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陈如平: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马赛人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陈如平: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关于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将教育纳入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考虑,既对过去一年教育取得的显著成绩作了简要回顾,又对“十三五”时期教育发展取得的新成就进行了概要总结;既对“十四五”时期教育的主要目标任务作了提纲挈领擘画,又对新一年教育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部署,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立柱架梁,为建设教育强国开局起步。教育公平和质量有较大提升,中国教育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过去一年在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报告》指出,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等多重严重冲击,中国在疫情防控、经济增长、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等方面交出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全年发展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又取得新的重大进展。教育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绩有三个方面。第一,广泛开展线上教学,秋季学期实现全面复学,1000多万高中毕业生顺利完成高考。过去一年,人类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教育中断,全球约有15亿学生和1亿教育工作者受到疫情影响。世界范围内的封校停课造成全球学校平均关闭5.5个月。相比而言,中国教育经受住了考验,在疫情大考中交出了足以载入中国和世界教育光辉史册的答卷,展示了中国教育的磅礴力量。教育系统坚持把守护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组织50多万所学校、2亿多名在校生、2200多万名教职工打响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值得大书特书的是,成功开展史无前例、世无前例的世界最大规模线上教学,为2亿多各级各类学生居家学习提供指导服务,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及时调整高考时间,以最高标准、最严举措确保1071万考生考试安全。秋季学期实现安全有序复学,全面恢复教育教学秩序。中国教育系统在短时间内动员大量人力、物力,进行通力合作,取得抗疫重大成果,充分体现了新型举国体制的优越性。第二,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中央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系统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显著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体系的主体框架基本确立,一些长期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得到破解,一大批基层改革创新的经验做法不断涌现,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令人称赞的是,2012年以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连续8年保持在4%以上。第三,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2020年,高职院校在2019年扩招116万的基础上,又扩招157.44万人,重点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社会在职人员、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2020年,全国有高职院校1468所,招生人数再攀新高,达483.61万人,助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4.4%,为高等教育普及化作出重大贡献。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还拓展职业培训功能,依托院校所在地企业开展职业培训,为产业一线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更具标志性意义的是,2020年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截止之年,也是《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由此,《报告》特别总结了“十三五”时期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指出教育领域发展取得新成就,教育公平和质量较大提升。这些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育普及水平实现新提升。2020年,全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5.2%,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99.96%,初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102.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2%,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1.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4.4%。总体上看,各级教育普及程度均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7年,新增劳动力接受过高等教育比例达到50.9%、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7年,相当于大学二年级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第二,教育公平发展迈上新台阶。5年来,义务教育阶段20万建档立卡辍学学生实现“动态清零”,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累计达到52.5万人。建立覆盖全学段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累计资助贫困学生3.91亿人次,资助金额达7739亿元。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覆盖1634个县、13万多所学校,受益学生超过3700万人。连续实施两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76%。全国23个省、95.3%的县级单位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56人以上大班额比例由2016年的12.7%下降到3.98%。第三,教育服务国家发展取得新突破。5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累计达4088万人,初次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77%以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2019届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就业比例达59%,到地市级及以下基层就业比例达69%。第四,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取得新进展。5年来,完成《民办教育促进法》《残疾人教育条例》修订和9部教育规章制定工作。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全部取消。稳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深化高考综合改革,推进高职分类招生考试,深化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改革,推进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分类考试,完善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十三五”期间,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的新成就为国家“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的胜利完成作出重要贡献。教育规划纲要和“十三五”教育规划实现圆满收官,为建设教育强国新征程起好步、“十四五”教育规划开好局打下了坚实基础,推动中国教育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锚定教育强国目标,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报告》根据“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态势研判,从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出发,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深化教育改革,实施教育提质扩容工程,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3年”等五大任务。第一,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总要求。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当前我国从“有学上”到“上好学”转型阶段教育发展的战略性任务,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必然要求,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环节,是锚定2035远景目标的关键举措。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列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任务,此次《报告》予以进一步明确。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关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则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主题,专列一章作出总体部署。面向未来,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都要围绕这一总要求来推进。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从内部看,主要体现在学前教育入园率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从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职业教育形成从中高职教育到职业技术本科教育的完整体系,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更加符合现代化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外部看,主要体现在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契合度高,教育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贡献度高,人民群众对教育发展的满意度高。为此,要对标国家总体战略和宏伟蓝图,锚定2035教育强国目标,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在深化改革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上迈开新步,推动“十四五”时期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期教育的整体结构和框架按照八大体系来构建——推动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新时代教育评价体系、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技能中国建设方案、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体系、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重点做到有体系的构建、有质量的公平、有差异的均衡、有特色的标准、有重点的改革、有竞争的合作。第二,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关键点。