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标书课题不愁,一文告诉你科研热点在哪里我也是

标书课题不愁,一文告诉你科研热点在哪里

耳边是不是又响起熟悉的声音:写标书啦同志们,写标书啦同志们,写标书啦同志们小助理打红色框框的地方,都是热门的点,大家后面都是可以去着手考虑的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另外申请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来自官网,只选取了部分)1. 2020年,全部面上项目与重点项目试点基于四类科学问题属性的分类评审,申请人在填写申请书时,应当根据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选择科学问题属性,并在申请书中阐明选择该科学问题属性的理由。申请项目具有多重科学问题属性的,申请人应当选择最相符、最侧重、最能体现申请项目特点的一类科学问题属性。2. 2020年,扩大无纸化申请项目类型范围,除已开展无纸化申请的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外,将面上项目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也纳入纸化申请范围。申请以上类刻项目时,依托单位只需在线确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无需报送纸质申请书。项目获批准后,依托单位将申请书的纸质签字盖章页装订在《资助项目计划书》最后,一并提交。签字盖章的信息应与信息系统中电子申请书保持一致。3. 2020年,继续将科研诚信承诺书列入申请书中,申请人与主要参与者、依托单位与合作研究单位需签署承诺后方可提交。对于纳入无纸化申请范围的项目类型,申请人和依托单位均需在线签署承诺。4. 涉及科研伦理与科技安全(如生物安全、信息安全等)的项目申请,申请人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伦理准则,并按照相关科学部的要求提供相应附件材料(电子申请书应附扫描件)。

藤田

科研、教学两手抓!他3年拿下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最近,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举办了一场“卓越生科沙龙”,在这场沙龙上,有这样一位教授,通过援引美洲蓝凤蝶、光明女神闪蝶等昆虫的故事,为在场师生呈现了一场求学索识的精神盛宴,这一场演讲,赢得了全场的好评,他就是河南大学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周树堂教授。周树堂教授植物保护专业本科毕业之后,就对我国农业领域特别是植物生物逆境和农业昆虫学的研究尤为关注,河南作为我国的农产品产出大省,广袤的耕地受到害虫的极大威胁,在近代就出现过蝗灾,让农民颗粒无收。周树堂希望通过研究害虫灾变的遗传机制,发展绿色防控的理论和方法。带着这样的信念,他选择去海外留学,学习先进科学知识。2010年,周树堂回国工作,但是这次他是以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引进国外杰出人才(A类)的身份引进到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工作,组建了昆虫发育与生殖基因调控研究团队,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他的研究就取得了重要的进展,研究成果不仅能造福中国农作物种植,还对昆虫学学科的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有了这么好的平台,为什么周树堂教授还选择去河南大学?对于这个疑问,周树堂表示:“河大深厚的文化底蕴,深深地吸引了我;宋纯鹏教授在生物学领域的突出成就和独特的个人魅力,让我下定决心到河大工作”,进入河南大学之后,周树堂开始组建新的团队,购置仪器设备,一切从零开始,手把手带着学生们做实验,2016年临近新年的时候,团队的师生都已回家团圆,周树堂教授没有走,他选择继续坚守在实验室里,独自看护植物—昆虫互作平台,为了确保新学期实验不受影响。他在河南大学的前三年里,拿下了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其中2016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飞蝗对环境变化生殖适应的内分泌调控机制研究》,这成为当年河南省该领域获批的唯一重点项目,201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重点项目《群居型飞蝗迁飞的分子调控机制》,他用自己的努力,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自2016年以来,河南大学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真抓实干,学校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周树堂教授参与了河南大学的申报“111”计划,河南大学申报的“作物逆境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成功获批,成为学校国际化办学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周树堂教授非常重视团队的建设与人才的培养,学生们好评如潮,在周树堂教授的指导下,实验团队推行了不少创新举措,团队氛围严肃又不失活泼,在指导和批改学生论文的时候,周树堂教授十分严格,不仅亲自指导大家如何撰写,还会逐字逐句的修改,在周树堂严格的指导下,课题组5位青年研究骨干全部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指导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均获得国家奖学金。不仅在科研上取得创新突破,在教学上也是一把好手,这样的人才值得去推崇,在今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上,周树堂受邀参加现场观礼,是中组部邀请的河南省高校三位专家之一,也是河南大学唯一受邀者。得到这样的荣誉,是大家对他工作的肯定,在未来的日子里,周树堂教授会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里再创新的辉煌!推荐会议:第二届生物质资源化国际会议(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mass Resources Reuse)将于2019年12月18日至21日在河南农业大学举行。会议旨在提供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提供有关生物质资源范围内的研究开发、创新和工业化的信息,让专家、学者、官员、投资者可以通过该论坛传播思想,并为可持续的未来而共同努力。ICBRR2019致力于创新卓越,致力于加强合作,将提供机会并吸引相关领域的领导者,对生物质资源的创新和产业化以及再利用产生积极影响。本次会议的报名通道已经开始了,想要参会的小伙伴要抓紧时间报名啦!

