军、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级讲师陈果、武汉市解放中学高级教师吴又存等。可以说,他们的思政课之所以成为“金课”,并堂堂爆满,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们把思政课植入到现实社会中,或者把现实生活以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一些问题巧妙地请进了课堂,融汇、融入了思政课,所以才如此深受学生们的青睐。颇为遗憾的是,不管是在思政课方面,还是传统的语文课方面以及其他学科教学,能够如刘建军、陈果、徐川那样,把思政课当成一个个“课题”来做好、做出成绩、成就的教师并不多,这应该是思政课教师今后努力的方向。对于包括教师等在内的科研人员应该怎样撰写思政课论文这样一个时代课题,应该如习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即写进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坎里。这样接地气、管用的科研课题,无疑是具有社会价值的。同样,包括作家、哲学家、社会学家和科研工作者以及教师等在内的各行各业人员,如果都能把当下的社会热点问题等,当成一个有意思、有意义的课题来钻研、来实践、来解决,那么思政课将会变得越来越好。

茶之味

胜过清北,它才是人文社科最强高校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属于985,211工程以及双一流A类院校。人大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十一次政务会议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建议,通过了《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开学典礼,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学校共有全日制在校生27810人,其中本科生11336人,硕士生10505人,博士生4406人,留学生1563人。留学生人数在全国高校中位居前茅。师资上,学校有专任教师1887人,其中教授708人,副教授774人。学校有全国高等教育领域唯二的“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卫兴华教授和高铭暄教授;有19名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学科评议组成员,有14名教授受聘为第二届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人数居全国高校前列;有65位专家入选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或主要成员,人数居全国高校首位;另外,先后有489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有“万人计划”入选者27人,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1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工程”入选者2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1人;有6人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10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5人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10人荣获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190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学校是我国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现有33个学院,另设有体育部、继续教育学院、深圳研究院等。学校设有学士学位专业82个,硕士学位学科点191个,博士学位学科点133个。学校拥有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7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1个,博士后流动站19个。拥有8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8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居全国第一;拥有5个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4个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在教育部学位评估中心2017年公布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获评A类学科总数为14个,其中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获评A+,政治学、哲学获评A,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中国史、中国语言文学获评A-,A+学科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第四。另外,拥有13个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名列全国高校第一;拥有5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拥有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3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从陕北公学至今,学校共培养了近30万名高水平的优秀建设者和各行各业、各个层面的领袖人才,其中既有许多成就卓著的专家学者,又有许多闻名遐迩的企业家,政绩斐然的党政军高级领导干部,以及卓有建树的新闻、法律、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工作者。欢迎大家报考中国人民大学,在人文社科最强高校领悟大师的教导。

忽乎芒乎

“六个开放”创新教学新模式——湖南师大社会学专业建构社会工作课程体系侧记

新湖南客户端2月27日讯(通讯员 谭卫华 吴延明)日前,长沙市岳麓区观沙岭社区就迎来了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进行社会调研的学生,参与社会调研的学生刘善彤说,“我们是‘社会’人,就应该走进社区,服务社会”。据悉,经过多年的实践,湖南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已与20余个社区和社工机构建立长久合作关系,拥有丰富的社会实践资源。 近年来,湖南师范大学社会学专业实行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教学改革与创新,社会工作教研组以《‘开放式’教学模式在<社区工作>课程中的应用研究》教改课题为基础,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获得感”为归宿;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提升专业技能作为《社会工作》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心任务,着力培养专业能力强和综合素质好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从而避免传统教学中的“理论与方法脱节,教师与学生脱节,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各种弊端。 在“开放式”教学模式理念下,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构建出一套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师与学生互动、“课堂、社区、机构”为平台的“开放共享”的实践教学体系。社会工作课程教学团队在教学上实行“六个开放”,即“开放的教学课堂、开放的教学资源、开放的教学空间、开放的教学时间、开放的教学人员与开放的教学评价体系”。在课外实践上坚持师生联动、硕本联动与区校联动等“三个联动”与资源共享。除了课堂教学外,教师把课堂搬到社区与社工机构进行实践,教师在社工机构担任督导与顾问,社工机构与社区优秀实践经验者作为校外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带领本科学生一起实习,分享实务工作专业技能,让本科学生提前感受到研究生的学习氛围。开放共享的教学改革使社会工作课程教学实现了 “活”、“实”与“精”。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重心”,也是人才培养的实验田。学生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分析与解决社区问题的能力,既服务有需要的社区居民,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养。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喜欢上了社会工作课程,同时也爱上了社会工作这一行业。联动机制推动了高校与社区以及社会工作机构合作育人,实现了共享与共赢。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社会学专业本科生考研率达到57.4%,其中不乏考取了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澳大利亚纳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国内外著名大学的学生。而毕业后就业于基层社区,街道、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类社会组织的学生比例明显上升,就业率达到100%,社会认可度较高。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陆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授权:0731-84329818苏女士。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责编:谭思敏]

三净

重新审视社会科学研究

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官网近日发表该协会主席阿朗德拉·尼尔森(Alondra Nelson)的文章称,人们在讨论疫情之后如何重新开放社会时,对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提出了新的特殊要求,即对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社会变化进行实质性反思,并对社会科学的一些普遍假设进行重新验证。探索新社会理论尼尔森认为,疫情危机扰乱了社会经济、社会治理和社会科学专业知识的正常实践。短时间内,人们经历了一场意料之外的全球性经济危机。这次经济衰退的速度和范围史无前例,人们无法用标准的社会科学方法轻易模拟出其带来的影响。在政治经济领域,人们看到了没有历史先例的市场变化,以至于在新的和意想不到的经济现象出现之际,人们几乎不可能建立可靠的预测模型。比如,在全球政治秩序重新洗牌的背景下,美国的疫情应对措施正促使州政府和联邦政府的各自角色与责任进行重新调整。文章称,除了引入新的动力外,疫情还证实了学者们对社会不平等的认知,使种族、阶级和性别问题在不同交叉层面变得更加复杂。例如,新冠肺炎疫情对美国非裔社区造成的大比例甚至危及生命的伤害与影响,凸显出结构性不平等这一更广泛、更深层次的社会症状。事实上,社会经济、就业机会、监禁与拘留状况、住房情况和受教育机会等,与健康和福祉都关系重大。尼尔森提出,疫情打破了人们对现有社会科学知识的认识,证实了人们之前所预料但未能解决的社会不平等问题。尼尔森认为,社会研究应该提供新的理论、证据和可行性替代方案来解决这种现状。重构社会科学研究模式尼尔森认为,社会科学可以帮助人们建立所需要的新的社会团结形式。在如此众多有关社会科学的问题上,人类科学的目标和抱负应更加人性化,思考如何以人类的繁荣为中心重新审视人文社会科学。尼尔森认为,疫情给人们提供了一种重新开放的“共同语言”,提供了一个机会来思考以往的社会科学研究究竟出了什么问题,进而规划新的研究实践。在疫情之后,我们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对学者来说,这个问题强有力地倒逼社会学研究,即学者需要理解并构建新的社会和社区。文章称,疫情带来多方面的惊人影响。人们正处于一场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社会动荡之中。“史无前例”被用来描述病毒的传染性,“史无前例”也体现了围绕这一千载难逢的共同经历而产生的新的“全球公众”。人们正在创造新的社会模式。在可预见的未来,全球合作可能会屈服于广泛的不信任、必要的公共卫生措施等人为障碍。此时,学者们该如何进行社会研究?美国历史学家劳拉·普特南(Lara Putnam)提到,尽管数字研究可能带来新的机会,如随时可以访问“距离遥远的档案”,但从档案的实质触觉中收集到的那些泛在的知识与感觉也可能在这一过程中丢失。与此同时,作为工作场所的教育和作为劳动实践的研究也正在转变。人们正在经历知识生产中心流程的快速转变,包括办公时间、实验室会议、研究生院研讨会和其他专业会议等。如果没有战略、微调或短期评估,研究和教育的周期和仪式,包括考试、毕业典礼、同行评议以及学术出版的速度和受众,都将被广泛地重构。迎来教育发展新机遇尼尔森认为,疫情给教育和文化也带来挑战。一支庞大的、缺乏安全感的教师队伍正在进行无偿的实时再培训,在家学习、教学或进行研究成为一个新现象。但是,数字鸿沟的存在,使得网络中立性在全球分布不均。期待这些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后,人们迎来一个重新展望教育世界的机会。尼尔森表示,现在是一个重新致力于教育的时刻,科学研究和知识传播正在跨越地理和习俗的界限。疫情是人类行为和社会互动的复杂问题,也是公共卫生和免疫学的重要课题,相关研究机构应批判性地审视“社交距离”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生活方式,理解它所带来的好处与缺点。当前,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正推进一项“预期的社会研究”议程,努力建立新框架,以理解意外现象中的某些确定性。疫情就像是一个社会万花筒,折射出各种社会现象,并把它们以新的形态重新组合生动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创造通往更美好世界的知识之路,现在正是时候。”尼尔森表示,“鉴于社会发生的变化,我们必须改变社会研究,使之有意识地与它所寻求理解和改进的世界对话。”(本报波士顿5月3日电)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5月6日总第1919期 作者:本报驻波士顿记者 侯丽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何基