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关键因素和基础工作。“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建立高水平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教师管理和发展政策体系,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重点建设一批师范教育基地,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健全师范生公费教育制度,推进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改革。支持高水平工科大学举办职业技术师范专业,建立高等学校、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机制。深化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管理综合改革,统筹教师编制配置和跨区调整,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适当提高中高级教师岗位比例。第三,实施教育提质扩容工程是主抓手。教育提质扩容已纳入“十四五”时期国家实施的重大工程。具体包括普惠性幼儿园、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和产教融合平台等五个子工程。普惠性幼儿园提质扩容,要以人口集中流入地、农村地区和“三区三州”为重点,新建、改扩建2万所幼儿园,增加400万个以上普惠学位。基础教育提质扩容,是以教育基础薄弱县和人口流入地为重点,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4000所以上,在边境县(团场)建设100所“国门学校”。职业技术教育提质扩容,支持建设200所以上高水平高职学校和600个以上高水平专业,支持建设一批优秀中职学校和优质专业。高等教育提质扩容,加强“双一流”建设高校基础研究和协同创新能力建设,提升100所中西部本科高校办学条件,布局建设一批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和高水平师范院校。产教融合平台提质扩容,则是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储能等重点领域,布局建设一批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100个高水平、专业化、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第四,深化教育改革是总动力。全面深化改革仍然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原则。当前,教育改革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围绕服务国家战略需要,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加快缩小区域、城乡差距。重点任务有,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建立健全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发展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爱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健康人格培养。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改革完善经费使用管理制度,提高经费使用效益。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有序引导社会参与学校治理。深化考试招生综合改革。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开展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推进高水平大学开放教育资源,完善注册学习和弹性学习制度,畅通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转换渠道。第五,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3年是主目标。《报告》提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3年,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量化指标,旨在支撑“十四五”时期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这一上位目标。从数据来看,每5年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0.5年,符合中国国情,是切实可行的。“十三五”时期末,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达10.8年,新增劳动力中有超过一半接受过高等教育。未来5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要提高0.5年,即从10.8年提高到11.3年,也就是平均每年要提高0.1年。这一任务的实现,主要靠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提高,重点是要在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普及水平上下功夫。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起步之年。基于开好局起好步的背景考虑,《报告》涉及今年教育领域重点工作时,以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为主题,作出全面系统部署。其中的两个“更”字,既是对“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成就的充分肯定,又是对“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是对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目标的实化细化。这其中,有的是巩固内容,需要狠抓工作落实;有的是拓展内容,需要深化综合改革。第一,强调方向引领、体系建构。《报告》锚定建设教育强国2035总目标和“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总要求,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对教育作出的决策部署,将今年工作目标任务与最新规划纲要、预算报告、计划报告相呼应。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积极回应了“努力让广大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这一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期盼和做好教育工作的价值追求,突出了方向引领和体系建构,体现出鲜明的全局观、系统观。《报告》重申“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这是党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张转化为“五育并举”全面育人体系构建的国家意志要求。为此,教育部门和学校必须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在实践中增强各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确保中共中央决策部署有效落实。第二,强调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根据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的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导向,《报告》布置了一套“组合拳”,既言简意赅、全面兼顾覆盖各级各类教育,又重点突出发展主题,把质量和公平融合到一起,用公平支撑质量,以质量牵引公平。《报告》对公平质量描述程度比以往又有加深,强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在正视、理解差异的基础上,尽量缩小和弥补教育差异。如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加快补齐农村办学条件短板,健全教师工资保障长效机制,改善乡村教师待遇;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入园率,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办好特殊教育,支持社会力量办园;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加强县域高中建设;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在此基础上,加快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在教育公平上迈出更大步伐,更好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高校招生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倾斜力度,努力让广大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第三,强调主动作为、责任担当。《报告》强调谋划与落实的务实态度,动员教育系统砥砺奋进,主动担当作为,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力争在开局起步之年展现新面貌、呈现新气象。在面向构建新发展格局部分,为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报告》强调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从而为学习者多种方式就业创业助力,有效提升劳动者技能和收入水平,适应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迫切需要。在着眼可持续发展全局部分,《报告》强调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基础学科和前沿学科建设,促进新兴交叉学科发展。同时提出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以此着力推动高等教育优化结构、均衡发展、超前布局、提质升级,为增强综合国力、增进民生福祉注入新的动力活力。此外,高校也要在基础研究中担当好主力军作用,发挥起前所未有的作用,攻克“卡脖子”难题,实现自立自强,让科技成果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注入更多力量。在立足基本国情部分,《报告》特别强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规范校外培训等问题。“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是主动作为的关键着力点。将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是引导广大教师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大力振兴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源头活水;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教师地位待遇,让教师热心、安心、静心、专心从教,是教师职业尊严和职业幸福感的重要方面;加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师定向培养和精准培训,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推动形成优秀人才竞相从教、广大教师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是《报告》的重点内容,是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要求,也是我国教育事业“五育并举”和“三全育人”相结合的实现方式。这需要动员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间相互协调和紧密合作,各方共同搭建协同育人的有效运行机制和资源网络平台,从而以良好的学校环境、家庭氛围、社会风气巩固育人成果,帮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与此相关,规范校外培训、营造健康教育生态是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行业、社会和家长共同努力。此外,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还要强化标准对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支撑引领作用,在决策制定、执行、监督全链条中用好标准;要保持定力,优化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布局,拓展更大空间,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提质增效。(作者 陈如平 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来源:神州学人(2021年第4期)作者:陈如平

