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教育教学论坛简介散则成始

教育教学论坛简介

教育教学论坛简介《教育教学论坛》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河北出版集团主管,河北教育出版社主办、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终身教育工作委员会协办的教育类学术期刊,是一本面向教育界、学术界以及大专院校师生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教育类学术刊物【国内刊号:CN13-1399/G4国际刊号:ISSN1674-9324邮发代号:18-219中国知网全文收录。】主要从事在《教育教学论坛》杂志上的论文发表、论文写作指导、图书出版、提供给广大网民论文阅读和参考等服务。目前有以下几个栏目:期刊简介论文发表论文鉴赏名师论坛名校风采合作期刊合作单位图文资讯在线留言经营理念指导教师发表论文,在长期的合作中本站与老师们成为了友好的朋友关系。在用心的服务中积聚了大量的教师和编辑团队,目前为老师在《教育教学论坛》杂志上论文推荐服务。学者的工作质量对客户的学位申请、职称晋升和晋级的重要意义。指导项目主要针对一线教育教师工作者的写作进行一定范围内的辅导。知网检测经《教育教学论坛》发表的论文全部经过知网全文检测,主要是为了协助作者完成论文,以及对于论文学术一些不端行为的检测。论文覆盖面全国教科研工作者、广大教师、各级科技与教育管理部门领导、科研院所、科技教育人员、科教领域管理人员、各大院校在读博士生、研究生及社会各界关心科研和教育工作的人士。论文发表主要是对作者撰写的论文推荐发表,论文的专业范围可以包含国语、数学、艺术、音乐、美术、体育、计算机、政治、物理、化学、研究、等等各个专业方面。发表到《教育教学论坛》【国内刊号:CN13-1399/G4国际刊号:ISSN1674-9324邮发代号:18-219中国知网全文收录。】[2]图书出版期刊出版后出版社会在第一时间通知作者,并以特快专的的方式寄发作。整个过程由出版社与作者沟通,费用均由出版社开出的正规票据。(壹陆壹肆贰伍陆柒柒贰)

红旗歌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是正规刊物吗什么级别知网收录吗版面费多少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省级期刊主管单位: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单位:重庆市人民政府科技顾问团影响因子:0.07ISSN:1671-4822CN:50-1143/N期刊收录:知网《科学咨询》杂志科紧贴学术前沿,并与读者保持紧密联系。国内刊号为:50-1143/N。杂志成立于2000年,秉承指导与实用相结合的原则,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名列前茅。《科学咨询》杂志奉行“百花争鸣,百思争强”,坚持严谨求学的作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学技术教育,教学与管理的规律,激发教学与研究的学术氛围,并为教学和研究服务。栏目设置本刊特稿、教育论坛、语文教研、数学教研、外语教研、理化生教研、政史地教研、体卫艺教研、校园风采稿件要求1、来稿不宜太长,文章中的字数一般为3000字左右,最长不超过6000字,综述通常不超过8000字。2、如果论文的研究工作得到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的支持,请注明基金名称和项目编号。3、在结构上,适用条款应具有:提出了问题;方法的应用(包括技术,设备,工艺条件,参数,配方等);应用程序的效果。4、无论论文类型是什么:主题简洁;论点很明确(通常是指用于解释该主题的观点);该参数是结论性的(指实验,测试数据,图形,表格等的准确性);足够的论点(指的是讨论,结果分析和机制的讨论是详细的);结论完整。

理不可睹

2018年全国教育科研工作会议暨中国教育科学论坛召开

新华网北京1月24日电 1月22—23日,2018年全国教育科研工作会议暨中国教育科学论坛在北京召开。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田学军出席会议并发言,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田慧生作全国教育科研年度工作报告,教育部综改司司长刘自成介绍了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情况。会议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殷长春主持,来自教育部相关司局、直属单位、全国教育科研院所、高校以及香港、澳门的代表300余人参加了会议。田学军指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进入建设教育强国、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新时代,我们正面临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教育科研战线要坚持使命引领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围绕教育的“时代之问”,写好“奋进之笔”,成就“得意之作”,努力开创教育科研工作新局面。一要面向新时代,在教育科研工作中把准政治方向,提高政治站位;二要站在新起点,全面总结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历程和经验;三要认识新矛盾,深入探讨新时代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有效对策;四要开启新征程,系统探索新时代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路径;五要把握新形势,认真研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六要依据新要求,研究推进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与中外人文交流工作。他希望教育科研战线要注重加强学习,突出理论武装和知识武装;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深入基层和深入学校;注重创新科研组织机制,突出协同攻关和国际合作;注重学术规范建设,突出勇于担当和严谨学风。田慧生回顾了2017年全国教育科研工作取得的突出成绩,安排部署了2018年的主要工作。他指出,过去一年,在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全国教育科研战线在决策服务的贡献度、理论创新的显示度、指导实践的精准度、协同创新的契合度、智库的国际影响度、机构建设的成熟度等多个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2018年,教育科研战线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新时代教育科研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重点做好“以服务决策为导向,加强中国特色的新型教育智库建设”“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区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工作体系和实施路径”“完善机制、协同创新,形成全国教育科研战线的强大合力”等多项工作。会议还成功举办了“新样态学校建设”“财经素养教育标准与实践”“产教融合与职业教育创新”“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政策与管理”“全国STEM教育研究协同创新网络创建”“挂职研修基地校共赢战略研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推进”等七个教育科学论坛。