谨奉千金

人才培养须教学和科研“双轮”驱动

据报道,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小吴本身学的是自动化专业,兴趣广泛的他在大学入学的第一个学期,便已经选修了“材料科学的十个基本问题”“图像处理与我们的生活”和“探索控制的奥秘”3门新生研讨课,选到了韩杰才院士等一批学术大家、知名教授的课程,用一句时髦的话来形容,那真是没想到大一新生就能有机会站在了科研“C位”。的确,作为一名大学新生,从高中相对封闭的学习环境顿然走向了大学无比开放的学术殿堂,可以现场聆听院士、教授、教学名师的学术报告或课堂授课,有机会对情有独钟的兴趣方向直接向学业导师问询讨教,被允许到自己感兴趣的实验室参观、学习,能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新生研讨课、创新实验课、创新研修课、创业实践课、文化素质课,甚至有条件三五成组在课余时间一起开展项目式学习“搞事情”,想想都让人觉得提气、神往,溢满青春的朝气和创新的灵动。现如今,国内高校的人才培养环境越来越好,师资队伍力量相较以往更可谓精英荟萃,实验设备条件相比之前可称得上先进前沿,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则不得不说力度空前。可以讲,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代表的一批高水平大学,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通过持续优化本硕博贯通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大类招生与大类培养改革,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全面推行教学方法与考试方法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的同时,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个性化需求也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满足。对于一所大学而言,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作为其两大基本职能,长期以来居于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位置。想必大家也有这样的共识:教学和科研开发活动是有机的统一体,科学创造本身具有一种教学论意义,而教学过程也具有一种科学创造的意义。现在的书本知识是过去的科研开发成果,今天的科研开发成果又可能成为明日的教学内容。也就是说,大学里的科学研究必须坚守“教育性原则”,科学研究活动须积极融入教育教学之中,高水平科研成果应及时植入教学内容之中,使它们彼此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当然,这也与教育家洪堡提出的“由科学而达至修养”的教育原则不谋而合,洪堡认为科学研究是培养人的手段,不通过科学研究,大学就培养不出“完人”。事实上,科研一旦成为了一种学习模式,它便能成为密切融合教学和学习的整合工具,可谓是破解教学与科研相互“矛盾”这个难点与痛点问题的“密码”。诸如哈尔滨工业大学持续完善“4年不断线”式科教融合育人体系,围绕学生成长不同阶段的学习重点和成长关键点,构建了从大一年度创新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各类高水平学科竞赛,到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大学4年环环相扣、一以贯之的育人体系,鼓励学生尽早参与科研活动,尽早进入实验室,成为课题组的初级成员,搭上科研的快车。最终,使得教学与科研“两个轮子”并驾齐驱、相辅相成,形成教学和科研相互支撑、相互依托、相得益彰的态势,使教育的功能向着培养“完人”的道路不断聚焦。可喜的是,国内一大批高校正推进教学科研协同育人,强化科研育人机制建设,不断将科研优势向人才培养聚焦转化,形成“以科学研究带动人才培养”的寓教于研培养模式。无论是国外高校还是国内大学,创新的关键在于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构建寓教于研的人才培养模式,把现有知识按一定的结构组织起来当作化合物去应用,而不是把知识随意堆积起来当作混合物使用。如此说来,科学研究环节是大学生增长学识、应用知识、形成卓识的人才培养过程,其本身既是一个教学过程,又能实现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故而,应坚持好“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融相生”的原则,从顶层设计对现行的科研管理制度与人才培养体系有效对接与融合,形成灵活高效的教学科研管理机制,生发出对学生协同育人的有效教育力,这即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想状态和目标追求。(作者系天津大学研究生院教师)来源:中国教育报

是谓得死

对高校教师而言,教学与科研孰轻孰重?

