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教学与科研如何平衡?“教学型教授”真的能为高校培养人才吗?果瓜有理

教学与科研如何平衡?“教学型教授”真的能为高校培养人才吗?

最近,网络上大家一直在探讨高校教授的晋升评价方式,以前都是需要论文,没有论文想得到晋升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如今,晋升政策更加开放了,没有一篇论文,不用去科研,也能评上教授,这在高校圈引起了轩然大波。今年南京林业大学就评出了一位“教学型”教授,其实这一制度并不是南京林业大学首创,早在2005年,同济大学和武汉大学就开始设置“教学型”聘任岗位,对大学教师的评价体系进行改革,如今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这支队伍。外界也纷纷热议,大学究竟应该重教学还是重科研,很多人都没有达成共识。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法》的明确规定,现代大学有三大任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这三大职责辩证统一,在世界范围内,不同的大学定位不同,三者所占比重不同。在过往的媒体报道中,有这样一组数据被多次提及,美国有3000多所大学,其中研究型大学只占20%,教学型大学占了70%,支持大学分层次、分功能。那么我们的高校教师是不是也应该这样分类呢?中科院院士陈懿就对美国的研究型和教学型大学做过解释,研究型大学是指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比例高的学校,研究型大学并非只搞科研而不搞教学,同理,备课教学也不是没有研究,除了要求教师有良好的科研背景和素质外,各种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自己设计的难度不同的实验,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新教学方法和新教材的组织与编写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包含了研究;教学型大学主要指那些不授博士学位、只培养本科生的学校,但是教学型也没有只教学而不研究的意思。在美国,并没有常规制的教学型教授,凡是只管教学者,都是非常常规制内的,没有教授头衔,他们只担任教学任务,被称为“讲师”,但是在美国高校职称体系中,“讲师”不在其列。教学型教授一般不受到高校的待见,这引起了管理机构和民间的普遍反思,教育体系内缺乏教育尊严与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形成了比较突出的矛盾。如今高校提出“教学型教授”,是对过去一段时间以来,高校在职称晋升方面过于看重科研成果数量、等级的改正,这让很多埋头教学的教师看到了希望。高校的使命和目标就是培养人才,“教学型教授”却实现不了这个目标和使命,因为教学活动与科学研究统一,是近年来世界著名大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这是符合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律的,如果大学教授不做研究是很难提升教学质量的,因此大学教师也必须是专家型的。对于教师的科研,学生可以不关心,但教师不能不做。对于这一点,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退休研究员余金中深有体会。他已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授课20多年,去年还获得了首届“李佩教学名师奖”。“我教的课不见得都是我自己做过研究的内容,学生也许听不出来,但是我心里很清楚,凡是真正从事过研究的部分,我教课的深度、解释的清晰程度是截然不同的。”余金中说道。反过来,他也认为,教学打下的坚实理论基础对科研是有促进作用的。“它让我能更准确地提出科学问题,设计出最优技术路线,用科学方法做好实验。也能更深入地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出科学规律,提炼岀科学模型,进而写出好的论文。”有专家表示:“教学型教授”作为一项权宜之计,是有其积极意义的。扩展到高校教学和科研关系的讨论时,既要反对“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同时也要警惕“重教学、轻科研”的倾向。

使物自喜

对高校教师而言,教学与科研孰轻孰重?

