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导师看重你才让你做杂事,上海交大训诫研究生要“从一而终”!见功多者

导师看重你才让你做杂事,上海交大训诫研究生要“从一而终”!

前几天,关于上海交大一张研究生新生教育PPT引发了很大的争议。事情的起因就是一位博士开学不久要求换导师,这个很正常的事情引发了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学院的高度重视,为了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上交化学学院在研究生新生教育课上出现了如下一张备受争议的PPT:在这张正确处理和导师关系的PPT上,第一句话就让小编惊呆了:导师让你干杂事是看重你、信任你,进入课题组就一定要听导师安排。说白了,只要你读研就一切要听导师的,不管要求合理不合理。这个剧情是不是很熟悉,前一段时间发生的西交寒门博士自杀事件还没过去多久,相信大家都有印象。导师安排自己的博士去擦车、购物,这看起来稀松平常的事情是事件引发的诱因。不过,似乎熟悉的剧情又在重演。上海交通大学这张新生洗脑PPT被曝光后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很多同学都说这读研怎么就成为了别人的奴隶。通过这张PPT可以看到上海交通大学化工学院对研究生缺乏最起码的尊重,在师生关系出现问题的时候首先反思的不是导师如何,而是学生如何去默默承受。从一而终的思想似乎成为了宣传的重点,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自己解决,别总想着换导师。同时,导师的一些不合理要求要换个想法去思考,那是导师看重你,这是什么狗屁逻辑。这张PPT很形象的说明了当前高校研究生教育在处理师生问题方面还存在很多制度上的不足,只要你选定了一个导师,想要更换基本是不可能。因为,被换的导师脸面上无光。谁要是接收了别的导师的学生就意味着和这位导师过不去,大家都是同事谁也不想为了一位学生去得罪人。但正是这种不可替换的方式,让中国的大学成为了人情社会。就像一位朋友所说的那样,我和我的导师就像一场包办婚姻,还是不能离的那种。这个比喻很形象,国内高校导师带的研究生越来越多,如何处理师生问题值得重视起来。很多导师都被称为是“老板”,其实这个称谓比所谓的老师更具代表性。读研更像是提早打工,只是打工的对象变成了自己的导师和教授。这明显和国内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相违背的,作为高学历人才,读研是为了培养科研的意识和能力,而不是去打杂的。如果我认为跟着某位导师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为什么不能换个导师呢?说白了,还是因为导师的权利太大,一旦和导师闹僵了,最后吃亏的还是学生。但导师的权利有谁去监管吗?谁能保证所有导师不会滥用手中的权利?目前国内高校中似乎还没有相关机构去监督,完全凭借导师的自觉性。上交的研究生新生洗脑教育,小编确实一百个不赞同!你觉得导师安排学生做杂事是应该的吗?

桑原

2018年多名研究生自杀,研究生导师真的是当代奴隶主吗?

2018年12月13日,同济大学一研究生从高楼坠落,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在这起悲剧之后,家长将矛头直接指向了该研究生的导师,认为是导师的过分压榨,导致了该生的轻生。无独有偶,在2018年的3月,武汉理工大学的一名学生也选择以跳楼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这起悲剧之后,家长同样的将矛头指向了导师。其实在2018年的元旦前,西安交通大学的一名研究生因为同样的原因,坠亡灞河……在诸多的研究生自杀的案件中,我们可以发现群众站在家长一边指责导师过分压榨的不再少数,当然其中甚至有部分人认为导师是当代的奴隶主,将自己手底下的研究生当奴隶使唤,这种完全压迫式的使唤方式,是导致这些年轻的孩子终结自己生命的根本原因。那么真实的情况真的是这样吗?针对这个问题,编者认为一分为二的看待,会比较准确,而且首先我们应该将目光放在选择自杀的这些研究生身上。虽然说人的境遇不同,很多感受无法感同身受,但是选择用结束自己的生命来和这个世界抗争,非常之不妥,这个行为不仅自私,而且还非常的胆小。编者在这里并非是要找一个完美受害者,而是我们每个人在生活的过程中,其实会遇到各种压力和压迫的时候,年轻的父母为年幼的孩子的奶粉钱操心的时候,设计师被甲方逼到加班的时候,创业者破产的时候……等等,在人生的每个时刻,基本上都会遇到非常难以克服的困难的,作为人,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挺过去。即便是挺不过去的时候,也有很多办法去化解,包括向他人倾诉,或者诉求帮助,再或者就是放弃这个事情,从事另外的工作,当然最坏的结果就是自杀,因为这个结果一旦发生,就永远失去了未来,人生失去很多东西都不可怕,但是失去生命是非常可怕的。所以当代年轻人,应对压力,应该要更为坚强一些。研究生作为对这个世界的知识学习的比较深入的一群人,对这一问题应该认知更为清楚。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些选择自杀的研究生的年少的时候接受的教育是有问题的,就目前的很多迹象表明,这些研究生在自杀之前,都没有对周围人吐露自己的难处,这是家庭教育导致的隐忍,当然也是家长对自己孩子的了解程度不够导致。当然在悲剧发生之后,编者这么说不是指责这些家长,编者这是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些家长,在孩子面对压力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各方面的沟通工作。从这个事件的另一方——研究生导师这个角度来看,研究生的导师是否充当了奴隶主的角色呢?从当下的研究生教育制度来看,导师手握研究生的很多权利,这其中包括了毕业权这种非常大的权利,当然权利越大,越容易导致不对等,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的关系,在目前的情况下,确实是不对等的,当然不对等,并不一定就有压迫,在目前来看,大多数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还是相当可以的。不过这其中自然也有意外,有部分导师在利用制度赋予他的这些制度的时候,那可是真的无所不用其极,真实的演绎了当代奴隶主的形象,这其中包括让研究生料理家事等,作为一个成年人,一旦带上研究生之后,就开始将研究生当保姆使唤了,连基本的自理能力都丧失了。就目前来看,自杀的这些研究生的导师,在家长的指责中,确实有过分的地方,那么具体是否是有奴隶主的倾向,还得看事件的最终调查结果,当然这些调查结果,一般情况都是不对外公布的,但是编者还是希望,最终这一调查结果能最终让研究生家长满意。对于越来越多的研究生自杀事件,其实教育部已经出台了相关的高校教师的规范,那么一些研究生在遇到类似的导师的时候,还希望不要客气,将这样的导师逐出高校老师的队伍,对整个高校的发展也是好事。当然在另外一方面,编者认为导师对于自己的研究生的要求还是严格一些,本着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不要培养废柴。关注“高校那点事”,获取更多有效、有趣的高校资讯~

妈咪侠

交大这些研究生导学团队,优秀!