作为大学教师,教学和科研工作都很重要。请高校的老师们来谈一谈,您认为这两者孰轻孰重,您在工作中是怎么做的,并谈谈自己的想法。也欢迎曾经的大学生或在读大学生来交流下,您希望大学老师更看重教学还是科研,为什么?小编在此感谢 flasheagle 版主举办的活动,从中所获得的一些来自老师和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见解分享。老师这么说 如果论个人发展的话,感觉教学的作用微乎其微,而且也的确很难去评价。但是作为一个高校教师,我觉得站好讲台是根本,也是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源泉。首先,能够上好课是对自己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的一次完美的训练。其次,上课是与人面对面交流的过程,这过程往往充满了思想的碰撞,是极其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最后,上好一门课能够带来的成就感不比发表一篇高质量的文章来得少。相比上课,科研反而是一件更辛苦的事,通常是一个人埋头苦干,别人看到的只是你最后那一篇成稿的文章,却不知中间要付出多少绞尽脑汁的思考,尤其是我们这样的年青老师,什么都要自己来,与学生期间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这些,随着工作年限越长,积累的教学经验也能让你找到能带来高产出的学生,但这些同样需要你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或者是有指明方向的能力。总之,大学老师真心好累,最近感觉就是光教学和一些杂事都已经忙得焦头烂额了,完全抽不出身搞科研。 ——by tianjming 我认为楼主应该把帖子的“教学”改为“人才培养”,高等教育学中高校的三个职责是人才培养(一说是教学,但教学只是人才培养的一个环节)、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现在很多人对“教学”大肆鼓吹,个人感觉这种风气“有”是好的,我们的确应该对教学重视,但不应该太过,虽说“教学”是培养学生的第一阵地,但“教学”也只是培养人才的一个环节而已。即使一个学生课上学得再好,还是要参加一些竞赛、跟着老师做一些项目方能使能力得到根本的提升。一个只会教学没有科研的老师,个人并不认为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好老师,尤其是专业课老师。另外,有关对“教学好坏”的评价也是有问题的,比如“教学名师”、“讲课竞赛”、“教改项目”、教学论文、教学成果奖、精品课程负责人等等,这些真能说明一个人教学很优秀么?还有,有人说“学生的口碑”最重要,那么什么是学生口碑的反应?评教结果?那又有人说了,老师期末放水了评教就好了。所以,有人说自己教学如何付出却没有回报,关键是你没法说明你的付出有效果,期末考得好,人家说你故意放水。但科研进款和科研论文是实实在在的,且不谈什么实际应用推广,如果推广了那就更实在了,所以大家重科研轻教学也是有原因的,因为相比于教学,科研是比较可以评价的。而且个人感觉,一个能做好科研的人大部分只要用心也是可以把教学做好的,但能教书的用心了就不一定能搞好科研,的确世上会有例外,但个例不能说明问题,所以不要以某个个例说事。 ——by jbb0523 感觉教学和科研两者的评价也有尺度问题。科研做得好,实打实的有论文和项目产出,这是硬指标,实在的收获。教学呢,所谓的什么教学评估组,很多都凭关系、靠资历,投入很多时间在教学上,你教好了,不鸟那些所谓的评教组,一样给你平庸的评价。学生的评教也很扯,你放松他们,给分高,严控课堂考试,却给分低,很多时候吃力不讨好。评价机制摆在那里,生活质量摆在那里,为五斗米折腰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by 深缘浅笑 基本大部分的时间花在科研上,学校的教学要求不是太高,指导研究生和科研到款都可以顶工作量,自然大家也不太愿意花太多时间在教学上。但是对教学的态度要比科研更认真,因为教学有教学事故,科研只要没有学术不端和实验安全事故,学校不考核科研事故。 ——by tomxq031011 二本,教学为中心,集体备课、下班后还备课改ppt,校、院系督导组随机听课,科研课题也要勉力完成。总的来说,教学比科研花的时间多,即使写标书写论文主要也是在假期,或者因为快要晋升的时候要在科研上多花时间。 ——by 雅尼 教学是公家事,科研是自留地。学院里曾经有一个老师一上课就照念ppt,讲了半节课发现投影仪都没开。 ——by torekill 作为教师,最根本的是站稳讲台,传道授业解惑,此乃为师之本。然高校老师作为国家高素质科研人才,科研任务也不宜偏废,并且科研成果几乎成了晋升的核心指标,不重视科研几乎是不可能的,适当在俩者之间平衡。 ——by VincentSSW 我在高校做辅导员,天天忙于学生各种琐事,真心没有时间和精力搞科研,感觉学院领导是有什么累活重活就推给辅导员,学生什么事都要先经过辅导员签字,但是绩效科研等永远往专任老师那边倾斜,所以专任教师是我们辅导员的梦想,我要努力去逐梦了。 ——by 小玎铃 个人认为科研是很需要静得下心的事也需要专注,如果花过多精力在教学上难免会分神,而且未必有人听你讲课。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教学辅助科研的关系,你通过把自己的科研心得和科研经历讲授给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也给他们一些对科研的向往和指导,这样也可以为中国科研工作注入一些新的力量,把科研的精神和科研的生活平民化。一个科研工作者的教学就是让科研精神渗透到生活中。 ——by 201611601225 教学看良心,但大多还是付出很多精力的,像我今年一年要全投到教学上,要出一本教材,自己用着顺手,一年都不能写文章了,哎! ——by mrlishi 感觉教学会促进老师对一个领域的深入理解,但适合新进来的老师,而老教授应该得到更多的保护能一心投入科研。 ——by 小轩在不在 不得不认真准备教学,毕竟学生是花钱来学习的,有学生还是挺愿意学的,而且还有自己讲课出名差的人坐在后面假模假式地督导呢……不过真心觉得备课挺需要时间的,台下时间是台上的好多倍,不然说话都控制不好语速,也可能是我个人太紧张了…… ——by wang_sylvie 大学老师应以学生为主,若你的学生是师范类的,教学肯定是重要的啊,搞科研的方向就该向科研方向倾斜。 ——by 临溪蜚蜚 好学校、高职称的基本都是在科研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评价体系决定。科研好的老师总体花费的精力都是多于教学好的老师,我们申辩就是这样,见过许多老师搞科研周末不休息,晚上也加班,主要从事教学的老师有多少像这样的? ——by 风雨潇潇 现在有几个老师不是把科研放在首位,起码我周围的都是,没办法,刚来的博士上有老下有小,职称、上岗等都和科研挂钩。 ——by xl_zapply 教学水平关乎眼下的声名,科研水准关系到终身的评价。我是尽量一碗水端平。 ——by paulinho 现在科研实在是不好做,每天的教学已经让人忙得不知所以。 ——by 3298487217 教学多于科研,教学量太大,天天嗓子疼,挤时间做科研。 ——by 木木_aaa 普通一本老师,教学刚上手,科研无起色。 ——by onebyte 二本院校,基本上是教学,科研只是完成科研任务量。 ——by lipangcd 公共课教师教学任务特别多,科研几乎没有办法顾及。 ——by datong999 我觉得还是应该以科研为主,创造性的工作,未来的慕课很大程度会取代教师的教学工作,广大高校教师干什么,干科研。 ——by jmy0418学生这么说 作为一名大三的学生,我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说我三年的感受吧!第一,对于一些政治思想课,我认为这类课程应该比例降低,原因是高校开这些课程的比例过大,不利于学生专业课的开展,学时占得过多,而且这些课程大多是初高中便已完成的课程,现在拿到大学来,内容基本没有增加多少,学生兴趣不足,认可度不高,老师教课基本是聊天。第二,对于开课顺序,目前很多老师上课都是为了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而不管学生的接受能力,现在我对感兴趣的课程又只好跟着大一二的去蹭课。第三,对于专业课课时,应该有合理的时长,但学校为了学科的开展,往往压缩学时,往往将必修课改为选修课。第四,关于讲课内容,老师们其实应该更加关注实际应用,注意理论和应用比例的控制。第五,大学的教学思维应该是启发和训练学生如何形成解决问题的一整套思路,而不是将知识点灌输。我个人认为,老师应该更加注重在课下和学生交流或者课上互动。 ——by Zhibao1994 作为学生,真的很不喜欢那种跟着ppt念的老师,上课的时候大家自己玩自己的,根本没兴趣,可见在教学方面根本没下功夫。但还是有一些很不错的老师,上课幽默风趣,知识讲得好,学生也很喜欢。我觉得这种幸福感应该不亚于科研出成果吧! ——by ELPSY_CONGRO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提升线上工作坊