作为大学教师,教学和科研工作都很重要。请高校的老师们来谈一谈,您认为这两者孰轻孰重,您在工作中是怎么做的,并谈谈自己的想法。也欢迎曾经的大学生或在读大学生来交流下,您希望大学老师更看重教学还是科研,为什么?小编在此感谢 flasheagle 版主举办的活动,从中所获得的一些来自老师和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见解分享。老师这么说 如果论个人发展的话,感觉教学的作用微乎其微,而且也的确很难去评价。但是作为一个高校教师,我觉得站好讲台是根本,也是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源泉。首先,能够上好课是对自己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的一次完美的训练。其次,上课是与人面对面交流的过程,这过程往往充满了思想的碰撞,是极其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最后,上好一门课能够带来的成就感不比发表一篇高质量的文章来得少。相比上课,科研反而是一件更辛苦的事,通常是一个人埋头苦干,别人看到的只是你最后那一篇成稿的文章,却不知中间要付出多少绞尽脑汁的思考,尤其是我们这样的年青老师,什么都要自己来,与学生期间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这些,随着工作年限越长,积累的教学经验也能让你找到能带来高产出的学生,但这些同样需要你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或者是有指明方向的能力。总之,大学老师真心好累,最近感觉就是光教学和一些杂事都已经忙得焦头烂额了,完全抽不出身搞科研。 ——by tianjming 我认为楼主应该把帖子的“教学”改为“人才培养”,高等教育学中高校的三个职责是人才培养(一说是教学,但教学只是人才培养的一个环节)、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现在很多人对“教学”大肆鼓吹,个人感觉这种风气“有”是好的,我们的确应该对教学重视,但不应该太过,虽说“教学”是培养学生的第一阵地,但“教学”也只是培养人才的一个环节而已。即使一个学生课上学得再好,还是要参加一些竞赛、跟着老师做一些项目方能使能力得到根本的提升。一个只会教学没有科研的老师,个人并不认为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好老师,尤其是专业课老师。另外,有关对“教学好坏”的评价也是有问题的,比如“教学名师”、“讲课竞赛”、“教改项目”、教学论文、教学成果奖、精品课程负责人等等,这些真能说明一个人教学很优秀么?还有,有人说“学生的口碑”最重要,那么什么是学生口碑的反应?评教结果?那又有人说了,老师期末放水了评教就好了。所以,有人说自己教学如何付出却没有回报,关键是你没法说明你的付出有效果,期末考得好,人家说你故意放水。但科研进款和科研论文是实实在在的,且不谈什么实际应用推广,如果推广了那就更实在了,所以大家重科研轻教学也是有原因的,因为相比于教学,科研是比较可以评价的。而且个人感觉,一个能做好科研的人大部分只要用心也是可以把教学做好的,但能教书的用心了就不一定能搞好科研,的确世上会有例外,但个例不能说明问题,所以不要以某个个例说事。 ——by jbb0523 感觉教学和科研两者的评价也有尺度问题。科研做得好,实打实的有论文和项目产出,这是硬指标,实在的收获。教学呢,所谓的什么教学评估组,很多都凭关系、靠资历,投入很多时间在教学上,你教好了,不鸟那些所谓的评教组,一样给你平庸的评价。学生的评教也很扯,你放松他们,给分高,严控课堂考试,却给分低,很多时候吃力不讨好。评价机制摆在那里,生活质量摆在那里,为五斗米折腰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by 深缘浅笑 基本大部分的时间花在科研上,学校的教学要求不是太高,指导研究生和科研到款都可以顶工作量,自然大家也不太愿意花太多时间在教学上。但是对教学的态度要比科研更认真,因为教学有教学事故,科研只要没有学术不端和实验安全事故,学校不考核科研事故。 ——by tomxq031011 二本,教学为中心,集体备课、下班后还备课改ppt,校、院系督导组随机听课,科研课题也要勉力完成。总的来说,教学比科研花的时间多,即使写标书写论文主要也是在假期,或者因为快要晋升的时候要在科研上多花时间。 ——by 雅尼 教学是公家事,科研是自留地。学院里曾经有一个老师一上课就照念ppt,讲了半节课发现投影仪都没开。 ——by torekill 作为教师,最根本的是站稳讲台,传道授业解惑,此乃为师之本。然高校老师作为国家高素质科研人才,科研任务也不宜偏废,并且科研成果几乎成了晋升的核心指标,不重视科研几乎是不可能的,适当在俩者之间平衡。 ——by VincentSSW 我在高校做辅导员,天天忙于学生各种琐事,真心没有时间和精力搞科研,感觉学院领导是有什么累活重活就推给辅导员,学生什么事都要先经过辅导员签字,但是绩效科研等永远往专任老师那边倾斜,所以专任教师是我们辅导员的梦想,我要努力去逐梦了。 ——by 小玎铃 个人认为科研是很需要静得下心的事也需要专注,如果花过多精力在教学上难免会分神,而且未必有人听你讲课。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教学辅助科研的关系,你通过把自己的科研心得和科研经历讲授给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也给他们一些对科研的向往和指导,这样也可以为中国科研工作注入一些新的力量,把科研的精神和科研的生活平民化。一个科研工作者的教学就是让科研精神渗透到生活中。 ——by 201611601225 教学看良心,但大多还是付出很多精力的,像我今年一年要全投到教学上,要出一本教材,自己用着顺手,一年都不能写文章了,哎! ——by mrlishi 感觉教学会促进老师对一个领域的深入理解,但适合新进来的老师,而老教授应该得到更多的保护能一心投入科研。 ——by 小轩在不在 不得不认真准备教学,毕竟学生是花钱来学习的,有学生还是挺愿意学的,而且还有自己讲课出名差的人坐在后面假模假式地督导呢……不过真心觉得备课挺需要时间的,台下时间是台上的好多倍,不然说话都控制不好语速,也可能是我个人太紧张了…… ——by wang_sylvie 大学老师应以学生为主,若你的学生是师范类的,教学肯定是重要的啊,搞科研的方向就该向科研方向倾斜。 ——by 临溪蜚蜚 好学校、高职称的基本都是在科研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评价体系决定。科研好的老师总体花费的精力都是多于教学好的老师,我们申辩就是这样,见过许多老师搞科研周末不休息,晚上也加班,主要从事教学的老师有多少像这样的? ——by 风雨潇潇 现在有几个老师不是把科研放在首位,起码我周围的都是,没办法,刚来的博士上有老下有小,职称、上岗等都和科研挂钩。 ——by xl_zapply 教学水平关乎眼下的声名,科研水准关系到终身的评价。我是尽量一碗水端平。 ——by paulinho 现在科研实在是不好做,每天的教学已经让人忙得不知所以。 ——by 3298487217 教学多于科研,教学量太大,天天嗓子疼,挤时间做科研。 ——by 木木_aaa 普通一本老师,教学刚上手,科研无起色。 ——by onebyte 二本院校,基本上是教学,科研只是完成科研任务量。 ——by lipangcd 公共课教师教学任务特别多,科研几乎没有办法顾及。 ——by datong999 我觉得还是应该以科研为主,创造性的工作,未来的慕课很大程度会取代教师的教学工作,广大高校教师干什么,干科研。 ——by jmy0418学生这么说 作为一名大三的学生,我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说我三年的感受吧!第一,对于一些政治思想课,我认为这类课程应该比例降低,原因是高校开这些课程的比例过大,不利于学生专业课的开展,学时占得过多,而且这些课程大多是初高中便已完成的课程,现在拿到大学来,内容基本没有增加多少,学生兴趣不足,认可度不高,老师教课基本是聊天。第二,对于开课顺序,目前很多老师上课都是为了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而不管学生的接受能力,现在我对感兴趣的课程又只好跟着大一二的去蹭课。第三,对于专业课课时,应该有合理的时长,但学校为了学科的开展,往往压缩学时,往往将必修课改为选修课。第四,关于讲课内容,老师们其实应该更加关注实际应用,注意理论和应用比例的控制。第五,大学的教学思维应该是启发和训练学生如何形成解决问题的一整套思路,而不是将知识点灌输。我个人认为,老师应该更加注重在课下和学生交流或者课上互动。 ——by Zhibao1994 作为学生,真的很不喜欢那种跟着ppt念的老师,上课的时候大家自己玩自己的,根本没兴趣,可见在教学方面根本没下功夫。但还是有一些很不错的老师,上课幽默风趣,知识讲得好,学生也很喜欢。我觉得这种幸福感应该不亚于科研出成果吧! ——by ELPSY_CONGRO