一个博士后的乡村教育课题见闻:乡村“古惑仔”的日常江湖

底层学校仍然上演着“逃学威龙”和“古惑仔”。这群乡村熊孩子,把老师看作社会的淘汰品,组织“兄弟帮”、“霸王团”、“流氓会”,甚至“操纵”了班干部选举。文/李涛“真不想给你们班上课了!”九年级的英语老师肖翩和数学老师李刚,下课后不约而同地向班主任刘阳抱怨,“你们班如果再不采取强制措施,仅有的几个有机会升普通高中的学生绝对没有希望了!”刘阳随后走进教室,向全班同学发出警告:“说了多少次了,你们如果谁要是不想读了,就直接背起包包走人,别在这里给我当混世魔王,你浪费自己生命就算了,别浪费其他人生命……”“拜托,谁浪费谁的生命?麻烦‘熊猫哥’(九年级学生给刘阳取的绰号,因为他的体型很像电影里的‘功夫熊猫’)别来浪费我的生命!”台下有人小声调侃。这群学生就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继续该玩玩、该乐乐。这里是云乡学校,西部一个偏远农业县的一所农村九年制学校,我带着《中国城镇化进程中西部底层孩子们阶层再生产发生的日常机制及策略干预研究》课题来到这里,进行3个月的驻村研究和后续跟踪。越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读书无用论越盛行。(图/视觉中国)乡村唯一的“知识代言人”,在底层孩子们的眼里是社会淘汰品。英语老师肖翩实在不想给这帮“讨厌”的云乡少年上课了,一再请我帮代课一周。当我第一次走进九年级课堂,新鲜感让平时上课只是睡觉和打闹的38名孩子,竟然集中起注意力。但两天后,他们又恢复了正常节奏,我刚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一段长句,他们就在背后将一瓶白酒传来传去,一人喝一小口,等我转身,又装出一副什么都没有发生的样子。随后,有人睡觉且打呼噜;有人摆出各种不屑的姿态,或望着窗外的高山发呆;有人窃窃私语;有人折各种纸花;有人津津有味地看动漫口袋书;也有人故意迎合课堂节奏,等待着一个词语或一句话从老师口中说出后,无厘头地来一段调侃,故意博得全班哄堂大笑;还有人把课堂提问的机会当成个人喜剧表演时刻。我算了算,一节40分钟的课,至少需要花费30分钟以上维持课堂纪律,而仅有的稍微安静的几分钟,不过是少年们玩累了的时候。大部分人并不在意讲了什么,能专注听完一节课的寥寥无几,还常常受到其他同学的干扰。我和肖老师交流后获知,原来这些学生已经很给我“面子”了——在肖老师的课堂上,他们敢于公开抽烟、喝酒和顶撞。乡间少年瞧不起他们所能接触到的唯一的“知识代言者”——底层教师。“他们算什么呢?在这个社会里绝对属于被淘汰下来的‘产品’了,在社会上也没什么尊严,所以就只有在我们面前装装权威耍耍威风而已。我敢保证,在他们那批同龄人中,我们老师绝对是成绩最烂的差学生,否则他们也不可能到农村学校里来当老师。”九年级男生张洋用蔑视的口吻说。“他们在我们面前总是自以为高人一等,以为他们的价值观都是正确的,其实傻得很。这个社会成功就是看你钱多钱少,说那么多也没见他们赚多少钱,还总是自以为是地让我们向他们学习。说实话,他们每天赚的钱还不如我们村里出去给人做‘刮大白’的赚的多呢,他们一天在学校里‘装’得多累啊!”也是九年级的男生叶顾这样描述他的老师。乡村少年的叛逆,比英国社会学家保罗·威利斯在《学做工》中所描述的工人阶级子弟更甚。农村老师收入待遇和身份地位,强化了学生们“读书无用论”的逻辑。留守儿童舆情事件类型年度趋势。(图/财新)“乐子是非正式群体特有的工具,而命令则是正式机构特有的工具。”对于这群不爱读书的孩子,如威利斯所言“乐子总之是可以解决几乎所有问题的法子”,云乡少年“找乐子”的本事一点也不逊色于英国小子和北京子弟们。他们不仅擅长与不同学科的老师周旋,还知道如何在犯错后顺利过关或从轻惩罚。这天中午,九年级的杨朗因为和女同学分手而在宿舍“借酒浇愁”,下午的英语课上,他酒劲发作,越来越难受,而距离下课还有难熬的20多分钟。正好老师肖翩在讲解一个从句的用法,用的案例是杨朗所熟悉的《泰坦尼克号》主题曲,杨朗于是借着酒劲站起来大喊一声“music”,便边跳边唱并迅速地向教室外的厕所移去。师生们刚开始很惊诧,但很快被他夸张的舞蹈逗乐,在哄堂大笑中杨朗成功跑路。当他再次回到教室时已经下课,肖老师单独盘问他,并察觉了他喝酒的事情。但杨朗有自己的法子,他将这件事绘声绘色地描述成了一段类似《神雕侠侣》中杨过学习“黯然销魂掌”的“侠骨柔情”的段子,很快就将年轻的老师逗乐了,办公室中紧张的气氛烟消云散,杨朗顺势央求老师不要告诉班主任老师。但常规的“找乐子”显然不能满足云乡少年。他们故意敲碎门窗玻璃、用石子打坏走廊上的灯、用热水浇死宿舍区的树、把墨水泼到教室外的白墙、在教室黑板涂“502”胶水……这些都是为摆脱无聊而寻求刺激的“好办法”。2013年11月,在县教育局安排下,云乡学校安装了8个摄像头。连少年们平时最喜欢待的纯粹私人空间——厕所外围和厨房后边的一块空地,也都分别被摄像头24小时监控着。2009年12月4日,重庆涪陵警方破获一在城区专撬门店门的盗窃团伙,团伙头目年仅13岁。(图/视觉中国)公开说法是为了保护师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但私下里,张校长告诉少年们:“无论你在哪里做什么动作,我都能看着你,所以你必须给我好好学习、不要违规,否则你明白后果。”张校长打算在每个教室里也安装摄像头,这样就可以在全校师生大会上宣布:“你们时刻都处于被监控的状态下,所以请诸位好自为之。”摄像头的存在威胁了少年们的日常行为,他们开始警惕自己是否真的处于监控范围。过去,他们喜欢在厕所外和厨房后边那两块空地,拿出一支烟点上并彼此传递吸上一口。摄像头安上以后,真正的违规行为被压缩到了厕所之内。他们会故意用行动来表达对空间权威的不满,比如故意朝着摄像头扮鬼脸、打耳光或者竖起一根中指以表侮辱,有的则故意装作没有看到摄像头,从怀里掏出一支类似香烟的糖,叼在嘴上以吸引老师来“抓捕”。但当老师真的过来抓这位“烟民”时,少年就轻蔑地对老师说:“拜托,老师,这是糖,要不你也来一支?”摄像头下故意的公共性表演,将整个学校变成了一个类似于让·雅克·卢梭所描述的“巴黎剧场效应”一样的巨大“剧场”,而少年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用一种表演的方式,表达对官方规训的嘲弄与反抗。“兄弟帮”和“霸王团”为抢热水而打架,和“流氓会”为晚上打呼噜而打架。在云乡这样的底层学校,更让人头疼的是学生中暴力化的帮派现象。这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全校200名学生来自不同村落,住宿生活中时常发生暴力冲突和财物丢失事件。高年级学生欺负低年级学生,强迫他们打水、洗衣,夏天甚至让他们到宿舍给自己扇风,冬天抢被子来盖,低年级学生只能两三人挤到一张床上取暖。为了抵御高年级的欺负,低年级学生施展“弱者的武器”以示对抗。其中一项就是建立“小帮派”,在小范围内集体抗拒高年级学生,但“小帮派”又进一步刺激高年级学生组成“大帮派”来集体镇压。他们会郑重其事地给对方发送“挑战书”或“邀请函”,并确定本方参与群架的时间和人员,同时要求对方在“应战书”上签名并按下手印。同年级和同班之间的厮杀更为激烈,“兄弟帮”就是在这种同辈群体间相互斗争中组建和壮大起来的。青少年学生常常在抱团反抗中获得归属感,类似团体在“快手”等视频软件上收获了不少拥趸。“兄弟帮”的创始人之一、九年级的李元元说,“兄弟帮”是他在读七年级时成立的,当时班上同学经常被高年级欺负,他们和九年级的“霸王团”因为抢热水打过群架,和八年级的“流氓会”因为晚上打呼噜和讲话也打过群架。打完群架后,七年级建了一个“兄弟帮”。最开始成员都是自己班同学,后来陆续加入一些经常被高年级欺负的低年级同学。李元元和同学们建立了一个QQ群,群名就叫做“行侠仗义——兄弟帮”,现在规模大约维持在35人,其中九年级全班38个同学中就有24人“入会”,其他11人则分别来自八年级(7人)和六年级(4人)。“兄弟帮”没有明确的入帮或退帮规则。李元元说,最开始大家在一起玩闹,混熟了就跟低年级同学说,我们有个“兄弟帮”,你加进来吧,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平时谁被欺负,帮中其他成员要帮忙,如果谁见死不救,就会被清出QQ群,算退帮了。所有成员都要服从帮里的“大计”——必须每天有人出来违规与犯错,以此不断挑战班主任。比如今天把垃圾桶直接丢到学校外边,昨天打坏后门的玻璃,前天把粉笔全部折断丢垃圾筒了……“因为班主任老师对我们管得实在太苛刻了,把我们当‘机器’一样,我们要反抗!”这学期开学时选班长,在“兄弟帮”的推举下,老大齐磊当选。班主任也没有办法。如今,“兄弟帮”事实上已经成为新的“欺负者”和“镇压者”,而更多需要抵抗“兄弟帮”欺负的新帮派,正在隐匿中如春笋般不断创生。“熊孩子”、“问题少年”、“留守儿童”的问题不是简单地“电一电”就能解决的。乡村少年的非正式群体除了“兄弟帮”、“流氓会”、“霸王团”这样的帮派,在云乡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更为常规的非正式群体有三种:“师徒制”——基于学校所反对的“灰色经验”,比如电脑游戏经验、打牌经验、翻学校围墙经验、作弊经验、恶作剧经验等,形成的师徒关系。当“徒弟”感兴趣的经验从“师傅”那习得以后,师徒关系便宣告破灭;“师徒”之间关系也并不固化,只要一方拥有对方感兴趣的新经验,角色随时都可以相互变更。“亲戚制”——彼此互认“姐弟”“兄妹”以建构紧密联系。八年级男生张秋是班内4个女生的“哥哥”,这源于他好打抱不平的个性,同时还具有不错的个人魅力,女生愿意认他当哥哥,一方面觉得“有面子”,另一方面则可以不被其他同学欺负。“情侣制”——在这样的底层学校和封闭式管理中,学生们以“恋爱”去解构枯燥乏味的日子。九年级38个学生中,早恋“情侣”高达6对,这还不包括与校外其他孩子早恋的。最早的“情侣”出现在三年级,六年级孩子可以公然谈起自己的“女朋友”,而周围孩子则在一旁起哄:他都算out了,有的都已经失恋好几次了。(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博士后,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西南大学教育政策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文中所提人名、地名均为化名。)