赏罚利害

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22篇 国家级赛课2个一等奖 “2020成都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这样炼成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用成都外国语学校治理体系总设计师、校长龚智发的话来说:一个好学校校长离职影响不大,好老师离职影响才大。2020年,成都外国语学校一举摘得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新教师培训成果”一等奖。在教师自我发展的过程中,在校内良性竞争下,在校外激烈竞争中,成外教师越挫越勇,成长和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2020年在国家、省、市级刊物发表论文超过100余篇,国家、省、市级赛课获奖超过30余个。其中,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22篇 ,获得国家级赛课2个一等奖。2017年扩招,同时启动学校五年发展规划以来,成都外国语学校办学成绩每年上一台阶,保送、出国、高考、竞赛,四箭连发,近200人被清华北大录取,竞赛实现跨越式发展,金牌数跃居四川第二,向全国百强名校挺进。在高速良性发展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保障——师资团队。近年来,学校通过构建教师成长与发展体制机制,打造了一支团结进取、能打硬仗的教师队伍。“我们要站在时代的高度,放眼世界,立足国情,与时俱进,创新发展,重新审视和丰富教师专业发展,实施教研兴校,科研强校,努力建成“学术成外”。”龚智发强调教师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构建治理体系,创建全国百强名校其中关键一环是教师成长和发展。”成都外国语学校教师2020年所获荣誉教师发表论文:国家级刊物22篇,省级刊物18篇,市级刊物2篇;教师赛课:国家级一等奖2个,省级一等奖12个,市级特等奖1个,市级一等奖10个,市级二等奖5个,省级三等奖1个;各级各类展示课数十节;教师论文获奖:省级一等奖1篇,市级一等12篇,市级二等54篇;教师课题立项:省级课题3项,市级课题3项,校级课题14项;教师课题结题: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3项,校级课题7项;教师小课题成果获奖:2项。2020年5月,学校被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评为“教育科研先进单位”;2020年11月,学校的“新教师培训成果”被成都市教科院评为“一等奖”。2020年,在成都市教育局组织的两次“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中,成外一共有104节课例参赛,荣获30个一等奖,39个二等奖,35个三等奖。顶层设计 以教师发展促进学校发展在学校 “构建治理体系,创建全国百强名校”总目标的指引下,思考和构建教师发展的治理体系,建设和增强教师发展的治理能力。“通过教师发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建构,更好地实现搭建教师成长之家、提高教师科研能力、促进教学提升发展、追求卓越教学文化的工作目标和服务宗旨。”教师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徐华是成外教师发展五年规划蓝图的具体操盘人,“按照成都外国语学校五年规划,学校的发展目标之一是努力建设一个科研氛围好、科研意识强、科研队伍大、科研水平高、科研成果多的学术成外;采取的特色策略是营造科研氛围,增强科研意识,壮大科研队伍,提高科研能力,让教师有专业提升的自我愿景。”龚智发校长带领新教师参观校园,讲解校园文化,渗透办学思想而引导与帮助全校近600名教师发展的服务性部门——教师发展服务中心就肩负了教研、科研、培训、团队建设等与教师成长和发展相关的工作。“中心为成外教师搭建发展框架;引导教师进行发展规划;设置教师发展具体内容;同时通过团队建设助力教师发展。”徐华介绍。关注学生 打造优效课堂“新课改要求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我们就在此要求下研究具有成外特点的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发展回应课改需求。”龚智发说。学校以“课”为抓手,开展“优课”研究;以“课例”为抓手,开展“类课”研究;以“教育教学问题”为抓手,开展课题研究。着力解决课改、教改、教师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评价一堂课的优劣,不是老师讲得精彩,而是让学生真正学到东西,建构起自己的知识能力体系。”龚智发说。“学校要坚决杜绝满堂灌,只讲输入不讲输出,好的课堂要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要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学得实惠。”一个好的老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给予学生思考交流的时间。何谓优效课堂?龚智发给了一个明确的标准:备的优效、学的优效、教的优效、练的优效、评的优效。把握四个环节:创设情景、教师精讲、学生参与、总结反思。通过设问、感知、质疑、思考,启发、点拨、讲解、整合,讨论、交流、练习、反馈,归纳、建构、批判、评价,落实优效教学基本过程,采用最优化设计、最优化过程、最优化评价、最优化管理、最和谐氛围、最优化效果六个维度进行评价。考试是评价学生学习程度的维度之一,但是要落实最优化评价。“龚校长最反对学生补习,学校要求老师考前不要给学生发大量题目刷题,要让学生自己总结反思,自己建构能力体系,不能用健康换取分数。”学习研修 助力教师提升在学习研修方面,学校开展了项目制读书活动和学科教学微论坛活动。读书小组针对课改过程中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或根据教师、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确定一个大的研究项目,在项目下梳理出3-5个紧密相关的专题。比如,项目为: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研究与实践,专题有:初中英语教学设计的分层研究与实践;初中英语课后作业的分层研究与实践;初中英语学生评价的分层研究与实践等。针对每个专题,在读书研讨之前,提出若干小的问题。比如初中英语教学设计的提问如何分层?初中英语教学设计的合作学习任务如何分层?初中英语教学设计的课堂练习如何分层?等等。老师们带着小问题,阅读不同的专著、杂志、报刊等各类文献资料。读书会时,带着对问题的思考,参与每个专题的研讨与交流;在思维的碰撞中形成共识,为课题研究奠定基础。学科教研组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研讨教学内容、教学安排和课堂教学优化的实际落地情况。教研活动以学科教学微论坛的形式来进行,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活动。学科组的老师围绕论坛主题积极准备,确定几位主讲教师进行交流分享。在论坛会议上,老师们各抒己见,与主讲教师互动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在观摩、聆听、互动中分享彼此的智慧,通过思维的碰撞,摩擦产生新的认识,并形成解决教学问题的共识。建设团队 助力教师发展名校有名师。为了引领教师的成长,成都外国语学校成立了校级名师工作室。成立校级名师工作室就是为了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科学的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和省市特级教师,为创建全国一流名校筑牢师资队伍。学校对名师工作室的领衔人和成员都进行制度化的管理。同时,学校对名师工作室进行考核与评价。学校还成立了学术委员会,加强对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的科学管理。学术委员会的工作重点是对校本教研进行指导,对校本教研成果进行评价。学术委员会每年对学校教育教学研讨会的主题、论文、教学设计、校本教材和科研课题进行评审和论证。龚智发校长评审校本教材所有行政干部下到学科教研组,对学科公开课进行评议,参加线上教研活动,督促、指导、管理学科线上教研活动;开学、期中、期末参与检查学科教案,检查师徒听评课,并反馈指导意见和建议等等。“希望通过教师发展工作,造就一支名师队伍,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夯实一个教师团队。实施教研兴校,科研强校,不断加强教学研究,促进教师发展,着力学科建设,努力建成‘学术成外’”校长说。