官治其职

双一流大学教学与科研、研究与发展人员统计,看谁是大而强高校?

2017年9月,国家公布了双一流大学名单,涵盖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95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标志着中国的双一流大学工程正式启动。双一流大学工程的实施其目的就是为了在国内建设和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进而建设和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纵观世界排名靠前的一流大学,无一不是研究型大学,即以培养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且工作重心为开展科学研究的高校。中国要建设和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就必须先建成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将高校的职能由培养应用型人才向培养研究型人才转变。那么要想实现这一转变,其首先就必须要改变高校的师资结构,扩大科研人员的队伍,更要扩大研究与发展人员的队伍,不断为高校建设研究型大学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那么中国的双一流大学在建设研究型大学方面做得如何呢?今天笔者就带大家看下双一流大学最新的教学与科研人员、研究与发展人员数量统计。我们根据各高校教学与科研人员、研究与发展人员的数量,制作了双一流大学教学与科研人员、研究与发展人员数量排行榜,我们先来看前十榜单: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5所高校入围前五,她们的教学与科研人员均超过10000人,北京大学更以13905人的绝对优势位列榜首,这五所高校的师资队伍规模之庞大可谓已经到了让人咋舌的地步。但看其中的研究与发展人员数量,浙江大学和武汉大学明显弱于其他三所高校,其比例居于这五所高校末端,甚至不如其他入围前十的高校,可见这两所高校的师资质量、精度还不够,这一方面上海交通大学的表现就非常亮眼,其研究与发展人员达到了7769人,比例高达58.27%,是这五所高校中规模优势和质量优势都“占得上”的高校。四川大学、吉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的教学与科研人员也均超过了8000人,单就规模而言,也是国内教学与科研人员最多的几所高校,她们与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一起成为榜单前十高校。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这十所大学均为综合类大学,其办学规模一般都大于理工类高校或其他行业性院校,其师资规模优势十分明显。我们再来看其他高校排名及完整榜单:从整体榜单来看,我们还可以看到双一流大学的教学与科研人员规模呈现出两个特点:第一,综合类大学的教学与科研人员规模一般大于行业类院校及专业院校;第二,拥有医学院的高校比同类不拥有医学院及附属医院的高校教学与科研人员规模要大。所以基于这两点,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的排名都普遍靠后。因为本篇文章的数据统计侧重于规模大小的比较,可能会让大家觉得争议非常大,所以笔者最后根据研究与发展人员和教学与科研人员的比值做出双一流大学前十高校的榜单,和规模前十的榜单做下比较。我们给出了双一流大学研究与发展人员和教学与科研人员的比值榜单10强高校如下:从该榜单我们可以看到,入围的前十高校与上面的前十高校完全不同,内蒙古大学以92.15%的比例荣膺榜首,并且可以看到入榜的高校均为理工类大学或行业类一流名校,如果是上面提到的10所高校为“大而强”,那么这十所高校则为“小而精”。那么大学发展到底是走“大而强”之路还是走“小二精”之路好呢?欢迎大家在留言区留言讨论。

仁也

教授们相比上课更愿意搞科研项目,大学里科研和教学谁重要?