君子之人

船山区召开学科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成立大会

2月26日上午,一场助推学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盛会拉开了帷幕,船山区学科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在教科所学术厅成功召开。 学科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成立是船山区推动教育信息化,落实“三个课堂”,整合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深化船山区学科教育教学教研基地建设和名师工作室辐射影响,构建区域、片区、学校互联互通三级全域教研网络,全面提高船山区教育教学科研水平,增强课堂教育教学改革专业支撑力。 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米强在成立大会上指出:学科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成立,是船山教育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的历史节点上,积极响应、乘势作为的具体行动,其意义非凡、责任重大。 米强要求,要有大格局,主动融入新发展阶段,全速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擦亮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要有大胸怀,着力践行办人民满意教育,全心推进教育公平和个性化,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底气;要有大作为,积极牢记“能为师、善为师、为名师,能治校、善治校、治名校”的初心,全面提高教师育人能力,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底座;要有大情怀,始终坚守教育良知,全力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守住高质量发展的底线。 据悉,船山区学科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下设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幼教学科、小学道德与法制、中小学语文教育、中小学数学教育、中小学英语教育、科学教育、历史教育、地理教育、物理教育、化学教育、生物教育、特教学科、职教学科,共计24个学科教育发展部,实现了类型、学段、学校和国家课程全覆盖。研究中心的成立是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构建“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教研新生态,促进教育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的大胆尝试,必将助力船山教育2021开门红,为船山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的专业支撑,以优异成绩向建党百年献礼! 【来源:遂宁市教育和体育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李颙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来无锡太湖学院调研民办教育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来我校调研民办教育为深入了解民办学校办学过程中的问题、政策需求、经验和做法,为政府完善民办教育政策提供参考,2019年11月21日下午,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汪明率领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调研组一行来到无锡,在我校工科实验大楼会议室召开无锡市民办教育座谈会,就“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开展前期调研。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题研究部主任王建、综合研究部副主任张家勇、专题研究部博士孟久儿、姜雨婷,无锡市教育局副局长吴洵如、基础教育处副处长杜黎明等出席调研座谈会。无锡太湖学院理事长、党委书记金秋萍,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周肖兴,大桥实验学校校长陈茜,辅仁中学董事长周建平,金桥教育集团董事长马自雄,金桥教育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马翀,无锡市惠山区盛岸花园幼儿园董事长韩荣寨以及来自各学校的财务负责人代表参加了座谈会。无锡市教育局副局长吴洵如无锡太湖学院理事长、党委书记金秋萍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周肖兴大桥实验学校校长陈茜辅仁中学董事长周建平金桥教育集团董事长马自雄金桥教育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马翀无锡市惠山区盛岸花园幼儿园董事长韩荣寨会上,各民办学校负责人就本校的发展基本情况及做法成效做了简单汇报,并对民办教育的现状、遇到的困难、困惑,发展前景等方面,畅所欲言。学校理事长、党委书记金秋萍向调研组介绍了太湖学院近年来改革发展的基本情况,提出各级政府要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加大对民办高校的财政扶持力度,扩大收费等办学自主权,激发民办高等教育新的生机与活力。调研组认真听取了各学校的汇报,并就重点关心的问题与座谈人员进行了交流。最后,汪明主任表示,各位代表都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将整理大家的意见,形成分析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党委宣传部)无锡太湖学院投稿邮箱:thxmt@wxu.e.cn