痕之探

汇集思想 价值优先

——成都市川化中学召开科研论文写作培训会百姓生活网讯5月20日下午,成都市川化中学(树德教育集团校)在学校图书馆学术厅召开了科研论文写作培训会。会议由教务处副主任旷育斌主持,特邀专家省特级教师、《教育科学论坛》编辑陈兴中担任主讲人,学校所有教职工参与学习培训。成都市川化中学每年论文数量较多,但获得较高奖励等级的论文不多,在核心刊物发表的较少,鉴于此种情况,川化中学特邀请省级刊物《教育科学论坛》编辑陈兴中老师到学校讲授科研论文写作方法。陈老师围绕“价值优先的教育写作之道”和“价值优先的教育写作之术”两个方面作了《价值优先:教育写作成功的密码》的讲座。价值优先的教育写作之道——陈老师认为价值是文章研究与成功的关键,写有价值的文章,是广大教师创作文章的前提。价值优先的教育写作之术——陈老师从题材、角度、标题、框架、观点、文风等六个方面阐述论文写作之术,并且选择了学校及外校老师的论文进行点评,语言诙谐幽默,事例生动,培训后大家都觉得受益匪浅。本次讲座进一步强化了教师论文写作的价值意识,进一步提升川化中学教师论文写作的水平,更进一步激发了全体教师参与论文写作的热情。

白夜

第六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在沪举行

央广网上海11月2日消息(记者唐奇云)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光明日报教育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第六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本届论坛聚焦教育实证研究方法,设置了17场平行分论坛,分别由国内17所高水平教育学教学科研单位主持;42家教育学高水平期刊担任论坛学术支持单位,33家期刊派出代表参加了线下“期刊与作者面对面”主题沙龙,分四组与教育学人进行对谈,共同探讨并推进扎根中国大地的教育实证研究。论坛主席袁振国教授致辞(央广网发 华东师范大学供图)根据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要求,论坛首次采用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在控制线下参会规模同时,组建了由17位技术专家构成的直播团队并得到了CCtalk实时互动教育平台的友情支持,通过线上直播扩大论坛受益面,共计约10万人次参加了线上讨论。10月31日晚,论坛“期刊与作者面对面”主题沙龙活动火热进行。33家高水平教育学期刊的嘉宾分四组,与作者开展对话,共话新时代中国教育实证研究人才培养、高水平教育实证研究及其成果发表、推广。据统计,本次论坛共收到会议论文投稿610篇,会议报名3937人,获邀线下参会人员800人。17场平行论坛共有287人次进行了主题报告。内容涉及教育的元分析技术与应用、量化方法反思与前瞻、质性方法反思与前瞻;教育研究的中介与调节效应、结构方程模型、面板数据分析、问卷设计与运用、随机实验设计、测量评价技术、图像视频分析、案例分析方法、扎根理论的运用、政策效果的评估;教育质性研究中的编码技术、理论贡献、访谈策略、田野调查等研究领域。与会代表以极高的专业热情和专业精神开展了热烈深入的讨论。“期刊与作者面对面”沙龙(央广网发 华东师范大学供图)此外,本次论坛同时组织开展了第四届教育实证研究优秀成果奖评选。组委会通过对71家单位推荐的324篇学术论文、141篇学位论文进行三轮评审并公示,最终评选出10篇优秀学术论文和10篇优秀学位论文。论坛主席袁振国教授在致辞中回顾了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举办六年来推动实证研究从少到多,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迈进的历程,提出从“更具有思想性和前瞻性”“更具有理论概括能力”“更多体现价值理念和追求”“更多形成系统设计和整体布局”的方向,加强教育实证研究。“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发起并连续举办六年来,营造了注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和研究规范的良好氛围,有力推动了中国教育研究向实证范式的转型,已经成为教育学界一年一度的学术盛会。