教授们相比上课更愿意搞科研项目,大学里科研和教学谁重要?大学的教育是很重要的,毕竟这是大学生在学校的最后一段学习的时光,是需要获得生存技能的时期,但是,大学里面教学和科研确实都很重要,是高校发展的两架马车,短了一个都不行。传统上高校一般都重科研轻教学,但从最近的政策来看,高校的教学也应被更加重视才行。教授做科研并非全都是他愿意现在对高校老师的管理制度越来越严格,给老师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除了个人意愿外,至少还有三个原因驱使教授们搞科研。第一、在高校的绩效考核体系中,高校老师不仅要被安排上很多课,还必须完成一定的科研工作量,不同职称的老师考核的指标工作量不同。第二、高校对科研成果都有配套奖励,一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就可能奖励他基本工资的数倍,这对老师来讲是很诱人的。第三、学校对各学院每年的科研任务也有目标要求,若完不成目标,会影响整个学院的绩效考核。所以,学院为了完成年度科研任务目标,必须动员全院所有人申请课题和完成定量的科研成果,所以教授有时候也会被动员搞科研。当然学校之间的政策也有不同,有的学校可能对教授级别的可能宽容一些,要求没那么严格,搞不搞科研也就更多地看他们的意愿了。拿不到项目的老师并不会被刻意安排很多课相反的,很多高校会设置一定的科研岗,这个岗位招聘的人员不安排教学任务,只让他们专职做科研,一般都是年轻人,而且他们也不一定就能拿到科研项目或者出科研成果;还有的学校对待新进的年轻老师,会让他进来学校的前几年专职做科研,而不安排教学任务,这都是为了学校在国家级项目和高水平成果上能有所突破。一个老师上课多少还与学科性质和院系老师数量有很大关系,每个学校的情况也不太一样。有的学校的重要学科小到讲师大到教授的授课任务量都很大,而有的学科则相反,这是在每个学校都存在的不平衡现象,与拿没拿项目没有多大关系。有的教授拿了很多项目,如果实在没有老师可以安排授课,他也必须被安排教学任务。有的教授的课比年轻老师还多,因为他们还有硕博士研究生的课要上。教学和科研谁重要这是无法比较的两个方面,它们都是高校的重要职能,少了一个都不行。只不过,现在我国高校的这两种职能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以前往往重高校科研而轻高校教学,造成了我国很多大学的毕业生质量不高的问题。但政府也正意识到这一点,最近很多高校已经响应政策要求,清退了很多不合格的学生,这对大学教学的发展来说,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微笑圈

教学与科研的矛盾该如何化解

造成当下青年教师焦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是一个亟须清理的问题,据笔者观察,造成青年教师产生普遍性焦虑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成家、立业与生存压力。遗憾的是,这三项因素几乎在同一时间出现在人生舞台上,没有错峰更没有缓冲,导致压力叠加由此衍生出独有的“青年期焦虑综合征”现象。在这三种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立业,只要它解决了,其他两项压力因素随之消失或者极大缓解。对于青年教师而言,立业的主要内容就是教学与科研,要靠一种还是两种技能安身立命?由于时间的硬性约束,教学与科研之间到底是非此即彼的鱼与熊掌的关系,还是可以达成兼容的双轮驱动?只要厘清了这个关系,青年教师的焦虑问题也就演变为一种需要技术性处理的问题。大科学时代整个社会形态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宏观层面上,在科技的裹挟下出现了领域拓展与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的现象;在微观层面,作为社会中的人又面临领域集成与功能整合现象。这两种矛盾所造成的撕裂,回到生活世界最终都要落脚在一个个具体的个人身上,在缺少必要调试期的背景下,不可避免地造成个体的心理失衡与行为选择的仓促应对。各行各业概莫能外。笔者曾私下里戏言,当下要成为一名被广泛认可的老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至少需要具备三种职能:在教学上要有演说家的口才;在科研上要具备专家的专业能力;在社交上要有外交家的人情练达。还好这最后一项职能还没有被政策固定化,否则,教师的时间碎片化现象将更是难以修复。这种矛盾是古已有之,还是一件新生事物呢?梳理科技史上的线索不难发现:从历史上看教学与科研几乎就是完全分立的。按照流程来看,教学和科研在整个知识生产链条上处于两端,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功能。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播知识,而科研的主要功能是生产知识。这种结构化安排有助于各个领域的专业化程度的提升与分工的细化:负责传播知识的,要开发各种技术,使知识传播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从而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而知识的生产端(科研活动),则要尽量免除各种干扰保证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地进行创新与知识的高质量生产,满足社会对知识的需求。