其一人恶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为研学旅行“把脉”

近年来,研学旅行受到越来越多中小学生的青睐。在市场火热、社会广泛关注的同时,研学旅行的制度建设和保障机制如何完善?如何合理布局?如何避免低效旅行,实现高效研学?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学旅行研究所日前邀请全国各地教育专家代表展开研讨。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学旅行研究所2018年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4000多所学校、3.3万名家长开展随机抽样调查,发现全国研学旅行学校参与率平均为38%,其中上海最高,达到了66%。全国各地中小学校研学旅行参与率存在不平衡性。此外,2017至2018年全国遴选了621家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营地,在组织管理、课程开发、专业指导和评价方面,都需要持续追踪研究。研讨会上,专家提出,要强化体制机制建设,加强研学旅行顶层设计,明确课程地位;要规范出台各类标准;要重视基地营地研学导师的培养培训;要积极推进基地营地建设,加强对旅行社的指导,突出研学旅行的社会效益。据了解,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18年专门成立研学旅行研究所,从研学实践教育的政策理论、课程设计、教师队伍建设、管理标准与评价制度、安全与经费保障机制等方面开展重点研究,对全国的研学旅行把脉问诊,旨在构建研学旅行理论研究、实践探索、经验提升、问题解决、成果总结等的研究交流与实践指导平台,为全国研学旅行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政策理论咨询与实践指导。

不若审之

「县区动态」船山区成立学科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构建全域教研网络

往期精选2月26日,船山区学科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正式成立,这是遂宁市船山区推动教育信息化,落实“三个课堂”,整合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学科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成立,旨在深化船山区学科教育教学教研基地建设和名师工作室辐射影响,构建区域、片区、学校互联互通三级全域教研网络,全面提高船山区教育教学科研水平,增强课堂教育教学改革专业支撑力。”遂宁市船山区教育和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研究中心的成立是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构建“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教研新生态,促进教育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的大胆尝试,必将助力船山教育2021开门红,为船山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的专业支撑,以优异成绩向建党百年献礼。据悉,船山区学科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下设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幼教学科、小学道德与法治、中小学语文教育、中小学数学教育、中小学英语教育、科学教育、历史教育、地理教育、物理教育、化学教育、生物教育、特教学科、职教学科,共计24个学科教育发展部,实现了类型、学段、学校和国家课程全覆盖。【来源:遂宁教体】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礼乐不节

莫让高效研学变低效旅游,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为研学旅行“把脉”