物怪

探索双线模式,走向深度学习!二附小60周年校庆,省教育科研论坛暨学校第40届教学年会精彩亮相

从黑板到VR,从三尺讲台到虚拟实验、虚拟助教……昨日,“探索双线融合 走向深度学习”省教育科研论坛暨福州教院二附小第40届教学年会精彩亮相。在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二小学,14节风格各异的观摩课由福厦泉三地教师同台执教,通过线上线下教育科学相融合的方式,借助智慧教育产品,探索教育教学新样态。据了解,本次开展的观摩课是福州教院二附小第40届教学年会的主要活动之一。观摩课包含课外经典阅读指导课、双师书法课、项目式研究性学习等,同时融入了大量的科技元素。黄玲老师的课堂教学获得家长认可在瞿枚老师的课堂上,孩子们踊跃举手回答问题14节观摩课精彩纷呈“我藏在空气中,看不见,摸不着。”在语文专场,二年级语文学科——《雾在哪里》课堂上,福州教院二附小肖海珍老师的“小助教”——虚拟人物“雾孩子”出现在屏幕上“自我介绍”,让学生们听得格外入神。在提问环节,“魔方点名”也取代了过去的提问方式,让学生们更加专注课堂。双师书法课是福州教院二附小的特色课程,《左耳刀与竖心旁》由福州教院二附小梁周萍、叶林莺执教,她们将规范书写、书法艺术深度融合,运用数字书法设备实现书法教学与文化传承的有机链接。此外,厦门实验小学张菁老师执教的《数学项目式学习课程设计》和福州教院二附小吴融执教的《校园绿化美化方案设计》的两个项目式研究性学习课,通过实践探究、创作设计等环节,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实现线上下教育教学的高效。18日,二附小美术学科《校园绿化设计方案》公开课课程,学生们上网搜集绿化设计相关资料,并现场探究。叶诚/摄二附小吴融执教《校园绿化美化方案设计》项目式研究性学习课 叶诚/摄吴融老师介绍,研究前期同学们上网搜集了绿化设计的相关资料;在课堂上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上布置探究任务,线下从植物、空间、色彩方面进行课堂讨论;小组成员课堂上利用平板电脑共享各小组的研究成果,做进一步的绿化方案探究。60周年校庆 共建智慧校园当天,除了观摩课之外,五所省教育科研基地校的代表还做了主题发言,其中二附小校长方晓敏作了《探索双线融合 走向深度学习》讲座,就学校如何适应当下新教育环境,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教育形态分享了一些经验做法。各具特色的年代教室,让校友们回到童年,畅聊校园美好回忆福州教院二附小60周年校庆方晓敏介绍,近年来,福州包括二附小在内的很多中小学校都在探索新技术与教学的融合,二附小也希望进一步用好新技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据悉,作为福州教院二附小6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的重要环节,除了第40届教学年会之外,12月19日是二附小历届校友的返校日。学校搭建起各具特色的年代教室,让校友们回到童年,二附小的教师们还将上演一场别开生面的教师“快闪”。另外,12月20日晚上,二附小以《诗﹒书》《歌﹒怀》《乐﹒庆》三个篇章,将百年名校的历史内涵和自然景观浓缩成一场高水准的“爱﹒艺”音乐会,充分展示了二附小美育教育的成果。来源:海都报