在近代科学兴起之前,知识的生产链条几乎完全按照这个模式运行,比如中国古代的孔子、古希腊的苏格拉底都是以教育为主,教学效果堪称完美,而稍后的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等人则是科研的代表,他们都集中精力于知识的生产,为后世留下了影响深远的科研成果。近代科学建制化以来,教学和科研逐渐出现有限整合的迹象,一些人既是教师,同时又是科研人员,比如伽利略、牛顿等人都在大学任职。我们今天对于他们的教学工作了解并不多,反而是他们的专业科研成果对后世影响深远,而且这种结构安排并不是其所在学校的硬性要求,完全是基于个人偏好选择的结果。这种模式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科学时代的来临这种状况才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教学与科研的功能整合是大科学时代知识功能结构转型的标志。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是科研领域的集成化。所谓“领域的集成化”,是指任何一个科研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多学科的协同才能完成,而知识的功能开始直接面向社会需求,此时科研人员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必须尽量扩展自己的知识面。集成化带来的必然结果就是科研人员必须对自己的相关领域有所涉猎,这就增加了科研的难度——要想做出成绩,科研人员必须付出更多的时间投入,时间分配的零和博弈势必挤占教学等其他选择的时间。对于教学而言,要想获得好的效果,必须重新配置专与博的权重,选择的困境由此发生。另外,功能整合的最大特点,就是教学与科研从知识生产链条的两端开始向中间靠拢,换言之,教师的功能从单一的教学开始向科研靠拢,而科研则从单一的知识生产向知识传播(教学)靠拢,这种趋势就促成了教学与科研的整合(双轮战略),区别在于各自的权重划分不同而已。教学科研的功能整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而不是某种人为设计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不论喜欢与否,当下的科研人员必须接受这种功能整合。现在的问题是功能整合的速度超过个体改变的速度,导致出现群体性适应不良现象。如果这个过程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以渐进的方式展开,那么社会的意见会小很多,但是,我们当下是以政策安排的方式把这个进程人为加速与固化,以激进的方式对接市场需求,让很多人还没有准备好就迅速进入这套行动轨迹,从而导致出现大范围的不满。客观地说,功能整合对于教师和科研人员来说都是大势所趋。对于教师而言,从传统的教学向科研靠拢,可以普遍提升教学的水准,用新知识丰富教学内容是提升教学水平的最重要渠道,这也是我们常说的用知识反哺教学的典型案例,就如同坊间所谓:只教学不研究,越教越死。同样,对于科研人员来说,从单纯的知识生产者向知识传播者靠拢,可以更好地用知识服务社会,并为科研发展的外围环境争取更大的认同与支持,否则,纳税人和企业为何要支持你的研究呢?国外很多著名科学家时常出现在国会听证会上,其目的在于向国会介绍与阐释某些研究的重要意义,以期获得社会支持,同时这也是向公众展示新知识的一种广告,能够吸引感兴趣者的投资、人才加盟和同行合作的重要手段。在实践层面,为了应对这种不满情绪,国内最近几年推行的教师岗位分类改革就是一种不错的尝试。按照该方案的设计初衷:人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偏好,可以在如下三类岗位中做出选择:教学为主型岗位、科研为主型岗位与教学科研并重型岗位,根据岗位特点安排教学量与科研量。比如教学为主型岗位,以上课为主,科研要求比较低;反之,科研为主型岗位,以科研为主,上课为辅;教学科研并重型则取折中模式。照理说这套模式设计很合理,但是在执行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我们通过调研发现,问题出在三种岗位的出口是一致的,即不论哪种岗位类型,在评估时都是由同一个委员会做出裁决(通常是单位的学术委员会),而学术委员会的偏好是看重科研,从而导致前期政策安排所设计的岗位分类由于评估出口严重趋同,最终造成分类改革的名存实亡。其实,解决办法也相对简单,只要在分类出口处,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即可。真正的难点问题有两个:首先,三类出口标准如何实现等价。这个问题处理不好,既影响分类的公平,也出会出现某类岗位成为放水之源;其次,要设计一个合理的换挡期,不能一岗定终身。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偏好在特定时期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毕竟熟悉哪个岗位都是需要时间的,一旦完成转型应该允许其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新的岗位,并按新的岗位要求完成考评。试想演艺圈在很多年前都已经出现了“两栖”甚至“三栖”艺人,科教界出现“教学-科研”功能整合不也是很正常的现象吗?(作者:李侠,系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教授)