为提高教师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加快建设适应“双一流”要求的师资队伍,推动高水平科研促进高质量教学,提高青年骨干教师的科研能力水平,高教国培特举办本期“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提升线上工作坊”。本期工作坊将邀请国家级教学名师以及在教学和科研上有突出成就的青年专家代表,从教学方法、教学改革、科研能力、教研一体等多方面内容进行分享交流,帮助老师们重新认识教学与科研的辩证关系,以更为积极的心态、正确的方法去进行教学与科研活动,从而达到“以教促研、以研促教、教研一体”的目的,帮助老师们在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指导和启发学生的同时,又能培养教师们善于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术研究水平。联席坊主朱桂萍,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副系主任、北京市教学名师。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骨干教师、2017年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19年获得清华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师雪霖,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后,清华大学iCenter兼职研究员,原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课程总监王晓阳,2009年至2019年担任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聚焦以“翻转课堂教学及在线教学应对”、“青年教师信息素养提升”、“教学中的科研——研究范式与教改成果物化”及“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等相关主题为主线,邀请多位专家分享相关理论与实践经验,帮助教师培养科学思维,创新科学研究方法,提升科研成果产出能力。形式坊主直播讲座、网络互动交流、远程技术指导、全程微信答疑;参加对象各高等(高职)院校分管副校长、青年教师、一线教师、院系管理者、学校科研院(科研处)、人事处、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负责人和相关工作人员。

一喷一醒

当老师,真的令人“绝望”!

今天是国家第35个教师节。打开社交媒体,映入眼帘的皆是对师者的感恩与祝福。小学时代扒过窗子检查自习的班主任,中学时代元素周期表写满黑板的化学老师,大学时代学术超凡难得一见的院士教授……看来看去,投射到这样一群人身上的目光简直"少得可怜"——"青椒"。"青椒",网络上对高校青年教师的戏称。在《光明日报》发表的相关文章中,对"青椒"的解释如下:一个占全国高校教师总数比例高达62%的庞大群体,大多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前期,寒窗苦读二十余载终在高校谋得一席教职。庞大的群体,微小的关注度,两者之间为何反差这么大?本期,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青椒"们的"苦涩"与"辛辣"。"青椒"们如何看待自己在你眼里,任职高校意味着什么?高知分子的光鲜身份,国家保障的稳定收入,还有下课"不带走一片云彩"的轻松工作?在他们眼里,却大相径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廉思曾进行过一项关于"青椒"的调查。在他发出的5138份调查问卷中,84.5%认为自己处于社会中层及中层以下,其中,36%认为自己属于"中下层",13.7%认为自己处于"底层";仅有14.1%认为自己处于"中上层",0.8%认为自己处于"上层",另有0.6%的受访者未回答此问题。这种在高校青年教师中极为普遍的状况被称为"自我认知下行"。那么,这究竟是如何造成的呢?"青椒"们的日常来看一张"青椒"的日程表:早上6点多起床,看书、查资料、写论文和投标书,再抓紧完善由老教授或教研室主任"挂帅"的课题报告;中午"随便搞点吃的"后花一个多小时辗转抵达学校,完成下午3个课时的教学任务,下课后还得赶在财务、人事下班前"把提前在家黏好的发票送去报销";晚上回家也是片刻不得闲,上传教学课件、回复学生邮件,真正能坐下来看看书、写写字已是深夜;甚至,没有双休日和假期,"不去参加学术会议的话,就抓紧多写点论文,还得准备PETS-5考试(专为申请公派出国留学的人员设立的英语水平考试,部分高校评职称时的必要条件)。"这是33岁的"青椒"刘老师工作3年半以来,几乎一成不变的"一日生活"。程序员盛行的"上班996,下班ICU",到了"607"的"青椒"这儿,竟成了"小巫见大巫"!"这段时间很忙,忙完就好了"刘老师这样宽慰自己与女友。然而现实总在教育他,"忙完这段还有下段",尽管未婚尚无家庭琐事的打扰,可真相却是"忙得连谈恋爱的时间都没有"。别说谈恋爱了,因为过劳导致健康亮红灯甚至失去生命的"青椒"已不止一例。2019年4月11日,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学术骨干、青年教师突发心梗离世,年仅40岁。去世前一天还为学生进行教学直播,和同事进行学术讨论。2019年3月18日,在纪录片《人间世2》中乐观地表示要改造癌细胞,战胜乳腺癌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女教师闫宏微医治无效,离开了她眷恋的女儿和家人,年仅35岁。2018年10月,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两名青年教师一周内相继离世,都是30多岁的年纪。……"青椒"们究竟在忙些啥从入校培训的第一天起,就不断地从人事处、科研处和学院其他老教师那听到论文、课题的重要性。一位"青椒"王老师透露,"按学校规定,要想评副教授,至少需要1部专著、3篇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或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等收录的论文,同时须承担省部级及以上教学科研项目两项,其中主持纵向项目(含国家各部委及省级政府正式委托项目)1项,或主持到校经费20万元(理工科)、10万元(人文社科)的横向项目。"这样的指标体系,是几乎所有高校的标配,有些甚至要更为严苛。然而,不知你有没有发现,其中并无任何涉及到教学、授课的任务。"教得好"还是"写得好"这不禁令人联想起前一段时间因"无一篇论文、无一分科研,全靠平时课堂教学的表现和成绩"评上教授而登上热搜的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教师蒋华松。蒋华松教授今年54岁、从教33年,在副教授之位上已经呆了12年,多次被评为该校最受喜爱的教师,也获得学生"南林经典的高数老师"之评价。因为优越的授课成果开启"教授"的大门。蒋华松教授无独有偶,从教36年的华中科技大学教师杨汉文,已经30年没评过职称了。在8月初确诊患肺癌之后,在病床上说的一句"教师只要把学生教好就行了",引发热议。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1年云南大学"70后"副教授尹晓冰的惊人之语:"教师全心全意投入教学就是自我毁灭。""教得好"与"写得好"之间应该如何权衡?大部分"青椒"应该比我们更难抉择。一方面为了指标而竞争,一方面要完成繁重的授课任务,"人只是为了'挣工分',创造已经不重要了",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许纪霖将之总结为"GDP主义"。而实现 GDP 的主要力量,就是这些既要奋斗在一线,又要面临指标考验的"高级知识民工"了吧。"青椒"不仅是青年教师的戏称,更宛如他们的生活,从不缺"苦涩"与"辛辣"。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小编祝福"青椒"们都能够突破桎梏,才干尽显,苦尽甘来!注:本文主要素材来自《光明日报》<高校"青椒"的困境与突围>一文;其他信息、图片来自网络关注"高校与科研",获取更多关于大学的新鲜资讯和原创解读!