猎艳者

武大教授、孔学堂驻院研究员孙劲松在《人民论坛》杂志发表《中华民族为何历经磨难而不衰》

【摘要】“忧患意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基本精神,是以天下为己任、勇于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担当精神。“多难兴邦”这一古训与“忧患意识”是一脉相承的,只要正确面对、把握得当,自然灾害与社会冲突也会成为砥砺前行的历史“推进剂”。注重历史经验为我们战胜困难提供了历史借鉴,见微知著的文化精神可以帮助我们把祸患与困难解决在萌芽状态,传统的救荒体系、医药水利等学科的发展也在跨越艰难险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这些都为中华民族在磨难中成长、奋起提供了思想源泉与现实动力。传统社会的管理者、知识分子、普通民众以天下为己任、勇于面对困难、直面各种磨难,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逸乐亡身、多难兴邦”的共识,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鉴往知来、见微知著,为各种艰难局面做好预案,在实践中注重救荒之政、凝练经验、科学应对,这是中华民族得以在各种磨难中成长、奋起的原因所在。大禹治水开启大夏王朝,商汤抗旱而定殷商基业。《宋史》有云:“民之灾患大者有四,一曰疫,二曰旱,三曰水,四曰畜灾,岁必有其一,但或轻或重耳。”中华民族是在与自然灾害、社会矛盾的顽强斗争中不断成长的。2020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我们这个民族能够在磨难中成长、奋起的原因是什么?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总结。忧患意识与担当精神忧患意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基本精神。“忧患”不是一般的“忧虑、恐怖”,而是心忧天下,以天下为己任、勇于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担当精神。《周易》是中华文化的经典之作,其经文部分相传是以周文王为主创作的,《系辞》等《易传》则反映孔子及孔门弟子的思想。《周易·系辞》中说,《易经》产生于商周更替时期,反映了周王朝兴盛、商朝衰落的时代变迁。“是故其辞危”,在言辞之中时刻展现出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周易·系辞》云:“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指出《周易》是为了防止和解除忧患而创作的。《周易·否卦》云:“其亡其亡,系于苞桑。”管理者经常有忧患意识、抱底线思维、怀灭亡之忧,这样他的事业就可以像盘根错节、根基牢固的桑树一样稳固。在《周易·系辞》中,孔子对这句话的意涵进行了阐发:“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危机意识可以帮助你安住其位,灭亡之忧是有助于长久生存的,不惧乱局则有助于天下大治。所以君子在安定时不会忘记潜在的危机,在生存发展之时不忘灭亡之忧,天下大治时不忘乱局可能发生。这样就可以实现自身安定、家国太平。唐代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指出周易六十四卦悉为修德防患之事。《易》从商代以前的“占卜避祸”到周代注重“修德防患”,是一个非常大的转变。新儒家代表人物徐复观先生对产生于商周之际的“忧患意识”有着精妙的阐述,“周人革掉了殷人的命(政权),成为新的胜利者。但通过周初文献所看出的并不像一般民族战胜后的趾高气扬的气象,而是《易传》所说的忧患意识。忧患意识不同于作为原始宗教动机的恐怖、绝望。……‘忧患’与恐怖、绝望的最大不同之点在于忧患心理的形成乃是从当事者对吉凶成败的深思熟考而来的远见。在这种远见中,主要发现了吉凶成败与当事者行为的密切关系及当事者在行为上所应负的责任。忧患正是由这种责任感来的、要以己力突破困难而尚未突破时的心理状态。所以忧患意识乃人类精神开始直接对事物发生责任感的表现,也即是精神上开始有了人地自觉的表现”。徐复观还指出:“一般人说,希腊哲学,发生于对自然的惊异;各种宗教,发生于对天灾人祸的恐怖;而中国文化,则发生于对人生责任感的‘忧患’。忧患并不同于恐怖。恐怖常将人之自身,投掷于外在地不可知的力量(神);忧患则常要求以自身的力量,掌握自己的命运。”也就是说,周王朝在改朝换代中所凝聚的“忧患意识”,不再把各种困难、天灾人祸抛给神灵与天命,而是以自身的力量来发现问题、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为中华民族战胜各种磨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资源。这种忧患意识与担当精神,在传统典籍之中随处可见。唐代贞观初年,水灾、旱灾等自然灾害频发,北方的东突厥又经常扰乱边境,据《贞观政要》记载,唐太宗面对内忧外患时告诫大臣说:“天下稍安,尤须兢慎,若便骄逸,必至丧败。”北宋名臣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这是传统士大夫忧患意识的经典展示。正因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增强忧患意识。这个问题我反复强调……”。多难兴邦与积极应对历史的进程曲折复杂,自然灾害与社会冲突是发展的障碍,但有时也会成为历史进步的“推进剂”。“多难兴邦”乃中国古训,这个原则与“忧患意识”是一脉相承的。“多难”是“兴邦”还是“灭邦”,关键取决于这个国家、民族在灾难面前能不能秉承“忧患意识与担当精神”,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等不靠、迎难而上,化危为机、开创新局。据《左传·昭公四年》记载,楚灵王想当霸主,遣使者请晋国协助邀集诸侯参加会盟,晋平公准备拒绝,说:“我们地势险要,战马优良,齐国和楚国却多灾多难,没什么好怕的。”晋国大臣司马侯说:“自古以来,想倚仗险要地势、战马,和邻国的灾难来取胜,是很危险的。古代的圣王都是尽力修养自己品行以配天德,不能专门依恃险要的地势与战马。“邻国之难,不可虞也。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邻国的灾难也不可妄加猜测。也许正因为国家多难,反而使国防更为巩固,疆土更为扩大;也许正因为国家无难,逸乐无度,反而招致灭亡,失掉疆土。晋平公听了司马侯的劝解, 暂时答应了楚王的要求。这就是“多难兴邦”典故的由来。《孟子》里面的一段话也对“多难兴邦”的道理作出了详细阐述:“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一个人能常常意识到自己有过错,然后才能改正;知道自己因学识不够而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因自己的言行适当性导致别人露出愤怒的表情与怨恨的言语,然后你就会明白自己的不足。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匡正君王的大臣和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相匹敌的对手,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在各种磨难与不足之中砥砺前行,在忧患困苦之中不断进步,多难兴邦,这才是生存、发展之道。这也说明“忧患意识”与“多难兴邦”原则是一体两面的关系。东晋名臣刘琨在《劝进表》中也有“或多难以固邦国,或殷忧以启圣明”之语。1915年,少年周恩来据此作《或多难以固邦国论》,他指出:“间尝读史,至晋刘琨‘或多难以固邦国’一语,不禁深致服膺。知有非常之时势,适足以兴固邦本,挽已坠之家国也。”他指出,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天下混乱,光武帝刘秀在重重困难之中,脱颖而出,带领中华民族走出灾难,建立东汉政权,开创了光武中兴的局面。春秋时期,越国败于吴国,举国蒙难,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后转败为胜。光武帝刘秀、越王勾践处国破家亡之际,乃能转危为安、重整山河,关键的原因就是践行孟子所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彼富贵利达之徒,值上下相安之日,以为国家无事,遂泄泄沓沓,耽于宴乐,百政不举,田亩荒芜,终至盗贼蜂起,弊害丛生。内患既开,外侮斯乘。当是时也,忧时之君,爱国之士,目击受他人之凭陵践踏已甚,乃发愤图强,卧薪尝胆。一旦羽毛丰满,登高而呼,久困之民必揭竿而随,不达再兴之域、邦固之境,未之有也。”在这句话中,周恩来指出,在国家太平时间长了,容易兴起享乐懈怠之风气,各种问题就会出现,内患显现了,外敌也会乘虚而入。这些灾难、问题又会激发人的斗志,发愤图强,再致太平兴盛之境。认识到灾难的积极意义,并不意味着我们对灾难不闻不问,恰恰相反,我们需要反躬自省、积极应对,积极总结经验教训,亡羊补牢、杜绝后患。传统士大夫阶层乃至普通民众秉承“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人文精神,积极主动的开展救荒救灾、共渡难关。