“通通,你了解北京交大吗?”“当然!那是我心宜的学校啊!”“嗯嗯,北京交大学风校风非常棒!最近,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校实施了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导学关系建设工程。为进一步发挥研究生导学团队的育人功能,引导建立和谐的导学关系,培养良好的学风,学校制定了《北京交通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展评工作方案》,评选出了首届研究生优秀导学团队!”“真的吗?这些团队怎么样呀?”“他们是“人才培养好”、“学风建设好”、“学术成果好”、“团队管理好”、“文化氛围好”的优秀导学团队典范,充分展现了交大研究生导学团队教学相长、和谐友爱、团结互助的良好风貌!”“那快快带我认识一下这些团队吧!”他们是最和谐的团队,因材施教,团结互助,将每个学生雕琢成器;他们始终坚持种得桃李满天下,热爱祖国和教育事业,传道受业解惑是他们的天职;他们是最富有战斗力的团队,充满激情,不畏艰难,用智慧和集体的力量勇攀科研高峰;他们有着最严明的安全制度与规范,精益求精,用敬业与坚持彰显优秀;他们是最in最秀团队,有着最潮的理念,扎根中国,放眼世界,以创新思维引领未来发展。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看看新鲜出炉的十支“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吧!1下一代互联网互联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团队导师:张宏科、周华春、高德云、苏伟、郜帅、秦雅娟、杨冬、董平、宋飞、刘颖、陈佳、郑涛、权伟、王洪超、冯博昊。团队成员:博士生41人,硕士生104人。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下一代互联网互联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专门从事下一代互联网领域综合研究的科研创新团队,坚持“上下求索,自主创新,科教兴国,世界互联”,秉持“科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理念,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积极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搭建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近三年有15人次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15人次获得各类荣誉称号及专项奖学金。导学团队师生合作发表高水平论文100余篇,论文总引用次数956次,其中ESI高被引论文7篇,在国际高水平会议上获奖5次。产出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篇,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5篇。疫情期间,为每个研究生制定了详细的学习科研计划,导师们把部分实验设备搬回家中,学生通过外网远程登录进行科研实验,确保各项学术、科研工作有条不紊进行。2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数字媒体信息处理团队MePro团队导师:赵耀、倪蓉蓉、韦世奎、朱振峰、白慧慧、李晓龙、张淳杰、林春雨、常冬霞、刘美琴、丛润民。团队成员:博士生37人,硕士生76人。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数字媒体信息处理团队MePro,严谨勤奋、争创一流,紧跟国际前沿,注重学生全方位、多元融合共发展。导师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专业竞赛并以多种形式资助博士生海外访学,拓宽学生科研视野,培养其敏锐的学术视角。同时制定研究生行为手册,实现团队学生培养的规范化、有序化管理,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团队紧跟国际前沿,邀请国际学者交流合作,为研究生提供优秀科研平台、提升团队国际影响力。目前已培养毕业博士生26名,硕士生80多名,其中,1名获北京市优博奖,1 名获中国计算机学会优博奖,1 名获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优博提名奖,1 人获中国电子学会优博论文奖,1人获北京市图像图形学学会优博论文奖。3工程与项目管理团队团队导师:刘伊生。团队成员:博士生9人,硕士生17人。经济管理学院工程与项目管理团队,秉持“立德树人育英才”的理念,导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注重学风建设,严格要求学术管理。同时从思想政治、学术文化、职业规划等多个方面尊重团队成员发展需要。团队学术成果丰硕,累计发表论文200余篇,仅2019年,现有团队成员已发表论文共计19篇,其中SCI及SSCI论文2篇,EI国际会议及核心期刊论文17篇;奖项荣誉突出,研究生中获得各类奖学金30余人,其中4名博士生获得CSC资助参与国际交流项目。团队培养了工程与项目管理硕士、博士研究生以及EMBA、MBA、MEM、工业工程等专业学位研究生200余人,其中许多毕业生去往清华大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深造或者工作,成为行业领军人才。4地下工程创新团队团队导师:张顶立,张成平,陈铁林,房倩,苏洁,侯艳娟,周墨臻。团队成员:博士生15人,硕士生70人。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地下工程创新团队,坚持“传道授业甘为人梯,顶天立地志在穿越”,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实践,支持研究生开展社会实践,将所学知识与现场实践相结合,建立理论与实际的桥梁。团队研究生近三年来获得诸多奖项和荣誉,其中国家奖学金和校专项奖学金共7人次,获得各类荣誉称号共10人次,获得省部级一等奖6人次。毕业生广泛分布于全国各个工作岗位,其中去西部地区就业的2人,去往基层工作1人,海外工作期间参与援非工作2人。围绕我国隧道与地下工程的重大问题,充分发挥多学科、多行业深入交叉优势,坚持创新导向,累计发表SCI论文100余篇,EI论文2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获得省部级一等奖10项,二等奖5项。疫情期间,为研究生租用多台高性能云服务器和超算云,研发的隧道工程虚拟仿真平台和录制的地下工程慕课也为本科教学“停课不停学”发挥了积极作用。5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机器人研究所团队团队导师:方跃法、房海蓉、郭盛、曲海波、陈光荣、陈亚琼。团队成员:博士生14人,硕士生25人。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机器人研究所团队,秉持“学术人文同修养,因材施教助科研”的导学理念,注重培养研究生自主学习、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鼓励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指导研究生在“兆易创新杯”第十三届和第十四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华北赛区一等奖和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在“博实杯”第一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全国总决赛三等奖、在“杰瑞杯”第六届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中喜获全国一等奖,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应用。近五年,团队在机器人机构学领域,发表了SCI/EI期刊检索论文50余篇,形成了系列具有系统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聚焦国际视野,有多名博士参与国家一流高校和研究所联合培养,师生关系融洽,沟通顺畅,交流密切,建立了团队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机器人R1”。6电力电子所电传动控制团队团队导师:王琛琛、游小杰、郝瑞祥、郭希铮、王剑、周明磊。团队成员:博士生10人,硕士生43人。电气工程学院电力电子所电传动控制团队,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实践创新人才为目标,遵循老师指导、学术组会、团队学术报告三重交流制度。团队成立学生委员会,实现“学生自治”、“责任到人”。注重文化建设,创办微信公众号、企业号,成立阅读室。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帮助学生尽早做好学业和就业规划,近三年毕业学生中超过65%选择深造或进入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国企工作,毕业生在单位获得包括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员工在内的多种荣誉,以及技术创新和技术改进等多种奖项。7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导学团队团队导师:杨蔚。团队成员:博士生1人,硕士生4人。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杨蔚副教授课题组团队,围绕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理论与现实问题,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进行学术研究,脚踏实地做学问。团队学风严谨,倡导团结互助、踏实进取、创新共享的风气,形成导师带团队、博士帮硕士、老生引新生、全体成员互帮互学、教学相长的良好学风。学生们亲切地称呼杨蔚老师为“杨妈妈”。疫情期间,杨蔚老师积极在教工支部捐款,并在交大社区担任志愿者三次值守校门,团队成员同样效行,为打赢防疫阻击战贡献绵薄之力。8软件服务工程学科团队团队导师:邢薇薇,张尧学,卢苇,包尔固德,冀振燕,车啸平,高睿鹏,鲍鹏,张顺利,苑海涛。团队成员:博士生11人,硕士生84人。软件学院软件服务工程学科团队,作为学院最大且研究成果最多的学科团队,主持国家级科研课题14项,研究成果获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获批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和交通运输行业自动驾驶技术省部级研发中心。团队导师始终秉持“教书育人存于心,践于行,诲于人”的育人理念,注重营造创新创业氛围,主动带领学生走出实验室,走进工程现场,走进创新创业,参加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挑战杯”大赛。短短六年多时间,软件服务工程学科团队培养了博士毕业生6名,硕士毕业生100余名,为社会输送了优秀的软件人才,尤其为我国边疆地区建设输送了急需的技术人才。9民商法学专业团队团队导师:毕颖、张长青、吴文嫔、李文华、王世海、张保华。团队成员:硕士生70人。法学院民商法学专业团队,坚持立德树人、着力人才培养,营造了扎根学术、诚信做学问的良好学风,构建了和谐融洽、积极向上、良师益友的导学关系。团队培养研究生多元化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天赋和个性素质;提倡潜心学习和多看哲学法理的书籍,学习更加宏观的视界看待问题;同时团队的研究领域在铁路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型与传统学科领域均有交叉。近两年,团队共申报法学类课题达20多项,多篇文章发表于法学核心期刊,半数以上团队成员参与“慧光杯”、“明法杯”等学术活动取得佳绩。10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现代通信研究所团队团队导师:艾渤、钟章队、吴昊、何睿斯、王方刚、陈为、章嘉懿、官科、林思雨、姚冬萍、杨焱、陈霞、蒋文怡、熊磊、沈超、丁建文、刘寅生、何丹萍、牛勇、马国玉、孙斌、费丹、孙宵芳。团队成员:博士生38人,硕士生91人。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代通信研究所导学团队,秉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风建设、国际交流、团队文化建设协调并进”的发展模式,积极推进宽带无线通信与专用通信方向本硕博一体化培养。引导研究生“扎根基层,放眼未来,做智能时代的引领者”,与华为、中兴等国内外信息通信企业成立联合实验室,鼓励研究生扎根铁路基层和工程现场,解决铁路工程应用实际问题,实现个人梦想与高铁事业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有机结合。近三年,研究生获得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获奖共3项,境外交流学习15人次,出国参加国际会议20人次。团队还依托CMA及CNAS管理体系建立了严格有效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和制度。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形成导学相携的育人氛围。疫情期间,关爱研究生身心健康,成功帮助两名在外交流的博士研究生联系回国行程,钟章队教授联系购买千余枚口罩提供给来校值班教师,多名党员教师用实际行动守护交大全体师生的家园。“通通,认识了这么多交大的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现在有目标了吗?”“有这么多优秀的团队!我也要成为红果园的一员!”“我们在北京交通大学等着大家哦~”来源 | 北京交通大学官方微信编辑 | 郭琛雨