森村

高校教师,“凭”科研还是“凭”教学

今天是教师节,首先祝教师读者们节日快乐!古人云:教学相长。在现代高等教育实践中,教学和科研是互相促进、不可偏废的一体两翼,有许多科技巨擘本身也是桃李满天下的优秀教师。但我们在采访中发现,如何平衡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关系是很多高校教师、特别是“青椒”们广泛讨论的话题——毕竟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既想教好课、又想做出科研成果,有时候就成了一种两难选择。那么,对于科研和教学之间的关系高校教师们的真实感受如何?又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平衡高校教师教学和科研之间关系的过程中,高校教师职称改革从某种程度上起着风向标的作用。今年2月底,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发文,要求高校要以破除论文“SCI至上”为突破口、破除“唯论文”,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7月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教育部共同研究起草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再次提出“代表作”制度,期待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找到平衡。改革的路途中,中青年教师感受如何?高校教师的岗位之间缺乏区分度高校的教师岗位可以分为“教学岗”“科研岗”“教学科研岗”“行政岗”等,岗位不同,职称评定的要求也不同。记者走访中发现,大部分中青年教师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教学科研岗”。这个岗位意味着“教学”“科研”一肩挑。江苏某知名高校教授林海告诉记者,这些岗位在职称评定上区分度不大,选择“教学科研”压力还相对小些。“比如我们学校,科研岗评定教授的标准是在C刊发论文10篇,教学岗需要C刊论文8篇,还需要承担相对更重的教学任务。就数量来说,8篇和10篇并没有多少区别。所以,‘教学岗’最累,很少人选。”在记者的走访调研中发现,在大多数学校,选“教学岗”依然要发表大量学术论文,“代表作”制度执行力度不强。在林海的印象中,他从教13年,只听到一位教师凭借高超的课堂教学水平和教材代表作获评教授。“那个例子太特殊了,没有可借鉴性。大部分时候,科研任务都是教师们较重的负担。”林海说。北京某高校讲师李昕同样选择了教学科研岗,学校对她的考核要求是:每年除了课时分之外,还需要4分的科研分,这4分代表着一篇核心期刊的文章。对于这个标准,她认为,“教师们只要努努力,还是能完成的。”但她依然在职称评定中落选了,原因是“缺少省部级科研项目”。李昕处于青年教师中的“尴尬的年龄差”上,36岁的她刚刚超过了“35岁以下破格”的金门槛。教师评定职称有两项硬指标,“得一即可”。“一是教学上获得北京市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三等奖以上,但是我们一整个学校每年只有一到两人入围比赛,还不一定拿奖,太难了。另一个就是拥有省部级项目。所以,目前我还在为职称奋斗着。”李昕说。评价体系不兼容,“一刀切”现象仍存在感觉职称评定的标准总是在“避着自己”走,这是浙江某大学副教授张斌的感受。他47岁,正是科研和教学的高峰期。他讲授电影学,在高校是一个偏小众的专业,但遗憾的是,评职称的要求却是“统一”的。“发表的文章刊物目录只能由学校科研处认定,而不是由‘同行’认定,这是所有‘小众’专业教师共同的苦恼。我是做电影研究的,我们业内有一本刊物很受认可,叫《当代电影》,这是我们专业领域最‘核心’的刊物了。但是在我们大学,这本刊物不在核心目录中。如果学校的核心刊物目录没有收录我专业相关刊物,就意味着我可能这辈子都发不出学校认定的权威文章,这对于我们学术晋升来说影响很大。”张斌告诉记者,“有时候我会看到评论,说一次次职称改革教师不知足,一步步减负还有意见。事实上,不是我们不努力,我们往往被一个目录、一个名单缚住手脚,‘一刀切’现象仍然存在。”张斌并不是个例。江苏某一本院校副教授白伟这样评价:“这就是评价体系不兼容,学校总是希望用一把尺子‘测量’所有教师,因为这是最方便的。”白伟说,此前他曾是公共课教师,是“教学岗”,目前转为高校的“行政岗”。“行政岗也需要评职称,会比教学岗、科研岗的标准再低一些,但是也需要发表论文。而且,我们发表的论文不能是相关行政领域的,因为高校行政方面没有核心期刊,我们同事只能发表一些工作中用不上的所谓学术论文,才能达到评职称的标准。”匿名评审、同行评议,他们希望有这些改变采访中,大家也都表示,近年来情况正在好转,教学的砝码在不断加重。“教学和科研并不冲突,但是一些实践性强的学科申请科研项目往往有一些困难。”李昕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学校做出了一项改革,“比如实践类较强的专业,纯教授理论的老师无法授课。按照以往的规定,只有副教授才有资格申报硕士导师,今年暑假学校出台政策,破格允许我们这些只有讲师资格的人,也可以申报硕士导师。对我来说,这项改革就挺好的,有了硕士生导师的资格,我们受到了肯定,在待遇上,工资水平上也相差无几。”李昕告诉记者,这让她不再纠结,安心从教。“可能是专业原因,我们有很多资深老师只是讲师,有一些年龄还比我大,但是实践类强的硕士生只有我们能教。这个政策如果顺利出台,我们就看到希望。”张斌兴奋的是,在学期末学校的教学评选中,他成为了“学生心中满分老师”,整个学院只有两名老师入选,他很骄傲,这也将加入到他的“正高”评定的分数中。“在讲台上耕耘、在科研上斩获,双倍努力,得到的是双份惊喜。作为高校教师来说,在讲台上得到的成就感是最多的,毕竟,作育英才是我们的首要责任。”采访的最后,他们谈到了自己的希望。白伟希望,学校的相关配套措施能尽早落实。“7月份的《意见》出台后,教师们都很高兴,学校党委也发文了,但是到了科研处,他们一句话‘需要调研’,就‘挂’起来了,今年依旧按照去年的老政策来。我们希望,好政策尽快落实好。”林海希望,论文发表的时间限制能适当放宽。“不少教师都是卡在时间上,核心期刊发表有周期,但是有的学校评职称只认可一年内的成果,放宽条件将激发更多创造力。”他还希望,匿名评审能成为现实。“目前的情况大多是‘自己评自己’,有资格的评委就那些,名单怎样大家基本都猜得到,这让‘人情票’有存在的空间。”张斌希望,“同行评议”能尽快推广。不少专业‘一刀切’现象还很严重,凭职称不是看科研教学成果,而是像卡尺一样‘量’核心期刊数量,这不利于青年教师成长。实际上,我们在硕士、博士论文的评定中,都用过‘同行评议’的做法,效果很好。我们希望,这一政策尽快在职称评审中落实。”(本报记者 姚晓丹 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清退研究生有效,但不该成为常态警惕!这些“网红”玩具会伤人野生大熊猫不是你知道的那个样