高校教师,“凭”科研还是“凭”教学

今天是教师节,首先祝教师读者们节日快乐!古人云:教学相长。在现代高等教育实践中,教学和科研是互相促进、不可偏废的一体两翼,有许多科技巨擘本身也是桃李满天下的优秀教师。但我们在采访中发现,如何平衡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关系是很多高校教师、特别是“青椒”们广泛讨论的话题——毕竟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既想教好课、又想做出科研成果,有时候就成了一种两难选择。那么,对于科研和教学之间的关系高校教师们的真实感受如何?又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平衡高校教师教学和科研之间关系的过程中,高校教师职称改革从某种程度上起着风向标的作用。今年2月底,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发文,要求高校要以破除论文“SCI至上”为突破口、破除“唯论文”,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7月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教育部共同研究起草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再次提出“代表作”制度,期待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找到平衡。改革的路途中,中青年教师感受如何?高校教师的岗位之间缺乏区分度高校的教师岗位可以分为“教学岗”“科研岗”“教学科研岗”“行政岗”等,岗位不同,职称评定的要求也不同。记者走访中发现,大部分中青年教师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教学科研岗”。这个岗位意味着“教学”“科研”一肩挑。江苏某知名高校教授林海告诉记者,这些岗位在职称评定上区分度不大,选择“教学科研”压力还相对小些。“比如我们学校,科研岗评定教授的标准是在C刊发论文10篇,教学岗需要C刊论文8篇,还需要承担相对更重的教学任务。就数量来说,8篇和10篇并没有多少区别。所以,‘教学岗’最累,很少人选。”在记者的走访调研中发现,在大多数学校,选“教学岗”依然要发表大量学术论文,“代表作”制度执行力度不强。在林海的印象中,他从教13年,只听到一位教师凭借高超的课堂教学水平和教材代表作获评教授。“那个例子太特殊了,没有可借鉴性。大部分时候,科研任务都是教师们较重的负担。”林海说。北京某高校讲师李昕同样选择了教学科研岗,学校对她的考核要求是:每年除了课时分之外,还需要4分的科研分,这4分代表着一篇核心期刊的文章。对于这个标准,她认为,“教师们只要努努力,还是能完成的。”但她依然在职称评定中落选了,原因是“缺少省部级科研项目”。李昕处于青年教师中的“尴尬的年龄差”上,36岁的她刚刚超过了“35岁以下破格”的金门槛。教师评定职称有两项硬指标,“得一即可”。“一是教学上获得北京市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三等奖以上,但是我们一整个学校每年只有一到两人入围比赛,还不一定拿奖,太难了。另一个就是拥有省部级项目。所以,目前我还在为职称奋斗着。”李昕说。评价体系不兼容,“一刀切”现象仍存在感觉职称评定的标准总是在“避着自己”走,这是浙江某大学副教授张斌的感受。他47岁,正是科研和教学的高峰期。他讲授电影学,在高校是一个偏小众的专业,但遗憾的是,评职称的要求却是“统一”的。“发表的文章刊物目录只能由学校科研处认定,而不是由‘同行’认定,这是所有‘小众’专业教师共同的苦恼。我是做电影研究的,我们业内有一本刊物很受认可,叫《当代电影》,这是我们专业领域最‘核心’的刊物了。但是在我们大学,这本刊物不在核心目录中。如果学校的核心刊物目录没有收录我专业相关刊物,就意味着我可能这辈子都发不出学校认定的权威文章,这对于我们学术晋升来说影响很大。”张斌告诉记者,“有时候我会看到评论,说一次次职称改革教师不知足,一步步减负还有意见。事实上,不是我们不努力,我们往往被一个目录、一个名单缚住手脚,‘一刀切’现象仍然存在。”张斌并不是个例。江苏某一本院校副教授白伟这样评价:“这就是评价体系不兼容,学校总是希望用一把尺子‘测量’所有教师,因为这是最方便的。”白伟说,此前他曾是公共课教师,是“教学岗”,目前转为高校的“行政岗”。“行政岗也需要评职称,会比教学岗、科研岗的标准再低一些,但是也需要发表论文。而且,我们发表的论文不能是相关行政领域的,因为高校行政方面没有核心期刊,我们同事只能发表一些工作中用不上的所谓学术论文,才能达到评职称的标准。”匿名评审、同行评议,他们希望有这些改变采访中,大家也都表示,近年来情况正在好转,教学的砝码在不断加重。“教学和科研并不冲突,但是一些实践性强的学科申请科研项目往往有一些困难。”李昕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学校做出了一项改革,“比如实践类较强的专业,纯教授理论的老师无法授课。按照以往的规定,只有副教授才有资格申报硕士导师,今年暑假学校出台政策,破格允许我们这些只有讲师资格的人,也可以申报硕士导师。对我来说,这项改革就挺好的,有了硕士生导师的资格,我们受到了肯定,在待遇上,工资水平上也相差无几。”李昕告诉记者,这让她不再纠结,安心从教。“可能是专业原因,我们有很多资深老师只是讲师,有一些年龄还比我大,但是实践类强的硕士生只有我们能教。这个政策如果顺利出台,我们就看到希望。”张斌兴奋的是,在学期末学校的教学评选中,他成为了“学生心中满分老师”,整个学院只有两名老师入选,他很骄傲,这也将加入到他的“正高”评定的分数中。“在讲台上耕耘、在科研上斩获,双倍努力,得到的是双份惊喜。作为高校教师来说,在讲台上得到的成就感是最多的,毕竟,作育英才是我们的首要责任。”采访的最后,他们谈到了自己的希望。白伟希望,学校的相关配套措施能尽早落实。“7月份的《意见》出台后,教师们都很高兴,学校党委也发文了,但是到了科研处,他们一句话‘需要调研’,就‘挂’起来了,今年依旧按照去年的老政策来。我们希望,好政策尽快落实好。”林海希望,论文发表的时间限制能适当放宽。“不少教师都是卡在时间上,核心期刊发表有周期,但是有的学校评职称只认可一年内的成果,放宽条件将激发更多创造力。”他还希望,匿名评审能成为现实。“目前的情况大多是‘自己评自己’,有资格的评委就那些,名单怎样大家基本都猜得到,这让‘人情票’有存在的空间。”张斌希望,“同行评议”能尽快推广。不少专业‘一刀切’现象还很严重,凭职称不是看科研教学成果,而是像卡尺一样‘量’核心期刊数量,这不利于青年教师成长。实际上,我们在硕士、博士论文的评定中,都用过‘同行评议’的做法,效果很好。我们希望,这一政策尽快在职称评审中落实。”(本报记者 姚晓丹 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来源:光明日报