见贤不尊

上海交通大学:多措并举落实导师责任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队伍中,顶尖人才占比已近15%,青年领军人才占比超过12%。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深化改革,多措并举落实导师责任。施行导师竞争上岗、动态管理。上海交通大学根据学科特点,逐步落实博士生培养经费共担机制,将研究生招生名额向学术活跃度高、学生培养质量高的导师倾斜;加强导师考评,形成规范合理、进退有序的动态调整机制;取消“博导”称谓,强化岗位意识;评聘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青年教师具有博士生招生资格。依据培养目标施行分类选聘。学术学位研究生导师重在考察学术活跃度、学术成果;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重在考察行业背景、实践经验,部分学科试点把具有多年行业经历作为专业学位导师遴选条件。因材施教,采用双导师制实施联合培养。上海交通大学每年遴选100名品学兼优直博生进入致远荣誉计划,为其配备由校内高层次人才与海内外名师组成的导师组,促进创新人才培养。扩大交叉学科平台培养博士生的规模,由多学科导师联合指导,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争取与国内三十余家行业集团、重点企业建立联合培养基地,聘请百余位企业导师,与校内导师合作指导工程博士生,联合攻关国家发展急需的关键技术。(本报记者柴如瑾整理)

毕加索

起底逼死研究生的南邮导师张宏梅:读研时如何选择一个好导师?