面对水患,大禹从鲧的失败中汲取教训,积极思考,改“堵”为“疏”,前后13年终于完成治水大业,为华夏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千秋基业。岷江水患曾为蜀地发展的一大障碍,战国末期秦昭王委任李冰为蜀郡太守。李冰上任后,下决心根治岷江水患,经过反复考察、细心谋划,建设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变“水患”为“水利”,为秦统一中国创造经济基础。2020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在这次应对疫情中,暴露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明显短板,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深入研究如何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等重大问题,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这一讲话精神正体现了直面问题、积极应对、举一反三、化危为机的积极进取思想。鉴往知来与见微知著习近平同志指出:“在中国的史籍书林之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其中包含着许多涉及对国家、社会、民族及个人的成与败、兴与衰、安与危、正与邪、荣与辱、义与利、廉与贪等等方面的经验与教训。”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愈挫愈勇、不断成长,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强调鉴往知来,特别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贾谊在《过秦论》中指出研究前人的历史可以“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进而达到社稷安定的目的。司马迁写《史记》“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北宋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体现了“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的现实关切。唐太宗李世民就非常喜欢读历史,提出“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李世民对于隋朝末年的混乱局面,有着深刻的反省意识,“隋主为君,不恤民事,君臣失道,民叛国亡,公卿贵臣暴骸原野,毒流百姓,祸及其身,朕每念及于斯,未尝不忘寝辍食。”隋炀帝胡作非为,丧失民心,引发大规模的社会动乱,王公大臣暴尸荒野,百姓流离失所。唐太宗李世民对历史经验、教训加以深入研究,继承古人的经验、避免过去的错误,打开了盛唐的大门。另外,古人还强调士君子应当具有见微知著的能力,以消弭祸端、降低险情的危害程度。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社会冲突,都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在事件发生的早期都会有一些征兆、苗头。《周易·坤卦》中有一句爻辞是“履霜,坚冰至”,意思是看到草地上有霜,就知道千里冰封的寒冬即将来临,也是强调士君子要有预判能力。《周易·文言》对此有深刻的阐发,“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臣子谋杀君王,儿子谋害父亲,这种事情一定有一个矛盾积累、逐渐发展的过程,不可能毫无征兆的发生,没有及早辨别、消弭祸端,才会导致悲剧的发生。汉代刘向在《说苑》中列举了“圣臣”与“智臣”两类干部,“萌芽未动,形兆未见,昭然独见存亡之几,得失之要,预禁乎不然之前,使主超然立乎显荣之处,天下称孝焉,如此者圣臣也。”这一类政治家有先见之明,在所有的危机都处于潜伏未现的状态下,能够预见到得失存亡的利害,采取预防措施,使他的领导免于祸患,江山稳固,这样的人是圣臣。“明察幽,见成败早,防而救之,引而复之,塞其间,绝其源,转祸以为福,使君终以无忧,如此者智臣也。”在危机刚刚出现,问题还不大的时候,能够明察成败得失的发展趋势,防微纠偏,拉回正轨,断绝祸患产生的根源,转危为安,使领导无乱政亡国之忧,这样的人是智臣。2019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领导干部要有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能力,对潜在的风险有科学预判,知道风险在哪里,表现形式是什么,发展趋势会怎样,该斗争的就要斗争。”2020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强调:“要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既要高度警惕和防范自己所负责领域内的重大风险,也要密切关注全局性重大风险,第一时间提出意见和建议。”正如诸葛亮在《便宜十六策》中指出的,“君子视微知著,见始知终,祸无从起”,一个杰出的政治家,要能够见微知著、见始知终,这样就不会有祸患。古往今来的政治家、思想家都比较重视见微知著、抓早抓小,尽早地发现灾难的端倪、解决问题,这也是中华民族能够战胜各种磨难的关键原因。荒政利民与科学施策所谓“荒政”就是“救荒之政”。基于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与担当精神,在灾荒发生之时,有能力的政府会积极救助,以帮助黎民百姓渡过劫难,亦使中华民族得以绵延、发展、壮大。先秦典籍《周礼》记载了十二条荒政制度:“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一曰散利,二曰薄征,三曰缓刑,四曰弛力,五曰舍禁,六曰去几,七曰眚礼,八曰杀哀,九曰蕃乐,十曰多昏,十有一曰索鬼神,十有二曰除盗贼。”这十二条救荒之策中,第一条就是“散利”,遇到水、旱、蝗、瘟疫等凶年,政府赠送、出借或低价出售给百姓种子和粮食等财物,这是救荒的首选之策,《管子·山权数》记载,商汤在位时有七年旱灾,夏禹在位时有五年水灾。人民也没有到卖儿卖女的地步,为什么呢?“汤以庄山之金铸币,而赎民之无檀卖子者。禹以历山之金铸币,而赎民之无檀卖子者。”商汤、大禹用金属铸币,来赎救人民无食而出卖儿女的。北宋王朝也非常注重荒政建设,公元996年,宋太宗下诏从官仓拨付粟米数十万石,在青黄不接之时贷给老百姓种粮,有关部门建议留一部分粟米给国马吃,宋太宗回答说:“民田无种不能尽地利,且竭廩以给之,国马以刍稾可矣。”意思是说老百姓没有种子就不能播种,这个时候应当把仓库里的所有粟米拿出来给百姓,国家的战马吃草料就可以了,显示了宋代统治者的民本情怀。“薄征”就是免、减或缓征租赋。“缓刑”指民众为饥寒所迫,借贷不还之类的纠纷很多,此时执法要适当宽缓。“弛力”指政府要减免徭役。“舍禁 ”即解除封山泽之禁令,凶荒之时对灾民开放,给百姓更多的谋生资源。“去几”是废除关卡停收关市之税。“眚礼”“杀哀” 是指减省吉礼、凶礼的礼数,降低操办费用。“蕃乐”指统治者要停止娱乐活动,吉凶与民同患,宋仁宗时曾因河北发生水灾而取消上元灯会。“多昏”即“多婚”,指凶荒之年要简化婚礼,节约开支,使民便于嫁娶。“索鬼神”,就是古人对传说中引发灾难的瘟神等进行祭祀的迷信活动。“除盗贼”指灾荒之年盗贼多有,需用重刑惩治。这些举措有一些已经不合时宜,但大部分内容仍然具有积极意义。除了上述的政府救助行为,古人还提倡民间力量介入灾荒救助,在很多时候,政府还对民间力量的救助行为加以褒扬并授予一些虚衔。《梦溪笔谈》记载,范仲淹为杭州太守时主要采取搞活经济的方法来救荒赈灾。宋皇佑二年(公元1050年),吴中发生大饥荒,饿死很多人。范仲淹不是被动救灾,而是鼓励民间办龙舟比赛、开展各种娱乐活动,聚集人气,贫寒之人在附近做小生意,富人来此消费,促进经济流动。宋代杭州一带的寺院非常富裕,范仲淹召集各寺院主持僧人开会,告诉他们灾荒年间工价低廉,可以趁此时机雇工修缮寺院、大兴土木。官府也翻修仓库和官吏住舍,使得几万灾民都有工作、有酬金。“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这一年浙东、浙西灾区唯有杭州平安无事,百姓没有流亡的,这都是范仲淹的功劳。古代社会对于救荒救灾的荒政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为中华民族跨越艰险磨难作出了贡献。宋代董煟还在前人的基础上,撰写了历史上第一部荒政专著《救荒活民书》,该书系统总结了历代救荒策略,评价了先贤的治灾之思路,被誉为“荒政百科全书”,一直广为流传。传统荒政主要还是解决水、旱、蝗等灾害引发的饥荒。而对于水患、瘟疫等则更加强调科学应对,从大禹治水到都江堰工程,这都体现了科学治理水患的内涵。中国传统医学在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黄帝内经》《伤寒论》《温病条辨》等医学专著都对瘟疫的发生与治疗开展了科学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为中华民族的传承发展提供了医学保障。-作者简介-孙劲松:武汉大学国学院副院长、教授,贵阳孔学堂驻院研究员。来源 《人民论坛》杂志编辑 邬建玲 瞿浩然编审 李屹