散名

社科名家|鲁洁:让教育成为“普照的阳光”

她,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学科重建的重要奠基者、我国德育理论研究的持续领跑者;她,是新世纪我国小学德育课程与教材建设的设计师、深受学生爱戴的导师;她,就是首届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当代教育名家、全国教育科学突出成就奖获得者、江苏首届“社科名家”、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鲁洁先生。学人小传鲁洁祖籍四川阆中,出生于上海。当代中国著名教育学家,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教科所所长、教育科学学院名誉院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德育学科组组长、全国德育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长期致力于教育基本理论、德育学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原创性的、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形成了独特的学术观点和思想体系。合作编写的《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主编《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获全国第三届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与王逢贤共同主编的《德育新论》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主持第八次课程改革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研制,任国家统编教材小学《道德与法治》总主编。领衔的“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童年:在书堆里长大 埋下智慧的种子记者:您出生于书香门第,父母的教育对您的一生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鲁洁:我1930年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今年刚好90岁。父母的良好风范与教养给予我一生许多不可磨灭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对书本、对知识的挚爱,像我这样在书堆里长大的人,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书本伴随着我的整个求学经历。父亲从事教育工作,爱书如命,对知识探究有一种热忱。母亲也在上海接受过当时最好的教育,很能干,能烧菜,会做西式的蛋糕,会裁衣服,能自己编织,她那一代人在生活情趣等很多方面超过我们这一代人。母亲虽然呆在家里,但一直关心国家大事。直到80多岁去世前,她还每天都看《参考消息》。我们家里面姐弟三人。姐姐后来英年早逝,我很伤心。直到现在,我还会怀念她,怀念我们的手足之情。我和哥哥是欢喜冤家。长大以后,哥哥的兄长情结很重,很照顾我。有兄弟姐妹,不但可以拥有手足之情,也给我们创造了一个激发智慧的空间,就算是跟哥哥姐姐吵架,那也是很长智慧的。现在我觉得,家庭教育基本上不是语言的教育,而是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孩子。父母在对我的教育上比较开放,学校里面的老师对我也比较宽容,使我这个从小调皮捣蛋的“另类”学生,能在一个自由的环境中顺利成长。回想起来,我走的每一步,父亲都给我一个合理化的解释,他从不给我否定的解读。父母的期待和支持,对我的一生非常重要。学校老师对我的爱与宽容,我至今仍然记忆深刻。在我小时候的生活中,与自然亲近,是我的一个特点。在我的童年时期,我的生活里有树木,有花草,有鱼,有虫;我养过小猫、小狗、小兔;我抓过蝴蝶,抓过蚂蚱,抓过小鸟,抓过知了;我种过扁豆,种过丝瓜,种过南瓜,种过蕃茄。我觉得对自然,包括对动物和植物的亲近,是儿童教育很宝贵的资源,甚至可以说是不可缺少的。1947年我报名参加高考。从选择的空间来看,当时还是比较大的,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报考心仪的学校。由于父母专注于生病住院的哥哥顾不上我,都是我一个人复习、自己报名。后来我被金陵女子大学录取,就到了南京。金陵女子大学有一种比较好的校园文化,那种安安静静的氛围,我觉得很重要。我在大学时代思想还是比较开放的,能够容纳多元文化,我也能和各种各样的朋友交往。当时我们的校训叫“厚生”,就是“丰盛的生命”。我开始进入大学的时候是在化学系,也是出于科学救国的想法。后来学了一年化学,觉得人文的东西更适合我,我就转到了社会系的儿童福利专业。转专业的事情,父亲也很支持,还给我写了一封很长的信。大学生活的后期经历了战争,也经受了病痛的折磨,记得当时对我触动比较大的一本书是贝多芬的传记,贝多芬的那句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一直是我的座右铭,它使我能够以一种平静的心态去对待生活。治学“三部曲”:教育回归本真 引导人走上“成人之道”记者:您的治学之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鲁洁:1953年6、7月份我大学毕业,当时金陵女子大学已经与金陵大学合并,院系调整已经完成,我就留校在调整后的南京师范学院马列室工作。我先是做了一两年的教师,1955-1956年在复旦大学参加专门的政治理论课教师进修,1960年调回教育系,这一阶段主要在学前教育教研室,整顿教学,规范教研室的业务活动,自己也开始讲学前教育学的课程。1965-1966年带教育学专业学生下乡办学,探索半工半读教育体制的试验。我真正意义上的治学之路,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回顾我的学术经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概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对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上的一些错误的甚至荒谬的思想和观念进行拨乱反正,使教育回到“教育就是教育”“教育之为教育”的正常道路上来。这其中,一个重要的任务是主持编写《教育学》教材。当时几乎集中了教研室所有同志,通力合作、反复论证和研讨,1984年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后来被许多院校选为教育学专业学生的教科书,改革开放后广为发行,成为很多教育学专业学生启蒙的入门书,直到今天,还有很多学校把它作为考研参考书。这本书因为是绿色的封面,就被称为南师“绿皮教育学”,成为南师大教育学的品牌。第二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我的兴趣开始转到德育学科的建设上。这实际上也是我整个德育研究的第一个小阶段,主要是进行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包括主编《德育新论》,第一次从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多个学科、多种角度作了全面分析,对德育本质、德育过程、德育功能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做了正本清源。我个人也发表了《试析德育影响与德育效果》(1991)《德育之文化功能探索》(1992)《论德育的经济功能》(1992)《试论德育之个体享用性功能》(1994)等一系列文章。这一阶段,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市场经济文化呈现出一种泛化势态。处于这一转型期的学校德育,怎样确定它的价值取向,是人们必须面对的问题。这一时期我写了《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德育价值取向》(1995)《市场经济与学校道德教育》(1995)等文章,提出道德行为并不是以获取行为主体经济利益为其驱动力的,它受主体的道德良心,以及社会的道德舆论所策动、所制约,主体从道德行为中获取的是一种精神满足。