起底逼死研究生的南邮导师张宏梅:读研时如何选择一个好导师?如今南京邮电大学材料学院研究生意外死亡的事件在网上持续升温,研究生导师的师德问题也饱受争议。自从小水上篇文章提到南京邮电大学导师的事情,不少考研的同学私聊小水说出了他们的担心。即便如今还没有到复试的时候,他们也担心自己未来读研的时候也遇到这样的导师,那么研究生三年岂不是过得很煎熬?还有一些女生觉得这样读研,整日在导师的淫威下饱受折磨,还不如老老实实工作,心态不好、抗压能力不强的人很可能选择走入歧途。那么这位已经去世的研究生,他的导师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人呢?是什么原因使得他选择在实验室自焚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呢?其实说到涉事导师张宏梅,很多人并不陌生,早在很多年前南京邮电大学的校报就刊登过一篇文章《快乐科研路———记南京邮电大学张宏梅教授》,文章对张宏梅教授的过往经历说的非常详细。张宏梅1989年从长春邮电学院通信工程专业毕业,后来该校并入吉林大学。她毕业后原本分配在原邮电部工业总公司长春电话设备厂,从事大学专业方面的工作。在工厂工作八年,她参与了中国第一台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研发工作,还做了大量的研发和测试工作,之后1997年辞职考研,顺利进入中国科学院长春所就读电路与系统专业。2000年硕士毕业后的张宏梅在吉林大学的通信工程学院信息工程系当了一名教师,并评上了副教授。之后她计划攻读再度博士,并放弃通信专业转而研究有机微电子,之后她一路顺风顺水,取得了不俗成绩,先后在香港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分别以研究助理(博士后)、研究员和研究员身份从事有机光电器件方面的研究,并在2011年入职南京邮电大学至今。从她的经历看,她确实是一个能力出众,科研水平非常强的研究生导师。但是从如今研究生被逼死的情况来说,在教书方面确实非常欠妥,特别是师德师风饱受争议。她的学生不堪她的压榨,自焚于实验室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网上很多她的学生对她的评价也并不好,特别是事发当天她对学生辱骂、逼迫等行为也促使这件悲剧的发生。其实高校研究生被逼死的事情偶有发生,作为研究生导师来说,教书育人要以师风师德为前提的。这不得不让小水想起来之前西安交通大学的在读博士生杨宝德自杀的事件来,当时中青报刊发了《寒门博士之死》一文使得博士生导师周某被搬到众人眼前来。“出国无望,学术无果,这直接导致杨产生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而作出了轻生的行为。”他的导师周某无疑又是酿成悲剧的罪魁祸首!避免南邮研究生的死亡悲剧,不被折磨,我们怎么选择一个好导师?给自己的导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自然无可厚非,但是有个别研究生导师对自己的学生做的太过了,所以在精神折磨和现实残酷的打压下,不少人选择了轻生!这都是我们不想看到的。但是每年都有非常多的考生报考研究生,而考研复试也在不久就会到来,我们读研的时候无法分辨导师的好坏,那么应该如何选择好导师呢?一、咨询研究生学长、学姐选择一位师德好的导师作为老师,师德应该是第一位的,若是不想被导师折磨到引发悲剧的话,就应该对导师有个很深入的了解。最好的做法就是咨询研究生学长、学姐了,因为他们都是直接接触导师的人,能够从他们的态度里看出导师的特点来。特别是那些已经毕业的研究生,对于导师已经没了什么心理负担,他们说的应该更合理一些。但是也不能偏听偏信,结合其他人的评价具体判断才好!二、选哪种导师比较好?好的导师是你人生二次腾飞的开始!很多同学读研的追求不同,所以要根据自身的追求选择导师。很多人读研希望在研究的领域做深入研究,或者有读博的打算。但是有的人专门就想混个学历,只求安心毕业就好,这样的话,考生就要针对性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了。若是你计划读博,建议选择治学严谨的学术型导师,当然跟着这样的导师容易出成绩,也是最累的选择。若是你只求好好毕业的话,你就选择“散养型”导师,到时候你只需要按要求完成研究生毕业论文就好。总之一点,好的导师是你人生二次腾飞的开始,在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有的导师还帮助学生推荐工作,有的还会指导他们读博,甚至在某个领域取得不小的成绩。因而在导师的选择上面考生要格外注意!你如果读研的话,你会选择学术型导师还是选择散养型导师?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

年轻人

中国6大类研究生导师盘点,你的导师是哪一类?