大房子

重教学强科研不矛盾

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蔬菜学专业的研究生在查看水培番茄的生长情况。新华社发安徽农业大学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动物综合实验室。新华社发湖州市现代农业技术学校实验室。何伟卫摄/光明图片中南科技财经管理学校汽修专业举行的“工匠杯”汽修技能比赛。李杰摄/光明图片编者按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教学和科研似乎始终存在矛盾:“对立说”将二者割裂甚至对立起来讨论孰轻孰重;“良心说”把教学和科研分别归于道德和学术层面评价,把科研对教学的促进归于自发自觉;“重奖说”注重增加人财物投入,忽视职业素养、管理效能及资源转化的作用。“破五唯”的号角已然吹响,教学、科研究竟该如何平衡、“共处”才能轻装上阵、焕发生机,最终形成合力?1、一流大学无不以培养一流人才而著称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何以可能,何以可为?从中国高等教育现阶段使命维度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个“大局”的背景下,各国综合国力竞争和中美博弈的制胜因素无不归结为科技和人才的终极较量。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驱动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必须以更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提升引领力、塑造力,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从一流大学建设规律维度看,一流大学无不以培养一流人才而著称。教学是大学立校之本,无教学不大学,教学是办学事业的根基;科研是强校之路,无科研不引领,科研是引领创新发展的方向。重视教学、做强科研,研究型大学才能创建世界一流。从人才培养规律维度看,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要遵循人才成长客观规律。新知识既非凭空产生,也非一成不变,而是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将学生科研能力培养贯穿于研究型大学教学,既是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推动理论创新的客观需要,也是高校知识传承与知识创新的内在要求。“重教学”以固其本,“强科研”以成其高,在二者共同作用下,才能使学生夯实知识根基,掌握创新方法,涵养创新精神,塑造科研品质,为其成长成才奠定坚实基础。2、“重教学 强科研”不仅必要而且可能新时期以来,高校教学和科研均呈现出新特点。教学由以“教师、教室、教材”为中心到以“学生发展、学生学习、学习效果”为中心,科研“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呈现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这些变化使得教学与科研协同发展、相互促进的需要日益迫切。教学学术的发展、信息技术革命的深化以及产教融合的推进,使“重教学 强科研”不仅必要,而且可能。教学学术发展为两者融合提供了理论依据。学术包括“发现的学术、综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和教学的学术”,然而实践中,教学学术长期被弱化,由教师个人道德自律或是依靠政策倾斜刺激促进教学,实则都忽视了教学本身的科学性。教学学术研究师生互动和智慧生成的规律,在教学相长中促进了学术的深化;教学学术充分肯定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方法等所具的学术价值,其对规律的探寻与科研具有同向性、融通性;教学学术呼唤打破“教学孤岛”,学术成果能够被他人使用和发展,对于教师团队建设有积极促进作用,而团队亦是科研发展的前提。教学学术使教学和科研得以在同一个坐标系中衡量评价,也使得二者互相促进、有效转化成为可能。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两者融合创造条件支撑。信息技术对高等教育业态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客观上促进了前所未有的教育教学信息化普及。“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项目式学习”成为教育新常态,师生由单向传授变为共同探索的学习共同体。可以预见,随着5G技术、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教育教学将逐渐由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向信息技术引领内在赋能转变。从“如何教会知识”到“如何教会学习”,更加注重认知技能和研究能力的提升;网络海量资源使“人人为师 相互学习”不再困难;从结果性评价到过程性评价,通过教育数据采集分析为学生定制和优化学习方案;跨媒体智能技术为学生了解、研究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提供远程场景、虚拟场景等。可谓时时处处教中有研、研不离教,教学与科研的融合由此更加紧密。产学研的深化为两者融合搭建平台基础。产学研合作是研究型大学的特色和优势,有利于高校密切与外界联系,有利于高校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和实践基地建设,有利于科研可持续发展。《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实施,把产教融合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和改革举措,也为高等教育领域深化校企协同育人、科研联合攻关提供了新契机。3、“重教学 强科研”要迈过三道坎儿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重点是以科研实践带动教学活动优化、提质、升级,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难点是管理者和教师的观念转变,并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改革教师评价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评价机制是指挥棒,必须坚持激励和约束相结合、治标与治本同推进、自律与他律相统一,建设与学校办学目标、办学实际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做到“软”“硬”兼施,对教学的“软指标”做到“硬考核”,对科研的“硬指标”强化“软考核”。对于研究型大学而言,要以转变观念为前提,从职业责任入手强化教学职责,辅之以奖励,真正树立人才持续研究和学术成果长期积累的政策导向,引导学者回归学术研究本质,涵养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实现厚积薄发并形成良性循环。做到“破”“立”结合,在破除“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评价体系的同时,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新评价体系。加强分类管理、分类评价,完善适合不同类型教师发展的学术评价体系,让各类教师的创造性充分发挥和涌流。做到“上”“下”统筹,在各个层面共同发力。学校要改革体制机制,健全制度供给,建立科研上水平、教学提质量、科研促教学的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明确政策导向;学院要创新实践路径,不断完善岗位聘任考核办法,不断提升学科和专业建设水平;教师要转变观念、改进方法、遵循规律,在潜心学术研究的同时,紧跟教育教学发展趋势提升从教能力。建立科研反哺教学评价支撑体系,改革教师团队建设模式。以推进国家一流学科建设为契机,推进教学团队、学科团队和科研团队一体化建设,促进三者有机融合。建立科研反哺教学评价支撑体系,规范教科融合评价制度,注重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推动科研平台向本科生开放,设立专门教改项目、专项资金鼓励优秀科研成果进教材、进课堂。创新团队管理模式,提升团队协同作战能力。深化产教融合,改革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牢牢把握当前产教融合改革历史机遇,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以提升人才培养对产业升级的贡献率为导向,充分发挥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主渠道和经济与社会发展动力源的作用,将学校自身发展融入区域经济、产业行业发展当中,集成双方优势资源育人并及时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牢牢把握培养一流人才这一核心任务,推进本硕博一体化贯通培养,选拔优秀的有学术潜质的本科生,打通本科和博士研究生培养阶段,让本科生早进实验室、早入课题组、早接触大项目,激发科研兴趣,夯实学术基础,同时通过构建模块化、递进式一体化课程体系,使其在高水平教学、学科、科研平台、企业实践基地支持下成长为优秀的拔尖创新型人才。目前,不少高水平大学已经在本硕博贯通式培养上展开了积极实践,通过优质平台资源集成与转化,促进了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统一,促进了创新型人才培养向高纬度跃升。(作者:张来斌,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来源:光明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李丰