这一期间我还继续主持“八五”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德育社会学”的研究,研究成果就是后来出版的《德育社会学》(1998年版),总体上贯彻了对教育的一种社会哲学思考。第三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现在。这一阶段又可细分为两个小的阶段。第一个小阶段从90年代中期开始,主要研究的是现代化过程中的德育,撰写了《道德危机:一个现代化的悖论》(2001),主要是对道德教育的现代化反思,也是我整个德育研究的第二个阶段。在现代化过程中,导致道德危机的根源是什么?正是在这点上,我开始感觉教育面临的问题,开始思考如果要在人的心灵中间重建道德,就需要有一种新的人性设定;开始思考教育要肩负起重建人的心灵的历史使命,必须有一种超越性,它要超越现存社会所赋予它的现实规定性。对教育的超越性、人的超越性,我发表了一些文章,包括《实然与应然两重性:教育学的一种人性假设》(1998)《培养有理想的人——世纪之交对德育的一点思考》(1999)等。从21世纪开始,我致力于自己德育研究的第三个阶段,也就是对生活德育的建构。教育是“人为人自己造就自己”而设定的实践活动。我在这一阶段写的一些文章,包括《创造性是人的一种基本德性》(2007)《做成一个人——道德教育的根本指向》(2007)《道德教育的期待:人之自我超越》(2008)等,就是对教育过程实质是一个“人化”的过程,是引导人不断实现和创造人所特有的本质和生存方式的过程的理解的产物。道德源自于生活,内在于生活。道德教育的基本使命就是要引导人走上“成人之道”,就要引导人以人的存在方式去生活,使人的生活实现改变、得到提升。《教育的返本归真——德育之根基所在》(2001)《边缘化 外在化 知识化——道德教育的现代综合症》(2006)《生活·道德·道德教育》(2006)等,这几篇文章就是我对回归生活的道德教育的思考。2000年,我已经70岁,也送走了最后一个博士生。谁知道,更重要的任务、更大的挑战正等待着我。2001年,国家开始了新课程改革。受教育部委托,我主持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的研制和新课标教材的编写,并长期对新教材的教学进行了跟踪。新德育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回归生活。在教材编写中遇到了问题,我常常说:“去问问孩子, 他们才是最大的权威。”人才培养:照亮他人 同时升华自己记者:您从教整整47年,在人才培养方面,您秉持怎样的“教师观”?鲁洁:“照亮他人,同时升华自己。”这是我进入知命之年以后对教师工作逐渐揣摩出来的一种体悟。教师这一工作的可贵,就在于时时都在与你的教育对象之间进行着一种生命的对流,你以你的生命去教育、引导、照亮他们的时候,他们同样也以他们的生命在滋润你、提升你,使你不断获取和拥有新的更高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教师的事业是一项得以获取永生的事业,在他不断将自己的知识与能力、情感与人格转化为学生的心灵和智慧的过程中,也使自己的生命得到永远的延续。我一直认为,学生是我的精神力量和精神支柱。这里面所包含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他们总在带着我前进,催我学习,“逼”着我有所发展。教师工作的最大特点是他所面对的是人。这个“人”是你寄予希望、托付未来的人。因此,教师的工作不能只用脑子去做,而且还要用“心”去做。我们不仅要用知识、用理论为学生敲开真理的大门,而且要用自己的整个心灵和情感去拥抱他们。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更是教师的一种幸福。记者:在研究生教育方面,您有怎样的心得体悟?鲁洁:研究生无疑应该具有精深、广宽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但我认为仅有知识是不够的,在研究生的教学中,还应当着力培养一种见解。我说的见解是,对于既有知识或现实的问题要有自己独立的、创造性的认识和思想,力求能超出本专业知识范围,见多识广,触类旁通。学术研究要出有独创性的成果,不做搬运工,不做装配工。在培养学生高深学问的同时,必须同时注意形成一种深邃的情怀。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使我感到培养学生的情怀,远比培养他们的学问要困难得多。现在的研究生聪明、勤奋,他们可以从各种渠道获得知识,就怕我们培养的高级人才缺乏人文情怀和生命关怀。如果他们都是冷冰冰的“知识人”“技术人”,缺乏温暖与人文,社会就没有温暖,这令人担忧。培养情怀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有机会投入真实的生活中,使他们跟许多活生生的从事教育工作的人、许多活生生的青少年学生接触,体察他们的问题与困惑。我还想说的是,研究生不能被工具化。如果让学生给老师“打工”,学生的研究兴趣受制于导师的研究兴趣、研究课题,学生失去独立自由思考的空间与时间,创造性思维和学习的内在动力大打折扣,必然对高层次人才培养造成危机。还有就是培养不能批量化,学习不能课程化。研究生课程本身是一种探索性的课程,这些问题需要予以重视和解决。个人自述我是从事教育和德育研究工作的。就我的工作而言,我不但要关注人的现实存在,更当瞩目的是人之可能,需要我能够触摸到人身上最具人性、最为美好的部分,并通过教育而使它成为生活中“普照的阳光”。“人本来是可以这样美好的,教育的神圣使命就是为了实现这个‘可以’而努力。”它已经成为我的教育信念,我会坚守我的信念一直走到人生的尽头。部分学术贡献对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教育学的阐释我的学术生涯是从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开始的。在研究过程中,我特别重视从哲学层面来把握教育的“应然”走向,完成了自己对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教育学的阐释。我提出教育是“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教育以“世界历史性个人”为本位。“教育的超越性”是我个人学术生涯中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它超越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出能改造现存世界的人,也即是具有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超越现实世界、现实社会的人”。对走向生活的道德教育的建构作为德育研究者,我的研究是从对教育和德育的批判与反思中开始的。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是当代中国社会的重大转型之一。市场经济催生的人的主体意识,效率观念、平等观念都是符合当代人的道德需要的,因此应当将其充实到德育内容中来。我力图重新对这些道德教育主题予以界定,转变片面的德育功能观,探寻回归生活德育的新路向,构建了“基于生活、通过生活、为了生活”的德育新范式。对教育学科建设的不懈努力中国必须建构自己的教育理论框架。“建设自己的教育学”可以说是贯穿我整个学术生涯的追求。198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我们集体编写的《教育学》。同时,我和同事一起开创了德育学研究的新领域,为教育分支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比如,主编了《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在学科建设方面填补了空白。推进德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我的德育研究经历了基础性研究、反思批判和体系建构三个阶段,提出了回归生活的德育思想,先后主编了《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和《德育社会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这在某种程度上来看对德育学科具有奠基意义。参与新时期德育课程改革。主持制定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研制。用“基于生活、通过生活、为了生活”的理念作为这门课的基本指导和价值取向,将儿童引向自己的生活实践。访谈整理/ 杨丽 冯建军来源:新华报业网