来源:科学指南针服务平台(ID:sciclubs)作者:An 编辑:学妹师生关系盘点,来看看你的导师是哪类?亲爹亲娘型这种类型的导师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无论是在科研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都是事无巨细的关心,完全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亲闺女亲儿子一样看待。这种导师,在科研上,他会给你制定一个十分靠谱的课题,每天关注着你的科研动态,有问题及时帮你解决,甚至,说不定还会帮你做实验,发文章。生活上,关心你的生活费够不够,吃的好不好,穿的暖不暖,和同学朋友相处的是否融洽-----不过,上面条件全符合的神仙导师,大家还是在梦里想想就行,反正我是没见过,应该是“此导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吧!现实中,能达到三点以上的,我觉得都是亲爹亲娘型的优秀导师了。导师评价 ★★★★优点:使学生时刻保持良好精神状态,不用承担毕业压力缺点:在“过于溺爱”中成长的研究生,缺乏科研独立完成的能力,虽易达到毕业要求,但不能称之为“合格研究生”。亦师亦友型这种类型的导师呢,相处起来应该是最舒服的一种导师了。和这样的导师在一起,你能体会到什么叫做真正的平等交流,互相尊重的感觉。在科研上,你们或许是并肩作战的好兄弟,他可以和你一起很正经的讨论学术问题,互相指导,共同进步。抛开科研,他可能会和你一起八卦吐槽,可能和你一起酣畅淋漓的运动,可能和你一起逛街扫荡整个商场,还可能和你一起划拳打牌喝酒畅谈国家大事-----如果正在科研圈中摸爬打滚的你遇上了这样的导师,那么,一定要好好珍惜啊。在这种亦师亦友型的师生关系中,药物学方向的李泽琳教授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代表人物了。李老师一生培养学生无数,深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她曾说过在学校工作的她,因为跟年轻人在一起觉得自己也变得有活力了,学生们也都很亲切的称她为“李奶奶”,她很喜欢跟学生打成一片,学生教她用微信聊天、上网购物,她经常熬到深夜甚至躺在病床上帮学生修改论文、设计实验方案……前些日子,一位导师发的帖子“假期见不到学生,导师又发妖娆的朋友圈了”在微信朋友圈火了起来,大致内容是这位导师在暑假见不到自己的几位爱徒,百无聊奈,想通过微信朋友圈关注下他们的行踪,结果发现除了自己刚入门活泼可爱的小萌新一人在朋友圈尽情的游山玩水,其余几人票圈一片空白。于是,夜半时分,这位导师开始辗转反侧,不惊发出灵魂一问:难道我的爱徒们把我屏蔽了不成?接着,导师开始为他的几位弟子发愁了,一愁大弟子论文未发,毕业岌岌可危!二愁二弟子只会纸上谈兵,理论结合不了实际。三愁三弟子过于手高眼低,心高气傲。四愁四弟子过于心急,结果事急过反。五愁五弟子过于功利,迷失自我。最后,导师终于不愁小弟子了,因为她是个不屏蔽导师的好学生啊----哈哈哈,说实话,你的导师要是也这样对你的科研生活都操心的话,你是不是开心的飞起呢。亦师亦友的导师关系是我觉得最好的师生关系了,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比如以下这位童鞋的导师:可谓是真正的优秀导师的典范楷模人物!导师评价 ★★★★★优点:科研过程愉悦,毕业要求易达到,且可以合格研究生身份毕业。缺点:无客气防备型这种类型的导师和学生吧,见面十分客气,但都心有防备。导师会很认真的指导你。除此之外,绝无他事。导师跟学生说话客客气气,说话做事上对你处于防备状态,绝不会惹你不开心,更别提说一些重的话让你难过或抑郁了。而学生也是如此。这种关系的师生关系,谈不上有多好,也谈不上有多不好。毕竟,他指导了你毕业。只是,你在日常的交流中提不到他,他在日常的交流中也提不到你。你毕业后,不会再想着来看望他,只记得自己有过这样一位导师罢了。对他而言,送走了一个还是“活着”的你,他也是如释重负,只记得你曾是他众多学生中的一员。你们,可能以后只是彼此的一份----en en en,不太重要的回忆吧!小编的朋友曾遇到这样一件事,毕业后朋友去了某地方科研研究所,该研究所当时刚建成并招了第一届研究生,朋友所在的课题组就来了一位,但就这一位研究生让朋友觉得自己中了“彩票”!朋友在该课题组是助理研究员。这位刚进实验室的新生,刚进课题组,对朋友以及另外三位工作人员可谓是怼天怼地,谁也不放过,并认为他们身上没有一丝一毫值得自己敬佩的地方,天天在群里找自己的导师“投诉”四位工作人员,整的朋友及他的同事们既心累又无语---先说下小编的这位朋友,硕士期间发了两篇SCI,其中一篇Angew,其余三位均是有至少一篇一区文章的人。反过头来看看该生,不对,现在称其为“奇葩”吧,一个名不经传的大学毕业生,刚刚读研啥都不会还指责别人能力不行。朋友及其同事忍了多次之后,终于爆发。于是,他们多次找自己的领导,即“奇葩”的导师沟通,希望其能出面解决这个问题。无奈这位导师担心如果他教育了这朵“奇葩”,万一其受了刺激做出不可挽回之事---于是领导劝几位下属多忍忍,忍够三年“奇葩”走了就解脱了---导师的这种态度更是助长了“奇葩”的嚣张,甚至快变成了四位助研的第二领导,于是不到半年,四位全部辞职---导师怕学生怕到如此地步,真是教育届的悲哀与失败!导师评价 ★★优点:彼此小心做事,该毕业毕业,该升迁升迁。缺点:没有深厚的师生关系在其中,互相隐忍,内心不痛快!路人陌生型这种类型的导师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心平气和的把你招进来,然后半认真的给你制定了一个课题,接着----放养!没错,就是放养!给你个开头,要怎么结尾就各凭本事吧,为师如果不是事务繁忙,就是水平不够,你们还是自力更生吧!怎么说呢,遇上这种类型的导师吧,和上述一样,不能说你不幸,可也不能说你幸运。说你不幸吧,可是你却得到了绝对的自由,想干嘛就干嘛,反正他也不会管你。可说你幸运吧,自己本来就是一张白纸,还得毕业找工作,没有导师指导,只能自己硬着头皮迎难而上,可能在科研路上不知道会碰到多少的一鼻子灰,还只能有苦往肚子里咽,什么都自己硬扛----最后,自学成才!小编认识的人中就有几位处于这样的一个尴尬境地。其中一位仁兄,起初找导师的时候听说XXX老师学术水平超高,年纪轻轻的就牛逼期刊文章是一堆一堆的发,绝对的学术届小牛啊。慕名过去的他很“幸运”的被小牛所青睐收入门下。直到这位仁兄怀揣着科研的梦想正式进入了实验室,期待学到小牛的独门绝技并直摇而上时,才发现这所有的一切都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而已。小牛事务繁忙,底下学子并非只他一人,且小牛还要经常在外面作报告参加会议,或者回来也是写着一堆东西,根本就无暇顾及自己的徒弟们。于是乎,朋友只能自己一步步来,想方设法的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达到毕业的要求,但过程之艰辛可想而知。朋友硕士毕业后就不想再搞科研了。只记得他说了句“今后,我与他(导师)可能再无任何瓜葛!”另外,小编还有一位学妹,进实验室两年,导师对其不闻不问,学妹虽心有不甘,但也选择自我成才,直到两年后,学妹有事找这位路人导师时。导师问了一句:“你叫什么名字?”学妹:“----”学妹说,那一刻,她对这个导师不是失望,而是有点忿恨了师生关系走到这步也是令人遗憾,在这种关系当中,导师与学生,两人之间,从未有过互相温暖时刻,却也从未有过翻脸时刻,只是,对导师而言,流水的学生,铁打的导师,他们也许已经对这种不正常的师生关系见怪不怪了,也可能,对他而言,学生们只要“静静的来,静静地走”就好了!导师评价 ★优点:自我提升极大,能力超卓。缺点:按期毕业太难,过程过于艰辛痛苦。上司下属型这种类型的导师是比较可怕的类型,其典型的特点就是:我名义上是你的导师,但是,我给了你实验平台,给了你读研的机会,你要借助我的平台做实验,靠我发文章,靠我毕业拿学历,所以,你什么都得听我的,我让你做什么就做什么----采用现在流行的话语来说,就是揣着“明学”思想,打着资本家的小主意,这种类型的导师呢,轻则让学生抑郁几年,毕业后只是不再联系而已,重则,想不开自杀的,也不在少数。小编在知乎上,也无意间浏览到这样一个帖子:“复试的时候,老师说他这里补贴多,而且法定节假日都休息,有自己的课题……等进了实验室,一直在剥夺我们的时间,每个房间都装着监控,老师随时看监控,发现谁没在做实验,就会打电话骂骂咧咧,现在是每天打卡,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十点,要一直在实验室,吃完饭就要立即赶过去,什么午休,不可能,每周一天休息,晚上回到宿舍或者周天也要随时待命,过年现在只给放三天,法定节假日几乎不放假,呵呵,补贴高?一个月四百,别的同一个专业的至少八百,还比较轻松,累就累吧,还不给发文章,有史以来,我们实验室老师从来不给发文章的。真心的,很累……想退学,但是,想当初自己那么努力又觉得不值,可是在这个老师的手下,我觉得没有希望,而且真的一点自己的时间都没有,每天都像陀螺一样,夏天的时候40几度,在田里,七八九月,中暑中了好几次,我不过是个女生,老师从来不管这些...难道就任由老师这么压榨么,我该怎么办,何去何从?”“我该怎么办,我该何去何从!”这是多少身处这种境地的学子想解决的问题啊!中国一向崇尚的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但在现代生活中,大家称自己的导师不再是“XXX导师”,而是“XXX老板”。这种称呼来源于西方欧美国家,在国外,老板给学生发一定的工资以维持生计,因此学生更愿称呼自己“导师”为“老板”,而在中国,当西方文化逐渐渗入,“导师”的思想也逐步变成“老板”思想,于是,在这种导师眼里,师生不再是师生,而是“上司与下属”,这是科研届的悲哀,也是传统文化流失的悲哀----导师评价 ★★★★优点:能力上升。缺点:压力大,得心理疾病,社交恐惧!鱼死网破型如果比压榨还痛苦的师生关系,莫过于让人绝望的“鱼死网破型”了,这种关系总之就是一句话“你让我对这个世界无所眷恋,那就让我带着你一起毁灭吧”!貌似不过几个月,就会报出一则两则“XX博士轻生”的消息,除去被曝光出来的,被学校压下去的更不再少数。看着一条条年轻鲜活的生命撒手人寰,留下亲人痛不欲生的活在人间,不禁有人想问,到底是现在的博士心灵太过脆弱,还是现在的导师过于没有人性!2017年12月26日,西安交通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杨宝德被发现溺亡在西安灞河中,而他生前发出的最后一条信息是,“周老师,我还在实验室,下午过去找你。”紧接着,杨宝德与其女导师之间的聊天内容曝光,引起一片哗然!杨宝德平常除了陪导师周教授吃饭、挡酒以外,他的导师对杨宝德明确提及或暗示的要求还包括:浇花、打扫办公室、拎包、拿水、去停车场接她、陪她逛超市、陪她去家中装窗帘等。甚至,杨宝德周五晚还要去周某家打扫卫生,给她擦车洗车,喝醉后还得陪她打麻将,而且还过分干预他的私生活,明确说杨宝德和其女友不合适-----OMG!说实话,小编对这导师也是活久见了,这导师真的不是把杨宝德当做自己的学生,而是给自己招了一个免费的保姆好吗?不对,保姆也没杨宝德这么惨呀!通过这件事情,让很多人都了解到现在大学里很多导师,都把学生当做长工一样使唤,谁说知识分子就不会压迫和剥削人!真的是不怕流氓没文化,就怕流氓有文化!知识分子手中有权力,比官员还可怕。这样的人,真的是枉为导师!也再次印证,素质与学历真的不一定正相关。而现在,一些学生在被导师压榨绝望之际,选择通过轻生的方式昭告众人其导师的劣行,来个鱼死网破。然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当你真的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你还有父母,还有亲人,还有朋友,你是否想过你的离开给他们造成了多大的伤害,又是否想过,把你的经历告诉他们,找他们倾诉,一起找到解决之法呢。大多数的博士轻生案件在自杀前并没有向自己的至亲倾诉过,怕他们担心,可是,以极端方式离开世界的你,给他们造成的痛苦却是担心的N次方啊!导师评价 ★★★★……★优点:无!缺点:残害人命,荼毒社会!希望大家遇到的导师都是“亦师亦友”型!如果遇到不公正的对待,请不要沉默,也不要逼自己,适时沟通解决,不要自己一个人扛!