热那亚

朱海清:人教社图书指导我在“少、边、穷”山区搞教育科研

我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一名退休教师,退休前曾在金沙江畔一所农村中学工作。这儿地处偏远,当年交通十分不便,教育和经济都十分落后。身处大山深沟,我曾一度陷入苦恼和悲观之中,好在我那时拥有上百本人教版图书及其它教育类书刊,在人生转变的关键时刻,是人教版图书如《教育学》《心理学》等使我茅塞顿开、眼明心亮。我学会运用《教育学》所提供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少、边、穷”山区教育的历史和现状,从实际出发,在“少、边、穷”山区实行科研兴教,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当年受叶圣陶、张志公、刘国正等教育家的影响,我梦想在“少、边、穷”山区偏远的农村,创办一所现代化花园式学校,校舍一流、教师一流、教学设备一流。让贫困山区的穷孩子也和城市孩子一样,受到国家一流教育,受到现代文明熏陶,使他们个个立志成才,毕业后成为山区脱贫致富的科技带头人,迅速改变山区的贫困面貌,鼓舞山区追赶沿海,从而缩小东西差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今天的教育兴盛就是明天的经济发展,我的梦想所圆之日,就是山区面貌改变之时。我是一名初中化学教师,面对1986年我校首次参加省初中毕业会考及格率仅为15.4%,与省平均及格率相差42%的现实,我反复学习了叶圣陶、刘国正等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大胆实行“初中化学梯级分组教学”的改革实验,实验的特征是“梯级分组,统一授课,分层指导,分组练习,分期达标,并步前进”。课堂教学的特点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课内人人有事做,个个有动脑、动口、动手和下“水”游泳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师生密切配合,和谐共振形成教学合力,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和学的效率。实验实施一年后,所教学生参加省会考,化学及格率上升到45.22%,比上一年提高了两倍,与省平均及格率仅差13.8%。以后几年,我继续实行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化学成绩每年都稳定上升,大大缩小了与教育发达地区的差距。我对这种方法进行总结,写成论文《初中化学梯级分组教学法简介》在《四川教育》上发表。通过对人教版图书和教育类期刊上许多优秀文章的学习,那些年,我又从教材、学生学法、化学实验等多方面进行探索、研究、改革,都取得了较好成绩,还先后在《教育研究》《化学教育》《中学化学教学参考》《教育科学论坛》《化学爱好者》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多篇,有的文章还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心复印收藏。我还受多家出版社邀请参加了有关教材、教法之类图书的编写工作,并应邀参加了“国际教育教学研究大会”“全国化学首届奥林匹克研讨会”等学术研讨会,并进行了学术交流,我的教学成果受到了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的奖励,一九九八年,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我“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的荣誉称号。我取得的成绩与专家、教授们的学术成果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但作为当年身处边远山区的一名普通教师,能获得这些成绩,实在也是来之不易,这主要应该归功于人教社图书的长期理论指导。人教社图书是我从事教育科研的良师益友,作为热心读者,我希望人教社出版更多的优秀教育类图书,拥有更多的读者。因此,我向人教社和一线教师谈三个建议:(一)人教社要站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制高点上,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出版更多教育改革,教育创新的图书。叶圣陶、吴伯箫、刘国正、刘道义……他们影响了众多教师的人生,他们的教育专著应该大量在“少、边、穷”山区发行。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理念在当今教育改革中意义深远,介绍这方面的著作应该多出版。另外,在当代教育改革实践中最成功的教育家像魏书生、蔡林森等,人教社也应该出版他们的专著。(二)改变“少、边、穷”山区的落后面貌,扶贫先扶智,教育是关键。要在“少、边、穷”山区创造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教师是关键。社会在提高教师地位的前提下,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要大量阅读教育类书籍和报刊,人教社要为新时代教师阅读量身定制系列读本。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促进教师提高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三)在党中央精准扶贫的推动下,全国所有贫困地区已摆脱了贫困状态,这为在“少、边、穷”山区大规模展开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希望从事教育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人教社的编辑抓住这一良好机遇,深入少边穷山区,深入基层,深入学校,深入千家万户,送文化下乡,送优质教育下乡,帮助少边穷山区的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村镇,社区都建立起图书室、阅览室,让全民阅读在少边穷山区蔚然成风。使少边穷山区的人民不仅物质生活脱离了贫困,而且精神生活也脱离了贫困,这才是名副其实的小康生活水平。作者: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教研室 朱海清