大象心

课题申报应重点注意的7个认识因素和4大技术因素

课题研究始于申报,申报成功主要取决于认识因素和技术因素。认识因素是申报人的主观思想因素。态度决定一切,没有良好的心态,思想认识问题不解决,就难有课题申报的动力,即便勉强申报也很难成功;技术因素是申报人在课题论证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客观规律和技术要领,其涉及选题、论证、正确处理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及课题组的组成等多方面。在解决认识问题的基础上,妥善解决技术问题是课题申报成功的关键。01走出认识上的误区(一) 只要发表学术论文,做不做课题无关紧要——要摆正撰写论文与做课题研究的辩证关系教学和科研好比高校教师的“两条腿”,缺一不可,绝大部分教师都明白这个道理。但谈到教师开展科学研究的具体形式时,未必每个教师都十分清楚。有些教师就将搞科研与发表学术论文简单地等同起来,认为只要每年都能发表学术论文就算有了科研成果,做不做课题则无关紧要。其实,这种心态是低水平成人教育及职业教育在科研工作中留下的后遗症,要走出误区,当务之急是要摆正撰写学术论文与做课题研究的辩证关系。首先,只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而不做课题研究对于教师而言没有前途。撰写学术论文固然重要,因为这是对教师科研能力的基本要求,也是做课题研究的前提条件,长期坚持撰写学术论文能够为课题研究积累前期成果。但是在信息化时代,只满足于单打独斗撰写论文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时代要求高校教师要有团队精神,要在科研协作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更有价值的学术成果,才能更好地为教学和实践服务。而课题研究则为教师提供了进行科研协作的最好平台,对于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反映在近年来教师职称评定工作中,教师的课题成果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评定副高职称,除了要求有公开发表的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外,还要求有参与省部级课题研究并结项的学术经历;正高职称的评定则要有主持省部级课题研究并结项的学术经历,这是职称评定获准通过的必备条件。其次,课题研究成果与单一学术论文的份量不可同日而语。课题研究是有目的、有组织、按计划、分步骤进行的,课题研究成果的形式多样,可以是专著、译著、论文集、研究报告,也可以是工具书、软件等,还可以是上述形式的结合,这些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对于学科基础理论的完善与发展,对于运用基础理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对于政府决策的制定与实施均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相比而言,学术论文成果只是个人智慧的结晶,其撰写缺乏组织性,且形式单一,其作用难以与课题成果相提并论。反映在科研成果的评比中,省部级以上课题成果的积分通常要远远高于单篇学术论文的积分,其原因显而易见。第三,做好课题研究,能够帮助教师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许多教师常常抱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难,其原因在于核心期刊上登载的大多是省部级以上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往往是经过反复论证、潜心研究得出的具有创新性的、甚至是某一研究领域的前沿学术成果。所以,做课题研究不仅能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也能帮助教师将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形成的高质量的阶段性成果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可谓一举两得。(二)不评职称,做不做课题无关紧要——要正确认识职称评定及课题研究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有人认为,搞课题研究就是为了评定职称,既然不评职称,做不做课题无关紧要。这就进入到另一个认识误区,教师也因此失去了开展课题研究的动力。教师的课题研究绝非是个人问题,这也不仅仅与个人职称评定有关,是每个教师在实现科技强警和学校跨越式发展进程中必须面对而永远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教师课题研究水平的提高能够提升学校的整体科研水准和软实力。所以,教师应当将个人的课题研究与学校的跨越式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为课题研究工作注入强大的动力。(三)课题研究实在太困难——下决心克服课题申报中的畏难情绪许多教师反映,与单纯撰写学术论文相比,课题研究实在太难。首先是申报难,多次申报无结果后干脆就不再申报。其次是做课题难,申报的课题获准立项后困难就随之而来。开题前的准备、基层调研、收集资料、聘请专家等等较为繁琐的事情需要一项项解决,加之课题研究经费不足,研究起来确实困难。研究结果出来后又担心过不了鉴定关,结项的难题又接踵而来,为了结项,只能反复推敲,一遍遍修改。所以,课题研究就好似由困难累积而成的小山包,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所以,许多教师面对课题研究望而却步。课题研究之所以难,主要是课题的创造性的劳动,课题成果是创新性的成果,创新是课题研究不变的灵魂,也是课题研究的价值源泉。正因如此,课题研究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现成的结论,一切都需要靠课题组成员通过艰辛的努力去探索、发现、收集、提炼,并使之得到进一步升华,才能形成真知灼见。所以,课题研究的创新性属性决定了从课题申报开始,就必须与重重困难打交道。当然,课题研究中的困难是暂时的,只要克服了畏难情绪,确定好研究目标和方向,大胆申报,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潜心研究,永不言败,并在研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知识素养, 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久而久之,就会尝到课题研究的甜头,进而取得累累硕果。(四)工作太忙抽不出时间——要正确处理日常工作与科学研究的关系“工作忙、任务重,抽不出时间搞课题”,这似乎已经成为一些大忙人不屑做课题研究的“正当”理由,但仔细一想,这个理由并不正当。首先,工作忙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工作再忙,也不能忽视课题研究工作,否则,教师就成了教书的工具。所谓“忙”,有的忙教学,有的忙管理,但对于一名教师来讲,无论是只忙于教学,还是只忙于管理,都 是不称职的表现。因为,教师需要“两条腿”走路,不搞课题研究,没有像样的科研成果,教学就不会有新的乐趣。“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所以,课题研究是教师在教学中产生乐趣的最佳途径。其次,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做课题研究。因为,教学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课题研究做支撑。那种为教学而教学,为管理而管理的作法只能是低水平的重复,教学和管理水平提不上去。所以,在繁忙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之余,抽出一定时间开展课题研究意义重大。第三,工作再忙,也能够抽出时间做课题研究。其实,整天以忙为借口不做课题研究的人并不是最忙的人,在其周围有一批忙得不可开交的人,他们既忙于教学,也忙于管理,还一直坚持挤时间开展课题研究,而且在此领域已取得丰硕成果,他们是最可亲可敬的人。那么,是什么让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有如此大的决心执着地做课题研究呢?是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忘我的奉献精神,如果没有这种宝贵的精神,时间再充裕也不会产生做课题的冲动。这给了我们深刻的启迪——课题研究的时间是挤出来的,只要有了忘我的奉献精神,只要能够正确处理日常工作与科学研究的关系,就能够挤出时间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五)没有关系申报了也没用——要正确认识关系学在课题申报中的作用在某些人的心目中,课题申报能否成功,主要是潜规则在起作用。因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庸俗关系学在各个领域都有一定的市场,课题申报也是如此。为此,我们应当有理性的认识。首先,在课题申报中托熟人、找关系是学术不端行为的一种表现。如果只能靠关系赢得课题立项,就难以出现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课题研究的价值就会荡然无存。所以,不应当提倡为了课题立项绞尽脑汁找关系。 其次,在课题管理机制不健全的领域,尽管关系学仍在起作用,但并不是有了关系就一定能够申报成功。因为,课题申报能否获准立项,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如果选题不够新颖,没有研究价值,论证不够严谨,没有前期成果做铺垫,再有关系也难以立项。最后,随着各级各类课题申报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日益完善,关系学的作用终究会从课题研究领域淡出,没有关系,课题申报也能够获准立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普通教师或研究人员在省部级以上课题申报中获准立项的事实就足以证明了这一点。所以, 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实力,树立良好的科研信誉,努力把握课题申报中的一般规律和技术要领,才是打开课题申报成功的钥匙。(六)有课题就有钱花——要端正课题研究的目的为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绝大部分科研基金项目都有数额不等的经费资助。就社科基金项目而言,资助经费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甚至几十万元不等。面对数额有限的资助经费,有责任感的课题研究者会将其用在课题研究中。但也有一些人未能真正领会课题资助经费的作用,结果花了国家的钱,却不能给国家交出像样的科研成果,不仅丧失了科研信誉,最终还要将花掉的钱如数退回。所以,端正课题研究的目的,是每一位课题申报者必须要解决的认识问题。(七)课题论证篇幅过长,认为写少了说明不了问题——要设身处地地为评审专家考虑在以往的课题申报中, 申报人在课题设计论证时最容易犯的错误是课题设计论证的篇幅过长。看起来这似乎是一个技术问题,实乃是一个认识问题。因为,没有经验的申报者往往认为课题的设计论证很重要,写少了说明不了问题。殊不知专家要的是精, 而不在多,写得太多会让专家在繁忙中失去耐心,效果往往适得其反。所以,一定要严格控制课题设计论证的篇幅。不同科研项目对课题设计论证篇幅长短的要求各有不同。如,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要求课题设计论证限制在3000字以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国家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的设计论证均限制在4000字以内(最新要求是7000字);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的设计论证虽未有明确的字数要求,但规定不超过6页纸;有些项目虽然对设计论证的篇幅未作限制,但也不是多多益善。