狼少年

上海交通大学博导被曝辱骂学生!谁在榨取研究生的劳动价值?

近日有网友爆料,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倪某在学术交流群中辱骂学生,“你们这些垃圾、白痴,有什么资格需要休息”,并要求学生无休工作。上交大的博导倪某原名倪冰冰,中国AI届超级大牛,据有关网友科普,“想去他那里读博的本科生估计要排几百米..但是这样一发,估计人数要锐减,毕竟917,不是一般人扛得住的。”根据了解到的相关信息,倪某交代的重要内容,重要图表,比较试验,所带的学生一个都没有做,只能说双方都存在着错误。近些年关于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矛盾频出的新闻越来越多,比起读研之前的学生时代师生之间的关系,研究生和导师,博士生和博导,这种更像是雇佣关系,资本家和工人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是不受劳动法律法规保护的。本来大学导师的实质是科研包工头。导师从国家或者省市拿到研究经费叫纵向项目,从企业拿到研发经费叫横向项目,进而招人干活;其绩效评价在于论文专利等成果,而非像中小学一样看考试分数和升学率。所以,研究生都俗称导师叫“老板”,这是非常贴切的。公司里的老板是资本家,就是和你员工不是一个阶级,这大家都懂——你对公司老板的期待就是你出卖劳动力,他给够钱。学校里,学生出卖劳动力,得到的其实是一纸文凭。导师和学生并非一个阶级。导师,及其背后的学校,是握有科研生产资料的人,是资产阶级。例如大名鼎鼎的11g,每年至少千万级的经费,设备里面光那几台冷冻电镜就得两个亿,位高权重,人脉广泛,发CNS如探囊取物;其背后的清华大学,想必不用我介绍了。导师一方掌握了知识和文凭,用来换取学生的体力和脑力。学生和工人职员唯一不同就是会获得文凭,然而这并不能改变其无产阶级的属性。这种导师压迫学生的现象是和老板榨取员工的剩余价值是如出一辙的。国内导师制度的不坦诚尤其体现在,学生事实上在工作,却没有工作的名义,体现在法律上就是不要遵循劳动法。国内的研究生行情基本上是一个礼拜要干六天,天天到晚十点下班,暑假寒假至少砍一半。以学习和培养的名义,学生几乎可以无限制加班。视劳动法如无物。而在上海交大倪某的言论中,就反映了这种情况,“你们这些垃圾、白痴,有什么资格需要休息”。很多学生害怕不能顺利毕业,敢怒不敢言,导师握着学生的前途,如果不为外界所知,可以肆意妄为,一手遮天,比如像“陶崇园被导师逼到自杀”的事件。但是曝出这则新闻的学生,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导师布置的作业,并没有完成,不是一项作业而是多项。而导师骂的太过难听,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自尊心和强制学生无休为其工作。也有网友为导师辩解说,也许是因为被气急了,才说这么伤人的话,导师也是为了学生好。

清人

身边人的经历告诉你,西交博士如果换导师,最难的是什么?