国内首本新文科教育研究期刊创刊

人民网武汉4月12日电 《新文科教育研究》创刊号首发式近日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举行。该刊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主办,是在教育部全面推进新文科教育之际,迄今为止国内第一本新文科教育研究的专业学术期刊。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组长、山东大学校长、《新文科教育研究》编委会主任樊丽明表示,《新文科教育研究》将立足新文科,放眼全国,面向世界,关注中国问题,推动国际学术交流,打造中国特色文科新理论、新思想交流的平台,成为新文科教育研究成果展示的重要载体,为中国特色新文科理论创新和新文科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作出积极贡献。《新文科教育研究》主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杨灿明介绍,学校将实施“高起点办刊,办出名刊”的战略思路,进一步明确期刊定位,力争把《新文科教育研究》办成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权威期刊。(张沛 马迪思 卓张鹏)

大罢工

《中学生报教育教学研究》征稿启事

杂志介绍《中学生报·教育教学研究》是由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主管主办,广州中学生报传媒有限公司出版,面向全国公开发行,是教育工作者进行学术交流、切磋教育教学经验的重要园地。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4-0088,所刊文章被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收录。《中学生报·教育教学研究》立足基础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关注教育界最新学术进展与教学成果,涉及学校管理、教学研究、德育研究、新课程改革等领域,主要读者为教育管理工作者、教科研人员、一线教师等。为展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学的最新实践和科研成果,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相互交流,推动教育发展,本刊现面向全国征稿。主要栏目1.教育前沿:教育名家发表具有开拓引领性的新思维新学说。2.学校管理:校长及学校行政领导就学校管理谈经论道。3.教学研究:课程改革成果展示,学科教学经验分享。4.名师论教:名师讲坛,纵论成才成名之路径之感悟。5.德育探幽:德育模式、行动探究,德育创新大家说。6.课题交流:课题研究引领,课题成果共赏。投稿须知1.文章内容应主题明确,逻辑清晰,数据准确,文字精炼;如为课题项目成果请注明:项目名称“课题名”(项目编号);2.每版刊登字符数为2000字左右(如含图表需适当减少),标题版为1800字以内;3.文稿严禁抄袭,来稿文责自负,论文检测相似度须低于20%;4.论文请提炼200字左右的摘要和3~5个关键词;5.参考文献信息需完整,包括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页码等;6.本刊对决定刊用的文稿可作文字、格式修改,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征求作者同意;7.来稿请发电子邮件,请作者用word文档以附件形式发送至投稿邮箱,请务必在邮件主题中注明“投稿《中学生报·教育教学研究》”字样,并附上姓名、单位、邮政编码、手机号码、详细地址等资料;来稿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请勿一稿多投,投稿两个月内未收到刊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

是信情乎

杭师大通报“教师抄袭豆瓣文章”:基本属实,记过并调离教学科研岗位

8月19日,杭州师范大学官方微博通报对教师郭彦努抄袭一事的处理情况。通报称,对近期关于该校教师郭彦努公开发表文章《绍兴石宕园林研究—以羊山石佛寺为例》(论文署名单位非杭师大)存在抄袭现象的反映,经学校学术道德委员会调查,认为相关情况基本属实,其行为违反学术道德。根据国家及学校相关规定,经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给予郭彦努记过处分,调离教学科研岗位;取消其职称晋升资格及各类评优评先资格3年;同时提请上级有关部门撤销郭彦努高层次人才资格。杭州师范大学表示,学校将以此为鉴,全面开展科研诚信和学术道德教育活动。新闻回顾——杭师大女教师被指抄袭豆瓣文章此前,据红星新闻报道,2019年5月,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的郭某某提交了自己的博士学位论文《祁彪佳的园林世界》,后被豆瓣网友心匠发现内容有部分抄袭自己文章。经双方私下沟通后,心匠选择原谅郭某某。不久,心匠在网上再次发现郭某某的期刊论文《绍兴石宕园林研究——以羊山石佛寺为例》抄袭了自己的旧文,随即选择曝光维权。彼时,郭某某已成为杭州E类高层次人才,并入职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系环境艺术专业。网友心匠爆料称,郭某某于2019年10月发表的论文《绍兴石宕园林研究——以羊山石佛寺为例》(图左),涉嫌抄袭自己于2017年11月8日发表于豆瓣的文章《深山藏古寺(八)——古宕石佛寺》(图右)另据上游新闻报道,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称,17日已收到杭师大通知,正在对论文抄袭一事进行调查。若认定论文抄袭,待其博士就读学校做出处理后,涉及高层次人才的认定将根据流程处理。【来源:二三里资讯】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