新华社北京2月9日电(记者胡浩)近年来,研学旅行受到越来越多中小学生的青睐。在市场火热、社会广泛关注的同时,研学旅行的制度建设和保障机制如何完善?如何合理布局?如何避免低效旅行,实现高效研学?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学旅行研究所日前邀请全国各地教育专家代表展开研讨。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学旅行研究所2018年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4000多所学校、3.3万名家长开展随机抽样调查,发现全国研学旅行学校参与率平均为38%,其中上海最高,达到了66%。全国各地中小学校研学旅行参与率存在不平衡性。此外,2017至2018年全国遴选了621家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营地,在组织管理、课程开发、专业指导和评价方面,都需要持续追踪研究。研讨会上,专家提出,要强化体制机制建设,加强研学旅行顶层设计,明确课程地位;要规范出台各类标准;要重视基地营地研学导师的培养培训;要积极推进基地营地建设,加强对旅行社的指导,突出研学旅行的社会效益。据了解,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18年专门成立研学旅行研究所,从研学实践教育的政策理论、课程设计、教师队伍建设、管理标准与评价制度、安全与经费保障机制等方面开展重点研究,对全国的研学旅行把脉问诊,旨在构建研学旅行理论研究、实践探索、经验提升、问题解决、成果总结等的研究交流与实践指导平台,为全国研学旅行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政策理论咨询与实践指导。责任编辑: 王萌萌

东西东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炳林教授莅临我院授课

4月9日,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王炳林教授莅临我院,为安阳市滑县高层次人才培训班学员及梓潼党政干部作专题党史学习教育辅导报告。王教授以《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题,以党的百年历史为脉络,从如何认识党史主题教育、党史中的重大转折以及总结党的经验三方面,深刻分析了党在不同时期遇到的风险挑战,全面总结了党的发展经验和制胜法宝。王教授的授课站位高远、思想深邃、旁征博引、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启发性,生动诠释了大家风范。与会者纷纷表示,对能面对面地聆听到王教授的党史专题报告感到十分荣幸和惊喜。通过学习,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党史学习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较之以往,对党的历史有了更加系统、全面、鲜活的认识,对党的初心使命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王炳林教授简介:王炳林,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兼任国史学会副会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是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嘉宾,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在2007年至2009年挂职担任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市委常委、副市长。主要从事党史党建、新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出版《党的历史与党的建设》等著作10多部,发表论文100多篇,主持完成国家、教育部和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8项;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所主讲的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作者/来源:迈尚网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未济

湖北中教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周老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专升本”

根据教育部高校就业信息获知,2019年高校毕业生总人数预计834万人,似乎大学生“满大街”的时代已经来临。面对就业问题,一些大学生选择考研,因为他们认为考研可以解决一些就业压力,同时毕业以后可以找到更合适的工作。湖北中教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周老师想问大家,如果说本科学历都“不值钱”了,那么对于专科生该怎么办,还会有出路吗?学历的重要性已经被社会广泛认可,在一些大城市,想要从事的工作比较体面,工作轻松,找工作几率大一点,学历还是很重要的,所以专科生也希望通过抬高学历,来提高自己的优势。这几年“专升本”的大军一直在壮大,越来越多的专科生获得本科文凭。那么为什么专科生会不断地提高学历呢?现在湖北中教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周老师就跟大家分析一下!1、 为读研打下基础现在很多学生认为考研只是本科生的事,与专科生没有多大关系。其实我是不赞同这个观点,因为很多专科生因为当年高考没有发挥好,才选择就读专科,但这不代表专科生不上进,没有追求。然而很多专科生通过“专升本”的渠道,获得参加考研的资格,通过考研的方式,进一步继续深造。2、 就业门槛提高对于现在很多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就业门槛都是本科学历,甚至有的企业慢慢提高到研究生,同时现在公务员的考试的基本要求也是本科,这进一步压缩专科生就业渠道。出于自身的就业问题考虑,专升本变得有需要了,而且在今后的升职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也是很多专科生追求更高学历的原因。3 、社会福利的影响我国的很多城市对于不同学历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落户政策。如果我们在一些发达的城市能够落户,对以后孩子上学的问题也会有所改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都会关心的问题,他们都会希望孩子接受一个好的教育环境并且能够在这种环境下不断地去提高自己的能力。对于广大的专科生来说,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专升本“是一条不错的道路,就现在的就业情况来说,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选择”专升本“提高学历是一种增强就业优势的方法。如果你是在读专科生,你可以选择读统招专升本,如果你已经参加工作了,也可以通过成人专升本的形式来提升学历,不管哪种方式,相信本科学历对你以后的发展肯定是有帮助的。大家对专升本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问湖北中教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周老师。