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杨宝德自杀引起社会关注,最近,西安交通大学学校给出了处理意见,停止杨宝德导师周筠的博士生招生资格。小编曾在上海某高校读研究生,工科门类,同一年级的同学,有两名同学换导师。这两个同学的经历告诉你,研究生期间想要换导师有两个难点:第一个难点是心理关;第二个难点是找到肯接收你的研究生导师。心理关是指你已经全面的认识到你的导师了。你已经明白这个导师的真实水平,比如科研、教育、学术。你心里已经明白跟着这个导师只能打打杂,学不到真东西。你想换导师,但不想和原导师撕破脸,而且换导师的手续很比较复杂,难度比较大。很可惜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杨宝德没有过这一关。如果你过了心理这一关,那就坚定的执行换导师的行动。接下来的你会明白,最关键的问题是找到一个肯接受你的研究生导师。小编只介绍其中A同学的的经历,有代表性。隔壁宿舍的A同学是在研究生一年级的上学期末提出换导师的要求;A同学的导师是日本东京某顶尖大学毕业的博士生Z教授,是个海归,年纪轻轻就是个副教授,现在可能是正教授了。Z教授是学院的某一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手底下研究生较多。Z教授对学生比较严格,周末时间有有明确的要求,不能做某些有报酬的活动。A同学是从杭州的某大学考过来的,一年级结束后就没有课了。A同学在实验室没有具体的研究项目,每天都要呆在实验室,平常就是自己看看书,然后帮导师跑腿,主要是去学校的财务处报销能一些列杂事。上海是个科研机构、企业研发中心很多的城市。学校的某些年轻导师由于手头没有适合研究生做的项目,从研究生一年级后的暑假开始就把自己研究生推荐到某些科研研究、企业的研发中心去做项目。因为小编学的这个学科,要求实践性比较高,还需要掌握编程方法。A同学看到周围的同学早早的出去做项目,晚上回来就看书学习。心里很是焦急,就开始考虑换导师了。终于,在一次去财务处报销的过程中,因为一些原因没能报销出来,被Z教授严肃的批评。A同学寒了心,于是坚定决心换导师。A同学终于和Z教授摊牌,A同学给Z教授说了很多,最后一句是:“Z老师,我跟了你这么久,跑前跑后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希望您高抬贵手,同意我换个导师”。Z教授很不屑的说了一句:“没有苦劳,更没有功劳。换导师,我没有意见;你只要找到一个接受你的导师,拿着他的书面材料找我,我就同意你换导师”。A同学接下来的2星期时间里,开始了密集的拜访学院里有资格接受研究生的导师,从年轻的导师到学院的学术主管领导,没有一个痛快答应的,都说需要考虑一下。Z同学那段时间明显的很焦虑,很迷茫,没有再去敲其他导师办公室门的勇气。我们就给A同学出出主意,让他去找C教授。C教授是学院的老教授,学术也很好,曾经在Nature上发表论文。C教授是很有特点的老教授,上课时让研究生去黑板上做专业课题目,小编的这门学科需要很多数学、物理知识,如果你做不对或者学不会,C教授就会讽刺你连小学生也不如,“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C教授是60年代毕业于清华大学,他们的本科是读五年,数理基础非常好。只可惜,还有两年就退休了。A同学就去找了C教授,C教授就问了他几个问题,主要是关于学术研究方向和毕业论文的题目。问完之后,C教授爽快地答应了他,接受A同学做他的导师。A同学把学院的一些相关手续完成之后,总共花了四周时间。A同学跟着C教授做了一段,C教授感觉A同学基础可以了,不会给他丢脸,就把A同学推荐到某科研机构的下属研发中心,做项目了,自此毕业论文也有了方向,开始忙碌起来,不用无所事事了。多希望杨宝德能过心理这一关,他这样努力的学生,肯定会有教授愿意接收他。

黑帽子

国内顶尖的七所高校研究生院,考上的全部是学霸里的“实力派”

各高校初试分数线要到二月底和三月初才会公布,拥有自主划线权的大学,分数线基本要高于国家线。本文提到的国内七所综合类高校研究生院,各系的分数基本会超过大学自行核定的分数线。再者,考虑到推免,存在有些专业招生偏少,有些专业只有很少的名额留给统招,因此,报考这七所高校研究生的同学,首先要有绝对的实力。一、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早期称做“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是新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以研究生的教育为主。这里的科研能力和研究水平绝对是国内一流,对学生的创研能力要求非常高。培养的学生里,超过百名以上成为两院院士。在国内研究生的招收和培养中,始终处于“第一阵营的排头兵”地位,研究生专业的录取分数绝对“全国一流”。二、清华大学研究生院考上清华大学难,考上清华大学的研究生难上加难。百年时光,清华大学共培养研士和博士生不足十二万人,可谓是“优中选优”。 清华大学研究生学科环境和学术氛围浓厚,专业门类覆盖广,师资力量强,有几十名院士级教授参与教学教研。招生时重点考查学生的基本科研素质和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清华大学的经管学院是亚洲地区最优秀的商学院之一,工商管理学科全国第一,工商管理硕士是企事业未来领导者的代称,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MBA则是金融界中“学霸里的学神”。三、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北大研究生院成立有近百年的历史。一般而言,本科不是北大的学生,考取北大研究生的难度相当大。北大研究生的文科类专业,在国内具有显赫的声誉,在国内是之无愧的第一名。换句话讲,能够考入北京大学研究生的同学全部是学霸里的“幸运学霸”。四、中山大学研究生院中山大学研究生院比较低调。它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一起,是我国最早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特别是与中山医科大学合并后,中山大学研究生院迎来新一波发展高峰。一般而言,本科是“双一流”和“985”的学生,考中山大学其它专业的研究生不难,但考中山大院医学院的研究生不容易。优质学科,优质学生,当然创造出优质的中山大学研究生院。五、浙江大学研究生院浙大研究生院是国家第一批研究生院之一。依托“浙大”高水准的科研条件和雄厚的师资优势,严谨的学风,培养出的研究生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虽然浙江大学研究生的专业成绩相比国科大、清华、北大的研究生院要低,有一些非985/211的学生能够考上浙大研究生,但这些学生绝对是“在千军万马中挤过独木桥”的佼佼者。六、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举一则真实的事例,说明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招录的激烈程度:本校2018年自动化专业,复试通知134人,录取45人,比例基本是“三选一”,有多名400分左右的考生在复试时被“刷掉”。上海交大研究生复试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采取“初试成绩与复试分数直接相加,没有权重系数干扰”。因此,录取的硕士研究生,要么是成绩高的“学霸级”,要么是“在分数基础上能力突出”:参加竞赛项目,或者获得哪些类证书。“高质量,高竞争”,这就是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生院。七、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复旦大学是建国后率先公开招收研究生的高等学府。复旦研究生院的学术氛围相当浓厚,尤其是文科类的综合实力在全国名列前茅。虽然专业招生名额少,但是由于复旦大学独有的招生体系,导致研究生整体录取分数相对低一点,这样,“考研到名校比高考到名校相对容易”。当然,容易是相对的,要考入复旦研究生院,就要具备与复旦研究生院相匹配的强势实力。这七所高校的研究生院,推免学生人数多,招考名额少,报考竞争非常激烈。即使是冷门专业,初试成绩要求也不低。初试前后,有条件能联系导师的学生,最好听一听导师的意见。对于明年想报考的学生而言,务必先了解这七所高校研究生院的三年内考研报录比和三年内录取分数线,再决定报考志愿。希望你能成为“实力派”学霸里的“幸运者”。