邻居们

写标书中课题?现在啥研究适合临床医生发SCI

写在前面我承认是有人热爱科研并且愿意为之奋斗一生,我崇敬并且也为此深深感动,但那只是一小撮人,大部分的我们如果不是为了毕业晋升,在一线忙得要死要活,谁会真正来搞科研发文章呢,既然逃不过就直面挑战,那发一篇SCI试试吧,不管分高分低,你总得要有一篇SCI在手吧,以下都是我的干货分享,请慢慢看下去。如果你想发一篇SCI,什么研究比较适合?摆在你面前的有这么几个选项,首先肯定是做基础研究,国自然和SCI最喜欢最认可的研究类型,但是你没有好平台发不了。第二种就是我经常提到的Meta分析,证据等级最高也不需要原始数据,但是看咱们国内做的meta分析非常泛滥了,选题和发表的难度极大,尤其是高质量的网状meta分析,有可能你花了好几个月想的选题,没过几天就发现有人做过了,这酸爽诶嘿嘿......第三种就是很火的生信分析,同样也是不需要做实验,但是你得掌握各种软件,门槛高,不是说你只要会软件就会数据挖掘了,too naive ,更大的难题是纯生信的文章根本就不好发SCI,你还得要结合其他研究,加一些验证的套路#*@#%balalaa能不能整点阳间的活?第四种呢就是临床研究。这个咱们搞临床的拿手哇,在科室天天和病人打交道,数据怎么会没有呢(内心窃喜~)但是真正做起来的话要做RCT,随机对照实验条件要求又比较高,环境也不是说我想控制就能控制的,没那金刚钻还真不好揽这瓷器活。那....那做个案报道肿么样?放弃吧,个案报道是不能作为Original Article的,很多学校也不认可,并且接收case report的杂志相比论著和综述要少少少少很多,我不是说没有啊......好了好了,不要哭,天无绝人之路,还好还好有一个特别适合咱们临床医生的文章类型,你可能或多或少已经听说过,那就是临床回顾性研究。为什临床回顾性研究适合临床医生呢?非官方统计2019 年 Web of Science 每收录 100 篇文章,其中至少就有 1 篇是回顾性研究。趁着临床回顾性研究还没有大部分被占领,先发制人才能拔得头筹。概念回顾性研究(clinical retrospective study)是从以往临床工作积累的病例资料中,选择某一时期同类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以从中总结经验、找出规律、指导实践的研究,包括临床案例分析论文、临床经验总结论文、新技术应用论文、病例(理)讨论论文及病例报道。特征(1)先有研究结果,由果推因,回顾性总结研究内容;(2)数据资料获取难以采用盲法、难以遵循随机原则;(3)研究对象分组主要依据不同的研究方法;(4)没有研究者的预先干预,研究结果难免存在偏倚,质量控制主要在于避免非随机化、除干扰因素外其他干预因素造成的偏倚;(5)从回顾性研究中可以发现以往临床工作中取得的成就,也可以发现临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前瞻性研究提供课题,并能显示出某些病变自然进程的规律,提示前瞻性研究的方向和重点。当然,有回顾性自然有前瞻性研究(Prospective),前瞻性是高质量临床研究的重要标志,它们有很多区别,但是二者最显而易见的区别,前瞻性研究是将发生的,回顾性分析是以前发生的,基于现在为原点。前瞻性研究的证据等级比回顾性研究高,因为前瞻性可以使用盲法,也可以随机化,所以数据偏差小,混杂变量也少。回顾性是已经发生的病人数据,证据等级比较低,不过发个低分SCI也不是不行。如果你不想发回顾性研究,前瞻性研究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满天飞