归纳起来,课题设计论证的篇幅(通常包括前期成果及主要参考资料,但教育部人文和社会科学项目除外)最好应当控制在三四千字以内。能将三四千字的文章写成精品,就能吸引评审专家的注意力,课题申报就算成功了一半。02遵循课题申报规律,掌握设计论证的技术要领(一)选好题目是课题申报成功的前提条件题目是文眼,是文章内容的浓缩。好的选题,最能反映申报人的水准,也最能抓住专家的眼球,选题不好初选就难以过关。所以,选好题是申报成功的前提条件。1.正确处理选题和课题《指南》的关系选题要紧扣课题《指南》,与《指南》及项目申报的指导思想无关的题目不要选。尽量紧扣《指南》,并不等于只能采用《指南》上的题目(指南不允许修改的除外,如国家课题中的应用经济类)。通常讲,课题 《指南》上的题目只是给出了课题研究的大致范围和方向,具体题目还需要申请人自行设计,原封不动采用《指南》上的题目,不仅缺乏特色,而且竞争会很激烈,申报成功的概率不大。申报人通常要在认真研究课题《指南》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研究视角,按照紧扣《指南》的原则拟定具体的题目,从而将大众化的课题指南条目变成有创意的、栩栩如生的特色选题,以此来吸引评审专家的注意力。如,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指南》法学类第28个条目“中央与地方关系法律问题研究”,可改为“中央与地方关系法律问题研究——以新疆为例”或者“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关系法律问题研究——以新疆为例”。又如,法学类第47个条目“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研究”,可以改为“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在新疆的危害及治理机制研究”。这样一改既遵循了紧扣《指南》的原则,也使选题有了特色。2.选题要有新意有价值(1)选题必须有新意。有新意,即有创新,即在理论上有新突破,在学科建设上有新建树,在应用对策上有新思路。换言之,即所选题目是别人没有提出过的,或者是在别人研究基础上提出的新观点,解决了别人没有解决的新问题。为了保证选题有新意,必须认真查阅以往课题立项的信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重复申报。选题有了新意,就能吸引评审专家,进而引起专家的共鸣。譬如,近年来,反恐怖立法研究成了热门话题,但人们关注的大多是国家立法问题, 对反恐怖地方立法的研究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李娟教授则独辟蹊径以“新疆反分裂、反恐怖地方立法研究” 申报2007年自治区课题,结果一举中的。又如,2009年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指南》政治学、法学类中第6个条目是“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研究”,张昆副教授申报时从自己的研究视角出发,以“反恐背景下的治安防范体系研究”进行申报,结果也获准立项。(2)选题要有价值。只有新意,甚至标新立异,而没有研究的价值,也不是好的选题。如,防范恐怖活动需要地方立法,但惩治恐怖活动只能靠国家立法,我们可以就惩治恐怖活动提出修改或完善国家立法的建议,但如果以“惩治恐怖活动地方立法研究”作为题目申报课题,就会失去研究价值。一般来讲,课题《指南》上给定条目的研究价值毋庸置疑,但在自选题目时,申报人必须认真思量选题的研究价值。3.选题要有竞争力选题立意新颖,有研究价值,当然会提高选题的竞争力,除此之外,选题的竞争力还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1)有前期成果。即要尽可能地在自己及课题组成员前期成果多的领域选题。因为,前期研究成果是课题研究的基础条件,没有前期研究成果,评审专家势必会质疑申报人的研究能力,立项的可能性不大。但建议还要申报。因为研究方向确定后,可以继续研究并不断发表研究成果,为来年再申报奠定基础,申报成功的概率就会大大提高。而且,即便来年也未申报成功,当研究基本完成时,还可以申报后期资助项目。所以,前期成果越多,申报成功的概率就越大。但是,也不能因为没有前期成果就不敢申报,否则,你的选题就永远没有竞争力。(2)研究条件好。研究条件包括单位条件、工作性质和调研条件等。如,新疆公安院校的教师申报反恐类课题、禁毒(与金新月有关)类课题就比他人申报此类课题的竞争力大。原因是特殊的地理位置、工作性质决定了我们比别人更需要这方面的研究,我们比别人更容易接触到公安实战,更容易掌握相关信息资源。所以,当选题与申报人所在单位、工作性质及其所处的地域环境有密切关系时,就会提高其竞争力。(3)选题大小要适中。一般来讲,涉及全国性的大课题,如,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指南》法律类条目中的第17个条目“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研究”。这样的选题涵盖面太广,地域性特征不明显,论证的难度很大,无法与他人相竞争。那么,是不是选题越小越好呢?也不是,因为选题小虽然容易体现地域性特征,但往往研究的价值不够。如“布伦托海生态保护研究”,这个题目可以用来报自治区专项课题,但其在全国的研究价值还不够,所以在报国家课题时不能选。能选择的是那些既带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又具有全国性研究价值的课题,如可以将上述第17个条目改为“对口援疆建设中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研究”。又如,将《指南》社会学类的第47个条目“民族地区农(牧)村少数民族人口就业和外出务工情况调查 研究”,改为“新疆农村少数民族人口就业和外出务工情况调查研究”。这样,就把地域性特征与普遍性研究价值有机地结合起来,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从而能有效提高选题的竞争力。4.选题语言要精炼、准确选题是课题内容的高度浓缩,因而,选题用语必须精炼,同时又能准确反映研究的内容。为此,课题的题目最多不超过40个汉字,最好在20个汉字以内命题。不能过多修饰,更不能有语病。(二)严谨科学的设计论证是申报成功的关键选好题只是向着申报成功迈出了第一步。要想申报成功还必须在课题论证上下一番苦功夫,所以,严谨科学的论证是申报成功的关键。以国家社科类课题为例,课题论证共分三个部分。1.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1)国内外研究现状。目的是考察申报人是否了解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即要说明在相关领域别人研究的情况、主要观点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为自己的研究内容埋下伏笔。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大量查阅文献资料,开拓自己的研究视野,多方面掌握与所选科目相关的研究信息。同时,注意以下几点:1)切忌只叙述他人的观点,而不做必要的评价;2)切忌只罗列客观现象,而对研究现状避而不谈;3)切忌谈论别人的研究过程,谈问题从何而来,由何而去,就是不谈自己的主要观点;4)切忌废话连篇。如大量引用他人的观点、会议文件等,而不做必要的概括,也未能找到自己研究的切入点;5)切忌夜郎自大,说别人的研究刚起步、太肤浅,而自己的观点却是填补了空白,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等;更不能妄自菲薄,把别人的研究成果吹得太好,未给自己的研究留下余地;6)切忌篇幅太长,尽可能控制在千字以内。(2)选题意义,即研究的价值。通过对研究现状的评述,选题的意义已经突显出来了,没有必要再详细论述。所以,选题意义要简明扼要,切忌过度展开。2.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这部分内容相当于楼房的框架结构,是课题论证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必须精雕细刻。(1)主要内容、基本思路。1)框架结构要完整。基础理论类课题,其框架结构会因理论体系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因而无常规模式可循。应用对策类课题,可以参考先提出问题,后分析问题,再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来设计课题内容。对于重大应用对策类课题,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理论工具和比较研究,这样课题内容就比较完整了。2)内容不能太简单,当然也不能过于复杂。3)要与预期成果相呼应。课题的预期成果是研究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预期成果一定要在内容中体现出来。(2)重点、难点要突出。课题设计论证的重点、难点把握的是否准确,最能反映申报人的研究能力,所以,论证时重点、难点一定要突出,必要时可以加重显示。但要简明扼要,最好能够让评审专家 一目了然。(3)基本观点要明确。这也是专家最关注的内容,所以必须单独写,不能以主要内容代替基本观点。因为,内容反映的是框架结构,设计论证时不可能写得很详细。因此,可以将前期研究中已经形成的新思想、好对策以及带有探索性的观点经过认真总结后表述出来。当然,观点不在多而在新。(4)创新之处。创新是课题研究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研究的价值,难以获准立项。所以创新之处必须突显出来。1)可以是原始创新,也可以是集成创新,还可以是继承创新,甚至可以是方法上的创新,还可以是前两者或前三者的结合。2)创新点不能多,一般两个,最多不超过三四个。在阐述创新之处时尽量要谦虚一些,不能动辄填补空白,否则伤了专家的自尊,就会帮倒忙。(5)研究方法。是解决如何研究的问题,课题研究方法很多,如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定量研究法、定性研究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研究法等等。一个课题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多种研究方法,从不同视角分析、研究问题,从而使分析更透彻、结论更全面。需要注意的是,评审专家对研究方法很熟悉,因而,不需要对研究方法做更多解释,简明扼要即可。(三)形式与内容并重认真阅读课题申报通知、填表说明及注意事项,严格按申报要求填写。这些问题只要认真对待都可以做得很好。一些申报人在课题论证上下了很大功夫,但因疏忽了填表规范和技术要求,结果在形式审查时却遭遇了红灯。所以,申报者必须牢牢树立形式与内容并重的思想。1.行文格式要规范(1)使用常规字体。如果申报通知或申请书中没有特殊要求,一般用宋体或仿宋体。(2)字号适中。一般不小于4号字,否则,会给评审专家带来困难,(3) 行间距适中。通常使用单倍行距,或者固定值25磅左右。(4)首行缩进2个字符。许多人喜欢手动缩进,不仅效率低下,而且也不易对齐,最好在格式菜单中统 一设置。2.逻辑形式要缜密在许多人看来,文章的序号、段落及标点符号只是单纯的形式问题,可在课题申报中它所反映的实际上是申报人的逻辑思维能力,稍有疏忽,就会引起评审专家的质疑。所以,在逻辑形式上必须做到缜密。申报社会科学课题,建议:(1)标题统一使用社会科学常用的序号。即,一、(一) 1.(1) ①。要注意分清伯仲,切忌大小序号前后颠倒。 (2)层次分明,段落清晰。尽可能把主题句放在段落的最前面, 从而让专家在最短的时间内读懂申报人设计论证的内容。(3)准确使用标点符号。如,一二级标题末尾不加句号,三级标题在独立成行的情况下,也不加句号。(四)发挥团队优势,提倡协作攻关1.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比较合理的组合是老中青相结合。2.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与实践部门的专家相结合。3.重点课题提倡团队合作。课题组尽量由不同年龄、职称、知识结构的科研人员组成。必要时可以跨部门、院校、系所、专业进行合作攻关。综上所述,走出课题申报认识上的误区、选好题目、设计论证科学严谨,逻辑形式缜密规范,同时注重发挥团队优势是课题申报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对于提高课题申报的成功率至关重要。