亡身不真

又一教授导师资格没了!门下在读研究生已换导师,看看是哪所大学

对于研究生来说,有一个人极其重要,他不但是学术培养的引路人,更是其毕业“生杀大权”的掌控者,也是研究生毕业论文连带责任的承担者。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讲,研究生成也在导师,败也在导师。遇上一个好的导师,那是一生的幸运;遇上一个黑心导师,可能还会搭上性命。对于大学老师来说,导师者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担负着为国家、为社会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任。导师更是一种无上荣耀的光环,代表着高校对其学术和师风师德的认可与肯定。但是,在研究生教育实践中,却时不时冒出一些让人大跌眼镜的无良导师,不但被就职高校取消研究生导师资格,有的甚至还受到行政处分。西安交通大学在读博士生杨宝德,疑因导师传递的压力过大,跳入灞河溺亡,其导师被取消博导资格;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陈泽民,留下长达7页的泣血遗书,控诉其导师徐某对其不闻不问、让其延期毕业,从教学楼上一跃而下,结束了年轻的生命。类似的情况还有不少,这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翩然而逝,让人扼腕叹息,更让人质疑高校对研究生导师的教育管理。事情就是这么奇怪,哪壶不开专提哪壶,越是质疑,关于研究生导师的狗血猛料越是接二连三的爆出。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某副教授、研究生导师钱某,骚扰所教学的女研究生,并在自己的车里对其实施侵犯,事后被上财开除,撤销副教授职称,取消研究生导师资格。北大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博导冯某私生活糜烂,以欺骗隐瞒等方式,与多名女性发生不正当关系,被受害学生举报并查实,北大对其进行了解聘,取消研究生导师资格,同时还取消相关人才计划。这些无良导师,不仅仅害了在读研究生,也给所在高校带来极其负面的影响,其本人也受到应有的惩罚。尽管大报小报、网上网下大篇幅揭露这些师风师德败坏的黑心导师,但仍然还有不收敛、不收手的研究生导师。5日晚间,又有大学在官微发出通报,称学校依据相关规定,取消张某的研究生导师资格,并将张某门下的在读研究生,在征求个人意愿之后,全部转由其他导师进行后续的培养与指导,后续的相关调查仍在进一步进行之中。那么,这所大学究竟是谁呢?它,就是“两邮一电”之一的南京邮电大学。元旦前夕,南京邮电大学下属的材料学院实验楼某房间发生爆炸,该校2017级研究生谭某在同学们做后实验离开之后,用打火机引爆了实验室的化学品而身亡。直到几天前,谭某的母亲坐在南邮校史楼顶撕心裂肺地大喊“还我儿子”,谭某自杀身亡的信息才为更多的人们所知悉。据谭某的同学讲,读研期间谭某一直遭受导师张某的辱骂,并且还动不动就威胁不让其毕业,以至于谭某重度精神抑郁。事发当天下午,导师张某梅拒改谭某的论文,而且强迫其签署延期毕业承诺书,并让其赔偿氮气实验费。谭某最终在做完实验之后,选择了与实验室一起毁灭,给亲人留下无尽的伤痛。南邮宣传部有关人士表示,导师张某梅开有公司,确有让研究生参与其公司业务和谩骂侮辱学生的行为。后续的调查处理如何,只有进一步等待。也就是说,南邮张教授被取消导师资格,是因为对研究生施加了精神方面的暴力,并非北大博导冯某、上财副教授钱某那样的生活作风问题。看到南邮的这则信息时,作为家长内心十分难受。对于研究生的培养,导师负责制无疑是成功的。但是,这一起又一起导师侵害研究生切身利益的事件,这一个又一个鲜活生命的消逝,似乎在不停地泣血哭诉:在地位不对等的情况下,如何保障研究生的合法权益?如何约束研究生滥用导师权力?如何加强导师师风师德建设?导师的歪风邪气就真的刹不住吗?真心期待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真正重视起来。如果这些接二连三选择跳楼的研究生,面对导师的精神逼迫和强力施压,像西安、海南近来发生的学生弑师事件那样,施之以暴力报复,那将酿成更大的人间悲剧。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研究生导师,对学生严一点、苛刻一点,这本身没有问题,但凡事有个度,超过了必要的限度,往往会适得其反,害人又害己。俗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导师要求学生之前,轻声的问一下自己:“这样做,换作是我,能接受吗?”多数导师也是由研究生成长而来,难道说导师就忘记了自己读研的艰难了吗?且不说,作为导师还要受到师风师德的约束。导师侵犯研究生权益屡禁不止,一个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成本太低。如果因为导师原因引发研究生跳楼的类似恶性事件,让导师倾家荡产,让导师失去自由,让导师无容身之地,那些无良导师是不是还会这样嚣张呢?在加强高校导师队伍师风师德建设的同时,亟待建立与导师负责制并行的研究生合法权益救济机制。否则,南邮谭同学的悲剧,继续上演仍是大概率事件。不管导师有多么严厉和苛刻,在读研究生一定要记住,在人格上自己与导师是平等的。如果导师有违规违纪行为,如果自己承受不住导师的言行,一定要大胆地检举、勇敢地揭发、坚决地举报,千万千万不要太为难自己,千万千万不可放弃生命。因为,家里还有亲人!因为,研究生还可以再考!与其轻易地放弃生命,不如把生命留下来,同无良导师的恶劣行径,坚决斗争到底。(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不妥,联系速删)