适来

科教文汇期刊投稿

期刊简介期刊名称:科教文汇 主管单位: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安徽省科学教育研究会出版周期:月刊国际刊号:1672-7894国内刊号:34-1274/G邮发代号:26-205期刊级别:省级期刊描述:《科教文汇》杂志创办于2004年,是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省级期刊,影响因子0.274,现被万方收录(中)等权威机构收录,主要征稿方向:科教论坛、师德师资、教育教学、语文教学研究、数学教学研究、英语教学研究、政史教学研究教学研究、理化生教学研究、体音美教学研究、教研教改、政法财经、文化研究、理工科研、理论前沿杂志简介刊社简介《科教文汇》(旬刊)创刊于2004年,是由科教文汇杂志社、安徽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科教刊物。遵循"严谨、唯实、公开、优质"的方针,力求体现"现代"、"实用"、"综合"三大特色。其主要任务是宣传党和国家有关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的态势、全面提高科教文工作者的素质,从而推动我国科教文化事业的发展。为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教育、科研工作者,为其提供科研成果交流、学习的平台,《科教文汇》欢迎广大教育及理论工作者踊跃来稿。本刊分为上旬刊、中旬刊、下旬刊。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栏目设置科教论坛、师德师资、教育教学、语文教学研究、数学教学研究、英语教学研究、政史教学研究教学研究、理化生教学研究、体音美教学研究、教研教改、政法财经、文化研究、理工科研、理论前沿投稿须知1.篇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且黑体(副题除外),一般用小二以上字号。2.作者姓名、单位全称、所在省、城市、邮政编码。3.摘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超过200字。如:摘要成本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支出的各种费用的总和,是产品价值的主要部分,也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各项工作质量的综合指标。4.关键词3~5个。如:关键词成本控制运营管理重新设计。5.基金项目凡须注明项目名称的,用黑体字加圆括号标注,置于正文后、注释或参考文献前。6.文内标题简洁、明确,层次不宜过多,序号为:一、(一)、1、(1)、1)。第一层次一般为黑体,不加任何标点符号;同一层次的格式须统一。7.数字用法凡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各种记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和建国以前的历史纪年用汉字,并以圆括号加注公元纪年;邻近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的概数,采用汉字。8.表格采用三线表,表内序号一律为阿拉伯数字,表序与表题居中置于表格上方。9.注释用于对文内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或说明,其序号为:①②③注释置于正文尾部,“参考文献”上面。10.参考文献对文章所参考的文献的作者、出处、版本等详细情况的注明。格式与示例:(1)专著格式:主要责任者.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示例:[1]刘大为,陈胜.图书馆目录.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2)论文集格式:作者.题名.编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示例:[2]傅斯年.中国历史分期之研究.关鸿,魏凭.人生问题发端--斯年学术散论.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3)期刊文章格式:主要责任者.题名.刊名.年(卷期).示例:[3]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中国史研究.1998(3).(4)报纸文章格式: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示例:[4]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人民日报,1998-12-25(10).11.版面一般每个版面不超过2000字符(含空格),即两个版面不超过4000字符(含空格),3个版面不超过6000字符(含空格),在文首注明是1P或2P或3P,依次类推。12.论文要求word文档格式,要求要有英文摘要、题目、关键词、单位和地址,一般要求电子文档。投稿邮箱:tougaoyun@163.com在线投稿:tougaoyu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