大小姐

喜讯:西北大学30项课题获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相继公布了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名单,西北大学获准立项30项(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11项、青年项目7项、西部项目3项、后期资助项目6项、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1项、艺术学项目1项),立项总数位居全国高校并列第24位,继续保持了高位运行的发展势头。西北大学立项名单据悉,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今年共受理有效申报项目32103项,立项4625项,平均立项率为14.4%。西北大学获批的30项课题,涵盖中国文学、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考古学、理论经济、应用经济、马列·科社、党史·党建、法学、语言学、管理学、统计学、社会学、新闻学与传播学、政治学、宗教学、艺术学等17个学科,实现了传统学科发挥优势,特色学科显著提升,多点开花,全面发展。本年度,学校组织申报各类哲学社会科学科研项目40批次共计600余项,高层次科研项目申报类别大幅增加、申报质量有效提升。截至目前,西北大学获批2020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我省地方高校唯一获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7项(位列全国高校并列第20位);获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1项、一般项目1项;获批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科研项目2项;获批2020年陕西省重大现实问题研究项目9项(位列全省第二);获批省级哲学社会科学各类项目84项。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和提升服务效能,狠抓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为重点的国家级项目培育、孵化和申报组织工作,全域动员、精准策划、全流程跟踪管理,依据学科发展特色,有效提供“一院一策”菜单式科研管理服务,切实提高项目的申报质量和立项率,整体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水平,全力助推学校“双一流”建设。近日,教育部社科司公布了2020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立项名单,全国共51项获准立项,有35所学校入选。西北大学何爱平教授申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获准立项,资助额度为80万元。“十三五”以来,西北大学共获批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21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8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9项,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重点专项1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1项。提前超额完成了学校“十三五”社科科研规划中国家重大重点项目任务指标,完成率达210%,显示了我校承担重大研究任务能力的进一步增强,对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和“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来源:西北大学 素材来源/ 社科处 编辑/ 杨君鹏 责编/ 魏梦鸽