青年教师如何平衡科研与教学?

来源:学界编辑:学长对于大多数老师而言,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但是,在大家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能提供的高等教育课程并不一定包含教学体验。那么,如何能够从容应对工作中的教学挑战呢?这里提供了10条简单的准则供你参考。准则1: 严格分配用于教学和研究的时间这条准则可能看起来很简单,但在实际执行中,需要更多的技巧。一个关键点在于,从一开始就要为教学和研究分配明确的时间段(比如,早晨专注于准备课程,下午用来做实验和写稿)。如果你刚从事教学,建议一定要坚持对时间进行安排,以免影响教学质量和研究进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越来越擅长任务间的切换,因此,可以允许在时间节点上进行一些微调。同时建议你多向同事请教沟通,避免低估需要履行办公、备考、评分等教学职责所需的时间。准则 2:制定明确的教学和研究目标为防止一种工作被另一种影响,有个好办法是为每项计划都明确特定的目标。可以为你的教学和研究编制一份合理而具体的长期目标(比如每月或每学期)及短期目标(比如每周)的列表。例如,在教学方面,可以计划在11月1日之前完成第3章教学,或者在本周组织学生进行一场关于头脑风暴讨论会;在研究方面,可以计划在复活节之前完成项目试验并开始写作,或者在本周进行控制分析等。在制定目标的时候,请确保你可以完成它们。当未及时完成时,应思考原因,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准则3:“不要重新发明轮子”我们从《如何在备课的同时保持头脑清醒》中借鉴了这项准则的标题。你很有可能不会是第一个教某门课程的人,但是可以通过别人的经验来启发教学灵感。你可以和本部门里教过这门课程或类似课题的同事保持联系,也可以通过关系网联系到其他机构的朋友来获得相关材料(例如,某项课题目前存在的困难清单等)。以下是一些可以节省时间的示例:选择一些附有丰富在线资源的教学材料。例如注释图标、精心制作的PPT、动画和视频等。学生们会很乐于看到播放电影等视频资源,因为它们通常可以将复杂的事件分解为不同的阶段。管理你的课程网站。许多大学和教材现在都可以提供一些电子资源,上面有与课程有关的材料,包括自动评分系统等。组建一支由助教或学习助理组成的团队。他们可以作为你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帮助你评分。简而言之,不要害怕寻求帮助!准则 4: 不要试图解释一切课堂时间应该用来引导学生建立自己对材料的解释,并培养认知能力,帮助他们成为批判性思考者。换句话说,你不必呈现与某个主题相关的所有方面,或者把对它们的解释全部列出来。一个有效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通过变革性学习来提升,而不仅是记忆和理解基本概念的方式,从而可以帮助他们学会反思所学的内容及学习方法。这种教学实践要求学习过程的很大一部分发生在课堂之外,比如阅读文献、完成作业、写论文等。因此,要确保你安排了时间来组织这些活动(如准则2所述)。这会最终帮你形成一个双赢的局面:你能节省时间,不必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到课堂时间里,学生们也可以学会如何提升自己的思考力及问题解决能力。准则5: 将研究兴趣融入教学当中这是另一个节省时间的好方法。这个准则的标题实际上来源于《关于压力和时间的自白:有关教师的思考》。学生们想知道你所教的内容与他们周围的世界有何关联,他们也想了解目前科学界有哪些热点,而这就是你可以加入到研究兴趣的地方(如果想看看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是如何将他们的研究带入课堂的,可以参考《The World of Undergraate Ecation》2007年7月6日特别策划中的内容)。学生们会很欢迎这样的关联学习,特别是在入门课程或非专业课程中。此外,他们会被你热爱成为学者的那种激情所感染。对你来说,因为你已对某方面非常了解,在准备课程材料时会很容易,而且,你也可以学会如何通俗地展示自己的研究内容。准则6: 将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中,最大程度地促进职业发展这条是对准则5的延伸,在课堂上展示你的研究可以给你的付出带来可靠的回报。以下是一些示例:教学可以给你展示机会,谈论你的研究可以帮助你在实验室招募到上进的学生,这将有助于推进你的研究。可以利用你的研究设计一门有新意的课程,并以一种能发表在期刊上的方式来评估学生们的学习。创作或编辑一本书,或者在别人的著作中出一点力,而你刚好会将它作为课堂阅读文献。充分挖掘学生们的智慧。可以考虑让学生接触与课程相适应的研究内容,并提出反馈。你会发现,学生们对新文稿的评论或提出新实验的建议,常常能给你带来惊喜。准则7:妥协,妥协,妥协一旦你接受了共同教学或研究的邀约,你会发现自己在“想做但是没时间做的事情”清单上妥协得越来越多。也许你想亲自给每位发邮件问问题的学生有针对性的回复,但实际上,这样的事情不太可能发生。一个可行的方案是,发送一些常规性的反馈来回答常见问题,偶尔写些针对性的回复。随着你在协调教学和研究方面变得越来越熟练,你能安排的活动将逐渐增多。比如,浏览最新的学术文献、经常参加研讨会和讲座等。但请记住,无论你多么擅长为教学和研究安排时间,你仍将面临两种相互冲突的要求,你必须不断妥协。妥协有时意味着当你考虑接受一项新奇的、令人兴奋的,但是与当前的教学研究日程有明确冲突的任务时,要学会说不。准则8:用教学研究的工作量来平衡行政职责作为教师和研究者,你的责任是同时在这两个领域尽可能地有所作为。这也会是大家在评估职称等方面时对你的期望。为一些社会团体做贡献很有意义(例如参加委员会会议,或成为当地科学俱乐部的一员),但不是最重要的。因此,如果会降低工作效率的话,拒绝组织系列研讨会或编辑时事通讯的邀请是合理的。同样,在考虑接受另一项教学任务时,请首先将你的职业发展能力牢记于心。准则9:尽可能在职业生涯早期就开始教学这是尽早接触其他准则中所提到那些困难的最好方法。你可以把这看作是一个学习如何逐步增加各种责任的机会,而不是立即增加挑战的方式(例如,从博士后忽然“跳”到大学的教师职位)。研究生阶段的教学有许多选择(例如,成为一名教学助理),也可以教授一些研究生水平的课程。你可能需要主动寻找这样的机会,而可喜的是,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大学和机构正在筹划为研究生和博士后提供教学经验的项目。准则10: 也要为自己预留些个人时间不停穿梭在教学和研究工作之间是会有很多压力的。为了缓解紧张情绪,最好留出一些时间和家人呆在一起,或者用在锻炼、旅游等自己的爱好上。不称心的个人生活可能会影响追求成功的教学研究事业,因此,别忘了花点精力平衡这两个方面。最后,请记住,你的经验可以为科学界做出宝贵的贡献。