经验

西安外事学院董事长黄藤被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聘为特聘研究员

近日,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成立民办教育研究所,并于2019年5月30日在京举办了民办教育政策热点研讨会暨特聘研究员聘任仪式,西安外事学院董事长黄藤被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民办教育研究所聘为特聘研究员。聘书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首次成立民办教育研究所,将民办教育的研究纳入国家教育研究,并成立专门机构,意义重大。民办教育研究所成立的中心任务是为教育部党组决策服务,围绕这个中心,民办教育研究所需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推动公共教育服务提供方式多样化。民办教育研究所将在推动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和理论创新、破解新时代民办教育发展政策难题、探索教育政策研究新机制新模式三个方面做出努力。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是为适应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需要,于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国家教育宏观决策咨询研究机构,隶属于国家教育部。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要致力于国家教育发展战略问题和重大教育政策研究,是教育部重要的决策咨询部门。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民办学校校长、教育部发展中心各部门研究骨干共5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专家云集,构成了民办教育研究所的智囊团队。西安外事学院董事长黄藤于1992年创办西安外事学院,致力于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探索一条科学发展的成功之路,带领西安外事学院快速发展,在进行高等教育实践探索的同时,积极从事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很有价值的理论成果。1994年成立国内首家民办教育研究所,创办《民办教育研究》期刊,主编、出版多部民办教育专著,其研究成果被诸多权威期刊收录,产生了广泛影响。学校的成功发展模式被哈佛大学商学院列为教学案例,应该校邀约,他三次赴哈佛讲学,先后荣获全国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获得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创新奖、全国黄炎培杰出校长奖等。2018年12月,黄藤董事长荣耀当选“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时代功勋人物”。

是亦近矣

四川省退役军人终身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在成都挂牌成立

人民网成都10月21日电 (王军)今日,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与四川广播电视大学退役军人终身教育培训战略合作签约授牌仪式在成都举行,双方将加强协作,优势互补,共探退役军人终身教育发展新路径。根据协议,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在四川广播电视大学设立“四川省退役军人终身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双方将以该中心为载体,加强退役军人终身教育发展研究,针对四川省退役军人终身教育与职业发展中的痛点、热点和难点问题,结合退役军人知识结构和能力特点,加强退役军人终身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发展的研究,立足国情省情,为提升退役军人就业与职业发展能力提供有较高应用价值的理论成果。双方还将探索退役军人继续教育培训新模式,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职业技能型高等专门人才为目标,分层分类开展退役军人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综合素质提升;搭建退役军人终身教育立交桥,依托“四川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面向退役军人、现役军人建立终身教育档案,打通学历教育、职业培训之间的壁垒,推动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与学历证书相互融通,实现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与学历提升有效衔接;多维度提供就业创业教育服务,充分发挥校企、校协合作资源优势,探索建立退役军人就业指导师资团队,为退役军人就业提供心理发展教育、职业测试、职业规划和职业指导服务。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谭文劲表示,此次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标志着双方朝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将坚持“加强协作、优势互补、共谋发展”的原则,依托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在电大挂牌成立的“四川省退役军人终身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加强对退役军人学习需求和职业发展的研究,积极探索退役军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新模式,构建契合退役军人自身特点的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大力推进“理论政策研究 终身教育培训 就业创业指导”一体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有效衔接,帮助退役军人改善知识结构,提升能力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