夫何

2019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

热点1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入选理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开创性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经历了许多风险考验,打赢了不少大仗硬仗,办成了不少大事难事,取得了历史性成就。2018年6月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总结并阐述了习近平外交思想。2019年,学术理论界围绕习近平外交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阐释。1.习近平外交思想内涵研究。一方面是整体性研究,聚焦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框架体系、内在逻辑、时代特征,分析概括这一重大理论成果的历史使命、价值理念、基本原则、战略布局等;另一方面是对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专题研究,如探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等。2.习近平外交思想实践研究。对双边外交、多边外交、周边外交、首脑外交、主场外交等中国外交实践创新进行了学理分析,对秉持和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3.习近平外交思想国际影响研究。立足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聚焦习近平外交思想对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义及其发挥的重要影响等进行了探讨。专家点评: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对外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自2018年中央外事工作会议确立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导地位以来,围绕这一重大理论成果开展的学术研究渐成热潮。2019年,学术理论界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打造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以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重要论断等重大议题,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进行了学理阐释,取得了诸多高质量研究成果。面向未来,学术理论界要立足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把对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研究进一步放在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不断深化对其核心理念、主要内容、实践路径的挖掘,为深刻理解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丰富内涵和我国外交方针政策提供学术支撑,为探索解决当今世界各种复杂问题提供新思路、新见解。(点评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黄大慧)热点2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梳理、经验总结与理论阐释入选理由: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和宝贵经验,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厚资源。学术理论界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重大主题,形成了蔚为可观的研究成果。1.在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中总结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取得的重要成就,对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经验进行了高度概括。2.深刻阐释新中国成立70年来创造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揭示伟大成就、变革背后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深厚学理基础。3.多学科、多维度梳理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学术创新发展脉络,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进行了深入探索。专家点评: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这些社会变革,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具有深远历史意义。正因如此,梳理和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成就和经验,成为2019年学术理论界高度关注的话题。一年来,学术理论界围绕这个话题召开了一系列国际、国内高端学术研讨会,出版了一批高水平学术专著,发表了一系列前沿性学术论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70年来中国社会变革背后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作了深度阐释,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同时,学术理论界还对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70年来的发展历程、重大成就进行了系统回顾,揭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并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进行了展望。(点评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秦宣)热点3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研究入选理由: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准确把握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演进方向和规律,提出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2019年,学术理论界聚焦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重点关注以下方面:1.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维度,深度推进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2.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研究,探索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方法路径。3.推进对国家治理、基层治理、社会治理等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4.深度解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家点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对象。围绕这一主题,2019年学术理论界进行了深入探索。学者们普遍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国家治理体系是组织、实施与运作国家制度的完整系统,包含治理的制度,治理的理念、目标,治理的组织者、参与者以及治理的方法、运行方式等诸多要素。国家治理能力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国家、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把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业已成为历史与当下有机融汇、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的宏大课题,值得学术理论界持之以恒探究下去,不断推出高质量研究成果。(点评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热点4五四运动百年回顾入选理由: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2019年适逢五四运动100周年,学术理论界坚持唯物史观,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从以下方面展开深入探讨:1.打破孤立研究历史事件之常规,从全球史视角对五四运动进行了重新审视。2.依托详尽史料,对五四运动政治史进行了全新发掘和阐释。3.全面考量五四运动时代语境,对五四运动与中国现代新旧文化交替之间的历史关系作出新的解读。4.考察了五四运动对现代中国的多元影响,拓展充实了五四运动在教育、科学、人物等专门领域的学术空间,诠释了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专家点评:五四运动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影响深远。2019年,学术理论界从政治史、思想史、文化史、社会史等角度,加强对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研究,加强对五四精神时代价值的研究,加强对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青年运动的研究,加强对五四运动史料和文物收集、整理、保护,一系列有创见、有深度、有分量的学术成果相继涌现。相关研究厘清了五四运动的重要历史事实,回顾了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重新审视了五四运动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等结构性因素相结合的角度,以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视角,揭示了五四运动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深远影响、新时代发扬五四精神的意义和要求,科学分析了当代中国青年运动的发展规律,探讨了中国文化的现实状况,总结了党和人民探索实现民族复兴道路的宝贵经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时代价值。(点评人: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欧阳哲生)热点5船山学新诠释入选理由:王船山是明清实学的重要代表。2019年,学术理论界以王船山诞辰400周年为契机,多角度、多层次探讨船山学。主要集中在:1.王船山哲学思想的新阐释。对王船山的“气”“神”“知”“行”等概念进行新诠释,对王船山哲学及明清实学的核心概念进行了深入研究,进一步发掘和研究其思想的时代价值,推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王船山著作的文本新探讨。围绕《周易内传》《周易外传》《张子正蒙注》《读四书大全说》《庄子解》《老子衍》等文本,对王船山的易学、实学等思想进行了新解读。3.王船山礼学研究的新视野。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契的角度,探讨了王船山礼学及其现实意义,从美德伦理学角度探讨了王船山礼学对规范伦理学的超越。4.对王船山政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的再挖掘。主要集中在王船山关于道统和正统的辩证关系、知行观、理欲观等。专家点评:在中国古代学术发展史上,王船山既是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又是初具近代人文性质、有影响力的思想家。船山学是王船山思想的理论化体现,也是王船山精神品质的体系性呈现。2019年学术理论界对船山学的研究,在深度、广度上均有所推进。船山学总结性著作的出版,海外王船山思想研究论著目录的集中发表,是一大亮点。从比较文学的视野对王船山的文学艺术思想各侧面进行研究,则反映了船山学研究的新动向。同时也要看到,为进一步推进船山学研究,学术理论界还需在方法论上作出整体反思。按照传统学术问题分类与现代哲学问题分类研究王船山不同类型著作的论文,多是一种重构式的思想叙事,即关注王船山说了什么、是怎么说的,尚未能为什么这样说,其中的道理还需要进一步探究。在世界历史视野下比较研究王船山与同时代世界其他民族思想家的历史贡献,更有待学人开垦发掘。(点评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吴根友)热点6中国社会学重建40年的回顾与展望入选理由:2019年是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40年,学术理论界围绕中国社会学40年来的发展历程、成就、局限和未来发展开展了广泛研讨。1.直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际环境风云变幻、新技术革命深刻影响社会各领域的新形势,探讨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2.反思中国社会学的学术传统和研究方式,提出应进一步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从实践出发的基本立场。3.对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化历程进行了回顾和反思。总结了西方社会学对中国社会学的影响,讨论了中华文化传统、中国传统社会思想对中国社会学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认为应当在古今中外的广阔视野中审视中国社会学的历史演化和学术贡献。4.关于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应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如社会结构变迁、智能社会、脱贫攻坚、城市空间变化、乡村振兴、人口问题等。专家点评:立足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40年,展望中国社会学未来发展,是中国社会学、人类学、人口学和社会工作等学科2019年热烈讨论的重要话题。中国社会学的恢复重建,与改革开放几乎同步。关于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的经验总结和未来展望,既体现了社会学界对自身发展的深入思考,也体现了学术理论界对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经验以及新形势新任务的深刻洞察。关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实践立场的讨论,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不仅能从根本上站稳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立场,而且能同立足实践的各种当代社会学流派开展对话。关于建构中国特色社会学“三大体系”的讨论,不仅关系如何把握中国社会学历史演化及其同西方社会学、中国传统社会学思想的关系问题,而且对于推动中国社会学研究本土化,解决当今中国面临的时代课题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点评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刘少杰)热点7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入选理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共产党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鲜明主线,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长治久安、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具有重大意义。2019年,学术理论界聚焦这一问题进行了持续研究。1.深度解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内涵,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对中华民族概念的发展与深化,强调中华民族的整体性和命运一体性特征。2.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视角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多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历史过程中逐渐内生且不断聚合的共识性价值和共鸣性情感,是中华民族历史形塑的精神引领与价值诉求的社会表达。3.从政治、经济、社会、法律、文化等视角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进行理论分析,并基于对各民族各地区的实践总结,探索培育路径。4.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联系起来,明确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性事业。专家点评:处理好民族关系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民族工作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写入党章。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的根本保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学术理论界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成、建设路径等宏观层面的解读,以及对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体实践的多角度研究,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学术意义。(点评人: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院教授金炳镐)热点8 中国脱贫攻坚理论与实践入选理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标志性指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打响脱贫攻坚战,全党全国上下同心、顽强奋战,取得了重大进展。2019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学术理论界围绕中国脱贫攻坚理论与实践,从以下方面展开深入研究:1.脱贫攻坚的理论创新和路径探索。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进程中的思想创新和实践创新,确保稳定脱贫的制度设计和路径选择,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存在的瓶颈制约等进行了探索和思考。2.中国对全球贫困治理的贡献。在中国脱贫攻坚实践中形成的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脱贫经验,为破解全球发展难题、实现人类社会共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为世界减贫理论、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学术理论界对此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总结。专家点评:精准脱贫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2019年,学术理论界围绕中国脱贫攻坚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深入研究。1.对新中国70年来的脱贫经验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摆脱贫困提供了基础条件,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扶贫开发策略有效确保和提升了扶贫效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保证。2.对具体扶贫政策和实践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估,认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使脱贫具有了可持续的内生动力,财政扶贫、金融扶贫、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具体措施将有利于保证贫困人口稳定脱贫。3.分析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问题,建议将脱贫攻坚的体制机制、政策体系借鉴到乡村振兴中,通过制度建设巩固脱贫成果,保障贫困群众真脱贫、稳脱贫。(点评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教授汪三贵)热点9空间布局优化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入选理由: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路径。2019年,学术理论界围绕中国经济转型发展中的空间布局优化与区域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1.关注区域发展的协同性、联动性和整体性,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为重点,深入研究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体系。2.关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新机制和新动能,着重研究了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的形成路径,以及如何拓展城市群、自贸试验区等区域发展新空间,加强中心城市的增长极功能,创新高效的区域发展新机制。3.着眼区域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围绕老少边穷地区、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地区产业转型升级问题,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保障存在的不足等,探讨了如何激活要素活力,形成良性互动,提升区位优势,解决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难题。专家点评: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加快培育新增长动能,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区域经济研究的核心内容。在既有研究基础上,学术理论界还应在以下方面进行深化研究。1.进一步研究经济带演变规律,探讨不同空间尺度下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途径。2.进一步研究区域差异问题,探讨加强区域优势互补、控制区域分化的有效途径。当前,传统增长极下滑造成制造业发展停滞和下降,削弱了对中高速经济增长的支撑;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带来新极化现象,区域分工的新形态、新极点正在形成。在此背景下,进行相关研究很有必要。3.研究解决区域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重点探讨贫困性质的转变和缓解相对贫困的区域途径;对资源枯竭地区和老工业基地,要研究挖掘创新潜能,探寻振兴发展的新路径。(点评人: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会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孙久文)热点10信息社会的学习方式变革入选理由:随着信息爆炸、知识激增时代的到来,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发生深刻变化,课程教学的基本问题逐渐从“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谁的知识最有价值”走向“如何学习最有力量”。在此背景下,学习方式变革引人关注。对此,学术理论界从不同维度进行了深入研究。1.核心素养培育与学习方式变革。从学科知识技能的掌握到核心素养的培育,其所体现出的不仅是基础教育育人标准的改变,还包括知识观层面上的深层变革,学习方式变革势在必行。2.信息化学习方式。在现代信息技术助力下,计算机和互联网支持的协作学习、网络学习、移动学习、仿真学习、虚拟学习、翻转课堂、智慧学习等信息化学习方式应运而生。3.学习方式变革的影响因素与路径。研究认为,学习理念、环境、工具、媒体、材料等都是影响学习方式变革的重要因素,而新理论和新理念、新媒体和新技术、国家政策等成为驱动学习方式变革的主要路径。专家点评:2016年印发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提出要“着力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2019年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进一步强调,“优化教学方式。坚持教学相长,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2019年,学术理论界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1.因何而变。主要包括政策的大力倡导和新技术的驱动。2.为谁而变。学习方式变革的目的是“成人”,使学习者拥有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发展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3.怎么变。实践中的主要做法包括开展深度学习、项目式学习、问题式学习、跨学科学习等。4.变到哪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学习逐渐成为主流,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优质的信息化环境,更是一种全新的教与学的方式,以及对教学流程进行重构、再造与再定义,形成混合化、泛在化、智能化、个性化的学习体系。(点评人: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崔允漷)(作者:光明日报理论部 学术月刊编辑部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