金女王

双一流大学教学与科研、研究与发展人员统计,看谁是大而强高校?

2017年9月,国家公布了双一流大学名单,涵盖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95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标志着中国的双一流大学工程正式启动。双一流大学工程的实施其目的就是为了在国内建设和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进而建设和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纵观世界排名靠前的一流大学,无一不是研究型大学,即以培养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且工作重心为开展科学研究的高校。中国要建设和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就必须先建成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将高校的职能由培养应用型人才向培养研究型人才转变。那么要想实现这一转变,其首先就必须要改变高校的师资结构,扩大科研人员的队伍,更要扩大研究与发展人员的队伍,不断为高校建设研究型大学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那么中国的双一流大学在建设研究型大学方面做得如何呢?今天笔者就带大家看下双一流大学最新的教学与科研人员、研究与发展人员数量统计。我们根据各高校教学与科研人员、研究与发展人员的数量,制作了双一流大学教学与科研人员、研究与发展人员数量排行榜,我们先来看前十榜单: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5所高校入围前五,她们的教学与科研人员均超过10000人,北京大学更以13905人的绝对优势位列榜首,这五所高校的师资队伍规模之庞大可谓已经到了让人咋舌的地步。但看其中的研究与发展人员数量,浙江大学和武汉大学明显弱于其他三所高校,其比例居于这五所高校末端,甚至不如其他入围前十的高校,可见这两所高校的师资质量、精度还不够,这一方面上海交通大学的表现就非常亮眼,其研究与发展人员达到了7769人,比例高达58.27%,是这五所高校中规模优势和质量优势都“占得上”的高校。四川大学、吉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的教学与科研人员也均超过了8000人,单就规模而言,也是国内教学与科研人员最多的几所高校,她们与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一起成为榜单前十高校。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这十所大学均为综合类大学,其办学规模一般都大于理工类高校或其他行业性院校,其师资规模优势十分明显。我们再来看其他高校排名及完整榜单:从整体榜单来看,我们还可以看到双一流大学的教学与科研人员规模呈现出两个特点:第一,综合类大学的教学与科研人员规模一般大于行业类院校及专业院校;第二,拥有医学院的高校比同类不拥有医学院及附属医院的高校教学与科研人员规模要大。所以基于这两点,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的排名都普遍靠后。因为本篇文章的数据统计侧重于规模大小的比较,可能会让大家觉得争议非常大,所以笔者最后根据研究与发展人员和教学与科研人员的比值做出双一流大学前十高校的榜单,和规模前十的榜单做下比较。我们给出了双一流大学研究与发展人员和教学与科研人员的比值榜单10强高校如下:从该榜单我们可以看到,入围的前十高校与上面的前十高校完全不同,内蒙古大学以92.15%的比例荣膺榜首,并且可以看到入榜的高校均为理工类大学或行业类一流名校,如果是上面提到的10所高校为“大而强”,那么这十所高校则为“小而精”。那么大学发展到底是走“大而强”之路还是走“小二精”之路好呢?欢迎大家在留言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